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以阶级的名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红色革命叙事是一个“家族”概念,它包括“左翼革命文学”、“解放区文学”、“新中国文学”等。论文着重从文化、政治、哲学、社会学和文学思潮演变等多重角度,对红色革命叙事的生成进行全面阐释。
     第一章运用比较的方法,着重对红色革命叙事生成的文化语境作现象学的分析,探讨了“五四”启蒙文学、日苏普罗文学、毛泽东的《讲话》对红色革命叙事生成的影响,指出“五四”启蒙文学“面向西方”又“背离西方”的中国性特质给红色革命叙事的生成孕育了一个可能性前提;“宗法”苏日普罗文学直接导致了中国左翼革命文学的发生;毛泽东《讲话》的发表全面规范整合了解放区文学,形成了红色革命叙事对五四新文学以及西方文学的文化审美形态的扬弃和超越,构筑了具有鲜明中国性的新型文学观念、形态、体式。
     第二章主要探讨阶级文学观的形成。首先追溯和梳理了阶级、阶级意识和阶级叙事等概念的形成,认为“阶级武器论”文学观的提出,强调了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能动性作用,目的在于为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社会作用寻找一条恰如其分、合乎社会认同标准的自我确证之路;“党”文学观是党的文艺政策的具体实践,体现了政党伦理对文学的全面渗透,使红色革命叙事实现了从“无产阶级文艺”到“农民文艺”的重心转移;同时指出在“阶级视野下”的“阶级斗争”表达,完全成了红色革命叙事的本质化和逻辑化叙事;而集团主义对个体意识的僭越与压抑致使个人主义以及个性解放主题很少有理直气壮地出现在红色革命叙事的版图之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异化和遗憾。
     第三章着重探讨了红色革命叙事中的“历史主体”形象的建构。指出历史主体的塑造是阶级叙事建构的支撑点。作为历史主体的工农大众,其实是通过知识人命名得以实现的,他们通过想象性地表达工农大众在革命中的主体地位,来揭示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独特性——农民群体作为革命主体现实存在的合理性。其一,运用罗尔斯的正义伦理原则,指出工农大众是左翼作家建构与虚拟的正义伦理载体。其二,指出解放区文学的“新人”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政治实践理性的独特编码,它体现了党的主体权威;“新人”形象塑造源自于作家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真理终极性的信奉和五四启蒙理想的赓续,是作家的阶级文学观创作理念的体现和营造一种负债意识的政治需要。其三,指出工农大众作为“历史主体”形象在建构中始终是被建构者而非建构者,在这个意义上,赵树理的超出阶级视野下的“农民化”叙事就具有了深远的历史存在意义。
     第四章着重探讨了叙述主体的身份认同。认为左翼作家作为话语主体试图通过“期望中的历史主体”的塑造和“革命+恋爱”小说模式来确认自己的话语地位;认为否定五四个性主义思想与左翼作家过分迷恋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优越性以及他们对自我的认知有关;根据葛兰西传统知识分子和有机知识分子理论,分析了解放区作家成为红色歌者的转换过程和深层原因。其中指出:第一,通过“洗心”和“结合”等教化与强制的规驯机制与方式,促使知识分子有机化身份的形成;第二,“红色歌者”的身份认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文人内在的真理性道德认知和“圣地”情结的结果;第三,体现了知识分子自我“增势”的意图,即意在纠补作为文人在全民族抗战形势下束手无策而心理失衡的无奈现实。第四,“公家人”的身份使得延安文人不得不依附于体制,故作家的被规训和文学的被改造,其实是作家与政党政治共谋的结果。
     第五章主要探讨了红色革命叙事的美学成规。泛阶级化的叙事图式和农民狂欢化的表达范式,实际上是“农民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化,远离了真正的农民写作;集体写作作为组织化的文学生产方式,是保证党的权威话语强行渗入到文艺创作中的最佳“民主”方式,也是“作者”人格成为社会人与阶级人格的有力保障。实际上昭示了党的权威意识形态控制下文学写作的性质以及文学写作的政党化倾向。
     本文认为,红色革命叙事最大特点在于阶级性政治品格,文学并非其终极性追求。因此提出了中国文学发展应该廓清文学的政治性、现代性和超越性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Chinese Red Revolution Narration(CRRN)is a concept of "Family",which includes the "Left-Wing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Literature in the Liberated Areas","Literature in New China."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put a clear interpreta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Red Revolution Narration in China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culture,politics,philosophy,sociology and the evolution of literary trends,etc.
     By comparision,Chapter One makes a phenomenological anlysis of culture context of the formation of CRRN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May,4~(th)Enlightenment literature","Japanese -Soviet Proletarian literature","Mao Zedong's Speech" on the formation of CRRN.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 "May,4~(th)Enlightenment Literature",typical chinese charateristics,"Western-oriented" as well as "deviation from the West",gave birth to the possibility of the formation of CRRN.Patriarchal "Japanese -Soviet Proletarian Literature" directly leaded to the occurrence of "Left-Wing Revolution Literature "in China.The publication of Mao Zedong's Speech standardized and reorganized the Literature in the Liberated Areas,which gave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form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RRN,and even its surpassing"May,4th Enlightenment Literature" and the cultural aesthetic formation of western literature,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form of literature with new concept and style with typical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Two makes a thorough inquiry about the formation of class literary viewpoint.To begin with,the author attempts to explore and reorganize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s of the class,class awareness and class narrative;puts forwards that the literary viewpoint on " Class Weapon"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classifying artistic as an ideology dynamic role,which aims at seeking for an appropriate role in the society in accord with the community standards of self-identity confirmed road for the role of the initiative and its social values.The Party's perspective of literature is the pratice of the Party's arts policy,which symbolizes that literature has been comprehensively infiltratred by the Political Party ethics,contributes to the shift of CRRN from "Proletarian Literature and Art" to " Farmers Artistic".Meanwhile,the author also points out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lass,the expression of Class Struggle has completely become logic narration with Red Revolutionary nature. Collectiveism has overstepped its authority and held back the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caused individualism and individual liberation themes rarely confidently to appear in the field of CRRN,which,to some extent, is an alienation and regret.
     Chapter Three focuses on discuss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mage ot"historical subject" in CRRN.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to portray historical mainstay is the pillar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narration. Actually,the mass workers and farmers in China,as the historical mainstay,began to hold a dominant po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with the help of some Chinese learned people's giving the name.By expressing imaginatively that Chinese workers and farmers held a main position in the course of Chinese revolution,these people tried to reveal the uniqueness of Chinese Proletariat Revolution---the feasibility of mass Chinese farmers' being in existence as the mainstay of Chinese Revolution.First of all,based on Rawls' principles of justice and ethic,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mass Chinese workers and farmers are the justice and ethical carriers invented by Left-Wing writers.Besides,the author raises a point that the "new images" in the Liberated Areas is an unique code mode mingled by an ideology and political practice.To portray the "new images" is originated from the author's strong conviction of the truth of Marxist ideology and the continuation of enlightment ideals from May,4~(th)Movement,which reflects the creative class literary writing ideas,and creats a sense of polical necessity in debt consciousness.In addition,the author advances that the mass workers and farmers,as "historical mainstay",are consistently being constructed, rather than being constructors.In this sense,Zhao Shuli's "farmerized" narration beyond the class has found its far-reaching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Chapter Four maily discusses the identity confirmation of the narrative subject.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as narrative subjects,the Left—Wing writers attempt to confirm their discourse position through the molding of "historical subject in expectation" and the creating of "Revolutionary Love" novel model.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denying the individualism of "May,4~(th),Movement"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Left—Wing writers's infatuation with the superiority of the proletariats' life view on the world and their self-consciousness.Besides,according to Gramsci's theory of traditional and organic intellectuals,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transformational process and its deep root of the writers' changing into "singers of the red cause" in Liberated Areas.What's more, the author raises the following points:firstly,the formation of intellectuals' organic indentity is facilitated by educational assimilation such as "purification" and "combination" and mandatory taming mechanism and methods;secondly,the red singers' indentity confirmation is,to a great extent,out of the writers' internal truthful moral awareness and the result of complex of "sacred place";thirdly,the intention of intellectuals' self—empowerment is reflected,that is,it aims at correcting and supplementing helpless reality in the nation-wide anti-Japanese war situation;forthly,the "Public Servicemen" identity causes Yan'an writers to rely on a system,hence the writers' admonishment and remoulding actually being the result of conspiration between writers and party politics.
     Chapter Five probes into the aesthetic established practice of revolutionary narration.The expressing patterns of Pan—class narrative scheme and farmers'hilarity,which in fact is ideologicalization of "farmers' ideology",is alienated from the true farmers' writing.As an organized literary producing way,collective writing is the best "democratic" method to guarantee the infiltration of the Party's authoritative utterances into literary creation as well as forceful protection of author's individuality becoming the society and class personality, which in fact declares the essence of literary writing and its political party tendency under the control of Party's authoritative ideology.
     This disserrtation proposes that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with class nature should be the greatest feature of CRRN,and literature is not its ultimate pursuit.Therefore,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should clear up the nature of literature in severval aspects,such as in politcs,contemporary and transcendence.
引文
[1]姜穆.左联与共产国际的关系.见三十年代作家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第30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叙事(narratire)在一般意义上指“用语言,尤其是书面语言表现一件或一系列真实或虚构的事件”(热奈特:《叙事的界限》)。热奈特区分出这一术语的三个不同含义:1.“承担叙事一个或一系列事件的陈述,口头的或书面的话语”;2、“指构成这段话语主题的一连串真实的或虚构的事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如衔接、对比、重复等等”;3.“指的仍是一个事件,但不是被人们讲述的事件,而是指某人讲述这个事件,即叙述行为本身”(《叙事话语》)。巴特认为“这些几乎无限的形式出现的叙事普遍存在于一切时代、一切地方、一切社会”(《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马丁也说,从广义上讲,叙事“无所不在”,是“一种基本解释模式”(《当代叙事学》)。转引自王先霈等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95页。
    [3]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05页。
    [1]Paul Ricoeur:History and Truth,p192,translated by Charles A.Kelbley,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65.
    [1]方维保、赵学勇等,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P 2 0。洪子城曾特别谈到了这一指称的复杂性和含混性:“按照政治倾向和与政治紧密关联的文学观念的分野,区分20世纪中国文学,来指认其中的一种文学潮流、文学派别。在这种情况下,‘革命文学'、‘左翼文学'等概念可能相互替代,它指的是从20年代末的革命文学运动,到左联文学运动和作家创作,到50年代以后的‘社会主义文学'等。但是,这些概念又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它们有着不同的内涵,因而其中一些概念又不能任意互相取代。”而且,同为革命文学作家,其创作主张也是有差别的,一些作家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变化;其次,革命阵营内部与外部也有区别;再次,革命文学阵营在不同阶段也出现演变情况。见洪子城《问题与方法》,三联书店2002年8月版,第259-260页。
    [2]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从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到1937年抗战爆发,这段时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习惯被称为“左翼十年”。
    [3]《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把“the Left(Wing)”释为”more radical group(s),party or parties,e.g.socialist”。
    [1]参见苏光文主编.中国现代舞产阶级文学研究.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
    [1]相关文章见《为文艺正名》,《上海文学》1979年第4期;《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文艺研究》1979年第3期;《人道主义就是修正主义吗?》,《人民日报》1980年8月15日。《文学理论争鸣辑要》(共二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2]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
    [1](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页。
    [2]许多文学史家对于它的成因纷纷给出答案,概括而言,有世界三十年代“红色革命风暴”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学说的广泛传播与盛行;文学历史自身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现实政治和时代形势的需要;社会历史变革使然;政治文化心理的泛化;中国固有的“文人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再现和发扬;上海大都市以及现代文化的生产方式的形成等等。这些观点的文章可见王瑶的《新文学史稿》、张大明的《不灭的火种--左翼文学论》、林虹的《从众心理与三十年代文学的转向》(《郑州大学学报》2001年3期)、旷新年的《1928革命文学》等。
    [1]苏光文将中国现代无产阶级文学生存的“现代性”境遇归纳为四个因素,即革命与战争、地域文化资源、非无产阶级文化文学和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见苏光文主编.中国现代无产阶级文学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11页。
    [2](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第74页。
    [1]马克思致弗·波尔特.1871年11月23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94页。
    [1](美)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第93页。
    [2]涂纪亮.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语言哲学卷.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第410页。
    [3]毛泽东曾将康有为、洪秀全、严复、孙中山等称之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求进步”的“先进的中国人”,参见《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第1358页,以下《毛泽东选集》引文皆出自于此版。本文借此说法,泛指在近代中国从事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
    [4]严复等通过中西文化比较,提出要学习“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西学,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意”,以“求新、求变”。见《原强》修订稿。
    [1]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41。
    [2]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5。
    [3]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转引自(美)格里奇《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江苏人民出版社。
    [4]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转引自(美)格里奇《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江苏人民出版社。
    [1]蒋梦麟在《政变我们对人生的态度》一文中声称,最近的“五四”运动是朝着欧洲文艺复兴的方向迈进,是中国人走向解放的第一步;人们藉此机会将改变对人生的态度,促成中国的文艺复兴。见《新教育》第5期,1919年6月,上海。胡适1934年撰文称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它也是一场人文主义运动。”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转引自(美)格里奇《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江苏人民出版社。其他人如罗家伦1950年在《“五四”的真精神》文中也判断“五四”运动为一场文化启蒙运动,转引自(美)微拉·施瓦古《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2]李长之、何干之持此观点.见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
    [3]李大钊.“晨钟”之使命,晨钟报.(创刊号)1916年8月15号。
    [4]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6号。
    [5]刘勇、杨联芬.“五四”的困境与新文学的历史描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6]张灏.重访五四--论五四思想的两歧性.原载《开放时代》杂志1999年三、四月号,总第127期。
    [7]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1]宋剑华.“启蒙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宋剑华.五四文学革命:传统文化的突围与重构,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1期。
    [3]卢卡契.托尔斯泰与西欧文学,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451-452页。
    [1][德]伊曼纽尔·康德.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什么是启蒙?,载[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徐向东、卢华萍译.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1][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著.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荣振华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47页。
    [2]《辞海》.下册,第447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3]余英时在《文艺复兴乎?启蒙运动乎?》一文中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中西方启蒙意义的不同:“(欧洲)启蒙运动的哲士在抨击基督教、经院哲学与‘黑暗'中古时,他们是用古希腊和罗马经典来武装自己的。换句话说,他们接受了西方内在之光的引导。相形之下,为了见到白昼的光明,五四知识分子必须走出黑暗的洞穴--中国,而引导他们的光照则来自外部--西方。”,见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三联书店,2005年版,90页。
    [1]胡适.我的歧路.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3)第363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傅斯年.白话文学与心理改革.新潮.1卷5号(1919,5)。
    [3]罗家伦.近代中国文学思想的变迁.新潮.1920年9月第1卷5号。
    [1]佩韦(沈雁冰).现代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东方杂志,第17卷1期1920,(1).
    [2]小说月报.1921,12(12)。
    [3]文学与政治社会.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出版。
    [4]西谛.血和泪的文学,文学旬刊.第6号。
    [5]西谛.文学与革命,文学旬刊.第9号。
    [6]鲁迅.<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8页。
    [7]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第525、526页。
    [1]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41页。
    [2]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拉尼(Michael Polanyi)把人的意识区分为明显自知的“集中意识”(focal awareness)和无法明说的、在其文化和教育背景中潜移默化而获得的“未可言明的知识”(tacit knowledge)--即“支援意识”。参阅林毓生《中国文化的重建》《什么是理性》《论自由与权威的关系》《一个培养博士的独特机构:“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等文,均收入《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88年12月版)。
    [3](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7页。
    [1]尼采在他绝大多数文章中,始终都在强调“个人”与“他者”精神意志的平等性原则。可参见京华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尼采文集》。
    [2]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尼采.权力意志.转引自李今.个人主义与五四新文学.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28页。
    [1]茅盾.中国文学不能健全发展之原因,文学旬刊.第1期,1921年。
    [1]沈雁冰.大转变时期何时来呢,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影印本),第165页。
    [2]小说月报.1921年1月10日第12卷第1号。
    [3]鲁迅.<竖琴)前记,鲁迅全集.第四卷,第443页。引文中的“二十年”当系“十二年”之误。
    [1]文学仅仅只是《新青年》全方位对俄罗斯进行介绍和研究的一部分。《新青年》连续在第8卷第1号(1920)开辟“俄罗斯研究”专栏。《小说月报》第12卷号外(1921年9月)“俄罗斯文学研究”、第3号(1920年11月1日)、第4号(1920年12月1号)、第5号(1921年1月1号)。
    [2]郑振铎编,俄国文学史略,商务印书馆,1924年3月版。
    [3]阿英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4]点滴.1920年8月,北大出版社初版。1928年11月,改由开明书店出版,书名改为《空大鼓》,内容也作了一些调整。
    [1]周作人.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艺术与生活.第67页,上海群益书社,1931年版。原载1920年11月15、16日《晨报副刊》。该文还在1920年11月19日的《民国日报·觉悟》、1921年1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8卷第5号和1921年5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2卷号外《俄国文学研究》上先后转载。《俄国文学研究》专号为专此文还写下了记者“志”,可见其受重视程度以及中国文艺界对俄罗斯文学求知心切的心态。
    [2]鲁迅.祝中俄文字之交,鲁迅全集.第四卷,第472页,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3]沈雁冰.俄国近代文学杂谭.1920年1月《小说月报》11卷1、2号。
    [4]沈雁冰.新旧文学评议之评议.载《茅盾杂文集》第6页。
    [5]沈雁冰.文学与人生.载《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影印本)第150页。
    [6]沈雁冰.社会背景与创作.茅盾杂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22页。
    [7]沈雁冰.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影印本)第145页。
    [8]周作人在《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一文中指出:“中国的特别国情与西欧稍异,与俄国却多相同的地方,所以我们相信中国将来的新兴文学当然的又自然的也是社会的、人生的文学。”叶圣陶在1947年的一篇纪念著名的俄国文学翻译家、文学研究会成员耿济之的文章中写道:“就我国的新文学说,特别与俄国文学有缘。俄国文学的精神是一贯的‘为人生',大略区分起来,一方面反抗罪恶,一方面追求光明。我国新文学运动开头的时候,正与政治运动社会运动相配合,在声气应求的情形之下,特别亲近俄国文学。二十几年以来,就作者说,就作品说,固然并非纯然一致,可是隐隐有一条巨大的主流在那里,就是‘为人生'。……大概是我国的现实情况与当时的俄国相类,故而表现在文学方面,与俄国文学同其趋向。”见叶圣陶:《零星的说些》,1947年5月《文艺复兴>3卷3期。
    [1](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7-18页。
    [2]沈雁冰.近代文明与近代文学,时事新报.附刊《文学旬刊》,1923,(30)。
    [3]See D.S.Mirsky:Modern Russian Literature,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5,P5-7.
    [4](俄)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9页。
    [1](俄)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0-88页。
    [2](俄)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94页。
    [3]田汉.罗斯文学思潮之一瞥,民铎杂志.1919,(6)。
    [1]谢六逸.俄国之民众小说家,小说月报.第11卷,第8号。
    [2]沈雁冰.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文学旬刊,1928年8月1日。
    [3]鲁迅.祝中俄文字之交,鲁迅全集.第四卷。
    [1]李今.个人主义与五四新文学.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16页。
    [2](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7页。
    [1]郭沫若.桌子的跳舞,创造月刊.1928年5月1日第1卷第11期,《文学运动史料》,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00页。
    [2]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中央编绎出版社,2005年版,283页。
    [1]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1页。
    [2]胡适.胡适论学近著.卷四,转引自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三联书店,2005年,175页。
    [3]张慰慈.字祖训,慰慈,江苏吴江人.留美哲学博士,中国政治学的开拓者。
    [1]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1915年12月15日。
    [2](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穆善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3]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
    [4]鲁迅在《译文序跋集·<出了象牙之塔>后记》说:“中国倘不彻底地改革,运命总还是日本长久,这是我所相信的;并以为为旧家子弟而衰落,灭亡,并不比为新发户而生存,发达者更光彩。”《鲁迅全集》(10卷),第269页。
    [1]周作人.人的文学,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195页。
    [2]周作人.人的文学,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196页。
    [3]李今.个人主义与五四新文学.第165页。
    [4]郭沫若.三叶集·郭沫若致宗白华,郭沫若全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140页。
    [1]李怡认为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作家)对异域的体验,这样的精神现象就既有文化交流的烙印,同时也更属于主体的与自我的内在精神活动。他在此基础上提出“日本体验”这一概念。见《“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1]王向远.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轮.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2]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3]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两三事中,鲁迅全集.(第6卷),第567页。
    [4]鲁迅.致许广平,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475页。
    [5]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浪漫的一代.第194页,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1]参见贾植芳.中国留日学生与中国现代文学.山西师大学报,1991年04期。
    [2]胡适著,欧阳哲生、刘红中编.邹小站、尹飞舟译.中国的文艺复兴.(The Chinese Renaissaflce)(英汉对照版)“前言”部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1][美]理查德·佩尔斯.激进的理想与美国之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76页。
    [2]中国的左翼文学理论的来源,主要有瞿秋白及“太阳社”的蒋光慈、沈起子、钱杏等人直接从苏联传来的文学理论;后期创造社成员李初梨、冯乃超、彭康以及鲁迅、冯雪峰、林柏修、陈勺水、胡秋原等人经日本文学界中转传来苏联文学理论;还有一部分来自翻译德国的霍善斯坦因、梅尔顿、梅林,法国的伊可维支,美国的辛克莱等人的文学理论。在翻译介绍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工作中,瞿秋白、冯雪峰的贡献最大。介绍所涉及内容广泛而又深入,尤其是文学的阶级性、党性等方面给左翼革命文学提供了理论支持。
    [3]虽然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陆续有一些共产党人和作家提出“革命文学”的构想和理论,但对文学的实际影响并不明显,有人将其成为“兴起期”。见苏光文《现代无产阶级文学研究》。1928年1月1日《太阳月刊》创刊于上海,由全部为共产党员作家组成的太阳社创办,实际编者是蒋光慈、钱杏邮,由上海春野书店发行,共出7期;创刊号发表蒋光慈《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文学》;1928年1月15日《文化批判》创刊并发表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该刊主要撰稿人有刚从日本回国的创造社新成员李初梨、冯乃超、彭康等,共出5期;同时《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1928年1月1日)发表郭沫若《英雄树》等文。这些刊物在上海共同倡导“革命文学”,并掀起了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之一的文学论争。
    [1]转引自梁志盛.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下编),国立华北编译馆,民国31年,第97页。
    [2]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1928年2月15日第2号。
    [3]忻启介.无产阶级艺术论,流沙.(半月刊)1928年5月1日第4期。
    [1]麦克昂《桌子的跳舞》、《英雄树》;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等都能体现上述观点的主要理论文章。
    [2]分别见斋藤敏康.福本主义对李初梨的影响、青野季吉.再论自然生长与目的意识.转引自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第101页。
    [3]彭康.新文化运动与人权运动.新思潮,第4期,1930年2月。
    [4]李初梨.请看我们中国的Don Quixote的乱舞,1928年4月15日《文化批判》第4期,《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第79页。所谓“国际资本主义急激地没落”的说法来源于福本和夫:“无产者阶级运动的‘方向转换'是在世界资本主义(因此也是后来慢慢的发达起来的并且与世界资本主义的没落合而为一的我国的资本主义)的没落时期逐渐进行的。”转引自斋藤敏康:《福本主义对李初梨的影响》,刘平译,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3期。
    [1]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创刊号),1928年1月15日。
    [2]麦克昂.桌子的跳舞.创造月刊,1928年5月1日第1卷第11期。
    [3]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50页。此文写作使用日本青野季吉文章《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同名标题,其内容和观点来自于日本拉普文学理论。
    [1]邱运华等著.19-20世纪之交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2]社会主义的文艺运动.转引自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第111-112页。
    [1]瞿秋白文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59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817-818、818页。
    [3]载《海风周报》 1929年 12期。
    [4]所谓“一个决议”是指1932年“左联”执委会决议,决议中关于“创作问题”一项即宣传了“拉普”的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所谓一次讨论是指1932年丁玲任主编的《北斗》杂志开展的“创作不振之原因及其出炉”的笔谈,参加会议的人都认可唯物辩证法是克服“创作不振”的唯一方法;所谓“一部小说的序文”是指瞿秋白、茅盾、郑伯奇、阿英为阳翰笙创作的《地泉三部曲》写的序言,认为小说之所以失败,就在于没有把握好“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且出现“革命浪漫谛克倾向”。
    [1]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9页。
    [2]茅盾在《读了田汉的戏曲》(载1933年5月7号《申报·自由谈》,署名珠)中提到《梅雨》“除了′革命的浪漫主义′而外,还相当的配合着′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周扬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个问题介绍到中国来的,是数月前揭载在《苏联新闻》上的一篇题名为《苏联文学的新口号》(?)的短文,但作了极不正确的理解,直到最近,《国际每日文选》才又一连载华西里珂夫斯基和吉尔波丁著的,两篇都是题名为《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论文。
    [3]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7页。
    [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第11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茅盾.<子夜>前言,茅盾全集.第3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3]茅盾.<春蚕>、<林家铺子>及农村题材的作品.见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1期。
    [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1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丹仁.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
    [3]参看尼姆·威尔士.现代中国文学运动.斯诺编.活的中国.附录,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4]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50页。
    [5]鲁迅.叶紫作<丰收>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林默涵.关于人民文艺的几个问题,群众.周刊 1947年6月5日。
    [1]艾思奇.谈延安文艺工作者的立场、态度和任务,谷雨.第1卷第5期,1942年6月15日。
    [2]参见王培元.左翼文学是如何被消解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804页。
    [1]转引自艾克思.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第463页。
    [2]毛泽东选集.第805、823页。《讲话》重点引用的,是博古翻译的列宁《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文中提出文学艺术事业应该成为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的观点。这篇文章也是对列宁观点的“摘译”。像它对列宁原文中关于“文学事业中最少能忍受机械平均、水准化、少数服从多数”、文学“无条件地必须保证个人创造性、个人爱好的广大原野、思想与幻想,形式与内容的原野”等论述,基本没有涉及。博古在翻译中将“LITERATURE”译成了“文学”,这就促成和加深了把作家和文学比成“齿轮和螺丝钉”这样一种极端的观念。
    [1]毛泽东选集.第817页。
    [2]毛泽东选集.第814页。
    [3]毛泽东选集.第805页。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658、652页。
    [2]毛泽东选集.第823页。
    [1]毛泽东选集.805、823页。《讲话》重点引用的;博古翻译的列宁《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文中提出文学艺术事业应该成为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的观点。这篇文章也是对列宁观点的“摘译”。像它对列宁原文中关于“文学事业中最少能忍受机械平均、水准化、少数服从多数”、文学“无条件地必须保证个人创造性、个人爱好的广大原野、思想与幻想,形式与内容的原野”等论述,基本没有涉及。博古在翻译中将“LITERATURE”译成了“文学”,这就促成和加深了把作家和文学比成“齿轮和螺丝钉”这样一种极端的观念。
    [2]毛泽东选集.817页。
    [3]毛泽东选集.805、820页。
    [4]毛泽东选集.832、827页。
    [1]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泽东文集.2卷,民文学出版社,993年版,425、430页。
    [1]文化批判.928年第2号。
    [2]克兴.驳甘人的拉杂一篇,造月刊.928年第2卷,第2期。
    [3]参见麦克昂.(郭沫若)《留声机的回音》、钱杏邮《死去了的阿Q时代》、彭康《革命文艺与大众文艺》、忻启介《无产阶级艺术论》等文。见《“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
    [4]这里我提出的“左翼式”的说法,是想概括说明一个现象,即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政治家由于无法阅读马列理论原著,只是被动依靠左翼翻译家有选择的、或者曲译的文章,这种阅读行为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遮蔽性和主体性,无法获得一种本已的状态。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说.香港青文书屋,1997年6月版,第14页。
    [2]毛泽东选集.第822页。
    [1]周扬.唯物主义美学一介绍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解放日报.1942年4月16日。
    [2]刘勇、杨联芬.五四的困境与新文学的历史描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3]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第87页,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4]刘勇、杨联芬.五四的困境与新文学的历史描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1]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5页。
    [1](法)雷蒙·阿隆.阶级斗争--工业社会新讲.周以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6月,第1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95年版,第135页。
    [3]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2页。
    [4]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1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第332页。
    [2]可以参考马克思在The 18th·Brumaire of Louis Bonaparte(《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67)一书中对于法国阶级关系的复杂性的讨论。
    [3]对于这一问题的深入讨论,参见H.Lefebvre(勒菲弗尔),The sociology of Marx(《马克思的社会学》)(New York:Random House Vintage,1969第4章。相似的看法还可以参考Althuser and Balibar(阿尔瑟和巴厘巴),Reading Capital《解读 资本论》pp,99-105和Hobsbawm,“Karl Marx‘s Contribution to history”《马克思的史学贡献》。
    [4]列宁.伟大的创举,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10页。
    [1]列宁.给农村贫民,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396页。
    [2]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352页。
    [3]列宁.列宁选集.第5卷,第342-343页。
    [4](匈)乔治·卢卡奇:阶级意识,见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第57-58页,张西平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5](匈)乔治·卢卡奇:阶级意识,见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第83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5页。
    [3]列宁选集.第1卷,第247页。
    [4]列宁选集.第5卷,第332页。
    [5]列宁选集.第1卷,第256页。
    [6](匈)乔治·卢卡奇.罗莎·卢森堡的马克思主义,见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张西平译,第48页。
    [7]列宁选集.第1卷,第247页。
    [1]“‘回归的书写形式外来词'指的是这样一些古汉语复合词,它们被日语用来翻译欧洲的现代词语,又被重新引入现代汉语。”见(美)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04页。
    [1]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7年版,第17页。
    [2]杨念群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1]郁达夫是我国最早在文学理论文章中引用《共产党宣言》中有关阶级斗争的言论来阐明文学的阶级性;郭沫若在《创造十年》中说“最早在中国的文艺界提出了‘阶级斗争'这个名词的怕就是郁达夫”。最早说明文学阶级性的是瞿秋白的《新青年之新宣布》,但具体阐明文学阶级性的是蒋光慈,他以蒋侠僧的本名在《新青年》第3号(1924年8月出版)上发表《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一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深刻阐明了文学的阶级性。见王观泉《“天火”在中国燃烧》第42-47页。
    [2]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1页。
    [1]蒋侠僧.(光慈)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见新青年.(季刊),1924年8月第3期。
    [2]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1928年2月第2期。
    [1]朱镜我.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批判.1928年第2期。
    [2]麦克昂.留声机器的回音,文化批判.1928年3月第3期.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文艺理论集二.第91页。
    [3]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1928年2月第1卷第9期,中国新文学大系 1927-1937·文艺理论集二.40页。
    [4]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创刊号,“革命文学”论争资料汇编.(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18页。
    [5]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太阳月刊.1928年3月第3期,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文艺理论集二.76页。
    [1]麦克昂.桌子上的跳舞,创造月刊.1928年5月第1卷第11期,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文艺理论集二.142页。
    [2]李初梨.请看我们中国的Don Quixote的乱舞,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中国新文学大系 1927-1937·文艺理论集二.110页。
    [3]鲁迅.三闲集·“醉限”中的朦胧,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4]郭沫若.革命与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革命文学”论争资料汇编.(上),第10页。
    [5]麦克昂.桌子上的跳舞.创造月刊.1928年5月第1卷第11期,中国新文学大系 1927-1937·文艺理论集二.143页。
    [1]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革命文学”论争资料汇编.(上),第137页。
    [2]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1928年2月第2号,“革命文学”论争资料汇编.(上),第166页。
    [3](匈)乔治.卢卡奇.阶级意识,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第91页。
    [1]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1932年3月5日).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9-20页。
    [2]瞿秋白.满洲的“毁灭”,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第440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2-53页。
    [2]毛泽东选集.第826页。
    [1]参阅《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中收录的上述人的理论文章,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中国新文学大系 1927-1937·文艺理论集二.50页。
    [2]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中国新文学大系 1927-1937·文艺理论集二.51页。
    [1]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中国新文学大系 1927-1937·文艺理论集二.第55、54、58、59页。
    [2]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中,李初梨批评了郭沫若和蒋光慈的革命文学观念。他批评郭沫若仅是自然生长的革命意识的表现,不是运用一定的“历史的形态”去观照、把握;他还认为郭沫若做一个革命“留声机”的文学观念,易使革命文学家丧失获得无产阶级意识的主动性。同样,他也批评蒋光慈的革命文学观念只是一种“表现--观照”的东西,而没有认识到革命文学的“实践的意义”,即为无产阶级宣传的武器的艺术;李初梨认为,革命文学家不仅要为革命而文艺,而且要把他握着的革命理论与他的实践结合起来,即同时应是一个革命家。
    [3]这里强烈地映照出了苏俄初期无产阶级文化派和后来“岗位派”、“拉普派”的文化艺术思想。如1918年后几年间无产阶级文化派(成立于1917年十月革命前)的主要代表人物波格丹诺夫说:“艺术不仅在认识领域,而且也在感情和志向的领域通过生动的形象的手段,组织社会经验。因此,它乃是阶级社会中组织集体力量--阶级力量的最强有力的工具。无产阶级为了在社会的工作、斗争中组织自己的力量,必须有自己阶级的艺术。这一艺术的精神是劳动的集体主义:它从劳动的集体主义观点出发,认识和反映世界,表现其感情的联系及战斗的和创造的意志的联系”。见《十月革命前后苏联文学流派》上编,第156页,翟厚隆选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4]原载.创造月刊.1928年3月第1卷第10期,中国新文学大系 1927-1937·文艺理论集二.第72页。
    [1]麦克昂(郭沫若).英雄树.创造月报.1928年1月第1卷第8期。
    [2]左联给复旦大学文学系诸教授的信,巴尔底山.1930年第1卷第5号。
    [3]麦克昂(郭沫若).桌子的跳舞.创造月刊.1928年5月1日第1卷第11期。
    [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报导),拓荒者.1930年3月第1卷第3期。
    [5]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报导),拓荒者.1930年3月第1卷第3期。
    [6]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左联”执委会决议),文化斗争.1930年8月15日第1卷1期,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00页。
    [1]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文学导报.1931年11月第1卷第8期.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第241-242页,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年版。
    [2]丹仁.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原载1932年1月20日《北斗》2卷1期.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一集,第823、822页。
    [3]卢纳察尔斯基.艺术及其最新形式.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1]史铁儿(瞿秋白).普洛人众文艺的现实问题,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册,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2]鲁迅.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第127页。
    [1]鲁迅.文艺与革命,鲁迅全集.第4卷,第85页。
    [2]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42页。
    [3]麦克昂.桌子的跳舞,创造月刊.1928第1卷第11期。
    [4]鲁迅.文艺与革命,鲁迅全集.第4卷,第84页。
    [5]鲁迅.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第128页。
    [6]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1928年10月10日第19卷第10号,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二集,第185-186页。
    [7]克兴.小资产阶级文艺理论谬误-评茅盾君的<从牯岭到东京>,创造月刊,第2卷第5期,1928。
    [1]钱杏邮.幻灭动摇的时代推动论,1929年4月21日 《海风周报》第14、15期合刊。
    [2]梁实秋.文学的纪律.“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下),第1053页。
    [3]梁实秋.人性与阶级性,益世报·文学周刊,1933年12月。
    [4]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二集,第247、246页。
    [1]梁实秋.文学与革命,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二集,第209、210、213、215页。
    [2]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二集,第254页。
    [3]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二集,第230页、第231页、第232页、第241页。
    [4]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第208页。
    [1]“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55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梁实秋.文艺自由,梁实秋作品集.第224页。
    [3]益世报·文学周刊,1933年12月。
    [1]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二集,第503页。
    [2]胡秋原.浪费的论争,1932年12月1日第2卷第2期《现代》,见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二集,第579页。
    [3]苏汶.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1927年7月《现代》第1卷第3期。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二集,第526-527页。
    [1]易嘉.文艺的自由与文学家的不自由,1932年10月《现代》第1卷第6期,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二集,第540页。
    [2]易嘉.文艺的自由与文学家的不自由,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二集,第530页。
    [3]易嘉.文艺的自由与文学家的不自由,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二集,第536、540页。
    [1]易嘉.文艺的自由与文学家的不自由,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二集,第531-532页。
    [2]苏汶.“第三种人”的出路.原载1932年10月1日《现代》第1卷第6期,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二集,第555、556页、557页。
    [3]丹仁.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理论,原载1933年1月1日《现代》第2卷第3期,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二集,第617、618-619、620页。
    [1]丹仁.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理论,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二集,第621-622页。
    [2]苏汶.“第三种人”的出路,原载1932年10月1日《现代》第1卷第6期.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二集,第552页。
    [3]同[2].第564页。苏汶所理解的“文学的任务”是“可以完成从切身的感觉方面指示出社会的矛盾,以期间接或直接帮助其改善的那种任务。它有时候给予社会思想家们的理论以解释,有时候可以供给实际的例证,有时候甚至会钻到社会思想家们都未及批判或解剖的琐碎地方去。”(《论无限上的干涉主义》)其实苏理解的文学任务无非就是文学的认识功能,并不全面,但却说明了文学的功能决不限于单一的政治服务。
    [1]苏汶.“第三种人”的出路,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 37),第二集,第554页。
    [2]苏汶.“第三种人”的出路.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二集,第555、556页。
    [1]周起应.到底谁不要真理,不要文艺?.现代.1932,1(6)。
    [2]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现代.1932,1(6)
    [1]袁盛勇.党的文学.延安后期文学观念的核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3期。
    [2]瞿秋白译著.海上述林.(上),第236页,鲁迅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瞿秋白译著.海上述林.上卷,鲁迅编.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37页。
    [2]参阅袁盛勇.党的文学.延安后期文学观念的核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3期。
    [3]参阅[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导论”,第11页,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121-12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659页。
    [1]毛泽东选集.第668页。
    [1]毛泽东在《致周扬》的信中谈到,“所谓民主主义的内容,在中国,基本上即是农民斗争,即过去亦如此,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亦如此。现在的反日斗争实质上即是农民斗争。农民,基本上是民主的,即是说,革命的”。(1937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艺论集.第259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07页。
    [3]引自陈晋.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与中国先进文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91页。
    [4]毛泽东选集.第816页。
    [1]毛泽东选集.第805、823页。《讲话》重点引用的,是博古翻译的列宁《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文中提出文学艺术事业应该成为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的观点。这篇文章也是对列宁观点的“摘译”。像它对列宁原文中关于“文学事业中最少能忍受机械平均、水准化、少数服从多数”、文学“无条件地必须保证个人创造性、个人爱好的广大原野、思想与幻想,形式与内容的原野”等论述,基本没有涉及。博古在翻译中将“LITERATURE”译成了“文学”,这就促成和加深了把作家和文学比成“齿轮和螺丝钉”这样一种极端的观念。
    [1]李欧梵.文学趋势:通向革命之路.1927-1949年,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第555-556页,[美]费正清、费维恺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2](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第184页。
    [3]裴宜理.重访中国革命:以情感的模式,中国学术,2001,4(总第八辑),商务印书馆 2001年版,107页。
    [4]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古田会议决议),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第96-101页。
    [1]见中央宣传部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126页。
    [2]严文井.论好作品,解放日报.1942年5月15日第4版。
    [1]周扬.王实味的文艺观与我们的文艺观,解放日报.1942年7月28-29日第4版。
    [2]周扬译注.苏联作家同盟规约.“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维埃文学与苏维埃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作家对于现实从其革命的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去描写。同时艺术的描写之真实性与历史的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去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见《解放日报》1942年9月16日低4版。周扬曾在9月9日《解放日报》中的《艺术教育中的改造问题》中也介绍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
    [1]以上文章均见《解放日报》 1947年2月9日和2月16日。
    [2]许志英,邹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上),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页。
    [3]这是笔者从《“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的158篇文章统计中得出的统计结果。
    [1]茅盾.从牯岭到东京,“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689页。
    [2]蒋光慈.关于革命作家,“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143页
    [3]沈雁冰.论无产阶级艺术,文学周报.1925年5月第172、173、175期以及10月第196期。
    [4]沈端先.到集团艺术的路,中国新文学大系 1927-1937·文学理论集一.第456-457页。
    [5]转引自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8页。
    [6]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1]参见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郭沫若.留声机的回音,“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第216页。
    [2]同上.第215-216页。
    [3]侍桁.个人主义的文学及其他,“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第463页。
    [4]毛泽东选集.第813、830页。
    [5]英美关于意识形态的“个人主义”理论和原则真正对中国发生影响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兴起的社会思潮。
    [1]蒋光慈.关于革命作家,“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143页。
    [2]郭沫若.留声机的回声。
    [3]上海新文学运动者的讨论会,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第129页。
    [4]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反对自由主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57页,第2卷第618页,合订本第90-91页。
    [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第226页。
    [2]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第231-232页。
    [1]1932年4月,华汉(阳翰笙)的小说《地泉》(由《深入》、《转换》、《复兴》三部曲合成)重新出版,由瞿秋白、茅盾、郑伯奇、钱杏邨与作者本人同时作序。在批判“革命的浪漫谛克”的口号下,对左的观念论进行集中的清理,同时也是集体地向文坛发出一个如何建构真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强烈讯号。
    [2]易嘉.革命的浪漫谛克--<地泉>.上海湖风书局 1932年版,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一集第865、867页。
    [1]朱璨(茅盾).关于“创作”.北斗.1931年9月20日创刊号。
    [2]茅盾.<地泉>读后感.见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一集,第867-868页。
    [3]丹仁.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中国新文学大系 1927-1937·文艺理论集一.第821-822页。
    [4]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51页。
    [1]郁达夫.现代小说所经过的路程,郁达夫文集.第6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111页。
    [2]张天翼.自叙小传.沈承宽、黄候兴、吴福辉.张天翼研究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14页。
    [3]周扬.王实味的文艺观与我们的文艺观,(此文原刊于1942年7月28日《解放日报》),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海洋书屋,1948年2月,第24页。
    [1]转引自袁伟.新文化运动与“激进主义”,东方文化.1999年第3期,第14、10页。
    [2]宋剑华.论“左翼”文学现象,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
    [1](英)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周宪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2页。
    [1]乔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第7页.他非常赞同黑格尔的历史理性,《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的全部逻辑框架则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翻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466页。
    [1]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9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77-678页。
    [3]斯图亚特·霍尔.解构“大众”笔记,大众文化研究.第41页,戴从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4]参见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1]参见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第215-216页。
    [2]鲁迅等的改造“国民性”、对“庸众”的反抗,我认为并非反众,而是同样的认可民众的力量的强大,他以否定的方式对民众的热望,激起民众的觉醒,他的许多小说、文章也表明了同样的主题,也不难理解他后来的转变,其实前后的思想逻辑在总体上是同一的。
    [1]陈独秀.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参见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2]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农民运动.第8期(1926年9月21日)。
    [3]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21页。
    [4]毛泽东.<湘江评论>创刊宣言,毛泽东早期文稿.第292页。
    [5]毛泽东.绝对赞成“湖南们罗主义”,(1929年9月6日),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10页。
    [1]毛泽东.五四运动,毛泽东选集.第523页。
    [2]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1939年5月4日),毛泽东选集.第526页。
    [3]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978-979页。
    [4]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812页。
    [5]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653页。
    [6]参阅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的公营工业,西北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7]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932页。
    [8]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在儒家正典中的论述比比皆是,民众一向被视为天下及王权立足的基础。如“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矣。”(《孟子·离娄上》)“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孟子·尽心下》。
    [1]毛泽东.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1944年7月14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183页。
    [1]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泥土社,1952年版,第361页。
    [2]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泥土社,1952年版,第349页。
    [3]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第322页。
    [4]参见郭沫若.新兴大众文艺的认识.引自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第11页。
    [5]沈端先.到集团艺术的路,拓荒者.第4-5期合刊。
    [6]原载.创造月刊.1928年2月1日1卷9期。
    [1]原载.海风周报.1929年3月23日第1 2号.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一集,第360页。
    [2]宋阳.大众文艺的问题.原载.文学月报.1932年6月10日第1期,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1937)第二集第348、349页。
    [3]乃超.大众化的问题.王独清.要制作大众化的文艺.引自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第11、13、18页。
    [4]参见.我希望于大众文艺的.原载大众文艺.1930年5月,第2卷第4期.引自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第25、32页。
    [1]沈雁冰.论无产阶级艺术,文学运动史料.(第1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2]“大众”一词在汉语中虽古已有之,有民众、群众之义,但其现代薏义来自于日本译介,指与西方“市民社会”之“市民”、“民众”等概念相提并论的所谓“全民”、“民众”等的代言词。参见林韵然的《“普罗”还是“通俗”?--“大众文学”的两副面孔》,《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6年第1期。
    [3]参见吴晓黎.作为关键词的“大众”:对二三十年代中国相关讨论的梳理,思想文综.NO.4,115页,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4]转引自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54页。
    [1]阿英.死去了的阿Q时代.载太阳月刊.3月号,1928年2月。
    [2]鲁迅一直致力于国民性改造,对民众的麻木抱有清醒的认识:“我们中国现在(现在!不是超时代的)的民众,其实还不很管什么党,只要看‘头'和‘女尸'。只要有,无论谁的都有人看,拳匪之乱,清末党狱,民二,去年和今年,在这短短的二十年中,我已经目睹耳闻了好几次了”。见《三闲集.铲共大观》,《鲁迅全集》第4卷第107页。
    [3]何凝(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见《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279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4]冯雪峰.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雪峰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5]瞿秋白.普罗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册,第374、389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820、808页。
    [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执行委员会的决议.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第239-240页。
    [3]参阅宋阳.大众文艺的问题,钱杏邮.我希望于大众文艺的.郭沫若.新兴大众文艺的认识.郑伯奇.关于文学大众化的问题》、史铁儿(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起应《关于文学大众化》等文,见《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7年版。
    [1]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文化斗争.1930年8月15日第1期,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第205页。
    [2]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毛泽东选集.第500页。
    [1]林默涵.略论文艺大众化.载1948年5月1日《大众文艺丛刊》第2辑《人民与文艺》,此处转引自《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下),第748-756页,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2]<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后记.转引自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解志熙.深刻的历史反思与矛盾的反思思维--从支克坚先生的革命文学研究说开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2期,第228页。
    [1]史铁儿(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373页。
    [2]宋阳(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393页。
    [1]参见译者前言.(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10页。
    [1]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第199页。
    [2]列宁.给农村贫民,列宁选集.第2版第1卷第396页。
    [1]蒋光慈文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47-148页。
    [1]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第187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席勒.威廉·退尔.转引《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选》,第309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农民和地主之间的血海深仇是红色革命作家喜欢把握的题材之一,这种书写模式给人们留下的是地主万劫不复的凶残形象,农民和地主不共戴天。但近期秦晖等学者的研究却对这一结论提出质疑。秦晖指出,“过去数十年意识形态支持的‘租佃关系决定论',这一理论把传统农村视为由土地租佃关系决定的地主--佃农两极社会。土地集中、主佃对立被视为农村一切社会关系乃至农村社会与国家之关系的基础,阶级矛盾也成为阐释中国历史的一个根本概念,这种解释模式存在着严重问题。”秦晖认为过去的农民战争的主要矛盾根源“并非民间贫富冲突(即农民与地主的冲突)而使官府卷入,而是官退民反导致民间贫富冲突。”而新近的刘文采真相的揭示,又似乎进一步打碎了人们头脑中的凶神恶煞般的地主形象。秦晖:《传统中国社会的再认识》,www.nongyou.org网,点击学者文库的秦晖文集,第19篇。
    [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1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有代表性的小说有《春蚕》、《秋收》(茅盾)、《丰收》、《火》(叶紫)、《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高定祥》(蒋牧良)、《秋》(荒煤)等。
    [2]乐其主编.叶紫小说精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77页。
    [1]乐其主编.叶紫小说精品.第103页。
    [2]乐其主编.叶紫小说精品.第118页。
    [3]乐其主编.叶紫小说精品.第130页。
    [4]吴组缃.评茅盾的守夜,文艺月刊.1933,4。
    [1]杨念群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1]施华洛(茅盾).中国苏维埃革命与普罗文学之建设,文学导报.第1卷第8期,1931年11月15日。
    [2]布迪厄、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3]鲁迅.阿Q正传,鲁迅全集.第1卷,第540页。
    [1]鲁迅.“醉眼”中的朦胧,鲁迅全集.第4卷,第66页。
    [2]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第4卷,第308-309页。
    [3]丙生(茅盾).泥泞,小说月报.1929年4月廿卷四号。
    [4]这部小说在后来的《茅盾文集》和《茅盾全集》中都没有收进去。在评论界也几乎无人专门谈到这篇小说,这种现象恰好说明了彼此间达成一个默契,认为小说歪曲了农村中的革命,即有意忽略它的存在。
    [1]乐其主编.叶紫小说精品.第84、85页。
    [1]丁玲.丁玲全集.第3卷,第433-434页。
    [2]叶紫.电网外,叶紫小说精品.第156页。
    [1]毛泽东选集.第17、14、18、16页。
    [2]王学泰在《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中认为这种游民社会虽然是一个隐形社会,虽然与主流社会相互对立,但同时也“与主流社会存在着互动关系,对中国近千年的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与儒家意识和道家意识构成中国思想传统”。特别是对下层民众有巨大的影响,表现这种游民意识的通俗文学作品简直成为了“下层社会的人们理解生活和学习历史的教科书。”因而也就在社会的动乱中演变为“暴民乱治”。
    [1]叶紫.火,叶紫小说精品.第136-138页,乐齐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997年版。
    [1]叶紫.火,叶紫小说精品.第136页。
    [2]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115页。
    [3]蒋光慈.最后的微笑,蒋光慈文集.第1卷,第530、538页。
    [1]茅盾.骚动,文学月报.第二号,1932年6月。
    [2]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第278页。
    [3]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第313页。
    [4]茅盾.春蚕,茅盾文集.第7卷,第321页。
    [1]丁玲.水,丁玲全集.第3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34页。
    [2]丁玲.田家冲,丁玲全集.第3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399页。
    [3]叶紫.火,叶紫小说精品.第136页。
    [4]沙汀.法律外的航线,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沙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3页。
    [1]新流月报.第3期。
    [2]关于“沉潜意象”,指的是潜伏在“全部视觉之下”,诉诸于感官以具体意象,但不作明确的投影和清楚的呈现。详见韦勒克、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21页。
    [3]泽民.文学与革命的文学,国民日报.副刊,觉悟.1924年1月6日。
    [4]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1928年2月。
    [1]钱杏邮.关于<都市之夜>及其它,拓荒者.1930年2月10日,第1卷第2期。
    [1]丹仁.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
    [2]丹仁.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
    [3]茅盾.王统照的<山雨>,茅盾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1]蒋光慈.咆哮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1982年版。
    [1]立波.一九三六年的回顾.黄曼君、马光裕编.沙汀研究资料.第35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2]当作为第一层调节机制的皇权,不能控制官僚机构的膨胀与腐化时,农民起义就作为第二层调节机制,出来负责承担清除这种不利于封建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对农民起义作为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系统调节机制的具体阐述见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1]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4页。
    [2]曾庆瑞、赵遐秋.中国现代小说140家札记.(上),漓江出版社,1985年版。
    [3]钱杏邮.关于(都市之夜)及其它,拓荒者.第1卷第2期,1930年2月10日。
    [4]我们.月刊第1期“编后”。
    [5]冯乃超.作品与生活一本报第一期的批评,拓荒者.第1卷第2期。
    [6]阳翰生选集.第1卷,第423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第187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鲁迅.(溃灭)第一部一至三章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72页。
    [3]张天翼.自叙小传.沈承宽、黄侯兴、吴福辉编.张天翼研究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14页。
    [4]华汉.谈谈我的创作经验.见创作经验谈.上海天马书店,1932年版。
    [1]林慧文.文学形式与历史遗产,中国文艺.1940年第3卷第2期。
    [2]韩毓海.锁链上的花环.第41页,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茅盾.论无产阶级艺术,茅盾全集.第18卷第50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2]鲁迅认为在中国文学中的“大众”是缺席或对他者的模拟,没有自己的声音,因而对中国现代“平民文学”的存在表示悲观:“……这不是真的平民小说。平民所唱的山歌野曲,现在也有人写下来,以为是平民之音了,因为是老百所唱。但他们间接受古书的影响很大,他们对于乡下的绅士有田三千亩,佩服得不了,每每拿绅士的思想,做自己的思想,……现在的文学家都是读书人,如果工人农民不解放,工人农民的思想,仍然是读书人的思想,必待工人农民得到真正的解放,然后才有真正的平民文学。”见《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41页。
    [1]宋剑华等.传统与现代:论革命英雄传奇对民间英雄传奇的历史演绎,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4期。
    [1]赵学勇、李明.左翼文学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论纲(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朱鸿召.自序:“五四”过后是延安.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1]叶以群.关于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抗战文艺.1941年3月七卷二、三期。
    [2]黄绳.抗战文学的典型创造问题,文艺阵地.1939年3月第6期。
    [3]茅盾.大题小解,解放日报.1941年10月7日第4版。
    [4]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1940年2月15日《中国文化》创刊号。
    [1]毛泽东,致周扬.(1937年11月7日),毛泽东文艺论集.第259-260页。
    [2]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第87页,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1]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第87页,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2]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解放日报.1944年4月8日。
    [3]刘白羽.新的艺术,新的群众,群众.第9卷第18期,1944年9月30日。
    [4]毛泽东.给杨绍萱、齐燕铭的信,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8页。
    [1]周立波.暴风骤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7页。
    [2]周立波.暴风骤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35页。
    [1]周立波.暴风骤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91页。
    [1]参阅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1]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第25-26页。
    [1]丁克辛.一天,短篇小说选.第4册,第558页。
    [2]丁克辛.一天,短篇小说选.第4册,第555页。
    [3]转引自程映虹.塑造“新人”.苏联、中国和古巴革命的比较研究,http://www.xschina.org.
    [4]郭沫若.新儿女英雄传·序,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1]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重印前言,第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1]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文学运动史料.第五册,第687页。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32页。
    [2]如《马少清和他的连长》(王啸平)中的马少清、《无敌三勇士》(刘白羽)中的赵小义、李发和,《土地的儿子》(柳青)中的李老三,《由鬼变人》(袁毓明)中的刘小七、《田寡妇看瓜》中秋生等。见《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小说编》小说编1卷、3卷。
    [1]刘白羽.无敌三勇士,短篇小说选.第4册,第123页。
    [2]冯雪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我们文学发展上的意义.丁玲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第332页。
    [3]柳青.土地的儿子,短篇小说选.第4册,第123页。
    [1]转引自塑造“新人”:苏联、中国和古巴共产党革命的比较研究.http://www.newslist.com.cn.
    [1]前者有代表性的如马加的《间隔》.后者的有代表性的有思基的《我的师傅》、韦君宜的《三个朋友》、方纪的《纺车的力量》等。
    [1]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人民日报.1947年8月10日。
    [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8,第531-532页。
    [3]“早在五十年代初期,被称为‘方向'的赵树理因为编《说说唱唱》陷入了没完没了的检讨。五十年代末,文艺界刚刚结束了一场反右斗争,赵树理则因为一篇关于农村工作的建议被定为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六十年代昙花一现似的大连会议刚刚闭幕,就传来了文艺界批判修正主义思潮中的斗争,旋即赵树理也落进了写‘中间人物'的劫难。十多年来几乎是动辄获咎,再接下去就是文化大革命了。”陈思和《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载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7月版,第221-222页。
    [1]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3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17页。
    [2]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3卷,第453页。
    [1]郭沫若.<板话>及其他.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第175页。
    [1]赵树理.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510页。
    [2]巴人.略论赵树理同志的创作.文艺报.1958年11期。
    [1]温儒敏、赵祖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8页。
    [2]赵树理.关于<邪不压正>,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95-196页。
    [1]赵树理.李有才板话,短篇小说选.第四册,第243、244、246页。
    [1]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邱应觉等译.北京出版社,1980年,第109页。
    [2]马若芬.赵树理笔下的旧乡村人景--谈谈<催粮差>与<刘二和与王继圣>,赵树理研究文集(下卷)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26页。
    [1]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山东教育出版,1998年版,第236页。
    [2]赵树理.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2034页。
    [3]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山东教育出版,1998年版,第236-237页。
    [1]赵树理.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988页。
    [2](日)竹内好.新颖的赵树理文学,晓浩译,严绍校定,赵树理研究文集(下卷)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78页。
    [1]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2]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1]伯雷克威尔指出,如果某种身份不再能保持其习惯性运作所依赖的“连贯性、独特性和自尊原则”,那么它就受到了威胁。身份的威胁不只是来自外部,也来自内部。外部的威胁与社会制度的变化有关,这些变化的因素包括身份群体的归属、与权力的关系、和统治意识形态的关系,等等。外部的威胁能“迫使身份改变其内容或价值因素,从而使得身份无法保持连贯的完整性。”内部的威胁往往表现为个体自己寻求改变他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改变他的群体归属,而在调整身份的某一原则时发现它与其它原则相矛盾。Glynis M.Breakwell,Coping With Threatened Identities(London:Methuen,1986),P47.
    [1]在早期文章中多译为此词。有人认为“智识阶级”一词包含着将知识和文化看作是“物质上自私自利的产物”这样的负面意思,于是1927年出现“知识分子”这种新的译法,并以无产阶级化作为标准强调其正面性:“今后可以生存的知识分子一定是劳动化,民众化,没有什么臭架子可摆的。”见心如:《打倒智识阶级口号中所认识到的》,《一般》1927年第3卷第1号。但实际上在20世纪20年代还是多用“智识阶级”这一提法,现在则通用“知识分子”一词,但没有明显的阶级色彩了。本文在本节使用“智识阶级”说法。
    [2]Malia,M.“What is the Intelligentsia?” in R.Pipes(ed),1961:pp.1-18.Gella,A(ed),The Intelligentsia and the Intellectuals,Sage Publication Ltd,London,1976.但以赛亚·柏林认为“intelligentsia”一词出现于1870年代的俄国。见(英)以赛亚·柏林:《俄国思想家》,彭淮栋译,台湾联。
    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美]阿尔文·古尔德纳(Alvin W·Gouldner)则认为该词是“于19世纪60年代出现于俄国”,见《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杜维真、罗永生、黄葸瑜译,第6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英)以赛亚·柏林.俄国思想家.第157页。
    [4][俄]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第26页,雷永生,邱守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1]萨伊德.知识分子论,三联书店 2002年版,第2页。
    [2]#12
    [3]“知识分子”(intellectual)一词在19世纪末的法、美等国的使用是贬义性的。参见Martin,W.“The Role of the Intellectual in Revolutionary InstitutiOtiS”,in R.Moban,1987;Feuer,L.“What is an intellectual?” in A.Gella,(ed),pp.47-58,1976.
    [4]守常(李大钊).青年与乡村,晨报.1919年2月20-23日。
    [5]李大钊.“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1919年9月15日 《少年中国》第1卷第3期。
    [6]转引自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中华书局 1979年版,第823页。
    [1]朱自清.论气节.1947年5月1日 《知识与生活》第2期。
    [2]转引自景凯旋.何谓《“知识分子”?》,《书屋》 2006年第5期。
    [3]张国焘.知识阶级在政治上的地位及其责任,向导.1922年第12期。
    [1]光佛 《谁是劳工? 谁是智识阶级?》:“我的手掌上并没有长起很厚的皮,所以我不是劳工。”五四学生领袖许德衍在1919年也提出:“知识阶级与劳动阶级的大联合,是民众活动和民众政治实行的第一步。”甚至有人提出要解决阶级不平等问题,首先应当消灭知识阶级,如范煜《工学主义》:“我们与其急急于倒强权,倒私有制,不如急急于化除知识阶级。”
    [2]恽代英.来鸿去燕集,第89页,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3]<努力>短评,这一周.1923年1月。
    [1]陈独秀.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前锋.1923年12月1日,第2号。
    [2]景凯旋.何谓“知识分子”?,书屋.2006年第5期。
    [3]瞿秋白(何凝).鲁迅杂感选集序,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一集,第71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4]1925年12月1日,时任国民党中宣部代理部长兼《政治周报》主编的毛泽东,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的《革命》半月刊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后又经《中国青年》于次年转载,广为传播。该文将中国社会阶级划分为五大类:大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大资产阶级包括买办阶级、大地主、官僚、军阀和反动派智识阶级,后者指买办银行工商业高等员司,军阀政府高等事务员,政客,一部分东西洋留学生,一部分大学校专门学校的教授、学生,大律师等,他们是“极端的反革命派”。中产阶级主要是高等知识者,包括华商银行工商业从业员,大部分东西洋留学生,大部分大学校专门学校教授、学生和小律师等,其右翼邻于反革命,左翼是半反革命。小资产阶级包括自耕农、小商手工业主、小知识阶级,后者指小员司、小事务员、中学学生及中小学教员、小律师等,其中富裕人员都属于半反革命。换句话说,几乎所有知识人都被划成了反革命或半反革命。此文在当时就激起很大反响,并在《现代评论》上引爆了一场有关“智识阶级”争论。尽管此文于1951年收入《毛泽东选集》时,以上内容全被删改,但毛当时对知识人整体的看法,却为后来几十年的历史埋下了伏笔。参见景凯旋:《鲁迅:一个反权力的离群者》一文。
    [1]参见宇文《打倒智识阶级》,1927年2月《现代评论》;心如:《打倒智识阶级口号中所认识到的》,《一般》1927年第3卷第1号等文。
    [2]转引自景凯旋.鲁迅:一个反权力的离群者,书屋.2004年第10期。
    [3]参见[美]舒衡哲(Vera Schwarcz).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第225页。
    [4]分别参见《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无轨列车》第2期,1928年9月25日。
    [1]冯乃超.留声机器本事,创造月刊.第1卷第12期,1928年7月10日。
    [2]克兴.评驳甘人<拉杂一篇>,载1928年9月10日《创造月刊》第2卷第2期,《“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下),第635页。
    [3]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下),第650页。
    [1]冯乃超.留声机器本事.创造月刊.1卷12期,1928年7月。
    [2]麦克昂.桌子的跳舞,“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第365页。
    [3]克兴.评驳甘人<拉杂一篇>,“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下),第629页。
    [4]参见程凯.当还是不当“留声机”?--后期创造社“意识斗争”的多重指向与革命路径之再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2期。
    [1]列宁选集.(第1卷).第247页。
    [2]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评论集,(下).第321-322页。
    [3]同上.胡风评论集·下,第322页。
    [1]刘剑横.意识的营垒与革命的智识分子,“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下),第791、796页。
    [1]杰罗姆.B.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单正平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页。
    [2]黄平.知识分子:在漂泊中寻求归宿.见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第9页,新星出版社 2005年版。
    [1]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第14章,香港文艺书屋 1976年版。
    [2]蒋光慈.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第86-89页。
    [3]郭沫若.桌子的跳舞,创造月刊.第1卷第11期,“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第365页。
    [1]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下)第647页。
    [2]钱杏邨.批评与建设,太阳月刊.5月号。
    [3]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37页。
    [1]鲁迅.革命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568页。
    [2]鲁迅.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鲁迅全集.第4卷第139页。
    [3]鲁迅.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鲁迅全集.第7卷第306页。
    [4]钱理群先生敏锐地发现,鲁迅的“革命”精神与“过客”的精神联系:革命“就是一个永远不会、也不能停息、凝固的生生不息的过程;因此革命永远处于‘尚未成功'的状态,‘同志'也就永远‘仍需努力',置身于不断向前‘走'的状态之中:人们自然会联想起鲁迅笔下的‘过客”'。参见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5]茅盾.读〈倪焕之〉.“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下)第854页。
    [6]郭沫若.革命与文学.同上,第12页。
    [1]蒋光慈.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同上,第85页。
    [2]马良春、张大明编.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3页。
    [1]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蔡英文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第117页。
    [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拓荒者.1卷3期(1930年3月)。
    [1]茅盾.读〈倪焕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究资料·茅盾专集.第1卷,下册,第1023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 3年5月第1版。
    [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74页。
    [1]瞿秋白(何凝).鲁迅杂感选集序,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一集,第711、716页。
    [2]颜琳.“突变”:身份焦虑与书写暧昧的指代,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
    [3]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650页。
    [1]瞿秋白(何凝).鲁迅杂感选集序,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一集,第711页。
    [2]马克思、思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5页。
    [1]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下面引文皆出于此书。
    [2]丁易.中国现代文学史略.第259-262页,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
    [1]丁玲全集.第3卷,河北人民出版社,下面引文皆出于此书。
    [1]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文学运动史料选.第1册,第312页。
    [1]丁玲.韦护,丁玲文集.第1卷,第110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瞿秋白.多余的话.刘福勤编.心忧书·多余的话.第248页,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瞿秋白.多余的话.刘福勤编.心忧书·多余的话.第209页。
    [1]丁玲.韦护,丁玲文集.第1卷第111页。
    [2](德)埃里希·弗罗姆.逃避自由.第119页,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3][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4](德)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第6、7页,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转引自解志熙.深刻的历史反思与矛盾的反思思维,从支克坚先生的革命文学研究说开去(上).2002年第2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汪晖.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见汪晖自选集.第337-338页。
    [1](德)T.W.阿多诺.艺术与社会,见周宪等编.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第6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赵学勇、李明.左翼文学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论纲(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26页。
    [1]萧军.八月的乡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下面引文皆出于此书。
    [2]鲁迅.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96页。
    [3]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4]金宏字等.(八月的乡村).版本与修改,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12期。
    [1]Gramsci.A.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ed.By Q.Hoare/G.Smith,Lawrence and Wishart,London,1971。
    [1]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页。
    [2]鲁迅.革命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568页。
    [3]参阅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第144-172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毛泽东.反投降提纲--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的报告和结论的提纲,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233页。
    [2]毛泽东.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相结合,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32页。
    [3]胡乔木.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见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引自戴知贤.毛泽东文化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5页。
    [2]陈云文选.第1卷,第180-181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杂记.第5-6页,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参见《联共党史结束语》(《解放日报》1942年4月11日)、列宁《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解放日报》1942年5月14日)、刘少奇《论党内斗争》(《解放日报》1942年10月9日)等。
    [2][英]齐格蒙特·鲍里.现代性与矛盾性.第103页。
    [3]参见陈伯达.中国工业与中国资产阶级.(1942年2月9日《解放日报》)、毛泽东《反对党内几种不正确的倾向》和《反对自由主义》(《解放日报》1942年4月10日)、《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共产党人》1941年第19期)、罗迈:《动机与立场》,《解放日报》1942年5月24日第4版、何其芳《论文学教育》(《解放日报》1942年10月19日)等。
    [1]参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1942-1943年中央两个“四三决定”等。
    [2]上述内容修改后曾以《整顿学风党风文风》(二月一日在党校开学典礼的演说),刊于《解放日报》1942年4月27日的.收入毛选时大量内容被删去,题目也被改为(整顿党的作风》。此处引用的原文见《(整顿三风二十二个文件》,转引自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一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第300页。
    [1]此处引用的原文见《(整顿三风二十二个文件》,转引自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第300页。
    [1]解放日报.1942年2月22日。
    [2]中国传统是“士为四民之首”,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士的地位随之沦陷,出现商、工、农、士地位相同,甚至以商、工为本的论调。见王沉森:《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见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章太炎《革命道德说》中认为“自艺士以下率在道德之域,而通人以上则多不道德者”,何谓通人?“通人者,所通多种,若朴学,若理学,若文学,若外学,亦时有兼二者。”“通人要多无行”,而“学究、艺士进而为通人,资藉既成,期于致用,其道德又爽然失矣”。见《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卷1,第28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册。
    [3]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0页。
    [4]吴玉章曾说“如果我们不自欺欺人,则我们这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于国家民族尽了什么责任呢?这样来一个反省,不汗颜的恐怕没有几个。”见吴玉章《以思想革命来纪念抗日五周年》,《解放日报》,1942年7月7日。
    [5]毛泽东选集.第790页。
    [1]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808页。
    [2]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第467页。
    [3]周扬.新的现实与文学上的新的任务,文学运动史料选.第四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43页。
    [1]毛泽东选集.第529-530页。
    [2]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808页。
    [3]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1942年5月28日),毛泽东文集.第二卷,第430页。
    [4]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814页。
    [5]参阅朱鸿召.延安文人.第223页。
    [6][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162页。
    [1][美]马克·赛尔登(Mark Selden).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China in Revolution:TheYear1Way Revisited,1995),魏晓明、冯崇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关于“延安道路”,书中做了这样的概括:“作为一个整体纲领,‘延安道路'是关于经济发展、社会改造和人民战争的别具一格的方式。”(第202页)。
    [2]高华.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第133页。
    [3]改造二流子,解放日报.1943念月24日社论。
    [4]劳动英雄及模范生产者大会昨天隆重开幕,解放日报.194 3年11月27日。
    [1]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第1页。
    [2]参见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第49-65页。
    [3]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1942年2月28日,见《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毛泽东年谱》,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6页。
    [4]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1941年7月1日),见解放社编:整风文献,苏北新华书店印行1:949年8月,第108页.出版地点不详。
    [5]毛泽东.关于整顿三风.(1942年4月20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14-416页。
    [6]杂文运动主要是指1941年10月丁玲提倡杂文到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这段时期在延安文坛上掀起的二个创作杂文运动,代表作家作品主要有丁玲的《三八节有感》,萧军的《纪念鲁迅:要有真正的业绩》、《也算试笔》、《论同志之“爱”与“耐”》,罗烽的《嚣张录》,王实昧的《野百合花》、《政治家、艺术家》,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坪上散步》,焕南(谢觉哉)的《一得书》等。这些杂文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针眨时弊的功能。与此遥相呼应的是1942年2月由延安美协主办的“讽刺画展”,旨在“内容为对延安新社会中所残存的某些弱点,作廉正之指出”。
    [1]白朗、艾青、舒群、罗烽和萧军他们发表在《文艺月报》第八期的《〈文学与生活漫谈〉读后漫谈集录并商榷于周扬同志》一文中明确反对对现实的包容和理解,坚持对现实批判的不妥协精神,文章写道:”如今我们该不是讨论这黑点有没有的时候,而应是怎样一一更有效、更快些一一处置这黑点的问题。”“但若说人一定得承认黑点‘合理化',不加憎恶,不加指责,甚至容忍和歌颂,这是没有道理的事。”他们认为“太阳里的黑点一多起来,太阳的光与热就要起变化,将来不独人类要灭亡,太阳自身也要崩碎!”罗烽在《还是杂文的时代》中要求革命者进行自我批判“延安是政治警觉性表现最高的地方,若是单穿华丽的衣裳,而懒于洗澡,迟早那件衣裳也要肮脏起来”。艾青在《了解作家,尊重作家》中强调知识分子并不是为政治而政治,简单地沦为政治机器的组成部分;他们的政治需求需要同时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需求,他们“用生命去拥护民主政治的理由之一,就因为民主政治能保障他们的艺术创作的独立精神。因为只有给艺术创作以自由独立的精神,艺术才能对社会改的事业起推进作用”。王实昧在《政治家、艺术家》中要求艺术家“务求尽可能消除黑暗”,主张政治家必须接受艺术家的批评与监督。以上文章均见《文学运动史料选》第4册。
    [2]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第483页,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3]受邀请的作家主要有“文抗”的萧军、艾青、丁玲、刘白羽、舒群、罗烽、白朗等;延安中央研究院的欧阳山、草明等;“鲁艺”的周扬、何其芳、周立波、陈荒煤、曹葆华、严文井、姚时晓、华君武、蔡若虹、张谔等.见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第108页。
    [4]梁启超.新民说·论自由,梁启超全集.第二册,第678页。
    [1]孙中山.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孙中山全集.第五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0页.
    [2]毛泽东.讲堂录,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89页。
    [3]吴玉章.以思想革命来纪念抗战五周年,吴玉章文集.上卷,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240页。
    [4]参阅波依德·康普通.毛氏中国的整党文件,1942-1944.西雅图,1966年,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834页。
    [1]毛泽东.关于整顿三风,毛泽东文集.第2卷,低416页-418页。
    [2]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谱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127页。
    [1]何其芳.一个平常的故事,中国青年.第2卷第10期,1940年8月5日。
    [2]何其芳.毛泽东之歌,何其芳文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4页。
    [3]何其芳.杂记两则,解放日报,942年9月14日。
    [4]何其芳.改造自己,改造艺术,解放日报.1943年4月3日版。
    [5]周立波.后悔与前瞻,解放日报.1943年4月3日。
    [6]丁玲.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的态度及反省.解放日报.1942年6月16日。
    [1]丁玲同志在整风中所写材料的一部分.(1943年8月27日)。
    [1]刘白羽.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载《解放军报》2002年5月20日.此种经历他还在《心灵的历程》中描述过。见《刘白羽文集》第9卷,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72-382页。
    [1]李逸民.1943·延安抢救运动的回忆,文史精华.1996年第7期。
    [2]李陀.丁玲不简单--毛体制下知识分子在话语生产中的复杂角色,今天.1993年第3期.
    [3]参阅温济泽.斗争日记--这样研究院座谈会日记,解放日报.1942年6月28-29日。
    [1]袁盛勇认为所谓“组织化成规,是指一个政党或意识形态化社团依凭其强大的政治组织权威为解决某些问题而与一部分人员达成的具有强制性效应的协议。这个协议所内含的权利双方极有可能是不对等的,它往往把单独的个体置入一个具有强大威慑力的组织化网络之中而使个体失去其独立行动和自由言说的可能。见袁盛勇:《论后期延安文艺批评与监督机制的形成》,《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2]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第189页.
    [3]杰罗姆.B.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第330-331页。
    [1]中央总学委会关于肃清延安“小广播”的通知.载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1-1942),第13册,页468-470。
    [2]见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第154页。
    [3]温济泽.王实味冤案平反纪实.群众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1]王素园.陕甘宁边区“抢救运动”始末.载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资料.第37辑,第215-218。
    [2]参阅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3]黎辛.《我在延安《解放日报》经历的审干与“抢救运动”》,《纵横》2001年10期。
    [4]王良.罗烽、白朗蒙冤记,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2期。
    [5]韦君宜.思痛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6]参阅孙志远.感谢苦难:彦涵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2页。
    [7]此前在延安文艺界存有较为自由的公共空间,允许带有差异性的同人文人群的共时性存在。如“鲁艺”的《草叶》与“文抗”的《谷雨》之间出现“歌颂”与“暴露”的分歧;萧军的文章在《解放日报》发表受阻后,毛泽东建议其在自己办的刊物《文艺月报》上发表。
    [1]见《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3)。
    [2]1942年3月18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厅发布党务广播条例,严密了广播的播送、收听与广播文件的使用规范。1942年3月22日,中共西北局文委指示:“文协要严格检查报纸、剧团、审查剧本及其他部门工作,认真揭露缺点,实行精兵简政。”见钟敬之、金紫光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38页。1942年4月1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直接以自己的名义下发《关于统一延安出版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呻央出版局统一指导、计划、组织全延安各系统一般编辑出版发行之责,中央宣传部负统一审查全延安一般出版发行书报之责(中央书记处及西北局常委会直接出版的书报除外)。”
    [3]见《中央书记处关于统一延安出版工作的通知》、《中央书记处关于报纸通讯社工作的指示》、《中央宣传部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收《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3)。参见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182-183页。
    [4]毛泽东.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55页。
    [1]参阅李向东,有关〈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出版的一点新资料--读陈明致丁玲的两封信,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3期。
    [2]参阅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2-196页。
    [3]如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取消文艺副刊,改为以文艺为主的综合文艺栏;1942年5月5日《诗刊》终刊;《谷雨》8月15日终刊;《文艺月报》、《草叶》相继在9月1、15日终刊。“鲁迅研究会”、“文艺月会”相继于1942年5、9月终止活动;“延安诗会”、“延安文抗”分别在1942年冬季、1943年春季终止活动等等。
    [1]燎荧.“火……在艰苦中成长”--评丁玲底“在医院中时”,解放日报.1942年6月10日。
    [2]《叹息三章》包括《给T·L同志》、《给L·I同志》和《给G·L同志》三首诗作,发表于《解放日报》1942年2月17日第4版;《诗三首》包括《我想谈说种种纯洁的事情》、《什么东西能够永存》和《多少次呵我离开了我日常的生活》三首诗作,发表于《解放日报》1942年4月3日第4版。
    [3]吴时韵.〈叹息三章〉与〈诗三首〉读后,解放日报.1942年6月19日第4版。
    [4]贾芝.略谈何其芳同志的六首诗一一由吴时韵同志的批评谈起,解放日报.1942年7月18日第4版。
    [5]贾芝.略谈何其芳同志的六首诗一一由吴时韵同志的批评谈起,解放日报.942年7月18日第4版。
    [1]丁玲.关于立场问题我见,丁玲文集.第六卷,湖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1页。
    [2]焕南(谢觉哉).此心光光地,载解放日报.1942年7月3日。
    [3]见李普.黎澍老夫子,载黎澍十年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9页,此处转引自王学典.二十世纪中国史学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0-381页。
    [4]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80-81页。
    [1]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5页。
    [2]甘露.丁玲与毛主席二三事.载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4期。
    [3][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158页。
    [4]米歇尔·福柯.主体解释学.余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1]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37页。
    [2]延安文艺从书·文艺史料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174页.
    [3]凯丰.关于文艺工作者下乡的问题,解放日报.1943年3月28日。
    [4]加强文艺工作整风运动为克服艺术至上注意的倾向而斗争,晋察冀日报.943年5月21日。
    [5]凯丰.关于文艺工作者下乡的问题,解放日报.1943年3月28日。
    [6]凯丰.关于文艺工作者下乡的问题,解放日报.1943年3月28日。
    [1]贺彬.从做人谈起,华北文艺.(革新版)第4期,1943年7月10日。
    [2]戈壁舟.我生产了十七石,延安诗抄.陕西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51-52页。
    [3]转引自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第171页。
    [1]转引自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第171页。
    [2]解放日报.“社论”,解放日报.1945年7月11日。
    [1]延安当时实行着战时共产主义的供给制,即每个“公家人”都有着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另外,许多学校比如延安及陕甘宁边区在抗战后相继创办的干部学校,均实行“免收学膳宿费”。
    [2]何其芳在《一个平常的故事--答中国青年社的问题:“你怎么会来到延安?”》(1940年8月5日《中国青年》第2卷10期)中说“我的太长,太寂寞的道路,而在这道路的尽头就是延安”。钱理群认为这将延安赋予了“以某种形而上的终极意义”。见钱理群《丰富的痛苦--“唐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第274页.
    [1]师田手.延安(1939年),见延安文艺丛书·散文卷.第158页。
    [2]何其芳.一个平常的故事.(1940年5月8日),见何其芳文集.第2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3]何其芳.论快乐,何其芳文集.第2卷,第88页。
    [4]D.H.Lawrence,Studies in iss York,1961,P5-6。
    [1]Anderson,The limits of REALISM:?Chinese Fiction in the Revolu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7,P3)--转引自旷新年,见《20世纪中国:学术与社会·文学卷》,第37页。
    [2]参阅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吴敏.论延安文人思想转变中的文化病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吴敏.试论延安文人的“文学一政治”观,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2期。
    [3]有学者在分析俄国诗人勃洛克时说:“他从人文主义变迁的历程感受俄国文化变革和社会制度革命的必然性、可能性,呼唤知识分子投身革命、理解革命;又从理想人文主义角度,质疑、悔恨甚至反对现实中的许多有悖于民族文化建设、破坏人文精神建构的革命行为。”高尔基对列宁非常敬重,但在与列宁十多年的交往中,高尔基一直“根据独立自主的原则与布尔什维克工作”。一方面,他跟列宁十分友好,另一方面,又与列宁有着相当尖锐的思想冲突。他这样直言不讳地对列宁说:“我亲爱的,我非常敬重您,而且您是我心里很喜欢的人。但是您知道您对待人评判人方面是一个极其天真的人,原谅我这样说。如果只是天真,那倒还好,而有时我觉得,对您来说,任何人都不过是您吹奏某一支您喜欢的曲子的长笛。您评价每一个人时,只看他对您--对实现您的目的、意见和任务是否有用。”1919年10月,高尔基就“逮捕科学界知识分子”一事致信列宁,明言“苏维埃政权引起我对它的敌对·情绪”。见林精华《勃洛克不可缺失的另一半》,[俄]勃洛克《知识分子与革命》,第3页,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转引自张捷《列宁与高尔基》,《文艺理论与研究》,2000年第6期。
    [4](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0年版,第228页。
    [1]丁玲.七月的延安.(1937年7月10日),见《一年》.(西北战地服务团丛书之九)。
    [2]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前记,农现新的群众的时代.太岳新华书店,1946午11月。
    [3]唐小兵.我们怎样想象历史,收《再解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重印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1]李陀.丁玲不简单--毛体制下知识分子在话语生产中的复杂角色.原载《今天》1993年第3期。
    [2]何其芳.论“土地之盐”,何其芳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4页。
    [1]许志英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下),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2]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1]刘白羽.我的人生转折点.延安中央党校的整风学习.第1集,页136。
    [2]丁玲.我怎样来陕北的,张炯主编《丁玲全集》第5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125-131页。
    [3]1937年12月陕甘宁特区政府规定:“凡出入特区边境的任何公民以及在职的公务人员必须持有特区政府保安处的护照,方准出入特区边境。”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加紧对边区的封锁,边区政府也加紧行旅检查。见《新中华报》(延安)1937年2月12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5辑,档案出版社1985,第216-217页。
    [1]吴敏.试论周扬等延安文人的思想“突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4。
    [2]萧军.为本报诞生十二期纪念献辞,延安《文艺月报》1941年第12期,第73页,1941年12月1日出版。另外,关于延安的出版因纸张困难而限制印刷份数、尤其是文艺刊物的情况,可以参见艾思奇《抗战中的陕甘宁边区文化》(1940年4月15日延安《中国文化》第2期)。
    [3]韦君宜.思痛录.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27-29页。
    [1]郭国昌.文艺奖金与解放区的文学大众化思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4期。
    [2]图尔特·穆勒《自传》第5章。
    [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16页。
    [2]弗洛姆.逃避自由,六林海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132页。
    [3]俞可平.游魂何处归-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知识分子(洋务运动至1949年),http://www.cctb.net/zjxz/xscgk/200502240651.htm。
    [1]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2](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55页,张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1]严辰.关于诗歌大众化,解放日报.1942年11月1日。
    [2]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前记,见周扬著《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山东新华书店,1949年。
    [1]李陀.汪曾棋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谈毛文体,花城.1998年第5期。
    [2]在这里,我借用“作家”来喻指一种文化身份;而“革命战士”一词则沿袭毛泽东对延安文人体制化的政治身份称谓。
    [3]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87页。
    [4]林贤治.左右说丁玲.汪洪编.左右说丁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版,第274页。
    [1]鲁迅1933年5月22日在回答朝鲜记者申彦俊的提问时说:“丁玲女士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作家”。录自申彦俊《中国的大文豪鲁迅访问记》,文刊1934年4月号朝鲜《新东亚》,转自1998年第9期《鲁迅研究月刊》。
    [2]尹骇,丁玲在延安的“洗礼”--纪念丁玲诞辰一百周年,炎黄春秋,2004年第12期。
    [3]转引自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4]丁玲.七月的延安.(1937年7月10日),见《一年》(西北战地服务团丛书之九),生活书店1939年5月再版,第162、165页。
    [1]丁玲.我们需要杂文.载1941年10月23日《解放日报》,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五册,第574页。
    [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87页。
    [3][美]海伦·福斯特·斯诺.中国新女性.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第218-219页。
    [4]丁玲.我们需要杂文,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五册,第574页。
    [5]丁玲.了解作家,尊重作家--为〈文艺〉百期纪念而写,载1942年3月11日《解放日报》。
    [1]丁玲.了解作家,尊重作家--为〈文艺〉百期纪念而写,载1942年3月11日《解放日报》。
    [2]丁玲事后回忆说:“没有事几个人坐在一块聊天。聊天的范围现在想起来实际是很小的,就是谈知识分子的苦闷吧!对现实的不满吧!要不就讽刺这个,讽刺那个。我抒发我的感情,你抒发你的感情,从这里边得到乐趣。”见丁玲.谈写作,丁玲全集.第8卷,第262页。
    [3]李晓峰.批判意识:丁玲四十年代的小说意蕴,抗战文艺研究.1988年第3期。
    [1]丁玲.三八节有感.载1942年3月9日《解放日报》,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五册,第575-577页。
    [1]转引自杜霞.从革命女性到女性革命--丁玲创作对女性解放的探求.载《齐鲁学刊》2000年第5期。
    [2]田金霞.论丁玲的孤独,理论与创作.1995年第6期。
    [3]较为典型的批评如“对环境的进步冷淡……而高谈个人的进步,这样的处理方法,是反集体主义的,是在思想上宣传个人主义。”见燎荧.“人……在艰苦中生长”--评丁玲同志的〈在医院中〉,解放日报.1942年6月10日。
    [1]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中国文化.1941年6月第3卷第1期。
    [1]丁玲.在医院中,谷雨.1941年11月15日第1期。
    [2]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校后记,丁玲全集.第9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
    [3]冯雪峰.从〈梦珂〉到〈夜〉,中国作家.1948年1月第1卷第2期。
    [4]刘绍信.〈夜〉及〈夜〉的阴影--丁玲小说〈夜〉的重读.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4期。
    [1](日)中岛碧.丁玲论.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第544页。
    [1]见陈明.丁玲在延安,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2期。
    [1]丁玲.写作生涯.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63页
    [2]丁玲.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的批判态度及反省.载1942年6月16日解放日报。
    [3]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4]丁玲.解答三个问题,丁玲文集.第6卷,第448页。
    [5]丁玲.关于立场的问题我见,丁玲文集.第6卷。
    [1]李欧梵.文学趋势:通向革命之路,1927-1949年,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美]费正清、费维恺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555-556页。
    [2]丁玲.陕北风光·校后记所感.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3-125页。
    [3]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下面作品引文皆出于此版。
    [4]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重印前言.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第163页。
    [1]周扬.关于政策与艺术--同志,你走错了路序言.解放日报.1945年6月2日。
    [2](美)梅仪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孙席珍、王中忱.丁玲研究在国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2页。
    [1]关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写作.人民日报.2004年10月09日。
    [2]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第11页。
    [3]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中国学术.2002第4期,商务印书馆。
    [1]於可训.一部书的命运和阐释的历史--重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2]丁玲.一点经验,文艺学习.1955年第2期。
    [3]周扬.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人民日报.1958年2月28日。
    [1]丁玲.作家就是政治化的人,丁玲全集.第6卷,第230页。
    [2]林贤治.左右说丁玲.汪洪编.左右说丁玲.第275页。
    [1](法)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4页。
    [2]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
    [1](美)赫.马尔库塞.美学方面.现代美学析疑.绿原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6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页.
    [4]毛泽东进集.第17页。
    [1]编辑后记.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1928年6月。
    [2]李初梨.普罗列塔利亚文艺批评的标准,我们.月刊第2期,1928年6月20日。
    [3]钱杏邨.幻灭动摇的时代推动论,海风周报.14、15号合刊。
    [4]钱杏邨.中国新兴文艺考察的断片·〈动荡〉诗序,作品论.第151页,上海沪滨书店,1929年12月初版。
    [5]钱杏邨.强盗及尼拔龙琪歌.力的文艺,第118页,上海泰东图书局,1929年版。
    [6]钱杏邨.力的文艺.第67页,上海泰东图书局,1929年版。
    [7]钱杏屯.情盗.(《杜伯罗夫斯基》),力的文艺,上海泰东图书局,1929年版。
    [1]宋剑华先生通过对中国现代作家“传记”研究,对这一现象有专门的分析。见《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第265-278页。
    [2]钱杏屯.情盗,(《杜伯罗夫斯基》).力的文艺,上海泰东图书局,1929年版。
    [3]钱杏邨.强盗及尼拔龙琪歌.力的文艺,上海泰东图书局,1929年版。
    [1]钱杏邨.强盗及尼拔龙琪歌.见《力的文艺》,上海泰东图书局,1929年版。
    [2]前言.(发刊词),流沙.半月刊1928年3月15日。
    [3]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太阳月刊.3月号。
    [4]钱杏邨.郭沫若及其创作,现代中国文学作家.第一卷第69页。
    [5]钱杏邨.“达夫代表作”后序,现代中国文学作家.第一卷第136页。
    [6]黄药眠.半个人主义的文学,流沙.半月刊第1期,1928年3月15日。
    [7]钱杏邨根据“力”的美学原则对同时期的作家进行批评。他高度赞扬蒋光慈的诗“不是标语口号,而是极热烈极奔进的抒情诗歌。”并期待叶圣陶“更进一步的把握得这狂风暴雨时代的时代的精神(,)在他的创作上重行开辟一个新的局面。”希望郁达夫“要震动!要咆哮!要颤抖!要热烈!要伟大的冲决一切,破坏一切,表现出狂风暴雨时代的精神的力量!”见钱杏邨:《蒋光慈与革命文学》、《叶绍钧的创作的考察》、《“达夫代表作”后序》,《现代中国文学作家》第一卷第167、137页,《现代中国文学作家》第二卷第42页,泰东书局1930年3月版。
    [8]新的开场.(卷首语),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1928年8月10日。
    [9]同在黑暗的路上,文化批判.创刊号,1928年1月。
    [1]中国青年.周刊第121期,1926年5月30日。
    [2]苏读余.冲出云围的月亮,现代文学.创刊号,1930年7月16日。
    [3]华汉.读了冯宪章的批评以后,拓荒者.第4、5期合刊。
    [4]冯乃超.同在黑暗的路上走,文化批判.创刊号(1928年1月)。
    [5]蒋光慈.少年漂泊者·自序.上海亚东图书馆,1926年版。
    [6]转引杨小滨.否定的美学-法兰克福学派.154页,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7]郭沫若.桌子的跳舞.1928年5月1日《创造月刊》第1卷第11期。
    [1]普罗诗社底成立.载1930年5月《萌芽月刊》第1卷第5期。
    [2]时代美术社的宣言.载1930年3月10日《拓荒者》第1卷第3期。
    [3]力竹.记左联第一次全体大会.载1930年5月《巴尔底山》第1卷第4号。
    [4]左联执委会.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文学导报.1931年11月第1卷第8期。
    [1]张家炎.环境、市场与农民选择,中国乡村研究.第三辑,黄宗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美)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2005年9月27日《世纪中国》,http://www.sachina.edu.cn
    [2]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转引自《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五册,第687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3]李泽厚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说:“由于强调政治挂帅、阶级觉悟、强调‘要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看待一切、分析一切',而‘阶级和阶级斗争、阶级分析'又主要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你死我活'的两军对战,于是弥漫在政治、经济而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无论从文艺到哲学,还是从日常生活到思想、情感、灵魂,都日益为这种‘两军对战'的模式所规范和统治。”,第189页。
    [1](美)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2005年9月27日《世纪中国》,http://www.sachina.edu.cn
    [2]巴什拉.论土地与意志.转引自弗朗索瓦·达高涅.理性与激情:巴什拉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第59页。
    [1]鲁迅.〈母亲〉木刻十四幅·序,鲁迅全集.第8卷,第409页。
    [1]王蒙.小说家言,中国文化报.1986年9月16日。
    [2]陈思和认为,“现代敌对习惯”的二元对立思维是战争文化心理特征之一,它造成了文学制作的各种雷同化模式。参见陈思和.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一卷,第127-130页。
    [1]周扬.关于政策和艺术,周扬文集.第1卷1984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第477页。
    [2]周立波.现在想到的几点,周立波研究资料.1983年版,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87页。
    [1]参见敬文东.在革命的星空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革命”主题,http://www.csdn618.com.cn/century/zhoukan/shidaizhuanti/0205/0205241001.htm
    [1](日)竹内好.新颖的赵树理文学.晓浩译,严绍校定.赵树理研究文集(下卷)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68页。
    [1]茅盾.西洋文学通论.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版,第195页。
    [2]瞿秋白.马克思、思格斯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现代.1933年第6期。
    [3]瞿秋白.绥拉菲摩维支(支流)序言,瞿秋白文集.第336页。
    [4]瞿秋白文集.第326页。
    [5]周扬.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第326页。
    [6]毛泽东选集.第818页。
    [1]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五册,第687页。
    [2]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五册,第700页。
    [3]周扬.论《红旗歌》,周扬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5页。
    [1]巴赫金.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0页。
    [2]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3]巴赫金.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页。
    [1]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2]毛泽东选集.第16页,15页。
    [1]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页。
    [2]叶紫.火.乐齐主编.叶紫小说精品.第138-139页。
    [3]赵树理.赵树理文集.第1卷,工人山版社,1980年10月,第254页。
    [1]周立波.暴风骤雨.第167-168页。
    [2]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3]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115页。
    [1]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2]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1页。
    [3]艾青.秧歌剧的形式,解放日报.1944年6月28日。
    [1]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第400-403页。
    [1]艾青.秧歌剧的形式,解放日报.1944年6月28日。
    [2]蒋光慈.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1927年),蒋光慈文集.第4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24-125页。
    [1]1938年4月,《七月》社座谈会的议题就是“宣传、文学、旧形式的利用”。这样的议题恰好说明“旧形式的利用”之于文学真正目的就是宣传,在具体讨论到“旧形式利用与大众启蒙运动的关系”和“旧形式利用的起源”和背景时,胡风、聂绀弩、鹿地亘等与会者的结论便是:政治宣传用旧形式更为有效。见《关于“宣传、文学、旧形式的利用”座谈会记录》,《七月》,1938年第1期。
    [2]引自陈晋.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与中国先进文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91页。
    [3]犬田卯.日本农民文学史.东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昭和52年,第26页。
    [4]如马烽、西戎、束为等小说作家,以及李季、阮章水等诗人等是自觉学习农民艺术形式,对红色革命叙事产生很大影响。
    [1]弗朗索瓦·达高涅.理性与激情:巴什拉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第67页。
    [2]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88页。
    [1]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第6页,转引自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第356页。
    [1]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第358页。
    [2]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第357页。
    [3]毛泽东选集.第828页。
    [1]金紫光等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总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一粟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53页。
    [2]鲁迅在《论睁了眼看》等篇中严厉批评传统小说“大团圆”结构是瞒和骗文学。胡适在《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中指出:“中国文学……无论是小说,是戏剧,总是一个美满的团圆。……这种‘团圆的迷信'乃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铁证。”“做书的人明知世人的真事都是不如意的居大部分,他明知世上的事不是颠倒是非,便是生离死别,他却偏要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偏要说善恶分明,报应昭彰。他闭着眼睛不肯看天下的悲剧惨剧,不肯老老实实写天下的颠倒惨酷,他只图说一个纸上的大快人心。这便是说谎的文学。”见《胡适文存》第2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页。
    [3]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瞿秋白文集.(文学篇)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78页。
    [4]周扬.表现新的群众时代,解放日报.1944年3月21日。
    [1]艾青.秧歌剧的形式,解放日报.1944年6月28日。
    [2]参见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8-419页。
    [3]S.Lukes,“Political Ritual and Social Intergration”,转引自保罗·康纳德《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4]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42页。
    [1]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和神话.转引自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第106页。
    [2]叶紫.向导,叶紫小说精品.第225页。
    [3]草明.延安人,短篇小说选.第四册,第197-198页。
    [1]陈思和.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一册,第132页。
    [1]周立波.暴风骤雨.第216-217页。
    [2]周立波.暴风骤雨.第217页。
    [3]蒋光慈.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载《蒋光慈文集》第4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1]论战时的英雄文学.载《孙犁文集》第4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2]1938年,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中谈到浪漫主义时说:“积极浪漫主义的主要精神是不满现状,用一种革命的热情憧憬将来,这种思潮在历史上曾发生过进步作用。一种艺术如果只是单纯的记述现状,而没有对将来的理想的追求,就不能鼓舞人们前进。在现实中看到缺点,同时看到将来的光明和希望,这才是革命的精神,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有这样的精神。”此后,在鲁迅文艺学院成立一周年,毛泽东又以“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题词祝贺。分别见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二卷,112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中华报》,1939年4月2日。
    [1]高尔基曾指出集体创作的出现有三重意义:(一)使文学活动成为一个集体的运动,跟建设社会主义集体活动相适应;(二)更利于动员一切作家,运用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来表现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三)集体创作有利于广大的工农文学通讯员作家的成长,使他们在集体创作中提高文学水平,得到写作锻炼。转引自《提倡集体创作的意义一答李健汉陈志敏》,载1936年《读书生活》4卷第12期。
    [2]“通信员运动”是左翼文学运动最为看重的一种包括集体写作方式。属于“左联”的蓝衫剧团演出的戏剧大多是通过这种集体写作方式创作出来的。在剧本的编写过程中,不仅工人参与剧本的编写,而且剧本的执笔人往往不是一个人,通常“集合几个对艺术信念和创作路向都差不多的作家,取一种集会的形式,来共同口头地具体商讨关于题材,主题,表现形式,以及整个结构和描写手法等问题,这样详细地商讨决定以后,再推举一个作家按照大家的意见去写作;由他完成以后,再经过集体地检讨批判和改正,然后就成为一篇完整的作品了。”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这些作品主要“是一些时事剧”,“采用活报剧的形式”。如《生与死》、《解放》、《放下你的鞭子》、《转变》等。见侯枫:《回忆大道剧社》,《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第2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5页。
    [3]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文化斗争.1930年第1卷第1期。
    [4]沈端先.到集团艺术的路,拓荒者.1930年第1卷第4、5期。
    [1]南宫离.谈集体创作,夜莺.1936年第1卷第3期。
    [2]文槐.集体创作和集体批评,申报.1936年10月25日。
    [3]文槐.集体创作和集体批评,申报.936年10月25日。
    [4]1931年4月,在上海从事左翼戏剧运动的李伯钊到达中央苏区。在李伯钊的具体负责下,八一剧团和工农剧社相继成立,并且积极主张在戏剧创作中采用“集体创作方法”。1934年2一月,瞿秋白来到中央苏区后针对苏区缺乏戏剧创作人才的现实,瞿秋白认为在苏区推广集体写作不仅可以“多产生剧本”,而且能够提高作者的“写剧水平”。见姚时晓:《左翼“剧联”大事记》,《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史料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版第461页。戈丽:《苏维埃剧团春耕巡回表演纪事》,《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页。
    [1]雷铁鸣.戏剧运动在陕北,解放.1937年第1卷第8期。
    [2][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99-100页。
    [3]袁盛勇.延安时期的集体创作,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4]郭国昌.集体写作与解放区的文学大众化思潮,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
    [1]袁盛勇.延安时期的集体创作,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消息.纪念左权同志延安文艺界创作剧本,解放日报.1942年7月11日。
    [3]消息.西北局文委召集会议总结剧团下乡经验奖励优秀剧作,解放日报1944年5月15日。
    [4]周扬.延安市文教会艺术组秧歌座谈会撮要·前记,解放日报.1944年10月5日。
    [1]舒强.难忘的延安艺术生活.艾克思编.延安文艺回忆录.第19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张庚.解放区的戏剧--第一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发言,张庚自选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3月,第98页。
    [3]洛甫.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解放.1940年第8卷第103期。
    [1]周文.创作生活与集体生活.大众文艺,1940年9月15日第1卷第6期。
    [2]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808页。
    [3]周立波.后悔与前瞻,解放日报.1943年4月3日。
    [4]张庚.解放区的戏剧,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1224页。
    [5]厂明(严辰).关于诗歌大众化,解放日报.1942年11月1日第4版。
    [1]毛泽东.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的选举方针,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66页。
    [2]陈云.关于党的文艺工作者的两个倾向问题--在党的文艺工作者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3月29日。
    [3]江风.文艺评奖总结意见,大众报.1946年7月23日。
    [1]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解放日报.1944年4月8日。
    [2]张庚.解放区的戏剧,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1223页。
    [3]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解放日报.1944年3月21日。
    [4]胡正.谈晋绥边区群众剧运,人民时代.1946年第10期。
    [5]贺敬之.〈白毛女〉的创作与演出,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1656页。
    [1]唐小兵.我们怎样想象历史,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9页。
    [2]任桂林.从〈三打祝家庄〉的创作谈到平剧改造问题,解放日报.1945年9月8日第4版。
    [3]陈波儿.集体导演的经验,解放日报.1944年12月17日第4版。
    [1]周扬.关于政策与艺术--〈同志,你走错了路〉序言,解放日报.1944年6月2日第4版。
    [2]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陈晓明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4册,第195页。
    [3]刘芝明.从〈逼上梁山〉的出版谈到平剧的改造问题,解放日报.1945年2月25日。
    [4]参阅金紫光.在延安编演〈逼上梁山〉的经验.戴淑娟编.文艺启示录.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第288页。
    [5]刘芝明.从〈逼上梁山〉的出版谈到平剧的改造问题,解放日报.1945年2月25日。
    [1]参阅魏晨旭.“巩固了平剧革命的道路“--〈三打祝家庄〉的创作是在毛主席指示下进行的.戴淑娟编.文艺启示录.第318-319页。
    [1]参见尹康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沿革,广州大学学报,2005年2月。
    [2]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74-175页。
    [3]赵树理.也算经验,人民日报.1949年6月26日。
    [1]赵树理.地板,赵树理文集.第1卷,工人出版社,第63页。
    [1]赵树理.地板,赵树理文集.第1卷,第68-69页。
    [2]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见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第一卷.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496页。
    [3]黄锦华,刘笠.论解放战争期间的土地改革,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年1期,第66页。
    [4]同上。
    [1]冯雪峰.马加的〈江山村十日〉,冯雪峰论文集.(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19页。
    [2]周立波.关于写作,文艺报.1950年6月25日。
    [3]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得奖感受,新华月报.1952年4月,第214页。
    [1]梅仪慈.太阳照在桑干河L,丁玲研究在国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2页。
    [2]胡光凡、李华盛.周立波在东北,周立波研究资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5页。
    [3]胡光凡、李华盛.周立波在东北,周立波研究资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6页。
    [4]周立波.暴风骤雨.第162页。
    [5]周立波.〈暴风骤雨〉座谈会记录摘要,周立波研究资料.第29页。
    [1]周立波.〈暴风骤雨〉的写作经过,新华月报.1952年5月,第223页。
    [2]周立波.〈暴风骤雨〉是怎样写的?,周立波研究资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1页。
    [3]周立波.现在想到的几点,周立波研究资料.第287页。
    [4]吴黎平.忆立波,周立波研究资料.第146页。
    [5]林蓝.战士与作家---〈周立波论文集〉编后记,周立波研究资料.第221页。
    [6]胡光、李华盛.周立波在东北,周立波研究资料.第126页。
    [1]陈涌.我的悼念,周立波研究资料.第155页。
    [1]周扬.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人民日报.1951年6月27日,第3版。
    [2]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文学运动史料选.(第5册),第684页。
    [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1]周扬.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文艺报.1953年第19期。
    [2]转引自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30页。
    [1]萨支山在《“延安文艺”与“当代文学”》一文中通过赵树理创作的个案分析,对这一现象作了很清楚的阐释。见2003年第2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比如茅盾就将民族形式解释为“根源于民族语言而经过加工的文学语言”(标举的典范为鲁迅),而摒弃他称之为“技术性”的章回体、笔记体、故事顺序等,参见茅盾:《漫谈文学的民族形式》,《人民日报》,1959年2月24日。
    [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83-287页。
    [2]杨义.关于现代文学史编撰的几点随想,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胡乔木.当前思想战线的若干问题,胡乔木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92-493页。
    [2]吴立昌.重评基点和论争焦点--现代文学论争两“点”论,复旦大学.2003年第6期。
    [1]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1]阿瑞夫·德里克.现代主义和反现代主义.载萧延中《在历史的天平上》,第219-220页,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
    [2]因为现代性在西方呈现已经完成的状态,所以西方现代性,产生于反省西方社会现代化的文化思潮之中,具有强烈的批判色彩;而中国现代性,始终是一个几近梦想的“未完成的方案”,因此中国文学现代性始终含有“未来”和“理想”的意味,对社会现代化的渴望,大干对现代化境遇中人的存在本身的探寻,更缺乏对现代性本身的质疑于批判。
    [3]此借用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中的概念。他将启蒙主义和革命进步主义,黑格尔式的综合历史哲学和利奥塔的“宏伟叙事”,称为“进步理性主义”。见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p31-31。
    [1]相关论述见余虹.革命·审美·解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2]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东方出版中心,1991年版,第291页。
    [1](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和艺术,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第94页,李燕乔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这里的现实我们可以理解为心理压抑、性压抑、社会压抑等。
    [1]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第789页。
    [1]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7页。
    [1]《新青年》(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1922年7月1日。
    [2]《小说月报》.1921年1月10日--1921年9月第12卷号外。
    [3]《文化批判》.1928年1月创刊号--1928年第5期。
    [4]《太阳月刊》.1928年第1期--1928年第7期。
    [5]《创造月刊》.1928年第1卷第8期--1929年第2卷第6期。
    [6]《我们》.1928年5月创刊号--1928年8月第3期。
    [7]《新流月报》.1929年3月第1期--1929年12月第4期。
    [8]《海风周报》.1929年1月第1期--1929年2月第8期。
    [9]《拓荒者》.1930年1月第1期--1930年5月第4、5期。
    [10]《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1947年3月27日。
    [11]《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1期--2004年第4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4]《列宁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
    [5]《毛泽东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6]《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
    [7]《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9]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11]《周扬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2]《周作人自编文集》.止庵校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4]《杨念群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蒋光慈文集》第1-6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16]《茅盾文集》.第1-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17]张炯主编《丁玲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萧军.《八月的乡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乐其主编.《叶紫小说精品》,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
    [20]《赵树理文集》.山西大学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
    [21]《何其芳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22]周立波.《暴风骤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23]《短篇小说选》第1-4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24]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1]王瑶主编.《中国新文学史稿》,北京:北京开明书店.1951年版。
    [2]丁易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上海: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版。
    [3]刘绶松主编.《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4]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6]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1998年版。
    [8]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王庆生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
    [11]黄曼君主编:《近百年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2][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3]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邹恬、许志英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上下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5]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6]刘增杰.《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7]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18]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说》,香港:香港青文书屋.1997年版。
    [19]王永生主编.《中国现代文论选》,(上、中、下),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0]陈平原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共5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1]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全三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22](斯洛伐克)玛丽安·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23]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4]朱鸿召.《延安文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5]温济泽.《王实味冤案平反纪实》,北京:群众出版社.1993年版。
    [26]王学典.《二十世纪中国史学评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文学理论集》(一、二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文学理论集》史料索引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3]阿英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4]郑振铎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5]《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影印本),胡适选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6]《文艺运动史料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7]《“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8]沈承宽、黄侯兴、吴福辉编,《张天翼研究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9]张大明.《不灭的火种--左翼文学论》,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0]李何林编.《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1]陈瘦竹主编.《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南京大学学报出版社.1980年版。
    [12]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3]《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理论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廷安文艺丛书·文学运动理论编》,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1656页。
    [15]金紫光等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6]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
    [17]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
    [18]孙席珍,王中忱.《丁玲研究在国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9]李华盛、胡光凡编.《周立波研究资料》,1983年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20]《赵树理研究文集·外国学者论赵树理》,中国赵树理研究会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
    [21]汪洪编.《左右说丁玲》,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版。
    [22]韦君宜.《思痛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23]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4]曾庆瑞、赵遐秋.《中国现代小说140家札记》,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年版。
    [2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26]林默涵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小说编》,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
    [27]《毛泽东年谱》,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美)韦勒克、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2](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5](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6](意)加林.《意大利人文主义》,三联书店.1998年版。
    [7](英)凯蒂.索珀.《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8](美)《人文》杂志社编.《人文主义:全盘反思》,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
    [9](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10](匈)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1](匈)乔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张西平译.重庆: 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2]《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3]F.A.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俄罗斯)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5](法)路易.迪蒙.《论个体主义》,谷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6](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7](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8](意)巴蒂斯塔.莫迪恩.《哲学人类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0](英)赛亚.伯林.《自由论》,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21](德)潘能伯格.《人是什么-从神学看当代人类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22](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23](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4](德)卡尔·曼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25](德)卡尔·曼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6](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刘训练,佟德志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7](英)约翰.邓恩.《民主的历程》,林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8](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9](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杂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0]周宪等编.《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1](意)安东尼奥·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32]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3](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34](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汤因比.《历史研究》,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6](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 卢华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7](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8](美)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39](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0](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健译.香港: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41](日)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王俊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3](俄)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4]A.W.古尔德纳《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杜维真、罗永生、黄蕙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45](法)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蔡英文译.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
    [46](德)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47](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张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48]米歇尔·福柯.《主体解释学》,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9]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50](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0年版。
    [51](法)弗朗索瓦·达高涅.《理性与激情:巴什拉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2](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李燕乔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53]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54](法)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5]J·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鲁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6]周宪等主编.《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7]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8]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59]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0]王富仁.《中国的文艺复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1]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流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62]邵伯周.《人道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年版。
    [63]刘增杰.《云起云飞--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透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64]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5]王向远.《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轮》,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6]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67]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浪漫的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68]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9]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7月版。
    [70]艾晓明.《中国左翼文艺思潮探源》,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1]周行之.《鲁迅与左联》,台北: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版。
    [72]胡风.《胡风评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73]苏光文主编.《中国现代无产阶级文学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74]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5]李今.《个人主义与五四新文学》,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76]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77]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78]韩毓海.《锁链上的花环》,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79]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80]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1]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2]王先霈等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83]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84]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85]李强.《自由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6]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7]应奇.《从自由主义到后自由主义》,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88]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年版。
    [89]张宝明.《自由神话的终结》,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90]贺照田编.《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长春:吉林人们出版社.2003年版。
    [91]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92]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93]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5]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
    [96]《中国乡村研究》第三辑,黄宗智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97]李世涛.《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98]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9]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00]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1]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版。
    [102]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1年版。
    [103](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