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生态环境对西周历史进程影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学者在研究西周历史时,多将重点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生态环境作为影响西周历史进程的重大因素,并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尽管也有学者就其中某些方面有过研究,但明显缺乏系统性,造成了学界对西周历史进程中的诸多重要问题,一直不能形成一个统一、正确的认识。事实上,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始终影响着西周的历史进程——尤其是关键历史节点上的重大问题。将生态环境因素引入西周史研究,以生态环境史的视野,对西周历史进程中的问题进行重新的审视;研究过程中实现自然科学、考古学、生态学等多学科与历史学(尤其是历史地理学)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和认识西周历史。
     从《诗经》、《国语》、《左传》等文献记载来看,周人的始祖为长于农业的“农神”弃(后稷),发祥地在今陕西扶风、武功县一带的邰地。全新世大暖期相对温湿的气候条件,为这一时期周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先周时期周人的频繁迁徙极有可能与气候变化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有关。碾子坡考古遗址发现表明,公刘立国于豳(南豳)——“周道之兴自此始”。至古公亶父时期,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戎族为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对周人发动了多次攻击,周人被迫迁于周原地区。周原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周人开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客观自然条件;姬姜之间的联姻,为周人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条件。在客观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共同作用下,周族势力迅速扩张,周人在殷商西部地区的影响力不断增大,为后来西周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周人的起源,在时间上正与地理学上的全新世大暖期(距今8500-3000年间)的末期相对应。自然科学、考古学和历史文献的综合研究表明,从周人兴起到西周灭亡,气候的总体变化趋势是由温湿转向干冷,但并不排除短时间段内的气温波动现象;干旱是西周中后期气候的主要特点。
     农业是保障西周国家政权稳固的重要基础,而生态环境则通过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进而作用于西周王朝的政治、文化和军事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条“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国家的安全与稳定”的作用链条。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周人形成了特有的农耕方式——“轮换休闲耕作制”;这种新的农作制在扬弃“轮荒农作制”的同时,也确立了古代中国农耕制度演变的基本方向,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三杨庄遗址中夏商周以前农田的最新考古发现,为上述结论提供了实物证据。
     周原地区特有的生态环境,使农耕文明成为先周时期周人生活方式的必然选择;农业的发展,也为周人的崛起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周人的综合实力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提高。全新世大暖期末期多变气候所导致的干旱,严重削弱了殷商的经济实力,武王恰当地利用了这一自然机遇和殷商内部的诸多矛盾,及当时殷商地区的客观地理条件,完成了以蕞尔小国战胜“大邦殷”的壮举,开启了中华文明一个崭新的阶段。
     周人克商以后,通过“分邦建国”,建立起了一个地域辽阔的西周王朝。受各地区内不同生态地理状况的影响,在庞大的王朝内部,存在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分封所导致的诸侯国与中央王朝在地理空间上的分离,为不同地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同时,分封也导致了西周王朝军事力量的分散。从西周分封开始,王朝内部就蕴含有文化、政治离心力形成的条件;这两种离心力从王朝的内部对王室安全、国家政权稳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所以,尽管分封制对西周王朝长达数百年的统治曾发挥过重大作用,由于其本身蕴含着诸多固有问题,因而对于西周王朝的衰落、乃至灭亡,也难辞其咎。
     西周的灭亡同时与周人和西北戎族之间的战争关系密切,战争的结果直接影响了西周历史的发展进程。文献和青铜器铭文记载表明,双方战争的攻守态势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并未有一方在战争中始终占有绝对优势。生态环境因素——尤其是寒冷和干旱,作为重要因子对战争形势的转换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出现相对温湿的气候时,周人多采取主动攻击战术;当面临干冷气候时,周人则多处于防守状态。尽管在某些阶段,周人在双方的战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从整体上看,全新世大暖期以后,日趋干冷的气候发展趋势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了西周西北边界的危机;也影响了周人农业经济的发展,动摇了周人战争依赖的经济基础。西周政权逐渐丧失了制衡西北戎族的经济实力,被迫将都城东迁至洛邑。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成为西周逐渐走向衰落最为重要的客观原因。
     西周早期,武王、周公之所以选择宅都于洛邑,原因之一是试图通过建都来表明自己的统治是绍续夏禹,具有伦理上的合理性。而建都洛邑,可以实现“四方入贡道里均”,同时也便于控御东方地区,是周公“宅都”洛邑更为重要的原因。传统上将“天下之中”与宅都洛邑相联系的观点,仍需继续讨论;事实上,“天下之中”这一概念,在西周时期具有很强的政治意蕴,并非是一个纯粹的自然地理学概念,而是一个政治意味明显的地理概指。西周灭亡之时,平王之所以东迁洛邑,则是更看重这一地区地理位置的安全价值。
     总的来说,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周人的起源、西周的建国及王朝以后历史进程的演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构成西周各个历史时期发生变化最为重要的客观原因。西周中后期逐渐干冷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加之分封过程中蕴含的内部潜在危机,成为西周王朝日趋衰落、乃至灭亡的重要根源。
In the historical studies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researchers have mainly fo-cused on its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while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ecologicalenvironment, though a signific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ynasty,has not been given adequate attention. Some researches have ever touched upon someaspects of the ecological changes but they do not have systematicity, which has re-sulted in an unsystematic or dis-unified cognition of the many significant matters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ynasty.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 a system had always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especially inthe vital stages of Western Zhou, therefore, rethinking the problems in the historyprocess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with a new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and inclu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to the study of Western Zhou history, canintegrate such factors as natural science, archeology,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 withhistorical studies, which can help present a more accurate and comprehensive pictureof that period.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 records in Shijing (诗经), Guo Yu (国语) and ZuoZhuan (Zuo qiuming's Chronicles左传), the ancestor of Zhou people is ‘saturnalia’Qi (弃, also known as后稷), who prospered in Tai (邰) area in roughly what is Fu-feng County (扶风县) and Wugong County(武功县) in Shan’xi province today. Thewarm climate in Yangshao(仰韶) Period had provided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Zhou people, which may explain why Zhou people hadbeen always migrating in the pre-Zhou period. The archeological studies of Nianzipo(碾子坡) site indicate that Gongliu (公刘) had built his state in Bin (豳, also SouthBin南豳), as the historical record says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Zhou’s development”.In the period or the reign of Gugongdanfu (古公亶父), Rong people (戎族) launchedmany attacks on Zhou people to expand its territories due to the worsening ecologicalenvironment. Then Zhou people were forced to move into zhouyuan(周原) regionwhere the better geographic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vided a more favorable condition for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esides, the unification by marriages be-tween Zhou people and Ji people (姬人) ensured a stable exterior condition for thefurther prosperity of Zhou people. As a result, with this better natural and humanityconditions, the influence of Zhou people had rapidly expanded, especially on the westregion of Yin (殷)Dynasty,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exterminating Shang dynastyin the near future.
     The origin of Zhou people chronologically correspond with the end of Holo-cence Megathermal (85000–3000aB.P.). The comprehensive studies of naturalscience, archeology and historic records have all shown that in the period from theorigin to the fall of Zhou dynasty, the general climatic changes were from warm andwet to cold and dry, though sometimes there were some short temperature variations,drought is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middle and later Western Zhou dynasty.
     Agricultural economy is the foundation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state powerof Western Zhou. The particular natural and ecological conditions helped form thefarming styles characteristic of Zhou people: rotation and lie fallow farming, whichmade better use of the old lie fallow farming and established the fundamental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evolution of the ancient Chinese farming methods. This has beenproved by the recent archeological discoveries at Sanyangzhuang site (三杨庄考古遗址).
     The particular ecological conditions in Zhouyuan (周原) region made farmingan inevitable alternative for Zhou people in pre-Zhou period. It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ad economically guaranteed its rise and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its in-fluence. Meanwhile, the changeable climatic conditions in the end of Holocence Me-gathermal severely undermined the state power of Shang dynasty, Zhou Wuwang(周武王)just took advantage of this natural opportunity and the many political contra-dictions inside Shang dynasty as well as all the favorabl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completed the heroic undertaking in which a small state destroyed a large dynasty,ushering in a new stag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fter overturning Shang dynasty, Zhou people founded a vast Western Zhou dy-nasty by dividing the country into many small kingdoms, or a packet control, whichallowed local cultural diversities inside the huge dynasty, and the distances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kingdoms helped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local cultures. Likewise, this type of packet control resulted in the dis-centralizationof its military powers, and the centrifugal pull already existing in cultures and politics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ynasty also posed a potential threat to both the royal safety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state power. Therefore, though the packet control had played asignificant role in safeguarding the dynasty in centuries, the many potential problemshad also resulted i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dynasty.
     The fall of Western Zhou is also closely linked to the wars with North-westRong people. Both historical records and epigraph on the bronze wares indicate thatthe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situation had always been switching, in which the factor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e. cold and drought changes, had played a vital role inthe situation change. Zhou people usually launched attacks when the climate waswarm and wet and took defensive tactics when it was cold and dry. Although some-times Zhou people might have an upper hand, generally, the ecological worseningfrom cold and drought after Holocence Megathermal gradually undermined its powerto counterbalance the North-west Rong people, and finally had to move its capitaleastward to Luoyi (洛邑also known as Luoyang洛阳).
     One of the reasons why Zhou Wuwang(周武王)and Zhou Gong (周公) choseLuoyi(洛邑) as the another capital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dynasty was to indicatethat their governance was to carry on Xia Yu’s (夏禹) work, which may be ethicallysound. The traditional opinion to link Luoyi(洛邑) the capital site with the idea“Luoyi as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may be further researched. In fact, the idea of“the center of the world” has strong political implications in Western Zhou dynasty.Choosing Luoyi(洛邑) as the capital or the political center, the dynasty could notonly receive tributes from all the kingdoms around, but also exercise effective controlover the eastern territories. This may be a major reason why Zhou Gong chose Luoyi(洛邑) as the capital. At the fall of Western Zhou, Zhou Pingwang (平王) movedthe capital to Luoyi(洛邑) mainly because of its safer geographical position.
     Overall,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as an important material basis of formation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have had a vital impact on the origin of WesternZhou Dynasty and its historical evolution process, constituted the most important ob- jective reason of Western Zhou Dynasty’s chang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te-riorate caused by gradually dry and cold climatic changes,and the potential threat toboth the royal safety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state power caused by the dividing thecountry into many small kingdoms, had become significant sources of Western ZhouDynasty’s declining in the late.
引文
①关于国外环境史及国内环境(生态环境)史的发展状况,参见后文。
    ②李根蟠:《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以农史为中心的思考》,《南开学报》2006年第2期,第2~13页。
    ①宋豫秦等:《周原现代地貌考察和历史景观复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1辑,第31~34+41+159页。
    ②(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17页。
    ①(德)阿希姆拉德卡著,王国豫、付天海译:《自然与权力:世界环境史》,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2页。
    ②袁清林编著:《中国环境保护史话》,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3页。
    ③《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
    ①王正平:《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第60~71页。严钟奎:《论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暨南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3期,第32~39页。徐咏祥:《论导致普列汉诺夫地理环境决定论倾向的理论根源》,《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第125~138页。宁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历史研究》1986年第6期,第3~20页。张艳国:《东方地理环境与中国历史发展》,《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第4期,第81~85页。梁枢:《走出普氏地理环境间接决定论的误区(兼论史前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河北师院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4期,第20~25页。
    ②葛剑雄:《全面正确地认识地理环境对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复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6期,第51~55+104页。
    ③谌中和:《地理环境与夏商时代》(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1999年;方修琦等:《环境演变对中华文明影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古地理学报》2004年第1期,第85~94页;佳宏伟:《近十年来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综述》,《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第112~119页;汪志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古今农业》2005年第3期,第89~102页;陈新立:《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第110~120+160页。
    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王之佳、柯金良译:《我们共同的未来》(前言),夏堃堡校,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7页。
    ①主要包括有:(美)蕾切尔卡森著,吕瑞兰、吕长生译:《寂静的春天》,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美)巴里康芒纳著,侯文蕙译:《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美)唐纳德沃斯特著,侯文蕙译:《尘暴——1930年美国南部大平原》,梅雪芹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美)J.唐纳德休斯著,梅雪琴译:《什么是环境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美)奥尔多利奥波德著,侯文蕙译:《沙乡沉思录》,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美)亚当罗姆著,高国荣等译:《乡村里的推土机——郊区住宅开发与美国环保主义的兴起》,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年等。
    ②主要包括有:(德)阿希姆拉德卡著,王国豫、付天海译:《自然与权力:世界环境史》;(英)威廉贝纳特、彼得科茨著,包茂宏译:《环境与历史——美国和南非驯化自然的比较》,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
    ③包茂宏:《中国环境史研究:伊懋可教授访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1辑,第125~138+159页。
    ④(英)Mark Elvin.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Yale University PressNew Haven and London,2004.
    ⑤包茂宏:《解释中国历史的新思维:环境史——评述伊懋可教授的新著<象之退隐:中国环境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3辑,第94~104+161页。
    ⑥(美)约翰·麦克维尔著,王晓辉译:《环境史研究现状与回顾》,《全球史评论》2011年第12期,第3~49页。
    ⑦包茂宏:《唐纳德·沃斯特和美国的环境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第96~106+159页;《英国的环境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2辑,第135~147页;《国际环境史研究的新动向——第一届世界环境史大会俯瞰》,《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22~30页。
    ①高国荣:《环境史在欧洲的缘起、发展及其特点》,《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3期,第108~116+160页。
    ②(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著,刘耳、叶平译:《一个走向荒野的哲学家》,《哲学走向荒野》(中文序),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页。
    ③(英)威廉贝纳特、彼得科茨著,包茂宏译:《环境与历史——美国和南非驯化自然的比较前言》,第1页。
    ④(美)J.唐纳德休斯著,梅雪琴译:《什么是环境史》,第118页。
    ⑤包茂宏:《中国的环境史研究》,《环境与历史》2004年第4期(BAO MAOHONG,“Environmental Historyin China,” Environment and History, Vol.10, No.4,2004),第477页。
    ①竺可桢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就属于环境史的范畴,由其所开拓的物候学更是与环境史的研究密不可分;竺先生1972年所发表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15~38页)一文,打开了对中国古代气候研究的大门,奠定了与生态环境研究关系最为紧密的气候研究的基础。历史地理学家文焕然是开辟我国历史植物地理和历史动物地理专题研究新领域的先驱之一(侯仁之:《期待着文焕然先生关于历史动植物地理研究的专题论文能够以论文集的专著早日出版(代序)》,文焕然等著,文榕生选编整理:《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6年,第页。),其论文集《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从一个方面展示了一幅探索中国近几千年来大自然变迁过程的轮廓与画卷”(梅雪芹:《环境史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史学月刊》2009年第6期,第17~38页)。1981年,白寿彝在主持编写《中国通史》导论的提纲中,已经准备辟出专章对“地理条件与历史发展”问题进行讨论(梅雪芹:《环境史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台湾学者刘绍民也有专著发行(《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年)。
    ②王利华:《浅议中国环境史学建构》,《历史研究》2010年第1期,第10~14+189页。
    ③景爱:《环境史:定义、内容与方法》,《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第5~7页。王子今对生态环境的定义暗示出这一学科应定义为“生态环境史”(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页。)。梅雪芹、包茂宏、高国荣等世界史研究学者力主该学科应命名为“环境史”(梅雪芹:《环境史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什么是环境史译者序》,第4~9页。包茂宏:《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史学史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第70~82+160页;《环境史的起源与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8页。高国荣:《什么是环境史》,《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120~125页)。王利华为国内环境(生态环境)史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其不同时期对该学科命名的变化情况,最能体现出学界对这一学科命名的分歧:在研究的开始阶段,王先生将该学科称为“生态史学”(《中国生态史学的思想框架和研究理路》,《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22~32页);后将该学科称为“生态环境史”(《生态环境史的学术界域与学术定位》,《学术研究》2006年第5期,第5~11+147页);2008年以后,王先生将该学科称为“环境史”(《作为一种新史学的环境史》,《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15~17页;《浅谈中国环境史学建构》,《历史研究》2010年第1期10~14+189页);但在王先生最新承担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又有“中国生态环境史”的提法。
    ④唐大为主编:《中国环境史研究——第一辑: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
    ①梅雪芹:《环境史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②邱仁宗认为:“表明一门学问成为一门学科的标志是:(1)是否有代表性著作?(2)是否有自己独特的、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问题和范畴?(3)在大学中是否有课程(和专业)设置?(4)是否有自己的学会、学报?”(邱仁宗:《什么是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5年第4期,第1~9页。)
    ③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牟重行:《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再考证》,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年;施雅风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等。
    ④包茂宏:《中国环境史研究:伊懋可访谈》。
    ⑤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河山集》(1~9),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等。
    ⑥谭其骧:《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⑦朱士光先生以环境史或生态环境史冠名,发表的文章就多达二十余篇,择其要录于下:《历史时期黄土高原自然环境迁及其对人类活动之影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85年第1期,第76~89页;《历史时期农业生态环境变迁初探——以陕蒙晋大三角地区为例》,《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0年第2期,第46~51页;《历史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植被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4辑,第105~119页;《历史时期华北平原的植被变迁》,《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第4期,第79~85页;《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演化特点与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3辑,第3~12+251页;《西北地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基本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3辑,第5~12+160页;《关于中国环境史研究几个问题之管见》,《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12~15页等。
    ①侯仁之:《从人类活动的遗迹探索宁夏河东沙区的变迁》,《科学通报》1964年第3期,第226~231页;《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文物》1973年第1期,第35~41页;侯仁之、俞伟超:《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現和地理环境的变迁》,《考古》1973年第2期,第92~107+133~137页;《在居延及古阳关地区沙漠化过程考察》,《环境研究》1982年第3期,第2~4+13等。
    ②邹逸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2期,第12~24页;《我国环境变化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初探》,《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292~297页;《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环境变迁与城市兴衰》,《江汉论坛》2006年第5期,第98~105页;《有关环境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2010年第1期,第15~18+189页;《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
    ③葛剑雄:《全面正确地认识地理环境对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从历史地理看长时段环境变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5~8页。
    ④胡厚宣:《气候变迁与殷代气候之检讨》,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第二集),济南: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年,第293~419页。
    ⑤杨钟健:《安阳殷墟扭角羚之发现及其意义》,《考古学报》1948年第3册,第261~265页;杨钟健、刘东生:《安阳殷墟之哺乳动物群补遗》,《考古学报》1949年第4册,第145~153页。
    ⑥章鸿钊:《ON THE QUES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ELEPHANTSAND RHINOCEROS IN NORTHCHINA IN HISTORICAL TIMES》,《中国地质学会志》1926第2期,第99~105页。
    ①王玉德、张全明:《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②汪一鸣:《宁夏平原自然生态系统的改造——历史上人类活动对宁夏平原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国农史》1983年4期,第10~22页。
    ③李民:《殷墟的生态环境与盘庚迁殷》,《历史研究》1991第1期,第111~120页。
    ④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几个主要区域历史时期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概况》,《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1期,第125~151+200页。
    ⑤邹逸麟:《明清流民与川陕鄂豫交界地区的环境问题》,《复旦学报》1998年第4期,第62~69+142页。
    ⑥朱士光:《历史时期江汉平原农业区的形成与农业环境的变迁》,《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第84~92页。王建革:《小农与环境——以生态系统的观点透视传统农业生产的历史过程》《中国农史》1995年3期,第83~93页;王建革:《人口、生态与我国刀耕火种区的演变》,《农业考古》1997年第1期,第95~99+156页;王建革:《人口、生态与地租制度》,《中国农史》1998年3期,79~87页。萧正洪:《清代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选择与自然生态环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第51~71+248~249页。吴滔:《关于明清生态环境变化和农业灾荒发生的初步研究》,《农业考古》1999年第3期,第285~288+308页。王利华:《中古时期北方地区的水环境和渔业生产》,《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4期,第41~55+250页等。
    ①王星光:《生态环境变迁与夏代的兴起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②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互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③卜风贤:《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④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⑤韩昭庆:《荒漠水系三角洲——中国环境史的区域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
    ⑥张建民、鲁西奇:《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专题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⑦陈业新:《儒家生态环境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上海:山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
    ⑧刘翠溶、伊懋可《积渐所致: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上下册),台北:台湾“中央经济研究所”,2001年。
    ⑨赫治清主编:《中国灾害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田丰、李旭明主编《环境史: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叙述历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王利华:《徘徊在人与自然之间——中国生态环境史探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等。
    ①梅雪芹:《环境史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陈新立:《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汪志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佳宏伟:《近十年来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综述》等。
    ②周昆叔等:《论嵩山文化圈》,《中原文物》2005年第1期,第12~20页。
    ③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④刘绍民:《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第46~53页。
    ⑤胡厚宣:《气候变迁与殷代气候之检讨》。
    ①施雅风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第287页。
    ②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第135~137页。
    ③朱士光等:《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1期,第1~11页。
    ④黄春长:《渭河流域全新世黄土与环境变迁》,《地理研究》1989年第1期,第20~30页。
    ⑤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第32、33页。
    ①史念海:《周原的历史地理与周原考古》,《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2期,第80~88页;《论两周时期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第3、4期,第78~87、73~85+67页;《论历史时期我国植被的分布及其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辑,第43~73页。
    ②史念海:《周原的历史地理与周原考古》。
    ③桑广书等:《历史时期周原地貌演变与土壤侵蚀》,《山地学报》2002年第6期,第695~700页。
    ④宋豫秦等:《周原现代地貌考察和历史景观复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1辑,第31~34+41+159页。
    ⑤潘富俊著、吕胜由摄影:《诗经植物图鉴》,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⑥陈静俐:《<诗经>草木意象》,《国研所集刊》第四十二号,1998年。
    ⑦史念海:《河山集》(第二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第232~313页;《河山集》(第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36~143页。
    ①马雪琴:《历史时期黄河中游地区森林与草原的变迁》,《宁夏社会科学》1996第6期,第80~85页。
    ②赵志军、徐良高:《周原遗址(王家嘴地点)尝试性浮选的结果及初步分析》,《文物》2004年第10期,第89~96页。
    ③邱泽奇:《先秦植物文献评述》,《大自然探索》1987年第3期,第165~171页。
    ④桑广书:《黄土高原历史时期植被变化》,《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4期,第54~58页。
    ⑤关传友:《论先秦时期我国的竹资源及利用》,《竹子研究汇刊》2004第2辑,第59~64页。
    ⑥杨钟健:《安阳殷墟扭角羚之发现及其意义》;杨钟健、刘东生《安杨殷墟之哺乳动物群补遗》。
    ⑦章鸿钊:《ON THE QUES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ELEPHANTSAND RHINOCEROS IN NORTHCHINA IN HISTORICAL TIMES》。
    ⑧李建超:《秦岭地区古代兽类与环境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4辑,第34~45页。
    ⑨李修松:《夏商周时期的动植物资源及森林、草场》,《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第4期,第104+112页。
    ①李朝远:《西周土地关系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9、68页。
    ②黄春长、庞奖励:《周原全新世多周期土壤和气候与侵蚀事件高分辨率研究》,《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第136页。
    ③黄春长等:《扶风黄土台塬全新世多周期土壤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509~513页;庞奖励等:《周原全新世复合古土壤和成壤环境的微形态学研究》,《土壤学报》2003年第1期,第22~28页;周群英、黄春长:《西周沣镐遗址全新世土壤研究》,《地理科学》2003年第3期,第310~315页;申朝瑞等:《泾河中游古耕作土壤的微形态特征研究》,《中国沙漠》2007年第2期,第273~277页。
    ①张洲等:《周原岐邑建都的环境条件及其迁移原因试探》,《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第4期,第363~366页;张洲:《周原环境与文化》,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张洲:《周原环境与文化的历史特征》(上、中、上),《宝鸡社会科学》2000年第2、3、4期,第30~32、30~32+47、40~43页。
    ②薛正昌:《泾水与先周历史文化》,《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第172~174页。
    ③庞德谦:《试论地理环境在周族兴起中的作用》,《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第68~73页。
    ④黄春长等:《西周兴衰与自然环境变迁》,《光明日报》2001年2月17日第A04版。
    ⑤黄春长等:《渭河流域先周——西周时代环境和水土资源退化及其社会影响》,《第四纪研究》2003年第4期,第404~414页。
    ⑥李喜峰:《论黄河中气候环境的变化与西周社会变迁》(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5(转下页)(接上页)年;李燕:《古代黄河中游环境变化和灾害对于都市迁移发展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①周群英:《渭河流域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及人类影响活动高分辨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第ⅱ页。
    ②孟万忠:《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第Ⅰ~Ⅱ页。
    ③马福生:《西周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东北农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第76~96页。
    ④赵世超:《地理环境与周代农业》,《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第3~10页。
    ⑤方修琦:《从农业气候条件看我国北方原始农业的衰落与农牧交错带的形成》,《自然资源学报》1999年第3期,第21~27页;韩茂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考古》2005年第10期,第57~67+2页。
    ①(美)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7页。
    ②李金玉:《周代生态环境的考古分析》,《中原文物》2012年第3期,第38~42页;李金玉:《刀耕火种对周代生态环境的影响》,《农业考古》2013年第3期,第93~96页。
    ③李金玉:《周代环境保护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④于希贤:《地理环境变迁与文学思潮更迭——西周至魏晋南北朝文风演变与地理环境关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辑,第227~240+254页。
    ①钱正英、沈国舫、刘昌明:《建议逐步改正“生态环境建设”一词的提法》,《科技术语研究》2005年第2期,第20~21页。
    ②蔡晓明:《有关“生态环境”词义的探讨》,《科技术语研究》2005年第2期,第34页。
    ③王孟本:《关于“生态环境”一词的几点商榷》,《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第4期,第33~34页。
    ④邬江:《探讨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的内涵》,《科技术语研究》2005年第2期,第36页。
    ⑤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第11页。
    ⑥王利华:《中国生态史学的思想框架和研究理路》。
    ①库恩认为,常规科学的范式应包含两个基本特征:能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美)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和新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页。)
    ①包括有《周颂思文》、《大雅·生民》、《大雅公刘》、《大雅文王》、《大雅皇矣》及《大雅大明》等。
    ②主要包括有《小雅·六月》、《小雅·出车》、《小雅·十月之交》、《小雅·雨无正》和《大雅·召旻》等。
    ③主要包括有《豳风·七月》,《小雅·采芑》、《小雅·甫田》、《小雅·大田》、《大雅·桑柔》、《大雅·灵台》、《大雅·旱麓》,《周颂·臣工》、《周颂·噫嘻》、《周颂·载芟》及其他大量诗篇。
    ④在目前可见的材料中,《毛诗序》为时代最早、最直接为《诗经》诸篇系年的作品。
    ⑤(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清)崔述:《丰镐考信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李先耕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⑥陈子展:《诗三百解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高亨:《诗经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周振甫:《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马银琴:《两周诗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李山:《诗经的文化精神》,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①本研究涉及到的主要篇章包括《尧典》、《酒诰》、《洛诰》、《召诰》、《君奭》、《金滕》等。
    ②关于《古本》、《今本》的流变过程,可参见方诗铭、王修龄所著《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的前言(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页)及程平山:《百年来<竹书纪年>真伪与价值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11年第6期,第25~30页。
    ③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历史研究的自我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8页。王占奎:《<古本竹书纪年>与西周年代》,《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4期,第68~72+51页;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前言);(美)夏含夷:《晋出公奔卒考——兼论<竹书纪年>的两个纂本》,《上海博物馆集刊》2002年第9期,第186~194页;(美)倪德卫:《今本<竹书纪年>与中国上古年代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88~103页等。
    ①(日)白川静著,袁林译:《西周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6页。
    ②主要包括的有《小盂鼎》、《不》、《虢季子白盘》、《多友鼎》、《兮甲盘》和《逨鼎》等
    ①陈新立:《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②一般来讲,自然科学研究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精确性、唯一性(或排他性)及可重复性。
    ①(美)J.唐纳德·休斯著,梅雪芹译:《什么是环境史》(中文版序),第2页。
    ①(英)威廉贝纳特、彼得科茨著,包茂红译:《环境与历史——美国和南非驯化自然的比较前言》,第1页。
    ①钱穆:《周初地理考》,《燕京学报》1931年第10期,第1955~2008页;王玉哲:《先周族最早来源于山西》,《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三辑(总第二十三辑),第1~24页。
    ②徐中舒:《西周史论述》(上),《四川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第89~98页。
    ③尹盛平:《从先周文化看周族的起源》,《人文杂志》1984年丛刊第二辑,第221~231页。
    ④李仲立:《试论先周文化渊源——先周历史初探之一》,《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第51~61页。
    ⑤钱穆:《周初地理考》。
    ⑥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342页;邹衡:《夏商周考古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342~343、280~281页;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开明书店,1941年,第117~118页;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38~446页;杨升南:《周族的起源及其播迁——从邰的地望说起》,《人文杂志》1984年第2期,第75~80页;许倬云:《西周史》(增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42~51页。
    ⑦王玉哲:《中华远古史》,第441~463页。
    ①徐中舒:《先秦史十讲》,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69~70页;徐中舒:《西周史论述》(上)。
    ②沈长云:《周人起源诸说辨证》,《历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117~130页。
    ③沈长云:《周人起源诸说辨证》。
    ④宋新潮:《殷商文化区域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6页。
    ⑤“后”,甲骨文作“”或“”,二字实为同一意思。后人将“”释为“司”(青铜器“后母戊鼎”曾长期被称作“司母戊鼎”是其证),而“司”则有“主”、“管理”、“官员”之义;“稷”,为谷类作物,古代用“稷”来代指农业生产。《尚书·尧典》“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陈抗、盛冬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63页)一句中,“后”就是“主管”、“负责”之义;“稷”指的即为“农业生产”。由《国语》“及籍,后稷监之,膳夫、农正陈籍礼,太史赞王,王敬从之。”“稷则遍戒百姓,纪农协功”(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8页)的记载来看,在周宣王时期,“后稷”、“稷”已经是负责农业生产的官员指称。
    ⑥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3页。
    ①《世本》对周文王前周人的世系排定为:后稷生不窋,不窋生鞠陶,鞠陶生公刘,公刘生庆节,庆节生皇仆,皇仆生差弗,差弗生毁揄,毁揄生公非,公非生高圉,高圉生亚圉,亚圉生组紺,组紺生大王亶父,亶父生季历,季历生文王。”((宋)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北京:中华书局,20008年,第8页。)《帝王世纪》:“后稷纳姞氏,生不窋。”(皇甫谧:《帝王世纪》,陆吉点校,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38页。);《尚书·尧典》言后稷为帝舜时的农官,郑玄注《尚书》“禹拜稽首”曰:“稷,弃也。初,尧天官为稷,禹登用之年,举弃为之,时天下赖后稷之功,故以官名通称。”《尚书》有载:“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尚书·吕刑》中同样记载“稷”为舜时的农官——“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殖嘉谷”((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62~63,525页。);在《山海经》的《大荒西经》、《海内经》中分别对后稷道:“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耕。大比赤阴,是始为国。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海内西经言》:“后稷之藏,山水环之,在氐国西。”(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92~393、469、291页。);
    ②(宋)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53页。本文中所引用的《诗经》篇,除明确标注外,均来自朱熹《诗集传》,限于篇幅,不再逐一注明。
    ③在本段文中,括号内的训解均依朱熹《诗集传》第253~256页,恕不一一注明。
    ①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3~5、100、466页。
    ②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155页。
    ③(战国)左丘明撰,(晋)杜预集解:《左传——春秋经传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320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11~112页。
    ①《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14页。
    ②《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14页。
    ③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738页。
    ①《国语鲁语上》(第160页)有“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文武”,但上文同时有“商人禘喾而祖契,郊冥而宗汤”之句,故不能以此作为帝喾为周人始祖的证据。具体原因,见上文。
    ②关于《天问》“帝何竺之”一句的含义存有不同的理解,贾学鸿认为该句义为:“帝何通之,也就是追问天帝为什么与后稷相通。”(贾学鸿:《楚辞还需楚语解——<天问>篇‘帝何竺之’破译》,《江汉论坛》2005年第6期,第117~119页);胡晓东则认为“竺”为“远”、“疏远”之义。(胡晓东:《<楚辞·天问>之“帝何竺之”试解》,《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105~108页。)
    ③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09~437页。
    ④袁珂:《山海经校注》,第381、404页。
    ①马承源:《子羔》,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97~198页。
    ②李零:《容成氏》,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第二册),第272~273。
    ①《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今斄乡在扶风。”《索隐》曰:“邰即斄,古今字异耳。”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曰:“古斄城,一名武功城,在雍州武功县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国,后稷所封也。有后稷及姜嫄祠。”(《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12页。)
    ②《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46页。
    ③(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42~48页。
    ④(战国)左丘明撰,(晋)杜预集解:《左传——春秋经传集解》,第1741~1742页。
    ⑤《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62页。
    ⑥《汉书》卷二八《地理志》,第1648页。
    ⑦(战国)左丘明撰,(晋)杜预集解:《左传——春秋经传集解》,第1196、1198页。
    ①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247页。
    ②《汉书》卷二八《地理志》,第1550页。
    ③《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15页。
    ④李民、张国硕:《夏商周三族源流探索》,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6~50页。
    ⑤(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10~21页。
    ⑥《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16页。
    ⑦(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63~65页
    ①《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15页。
    ②徐中舒:《先秦十讲》,第69页。
    ①《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12~113页。
    ②(宋)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第8页。
    ③《帝王世纪》,第38页。
    ④《帝王世纪》,第38页。
    ⑤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100页。
    ⑥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0-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年,第86页。
    ⑦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0-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第86~88页。
    ①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3~4页。
    ②徐中舒在《先秦史十讲》一书中,正是将不窋作为周人的始祖(徐中舒:《先秦史十讲》,第71页)。
    ①《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5页。
    ②《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1页。
    ③王树民:《<国语>前言》,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4页。
    ④宋新潮:《殷商文化区域研究》,第116页。
    ⑤张映文、吕智荣:《陕西清涧县李家崖古城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1期,第47~48页。
    ⑥内蒙古考古所、清水河县文物管理所:《清水河县西岔遗址发掘简报》,《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考古报告集》,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1年,第60页。
    ⑦王京燕、高继平:《山西柳林高红商代夯土基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2007年1月5日。
    ①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8页。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07页。
    ②(战国)左丘明撰,(晋)杜预集解:《左传——春秋经传集解》,第1321页。
    ③《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12页。
    ①雷兴山:《先周文化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97页。
    ②雷兴山:《先周文化探索》,第296~297页。
    ③雷兴山:《先周文化探索》,第103页。
    ①尹盛平、王均显:《扶风刘家姜戎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7期,第16~29+99页。
    ②但决不能依此来判断周人源于狄族。江林昌甚至认为,姜嫄族起源于豫西地区,然后逐步迁移到周原地区。(江林昌:《由姜与夏的关系论姜嫄族的起源及迁移》,见氏著:《考古发现与文史新证》,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40~246页。)
    ③有一种观点认为陕西杨凌圪塔庙遗址为后稷所处的邰地:“1986,1988年咸阳市文物考古工作队、陕西考古研究所曾先后多次对咸阳市杨陵区西南约2.5公里处的圪塔庙遗址行考古调查。在这一位于渭河北岸二级阶地之上的古遗址里,发现了许多厚达3米的大面积、多层次的灰层。灰层堆积着红、黑细泥陶器、夹砂灰陶器,附加堆纹和绳纹灰陶器。遗址上层有秦汉云纹瓦当和瓦片。出土了八件带有‘斄亭’印文的陶釜、陶瓮,是一处‘从原始氏族到秦汉时代长达三千多年的居住遗址’。并且肯定其中具有相当丰富的先周文化。这一遗址,由于层位衔接,时序连贯,又有文献记载印证,所以被认可为古邰国遗址。”(樊志民:《先周考古与先周农业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第81~86页。)
    ①胡谦盈依据考古学现发现最早的北豳和南豳多个先周遗址认为:“有明文记载而比较可信的周人祖先是生活在‘戎狄之间的不窋’,周人早期居住和活动地区在泾河上游流域。”(胡谦盈:《周文化及相关遗存的发掘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43页)这一观点实际上是过分倚重了考古学的结果。
    ②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4页
    ③(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页。
    ④(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54《豳州》,贺次君、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625页。
    ⑤张耀民:《豳国辨》,《西北史地》1997年第2期,第55~57+77页。
    ⑥胡谦盈:《周文化及相关遗存的发掘与研究》,51~68页;
    ⑦王星光:《生态环境变迁与夏代的兴起探索》,第137~143页。
    ①《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12页。从成书的时间上看,《史记》的记载应是是源于《诗经》。
    ②(宋)朱熹:《诗集传》,第262页。
    ①胡谦盈:《南豳碾子坡先周文化遗存的性质分析》,《考古》2005年第6期,第74~86页。
    ②(宋)朱熹:《诗集传》,第239页。
    ①《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14页。
    ②“契”,朱熹《诗集传》(第239页)认为是“所以然火而灼龟者也”。
    ①雷兴山:《先周文化探索》,第292、293页。
    ②(清)焦循:《孟子正义》,沈文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79页。
    ③《天作》中的“大王”即太王古公亶父。朱熹《诗集传》(300页)曰:“此祭大王之诗。言天作岐山,而大王始治之。大王既作,而文王又安之。……子孙当世世保守不失也。”
    ④范祥雍订补:《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5、26页。
    ⑤范祥雍订补:《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第25、26页。
    ⑥范祥雍订补:《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第26页。
    ①《史记》卷三《殷本纪》,第104页。
    ②《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17~118页。
    ③范祥雍订补:《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第27页。
    ①有时气温会出现突变,而且这种突变也可会能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西周武王时期的气温突降)。但本文更侧重于从长时段的角度来探讨气温的平均变化趋势,及这种趋势对西周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②段万倜等:《我国第四纪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全国气候变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年,第7~16页。
    ③施雅风主编:《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年,第1~15页。
    ④王星光:《生态环境变迁与夏代的兴起探索》,第42页。
    ①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415、49页。
    ②贾兰坡、张振标:《河南淅川县下王岗遗址中的动物群》,《文物》1977年第6期,第41~49页。
    ③宋豫秦等:《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环境信息》,《考古》2002年第12期,第75~79页。
    ④洛阳文物工作队:《洛阳皂角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92~93页。
    ⑤德日进、杨钟健:《安阳殷墟之哺乳动物群》,《中国古生物杂志》丙种第十二号,第一册,1936年,第23~45页。
    ⑥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页。
    ⑦龚高发等:《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界线的推移》,《历史地理》(第五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页。
    ①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第27页。
    ②周群英、黄春长:《渭河流域全新世环境演变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5期,第12~18页。
    ③刘安等撰,高诱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5、63页。
    ④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27页。
    ⑤周伟:《商代后期殷墟气候探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第1期,第185~196+251页。
    ⑥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36页。
    ⑦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220页。
    ⑧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66页。
    ⑨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38页。
    ⑩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第36页。
    ①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38页。
    ②(清)焦循:《孟子正义》,沈文倬点校,第449页。
    ③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90页。
    ④胡谦盈:《周文化及相关遗存的发掘与研究》,第99页。
    ①胡松梅等:《宝鸡关桃园遗址动物环境考古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115~118页。
    ②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诠》,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29页。
    ③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31页。
    ④李根蟠:《先秦时代的沟洫农业》,《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1期,第1~11页。
    ⑤《太平御览》(影印本)卷12《天部十二·雪》引《金匮》,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9页。
    ⑥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第30页。
    ⑦《毛诗序传》(第四册),同治晚清楼本,第187页。
    ①郭令原:《<鲁颂>——颂僖公图复周公之业,争伯诸侯也》,《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第74~77页。
    ②史念海:《河山集》(第二集),第227、234~235、237页。
    ③马正林:《中国历史地理简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8页。
    ④李星学、王仁农:《还我大自然——地球敲响了警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页。
    ⑤《诗经》整篇的形成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就《诗经》集结年代来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有吴公子季札来鲁观乐的记录。季札在鲁所听的“乐”就是由《诗经》改编而成的。《史记》亦有孔子曾经删、集过《诗经》的历史记载(《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49页)。这些记载表明,《诗经》的整体成诗年代应在春秋晚期以前,其中部分诗篇的产生年代可能会更早。故对周代的历史进行研究时,《诗经》中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完全可以作为可靠的史料被采信。但以《诗经》作为史料来论证西周早期的生态环境时,所引用诗篇的成诗年代是一个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大雅》和《小雅》中的某些诗篇或产生于西周早期——尤其是《大雅》中的诸篇,或虽非产于西周早期,但却是反映了西周早期的史实;《周颂》中的部分诗篇虽非产生在西周早期,但却其内容却是对西周早期发生的某些事实的追忆。所以文中对西周早中期生态环境进行讨论时,以《大雅》、《小雅》和《周颂》中的相关诗篇为基本依据。
    ①《诗经·大雅·皇矣》
    ①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陕西长安户县调查与试发掘报告》,《考古》1962年第6期,第305~311页。
    ②最明显的表现是,战国以后,儒学大家们对云梦泽具体位置地确定,已经出现了很大分歧。参见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第279~280页;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第526页。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272~1278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两周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91页。
    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台南小汪周代遗址西周遗存的发掘》,《文物春秋》1992年增刊,第241~250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第113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考古队:《1981年—1983年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报告》,《考古》1984年第5期,第405~416+404页。
    ①a、胡松梅等:《宝鸡关桃园遗址动物环境考古研究》。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陕西长安县沣西新旺村西周遗址1982年发掘简报》附录引周本雄《沣西新旺村西周遗址动物遗存鉴定》中,发现有壳蚌(另外还有河蚌、海蛤各一种)和野猪下犬齿(大獠牙)一对遗存。(《考古》2012年第5期,第19~27页。)
    ②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33~434页。
    ①(法)雷焕章著,葛人译:《商代晚期黄河以北地区的犀牛和水牛》,《南方文物》2007年第4期,第150~160。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第66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沣镐工作队:《陕西长安县沣西新旺村西周制骨作坊遗址》,《考古》1992年第11期,第997~1003页。
    ①《周颂·潜》是对西周早期祭祀活动的记载,《灵台》学界一般认为描述的是文王时期的相关内容。
    ②(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宋)徐铉校订,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43页。
    ③袁珂:《山海经校注》,第118页。
    ④(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510、506页。
    ⑤袁珂:《山海经校注》,第156页。
    ⑥(三国)陆玑撰:《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经部第6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页。
    ⑦夏纬瑛:《夏小正经文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第29页。
    ⑧高广仁等:《山东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信息及其与文化的关系》,《中原文物》2001年第2期,第4~12页;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大辛庄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4期,第185~187+220页;张居中:《环境与裴李岗文化》,周昆叔主编《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23页;孔昭宸等:《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孢粉分析》,《考古》1992年第2期,第178~181+200页。
    ①范祥雍订补:《古本竹书纪年校订补》,第29页。
    ①甲骨文中关于兕的卜辞非常多见:我其兽(狩)盂,□允禽(擒)?获兕十一,鹿七十又四,豕四,麋七十又四。(《合集》40125);□□〔卜〕,壳贞:今日我其兽狩,有□兽(狩)?获,禽(擒)鹿五十又六。/贞今日我其兽(狩)盂?□获兕十一,鹿□。(《合集》10308);其〔兽〕,禽(擒)?壬申允兽禽(擒)?获兕六,豕七十又六,麋百又九十又九。(《合集》1047);翌癸卯其焚,禽(擒)?癸卯允焚,获兕十一,豕五,虎□,麋十二。(《合集》10480);□禽(擒)虎?允禽(擒),获麋八十八,兕一,豕三十又二。(《合集》10350)
    ②方精云:《地理要素对我国温度分布影响的数量评价》,《生态学报》1999年第2期,第97~104页;刘耕武、Estella·B·Leopold:《中国北方上新世降温事件及其对温度纬度梯度变化的影响》,《古生物学报》2003年第1期,第31~38页。
    ③范祥雍订补:《古本竹书纪年校订补》,第34、35页。
    ④《太平御览》(影印本)卷八七九引《随巢子》,第3907页。
    ⑤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56页。
    ⑥范祥雍订补:《古本竹书纪年校订补》,第35页。
    ⑦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56页。
    ⑧《毛诗序》云:“芮伯刺厉王也”,《潜夫论·遏利》曰:“昔周厉王好专利,芮良夫谏而不入,退赋《桑柔》之诗以讽。”可证,《桑柔》为厉王时期的诗篇。
    ⑨(晋)皇甫谧撰:《帝王世纪》,陆吉点校,第45页。
    ①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59页。
    ②《毛诗序传》“(《云汉》)仍叔美宣王也。”(第四册,卷25,第101页);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952页)引《韩诗》曰:“宣王遭旱仰天也。”是证《云汉》为宣王时期的诗篇。
    ③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26~27页。
    ④《诗经·大雅·召旻》。
    ⑤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第33页。
    ①孙爱芝:《13kaBP以来黄土高原西部的植被与环境演化》,《地理学报》2008年第3期,第280~292页。
    ②黄春长等:《渭河流域先周-西周时代环境和水土资源退化及其社会影响》。
    ①《毛诗序传》(第二册),同治晚清楼本,第137页。
    ②(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李先耕点校,第303~304页。
    ③陈子展:《诗三百解题》,第482页。
    ④马银琴:《两周诗史》,第291页。
    ⑤郭沫若:《青铜时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2~94页。
    ⑥徐中舒:《豳风说——兼论〈诗经〉为鲁国师工歌诗之底本》,《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本第四分,1936年;徐中舒,常正光:《论<豳风>应为鲁诗——兼论<七月>诗中所见的生产关系》,《历史教学》1980年第4期,第14~18+22页。
    ⑦(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511页;王力:《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95~500页。
    ⑧高亨:《诗经今注》,第199页。
    ①傅斯年著,董希平笺注:《傅斯年诗经讲义稿笺注》,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第210页。
    ②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第56页。
    ③(清)崔述:《丰镐考信录》(卷一),第68~69页。
    ④(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519页。
    ①(清)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324页。
    ②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70页。
    ③(清)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第327页。
    ④(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第38页。
    ⑤马银琴:《两周诗史》,第288~289页。
    ⑥李山:《诗经的文化精神》,第163页。
    ①马银琴:《两周诗史》,第150、166、287~291页。
    ②傅斯年著,董希平笺注:《傅斯年诗经讲义稿笺注》,第53页。
    ③许倬云:《西周史》(增补本),第45页。
    ④(清)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第39页。
    ⑤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35页。
    ①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第579页。
    ②《史记》卷二《夏本纪》司马贞《索隐》:“正征二音。”(89页)
    ③《史记》卷二《夏本纪》,第89页。
    ④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65页。
    ⑤王星光:《生态环境变迁与夏代的兴起探索》,第114页。
    ⑥张汝舟:《<(夏)小正>校释》,《贵州文史丛刊》1983年第1期,第106~135页。
    ⑦陈久金:《论<夏小正>是十月太阳历》,《自然科学史研究》1982年第4期,第305~319页。
    ⑧何幼琦:《<夏小正>的内容和时代》,《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第23~30页。需要说明的是,何幼琦所说的“夏正”是指“指春秋时晋、齐诸国用行的《夏正》四时”,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夏历”。
    ⑨何原文为:“据紫金山天文台编制的1979年《天文年历》测定,‘民用昏影始’的时刻,夏至是19时46分,冬至是17时23分,大致说来,冬至的初昏,比夏至的初昏要早两小时,即冬至以后,每月初昏的时刻,比上月要推迟20分钟,按4分钟斗转一度计算,即每月运转35度,而不是30度。反之,夏至以后,逐月初昏的时刻,比上月要提前20分钟,即斗柄每月运转25度,也不是30度。计算起来,由天正‘正月初昏,斗柄悬在下’的冬至,到‘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的小满,斗柄共移(35x6=)175度,只有5个月。由‘六月’的小满初昏回到‘正月’的冬至初昏,斗柄要移转(35+25x6=)185度,即非7个月不可。”(何幼琦:《<夏小正>的内容和时代》)
    ⑩陈子展:《诗三百解题》,第569页。
    ①《大戴礼记·夏小正》“墠”作“禅”,依夏纬瑛《夏小正经文校释》作“墠”。
    ②“其蚤”:方玉润释为“早朝也”;周振甫释为“取冰祭祀早”,这一解释与《夏小正》“祭耒”类似。周振甫的释义稍长。
    ③传统上多将该条释为三月份的农事。检视西周早期的生态环境因素及豳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后,我们认为,该条应为四月初的农事活动。后文详论。
    ④“初昏大火中”与下文九月“内火”有抵牾。张汝舟《<(夏)小正>校释》以为“初昏大火中”为后人窜入之句。
    ⑤夏纬瑛《夏小正经文校释》(第43页)云:《七月》中“七月鸣鶪”之“七月”是五月之误,已由晋人王肃正过(《孔疏》引晋王肃曰:古五字如七。”)。可备一说。
    ⑥《大戴礼记·夏小正》作“纳卵蒜”,依夏纬瑛《夏小正经文校释》作“纳民算”。
    ①陈久金:《北斗星斗柄指向考》,《自然科学史研究》1994年第3期,第209~214页。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49页。
    ③(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92页。
    ④(宋)朱熹:《诗经集注》,上海:世界书局印行1943年,第79页。
    ⑤(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李先耕点校,第15页。
    ①张汝舟:《<(夏)小正>校释》。
    ②胡铁珠:《<夏小正>星象年代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234~250页。
    ③(宋)朱熹:《诗经集注》,第70页。
    ④(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511页。
    ⑤郭沫若:《青铜时代》,第72~94页
    ⑥陈久金:《论<夏小正>是十月太阳历》。
    ①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第576、580页。
    ②(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511页。
    ③(宋)朱熹:《诗经集注》,第70页。
    ①(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511页。
    ②(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第456页;方玉润:《诗经原始》,第313页。
    ③高亨:《诗经今注》,第201页。
    ④(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第497页。
    ⑤陈猷龙:《蚕月》,《中国蚕业》1989年第1期,第43页。
    ⑥(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第497页。
    ⑦(清)俞樾:《群经平议》,《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48页。
    ⑧(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第456页
    ①(汉)许慎:《说文解字》,第118页。
    ②(汉)孔安国撰,(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68页。
    ③(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第591页。
    ①“豳土晚寒”似应断句为“豳,土晚、寒。”意为:豳地,土气较中原地区来的晚,亦较中原地区寒冷。
    ②(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第449~451页。
    ①表中《夏小正》农作物及植物名称依夏纬瑛《夏小正经文校释》,《七月》相应的农作物名称依王力《古代汉语》。
    ②魏经武、杨亚长:《从考古资料看陕西古代农业的发展》,《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第91~100页。
    ③Gary W Crawford等:《山东济南长清月庄遗址植物遗存的初步分析》,《江汉考古》2013年第2期,第107~126页。
    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886~887页。
    ①张文绪等:《甘肃庆阳遗址古栽培稻的研究》,《农业考古》2000年第3期,第80~85页。
    ②《史记》卷二《夏本纪》,第51页。
    ③姚政权等:《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的植硅石分析》,《考古》2007年第3期,第90~96页;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皂角树》,第106~113页。
    ④(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彭林整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79、492页。
    ⑤夏纬瑛:《<夏小正>经文校释》,第45页。
    ⑥张汝舟:《<(夏)小正>校释》。
    ⑦夏纬瑛:《<夏小正>经文校释》,第46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1979年裴李岗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4年第1期,第23~52+137~146页。
    ②周振甫:《诗经译注》,第28页。
    ③许倬云:《西周史》(增补本),第92~93页。
    ④(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李先耕点校,第274~275、423页。
    ①《毛诗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第499页。
    ②竺可桢:《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79页。
    ③夏商周断代工程《夏商周年表》之西周年表:成王前1042年——前1021年。
    ①《毛诗序传》云:“《桑柔》,芮伯刺厉王也。”(第四册,第93页);马银琴在《两周诗史》认为《大雅·桑柔》、《卫风·淇奥》分别成诗于穆王和平王之世(分见于第163页,第275页)。
    ②《史记》卷二九《河渠书》,第1413页。
    ①张政烺:《卜辞裒田及其相关诸问题》,《考古学报》1973年第1期,第93~120页。
    ②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第153页)《俎侯夨簋》有“易(赐)土:厥川(甽)”的记载。
    ③(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06页。
    ④(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第1673页。
    ①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687页。
    ②(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696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38页。
    ④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第688页。
    ⑤(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第1673页。原文为:“畎也,古犬反,古今字也。”
    ⑥(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92页。
    ⑦李根蟠:《先秦时代的沟洫农业》。
    ⑧(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第1673~1674页。
    ①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第687页。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第358页
    ③(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第358页。
    ④(清)焦循:《孟子正义》,第687页。
    ⑤(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第1673页。
    ⑥《汉书》卷二四《食货志》,第1119页。
    ⑦(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696页。
    ⑧闵宗殿:《垄作探源》,《中国农史》1983年第1期,第40~45页。
    ⑨《孙子兵法·吴问》篇载:晋国范氏、中行氏制田,百六十步为亩而伍税之;智氏,百八十步为亩;韩、魏制田,二百步为亩;赵氏,以二百四十步为亩。(李零:《吴孙子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75~176页。)
    ①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第3081页。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第1673~1680页。
    ③(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第1672页。
    ④(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第555页。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第555页。
    ②《孟子》中对井田制有详细的描述,原文为:“使毕战问井地?孟子曰:‘……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汙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夫滕壤地偏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孟子正义》,第348~362页。)
    ③金景芳:《关于井田制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4年第3期,第33~42页。金先生还在本文中认为“沟洫法”和井田制是井田制的两种基本形式。
    ④齐思和:《孟子井田制说辨》,《燕京学报》1848年第35期,第105~127页。
    ①李根蟠:《先秦时代的沟洫农业》;李根蟠:《中国农业史》,台北:台湾文津出版印行1997年,第41~54页;董凯忱,范楚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第45~46页。
    ②李根蟠:《中国农业史》,第44页。
    ③郭文韬:《再论中国古代的垄作耕法》,《中国农史》1992年第2期,第77~80页;郭文韬:《中国古代土壤耕作制度的再探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17~29页;闵宗殿:《垄作探源》。
    ④郭文韬:《中国北方旱地耕作的历史经验》,《中国科技史料》1987年第4期,第8~14页。
    ①朱熹《诗集传》(第241页)云:“一章言在豳,二章言至岐,三章言定宅,……八章言至文王而服混夷,九章遂言文王受命之事。”文中所引章句属《绵》第三章。虽然《绵》的每章时间排序,未必如朱氏所言那样整齐,但《绵》诗所反映的内容,无疑是周人对先周的一种追忆。
    ②(宋)朱熹:《诗集传》,第239页。
    ③夏纬瑛:《<诗经>中有关农事章句的解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第3页。
    ④(宋)朱熹:《诗集传》,第254页。
    ①夏纬瑛:《<诗经>中有关农事章句的解释》,第5页。
    ②(汉)许慎:《说文解字》,(宋)徐铉校定,第93页。
    ③杨宽《论西周时代的农业生产》(《学术月刊》1957年第2期,第1~10页)一文对西周的金属农具有详实考证。
    ④《甫田》后文中有“曾孙之稼”、“曾孙之庾”的语句。曾孙,学者多倾向认为是指的成王,准此所言,则《甫田》所反映的应是为成王时期的内容。
    ⑤(宋)朱熹:《诗集传》,第206页。
    ⑥夏纬瑛:《<诗经>中有关农事章句的解释》,第17页。
    ⑦夏纬瑛:《<诗经>中有关农事章句的解释》,第19页。
    ①(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第334页。
    ②(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325、387页。
    ③杨善群:《西周农业生产和耕作方法探论》,《史林》1992年第2期,第1~8+36页。
    ④(宋)朱熹:《诗集传》,第304页。
    ⑤王星光、符奎:《关于耦耕问题的探讨》,《农业考古》2011年第1期,第44~49页;另还可参见周昕《中国农具通史》第149~156页(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10年)。
    ⑥(宋)朱熹:《诗集传》,第310页。
    ⑦夏纬瑛:《<诗经>中有关农事章句的解释》,28页。
    ⑧(宋)朱熹:《诗集传》,第311页。
    ⑨(宋)朱熹:《诗集传》,第311页。
    ⑩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第687、693页。
    ①(宋)朱熹:《诗集传》,第311页。
    ②夏纬瑛:《<诗经>中有关农事章句的解释》,30页。
    ③刘耀亮:《河南三杨庄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与洪水事件的沉积记录》(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第16、10、31页。文中“有犁沟痕迹”的判断应该是不准确的,按照农业发展阶段来看,这一时期不可能会有“犁耕”农业出现。
    ④刘耀亮等:《河南内黄县三杨庄全新世以来的孢粉学记录》,《第四纪研究》2013年第3期,第536~544页。
    ①刘海旺:《三杨庄汉代农业聚落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农业历史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二届中华农耕文化研讨会2013年10月,河南郑州。
    ②采自刘耀亮:《河南三杨庄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与洪水事件的沉积记录》,第11页。
    ①《吕氏春秋》一书对农田的整治方式有详细的规定,这一方式在农学史上一般称为“畎畝法”。要点有:“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亩,其博八寸所以成甽也”,“畮(畝)欲广以平,甽欲小以深”,“大甽(畎)小畝,为青鱼胠”“上田弃畝,下田弃甽(畎)”。(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第688页)按照《吕氏春秋》的记载,畎畝法中畎和畝的比例应该是1:1。
    ②(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第351~352页。
    ③(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342页。
    ①庞卓恒经研究,推算出“西周极盛时期人口可能为1000万左右”。(庞卓恒:《关于西周的劳动生产方式、生产率和人口估测》,《天津师大学报》1998年第5期,第41~50页。)
    ②(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89~92页。
    ③洛阳博物馆:《洛阳锉李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8年第1期,第5~17+78~79页。
    ④张政烺:《卜辞裒田及其相关诸问题》。
    ①《尚书》《梓材》为周公诰康叔的告辞(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421页),故反映了西周早期的历史情况。
    ②(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387页。
    ③陈全方:《周原出土陶文研究》,《文物》1985年第3期,第63~75+96页;徐锡台:《西周陶文试释》,《人文杂志》1985年第3期,第91~93页。
    ①夏商的中心区域靠近汾河和黄河、西周的中心区域位于渭水流域。
    ②刘耀亮等:《河南内黄县三杨庄全新世以来的孢粉学记录》。
    ③采自刘耀亮等:《河南内黄县三杨庄全新世以来的孢粉学记录》。
    ①(清)程瑶田:《沟洫疆理小记》,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第206、205、224页。
    ②(宋)朱熹:《诗集传》第208页。
    ③(宋)朱熹:《诗集传》,第208页。方,房也。指的是作物的孚甲开始生成而没有闭合的状态;皁,果实未坚;稂,不结实的禾苗;莠,莠子,似谷禾而非谷类的一种杂草。
    ①分见于朱熹《诗集传》第153页,方玉润《诗经原始》第366页。
    ②指的是《尔雅·释地》中“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一句。
    ③(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614~615页。
    ①刘师培:《古政原始论》卷五《田制原始论》,《刘申叔遗书》(影印本)第十九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671页。
    ②杨宽:《论西周时代的农业生产》。
    ③徐中舒:《试论周代田制及其社会性质》,《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5年第2期,第51~90页。
    ①马宗申:《略论“菑、新、畬”和它所代表的农作制》,《中国农史》1981年第1期,第59~66页。
    ②郭文韬:《中国古代的农作制》,《中国农史》1982年第1期,第55~59页。
    ③陈文华引陈振中,将分歧分为六种。陈先生并总结道:“耕种过的耕地休闲一年不耕长满草杂草的,叫菑田。休闲一年第二年植物群落滋生蕃衍已长出小灌木的,叫新田。第三年因地力已经恢复,可以种植(即‘治田’),叫畬田。”(陈文华:《中国农业通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第79~81页。)
    ①符奎:《秦汉农业聚落的形态与耕作技术》(博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13年,第109页。
    ①关于三杨庄遗址中商周以前农田的相关数据,相关的发掘报告还未见公布,文中畎畝2:1的比例数据,为依据实物照片做出的大致估算。
    ②畎畝法中“甽”的数量,完全不必以夏纬瑛所言的那样,每亩和每亩之间均存在着“甽”(夏纬瑛:《吕氏春秋上农四篇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56年,第39页)。实际上,甽的修建,会依具体的生态环境状况而定,雨水多、洪涝发生概率大的地区“甽”可能会多些;相反,“甽”就可能会少一些。
    ③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第688页。
    ①郭文韬:《中国古代的农作制》;郭文韬等编著:《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略》,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25页。
    ②樊志民:《农业历史地理环境变迁与农业地域拓展》,《人文地理》2004年第5期,第74~78页。
    ①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第685页。
    ②夏纬瑛:《吕氏春秋上农四篇校释》,第16页。
    ③刘耀亮等:《河南内黄县三杨庄全新世以来的孢粉学记录》。
    ①该表由刘耀亮等《河南内黄县三杨庄全新世以来的孢粉学记录》及刘耀亮《河南三杨庄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与洪水事件的沉积记录》两文综合整理而成。
    ①按照文中计算结果,即便是作物的播种行距没有较前期减小,由于畎的缩小、畎和畝比例的变化,农田的实际耕种面积较前期会大大增加,土地的利用率也可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②在文献和考古材料中,均未发现有这一时期农田中沟洫数量的记载,按照《周礼》《遂人》和《考工记》的记载,沟洫在耕种土地中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
    ①郭文韬:《中国古代的农作制》。
    ①《汉书》卷二四《食货志》,第1138页。
    ②关于畎畝法和代田法的具体讨论,已超越了本文的研究范围,他文另作研究。
    ①(宋)朱熹:《诗集传》,第321页。
    ①郭文韬:《中国古代农作制之史的考察》,《中国农学报》1963年第9期,第41~48页;第10期,第33~39页;万国鼎等著《中国农学史》(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40页)持相同观点。
    ①莫多闻等:《甘肃葫芦河流域中全新世环境演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学报》1996年第1期,第59~69页。
    ②(晋)皇普谧:《帝王世纪》,第4页。
    ③《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3、16页。
    ①王星光、徐栩:《新石器时代粟稻混作区初探》,《中国农史》2003年第3期,第4~10页。
    ①竺可祯:《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②施雅风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施雅风主编:《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第1~15页。
    ③史念海:《周原的历史地理与周原考古》。
    ④史念海:《周原的历史地理与周原考古》。
    ⑤《诗经·周颂·潜》。
    ⑥张波:《西北农牧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1页。
    ⑦何炳棣:《华北原始土地耕作方式:科学、训诂互证示例》,《农业考古》1991年第1期,第110~113页。
    ①(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180页。
    ②“壤”、“土”,《周礼注疏(第334页)》郑玄注曰:“以万物自生焉则言土,土犹吐也,以人所耕而树艺焉则言壤,壤,和缓之貌。”可见,适宜耕作的土地才叫“壤”。
    ③《尚书·禹贡》将九州的土壤从好到坏,依次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和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
    ④《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61页。
    ⑤周昆叔:《周原黄土及其与文化层的关系》,《第四纪研究》1995年第2期,第174~181+193~194页。
    ①黄春长、庞奖励:《周原全新世多周期土壤和气候与侵蚀事件高分辨率研究》。
    ②黄春长等:《扶风黄土台塬全新世多周期土壤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509~513页。
    ①赵景波:《关中地区全新世大暖期的土壤与气候变迁》,《地理科学》2003年第5期,第554~557页。
    ②早种晚熟谓“重”,晚种早熟谓“穋”;先种曰“稙”,后种曰“稺”((宋)朱熹:《诗集传》,第120、321页)。
    ①(宋)朱熹:《诗集传》,第255页。
    ②谢伟:《案板遗址灰土中所见到的农作物——兼论灰像法的改进》,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编著:《扶风案板遗址发掘报告》(附录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86~289页。
    ③赵志军、徐高良:《周原遗址(王家嘴地点)尝试性浮选的结果及初步分析》,《文物》2004年第10期第89~96页。
    ④赵志军、徐高良:《周原遗址(王家嘴地点)尝试性浮选的结果及初步分析》。
    ①施雅风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波动与重要事件》,《中国科学》(B辑)1992年第12期,第1300~1308页。
    ②胡谦盈:《周文化及相关遗存的发掘与研究》,第85、86页。
    ①史念海:《周原的历史地理与周原考古》。
    ②傅勇:《陕西扶风案板遗址动物遗存的研究》,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编著:《扶风案板遗址发掘报告》(附录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90~294页。
    ③胡谦盈据碾子坡遗址中挖掘出的周人铸造大型铜礼器——鼎和,认为碾子坡先周时期已经属于铜器时代文化(胡谦盈:《周文化及相关遗存的发掘与研究》,第143页)。
    ①《史记》卷三《殷本纪》,第105~108页。
    ②李文漪、梁玉莲:《河北东部全新世温暖期植被与环境》,《植物学报》1995年第6期,第640~651页。
    ③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第30页。
    ④黄春长等:《西周的兴衰与自然环境变迁》,《光明日报》。
    ⑤朱彦民:《商代晚期中原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54~61页。
    ①陈旭:《商代的农耕与农业生产状况》,《郑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第16~23页。
    ②《尚书大传·微子传》载该诗题名为“麦秀之歌”,《史记·宋微子世家》所载诗题名与《尚书大传》所载略有不同,为“麦秀之诗”,具体文字内容两文献所载亦稍有区别。虽然歌(诗)的作者两文献记载明显不同,但二诗所体现的中心内容却基本一致。学界倾向认为该诗的作者为《史记》所记的箕子。
    ③引自《学斋占毕·麦秀之歌》卷二。
    ④《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第1620~1621页。
    ⑤“飞鸿过野”,黄怀信:《逸周书汇校集注》(第469页)注曰:“卢文弨云:旧作‘过野’,或‘遍野’之讹,今依《史记》、《博物志》改作‘满野’。梁云:‘飞鸿’,《淮南子·本经训》作‘飞蛩’,《史记索隐》引《随巢子》作‘飞拾’。”同注引刘师培云:“《类聚》九十四引《周书》云:子夏曰:‘桀德衰,夷羊在牧,蜚蛤满野’……‘拾’、‘蛤’盖均‘蝗’误。”高诱注《淮南子》“飞蛩满野”亦云:“一曰蝗也。”
    ⑥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第468~469页。
    ①关于武王伐纣的具体时间,前人有四种主要说法(详见李学勤:《<世俘>篇研究》,《史学月刊》1988年第2期,第3~8页)。直到目前,学界仍存有争议,江晓原等(江晓原、钮卫星:《<国语>所载武王伐纣天象及其年代与日程》,《自然科学史研究》1999第4期,第353~365页)提出武王克商的日期为公元前1044年1月9日;刘次沅(《从天再旦到武土伐纣——西周天文年代问题》,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第133~135页)确定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后一结果被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信。
    ②彭邦炯:《武王伐纣探路—古文献所见武王进军牧野路线考》(《中原文物》1990年第2期,第63~72页)对文中所谈及地名有详实考证,除百泉、牧野的地望笔者有不同意见外,对于其他地望,笔者认同彭邦炯的解读。
    ③详见彭邦炯:《武王伐纣探路—古文献所见武王进军牧野路线考》;陈昌远:《牧野之战“牧野”地望发微》,《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第5期,第28~31页;孙醒:《也谈武王伐纣的进军路线》,《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第51~56页等。
    ④(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134~136页。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135页。
    ②彭邦炯:《武王伐纣探路—古文献所见武王进军牧野路线考》;孙醒:《也谈武王伐纣的进军路线》。
    ③彭邦炯:《武王伐纣探路—古文献所见武王进军牧野路线考》。
    ④谭其骧:《长水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页;《汉书·沟洫志》有“《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汉书》卷二九《沟洫志》,第1697页)。
    ⑤《史记》卷二九《河渠书》,第1409页。
    ⑥《汉书》卷二九《沟洫志》,第1688页。
    ⑦(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32~133页。
    ①(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陈抗、盛冬玲点校,第188~192页。
    ②(清)胡渭:《禹贡锥指》(第二卷),邹逸麟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7页。
    ③采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第19页。
    ①(战国)左丘明撰,(晋)杜预集解:《春秋左传集解》,第1604~1606页。
    ②(唐)李泰撰、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第79页。
    ③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第261页。
    ④宋镇豪主编,孙亚冰等著:《商代地理与方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41~42页。
    ⑤张新斌:《武王伐纣与牧野大战的历史地理问题》,《中原文物》2004年第4期,第15~20页。
    ⑥《获嘉县志》(乾隆二十一年石刻本),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第53~57页。
    ⑦《获嘉县志》(乾隆二十一年石刻本),第64页。
    ⑧《获嘉县志》(乾隆二十一年石刻本),第77页。
    ⑨获嘉县志编撰委员会:《获嘉县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第90~93页。
    ⑩彭邦炯:《武王伐纣探路—古文献所见武王进军牧野路线考》。
    ①《获嘉县志》(乾隆二十一年石刻本),第81页。
    ②《新乡县志》(清乾隆十二年石刻本),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第20、74页。
    ③《汉书·沟洫志》(《汉书》卷二九《沟洫志》,第1693页)云:“盖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以自利。……故大堤去河远数十里,内亦数重,此皆前世所排也。”这一记载说明,建造堤坝对河水进行防范是战国以后才出现的。这样,文中所提到的“汉堤”自然应是战国以后的孑遗。商周之际,黄河是没有堤防设施的,一旦黄河出现涨水、决溢,则会出现漫滩、泛滥现象。
    ④《新乡县志》(清乾隆十二年石刻本),第343~348页。
    ⑤《大清一统志》(卷一九九),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11页。
    ⑥《括地志》云:“延津,故名临津,故城在卫州清淇县西南二十六里。”杜预云:“汲郡城南有延津”是也。((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89页。)
    ①(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贺次君点校,第200、460页。
    ②《新乡县志》(清乾隆十二年石刻本),第63页。
    ③(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贺次君点校,第205页。
    ④彭邦炯:《武王伐纣探路—古文献所见武王进军牧野路线考》。
    ⑤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264~265页。
    ⑥(战国)左丘明撰,(晋)杜预集解:《春秋左传集解》,第1699页。
    ⑦(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第226页。
    ①(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贺次君点校,第462页。
    ②(宋)朱熹:《诗经集注》,第20页。
    ③(清)方玉润撰:《诗经原始》,李先耕点校,第144页。
    ④(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7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50页。
    ⑤(清)方玉润撰:《诗经原始》,李先耕点校,第477页。
    ⑥(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282页。
    ⑦《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第1515页。
    ⑧《后汉书》(卷一零九《郡国》,第3395~3397页)云“去县十七里”应为“七十里”之误。
    ⑨(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第227页。
    ⑩坶野: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283页)曰:“《礼记》及《诗》作‘坶野’,古字耳。坶又作‘’,字迹小异。据此则知《礼记》及《诗》旧本皆作‘坶野’,故《水经注》引《诗》亦作‘坶野’。今本为后人该从近字也,‘野’作‘壄’,见《汉书·律历志》。”
    ①《尔雅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6~197页。
    ②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第335页。
    ③徐元诰:《国语集解》,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127页。
    ④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5页。
    ⑤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29页。
    ⑥(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第223~227页。
    ⑦《大清一统志·卫辉府》(卷二零零),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14页。
    ①(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贺次君点校,第460页。
    ②《汲冢书·克殷解》卷四第三十六,嘉靖元年跋刊本。
    ③(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贺次君点校,第458~459页。
    ④(唐)李泰撰:《括地志辑校》,贺次君辑校,第87~88页。
    ⑤《史记》卷三《殷本纪》,第109页。
    ⑥(宋)朱熹:《诗经集注》,第139页。
    ⑦(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李先耕点校,第479页。
    ⑧徐元诰撰:《国语集解》,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6页。
    ⑨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第19页。
    ⑩《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08页。
    ①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第94~95页。
    ②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第934页。
    ③黄晖:《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29页。
    ④《太平御览》(影印本)卷三百二十八,第1509页。
    ⑤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42页。
    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辉县市孟庄龙山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3期,第1~20+98~100页。
    ②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15页。
    ③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河南省文物管理局等:《河南辉县孙村遗址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8年第1期,第4~18页。
    ④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新乡潞王坟商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1期,51~61+122~129页。
    ⑤陈昭容:《论山彪镇一号墓的年代及国别》,《中原文物》2008年第3期,第58~66页。
    ①《汉书》卷二八《地理志》,第1640页。
    ②关于西周的国家结构问题可参见(美)李峰《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吴敏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①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殷周制度论》,第451~453页。
    ②按照《史记·高祖本纪》的记载,汉刘邦初定天下以后,曾以为秦之亡国与未实施分封有关,故仿周制,实施了对同姓和异姓的诸侯分封;明代也曾有过对王子的分封。但后世进行的这些分封与专制统治相表里而存在,专制统治还是政治统治的主体形式,这些分封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存在有本质上的区别。
    ③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77~599页。
    ④王玉哲:《中华远古史》年,第577~592页。
    ⑤张荫麟、吕思勉:《中国史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第29~31页。
    ⑥许倬云:《西周史》(增补本),第147~180页。
    ⑦柳宗元:《封建论》,《柳河东集》(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7~30页。
    ⑧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殷周制度论》,第451页。
    ⑨齐思和:《封建制度与儒家思想》,《燕京学报》第二十二期,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出版社,1943年,第176~226页。
    ①李绍连:《试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前因后果》,《中州学刊》1998年第5期,第114~119页。
    ②葛志毅:《西周分封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第229页。
    ③可参见张广志:《西周史与西周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21~126页。
    ④《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27页。
    ⑤许倬云:《西周史》(增补本),第155页。
    ⑥张荫麟、吕思勉:《中国史纲》,第18~20页。
    ⑦对周公是“摄政”还是“辅政”,学者间存在有争议。王玉哲对周公“践祚称王”有过详实的考证(《中华远古史》第514~517页)。
    ①《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32页。
    ②(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左传——春秋经传集解》,第1620页。
    ①《史记》卷五《秦本纪》,第178页。
    ②申侯和戎族联合攻周,就是这样的例证之一。
    ③葛志毅:《西周分封制度研究》,第229页。
    ④(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114页。
    ⑤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第967页。
    ⑥王玉哲:《中华远古史》,第580页。
    ①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840页。
    ②《大盂鼎》记载,周王对盂的赏赐就是既包含“授疆土”,同时还包含“授民”:“人鬲自驭至于庶人……自厥土”;《宜侯夨簋》也载:“锡土、厥川三百;……锡宜庶人六百又六十夫。”
    ③王泽文:《春秋时期的纪年铜器铭文与<左传>的对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第26页。
    ④杜迺松:《克罍克盉铭文新释》,《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1期,第61~64页。铭文的大意是:天子任命克作燕地的侯,克进驻了燕土,并平定了那里的动乱。
    ⑤(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左传——春秋经传集解》,第244页。
    ①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6~8页。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第1279页。
    ③关于《周礼》成书的问题,第七章中还将有讨论。
    ①《诗经·小雅·北山》。
    ②张荫麟、吕思勉:《中国史纲》,第29页。
    ③李民、张国硕:《夏商周三族起源探索》,第239页。
    ①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的535页。
    ②李峰将这种分离称为“西周国家的二分结构”:“新征服的、由诸侯权威所控制的东方与陕西中部渭河流域及洛阳周围小范围区域内由周王室直接实施行政控制的西部之间的划分。”((美)李峰:《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第48页。)
    ③杨玉玲:《文化认同:最坚固的国防》,《光明日报》2005年4月20日第9版。
    ④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21页。
    ①(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29、34~35、279页。
    ②《汉书》卷二八《地理志》,第1640~1666页。
    ③(清)吴骞辑:《诗谱补正后订》,《拜经楼丛书》(影印本),上海:上海博古斋,1922年。
    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八九册《鸿苞集》卷十八,济南:齐鲁出版社,1995年,第254页。
    ②李旦初:《<国风>的地域性流派》,《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第22~28+113~114页。
    ③蒋宝德、李鑫生主编:《中国地域文化》,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年,第70~89页。
    ④陈绍棣:《中国风俗通史·两周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637~647页。
    ⑤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第28页。
    ⑥《汉书》卷二八《地理志》,第1647页。
    ⑦(宋)朱熹:《诗集传》,第21页。
    ①(宋)朱熹:《诗集传》,第110页。
    ②《论语·阳货》。
    ③《史记》卷二四《乐书》,第1182页。
    ④《论语·卫灵公》
    ①傅斯年著,董希平笺:《诗经讲义稿笺注》,第168页。
    ②李旦初:《<国风>的地域性流派》。
    ③马银琴:《两周史诗》,第331、359页。
    ①单纯依据出土器物形制,来判断器物的所属年代和文化性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有学者就提出,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建立应实现由“器物本位”向“背景本位”的转变。(雷兴山:《先周文化探索》第15~24页)但现实的情况是,“器物本位”,在现阶段还是判断文化谱系的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并为大多考古学者所接受。
    ②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序》,《青铜时代》,第236页。
    ①杨建华:《商周时期中国北方冶金区的形成——商周时期北方青铜器的比较研究》,《边疆考古研究》2007年第6辑,第165~197页。
    ①杨建华:《商周时期中国北方冶金区的形成——商周时期北方青铜器的比较研究》。
    ②《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第54页。
    ③吴晓松、洪刚:《湖北蕲春达城新屋塆窖藏青铜器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文物》1997年第12期,第52~60页;张亚初:《论鲁台山西周墓的年代与族属》,《江汉考古》1984年第2期,第23~28页等。
    ①《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53~3285页。
    ②《汉书》卷二八《地理志》,第1640页。
    ③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98页。
    ④《汉书》卷二八《地理志》,第1642~1666页。下文1-15中引文除明确标注以外,均本本注,恕不再注明。
    ①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第956页。
    ②《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65页。
    ①“五民”,服虔曰:“士、农、商、工、贾也。”(《汉书》卷二八《地理志》,第1661页)
    ②《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66页。
    ③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第841页
    ④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398、399页。
    ①《汉书》卷二八《地理志》,第1656页。
    ②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第611页。
    ③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207页。
    ④(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左传——春秋经传集解》,第1287页。
    ⑤(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左传——春秋经传集解》,第1581~1582页。
    ⑥周公旦并未就封,由其子伯禽代周公就于鲁地。
    ①《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24页。
    ②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337页。
    ③《史记齐太公世家》(第1480页)记载,吕尚至营丘就封之时,曾出现莱侯与太公吕尚争夺营丘的情况:“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可见,西周初期,边境的安全是周王朝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周公被封至鲁地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控制参与了“三监之乱”的东夷。
    ④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337、338页。
    ⑤《史记》卷四〇《楚世家》,第1691~1692、1705、1692页。
    ⑥周公、召公虽在关中地区分别拥有“周”(今陕西岐山县北)、“召”(今陕西岐山县西南)二地作为“采邑”,但“采邑”似并不完全具有分封性质。
    ①杨宽:《西周史》,第128~129页。
    ②《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32页。
    ③(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疏》,第330~333、342~353页
    ④(宋)朱熹:《诗集传》,第122页。
    ⑤杨宽:《西周史》,第134页。
    ①王玉哲:《中华远古史》,第517页。
    ②据传文王有子过百,《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周公分封时,除长子伯邑、次子考武王外,接受分封的文王儿子就有十六个:管、蔡、郕、霍、鲁、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等。(《左传——春秋经传集解》第345页。)
    ③王玉哲认为齐国和燕国的分封在平定“三监”以后。(《中华远古史》第533~534页。)若果真如此,则必须对《史记》的记载给出更为合理的解释。
    ④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第514页。
    ⑤(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疏》,第346、351页。
    ①(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疏》,第466~467页。
    ②《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382~383页。
    ③《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32页。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沈啸寰、王兴贤整理,第115页。
    ②(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唐太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84页。
    ③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337页。
    ④(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左传——春秋经传集解》,第1541页。
    ①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13~14页。
    ②《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44页。
    ③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第35页。
    ④今河南新乡辉县百泉一带。
    ⑤《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44页。
    ⑥《史记》卷一四《十二诸侯年表》,第509页。
    ①《史记》卷一四《十二诸侯年表》,第509页。
    ②齐思和:《封建制度与儒家思想》。
    ③(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左传——春秋经传集解》,第6页。
    ④(清)顾栋高辑:《春秋大事表》,吴树平、李解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61页。
    ①《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29页;《逸周书·度邑解》(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第5471页)。
    ②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历代史征》,第238页。
    ③王玉哲:《中华远古史》,第624页。
    ④也有学者将成周“八师”与“殷八师”分论。这样,西周在东部地区驻军的数量则为16师。(徐中舒:《禹鼎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考古学报》1953年第3期,第53~66+135~136页;孙作云:《说豳在西周时代为北方军事重镇——兼论军监》,《河南师大学报》1983年第1期,第31~49页。)但以当时的西周的人口数量来论,这种观点恐非是。
    ⑤(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第1074页。
    ⑥《周礼》“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这种军队数量等级差,放在东周时期可能还比较适宜;若《周礼》中所记的各诸侯国军队的数量是西周的客观情况的话,地方诸侯国对西周王权的威胁就更为巨大。关于西周王师“六师”、“六军”的问题,也可参见王玉哲《中华远古史》(第625页),常征《释“六师”,兼述西周王朝武装部队》(《河北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第35~38页)。
    ①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第29页。
    ②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徐峰译,汤惠生校,第6、7页。
    ①(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345页。
    ②齐思和:《封建制度与儒家思想》。
    ③柳宗元:《封建论》。
    ①详见王国维:《鬼方昆夷玁狁考》,《观堂集林》,第583~606页;黄盛璋:《玁狁新考》,《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2期,第142~149页;薛方昱:《玁狁考辨》,《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第136~145页;何光岳:《玁狁的来源和迁徙》,《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88年第2期,第27~31页。
    ②彭裕商:《周伐猃狁及相关问题》,《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第3~16+190页。田率:《四十二年逨鼎与周伐猃狁问题》,《中原文物》2010年,第1期,第39~44+65页。
    ③(美)李峰著:《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徐峰译,汤惠生校,第171页。
    ①“鬼方、昆夷、獯育、玁狁自系一语之变,亦即一族之称。”“其见于商周间者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其在宗周之季则曰玁狁。入春秋后则始为谓之戎,继号曰狄。战国以降,又称之曰胡、曰匈奴。”“其族西自汧陇,环中国而北,东及太行常山间。”“游牧之族,非有定居。”(王国维:《鬼方昆夷玁狁考》)
    ②(美)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第391页。
    ③黄盛璋:《玁狁新考》;薛方昱:《玁狁考辨》。
    ④徐中舒:《先秦史十讲》,第70、90页。
    ⑤西戎在历史文献中又被称为“昆夷”或“混夷”。
    ⑥《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第2879页。
    ⑦苏秉琦先生依据考古学的实际发现,将中华民族的起源划分为六大区系——即著名的“满天星斗”说:以燕山南北地带为中心的北方地区;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地区;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地区;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地区和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地区。(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35~37页、第101~107页)依此,则西北戎族可能具有自己独立的起源,不必追溯至“三皇五帝”。
    ⑧《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第2879、2881页。
    ⑨(美)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第391页。
    ①(宋)朱熹:《诗集传》,第140页。
    ②(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586、588页。
    ③《汉书》卷二〇《古今人表》,第900页。
    ④《今本竹书纪年》有帝乙三年“帝命南仲西拒昆夷,城朔方”(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37页。),与《出车》的正合。依此,则《出车》为描写文王时期战争的诗篇。况不论《出车》所记述的是哪一时期周人对戎人的战争,玁狁和西戎为西、北两个不同部族的结论,均可以成立。
    ⑤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2006年,343页。
    ⑥《毛诗序传》(第三册)(卷十六),晚清楼本,第20页。
    ⑦路国权:《泾、洛、渭河上游西周文化边界及相关问题初论——“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历史与文化研究之一》,《考古与文物》2013年第3期,第48~56页。
    ①刘军社:《试论先周文化与相邻诸文化的关系》,《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4期,第48~59+28页。
    ②(美)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徐峰译,汤惠生校,第168页。
    ③《合集》8591、《合集》8592、《合集》8593、《合集》6474、《合集》5577等。
    ④邹衡:《关于夏商时期北方地区诸邻境文化的初步探讨》,《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274~278页。
    ⑤孙亚冰、林欢:《商代地理与方国》,第296页。
    ⑥(宋)朱熹:《诗集传》,第272页。
    ⑦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校订补》,第25页。
    ⑧关于《小盂鼎》的年代,学界存有争议,盖有成于昭王时期、康王时期、宣王时期和穆王时期几种意见。今从李山成于穆王之时。(李山、李辉:《大小盂鼎制作年代康王说质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第2期,第31~36页。
    ⑨李学勤:《小盂鼎与西周制度》,《历史研究》1987年第5期,第20~29页。
    ⑩由于在李家崖古城址中出土有“鬼”字陶文,有学者更明确地将先周时期的李家崖文化称为鬼方文化(吕智荣:《试论陕晋北部黄河两岸地区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及有关问题》,《中国考古学研究论文集》,三秦出版社,1986年;《陕西清涧李家崖古城址出土的陶文考释》,《文博》1987年第3期,第85~86页)。
    ①王玉哲:《中华远古史》,第379~380页。
    ②罗琨:《“高宗伐鬼方”史迹考辨》,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18页。
    ③李毅夫:《鬼方方考》,《齐鲁学刊》1985年第6期,第14~17+49页。
    ④王玉哲:《鬼方考补证》,《考古》1986年第10期,第926~929+890页。
    ⑤罗琨:《“高宗伐鬼方”史迹考辨》,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第118页。
    ⑥尹盛平在《玁狁、鬼方的族属及其与周族的关系》一文中(《人文杂志》1985年第1期,第69~74页),就认为玁狁和鬼方分属于不同族属。
    ⑦王玉哲:《中华远古史》,第382页
    ⑧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630页。
    ⑨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1、8页
    ⑩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校订补》,第14页。
    ①王国维:《鬼方昆夷玁狁考》。
    ②杨宽:《西周史》,第555页;王玉哲:《中华远古史》,第379页。
    ③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76页。
    ④所引诸青铜器的年代见下文。
    ①张映文、吕智荣:《陕西清涧县李家崖古城址发掘简报》。
    ②(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左传——春秋经传集解》,第1402页。
    ③《国语晋语》:“中行穆子帅师伐狄,围鼓。鼓人或请以城叛;穆子不受”(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444页。)
    ④韩茂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
    ⑤方修琦:《从农业气候条件看我国北方原始农业的衰落与农牧交错带的形成》。
    ⑥陈良佐:《再探战国到两汉的气候变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7本第2分册)1997年,第323—381页。
    ①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第288~289页。
    ②西周以后的生态环境变化,已超出本研究的范围,他文另作讨论。
    ①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0~51页。
    ②《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13~114页。
    ③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50~251页,。
    ④以下铭文引自李学勤《小盂鼎与西周制度》。
    ①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8—9页。
    ②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53页。
    ③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57页。
    ④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99页。
    ⑤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06页。
    ⑥陈梦家认为,《虢季子白盘》所载征伐玁狁战争为宣王时期,理由是:“此‘虢季子白’即虢季氏子白,与《虢宣公子白鼎》是一人。”“虢宣公子白疑即《纪年》所记幽王既死立王子余吾之虢公翰。”(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27页。)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也认为《虢季子白盘》所记载的战争为宣王时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09页。)唐兰主张“应该定为周宣王十二年,就是纪元前816年。”(《虢季子白盘制作的年代和历史价值》,《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第415页。)容庚认为,虢季子白盘的年代属于西周后期,“犹存宗周文字之正轨”。(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6~67页。)
    ①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89页。
    ①关于《多友鼎》时代问题,李学勤《论多友鼎的时代及意义》(《人文杂志》1998年第12期,第87~92+129~2页。)一文考证颇为精当,李先生认为《多友鼎》所记载的这次战争应属厉王时期。
    ②文中所引铭文详见田醒农、雒忠如:《多友鼎的发现及其铭文试释》,《人文杂志》1981年第4期,第115~118页。对难解字用(),加以了释读。
    ③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55页。
    ④《小雅·六月》中“吉甫”即《汉书·古今人表》中宣王时期的“尹吉父”,是证《小雅·六月》为描写宣王时期对玁狁作战的诗篇;蔡邕《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都郡》言:“周宣王命南仲甫攘玁狁。”《汉书·匈奴传》“懿王曾孙宣王兴师命将以征伐之,诗人美大其功。”《汉书·古今人表》宣王时期又有“南中”。是证《出车》为描写宣王时的战争诗篇。
    ①王国维将《兮甲盘》系年于周宣王五年三月廿六日,并认为:“甲字吉父,即《诗·六月》之吉甫,旧亦称尹吉甫者,盖尹其官而兮其氏也。”(王国维:《观堂集林》,第1206~1209页。)
    ②夏含夷将逨鼎的年代定为宣王时期。((美)夏含夷:《四十二年、四十三年两件吴逨鼎的年代》,《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3期,第49~52页)这种观点也为多数学者所认同。
    ③铭文引自陈连庆:《兮甲盘考释》,《吉林师大学报》1978年第8期,第24~27+2页。
    ④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57页。
    ⑤唐兰:《虢季子白盘制作的年代和历史价值》,《唐兰先生金文论集》,第415页。
    ⑥铭文引自田率:《四十二年逨鼎与周伐猃狁问题》。
    ①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59、255页。
    ②范祥雍订补:《古本竹书纪年校订补》,第25页。
    ③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38页。
    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36~37页。
    ①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38页。
    ②(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第40~41页。
    ③杨伯峻:《孟子译注》,第30页。
    ④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38页。
    ⑤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50~251页。
    ⑥范祥雍订补:《古本竹书纪年校订补》,第31页。
    ⑦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49页。
    ⑧《穆天子传》,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第205。
    ①《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第2871页。
    ②参见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49页;范祥雍订补:《古本竹书纪年校订补》,第31页。
    ③《汉书》卷九四《匈奴传》,第3744页。
    ④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53页。
    ⑤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57页。
    ①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55页。
    ②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59页。
    ③《史记》卷五《秦本纪》,第178页。
    ④范祥雍订补:《古本竹书纪年校订补》,第36~37页。
    ⑤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60页。
    ⑥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39页。
    ⑦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55页。
    ⑧徐元浩撰:《国语集解》(修订本),第475页。
    ①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62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公羊传注疏》(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49页。
    ③周振甫:《诗经译注》,第377页。
    ①《汉书》卷九四《匈奴传》,第3744页。
    ①尹盛平:《扶风召陈西周建筑群基址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3期,第10~22+97页。
    ②张天恩:《陕西商周考古发现和研究概述》,《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5期,第21~31页。
    ①《今本竹书纪年》有“(文丁)五年,周作程邑”;“(帝辛)六年,西伯初禴于毕”,“(帝辛)三十一年,西伯治兵于毕,得吕尚以为师。”由“禴于毕”、“治兵于毕”可知“毕”亦属文王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治中心。(引文见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35、237页。)
    ②《今本竹书纪年》有“(帝辛)三十五年,周大饥。西伯自程迁于丰”。“(帝辛)三十六年,西伯使世子发营镐”。(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38页。)
    ①黄春长等:《渭河流域先周——西周时代环境和水土资源退化及其社会影响》。
    ①《河南省志·区域建置志·地貌山河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2~54、68~78页。
    ①洛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洛阳市志》(第二卷)《建置沿革·自然环境·人口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83~188页。
    ②《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79~281页。
    ③(晋)潘岳:《西征赋》,(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50页。
    ④(唐)徐坚等:《初学记》卷七《地部下·关八》引,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1页
    ⑤《太平御览》(影印本)卷四十二《地部七》,第200页。
    ①采自《洛阳网》,http://www.lywwj.gov.cn/bencandy.php?fid=50&id=2008
    ②《史记》卷二《夏本纪》,第82页。
    ③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第6页。
    ①冯礼贵:《<周髀算经>成书年代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6年第4期,第37~41页。
    ②“日影千里差一寸”的错误结论,至唐代一行开展大地测量活动以后才被完全推翻。
    ③钱宝琮校点:《算经十书》,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54、53、26页。
    ④席泽宗:《盖天说和浑天说》。
    ①陈美东:《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94页。
    ②钱宝琮,薄树人对《周髀算经》中存在的矛盾问题曾有过揭示(薄树人:《再谈<周髀算经>中的盖天说——纪念钱宝琮先生逝世十五周年》,《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8期,第297~305页)。
    ③陈其猷:《吕氏春秋新校释》,第944、663页。
    ④袁珂:《山海经校注》,第225页。
    ⑤袁珂:《山海经校注》,第387~392、402页。
    ⑥这也成为“昆仑山为天下之中”这一观点的依据。
    ⑦袁珂:《山海经校注》,第445~448、297页。
    ①陈其猷:《吕氏春秋新校释》,第680页。
    ②袁珂:《山海经校注》,第445页。
    ③(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第336页。
    ④张双棣:《淮南子校释》,第432页。
    ⑤顾颉刚:《<山海经>中的昆仑区》,《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第3~29页。
    ⑥刘长东认为“天下之中”有四个特点:通天、通地、日中无影、游动不居。(刘长东:《武王周公作洛邑考论》)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第351~353,771,1624,1661~1662页。
    ②《周礼》的成书时间存有多种意见,以战国说在学界影响最大。何休、临硕等讥《周礼》为“六国阴谋之书”或“末世渎乱不验之书”;港台学者史景成认为《周礼》作于《吕氏春秋》以后,秦统一天下之前。(杨天宇:《略述<周礼>的成书时代与真伪》,《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第4期,第71~77页)。张国安认为《周礼》具有“追忆体性质”,“结合周秦人著书无有征引《周官》的事实,我们将《周官》的始命名发现定在秦孝公以下,决不武断。”(张国安:《<周礼>成书年代研究方法论及其推论》,《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144~149页。)
    ③郑玄注《周礼》云:“土地,犹度地也。……郑司农说以《玉人职》曰:‘土圭尺有五寸,以致日,以土地。’所求地中,故谓之土圭。”((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第771页。)
    ④邓可卉、李迪:《对圭表起源的一些看法》。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第,353页。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第1625页。
    ③(唐)魏征、长孙无忌:《隋书》卷十九《天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521~522页。
    ①(清)江永:《周礼疑义举要》,王云五主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2页。
    ②(清)梅文鼎:《历算全书》(第十四册),(清)魏念庭辑刊,雍正元年镌。
    ①《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33页。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第353页。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第351页。
    ③唐兰:《尊铭文解释》,《文物》1976年第1期,第60~63页。
    ④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历代史征》,第74页。
    ⑤马承源:《何尊铭文初释》,《文物》1976年第1期,第64~65+93页。
    ⑥张政烺:《何尊铭文解释补遗》,《文物》1976第1期,第66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1432页。
    ②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1456~1457页。
    ③(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陈抗、盛冬玲点校,第392页。
    ④(清)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第334~335页。
    ⑤(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第926~928,929~931,934,938页。
    ⑥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1457页。
    ①曾运乾:《尚书正读》,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2年,第213页。
    ②《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51、82、45页。
    ①按《孟子》的记载,齐宣王就认为,周武王灭商诛纣的行为属于“臣弑君”((清)焦循:《孟子正义》,沈文倬点校,第145页)。
    ②《逸周书·度邑解》(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第467~473页);《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29页。
    ③(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359、452、472页。
    ④许倬云:《西周史》(增补本),第50页;王玉哲:《中华远古史》第426~427页。
    ⑤《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28~129页。
    ⑥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1438、1442页。
    ①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28页。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第354页。
    ③(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春秋左传集解》,第1320页。
    ④(唐)徐坚:《初学记》,第105页。
    ⑤(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第274页。
    ①按照李学勤《郿县李家村铜器考》(《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7期,第58~59页)一文,周人在成周洛邑安排的是“成周八师”,而宗周的军事力量为“六师”,可见周公对东方控制区安全防范的重视程度。“成周八师”、“西六师”也可见于青铜器《克鼎》、《小臣簋》和《曶壶》的铭文的记载。(王玉哲:《中华远古史》,第624页。)但对于成周八师的军队来源构成,学界存有不同意见。具体分歧,可参见孙晓春《成周八师为东方各国军队说》(《史学集刊》1986年第4期,第1~4页)及李道明《六师、八师新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5期,第64~70页)等文。
    ②(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4页。
    ③《史记》卷一二九《货值列传》,第3262页。
    ④(清)嵇璜等:《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十九,《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63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页。
    ①(晋)皇甫谧:《帝王世纪》,陆吉点校,第48~49页。
    ①《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45~149页。
    ②《史记》卷五《秦本纪》,第179页。
    ③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26~27页。
    ④《国语》的原文是:“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王。”(第27页)
    ⑤西汉时期,董仲舒将这一观点推向了顶峰,建立起所谓的“天人感应”学说。由《国语·周语》的记载来看,“天人感应”思想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开始萌芽。
    ⑥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补订》,第40页。
    ⑦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61页。
    ①《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49页。
    ②《毛诗序传》(第三册)(卷十九),第102页。
    ①(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682页。
    ②(宋)朱熹:《诗集传》,第178页。
    ③(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685页。
    ④《汉书》卷五十一《贾山传》,第2333页。
    ⑤(宋)朱熹:《诗集传》,第178页。
    ①(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683页。
    ②(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683页。
    ③关于虢的起源问题是西周史研究中一个复杂的问题,传统的史学观点认为,虢姓是文王的弟弟的后裔。《尚书·君奭》中周公言曰:“惟文王尚可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452页);《国语·晋语》“孝友二虢。”注曰:“二虢,文王弟虢仲、虢叔。”(《国语集解》第361页);《左传·僖公五年》曰:“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左传——春秋经传集解》,第254页)是证,虢姓在西周王朝中拥有重要地位。
    ④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补订》,第40页。
    ⑤(美)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第274页。
    ①按照《竹书纪年》的记载:“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所杀。”(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补订》,第41页。)
    ②(美)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第271页。
    ①“芣、騩”,山名,分别地处今河南河南省巩县北、新郑西南;“溱、洧”,水名,分别发源于河南密县、登封县阳城山,二水在河南新郑汇合。
    ②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460~462页。
    ①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第476页。
    ②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63页。
    ③《左传·襄公十年》瑕禽曰:“昔平王东迁,吾七姓从王,牲用备具。”(《春秋左传集解》,第877页。)
    ①《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49页。
    ②(美)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第78页
    ③《国语·晋语》亦言:“晋、郑兄弟也,吾先君武公、与晋文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夹辅平王。”(《国语集解》,第330页。)《左传》隐公六年曰:“郑伯如周,始朝王也,王不礼焉。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杜预注曰:“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东徙,晋文侯、郑武公左右王室。”(《春秋左传经传集解》,第39页)。
    ④楚国问鼎中原,也可以看作是楚王试图通过监护周王朝而实现统治中原政治目的的一个举措。
    ⑤(战国)左丘明撰,(晋)杜预集解:《春秋左传经传集解》,第19页。
    ⑥《左传》记载鲁成公十二年,楚国用天子规制的礼乐来招待晋使,结果吓得晋使“惊而走出”。(《春秋左传经传集解》第717页)。
    ①(战国)左丘明撰,(晋)杜预集解:《春秋左传经传集解》,第267页。
    ②《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49页
    ③根据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第70页)图进行了重绘。
    [1](战国)左丘明撰,(晋)杜预集解:《左传——春秋经传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2](汉)刘安等撰,(汉)高诱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3](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4](汉)孔安国撰,(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5](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6](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彭林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8](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彭林整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9](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10](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宋)徐铉校订,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1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2](三国)陆玑撰,《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经部第6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3](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14](晋)郭璞注:《穆天子传》,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
    [15](晋)皇甫谧:《帝王世纪》,陆吉点校,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
    [16](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7](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8](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19](唐)魏征、长孙无忌:《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20](唐)徐坚等:《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2](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3](唐)柳宗元:《封建论》,《柳河东集》(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24](宋)李昉编撰:《太平御览》(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25](宋)朱熹:《诗经集注》,上海:世界书局印行,1943年。
    [26](宋)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
    [27](宋)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北京:中华书局,20008年。
    [28](明)屠隆:《鸿苞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八九册,济南:齐鲁出版社,1995年。
    [29](清)崔述:《丰镐考信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30](清)程瑶田:《沟洫疆理小记》(清经解本),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
    [31](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李先耕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2](清)顾栋高辑:《春秋大事表》,吴树平、李解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33](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贺次君、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4](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7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5](清)胡渭:《禹贡锥指》,邹逸麟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36](清)嵇璜等:《皇朝文献统考》,《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63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7](清)焦循:《孟子正义》,沈文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38](清)江永:《周礼疑义举要》,王云五主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39](清)梅文鼎:《历算全书》,(清)魏念庭辑刊,雍正元年镌。
    [40](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41](清)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42](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陈抗、盛冬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3](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44](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45](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46](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47](清)吴骞辑:《诗谱补正后订》,《拜经楼丛书》(影印本),上海:上海博古斋,1922年。
    [48](清)俞樾:《群经平议》,《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9]《春秋公羊传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50]《尔雅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51]《获嘉县志》(清乾隆二十一年石刻本),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
    [52]《汲冢书》,嘉靖元年跋刊本。
    [53]《毛诗序传》,同治晚清楼本。
    [54]《算经十书》,钱宝琮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55]《新乡县志》(清乾隆十二年石刻本),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
    [56]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57]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58]范祥雍订补:《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59]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60]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61]黄晖:《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62]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63]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诠》,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64]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65]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66]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67]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68]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69]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70]夏纬瑛:《吕氏春秋上农四篇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56年。
    [71]夏纬瑛:《夏小正经文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
    [72]夏纬瑛:《<诗经>中有关农事章句的解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
    [73]徐元浩:《国语集解》(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74]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75]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76]曾运乾:《尚书正读》,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2年。
    [1]胡谦盈:《周文化及相关遗存的发掘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2]雷兴山:《先周文化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3]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4]邹衡:《夏商周考古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5]周昆叔主编:《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
    [6]周昆叔、宋豫秦主编:《环境考古研究》(第二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7]周昆叔主编:《环境与考古研究》(第三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8]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
    [9]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皂角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10]内蒙古考古所、清水河县文物管理所:《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考古报告集》,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1年。
    [11]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编著:《扶风案板遗址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12]杨育彬、袁广阔主编:《20世纪河南考古发现与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1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两周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5]陈全方:《周原出土陶文研究》,《文物》1985年第3期。
    [16]陈昭容:《论山彪镇一号墓的年代及国别》,《中原文物》2008年第3期。
    [17]德日进、杨钟健:《安阳殷墟之哺乳动物群》,《中国古生物杂志》丙种第十二号(第一册)1936年。
    [18]傅勇:《陕西扶风案板遗址动物遗存的研究》,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编著:《扶风案板遗址发掘报告》(附录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19]高广仁等:《山东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信息及其与文化的关系》,《中原文物》2001年第2期。
    [20]胡松梅等:《宝鸡关桃园遗址动物环境考古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1]胡谦盈:《南豳碾子坡先周文化遗存的性质分析》,《考古》2005年第6期。
    [22]贾兰坡、张振标:《河南淅川县下王岗遗址中的动物群》,《文物》1977年第6期。
    [23]孔昭宸等:《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孢粉分析》,《考古》1992年第2期。
    [24]刘士莪:《扶风云塘西周骨器制造作坊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4期。
    [25]路国权:《泾、洛、渭河上游西周文化边界及相关问题初论——“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历史与文化研究之一》,《考古与文物》2013年第3期。
    [26]卢连成等:《陕西长安县沣西新旺村西周遗址1982年发掘简报》,《考古》2012年第5期。
    [27]吕圣荣:《陕西清涧李家崖古城址出土的陶文考释》,《文博》1987年第3期。
    [28]宋豫秦等:《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环境信息》,《考古》2002年第12期。
    [29]王京燕、高继平:《山西柳林高红商代夯土基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2007年1月5日。
    [30]吴晓松、洪刚:《湖北蕲春达城新屋塆窖藏青铜器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文物》1997年第12期。
    [31]谢伟:《案板遗址灰土中所见到的农作物——兼论灰像法的改进》,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编著:《扶风案板遗址发掘报告》(附录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32]徐锡台:《西周陶文试释》,《人文杂志》1985年第3期
    [32]尹盛平、王均显:《扶风刘家姜戎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7期。
    [34]杨建华:《商周时期中国北方冶金区的形成——商周时期北方青铜器的比较研究》,《边疆考古研究》2007年第6辑。
    [35]尹盛平:《扶风召陈西周建筑群基址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3期。
    [36]杨钟健、刘东生:《安阳殷墟之哺乳动物群补遗》,《考古学报》1949年第4册。
    [37]姚政权等:《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的植硅石分析》,《考古》2007年第3期。
    [38]张长寿:《沣西的先周文化遗存》,《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2期。
    [39]张天恩:《陕西商周考古发现和研究概述》,《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5期。
    [40]张亚初:《论鲁台山西周墓的年代与族属》,《江汉考古》1984年第2期。
    [41]张映文、吕智荣:《陕西清涧县李家崖古城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1期。
    [42]张政烺:《卜辞裒田及其相关诸问题》,《考古学报》1973年第1期。
    [43]赵志军、徐高良:《周原遗址(王家嘴地点)尝试性浮选的结果及初步分析》,《文物》2004年第10期。
    [44] Gary W Crawford等:《山东济南长清月庄遗址植物遗存的初步分析》,《江汉考古》2013年第2期。
    [4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台南小汪周代遗址西周遗存的发掘》,《文物春秋》1992年增刊。
    [46]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新乡潞王坟商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1期。
    [4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辉县市孟庄龙山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3期。
    [48]洛阳博物馆:《洛阳锉李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8年第1期。
    [49]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大辛庄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4期。
    [50]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陕西长安户县调查与试发掘报告》,《考古》1962年第6期。
    [5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1979年裴李岗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4年第1期。
    [5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考古队:《1981年—1983年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报告》,《考古》1984年第5期。
    [5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沣镐工作队:《陕西长安县沣西新旺村西周制骨作坊遗址》,《考古》1992年第11期。
    [53]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河南省文物管理局等:《河南辉县孙村遗址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8年第1期。
    [1]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2]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3]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4]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5]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6]唐兰:《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
    [7]陈连庆:《兮甲盘考释》,《吉林师大学报》1978年第8期。
    [8]杜迺松:《克罍克盉铭文新释》,《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1期。
    [9]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序》,《青铜时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李学勤:《郿县李家村铜器考》,《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7期。
    [11]李学勤:《小盂鼎与西周制度》,《历史研究》1987年第5期。
    [12]李学勤:《论多友鼎的时代及意义》,《人文杂志》1998年第12期。
    [13]李山、李辉:《大小盂鼎制作年代康王说质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第2期。
    [14]吕智荣:《试论陕晋北部黄河两岸地区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及有关问题》,《中国考古学研究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86年。
    [22]马承源:《何尊铭文初释》,《文物》1976年第1期。
    [17]唐兰:《尊铭文解释》,《文物》1976年第1期。
    [16]唐兰:《虢季子白盘制作的年代和历史价值》,《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
    [17]田率:《四十二年逨鼎与周伐猃狁问题》,《中原文物》2010年第1期。
    [18]田醒农、雒忠如:《多友鼎的发现及其铭文试释》,《人文杂志》1981年第4期。
    [19]王泽文:《春秋时期的纪年铜器铭文与<左传>的对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
    [20]徐中舒:《禹鼎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考古学报》1953年第3期。
    [21]邹衡:《关于夏商时期北方地区诸邻境文化的初步探讨》,《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22]张政烺:《何尊铭文解释补遗》,《文物》1976第1期。
    [23](美)夏含夷:《四十二年、四十三年两件吴逨鼎的年代》,《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3期。
    [1]包茂宏:《环境史的起源与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2]卜风贤:《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陈美东:《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8年。
    [4]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5]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6]陈文华:《中国农业通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
    [7]陈绍棣:《中国风俗通史·两周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8]陈业新:《儒家生态环境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
    [9]陈子展:《诗三百解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陈振中:《青铜器生产工具与中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1]董凯忱、范楚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12]傅斯年著,董希平笺注:《傅斯年诗经讲义稿笺注》,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
    [13]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互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15]葛志毅:《西周分封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16]顾颉刚:《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7]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18]郭沫若:《青铜时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郭文韬等编著:《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略》,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20]韩昭庆:《荒漠水系三角洲——中国环境史的区域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
    [22]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第二册),济南: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5年。
    [23]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4]赫治清主编:《中国灾害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25]江林昌:《考古发现与文史新证》,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26]蒋宝德、李鑫生主编:《中国地域文化》,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年。
    [27]李朝远:《西周土地关系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8]李根蟠:《中国农业史》,台北:台湾文津出版印行,1997年。
    [29]李金玉:《周代环境保护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30]李零:《吴孙子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31]李民:《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进程》,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
    [32]李民、张国硕:《夏商周三族源流探索》,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33]李山:《诗经的文化精神》,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34]李文漪:《中国第四纪植被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35]李星学、王仁农:《还我大自然——地球敲响了警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36]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开明书店,1941年。
    [37]刘翠溶、(英)伊懋可:《积渐所致: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上下册),台北:台湾“中央经济研究所”,2001年。
    [38]刘次沅:《从天再旦到武土伐纣——西周天文年代问题》,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
    [39]刘东生:《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
    [40]刘绍民:《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年。
    [41]刘师培:《刘申叔遗书》(影印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42]马正林:《中国历史地理简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43]马银琴:《两周诗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44]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
    [45]牟重行:《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再考证》,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年。
    [46]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
    [47]潘富俊著、吕胜由摄影:《诗经植物图鉴》,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48]齐思和:《封建制度与儒家思想》,《燕京学报》第二十二期,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出版社,1943年。
    [49]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50]宋新潮:《殷商文化区域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51]宋镇豪主编,孙亚冰、林欢著:《商代地理与方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52]施雅风主编:《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年。
    [53]施雅风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54]史念海:《河山集》(第一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
    [55]史念海:《河山集》(第二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
    [56]史念海:《河山集》(第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57]史念海:《河山集》(第九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8]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
    [59]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
    [60]唐大为主编:《中国环境史研究——第一辑: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
    [61]田丰、李旭明主编:《环境史: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叙述历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62]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
    [63]谭其骧:《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64]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65]王力:《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66]王晖:《古文字与商周史新证》,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67]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68]王利华:《徘徊在人与自然之间——中国生态环境史探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
    [69]王星光:《生态环境变迁与夏代的兴起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70]王星光:《中国农史与环境史研究》,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
    [71]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72]王玉德、张全明:《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73]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74]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75]万国鼎等著:《中国农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
    [76]文焕然著,文榕生选编整理:《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6年。
    [77]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
    [78]徐中舒:《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79]徐中舒:《先秦史十讲》,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80]许倬云:《西周史》(增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81]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
    [82]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83]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84]袁清林编著:《中国环境保护史话》,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年。
    [85]张波:《西北农牧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86]张广志:《西周史与西周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
    [87]张建民、鲁西奇:《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专题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
    [88]张建军:《诗经与周文化考论》,济南:齐鲁书社20904年。
    [89]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90]张荫麟、吕思勉:《中国史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91]张洲:《周原环境与文化》,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92]竺可桢:《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
    [93]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
    [94]周昕:《中国农具通史》,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10年。
    [95]赵希涛:《中国沿海环境变迁》,北京:海洋出版社,1994年。
    [96]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
    [97]《河南省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98]获嘉县志编撰委员会:《获嘉县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
    [99]洛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洛阳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100]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王之佳、柯金良译:《我们共同的未来》,夏堃堡校,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1]《西周史研究》,《人文杂志》丛刊第二辑,人文杂志编辑部,1984年。
    [102]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0-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年。
    [103](德)阿希姆拉德卡著,王国豫、付天海译:《自然与权力:世界环境史》,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4](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105](日)白川静著,袁林译:《西周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
    [106](英)威廉贝纳特、彼得科茨著,包茂宏译:《环境与历史——美国和南非驯化自然的比较》,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
    [107](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等译:《历史的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08](美)奥尔多利奥波德著,侯文蕙译:《沙乡沉思录》,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
    [109](美)巴里康芒纳著,侯文蕙译:《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110](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著,刘耳、叶平译:《哲学走向荒野》,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11](美)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和新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2](美)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13](美)李峰著,吴敏娜等译:《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114](美)J.唐纳德·休斯著,梅雪芹译:《什么是环境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15](美)唐纳德沃斯特著,侯文蕙译:《尘暴——1930年美国南部大平原》,梅雪芹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116](美)蕾切尔卡森著,吕瑞兰、吕长生译:《寂静的春天》,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117](美)亚当罗姆著,高国荣等译:《乡村里的推土机——郊区住宅开发与美国环保主义的兴起》,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年。
    [118] Ancient China’s Technology and Science,Foreign Longuages Press,Beijing,China,2009.
    [119](英)Mark Elvin.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and London,2004.
    [1]包茂宏:《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史学史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
    [2]包茂宏:《唐纳德·沃斯特和美国的环境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3]包茂宏:《中国环境史研究:伊懋可教授访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1辑。
    [4]包茂宏:《中国的环境史研究》,《环境与历史》2004年第4期。
    [5]包茂宏:《解释中国历史的新思维:环境史——评述伊懋可教授的新著<象之退隐:中国环境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3辑。
    [6]包茂宏:《英国的环境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2辑。
    [7]包茂宏:《国际环境史研究的新动向——第一届世界环境史大会俯瞰》,《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8]薄树人:《再谈<周髀算经>中的盖天说——纪念钱宝琮先生逝世十五周年》,《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8期。
    [9]蔡晓明:《有关“生态环境”词义的探讨》,《科技术语研究》2005年第2期。
    [10]常征:《释“六师”,兼述西周王朝武装部队》,《河北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11]陈昌远:《牧野之战“牧野”地望发微》,《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第5期。
    [12]陈静俐:《<诗经>草木意象》,《国研所集刊》第四十二号,1998年。
    [13]陈久金:《论<夏小正>是十月太阳历》,《自然科学史研究》1982年第4期。
    [14]陈久金:《北斗星斗柄指向考》,《自然科学史研究》1994年第3期。
    [15]陈良佐:《再探战国到两汉的气候变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7本第2分册),1997年。
    [16]陈旭:《商代的农耕与农业生产状况》,《郑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17]陈新立:《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18]陈猷龙:《蚕月》,《中国蚕业》1989年第1期。
    [19]谌中和:《地理环境与夏商时代》(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1999年。
    [20]程平山:《百年来<竹书纪年>真伪与价值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11年第6期。
    [21]冯礼贵:《<周髀算经>成书年代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6年第4期。
    [22]邓可卉、李迪:《对圭表起源的一些看法》,《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年第5期。
    [23]段万倜等:《我国第四纪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全国气候变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年。
    [24]方修琦:《从农业气候条件看我国北方原始农业的衰落与农牧交错带的形成》,《自然资源学报》1999年第3期。
    [25]方修琦等:《环境演变对中华文明影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古地理学报》2004年第1期。
    [26]方精云:《地理要素对我国温度分布影响的数量评价》,《生态学报》1999年第2期。
    [27]樊志民:《先周考古与先周农业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28]樊志民:《农业历史地理环境变迁与农业地域拓展》,《人文地理》2004年第5期。
    [29]符奎:《秦汉农业聚落的形态与耕作技术》(博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13年。
    [30]高国荣:《什么是环境史》,《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31]高国荣:《环境史在欧洲的缘起、发展及其特点》,《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3期。
    [32]葛剑雄:《全面正确地认识地理环境对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复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6期。
    [33]葛剑雄:《从历史地理看长时段环境变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4]郭令原:《<鲁颂>——颂僖公图复周公之业,争伯诸侯也》,《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35]龚高发等:《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界线的推移》,《历史地理》(第五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36]顾颉刚:《<山海经>中的昆仑区》,《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
    [37]关增建:《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地中概念》,《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年第3期。
    [38]关传友:《论先秦时期我国的竹资源及利用》,《竹子研究汇刊》2004第2辑。
    [39]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历史研究的自我批判》,《郭沫若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40]郭文韬:《中国古代农作制之史的考察》,《中国农学报》1963年第9、10期。
    [41]郭文韬:《中国古代的农作制》,《中国农史》1982年第1期。
    [42]郭文韬:《中国北方旱地耕作的历史经验》,《中国科技史料》1987年第4期。
    [43]郭文韬:《再论中国古代的垄作耕法》,《中国农史》1992年第2期。
    [44]郭文韬:《中国古代土壤耕作制度的再探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45]韩茂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考古》2005年第10期。
    [46]何炳棣:《华北原始土地耕作方式:科学、训诂互证示例》,《农业考古》1991年第1期。
    [47]何光岳:《玁狁的来源和迁徙》,《贵州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
    [48]何幼琦:《<夏小正>的内容和时代》,《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49]胡铁珠:《<夏小正>星象年代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年第3期。
    [50]胡厚宣:《气候变迁与殷代气候之检讨》,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第二集),济南: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年。
    [51]侯仁之:《从人类活动的遗迹探索宁夏河东沙区的变迁》,《科学通报》1964年第3期。
    [52]侯仁之:《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文物》1973年第1期。
    [53]侯仁之:《在居延及古阳关地区沙漠化过程考察》,《环境研究》1982年第3期.
    [54]侯仁之:《期待着文焕然先生关于历史动植物地理研究的专题论文能够以论文集的专著早日出版(代序)》,文焕然著,文榕生选编整理:《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6年。
    [55]侯仁之、俞伟超:《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現和地理环境的变迁》,《考古》1973年第2期。
    [56]胡晓东:《<楚辞·天问>之“帝何竺之”试解》,《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57]黄春长:《渭河流域全新世黄土与环境变迁》,《地理研究》1989年第1期。
    [58]黄春长、庞奖励:《周原全新世多周期土壤和气候与侵蚀事件高分辨率研究》,《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59]黄春长等:《扶风黄土台塬全新世多周期土壤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6期。
    [60]黄春长等:《西周兴衰与自然环境变迁》,《光明日报》2001年2月17日第A04版。
    [61]黄春长等:《扶风黄土台塬全新世多周期土壤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6期。
    [62]黄春长等:《渭河流域先周——西周时代环境和水土资源退化及其社会影响》,《第四纪研究》2003年第4期。
    [63]黄盛璋:《玁狁新考》,《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2期。
    [64]佳宏伟:《近十年来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综述》,《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
    [65]江林昌:《由姜与夏的关系论姜嫄族的起源及迁移》,《考古发现与文史新证》,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66]江晓原、钮卫星:《<国语>所载武王伐纣天象及其年代与日程》,《自然科学史研究》1999第4期。
    [67]江晓原:《<周髀算经>盖天宇宙结构》,《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3期。
    [68]金景芳:《关于井田制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4年第3期。
    [69]景爱:《环境史:定义、内容与方法》,《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
    [70]梁枢:《走出普氏地理环境间接决定论的误区(兼论史前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河北师院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4期。
    [71]李旦初:《<国风>的地域性流派》,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72]刘长东:《武王周公作洛邑考论》,《第三届中国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项楚教授七十年华诞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7年。
    [73]李根蟠:《先秦时代的沟洫农业》,《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1期。
    [74]李根蟠:《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以农史为中心的思考》,《南开学报》2006年第2期。
    [75]李道明:《六师、八师新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5期。
    [76]李久昌:《周公“天下之中”建都理论研究》,《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
    [77]李金玉:《周代生态环境的考古分析》,《中原文物》2012年第3期。
    [78]李金玉:《刀耕火种对周代生态环境的影响》,《农业考古》2013年第3期。
    [79]李建超:《秦岭地区古代兽类与环境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4辑。
    [80]李民:《殷墟的生态环境与盘庚迁殷》,《历史研究》1991第1期。
    [81]李文漪、梁玉莲:《河北东部全新世温暖期植被与环境》,《植物学报》1995年第6期。
    [82]李绍连:《试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前因后果》,《中州学刊》1998年第5期
    [83]李修松:《夏商周时期的动植物资源及森林、草场》,《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第4期。
    [84]李学勤:《<世俘>篇研究》,《史学月刊》1988年第2期。
    [85]李喜峰:《论黄河中气候环境的变化与西周社会变迁》(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6]李燕:《古代黄河中游环境变化和灾害对于都市迁移发展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7]李毅夫:《鬼方方考》,《齐鲁学刊》1985年第6期。
    [88]李仲立:《试论先周文化渊源——先周历史初探之一》,《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
    [89]刘耕武、Estella·B·Leopold:《中国北方上新世降温事件及其对温度纬度梯度变化的影响》,《古生物学报》2003年第1期。
    [90]刘海旺:《三杨庄汉代农业聚落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农业历史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二届中华农耕文化研讨会2013年10月,河南郑州。
    [91]刘军社:《试论先周文化与相邻诸文化的关系》,《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4期。
    [92]刘耀亮:《河南三杨庄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与洪水事件的沉积记录》(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93]刘耀亮等:《河南内黄县三杨庄全新世以来的孢粉学记录》,《第四纪研究》2013年第3期。
    [94]罗琨:《“高宗伐鬼方”史迹考辨》,《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95]马宗申:《略论“菑、新、畬”和它所代表的农作制》,《中国农史》1981年第1期。
    [96]马福生:《西周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东北农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
    [97]马雪琴:《历史时期黄河中游地区森林与草原的变迁》,《宁夏社会科学》1996第6期。
    [98]梅雪芹:《环境史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史学月刊》2009年第6期。
    [99]孟万忠:《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0]闵宗殿:《垄作探源》,《中国农史》1983年第1期。
    [101]莫多闻等:《甘肃葫芦河流域中全新世环境演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学报》1996年第1期。
    [102]庞奖励等:《周原全新世复合古土壤和成壤环境的微形态学研究》,《土壤学报》2003年第1期。
    [103]庞德谦:《试论地理环境在周族兴起中的作用》,《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104]庞卓恒:《关于西周的劳动生产方式、生产率和人口估测》,《天津师大学报》1998年第5期。
    [105]彭邦炯:《武王伐纣探路—古文献所见武王进军牧野路线考》,《中原文物》1990年第2期。
    [106]彭裕商:《周伐猃狁及相关问题》,《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107]宁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历史研究》1986年第6期。
    [108]齐思和:《孟子井田制说辨》,《燕京学报》1848年第35期。
    [109]钱正英、沈国舫、刘昌明:《建议逐步改正“生态环境建设”一词的提法》,《科技术语研究》2005年第2期。
    [110]钱穆:《周初地理考》,《燕京学报》1931年第10期。
    [111]邱仁宗:《什么是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5年第4期
    [112]邱泽奇:《先秦植物文献评述》,《大自然探索》1987年第3期。
    [113]桑广书:《黄土高原历史时期植被变化》,《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4期。
    [114]桑广书等:《历史时期周原地貌演变与土壤侵蚀》,《山地学报》2002年第6期。
    [115]申朝瑞等:《泾河中游古耕作土壤的微形态特征研究》,《中国沙漠》2007年第2期。
    [116]沈长云:《周人起源诸说辨证》,《历史研究》2009年第3期。
    [117]史念海:《周原的历史地理与周原考古》,《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2期。
    [118]史念海:《论两周时期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第3、4期。
    [119]史念海:《论历史时期我国植被的分布及其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辑。
    [120]施雅风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施雅风主编:《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年。
    [121]施雅风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波动与重要事件》,《中国科学》(B辑)1992年第12期。
    [122]宋豫秦等:《周原现代地貌考察和历史景观复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1辑。
    [123]孙爱芝等:《13kaBP以来黄土高原西部的植被与环境演化》,《地理学报》2008年第3期。
    [124]孙晓春:《成周八师为东方各国军队说》,《史学集刊》1986年第4期。
    [125]孙醒:《也谈武王伐纣的进军路线》,《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126]孙作云:《说豳在西周时代为北方军事重镇——兼论军监》,《河南师大学报》1983年第1期。
    [127]王邦维:《“洛州无影”与“天下之中”》,《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28]王国维:《鬼方昆夷玁狁考》,《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29]王建革:《小农与环境——以生态系统的观点透视传统农业生产的历史过程》《中国农史》1995年3期;
    [130]王建革:《人口、生态与地租制度》,《中国农史》1998年3期。
    [131]王利华:《中古时期北方地区的水环境和渔业生产》,《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4期。
    [132]王利华:《生态环境史的学术界域与学术定位》,《学术研究》2006年第5期。
    [133]王利华:《中国生态史学的思想框架和研究理路》,《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34]王利华:作为一种新史学的环境史》,《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35]王利华:《浅议中国环境史学建构》,《历史研究》2010年第1期。
    [136]王孟本:《关于“生态环境”一词的几点商榷》,《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第4期。
    [137]王星光、徐栩:《新石器时代粟稻混作区初探》,《中国农史》2003年第3期。
    [138]王星光、符奎:《关于耦耕问题的探讨》,《农业考古》2011年第1期。
    [139]王玉哲:《先周族最早来源于山西》,《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3辑。
    [140]王玉哲:《鬼方考补证》,《考古》1986年第10期。
    [141]王占奎:《<古本竹书纪年>与西周年代》,《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4期。
    [142]王正平:《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
    [143]汪志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古今农业》2005年第3期。
    [144]汪一鸣:《宁夏平原自然生态系统的改造——历史上人类活动对宁夏平原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国农史》1983年4期。
    [145]魏经武、杨亚长:《从考古资料看陕西古代农业的发展》,《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
    [146]邬江:《探讨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的内涵》,《科技术语研究》2005年第2期。
    [147]吴滔:《关于明清生态环境变化和农业灾荒发生的初步研究》,《农业考古》1999年第3期。
    [148]徐咏祥:《论导致普列汉诺夫地理环境决定论倾向的理论根源》,《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
    [149]徐中舒:《豳风说——兼论〈诗经〉为鲁国师工歌诗之底本》,《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本第四分,1936年。
    [150]徐中舒:《试论周代田制及其社会性质》,《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5年第2期。
    [151]徐中舒:《西周史论述》(上),《四川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152]徐中舒,常正光:《论<豳风>应为鲁诗——兼论<七月>诗中所见的生产关系》,《历史教学》1980年第4期。
    [153]徐凤仙、何驽:《“日影千里差一寸”观念起源新解》,《自然科学史研究》2011第2期。
    [154]席泽宗:《盖天说与浑天说》,《天文学报》1960年第1期。
    [155]萧正洪:《清代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选择与自然生态环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
    [156]薛方昱:《玁狁考辨》,《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
    [157]薛正昌:《泾水与先周历史文化》,《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158]杨宽:《论西周时代的农业生产》,《学术月刊》1957年第2期。
    [159]杨善群:《西周农业生产和耕作方法探论》,《史林》1992年第2期。
    [160]杨升南:《周族的起源及其播迁——从邰的地望说起》,《人文杂志》1984年第2期。
    [161]杨天宇:《略述<周礼>的成书时代与真伪》,《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第4期。
    [162]杨玉玲:《文化认同:最坚固的国防》,《光明日报》2005年4月20日第九版。
    [163]杨钟健:《安阳殷墟扭角羚之发现及其意义》,《考古学报》1948年第3册。
    [164]尹盛平:《从先周文化看周族的起源》,《人文杂志》1984年丛刊,第2辑。
    [165]尹盛平:《玁狁、鬼方的族属及其与周族的关系》,《人文杂志》1985年第1期。
    [166]严钟奎:《论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暨南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3期。
    [167]于希贤:《地理环境变迁与文学思潮更迭——西周至魏晋南北朝文风演变与地理环境关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辑。
    [168]张国安:《<周礼>成书年代研究方法论及其推论》,《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69]张文绪等:《甘肃庆阳遗址古栽培稻的研究》,《农业考古》2000年第3期。
    [170]张汝舟:《<(夏)小正>校释》,《贵州文史丛刊》1983年第1期。
    [171]张新斌:《武王伐纣与牧野大战的历史地理问题》,《中原文物》2004年第4期。
    [172]张耀民:《豳国辨》,《西北史地》1997年第2期。
    [173]张洲等:《周原岐邑建都的环境条件及其迁移原因试探》,《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第4期。
    [174]张洲:《周原环境与文化的历史特征》(上、中、上),《宝鸡社会科学》2000年第2、3、4期。
    [175]张艳国:《东方地理环境与中国历史发展》,《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第4期。
    [176]章鸿钊:《ON THE QUES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ELEPHANTS AND RHI-NOCEROS IN NORTH CHINA IN HISTORICAL TIMES》,《中国地质学会志》1926第2期。
    [177]赵景波:《关中地区全新世大暖期的土壤与气候变迁》,《地理科学》2003年第5期。
    [178]赵世超:《地理环境与周代农业》,《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179]赵志军、徐良高:《周原遗址(王家嘴地点)尝试性浮选的结果及初步分析》,《文物》2004年第10期。
    [180]周昆叔等:《论嵩山文化圈》,《中原文物》2005年第1期。
    [181]周昆叔:《周原黄土及其与文化层的关系》,《第四纪研究》1995年第2期。
    [182]周群英:《渭河流域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影响高分辨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83]周群英、黄春长:《西周沣镐遗址全新世土壤研究》,《地理科学》2003年第3期。
    [184]周群英、黄春长:《渭河流域全新世环境演变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5期。
    [185]周伟:《商代后期殷墟气候探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第1期。
    [186]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187]朱彦民:《商代晚期中原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88]邹逸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2期。
    [189]邹逸麟:《明清流民与川陕鄂豫交界地区的环境问题》,《复旦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190]邹逸麟:《我国环境变化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初探》,《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91]邹逸麟:《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环境变迁与城市兴衰》,《江汉论坛》2006年第5期。
    [192]邹逸麟:《有关环境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2010年第1期。
    [193]朱士光:《历史时期黄土高原自然环境迁及其对人类活动之影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85年第1期。
    [194]朱士光:《历史时期农业生态环境变迁初探——以陕蒙晋大三角地区为例》,《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0年第2期。
    [195]朱士光:《历史时期江汉平原农业区的形成与农业环境的变迁》,《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
    [196]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几个主要区域历史时期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概况》,《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1期。
    [197]朱士光:《历史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植被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4辑。
    [198]朱士光:《历史时期华北平原的植被变迁》,《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第4期。
    [199]朱士光等:《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1期。
    [200]朱士光:《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演化特点与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3辑。
    [201]朱士光:《西北地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基本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3辑。
    [202]朱士光:《关于中国环境史研究几个问题之管见》,《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03](法)雷焕章著,葛人译:《商代晚期黄河以北地区的犀牛和水牛》,《南方文物》2007年第4期.
    [204](美)倪德卫:《今本<竹书纪年>与中国上古年代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205](美)夏含夷:《晋出公奔卒考——兼论<竹书纪年>的两个纂本》,《上海博物馆集刊》2002年第9期。
    [206](美)约翰·麦克维尔著,王晓辉译:《环境史研究现状与回顾》,《全球史评论》2011年第1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