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确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来源于道德的一项法律原则,其在法律领域的适用范围日益扩张。它已由最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原则,逐渐确立为私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且其地位日隆,被学者们称为私法领域的“帝王原则”,并逐渐向公法领域渗透。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诉讼观念及诉讼本身的变化,西方法制先进国家纷纷将其引入民事诉讼领域,但我国的理论界却对之研究甚少,实务界更未涉及。
     本文以诚实信用原则的概念为起点,首先客观描述了诚实信用原则在法律领域扩张的历史过程,并着重介绍了国外关于诚实信用原则是否适用于民事诉讼领域争论的缘起、观点、结果及其趋势。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诚实信用原则成为民事诉讼原则的社会基础、观念基础与制度基础。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并未规定诚实信用原则,由此导致理论与实务中的诸多缺陷。本文认为我国民事诉讼法应明确规定诚实信用原则,并从弥补民事诉讼成文法不足、规制诉权滥用、完善民事诉讼原则体系与树立司法权威四方面进行详细论证。进而提出诚实信用原则的立法主旨在于规制权利滥用,其立法应采韩国宣言式的成文表达方式。最后论证了诚实信用原则在起诉制度、当事人陈述制度、证人作证制度与自由心证制度中的具体化及其保障。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is a principle of law which derived from morality. It applies to the field of law which becomes wider and wider. At first it is only the principle obligors must obey to perform the obligations to obligees and it is established as a fundemental principle in the private law gradually. The func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becomes so great that it becomes the so-called Emperor Clause in private law in the sphere of private law and it infiltrates the sphere of public law. The notions of litigation and the lawsuit itself change as the society becomes more and more complex. Western countries who are well-developed in law begin adopting this principle in civil procedure though it is rarely touched on in academic field in our country nor is it mentioned in practice.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no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First, it objectively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how this principle widened in the sphere of law. Second, i.t introduces the origin, viewpoint, conclusion and tedency of a debate which discussed whether it was appropriate to adopt this principle in civil procedure in foreign countries. Third, it analyzes the social base, ideal base and institutional base on which to establish the priciple of good faith as the priciple of civil procedure.
    Civil procedure law in china hasn' t prescribed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as the fundemental principle yet and this results in many defect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priciple of good faith in civil procedure law definitely. Thus it can fetch up the defects of statute law of civil procedure, prevent the rights in litiation from being abused, improve the system of the principle of civil procedure and build up the authority of jurisdiction.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is to prevent the rights from being abused and we should adopt the expressions which is like declaration in Korea. 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realization and safeguard of this principle in the institution of prosecution, parties' statements, witness and free descretion of judges on evaluation of evidence.
引文
(一)著作类
    1、徐国栋著:《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梁慧星著:《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公丕祥著:《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夏锦文著:《社会变迁与法律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沈达明著:《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中信出版社1991年版。
    6.白绿铉著:《美国民事诉讼法》,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
    7、杨仁寿著:《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郑强著:《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9.张卫平著:《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毕玉谦著:《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1.沈达明编著:《衡平法初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中信出版社1996年版。
    13.陈刚著:《证明责任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陈桂明著:《程序理念与程序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15.陈桂明著:《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
    16、刘善春等著:《诉讼证据规则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7.张卫平等编著:《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8.《诉讼法理论与实践》(1996年卷),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9、江平编:《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发展》,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20.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1—6卷),法律出版社。
    21.章武生等著:《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构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2、张卫平编:《民事诉讼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3、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刘荣军著:《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5.[台湾]陈荣宗著:《诉讼当事人与民事程序法》(第三册),台湾大学法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辑。
    26.[台湾]杨建华主编:《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
    27、梁慧星著:《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28、江伟、杨荣新编:《民事诉讼机制的变革》,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
    29、《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证据规则》,白绿铉等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30、《英国民事诉讼规则》,徐昕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31、《法国民事诉讼法典》,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32、《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谢怀栻译,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
    33、《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白绿铉编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34、[美]哈译德等著:《美国民事诉讼法导论》,张茂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5、[美]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36、[美]昂格尔著:《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7、[美]卡多佐著:《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38、[美]伯尔曼著:《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39、[美]庞德著:《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0、[美]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41、[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2、[美]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宠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43、[英]梅因著:《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44、[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上册)1961年版,(下册)1963年版。
    45、[德]克罗林庚著:《德国民事诉讼法律与实务》,刘汉富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6、[意]贝卡利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47、[意]卡佩莱蒂编:《福利国家与接近正义》,刘俊祥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8、[意]卡佩莱蒂等著:《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徐昕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9、[日]兼子一竹下守夫著:《民事诉讼法》,白绿铉译,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50、[日]谷口安平著:《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1、[日]小岛武司等著:《司法制度的历史与未来》,汪祖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二)论文类:
    (1)梁慧星:《诚实信用原则与漏洞补充》,载《法学研究》1994年第2期。
    (2)张卫平:《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重述》,载《法学研究》1995年第6期。
    (3)马长山:《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的关系及其实践把握》,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
    (4)楼建波、刘燕:《合同自由原则的限制及其与诚实信用原则的关系》,载《中外法学》1995年第6期。
    (5)苏亦工:《诚实信用原则与中华伦理背景》,载《法律科学》1998年第3期。
    (6)张素华:《诚实信用原则对契约自由的限制》,载《法学杂志》1999年第4期。
    (7)黄列:《美国律师在诉讼中的道德危机》,载《外国法评译》1996年第2期。
    (8)汪渊智:《论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载《法学研究》1995年第5期。
    (9)林刚、冯跃芳:《论诚实信用原则),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4期。
    (10)潘丽华:《论宣誓制度》,载《法律科学》1999年第4期。
    (11)李丕赋:《适用诚实信用原则认定管辖权异议》,载《中国律师》1999年第8期。
    (12)龙云辉:《诚实信用原则;律师执业的基本准则》,载《中国律师》,1999年第12期。
    (13)裴军辉:《当事人举用伪证的防治》,载《中国律师》2001年第2期。
    (14)陈成建:《建立对民事诉讼伪证着的惩治体系》,载《中国律师》2001年第4期。
    (15)杜闻:《简论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1期。
    (16)粱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2期。
    (17)邱本:《从契约到人权》,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6期。
    (18)蔡章麟:《债权契约与诚实信用原则》,载刁荣华主编:《中国法学论著选集》,译林出版社1976年版。
    (19)张国炎:《诚实信用原则的作用》,载《政治与法律》1999年第4期。
    (20)江平等:《论新合同法中的合同自由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载《政法论坛》1999年第1期。
    (21)黄辉等:《被害人诚诉义务初论》,载《当代法学》2001年第1期。
    (22)[日]营野耕毅:《诚实信用原则与禁止权利滥用法理的功能》,载《外国法评译》1995年第2期。
    (23)何文燕:《民事审判行为及其规制研究》,载《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5期。
    (24)陈红,《诚实信用原则与自由裁量》,载《法学》1997年第4期。
    (25)张卫平:《论民事诉讼中失权的正义性》,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
    (26)刘荣军:《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4期。
    (27)顾培东:《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3期。
    (28)顾培东、张建魁:《我国民事经济审判制度的价值取向》,载《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29)石志泉:《诚实信用原则在诉讼上之适用》,载杨建华主编:《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上),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7月版。
    (30)蔡章麟:《民事诉讼诉讼上诚实信用原则》,载杨建华主编:《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上),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7月版。
    (31)张成龙:《论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司法原则》,载《当代法学》2000年第6期。
    
    
    (32)张国炎等《诚实信用原则和现代社会法治目标》,载《政治与法律》2000年第5期。
    (33)李正华:《论自由裁量权》,载《当代法学》2000年第4期。
    (34)孟勤国等:《削弱司法自由裁量权与提高成文法的地位》,载《法学》2000年第10期。
    (35)林晓霞:《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新评价和构建我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载《法学评论》1997年第6期。
    (36)肖晗;《民事伪证行为探析》,载《当代法学》2001年第4期。
    (37)聂明根:《民事诉讼法上诚实信用原则研究》,载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4月版。
    (38)赵群;《论诚实信用原则及其适用范围》,载《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39)吴少先:《论诚实信用原则及其实践运用》,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40)刘荣军:《民事诉讼行为瑕疵及其处理》,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3期。
    (41)王福华:《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论》,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4期。
    (42)齐树洁等:《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思考》,载《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泉州)2000年第4期。
    (43)戚渊:《试论我国行政法援引诚实信用原则之意义》,载《法学》1993年第4期。
    (44)孟勤国:《质疑“帝王条款”》,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2期。
    (45)占善刚:《对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初步检讨》,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3期。
    (46)范进学:《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载《法学评论》1998年第2期。
    (47)徐爱国;《英美法中“滥用法律诉讼’的侵权责任》,载《法学家》2000年第2期。
    (48)张汉昌:《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现存缺陷及其完善研讨》,载《法学家》2000年第3期。
    (49)徐国栋:《诚实信用原则的概念及其历史沿革》,载《法学研究》1989年第4期。
    (50)江伟,吴泽勇:《证据法若干基本问题的法哲学分析》,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
    (51)李浩:《我国民事证据制度的问题与原因》,载王利明等主编:《中国证据法的立法研究与应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