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镜花缘》副词“才”的语义考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清小说一直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语料,通过对不同时期作品的研究,可以看出近代汉语逐步演变的过程。《镜花缘》的初稿大约完成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晚于《儒林外史》、《红楼梦》五六十年,而比《儿女英雄传》早了六十年左右,因此对《镜花缘》语言进行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这一时期近代汉语的一些发展变化,对于研究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是有一定意义的。
     本文追溯了“才”类副词的多项语义及其相互的影响,描写了它们的共同发展演变方向,总结了副词“才”的基本义和派生义。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副词“才”的多种语义和功能,通过对语言材料《镜花缘》中717例“才”字句的检索,把“才”字句分为:①表示主观评价;②表示条件、原因;③表示语气。其中①类有表示时间、表示程度、表示数量范围三个小类,②类有表示唯一的条件、表示原因两个小类(《镜花缘》中没有表示明显目的关系的“才”)。③类有表示辩驳和强调两个小类。“才”常常既表示时间关系,又有逻辑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
     本文在对《镜花缘》中副词“才”进行穷尽性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副词“才”的语义层面的基本面貌,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汉语史上,副词“才”的虚化完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最早出现的副词“才”的语义主要是表两个动作、行为或事件的前后相承,时间上表现为先后,逻辑上表现为因果、条件等,后来,随着人们语用表达的需要,“才”所承载的主观性也越来越强。
     《镜花缘》时期是“才”语义表示“正在”的衰落期。副词“才”在此前的《红楼梦》中,可以和“正”结合使用,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但到《镜花缘》中,“才”和“正”脱离了,“才”表示“正在”的语义已逐步减退。
     《镜花缘》中的“才”可以和“只”、“就”、“又”等自由搭配,表示两种情况的瞬间连接,而现代汉语中,我们更多的是选择“刚”来和它们搭配,表示两种情况的瞬间连接。
     《镜花缘》中,当“才”表示时间、数量、程度时,“才”字句中会出现表量词语。当“才”表示唯一条件时,与之搭配的“必须”类副词,有双音节形式,也有单音节形式,其中单音节形式副词“必”、“须”常常结合为“必须”,“定”、“务”的后面常和助动词“要”结合使用,这大概是受了双音节化趋势的影响。到现代汉语,这类副词基本上都是以双音节的形式出现。
     《镜花缘》中的副词“才”常与“是”、“好”等词语结合出现在句末,这种句式中的“才是”、“才好”结合程度紧密,也常与语气词“呢”结合,有表示强调的功能,“才”不能自由提取,“才是”、“才好”结构趋向凝固,语义也逐渐融合。
Ming-Qing fictions are always important linguistic materials used to study modern Chinese linguistics. Through making a study of the works in different periods, we can find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modern Chinese. The first draft of Flowers in The Mirrors was completed in 1815 posterior to The Scholars and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bout 50 years and prior to The Young Heroes and Heroines' Story about 60 years. Thus the linguistic study of Flowers in The Mirrors can make us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 of modern Chinese during that period, which has significance for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Chinese.
     In this dissertation, we pay attention to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adverb such as Cai and their mutual relationships, describe their evolution direction and summarize the basic semantic meaning of the adverb Cai and its derivative semantic meaning.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variety of semantic meanings and functions of the adverb Cai, a total of 717 sentences which contain adverb Cai in Flowers in The Mirrors are drew out and grouped under three categories: expression the subjective appraisal; expression the condition, the reason, the goal; expression the mood. Then the function of expression the subjective appraisal can be divided into expression time, extent and quantity; the function of expression the mood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refuting mood and emphasis. Cai often expresses time relationship, logic causal relationship or conditions relationship.
     Through anglicizing all the sentences contains adverb Cai in Flowers in The Mirrors, the major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ing:
     In Chinese linguistic history, Cai kind of Adverbs such as Shi, Fang have a similar evolution process which firstly expresses time semantic meaning, and then were used to express continue semantic meaning. In the Flowers in the Mirrors Age, Cai represented ZhengZai Semantic meaning was fading, adverb Cai represented ongoing action as a feature of modern Chinese was dying out, and gradually substituted by ZhengZai. There were more adverb ZhengZai in Flowers in the Mirrors were used to represent ongoing action. Cai was arranged in pairs or groups with Zhi, Jiu, and You in Flowers in the Mirrors to express the instant connectivity of two actions, but the modern Chinese often choice Gang to match. In modern Chinese, adverb Cai has been partly replaced by Gang. In Flowers in The Mirrors, while Cai was used to express time, quantity or extent, usually measure word appeared in the sentence simultaneous; Furthermore, Cai often union jointed Shi or Hao etc appeared at the end of this sentence, Cai also can be bonded with the mood word to express emphasis, but in this instance, adverb Cai can not be extracted freely, the structure of CaiShi or CaiHao are fixed and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CaiShi or CaiHao are fused.
引文
1 参看王力 2004《汉语史稿》,中华书局,36 页。
    2 参看郭锡良 1997《汉语史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25 页。
    3 参看蒋绍愚 1994《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30 页。
    4 参看鲁迅 1998《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73 页。
    
    1参看陆检明、马真 1999《现代汉语虚词散论 (修订版)》语文出版社,2 页。
    2参看张蕊青 2000《李汝珍与海州风物》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3 期。
    
    1 参看胡适 1999《中国章回小说考证·镜花缘考证·李汝珍》安徽教育出版社,396 页。
    2 参看汪龙麟 2000《20 世纪<镜花缘>研究述评》东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4 期。
    
    1此字为“从才从匕”,因无法打出文字,我们用符号,“*”来代替,下同。
    2参看张谊生 2000《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75-79 页。
    3参看荆门市博物馆 1998《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释文注释》北京文物出版社,157-160 页。
    4例句引自周守晋 2004《“主观量“的语义信息特征与”就”、“才”的语义》《北京大学学报》第 3 期。
    
    1《老乞大》的语料见刘坚、蒋绍愚 1990《近代汉语语法资料刊编》(元代明代卷)商务印书馆,122 页。
    2 参看张谊生 2000《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97 页。
    
    1 例句引自张玉金 1996《古今汉语虚词大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
    2 参看赵克诚 1987《近代汉语语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也以此为最早用例。
     1 参看董志翘等 1994《中古虚词语法例解》吉林出版社。
    2 参看张谊生 2000《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94-107 页。参看邵敬敏 1997《从副词“才”看语义与句法的相互关系》《汉语学习》,第 3 期。
    
    1 参看张谊生 2000《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18 页。
    2《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简称《汇编》,下同。
     1 参看李宗江 1999《汉语“才”类副词共同的语法化方向》山东教育出版社,500 页。
    1参看邵敬敏《汉语语法专题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30~339 页。
     1 参看张亚军 2002《副词与限定描状功能》安徽教育出版社,259 页。
     1 参看董志翘等 1994《中古虚词语法例解》吉林出版社。
    1邵敬敏 1990《副词在语法结构中的语义指向初探》,《汉语论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2-66 页。
    2陈小荷 1994《主观量问题初探——兼谈副词“就”、“才”、“都”》,《世界汉语教学》,第 4 期。
    3陆俭明 1997《关于语义指向分析》,《中国语言学论丛》,第 4 期。
    4张谊生 2000《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84-86 页。
    5李宇明 2000《量词与数词、名词的扭结》,《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3 期。
     1参看沈家煊 1994《“好不”不对称用法的语义和语用解释》,《中国语文》第 4 期。
     1参王楠 2003《“才”字句的句法语义分析》,《中文信息学报》第 1 期。
     1 参张宝胜《副词“才”的主观性》,见中国语文杂志社编的《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36 页。
     1例句(1), (2), (3)引自张谊生 2000《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115 页。
     1例句引自张谊生 2000《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116 页。
     1参看张谊生 2004《现代汉语副词探索》上海:学林出版社,392 页。
     1 参看张谊生 2000《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80 页。
    1 8 个例句引自张谊生 2000《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80-82 页。
    2 同上 1,81 页。
    3 参看杨荣祥 1999《近代汉语副词简论》,《北京大学学报》第 3 期。
    4 同上 1,80 页。
    5 例句引自俞光中[日]植田均 1999《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学林出版社,312-313 页。
     1 参看齐沪扬、张谊生、陈昌来 2002《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综述》安徽教育出版社。
    白梅丽 1987 《现代汉语中“就”与“才”的语义分析》,《中国语文》第 5 期。
    北京大学中文系 1955、1957 级语言班 1986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商务印书馆。
    陈昌来 2004 《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学林出版社。
    陈小荷 1994 《主观量问题初探——兼谈副词“就”、“才”、“都”》,《世界汉语教学》第4 期。
    戴春霞 2005 《关于副词“才”的主观量问题初探》,《语文学刊》第 12 期。
    董志翘 1994 《中古虚词语法例解》,吉林出版社。
    顾海芳 2002 《〈镜花缘〉语言现象散论》,南京师范大学。
    郭锡良 1997 《汉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
    侯学超 1998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 适 1999 《中国章回小说考证·镜花缘考证·李汝珍》,安徽教育出版社。
    黄伯荣、廖序东 2004 《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蒋绍愚 1994 《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
    荆门市博物馆 1998 《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释文注释》,北京文物出版社。
    李宇明 2000 《量词与数词、名词的扭结》,《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3 期。
    李宗江 1998 《汉语“才”类副词共同的语法化方向》,《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 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 1998 《汉语总括副词的来源和演变》,《汉语史研究集刊》,巴蜀书社。
    ——— 1999 《汉语“才”类副词共同的语法化方向》,《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 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 1999 《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刘 坚、蒋绍愚 1990 《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商务印书馆。
    刘 坚等 1992 《近代汉语虚词研究》,语文出版社。
    刘月华等 2001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鲁 迅 1998 《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陆俭明 1997 《关于语义指向分析》,《中国语言学论丛》第 4 期。
    陆检明、马真 1999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版)》,语文出版社。
    吕叔湘 1980 《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齐沪扬、张谊生、陈昌来 2002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综述》,安徽教育出版社。
    钱毓英 2005 《〈儿女英雄传〉中的副词“才”》,四川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编写组 1992 《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
    邵敬敏 1990 《副词在语法结构中的语义指向初探.汉语论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7 《从副词“才”看语义与句法的相互制约关系》,《汉语学习》第 3 期。
    ——— 2000 《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印书馆。
    ——— 2003 《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沈家煊 1994 《“好不”不对称用法的语义和语用解释》,《中国语文》第 4 期。
    史金生 1993 《时间副词“就、再、才”的语义语法分析》,《逻辑与语言学习》第 3 期。
    ——— 2003 《语气副词的范围、类别和共现顺序》,《中国语文》第 1 期。
    史锡尧 1990 《副词“才”的语法组合功能、语义、语用考察》,《烟台大学学报》第 2 期。
    ——— 1990 《副词“才”的一些特殊用法》,《中学语文教学》第 8 期。
    ——— 1991 《副词“才”与“都”、“就”语义的对立和配合》,《世界汉语教学》第 1期。
    孙中运 1994 《谈“才”、“在”、“栽”的古今关系》,《大连教育学院学报》第 1 期。
    汪龙麟 2000 《20 世纪〈镜花缘〉研究述评》,《东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4 期。
    王 还 1956 《“就”与“才”》,《语文学习》第 12 期。
    王 力 2004 《汉语史稿》,中华书局。
    王 力 1985 《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
    王 楠 2003 《“才”字句的句法语义分析》,《中文信息学报》第 1 期。
    卫 斓、朱 俐 2000 《试谈“才、就、V 到”的语用条件及教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增刊》。
    吴福样 1996 《敦煌变文语法研究》,岳麓书社。
    杨荣祥 1999 《近代汉语副词简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3 期。
    俞光中、植田均[日] 1999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学林出版社。
    张宝胜 2003 《副词“才”的主观性》,《语言科学》第 5 期。
    ——— 2003 《副词“才”的主观性》,《语法研究和探索(12)》,商务印书馆。
    张 斌 2000 《现代汉语虚词》,华东师大出版社。
    ——— 2002 《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 斌、张谊生 2002 《现代汉语虚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蕊青 2000 《李汝珍与海州风物》,《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3 期。
    张 旭 1999 《估价副词“就”和“才”的语用过程分析》,《天津师大学报》第 2 期。
    张亚军 2002 《副词与限定描状功能》,安徽教育出版社。
    张谊生 1990 《副词“才”语法语义分析》,徐州师范学院。
    ——— 1993 《试说近代汉语副词“才”的特殊用法》,《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第 4 期。
    ——— 1996 《现代汉语副词“才”的句式与搭配》,《汉语学习》第 3 期。
    ——— 1999 《现代汉语副词“才”的共时比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第 28 卷。
    ——— 2000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
    ——— 2004 《现代汉语副词探索》,学林出版社。
    张谊生、吴继光 1994 《略论副词“才”的语法意义》,《语法研究与语法应用》,北京语 言学院出版社。
    张玉金 1996 《古今汉语虚词大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
    张明莹 2007 《副词“才”的语义发展脉络》,《云梦学刊》第 28 卷第 6 期。
    赵克诚 1987 《近代汉语语法》,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周守晋 2004 《“主观量”的语义信息特征与“就”、“才”的语义》,《北京大学学报》第 3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