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阶层分化视阈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意识形态和警察、军队、监狱等国家机器一样,是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对象,它又为整合社会力量,维系社会制度,统领人民思想,维护国家利益,建立政治秩序而效力。所以,意识形态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执政党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意识形态安全也成为关乎国家存亡的现实问题。
     在阶级理论视阈下,意识形态安全无非是指统治阶级宣扬的某种意识形态受到最广大人民的信任与认同从而自身具备了合法性;换言之,人民群众相信了这种“共同利益”,认为这种意识形态可以满足他们自身的利益诉求,因此选择了认同。所以,利益、阶级、认同、合法性等要素编织了意识形态的生存环境网。就目前而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存环境十分复杂,国际上,要面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共存与竞争长期存在的局面;在国内,更要经受由改革发展所引起的“阵痛”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严峻考验。当前,改革开放对社会的震撼已经超乎所有人始料:由封闭转向开放社会,由农业转向工业社会,由计划转向市场经济。以三大转向为特征的社会转型犹如一场暴风雨般的革命让社会存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以引起社会阶层的分化最为瞩目。在市场经济文化霸权的影响下,阶层分化又必将引起多元化的利益主体,而不同群体在实现自身特殊利益诉求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利益矛盾。由于阶层分化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依据财富、声望以及权力的不同而产生的一种客观现象;同时,它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分析的理论范式又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存在于这种主观认知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张力便可能引致人们对社会制度发展的一些认知误区或操作失误。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产生便不难理解。
     从意识形态与社会阶层的发展现实看,只有当意识形态符合社会阶层发展的实际,特别是要体现出阶层分化的趋势,两者之间才能达到一种良性的互动状态。回顾历史,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针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转变自己的话语体系与实践空间,形成对国家建设的有效指导;而如今社会新变化招致的新问题又形成了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新挑战。在以社会阶层分化为背景的新时期,我们必须用政治文明建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在各阶层的说服力,用经济建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在各阶层的吸引力,用文化建设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在各阶层的影响力,用社会建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在各阶层的渗透力,用意识形态建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在各阶层的解释力,用对话平台建设加强主流意识形态与各阶层的互动性,以此来提高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防御力,让其能够在由社会阶层分化带来的多重考验与挑战中应对自如。
It is well known that ide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security as well as stateapparatuses, such as police, army, and jail and so on. In the same time, ideology as the importantobject of the state power construction is playing a part in conform society strength, maintainssocial system, commands the people's thought, maintains the national interest, and establishes thepolitical order. So, ideology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o any national incumbent party andbecomes a realistic question concerns the national life or death.
     Therefore, the ideology secur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ass theory is nothing but anideology of ruling class advocated by the trust and recognition of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peopleto have their own legitimacy. In other words, people believe this kind of "common interests" andthink this ideology can meet the interests of their own, so have the choice of identity. So we cansay that interests, class, identity, legitimacy elements such as knitted ideology environmentnetwork. At present,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living environment is very complex. It will facesthe situation of coexistence and competition of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for a long time atinternational and undergoes the severe test on our country ideology security which caused by the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ins at home. Admittedly, shock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society has been beyond all expected: from closed to open society, from agricultural to industrialsociety, from planned to market economy. By the three ste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transformation likes a storm of revolution that happened to turn the world upside down in thechange of society, which caused the attention of social strata differentiation. In the marketeconom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hegemony, class differentiation must lead to diversestakeholders, and different groups will inevitably produce conflict of interest in the process ofrealizing the demands of their own special interests. Because the social stratum differentiation isone kind of objective phenomenon i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based on the wealth, theprestige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 authority; At the same time, as one kind of social structure analysis,the theory model also has certain subjectivity. Therefore, the exists between this kind of subjectivecognition and the objective reality tensity then possibly brings some cognition erroneous zone oroperation fault on social system development to people. As the overtop structure importantconstituent, the ideology security problem production then no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Looked from the ideology and the social class development reality, only then when theideology conforms to the social class development reality, specially must manifest the tendency ofthe social stratum splits up, the ideology and the social class can achieve one kind of benigninteraction condition. Looking back, from Mao Zedong thought, Deng Xiaoping theory, to the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and the Outlook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 socialistideology adjusts their own space of discourse and practice in view of the reality continuous andbecomes an effective guidance for national construction. But, new problems cause new challengesto the ideological security. In a word, in the new period as the background to the social classdifferenti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defense force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in the state and let itcan respond freely in multiple tests and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social stratum differentiation,we must strengthen the persuasion of mainstream ideology in each stratum by the political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the attractive of mainstream ideology in each stratum byeconomic construction,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mainstream ideology in each stratum by culturalconstruction,strengthen the penetration of mainstream ideology in the each stratum by social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the explanation of mainstream ideology in the each stratum by ideologyconstruction,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in each stratum by dialogueplatform construction.
引文
①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
    ②在当前有关阶级阶层问题的争论中,有一种误导性的说法,即认为采用“阶级”一词意味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而采用“阶层”一词则似乎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际上,在大多数英文文献的有关论述中,并不存在“阶级”与“阶层”两个概念的明显区别,大多数理论家都采用同一个词汇:“class”,它既可以被译成“阶级”,也可以被译成“阶层”。真正的区别并不在于采用哪一个词汇,而在于采用哪种思路来分析“class”这种社会现象。而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在当代社会中,“class”不论是被理解为阶级还是被理解为阶层,都有其两面性:既存在相互利益的矛盾性,也存在相互利益的可协调性。根据所研究的问题的不同、出发点的不同、关注点的不同和目标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析思路。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6.
    ③魏崇辉.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之威胁、压力以及应对[J].太平洋学报,2012,(1):63-72.
    ④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72.
    ①侯惠勤,姜迎春,吴波.新中国意识形态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309.
    ②唐文彰,姜红明.当代中国国家安全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71.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④姚德薇.阶层分化与认同视野中的“无直接利益冲突”观察[J].学术界,2012,(3):55-65.
    ①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
    ②李春玲,吕鹏.中国分层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
    ③陆学艺教授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已经分化为“十大社会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8.
    ④组织资源包括行政组织资源与政治组织资源,主要指依据国家政权组织和党组织系统而拥有的支配社会资源(包括人和物)的能力;经济资源主要是指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文化(技术)资源是指社会(通过证书或资格认定)所认可的知识和技能的拥有。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8.
    ⑤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8.
    ①http://www.people.com.cn/wyxx/dd028.html.
    ②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174.
    ③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即将经济收入、职业声望等社会经济指标综合起来,作出国际比较,在世界范围内收集各国的社会经济数据,创造一种国际上可以通用的测量社会地位的量表。
    ④李培林,李强,马戎.社会学与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13.
    ⑤陈金龙.文化交流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J].湖湘论坛,2010,(4):8-11.
    ⑥郭明飞.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43.
    ①冯宏良.意识形态安全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探索,2010,(4):9-13.
    ②田改伟.挑战与应对:邓小平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5-16.
    ③敖带芽.邓小平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观及其理论价值[J].探求,2004,(5):11-13.
    ④何林.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94-97.
    ⑤刘少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237-238.
    ①蔡水珍,李蓉.转型期中国阶层分化与党的执政基础问题研究[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1,(12):27-30.
    ②蔡水珍,李蓉.转型期中国阶层分化与党的执政基础问题研究[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1,(12):27-30.
    ③张骥、张爱丽.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社会主义研究,2007,(6):53-56.
    ④赵兴伟.中国意识形态安全与经济保障[J].财经问题研究,2012,(11):16-20.
    ①田改伟.市场经济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J].河海大学学报,2006,(2):1-5.
    ②王存福.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11,(1):31-35.
    ③徐晶.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若干思考[J].人民论坛,2013,(5):204-205.
    ①张保权.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与政治发展互动关系探微[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3):91-97.
    ②谭芝灵.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捍卫意识形态安全[J].管理学刊,2012,(6):93-97.
    ③赵兴伟.中国意识形态安全与经济保障[J].财经问题研究,2012,(11):16-20.
    ④程京武.中国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J].齐鲁学刊,2009,(1):75-78.
    ⑤王瑾.文化软实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安全[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6):9-14.
    ⑥王岩,茅晓嵩.“意识形态终结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政治学研究,2009,(5):74-83.
    ①廖盖隆.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1624.
    ②景天魁.中国社会发展与发展社会学[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69.
    ③杨国斌.社会阶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1.
    ①[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姚仁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52-53.
    ②[斯]斯拉沃热·齐泽克.图绘意识形态[M].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351.
    ①[美]罗伯特·K.黙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齐心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667.
    ②[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101.
    ③冯克利.尤利西斯的自缚:政治思想笔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48.
    ④冯克利.尤利西斯的自缚:政治思想笔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48.
    ①[美]彼得·拉特兰:美国学者对苏东剧变的反思,黄志宏摘译,国外理论动态[J],2000,(9):28-31.
    ②罗云力.国外关于苏东社会主义失败问题的新看法[J].国际论坛,1999,(6):74-77.
    ③王景伦.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美国学者论中国[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102.
    ④王景伦.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美国学者论中国[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90.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2.
    ②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①[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47.
    ②仇立平.社会阶层理论:马克思和韦伯[J].上海大学学报,1997,(5):99-105.
    ③仇立平.社会阶层理论:马克思和韦伯[J].上海大学学报,1997,(5):99-105.
    ①在社会学里,这个词最初是从地质学中引入的。地质学中称为stratify,指的是地质的沉积成层现象。后来,这个词被引入社会学,用意在于:采用地质中的分层现象比喻人类社会各社会群体之间的层化现象。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
    ②林毅,张亮杰.新中国阶级阶层社会结构演变历程[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2.
    ①[英]米勒,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中国问题研究所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27.
    ②郭春生.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
    (6):50-54.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3.
    ①冯仕政.重返阶级分析——论中国社会不平等研究的范式转换[J].社会学研究,2008,(5):203-228.
    ②吴玉敏.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辨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9,(4):107-111.
    ③屈旻,王宏波.论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当代境遇和时代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5):19-24.
    ④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6.
    ①董少林,吴波.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阶层结构及其内在矛盾[J].政治学研究,2011,(3):59.
    ②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8.
    ①李强.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J].学海,2006,(4):40-46.
    ②季广茂.意识形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
    ③Anthony Giddiness:Four theses on ideology,in Arther and Mari Louise Kroger (edited):Ideology and powerin the age of Lenin in ruins,St.Martin’s Press,1991.
    ①季广茂.意识形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②[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M].刘建基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217-218.
    ③李红珍,曹文宏.认识论、价值论与存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三维度[J].东南学术,2012,(5):6-12.
    ①“描述意义上的意识形态”(ideology in the descriptive),即在分析某一社会总体结构时,只限于指出意识形态是这一总体结构的一部分,不引入某种价值观来批评或赞扬这种意识形态,即只作客观描述,不作带有主观意向的评论;“贬义的意识形态”(ideology in the pejorative sense),也可称为否定性的意识形态,即承认意识形态的存在,但对它的内容和价值取否定的态度,认定它不可能正确地反映社会存在,而只能曲解社会存在,掩蔽社会存在的本质。凡是从这一角度去理解意识形态的人,必然对意识形态取批判的态度;“肯定意义的意识形态”(ideology in the positive sense),即不光承认意识形态的存在,而且对它的内容和价值取肯定的态度,认定它能客观地反映社会存在的本质。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9.
    ②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1.
    ③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4.
    ①季广茂.意识形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4.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
    ②丁青.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品格及其历史延续[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6):46-49.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2.
    ②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7.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④崔庆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立论基础[J].前沿,2012,(2):41-43.
    ②[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36.
    ③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3.
    ①王翼.阶级理论视野下的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江西社会科学,2012,(3):196-199.
    ②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
    ③[美]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8.
    ④刘明君,郑来春,陈少岚.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53.
    ①贾英健.全球化与民族国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193.
    ②在美国1998年发布的《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中将美国国家利益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生死攸关的重大利益一一对我生存、安全和活力的重要性非常广泛的和压倒一切的利益。”;“第二类包括重要的国家利益处于危险之中的局势。这些利益并不影响我国的生存,但是确实影响我国的安康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性质”;“第三类是人道主义利益和其他利益”。这里所讲的第三类实际上就是价值观或者说意识形态利益。陈晓卫.美国联盟战略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103-104.
    ①王岩,魏崇辉.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2):87-96.
    ②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06.
    ③王成兵.当代认同问题的人学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0.
    ①之所以将意识形态的价值性概括为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因为现代系统论的结构功能观认为结构决定着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而意识形态从结构上可以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形态。
    ②张文彦,魏建国.国家意识形态认同探析[J].理论学刊,2010,(12):67-70.
    ①[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147.
    ②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1.
    ①季广茂.意识形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4.
    ②季广茂.意识形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5.
    ③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8.
    ②尹效国.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4):
    ③李汉林,魏钦恭,张彦.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结构紧张[J].2010,(2):50-68.
    ①刘少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138.
    ②[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9.
    ③王乃圣.转型期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探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6):109-112.
    ①张治库.公民社会的国家意识形态与道德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5,(8):13-16.
    ②黄传新,吴兆雪等.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11.
    ③李凤双,秦春,宗巍.共同价值理念让金达莱越开越艳[N].新华社每日电讯,2012-9-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0.
    ①张继国,江新国.和谐社会: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重构[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365.
    ①[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30.
    ①彭心安.阶层分化与社会和谐[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12.
    ②李拓.和谐与冲突:新时期中国阶级阶层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99.
    ①李拓.和谐与冲突:新时期中国阶级阶层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08.
    ②杨国斌.社会阶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1-122.
    ①彭心安.阶层分化与社会和谐[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13.
    ①梁宇广.改革开放和知识分子[N].广西日报,2008-12-23.
    ②张素云,李晓燕.30年来中国阶层结构变迁中的社会稳定问题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1):65-68.
    ③http://tzb.yiwu.gov.cn/xshjc/rwjj/200808/t20080821_144584.html.
    ①转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07/65708/66072/66089/4472016.html.
    ②张荣华等.时代的中坚:我国现阶段的知识分子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80-281.
    ①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①杨绪盟.中国贫困群体调查[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103.
    ②蔡志强.社会阶层固化的成因与对策[N].学习时报,2011-6-27(4).
    ③吴汉全.邓欣.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探索和实践[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251.
    ②张宛丽.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J].江苏社会科学,2004,(6):1-24.
    ③[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07.
    ④周福振.正义、自由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J].求实,2011,(2):65-68.
    ⑤倪亚力.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225-261.
    ①吉尔伯特,卡尔.美国阶级结构[M].彭华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97.
    ①吴忠民,刘祖云.发展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20.
    ②[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胜平,杨玉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39.
    ③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04.
    ①韩震.世纪之交的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2.
    ②[英]梅恩.古代法[M].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96.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
    ①马广海.阶层分化促使阶层意识凸显[J].新华月报,2012,(20):46-48.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9-350.
    ②庄锋.试论社会转型加速期的利益分化与政治整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2):112-114.
    ③耿百峰.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强化我国政党制度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探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43-148.
    ①本节所引用数据主要来自由樊浩教授主编的《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该报告主要以当前六大社会群体,即政府公务员、企业家和员工、青少年、青年知识分子新兴群体和弱势群体为调查对象,范围主要集中在江苏、新疆和广西三个省份。该调查报告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1份,有效回收率达到81%。总体而言,这份报告方法科学、资料详实,样本充足且分布均匀,基本可以反映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各阶层的生存状况。同时,该报告虽然没有指明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是什么,但由于其是根据调查地点的不同来区分社会阶层,故笔者推测该报告划分阶层的主要标准应为职业。如,对知识分子的调查,主要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农民的调查主要在民工劳务市场;对新兴群体的调查,主要在民意、私营或外资企业;对弱势群体的调查,主要在工厂、车间或农村。
    ①一般说来,社会成员不会因为个人利益得失而对改革开放大方向和改革开放的具体政策作出不加区分的判断,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社会成员具有超越个人利益得失而站在全局根本利益上作出判断的觉悟,但人们也不会因为总体方向的正确而对改革中某些政策存在的偏失不公作出无限的宽容,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恰当的判断。刘少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92.
    ①石云霞,周太山.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力研究[J].学术论坛,2010,(3):62.
    ①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53.
    ②经济改革以来,产业工人阶层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明显下降,这导致了产业工人阶层的人员构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工人阶层中一部分成员通过接受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离开了工人队伍,进入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其他社会阶层。仍留在工人阶层中的人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并缺乏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技能,他们中的许多人目前处于就业无保障的状况。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1.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2.
    ②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1.
    ③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2.
    ①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3-18/150019891651.shtml.
    ②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0291/13409357.html.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②刘少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238.
    ①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使传统的封闭僵化的思维定势、价值观念受到大冲击和荡涤。促使人们建立起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开拓创新、冒险进取的改革精神;平等竞争、公平交易,尊重他人,自我尊重的民主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推崇实际、不图虚名的求实态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讲求效益、崇尚价值、注重信息、珍视时间的效益观念、金钱观念、信息观念、时间观念;重合同守信誉的法制观念等得到强化。尤其重要的是,它打破了大一统的经济体制,催生着经济模式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使国门打开,与世界融为一体,回到世界文明主潮流。与此同时,人们的思维方式也趋向开放型、发散型,在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及社会道德方面也已走出封闭,走向开放。这都是从市场经济的母腹中孕育、生长出来的。这些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确立将最终把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陈腐传统逐出社会人生舞台,因而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生价值取向的现代化。高言,亚军.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与社会价值观建构[J].延安大学学报,1998,(2):34.
    ②王岩.冲突·契合·超越: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比较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J],2005,(6):59.
    ③王岩.整合·超越:市场经济视域中的集体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4.
    ④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38_48438.html.
    ⑤王岩.整合·超越:市场经济视域中的集体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6.
    ⑥王岩.整合·超越:市场经济视域中的集体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6.
    ①王岩.整合·超越:市场经济视域中的集体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7.
    ②王岩.整合·超越:市场经济视域中的集体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7.
    ①徐崇温.如何认识民主社会主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4):66.
    ②邵彦敏,钱智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02.
    ③张光明.民主社会主义:既不是魔鬼,也不是天使[J].哲学研究,2012,(6):90.
    ①人们一般把新自由主义的主张概括为“三化”,即“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所谓“市场化”是基于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崇信,主张把生产要素、产品和服务都交给市场去自发调节。所谓“自由化”是指反对一切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主张让市场自由地配置各种资源。所谓“私有化”是基于公有制天生效率低下的偏见,主张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以及公共服务的私有化。新自由主义几乎反对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把西方发达国家在多次经济危机教训下采取的宏观调控和社会福利政策(例如由政府向民众提供的失业救济、医疗保险、教育补助等)通通看做是对私有制和个人自由的侵犯,希望恢复19世纪那种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这鲜明地体现了这一学派的资产阶级保守派的政治立场。参见朱安东.认清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实质[N].人民日报,2012-7-11.
    ②刘建洲.打工文化的兴起与农民工阶级形成[J].人文杂志,2011,(1):159.
    ①侯惠勤,姜迎春,吴波.新中国意识形态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304.
    ②陈先达.哲学闲思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54.
    ①王翼.阶级理论视野下的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江西社会科学,2012,(3):198.
    ②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0-10/1212030.html.
    ③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109.
    ④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109-110.
    ①聂圣平.国际环境的变化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J].求实,2012,(6):66-69.
    ①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商,2003:242.
    ②周世范.中国历史精要[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179.
    ③何显明.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诠释功能及其限制[J].现代哲学,2006,(1):24-31.
    ①郑永廷,江传月.宗教影响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164.
    ①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109-110.
    ①陈敏毅.当代国际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3.
    ②陈敏毅.当代国际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66.
    ③李希光等.妖魔化与媒体轰炸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182.
    ④李义军.西方国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特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7):70-72.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
    ①吴畏.教育方针的理论与实践[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324.
    ②刘跃进.国家安全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40.
    ③潘敏.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政治语篇的意识形态分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1-113.
    ①胡连生.论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西方社会的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6):61-65.
    ①黄树东.美国应对意识形态挑战密码[J].人民论坛,2012,(6):68-69.
    ②殷书良.全球化与党的建设[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39.
    ③肖勤福.从意识形态及其演变角度看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1,(4):13-16.
    ①陈奎元.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N].人民日报,2004-4-20.
    ②E.H.米罗诺夫,孙岩.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J].西伯利亚研究,2006,(6):74-78.
    ③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3:54.
    ①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6.
    ②戴锐.列宁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民本”特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09-113.
    ①(俄)瓦·博尔金.戈尔巴乔夫沉浮录[M].李永全译,北京:中央编译局,1996:268.
    ②(俄)瓦·博尔金.戈尔巴乔夫沉浮录[M].李永全译,北京:中央编译局,1996:258.
    ③新华社.苏联阶级分化日益加剧[N].人民日报,1974-12-14.
    ④马耀邦.美国批判[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100.
    ①傅宝安,吴才焕,丁晓强.“颜色革命”:挑战与启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84-85.
    ②傅宝安,吴才焕,丁晓强.“颜色革命”:挑战与启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211.
    ③傅宝安,吴才焕,丁晓强.“颜色革命”:挑战与启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211.
    ①王贻志,莫建备.国外社会科学前沿[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24.
    ②吴志菲,余玮.中国高端访问:影响中国高层决策的18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271.
    ③金坤城.关于意识形态管理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若干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2):91-95.
    ①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国外政党专题研究报告(第2卷)[M].北京: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2008:48.
    ①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6.
    ①马义新.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人民利益”思想[J].延边党校学报,2001,(2):7.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7.
    ②丁俊萍,骆郁廷.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政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4.
    ①罗文东.科学理解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民主体思想[N].人民日报,2012-10-8.
    ①黄传新,吴兆雪,叶政.深入把握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构成要素[N].人民日报,2010-9-27.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717-718.
    ③焦娅敏.论马克思利益范畴生成的内在逻辑及现实意义[J].求实,2011,(9):4-7.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①李英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启示[J].浙江社会科学,2008,(3):28-34.
    ②敖带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热问题与冷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56.
    ③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N].人民日报,2006-4-28.
    ①吴玉军,李晓东.归属感的匮乏:现代性语境下的认同困境[J].求实学刊,2005,(5):31.
    ②贾林祥.社会认同: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心理保障[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7):146.
    ①雷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08.
    ①李栗燕,高清军.试论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对话平台建设[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8):63-68.
    ②程竹汝.试论政治文明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J].政治学研究,2006,(2):32-38.
    ③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0.
    ④冯韧.论政治文明的本质和基本特征:兼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J].理论研究,2003:18-20.
    ①敖带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热问题与冷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0.
    ①敖带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热问题与冷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7.
    ②孙信,邱永文.阶级阶层关系和谐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报,2012,(3):21-26.
    ③徐鸿武.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民主政治建设[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6):74-76.
    ④[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胜平,杨玉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55-56.
    ⑤[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胜平,杨玉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55-56.
    ⑥朱光磊.政治学概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286.
    ①麻宝斌.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群体性政治参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10-115.
    ①刘志明.列宁加强执政党思想理论先进性建设的思想与实践[J].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12(,4):71-76.
    ②陆国祥.党的先进性建设重在加强思想建设[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03-107.
    ①参见中央组织部组织二局.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N].光明日报,2012-7-17.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32.
    ②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21.
    ③梁丽萍.参政党民主监督的理论思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2):44-48.
    ①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97.
    ②郭文亮.加入WTO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66.
    ③谭芝灵.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捍卫意识形态安全[J].管理学刊,2012,(6):93-97.
    ①[印]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
    ①郑德涛.行政改革与社会政策模式的创新[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140.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2.
    ①吴俊培.财政经济理论需要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J].当代财经,2010,(12):41-47.
    ①Hirschman,A.O,Rothschild,M. The Changing Tolerance for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Course of EconomicDevelopment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3,(4):544-566.
    ①王飞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171.
    ②武晟.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关系[J].山东社会科学,2009,(7):116-120.
    ①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73.
    ①李力.探析儒家“和”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6.
    ①孙曼娇,孙晓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难点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8):97-100.
    ①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9.
    ②程京武.中国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J].齐鲁学刊,2009,(1):75-78.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9.
    ①李学林.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与新中国社会转型[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2):43-47.
    ①郑丽娅.邓小平社会建设思想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流动[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4):96-100.
    ①高国伟.不可不知的1000个财经常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38.
    ①上海图书馆.阅读年选:2011,民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114-115.
    ①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11.
    ①江启疆.法治中国——现实与选择[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18.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8-39.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6.
    ①宋惠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74.
    ②黄传新.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15.
    ①居继清,彭旺林,李红卫.十七大报告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112.
    ①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6.
    ②沈成飞.对话与大众化: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史认识的一个新视角[J].教学与研究,2012,(6):43-50.
    ①靳辉明,李崇富.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689-690.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5.
    ①东鸟.中国输不起的网络战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1.
    ①王翼.公共事件次生灾害——生成原因、危害及预防途径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3,(3):32-35.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4]列宁.列宁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5]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1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7]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8]胡锦涛.在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7.
    [19]胡锦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N].光明日报,2005-2-20.
    [20]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21]王绍臣.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22]周春明.经济全球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3]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报告[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24]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25]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6]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7]郭文亮.加入WTO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广东:中山出版社,2005.
    [28]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9]季广茂.意识形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0]杨海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3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2]吴丕.中国反腐败现状与理论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4]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5]刘靖华、姜宪利.中国法治政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6]吴王.中国反腐败现状与理论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7]李路路.透视不平等国外社会阶层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8]段若鹏等.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结构变动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9]李强.中国大陆的贫富差别[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
    [40]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41]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42]许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3]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4]中共中央组织部课题组.中国调查报告(2000-2001):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1.
    [45]江启疆.法治中国:现实与选择[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
    [46]丁俊萍,骆郁廷.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政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47]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8]王岩,茅晓嵩.“意识形态终结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政治学研究,2009(5).
    [49]焦娅敏.论马克思利益范畴生成的内在逻辑及现实意义[J].求实,2011(9).
    [50]何显明.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诠释功能及其限制[J].现代哲学,2006(1).
    [51]周宏.20世纪的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3).
    [52]赵铁锁,朱孝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机制探析[J].理论学刊,2012(3).
    [53]周茜蓉.在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之间[J].思想理论教育,2005(4).
    [54]王雨辰.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1(8).
    [55]萧功秦.从转型政治学看意识形态创新的特点[J].浙江学刊,2006(4).
    [56]冯虞章.邓小平与意识形态工作[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57]聂圣平.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J].求实,2012(6).
    [58]廖胜刚.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及其基本经验[J].理论月刊,2008(3).
    [59]郭文亮.意识形态论域中的若干理论误读透视[J].宁夏社会科学,2008(2).
    [60]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之间的关系[J].社会科学论坛,2008(3).
    [61]丁三青.论当前中国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和谐的互动[J].社科纵横,2008(3).
    [62]贾林祥.社会认同: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心理保障[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7).
    [63]黄树东.美国应对意识形态挑战密码[J].人民论坛,2012(6).
    [64]赵永焕.论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中的利益关系调整[J].宁波党校学报,2006(3).
    [65]顾克志.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个人利益的关系[J].党的建设,2006(10).
    [66]胡连生.论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西方社会的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6).
    [67]潘敏.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政治语篇的意识形态分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68]金坤城.关于意识形态管理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若干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2).
    [69]戴焰军,李英田.执政党意识形态工作初探[J].新视野,2004(5).
    [70]戴焰军,李英田.思想政治工作与建设和谐文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12).
    [71]戴焰军,李英田.论意识形态工作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作用[J].理论前沿,2004(7).
    [72]徐伟新.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主导意识形态建设[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5).
    [73]李栗燕,高清军.试论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对话平台建设[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8).
    [74]李胜清.科学的意识形态的科学性辨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75]郑海侠.“意识形态”概念探析[J].社会科学论坛,2006(12).
    [76]李景鹏.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变迁的特点[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1).
    [77]杜章智.关于卢卡拉奇和他的历史和阶级意识[C].马列主义研究资料,人民出版社,1983(1).
    [78]杨建勋.论我国意识形态创新的依据及方式[J].理论导刊,2007(10).
    [79]张德广.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J].江淮论坛,2007(5).
    [80]王永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发展[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81]倪荫林.社会主体诉求变迁与意识形态建设——基于历史视角的分析[J].晋阳学刊,2007(5).
    [82]王刚.源和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逻辑进路[J].兰州学刊,2007(9).
    [83]李学林.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与新中国社会转型[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2).
    [84]孙信,邱永文.阶级阶层关系和谐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报,2012(3).
    [85]郑丽娅.邓小平社会建设思想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流动[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4).
    [86]高新民.略论党的意识形态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引导方式[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5).
    [87]萧功秦.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创新的历史考察[J].天津社会科学,2006(4).
    [88]姜志强,高道才.略论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的关系[J].甘肃理论学刊,2005(9).
    [89]孙曼娇,孙晓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难点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8).
    [90]张有恒.浅议中华文化与我国阶层关系和谐[J].天府新论,2011(5).
    [91]吴俊培.财政经济理论需要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J].当代财经.2010(12).
    [92]肖应红.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J].人民论坛,2012(2).
    [93]谭芝灵.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捍卫意识形态安全[J].管理学刊,2012(6).
    [94]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价值、挑战和路径分析[J].理论与现代化,2012(3).
    [95]刘志明.列宁加强执政党思想理论先进性建设的思想与实践[J].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12(4).
    [96]梁丽萍.参政党民主监督的理论思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2).
    [97][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98][德]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9][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100][美]福山.历史的终结[M].内蒙古:远方出版社,1998.
    [101][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02][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103][意]葛兰西.实践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104][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05][德]阿尔多诺,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06][英]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107][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M].上海:三联书店,2005.
    [108][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09][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
    [110][英]胡格韦尔特.发展社会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111] Hirschman,A.O,Rothschild,M. The Changing Tolerance for Income Inequalityin the Cour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3,(4)
    [112]Raymond Boudon.The Analysis of Ideolog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113] Jorge Larrain.Marxism and Ideology.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3.
    [114]David Morriee,Philosophy,Science and Ideology in Political Thought. NewYork:St. Martin’s Press,Inc,1996.
    [115]Allen Oakley, The Making of Marx’s Critical Theory: A BibliographicalAnalysis.Routledge Paul,1983.
    [116] Leo Strauss.“What is Political Philosophy”.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19,No.13(Aug.1957).
    [117] Benjamin Gregg.Thick Moralities,Thin Politics: Social Integration AcrossCommunities of Belief,Duke University Press,Durham and London,2003.
    [118] Goren,Paul.Party Identification and Core political values,American JournalOf Political Science,2005(4).
    [119] Joey Rodger. Core values:Our common Ground,American Libraries,1998(9).
    [120] Valentine,Jeremy.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olitical value of culture,CriticalQuarterly,1999(1).
    [121] James G.March and Johan P.Olsen.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New York,FreePress.1989.
    [122]Douglass.C.North.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