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养老基金管理人谨慎投资义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以养老保障制度为背景,围绕着养老基金管理人“谨慎人义务”的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的中心内容,针对养老基金投资管理中的规则适用问题及其重要法律意义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本文综合运用抽象概括、法理探讨、比较研究和经济分析等研究方法,按照导言、正文和结论的逻辑结构,分为八个部分内容展开理论探讨。
     导论部分简要介绍了社会养老保障的源起、发展过程及其理论基础一福利国家思想,以便能在一个宏观背景下展开论文主题。
     第一章介绍了养老基金的概念、养老基金投资的重要意义以及我国的养老基金制度的现状,重点阐述了养老基金制度的思想特征及其与信托制度的契合性,指明信托形式的固有优点能够促进养老基金制度的发展。
     第二章对养老基金管理人的谨慎人义务展开整体分析。首先养老基金管理人属于忠信义务人,谨慎人义务属于衡平法上的忠信义务,体现了分配正义的精神。其次,论述谨慎人义务作为忠信义务的核心,确立了法律领域最高的行为标准。谨慎人义务具有最高的道德意义、最高的法律注意义务标准以及优越的制度功能。最后,阐述了谨慎人义务作为养老基金投资法律标准的演变过程。
     第三章探讨研究谨慎人义务中的谨慎注意标准的内容。首先,以金融理论发展为线索描绘了谨慎人义务的演变过程,凸现了谨慎人义务与金融投资理论的密切联系。其次,从客观性、程序理性和风险管理三个方面,集中论述了谨慎人义务的法律内容。
     第四章主要研究谨慎人义务的忠实义务行为标准的内容。从利他性、唯一性、经济性和公平性四个方面集中论述了谨慎人忠实义务对养老基金管理人的法律要求。
     第五章探讨谨慎人义务在养老基金多样化投资、委托授权管理和行使股份投票权问题上的法律要求。
     第六章讨论了谨慎人义务的移植可能性及其对我国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制度所带来的启示意义。
     结论部分,在对前述内容进行分析、探讨的基础上,对全文的主要内容作了概括总结。本文研究认为,首先,谨慎人义务创造性的融合了谨慎和忠实两方面的法律要求,展示了一个为他人利益尽心竭力的法律人形象,树立了法律领域的最高行为标准,其重要意义早已超越了养老基金法律领域。其次,谨慎人义务体现了效率与安全的价值追求,能够同时兼顾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双重目标,成为规制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活动的法律基础。最后,谨慎人义务的演变过程就是现代金融投资理论的发展过程。谨慎人义务的内容充分吸收并完美表达了金融投资理论的最新成果,展示了法律规则中蕴含经济理性的可能性。对英美养老基金管理人所负的谨慎人义务内容的分析探讨,不仅有助于我国当前养老基金投资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而且对于丰富一般私法理论观念,正确认识社会法理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Based on the contex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or senior citizens, this article revolves around the duty of care and the duty of loyalty included in the duty of prudent person imposed on the manager of the pension fund, deals with issues and the legal signific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rules in the management of pension fund investments.This article extensively adopts approaches of abstract generalization,jurisprudential exploration, comparative and economic analysis,which follows the structure of the introduction,main body and conclusion and falls into eight parts.
     To smoothly develop the subject of the dissertation in a broad context, the introduction briefly covers the aspects of the origin,development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or senior citizens,that is,the idea of welfare state.
     Chapter one of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the pension fu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ension fund investment and its existing state in China.What is more,this section centrally trea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nsion funds and its convergence with trust,and attempts to demonstrates that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rust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ension fund.
     In Chapter two,the article develops analyses from a wider perspective. Firstly,the manager of the pension fund is the person that has the fiduciary duty,and the duty of the prudent person falls into the fiduciary duty in equity taw,which demonstrates the distributive justice.Secondly,the section suggests that the duty of the prudent person serves as the essence of the fiduciary duty,sets up the highest standard of acts,and hence assuming the significance in moral sense,functioning as the legal standard of the duty of care and having advantageous institutional function.Last,the section deals with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he duty of the prudent person as the legal standard of pension fund investment.
     The next chapter examines the duty of care in the duty of prudent person,and primarily involves two parts:first,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theory,this section depicts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he prudent investor rule and demonstrat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udent investor rule and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 theory;second,this chapter focuses on legal issues of the duty of the prudent person from the aspects of objectivity,procedural reasoning and risk management.
     Chapter four examines the standard of the duty of loyalty of the prudent person,and then discusses the legal requirements that the prudent person rule imposed for the manager of the pension fund from the aspects of altruism,exclusiveness,economy and fairness.
     In Chapter five,the article closely explores the legal requirements for the duty of prudent person in the process of diversified investments, authoriz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execution of the voting right of shares.
     Chapter six examin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transplant of the duty of prudent person and the insights it may shed on the management of pension fund investment in China.
     The last section concludes,firstly,that the duty of prudent person combines the prudent and the fiduciary aspects,which depicts the figure of a lawman making every endeavor to act for the interest of others and sets up the highest standard in the legal field.Secondly,the section concludes that the duty of prudent person demonstrate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values of efficiency and safety.In the meantime,the duty of prudent person may achieves the goals of maintaining and increasing the value of the pension fund,serving as the legal foundation of the regulating system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pension fund investment.Thirdly,the last section concludes that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he duty of prudent person is accompanied with that of the modern financial theory.The content of the duty of prudent person sufficiently absorbs and expresses the latest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e financial theory,indicating the potential of the economic reasoning embedded in legal rules.The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of the duty of prudence owned by the manager of the pension fund in the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not only benefit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legal institution of the pension fund investment in China,but also perform the function of richening the idea of general private law and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law theory.
引文
6 国际劳工组织(ILO)1952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提出了社会保障的九个方面,即医疗保障、疾病保障、失业保障、养老保障、职业伤害保障、家庭津贴、生育保障、病残保障和遗属保障。
    7[丹麦]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著:《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郑秉文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2页。
    8[丹麦]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著:《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郑秉文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9-32页。
    9 科林·吉列恩(Colin Gillion)等编:《全球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第393页。
    10[英]尼古拉斯·巴尔著:《福利国家经济学》,郑秉文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7-70页。
    11 《贝弗里奇报告》,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12 《贝弗里奇报告》,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但也有学者认为,用“保险”一词,名不副实,是一个选用不当的名称。参见哈耶克著:《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9页。
    13 罗伯特·伊斯特(Robert East)著:《社会保障法》,周长征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3年版,第14页。
    14 科林·吉列恩(Colin Gillion)等编:《全球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2年版,译者序言部分。
    15 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养老基金支出增加、劳动力不足等;全球化的影响包括,养老保障制度是否有助于国家稳定和竞争力增加、养老保障体制趋同化等;经济方面的考虑主要是,养老保障资金能否实现可持续的供应、通货膨胀的影响等。
    16 See World Bank:Averting The Old Age Crisis:Policies to Protect the Old and Promote Growth,1994,p.15-16.
    17 各国养老保障原有体制各有特色,且许多正处于改革过程中,所以养老保险模式不一而足。不一定是“三支柱”,有些国家甚至是四支柱或五支柱。养老保险的具体模式的内容参见马歇尔·N·卡特、威廉·G·希普曼著:《信守承诺——美国社会养老保险改革思路》,李珍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致中国读者”部分。
    29 OECD,Pension Fund Governance 2001,来源于 www.oecd.org/daf/insurance-pensions/.
    30 胡云超著:《英国社会养老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第41页。
    31 See Bruce Wolk,Discrimination Rules for Qualified Retirement Plans:Good Intentions Confront Economic Reality,70 Va L Rev 419(1984).
    42 Daniel Fischel & John H.Langbein,"ERISA's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The Exclusive Benefit Rule",55U.Chi.L.Rev.1124(1988).
    43[美]阿尔文·托夫勒、海蒂·托夫勒著:《财富的革命》,吴文忠等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197页。
    44[美]彼得·F·德鲁克著:《社会的管理》,徐大建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45 反对的观点认为,它并不能增加储蓄率,还会提高产品价格,降低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妨碍经济发展。参见[英]尼古拉斯·巴尔著:《福利国家经济学》,郑秉文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2-234页。
    46 参见罗伯特·霍尔茨曼等编:《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胡劲松、史凯捷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178页。
    47 参见[英]尼古拉斯·巴尔著:《福利国家经济学》,郑秉文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页。
    48 资产流动性是指资产以公平价格售出的难易程度。它是一个时间尺度(用多长时间可以处理掉)和价格尺度(在公平市场价格上打了多少折扣)之间的关系。
    49 OECD:2005年《企业年金治理准则》前言,郑秉文译,见《保险与社会保障》第一辑,第133页。
    50 本小节所有数据,除另有说明外,均参见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2006年12月。
    51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另外实行离退休制度,由国家财政或单位按国家规定标准另行支付离退休费,不参加本制度。
    60[英]卡尔·波兰尼著:《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页。
    61 孙笑侠、郭春镇著:《法律父爱主义在中国的适用》,见《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49页;另见,孙笑侠、郭春镇著:《美国法律家长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见《法律科学》2005年第6期。
    62 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49-551页。
    63 孙笑侠、郭春镇著:《法律父爱主义在中国的适用》,见《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50-52页。
    64[英]史蒂文·卢克斯著:《个人主义》,阎克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68-69页。
    65[日]星野英一著:《私法中的人》,王闯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38页。
    66 《哲学大辞典》(下),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6页。
    67[美]赫伯特A.西蒙著:《管理行为》,詹正茂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68[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6页。
    69[英]史蒂文·卢克斯著:《个人主义》,阎克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70 徐国栋著:《人性论与市民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71[英]哈耶克著:《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0页。
    72[英]哈耶克著:《法律、立法与自由》,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73[德]卡尔·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16页。
    74[德]弗朗茨·维亚克尔著:《近代私法史》,陈爱娥、黄建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09页、321页。
    75[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页。
    76[英]约翰·密尔著:《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82页。
    77 例如,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因为欠缺理性,只有借助他人的帮助才能自由建立法律关系。
    78[英]哈耶克著:《致命的自负》,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79[英]史蒂文·卢克斯著:《个人主义》,阎克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页。
    80[美]曼昆著:《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81[英]哈耶克著:《法律、立法与自由》,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82[美]赫伯特 A.西蒙著:《管理行为》,詹正茂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页。
    83[美]赫伯特·西蒙著:《西蒙选集》,黄涛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9页。
    84 参见徐国栋著:《人性论与市民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6-65页。
    85 但是,人们对人的本性还没有发展出新的概念来替代经济人的概念。参见[美]彼得·F·德鲁克著:《社会的管理》,徐大建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86[美]曼昆著:《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87[日]星野英一著:《私法中的人》,王闯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42-45页、第50页。
    88[美]彼得·F·德鲁克著:《社会的管理》,徐大建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
    89[美]彼得·F·德鲁克著:《社会的管理》,徐大建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90[英]P.S.阿狄亚著:《合同法导论》,赵旭东、何帅领、邓晓霞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91[美]曼昆著:《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87-88页。
    92[德]弗朗茨·维亚克尔著:《近代私法史》,陈爱娥、黄建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34页。
    93 戴维·鲁本著:《法律现代主义》,苏亦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94 戴维·鲁本著:《法律现代主义》,苏亦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3页。
    9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页。
    96 社群主义者内部存在不同的政治观点,这种观点可称为社群自由主义。参见俞可平著:《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67页。
    97 德鲁克曾于1942年撰文认为,新的组织.大企业必将成为新共同体。但其后来又改变了观点,共同体与其成员的关系是一种无法打破的双向纽带。雇用机构为了生存需要灵活的雇用,一些知识分子作为雇员也讨厌受组织控制。因而,雇佣机构与个人的关系并非共同体与其成员的关系。参见[美]彼得·F·德鲁克著:《社会的管理》,徐大建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但也许我们可以修正一下他的立场,认为雇佣机构虽然不是共同体,但具有共同体的某些特征,尤其是保护共同体成员的那些特征。
    98[德]格尔德·克莱因海尔等著:《九百年来德意志及欧洲法学家》,许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 页。
    99 容迪著:《在自我与社群众的自由主义》,见刘军宁等编:《自由与社群》,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0页。
    100 实际上,也有人认为共同体可能有意识的创造出来。桑德尔把共同体分为工具意义上社群、感情意义上社群和构成意义上社群。构成意义社群指个人所属的社群,构成个人的自我认同,且为成员提供思维、行为、判断的基本背景。贝尔进一步把构成性社群分为地域性社群、记忆性社群和心理性社群。心理性社群指由于参加共同的活动形成共同的心理体验,并追求共同目标的一群人。维系这种社群的是成员的相互信任、合作和奉献精神。那么,如果大企业长期雇佣的雇员具备了构成性社群成员的特征,则似乎也可以说具有了共同体(社群)的特征。参见俞可平著:《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7-59页。
    101[奥]尤根·埃里希著:《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叶名怡、袁震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第523页。
    102[英]米尔恩著:《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46-48页。
    103[德]弗朗茨·维亚克尔著:《近代私法史》,陈爱娥、黄建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526页。
    104[德]弗朗茨·维亚克尔著:《近代私法史》,陈爱娥、黄建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585页。
    105[德]弗朗茨·维亚克尔著:《近代私法史》,陈爱娥、黄建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525页。
    106[英]米尔恩著:《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189页。
    107 本段内容参见[英]史蒂文·卢克斯著:《个人主义》,阎克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43页,115页,119页。
    108[美]罗斯科·庞德著:《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26页。
    109 李珍著:《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页。
    110 邓大松、刘昌平著:《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111 英国首相布莱尔2002年的发表的观点,转引自[英]布莱恩·巴利著:《社会正义论》,曹海军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年版,第188页。
    112 《贝弗里奇报告》,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113[丹麦]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著:《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郑秉文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4页。
    114 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第25条。
    115[丹麦]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著:《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郑秉文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116[英]卡尔·波兰尼著:《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117[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7页。
    118 例如,印度19世纪下半叶大饥荒而死人的重要原因就是破坏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建立不完善的市场体制。参见[英]卡尔·波兰尼著:《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137页。
    119[美]哈罗德·J·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391页。
    120[英]齐格蒙特·鲍曼著:《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121[英]米尔恩著:《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122[英]尼古拉斯·巴尔著:《福利国家经济学》,郑秉文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41页。
    123 A.J.Oakley,"The Modern law of Trusts",Sweet & Maxwell,2003,8~(th),p.503.
    124 Daniel Fischel & John H.langbein,"ERISA's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The Exclusive Benefit Rule",55U.Chi.L.Rev.1114(1988),http://HeinOnline.org/.
    125[美]哈威尔·E·杰克逊等编著:《金融监管》,吴志攀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15页。
    126 Uniform Trust Code 2000,§802(a)
    127 Uniform Trust Code 2000,§902(a)
    128 胡云超著:《英国社会养老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63页;
    129 Longstreth,B.,"Modern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the Prudent Man Rule",Oxford University Press,USA(1987),p.33.
    130 参见余雪明著:《比较退休基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180页。
    131 这里主要讨论职业养老基金,国家主办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不在该讨论范围内。
    132 John H.Langbein,The Secret Life of the Trust:The Trust as an Instrument of Commerce,107Yale L.J.165,p.171.
    133 W.Brantly Phillips,Chasing Down The Devil:Standards of Prudent Investment Under The Restatement(Third) of Trusts,54 Wash.& L Law.Rev.382.
    134[美]约翰·H·兰贝恩著:《信托法的合同基础》,何美欢译,见《清华法学》第四辑,清华大学出版2004年版,第207页。
    135 雇主缴费本质上仍是雇员自己工资,前文己述。另外,受益人死后,DC型的养老基金剩余可以转移给受益人的亲属继承,但这只是特殊情况下的安排,并不是主要目的。
    136 Daniel Fischel & John H.Langbein "ERISA's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The Exclusive Benefit Rule",55U.Chi.L.Rev.1117(1988),http://HeinOnline.org/.
    137 何宝玉著:《信托法原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8页。
    138 关于保护信托和挥霍信托的中文介绍,见何宝玉著:《信托法原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7页;以及[英]D.J.海顿著:《信托法》(第4版),周翼、王昊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8-59页。
    139 保护信托通常具有双重结构,即委托人为特定成年人设立的信托,该受益人享有终身受益权,但是一旦发生危及受益人享有该受益权的某些特定事件,如受益人破产或者意图转让、处分其受益权,原信托即行终止,转而成立一项自由裁量信托,由受托人将信托财产的收益自由裁量分配给该特定受益人、其配偶和子女。
    140 ERISA § 206(d)(1),29USCS § 1056(d)(1).
    141 Daniel Fischel & John H.Langbein "ERISA's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The Exclusive Benefit Rule",HeinOnline-55U.Chi.L.Rev.1123(1988)
    142 Daniel Fischel & John H.Langbein "ERISA's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The Exclusive Benefit Rule",HeinOnline-55 U.Chi.L.Rev.1123,1124(1988)
    143 ERISA § 408(b)(1),29USCS § 1108(b)(1).
    144 See Uniform Trust Code § 505(a)(2);Restatement(Second) of Trusts § 156.
    145 Vinelott J.:international Trust law,1994,vol.8,p.35.,转引自何宝玉著:《英国信托法原理与判例》,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376页。
    146 何宝玉著:《英国信托法原理与判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83-384页。
    148 科林·吉列恩(Colin Gillion)等编:《全球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杨燕绥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第203页。
    149 Pension Act 2004 §§241-243
    150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10条、11条、12条。
    151[英]布莱思·巴利著:《社会正义论》,曹海军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年版,第196页。
    152 孙建勇主编:《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制度国际比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页。
    153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8条。
    154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45条。
    155 OECD:《养老基金及其治理》,见孙建勇主编:《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与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年版,第217页。
    156 李伏安著:《中国人民银行在社保基金监督中的作用》,见孙建勇主编:《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与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页。
    157 根据PBGC2005年年报,到该年9月30日共有31000多个养老金计划,覆盖约4440万名雇员。报告期内已经有3520个养老金计划因雇主无力自行承担原先的承诺而由联邦养老金保障公司承担,涉及雇员数约51.8万。
    158 Restatement of Trusts(Second),§2.(1959).
    159 Black's Law Dictioanry,West Publishing Co,8~(th) ed.2004,p.545.
    160 参见《论语·学而》。
    161 L.S.Sealy,Fiduciary Relationship,1962 Cambridge L.J.69-72,hppt://Heinonline.org/
    162 Keech V.Sandford,25 E.R.223(1726)Sel.Cas.Ch.61
    163 Restatement(Second) Of Trusts § 2 cmt.b
    164 P.S.阿狄亚著:《合同法导论》,赵旭东、何帅领、邓晓霞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93页。
    165 Restatement of Trusts(Second),§16A.(1959).
    166[英]D.J.海顿著:《信托法》(第4版),周翼、王昊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167 王苏生著:《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的责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17-21页。
    168 Shepherd的观点,转引自沈达明编著:《衡平法初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1页。
    169[波兰]彼得·什托姆普卡著:《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程胜利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5-37页。
    170 除另有注明外,本部分内容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4-147页。
    171[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推理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172[爱尔兰]J·M·凯利著:《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173[美]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9页。
    174[美]哈罗德·J·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4-485页。
    17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36页。
    176[美]彼得·F·德鲁克著:《社会的管理》,徐大建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177[美]R·M·昂格尔著:《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166页。
    178[英]史蒂文·卢克斯著:《个人主义》,阎克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179[英]米尔恩著:《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58-66页。
    180[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181 俞可平著:《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页。
    182[丹麦]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著:《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郑秉文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183[英]罗杰·科特威尔著:《共同体的概念》,王渊译,见《清华法学》第七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8页。
    184 然而正是这一小部分人,为未来的数个世纪定下了解放理想的基调。参见[英]齐格蒙特·鲍曼著:《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65页。
    185 本段以下内容参见[美]罗斯科·庞德著:《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9-21页。
    186[德]弗朗茨·维亚克尔著:《近代私法史》,陈爱娥、黄建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585页。
    187[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188[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189 衡平法的格言是,信托不会因为缺乏受托人而无效。英美信托法委托人不需与受托人就信托建立达成一致,受托人不愿或不能担任受托人的,另行指定受托人。这也证明委托人作为一个分配者的角色。
    190[爱尔兰]J·M·凯利著:《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19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1页。
    192 ERISA §404(a)(1)(B),29U.S.C.§1104(a)(1)(B)
    193 通常译为谨慎人规则,但本文从养老基金管理人负担的法律义务的角度称之为谨慎人义务。本文中谨慎人规则和谨慎人义务的内容相同,但在上下文不同语境中都会使用。另根据美国《统一谨慎投资者法》第10条的规定,谨慎人规则英文可以称为Prudent Man Rule,Prudent Person Rule,Prudent Investor Rule,Prudent Trustee Rule,这些词语都可以通用。
    194[美]弗兰克·伊斯特布鲁克等著:《公司法的经济结构》,张建伟、罗培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195[英]边沁著:《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8页。
    196 Uniform Prudent Investor Act §5.cmt.
    197 忠信义务法调整的是负有忠信义务的人与受益人之间的关系,而信托法性质通常被认为是财产法。
    198 Bevis Longstreth,"Modern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the Prudent Man Rule",Oxford University Press,USA (1987),p.12
    199[古罗马]优士丁尼著:《法学阶梯》(第二版),徐国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200 沈达明编著:《衡平法初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页。该文的行为标准分类富有启发意义,但含义与本文不同。
    201 这不精确等同于契约法理论中作为独立的契约可撤销原因的含义。
    202 王苏生著:《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的责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3-4页
    203 G M.D.Bean,Fiduciary Obligations and Joint Ventures,Clarendon Press,1995,p.28.
    204 Restatement(Second) of Trusts§174.
    205 Explanation Notes to Trustee Act 2000,commentary s.1.
    206 Michael B.Feinman,Investment of Qualified Pension Fund Assets and Fiduciary Responsibility Under ERISA,12 W.St.U.L.Rev.272(1984)
    207 Pension Act 2004,§247.§248.
    208 何宝玉著:《英国信托法原理与判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页。
    209 A.W.Scott,"Law of Trust"(3th),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67.p.1812.
    210 《日本信托法》第20条,《韩国信托法》第28条,我国台湾地区信托法第21条也有类似规定。
    211 王泽鉴著:《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0页。
    212 对谨慎的人的形象描述可参见[英]亚当·斯密著:《道德情操论》,蒋自强、钦北愚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72-280页。
    213[美]博特赖特著:《金融伦理学》,静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214 Restatement(Third) of Trusts §227 cmt.(d).illus.9.
    21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1页。
    216[爱尔兰]J·M·凯利著:《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217[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218[德]考夫曼著:《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219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46条。
    220 王苏生著:《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的责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页。
    221 Robert Cooter & Bradley J.Freedman J,The Fiduciary Relationship:Its Economic Character And Legal Consequences,66 N.Y.U.L.REV.pp.1046-1047(1991).
    22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1页。
    223[美]约翰·H·兰贝恩著:《信托法的合同基础》,何美欢译,见《清华法学》第四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215页。
    224 Restatement(second) of Trusts §187
    225 虽然这有可能造成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降低,导致管理的代理成本增加。见亨利·汉斯曼等著:《信托法的作用:比较法与经济分析》,焦津洪译,见《比较》第9期,第126页。
    226 谢哲胜著:《财产法专题研究》(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227 参见[美]科斯等著:《制度、契约与组织》,刘刚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1-442页。
    228[美]约翰·H·兰贝恩著:《信托法的合同基础》,何美欢译,见《清华法学》第四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229 See Ernest J.Weinrib:The Fiduciary Obligation,25 University of Toronto Law Journal,9-22(1975).
    230(1966),57 D.L.R.(2d)557(S.C.C.);另外一个特殊案例是Reading v.Attorney-General,在埃及的英国警察,以穿制服陪同走私者穿越街道避免当地警方搜查方式获利,也被课以忠信义务。
    231 Ernest J.Weinrib:The Fiduciary Obligation,25 University of Toronto Law Journal,4(1975).
    232[美]约翰·H·兰贝恩著:《信托法的合同基础》,何美欢译,见《清华法学》第四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
    237 丁丁著:《商业判断规则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238[美]伯利与米恩斯著:《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甘华鸣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64页。
    239 参见[美]伯利与米恩斯著:《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甘华鸣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30-235页。另见丁丁著:《商业判断规则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页。
    240 李燕著:《美国公司法上的商业判断规则和董事义务剖析》,见《法学》2006年第5期,第146页。
    241 美国法律研究院:《公司治理原则:分析与建议》,楼建波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218页。
    242[美]弗兰克·伊斯特布鲁克等著:《公司法的经济结构》,张建伟、罗培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115页。
    243 Uniform Prudent Investor Act(1994),Prefatory Note.
    244[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573页。
    245 ERISA §404(a)(2),29 U.S.C §1104(a)(2)(1985).
    246 ERISA §410(a),29 U.S.C §1110(a)
    247 亨利·汉斯曼等著:《信托法的作用:比较法与经济分析》,焦津洪译,见《比较》第9期,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页。
    248 ERISA §409(a),29 U.S.C §1109(a)
    249 ERISA §405(c)(1),29 U.S.C §1105(c)(1)
    250 ERISA §404(c),29U.S.C.§1104(c)
    251 See.Davis,"Prudent Person Rules or Quantitative Restrictions? The Regulation of Long-Term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Portfolios",Journal of Pension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2.
    252 Russell Galer,OECD,"Prudent Person Rule"Standard For The Investment of Pension Fund Assets,2002,p.56.
    253 United States Code,§8472(a).
    254 See Uniform Prudent Investor Act,Prefatory Note.
    255 科林·吉列恩(Colin Gillion)等编:《全球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256 OECD:《经合组织成员国有关养老基金投资的量化规定》,见孙建勇主编:《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与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279-292页。
    257 科林·吉列恩(Colin Gillion)等著:《全球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杨燕绥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页。
    258 许成钢、卡塔琳娜·皮斯托著:《转型的大陆法法律体系中的诚信义务—从不完备法律理论得到的经验》,见《比较》第11期,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页。
    259 Russell Galer,OECD,"Prudent Person Rule"Standard For The Investment of Pension Fund Assets,2002,p.45.
    260 罗伯特·霍尔茨曼等编:《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胡劲松、史凯捷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页。
    261 Russell Galer,OECD,"Prudent Person Rule"Standard For The Investment of Pension Fund Assets,2002,p.55.
    262 罗伯特·霍尔茨曼等编:《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胡劲松、史凯捷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263 Russell Galer,OECD,"Prudent Person Rule"Standard For The Investment of Pension Fund Assets,2002,p.41.
    264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47、49条。
    265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第28-30条。
    266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规定》(2006年)第14-17条。
    267 作者认为,如果该比喻是强调社会基本保险基金安全性意义上,自然可以。但如果是突出其投资种类只能限于存款和国债,并认为只有这才安全的话,那就成了最严格的数量限制规则,并不可取。
    269 何宝玉著:《信托法原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页。
    270 何宝玉著:《英国信托法原理与判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4-267页。
    271 Harvard v.Amory,26 Mass.446,1830WL2554(Mass.)
    272 C.Boone Schwartzel,"Is Prudent Investor Rule Good for Texas ?",54Baylor L.Rev.712(2002),http://HeinOnline.org/
    273 King v.Talbot,1,Hand 76,40 N.Y.76,1869 WL 6484(N.Y.)
    274 Shattuck,"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udent Man Rule for Fiduciary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12 Ohio St.L.J.508,(1951).
    275 W.Brantley Phillips,Chasing Down the Devil:Standards of Prudent Investment Under the Restatement(Third) of Trusts,54 Wash.& L Rev.342.
    276 Restatement(Second) of Trusts§ 227cmt.e.
    277 Uniform Management of Institution Funds Act §6
    278 Longstreth,B.,"Modern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the Prudent Man Rule",Oxford University Press,USA (1987),p.27.
    279 Treas.Regs.§53.4944-1(a)(2)(i).
    280 Longstreth,B.,"Modern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the Prudent Man Rule",Oxford University Press,USA (1987),p.31.
    281 Restatement(Second) Of Trusts §228 cmt.a
    282 See Restatement(Second) Of Trusts §227.§228.
    283 Longstreth,B.,"Modern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the Prudent Man Rule",Oxford University Press,USA (1987),p.6.
    284 Jeffrey N.Gordon,The Puzzling Persistence of The Constrained Prudent Man Rule,62 N.Y.U.L.Rev.93.
    285 Restatement(Second) of Trusts §227 cmt.
    286 Restatement(Third) Of Trusts §227cmt.e
    287 29 C.F.R.§2550.404a-b.
    288[美]丹尼斯·E·罗格、杰克·S·雷德尔著:《养老金计划管理》,林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第41-42页。
    289 该法内容又被整合并入美国《统一信托法》(unifonn Trust Code 2000)。
    290 Unif.Prudent Investor Act §2(a),7B U.L.A.289(1994).
    291 See Uniform Prudent Investor Act,Prefatory Note.
    292 See 2000 Trustee Act,§3.
    293[美]拉詹、津加莱斯著:《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余江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45-48页。
    294 期望理论说明,投资者在损失的情况下通常是风险偏好的,而在盈利时则往往是风险规避的,且投资者损失时所感受到的痛苦通常有远大于盈利时所获得的愉悦。而预期效用理论则认为行为人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
    295 沈四宝编:《公司法、投资法教学资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内部教材,第90页。转引自丁丁著:《商业判断规则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156页。
    296 Corporate Director's Guidebook—1994 Edition,Bus.law.,Vol.49,May 1994,p.1252.
    297 彼德·高赫著:《理性人:瑞士债法中的人像》,谢鸿飞译,见《民商法论丛》35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页。
    298 Uniform Prudent Investor Act §1.cmt
    299 Black's Law Dictioanry,West Publishing Co.,2004,8~(th).,p225.
    300 Uniform Prudent Investor Act,Prefatory Note.
    301 对“理性人”的形象描述见考特、尤伦著:《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455-456页。
    302 Uniform Trust Code §806;Restatement(Second) Of Trusts §174.
    303 转引自王泽鉴著:《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页。
    304 See Restatement(Second) Of Trusts §227 cmt.(c);Restatement(Third) Of Trusts §227 cmt.(d).
    305 《侵权法重述—纲要》,许传玺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306[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6页。
    307 彼德·高赫著:《理性人:瑞士债法中的人像》,谢鸿飞译,见《民商法论丛》35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207页。
    308[美]赫伯特·西蒙著:《西蒙选集》,黄涛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9页。
    309 Uniform Trust Code(2000) §908.
    310 Jay Conison,"Employee Benefit Plans in a Nutshell",Thomson & West,2003,3~(th) ed.,p.263.
    311 Donovan v.Cunningham,716 F.2d 1455(5th Cir.1983)
    312[美]丹尼斯·E·罗格、杰克·S·雷德尔著:《养老金计划管理》,林义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313 Pension Act 2004,s.245.
    314 Pension Act 1995,s.36(3),(4),(5).
    315 凌新源著:《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见孙建勇主编:《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与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116页
    316 何孝元:《信托法之研究》,转引自陈春山著:《证券投资信托专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334页。
    317[美]丹尼斯·E·罗格、杰克·S·雷德尔著:《养老金计划管理》,林义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318[美]弗兰克·伊斯特布鲁克等著:《公司法的经济结构》,张建伟、罗培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319 US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C.F.R.),Section 2550.404.a-1
    320[英]D.J.海顿著:《信托法》(第4版),周翼、王昊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321 Uniform Prudent Investor Act§2 cmt.(d).
    322 Uniform Prudent Investor Act§2(c).
    323 Pension Protection Act of 2006,§601(a)(10)(B).
    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第33条第1款。
    325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21条。
    326 Pension Protection Act of 2006,§601(a)(3)(B).
    327 Pension Protection Act of 2006,§601(a)(3)(C).
    328[英]D.J.海顿著:《信托法》(第4版),周翼、王昊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170页。
    329 Uniform Trust Code 2000,§813(a).
    330 Uniform Trust Code 2000,§813(a).cmt.
    331 何宝玉著:《英国信托法原理与判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92页。
    332 ERISA,§102,§103,29U.S.C.§1020,§1021.
    333 Pension Protection Act of 2006,§501,§504(a).
    334 Pension Act of 1995,§41.§15(2).
    335[德]奥斯特著:《德国经验:客户教育与信息披露》见孙建勇主编:《企业年金运营与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283页。
    336 科林·吉列恩(Colin Gillion)等编:《全球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杨燕绥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第168页。
    337[美]罗伯特·霍尔茨曼等编:《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胡劲松、史凯捷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页。
    338 余雪明著:《比较退休基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344 王苏生著:《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的责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134页。
    345[英]哈耶克著:《自由秩序原理》(下),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1-113页。
    346[美]曼昆著:《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页。
    347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58条。
    348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11条第2款。
    349 郑木清著:《养老基金投资监管立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42-43页。
    350 王明峰:《项怀诚:承诺社保基金3.5%年收益率》,《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1月18日。
    351[美]罗伯特·霍尔茨曼等编:《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胡劲松,史凯捷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173页。
    352 Restatement(Third) of Trusts§ 227cmt.e.
    353 Uniform Prudent Investor Act,§2 cmt.(emphasis added).
    354 Russell Galer,OECD,"PRUDENT PERSON RULE"STANDARD FOR THE INVESTMENT OF PENSION FUND ASSETS,2002,p.60.
    355[美]马丁·J·洛著:《强管理者,弱所有者》,郑文通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页。
    356[美]马丁·J·洛著:《强管理者,弱所有者》,郑文通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页。
    357[美]马丁·J·洛著:《强管理者,弱所有者》,郑文通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页。
    358 C.Boone.Schwartzel,"Is Prudent Investor Rule Good for Texas?",54Baylor L.Rev.843(2002).
    359[英]D.J.海顿著:《信托法》(第4版),周翼、王昊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页。
    360 ERISA,§409(a),29U.S.C.§1109.
    361[波兰]彼得·什托姆普卡著:《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程胜利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5-37页。
    362 赖源河等著:《现代信托法论》(增订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363 本段内容参见[英]米尔恩著:《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43-46页。
    364 转引自何宝玉著:《英国信托法原理与判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84页。
    365 转引自[美]约翰·H·兰贝恩著:《信托法的合同基础》,何美欢译,见《清华法学》第四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页。
    366 谢哲胜著:《财产法专题研究》(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367 本段内容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田禾等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72-77页。
    368[英]D.J.海顿著:《信托法》(第4版),周翼、王昊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369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45条。
    370 何宝玉著:《英国信托法原理与判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84页。
    371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11条。
    372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第26条。
    373[英]D.J.海顿著:《信托法》(第4版),周翼、王昊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374[美]伯利、米恩斯著:《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甘华鸣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36页。
    375 ERISA § 408(c),29 USCS § 1108(c).
    376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11条、第53条。
    377 P.S.可狄亚著:《合同法导论》,赵旭东、何帅领、邓晓霞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93页。
    384 ERISA § 403(c)(1),29 USCS § 1103(c)(1).
    385 McHugh v.Teamsters Pension Trust Fund of Philadelphia,E.D.Pa.1986,638 F.Supp.1036.
    386 孙建勇主编:《企业年金运营与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387 Daniel Fischel &John H.Langbein,ERISA's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The Exclusive Benefit Rule,55U.Chi.L.Rew.1118,http://Heinonline.org/.
    388[美]丹尼斯·E·罗格、杰克·S·雷德尔著:《养老金计划管理》,林义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389 Daniel Fischel & John H.Langbein "ERISA's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The Exclusive Benefit Rule",55U.Chi.L.Rev.1158(1988),http://Heinonline.org/.
    390[美]约翰·H·兰贝恩著:《信托法的合同基础》,何美欢译,见《清华法学》第四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3页注解[1]。
    391 Daniel Fischel & John H.Langbein "ERISA's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The Exclusive Benefit Rule",55U.Chi.L.Rev.1157(1988),http://HeinOnline.org/.
    392 Russell Galer,OECD,"Prudent Person Rle"Standard For Tte Investment Of Pension Fund Assets,2002,p.48.
    393 ERISA § 408(c)(3),29 USCS § 1108(c)(3).
    394 何宝玉著:《英国信托法原理与判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86页。
    395 Daniel Fischel & John H.Langbein "ERISA's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The Exclusive Benefit Rule",55U.Chi.L.Rev.1140(1988),http://HeinOnline.org/.
    396 Restatement(Second) of Trusts § 170(1).
    397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第25条。
    398 Restatement(Second) Of Trust,§ 181.
    399 Uniform Prudent Investor Act §5.
    400 Uniform Trust Code 2000,§802(g)
    401 Parfitt & Munro,Whose interests are we talking about?:A.(C.) v.Critchley and developments in the law of fiduciary duty,33 U.B.C.L.Rev.200(1999).
    402 Uniform Trust Code 2000 §805.
    403 科林·吉列恩(Colin Gillion)等编:《全球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中国劳动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第143页。
    404[英]D.J.海顿著:《信托法》(第4版),周翼、王昊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页。
    405 程月辉、徐根华著:《养老基金的管理成本研究》,见孙建勇主编:《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与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页。
    406[美]罗伯特·霍尔茨曼等编:《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胡劲松、史凯捷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页。
    407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53-57条。
    408 Should Pension Assets Be Managed for Social/Political Purposes?Employee Benefit Research Institute,edited by Dallas L.Salisbury,1980,P40-41,note 40.
    409[荷兰]韩大伟著:《公营与私营养老基金资产管理之比较》,见孙建勇主编:《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与监管》,中国财政金融出版社2004版,第283、284页。
    410 罗伯特·霍尔茨曼等编:《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胡劲松,史凯捷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页。
    411 罗伯特·霍尔茨曼等编:《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胡劲松,史凯捷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33-35页。
    412 孙树新等译:《全球企业年金》(2003),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285页。
    413[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578页。
    414 Letter from program operations pension & welfare benefit administration,U.S.Department of Labor to William M.Tariffkoff,Ssnior vice president and general counsel,Calvert Group limited(May 28,1998)
    415 See Restatement(second) of Trusts § 205.
    416 Restatement(third) of Trusts § 205cmt.a
    417 Uniform Trust Code § 1002(2000)
    418 Restatement(Third) of Trust reporter's notes.§211
    419 C.Boone Schwartzel,"Is Prudent Investor Rule Good for Texas?",54Baylor L.Rev.812(2002),http://HeinOnline.org/.
    420 Restatement(second)of Trusts § 205cmt.a
    421[美]阿尔文·托夫勒、海蒂·托夫勒著:《财富的革命》,吴文忠等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163页。
    422 Restatement(Second) of Trusts,§,§183,232
    423 John H.Langbein,Bruce A.Wolk,Pension and Employee Benefit Law,Foundation Press,2001,third edition,p.680
    424[英]D.J.海顿著:《信托法》(第4版),周翼、王昊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425 Restatement(Third) Of Trusts,§227 cmt.e.
    426 Protection Pension Act of 2006,§624(a).
    427 Daniel Fischel & John H.Langbein "ERISA's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The Exclusive Benefit Rule",55U.Chi.L.Rev.1146(1988),http://HeinOnline.org/.
    428 何宝玉著:《英国信托法原理与判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78、379页。
    429 余雪明著:《比较退休基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114页。
    430[美]曼昆著:《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页。
    431 弗兰克·J·小法博齐著:《投资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3页。
    432 Restatement(Second) Of Trust,§ 228 cmt.a
    433 ERISA §407(a)(f),29U.S.C.§1107(a)(f)
    434 ERISA §432(a)(2),29U.S.C.§1132(a)(2)
    435 Uniform Prudent Investor Act,§3.
    436 Pension Protection Act(2006),§901.
    437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49条。
    438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29条。《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规定》第8条、第16条。
    439 Russell Galer,OECD,"Prudent Person Rule" Standard For The Investment of Pension Fund Assets,2002,p.49.
    440 滕建著:《中外企业年金投资工具比较分析》,见《特区经济》2005年12期,第248页。
    441[澳]克里斯托弗·安德鲁斯著:《养老基金的战略资产配置》,见孙建勇主编:《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与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126页。
    442 罗伯特·霍尔茨曼等编:《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胡劲松、史凯捷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342页。
    443 郑秉文著:《美国社保改革:迈向股票市场的一跃》,见《改革》2003年2期,第124页。
    444 刘小山著:《企业年金的投资运营与基金公司的投资管理》,见孙建勇主编:《企业年金运营与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页。
    445 罗伯特·霍尔茨曼等编:《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胡劲松,史凯捷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446[英]哈耶克著:《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0、68页。
    447[美]丹尼斯·E·罗格、杰克·S·雷德尔著:《养老金计划管理》,林义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108页。
    448[美]曼昆著:《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175页。
    449[美]曼昆著:《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450[美]罗伯特·霍尔茨曼等编:《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胡劲松,史凯捷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333-336页。
    451[美]曼昆著:《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76页。
    452[美]丹尼斯·E·罗格、杰克·S·雷德尔著:《养老金计划管理》,林义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453 参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成果报告”(2001)。
    454 郎咸平“第二届(2005)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奖颁奖仪式”演讲,见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06年1月11日登录。
    455 截至2006年12月份,我国共有上市公司总数1421家,总市值89404亿元人民币,基金数量达到314支,其中开放式基金237只。见《证券市场导报》,2007年第1期,《数据》部分。
    456 许小松著:《社会保险基金商业化管理运作的政策建议》;邓大松、刘昌平著:《中国养老保险基金分权制衡是监管体系研究》,见孙建勇主编:《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与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241页。
    457 Robert Charles Clark,The Four Stages of Capitalism:Reflections on Investment Management Treatises,Harvard Law Review,Vol.94 p.562-575
    458 Restatement(Second) Of Trusts §171(1959)
    459 Restatement(Second) of Trusts §225;§171 cmt
    460 英国《1925年受托人法》第25条,该条已被《1999年受托人代理法》所7条取代,但其基本内容不变。
    461 Restatement(second) of Trusts §171 cmt
    462 ERISA§403(a)(2),29U.S.C.§1103(a)(2);ERISA§402(c)(3),29U.S.C.§1102(c)(3).
    463 Uniform Prudent Investor Act § 9(1994).
    464 Pension Protection Act of 2006,§601(a)(4).
    465 Pension Act 1995,s.34
    466 Annotations to Guidelines on Pension Fund Assets Management,§2
    467 See In re Trusteeship of Williams,591 N.W.2d 743,750-52,Minn.Ct.App.(1999).
    468 Restatement(Third) Of Trusts,§171 cmt.a;id.§ 227cmt.d
    469 C.Boone.Schwartzel,"Is Prudent Investor Rule Good for Texas ?",54Baylor L.Rev.799(2002),http://HeinOnline.org/
    470 Act of Trustee(2000),§15
    471 Uniform Prudent Investor Act§9cmt.
    472 C.Boone.Schwartzel,"Is Prudent Investor Rule Good for Texas?",54Baylor L.Rev.803(2002),http://HeinOnline.org.
    473 ERISA §3(21)(A),29 U.S.C §1002(21)(A).
    474 Pensions Act 1995,s.33.
    475 See Restatement(second)of Trusts§§280-282.;id.§327(1);这里存在少数几种例外情况,如281条第2款规定,“受益人可以作为占有人起诉第三人”等;再如326条规定,“代理人或第三人对于受托人违背信托都具有过错时,受益人可以独立对其起诉”;再如327条第2款规定,“第三人在法定时效有效之前,受托人疏于起诉参与违背信托的代理人,将不会妨害受益人独自起诉代理人”。
    456 Uniform Prudent Investor Act § 9cmt.
    477 Uniform Prudent Investor Act §9(1994);Restatement(Third) of Trusts,§171 cmts.h and j.
    478 程月辉、徐根华著:《养老基金的管理成本研究》,见孙建勇主编:《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与监管》,中国财政金融出版社2004版,第268页。
    479 Uniform Prudent Investor Act § 9cmt.
    480 Act of Trustee(2000),§36.
    481 吴国鸿著:《退休基金信托人的作用》,见孙建勇主编:《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与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页。
    482[日]奥村宏著:《股份制向何处去—法人资本主义的命运》,张承耀译,中国汁划出版社1996年版,第61-63页。
    483[美]马丁·J·洛著:《强管理者,弱所有者》,郑文通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版,第190-197页。
    484 参见OECD:Pension Fund Governance(2001),第74段
    485[美]马丁·J·洛著:《强管理者,弱所有者》,郑文通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版,第201页。
    486 详细论述参见[美]迈克尔·尤辛著:《投资商资本主义—一个颠覆职业经理的年代》,殷红等译,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487 ERISA§402(a)(2),29U.S.C.§1102(a)(2).
    488 ERISA §404(c),29U.S.C.§1104(c).
    489 Letter From Program Operations,Pension & Welfare Benefit Administration,U.S.DOL to Helmut Fondle,Chairman of Retirement Board of Avon Products(Feb.23,1988).
    490 Interpretive Bulletin Relating to The ERISA of 1974,29C.F.R.2509.94-2
    491 转引自王韬光著:《共同基金—理论、运作、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131页。
    492 Department of Labor/Department of Treasury Statement of Pension Investments,Jan.31,1989.
    493 Uniform Trust Code 2000,§802(g).
    494 Uniform Trust Code 2000,§802(g)cmt.
    495 美国1933年《证券法实施细则》(Securities Act Rule)405条定义“控制权”为:任何个人或者集团,通过持有表决权股份、合同或其他方式,能直接或间接指导或导致指引一家公司管理和经营决策的权力。
    496 高如星等著:《美国证券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49页。
    497 于绪刚著:《美国私募发行制度研究》,见吴志攀等编:《证券法律与市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34-236页。
    498[美]马丁·J·洛著:《强管理者,弱所有者》,郑文通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版,第333页。
    499 本段内容参见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4-147页。
    500[美]彼得·F.德鲁克著:《社会的管理》,徐大建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501[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502[日]牧野英一著:《法律上之进化与进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503 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7页。
    504[美]詹姆斯·高德利著:《法国民法典的奥秘》,张晓军译,见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563-570页。
    505[英]P.S.阿狄亚著:《合同法导论》,赵旭东、何帅领、邓晓霞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506[美]莫顿·J·霍维茨著:《美国法的变迁》,谢鸿飞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7页。
    507[英]哈耶克著:《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04页。
    508 参见[美]罗斯科·庞德著:《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509[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4页。
    510[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上册),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511 转引自[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页。
    512 彭万林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513 《日本信托法》第20条;《韩国信托法》第28条;我国台湾地区《信托法》第22条。
    514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实行办法》第28条;《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19条。
    515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12条、34条。
    516 ERISA §404(a)(1)(D),29U.S.C.§1104(a)(1)(D).
    517 主流意见是“信托…不是一个合同”,见《美国信托法重述》(第2次)第171条评论。
    518[美]约翰·H·兰贝恩著:《信托法的合同基础》,何美欢译,见《清华法学》第四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页。
    519 关于利益第三人契约的内容参见郑玉波著:《民法债编总论》(修订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8-363页。
    520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信托法条款规定是一份标准合同”而可以被信托文件方便地采用,这是对法律条文作用的一种描述,与本文信托文件“契约化”的含义无关。
    521 张淳著:《信托合同论》,见《中国法学》2004年第3期,第93页-102页。
    522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56条。
    523 参见许成钢、卡塔琳娜·皮斯托著:《不完备法律—一种概念性分析框架及其在金融市场监管发展中的应用》,见《比较》第3期,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119页。
    524 罗杰·科特雷尔著:《存在一种法律移植的逻辑吗?》,马剑银译,见《中外法学》2006年第6期,第749页。
    525 本段内容参见许成钢、卡塔琳娜·皮斯托著:《转型的大陆法法律体系中的诚信义务—从不完备法律理论得到的经验》,见《比较》第11期,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页、141-143页。
    526 Russell Galer,OECD,"Prudent Person Rule" Standard For The Investment of Pension Fund Assets,2002,p.63.
    527[英]哈特著:《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页。
    528 许成钢、卡塔琳娜·皮斯托著:《转型的大陆法法律体系中的诚信义务—从不完备法律理论得到的经验》,见《比较》第11期,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
    529 许成钢、卡塔琳娜·皮斯托著:《转型的大陆法法律体系中的诚信义务—从不完备法律理论得到的经验》,见《比较》第11期,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135页。
    530 Donovan v.Bierwirth,680 F.2d 272;1982 U.S.App.LEXIS 19379;3 Employee Benefits Cas.(BNA) 1417;64A.L.R.Fed.580.
    1.余辉著:《英国信托法:起源、发展及其影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2.曹荣湘编:《强制披露与证券立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陈春山著:《证券投资信托专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
    4.陈雪萍著:《信托在商事领域发展的制度空间—角色转换和制度创新》,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5.邓大松、刘昌平著:《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丁丁著:《商业判断规则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董保华等著:《社会法原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高如星等著:《美国证券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9.何宝玉著:《信托法原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何宝玉著:《英国信托法原理与判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1.胡云超著:《英国社会养老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7月版。
    12.江平著:《江平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3.赖源河等著:《现代信托法论》(增订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李珍著:《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刘军宁等编:《自由与社群》,三联书店1998年版。
    16.潘秀菊著:《人寿保险信托所生法律问题及其运用之研究》,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版。
    17.沈达明编著:《衡平法初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8.施天涛,余文然著:《信托法》,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
    19.史尚宽著:《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版。
    20.孙建勇主编:《企业年金管理指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1.孙建勇主编:《企业年金运营与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2.孙建勇主编:《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制度国际比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3.孙建勇主编:《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与监管》,中国财政金融出版社2004版。
    24.唐义虎著:《信托财产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王苏生著:《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的责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26.王韬光著:《共同基金—理论、运作、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王文宇著:《民商法理论与经济分析(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王文宇著:《新公司与企业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王泽鉴著:《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0.文杰著:《投资信托法律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吴谦立著:《公平披露:公平与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吴志攀等编:《证券法律与市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3.谢哲胜著:《财产法专题研究》(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谢哲胜著:《信托法总论》,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
    35.徐国栋著:《人性论与市民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6.徐孟洲主编:《信托法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37.阎炘,喻大学著:《社会保障基金与证券投资基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年版。
    38.杨崇森著:《信托与投资》(第3版),正中印书局1983年版。
    39.杨燕绥著:《企业年金理论与实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40.余雪明著:《比较退休基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1.俞可平著:《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2.张淳著:《信托法原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3.张静著:《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4.张天民著:《失去衡平法的信托》,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45.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46.郑木清著:《养老基金投资监管立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47.中野正俊,张军建著:《信托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48.周小明著:《财产权的革新—信托法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9.周玉华著:《信托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0.朱少平,葛毅编:《中国信托法—起草资料汇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51.[爱尔兰]J·M·凯利著:《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 2002年版。
    52.[奥]迈克尔·米特罗尔,西德尔著:《欧洲家庭史》,赵世玲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53.[奥]尤根·埃里希著:《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叶名怡,袁震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54.[波兰]彼得·什托姆普卡著:《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程胜利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
    55.[丹麦]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著:《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郑秉文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6.[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57.[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推理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8.[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59.[德]弗朗茨·维亚克尔著:《近代私法史》,陈爱娥,黄建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60.[德]格尔德·克莱因海尔等著:《九百年来德意志及欧洲法学家》,许兰译,法律出版2005年版。
    61.[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上册),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2.[德]卡尔·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63.[德]考夫曼著:《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64.[古罗马]优士丁尼著:《法学阶梯》(第二版),徐国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67.[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8.[美]R·M·昂格尔著:《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69.[美]阿尔文·托夫勒、海蒂·托夫勒著:《财富的革命》,吴文忠等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70.[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著:《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段毅才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版。
    71.[美]彼得·F·德鲁克著:《社会的管理》,徐大建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2.[美]伯利,米恩斯著:《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甘华鸣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3.[美]博特赖特著:《金融伦理学》,静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4.[美]丹尼斯·E·罗格等著:《养老金计划管理》,林义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 出版社2003年版。
    75.[美]弗兰克·伊斯特布鲁克等著:《公司法的经济结构》,张建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6.[美]哈罗德·J·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77.[美]哈威尔·E·杰克逊等编著:《金融监管》,吴志攀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8.[美]赫伯特 A.西蒙著:《管理行为》,詹正茂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79.[美]赫伯特·西蒙著:《西蒙选集》,黄涛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0.[美]科斯等著:《制度、契约与组织》,刘刚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1.[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82.[美]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83.[美]罗斯科·庞德著:《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84.[美]马丁·J·洛著:《强管理者,弱所有者》,郑文通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
    85.[美]迈克尔·尤辛著:《投资商资本主义—一个颠覆职业经理的年代》,殷红等译,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86.[美]曼昆著:《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87.[美]莫顿·J·霍维茨著:《美国法的变迁》,谢鸿飞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8.[美]托马斯·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9.[日]奥村宏著:《股份制向何处去—法人资本主义的命运》,张承耀译,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年版。
    90.[日]星野英一著:《私法中的人》,王闯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91.[英]D.J.海顿著:《信托法》(第4版),周翼、王昊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92.[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田禾等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93.[英]边沁著:《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4.[英]布莱恩·巴利著:《社会正义论》,曹海军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年版。
    95.[英]哈特著:《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96.[英]哈耶克著:《法律、立法与自由》,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97.[英]哈耶克著:《致命的自负》,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8.[英]哈耶克著:《自由秩序原理》(上、下),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99.[英]卡尔·波兰尼著:《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0.[英]米尔恩著:《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101.[英]尼古拉斯·巴尔著:《福利国家经济学》,郑秉文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02.[英]齐格蒙特·鲍曼著:《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3.[英]史蒂文·卢克斯著:《个人主义》,阎克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4.[英]亚当·斯密著:《道德情操论》,蒋自强、钦北愚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05.[英]约翰·密尔著:《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0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107.《侵权法重述—纲要》,许传玺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08.P.S.阿狄亚著:《合同法导论》,赵旭东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09.布莱恩·巴利著:《社会正义论》,曹海军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年版。
    110.戴维·鲁本著:《法律现代主义》,苏亦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1.[美]丹尼斯·E·罗格等著:《养老金计划管理》,林义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112.[美]弗兰克·J·法博齐著:《投资管理学》,周刚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3.[美]考特、尤伦著:《法和经济学》,张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14.[美]拉詹、津加莱斯著:《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余江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115.[美]罗伯特·伊斯特著:《社会保障法》,周长征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116.[美]罗伯特·霍尔茨曼等编:《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胡劲松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117.[美]马歇尔·N·卡特、威廉·G·希普曼著:《信守承诺——美国社会养老保险改革思路》,李珍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118.美国法律研究院:《公司治理原则:分析与建议》,楼建波等译,法律出版社 2006年版。
    119.[日]牧野英一著:《法律上之进化与进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0.[美]乌戈·马太著:《比较法律经济学》,沈宗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1.[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著:《英国法释义》(第一卷),游云庭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2.[法]莱昂·狄骥著:《公法的变迁:法律与国家》,郑戈等译,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
    123.[英]E·菲利浦·戴维斯,贝恩·斯泰尔著:《机构投资者》,唐巧琪,周为群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美]彼德·高赫著:《理性人:瑞士债法中的人像》,谢鸿飞译,见《民商法论丛》35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美]亨利·汉斯曼等著:《信托法的作用:比较法与经济分析》,焦津洪译,见《比较》第9期,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3.[美]罗杰·科特雷尔著:《存在一种法律移植的逻辑吗?》,马剑银译,见《中外法学》2006年第6期。
    4.[美]约翰·H·兰贝恩著:《信托法的合同基础》,何美欢译,见《清华法学》第四辑,清华大学出版2004年版。
    5.[美]詹姆斯·高德利著:《法国民法典的奥秘》,张晓军译,见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常红晓,何禹欣:《农保不相信乌托邦》,见《财经》2006年第13期。
    7.李燕著:《美国公司法上的商业判断规则和董事义务剖析》,见《法学》2006年第5期。
    8.孙笑侠,郭春镇著:《法律父爱主义在中国的适用》,见《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9.孙笑侠,郭春镇著:《美国法律家长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见《法律科学》2005年第6期。
    10.滕建著:《中外企业年金投资工具比较分析》,见《特区经济》2005年12期。
    11.许成钢,卡塔琳娜·皮斯托著:《转型的大陆法法律体系中的诚信义务—从不完备法律理论得到的经验》,见《比较》第11期,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12.张淳著:《信托合同论—来自信托法适用角度的审视》,见《中国法学》2004年第3期。
    13.郑秉文著:《美国社保改革:迈向股票市场的一跃》,见《改革》2003年2期。
    14.徐国栋著:《中世纪法学家对诚信问题的研究》,见《法学》2006年第6期。
    15.陈雪萍著:《信托与第三人利益契约的比较研究》,见《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6期。
    16.宋琳,邹泰著:《信义义务在我国的缺失及其根源探析》,见《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17.郑秉文著:《建立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体系的战略思考》,见《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第4期。
    18.曾维涛,张国清著:《养老基金投资的谨慎人规则及其在我国社保基金管理中的适用》,见《当代财经》2005年第8期。
    19.任自力著:《美国公司董事诚信义务研究》,见《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2期。
    20.[英]罗杰·科特威尔著:《共同体的概念》,王渊译,载于《清华法学》第七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OECD:2005年《企业年金治理准则》前言,郑秉文译,载于《保险与社会保障》第一辑。
    22.张淳著:《《美国统一谨慎投资人法》评析》,《法学杂志》2003年第9期。
    23.黄人杰:《对受托人受托投资义务的若干思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A.J.Oakley,The Modern law of Trusts,Sweet & Maxwell,8~(th).2003.
    2.A.W.Scott,Law of Trust,Little Brown and Company,3~(th).1967.
    3.Jay Conison,"Employee Benefit Plans in a Nutshell",Thomson & West,3th ed.2003
    4.John H.Langbein,Bruce A.Wolk,Pension and Employee Benefit Law,Foundation Press,3~(th).ed.1999.
    5.John H.Langbein,Brace A.Wolk,1991 supplement to Pension and Employee Benefit Law,Foundation Press,1991.
    6.Martin Jenkins,Blackstone's guide to the Pensions Act 2004,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2005.
    7.Ren(?) Maatman,Dutch pension funds:Fiduciary duties and investing,The Netherlands:Kluwer Legal Publishers,2004.
    8.Jayne E.Zanglein,Susan J.Stabile,ERISA litigation,Washington,D.C.:Bureau of National Affairs,2003.
    9.Graham Moffat with Gerard Bean and John Dewar,Trusts law:text and material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4~(th) ed.2005.
    10.斯托克韦:《信托法与衡平法(第5版)》(影印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1.安德鲁·伊沃比:信托法基础(影印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Bruce Wolk,Discrimination Rules for Qualified Retirement Plans:Good Intentions Confront Economic Reality,70 Va.L.Rev.419(1984)
    2.C.Boone Schwartzel,Is Prudent Investor Rule Good for Texas? 54Baylor L.Rev.712(2002).http://HeinOnline.org/
    3.Corporate Director's Guidebook—1994 Edition,Bus.law.,Vol.49(1994).
    4.Daniel Fischel & John H.Langbein:ERISA's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The Exclusive Benefit Rule,55U.Chi.L.Rev.1124(1988),http://HeinOnline.org/
    5.Daniel R.Fischel& Michael Bradley,The Role of Liability Rules and the Derivative Suit in Corporate Law: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71 Cornell L Rev 261(1986).
    6.E.Philip Davis,Prudent Person Rules or Quantitative Restrictions? The Regulation of Long-Term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Portfolios,Journal of Pension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2).
    7.Edward V.Atnally,Prudent Investor Act:Its Effect on Executors,67-AUG N.Y.St.B.J.12(1995).
    8.Ernest J.Weinrib:The Fiduciary Obligation,25 University of Toronto Law Journal (1975).
    9.George Lee Flint,Jr,ERISA:Fumbling the Limitation Period,83 Neb.L.Rev.313(2005).
    10.Gregory N.Filosa,International Pension Reform:Less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19Temp.Int'l & Comp.L.J.133(2005).
    11.Jeffrey N.Gordon,The Puzzling Persistence of The Constrained Prudent Man Rule,62 N.Y.U.L.Rev.52(1987).
    12.John H.Langbein,The Secret Life of the Trust:The Trust as an Instrument of Commerce,107Yale L.J.165(1997).
    13.Kathryn E.Diaz,There is No Plain Meaning:The Jurisprudence of ERISA and the "Exclusive Benefit" Rule,4 U.Pa.J.Lab.& Emp.L.71(2001).
    14.L.S.Sealy,Fiduciary Relationship,Cambridge L.J.69(1962),hppt://Heinonline.org/
    15.Lucian A.Bebchuk,Robert J.Jackson,Jr.,Studies on Executive Pay:Executive Pensions,10 Iowa J.Corp.L(2005).
    16.Martin D.Begleiter,Does the Prudent Investor need the Uniform Prudent Investor Act—An Empirical Study of Trust Investment Practices,51 Maine Law Review 27(1999).
    17.Michael B.Feinman,Investment of Qualified Pension Fund Assets and Fiduciary Responsibility Under ERISA,12 w.St.U.L.Rev.272(1984).
    18.Parfitt & Munro,Whose interests are we talking about?:A.(C.) v.Critchley and developments in the law of fiduciary duty,33 U.B.C.L.Rev.200(1999)
    19.Robert Charles Clark,The Four Stages of Capitalism:Reflections on Investment Management Treatises,Harvard Law Review,Vol.94(1981)
    20.Robert J.Aalberts,Percy S.Poon,Derivatives and the Modern Prudent Investor Rule:too Risky or too Necessary? 67 Ohio St.L.J.525(2006).
    21.Robert J.Aalberts,Percy S.Poon,The New Prudent Investor Rule and the Modern Portfolio Theory:A New Direction for Fiduciaries,34 American Business Law Journal 39(1996).
    22.Russell Galer,OECD,"Prudent Person Rule"Standard For The Investment of Pension Fund Assets(2002).
    23.Shattuck,"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udent Man Rule for Fiduciary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12 Ohio St.L.J.508(1951).
    24.Stephen M.Penne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the Prudent Investment Rule:the Trustee's Duty to Conside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Vehicles",16 Mich.J.Int'l L.601(1994-1995).
    25.W.Brantley Phillips,Jr.,Chasing Down the Devil:Standards of Prudent Investment under the Restatement(Third) of Trusts,54 Washington and Lee Law Review 335(1997).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2001年)
    2.《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2004年)
    3.《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
    4.《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规定》(2006年)
    5.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2006)
    6.《2005年全国社保基金年度报告》,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网站www.ssf.gov.cn
    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成果报告”(2001)
    8.Trustee Act(2000)
    9.Act of Trustee(2000)
    10.ERISA §3(21)(A),29 U.S.C.
    11.Interpretive Bulletin Relating to The ERISA of 1974,29C.F.R.2509.94-2
    12.Labor-Management Relations Act
    13.Pension Act 1995
    14.Pension Act 2004
    15.Pension Protection Act of 2006
    16.Restatement(Second) of Trusts
    17.Restatement(third) of Trusts
    18.Restatement(Third) of Trust reporter's notes
    19.Unif.Prudent Investor Act,7B U.L.A.289(1994).
    20.Uniform Management of Institution Funds Act
    21.Uniform Prudent Investor Act
    22.Uniform Trust Code(2000)
    23.US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C.F.R.)
    24.Letter From Program Operations,Pension & Welfare Benefit Administration,U.S.DOL to Helmut Fondle,Chairman of Retirement Board of Avon Products(Feb.23,1988).
    25.World Bank:Averting The Old Age Crisis:Policies to Protect the Old and Promote Growth,1994
    26.The 2006 Annual Report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OASDI.
    27.OECD,Pension Fund Governance 2001,www.oecd.org/daf/insurance-pensions/
    28.OASDI:The Federal Old-Age and Survivors Insurance and Federal Disability Insurance Trust Funds
    29.Department of Labor/Department of Treasury Statement of Pension Investments,Jan.31,1989
    30.Annotations to Guidelines on Pension Fund Assets Management
    31.The 2006 Annual Report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OASDI.
    32.Interpretive Bulletin Relating to The ERISA of 1974,29C.F.R.2509.94-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