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汉六朝时期三峡地区的聚落及相关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聚落的研究是复原和认识人类生存状态的一个重要视角。过去,由于汉六朝时期三峡地区的文献资料缺乏,学界对该地区历史关注不够,对人们的生存方式与状态的认识较为单薄,对其变化的探索也不够深入。近二十年来,随着三峡地区的大量的考古资料的刊布,为我们重新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材料和契机。本文就是运用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现结合的方法对汉六朝三峡地区聚落及相关问题研究的新成果。
     聚落研究的前提是对聚落资料的时空框架的建构。本文在附录中运用较大篇幅对三峡地区已经报道了资料的七百多个遗址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期研究,初步建立了这一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及其基本面貌。分析的结果是把三峡地区汉六朝的遗存分为十段三期,分别代表西汉、东汉和六朝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各自具有特征鲜明的文化特征,十段的细化初步勾勒了变化的细节与过程。
     本文第二章对以上三个时期的聚落的特点与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的方法是从典型聚落个案材料入手,分析和复原个案的构成和基本特征,然后进行分类,归纳各类聚落的特征,最后观察各类聚落的空间布局、关系及其变化。分析的结果表明,郡类、县类和村类聚落是三个基本的类别,它们在基本设施的构成、布局以及规模上有显著不同。最显著的差异是城的数量的差异,郡城往往有大小城,县城有单城,多数村落无城。我们看到汉六朝蛮人居住的山区往往也会局部修城,有些村落本来就被安排在外形颇似“城”的高山盆地或平地,这一认识补正了一些学者的看法。郡城往往登高据险,以朐忍城为代表的县城则把重要的衙署类建筑安排在临江的台地中央一带,而不安排在靠山的高坡地带,择地时也并未将其选在澎溪和与长江的交汇处,这颇有特色。墓地普遍被安排在城外或村侧。
     由于地质、水文以及人文环境的特殊性,各类聚落中心经常处于移动中。郡县城表现为郡县治的迁移,如巴东郡、宜都郡之类。显著的证据是各个遗址的各个时段的遗存普遍缺乏连续性堆积,年代断裂现象很普遍。在村落的一些大墓中,六朝人往往被埋入东汉墓中,其年代的连续性也很差。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仅仅用由于地质条件恶劣而导致保存状况差来解释是不充分的,其背后还应有人文的原因。
     从聚落的空间分布看,郡县城附近往往分布很多居址和墓葬,形成不少人口聚居区,但这并不妨碍在其他土地和资源状况较好的、非郡县治所的地方形成聚居区,万州武陵镇一带从西汉、东汉到六朝聚落—直很密集,另一方面,几处峡谷地带则一直人烟稀少,或仅有规模很小的散村。
     通过对城、房屋、窑炉、灰坑、墓葬等要素及其空间、区域布局上的分析与观察,以上三类村落在三个时期中变化很大。各要素中,墓葬变化最大,由西汉流行的以土坑、岩坑墓为主变化为东汉六朝以砖室、石室、崖墓为主。这一变化带来了聚落布局、手工业生产的变化。城的变化也很明显,六朝时期,关津镇戍类的城有明显增加。其背后的政治军事背景是各类政权的割据、征伐和蛮汉的冲突。我们还看到,六朝时期尤其是南北朝州郡县建制的增加,并未带类聚落数量的增加。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六朝时期瓷器的广泛使用是区别于两汉的重大变化,它表明三峡地区六朝较两汉对于长江上游和中下游的经济文化影响程度明显加强。更明显的变化的聚落数量的变化,东汉较西汉数量增加迅速,而六朝则迅速回落,这一变化趋势与三峡地区著籍人口的变化同步。
     如何理解汉六朝三峡聚落的上述特点与变化?本文第三、四章从人口增减、经济各门类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探索。我们认为人口的变化是造成聚落变化的主要原因,经济的发展则是内在动力,政治军事以及民族等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变化的范围和程度。本文还用较大篇幅对三峡的内外交通状况做了研究,认为交通格局的特点与变化是聚落发展变化的反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反映。三峡考古的新发现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The research of settlement is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of restoring and understanding Human living condition.Dure to the shortage of literature about the Three Gorges area in Han Dynasity and Six Dynasties, archaeologists used to pay less attention on this area, have a weak knowledge of human survival mode and state, and the exploring in the changes is not thorough. During the last twenty years, many archaeological data of the Three Gorges area have been published, it provided materials and opportunities for us to rethink this issue. This article is a new research result about the settlement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of the Three Gorges area in Han Dynasty and the Six Dynasties, and we combine the archaeological data with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Constructing the spatio-temporal framework of the settlement material is the premise of settlement research. In the appendix of this article, we largely do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staging research on more than seven hundred sites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 which been reported before. And initially establish the spatio-temporal framework and basic look of th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in this period of time. The result of the analysis is that the remains of Han Dynasty and the Six Dynasties in this area have been divided into ten stages and three periods, representing Western Han Dynasty,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the Six Dynasties. Each of the three periods has a cultural identity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the refining of the ten stages gives a primary outline of the details and process.
     The second chapter does a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lteration of the settlement in these three periods.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is starting with the case materials of the typical settlement, analysising and recovering the composition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se, then classifying and summaring the features of various types of the settlements, finally observ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relationships and changes of the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refecture, County and Village are the three basic settlement types. They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constitution, distribution, and scale of the basic facilities. The most conspicuous difference is the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city, Prefecture often have two cities, one big one small, county has a single city, while the majority of the village without city. We find that the mountain area where the barbarian lived in Han Dynasty and the Six Dynasties, also built city locally, and many villages were originally arranged in the high mountain basin or plain which looked like a city. This awareness has corrected the views of some scholars. The prefecture often hold the high ground that is strategically located and difficult of access. While counties represented by朐忍城built the important construction like yamen in the central of the riverside tableland, rather than the plateau near the mountain, what rather special is that they didn't choose the confluence of the Peng River and the Yangtze River. The cemeteries were arrange outside the city or beside the village.
     Dur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geological, hydrological and human environments, the centre of the settlements are often moving. As the prefecture, it showed the migration of the prefecture government, such as Badong prefecture, Yidu prefecture. The noteworthy evidence is that the remains of different periods in each sites generally lack of successional congeries, and the fracture of age is widespread. In some large tombs of the village, people from the Six Dynasties were often buried into the tomb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successional of the age is also poor. Poor state of preservation caused by adverse geological conditions, is not sufficient to explain the formation of this situation, there should be human reasons behind it.
     See from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settlement, near the city there are many home sites and tombs, forming lots of population inhabitant regions. However, it doesn't hinder the formation of inhabitant regions, in the non-governmental place where the land and resources are in good condition. From Western Han Dynasty, Ea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Six Dynasties, the settlement in Wuling Town, Wanzhou, was very intensive, while in some canyon area had few inhabitant or only very small scattered villages.
     After the analysis and examination of cities, houses, kilns, hui keng, tombs and their spatial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s, we find that there is a great change in these three settlements during the three periods. With regard to these elements, the tombs varied greatly from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Six Dynasties, that is, from earthen-pit tombs and rock-pit tombs to brick-chambered tombs, stone-chambered tombs and cliff tombs. And this new situation brings a change in settlement distribution and handicraft production, as well as the cities, the number of ferries and garrisons are on a rise in the Six Dynasties. This change could be explained by a politico-military background, which is filled with antagonism between regimes. We also notice that in the Six Dynasties especially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 the increase of the county system did not bring about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settlements. In daily life, the wide use of the porcelain is the important change between the Six Dynasties and Han Dynasty, which shows a more far-reaching economic and cultural influence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 during the Six Dynasty compared with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 in Western Han and Eastern Han Dynasties. Among these changes, the most obvious one is the variation of the number of settlements, which is greatly increased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compared with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However, the number is swiftly dropped in the Six Dynasties. This change is paralleled with the change of the number of population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
     How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of the settlements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 in Han Dynasty and the Six Dynasties? In the third chapter we explore within our capacities from population changes and the developments of economy categories. In our opinions, changes in the population is the main reason of the changes in settlement, the developments of economy is the internal dynamic, political, military and ethnic factors geeatly affect the extent and degree of the changes. This article also use a large amount of pages doing research on the traffic inside and outside the Three Gorges area, we think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of the traffic pattern is a refl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in the settlements, also a reflection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The new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the There Gorges area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引文
1《华阳国志》卷一《巴志》:“其先王陵墓多在枳,其畜牧在沮,今东突峡下畜沮是也。……其郡东枳有明月峡、广德峡,(及鸡鸣峡)[任乃强补],故巴亦有三峡。”《太平御览》卷53引庚仲雍《荆州记》“巴楚有三峡:有明月峡、兹不峡(广德)、东突峡。今谓之巫峡、秭归峡、归乡峡”,刘琳校注指出“庾仲雍之意谓古以明月峡等为三峡,今则以巫峡等为三峡,谓非明月峡即巫峡、广德峡即秭归峡、东突峡即归乡峡。《水经注》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南齐书》卷十五《州郡下》云:“巴州,三峡险隘,山蛮寇贼,宋泰始三年,议立三巴校尉以镇之。”(275页)。可见,六朝时期三峡已经为人所知。另据蓝勇研究,“三峡”之称约出现于在东汉末年。参蓝勇《三峡的得名和演变》,《史学月刊》1994年3期。
    1 戴向明《陶器生产、聚落形态与社会变迁》,文物出版社2010年,17-21页。
    2 [美]罗伯特·沙雷尔著、余西云等译《考古学:发现我们的过去》(原考为2003年修订之第三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386-405页。
    3 [美]刘莉《中国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酋邦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学的历史·理论·实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1 a,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b,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2 a、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b、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二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c、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三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d、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e、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五卷),科学出版社2010年。f、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六卷),科学出版社2010年。
    3 a、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b、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c、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 (1999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d、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0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e、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
    1 a、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编《忠县仙人洞与十地岩墓地》,科学出版社2008年。b、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编《万州大坪墓地》,科学出版社2006年。c、重庆市文物局等编《云阳晒经》,科学出版社2008年。d、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巴东旧县坪》,科学出版社2010年。e、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巴东罗坪》,科学出版设2006年。f、湖北省文物事业管理局、湖北省三峡工程移民局编《秭归庙坪》,科学出版社2003年。g、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秭归柳林溪》,科学出版社2003年。h、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秭归何光嘴》,科学出版社2003年。
    2 a、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巴东楠木园》,科学出版社2006年。b、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秭归土地湾》科学出版社2006年。
    3 王力军《丰都地区两汉—南朝墓葬的初步研究》,收入《重庆·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3年。
    4 蒋晓春《三峡地区秦汉墓研究》,巴蜀书社2010年。
    5 高蒙河《考古地理学与三峡考古实践》,《中原文物》2002年6期。
    6 朱诚、张强、张之恒、于世永《长江三峡地区汉代以来人类文明的兴衰与生态环境变迁》,《第四纪研究》2002年5期。
    1 钟礼强、吴春明《三峡地区早期汉民人文聚落成长的个案考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2期。
    2 a、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b、鲁西奇《(水经注)沔水篇所见汉水上游地区的聚落形态》,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石泉先生九十诞辰纪念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c、鲁西奇《<水晶注>所见南阳地区的城邑聚落及其形态》,《燕京学报》新二十五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d、鲁西奇《汉宋间长江中游地区的乡村聚落形态及其演变》,《历史地理》第二十三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
    3 蓝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 任桂园《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盐制与三峡盐业综论》,《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6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峡盐业与移民及移民文化述论》,《盐业史研究》2004年第1期;《秦汉盐政与三峡盐业综论》,《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年6期;
    2 黄纯艳《魏晋南北朝世族势力的膨胀与盐政演变》,《盐业史研究》2002年第2期。
    3 邹后曦、白九江《三峡地区东周至六朝铁器的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江汉考古》2008年3期。
    4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葛剑雄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5 黎虎《六朝时期荆州地区的人口》,收入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1 陈寅恪《金明馆从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唐长孺《孙吴建国及汉末江南的宗部与山越》,收入唐氏《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罗开玉《板楯“七姓”与宗人》,收入李绍明等《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巴蜀书社1991年:吕一飞《版楯蛮略论》,收入中国魏晋南北朝1史学会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
    2 周一良《南朝境内之各种八及政府对待之政策》:《“瞎巴三千生啖蜀子”解》,收入周氏《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 李文才《南北朝时期益梁政区研究》,商务印书馆 2002年。
    4 胡阿祥《六朝疆域与六朝政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 《太平寰宇记》卷147《夔州·云安县》:“朐忍城,汉县,在万户城西三十一里。蜀江在县南三百步。”(2867页)
    1邹后曦《重庆考古60年》,《四川文物》2009年6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作队:《巫山古城遗址的勘探与发掘》,收入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139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三峡工作队:《巫 山古城遗址发掘报告》,收入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0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25页;邹后曦《重庆考古60年》,《四川文物》2009年6期。
    1 承魏航空先生见告。
    2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涪陵蔺市遗址发掘简报》,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9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2001、2003年度涪陵镇安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
    1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万州古坟包汉墓发掘简报》,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1191页。
    2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云阳李家坝10号岩坑墓发掘报告》、《云阳李家坝37号岩坑墓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
    3 邹后曦《重庆考古60年》,《四川文物》2009年6期。
    4 南京大学历史系《巫山张家湾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巫山张家湾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9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作队《巫山双堰塘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58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作队《巫山双堰塘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9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80页。
    2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巫山林家码头遗址2001年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88页。
    1 《华阳国志》卷一《巴志》:“巴楚数相攻伐,故置(?)关、阳关、沔(江)关”。《汉书·郡国志》“鱼复县’有“(?)水,有(?)关。”又见《史记》之《楚世家》《张仪传》。参[晋]常璩原著、任乃强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2 《后汉书》卷13《公孙述传》:“(建武)六年,述遣戎与将军任满出江关,下临沮、夷陵闲。”注引《华阳国志》曰:“‘巴楚相攻,故置江关。’旧在赤甲城,后移在江州南岸,对白帝城,故基在今夔州人复县南。”
    3 张家山汉简之《津关令》记:“禁民毋得私买马以出(?)关、郧关、函谷、武关及诸河塞津关。”见张家山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之《二年律令·津关令》,释文注释,文物出版社2001年,208页。
    4 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文物》1978年1期。
    1[唐]徐坚著、司义祖校勘《初学记》,中华书局2004年,566页。
    2《后汉书》卷18《吴汉传》:建武“十一年春,率征南大将军岑彭等伐公孙述。及彭破荆门,长驱入江关,汉留夷陵,装露桡船,将南阳兵及刑募士三万人泝江而上。”《三国志》卷47《孙权传》黄武二年,“文帝问曰:‘吴王若欲修宿好,宜当厉兵江关,县旍巴蜀,而闻复遣修好,必有变故。’”
    1[北魏]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2809页。
    1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巴东楠木园》,科学出版社2006年,365页。
    2 《水经注》卷10《浊漳水》“……北曰冰井台……,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焉。石墨可书,又燃之难尽,亦谓之石炭。又有粟窖及盐窖,以备不虞,今窖上犹有石铭存焉。”
    3 《后汉书》卷86《南蛮传》“永元四年冬,溇中、澧中蛮潭戎等反,燔烧邮亭,杀略吏民,郡兵击破降之。”
    1 宋]王象之《与地碑记目》卷4《忠州碑记》,文曰:“江原君石阙在州西十五里,今迁于郡痒,有延熹二年等十字。严孝子碑在城西十二里,今迁于郡仪门,碑字半澷灭,有延熹二年七八十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万州黄陵嘴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1132页。
    2 恩施自治州博物馆:《巴东县张家坟墓群2003年发掘简报》,收入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232-239页。
    1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册),文物出版社2010年,218页。
    2《华阳国志》卷一《巴志》:“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其畜牧在沮,今东突硖下畜沮是也。又立市于龟亭北岸(巴县铜锣驿),今新市里是也。其郡东枳,有明月硖、广德屿及鸡鸣峡。故巴亦有三硖。”参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华阳国志》卷一《巴志》:“江州县,郡治。涂山有禹王祠及涂后祠。北水有铭书,祠云:汉初犍为张君为太守,忽得仙道,从此升波。今民曰张府君祠。县下有清水穴,巴人以此水为粉,则膏晖鲜芳,贞粉京师,因名粉水。故世谓江州堕林粉也。有荔枝园,至熟,二千石常设厨膳,命士大夫共会下食之。县北有稻田,出御米。陂池出蒲蒻蔺席。”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30页。
    2 [宋]陈思《宝刻从编》卷19《恭州》,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中记录“《晋义烈灵石社日记》”:“石以二月社日立,先鉴传铭,于圮必泰。今大篡既正,皇晋中兴,西寇有独尽之势,(?)洛有可乘之兆,年丰气和,物宁其极,旷代冥微,复着于今。陬抑奉时,仰协人会,飞旍命旅,廓宁岷夏矣。义熙三年二月八日戊申社日记。”又参杨铭《重庆朝天门灵石题记》,《四川文物》,1997年6期。
    3 《华阳国志》卷一《巴志》:“先主征吴于夷道还,薨斯郡。以尚书令李严为都督,造设围戍。”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1古籍出版社1994年,34页。
    4 《钱注杜诗》卷14《夔州歌十绝句》“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清康熙刻本。
    5 《太平寰宇记》卷148《夔州》:“八阵图,在县西南七里。荆州图记云:永安宫南一里,渚下平碛上周回四百十八丈,中有诸葛孔明八阵图,聚细石为之,各高五尺、广十围。……八阵图下东西三里,有一碛, 东西一百步,南北广四十步。碛上有盐泉井五口,以木为桶。昔常取盐。实时沙壅,冬出夏没。”
    1 《太平寰宇记》卷148《夔州·白帝城》:“盛宏之荆州记云:巴东郡峡上北岸有一山,孤峙甚峭。巴东郡据以为城。”
    2 重庆市文物局等《三峡古栈道》(上册瞿塘峡栈道),文物出版社2006年,87-90页。
    3 杜甫著、钱谦益注《钱注杜诗》卷六《引水》(清康熙刻本):“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云安沽水奴仆悲,鱼复移居心力省。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
    4 [明]曹学荃《蜀中广记》卷21《名胜记二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213页。
    5 [宋]《乐府诗集》卷86《杂歌歌谣辞四》之《滛豫歌二首》引《十道志》:曰“滛豫石与城郭门外石潜通。蜀人往烧火伏石,则滛豫边沸。”中华书局2009年,1207页。
    6 《三国志》卷47《孙权传》(黄武一年):“文帝问曰:‘吴王若欲修宿好,宜当厉兵江关,县旍巴蜀,而闻复遣修好,必有变故。’”《三国志》卷37《法正传》:“又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福祸之门,今二门悉开,坚城皆下,诸军并破,兵将俱尽。”
    7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48《夔州》“三钩镇”:“在州东三里,铁锁断江,山横江亘张两岸,造舟为梁.施战床于上以御寇,为镇居数溪之会,故曰三钩。唐武德二年废。”瞿塘峡在州东一里。”中华书局王文楚等点校本,2007年,2875页。
    1 重庆市文物局等《三峡古栈道》(上册瞿塘峡栈道),文物出版社2006年,124-128页。
    2 《南史》卷56《庾子舆传》:子舆“…奉丧还乡。秋水犹壮,巴东有淫预石,高出二十许丈,及秋至,则纔如见焉,次有瞿塘大滩,行旅忌之,部伍至此,石犹不见。”(1390页)。《水经注疏》卷33《江水》:“常璩曰:县有山泽水神,旱时鸣鼓请雨,则必应嘉泽。《蜀都赋》所谓应鸣鼓而兴雨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夏水回复,沿沂所忌。瞿塘滩上有神庙,尤至灵验。刺史二千石经过,皆不得鸣角伐鼓。商旅上下,恐触石有声,乃以布裹篙足。今则不能尔,犹飨荐不辍。”杨守敬注疏本,2820页。
    3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先是,永安监灶戸陈小奴棹空船下瞿塘……自后以瞿塘为水府,春秋祭之。中华书局贾二强点校本,2002年。
    4《水经注》卷33《江水》“江水又东径南乡峡,东径永安宫南,刘备终于此,诸葛亮受遗处也。其间平地可二十许里,江山迥阔,入峡所无。城周十余里,背山面江,颓墉四毁,荆棘成林,左右民居多垦其中…江水又东径赤岬城西,……
    5《梁书·武帝纪》“普通四年(523)六月乙丑,分益州置信州。”《寰宇记》“梁大同三年(537)于郡理立信州”。未知孰是。
    6《太平寰宇记》卷148《夔州》“后魏废帝三年554移巴东郡于梁置阳口县理。…周明帝二年558又于州理置永安郡,以鱼复、巫山县属焉。巴东郡惟领云安一县。武帝天和元年(566)自白帝城移理于永安宫南五十步,宣政元年(578)州复还白帝城,仍置总管府。”巴东郡治梁置阳口县(王仲荦;今奉节西大江南岸安坪),《一统志》“按此水旧志无考,今舆图县西南有五龙、老马二溪,东北入江。疑即是。”
    7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中华书局2007年,374页。又《一统志》“按此水旧志无考,今舆图县两南有五龙、老马二溪,东北入江。疑即是。”
    8 《周书》卷49《异域上·蛮》“信州旧治白帝。腾更于刘备故宫城南,八阵之北,临江岸筑城,移置信州。”
    9 刘禹锡《夔州刺史厅壁》记移治时间在建德五年(576):“夔……,秦为鱼复,汉为固陵,蜀为巴东,梁为信州。初城于瀼西,后周大緫管龙门公柘上述登白帝叹曰:此竒势可居,遂移府于今治所。是歳建德五年。”见《刘梦得文集》卷27,《四部丛刊》景宋本。
    10 刘禹锡《夔州始兴寺移铁像记》:“按此寺始于宇文周初,濒江埤庳。皇唐神龙中为水所坏。”《刘梦得文集》卷27,四部丛刊景宋本。
    11 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36页。
    1 《周书》卷44《李迁哲传》:“迁哲乃于白帝城外筑城以处之。并置四镇,以静峡路。”
    2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48《夔州·巫山县》:“巫山县,本楚巫郡地,…汉改为巫县。故城在今县北,晋移于此,立建平郡。梁武帝时废郡。”中华书局王文楚等点校本,2007年,2876页。
    3 《水经注疏》杨守敬、熊会贞注疏本,2831页。
    4 [宋]盛宏之原著、谭麟点注《荆州记点注》,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48页。
    5 庾信《庾子山集注》卷15《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三国志》卷60《钟离牧传》引《会稽典录》曰:“弟徇领兵为将.拜偏将军,戍西陵,与监军使者唐盛论地形势,谓宜城、信陵为建平援,若不先城,敌将先入。盛以施绩、留平,智略名将,屡经于彼,无云当城之者,不然徇计。后半年,晋果遣将修信陵城。晋军平吴,徇领水军督,临陈战死。”
    1 《晋书》卷57《吾彦传》:“稍迁建平太守。时王浚将伐吴,造船于蜀。彦觉之,请增兵为备。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资治通鉴》卷79《晋纪一》记此事于泰始八年下,2522页。
    2 《水经注疏》卷34《江水二》“丹阳城,城据山跨阜,周八里二百八十步,东北两面悉临绝涧,西带亭下溪,南枕大江,险峭壁立,信天固也。楚子熊绎始封丹阳之所都也。”
    3 《宋书》卷37《州郡三·荆州·宜都太守》:“习凿齿云,魏武平荆州,分南郡枝江以西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刘备改为宜都。”《三国志》卷1《武帝纪》:“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公进军江陵。十二月……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4 《太平寰宇记》卷147《峡州》引《吴录》,中华书局本,2860页。按:据《三国志》卷47《吴主传》,黄武元年,吴改夷陵曰西陵。
    5 《水经注疏》杨守敬、熊会贞注疏本,2851页。
    6[唐]徐坚注、司义祖校勘《初学记》卷24,中华书局2004年,566页。
    1《水经注疏》卷34《江水》,杨守敬、熊会贞注疏本,2846、2847页。
    2《方舆胜览》引《元和志》:“郡城,陸抗所筑,吴改西陵,以为重镇。”《太平寰宇记》卷147《峡州》:“宜都记云:郡城,陆抗攻步阐拒晋于此垒。”
    3 陆机《辨亡论》:‘陆公以偏师三万,北据东坑。深沟高垒,案甲养威。’李善曰:‘东坑在西陵步阐城东北,长十余里,抗所筑城在东坑上’。”《三国志》卷48《三嗣主传》末“评曰……”引陆机《辨亡论》,1182页。
    4《三国志》卷58《吴书·陆抗》:“凤皇元年(272),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遣使降晋。抗闻之,日部分诸军,令将军左奕、吾彦、蔡贡等径赴西陵,敕军营更筑严围,自赤溪至故市,内以旧阐.外以御寇,昼夜催切,如敌以至,众甚苦之。”
    5《资治通鉴》卷79《晋记一》“(泰始八年)冬1月,自赤谿至故市”下胡三省注。中华书局,2524页。
    6《艺文类聚》卷7《山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汪绍楹校本,1982年。
    7[明]李贤《明一统志》卷62《荆州府》(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赤溪,在夷陵州西北五里。昔陆抗讨步阐筑城之所,东合大江。”《读史方与纪要》卷七十八《湖广四·夷陵州》(中华书局2005年,3682页) 记曰:“赤溪,在(夷陵)州西北五里,即陆抗筑城围步阐处,东合大江。《读史方舆纪要》本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1国家测绘局:《中国地形图》之《宜昌市图》(849-43丁),1954北京坐标系,1959年航测,1960年出版。
    2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210页。
    3《太平寰宇记》卷147《夷陵县》:“夷陵县,吴谓之西陵,即此。按《郡国志》云:‘郡置在石鼻山上,县即白起所焚之地。’夷山故城,即汉旧县,在今县西北。”《通典》卷183《州郡十三·夷陵郡》:“夷陵县,汉旧县也,具之西陵,有夷陵山,故城在西北,今县西有温泉。”(4866页)
    4李贤《明一统志》卷62《荆州府》,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方舆胜览》卷29引《夷陵志》,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北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年,下册205页。《太平御览》卷750《工艺部七》引《华阳国志》曰:“汉嘉郡以御杂夷,宜炫曜之,乃雕饰城墙,华画府寺及诸门,作山神、海灵、穷(?)、凿齿。夷人初出入恐,骡马或惮之趑趄。”
    1王然、邓辉《湖北巴东旧县坪遗址考证》,《江汉考古》2003年4期;陈曦《六朝至北宋巴东县城的初步研究》,《江汉考古》2009年2期;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巴东旧县坪》,科学出版社2010年。
    2《宋书》卷三十七《州郡三·荆州》:“建平太守,吴孙休永安三年,分宜都立,领信陵……”《三国志》卷60《钟离牧传》引《会稽典录》曰:“弟徇领兵为将,拜偏将军,戍西陵,与监军使者唐盛论地形势,谓宜城、信陵为建平援,若不先城,敌将先入。盛以施绩,留平,智略名将,屡经于彼,无云当城之者,不然徇计。后半年,晋果遣将修信陵城。晋军平吴,徇领水军督,临陈战死。”
    1元嘉十四年,盛宏之《荆州记》成,书中提到建平郡的县有巫县、南陵县(《艺文类聚》卷七“石鼓山”引)、信陵县、秭归县。《文选》卷12郭景纯《江赋》“冲小峡以迅激”下引盛弘之《荆州记》曰:“信陵县西二十里有巫峡”;“出信阳而长迈”下注曰:“信阳即信陵之阳也。臧荣绪《晋书》曰:‘建平郡有信陵县。’”此言“信陵之阳”,则信陵当在山南水北,即长江北岸。参[梁]萧统编、[唐]李善等注、李培南等标点整理,《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557页、559页。
    5《水经注疏》卷34《江水》:“又东过秭归县之南。县故归乡。……江水又东南径夔城南,……江水又东径归乡县故城北,……江水又东径信陵县……又东过夷陵县南。”
    6 尹弘兵《楚国都城与核心区探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56-58页。
    7 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214-215页。
    1《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孙权传》(1120页):“(建安)二十四年,……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
    2《颜氏家训集解》卷7《杂艺十九》提到梁武陵王“下牢之败”,中华书局1993年王利器撰增补本。引元刊本《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十《秋风》二首郑邛注引《荆州记》:“峡江突起最险处,山复陡下,名下牢关。”《通鉴地理通释》卷12引《元和志》:“下牢镇,在县西(夷陵)二十八里。”《新唐书》卷30《地理四》:“峡州夷陵郡,中。本治下牢戍,贞观九年徙治步阐垒。”
    3《南史》卷53《武陵王纪》“元帝命护军将军陆法和立二城于峡口,名七胜城,锁江以断峡。”(1329页)。《梁书》卷五十五《武陵王纪》(826页):“太清五年五月丁丑,纪次于西陵,舢胪翳川,旌甲曜目,军容甚盛。世祖命护军将军陆法和于硖口夹岸筑二垒。镇江以断之。……六月,纪筑连城,攻绝铁鐰。庚申,纪将侯叡率众缘山将规进取,任约、谢答仁与战,破之。……丙戌,巴东民苻升、徐子初等斩纪硖口城主公孙晃,降于众军。王琳、宋簉、任约、谢答仁等因进攻侯叡,陷其三垒,于是两岸十余城遂俱降。将军樊猛获纪及其第三子圆满,俱杀之于硖口”
    4《资治通鉴》卷177《隋纪一》开皇九年(589):“陈荆州刺史陈慧纪遣南康内史昌忠肃屯岐亭,据巫峡于北 岸,凿岩缀铁锁三条,横截上流,以遏隋船。忠肃竭其私财以充军用。杨素、刘仁恩奋兵击之,四十余战。忠肃守险力争,隋兵死者五千余人,陈人尽取其鼻以求功赏。既而隋师屡捷,获陈之士卒,三纵之。忠肃弃栅而遁。素徐去其鎻。”胡注:巫峡,《隋书·杨素传》作“江峡”,故此巫峡实为狼尾滩东之西陵峡口。中华书局点校本,5511页。
    1《宋史》卷88《地理志·峡州》。
    2《史记》《楚世家》《张仪传》;《汉书·郡国志》“鱼复县”有“扦水,有扦关。”
    3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之《二年律令·津关令》,释文注释,文物出版社2001年,208页。
    4《资治通鉴》卷177《隋纪一》“陈荆州刺史陈慧纪遣南康内史吕忠肃屯岐亭,据巫峡于北岸,凿岩缀铁锁三条,横截上流,以遏隋船。忠肃竭其私财以充军用。杨素、刘仁恩奋兵击之,四十余战。忠肃守险力争,隋兵死者五千余人。陈人尽取其鼻以求功赏。既而隋师屡捷,获陈之士卒,三纵之。忠肃弃栅而遁。素徐去其锁。”
    6《水经注疏》卷4《河水四》“《西征记》曰:沿途逶迤,入函道六里,有旧城,城周百余步,北临大河,南对高山。姚氐置关以守峡。”杨守敬、熊会贞注疏本,318页。
    1《北齐书》卷42《卢叔武传》:“宜立重镇于平阳,与彼蒲州相对.深沟高垒.运粮积甲.筑城戍以属之。”中华书局本559页。
    1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奉节文物图》,文物出版社2010年。
    2 《水经注疏》卷37《夷水》:“夷水又东北,有水注之。其源百里,与丹水(今清江南来之流汉阳河)出西南望州山,山形竦峻,峰秀甚高。东北白岩壁立,西南小演通行。登其顶,平可有三晦([说文]六尺为步,步百为晦。)许,上有故城,城中有水,登城望见—州之境,故名望州山,俗语讹,今名武钟山。”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杨守敬熊会贞注疏本,3061页。
    1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忠县老鸹冲遗址(居址部分)发掘简报》,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0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879-881页。
    1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巴东楠木园》,科学出版社2006年,365页。
    1《华阳国志》卷一《巴志》:“延熙中,车骑将军邓艾为都督,治阳关。”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28页。
    2[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卷77《蜀录》“玉衡六年,雄复于阳阙更置垫江县,亦属巴郡。”[清]汤球辑《十六国存秋辑补》,王鲁一、王立华点校,收入《二十五别史》,齐鲁书社2000年。《初学记》卷八《州郡部》“涪陵阳阙”条:“汉书曰:巴郡领涪陵县。《晋太康地记》口:李雄乱复于阳阙更置垫江县,亦属巴郡。”此处引《晋太康地记》有误。
    3 重庆市文化局《巫山江东嘴墓群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206页。
    1湖北省荆州博物馆《巴东县雷家坪遗址2003年发掘报告》: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巴东县雷家坪遗址第三次发掘简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巴东县雷家坪六朝墓地发掘报告》,分别收入围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32-95页、95-123页、124-140页。
    2《太平御览》卷192《居处部二十》引《荆州记》:“秭归县西有杨城,周回十余里。”中华书局1960年。
    1《魏书》卷101《蛮》“又有冉氏、向氏者,陬落尤盛,余则大者万家,小者千户,更相崇僭,称王侯,屯据三峡,断遏水路,荆、蜀行人至有假道者。”
    1山东大学考古系《湖北省巴东县黎家沱遗址发掘简报》,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239-273页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巴东黎家沱遗址2000年度发掘简报》,收入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47-65页。
    2刘森淼等《湖北巴东义种地墓葬发掘报告》,《江汉考古》2009年4期。
    3思施自治州博物馆:《巴东县张家坟墓群2003年发掘简报》,收入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232-239页。
    1恩施自治州博物馆《巴东县高桅子墓群2005年发掘简报》,收入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166-174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巴东西瀼口古墓葬2000年发掘简报》,收入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
    3贺世伟《略论三峡地区六朝隋唐墓所见的多人葬习俗》,《考古与文物》2010年4期。
    4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巴东西瀼口墓群发掘报告》,收入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二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
    5[唐]林宝《元和姓纂》,岑仲勉校本,中华书局1994年,1241页。
    6光绪壬辰岁(1892)曹元忠为序称《荆州记》写成于元嘉十四年。参盛宏之著、谭麟点注《荆州记点注》,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7[宋]郑樵《通志二十略》(王树民点校本),中华书局1995年,197页。
    1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忠县涂井蜀汉崖墓》,《文物》1985年7期。
    1[元]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卷二《地理·城池》,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文曰:“子城吴大帝所筑,周逥六百三十步,内外固以砖,号铁瓮城。”下引《与地志》曰:“吴大帝所筑,周逥六百三十步,开南西二门,内外皆固以砖甓。”《唐图经》:“古谓之铁瓮城者,谓坚若金城汤池之类。”铁瓮城考古队《江苏镇江市铁瓮城遗址法掘简报》,《考古》2010年5期。
    1《十六国春秋》卷76《蜀录一》:“时成都治少城,益州治太城。”参《十六国春秋辑补》,汤球辑补,王鲁一、王立华点校,收入《二十五别史》,齐鲁书社2000年。
    《宋书》卷45《王镇亚传》,中华书局本,1367页。
    《水经注疏》卷27《《沔水》,杨守敬、熊会贞注蔬本,2312-2313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汉长安城遗址”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160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汉魏洛阳城遗址”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181页。
    《水经注疏》卷10《《浊漳水》,杨守敬、熊会贞注蔬本.941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1 据《巴东岁坪》,表31,385页。
    1[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阁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亲属饮宴舞戏一月余日。尽产为棺,余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中华书局1996年,40页。
    1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忠县涂井蜀汉崖墓》,《文物》1985年7期。
    1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257页。
    2郭建邦《北魏宁懋石室和墓志》,《河南文博通讯》1980年2期。
    3[北魏]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775页。
    4[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笺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443页。
    1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秭归十地湾》,科学出版社2006年,285页。2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夏县师冯汉代窑址发掘简报》,《考古》2010年4期。
    1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秭归何家大沟遗址的发掘》,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三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149-151页。
    南京大学历J史系考古专业《巫山张家湾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9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41页。
    1蒋晓春《三峡地区秦汉墓研究》,巴蜀书社2010年,131-163页。
    1韦正《东晋墓葬制度的考古学分析》,《华夏考古》2006年1期。
    1《汉书》卷28《地理志》,仅列三峡地区县。
    2《后汉书》之《郡国志》,仅列三峡地区县。
    3《晋书》卷14《地理志》,仅列三峡地区县。
    4《南齐书》卷15《州郡下》,仅列三峡地区县。
    1 47号牍、53号牍的资料发表在荆州博物馆编辑的《荆州重要考古发现》第210-211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35号牍发表在《湖北荆州纪南松柏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4期)。该墓墓主周堰,“江陵西乡有秩墙夫”、南平尉,爵位“公乘”(第四级)。墓中出土第52号牘记“孝文皇帝十年六月甲申”,故墓年代不早于文帝,下限在武帝初。
    2 彭浩《读松柏出土的西汉木牍》(一)、(二)、(三)、(四):胡平生《松柏汉简五三号木牍释解》:曹旅宁《荆州纪南松阳汉墓木牍与汉初(傅律)的实施》。诸文俱发表于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网”2009年4月。
    1[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96年,144页。
    2任乃强《华阳国志补校图注》卷一《巴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22页注释七。
    1任乃强《华阳国志补校图注》卷一《巴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22页注释七
    1参看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 导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第八章第一节《三国和西晋时期的人口数量》,复日.大学出版社2002年,258页。
    2《晋书》卷14《地理上·总序》:“刘爷章武元年,……其户二十万,男女口九十万。”《三国志》卷33《蜀书·后主禅》注引王隐蜀记曰:“(炎兴元年263,禅)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三国志》卷48《吴书·孙皓》注引《晋阳秋》曰:“(天纪四年280),浚收其图籍,领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干,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余艘,后宫五千余人。”
    3《晋书·地理志》中的中篇内容的年代断限多在太康四年(参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政区断代考》,《书品》2007年3期),然也增补了少量其后的资料。胡运宏、胡阿祥《中华本(晋书·地理志>考异》,收入徐少华主编《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义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汁》中将《晋书·地理志》分郡国统计数编成的表格定为“西晋太康初年(公元三世纪80年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1《宋书》卷35《州郡一》序文。
    1 《隋书》卷29《地理上》序文:《通典》卷七《食货七·历代盛衰户口》
    1 贺世伟《略论三峡地区六朝隋唐墓所见的多人葬习俗》,《考古与文物》2010年4期。
    1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71-175页。
    2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39-97页。
    1宝鸡市考古工作队《丰都大湾墓群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1850-1851页。
    2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丰都槽房沟墓地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1814 页!、1825页。
    3[北魏]崔鸿撰、[清]汤球辑补,王鲁一、王立华点校:《十六国春秋辑补》,收入《二十五别史》,齐鲁书社2000年。
    1 谭其骧主编、胡阿祥编著《宋书州郡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231-233页。
    2《南齐书》卷33《王僧虔传》,中华书局本593页。
    1黎虎《六朝时期荆州地区的人口》,(收入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
    2牟发松《湖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鲁西奇《汉宋间长江中游地区的乡村聚落形态及其演变》,《历史地理》第二十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139页。
    1[晋]常璩原著、任乃强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30页。
    2[北魏]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卷33《江水》,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2813页。
    3[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21《夔州府》.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219页。
    4钱谦益《钱注杜诗》卷15,中华书局1958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作队《巫山双堰塘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77页。
    2重庆市博物馆《巫山蓝家寨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112页。
    1邹后曦、白九江《三峡地区东周至六朝铁器的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研究》,《江汉考古》2008年3期。
    2[晋]常璩原著、任乃强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5页。
    3朱诚、于世永《巫山大昌张家湾遗址剖面孢粉分析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203-205页。
    1《华阳国志》卷一《巴志》,任乃强校注本,27页。
    2《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1603页:《常志》卷一《巴志》,36页。
    3[北魏]崔鸿撰《十六国存秋》卷76《蜀录一》记鱼复“土有盐铁丹漆之利。”,参汤球辑补,王鲁一、王立华点校:《十六国春秋辑补》,收入《二十五别史》,齐鲁书社2000年。
    4[北魏]贾思勰著、石声汉校释《齐民要术》1037页,中华书局2009年。
    5《南史》卷7《解叔谦传》:“解叔谦字楚梁,雁门人也。母有疾,叔谦夜于庭中稽颡祈福,闻空中语云:6此病得丁公藤为酒便差。’即访医及本草注,皆无识者。乃求访至宜都郡,遥见山中一老公伐木,问其所用,答曰:‘此丁公藤,疗风尤验。’叔谦便拜伏流涕,具来意。此公怆然,以四段与之,示以渍酒法。权谦受之,顾视此人,不复知处。依法为酒,母病即差。齐建武初,以奉朝请征,不至。”(1821页)
    1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丰都槽房沟墓地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1788页。
    2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六卷),科学出版社2010年,603页。
    3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秭归土地湾》,科学出版社2006年,73-74页。
    4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秭归土地湾》,科学出版社2006年,297-334页。
    1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巴东罗坪》,科学出版社2006年,410-411页。
    2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巫山培石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9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巫山碚石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0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
    1邹后曦《重庆考古60年》,《四川文物》2009年6期
    2任桂园《秦汉盐政与三峡盐业综论》,《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年6期
    1 《华阳国志》卷一《巴志》,参[晋]常璩原著、任乃强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33页。
    1[唐] 虞世南《北堂书钞》,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巫山乌鸡沟墓地2003年度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6年4期。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作队《巫山双堰塘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84页。
    3《晋书》卷114《王猛传》:“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也,家于魏郡。少贫贱,以鬻畚为业。尝货畚于洛阳,乃有一人贵买其畚。”中华书局本,2929页。
    4 重庆市文化局《巫山麦沱古墓群第二次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138页。
    5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丰都汇南墓群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
    6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重庆文物考古十年》,重庆出版社2010年,133页
    1[晋]常璩原著、任乃强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557页。
    2[北魏]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775页。
    3李峰《重庆忠县邓家沱石阙的初步认识》,《文物》2007年1期。陈明达《汉代的石阙》,《文物》1961年12期
    4孙华《重庆忠县邓家沱阙的几个问题》.《文物》2008年4期。
    5[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卷4(从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1陈明达《汉代的石阙》,《文物》1961年12期。
    2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册),文物出版社2010年,218页。
    3王昶辑《金石萃编》卷8《汉四》,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11页。
    1 恩施自治州博物馆:《巴东县张家坟墓群2003年发掘简报》,收入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232-239页。
    2 李银德《东汉永寿元年徐州从事墓志》,《文物》1994年8期。
    1武汉大学考古系等《巴东宝塔河遗址六朝墓葬发掘简报》,收入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M9石块每块“长1~80、宽18~30、厚6~24厘米。”
    2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金沙汉画像石墓清理》,《文物》1998年10期
    3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山东画像石选集》,图版f五之图32,齐鲁书社1982年。
    1[晋]常璩原著、任乃强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237页。
    2该墓地上有石院墙、封土;地下有石墓室,其结构为为横前堂、后空并围绕回廊,长7。2宽4。65米,叠涩顶。后室门口上方刻“故彭城相行长史事昌长缪宇字叔异……君以和平七年七月七日物故元嘉元年三月甘日葬”。参南京博物院《东汉彭城相缪宇墓》,《文物》1984年8期。
    1 武汉大学考古系《湖北巴东县汪家河遗址墓葬发掘简报》,《考古》2006年1期。
    1 贺世伟《略论三峡地区六朝隋唐墓所见的多人葬习俗》,《考古与文物》2010年4期。
    2[宋]洪适《隶释》卷十三《张宾公妻穿中二柱文》:“维兮本造此穿者,张宾公妻、子伟伯、伯妻、孙陵在此右方曲内中。”“维兮张伟伯子长仲,以建初二年六月十二日与少子叔元俱下世,长子元益为之祖父穿中造内,栖柱作崖棺,葬父及弟叔元。”张元济《匹部从刊》(主编·史部)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
    1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奉节万家嘴遗址的发掘》,收入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354页。
    2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巫山张家湾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9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28页。
    3刘海旺《由丰都庙背后遗址管窥三峡地区汉代发展状况》,2010年重庆会议材料,83页。
    4邹后曦、白九江《三峡地区东周至六朝铁器的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江汉考古》2008年3期。
    1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涪陵东汉崖墓清理简报》,《考古》1984年12期。
    2 陈丽琼《四川古代陶瓷》,重庆出版社1987年,34页。
    3 陈丽琼《四川古代陶瓷》,图版十七,重庆出版社1987年。
    4 沈仲常《四川昭化宝轮镇南北朝时期的崖墓》,《考古学报》1959年2期。
    5 大冶市博物馆《大冶市六朝墓清理简报》,《江汉考古》1997年4期。
    6 耿宝昌主编《邛窑古陶瓷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年,97~99页。
    7 万良田、万德强《江西丰城龙雾洲瓷窑调查》,《考古》1993年10期。
    8 绵阳博物馆《四川绵阳西山六朝岸墓》,《考古》1990年11期。
    9 釋慧皎、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121页、284页、432页。
    1 文物出版社编《新中国考古五十年》,306-307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周世荣等《湖南湘阴县东汉青竹寺窖发掘简报》,《香港考古学会会刊》14期(1993-1997)。
    2 周世荣《从湘阴古窑址的发掘看岳州窑的发展变化》,《文物》1978年1期。
    3 吕遇春:熊友俊《江西丰城发现东晋青瓷博山炉》,《考古》1993年5期。作者断定为东晋偏早,当是南朝器物。
    4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巴东东瀼口六朝墓地发掘简报》,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艺古报告集》(第二卷),53页,科学出版社2005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江西丰城洪州窑遗址调查报告》,《南方文物》1995年2期。
    5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鄂城六朝墓》,科学出版社2007年,148-214页。
    6鄂州市博物馆《湖北鄂州市五处古窑址的调查》,《江汉考古》1995年2期。
    1 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399页。
    2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三峡考古队《忠县崖脚墓地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707页。
    3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门市博物馆《湖北荆门十里铺上公台西汉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8年3期。
    4 重庆市博物馆《涪陵县易家坝西汉墓发掘简报》,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469页。
    5 高至喜《论楚镜》,《文物》1991年5期。
    6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忠县老码冲遗址(墓葬部分)发掘简报》,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0卷),利学出版社2007年,831~867页。
    1[晋]常璩原著、任乃强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278页。
    2唐金裕《陕西勉县红庙汉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4期
    3宁荫棠、牛祺安;《山东章丘市东平陵故城出土汉代铜器》,《文物》1997年4期。
    4方国瑜《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华书局1984年。
    5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等《鄂州六朝墓》,科学出版社2007年,269页。
    6梅原末治《汉三国六朝纪年镜図说》,图版14,日本京都桑名文星堂1942年,28页。
    7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涪陵三堆子东汉墓》,《文物资料丛刊》(10),文物出版社1987年。
    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三峡考古队《忠县崖脚墓地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680页。
    2荆州博物馆《巴东孔包墓群2007年发掘报告》,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五卷),科学出版社2010年,19页。
    3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巴东旧县坪》,科学出版社2010年,730-734页。
    4四川联合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四川省云阳县旧县坪遗址试掘简报》,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221页。 《巴东罗坪》100页、209页。
    2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秭归土地湾》,科学出版社2006年,114页。
    1 蓝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2 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3 《水经注疏》卷33《江水》:“又东北至巴郡江州县东,强水、涪水、汉水、白水、宕渠水合,南流注之。强水即羌水也。宕渠水卽潜水、渝水矣”
    4 何德章《中国经济通史》(第三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5 《水经注疏》卷20《漾水》:“宕渠水出南郑县巴岭,东南流,合难江水,下入巴郡。宕渠难江水出东北小巴山,入宕渠水。又涔水篇涔水出南郑县东南旱山,注云涔水卽黄水也,尔北流下入安阳。”杨守敬、熊会贞注疏本,1723页。
    1任乃强认为汉末宕渠县治所在渠县三汇镇,巴、渠二水汇流处。俗名“车骑城”。参[晋]常璩原著、任乃强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50页注释⑥。
    1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渠县城坝遗址2005年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06年4期
    2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篇二六《山南境内巴山诸谷道》,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16页。
    1《后汉书》卷75《刘焉》:“鲁闻阳平已陷,将稽颡归降。阎圃说日:‘今以急往,其功为轻,小如且依巴中,然后委质,功必多也。’于是乃奔南山。”《三国志》卷一《武帝操》:“建安二十年三月,张鲁奔巴中。…十一月刘备袭刘璋,取益州,遂据巴中。”
    2《晋书》卷十四《地理志》,属巴西郡。《宋书》卷37《梁州刺史·北巴西太守》“平周令,益州巴西有平州县。”胡阿祥:平州县治今四川平昌县。参谭其骧主编、胡阿祥编着《宋书州郡志汇释》,安微教育出1版社2006年,237页。《太平寰宇记》卷139《巴州·曾口县》下“废归仁县,梁普通六年于此置平州县,属遂宁郡”
    3 马幸辛、覃友刚《平昌泥龙乡出土汉代铜印考析》,《四川文物》1991年1期
    1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巴州区文物图(东部)》,文物出版社2010年,338页
    2 [宋]陈思《宝刻丛编》卷十八《巴州》:“唐立巴郡太守严颜庙碑,唐韦兽撰,无书人姓名。贞元二十年。《诸道石刻録》。”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251页。
    3《太平寰宇记》卷140《集州》“难江县,本汉宕渠县地。周天和五年于此置难江县。…小巴岭在县东北一百三十里。周地图云:此山之南即古之巴国。”
    4 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87《巴州》(清影宋钞本1833页):“两角山,在难江县北九十里。下有石刻云:汉相国萧何邀淮阴公韩信至此山。大唐集州刺史杨师谋记之。象之谨按:大安军图经亦云军境有韩溪,以萧何追韩信得名,谓有文路公留题记其事。前此如元和郡县志及寰宇记诸书皆不载。真所援引者不过国朝名公之诗云:‘小桥上有韩溪宇,人道萧何得信时。英物只从东向去,区区西走欲何为。’然唐刺史杨师谋之石刻所以不显于出者.两角山至高峻。据《海录碎事》载兴元府之南有路通巴川,三日而达于山顶。其高处谓之:孤云两角,去天一握。意者韩信迸于深僻之处,刺史杨师谋就其所逃之处而刻石焉。”
    5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南江县文物图》文物出版社2010年,347页。
    6《太平寰宇记》卷140《壁州》“通江县,本汉宕渠县地。后汉分置宣汉县,梁武帝分宣汉县置始宁县。后魏分始宁置诺水县。因县南诺水为名。”
    1 岳钊林《通江铁溪乡天井村窖藏铜器》,《四川文物》1989年1期。
    2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通江县文物图》,文物出版社2010年,345页。
    3 《隋书》卷29《清化郡》“清化县”条(819页):王仲犖《北周地理志》,中华书局2007年,358页。
    1 《与地纪胜》卷187《难江县》引《元和郡县志》云:“本属汉宕渠县地,晋自李特窃据至李寿时,夷獠散居其地。梁武帝大同中于此立东巴州,西魏恭帝二年改东巴州为集州。
    2《水经注疏》卷33《江水》“又东北至巴郡江州县东,……宕渠水卽潜水、渝水矣。巴水出晋昌郡宣汉县巴岭山。”
    3 谭其嚷主编、胡阿祥编著《宋书州郡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239页。杨守敬认为在今开县东北六十五里。《水经注疏》卷33《江水一》,2807页。
    1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26页。
    2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2003年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9期
    3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文物出版社2009年严耕望言“在今万源县南”。
    4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中华书局2007年,381页。
    1《三岔河石刻》,贵州省文管会编《贵州文物志稿·第三集》1985年6月。
    1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金沙汉画像石墓清理》,《文物》1998年10期
    2 唐文远《黔西甘棠汉墓群》,《贵州田野考古四十年》,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赵晓帆《黔西城7号汉墓发掘简报》,《贵州文物工作》2004年1期: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贵州黔西县汉墓的发掘》,《考古》2006年8期
    3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赫章可乐2000年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8年。
    4 张定福《秦汉建置乌江流域郡县考》,《贵州文史从刊》2006年第04期。任乃强汉阳县治在毕节七星关。参《华阳国志校补图注》282页注释11。
    5 贵州省博物馆艺古组《威宁中水汉墓》,《考古学报》1981年2期: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威宁中水汉墓第二次发掘》,《文物资料从刊》(10),文物出版社1987年。
    1《华阳国志》卷一《巴志·巴郡》:“枳县,郡东四百里,治涪陵水會。”《水经注疏》卷33《江水一》“又东至枳县西…,江之南岸有枳县治。华阳记曰:枳县在江州巴郡东四百里,治涪陵水会。庚仲雍所谓有别江出武陵者也。”
    2《太平寰宇记》卷120《江南西道·涪州》记为“按华阳国志云:涪陵,巴之南鄙,従枳县入,沂涪水。”2389页。
    3参《水纤注疏》卷33《江水一》(2798页)、卷36《延江水》,2966-2972页。
    4《晋书》卷14《梁州》“涪陵郡辖县五:汉复,涪陵、汉平、汉葭、万宁。”《太平寰宇记》卷120《涪州》引《晋太康地理记》曰:“省丹兴县,郡移理汉复,领汉葭、涪陵、汉平、万宁等五县。”2389页
    1 《太平寰宇记》卷120《洪杜县》条“洪杜县,(黔州)东南一百三十里。麟德二年移理龚湍,即今县理。中华书局本。
    2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重庆市长丘、青港堡、下坝墓地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06年3期
    3 王红光《贵州考古的新发现和新认识》,《考古》2006年8期
    4 《太平寰宇记》卷120《黔江县》条:“阿蓬水一名太平水,东北自施州清江县界东,西南流经县北一里,又南入洪杜县界”中华书局本。
    1[晋]常璩原著、任乃强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45页。
    2贵州省文管会编《贵州文物志稿第三集》1985年06月
    3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篇三四《黔中牂牁诸道》,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290页。
    4《太平寰宇记》卷122《思州》“武德四年,招慰使再安昌以务川当牂牁要路,须置郡以抚之。”中华书局本。
    1[晋]常璩原著、任乃强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313~315页。
    2《太平寰宇记》卷120《黔州》(2395页);《洪杜县》之“洪杜山”,中华书局本。
    3《水经注疏》卷37,杨守敬熊会贞注疏本,3083页。
    1《宋书》卷37《州郡三·建平太守》:“吴孙休永安三年分宜都立,领信陵、兴山、秭归、沙渠四县。…沙渠疑是吴立。”
    2 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一《巴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34页。
    3《宋书》卷37《州郡三·荆州》“南浦令,刘禅建兴八年十月,益州牧阎宇表改羊渠立。羊渠不详,何志 吴立。”参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一《巴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40页注释15。
    1《宋书》卷37《州郡三·荆州》:“黾阳令,何志不注置立。晋末平吴时,峡中、立武陵郡,有黾阳、黔阳县,咸宁元年并省”
    2《三国志》卷61《吴志·潘濬传》。
    3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行书律》“十里置一邮。南郡江水以南,至索南水,甘里一邮。”
    4里耶一号井第八层134号简:“甘六年(公元前221年)八月……竞陵荡阴狼叚迁陵公船,袤三丈三尺,名曰拖,以求故荆积瓦,未归船。”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182页。
    1《华阳国志》卷八《大同志》记:咸宁五年279,王浚自成都伐吴,“十二月,至江州。诏书进浚平东将军都督二州,巴东监军唐彬及平南军皆受指授。别遣参军李毅将军由涪陵入取武陵,会巴陵。”任乃强校注本,140页。
    1 谭其骧主编、胡阿祥编著《宋书州郡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239页。杨守敬认为在今开县东北六十五里。《水经注疏》卷33《江水一》,2807页。
    2 山东大学考古系《四川开县余家坝战国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1年1期;山东大学考古系《开县余家坝墓地发掘简报》,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0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山东大学考古系《开县余家坝墓地2001年发掘简报》,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
    3四川联合大学历史考古专业《1994-1995年四川云阳李家坝遗址的发掘》,收入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云阳李家坝遗址发掘报告》,收入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云阳李家坝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
    1 《隋书》“西魏又置开州及周安、万安、江会三郡”:《太平寰宇记》卷137《开州》:“后魏初得其地,于今达州新宁县理立开州,领东关、三冈、开江、马镫四郡,后周天和四年自东关郡城移开州于今理”:“新宁县”条:“西魏废帝二年553于此置开州。”
    2永宁县,西魏分汉丰立。《隋书》:“粱曰汉丰,两魏改为水宁”。《太平寰宇记》卷137《开州·开江县》“后周武帝改汉丰为永宁县。”中华书局本,2672页。
    1 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82《云安军·人物》记:“汉延尉扶嘉,本朐(?)人也。初嘉母于汤溪水侧,遇龙后生嘉,长占吉凶,巧发奇中常游丰沛。高祖见而奇之,高祖为汉望,与相遇。嘉复劝定三秦。高祖以嘉志在扶翼,赐姓扶氏,为廷尉,食邑朐(?)县。嘉临终有言曰:三牛对马岭,不出贵人出塩井,嘉既没之后塩井溢焉。”清影宋钞本,1777页。
    2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文物出版社2010年。
    3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云阳县江口汉墓群发掘报告》,收入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编《重庆公路考古报告集》,科学出版社2010年,913-186页。
    4旧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文物出版社2010年。
    1《水经注疏》卷34《江水二》,杨守敬熊会贞注疏本,2827页。
    2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2004年,251-261页。
    3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26页。
    4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文物出版社2010年,上册193页。
    5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北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年,上册181页。
    6 [晋]常璩原著、任乃强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40页注释17。
    7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文物出版社2010年,下册428~440页。
    1 篮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2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巴东楠木园》,科学出版社2006年,402页
    3 川大历史系考古专业《四川巫溪荆竹坝崖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4年6期。
    4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文物出版社2010年,上册195页。
    5 恩施自治州博物馆《巴东县张家坟墓群2003年发掘简报》,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6《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232~239页。
    7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北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年,上册176~182页。
    1《大隋上柱国德广肃公李史君之墓志铭》:“公讳和,除洛州诸军事洛州刺史。……天和二年,总率洛、迁、金、上四州士卒,纳粮于秭归、信陵二城。”参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三原县双盛村隋李和墓清理简报》,《文物》1966年1期。
    2《太平寰宇记》卷149《山南东道·归州》:“兴山县,(州)北八十五里。旧五乡,今七乡。本汉秭归县地,三国时其地属吴,至景帝水安三年分秭归县之北界立为兴山县。…香溪,在邑界,即王昭君所游处。王昭君宅,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曰昭君之县,村连巫峡,是此地。”参看中华书局2007年版2880页。
    3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篇二六《山南境内巴山诸谷道》,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27页。
    4熊会贞更以明以来的《名胜志》的记载认为屈原宅有二,一在归州东北六十里,即三闾乡也,有玉禾田,相传屈原所种禾,色自如玉:另一即县北一百六十里的屈原故宅。杨守敬 熊会贞疏《水经注疏》卷34《江水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2836页。
    5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秭归官庄坪》第七章,科学出版社2005年。
    6[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中华书局1992年。
    7兴山县文物管理所《兴山古夫墓群2007年发掘报告》,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六卷),科学出版社2010年,631页
    1 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35页。
    2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蜀史四题》,中华书局2004年,233页。
    1赵一清《三国志注补》因合史传及顾氏之说曰:“赤岸即赤溪也。”[清]赵一清撰陶元珍补遗《三国志注补》卷28,民国二十四年北京大学影印广雅书局刻本,辽宁省图书馆藏。[清]沈钦韩撰《后汉书疏证》卷三十(光绪二十六年浙江官书局刻本472页)“赤溪卽王基所云赤岸”。
    2《资治通鉴》卷79《晋记一》“(泰始八年)冬十月,自赤谿至故市”下胡三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533页。
    3[唐]欧阳询《艺文类聚》,汪绍楹先生整理校订本,中华书局1965年。
    4[明]李贤《明一统志》卷62《荆州府》,清文渊阁四库全本。
    5《后汉书疏证》卷19“夷陵”条,据《水经注》认为故市口在公安北(472页)。
    61954北京坐标系.1959年航测,1960年出版。
    1《水经注疏》卷32《沮水》(2694页):“沮水出东汶阳郡沮阳县西北景山,即荆山首也。…沮水东南流径沮阳县东南(今保康县南)…。沮水又东南径汶阳郡北,卽高安县界。郡治锡城,县居郡下,城故新城之下邑,义熙初分新城立(今远安县北)。西表悉重山也。沮水南径临沮县西(今当阳县西北),…泉侧多结道士精庐焉…沮水又屈径县南,晋咸和中为沮阳郡治也。沮水又东南径当阳县故城北(今当阳),城因冈为阻,北枕沮川,其故城在东百四十里,谓之东城,在绿林长坂南,长坂卽张翼德横矛处也。沮水又东南径驴城西(今当阳东南),磨城东,又南径麦城西,昔关长云诈降处,自此遂叛。沮水又南径楚昭王墓东对麦城,故王仲宣之赋《登楼》云:西接昭丘是也。沮水又南与漳水合焉。又东南过枝江县东南入于汀。沮水又东南径长城东(杨守敬据《续汉志》,认为长城即荆州西北之方城。2700页)。又东南流注于江谓之 沮口也”。
    (?)《三国志》卷40《李严传》“(章武)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丰官至朱提太守。”裴注引亮文上尚书曰:“平为大臣,受恩过量,不思忠报,横造无端……。自度奸露,嫌心遂生,闻军临至,西向托疾还沮、漳,军临至沮,复还江阳,平参军孤忠勤谏乃止。”
    (?)原文脱“嶷”字,据《南齐书》卷二《高帝纪》补。
    1鲁西奇《汉宋间长江中游地区的乡村聚落形态及其演变》,《历史地理》第二十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
    2《华阳国志》卷1《巴志》,任乃强校注本,20页。
    1蒋晓春《三峡地区秦汉墓研究》,四川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1黄展岳《汉代的亵器——兼论“虎子”问题》,见氏著《先秦两汉考古论从》,科学出版社2008年;《伏虎形器和“虎子”的问题》,《文物》1999年5期
    1 《后汉书·灵帝纪》“中平三年铸四出文钱。”
    2 山东省博物馆《重庆晒网坝一座蜀汉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7年4期。
    1《03湖北库区论文集》243页。文章未提供原始材料,仅仅提及。
    1该墓原被定为西晋墓,误。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重庆丰都县燕子村东汉、西晋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08年06期。
    1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秭归土地湾》,利学出版社2006年。
    1《秭归土地湾》99页记H147开口于⑤层下、打破⑥层,未交代它与H140的打破关系,然该书8页的图九B却明示了本文所述的打破关系。
    1武汉市考古研究所;巫山县文物管理所《重庆巫山土城坡墓地2006年度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08年期。
    2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巴东黄家梁子墓地发掘简报》,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一卷),利学出版社2003年,216-225页。
    3荆州博物馆《巴东孔包墓群2007年发掘报告》,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五卷),科学出版社2010年,19页。
    4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丰都县三峡工程淹没区调查报告》,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23-35页
    1厦门大学考古队《巴东罗坪唐代葬发掘简报》213~215: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等《巴东棕杨树槽遗址发掘报告》168-182,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
    2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巴东罗坪》,科学出版社2006年
    3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229页图一四六。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
    1长江流域第二期文物考古人员训练班《1973年宜昌前坪古墓的清理》,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420页,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1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湖北巴东茅寨子湾遗址发掘报告》,收入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巴东茅寨子湾遗址的第二次发掘》,收入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三卷)428-516页,科学出版社2006年。
    2武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武昌任家湾六朝初期墓葬清理简报》,《文物》1955年12期。
    3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巴东楠木园》,科学出版社2006年。
    1南京大学历史系《巫山张家湾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巫山张家湾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9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
    1四川联合大学历史考古专业《1994~1995年四川云阳李家坝遗址的发掘》,收入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云阳李家坝遗址发掘报告》,收入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利学出版社2001年: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云阳李家坝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
    2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万州古坟包汉墓发掘简报》.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1191页。
    1四川联合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四川省云阳县旧县坪遗址试掘简报》,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2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阳县旧坪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416页,科学出版社2003年。
    3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阳日县坪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0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
    4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重庆云阳旧县坪台基建筑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1期。
    1重庆市文物局《云阳晒经》,科学出版社2008年。
    [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72年。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晋]陈寿撰《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南朝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
    [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
    [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
    [唐]姚思廉撰《陈书》,中华书局1973年。
    [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
    [唐]李百药撰《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
    [唐]令狐德菜撰《周书》,中华书局1974年。
    [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
    [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
    [唐]魏征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
    [后晋]刘昫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晋]常璩原著、任乃强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宋]盛宏之原著、谭麟点注《荆州记点注》,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北魏]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梁]萧统编、[唐]李善等注、李培南等标点整理《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北魏]崔鸿撰、[清]汤球辑补,王鲁、王立华点校:《十六国春秋辑补》,收入《二十五别史》,齐鲁书社2000年。
    [唐]虞世南《北堂书钞》,中国书店1989年。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汪绍楹整理校订本,中华书局1965年。
    [唐]徐坚《初学记》,司义祖校勘本,中华书局2004年。
    [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2005年。
    [唐]杜佑《通典》,王文锦等点校本,中华书局1996年。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贺次君点校本,中华书局2005年。
    [唐]樊绰《蛮书》,向达点校本,中华书局1962年。又有赵吕甫《云南志校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宋]许嵩《建康实录》,张忱石点校本,中华书局1986年。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
    [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王文楚等点校本,中华书局2007年。
    [宋]祝穆《方舆胜览》,施和行点校本,中华书局2003年。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岑氏惧盈斋本,中华书局1992年。
    [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宋]陈思《宝刻丛编》,光绪十四年(1888)陆氏十万卷楼刻本。
    [宋]范成大《范成大笔记六种》之《吴船录》,中华书局2002年。
    [宋]陆游原著、蒋方校注《入蜀记校注》,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明]曹学荃《蜀中广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曹学荃《蜀中名胜记》,刘知渐点校本,重庆出版社1984年。
    [明]薛刚纂修、吴廷举续修《湖广图经志书》,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清]王昶辑《金石萃编》,中国书店1985年。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
    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秭归柳林溪》,科学出版社2003年。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秭归何光嘴》,科学出版社2003年。
    湖北省文物事业管理局、湖北省三峡工程移民局编《秭归庙坪》,科学出版社2003年。
    湖北省清江隔河岩考古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清江考古》,科学出版社2004年。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秭归土地湾》,科学出版社2006年。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巴东罗坪》,科学出版社2006年。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巴东楠木园》,科学出版社2006年。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编《万州大坪墓地》,科学出版社2006年。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编《忠县仙人洞与土地岩墓地》,科学出版社2008年。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巴东旧县坪》,科学出版社2010年。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二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三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五卷),科学出版社2010年。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六卷),科学出版社2010年。
    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
    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
    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9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
    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0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
    重庆市文物局等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
    重庆市文物局等编《云阳晒经》,科学出版社2008年。
    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鄂城六朝墓》,科学出版社2007年。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文物出版社2010年。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文物出版社2009年。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北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年。
    重庆市文物局等编《三峡古栈道》(上册瞿塘峡栈道),文物出版社2006年。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赫章可乐2000年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8年。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里耶发掘报告》,岳麓书社2006年。
    荆州博物馆编《荆州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9年。
    南京博物院编《四川彭山汉代崖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
    高文《四川历代碑刻》,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高文、王锦生编《中国巴蜀汉代画像砖大全》,国际港澳出版社2002年。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徐中舒《论巴蜀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册、四册、五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中华书局1997年。
    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华书局1987年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
    陈寅恪述、万绳南记录整理《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
    李绍明、林向主编《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巴蜀书社1991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李敬询《四川通史》(第三册,三国两晋南北朝部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
    罗开玉《四川通史》(第二册,秦汉部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西南师大出版社1997年
    蓝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
    李毅华《湖北通史》(秦汉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牟发松《湖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年。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陈可畏《长江三峡地区历史地理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周勇主编《重庆通史》,重庆出版社2002年。
    何德章《中国经济通史》(第三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李文才《南北朝时期益梁政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
    张泽咸《汉晋唐时期农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湖北省文物事业管理局、湖北省三峡工程移民局编《2003年三峡文物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3年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编《重庆·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3年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2004年
    谭其骧主编、胡阿祥编著《宋书州郡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王仲辇《北周地理志》,中华书局2007年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袁祖亮主编:《中国灾害通史》,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
    王文涛《秦汉社会保障研究(以灾害救助为中心的考察)》,中华书局2007年
    方若著、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马子云、施安昌《碑帖鉴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李映福《三峡地区早期市镇的考古学研究》,巴蜀书社2010年
    蒋晓春《三峡地区秦汉墓研究》,巴蜀书社2010年
    罗二虎《四川崖墓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88年2期。
    罗二虎《汉代画像石棺研究》,《考古学报》2000年1期。
    罗二虎《四川汉代砖石室墓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2001年4期。
    [日]宫川尚志《六朝时代的村》,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中华书局1992年。
    [美]刘莉《中国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酋邦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学的历史·理论·实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周一良《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瞎巴三千生啖蜀子”解》,收入周氏《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谢应光《三峡悬棺葬的文化内涵》,《四川文物》1997年2期。
    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编《万县龙宝区三峡工程库区古墓葬的调查与发掘》,收入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编《东南考古研究》第二辑,235-281页,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李小波《盐铁经济与汉末巴郡分化》,《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1期。
    谢凌《四川地区现存主要铭文石刻及其艺术特色》,《四川文物》2000年4期。
    钟礼强、吴春明《三峡地区早期汉民人文聚落成长的个案考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2期。
    朱诚、张强、张之恒、于世水《长江三峡地区汉代以来人类文明的兴衰与生态环境迁》,《第四纪研究》2002年5期。
    高蒙河《考古地理学与三峡考古实践》,《中原文物》2002年6期。
    任桂园《秦汉盐政与三峡盐业综论》,《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年6期。
    任桂园《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盐制与三峡盐业综论》,《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6期。
    任桂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峡盐业与移民及移民文化述论》,《盐业史研究》2004年第1期。
    王力军《丰都地区两汉—南朝墓葬的初步研究》,收入《重庆·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3年。
    蒋晓春《从重庆地区考古材料看巴文化融入汉文化的进程》,《文物》2005年8期
    杭侃《三峡工程淹没区的城址类型及其所反映的问题》,许倬云、张忠培主编《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
    鲁西奇《<水经注>沔水篇所见汉水上游地区的聚落形态》,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石泉先生九十诞辰纪念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鲁西奇《(水经注>所见南阳地区的城邑聚落及其形态》,《燕京学报》新二十五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鲁西奇《汉宋间长江中游地区的乡村聚落形态及其演变》,《历史地理》第二十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彭浩《读松柏出土的西汉木牍》(一)、(二)、(三)、(四),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网”2009年4月。
    胡平生《松柏汉简五三号木牍释解》,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网”2009年4月。
    曹旅宁《荆州纪南松阳汉墓木牍与汉初<傅律>的实施》,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网”2009年4月。
    邹后曦、白九江《三峡地区东周至六朝铁器的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江汉考古》2008年3期。
    邹后曦《重庆考古60年》,《四川文物》2009年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