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中国税法理念转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税法理念是指人们在对税收法律现象进行反思与总结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税收法律的基本看法、意识、信念或观念,是人们对税法的理解以及由此形成的税法认知模式。税法是税收表现在外的、最为表层的外壳;而税法理念则是隐藏在内税法之内、最为深层的内核,是税法的最高层次。税法理念是税法制度的灵魂与最高原则,决定了税法制度的本质,影响着税法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税法理念的研究对于一国的税收法律制度,无论在理论意义,还是在实践价值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古今中外的治者与被治者出于不同的政治需要与财政情况,形成了不同的税法理念,并在这些税法理念之下制定并执行了不同的税收法律制度。经验表明,与时代相契合的税法理念能够带来良好的税法制度,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反之,就会带来民生的凋敝与社会的失序,甚至导致国家的败亡。纵观近现代中国税法理念之转型,大致可以发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40—1949年的近代中国,为中国近代税法理念自西徂东出现时期;第二阶段是1949—197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为税法理念虚无时期;第三阶段是1979年至今的当代中国,为税法理念之大转变时期。第三阶段无疑是已经或正在发生于中国当下税法制度之建立与实施实践经验之中,为每一个税法学者所关注。本文也正是以这一时期的税法理念转型为研究的中心。深入研究这段时期的税法理念转型问题,对推进我国现代税法理念的建构,实现税收法治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中国税法理念如何得以呈现以及如何转型,这始终是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为避免对税法理念问题的空谈与失据,必须另辟蹊径,寻求一种崭新的思考进路与分析方法。理念深藏于人心,只有洞察人之心才能发现理念。而人心之洞察,舍人之语言别无他法。同理,税法理念正是寄存于税法语言之中,舍税法语言(话语)的分析,无从对税法理念进行认知与研究。可以认为,本文正是在后现代话语分析思潮影响下,对税法理念问题使用话语分析方法进行阐述的一种尝试。在话语分析方法的推动下,把税法理念、制度、实践展现在法律话语的框架之下,从而可以对此进行了一番仔细的扫描。通过对大量的税法文献资料进行话语的分析,从中发现我国政党、政府机关、个体对税法基本的、普遍的态度与看法,也可分析税法论者对税法基本的、普遍的认识与观念,这就把税法理念一一加以了呈现。通过对大量税法实践话语的分析,就可以发现税法理念在实践中(立法、执法、司法)真实运作状态,从中也可以进一步印证已经呈现出来的税法理念
     当代中国税法理念转型之两端(1979年至今),可以用两个常用的税法关键词加以概括与表达,即依法治税与税收法治,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税法理念。因此,从全文的架构上来看,就可以以依法治税与税收法治这两个关键词为依托建立两大部分展开论述。由于理念与制度之间的天然联系——理念决定制度,制度表征理念,本文又以制度与理念为明、暗两条基本线索,对“依法税收”与税收法治不同理念从两个不同层面加以剖析。为此,本文的内容安排总体上可以为四大部分,形成一个立体型的文章结构:一是“依法治税”的理论言说与实践;二是“依法治税”下的中国税法理念与制度的迷失;三是走向“税收法治”的话语与理论;四是中国税法理念与制度的重塑。外加前面的引言与后面的结论,全文一共由六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引言。引言中主要交代了问题的由来和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可称为准备篇。税收是公共生活的重要主题,世界各国围绕税收问题,进行了很多的争斗和改革。我国税收法律制度也遭受了很多非议,进行着和进行了很多变革。然而,由于税法理念的谬误,我国在税法制度建设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厘清什么是税法理念税法理念能否转型,转型有何意义,便是行文前需要交代的。税法理念是指人们对税收法律现象进行反思与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税收法律的基本看法、意识、信念或观念,是人们对税法的理解以及由此形成的税法认知模式。税收法律现象制约税法理念税法理念可以发生转型。税法理念转型回应了当代对于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时代需要和我国税法自上而下的变革。行文中,主要运用法律话语分析方法分析税法理念转型问题。根据收集的“依法治税”相关文献,通过文献言说主体和内容实质分析,发现其与时代脱节处,从而在话语上实现向“税收法治”理念的转向。此外,历史的方法和价值分析方法穿插在论述中,为话语分析提供素材和方向。
     第二部分分析“依法治税”理论言说与话语实践,为税法理念转型准备批判的起点,因而可称为起点篇。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依法治税”以“税收灵魂”的地位,成为中国税法领域中的一句响亮的口号。“依法治税”的内容与实质如何?必须从它内容的历史表达形式中寻找答案。通过这些表达形式,我们才能避免被淹没在一大堆细节或大量争执意见之中。自1981年出现了实质意义上的“依法治税”的提法后,“依法治税”相关文献数量非常多,理论成果丰富,实践也如火如荼。依法治税在我国的兴起的主导主体是官方,因而它更是其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反映。持有此观点的人认为税收政策始终是依法治税的重要指导方针或法律基础。在有些表达中,税收政策直接就成了依法治税的依据。而“依法治税”之“法”的目的,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法”有助于国家财政的增加,“法”有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总之,法律成了“依法治税”的手段。进而,他们认为“税法不健全”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税收立法效力层次不高”,税收暂行(试行)条例、暂行(试行)规定、通知、办法太多。而依法治税的中心环节,是强化税收征管的执法力度。提高税法立法层级,开展“战争式”的税收执法、建立财政(税收)检察制度、创设独立(专门)税务法院制度等,就成了“依法治税”语境下的税法实施措施。
     第三部分阐述“依法治税”理念形成的原因及带来的困境,论证了“依法治税”是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税法观以及西方法治思想三者的结合物。强调重法、重罚、刑无等级的传统法治为“依法治税”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马克思主义国家分配论中国家的主体地位性加强了“依法治税”理论基础;西方法治的话语为它提供了必要的话语资源。“依法治税”论者普遍强调税收法律的惩罚性,其重心是法律制度建设中的“法制”,与西方话语中的税收“法治”关键之“依法治权”,有着天然的隔阂。
     这些养分培养出来的“依法治税”如今面临很多困境。首先,在面对西方税收正当性追问时,难免失语。“正当性”在于人们对现存制度或规范的认可、信仰与尊重,是发自内心的、主动的服从。法律的正当性或合法性问题,是对法律自身的审视。任何社会或法律的存在都需要一定的合法性基础,否则整个社会或法律就会发生倾覆而四分五裂。依法治税的税收国家暴力论、政策合法性论都无法回答其正当性。
     其次,“依法治税”理念下的税法义务本位违反了权利本位发展的历史潮流。虽然我国税法制度中规定了纳税人不少的权利,但依然无法改变税法的义务本位特征。因为,我们所说的法律本位是指在权利和义务体系中,权利和义务“何者为起点、轴心或重心的问题”。
     最后,“依法治税”指引下的税法功能紊乱。税法功能是指税法内在固有的并且由税法本质决定的,能够对税收关系和税收行为发挥调整和保护作用的潜在能力。依法治税论者认为税法功能主要是“为国聚财”和“宏观调控”。这混淆了税法功能和税收功能的界限。税法作为规范准则,理应规范主体的行为,保护和平衡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双方的权益。以上困境带来了税法制度建设中的立法极度膨胀,执法缺乏监督,司法相对软化等问题。
     第四部分阐释税收法治的话语与理论。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税收法治的含义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笔者的观点。在语言的使用上,我国诸多学者把“税收法治”与“依法治税”概念纠缠在一起。论者在使用该词时也是千奇百态、乱象环生。有的认为,“税收法治”就是“以法治税”,有的认为“税收法治”就是“依法治税”,有的认为“税收法治”就是“税收法制”。这种情况源于人们关于税收和法治两词的误解和争议,带来理论上和实践中的混乱。辨清税收法治的真正内涵和外延变得很紧迫。
     法治是一种理念、观念、价值或原则,以“良法”作为其基本前提,以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为主要内容。税收是政府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而要求人们提供的部分资金或物资。税收法治是指在税收“良法”前提下,征税权得到制约,税法权威得以树立,征税人和纳税人权利都得到保障的法治状态。税收法治是法治形态中之一种,是关于税法的一种理念、观念、价值和原则;体现法治对税法的要求,基本内容是“限制权力”和“保障权利”。
     同“依法治税”的比较,税收法治包括了税收法制、税收民主和税收人权。税收法制由立法机关或立法机关授权的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有关立法、司法、行政的各种税收制度,税收法制构成了整个税收法治的躯干。税收民主,是指税收的征收、管理与支配由人民决定,受人民支配。税收人权是纳税人作为人在纳税中所应当享受权利。这三者共同构筑了税收法治的概念框架。
     第五部分论述了税法理念和制度的重构与转型。“税收法治”话语在中国的出现与流行也有十余年了,但中国税法并没因此完成了税收法治理念的转型。“税收法治”的话语表征着税收法治的萌生,但受制于各种因素,这个孕育与诞生的过程很有可能是漫长而艰难的。
     要向税收法治转变,需从理念与制度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是重塑理念。首先要重新认识税法的本质,应该尽可能摆脱我国税法学界对税法本质持阶级论、国家意志论(阶级意志论)、物质制约论的观点,从税法固有的、内在的根本联系,去找出税收法治的特征。在实质法治主义看来,税法必须具备法律基本价值准则,否则税法就不能称之为税法。税收法治主要是以法制为外壳与躯干,以民主为其的支持,以税收人权为核心与灵魂。其次,要树立税法权利本位主义观。法制不是评判税收法治的最终标准与目标。即使最完备的税收法制,如果不以纳税人权利为本位,也不等于实行了税收法治。最后,培植税收立宪主义观。税收立宪与税收立宪主义是两个相关但不相同的概念。税收立宪强调了把税收有关制度写进宪法的过程;税收立宪主义(税收宪政)强调了在宪法层面上对国家税权进行控制以保障纳税人权利的理念或观念。税收立宪是一个有形的、可控制的实体行为过程,而税收立宪主义则是一种无形的法律思维活动或法律思想观念。税收立宪主义思想能保证根本大法对税收法治的重视。二是重塑制度。要体现税收法治真正的内核,就要建立以制约税权为中心的立法制度和以违宪审查为中心的税收司法制度以及以执法监督为中心的税收执法制度。
     第六部分为结论,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税法理念转型首先在于话语上获得转变,正确分析税收法治的内在结构,牢牢把握税收法治的话语权,然后才有可能建构出符合法治要求的税法理念
Idea of tax law is the basic views, awareness, beliefs or concepts of the tax laws, and isthe understanding and cognitive models of tax laws on the basis that reflects and summarizesthe phenomena of tax laws. Tax law system is exterior performance of tax, the most surface ofthe shell, while idea is the hidden deep core, which is also the highest level of the tax law.Idea of tax law is the soul and the supreme principle of the tax system to determine the natureof the tax system and affect the legis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ax system. Searchingthe idea of tax law has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a country's tax lawsystem.
     Rulers and the ruled of ancient or modern have formed different idea of tax law withdifferent political needs and financial situation, under which they developed a variety of taxlaw systems. Experience has shown that the proper idea of tax law corresponded to the eracan bring up good tax law system,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Onthe contrary, it would bring the destitution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social disorder, andeven lead to the downfall of the country. Through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idea of tax law, we can find that it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1840to1949which idea of tax law is spreading from west countries to east. The second stage is the1949-1979which idea of tax law is nihility. The third phase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 since1979is a period of change in the tax law idea. The third stage is undoubtedly has been takingplace i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dur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enttax law system, and it is concerned by every tax law scholars in China, which also is thecenter of the paper. Deeping study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dea of tax law will be of great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modern idea of tax law in China.
     How to be present idea of tax law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s well as how to transform,is always the core concern in the paper. In order to avoid rhetoric and a loss of the issues ofidea of tax law, we must seek another newly methods. As we know, the idea is deeply hidingin people's mind, and the only way to find the idea is to insight into the human mind. We can’tfind the idea of human but language what he expressed. Therefore, the idea of tax law isdeposited in the language of the tax law, and no way but with tax law language (discourse)analysis to get it.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idea of tax law by the method of discourse analysis which i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ost-modern discourse analysis. Theauthor carefully scanned of the resources of tax law through the method of legal discourseanalysis, and he presented the idea of tax law in contemporary China. A large number of taxlaw practice discourse analysis put the tax law idea to be presented, and you can find realoperation state of tax law idea in practice (legislation, law enforcement, judicial), and fromwhich we can further confirms the tax law idea that has been presented.
     Two ends of idea of tax law in contemporary China can be used two keywords to express,that is Rule by Tax Law and Rule of Tax Law, which they represent two different idea of taxlaw. Therefore, the paper has two major part based on these two keywords during the full text.Due to the natur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dea and the system–the system ischaracterization decided by the idea, so this paper make use of two basic clues–idea andsystem, to explain the two tax law idea from two different levels. So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include the four major parts: the first part, the Discourse and Discursive Practice under Ruleby Tax Law; the second part, the Lost of Tax Law System and Idea in China Under The Ideaof Rule by Tax Law; the third part, Towards Discourse and Idea of the Ruling Tax of Law; thefourth part, the concepts and system remodeling under Idea of the Ruling Tax of Law. Plus theintroduction and the conclusions, the structure of the paper is consisted of six parts totally.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 The Introduction can be called on preparative part thatintroduces the main account of the origin of the problem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and searching methods. The tax is an important theme of public life, and many countriesaround tax issues have a lot of struggle and reform. China's tax law system also suffered a lotof criticism, and tried to change much. However, due to the fallacy of the idea of tax law,China has been making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tax law system construction.Therefore, to clarify what is the tax law idea, whether the tax law idea transformation,transition,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is the language of accountability. Tax law idea refers to thephenomenon of tax laws on the basis of reflection and summary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basicview of the tax laws, awareness, beliefs or concepts, understanding of tax laws and tax lawsof cognitive models. The phenomenon of tax laws restricting the tax law idea, the idea of taxlaw can occur in transition. The tax law idea of transformation is in response to thecontemporary needs of the times and our tax law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axpayer rights atop-down change. The paper mainly makes use of the method of legal discourse analysis toanalyze the tax law the idea of transformation. Collect the literature of Rule by Tax Law, the subject of speaking such literature, and content of substantive analysis to find that the idea ofRule by Tax Law is out of touch with the times and the Rule of tax law is the idea of “tax law”we should turn to. In addition, the history and value analysis method is interspersed withdiscussion, discourse analysis to provide material and direction.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discourse and discursive practice under Rule by Tax Law,which is to prepare starting point of critical for the paper, and thus it can be called on thestarting point part. Since the early1980s, Rule by Tax Law, as the soul of tax, has become aresounding slogan in the field of tax law in China. What are the content and substance of Ruleby Tax Law? We can find the answers from historical forms of expression of the content.Since1981, Rule by Tax Law was expressed in a real sense of the number of taxes, since thena lot of research, discourse and practice has come to place. The leading subject of Rule by TaxLaw rise in China's official, so it is a reflection of power relations and ideological. The peoplehold the view that tax policy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guiding principle of the Rule byTax Law or legal basis. In some expresses, tax policy directly became the basis of the Rule byTax Law. The purpose of the Rule by Tax Law,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is:“law” helps toincrease of the national finances,“law” to help the country's macro-control. In short, the lawbecame the means of the Rule by Tax Law. Furthermore, they believe that tax law is notperfect performanc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ax legislative effect level is the express of not hightax Interim (Trial) Ordinance, of the too much Provisional (Trial) provides notice, ways.They believe the center of Rule by Tax Law is to strengthen the enforcement of tax law. Toimprove the legislative level of tax law, tax law enforcement to carry out a "war", theestablishment of the fiscal (tax) procuratorial system, the creation of an independent (special)the Tax Court system should became the context of Rule by Tax Law.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dea of Rule by Tax Law andthe difficulties brought about by it. The idea of Rule by Tax Law arises from China's specialhistorical tradition and the Marxist concept of tax law and Western legal thought of theconjugates. Stressing the weight of law, heavy fines, criminal non-hierarchical tradition ofrule of law offer taxes according to the law fertile soil, and the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national allocation of tax strengthe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Rule by Tax Law. Therefore,the view of Rule by Tax Law general emphasis on punitive, the center is rule by law, and isdifferent of west’s rule of law in tax.
     Rule by Tax Law is now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Firstly, in the face of western theory of rule of law, Rule by Tax Law inevitably show aphasia when be asked.“Legitimacy” isrecognized, faith and respect of the existing system or specification, is from the heart, take theinitiative to obedience. The legitimacy or legality of the law is examination of the law byitself. Any existence needs some certain of legitimacy, or the whole social or legal, willcapsize and fall apart. Taxes according to tax state violence theory, policy legitimacy theorycan not answer their legitimacy.
     Secondly, the obligation-based of Rule by Tax Law violates of the right--based todevelop the historical trend. China's tax system provides for the rights of taxpayers, but stillcan not change the tax law obligations based features. Because the legal standard, we aretalking about refers to the system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rights and obligations "what is thestarting point, axis or center of gravity of the problem".
     Finally, Rule by Tax Law induces the function of tax law dysfunction. The function oftax law means the tax laws inherent and the decision of tax law nature, to play to the taxrelationship and tax behavior adjustment and the potential ability of the protective effect.Commentators of Rule by Tax Law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tax law function for the countryenrichment and macro-control. This confuses the boundaries of tax law function and the taxfunction. Tax law as normative guidelines, should standardize the main protection and balanceof taxation of the two sides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main two sides in tax. These adversitieswill bring the legislation in the tax law system construction is greatly inflated, the lack ofoversight of law enforcement, judicial softening relative and other issues.
     The fourth part illustrates the nature of Ruling Tax of Law. The author makes use ofdiscourse analysis methods to research the meaning of Ruling Tax of law and the authorpresents his point of view. Many scholars in China intertwined the concept of “Ruling Tax oflaw” and “Ruling Tax of law”. There are many uses of the expression of “Ruling Tax of law”.Some think it equals to “Ruling Tax of law”, others believe they are different. This situationstems from misunderstandings and disputes about taxes and the rule of law, the words bringconfusion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Discerning the true meaning of “Ruling Tax of law” andextension become very urgent.
     The rule of law is a concept, ideas, values or principles, it is based on the “good law”,and its main contents are the constraint of the power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The taxis part of funds or materials asking people to provide in order that the government can providepublic goods to the community. Rule of Tax Law is a condition that:(1) tax under the premise of “good law”;(2) the power to tax to be constraint;(3) tax law authority is able to establish;and (4) taxpayers' rights have been guaranteed. Rule of Tax Law refers to the right to taxconstraints. Rule of Tax Law is one of forms of the rule of law and it is a concept on the taxlaws, concepts, values and principles. Reflec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ule of law to tax law,its basic content is to limit the power and protection of rights.
     Compared with the Rule by Tax Law, Rule of Tax Law includes Tax by Law, taxation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of taxation. Tax by Law is the laws designated in accordancewith legal procedures by the legislature or the authority of the legislature. And tax democraticrefers to the tax collection, management and use decided by the People's disposable. Andhuman rights of tax collection are rights paid to taxpayers during the tax collection. Thesethree consist together to build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Rule of Tax Law.
     The fifth part of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constr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Rule of TaxLaw. The discourse of Rule of Tax Law has been in the emergence of China and popular morethan10years, but the Chinese tax law did not comple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Rule of Tax Law. The discourse of the “Rule of Tax Law” Characterizes of the initiation of theRule of Tax Law, but subject to a variety of factors, this process of giving birth is likely to belong and difficult.
     To comple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le of Tax Law of China, we need to proceed fromthe idea and the system. On the one hand, the concept of Rule of Tax Law should beremodeled. Firstly re-understand of the nature of the tax law. It should be possible to get rid ofsome concepts that are held by scholars of tax laws such as the nature of the tax code, the willof the state (class voluntarism), and material constraints. We should find out thecharacteristics of Rule of Tax Law on the view from the tax law inherent, intrinsicfundamental connect. From the opinion the substance of the rule of law doctrine, Ruling Taxof Law is required to have basic legal value criteria, otherwise Rule of Tax Law can not becalled tax law. Rule of Tax Law is including of legal system that is the crust, democracy thatis its support and human rights that is the heart and soul taxation. In addition, to establish therights-oriented concept of the tax law is important. Finally, cultivate the concept of taxconstitutionalism. Tax constitutionalism stressed the idea that the tax system should be writteninto the Constitution, and it stressed the idea or the concept of control the power of taxcollection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rights of taxpayers. Tax Constitutionalism is a tangible entitywhich can control the course of conduct. The ideas of tax constitutionalism can ensure that the fundamental base and importance of the tax law. The second is to reshape the system. Toreflect the real kernel of the tax law,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right to restrict taxlegislative system and the Constitutional Review Center tax judicial system and thesupervision of law enforcement, tax enforcement system.
     The sixth part is the conclusion.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full text of the main pointsand brought out the innovations of the pap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a of tax law lies the thechange of discourse, correct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tax law, and firmly graspsthe power of discourse of the tax law. Then it will be possible that the idea of tax law isconsistent with the rule of law.
引文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97页。
    3丁一凡:《权力二十讲》(总序),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4谭鑫田等主编:《西方哲学词典》,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年版,第173页。
    5[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论自然”,《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97页。
    6颜一:《流变、理念与实体——希腊本体论的三个方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2页。
    7[古希腊]柏拉图:“国家篇”,《柏拉图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70页。
    8[古希腊]柏拉图:“国家篇”,《柏拉图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96页。
    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87页。
    10[德]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0页。
    11郑昕:《康德学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4页。
    12[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9页。
    13黄海峰、胡慕贤:“论康德的理性与理念学说”,《前沿》,2007年第11期,第23页。
    14[德]黑格尔:《小逻辑》,何麟译,北京:商务印馆,1980年版,第425页。
    15[德]黑格尔:《小逻辑》,何麟译,北京:商务印馆,1980年版,第400页。
    16[奥]菲德罗斯:《国际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0页。
    17[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5页。
    18[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导论),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馆,1961年版,第36页。
    19[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3页。
    20[德]拉德布鲁赫:《法哲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21姚建宗:“法哲学批判与批判的法哲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1期,第25页。
    22李双元、蒋新苗、沈红宇:“法律理念的内涵与功能初探”,《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4期,第52页。
    24李昌麒主编:《经济法理念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25杜承铭:“社会转型与中国宪法理念的重构”,《法学评论》,2000年版第3期,第19页。
    26杨紫烜:《国家协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8页。
    27李双元、蒋新苗、沈红宇:“法律理念的内涵与功能初探”,《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4期,第50页。
    28李双元、蒋新苗、沈红宇:“法律理念的内涵与功能初探”,《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4期,第53页。
    29王东:《税法理念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馆藏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
    30王东:《税法理念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馆藏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
    31谭鑫田等主编:《西方哲学词典》,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年版,第174页。
    32参见晏辉:“论社会转型的实质、困境与出路”,《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35杨大春:《中国近代财税法学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2页。
    36翟继光:“具有独立学科特质的税法学与纳税者基本权——读《税法学原论》”,《视角:首届“中法图”杯全国高校法律书评大赛获奖作品选》,全国高校法律书评大赛组委会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309页。
    37刘剑文:《走向财税法治——信念与追求》,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9页。
    38李志才主编:《方法论全书(I)哲学逻辑学方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39[美]马茨·艾尔维森等著:《质性研究的理论视角:一种反身性的方法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4页。
    40[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41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42《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页。
    43林孝文:《浙江省宪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4页。
    44李其瑞:《法学研究与方法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45李其瑞:《法学研究与方法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49胡绍玉:“依法治税是整顿税收秩序的必要条件”,《大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第73页。
    51刘剑文:“二十年来中国税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税法专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52王建平:《纳税人权利及其保障研究》,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53Paul Smith,Discerning The Subject,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8,P.xvii,转引自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7页。
    54陈龙、陈一:《当代新闻传播学读本:视觉文化传播导论》(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07-112页。
    55[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出版,第29页。
    58夏华宫:“对新税制运行与依法治税的辩证思考“,《涉外税务》,1994年第9期,第18页。
    59刘剑文:《税法专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61“认真贯彻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推进以法治税,努力完成今年税收任务:国家税务局局长金鑫在全国税务局长会议上的讲话”,《整顿税收秩序,推进以法治税》(内部发行),国家税务局编,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24页。
    62“国家税务局局长金鑫同志在全国税务局长会议结束时的讲话”,《整顿税收秩序,推进以法治税》(内部发行),国家税务局编,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34页。
    63“整顿税收秩序,严格依法治税”,《人民日报》,1989年1月6日。
    64“坚持以法治税”,《经济日报》,1989年1月6日。
    65有人指出:1992年9月4日我国税收史上第一部征管法通过,以法的形式给予确认,“以法治税”的观点才名副其实固定下来。随后将“以”改为“依”,就税收工作来讲,前者较多强调的是用法律来管好纳税人,要求纳税人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正确履行纳税义务;后者则更加强调,既依靠法律约束纳税人依法纳税,又要依靠法律约束征税人依法征税。虽一字之差,但反映了我国税收从“人治”到“法治”的根本转变。参见宗翠莹、李梅海:“‘依法治税’有关问题的思考”,《经济工作导刊》,2003年第18期,第43页。有的还认为我国税收法治理念实现了从“以法治税”到“依法治税”的重大转变。笔者通过两者前后的话语表达的分析,认为它们两者之间的并没有实质性变化。
    66胡志新:“财政改革与财政问题”,《以法治税简论》,刘隆亨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1页。
    67刘景溪:“依法治税就是讲政治”,《税务》,1996年第7期,第13页。
    68史明辉:“略谈依法治税的几个问题”,《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5期,第30页。
    69宋志军、高辉:“依法治税探讨”,《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第77页。
    70秦晓东,秦卫东:“走出依法治税的理念误区”,《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2第12期,第46页。
    71程洪涛:“谈谈依法治税与支持改革”,《财会月刊》,1988年第8期,第26页。
    72对“依法治税”内容的解释与我国政治流行话语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后,“依法治税”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些微改变:一是认为“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的一部分;二是认为依法治税所要达到的目标是税收法治。例如,有论者认为,“所谓依法治税,是指在依法治国的前提和条件下,通过税收法制建设,使征税主体依法征税、纳税主体依法纳税,从而达到税收法治的状态。”参见宋润生、石雪峰:“依法治税的内涵”,《税务研究》,2003,(06),第49-50页。而此后所提出的“三讲”、“三个代表”等政治话语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影响了“依法治税”的言说内容。
    73伍瑞驹:“抓好税收检查,实现以法治税”,《财会月刊》,1985年第09期,第7页。
    74李双喜:“蚌埠市委书记方平要求国税部门严格依法治税,优化税收环境”,《安徽税务》,2002年08期,第8页。
    75刘金文、刘庆江、李公平:“关于依法治税的几点思考”,《胜利油田党校学报》,1992年第1期,第50页。
    76晏飞:“实施观念与机制创新大力推进依法治税进程”,《税收科技》,2002年第2期,第15页。
    77胡绍玉:“依法治税是整顿税收秩序的必要条件”,《大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第73页。
    78应亚珍:“浅论依法治税与税收收入计划任务的关系”,《税务研究》,2001年第12期,第45页。
    79参见王明明、刘荣明:“不信东风唤不回——吴红霞依法治税二、三事”,大同市城区国税局局长吴红霞如在她同学为某企业求情免税时如是说,《税收与企业》,2001年第3期,第33页。
    80《国务院关于加强依法治税严格税收管理权限的通知》(国发〔1998〕)4号。
    81《河南省人民政府了关于严格依法治税规范税收秩序的意见》(豫政〔2009〕82号)。
    82刘佐:《新中国税制60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83胡绍玉:“依法治税是整顿税收秩序的必要条件”,《大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第72页。
    84王罔求:“论依法治税”,《财经问题研究》,1990年第11期,第39页。
    85张炜:“推进依法治税、加强税收管理”,《吉林财税》,2000年第12期,第21页。
    86史爱生:“依法治税重在治内”,《政府法制》,2003年第16期,第45页。
    89宋德安、邢西唯:“论“依法治税”──从契约论角度看国家分配论之不足”,《人文杂志》,1996年第1期,第65页。
    90[法]米歇尔·福柯著:《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8月,前言,第3页。
    91诺曼·费尔克拉夫著:《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92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3许锦成:“当前依法治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师》,2007年第7期,第236页。
    95王罔求:“论依法治税”,《财经问题研究》,1990年第11期,第40页。
    96刘剑文主编:“中国税收立法基本问题”,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年版,第184页。
    97宋志军、高辉:“依法治税探讨”,《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第79页。
    98刘金文、刘庆江、李公平:“关于依法治税的几点思考”,《胜利油田党校学报》,1992年第1期,第51页。
    99许锦成:“当前依法治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师》,2007年第7期,第236页。
    100张天姣:“浅谈我国依法治税的问题与对策”,《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第8期,第208页。
    104谢怀栻:《西方国家税法中的几个基本原则》,《以法治税简论》,刘隆亨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2-153页。
    105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刘多田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108宋志军、高辉.:“依法治税探讨”,《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第79页。
    109王革:“论依法治税整治税收秩序”,《政法论坛》,第1991年第6期,第60页。
    110刘剑文主编:《中国税收立法基本问题》,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111张天姣:“浅谈我国依法治税的问题与对策”,《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第8期。第208页。
    112珊丹:“构建深圳和谐社会与依法治税的思考”,《南方论坛》,2007年第1期,第44页。
    113通辽市国税局直属分局:“依法治税:让人欢喜让人忧”,《草原税务》,2001年第9期,第12页。
    114范彦春,郭友刚:“依法治税:让榆次国税激情四射”,《税收与企业》,2003年第11期,第19页。
    115王革:“论依法治税整治税收秩序”,《政法论坛》,1991年第6期,第60页。
    117宋志军、高辉:“依法治税探讨”,《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第80页。
    118孙录友:“依法治税重在治权”,《税务与经济》,2003年第2期,第69页。
    119刘富起:“浅议依法治税”,《行政与法》,1996年第3期,1996年第7期,第15页。
    120临河市国家税务局:“加强税收征管,推进依法治税”,《草原税务》,1996年第8期,第15页。
    121石长奎,袁鸿国:“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吉林财税》,1996年第7期,第32页。
    122李惠贤、李炜光:“克服税收执法“软化”、真正实现“依法治税””,《中国税务》,1996年第3期,第25页。
    123“抓好基础加快改革、推进依法治税确保任务完成──张辉喜副局长在全省地方税收征管工作暨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摘要)”,《税收与企业》,1996年第4期,第4页。
    124王明明、刘荣明:“不信东风唤不回——吴红霞依法治税二、三事”,《税收与企业》,2001年第3期,第33页。
    125王明明、刘荣明:“不信东风唤不回——吴红霞依法治税二、三事”,《税收与企业》,2001年第3期,第34页。
    127丁乃水:“‘半军事化管理’带来了大变化”,《山东税务纵横》,1999年第11期,第30页。
    128丁乃水:“‘半军事化管理’带来了大变化”,《山东税务纵横》,1999年第11期,第31页。
    129“薄熙来省长在全省地税系统工作会议上强调:强化征收管理、推进依法治税”,《辽宁财税》,2001年第9期,第4-5页。
    130贾升亮、王明明:“理清思路、健全制度、狠抓落实、全面加速依法治税进程——来自山西省沁水县国税局的报告”,《政府法制》,2001年第1期,第57页。
    131张华:“强化依法治税之思路探析”,《安徽税务》,2002年第11期,第19页。
    132湖北省财政厅:“建立财政检察制度,走依法治税之路”,《中国财政》,1990年第10期,第33页。
    133湖北省财政厅:“建立财政检察制度,走依法治税之路”,《中国财政》,1990年第10期,第33页。
    134湖北省财政厅:“建立财政检察制度走依法治税之路”,《中国财政》,1990年第10期,第34页。
    1351996年修订的新《刑事诉讼法》以及1997年的《刑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受案范围仅限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此后,税收检察制度的设立才慢慢开始收敛。但事实上,类似这样的机构并没有完全消失。根据敦化市地税局的报道:“1997年初,根据税收工作的需要,这个局组建了检察院和地税局联合办案机构,积极开展税检工作。新《刑法》实施后,这个局组建税检室,与市公安局经侦二队联合办公,充分发挥司法保障体系作用。”参见刘德远:“为了税法的尊严——敦化市地税局依法治税纪实”,《吉林财税》1999年第6期,第14页。
    136刘成:“吉林地税系统加强税收司法保卫体系建设”,《吉林财税》,1996年第10期,第37页。
    137汪正诚:“深化税收改革推进依法治税”,《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1年第4期。第24页。
    138曾学庆、帅家明:“立足依法治税促进农税征管”,《中国财政》,1992年第4期,第42页。
    139吕明生、于立平:“依法治税的有效途径”,《草原税务》,1994年第3期,第15页。
    140吕永泽、王燕敏:“‘财神’有了‘保护神’——来自仙桃市依法治税的报告”,《湖北财税》,1994年第3期,第36页。
    141吕永泽、王燕敏:“‘财神’有了‘保护神’——来自仙桃市依法治税的报告”,《湖北财税》,1994年第3期,第36页。“找依法治税领导小组去!”缺少一个后引号,原文就是如此——笔者注。
    142王成旭、张恒义、何大俊:“护税大行动——南漳县峡口镇依法治税纪实”,《湖北财税》,1994年第5期,第46页。
    143谭继斌:“建立‘三位一体’治税体系,强化依法治税职能”,《税务研究》,1995年第10期,第25页。
    144谭继斌:“建立‘三位一体’治税体系强化依法治税职能”,《税务研究》,1995年第10期,第25页。
    145谭继斌:“建立‘三位一体‘治税体系强化依法治税职能”,《税务研究》,1995年第10期,第25页。
    146谭继斌:“建立‘三位一体’治税体系强化依法治税职能”,《税务研究》,1995年第10期,第26页。
    147邓建军:“强化依法治税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税收与企业》,1999年第10期,第19页。
    148盛长旺、马国柱:“李所长依法治税二三事”,《共产党人》1996年第9期,第19页。
    149盛长旺、马国柱:“李所长依法治税二三事”,《共产党人》,1996年第9期,第19页。
    150李平,蔺玉梁:“应迅速建立税收司法体系”,《内蒙古财会》,1994年第5期,第41页。
    151白瑞勤:“当前依法治税存在问题及对策”,《经济工作导刊》,1999年第8期,第33页。
    152王豫生、张军、李振:“关于建立完善税收司法保障体系的构想”,《天中学刊》,1998年,增刊,第36页。
    153李梅海、侯永辉:“从地方税收工作实际看建立健全税收司法保卫体系”,《经济工作导刊》,1999年第7期),第33页。
    154朱晓波、张炜:“关于建立税收司法保卫体系的几个问题”,《税务研究》,1997年第8期,第55-56页。
    155刘光顶、范家德、朱辉:“关于依法治税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探讨”,《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第24-25页。
    156刘光顶、范家德、朱辉:“关于依法治税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探讨”,《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第26页。
    157李梅海、侯永辉:“从地方税收工作实际看建立健全税收司法保卫体系”,《经济工作导刊》,1999年第7期,第33页。
    158黄宗智、尤陈俊主编:《从诉讼档案出发:中国的法律、社会与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159秋塘:“为依法治税立此存照”,《湖北财税》,1999年第3期,第43页。
    161於鼎丞:“依法治税──由偷税案想到的”,《中国税务》,1999年第4期,第27页。
    162於鼎丞:“依法治税──由偷税案想到的”,《中国税务》,1999年第4期,第27页。
    163张敬群著:《敬群乐业:税与人》,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第10期,第4页。
    164王刚:“朱元璋与‘依法治税’”,《税收与企业》,2001年第3期,第1页。
    165王刚:“朱元璋与‘依法治税’”,《税收与企业》,2001年第3期,第1页。
    166《商君书·壹言》
    167《晏子春秋·谏上九》
    168《淮南子·汜论训》
    169《商君书·弱民》
    170《管子·法法》
    171《管子·七主七臣》
    172《管子·七法》
    173《韩非子·用人》
    174《韩非子·六反》
    175《慎子·感德》
    176《管子·法法》
    177《商君书·开塞》
    178《商君书·赏刑》
    179《商君书·定分》
    180《商君书·靳令》
    181《韩非子·饬令》。
    182《韩非子·六反》
    183《史记·太史公自序》
    184《管子·任法》
    185《商君书·赏刑》
    186《韩非子·有度》
    187《韩非子·有度》
    188《韩非子·有度》
    190程洪涛:“谈谈依法治税与支持改革”,《财会月刊》,1988年第8期,第26页。
    191王罔求:“论依法治税”,《财政问题研究》,1990年第11期,第41页。
    192史明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依法治税”,《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第5页。
    193李惠贤、李炜光:“克服税收执法‘软化’,真正实现‘依法治税’”,《中国税务》,1996年第3期,第25页。
    194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以法治之”之类的表示大量出现。如,《礼记·乐记》曰:“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也。”《朱子语类》载:“问:子产温良慈恺,莫短于才否?曰:孔子称子产‘有君子之道四’,安得谓短于才?子产政事尽做得好,不专爱人。做得不是,他须以法治之。”“以法治之”,所指主要是用(依、以)“法”来“治”(治理、整治、惩治、惩处、治罪)之义。参见程燎原:“古代汉语典籍中的“法治”语词略考”,《学海》,2009年第1期,第113页。
    19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6页。
    197程燎原:《从法制到法治》,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73页。
    200国家主导与国家主体不同,前者意味着国家不仅是财政的主体,而且是财政的主要操作者。
    201《列宁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75页。
    202邓子基:“为‘国家分配论’答疑”,庆祝邓子基资深教授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六十周年丛书编委会编:《邓子基财经文选》(第一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第5期,第134页。
    203邓子基:“为‘国家分配论’答疑”,庆祝邓子基资深教授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六十周年丛书编委会编:《邓子基财经文选》(第一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第5期,第139页。
    204邓子基:《财政学原理》(修订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1页。
    205邓子基:《财政学原理》(修订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1-92页。
    206程洪涛:“谈谈依法治税与支持改革”,《财会月刊》,1988年第8期,第26页。
    207王革:“论依法治税、整治税收秩序”,《政法论坛》,1991年第6期,第58页。
    208朱晓波、张炜:“关于建立税收司法保卫体系的几个问题”,《税务研究》,1997年第8期,第55页。
    209史明辉:“略谈依法治税的几个问题”,《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5期,第5页。
    210宋文军、李光辉:“依法治税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2期,第52页。
    211赵淑丽、赵旭阳:“国家税收=‘以权管税’+‘依法治税’——对‘权与法’的换位思考”,《草原税务》,2002年第9期,第22页。
    212周国良:“依法治税的现实差距与对策思考”,《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72页。
    213张天姣:“浅谈我国依法治税的问题与对策”,《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第8期,第208页。
    214茅于轼:“税收与文明——税务文明的核心是依法治税”,《中国税务》,2002年第9期,第28页。
    215《中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76页。
    2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8页。
    217孙国华主编:《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研究——关于法的概念和本质的原理》,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年版,第82页。
    218宋文军、李光辉:“依法治税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2期,第52页。
    219刘金文、刘庆江、李公平:“关于依法治税的几点思考”,《胜利油田党校学报》,1992年第1期,第50页。
    220朱晓波、张炜:“关于建立税收司法保卫体系的几个问题”,《税务研究》,1997年第8期,第55页。
    221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82-483页。
    222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83页。
    223《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93页。
    224蔡枢衡:“法治之路”,《中国法理学自觉的发展》,河北第一监狱。1947年印刷,第166页。
    225马作武:“中国古代‘法治’质论——兼驳法治的本土资源说”,《法学评论》,1999年第1期,第50页。
    226马作武:“中国古代‘法治’质论——兼驳法治的本土资源说”,《法学评论》,1999年第1期,第50页。
    227宋志军、高辉:“依法治税探讨”《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第77页。
    228李天心:“坚持依法治税、优化税收环境,为加速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做贡献”,《辽宁经济》,1996年第9期,第21页。
    229“关于依法治税的若干问题——访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杨崇春”,《税务研究》,2001年第1期,第29页。
    230笔者在此使用“西方”一词时,更多的只是地理意义上的表述,并不对西方法治的盲目崇拜或排斥。
    23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彦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232M.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Guenther Roth and C. Wittich, Berkeley e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p214.
    233[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4页。
    234刘佐:《新中国税制60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235刘隆亨:“依法治税与税收法律制度体系——有关依法治税的若干理论与对策问题”,《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第1页。
    236宋志军、高辉:“依法治税探讨”,《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第77页。
    237刘金文、刘庆江、李公平:“关于依法治税的几点思考”,《胜利油田党校学报》,1992年第1期,第50页。
    238宋志军、高辉:“依法治税探讨”,《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第79页。
    239王革:“论依法治税整治税收秩序”,《政法论坛》,1991年第6期,第58页。
    240项东:“偷税现象面面观”,《人民日报》,1999年8月18日第11版。
    241J. Lock,“Second Treatise of Government” in J. Lock, Two Treaties of Government: A Critical Editionwith Introduction and Notes,2th.P. Laslet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1970, p138.
    242张文显:“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是法的发展规律”,《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3期,第135页。
    243王功民:“出路在于依法治税”,《山东税务纵横》,1996年第7期,第11页。
    244朱应平:《宪法中非权利条款人权保障功能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64-272页。
    246顶树岐:“强化依法治税观念——<纳税实务>序言”,《理论观察》,1989年第4期,第1页。
    247刘玫:“依法治税浅探”,《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第36页。
    248李爱英:“简论强化依法治税的观念”,《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第85页。
    249刘金文、刘庆江、李公平:“关于依法治税的几点思考”,《胜利油田党校学报》,1992年第1期,第50页。
    250王革:“论依法治税整治税收秩序”,《政法论坛》,1991年第6期,第60页。
    251戴子钧,胡立升著:《税收法治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11版,第28页。
    252“抓好基础加快改革,推进依法治税确保任务完成──张辉喜副局长在全省地方税收征管工作暨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摘要)”,《税收与企业》,1996年第4期,第6页。
    253李惠贤、李炜光:“克服税收执法‘软化’、真正实现‘依法治税’”,《中国税务》,1996年第3期,第25页。
    254这里是漆多俊教授在2009年11月28日下午在全国经济法学年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参见漆多俊:“法学界一个共同的中心课题——为黎江虹《纳税人权利论》而作”,《河北法学》,2010年第7期,第46页。
    255刘景溪:“依法治税就是讲政治”,《税务》,1996年第7期,第13页。
    256姜松连:“无私才能无畏——我看依法治税”,《山东税务纵横》,1996年第6期,第17页。
    257张贵:“保障纳税人权利的意义及对策”,《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第63页。
    258蔡秀云:《新税法教程》,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259林雄:“保护保护纳税人权利需要更新三个观念”,《福建税务》,2001年第12期,第52页。
    260陈旭:“论保障纳税人权利——从另一个角度看税收实现”,《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32页。
    261参见徐孟洲编著:《税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262山东省地税局办公室:“加快税收征管改革步伐促进依法治税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山东税务纵横》,,1996年第9期,第8页。
    263紧接着这句话话后面的是该话语者用一系列“自豪”的数据诠释了“依法治税”:“截”参见车文典:“依法治税是天职组织收入为己任——绛县国家税务局狠抓组织收入的几点体会”,《税收与企业》,1998年第1页,第28页。
    264浙江省国家税务局:“致力为国聚财,服务科学发展”,《今日浙江》,2010年第3期,封底页。
    265王罔求:“论依法治税”,《财经问题研究》,1990年第11期,第41页。
    266刘景溪:“依法治税就是讲政治”,《税务》,1996年第7期,第13页。
    267郑凌:“勤征细管依法治税──访砀山县地税局局长杨流”,《决策咨询》,1999年第12期,第46页。
    268王罔求:“论依法治税”,《财经问题研究》,1990年第11期,第39页。
    269王宝林,高振明,丛小兵:“缴税何待被拘时──对一起严重拖欠税款案件的思索”,《中国税务》,1996年第10期,第30页。
    270黄盛业:“略论我国税法的基本原则”,《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第69-70页。
    271刘剑文:“贯彻依法征税、促进公平正义,实现税收法治”,《中国税务》,2010年第7期,第17页。该文也见于刘剑文教授提交于“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财税法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公平正义与税收法治》。
    272王罔求:“论依法治税”,《财经问题研究》,1990年第11期,第39页。
    273李非:《富与德—亚当·斯密的无形之手市场社会的架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274阳东辉:“论优化税法宏观调控功能的路径”,《经济法论坛》,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年版,第255页。
    275周旺生:“法的功能和法的作用辨异”,《政法论坛》,2006年第5期,第112页。
    276邵学峰:《税收质量研究——国家间的比较与反思》,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277杨大春:《中国近代财税法学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页。
    278张怡:“论非均衡经济制度下税法的公平与效率”,《现代法学》。2007年第4期,第102页。
    279刘剑文:《中国税收立法基本问题》,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80乔亮国编著:《税收立法研究》,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28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84页。
    282谢滨主编.税收执法监督.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第1页。
    283钱宝荣:“税收执法监督的国际比较与借鉴”,《财政论丛》,2006年第6期,第22页。
    285刘曙军、孙爱娣:“当前我国加强执法监督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行政论坛》,1999年第1期,第53页。
    288周燕芝:《市场经济税收法治理论与实践》,沈阳:沈阳出版社,2008年版,第185页。
    289高培勇:“理念与规则:关于依法治税的深层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12期,第1页。
    290王平武:“关于税制目标模式问题的探讨”,《新时期财政工作“七五”时期全国财政重要文选》,财政部办公厅编,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96页。(原文刊载在《税务研究(增刊)》,1986年第1期)。
    2911980年的通讯报道的标题中使用了“税收法制”的表述,例如“加强税收法制,严肃税收政策——省人民政府发出通知制止违犯税收法纪的行为》(区扬:《财会通讯》(综合版)1980年第4期)、《从一则新闻谈维护税收法制》(袁淑梅:《财会通讯》(综合版)1980年第6期)。
    292他的表述是:“要加强税收法治,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如果有的地方和部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另搞一套,就应进行检查处理,立即纠正。”王平武:“关于税制目标模式问题的探讨”,载《新时期财政工作“七五”时期全国财政重要文选》,财政部办公厅编,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96页。(原文刊载在《税务研究(增刊)》,1986年第1期)。
    293“税收法治”的标题最早出现在一篇评论员文章中,参见本刊评论员:“根深方能叶茂——谈税收法治”,《山东税务纵横》,1996年第2期。
    294程燎原:《从法制到法治》,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295程燎原:《从法制到法治》,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
    296刘隆亨主编:《以法治税简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15页。
    297陈秀荣:“以法治税的制约因素及其治理对策”,《学术论坛》,1989年第6期,第42页。
    298赵国华:“浅议加强税收法治”,《河北学刊》,1998年第1期,第16页。
    299王洪金、李润身编著:《税收学》,大连大连出版社,1988年版,第136页。
    300参见陈秀荣:“以法治税的制约因素及其治理对策”,《学术论坛》,1989年第6期,第42页。
    301樊丽明主编:《西方国家财政税收论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6页。
    302刘志城主编:《社会主义税收理论若干问题》,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435页。
    303刘志城主编:《社会主义税收理论若干问题》,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435页。
    304李万埔:“企业纳税与征收管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页。
    305本刊评论员:“根深方能叶茂——谈税收法治”,《山东税务纵横》,1996年第2期,第1页。
    306陆建华编著:《国家税收》(上册),北京:世纪出版集团,2004年版,第95页。
    307李东:“税收法治的经济分析”,《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第9页。
    308杨纯华:《税政时评》,福州:海风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309周艳芝:《市场经济税收法治的理论与实践》,沈阳:沈阳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310舒纪宣:《税收概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311靳万军,石坚主编:《税收理论与实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8页。
    312张斌、樊丽明:“税收法治的内涵与目标”,《税务研究》,2002年第4期,第66页。
    313周艳芝:《市场经济税收法治的理论与实践》,沈阳:沈阳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314《饮冰室合集》(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21页。
    315蒋炯:“近代政治上之法治主义论”,《国立中央大学半月刊》,1930年第1期,第14页。
    316[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中译本),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组织翻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790页。
    317Lon L.Fuller,TimesItalic:The Morality of Law,Yale University,press,1969。
    318陶希晋:“谈社会主义法治”,《法治与人治问题讨论集》,北京:群众出版,1980年版,第3页。
    319郭道晖:《法的时代精神》,长沙:湖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499页。
    320[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福:《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75页。
    321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第81页。
    322卓泽渊:《法律价值》,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0-171页。
    323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49页。
    324郭道晖:“‘法律至上’辩与辨--兼评‘跟人不跟法’的‘批示至上’”,《政治与法律》,1998年第6期,第30页。
    32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326周永坤:“社会优位理念与法治国家”,《法学研究》,1997年第1期,第101页。
    327公丕祥主编:《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页。
    328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329王子琳主编:《法律社会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76页。
    330卓泽渊:《法的价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54页。
    333刘剑文主编:《财税法学研究述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335刘学华主编:《新编税法》,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336蒙丽珍、安仲文主编:《国家税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337杨秀琴主编:《国家税收》,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2页。
    338杨秀琴主编:《国家税收》,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3页。类似观点也可见于立宏编著《国家税收》,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
    339[美]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81页。
    340[美]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81页。
    341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7页。
    342[美]萨缪尔森:《经济学》(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28页。
    343[美]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344刘剑文:“贯彻依法征税、促进公平正义、实现税收法治”,《中国税务》,2010年第7期,第18页。
    345刘剑文教授多次提出了“税收法治是法治社会的突破口”的观点。在2003年刘剑文教授首先提出了“税收法治:构建法治社会的突破口“的观点。参见刘剑文:“税收法治:构建法治社会的突破口”,《法学杂志》,2003年第3期。2006年,在记者采访刘剑文讲授的对话中,刘教授再一次强调了“税收法治是法治社会突破口”的观点。参见刘剑文:《追寻财税法的真谛:刘剑文讲授访谈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346罗宏斌:《税收和我们的生活》,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347刘剑文:“贯彻依法征税、促进公平正义、实现税收法治”,《中国税务》,2010年第7期,第17页。
    348韩灵丽:“论税收法治”,《税务研究》,2006年第5期,第16页。
    349涂龙力,王鸿貌主编:《税法学通论》,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350刘剑文、李刚:“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税法学”,《中外法学》,1999年第2期,第132页。
    351李步云、陈贵民:“关于法治与法制的区别”,《论法治》,李步云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43页。
    352《礼记》
    353《管子》
    354《商君书》
    355陈春龙在《论法制的概念》一文中对“法制”一词的含义列出了十种,参见陈春龙:“论法制的概念”,《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第26-27页。
    356李步云、陈贵民:“关于法治与法制的区别”,《论法治》,李步云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46页。
    357刘剑文主编:《WTO体制下的中国税收法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358刘隆亨:“论依法治税的目标、理论和途径”,《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第101页。
    359卓泽渊:《法律价值》,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0页。
    360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37页。
    361卓泽渊主编:《法理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72页。
    362孙笑侠主编:《法理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4页。
    363[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364刘隆亨:“论依法治税的目标、理论和途径”,《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第93-94页。
    365刘隆亨:“论依法治税的目标、理论和途径”,《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第101页。
    366Van Dar Vyver,Human Rights: The Capetown Conference,Johanesburg,1979,p17.
    367阿利格里.但丁:《论世界帝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6页。
    368[英]A.J.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张志铭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369王家福、刘海年主编:《人权与21世纪》,,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370黄少安:《产权·人权·制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372[英]A.J.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张志铭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376徐孟洲主编:《税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6-67页。
    377刘剑文主编:《税法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5页。
    378参见赵宇:“宪政维度的纳税人权利思考”,《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当然,不可否认,关于宪政与税收问题有比这更早的表述与研究。
    379刘剑文主编:《财税法学研究述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1页。
    380刘剑文主编:《财税法学研究述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381谢怀栻:“西方国家税法中的几个基本原则”,《以法治税简论》,刘隆亨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7页。
    382刘隆亨:“论依法治税的目标、理论和途径”,《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第101页。
    383张晓君:《国家税权的合法性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384张晓君:《国家税权的合法性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385葛克昌:《所得税与宪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386黎江虹:《中国纳税人权利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第118页。
    387钱俊文:《国家征税权的合宪性控制》,苏州大学2006级博士学位论文,馆藏苏州大学图书馆,第78页。
    388张美中:《税收契约理论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134页。
    389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干部学校教务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轮训班讲义汇编》,北京:工商出版社,1983年版,第123-124页。
    390刘隆亨主编:《中国税法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3-75页。
    391孙树明:“税法知识讲座:第二讲:税法的原则、特征和作用”,《经济问题探索》,1986年第12期,第53页。
    392黄盛业:“略论我国税法的基本原则”,《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第67-73页。
    393吴利群:“税法基本原则研究”,《财经论丛》,1997年第5期,第31页。
    394张宇润:“论税法基本原则的定位”,《中外法学》,1998年第4期,第103-107页。
    395朱大旗:“论税法的基本原则”,《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第30-33页。
    396刘剑文:“西方税法基本原则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法学评论》,1996年第3期,第23页。
    397饶方:“论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税法研究》,1997年第1期,第14页。
    398刘剑文:《财税法学研究述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399刘剑文:《财税法学研究述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86页。
    400[日]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刘多田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18页。
    401涂龙力、王鸿貌主编:《税收基本法研究》,吉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7页。
    402陈少英:“试论税收法律关系中纳税人与税务机关法律地位的平等性”,《法学家》,1996年第4期,第68页。
    403[日]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刘多田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18页。
    404刘剑文主编:《财税法学研究述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405刘剑文主编:《财税法学研究述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页。
    406刘剑文主编:《财税法学研究述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408宋槿篱:“改革开放30年我国税收法治思想的重大转变”,《税务研究》,2009年第1期,第72页。
    409漆多俊、戴严森主编:《中国税法通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21页。
    410聂世基主编:《税法概论》,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2年版,第74页。
    411林新祝编著:《新编税法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页。
    412黄运武主编:《大学税法教程》,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414刘剑文主编:《税法原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415[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邓正来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79页。
    416[日]北野弘久:《税法学原论》,陈刚、杨建广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代译序第2页。
    417刘剑文:《税法专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418张晓君:《国家税权的合法性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5-226页。
    419刘剑文:《税法专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420[英]约翰.密尔:《论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页。
    421[英]约翰.密尔:《论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页。
    42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84页。
    423阿克顿:《权力导致腐败》,《智慧花园》,郑林选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62页。
    425张千帆:《从宪法到宪政》,《人民法院报》,2002年12月4日。
    426毕金平:“我国税收立宪之探讨”,《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49-55页。
    427翟继光:《税收立宪的主要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法》,《财税法论丛》(第3卷),刘剑文主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428崔皓旭著:《宪政维度下的税收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85页。
    429林来梵:“宪法不能全然没牙”,《法学》,2005年第6期,第91页。
    431周叶中:“宪法至上:中国法治之路的灵魂”,《法学评论》,1995年第6期,第1-4页。
    432“认真贯彻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推进以法治税,努力完成今年税收任务:国家税务局局长金鑫在全国税务局长会议上的讲话”,《整顿税收秩序,推进以法治税》(内部发行),国家税务局编,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24页。
    433“国家税务局局长金鑫同志在全国税务局长会议结束时的讲话”,《整顿税收秩序,推进以法治税》(内部发行),国家税务局编,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34页。
    434“坚持以法治税”,《经济日报》,1989年1月6日。
    435杨力、金泽刚:“论税权理念及其底线规则”,《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3期,第26页。
    436赵长庆:“论税权”,《政法论坛》,1998年第1期,第76页。
    437单飞跃、王霞:“纳税人税权研究”,《中国法学》,2004年第4期,第92页。
    438[美]汉米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64页。
    439刘剑文主编:《中国税收立法基本问题》,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13页。
    440梁启超:“论立法权”,《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三集),吴松等点校,昆明:云年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26页。
    441梁启超:“论立法权”,《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三集),吴松等点校,昆明:云年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27页。
    442[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9页。
    44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3页。
    444梁启超:“论立法权”,《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三集),吴松等点校,昆明:云年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26页。
    445马长山主编:《法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6页。
    446刘剑文、李刚:“试论我国税收立法体制之完善”,《税务研究》,1998年第6期,第61页。
    447张晓君:《国家税权的合法性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43页。
    448刘剑文、李刚:“试论我国税收立法体制之完善”,《税务研究》,1998年第6期,第63页。
    449胡锦光:“违宪审查与相关概念辨析”,《法学杂志》,2006年第4期,第18页。
    450在此之前,英国曾经出现过最高法院利用司法救济手段审查、评判国会法案的事例。英国大法官柯克在博纳姆博士一案中就做了宣布17世纪初期国会通过的医师注册法因违反普通法而无效的判决,他在判词中宣称,当国会的法案违背普遍正义和理性的时候,普通法将高于议会法,并可判决这样的法案归于无效。但是柯克大法官的做法并没有使英国就此形成审查国会法案的传统,但作为宗主国的英国却可以说形成了审查殖民地立法的传统,在殖民地时代,英国的枢密院实际上是它的司法委员会,负责对殖民地议会的立法进行审查,这种审查包括政治审查和司法审查。参见兰华:《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8-89页。
    452辛国仁:《纳税人权利及其保护研究》,长春市: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0页。
    453[英]约翰.密尔:《论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页。
    454[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7页。
    455[意]尼科洛·马基雅维利著:《君主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6页。
    456[意]尼科洛·马基雅维利著:《君主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7页。
    457[意][意]尼科洛·马基雅维利著:《君主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8页。
    458[意][意]尼科洛·马基雅维利著:《君主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0页。
    459[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85页。
    460崔皓旭:《宪政维度下的税收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73页。
    461[英]哈耶克:《自由宪章》,冯兴元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页。
    462张晓君:《国家税权的合法性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2月版,第224页。
    465张晓君:《国家税权的合法性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4-225页。
    466葛克昌:《所得税与宪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467葛克昌:《所得税与宪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468葛克昌:《所得税与宪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2页。
    469葛克昌:《所得税与宪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470刘剑文主编:《财税法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74页。
    471[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邓小平文选》(第2巻),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德]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8[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德]黑格尔:《小逻辑》,何麟译,北京:商务印馆,1980年版。
    10[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馆,1961年版。
    11郑昕:《康德学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2颜一:《流变、理念与实体——希腊本体论的三个方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丁一凡:《权力二十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谭鑫田等主编:《西方哲学词典》,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年版。
    15[奥]菲德罗斯:《国际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6[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德]拉德布鲁赫:《法哲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8李昌麒主编:《经济法理念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9杨紫烜:《国家协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0张怡:《税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1张怡:《税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2张怡:《写给法律人的宏观经济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3刘剑文:《走向财税法治——信念与追求》,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4刘剑文:《税法专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刘剑文:《追寻财税法的真谛:刘剑文讲授访谈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6刘剑文主编:《中国税收立法基本问题》,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年版。
    27刘剑文主编:《财税法学研究述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8刘剑文主编:《WTO体制下的中国税收法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刘剑文主编:《税法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0刘剑文主编:《税法原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1刘剑文主编:《财税法论丛》(第1-3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2刘剑文主编:《财税法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3许明月:《经济法学论点要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4杨大春:《中国近代财税法学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5邵学峰:《税收质量研究——国家间的比较与反思》,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6李志才主编:《方法论全书(I)哲学逻辑学方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7[美]马茨艾尔维森:《质性研究的理论视角:一种反身性的方法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8[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39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40李其瑞:《法学研究与方法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1林孝文:《浙江省宪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42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43[日]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刘多田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44刘佐:《新中国税制60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45刘佐主编:《中国税赋思想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46[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缨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47[法]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48[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49[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50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1李昌麒,卢代富:《经济法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2王建平:《纳税人权利及其保障研究》,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0年版。
    53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4[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55周燕芝:《市场经济税收法治理论与实践》,沈阳:沈阳出版社,2008年版。
    56程燎原:《从法制到法治》,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7黄宗智、尤陈俊主编:《从诉讼档案出发:中国的法律、社会与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58邓子基:《财政学原理》(修订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59刘学华:《新编税法》,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年版。
    60蒙丽珍、安仲文主编:《国家税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1杨秀琴主编:《国家税收》,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2[美]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3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4[美]萨缪尔森:《经济学》(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65罗宏斌:《税收和我们的生活》,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6卓泽渊:《法律价值》,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7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68卓泽渊主编:《法理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69孙笑侠主编:《法理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0孙国华主编:《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研究——关于法的概念和本质的原理》,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年版。
    71[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72乔亮国编著:《税收立法研究》,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7年版。
    7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4谢滨主编:《税收执法监督》,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75樊丽明主编:《西方国家财政税收论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6刘志城主编:《社会主义税收理论若干问题》,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77李万埔:《企业纳税与征收管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8陆建华编著:《国家税收》(上册),北京:世纪出版集团,2004年版。
    79周艳芝:《市场经济税收法治的理论与实践》,沈阳:沈阳出版社,2008年版。
    80舒纪宣:《税收概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81靳万军,石坚主编:《税收理论与实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82徐孟洲主编:《税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3徐孟洲编著:《税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4张晓君:《国家税权的合法性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5葛克昌:《所得税与宪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6黎江虹:《中国纳税人权利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
    87张美中:《税收契约理论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88刘隆亨主编:《中国税法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89刘隆亨主编:《以法治税简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90刘大洪:《法经济学视野中的经济法研究》(第二版),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91[日]北野弘久:《税法学原论》,陈刚、杨建广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
    92涂龙力、王鸿貌主编:《税收基本法研究》,吉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3漆多俊、戴严森主编:《中国税法通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94聂世基主编:《税法概论》,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2年版。
    95林新祝编著:《新编税法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6黄运武主编:《大学税法教程》,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97公丕祥主编:《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98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9王子琳主编:《法律社会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00卓泽渊:《法的价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01岳彩申:《经济法的形式理性》,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02《整顿税收秩序,推进以法治税》(内部发行),国家税务局编,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103财政部办公厅编:《新时期财政工作“七五”时期全国财政重要文选》,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04朱应平:《宪法中非权利条款人权保障功能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05[英]A.J.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张志铭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106王家福、刘海年主编:《人权与21世纪》,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07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二集),吴松、卢云昆等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08兰华:《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9辛国仁:《纳税人权利及其保护研究》,长春市: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0[英]约翰密尔:《论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11[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12[意]尼科洛马基雅维利著:《君主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3[英]洛克:《政府论》(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14[英]哈耶克:《自由宪章》,冯兴元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5杨纯华著:《税政时评》,福州:海风出版社,2007年版。
    116李非:《富与德:亚当斯密的无形之手——市场社会的架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7郭道晖:《法的时代精神》,长沙:湖南出版社,1997年版。
    118[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福:《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9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
    120崔皓旭:《宪政维度下的税收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121[意]但丁:《论世界帝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22戴子钧,胡立升著:《税收法治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3黄少安:《产权·人权·制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124蔡秀云:《新税法教程》,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
    125李步云主编:《论法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26姚建宗:“法哲学批判与批判的法哲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27李双元、蒋新苗、沈红宇:“法律理念的内涵与功能初探”,《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4期。
    128杜承铭:“社会转型与中国宪法理念的重构”,《法学评论》,2000年版第3期。
    129晏辉:“论社会转型的实质、困境与出路”,《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130胡绍玉:“依法治税是整顿税收秩序的必要条件”,《大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
    131夏华宫:“对新税制运行与依法治税的辩证思考”,《涉外税务》,1994年第9期。
    132刘景溪:“依法治税就是讲政治”,《税务》,1996年第7期。
    133史明辉:“略谈依法治税的几个问题”,《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5期。
    134宋志军、高辉:“依法治税探讨”,《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135程洪涛:“谈谈依法治税与支持改革”,《财会月刊》,1988年第8期。
    136宋润生、石雪峰:“依法治税的内涵”,《税务研究》,2003年第6期。
    137刘金文、刘庆江、李公平:“关于依法治税的几点思考”,《胜利油田党校学报》,1992年第1期。
    138晏飞:“实施观念与机制创新大力推进依法治税进程”,《税收科技》,2002年第2期。
    139应亚珍:“浅论依法治税与税收收入计划任务的关系”,《税务研究》,2001年第12期。
    140王罔求:“论依法治税”,《财经问题研究》,1990年第11期。
    141张炜:“推进依法治税、加强税收管理”,《吉林财税》,2000年第12期。
    142史爱生:“依法治税重在治内”,《政府法制》,2003年第16期。
    143宋德安、邢西唯:“论‘依法治税’──从契约论角度看国家分配论之不足”,《人文杂志》,1996年第1期。
    144许锦成:“当前依法治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师》,2007年第7期。
    145饶方:“论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税法研究》,1997年第1期。
    146宋槿篱:“改革开放30年我国税收法治思想的重大转变”,《税务研究》,2009年第1期。
    147张天姣:“浅谈我国依法治税的问题与对策”,《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第8期。
    148谢怀栻:“西方国家税法中的几个基本原则”,《以法治税简论》,刘隆亨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49王革:“论依法治税整治税收秩序”,《政法论坛》,第1991年第6期。
    150珊丹:“构建深圳和谐社会与依法治税的思考”,《南方论坛》,2007年第1期。
    151通辽市国税局直属分局:“依法治税:让人欢喜让人忧”,《草原税务》,2001年第9期。
    152范彦春、郭友刚:“依法治税:让榆次国税激情四射”,《税收与企业》,2003年第11期。
    153赵长庆:“论税权”,《政法论坛》,1998年第1期。
    154孙录友:“依法治税重在治权”,《税务与经济》,2003年第2期。
    155刘富起:“浅议依法治税”,《行政与法》,1996年第3期,1996年第7期。
    156石长奎、袁鸿国:“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吉林财税》,1996年第7期。
    157李惠贤、李炜光:“克服税收执法‘软化’、真正实现‘依法治税’”,《中国税务》,1996年第3期。
    158王明明、刘荣明:“不信东风唤不回——吴红霞依法治税二、三事”,《税收与企业》,2001年第3期。
    159丁乃水:“‘半军事化管理’带来了大变化”,《山东税务纵横》,1999年第11期。
    160张华:“强化依法治税之思路探析”,《安徽税务》,2002年第11期。
    161湖北省财政厅:“建立财政检察制度,走依法治税之路”,《中国财政》,1990年第10期。
    162刘德远:“为了税法的尊严——敦化市地税局依法治税纪实”,《吉林财税》,1999年第6期。
    163刘成:“吉林地税系统加强税收司法保卫体系建设”,《吉林财税》,1996年第10期。
    164汪正诚:“深化税收改革推进依法治税”,《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1年第4期。
    165曾学庆、帅家明:“立足依法治税促进农税征管”,《中国财政》,1992年第4期。
    166赵宇:“宪政维度的纳税人权利思考”,《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167吕明生、于立平:“依法治税的有效途径”,《草原税务》,1994年第3期。
    168吕永泽、王燕敏:“‘财神’有了‘保护神’——来自仙桃市依法治税的报告”,《湖北财税》,1994年第3期。
    169王成旭、张恒义、何大俊:“护税大行动——南漳县峡口镇依法治税纪实”,《湖北财税》,1994年第5期。
    170谭继斌:“建立“三位一体”治税体系,强化依法治税职能”,《税务研究》,1995年第10期。
    171邓建军:“强化依法治税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税收与企业》,1999年第10期。
    172盛长旺、马国柱:“李所长依法治税二三事”,《共产党人》1996年第9期。
    173李平,蔺玉梁:“应迅速建立税收司法体系”,《内蒙古财会》,1994年第5期。
    174白瑞勤:“当前依法治税存在问题及对策”,《经济工作导刊》,1999年第8期。
    175王豫生、张军、李振:“关于建立完善税收司法保障体系的构想”,《天中学刊(增刊)》,1998年。
    176李梅海、侯永辉:“从地方税收工作实际看建立健全税收司法保卫体系”,《经济工作导刊》,1999年第7期。
    177朱晓波、张炜:“关于建立税收司法保卫体系的几个问题”,《税务研究》,1997年第8期。
    178刘光顶、范家德,、朱辉:“关于依法治税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探讨”,《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
    179钱俊文:“国家征税权的合宪性控制”,苏州大学2006级博士学位论文,馆藏苏州大学图书馆。
    180杨力、金泽刚:“论税权理念及其底线规则”,《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3期。
    181秋塘:“为依法治税立此存照”,《湖北财税》,1999年第3期。
    182於鼎丞:“依法治税──由偷税案想到的”,《中国税务》,1999年第4期。
    183张敬群:《敬群乐业:税与人》,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184王刚:“朱元璋与‘依法治税’”,《税收与企业》,2001年第3期。
    185陈少英:“试论税收法律关系中纳税人与税务机关法律地位的平等性”,《法学家》,1996年第4期。
    186史明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依法治税”,《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187程燎原:“古代汉语典籍中的‘法治’语词略考”,《学海》,2009年第1期。
    188刘隆亨:“论依法治税的目标、理论和途径”,《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
    189沈宗灵:“法制、法治和人治的词义分析”,《法学研究》,1989年第4期。
    190宋文军,李光辉:“依法治税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2期。
    191赵淑丽,赵旭阳:“国家税收=‘以权管税’+‘依法治税’——对‘权与法’的换位思考”,《草原税务》,2002年第9期。
    192周国良:“依法治税的现实差距与对策思考”,《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93肖振西:“依法治税是发挥税收职能的前提”,《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间第3期。
    194茅于轼:“税收与文明——税务文明的核心是依法治税”,《中国税务》,2002年第9期。
    195马作武:“中国古代‘法治’质论——兼驳法治的本土资源说”,《法学评论》,1999年第1期。
    196李天心:“坚持依法治税优化税收环境为加速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做贡献”《辽宁经济》,1996年第9期。
    197刘隆亨:“依法治税与税收法律制度体系——有关依法治税的若干理论与对策问题”,《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198张文显:“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是法的发展规律”,《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3期。
    199王功民:“出路在于依法治税”,《山东税务纵横》,1996年第7期。
    200顶树岐:“强化依法治税观念——<纳税实务>序言”,《理论观察》,1989年第4期。
    201刘玫:“依法治税浅探”,《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202李爱英:“简论强化依法治税的观念”,《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203“抓好基础加快改革,推进依法治税确保任务完成──张辉喜副局长在全省地方税收征管工作暨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摘要)”,《税收与企业》,1996年第4期。
    204漆多俊:“法学界一个共同的中心课题——为黎江虹《纳税人权利论》而作”,《河北法学》,2010年第7期。
    205姜松连:“无私才能无畏——我看依法治税”,《山东税务纵横》,1996年第6期。
    206张贵:“保障纳税人权利的意义及对策”,《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207林雄:“保护保护纳税人权利需要更新三个观念”,《福建税务》,2001年第12期。
    208陈旭:“论保障纳税人权利——从另一个角度看税收实现”,《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209山东省地税局办公室:“加快税收征管改革步伐促进依法治税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山东税务纵横》,1996年第9期。
    210车文典:“依法治税是天职组织收入为己任——绛县国家税务局狠抓组织收入的几点体会”,《税收与企业》,1998年第1期。
    211郑凌:“勤征细管依法治税──访砀山县地税局局长杨流”,《决策咨询》,1999年第12期。
    212王宝林、高振明、丛小兵:“缴税何待被拘时──对一起严重拖欠税款案件的思索”,《中国税务》,1996年第10期。
    213黄盛业:“略论我国税法的基本原则”,《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214刘剑文:“贯彻依法征税、促进公平正义,实现税收法治”,《中国税务》,2010年第7期。
    215王东:《税法理念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馆藏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
    216阳东辉:“论优化税法宏观调控功能的路径”,《经济法论坛》,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年版。
    217周旺生:“法的功能和法的作用辨异”,《政法论坛》第24卷第5期,2006年9月。
    218张怡:“论非均衡经济制度下税法的公平与效率”,《现代法学》,2007年第4期。
    219钱宝荣:“税收执法监督的国际比较与借鉴”,《财政论丛》,2006年第6期,第22页。
    220张守文:“论税收法定主义”,《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
    221刘曙军、孙爱娣:“当前我国加强执法监督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行政论坛》,1999年第1期。
    222高培勇:“理念与规则:关于依法治税的深层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12期。
    223陈秀荣:“以法治税的制约因素及其治理对策”,《学术论坛》,1989年第6期。
    224赵国华:“浅议加强税收法治”,《河北学刊》,1998年第1期。
    225李东:“税收法治的经济分析”,《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
    226张斌、樊丽明:“税收法治的内涵与目标”,《税务研究》,2002年第4期。
    227陶希晋:“谈社会主义法治”,《法治与人治问题讨论集》,北京:群众出版1980年版。
    228郭道晖:“‘法律至上’辩与辨--兼评‘跟人不跟法’的‘批示至上’”,《政治与法律》,1998年第6期。
    229周永坤:“社会优位理念与法治国家”,《法学研究》,1997年第1期。
    230刘丽:“税的宪政思考与纳税人权利的保障”,《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31刘剑文:“税收法治:构建法治社会的突破口”,《法学杂志》,2003年第3期。
    232韩灵丽:“论税收法治”,《税务研究》,2006年第5期。
    233单飞跃、王霞:“纳税人税权研究”,《中国法学》,2004年第4期。
    234刘剑文、李刚:“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税法学”,《中外法学》,1999年第2期。
    235陈春龙:“论法制的概念”,《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
    236毕金平:“我国税收立宪之探讨”,《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37敖丁:“关于我国纳税人权利与地位问题的研究”,《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
    238缪慧频:“关于纳税人权利问题的若干思考”,《税务研究》,1994年第1期;杨亦峰:“简析纳税人权利”,《税务纵横》,1998年第1期。
    239荣建华:“纳税人权利保障制度的立法探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40付琛瑜:“纳税人权利及其理论依据”,《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6期。
    241孙树明:“税法知识讲座:第二讲:税法的原则、特征和作用”,《经济问题探索》,1986年第12期。
    242吴利群:“税法基本原则研究”,《财经论丛》,1997年第5期。
    243张宇润:“论税法基本原则的定位”,《中外法学》,1998年第4期。
    244朱大旗:“论税法的基本原则”,《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
    245刘剑文:“西方税法基本原则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法学评论》,1996年第3期。
    246林来梵:“宪法不能全然没牙”,《法学》,2005年第6期。
    247周叶中:“宪法至上:中国法治之路的灵魂”,《法学评论》,1995年第6期。
    248Paul Smith,Discerning The Subject,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8,P.xvii,
    249M.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Guenther Roth and C. Wittich, Berkeley ed.,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1968.
    250J. Lock,‘Second Treatise of Government’ in J. Lock, Two Treaties of Government: A CriticalEdition with Introduction and Notes,2nd. P. Laslet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1970.
    251Lon L. Fuller,Times Italic:The Morality of Law, Yale University,press,1969。
    252Van Dar Vyver,Human Rights: The Cape town Conference, Johanesburg,1979:17.
    253Somchai sujjaongse: Tax Policy and Reform in Asian Countries, Journal of AsianEconomics16(2005).
    254Ronald Burgress: Public Revenue without Taxation, Shepeard_Weldwyn Ltd.1993.
    255Oates, Wallace E: An Essay on Fiscal Federalism,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37),1999.
    256Dennis C. Mueller, Public Choice,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