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文学重建与民族国家新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文学是中国历朝历代民族国家文学的总和,是一个复杂存在,其性质、构成、所指和能指在不同语境下有所不同。这在20世纪表现得尤为突出。受世界多种文艺思潮影响,中国文学在20世纪经历了反复多次全面重建,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阶段特征,不同文学流派、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现象纷繁多样,阐释五花八门。各阶段文学既相互关联,又迥然不同,相互竞争,交相辉映。
     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学主张和艺术规范,形成民族国家文学的主体性。现代文学是现代中国民族国家的文学,在现代化进程中,与新的民族国家建设紧密相连,密切互动,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质,围绕其主体性有诸多相关理论阐释和探讨,如文学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大众与精英、民族化与世界性、中国与西方等,但却由于多种原因始终未能切入正题,主体性长期被忽视。论文是《文学重建与民族国家新生——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与主体性批判》(共60万字)的上篇,联系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争取民族国家自由解放的历程,以现代政治的视角,把文学重建的大历史与文学发展的细节结合起来,比较系统集中地探讨了在多种文艺思潮影响下,现代文学的生成、演变和发展道路选择,以此为线索,整理把握文学的本质及其历史走向,评估现代文学重建的价值意义,分析其缺失和不足,鲜明提出现代文学作为现代中国新的民族国家文学的主体性论题,并作了比较系统深入的阐释论证。
     第一章通过扫描古代文化,从专制国家与文化统治的关系透视中国数千年专制主义统治的精神实质。民族国家的思想文化是该民族国家实践和创造精神成果的总和。隋朝开科取士,中国建立起了文官统治制度,自此后,封建国家以文治国,文化国家化。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家”、“国”、“天下”是一体的。“天人合一”、以“德”“孝”治天下、“三纲五常”等道德伦理观念,与封建国家统治要求高度一致,是封建国家统治的思想基础和政权建设的重要部分。中国古代文化有“道统”传统,以吏为师、文以人传、尊重传统、重视传承,有影响的文学家大多又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在中国古代,“文学”、“文化”不分,习惯上将“文学”当作文化思想的主要载体和核心内容,文学体裁序列等级森严,功能分工严密。各文体都有严格的艺术规范,创新创造空间狭小,表达受到极大限制。诗文等是文学正宗,讲求遣词造句和音韵声律,备受推崇;小说、戏曲等为“邪宗”,不登大雅之堂。在朝向近代的进程中,正统文学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苛禁锢,因循守旧,缺乏创新,走向穷途末路;“邪宗”的小说、戏曲虽受到民间大众欢迎,获得较大发展,但却不被认可,发展遭遇困境。民族国家与文化思想的生命力逐渐丧失,双双进入衰亡阶段。
     第二章阐述近代文学思潮和社会变动引起的文学新变。近代文学是古代文学的自然延续发展,又是现代文学的胚胎和先声,是文学重建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自鸦片战争起,中国遭遇了东西方列强持续一百多年的侵略掠夺,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国家危亡,呈现末世景象,“经世致用”成为主导性的思潮,引起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的一系列变化。近代诗歌承续古代文学的爱国主义传统,热情歌颂国家民族反抗侵略的正义战争,揭露侵略者的残暴,与明清诗文的纯文学风格相比有明显变化,走在了变革前列。这种转变由于受到诗歌严重的形式化桎梏,难以转向现代,文学的重心由诗歌向“文界”、“小说界”转移。晚清民初,进步学人在西方思想文化影响下,大力推动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多方面探求救国救民道路,都以失败告终,继而深刻反省传统文化,倡导用文学“新民”,开启民智,改革社会人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0世纪初,中国报刊业迅速发展。由于科举制度被废除,文官体制废弛,知识分子进入国家体制的通道被阻塞,被排除在体制之外,只有通过写文章、办报刊介入国家政治,传播现代文明,获得思想文化领域的话语权。各派势力纷纷涉足文学,以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文化观念阐释文学,推动文学为改良社会政治服务,梦想新国家的美好未来,文学观念理论和实践开始朝向现代,文学作为传播思想工具的作用更加突显,极大地矫正了明清以来严重的纯文学倾向,为现代文学重建作了重要铺垫。但是也带来了对文学作理念性阐述、文学的艺术特征被忽略等问题。
     第三章论述在现代思想文化催生下文学最初的重建。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以文学为切入口,从革新文学的思想、内容、语言形式和传播方式、对象等方面,否定旧文学的主体性,将文学革命与改造社会、塑造新的国民精神、建设现代思想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呼吁建设新文学,掀起了文学革命思潮,确立了现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朝向,成为社会革命的先声,彰显了文学的极端重要性。五四运动前后,现代文学以西方文学为正宗,崇尚科学民主和理性精神,呼唤人的自由解放,重视对文学语言、形式、主题思想等文学表层的革新,用明白晓畅的白话文创作反映现实生活,揭示社会矛盾,激发变革热情。人文主义思潮兴起。文学各派探讨文学与人生、艺术的关系,重建适应现代要求的新文体、新内容、新形式。文学从古代中庸的文学、文人雅集的文学转向批判的文学、战士的文学,从抒情转向叙事,写实、真实成为创作基本要求,现代特征日渐鲜明,形成了区别于古代文学的主体性。现代文学最初的重建是彻底反传统的,是以引进西方观念和模式为目的的,有种种偏颇偏激的认识和操作,导致源流被遮蔽,传承被割裂,带来了政治化简单化的传统,产生了民族化与西化、国家与世界的分歧与对立,文学的民族国家主体性严重不足,必然在随后的发展中得到弥补修正。
     第四章论述随着民族国家危机加深,现代思想理论不断引入,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不断生成,民族自尊和文化自觉自信持续增强,现代文学日益成熟,积极追求民族国家文学的主体性。现代文学重建需要作大量理论与创作实践准备,过程注定曲折漫长。现代文学与世界多种文艺思潮互动,弘扬人道主义,倡导个性解放,书写新思想,描绘新人物,营造新意境,拓宽了艺术空间和审美范围,作了多样探索实践。由于中国是在与西方的激烈对立中转向现代的,现代文明和资本主义是被强行植入的。中国社会对此充满了异己感和强迫感,在多个向度上展开批判。受世界左翼文学运动影响,现代文学经历了最初的狂热后,复归理性,摆脱对西方文学的亦步亦趋,在文学上实践中体西用,扬弃五四时期的“欧化”倾向,系统地批判西方和资本主义,从混杂西方、日本、俄苏等多种观念,转向认同苏俄,追求民族国家的形式和内容,产生了复古与进步,民族民间形式与欧化、世界化,无产阶级文艺与资产阶级文艺等理论与实践的争执。现代文学社团蜂起,文学各派分裂对立,奉行不同的文学宗旨和主张,形成了不同阵营,激烈争夺文学的阐释权和话语权。现代政党迅速壮大,积极介入文学,文学与政治纠缠在一起,使清晰地划定文学与政治的界限客观上很难做到。文学主流在严酷的环境中始终保持坚定的民族民主立场,从革命文学向左翼文学递进。现实主义一枝独大,以鲜明的反传统特征、富于激情和浪漫色彩,被当作五四文学的正脉。
     第五章阐明由于现代文学基本上是在战争环境下产生发展的,形成了文学的战时体制,党派文艺政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党从不同时代要求出发,规范引导文学创作。现代文学受到各派政治势力拉扯,不是以统一的国家意志为基础的,现代政党主导了文学发展。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一致对外,国家完全统一和民族解放出现了曙光,国共两党提出“民族文学”、“国家文学”、“民族形式”、“大众化”等观念,规范文学发展。分裂的文学各派团结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下,趋向融合。文学面向民族、面向大众,重视对传统文学进行研究和转换,集中关注民族国家反帝爱国、救亡图存的伟大抗争,为文学重建提供了丰富的民族和传统资源,形成新的创作潮流,更多地具备了统一民族国家文学特征。进步作家投身民族国家独立解放运动,激情书写人民的觉醒抗争和理想的英雄,促进了文学民族形式和内容生成。文学倡导集体意识,排斥批判个人意志,向着形成民族国家文学的方向疾行。文学的主体性追求进入一个新阶段。与此同时,受战时体制规范,暴露和讽刺、批判的文学在国统区、解放区受到不同形式的批判,批判的文学与文学的批判日渐萎缩,文学多样化发展的宏大局面渐趋结束,单一文学的局面初现端倪。
     受时代社会的现实制约,中国现代文学现象纷繁复杂、理论争鸣层出不穷、创作实践多种多样,有多个走向、多样理论、多种派系,取得了辉煌成就,也产生了一些不足和问题。文学是变动的。现代文学适应中国现代革命的要求,与民族国家争取独立解放的奋斗密切相连,在近代文学自新的基础上推倒旧文学,从语言形式入手,通过系统引入外国文学理论,学习借鉴外国文学的思想艺术形式,张扬个性,反映国家现代化进程,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等方面,获得了现代性,取得了区别于古代文学的主体性;又通过关注现实,走民族化大众化发展道路,描绘本国本民族集体和个体的生存状况,书写民族国家的苦难与奋斗,形成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国家特征,对传统文学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和再造,实现了从旧文学到新文学,从文人文学到大众文学,从社团文学到党派、阶级文学再到民族国家文学的跨越,完成了从古代到现代的重建,获得了区别于西方文学的主体性,成为世界文学中独特的“这一个”。
     从旧文学到新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第一次重建,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重建,形成了深厚传统。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文学实现了思想理论、内容形式的全面更新,与文化日益分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规范了随后的多次文学重建,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基石。
Chinese literature which is the sum of nation-state literature of successive dynasties is a complicated existence, whose property, composition, signifier and signified changes in different contexts. This is especially prominen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fluenced by multiple literary trends in the world, Chinese literature experienced repeated comprehensive reconstruction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formed obvious era characteristic and phase feature, different literary schools, theoretical claims and creative practices, and resulted in diverse phenomena and multifarious interpretations. Literature of all phases is interrelated but totally different,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and commonly create brilliant.
     Nation-states all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literary claims and artistic standard, which forms the subjectivity of nation-state literature. The modern literature which is a modern Chinese nation-state literature, was related and interacted with the nation-state construction and formed distinct feature during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round the literary subjectivity there are many relevant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and discussion, such as the new and the old, the tradition and the modern, the public and the elite, the nationalization and the globalization, China and the West etc., however, that didn't cut to the chase due to multiple reasons and the literary subjectivity was long ignored. This paper which is the Part one of the article--<>(600,000words together), through connecting with the Chinese people's struggling process for nation-state freedom and liberation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combined the literary reconstruction history and literary development trait from modern perspective, and discussed the modern literature's emergence, evolution and choice of development direction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ultiple literary trend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the literary essence and historical trends were summarized, the merit and meaning of modern literary reconstruction were evaluated, the flaw and insufficiency were analyzed, and the thesis of making the modern literature as the subjectivity of Chinese new nation-state literature was proposed, also preliminary explanation and demonstration were given.
     In the first chapter, by scanning the ancient culture, the spirit of thousands of Chinese feudal rule is penetrated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ocracy and cultural domination. The nation-state culture is the sum of its practical and creative spiritual achievements. Since the implement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n Sui dynasty,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feudal state ruled the country using culture, which resulted in cultural nationaliz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taking Confucianism as representative, which viewed the "home","state" and "the world" as a whole."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rule the country with morality and filial piety","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and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and other moral ethic values, which were high consistent with feudal state rule requirements and formed the basic of the feudal state ideology and regime construction.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has the tradition of "Confucian orthodoxy", which formed the practice of making officials as teachers, using paper to preach, respecting the tradition and valuing literary inheritance, at that time the influential litterateurs were mostly famous statesmen, thinkers or militarists. As the confounding of "culture" and "literature" in ancient China, it was traditionally to make "literature" the main carrier and core content of the cultural thoughts, so literary styles and functions were differentiated rigidly. Each literary style had rigorous artistic standard, therefore space for creativity and innovative was small, and expression was severely limited. The "poetry" and "composition" which emphasized wording and phrasing were viewed as authentic literature and were highly respected; however, novel and drama were recognized as unauthentic literature, they were difficulty admitted to literary palac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raditional literature was imprisoned by feudalism, which gradually went to the dead end due to lacking of innovation. Unauthentic literature such as novel and drama, on the contrary, obtained better development, but were not accepted by the public. As a consequence, both the country and literature gradually lost vitality, and went into the decline stage.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new literary change which caused by pre-modern literary trends and social revolution is elaborated. Pre-modern literature which is not only the natural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literature, but also the embryo and harbinger of the modern literature, is a non-ignorable stage in the literary reconstruction process. Since the opium war, China had suffered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aggression and plunder from Eastern and Western powers, with the policy of seclusion being broken, China was in peril. So the ideology of "administration and pragmatism" became the leading ideological trend, which led to a series of changes in social life and culture. Pre-modern poetry carried on the patriotic tradition of ancient culture, warmly praised the just war against the external aggression and revealed the invaders'cruel, which was obvious different from the pure literary styl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poetry, and played a lead role in the social revolution. But for its serious formalization shackles, this transformation was difficult to turn to modernization, so the center of literature was increasingly transferred from poetry to "literature circle" and "novel circle". In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period, influenced by the western ideology and culture, some excellent scholars vigorously promoted the westernization and reforming movement, seeking for the way to save the country and its people by multiple means, but all ended in failure. Then they began to reflect deep on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started to promote new literature to renew public mind, enlighten the mass and renovate social morale. It achieved unexpected succes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he newspaper industry was developing rapidly in China. Due to the abolishing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was lax, and the intellectuals'channel into the country management system was blocked, they were excluded from the system, hence only through writing articles and editing newspapers could they participate in political affairs, propagate modern culture and gain discourse power. Then all factious rushed into the literary circle, interpreted literature from different angle of politic stand,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idea, which promoted new literature to serve for the advancing of society and politic. They dreamed of a bright future for the country. Literary theories and practice began to orient to modernization, its function of idea spread was highlighted, which largely corrected the trend of pure literature rooted from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created important foreshadowing for the new literary reconstruction. However, some problems such as making rational state on literature and ignoring it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were also brought about.
     In the third chapter, that original literary reconstruction boosted by modern ideology and culture is discussed. The<>(wrote by Chen Du-xiu) and <>(wrote by Hu Shi) which applied literature as entry point, negated the subjectivity of old literary from innovation of the literary thought, content, language forms and modes of transmission, objects, etc., combined literary revolution with society transformation, shaping of new national spirit and modern cultural construction, called for construction of new literature, raised ideological trend of literary revolution, determined the developing orientation of modern culture, became the harbinger of social revolution and revealed the utmost importance of literature. At the time of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modern literature which viewed the western literature as authentic, advocated science, democracy and rational spirit, called on human's freedom and emancipation, valued the innovation of literary surface such as language, format, theme etc., employed understood vernacular to write to reflect the real life, to reveal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to arouse revolution enthusiasm. That rise of trend of humanism occurred. All literary schools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iterature, life and art, and tried to reconstruct new literary styles, content and form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times. It shifted from the ancient Confucian and literati gallery literature to the literature of criticism and soldiers'literature, from emotion to narration. Realism and correction became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literary creation activities, and therefore the new literature acquired modern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way, and formed a distinctive different subjectivity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ancient literature. Because the original new literary reconstruction was absolutely against the tradition, and aimed at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ideology and modes, there were kinds of extreme and biased cognitions and operations existing, and inevitably caused the origin being covered and the inheritance being split, consequently, it brought about the tradition of politicalizing and simplifying, and generated the divergence and opposition between the nationalization and westernization, the country and the world, resulted in severe shortage of national literary subjectivity, produced a series of problems which needed to be remedied in the following development.
     In the fourth chapter, it is focused on that as nation-state crisis deepened and modern ideology and theories were continuously introduced, modern Chinese nation-state consciousness was gradually shaped, national self-esteem and cultural consciousness, self-confidence were increasingly improved, the modern literature became mature day by day and began to pursue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nation-state literature. As a lot of preparations both in theoretical and creative practice were needed in the modern literary reconstruction, so the process was doomed to be long and winding. The modern literature which interacted with multiple literary and artistic ideas in the world, propagated the humanitarian, advocated personality liberation, expressed new ideas, portrayed new characters, created new artistic conceptions, extended the scope of arts and aesthetics, and also made much explorative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China was fiercely opposed to the West, and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capitalism was implanted forcedly, so the whole Chinese community was full of alien and forced feeling, and the scholars launched into criticism in multiple dimensions. Influenced by the world left-wing literary trends, the new literature returned to ration after the initial enthusiasm, began to get rid of the footsteps of western literature, practiced the theory of "Chinese-style Westernization" in literature, sublated the "European tendenc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period, and criticized the West and capitalist systematically. It was transferred to approve the Soviet Russian literature and pursue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nation-state from fusing multiple concepts of Japan, the Western, the Soviet Russia etc., which resulted in fierce arguments in both literary theories and practices, such as the retro style vs the progress style, the national, folk forms vs the Europeanization, globalization, the proletarian literature, art vs the bourgeois literature, art etc.. Modern literary communities began to spring up, the splitting literary schools were opposite to each other, each school was pursuing for its own particular literary tenets and opinions, thus, there were different factions emerging, and each faction fiercely fought for the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right and discourse power. The modern political parties developed rapidly and began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literature, which caused literature twisting with politics and made it objectively difficult to clearly distinguish literature and politic. The literary mainstream persistently retained its democratic and national standpoints even in harsh environments and changed from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to left-wing literature. And realism was thought as the orthodox of May Fourth literature for it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opposing to tradition and rich in passionate and romance.
     In the fifth chapter, it discusses that as the modern literature developed and shaped in the environment of war, the wartime system of literature was formed, in which parties'and political literary and artistic polici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e parties and government standardized and guided literary creation to meet different demands of the time. The modern literature which was suffered with the pulling of multiple political parties and not based on unified national will, its development was dominated by modern political parties. After the outbreak of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ti-Japanese national united front, the whole country got united to fight against the foreign invaders, and then appeared some hope on the state unity and national liberation. The concepts of "national literature","domestic literature","national form" and "popularization" were raised both by the Kuomintang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literary development was standardized. All literary schools tended to rally around the flag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save the nation from extinction". Literature which was changed to cater to the nation and the public, valued the research and conversion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began to focus on the great battle of "anti-imperialist and save the nation from extinction", that provided rich national and traditional resource for literary reconstruction, caused a new literary creation trend and added literature with more obvious feature of united nation-state. Progressive writers joined in the nation-state dependence and liberation movement and passionately depicted the national awakening, struggling and their ideal heroes, which contributed much to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literary form and content. Then literature which advocated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rejected, criticized personal will, rapidly developed to form the literature of nation-state. The pursuit of the literary subjectivity came into a new stage. At the same time, standardized by the wartime system, literature of revealing, satirizing and criticizing were much or less criticized and abandoned both in national and liberated areas, critical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criticism were shrinking day by day, the diversifying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modern literature was languishing, and the situation that only one single literature style existed began to appear.
     Restricted by the social reality of the time, the modern literature was accompanied by complex phenomenon, endless theoretical debate, and various creative practices. There were multiple literary trends, theories and factions existing. It had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and also generated some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It cannot be neglected that literature is ever changing. The modern literature which was adapte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Chinese modern social revolution and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national struggling for independence and liberation, knocked down the old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self-renew function of the pre-modern literature. Starting from revolution of language form, through systematically introducing foreign literary theories and studying, borrowing the foreign literary ideology and art styles it expressed individuality and reflected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the country, and therefore acquired modern characteristics in values, ways of thinking, aesthetic taste, etc., and gained literary subjectivity which was different form the ancient literatur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focusing on the social reality, developing in the way of national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describing the collective and individual living condition of the nation-state and writing the suffering and struggling of the people, the new literature formed strong ethnic characteristics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and made profound reform and re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It realized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old literature to the new literature, from the scholar literature to the public literature, from the community literature to the party, class literature, and finally to the nation-state literature. It completed the reconstruction from ancient literature to modern literature, acquired its literary subjectivity that differed from the western literature and subsequently, became the unique one in the world literature.
     It was the first and foremost time of Chinese literary reconstruc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at changed from the old literature to the new literature, which generated a profound tradition. In the process, the modern literature completed an overall update in ideology, theory, content and form, and separated from the culture day by day. It began to operate as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which largely influenced and standardized the subsequent multiple literary reconstructions and was thought as the footstone of Chinese literary developmen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引文
① (英)爱德华·泰勒(Edward Tylor):《原始文化》,连树生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②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6月版,第1页。
    ① 罗成琰、阎真:《儒家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① 荀子:《儒效》,《荀子简注》,章诗同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8-69页。
    ① 白居易:《与元九书》,《古代文论名篇选读》,韩湖初、陈良运主编,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278页。
    ① 白寿彝:《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 《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9页。
    ① 孔子:《论语·述而第七》,《论语译注》,杨伯峻、杨逢彬注译,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74页。
    ② 荀子:《性恶》,《荀子简注》,章诗同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62页。
    ③ 陆贾:《新语·术事第二》,《新语》,庄大钧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页。
    ① 孔子:《论语·学而第一》,《论语译注》,杨伯峻、杨逢彬注译,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3页。
    ② 孟子:《孟子·尽心下》,《孟子》,万丽华、蓝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4页。
    ③ 孟子:《孟子·离娄上》,《孟子》,万丽华、蓝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4页。
    ④ 老子:《老子·第七十四章》,《老子注释》,高享译注、华钟彦校,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54页。
    ⑤ 墨子:《墨子·辞过第七》,《墨子全译》(修订版),周才珠齐瑞端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⑥ 荀子:《哀公》,《荀子简注》,章诗同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35页。
    ①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1页。
    ① 钱钟书:《管锥篇》,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6页。
    ②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③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版,第110页。
    ① 班固:《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汉书艺文志序译注》,马晓斌译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55页。
    ② 沈约:《宋书·列传第二十七·谢灵运》,《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79页。
    ① 徐渭:《南词叙录》,《<南词叙录>注释》,李复波、熊澄宇注释,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24页。
    ① 班固:《汉书·艺文志·六义略》,《汉书艺文志序译注》,马晓斌译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0页。
    ② 孟子:《孟子·离娄下》,《孟子》,万丽华、蓝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79-180页。
    ③ 司马迁:《报任安书》,《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朱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83页。
    ① 孔子:《论语·阳货第十七》,《论语译注》,杨伯峻、杨逢彬注译,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214页。
    ② 《毛诗序》,《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63页。
    ③ 同上。
    ④ 班固:《汉书·艺文志·六义略》,《汉书艺文志序译注》,马晓斌译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3页。
    ⑤ 曹丕:《典论·论文》,《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59页。
    ① 杨慎:《升庵全集》卷一百三十七。
    ② 老子:《老子·第二十五章》,《老子注释》,高享译注、华钟彦校,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3页。
    ① 老子:《老子·第二十八章》,《老子注释》,高享译注、华钟彦校,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8页。
    ② 老子:《老子·第四十一章》,《老子注释》,高享译注、华钟彦校,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6页。
    ③ 孔子:《论语·尧曰第二十》,《论语译注》,杨伯峻、杨逢彬注译,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241页。
    ④ 孔子:《论语·八佾第三》,《论语译注》,杨伯峻、杨逢彬注译,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31页。
    ⑤ 《礼记·中庸》,,《大学中庸》(第二版),王媛,徐阳鸿译注,广州出版社2004年,第128页。
    ⑥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吴广平编注,岳麓书社2001年,第80页。
    ①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汉书》,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524页。
    ① 袁枚:《答蕺园论诗书》,《小仓山房诗文集》,周本淳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802页。
    ② 袁枚:《答曾南村论诗》,《小仓山房诗文集》,周本淳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73页。
    ① 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戴震集》,汤志钧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55页。
    ② 戴震:《与某书》,《戴震集》,汤志钧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88页。
    ③ 戴震:《<戴氏遗书>九附录答彭进士书》,转引自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8页。
    ① 荀悦:《汉纪》卷十。
    ②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史记》,梁绍辉标点,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772页。
    ① (唐)李德裕:《豪侠论》, 《会昌—吕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10页。
    ② 谭嗣同:《仁学》,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1-52页。
    ① 白居易:《新乐府序》,《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09页。
    ② 《礼记·曲礼上》,《札记今注今译》上册,王梦鸥注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③ 孔子:《论语·为政第二》,《论语译注》,杨伯峻、杨逢彬注译,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11页。
    ① 孔子:《论语·公冶长第五》, 《论语译注》,杨伯峻、杨逢彬注译,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56页。
    ① 苏轼:《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二首》, 《宋元明美学名言名篇选读》,孙通海、于民选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页。
    ① 魏源:《海国图志叙》, 《魏源集》上册,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7页。
    ① 刘绍峰、刘志云:《郑和七下西洋的当代意义及其启示》,载《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①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4页。
    ②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86页。
    ①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1864年),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25卷,第9页。
    ② 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 《盛世危言》,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③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① 林纾:《<黑奴吁天录>例言》, 《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29页。
    ② 林纾:《斐洲烟水愁城录序》,《林纾选集·文诗词卷》,林薇选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5页。
    ① 林纾:《<爱国二童子传>达旨》,《林纾选集·文诗词卷》,林薇选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7-198页。
    ② 林薇:《百年沉浮-林纾研究综述》,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28页。
    ③ 林纾:《<不如归>序》,《林纾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许桂亮选注,第74页。
    ④ 林纾:《<孝女耐儿传>自序》,《林纾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许桂亮选注,第63页。
    ⑤ 林纾:《<块肉馀生述>二题》,,《林纾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许桂亮选注,第67页。
    ① 林纾:《埃斯兰情侠传序》,《林纾选集·文诗词卷》,林薇选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78页。
    ② 林纾:《鬼山狼侠传序》,《林纾选集·文诗词卷》,林薇选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0-181页。
    ③ 林纾:《剑底鸳鸯序》,《林纾选集·文诗词卷》,林薇选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1-192页。
    ① 胡适:《论短篇小说》,载《新青年》1918年5月15日第4卷第5号。
    ② 几道(严复)、别士(夏曾佑):《本馆附印说部缘起》,载1897年10月16日至11月18日《国闻报》。
    ①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载《新小说》1902年11月14日第1号。
    ① 几道(严复)、别士(夏曾佑):《本馆附印说部缘起》,载1897年10月16日至11月18日《国闻报》。
    ② 严复:《与<外交报>主人书》,《严复文选》,牛仰山选注,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页。
    ③ 严复:《原强》,《严复文选》,牛仰山选注,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④ 康有为:《<日本书目志>识语》,《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陈平原、夏晓虹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⑤ 康有为:《日本书目志》卷十四, 《康有为全集》第3册,姜义华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12页。
    ①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载《新小说》1902年11月14日第1号。
    ② 马一浮:《一佛之北米居留记》,《马一浮集》第2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17页。
    ① 邓实:《第七年政艺通报题记》,载《政艺通报》1905年第七年第1期。
    ②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③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4页。
    ④ 梁启超:《夏威夷游记》,《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二》第7卷,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89页。
    ①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第1卷,中华书局2008年,第54页。
    ② 黄遵宪《人境庐诗草》卷八多为其所写的“新派诗”,参见黄遵宪:《人境庐诗草》,王云五主编,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91-108页。
    ③ 丘逢甲:《黄公度<人境庐诗草>跋》,《丘逢甲文集》,丘晨波、黄志萍、李尚行等编,花城出版社1994年版,第316页。
    ① 参见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六节,《中国史稿》,郭沫若主编,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6年。
    ② 胡宏:《与张敬夫》,《胡宏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31页。
    ③ 全祖望:《鲒琦亭集》卷十一《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四部丛刊》本。
    ④ 顾炎武:《与人书三》, 《亭林文集》卷四, 《四库全书》,第113页。
    ① 魏源:《默觚上·学篇二》,《魏源集》上册,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页。
    ② 魏源:《默觚·治篇五》,《魏源集》上册,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页。
    ③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5页。
    ④ 转引自魏际昌:《桐城古文学派小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⑤ 梅曾亮:《答朱丹木书》,《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0页。
    ⑥ 方东树:《复罗月川太守书》
    ⑦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人书三》。
    ① 钱大昕:《潜研堂集》。
    ② 汪中:《述学别录·与巡抚毕侍郎书》。
    ③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78页。
    ④ 胡适:《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胡适文集》卷2,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页。
    ⑥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
    ① 林则徐:《去左山房诗钞 壬寅二月祥符河复仍由河干遣戌伊犁,蒲城相同涕泣为别,愧无以慰其意,呈诗二首》
    ② 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① 恩格斯:《波斯和中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20页。
    ② 康有为:《京师强学会序》, 《康南海政史文选》,沈茂骏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54页。
    ① 王瑶:《谈晚清新派诗》,载1955年11月7日《光明日报》
    ② 黄遵宪:《致丘菽园信》,《中国历代文论选》第4册,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31页。
    ③ 黄遵宪:《日本国志·学术志》,转引自旷新年《胡适与白话文运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2期,第9页。
    ④ 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2页。
    ⑤ 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 《中国历代文论选》第4册,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27页。
    ① 林纾:《鬼山狼侠传序》,《林纾选集·文诗词卷》,林薇选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180-181页。
    ② 韩非子:《五蠹》,《韩非子》,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722页。
    ①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3页。
    ① 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词》,《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汤志钧编,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76页。
    ① 章大炎:《自述学术次第》,《章大炎学术史论集》,傅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1页。
    ② 章炳麟:《太炎先生自定年谱》,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页。
    ③ 鲁迅博物馆编:《鲁迅年谱》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0页。
    ① 梁启超:《读陆游放翁集》,《近代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58页。
    ②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第83页。
    ③ 戈公振:《中国报纸进化之概观》,载《国闻周报》1927年4卷5期。
    ① 《“发刊告白”》,载《新民丛报》1902年2月第1号。
    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清末之谴责小说》,《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页。
    ① 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转引自司马长风:《新文学史》,香港昭明出版社1975年版,第22页。
    ① 《清末民初政情内幕——<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袁世凯政治顾问乔·厄·莫里循通信集(上卷)》,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
    ① 黄遵宪:《与邱菽园信》。
    ② 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著作林》第十四期,1907-1908年。
    ③ 王无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转引自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① 《林纾选集·文诗词卷》,第223页。
    ② 薛福成:《筹洋刍议·变法》,丁凤麟等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56页。
    ③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附页“改革起源”,《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113页。
    ④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文集之十》,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
    ⑤ 张肇桐《自由结婚·弁言》,自由出版社1903年版。
    ① 粱启超《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创刊号,1902年。
    ① 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
    ② 叶氏《女狱花》序,泉唐罗氏藏本1904年。
    ③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①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
    ① 燕南尚生:《新评水浒传叙》郭绍虞、罗根泽主编《中国近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43页。
    ② 王钟麒:《中国三大小说家论赞》,《月月小说》1908年第2期。
    ③ 摩西:《小说林》发刊词。
    ① 梁启超:《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载《新民丛报》第14号,1902年。
    ②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清议报》第35册。
    ①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第2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08页。
    ① 黄遵宪:《与梁任公书》,1902年,见钱傅昧主编《黄公度先生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②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一卷上册,中华书局,1960年,第2页。
    ③ 梁启超:《大中华发刊词》,《饮冰室合集》文集三十三,第89-90页。
    ④ 郑振铎:《晚清戏曲录序》。
    ① 梁启超:《与报馆记者谈话》,《饮冰室合集》文集三十三,第132页。
    ①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载《新青年》1917年2月1日第2卷第6号。
    ②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57页。
    ③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载《新青年》1917年2月1日第2卷第6号。
    ① 胡适:《<尝试集>自序》,《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姜义华主编,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82页。
    ②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载《新青年》1918年4月15日第4卷第4号。
    ③ 茅盾:《茅盾文艺杂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8页。
    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83页。
    ② 梁启超:《释革》, 《梁启超选集》,李华兴、吴嘉勋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8-369页。
    ① 孙中山:《敬告同乡书》,《孙中山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2-53页。
    ② 孙中山:《驳革命可以招瓜分说》,载《民报》1906年7月第6期。
    ① 李洁非:《对‘暴力’的迷恋,或曰撒旦主义》,载《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① 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陈独秀著作选编》第1卷,任建树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9页。
    ② 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陈独秀著作选编》第1卷,任建树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31页。
    ③ 毛泽东:《陈独秀之被捕及营救》,《毛泽东早期文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5页。
    ① 毛泽东:《发起文化书社》,《毛泽东早期文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98页。
    ②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39页。
    ③ 汪淑潜:《新旧问题》,载《青年杂志》1915年9月1日第1卷第1期。
    ④ 陈独秀:《答佩剑青年(孔教)》,《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60页。
    ① 林纾:《论古文之不宜废》,载1917年2月8日《民国日报》。
    ①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载《新青年》1917年2月1日第2卷第6期。
    ① 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 《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32页。
    ①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载《新青年》1918年4月15日第4卷第4号。
    ② 胡适:《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71页。
    ③ 钱玄同:《致陈独秀》,载《新青年》1917年3月1日第3卷第1号。
    ① 陈平原:《小说的书面化倾向与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小说叙述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9页。
    ②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郑振铎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44-145页。
    ③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郑振铎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46页。
    ① 蒋瑞藻:《小说考证》卷一。
    ②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唐之传奇文(上)》,《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3-74页。
    ① 郑振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小说传统》,《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88-289页。
    ②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月版,第512页。
    ③ 鲁迅:《书信·致董永舒》,《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4页。
    ④ 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6页。
    ① 胡适:《<尝试集>第四版自序》,《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姜义华主编,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19页。
    ② 胡适:《谈新诗》,《胡适文集》卷2,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8页。
    ③ 钱玄同:《<尝试集>序》,载《新青年》1918年1月10日第4卷第2号。
    ④ 周作人:《扬鞭集序》,《周作人自编文集·自己的园地》,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9-40页。
    ①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载《新青年》1918年4月15日第4卷第4号。
    ② 周作人:《苦雨斋序跋文》,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① 周作人:《燕知草·跋》,《周作人自编文集·自己的园地》,钟叔河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② 鲁迅:《三闲集·怎么写》,《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① 周作人:《燕知草·跋》,《周作人自编文集·自己的园地》,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① 茅盾:《什么是文学》, 《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郑振铎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53页。
    ① 沈雁冰:《改革宣言》,载《小说月报》1921年1月10日第12卷第1号。
    ① 马克思:《摘自“德法年鉴”的书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1页。
    ① 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载《小说月报》1922年7月10日第13卷第7号。
    ②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载《新青年》1917年2月1日第2卷第6号。
    ③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文集》第1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④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11页。
    ⑤ 鲁迅:《两地书·四》,《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①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文集》第1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2页。
    ① 李大钊:《俄罗斯文学与革命》,载《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
    ② 李大钊:《俄罗斯文学与革命》,载《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
    ③ 王瑶:《“五四”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价值重估》, 《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0页。
    ① 茅盾:《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载《小说月报》1921年2月10日第12卷第2期。
    ② 李大钊:《<晨钟>之使命》,《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61页。
    ③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9页。
    ④ 周作人:《人的文学》,载《新青年》1918年12月15日第5卷第6号。
    ⑤ 钱玄同:《<尝试集>序》,载《新青年》1918年1月10日第4卷第2号。
    ⑩ 《河南》1908年7月第7期。
    ① 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页。
    ②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载《现代评论》1926年7月5日第4卷第83期。
    ③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8页。
    ④ 陈独秀:《复王庸工》,载《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第1卷第1号。
    ⑤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载《青年杂志》1915年12月15日第1卷第4号。
    ⑥ 易白沙:《我》,载《青年杂志》1916年1月15日第1卷第5号。
    ① 易白沙:《我》,载《青年杂志》1916年1月15日第1卷第5号。
    ② 周作人:《平民文学》,(《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11-212页。
    ③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8页。
    ① 周作人:《人的文学》,载《新青年》1918年12月15日第5卷第6号。
    ② 陈独秀:《贫民的哭声》,载《每周评论》1919年4月27日第19号。
    ① 茅盾:《关于“创作”》,载《茅盾文艺杂论集》上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61页。
    ②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郁达夫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5页。
    ①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5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86页。
    ②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64页。
    ① 俞平伯:《我之道德谈》,载《新潮》1919年5月1日第1卷5号。
    ① 今道友信:《关于爱》,徐培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5页。
    ①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载《新青年》1917年2月1日第2卷第6号。
    ② 鲁迅:《南腔北调集·<竖琴>前记》, 《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3页。
    ③ (日)厨川白村:《文艺思潮论》,樊仲云译,载《文学》1924年5月5日第120期。
    ④ 严既澄:《国故与人生》,载《文学》1924年4月14日第117期。
    ① 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载1920年1月8日《晨报》
    ② 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85-288页。
    ③ 周作人:《人的文学》,载《新青年》1918年12月15日第5卷第6期。
    ④ 沈雁冰:《大转变时期何时来呢》,载《文学周报》1923年12月24日第103期。
    ⑤ 茅盾:《文学与人生》,《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郑振铎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50页。
    ⑥ 李开中:《文学家的责任》,载《文学旬刊》1921年7月20日第8号。
    ⑦ 波德莱尔:《随笔》,《西方文论选》(下),伍蠡甫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26页。
    ① 引自闻一多:《诗的格律》,载《晨报·诗镌》1926年5月13日第7号;赵太侔:《国剧》;余上沅:《国剧运动·序》。
    ② 徐志摩:《诗刊放假》,载1926年6月10日《晨报副刊·诗刊》第11号。
    ③ 郭沫若:《编辑余谈》,载《创造》1922年9月第1卷第2期。
    ④ 朱光潜:《我对于本刊的意见》,载《文学杂志》1937年创刊号。
    ⑤ 朱光潜:《论小品文(一封公开信)——给<天地人>编辑部徐先生》载《天地人》1936年创刊号。
    ① 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载《创造周报》1923年5月20日第2号。
    ② 冰心:《文艺丛谈(二)》,载《小说月报》1921年4月10日第12卷第4号。
    ③ 梁实秋:《文学与革命》,载《新月》1928年6月10日第1卷第4号。
    ④ 梁实秋:《文学的严重性》,载《新月》第3卷第4期。
    ⑤ 郑振铎:《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导言》, 《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郑振铎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3页。
    ① 茅盾:《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郑振铎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46页。
    ②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③ 郭沫若:《革命与文学》,载《创造月刊》1926年5月第1卷第3期;《文艺家的觉悟》,载《洪水》1926年5月第2卷第4期。
    ① 丙申:《“五四”运动的检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报告》, 《文学导报》1931年8月5日第1卷第2期。
    ① 康有为:《大同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6页。
    ① 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十二,中华书局2008年,第1页。
    ② 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陈独秀著作选编》第1卷,任建树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6-150页。
    ③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陈独秀著作选编》第1卷,任建树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94页。
    ①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第179页。
    ②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陈独秀著作选编》第1卷,任建树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94页。
    ① 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茅盾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② 荀子:《荀子·礼论》。
    ③ 老子:《老子·第四十一章》,《老子注释》,高享译注、华钟彦校,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6页。
    ①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
    ② 方东树:《昭昧詹言》,《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上册,王运熙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51页。
    ③ 郎损:《社会背景与创作》,载《小说月报》1921年7月10日第12卷第7号。
    ④ 沈雁冰:《什么是文学》,《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郑振铎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53页。
    ⑤ 瞿世英:《小说的研究(上篇)》,载《小说月报》1922年7月10日第13卷第7号。
    ① 罗家伦:《今日中国之小境界》,载《新潮》1919年1月第1卷第1号。
    ② 郁达夫:《小说论》,《郁达夫文集》第5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16页。
    ③ 郁达夫:《艺术与国家》,《郁达夫文集》第5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150页。
    ④ 鲁迅:《三闲集·怎么写》,《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⑤ 刘半农:《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载《新青年》1917年7月1日第3卷第5号。
    ⑥ 西谛(郑振铎):《血和泪的文学》,《文学旬刊》1921年6月30日第6号。
    ⑦ 郑振铎:《新文学观的建设》,载《文学旬刊》1922年5月11日第37期。
    ① 张之洞:《劝学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页。
    ② 《中央通告第三十号——目前政治形势的分析与党的主要路线》,《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集,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30页。
    ① 钱钟书:《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版,第15页。
    ① 陈独秀:《随感录·南北代表有什么用处?》,《陈独秀著作选编》第2卷,任建树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5页。
    ② 陈独秀:《贫民的哭声》,载《每周评论》1919年4月27日第19号。
    ① 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文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99页。
    ②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陈独秀著作选编》第2卷,任建树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78页。
    ①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00页。
    ② (工人)某:《颈上血》,载《新青年(季刊)》1923年12月20日第2期。
    ①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937页。
    ② 《开会词》(1928年2月2日),《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荣孟源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507页。
    ① 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1页。
    ① 鲁迅:《华盖集·青年必读书》,《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① 参见少年中国学会1921年7月南京大会上邓中夏的发言纪要和1922年7月杭州大会上李大钊、邓中夏等的书面提案,分别载《少年中国》第3卷第2期、第11期。
    ②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与中国各团体的关系之议决案》,载《先驱》1922年5月第8期。
    ① 参见少年中国学会1921年7月南京大会上邓中夏的发言纪要和1922年7月杭州大会上李大钊、邓中夏等的书面提案,分别载《少年中国》第3卷第2期、第11期。
    ② 肖楚女:《艺术与生活》,载《中国青年》1924年7月5日第38期。
    ③ 蒋侠僧:《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载《新青年(季刊)》1924年8月1日第3期。
    ④ 邓中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载《中国青年》1923年12月22日第10期。
    ⑤ 恽代英:《八股?》,载《中国青年》1923年12月8日第8期。
    ⑥ 恽代英:《文学与革命》,载《中国青年》1924年5月17日第31期。
    ① 恽代英:《(中国所要的文学家>按语》,载《中国青年》1925年5月16日第80期。
    ② 沈泽民:《我们需要怎样的文艺?》,载《1924年4月28日民国日报·觉悟》。
    ③ 沈泽民:《文学与革命的文学》,载1924年11月6日《民国日报·觉悟》。
    ④ 茅盾:《文学者的新使命》,载《文学周报》1925年9月13日第190期。
    ① 郭沫若:《革命与文学》,载《创造月刊》第9期。
    ② 鲁迅:《二心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1页。
    ③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载《文艺月刊》第9期。
    ④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载《文学导报》第1卷第8期。
    ① 郭沫若:《革命与文学》,《创造月刊》1926年4月。
    ② 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当代中国文艺论集》,上海乐华图书公司1933年版。
    ① 鲁迅:《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 《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2页。
    ① 孙正甲:《政治文化》,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57页。
    ① Piere Bourdieu著:《艺术法则一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页。
    ① 瞿秋白:《文艺的自由与文学家的不自由》, 《瞿秋白文集》第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135页。
    ① 《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49页。
    ② 《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3页。
    ①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9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24页。
    ② 程中原:《张闻天与新文学运动》,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17页。
    ① 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茅盾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①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疑古与开新——胡适文选》,俞吾金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页。
    ② 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疑古与开新——胡适文选》,俞吾金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①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运动者》,载《学衡》1921年1月第1期。
    ②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运动者》,载《学衡》1921年1月第1期。
    ③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运动者》,载《学衡》1921年1月第1期。
    ④ 吴宓:《论新文化运动》, 《学衡》1922年4月第4期。
    ⑤ 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3页。
    ⑥ 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五》,《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2页。
    ⑦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八》,《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2页。
    ① 鲁迅:《热风·估“学衡”》,《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9页。
    ② 鲁迅:《古书与白话》,《国民新报副刊》,1926年2月2日。
    ③ 鲁迅:《华盖集续编·再来一次》,《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4-319页。
    ④ 鲁迅:《华盖集·答KS君信》,《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① 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1页。
    ② 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载《小说月报》1922年7月10日第13卷第7号。
    ③ 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载《小说月报》1922年7月10日第13卷第7号。
    ① 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① 《文学研究会丛书缘起》,载1921年5月25日《民国日报·觉悟》。
    ① 郎损(沈雁冰):《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势力》,载《小说月报》1921年2月10日第12卷第2号。
    ② 王独清:《新的开场》,载《创造月刊》1928年82卷第1期。
    ③ 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载《创造周报》1923年5月20日第2号。
    ④ 郭沫若:《我们的文学新运动》,载《创造周报》1923年5月20日第3号。
    ⑤ 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郑伯奇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① 《流沙·前言》,载《流沙》半月刊1928年3月第1期。
    ② 《语丝·发刊词》,载《语丝》1924年11月7日创刊号。又见《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1卷,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③ 《莽原》周刊出版预告,载1925年4月21日北京《京报》广告栏。
    ④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⑤ 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茅盾迅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① 冯乃超:《人道主义者怎样地防卫着自己?》,载《文化批判》,1928年4月第4号。
    ② 成仿吾:《毕竟是“醉眼陶然”罢了》,载《创造月刊》1928年5月。
    ③ 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载《太阳月刊》1928年3月。
    ④ 郭沫若:《桌子的跳舞》,载《创造月刊》第1卷第11期。
    ⑤ 李初梨:《请看我们中国的Don quixote乱舞》,载《文化批判》1928年4月15日第4号。
    ⑥ 杜荃(郭沫若):《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载《创造月刊》1928年8月第2卷第1期。
    ① 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9页。
    ② 鲁迅:《三闲集·怎么写》,《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③ 鲁迅:《三闲集·文艺与革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① 鲁迅:《二心集·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6页。
    ② 鲁迅:《三闲集·怎么写》,《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61页。
    ② 鲁迅:《二心集·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1页。
    ③ 罗森邦:《政治文化》,陈鸿瑜译,(台)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123页。
    ① 沈雁冰:《谈<呐喊>》,载《文学周报》1923年10月第91期。
    ① 编辑部:《编辑室消息》, 《拓荒者》1930年2月17日第2期。
    ② 何丹仁(冯雪峰):《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载《北斗》1932年1月第2卷1期。
    ① 沈从文:《阿金》,开明书店1943年版,第2页。
    ② 沈从文:《长河》,开明书店1943年版,第1页。
    ① 沈从文:《答凌宇问》,《沈从文选集》第5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页。
    ①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越裔汉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4页。
    ②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林语堂名著全集》第20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34页。
    ③ 林语堂:《无所不谈合集》,《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6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30页。
    ④ 胡适:《胡适自传》,《胡适研究资料》,陈金淦编选,十月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① 鲁迅:《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201页。
    ② 茅盾:《徐志摩论》。
    ③ 《敬告读者》,载《新月》1929年9月10日第2卷第6-7号。
    ④ 罗隆基:《论中国的共产——为共产问题忠告国民党》,载《新月》第3卷第10期。
    ⑤ 梁实秋:《自由评论·编后记》,载《自由评论》第37期。
    ⑥ 胡适:《人权与约法》,载《新月》1929年4月10日第2卷第2号。
    ① 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载《新月》1929年9月10日第2卷第6-7号。
    ② 章太炎:《与王鸣鹤书》,《章太炎全集》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1页。
    ① 郭沫若: 《泰戈尔来华的我见》,载《创造周报》1923年10月14日第23号。
    ② 周作人:《罗素与国粹》,《周作人文类编·中国气味》,钟叔河编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75页。
    ① 萧三:《论诗歌的民族形式问题》,载《文艺战线》1939年11月16日,第一卷第5号。
    ①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页。
    ② 鲁迅:《而已集·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4页。
    ③ 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载1920年1月8日《晨报》。
    ④ 刘增杰等著:《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页。
    ⑤ 萧三:《论诗歌的民族形式》,载《文艺战线》1939年11月16日第一卷第五号。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5页。
    ① [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13页。
    ② 鲁迅:《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
    ③ 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六》,《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3页。
    ①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杰作小说”小引》,《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5页。
    ② 郁达夫:《小说论》,《郁达夫文集》第5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2页。
    ① 傅斯年:《随感录·(六七)中国狗和中国人》,载《新青年》1919年11月1日第6卷第6号。
    ②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载《每周评论》1919年第25期。
    ③ 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译,传记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35--536页。
    ④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第1部,章建刚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2页。
    ① 刘半农:《通俗小说之积极教训与消极教训》,《中国现代文论选》第2册,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室编,王永生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页。
    ② 转引自郭沫若:《学生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44页。
    ① 何其芳:《我和散文》,载1937年7月11日《大公报》
    ② 艾青:《为了胜利》,《艾青全集》第3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页。
    ③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载《文艺月刊》第9期。
    ① 汪晖:《关于现代性问题答问》,《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① 粱启超:《饮冰室自由书,传播文明三利器》。
    ① 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6-97页。
    ② 转引自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297页。
    ③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10页。
    ① 瞿秋白:《国民运动中之阶级分化》,载《新青年(不定期刊)》1926年3月25日第3期。
    ②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页。
    ① 崔龙水、马振铎主编:《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③ 李衍柱等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与传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17页。
    ④ 钟家栋、王世根主编:《20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6页。
    ① 李衍柱等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与传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23页。
    ① 李大钊:《俄罗斯文学与革命》,《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
    ② 周作人:《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艺术与生活》,上海群益书社1931年版。
    ③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⑤ [德]李博著:《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81页。
    ① 周扬:《论反封建主义和反资本主义的政治主题》,《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1-202页。
    ③ 幼雄:《逮逮主义是什么》,载《东方杂志》1922年第19卷第7期。
    ① 沈雁冰:《我们现在可以提倡表象主义的文学吗?》,载《小说月报》1920年2月10日第11卷第2号。
    ② 唐正序、陈厚诚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7页。
    ① [美]P.G匹柯维茨:《瞿秋白对五四一代的批评——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陈思和译,《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贾植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2-193页。
    ① 瞿秋白:《“我们”是谁?》,《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文振庭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页。
    ② 瞿秋白:《欧化文艺》,《瞿秋白文集》第2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880-881页。
    ③ 吴福辉:《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前言》,《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吴福辉编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① 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1919-1937),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图宾根出版社1986年版,第261页。
    ③ 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40页。
    ① 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载《文学月报》1932年创刊号。
    ② 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载《创造月刊》1928年2月。
    ① 张云庆:《文化统制意义与方法》,载《前途》第2卷第8期。
    ① 郭沫若:《新文艺的使命》,《纪念文协五周年》,载1943年3月27日《新华日报》。
    ② 林淡秋:《抗战文学与大众化问题》,《抗战文艺论集》,文绿出版社1939年版,第125页。
    ③ 张若英:《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资料》,上海书店1982年版,第207-208页。
    ① 编者:《<新青年>之新宣言》,载《新青年(季刊)》1923年6月15日第1期。
    ② 瞿秋白:《“我们”是谁?》,《瞿秋白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875、878页。
    ③ 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载《文学月报》1932年创刊号。
    ④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① 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② 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① 《民族主义运动宣言》,载《前锋》1930年10月10日第1卷第1期。
    ①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① 周作人:《希腊岛小说集序》,《周作人选集·永日集》,出版社年版,第页。
    ① 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载《创造月刊》1928年2月。
    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667页。
    ② 向林冰:《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载1940年3月24日《大公报》。
    ③ 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胡风评论集》(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2页。
    ④ 葛一虹:《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是在所谓的‘民间形式’吗?》,载1940年4月10日《新蜀报》。
    ① 列宁:《关于民族主义问题的批评意见》,《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页。
    ②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98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8页。
    ③ 萧三:《论诗歌的民族形式》,载《文艺战线》1939年11月16日第1卷第5号。
    ① 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载1940年6月9日-10日《大公报》。
    ② 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载1940年6月9日-10日《大公报》。
    ③ 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胡风评论集》中册,人类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页。
    ①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载《新青年》1917年1月1日第2卷第5号。
    ① 鲁迅:《伪自由书·言论自由的界限》,《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① 鲁迅:《花边文学·看书琐记》,《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9页。
    ② 孟子:《孟子·离娄篇上》,《孟子》,万丽华、蓝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0页。
    ③ 鲁迅:《南腔北调集·家庭为中国之基本》,《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7页。
    ① 张爱玲:《论写作》,《张爱玲文集》第4卷,金宏达、于青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页。
    ② 张爱玲:《红楼梦魇·自序》,《张爱玲文集》增补卷,金宏达、于青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① 茅盾:《论加强批评工作》,载《抗战文艺》1938年7月16日第2卷第1期。
    ① 邵伯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页。
    ① 茅盾:《论加强批评工作》,载《抗战文艺》1938年7月16日第2卷1期。
    ②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杜1983年版,第412页。
    ③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145页。
    ④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266页。
    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57-658页。
    ②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62页。
    ① 华希理:《论新旧作家与革命文学》,载《太阳月刊》1928年4月1日第4期。
    ②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63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126页。
    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67页。
    ②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10页。
    ③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第1版,第2页。
    ④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5页。
    ①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10-11页。
    ②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15页。
    ① 粱启超《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载《新小说》1902年11月14日第1号。
    ① 茹春浦:《文化统制的根本意义与民族前途》,载《前途》1934年8月第2卷第8期。
    ①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宣言》,《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② 国民党训练部档案,(9)884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存。
    ③ 蒋介石:《中国建设之途径》,《先总统蒋公全集》第1册,张其昀主编,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年版,第557页。
    ④ 蒋介石:《剿匪成败与国家存亡》,《蒋总统集》第1卷,秦孝仪主编,台北“中华大典编印会”1974年版,第226页。
    ⑤ 倪墨炎:《现代文坛灾祸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164页。
    ⑥ 《国民党检定党义教师委员会档案》(9)8227, 《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二辑第42册,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南京史料整理处选辑,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南京史料整理处1958年。
    ① 《全国宣传会议第三次会议》,载《中央周报》1929年6月10日第53期。
    ② 张道藩:《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载《文艺先锋》1942年12月25日第1卷第6期。
    ① 默涵:《关于<马凡陀的山歌>》,载1947年1月25日《解放日报》。
    ① 林林:《谈<华威先生>到日本》,载1939年2月22日《救亡日报》
    ② 茅盾:《论加强批评工作》,载《抗战文艺》1938年7月16日第2卷第1期。
    ③ 华林:《暴露黑暗与指示光明》,载1939年12月6日《新蜀报》
    ① 梁实秋:《编者的话》,载1938年12月1日《中央日报》“平明”副刊。
    ① 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9页
    ① 《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大事记述》(内部资料),第6页,1987年版。
    ① 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当代中国文艺论集》,上海乐华图书公司,1933年版,第221页。
    ① 蔡仪:《人性论批判》,载《文学评论》1960年第4期。
    ① 萧红:《女子装饰的心理》,《萧红全集》下册,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第980页。
    ① 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局1950年版,第51页。
    ② 茅盾:《再谈方言文学》,载《大众文艺丛刊》1948年3月1日第1辑。
    ③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局1950年版,第75页。
    [1][美]阿里夫·德里克著,翁贺凯译:《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苏]A.A安基波夫斯基著,宋永毅译:《老舍早期创作与中国社会》,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3]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文学运动史料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5]陈独秀《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陈平原:《中国小说叙述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陈晋:《毛泽东与文艺传统》,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8]陈子展撰,徐志啸导读:《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9]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0]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岳麓书社2010年版。
    [11]程中原:《张闻天与新文学运动》,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2][英]大卫·麦克里兰著,孔兆政、蒋龙翔译:《意识形态》第二版,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党秀臣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4]丁帆等:《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董国炎:《明清小说思潮》,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6]方兢:《20世纪百年学案[文学卷]》,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7]何仲生、项晓敏主编:《欧美现代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美]费正清主编,章建刚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第1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9]傅道彬、于茀:《文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傅礼军:《中国小说的谱系与历史重构》,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21][苏]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2]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4][美]韩南著,徐侠译:《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5]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胡适:《胡适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
    [27]胡适:《尝试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28]胡适:《胡适说文学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9]黄健:《京派文学批评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30]黄修已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第二版],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黄毅、许建平:《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2]贾植芳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3]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4]季桂起:《中国小说体式的现代转型与流变》,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5]季水河:《回顾与前瞻—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6]金健人:《论文学的特殊本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7][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8]雷达:《蜕变与新潮》,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版。
    [39]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1919-1937),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月版。
    [40]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
    [41]李衍柱等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与传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2]李洁非:《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史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3]李勇:《飘扬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论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4]李岫:《20世纪文学的东西方之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45]李运抟:《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六十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46]梁启超:《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7]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48]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岳麓书社2010年版。
    [49]林薇:《百年沉浮—林纾研究综述》,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50]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华大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1]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修订本],岳麓书社2006年版。
    [52]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3]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三联书店1998年版。
    [54]刘勇、尚礼主编:《现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55]刘克宽:《阐释与重构—当代十七年文学沉思》,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6]刘良明、黎晓莲、朱殊:《近代小说理论批评流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7]刘忠:《20世纪中国文学主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8]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9]罗成琰:《回溯长河之源——现代中国作家与传统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60]罗成琰:《历史的选择与选择的历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1]罗成琰:《百年文学与传统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2]罗成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古今之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63]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64]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社2010年版。
    [65]卢洪涛:《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6]陆梅林、盛同主编:《新时期文艺论争辑要》,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67]吕若涵:《”论语派”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6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6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70]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71]马永强:《文化传播与现代中国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2]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7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
    [74]茅盾:《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75]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文学传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76][法]PierreBourdieu著,刘晖译:《艺术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77]钱钟书:《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78]钱钟书:《管锥篇》,中华书局1984年版。
    [79]瞿秋白:《瞿秋白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80]沈从文:《沈从文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81]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2]宋剑华:《现象的组合——中国现代文学的另一种解读方式》,岳麓书社2008年版。
    [83]孙正甲:《政治文化》,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84]舒扬:《当代文化的生成机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85]谭桂林:《长篇小说与文化母题》,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6]谭桂林:《转型与整合——现代中国小说精神现象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7]谭桂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中西之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88]汤学智:《新时期文学热门话题》,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9]唐欣:《权力镜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90]王蒙:《文学的诱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91]王向峰:《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92]王式昌、王景涛主编:《面对时代的选择》,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93]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94]王伟光主编:《若干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95]王济民:《晚清民初的科学思潮和文学的科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6]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五十年代中国文艺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7][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8]王意如:《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化透视》,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
    [99]魏朝勇:《民国时期文学的政治想象》,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00]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1]吴炫:《中国当代文学批判》,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102]吴康:《新文学的本原》,岳麓书社2005年版。
    [103][美]E.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4][德]西美尔著,顾仁明译:《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105][美]夏志清著,刘绍铭译:《中国现代小说史》,传记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106][美]夏志清:《新文学的传统》,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107]谢南斗等编著:《20世纪西方文学史》,南海出版社2003年版。
    [108]辛文斌:《<新民主主义论>与中国文化现代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109]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110]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再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12]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113]愚士主编:《以笔为旗—世纪末文化批判》,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114]于润琦等主编:《百年中国文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5]乐黛云、张铁夫主编:《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16][美]约翰.A-霍尔G·约翰·艾坎伯雷著,施雪华译:《国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7]张炯:《新时期文学格局》,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8]张器友:《现当代文学思潮散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9]张宝明:《转型的阵痛:20世纪中国文学思想与文化启蒙论衡》,学林出版 社2007年版。
    [120]章大炎:《自述学术次第》,《章大炎学术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1]赵树勤:《找寻夏娃——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透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2]郑家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语境》,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23]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12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辑组:《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2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新时期文学六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26]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编:《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文选2005卷》,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127]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编:《当代文艺思潮的若干理论问题与重大事件》,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版。
    [128]钟友循:《20世纪中国文学论稿》,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29]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30]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1]庄汉新、邵明波主编:《中国20世纪乡土小说论评》[修订版],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1]昌切:《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汉语文学诉求的悖论》, 《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2]昌切:《谁是知识分子?——对作家身份及其功能变化的初步考察》,《文艺研究》2005年第2期。
    [3]陈方竞、穆艳霞:《断裂与承续:“五四”语体变革多元取向辨析》,《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4]陈剑晖:《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的文体变革》,《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5]陈涌:《关于中国现代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1993年第3期。
    [6]樊骏:《“五四”与新文学的诞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1期。
    [7]樊星:《全球化时代的文学选择》, 《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8]高有鹏:《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民间文化思潮》,《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
    [9]高玉:《“个人”与“国家”的整合——论中国现代文学“自由”话语的理论建构》,《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6期。
    [10]古远清:《21世纪华文文学研究的前沿理论问题》,《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11]顾彬:《什么是好的中国文学》,《中国读书报》2011年8月15日。
    [12]郭延年:《试论中国近代文学精神》,《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3]郭昭第:《马克思文艺理论中国化得失短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3期。
    [14]何锡章、李俊国:《从历史的单一视角到历史的多义解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反思》,《文艺研究》2004年第3期。
    [15]贺桂梅:《知识分子、革命与自我改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2期。
    [16]贺仲明:《论中国乡土小说的二重叙述困境》,《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17]洪子诚:《当代文学史中的“非主流”文学》,《南开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
    [18]黄修已:《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建构、解构和重构》,《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6期。
    [19]姜涛:《革命动员中的文学和青年——从1920年代<中国青年>的文学批判谈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4期。
    [20]蒋原伦:《大众文化的兴起与纯文学神话的破灭》,《文艺研究》2001年第5期。
    [21]旷新年:《“五四”白话文运动:一种话语的考察》,《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3期。
    [22]旷新年:《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23]雷达:《现当代文学是一个整体》,《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2期。
    [24]李洁非:《对“暴力”的迷恋,或曰撒旦主义——20世纪文学精神一瞥》,《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25]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五四运动的定性及其历史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6]李小青:《文化碰撞与文学新质的生成机制》,《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3期。
    [27]李晓宁:《泛政治化文学叙事的文化检讨》,《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3期。
    [28]李新宇:《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学术月刊》1999年第10期。
    [29]李怡:《日本体验与中国散文的近现代嬗变》,《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30]李正红、维保:《论二三十年代左翼叙事文学的革命主题》,《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
    [31]林林:《谢冕谈<新文学的本体与形式>》,《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6期。
    [32]刘登翰:《分流与整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视野》,《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
    [33]刘纲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设者与开拓者——王朝闻美学研究的当代意义》,《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
    [34]刘忠:《主题学视野下的新文学路径及其走向》,《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1期。
    [35]罗成琰、阎真:《儒家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36]南帆:《启蒙与操纵》,《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37]潘正文:《中国近现代启蒙思潮与“世界文学”观念的发展》,《文艺研究》2007年第9期。
    [38]彭公亮:《语言的转向:新文化运动大众文化(文学)策略的意义》,《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4期。
    [39]宋声泉:《重估<新青年>同人对“鸳鸯蝴蝶派”的批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4期。
    [40]谭桂林:《论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论战的中西之辩》,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1]谭桂林:《论长篇小说研究中的母题分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6期。
    [42]谭桂林:《宗教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43]谭好哲:《20世纪初叶美育新潮的兴起及其当代意义》,《文艺研究》2001年第6期。
    [44]汪晖:《我们如何成为现代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1期。
    [45]王国绶:《对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的哲学理解》,《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1期。
    [46]王宁:《世界文学格局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断代》,《文艺研究》2001年第6期。
    [47]王齐洲:《“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史观的现代意义》,《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
    [48]王齐洲:《观乎天文: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滥觞》,《文艺研究》2007年第9期。
    [49]王维国:《“大众话语”的转换与生成》,《河北学刊》2004年第11期。
    [50]王维国:《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同路人”问题》,《人文杂志》1998,年第1期。
    [51]王文江:《传统的非科学批判——谈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主义者的态度》,《沧桑》2008年第3期。
    [52]王一川:《汉语形象与文化现代性问题》,《文艺研究》1999年第5期。
    [53]王元骧:《关于文艺理论研究的方法问题》,《文艺理论与批评》1993年第3期。
    [54]温儒敏:《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文艺研究》2004年第3期。
    [55]席杨:“实践性”互文与“价值性”差异——论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的复杂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
    [56]鲜益:《人民问题: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思想资源——对1917-1942年文学思想的再认识》,《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4期。
    [57]徐向昱:《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论》,《学术界》2011年第8期。
    [58]徐新建:《采集歌谣与寻求新知——民国时期“歌谣运动”对民间资源的利用和背离》,《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第6期。
    [59]严家炎、范智红:《小说艺术的多样开拓与探索》,《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60]严家炎、袁进:《现代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显著特征》,《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5期。
    [61]杨春时:《现代性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特性》, 《文艺研究》2005年第12期。
    [62]杨明智:《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发展及其普遍性探讨》,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第7期。
    [63]姚达兑:《论梁启超<新民说>中德性之公私》,《太原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64]俞兆平:《中国现代文学中古典主义思潮的历史定位》,《文艺研究》2004年第6期。
    [65]虞和平:《抗日战争与中国文艺的现代化进程》,《抗日战争研究》2005年第4期。
    [66]袁国兴:《再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话语局限》,《文艺评论》2004年第6期。
    [67]袁盛勇:《“党的文学”:后期延安文学观念的核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3期。
    [68]张炯:《文学科学的大踏步前进》,《文艺研究》1999年第5期。
    [69]张未民:《何谓“中国文学”——对“中国文学”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
    [70]张未民:《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从“天下之文”走向“世界文学”的中国化》,《中国比较文学》杂志2011年冬季号。
    [71]张未民:《重建“中国文学”的整体性——从文明的高度重识中国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第1期。
    [72]周兰桂、彭国庆: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演变及其反思——兼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分期问题,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73]朱寿桐等:《“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命运”笔谈》,《河北学刊》2001年第5期。
    [74]朱晓进:《政治文化心理与三十年代文学》,《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75]庄锡华:《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