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转型研究:一种双层认知视角的解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一般地说,可以从国际环境、国内坏境、决策者这三个层次解析外交战略转型。本文的分析框架是双层认知调整,其特点是将国际环境的变动、国内坏境的变化和决策者的认知调整结合在一起,认为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动是外交战略转型的根源,是结构性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战略是否转型、如何转型还取决于决策者对当下国际、国内两个层次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认知与判断、对现行战略绩效的评估。只有在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环境的变动促使决策者认知发生了调整,旧观念变革,新观念产生,才能导致外交战略转型。只有决策者认为现行战略正带来损失,不调整战略将一定造成更大的损失时,获益比例高于损失时,才可能促动外交战略转型。
     1980年代,中国外交发生了转型。从总体上看,比较转型前后的中国外交战略的特点,主要变化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战略目标和任务方面,由不相信世界能保持持久和平,着眼延迟战争爆发,推进世界革命,转向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共同经济繁荣。二是在战略制定方面,由意识形态色彩浓厚转向国家利益为重,由反对现存国际体系转向参与国际体系,认识到首先要发展自己,只有在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后,才能影响世界。三是战略途径方面,由结盟外交转向不结盟的独立自主外交,由安全第一一转向安全与发展并重,由对外封闭半封闭转向全面对外开放,由偏重双边外交转向双边外交与多边外交相结合。根据外交战略转型的双层认知调整模式,我们发现:中国外交战略转型的直接动力是国家战略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需要。而国家战略转变又以决策层对中国基本国情、国内主要矛盾和工作重点及时代主题、国际形势特征及发展趋势的再认知为依掘,是国情观、时代观、安全观、发展观等观念变革的结果。
     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转型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是大国外交战略和对外经济战略的转变。70年代,中国实行联美反苏的大国外交战略。80年代调整为不结盟的独立自主的大国外交战略。究其原因,是因为决策层改变了对安全威胁的认知,改变了对中国国际角色的定位。改革丌放前,中国实行自力更生的对外经济战略,改革丌放后调整为对外丌放的对外经济战略。其原因是,决策层改变了对世界经济特征及发展趋势、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的认知。
     论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解释、预测中国外交行为的关键是研究、分析决策层对国内、国际坏境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及现行战略绩效的认知和评估,国家战略的选择及取向。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都会对决策者的认知调整产生影响。比较而言,中国的国内政治状况,中国最高决策层对国内环境基本特征的认知和判断,更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对国际环境特征的认知和判断,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Generally speaking, we can explain foreign strategy change from three levels: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domestic environment and decision-makers.I present an explanatory model called two-level perception readjustment for foreign strategy transition. The model presented here implies a research design that is based on a three-step procedure. I first identify a number of sources that are mediated by decision-makers who act with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order to bring about a change in strategy. The sources are divided into two broad categories,follow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s. I adhere to the view that structural conditions can have no independent impact on 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ing. In other words,it is not the objective reality that counts, but how this is perceived and reacted to by the decision-makers. The model is therefore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sources of change need to be perceived by decision-makers and trigger alterations in their beliefs in order to have an impact on foreign strategy. The belief change is most likely when decision-makers perceive that their current strategy are incurring painful costs; that a failure to change strategy is virtually certain to result in further painful costs.
     China's foreign policy was reoriented in 1980s. The main change includes: The first one is strategy aim and task. Before reorientation ,China didn't believe that humanbeing can get a long peace, war will take place one day. So we should avoid war by world revolution. After reorientation, China believes that humanbeing can get a long peace.The aim and task is to build a peaceful, friendly and prosperous world . The second one is strategy making. Before reorientation, ideolog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ecision making. After reorientation, national interes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cision making. In reform and open-up period, the most important national interest i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third one is strategy tools. Before reorientation, China's main tools were bilateral diplomacy, alliance diplomacy,self-reliance. After reorientation,China's main tools are multilateral diplomacy, non-alliance diplomacy,opening up. Then I describe and explain China's foreign strategy general change after reform and open -up according to the two-level perception readjustment model. After the 3rd Plenay Session of its 11th Central Committee,the focus of the nationwide work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hifted to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drive.To ensure a smooth progres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adapt to the evolving international situation,China's leaders readjust foreign stategy.They rejudged times,international scene and domestic principal contradiction,work emphasis. According to new judgement,China made new national strategy and foreign strategy.
     The great power strategy and foreign economy stratey change are the most obvious one in foreign policy reorientation in 1980s. In 1970s, China made a strategy to ally the United States against the Soviet Union. In 1980s,China made an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y. The reason is that leaders rejudged security threat and international role. Before reorientation,China made a self-reliance stategy to develop economy.After reorientation, China made an opening-up policy.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leaders repercept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world economy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china's economy and world economy.
     The conlusion is that the key to analyse and predict China's foreign policy behavior is China's leaders' two-level perceptions to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 nationl strategy choice. The decision-maker's perception will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situations. Comparatively speaking, China's leaders' perception of domestic environment and domestic politics situation is more important.They influence leaders' perception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foreign strategy making.
引文
①中国学者的成果有代表性的是,博士论文类,朴瑞玲:《论80年代中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变》,1998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外交史、教材、论文集类,有代表性的如:韩念龙主编的《当代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田曾佩主编的《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石志夫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1949、10-1989、10)》(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宫力主编的《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与实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刘山、薛君度主编的《中国外交新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李宝俊的《当代中国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曲星的《中国外交5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杨奎松主编的《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等。论文类,有代表性的如:高放的《中国国际战略的演变》,《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9期;李慎之的《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4期;章百家的《改变自己影响世界》,《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秦亚青的《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安全利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时殷弘的《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朱立群的《观念转变、领导能力与中国外交的变化》,《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1期等。外国学者有代表性的成果是:Edited by Harry Harding,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1980s(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Robert G. Sutter,Chinese Foreign Policy:Development after Mao(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86).Sanqiang Jian,Foreign Policy Restructuring as Adaptive Behavior:China’s Indeppendent Foreign Policy 1982-1989,(Lanham.New York.London: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Inc,1996).Quansheng Zhao,Intepret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the Micro-Macro Linkage Approach,(Hong Kong an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Eiteded by Samuel S. Kim,China and the World:New Directions in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Boulder and San Francisco:Westview Press,1989).
    ①杨奎松主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页。
    ②时殷弘:《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34页。
    ③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5-16页。
    ④贾庆国:《中国的崛起与中国外交的调整》,郑宇硕等著:《后冷战时期的中国外交》,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64-69页。
    ①Sanqiang Jian,Foreign Policy Restructuring as Adaptive Behavior:China’s Indeppendent Foreign Policy 1982-1989,(Lanham.New York.London: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Inc,1996).
    ②Quansheng Zhao,Intepret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the Micro-Macro Linkage Approach,(Hong Kong an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③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8-362页。
    ④朱立群:《观念转变、领导能力与中国外交的变化》,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1期,第9-20页。
    ①哈里什·卡普尔主编:《开放中的中国—国外专家对我外交政策调整的分析》,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页。
    ①Richard C. Snyder,H.W.Bruck,Burton Sapin,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ing(Revisited),New York:Palgrave Macmilan,2002, pp. 59-60.
    ②Ibid.
    ③Harold and Margaret Sprort,”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in edited by James N. Rosenau,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9, pp. 41-56.
    ④参见林民旺:《前景理论与外交决策》,《外交评论》2006年第5期,第62-68页。
    ①彭敏谦:《美国对外经济战略》,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导论,第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5页。
    ②《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439页。
    ③《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351页。
    ④《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33页。
    ⑤《大辞海》(军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⑥Encyclopedia International,Lexion Publications,Vol.17,1982, p. 305.转引自李少军主编:《国际战略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⑦Grolier Academic Encyclopedia,Grolier International Inc,Vol.18,1991, p. 289.转引自李少军主编:《国际战略报告》,第26页。
    ①Robert H. Dorrf,“Strategy,Grand Strategy,and the Search for Security,”The Search for Security:A U.S. Grand Strateg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eds.Max G. Manwaring,Edwin G. Corr and Robert H. Dorff,(Westport:Praeger Publishers,2003), p. 128.
    ②[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时殷弘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6、283页。
    ③Avery Goldstein,Rising to the Challenge:China’s Grand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 Security,(Standford: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p. 18.
    ①李少军主编:《国际战略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②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编:《战争与战略理论集粹》,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79页。
    ③利德尔·哈特:《战略论》,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第449页。
    ④John M. Collins,Grand Strategy:Principles and Pratices,(Amapolis:Naval Institute Press,1973),pp.14-15.
    ①Alastair Iain Johnson,Cultural Realism: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Princeton:Princeon University Press,1995), p. 37.
    ②张季良主编:《国际关系学概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77页。
    ①[美]保罗·肯尼迪编:《战争与和平的大战略》(时殷弘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②对国家战略的定义,参考了军事科学院编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6页的国家战略条目。
    ③对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的定义,参考了军事科学院编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4页的国防政策、国防战略两个条目。
    ④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战略学》,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①对路线、方针、政策的区分,参考了军事科学院编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的军事路线、军事方针、军事政策三个条目。
    ②王缉思:《关于构筑中国国际战略的几点看法》,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4期。
    ③关于中国的外事领导体制,可参见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9-80页。
    ①[美]威廉森·默里、[英]麦格雷戈·诺克斯、[美]阿尔文·伯恩斯坦编:《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时殷弘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②对战略变化的定义,参考了军事科学院编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9页的战略转变条目。
    ③赵克增:《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90-92页。
    ①K.J.Holsti,ed.,Why Nations Realign:Foreign Policy Restructuring in the Postwar World(,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1982), p. 2.
    ②Thomas J. Volgy and John E. Schwarz,“Foreign Policy Restructuring and Myriad Webs of Restraint,”Foreign Policy Restructuring:How Governments Respond to Global Change,eds. Jerel A. Rosati,Joe D. Hagan and Martin W. Sampson,(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4),p. 25.
    ①K.J.Holsti,ed., Why Nations Realign:Foreign Policy Restructuring in the Postwar World, pp. 4-5.
    ②Charles F. Hermann,“Changing Course:When Governments Choose to Redirect Foreign Policy”,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1990)34, pp. 5-6.
    ①Charles F. Hermann,“Changing Course:When Governments Choose to Redirect Foreign Policy”,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1990)34, pp. 11-12.
    ②李少军主编:《国际战略报告》,第104页。
    ①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245页。
    ②Werner J . Fel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spirations and Reality ,(NewYork :John Wiley ),1984 ,pp. 2 - 3.转引自[日]佐藤英夫:《对外政策》(王晓滨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③William Wallace , Foreign Policy and the Political Process (London :Macmillan ,1971) ,p. 11.
    ①[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②[美]罗伯特·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151页。
    ③王缉思:《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①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第16页。
    ②Michael Ng-Quinn,“International Systemic Constraints on Chinese Foreign Policy,”China and the World, ed. Samuel S.kim,( Boulder:Westive Press, 1984),pp.83-103.
    ③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第17页。
    ①苏长和,《周边制度与周边主义—东亚区域治理中的中国途经》,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期,第7-14页。
    ②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第18页。
    ③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第348-362页。
    ④[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第11页。
    ①王缉思:《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9页。
    ②David Skidmore,“Explaining State Response to International Change,”Thomas J. Volgy and John E. Schwarz,“Foreign Policy Restructuring and Myriad Webs of Restraint,”Foreign Policy Restructuring:How Governments Respond to Global Change,ed. Jerel A. Rosati,Joe D. Hagan and Martin W. Sampson(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pp. 50-52. pp. 28-29.
    ③K.J.Holsti,ed.,Why Nations Realign:Foreign Policy Restructuring in the Postwar World.
    ①Charles F. Hermann,“Changing Course:When Governments Choose to Redirect Foreign Policy”, pp. 5-6.
    ②Thomas W. Robinson,“Restructur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1959-76:Three Episodes,”Why Nations Relain:Foreign Policy Restructuring in the Postwar World ,ed.K.J.Holsti (London:George Allen﹠Unwin,1982), pp. 134-155.
    ①Margaret G. Hermann,“Effects of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Political Leaders on Foreign Policy”, Why Nations Act: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or Foreign Policy Studies,eds.,Maurice A. East,Stephen A. Salmore and Charles F. Hermann,(Sage Publications,Inc.,1978), p. 68.
    ②Alastair Iain Johnston,Cultural Realism and Strategy in Maoist China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Norms and Identy in World Politics, ,ed. Peter J.Katzenstei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pp. 216-268.
    ③冯惠云:《防御性的中国战略文化》,载《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4期,第1-23页。
    ①Jack S. Levy,“Learning and Foreign Policy:Sweeping a Conceptual Minefield”,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pring 1994), pp. 279-312.
    ①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战略学》,第179-180页。
    ②[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594-595页。
    ③James N. Rosenau,Linkage Politics:Essays on the Convergence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New York:Free Press,1969).
    ④参见李巍、王勇:《国际关系研究层次的回落》,载《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3期,第112-142页。
    ⑤Robert D. Putnam,Nicholas Bayne,Hanging Together:The Seven-Power Summits,(Cambridge:Harw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①Robert D. Putnam,“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The Logic of Two-level Games,”in Peter B. Evans,Harold K. Jacobson,Robert D. Putnam ,eds.,Double-Edged Diplomacy:International Bargaining and Domestic Politic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pp.431-468.
    ②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Peter B. Evans,Harold K. Jacobson,Robert D. Putnam,eds.,Double-Edged Diplomacy:International Bargaining and Domestic Politic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Helen V.Milner,Interests,Institutions,and Information: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Jeffrey S.Lantis,Domestic Constraints and the breakdown of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Westport:Praeger Publishers,1997.
    ③Andrew Moravcsik,“Integrating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Bargaining,”in Peter B. Evans,Harold K. Jacobson,Robert D. Putnam,eds.,Double-EdgedDiplomacy:International Bargaining and Domestic Politic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p.15.
    ①《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2006年8月24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②Richard C. Snyder,H.W.Bruck,Burton Sapin,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ing(Revisited), New York:Palgrave Macmilan,2002, pp. 59-60.
    ③[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第6页。
    ①[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第18、19、21页。
    ②Harold and Margaret Sprort,”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in edited by James N. Rosenau,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9, pp. 41-56.
    ③Jerel Rasati,“The Power of Human Cognition and Policymaker Beliefs in Foreign Policy and World Politics”,manuscript,转引自张清敏:《美国对台军售政策研究:决策的视角》,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④王缉思:《国际政治的理性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23页。
    ②参见中共中央文件《五·一六通知》,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这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①李钢:《外交决策中的认知和人格因素》,载《科学决策》1998年第2期,第34页。
    ②From Max Weber,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H. H. Gerth and C. Wright Mill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6), p. 280.转引自[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导言,第36页。
    ③Karen Mingst,Essential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 1999), pp. 150-151.
    ④Judith Goldstein and Robert O. KeoHane,Ideas and Foreign Policy:Beliefs,Institutions and Political Change,(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iversity Press,1993), pp. 3-13.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4-297页。
    ②[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导言,第30页。
    ①参见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②[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138页。
    ③李心丹:《行为金融学—理论及中国的证据》,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82页。
    ④庄锦英:《决策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①庄锦英:《决策心理学》,第321页。
    ②庄锦英:《决策心理学》,第321-322页。
    ③Yaacov Y.I. Vertzberger,Misperceptions in Foreign Policymaking:the Sino-Indian Conflict,1959-1962,(Boulder:Westview Press,1984),pp.11-59.
    ④邝杨:《〈对外政策变化的政治学〉简介》,载《欧洲》1999年第3期,第77-78页。
    ①Charles F. Hermann,“Changing Course:When Governments Choose to Redirect Foreign Policy”, pp. 14-20.
    ②[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4页。
    ③Jeffrey W. Legro,Rethinking the World,(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5), pp. 28-37.
    ④参见林民旺:《前景理论与外交决策》,《外交评论》2006年第5期,第62-68页。
    ①庄锦英:《决策心理学》,第116-117页。
    ②李心丹:《行为金融学—理论及中国的证据》,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76页。
    ③David A. Welch,Painful Choices-A Theory of Foreign Policy Change, p. 46.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5页。
    ①杨奎松:《新中国从援越抗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的政策演变》,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第193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1956年9月28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③《毛泽东会见澳共领导人夏基谈话记录》(1959年10月26日)、《毛泽东与金日成谈话记录》(1960年5月21日)、《毛泽东会见委内瑞拉革命左派运动主席安东尼奥·德尔加多·洛萨谈话记录》(1961年4月3日》,转引自杨奎松:《毛泽东的“冷战”观》,载《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7年8月号。
    ①章百家:《变动中的国际环境与中国对美政策(1954-1970)》,载《1955-1971年的中美关系-缓和之前:冷战冲突与克制的再探讨》(姜长赋、罗伯特·罗斯主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186页。
    ②《周恩来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189页。
    ③关于中苏关系,王稼祥认为要尽可能避免中苏关系的破裂,美国最怕的是苏联,特别是中苏团结,互相不公开批评对方的内部事务,不把修正主义当作反马克思主义进行公开直接的批判;关于中美关系,他认为应采取较为缓和的态度,要避免把美国的锋芒全部集中地吸引到中国身上;关于中印关系,他认为印度不是我们的民族敌人,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中印争端;关于支持各国人民革命问题,他认为对别国革命应该积极支持,但必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武装斗争不是争取民族独立的唯一道路,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同没有取得胜利的共产党不同,它由于有外交关系,不能公开号召别国人民起来革命,相反地只能说不干涉别国内政,不能以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推动别国革命的动力,否则将导致打到别国去进行革命战争。详见朱良:《无私无畏追求真理的王稼祥》,载《当代世界》2006年第9期。
    ①《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公报》,1962年9月28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②《周恩来在八届十中全会上的讲话》(1962年9月26日),转引自杨奎松:《毛泽东的“冷战”观》,载《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7年8月号。
    ①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两种根本对立的和平共处政策-六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1963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②《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公报》, 1966年8月28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③林彪:《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 1967年8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969年4月28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②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版,第209页。
    ③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75年1月2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④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0页。
    ①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第1648页。
    ②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第1645页。
    ③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43页。
    ④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第1646-1647页。
    ⑤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第1656页。
    ①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第1670-1671页。
    ②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73年9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③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75年1月2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有学者认为,与第一世界的美国缓和下来,争取第二世界,团结第三世界,最大限度地孤立自己的头号敌人苏联,这就是毛泽东依据统一战线的经验,提出三个世界理论的重要政策考虑。三个世界理论代表了毛泽东外交思想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表现在,它在分析国际事务,区分敌我时,已不再用阶级的标准,按照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线,用一个一成不变的公式,把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看成是铁板一块了。它注意到,在国家关系问题上,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共同利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并不能做到步调一致,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同样也可能出现严重的利益冲突。处理国家关系,必须根据自己国家实际状况和现实需要的考虑,考虑到整个国际政治发展的现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化解不必要的冲突,同时孤立和打击对自己、对世界和平和国际无产阶级利益危害最大的极少数国家。显然,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中国对外政策的急剧转变就可以说通了。参见杨奎松主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184页。
    ②《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600-601页。
    ③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449-450页。
    ①沈志华、李丹慧:《晚年的外交战略:探索和矛盾》,载《世界知识》2006年第17期,第24页。
    ②《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32页。
    ③《李一氓和宦乡建言外交政策》,口述/何方,采写/邢小群、涧青,《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283期。
    ④“两个凡是”指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中提出的“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⑤华国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77年8月23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华国锋:《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978年3月7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②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③《邓小平年谱》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27页。
    ①何方:《论和平与发展时代》,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1页。
    ②《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5页。
    ③何方:《论和平与发展时代》,第69页。
    ④《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5页。
    ①《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迎接伟大的七十年代》,1970年1月1日《人民日报》,第2版。
    ②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969年4月28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③《周恩来年谱(1949-197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00页。
    ①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973年9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②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664页。
    ③转引自《我国代表团长在一般性辩论中的发言》(1976年10月5日),《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6、7-12),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5页。
    ④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69年4月28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8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331页。
    ②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73年9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417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524页。
    ⑤华国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77年8月23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⑥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69年4月28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584页。
    ②《周恩来年谱(1949-1976)》,第410页。
    ③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第1639页。
    ④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73年9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⑥华国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77年8月23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5.7-12)》,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6-7页。
    ②宦乡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基本问题》,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前言,第2页。
    ③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导言,第4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
    ②王缉思:《国际政治的理性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自序,第2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1956年9月28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624-631页。
    ③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973年9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公报》, 1962年9月29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②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69年4月28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引报刊,第1版。
    ②三项指示为纲,是邓小平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提出的一个全局性的工作指导方针。当年5月29日,他在接见钢铁工业座谈会的代表时说:毛主席最近有三条重要指示,一条是关于理论问题,要搞反修防修,一条是还是安定团结为好,一条是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就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纲。此后,他又在其他会议和场合讲过类似的话。参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492页,注释[5]。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486-488页。
    ①《形势好不好,究竟看什么?》,载《解放军报》,转引自《怎样认识国际形势》,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页。
    ②《形势好不好,究竟看什么?》,载《解放军报》,转引自《怎样认识国际形势》,第4页。
    ③人民日报编辑部:《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1977年11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②杨奎松主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页。
    
    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7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②参见[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译者前言。
    ①叶永烈:《陈伯达传》,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年版,第303页。
    ②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69年4月28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③《毛泽东外交文选》,第297页。
    ④《毛泽东外交文选》,第470页。
    ⑤[美]迈克尔·曼德尔鲍姆:《国家的命运:19世纪和20世纪对国家安全的追求》(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章,1949-1976年的中国:弱国战略。
    
    ①[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第222-292页。
    ②牛军:《两个视角的交叉点》,载《世界知识》2006第17期,第19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61-279页。
    ②转引自华国锋:《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978年3月7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③Irving Janis,Groupthink: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Policy Decisions and Fiascoes,(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83),pp.174-175.
    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7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881页。
    ②林蕴晖:《陈云谈“文化大革命”未能避免的原因》,载《党史纵横》2006年第10期,第18页。
    ③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上引报刊,第6页。
    ④资中筠:《斗室中的天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3-77页。
    ①杨公素:《对新中国“革命外交”的几点回顾》,载《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3期,第47页。
    ②《沿着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1967年11月6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③林彪:《在首都人民纪念十月革命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967年11月7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尼克松访华前美方对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分析》,载《中共党史资料》2006年第2期,第189页。
    ①Petter Van Ness,Revolution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Peking’s Support for Wars of National Liber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70).
    ②《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7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③《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86-187页。
    ④程瑞声:《对我党外交路线的意见》,http://chengruisheng.blshe.com/post/22/944
    ⑤《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吗?-三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1963年9月26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杨公素:《对新中国“革命外交”的几点回顾》,载《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3期,第47页。
    ②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3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88-92页。
    ①徐焰:《试论建国后毛泽东的战备思想》,载《环球同此凉热-一代领袖们的国际战略思想》(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48页。
    ②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80页。
    ③徐焰:《试论建国后毛泽东的战备思想》,载《环球同此凉热-一代领袖们的国际战略思想》(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编),第249页。
    ④《科学决策知识讲座》,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3页。
    ①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4-15页。
    ①《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会议讨论国际形势和我对外工作》, 198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②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530页。
    ③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页。
    ④田曾佩主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⑤高放:《中国国际战略的演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9期,第11页。
    ⑥曲星:《中国外交50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40-441页。
    ⑦哈里什·卡普尔:《觉醒中的巨人》(彭致斌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中文版序言第3页。
    ①宦乡:《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与当前国际关系》,载《国际政治讲座》(续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18页。
    ②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82年9月8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③详见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引报刊,第1版。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6-128页。
    ②该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包括十个方面。第一、中国从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共同经济繁荣,作为自己对外工作的根本目标。第二、中国主张世界上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富贫、强弱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以大欺小,以富压贫,以强凌弱。各国的事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去管,世界上的事应由各国协商解决,而不能由一两个超级大国说了算。中国自己决不称霸,也坚决反对来自任何方面和以任何形式出现的霸权主义。第三、中国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独立自主,对一切国际问题都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中国判断是非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第四、中国决不依附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也决不同它们任何一方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中国坚持谋求的是,中美关系在严格遵守历次中美公报所规定的原则基础上稳定发展,中苏关系在采取实际行动消除三大障碍的过程中切实改善。第五、中国信守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努力在这个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恢复和发展正常关系,和睦相处,友好合作,而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相同或不同作为占领别国领土、干涉别国内政的借口。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并且认为只有铲除产生这种活动的社会根源和政治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第六、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坚持把加强和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我国对外工作的一个基本立足点。中国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支持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中国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民族经济、谋求改善南北关系和发展南南合作的努力。中国殷切希望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团结,通过友好协商和平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反对外部势力的插手和干涉。第七、中国反对军备竞赛,反对把这种竞赛扩展到外层空间。中国在进行第一次核试验的时候,就提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主张,并且声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当前的首要问题是,两个超级大国应当率先实现大幅度裁减核军备,从而为所有核国家的核裁军创造条件。中国还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化学武器,在进行核裁军的同时大幅度裁减常规军备。第八、中国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同各国的经济、贸易、技术交流与合作。中国的开放政策面向全世界,既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也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开放。第九、中国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各专门机构开展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开展积极的多边外交活动,努力增进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第十、中国重视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各群众团体、民间组织和各界人士开展同各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新闻、卫生、体育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详见赵紫阳:《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报告》, 1986年4月14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田曾佩主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第1-10页。
    ②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5-16页。
    ①哈里什·卡普尔,《觉醒中的巨人》(彭致斌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中文版序言第1-6页。
    ②Harry Harding,ed.,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1980s(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Press ,1984),pp.177-224.
    ①Quansheng Zhao,Interpret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Oxfor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p.54-73.
    ②Michael Yahuda,Towards the End of Isolation:China’s Foreign Policy After Mao(London and Basingstoke: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3),pp.237-247.
    ③高放:《中国国际战略的演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9期,第11-13页。
    ①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8-362页。
    ②时殷弘:《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31-44页。
    ③朱立群:《观念转变、领导能力与中国外交的变化》,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1期,第9-20页。
    ④《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9-240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⑦《邓小平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8页。
    ①《认识中国未来动向的钥匙-胡耀邦总书记在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讲话》, 1986年6月12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②宦乡:《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与当前国际关系》,载《国际政治讲座》(续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8-129页。
    ④Susan L. Shirk,China Fragile Superpower(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p.72.
    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国防》白皮书(1998年7月)。
    ①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82年9月8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③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5页。
    ①杨奎松主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0页。
    ②《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7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②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2007年2月27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87年11月4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6页。
    ③《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3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16-417页。
    ②《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页。
    ③袁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美国因素》,载《外交评论》2005年第3期,第78页。
    ①李慎之:《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4期,第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3-23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41页。
    ②《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第28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6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4页。
    ⑤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引报刊,第1版。
    ①《宦乡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3页。
    ②《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第171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页。
    ④《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第30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6-127页。
    ②《吴学谦谈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 198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③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引报刊,第1版。
    ④《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第412页。
    ⑤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引报刊,第1版。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3页。
    ④《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会议讨论国际形势和我对外工作》, 198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会议讨论国际形势和我对外工作》,上引报刊,第1版。
    ②曲星:《中国外交50年》,第441页。
    ③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6页。
    ④杨奎松主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页。
    ⑤朴瑞玲:《论80年代中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变》,1998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中国改革开放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138页。
    ①《陈云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9页。
    ②《陈云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0页。
    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中国改革开放史》,第265页。
    ④王泰平主编:《邓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论文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中国改革开放史》,第265页。
    ①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2007年2月27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57—1969》,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页。
    ①方连庆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7页。
    ②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57—1969》,第276页。
    ③杨公素:《对新中国“革命外交”的几点回顾》,载《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3期,第49页。
    ④[俄]奥列格·特罗扬诺夫斯基:《跨越时空》(徐葵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319页。
    ①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202页。
    ②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第7页。
    ③基辛格:《大外交》(顾淑馨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673-674页。
    ④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第7页。
    ⑤《毛泽东外交文选》,第600-601页。
    ①《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3、7-1974、7》,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4页。
    ②《华国锋在毛泽东追悼大会上致悼词》, 1976年9月19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6、7-12)》,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5-8页。
    ②华国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引报刊,第1版。
    ③《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1977年11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④《莫斯科为什么攻击中美建交》, 1978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第4版。
    ⑤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第383页。
    ⑥蒋元椿:《论苏联的东亚战略》,1981年2月13日《人民日报》,第7版。。
    ①裴默农:《略论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战略关系》,1981年9月25日《人民日报》,第7版。
    ①《耿飚在布朗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强调苏联侵阿越南侵柬关系世界斗争全局各国必须作出正确抉择给予战略回答》,1980年5月29日《人民日报》,第6版。
    ②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360页。
    ③杨公素:《对新中国“革命外交”的几点回顾》,载《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3期,第48页。
    ①《周恩来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2-3页。
    ②《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五七-一九九七》,第22页。
    ③华国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引报刊,第1版。
    ④《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 1977年11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 1977年11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②《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上引报刊,第1版。
    ①钟岩:《我国对外工作的新局面》,载《世界知识》1979年第1期,第15页。
    ②《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上引报刊,第1版。
    ①《邓副总理同美国广播电视界的谈话》,载《世界知识》1979年第5期。
    ①《章文晋团长在联大三十六届会议上指出苏联霸权主义侵略扩张仍是世界和平主要威胁把苏联的“和平攻势”看作它正在考虑退却是不符合实际的》,1981年9月25日《人民日报》,第6版。
    ②《毛泽东外交文选》,第602-606页。
    ③《华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78年5月29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孙一先:《在大漠那边-一个驻蒙外交官的回忆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②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218-219页。
    ①蒋元椿:《论苏联的东亚战略》,1981年2月13日《人民日报》,第7版。
    ②《陈云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9-1190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091页。
    ②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57—1969》,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259页。
    ③《毛泽东外交文选》,第604页。
    ④[俄]奥列格·特罗扬诺夫斯基:《跨越时空》(徐葵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319页。
    ①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引报刊,第1版。
    ①《毛泽东同志论我国对外政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9页。
    
    ①《毛泽东同志论我国的对外政策》,第37页。
    ②《徐向前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第340页。
    ③李慎之:《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4期,第5页。
    
    ①《李一氓和宦乡建言外交政策》,口述/何方,采写/邢小群、涧青,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283期。
    ②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第203-21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0页。
    ①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第37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5-378页。
    ②汤士稼:《中苏谈判杂忆》,载《外交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35页。
    ③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第213-215页。
    ①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第224-238页。
    ①1988年6月26日,邓小平同赵紫阳、李鹏、吴学谦谈话,指出:我们改善同苏联的关系,不会触动中美关系,这一判断是正确的。详见《邓小平年谱》,第1239页。
    ①[美]迈克尔·曼德尔鲍姆:《国家的命运:19世纪和20世纪对国家安全的追求》(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1、155、158页。
    ②《徐向前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第340页。
    ③程瑞声:《“文革”后关于调整外交政策的探索》,《在务虚会上的发言》,《给胡耀邦的“万言书”》,http://blog.voc.com.cn/chengruisheng/
    
    ①《李一氓和宦乡建言外交政策》,口述/何方,采写/邢小群、涧青,《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283期。
    ②宗道一:《周南口述》,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228页。
    ③《黄华外长在纽约一次晚宴上谈中美关系问题》, 1982年10月8日,《人民日报》,第4版。
    ④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金光耀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27、528、529页。
    ①《邓小平年谱》,第708页。
    ②《邓小平年谱》,第712页。
    ③黄华:《亲历与见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第210页。
    ①钱其琛:《外交十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②黄华:《亲历与见闻》,第358页。
    ③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引报刊,第1版。
    ①华庥:《探讨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兼答某些“中国问题专家”》,载《瞭望》1982年第10期。
    ②王泰平主编:《中国外交50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8-1389页。
    ③《徐向前传》,第340页。
    ④《邓小平年谱》第891页。
    ①《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五七-一九九七》,第31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7-128页。
    ③宦乡:《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与当前国际关系》,载《国际政治讲座》(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教研室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18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8页。
    ①《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五七-一九九七》,第333-334页。
    ②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五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1963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邓小平年谱》,第53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7页。
    ②《邓小平年谱》,第947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第86、89、103页。
    ②钱其琛:《外交十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③姬韦:《苏联经济进入持续低速度发展时期》,载《瞭望》1982年第8期。
    ④《戈尔巴乔夫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徐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211页。
    ⑤《戈尔巴乔夫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第2页。
    ①钱其琛:《外交十记》,第23-2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0页。
    ①《邓小平年谱》,第532-533页。
    ②黄华:《亲历与见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第210页。
    ③宦乡:《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与当前国际关系》,《国际政治讲座》(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教研室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19-21页。
    ④《李一氓和宦乡建言外交政策》,口述/何方,采写/邢小群、涧青,《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283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8页。
    ②《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五七-一九九七》,第22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3页。
    ④李慎之:《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4期。
    ①《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五七-一九九七》,第178页。
    ②《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五七-一九九七》,第411页。
    ③姚文彬:《过渡时期的苏联对外政策》,《国际政治讲座》(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教研室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125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0页。
    ①宦乡:《纵横世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229-230页。
    ②Pamela C. Harrinan,“In China,Kremlin Watching,”The New York Times,August 19,1987.
    ③Robert A. Scalapino,The Polotics of Development:Perspectives on Twentieth-Century Asia(Cambridge,Mass:Harvrd University Press,1989),pp.80-84.
    ④宦乡:《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与当前国际关系》,载《国际政治讲座》(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教研室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21-22页。
    ⑤叶军:《70年代以来的苏联对外政策》,载《国际政治讲座》(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教研室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146页。
    ①卢世光等编:《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95-396页。
    ②庄去病:《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战略因素》,载《中美关系十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70页。
    ①Winston Lord,“Sino-American Relations:No Time for Compacency,”a speech on May 28,1986,DSB,Vol.86,No.2114,September 1986,pp.49-50.
    ②钱其琛:《外交十记》,第3页。
    ③钱其琛:《外交十记》,第15页。
    ④钱其琛:《外交十记》,第11页。
    ①王钊贤:《最近几年中苏关系的改善和发展》,载《国际政治讲座》(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教研室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79-81页。
    ②钱其琛:《外交十记》,第3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9页。
    ③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 2007年2月27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毛泽东同志论我国对外政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1-52页。
    ②《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7页。
    ③《毛泽东外交文选》,第161页。
    ④《毛泽东外交文选》,第245页。
    ⑤《毛泽东外交文选》,第318页。
    ①《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99页。
    ②《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1964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149页。
    ②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③《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第260页。
    ④《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第518页。
    ⑤1974年2月10日,江青到第四机械工业部发表讲话,指责该部赴美考察组接受美方所赠玻璃蜗牛礼品是“屈辱于帝国主义的压力”,是“崇洋媚外”;提出“要把蜗牛退回去”,“这条彩电生产线我们不要了”。周恩来几次指示外交部就“蜗牛事件”认真调查,再做定夺。21日,外交部在详尽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写出报告,说明美方送蜗牛并无恶意,反驳了江青的论点,建议不必退回礼品和作外交交涉。周恩来还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蜗牛事件”作了研究。会议决定:江青在四机部的讲话不印发,不下达,已印发的立即收回。详见《周恩来年谱》下卷,第650页。
    ①风庆轮是一艘国产万吨级远洋货轮,1974年远航罗马尼亚,国庆前夕返回香港。江青等利用此事指责国务院,说国产万吨级轮船没有及早远航,就因为修正主义路线造成的阻力。1974年10月14日,江青在13日《国内动态清样》有关“风庆轮”事件的报道上作批,并致信在京中央政治局成员,称:该报道“引起我满腔的无产阶级义愤!试问,交通部是不是毛主席、党中央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部?国务院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关,但是交通部确有少数崇洋媚外、买办资产阶级思想的人专了我们的政。”“这种洋奴思想、爬行哲学,不向它斗争可以吗?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康生先后在江青信上批示,表示完全同意江青的意见。”详见《周恩来年谱》下卷,第67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9页。
    ③方海:《批判洋奴哲学》,载《红旗》1976年第4期,第23页。
    
    ①《宦乡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页。
    ②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30页。
    ①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23-25页。
    ②《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吗?—三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1963年9月26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③顾龙生编:《毛泽东经济年谱》,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567-568页。
    ①《毛泽东外交文选》,第278-279页。
    ②顾龙生编:《毛泽东经济年谱》,第648页。
    ③理查德·巴特萨维奇、约翰·戴维:《中国的国际贸易和金融》,载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编:《毛主席以后的中国经济》(上海市对外贸易局国际贸易研究室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版,第360—36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85、287页。
    ②《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48页。
    ③《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页。
    ④《周恩来选集》下卷,第225-226页。
    ⑤《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第62页。
    ⑥《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51页。
    ①《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1964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②顾龙生编:《毛泽东经济年谱》,第640页。
    ③《政府工作报告》,1975年1月21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④王寿椿、许煜主编:《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⑤魏秉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载《红旗》1974年第1期,第85页。
    ①《必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7页。
    ①[美]罗伯特·A·帕斯特编:《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胡利平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314-315页。
    ②陈乃伦:《毛以后中国经济的现代化:政策、问题和前景》,载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编:《毛主席以后的中国经济》,第296页。
    ③顾龙生编:《毛泽东经济年谱》,第83-84页。
    ④石林主编:《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9-320页。
    ⑤所谓通则化,是指把一时、一地、一事的经验普遍化、绝对化。
    
    ①《毛泽东外交文选》,第345-346页。
    ②《周恩来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160页。
    ③吴冷西:《十年论战》,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页。
    ①吴冷西:《十年论战》,第335页。
    ②亚历山大·埃克斯坦:《中国的发展模式》,载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编:《毛主席以后的中国经济》,第149-150页。
    ③理查德·巴特萨维奇、约翰·戴维:《中国的国际贸易和金融》,载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编:《毛主席以后的中国经济》,第343-344页。
    ④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⑤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第22页。
    ①马慧敏:《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复旦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第53-54页。
    ②亚历山大·埃克斯坦:《中国的发展模式》,载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编:《毛主席以后的中国经济》,第150页。
    ③《周恩来年谱1949-1976》,第196页。
    ④《周恩来年谱1949-1976》,第524页。
    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04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第47-48页。
    ③《陈云传》,第1501页。
    ④陈章仁主编:《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430页。
    ①刘国光:《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载《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4期,第15页。
    ②刘国光:《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载《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4期,第15页。
    ①卢荻:《广东的对外开放与经济体制改革》,载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编:《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起步》,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440-441页。
    ②卢荻:《广东的对外开放与经济体制改革》,载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编:《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441页;《邓小平年谱》,第23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32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90页。
    ⑤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经济科学培训中心编:《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供内部教学用),第21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9-130页。
    ②陈章仁主编:《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430页。
    ③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经济科学培训中心编:《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供内部教学用),第193页。
    ④[美]伊利莎白·埃克诺米、米歇尔·奥克森伯格主编:《中国参与世界》(华宏勋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7页。
    ①胡耀邦:《关于对外经济关系问题》,载《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14-1116页。
    ②《邓小平年谱》,第1074页。
    ①黄一兵:《出访活动与中国改革开放决策的酝酿和提出》,载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编:《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238-241页。
    ②《邓小平年谱》,第329页。
    ①谷牧:《中国对外开放的风风雨雨》,载《半月谈》,1998年第15期,第20-21页。
    ②黄一兵:《出访活动与中国改革开放决策的酝酿和提出》,载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编:《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229-232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1978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第1版。
    ②《李强部长在香港谈我国外贸政策他说,政府之间和非政府之间的贷款,中国都可以接受》,1978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第4版。
    ③王寿椿、许煜主编:《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第7-8页。
    ④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引报刊,第1版。
    ⑤岳岩:《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1991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第5版。
    ①谷牧:《中国对外开放的风风雨雨》,载《半月谈》,1998年第15期,第23页。
    ①陈云:《对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载《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5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1-5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373页。
    ③《放眼世界》,载《世界知识》1979年第1期,第7页。
    ①《宦乡集》,第183页。
    ②《邓小平年谱》,第287页。
    ③《邓小平年谱》,第931页。
    ④胡长水:《乌托邦荒原:“三面红旗”剖析》,载萧延中编:《晚年毛泽东》,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96页。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41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0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
    ①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38页。
    ②《邓小平年谱》,第521页。
    ③《邓小平年谱》,第320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0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9-90页。
    ①胡耀邦:《关于对外经济关系问题》,载《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13页。
    ②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14页。
    ①戎文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行业产品出口—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谈起》,1980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第5版。
    ②岳岩:《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1991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第5版。。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1页。
    ①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
    ②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第9页。
    ③沈觉人主编:《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161页。
    ④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第71页。
    ⑤岳岩:《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上引报刊,第1版。
    ①陈家勤:《我国外贸出口依存度比较研究》,载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编:《形势与政策—中国对外经贸发展与改革》,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年版,第28-30页。
    ②杨正位:《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5页。
    ③田曾佩:《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616-618页。
    ④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6页。
    ①胡耀邦:《关于对外经济关系问题》,载《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1128-112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页。
    ③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上引报刊,第16页。
    ①钱其琛:《外交十记》,第139-144页。
    ①[法]弗朗索瓦·若由:《帝国的欲望:1949年以来的中国对外政策》,法国国家出版局1994年法文版,第9-10页。转引自曲星:《中国外交50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导语,第1-2页。
    ②Susan L. Shirk,China:Fragile Superpower(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p.4.
    ①[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中文版前言。
    ②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③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第56-57页。
    ④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第29页。
    ①复合相互依赖的特征是:非国家行为体直接参与世界政治,各问题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等级划分,武力并非有效的政策工具。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②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文版序言。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中文版前言。
    ①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97年9月,第1版。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第1版。
    1.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田曾佩主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3.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4.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57—1969》,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5.钱其琛:《外交十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6.黄华:《亲历与见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7.吴冷西:《十年论战》,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8.《邓小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9.《周恩来年谱(1949-197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10.《毛泽东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1.《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2.《陈云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3.《徐向前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
    14.宗道一:《周南口述》,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
    15.宦乡:《纵横世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
    1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编:《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起步》,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17.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18.曲星:《中国外交50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9.杨奎松主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彭敏谦:《美国对外经济战略》,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23.李少军主编:《国际战略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4.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编:《战争与战略理论集粹》,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5.张季良主编:《国际关系学概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26.赵克增:《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27.王缉思:《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28.王缉思:《国际政治的理性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9.宦乡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基本问题》,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30.姜长赋、罗伯特·罗斯主编:《1955-1971年的中美关系-缓和之前:冷战冲突与克制的再探讨》,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3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32.叶永烈:《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33.叶永烈:《陈伯达传》,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年版。
    34.资中筠:《斗室中的天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5.方连庆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6.孙一先:《在大漠那边-一个驻蒙外交官的回忆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37.卢世光等编:《当代中国对外贸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8.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39.王寿椿、许煜主编:《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40.陈章仁主编:《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
    41.石林主编:《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42.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3.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
    44.杨正位:《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5.朴瑞玲:《论80年代中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变》,1998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46.何方:《论和平与发展时代》,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47.李心丹:《行为金融学—理论及中国的证据》,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48.庄锦英:《决策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9.张清敏:《美国对台军售政策研究:决策的视角》,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1.《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3.《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周恩来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6.《毛泽东同志论我国对外政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8.《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9.《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0.《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5.7-12)》,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11.《李锐反“左”文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2.《怎样认识国际形势》,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1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4.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编:《环球同此凉热-一代领袖们的国际战略思想》,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5、《科学决策知识讲座》,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6.《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6、7-12)》,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17.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教研室编:《国际政治讲座》,北京·求实出版社,1984年版。
    18.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
    19.《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20.《宦乡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顾龙生编:《毛泽东经济年谱》,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22.《必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3.《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4.萧延中编:《晚年毛泽东》,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
    25.郑宇硕等著:《后冷战时期的中国外交》,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版。
    1.哈里什·卡普尔主编:《开放中的中国—国外专家对我外交政策调整的分析》,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2.哈里什·卡普尔:《觉醒中的巨人》(彭致斌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
    3.[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时殷弘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4.[美]保罗·肯尼迪编:《战争与和平的大战略》(时殷弘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5.[美]威廉森·默里、[英]麦格雷戈·诺克斯、[美]阿尔文·伯恩斯坦编:《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时殷弘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6.[日]佐藤英夫:《对外政策》(王晓滨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7.[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8.[美]罗伯特·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10.[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2.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3.[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4.[美]迈克尔·斯温、阿什利·特利斯:《中国大战略》(洪允息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15.[美]迈克尔·曼德尔鲍姆:《国家的命运:19世纪和20世纪对国家安全的追求》(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6.[俄]奥列格·特罗扬诺夫斯基:《跨越时空》(徐葵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17.基辛格:《大外交》(顾淑馨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18.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金光耀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9.《戈尔巴乔夫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徐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20.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编:《毛主席以后的中国经济》(上海市对外贸易局国际贸易研究室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版。
    21.[美]伊利莎白·埃克诺米、米歇尔·奥克森伯格主编:《中国参与世界》(华宏勋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22.[美]罗伯特·A·帕斯特编:《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胡利平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
    23.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24.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
    1.邝杨:《〈对外政策变化的政治学〉简介》,载《欧洲》1999年第3期。
    2.高放:《中国国际战略的演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9期。
    3.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4.时殷弘:《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
    5.朱立群:《观念转变、领导能力与中国外交的变化》,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1期。
    6.苏长和,《周边制度与周边主义—东亚区域治理中的中国途经》,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期。
    7.冯惠云:《防御性的中国战略文化》,载《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4期。
    8.李钢:《外交决策中的认知和人格因素》,载《科学决策》1998年第2期。
    9.牛军:《1962:中国对外政策“左”转的前夜》,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0.杨奎松,《新中国从援越抗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的政策演变》,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1.朱良:《无私无畏追求真理的王稼祥》,载《当代世界》2006年第9期。
    12.沈志华、李丹慧:《晚年的外交战略:探索和矛盾》,载《世界知识》2006年第17期。
    13.牛军:《两个视角的交叉点》,载《世界知识》2006第17期。
    14.林蕴晖:《陈云谈“文化大革命”未能避免的原因》,载《党史纵横》2006年第10期,
    15.《尼克松访华前美方对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分析》,载《中共党史资料》2006年第2期,
    16.杨公素:《对新中国“革命外交”的几点回顾》,载《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3期。
    17.钟岩:《我国对外工作的新局面》,载《世界知识》1979年第1期。
    18.《邓副总理同美国广播电视界的谈话》,载《世界知识》1979年第5期。
    19.汤士稼:《中苏谈判杂忆》,载《外交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0.李慎之:《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4期。
    21.《李一氓和宦乡建言外交政策》,口述/何方,采写/邢小群、涧青,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283期。
    22.华庥:《探讨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兼答某些“中国问题专家”》,载《瞭望》1982年第10期。
    23.方海:《批判洋奴哲学》,载《红旗》1976年第4期。
    24.魏秉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载《红旗》1974年第1期。
    25.刘国光:《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载《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4期。
    26.谷牧:《中国对外开放的风风雨雨》,载《半月谈》,1998年第15期。
    1.《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会议讨论国际形势和我对外工作》, 198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2.于光远:《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的科学研究》,1982年8月16日《人民日报》。
    3.《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2006年8月24日《人民日报》。
    4.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两种根本对立的和平共处政策-六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1963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
    5.林彪:《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 1967年8月1日《人民日报》。
    6.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969年4月28日《人民日报》。
    7.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75年1月21日《人民日报》。
    8.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73年9月1日《人民日报》。
    9.华国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77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10.华国锋:《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978年3月7日《人民日报》。
    11.《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迎接伟大的七十年代》,1970年1月1日《人民日报》。
    1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1956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13.《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公报》, 1962年9月29日《人民日报》。
    14.《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乘胜前进》,1977年1月1日《人民日报》。
    15.《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7月1日《人民日报》。
    16.人民日报编辑部:《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1977年11月1日《人民日报》。
    17.《沿着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1967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18.林彪:《在首都人民纪念十月革命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967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19.裴默农:《略论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战略关系》,1981年9月25日《人民日报》。
    20.《章文晋团长在联大三十六届会议上指出苏联霸权主义侵略扩张仍是世界和平主要威胁把苏联的“和平攻势”看作它正在考虑退却是不符合实际的》,1981年9月25日《人民日报》。
    21.《黄华外长在纽约一次晚宴上谈中美关系问题》, 1982年10月8日《人民日报》。
    22.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五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1963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
    23.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 2007年2月27日《人民日报》。
    24.《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1964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
    25.《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吗?—三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1963年9月26日《人民日报》。
    26.《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1978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Allison,Graham T.,Essence of Decision:Explaining the Cuban Missle Crisis(,Boston:Little Brown,1971).
    Carlsnaes,Walte,“On Analysing the Dynamic of Foreign Policy Change:A Critique and Reconceptualization”,Coopetation and Conflict,(1993 )28.
    Collins,John M.,Grand Strategy:Principles and Pratices, ( Amapolis:Naval Institute Press,1973).
    Falkowski,Lawrence S. ( ed. ) , Psychological Model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WestviewPress , 1979) .
    Gottstein ,Klaus (ed. ) , Mutual Perceptions of L ong-Range Goals : C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Cooperate Permanently ?( Boulder : Westview Press , 1991) .
    Goldstein ,Avery,Rising to the Challenge:China’s Grand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 Security,(Standford: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Goldmann,Kjell,“Change and Stabilit一in Foreign Policy:Détente as a problem of Stabilization”,World Politis,(1982)34.
    Hermann,Charles F.,“Changing Course:When Governments Choose to Redirect Foreign Policy”,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1990)34.
    Holsti,K.J. (ed.),Why Nations Realign:Foreign Policy Restructuring in the Postwar World(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1982).
    Harding,Harry,ed.,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1980s(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
    Janis,Irving,Groupthink: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Policy Decisions and Fiascoes,(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83).
    Jian,Sanqiang,Foreign Policy Restructuring as Adaptive Behavior:China’s Indeppendent Foreign Policy 1982-1989,(Lanham.New York.London: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Inc,1996).
    Johnson ,Alastair Iain,Cultural Realism: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Princeton:Princeon University Press,1995).
    kim ,Samuel S. (ed.),China and the World(Boulder:Westive Press 1984).
    Levy ,Jack S.,“Learning and Foreign Policy:Sweeping a Conceptual Minefield”,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pring 1994).
    Legro,Jeffrey W.,Rethinking the World,(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5).
    Mingst,Karen,Essential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 1999).
    Manwaring,Max G.,Edwin G. Corr and Robert H. Dorff,eds.,The Search for Security:A U.S. Grand Strateg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Westport:Praeger Publishers,2003).
    Ness,Petter Van,Revolution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Peking’s Support for Wars of National Liber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70).
    Rosenau,James N.(ed.),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9).
    Rosati,J.A. -J.D.Hagan-M.W.Sampso(eds.),Foreign Policy Restructuring:How Governments Respond to Global Change(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94).
    Sutter,Robert G.,Chinese Foreign Policy:Development after Mao(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86).
    Vertzberger,Yaacov Y.I.,Misperceptions in Foreign Policymaking:the Sino-Indian Conflict,1959-1962,(Boulder:Westview Press,1984).
    Welch,David A.,Painful Choices-A Theory of Foreign Policy Chang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Williams ,Phil , Donald M. Goldstein , and Jay M. Shafritz (eds. ) , Classic Reading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 2003 .
    Wallace ,William , Foreign Policy and the Political Process (London :Macmillan ,1971). Walt ,Stephen M., The Origins of Alliances(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Young ,Michael D. ,“Is There Method in Our Madness ? Ways of Assessing Cogni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 Vol. 42 , No. 1 ( May , 1998) .
    Yahuda,Michael,Towards the End of Isolation:China’s Foreign Policy After Mao(London and Basingstoke: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3).
    Zhao,Quansheng,Interpret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Oxfor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