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张钫慈善事业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张钫是辛亥革命元老、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民国时期豫陕地区享有盛名的军事家、慈善家。他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曾牵头策划、组织辛亥革命西安起义,先后担任河南省政府建设厅厅长、省赈务委员会主席、省政府代理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副院长等职。他为官一生、身居高位,却又一生行善、热心公益,其慈善活动涉及赈灾、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被河南灾民誉为“老家长”。目前史学界对于张钫的研究还很薄弱,其慈善事业研究更无人涉及。研究张钫的慈善事业,不仅可以对张钫在河南、陕西地区近代慈善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弥补慈善史研究的不足,而且对当今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等七个部分。
     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与资料选择,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之处。
     第一章主要记述张钫的家世与生平,介绍他从青少年时代的辗转求学到投身革命、开始军政生涯、宦海沉浮几十载的坎坷人生。
     第二章分析张钫从事慈善事业的原因。主要从传统文化与中西教育的泽润、军政生涯的影响、社会现实的需要等三个方面,梳理了张钫投身慈善事业、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阐述张钫的慈善活动经历。一是灾荒救济,具体介绍张钫在1929年河南大旱的救济活动、1942年豫西大旱的救济活动以及1944年黄河决口及河南沦陷后的救济活动;二是慈善教育,包括创办各级学校、发展社会教育、扶持河南大学、资助青年学生等;三是其他公益活动,如建立千唐志斋、收集保护文物、捐资刻印古籍、保护民族文化等。
     第四章分析张钫的慈善理念、运作方式及特征。分析、归纳了张钫“实业为基”、“官义结合”、“养教并重”的慈善理念,从兴办实业、筹集资金、组建机构等三个方面对张钫的慈善事业的运作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张钫的慈善事业具有内容形式多样化、运作机制长效化、力量支持多元化的特征。
     第五章是对张钫慈善事业的评价。张钫慈善事业产生了三个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二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发展和进步;三是促进了豫陕地区慈善事业的近代化。与此同时,张钫的慈善事业也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慈善救助理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慈善事业体系不够健全。
     结语部分论述了张钫的慈善事业对当今慈善事业的现实启示。
Zhang Fang is the 1911 Revolution veteran, a well-known patriotic democratic personage, a renowned strategist and philanthropist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in Henan and Shaanxi region. He graduated from the Army crash school in Baoding in his early years, and once led the planning of Xi'an uprising in the 1911 Revolution. He has served as Head of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of Henan Provincial Government, Chairman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 of Henan Province, Acting Chairman of Henan Province, Vice President of the Military Services and so on. He is a dignitary who did good deeds through all his life and was lighted in charity. His charitable activities involved in disaster relief, education, culture and other fields. And he was called by disaster victims in Henan as "the dear parents". The study on Zhang Fang is still weak now in historical science, let alone the research on his philanthropy. Study on Zhang Fang's philanthropy, can not only give an objective and unbiased assessment of Zhang Fang's contribution and statu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hilanthropy in Henan, Shaanxi province, which will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charity history, but also has a positiv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arities in China today.
     This thesis includes seven parts:introduction, five chapters and conclusion. Introduction describes the origin of the topic, research significance, research status and resources selection, and represents the research thoughts, methods and main innovations.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accounts Zhang Fang's family background and his lifetime, from his young age studying in school to later joining the revolution, beginning a military and political career, ups and downs in his tens of roughly official life.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ses the reasons of Zhang Fang's philanthropy. Mainly from the edification o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Western education, the influence by his military and political career, and the community needs from the society, it combs the reasons why Zhang Fang engaged himself in charities to save people from dire straits.
     The third chapter accounts Zhang Fang's charity activities. The First is the famine relief, specifically introducing three disaster relief activities-- a severe drought in 1929 in Henan Province, a severe drought in Western Henan Province in 1942, and the Henan's submergence in 1944 caused by the Yellow River burst. The second is charity's education, founding many schools at different levels, developing social education, supporting the Henan University, and aiding young students financially. The third are some other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for example, building the QIANTANGZHIZHAI, collecting and protecting heritages, donating money for printing ancient books, and protecting national culture.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ses Zhang Fang's charitable philosophy, operational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thesis concludes Zhang fang's charitable philosophy--"basing on the industry, joining relief officials set and charity in one, and developing education and nursing simultaneously. It analyzes the operational style of his philanthropy from the industrial projects, raising funds and setting up institutions. It presents his philanthropy featured on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contents and the form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long-term and the pluralism of supporting strengths.
     The fifth chapter is about the evaluation of Zhang Fang's philanthropy.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Zhang Fang's philanthropy mainly presented on three aspects:the first-alleviating social conflicts and stabilizing the social order; the second-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the third --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Henan's and Shaanxi's philanthropy. Hpwever, there still existed some limitations presenting mainly on two aspects:the first is that his charitable philosophy is geography limited; the second is his charitable system is not very sound.
     The conclusion part discusses the reality enlightenment of Zhang Fang's philanthropy to today's charity.
引文
① 聚生、张冰,《毛泽东与国民党人交往录—江山廖廓谈笑间》,团结出版社,2008年3月,第180页;
    ② 陈子坚:《回忆张伯英先生》,河南文史资料第18辑第60页,政协河南文史委1986年5月版;
    ③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3-4页。
    ① 彭清源, 《在国民党元老、爱国人士张钫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 《民革工作》,1986年第六期。
    ① 陈朝中:《张钫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在新安县举行》,人民日报,1986年6月20日。
    ① 张钫: 《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274页。
    ① 张鸣铎: 《千唐志斋藏石与张钫》,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③ 秦玉莲:《一部刻在石头上的唐史——记张钫与千唐志斋》,学习论坛,1994年第8期。
    ④ 拓文敬、赵跟喜: 《张钫先生与千唐志斋》,人民政协报,2000年8月29日。
    ⑤ 申少春、王卫东:《略论张钫千唐志斋的文献价值》,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6期。
    ⑥ 赵社民: 《张钫先生与千唐志斋》,统一论坛,2004/03。
    ⑦ 陈晴: 《张钫与千唐志斋》,纵横,2005年第4期。
    ⑧ 陈子坚、张友仁: 《张钫》,中州统战,1994年第9期。
    ① 张鸿基: 《张钫与西北军的瓦解》,党史博览,1994年第2期。
    ② 万新芳: 《张钫的教育思想及其活动》,史学月刊,1994年第5期。
    ① 李鸣、李璐瑒:《张钫将军的中医药情缘》,首都医药,2009年第23期。
    ④ 王小静:《1942—1943年河南灾荒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⑤ 熊贤君:《民国时期的国学教育及价值解读》,民国档案2006年第1期。
    ⑥ 米伯让:《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重印序》,陕西中医,1982年第01期。
    ① 王应鼎:《解放前的黄河流域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1期;
    ② 徐有礼:《中原大战河南战场史事考》,许昌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
    ③ 王守谦:《政治变迁中的中外企业竞争》,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④ 刘东社:《于右任函札残篇考释——兼论陕西靖国军失败之主因》,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⑤ 孙学斌,《序》,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⑥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⑦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
    ⑧ 蔡鸿源、孙必有:《张伯英日记零稿(上)》,历史档案,1983年第4期;
    ⑨ 蔡鸿源、孙必有:《张伯英日记零稿(下)》,历史档案,1984年第1期;
    ① 张钫: 《陕西辛亥革命东路战役的日记及函件》,河南文史资料第18辑,政协河南文史委,1986年5月;
    ② 张钫:《慧卿张夫人碑记》,陕西文史资料第22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
    ③ 张钫:《辛亥史料三则》,河南文史资料第18辑,政协河南省文史委,1986年5月;
    ④ 张钫:《民国初年的陕西政局》,陕西文史资料第20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
    ⑤ 奚须:《张钫赈灾事迹忆述》,新安文史资料第1辑,政协河南新安县文史委,1986年12月;
    ⑥ 樊仁奎:《对<张钫赈灾事迹忆述>一文的补正》,河南文史资料第22辑,政协河南文史委,1987年6月;
    ⑦ 牛秀生:《张伯英堰师流芳》,偃师文史资料第一辑,政协偃师文史委,1987年12月;
    ⑧ 政协河南新安县委:《张钫先生赈灾记》,洛阳文史资料第一辑,1985年12月;
    ⑨ 政协河南文史委:《张钫生平二大快事》,河南文史资料,1992第3期;
    ⑩ 陈子坚:《回忆张伯英先生》,河南文史资料第十八辑,1986年5月版;
    (11) 秋光:《张钫援助陈素珍》,西工文史资料第五辑,1991年9月版
    (12) 刘梦成:《张钫赈豫灾》,中州轶闻,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3月版;
    (13) 王华农:《张钫关怀河南流亡师生》,开封文史资料第四辑,1987年8月版;
    (14) 沈楚《张钫创办西北中学》,三秦轶事,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4月版;
    (15) 黄元吉:《张钫事迹》,河南文史资料第七辑,1982年版;
    (16) 孟志昊《张钫与青年》,河南文史资料,1992年第2期;
    (17) 张治国:《张钫、王广庆与河大》,河南大学忆往,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① 张书田、郭新峰等:《张伯英生平记述》,西工文史资料第三辑,1989年11月版;
    ② 张友仁:《张钫将军传略》,新安文史资料第一辑,1986年12月版;
    ③ 《张钫》,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二十三辑,中华书局1988年5月版;
    ④ 王化真等:《张钫先生南阳二事》,新安文史资料第1辑,政协河南省新安县文史委1986年12月版;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② 鲁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鲁山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824-825页。
    ③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① 任牧辛等:《保定军事学堂纪实》,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514页。
    ① 郑志廷、张秋山:《保定陆军学堂暨军官学校史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138页。
    ②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③ 张钫加入同盟会,可能与钱鼎等人有关。钱鼎,字定三,又字绍起。1905考入陕西陆军小学堂,时井勿幕从日本回陕宣传孙中山救国主张和中国同盟会的纲领,钱于翌年加入同盟会。1907秋由陆军小学堂毕业,又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步科深造。
    ① 陆军部定章:通国陆军速成学堂学生毕业后,须分发到近践各镇见习。自到部队入营之日起,均要书写日记,记载起居换行与部队教育情形之得失,以及批评、建议等类,于见习期满时呈报陆军部。见习期满后,学生均咨回原省、旗候差。
    ② 杨源懋(1886—1912),辛亥志士。字勉斋,别号肃孟。偃师人。少年颖悟,过目成诵,17岁中秀才,18岁中举人,19岁中进士,乃洛阳奇才;青年弃官,矢志反清,致力于地方教育,发动洛阳起义。毛泽东评价他:“是位不可多得的进步人士,早年就颇有成就,若非早逝,造福于社会,必不可限量。”
    ③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第38页。
    ④ 1905年10月,井勿幕、张铣等受孙中山派遣回到陕西,宣传同盟会的纲领和孙中山的救国思想,联络进步知识分子和其他阶层的革命力量,在陕西发展了三十余人为同盟会会员。1908年冬,同盟会陕西分会在西安成立后,创办《帝洲报》、 《丽择随笔》,宣传革命思想,建立秘密团体和外围组织。与此同时,在东京创办的《关陇》、《夏声》、《秦陇》等宣传革命的刊物,也通过不同渠道秘密传入陕西。1910年4、5月间,在泾阳“柏氏花园同盟会会议”上,会议上明确了当时开展工作的任务,拟订筹备起义的事项,争取可能争取的武装力量,即联络陕西新军、哥老会、刀客等。7月,同盟会、哥老会、军界、教育及其他各界的代表井勿幕、钱鼎、胡景翼、李仲山、张云山、万炳南等在西安大雁塔秘密集会,滴血为盟,共图大举,成立了反清统一组织“三合会”,为西安的反清起义作了组织准备。
    ⑤ 1904年12月,练兵处上奏《另定新军官制事宜》,规定军官军衔“区为三等,析为九级:上等军官,第一级曰正都统,阶正一品;第二级曰副都统,阶正二品;第三级日协都统,阶从二品。中等军官,第一级日正参领,阶正三品,第二级曰副参领,阶从三品,第三级曰协参领,阶正四品。下等军官,第一级日正军校,阶正五品;第二级曰副军校,阶正六品;第三级日协军校,阶正七品。”1909年,军咨府又奏请朝廷颁布《陆军人员补官暂行章程》,在上等军官第一级之上增设大将军衔和将军衔(均为正一品),在中等军佐第一级之上增设上等军佐第二级称副都统(正二品)和第三级称协都统(从三品)两衔,在下等军官第三级之下增设额外军官衔(正八品)和下等军佐第三级之下增设额外军佐衔(正八品)。并在额外军官之下设置上上衔(从八品),中上衔(正九品)和下士衔(从九品)等3级军士衔。
    ①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②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③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7页。
    ④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⑤ 决定事项十条为:(1)举大事要有决断,当断不断,反受其患。今日事今日做,迟至下午则失败。自十时至十二时,城内若无枪炮声,过午大家可以随便行动。 (2)记号用白布条缠左臂。(3)炮、骑兵分骑马和徒步零星入城,在高等学堂附近集中,听候招呼,由张钫指挥。(4)听到枪声后,一标向陆军中学前进,收缴该校枪弹,编制学生,占据鼓楼及北城门楼,从满城西北进攻,由钱鼎带领。(5)二标向军装局前进,取得子弹后,由东、南两方面攻满城,工、辎两队随同前进,由张凤翔带领。(6)口号为“兴汉灭旗”。(7)指挥所分城外和城内两处,城外设在二标一营营部,城内设在军装局。(8)到达目的地后,分占附近各衙署。(9)各代表回单位后,要积极发动,不可迟误;闻到枪声后,要积极努力完成任务。 (10)散会后要行动安静。见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⑥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第48页。
    ①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② 行军规则五条为:(1)未经官长许可,不准随意离队;(2)不准擅入民宅,亦不准擅用民物;(3)驻扎地点,须听长官指示,不准自寻住处,扰害百姓;(4)任侦探者,须力尽其责,不准借端偷闲,贻误全军;(5)遇敌来袭时,须沉着,听从长官指挥,不可惊慌失措,扰乱军心;与敌接近时,须派前卫队、侧队打援等掩护。
    ③ 转引自张治国:《张伯英将军》,第52页。
    ④ 张钫:《东路战事节略》,《中原文献》第18卷第1期,第93页。
    ⑤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17页。
    ⑥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26页。
    ①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28页。
    ②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30页。
    ③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34页。
    ④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34-35页。
    ①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36页。
    ②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38页。
    ③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38页。
    ① 张钫:《东路战事纪略》,《中原文献》第18卷第1期,第76页。
    ①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205页。
    ①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209页。
    ① 转引自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①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289页。
    ①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289页。
    ②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318页。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① 《全国政协委员会前陆军上将张君墓志铭》,河南文史资料第25辑第103页,政协河南省文史委,1988年2月。
    ②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① 参见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②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③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④ 张钫:《讣文》,见张治国著《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37页。其影印件见该书111页。
    ⑤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285-286,290页。
    ① 赵跟喜:《张钫家族墓志》,见《新安文史资料》第三辑第70-74页,政协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文史委编辑,1991年3月出版。赵跟喜,铁门街人,1954年生,大学文化程度,原千唐志斋博物馆馆长。张钫家族墓志铭资料皆来源于此,下文不再注明。
    ② 张钫:《讣文》,见张治国著《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36页。
    ③ 赵跟喜:《张钫家族墓志》,见《新安文史资料》第三辑第70-74页,政协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文史委编辑’,,1991年3月出版。
    ④ 《张子温家书》。
    ⑤ 《张子温家书》。
    ⑥ 《张子温家书》。
    ① 张钫:《讣文》,见张治国著《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35-136页。
    ② 张钫:《祭文》,见张治国著《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36页。
    ③ 张钫:《祭文》,见张治国著《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36页。
    ④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②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③ 郭志信:《张钫先生的童年》,见《新安文史资料》第三辑第75页,政协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文史委编辑,1991年3月出版。
    ① 张宗泰:《鲁岩所学集·自序)},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
    ② 张钫:《祭文》,见张治国著《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36页。
    ③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1-12页。
    ④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4页。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② 《家训》见《张氏宗谱》,张钫于1923年重修宗谱。
    ③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④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① 赵跟喜供稿:《张清和墓表》,见《新安文史资料》第三辑第70-74页,政协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文史委编辑,1991年3月出版。
    ② 赵跟喜供稿:《张清和墓表》,见《新安文史资料》第三辑第70-74页,政协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文史委编辑,1991年3月出版。
    ③ 张钫:《张钫写给王性存先生的信》,见张治国著《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34-35页。
    ④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37页。
    ① 《论语·雍也》。
    ② 《论语·颜渊》。
    ① 《孟子·离娄下》。
    ② 《孟子·离娄上》。
    ③ 《孟子·尽心上》。
    ④ 《孟子·离娄下》。
    ⑤ 《尚书·康诰》。
    ① 《论语·颜渊》。
    ② 《孟子·梁惠王上》。
    ③ 《荀子·王制》。
    ④ 《论语·公冶长》。
    ⑤ 《孟子·离娄上》。
    ⑥ 张钫:《知止亭记》,见知止亭北侧石刻。该亭位于开封铁塔南侧,为民国十九年张钫所建。
    ⑦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江苏古籍出版社,第89-90页。
    ① 尚海、傅允生主编:《四大宗教箴言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316页。
    ① 《老子·第四十九章》。
    ② 《庄年·养生主》。
    ① 《二程遗书》,宋·程颢程颐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②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
    ③ 《二程遗书》,宋·程颢 程颐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④ 清·全祖望:《题真西山集》。
    ① 许象桓:《泰西善举中国能否仿行》,《经世文三编》卷35。
    ② 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第五课《决心》,王昇:《三民主义研究》,第172页。
    ③ 转引之谢徵孚:《中国新兴社会事业之功能与目的》,《革命文献》第100辑,第2页。
    ④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32、21页。
    ① 张钫:《祭文》,见张治国著《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11页。
    ②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37页。
    ① 陈予欢:《张钫》,见《保定军校将帅录》,广州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第1版),第419页。
    ② 陈予欢:《张钫》,见《保定军校将帅录》,广州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第1版),第419页。
    ① 张应超:《陕西辛亥革命志士张钫先生事略》,见《辛亥革命研究动态》2008年第1期,辛亥革命史研究会、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辛亥革命博物馆主办。张应超,1947年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97页。
    ② 陈予欢:《张钫》,见《保定军校将帅录》,广州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第1版),第419页。
    ③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98页。
    ④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98页。
    ⑤ 《全国政协委员会前陆军上将张君墓志铭》,见《河南文史资料》第25辑第103页,政协河南省文史委编辑,1988年2月出版。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98页。
    ② 张应超:《陕西辛亥革命志士张钫先生事略》,见《辛亥革命研究动态》2008年第1期,辛亥革命史研究会、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辛亥革命博物馆主办。
    ③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320页。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50-51页。
    ②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79页。
    ① 摘自《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篇第89-90页,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辑,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① 温彦主编:《河南自然灾害》,河南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8页。
    ① 《粮政近况 徐勘部长在参政会报告》,《大公报》1942年10月24日。
    ② 《河南善救分署周报——两年业务纪念特刊》(第100期),开封救济总署河南分署1947年12月31日版,第13页。
    ① 李文海、林敦奎、程歗、宫明等编:《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1919-1949)》,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46-348页。
    ① 奚须整理:张钫先生赈灾记,该文章刊登在《洛阳文史资料》第一辑第1 68页,由政协河南省洛阳市文史委编辑,1985年12月出版。
    ② 陈子坚:《回忆张伯英先生》,文章刊登在《河南文史资料第十八辑》第60页,由政协河南文史委编辑,1986年5月出版。
    ③ 张金星:《回忆西安北关河南难民收容所》,文章刊登在《河南文史资料》第23辑第173页,由政协河南省文史委编辑,1987年9月出版。
    ④ 樊仁奎:对《张钫赈灾事迹忆述》一文的补正,文章刊登在《河南文史资料》第22辑185页,由政协河南省文史委编编辑,1987年6月出版。
    ⑤ 郭洪业:《一九三一年全国大水灾》,(网上得知)
    ① 《河南省二十五年旱灾报告》,第1-2页。
    ② 《民国二十五年赈务报告书》,《丛刊》(甲种51号)。第50页。
    ③ 自《河南省二十五年旱灾报告》中的《河南各县灾况表》。
    ① 王小静:1942—1943年河南灾荒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5
    ② 张乡仆苏宏著:《话说常香玉》
    ③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第一版),第264页。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第一版),第264页。
    ② 邓绍文,张钫先生在庙头小学的讲话和捐资,《新安文史资料》第一辑第101-106页,2005年6月版
    ① 这是1930年张钫出任河南省代主席时,在宣传单上所写。参见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190页。
    ②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11页。
    ③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11页。
    ④ 陈子坚:《回忆张伯英先生》,河南文史资料第18辑第60页,政协河南文史委1986年5月版。
    ① 张友仁,《张钫将军传略》,《新安文史资料》(第一辑),1986年,第85页。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171页。
    ②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171页。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173页。
    ②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174页。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175页。
    ① 河南省赈务会,《十八年豫灾纪实》,第117页。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186-187页。
    ① 李文海、林敦奎等编,《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1919-1949)》,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545页。
    ② 李文海、林敦奎等编,《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1919-1949)》,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553页。
    ① 李文海、林敦奎等编,《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1919-1949)》,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545-546页。
    ② 李文海、林敦奎等编,《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1919-1949)》,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553-554页。
    ③ 李文海、林敦奎等编,《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1919-1949)》,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553页。
    ④ 《新华日报》,1942年10月31日。
    ⑤ 李文海、林敦奎等编,《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1919-1949)》,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554页。
    ① 《尉氏县志》,第30页。
    ② 《许昌县志》,第40页。
    ③ 《大公报》,1943年5月26日。
    ④ 《大公报》,1943年7月13日。
    ⑤ 《西安张钫建议救济河南留陕难民处理办法三点》,《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文件》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辑,全宗号18,案卷号13563,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① 《西安张钫建议救济河南留陕难民处理办法三点》,《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文件》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辑,全宗号18,案卷号13563,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② 《西安张钫建议救济河南留陕难民处理办法三点》,《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文件》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辑,全宗号18,案卷号13563,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③ 《西安张钫建议救济河南留陕难民处理办法三点》,《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文件》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辑,全宗号18,案卷号13563,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④ 张鸿基,《毁誉参半话张钫》,《名人传记》,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期。
    ⑤ 黄元吉等,《张钫事迹》,《河南文史资料》(第七辑),1982年,第95页。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247页。
    ② 常香玉(1923-2004),河南巩县人,原名张妙玲,9岁随父张茂堂(艺名张凤仙)学艺。后拜翟彦身、周海水为师,兼学花旦、小生、武生诸角,10岁登台,总汇于旦角。经过长期刻苦磨练,博采众长,基本功扎实,唱做念打,无所不精。后因家族歧视,亲戚不依,随父外出逃荒,途径巩县站街火车站时遇到一位开饭铺的常会庆,认作干爹,改名为常香玉。1937年因遭遇恶霸,向张钫求救,二人结识,并拜其为干爹。从此,常香玉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开始了舞台生涯。至1944年,其舞台艺术,已老练成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253页。
    ① 王德群,号鹤舞,河南汲县人,曾任第二十七军四十五师军医处上校处长。
    ②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258页。
    ① 马振犊主编:《抗战时期西北开发档案史料选编》第五章《西北移民与垦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7页。
    ② 马振犊主编:《抗战时期西北开发档案史料选编》第五章《西北移民与垦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7——169页。
    ① 马振犊主编:《抗战时期西北开发档案史料选编》第五章《西北移民与垦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70页。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265页。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271页。
    ②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271-272页。
    ①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年。
    ②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年版。
    ①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年9月版,。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276-277页。
    ②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274页。
    ① 《河洛事记》(3)。
    ② 周得京, 《近代洛阳记略》, 《洛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第124页。
    ③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265页。
    ④ 徐金星、余杰、郑贞富,《洛阳近代文化》,《洛阳五千年上下册·民国时期》,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734-735页。
    ⑤ 《偃师文史资料》(第一辑),1987年,第44页。
    ① 《偃师文史资料》(第一辑),1987年,第44页。
    ① 杨文正,《记河洛国学专修馆》,《河南文史资料》(第20辑),1986年,第36-37页。
    ② 注释:1920年成立的无锡国学专修馆和1933年成立的河南河洛国学专修馆。
    ① 李守孔,《张钫》,《中华民国名人传》(第二册),台湾近代中国出版社,1984年,第364页。
    ② 李守孔,《张钫》,《中华民国名人传》(第二册),台湾近代中国出版社,1984年,第364页。
    ③ 孟志昊,《张钫与青年》,《河南文史资料》(第42辑),1992年,第32页。
    ④ 孟志昊,《张钫与青年》,《河南文史资料》(第42辑),1992年,第32页。
    ① 孟志昊,《张钫与青年》,《河南文史资料》(第42辑),1992年,第32页。
    ② 孟志昊,《张钫与青年》,《河南文史资料》(第42辑),1992年,第32页。
    ① 于右任,(1878-1964),原名伯循,陕西三原人。清末举人,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部长。反对袁世凯,1918年在陕西组织靖国军,任总司令。1922年,与叶楚伦、邓中夏等创办上海大学,任校长。1926年,任陕军总司令,陕西省政府委员。1927年,任国民政府委员、国民党中央执委、常委、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军委常委。1928年,任国民党政府审计院院长。1931年后,长期担任监察院院长。1964年,病故台湾。擅长书法,著有《右任诗书》等。
    ②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220页。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230页。
    ②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231页。
    ③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228页。
    ① 阎少显:《回忆抗战初期的两件往事》,河南文史资料第94辑,2005年版,第17页。
    ② 秋光:《张钫援助陈素真》,西工文史资料第5辑第78页,政协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文史委,1991年9月版。
    ① 周秋光,《熊希龄传》,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53页。
    ① 李文海、林敦奎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57页。
    ② 李文海、林敦奎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57页。
    ③ 李文海、林敦奎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57页。
    ④ 李文海、林敦奎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58页。
    ① 《申报》,1897年5月31日。
    ② 周秋光,《熊希龄传》,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62页。
    ③ 周秋光,《熊希龄传》,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62页。
    ① 许象桓:《泰西善举中国能否仿行》,《经世文三编》卷35。
    ② L.M. Salamon 1995. 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 in the Modern Welfare State,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③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171页。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179页。
    ②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248页。
    ① 《常香玉在陕西纪事》,见《常香玉在陕西》,第5页。
    ② 《常香玉在陕西纪事》,见《常香玉在陕西》,第4页。
    ③ 王华农,《张钫关怀河南流亡师生》,《开封文史资料》(第四辑),1987年,第28页。
    ① 文芳主编,《天灾人祸》,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293页。
    ② (台)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96辑),第431-440年。
    ③ (台)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96辑),第431-440年。
    ① 邓公炳,1896年-?,字星若,新安县庙头村人,当时在河南省赈济委员会工作。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153页。
    ② 陕西省档案局藏:全总号9,目录号2,案卷号784,《河南省旅陕同乡会设立难童教养所之二》。
    ① [美]阿瑟·恩·杨格《1927~1937颦中国财政经济技况》(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428页。
    ② 刘玉书, 《论民国时期的以工代赈救荒》, 《史学月刊》,1997(2)。
    ① 《救灾周刊》,1921年1月。
    ② (台湾)国史馆藏, 《圈民政府档案》, 《赈教委员会办事细则》,转引自叶正鸿《国民政府的灾时救济措施》, 《国史馆馆刊》,复刊第三期《救灾周刊》,1921年1月。
    ③ 邓拓,《中国救荒史》,第213页。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186-187页。
    ② 《蒋介石关于张防呈拟移殖豫省灾民到河西安置致孔祥熙等快邮代电(1942年9月27日)》,参见《抗战时期西北开发档案史料选编》第五章《西北移民与垦殖》,第168-169页。
    ① 《蒋介石关于张昉呈拟移殖豫省灾民到河西安置致孔祥熙等快邮代电(1942年9月27日)》,参见《抗战时期西北开发档案史料选编》第五章《西北移民与垦殖》,第167页。
    ②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253页。
    ③邓拓,《中国救荒史》,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62页。
    ① 《张钫至胡景翼、憨玉琨弭兵电》,见张治国著《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163页。
    ② 牛秀生,《张伯英堰师流芳》,《偃师文史资料》(第一辑),1987年,第46页。
    ③ 《大公报》,1936年4月26日。
    ④ 《大公报》,1936年4月26日。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265页。
    ② 李华兴,《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7页。
    ③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6年,第253页。
    ④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006页。
    ⑤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004-1005页。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265页。
    ②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266页。
    ① 奚须整理:《张钫赈灾事迹忆述》。该文章刊登在《河南文史资料》第18辑第41页,由政协河南省文史委编辑,1986年5月出版。还刊登在《新安文史资料》第一辑第92页,由政协河南新安县文史委编辑,1986年12月出版。
    ① 张钫赈灾事迹忆述,奚须整理,该文章刊登在《河南文史资料》第18辑第41页,由政协河南省文史委编辑,1986年5月出版。还刊登在《新安文史资料》第一辑第92页,由政协河南新安县文史委编辑,1986年12月出版。
    ② 河南省二十五年旱情报告,第 页;《民国二十五年度赈务报告书》,《丛刊》(甲种51号)。
    ③ 《张钫关于黄河决口被灾难民急应广筹移垦提案 黄灾难民急应广筹移垦案(提案二十九号)张钫等十二委员提》,(一九四○年),作者:政协郑州文史资料研究会编辑,文章刊登在《郑州文史资料》第二辑(黄河花园口掘堵专辑)第42页,由政协郑州文史委编辑,1986年10月出版。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2,第174页。
    ① 《河南文史资料》第23辑173页,政协河南省文史委编辑,1987年9月出版。
    ② 张金星,河南义马市千秋乡人,1922生,河南省立洛阳高中毕业。建国后曾任小学教师、技工学校教师。曾参与西安北关河南难民收容所工作。
    ③ 《河南文史资料》第23辑173页,政协河南省文史委编辑,1987年9月出版。
    ④ 《河南文史资料》第23辑173页,政协河南省文史委编辑,1987年9月出版。
    ① 杨却俗:《忆民国三十年河南的一次浩劫》,刊登在《河南文史资料》第4辑(总第48辑)第100页,政协河南省文史委1993年出版。
    ① 张钫赈灾事迹忆述,奚须整理,该文章刊登在《河南文史资料》第18辑第41页,由政协河南省文史委编辑,1986年5月出版。还刊登在《新安文史资料》第一辑第92页,由政协河南新安县文史委编辑,1986年12月出版。
    ② 河南省二十五年旱情报告,第 页;《民国二十五年度赈务报告书》,《丛刊》(甲种51号),
    ③ 《张钫关于黄河决口被灾难民急应广筹移垦提案 黄灾难民急应广筹移垦案(提案二十九号)张钫等十二委员提》,(一九四○年),作者:政协郑州文史资料研究会编辑,文章刊登在《郑州文史资料》第二辑(黄河花园口掘堵专辑)-第42页,由政协郑州文史委编辑,1986年10月出版。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第一版),第264页。
    ②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第一版),第265页。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第一版),第273页。
    ②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第一版),第274页。
    ③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第一版),第279页。
    ④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第一版),第280页。
    ⑤ 黄典文:《私立西北中学的变迁》,见《西安文史资料》第9期第121页,由政协陕西省西安市文史委编辑,1986年6月出版。
    ① 《河南文史资料》第22辑185页,由政协河南省文史委编编辑,1987年6月出版。
    ② 邓绍文:《张钫先生在庙头小学的讲话和捐资》,见《新安文史资料》第一辑第101-106页,由政协河南省新安县文史编辑,1986年12月出版。还刊登在《河南文史资料》2005年第二期(总第94辑),由政协河南省文史委编辑,2005年6月出版。
    ③ 孟志昊、郭鲜人:《张钫先生和嵩岳中学》,见《新安文史资料》第1辑第96页,由政协河南省新安县文史委编辑,1986年12月出版。
    ① 王瘦梅:《抗战胜利后的河南灾情哭诉团》,见《河南文史资料》第21期第179页,由政协河南文史委编辑,1987年3月出版。
    ① 《张钫生平二大快事》,该文章摘自1947年开封印行的《河南现代名人录》,并刊登在《河南文史资料》1992第3期(总第43辑)第50页,由政协河南省文史委编辑,1992年出版。
    ①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
    ① 陈华策提供:《刘振华等吁请救济豫灾的两则电报》,《河南文史资料》(第25辑),第190-191页。
    ② 张鸿基,《毁誉参半话张钫》,《名人传记》,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期。
    ①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第一版),序言,第6页。
    ②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第一版),第274页。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一一六/57,《贩务委员会办理河南各省贩案文件及有关文书》[z].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二一/13563,《西安张钫建议救济河南留陕难民处理办法三点》[z].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二一/13566,《西安张钫函送陕西省各垦区土地利用概况请参阅策划进行移垦救灾》[z].
    [4]北京图书馆微缩馆馆藏:张钫《改进河南农业计划》[R].
    [5]《河南文史资料》[z].第7辑,政协河南省文史委编辑,1982年。
    [6]《河南文史资料》[z].第18辑,政协河南省文史委编辑,1986年。
    [7]《河南文史资料》[z].第21期,政协河南文史委编辑,1987年。
    [8]《河南文史资料》[z].第22辑,政协河南省文史委编辑,1987年。
    [9]《河南文史资料》[z].第23辑,政协河南省文史委编辑,1987年。
    [10]《河南文史资料》[z].第25辑,政协河南省文史委编辑,1988年。
    [11]《河南文史资料》[z].第43辑,政协河南省文史委编辑,1992年。
    [12]《河南文史资料》[z].第48辑,政协河南省文史委编辑,1993年。
    [13]《河南文史资料》[z].第94辑,政协河南省文史委编辑,2005年。
    [14]《偃师文史资料》[z].第1辑,政协河南省洛阳市偃师文史委编辑,1987年。
    [15]《新安文史资料》[z].第3辑,政协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文史委编辑,1991年。
    [16]《洛阳文史资料》[z].第1辑,政协河南省洛阳市文史委编辑,1985年。
    [17]《郑州文史资料》[z].第2辑,政协郑州文史委编辑,1986年。
    [18]《张子温家书》[z].
    [19]《张氏宗谱》[z].张钫于1923年重修宗谱。
    [20]陕西省档案局藏:全总号9,目录号2,案卷号784,《河南省旅陕同乡会设立难童教养所之二》[Z].
    [21]陕西省档案局藏:全总号8,目录号1,案卷号41,《西北中学迁陕立案有关材料》[z].
    [22]《民国二十五年度赈务报告书》,《丛刊》[R](甲种51号)。
    [2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z]第五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24]《河南善救分署周报——两年业务纪念特刊》[R].(第100期),开封救济总署河南分署1947年。
    [25]《尉氏县志》[z].
    [26]河南省赈务会,《十八年豫灾纪实》[z].
    [27]《许昌县志》[Z].
    [28]《西安文史资料》[z].第9期,政协陕西省西安市文史委编辑,1986年。
    [29]《洛阳文史资料》[z].(第二十五辑)。
    [30]((河洛事记》[Z].(3)
    [31]《开封文史资料》[Z].(第四辑),1987年。
    [32]《新安文史资料》[z].第1辑,政协河南新安县文史委编辑,1986年。
    [33]《救灾周刊》[Z].1921年1月。
    [34]叶正鸿《国民政府的灾时救济措施》,《国史馆馆刊》,复刊第三期《救灾周刊》[z].1921年1月。
    [3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战时期西北开发档案史料选编》[z].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
    [36]《民国二十五年度赈务报告书》,《丛刊》[R].(甲种51号)。
    [3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z].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38]南京国民政府文官处编:《国民政府公报》[z].(第1-110册),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
    [39]《社会救济》[z].行政院新闻局1947年刊印。
    [40]陈学询、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41]河南省政府编印:《河南省政府救灾工作总报告》[R].1944年,河南省档案馆,档案号:MS—49—1407。
    [42]谢徵孚,《中国新兴社会事业之功能与目的》[J].见《革命文献》第100辑,秦孝仪主编,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年。
    [43]许象桓,《泰西善举中国能否仿行》,《经世文三编》[J].卷35。
    [44]韩启桐、南钟万编:《黄泛区的损害与善后救济》[z].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1948年版。
    [45]李文海等编:《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z].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6]文芳主编:《天祸》[z].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
    [47]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日军祸豫资料选编》[z].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48]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档案馆合编:《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经史料选编》[z].(河南部分,第四册),档案出版社,1985年。
    [49]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编:《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z].第二编:农业,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0]韩启桐编著:《中国对日战时损失之估计》[z].(1937—1943年),台北:文海出版社1945年版。
    [51]《河南现代名人录》[M].1947年开封印行。
    [52](台)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z].(第96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4年。
    [5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二一/13566,《西安张钫函送陕西省各垦区土地利用概况请参阅策划进行移垦救灾》[z].
    [54]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z].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
    [55]《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志》[z].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年。
    [5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下)》[z].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57]河南省档案馆藏:《旅平河南振灾会移送灾民垦荒就食/办理急贩征信录(1930年12月)》[z].A大类B6属类581.
    [58]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调查组.《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救灾工作概要(1931年8月——1932年6月)》[z].1932年7月版.
    [59]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编.《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报告书》[R].中华书局1935年3月版,河南省档案馆藏:A大类B6属类586.
    [60]河南省振务会编.《二十年办理粥厂报告书》[R].河南省档案馆藏:A大类B6属类599。
    [61]李文海,林敦奎,周源,宫明.《近代中国灾荒纪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62]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河南省农村调查》[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166.
    [63]振务委员会编.振务统计图表(民国十九年)[R].上海图书馆藏.
    [64]振务委员会编.振务统计图表(民国二十年).[R].上海图书馆藏.
    [65]振务委员会编.振务统计图表(民国二十一年)[R].上海图书馆藏.
    [67]《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文件》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辑,全宗号18,案卷号
    13563,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68]马振犊主编:《抗战时期西北开发档案史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9]国民政府行政院新闻局编:《两年来的善后救济》[z].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1947年版。
    [70]河南省政府民政厅编印:《河南省民政工作报告》[R].1941年。
    [1]张震点校:《老子·庄子·列子》[M].岳麓书社1989年。
    [2]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年。
    [3]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上、下)[M].中华书局1982年。
    [4]陈戌国点校:《周礼》[M],岳麓书社1989年。
    [5](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M].中华书局,1998年。
    [6]毕沅校注,《墨子》[M].中华书局,1985年。
    [7]《管子》[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8](清)孙希旦著,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中华书局,1989年。
    [9]周秉钧注译,《尚书》[M].岳麓书社,2001年。
    [10]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注释,《荀子》[M].中华书局,1979年。
    [11]宋·程颢、程颐撰,《二程遗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2](清)黄宗羲,《宋元学案》[M].
    [13]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M].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
    [14]张治国,《张伯英将军》[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
    [15]张乡仆、苏宏著,《话说常香玉》[M].河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
    [16]尚海、傅允生主编,《四大宗教箴言录》[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
    [17]王昇:《三民主义研究》[M].台北黎明出版社,1974年。
    [18]陈予欢:《保定军校将帅录》[M].广州出版社,2006年。
    [19]李文海、林敦奎、程歗、宫明等编,《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1919-1949)》[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20]吴天镛主编:《河南水旱灾害》[M].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
    [21]温彦主编:《河南自然灾害》[M].河南省教育出版社,1994年。
    [22]徐金星、余杰、郑贞富:《洛阳近代文化》,《洛阳五千年上下册·民国时期》[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23]李守孔:《张钫》,《中华民国名人传》(第二册)[M].台湾近代中国出版社,1984年。
    [24]周秋光:《熊希龄传》[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25]李文海、林敦奎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26]许象桓:《泰西善举中国能否仿行》,《经世文三编》卷35[M].
    [27]文芳主编:《天灾人祸》[M].文史出版社,2004年。
    [28][美]阿瑟·恩·杨格: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状况》(中译本)[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29]邓拓:((中国救荒史》[M].北京出版社,1998年。
    [30]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3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2卷)[M].中华书局,1986年。
    [32]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33]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年。
    [34]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35]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6]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3年.
    [37]陆仰渊、方庆秋主编:《民国社会经济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
    [38]孙绍骋:《中国救灾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39]李长莉、左玉河主编:《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集刊第一辑)[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0]柯象峰:《社会救济》[M].正中书局1944年版。
    [41]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M].中华书局2000年版。
    [42]池子华:《近代中国流民》[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3]周秋光: 《熊希龄与慈善教育事业》[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4]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5]赵宝爱:《慈善救济事业与与近代山东社会变迁(1912-1937)》[M].济南出版社2005年版。
    [46]柯象峰:《社会救济》[M].正中书局1944年版。
    [47]李文海、林敦奎:《近代中国灾荒纪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48]李文海、周源:《灾荒与饥谨,1840—1919》[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49]李文海:《中国近代十大灾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50]金双秋等编:《中国民政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5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53]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
    [53]陈高墉:《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M].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
    [54]乔志强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55]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6]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战时期的难民》[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57]陈传海等:《河南现代史》[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58]苏新留:《民国时期河南水旱灾害与乡村社会》[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年。
    [59]宋致新:《1942:河南大饥荒》[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60]王天将等主编:《近代河南大事记》[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1][美〕叶兰姆.贝克著:《一个美国人看旧中国》[M].三联书店1987年中译本。
    [62]叶潮中等:《伤兵问题与难民问题》[M].上海:独立出版社,1938年。
    [63]张秉辉:《抗战与救济事业》[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7年。
    [64]朱汉国:《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65]姜涛著:《中国近代人口史》[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66]唐启宇:《中国的垦荒》[M].中国华侨出版社1987年。
    [67]徐昕:《论私力救济》[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
    [68]忏庵编:《贩灾辑要》[M].上海:广益书局,1936年。
    [69]池子华:《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70]黄泽苍:《中国天灾问题》[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71]刘五书:《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原农民负担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72]张静如,卞杏英主编:《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73]汪汉忠:《灾害、社会与现代化——以苏北民国时期为中心的考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新华日报》[N].
    [2]《申报》[N].
    [3]《大公报》[N].
    [4]《中央日报》[N].
    [5]《河南民国日报》[N].
    [6]《东方杂志》[J].
    [7]《河南教育行政周刊》(1931年,第1卷第34期)[J].
    [8]《洛阳日报》[N].
    [9]《辛亥革命研究动态》[J].2008年第1期,辛亥革命史研究会、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
    [10]赵社民:《张钫先生与千唐志斋》[J].统一论坛,2004/03。
    张鸿基:《张钫与西北军的瓦解》[J].党史博览,1994年第2期。
    [11]陈子坚、张友仁:《张钫》[J].中州统战,1994年第9期。
    [12]李鸣、李璐瑒:《张钫将军的中医药情缘》[J].首都医药,2009年第23期
    [13]米伯让:《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重印序》[J].陕西中医,1982年第01期。
    [14]王应鼎:《解放前的黄河流域水利工程专科学校》[J].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1期;
    [15]陈晴:《张钫与千唐志斋》[J].纵横,2005年第4期。
    [16]拓文敬、赵跟喜:《张钫先生与千唐志斋》[J].人民政协报,2000年8月29日。
    [1]郭洪业,《一九三一年全国大水灾》,《炎黄春秋》[J].2006年第6期。
    [2]万新芳:《张钫的教育思想及其活动》[J].史学月刊,1994年第5期。
    [3]刘玉书, 《论民国时期的以工代赈救荒》,《史学月刊》[J].1997(2)。
    [4]周秋光,《关于慈善事业的几个问题》,《求索》[J].1999年第5期。
    [5]周秋光,《民国时期社会慈善事业研究刍议》,《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1994年第4期。
    [6]蔡勤禹,《民国慈善团体述论》,《东方论坛》[J].2001年第4期。
    [7]曾桂林,《20世纪国内外中国慈善事业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J].2003年第3期。
    [8]张鸣铎:《千唐志斋藏石与张钫》[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9]申少春、王卫东:《略论张钫千唐志斋的文献价值》[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6期。
    [10]刘玉梅.《民国时期河北灾荒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11]熊贤君:《民国时期的国学教育及价值解读》[J].民国档案2006年第1期。
    [12]刘东社:《于右任函札残篇考释——兼论陕西靖国军失败之主因》[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3]周秋光、徐美辉.《论近代慈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9月,第34卷第5期。
    [14]王小静.《1942—-1943年河南灾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5]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思想渊源探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2007年第3期;
    [16]廖良梅.《近代中国社会慈善家群体的慈善事业》,《求索》[J].2004年第12期。
    [17]王卫平.《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江苏社会科学》[J].2005年第1期,
    [18]鲁克亮.《略论近代中国的荒政及其近代化》,《重庆师范大学学报》[J].2005年第6期。
    [19]靳环宇.《试论中国慈善文化形态及其变迁》,《船山学刊》[J].2005年第1期。
    [20]毕素华.《民国时期赈济慈善业运作机制述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21]王之珩.《清代河南学者张宗泰学术研究述论》[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22]孙语圣.《民国时期自然灾害救治社会化研究》[D].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23]程朝云:《抗战初期的难民内迁》,《抗日战争研究》[J].2000年第2期。
    [24]曾桂林:《20世纪国内外中国慈善事业史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3期。
    [25]苏新留:《民国华洋义赈会河南灾赈述略》[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
    [26]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J].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1期。
    [27]孙艳魁:《试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难民救济工作》,《抗日战争研究》[J].1993年第1期。
    [28]夏明方:《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抗日战争研究》[J].2000年第2期。
    [29]张俊英:《抗日战争时期河南沦陷区农民摇役负担考》《史学月刊》[J].1999年第3期。
    [30]高冬梅:《陕甘宁边区难民救济问题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31]冯敏:《抗战时期难童救济教养工作概述》, 《民国档案》[J].1995年第3期。
    [32]孙艳魁:《战时儿童保育会的难童救济工作初探》, 《江汉论坛》[J].1997年第5期。
    [33]王同起:《抗战时期难民的迁徙与安置》, 《历史教学》[J].2002年第12期。
    [34]王春英:《抗战时期难民收容所的设立及其特点》,《抗日战争研究》[J].2004年第3期。
    [35]马雅红:《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难民乡”问题初探》,《西北大学学报》[J].2004年第6期。
    [36]蔡勤禹:《国民政府救难机制研究一以抗战时期为例》,《零陵学报学报》[J].2003年第4期。
    [37]孙子文:《1942—1943年国民政府救济豫灾述评》, 《许昌师专学报》[J].1993年第2期。
    [38]张镜予:《中国农民经济的困难和补救》[J]东方杂志,1929年第26期;
    [39]张锡昌: 《农村经济调查》[J].中国农村,1934年第1期;
    [40]江沛:《三四十年代的灾荒与华北农村社会》[J].北京档案史料,1992年第2期;
    [41]苏新留:《1929年河南灾民移垦东北述论》[J].史学月刊,2004年第9期。
    [1]L.M.Salamon 1995.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 in the Modern Welfare State [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Will Durant,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PartⅠ, Our Oriental Heritage:The Far East,1935.
    [3][日]夫马进著,伍跃、杨文信、张学锋译:《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