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革命文学”论争与阶级文学理论的兴起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27年底到1928年初,因为大革命的失败,中国共产党的实际政治活动大受挫折,但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却借此获得了独立性,共产主义文人在大分化之后,也开始产生新的聚合,活力逐渐恢复;又由于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政治境遇的恶化等原因,“革命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的旗帜于是被隆重打开。但与此同时,面对声势凌厉的革命文学家的批判行为,不仅右翼文人(如梁实秋)、而且倾左翼文人(如鲁迅、茅盾),都对革命文学派展开了回击,于是产生“革命文学”论争。通过这一持续约两年的论争,阶级文学理论得到深化和宣扬,左翼文人对阶级文论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也渐趋一致,这为“左联”的成立提供了基本前提。本文通过细密分析相关文本,考索各派所依据的理论资源,紧密联系历史脉络,在纷繁的论争中挖掘出了若干基本问题,并做了集中探讨。
     论文主体分六章,每章围绕一到两个核心问题展开论述。第一章细致发掘出太阳社和创造社所依据的域外理论资源,尤其对创造社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做了更有证据的论证,对二社的论争获得了新的认识,并据此展开了透视“革命文学”论争的新视角。其后两章即从第一章的研究结果出发,通过考察后期创造社的“阶级意识”和“实践”概念,揭示出他们在展开“革命文学”批判活动时所依恃的理论的新鲜特质,于是较深入地阐发了那些围绕着这些问题的论争的主要意涵。第四章围绕处于阶级文学理论之核心的阶级性与人性的关系问题展开,探讨了“革命文学”的合法性论证路径的转变及左翼与梁实秋之间的主要分歧,并紧扣双方的理论资源,细致呈现出双方的合理性与偏颇。第五章则围绕着革命文学的现实维度展开,集中探讨了文学与宣传的关系,以及革命文学家对现实的崭新理解,辨析了历史必然性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第六章则从探讨知识分子和小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出发,揭示出在阶级革命理论日益征服人心的情况下,知识分子如何因应自己的小资产阶级身份,在不同路径的比较中,对知识分子的自我理解机制也获得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细致考察主要发生于1928-1929年的“革命文学”论争,论文拓宽并深化了对阶级文学理论的理解,更全面地呈现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理论起源的图景;对研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此后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些有借鉴意义的视角和若干理论探讨的前提。
From the end of 1927 to early 1928,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et setbacks in political activities as a result of the failure of the Great Revolution. But the ideology of communism therefore obtained independence. Meanwhile the communist literati began to gang up again after a huge division, with vitality reviving; Since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of Communist intellectuals degenerated, the flag of Revolution Literature and Proletarian Literature was seriously advocated. In the face of fierce criticism from the revolutionary literati, not only right-wing literati (such as Liang Shih-chiu), but also literati which inclined to left-wing (such as LuXun, MaoDun), fought back against the revolutionary literary group. All of which generated the controversy of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Through the two-year long debate, proletarian literary theory was deepened and propagandized. Left-wing literati came to make consensu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proletarian literary theory, which laye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League of the Left-wing Writers. By probing into the relevant texts and their theory resources, contacting with history track, this paper digs up some fundamental issues through complex debates.
     The body of this paper contains six chapters, with each chapter focusing on one or two core issues. Chapter I excavates oversea theory sources of the Sun Club and the Creation Club, proves the immediate relation between Creation Club and Western Marxism, and then gets some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debate between two groups. On the groud of Chapter I, the next two chapters start by examining two concepts—"class consciousness" and "Practice" of the post-Creation Club, reveal the fresh traits of the post-Creation Club's revolutionary theory, thus make a more in-depth explication of those debates. Chapter IV focuses on the core issue of Class Literary theor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 nature and human nature, and explor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legitimacy arguments for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This chapter also explores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left-wing and Liang Shih-chiu, by grasping both sides' theoretical resources closely, showing the rationality and bias of the two parties. Chapter V revolves around the Revolutionary Literary theory's view of reality.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ropaganda as well as revolutionary writers's new understanding of reality,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and the reality. Chapter VI starts from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igentsia and small bourgeoisie, revealing that in a situation which class revolutionary theory conquered people day by day, intellectuals how to reply their their bourgeois identity. By means of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paths, this chapter acquires an in-depth comprehension for intelligentsia's self-understanding mechanism.
     Through meticulous investigations on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debates occurred mainly in 1928 to 1929, this paper broaden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class literary theory, and presents a more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origin of Chinese proletarian literature theory. It also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and premises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Proletarian Literature's development hence 1930.
引文
1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南京建国月刊社1935年版,第22页。
    2对中国革命话语在清末传播的系统考察,参看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参看金观涛:《革命观念在中国的起源和演变》,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69-373页。
    4中国之新民(梁启超):《释革》,《新民从报》第22期,1902年12月14日,第1-2页。
    5中国之新民(梁启超):《释革》,《新民从报》第22期,1902年12月14日,第1页。
    6(英)彼得·卡尔佛特:《革命与反革命》,张长东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7参看(英)彼得·卡尔佛特:《革命与反革命》,第8-18页。
    8(英)彼得·卡尔佛特:《革命与反革命》,第19-20页。
    9(英)彼得·卡尔佛特:《革命与反革命》,第20页。
    10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71-72页。
    11参看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第74-78页。
    12毛洋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战士周报》第35-36期合刊,1927年3月5日第6页。
    13参看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1页前后。
    12张玉法编:《晚清革命文学》,台北:经世书局1981年版,第98页。
    15张玉法:《晚清革命文学·序》,《晚清革命文学》,第1页。
    16《革命与文学》(原作者不详),绾章译,《进步》第1卷第6期,1912年4月。
    17汪精卫:《(南社从选>汪序》,初刊《民国日报·国学周刊》,1923年11月28日,收入胡朴安编:《南社从选》,国学社1924年印行,第1-2页。
    18西啼(郑振铎):《文学与革命》,《文学旬刊》第9期,1921年7月30日。对郑振铎此一时期功利性文学观的来源及史深入的分析参看(日)尾崎文昭:《郑振铎倡导“血和泪的文学”和费觉天的“革命的文学”论——五四退潮后的文学状况之二》,程麻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1991年第1期。
    19鲁迅:《摩罗诗力说》,《河南》第7期,1908年8月,《鲁迅全集》第1卷,第73页。
    20鲁迅:《摩罗诗力说》,《河南》第7期,1908年8月,《鲁迅全集》第1卷,第89页。
    21鲁迅:《摩罗诗力说》,《河南》第7期,1908年8月,《鲁迅全集》第1卷,第98-99页。
    22与法俄等国的革命相随相生的“革命文学”在1920年代初中期的中国曾被集中介绍,比如1922年《东方杂志》第19卷第20期便辟专栏介绍了各国的革命文学,计有幼雄:《美国革命文学与贵族精神的崩坏》;化鲁:《俄国文学与革命》;叆叇:《革命德意志之诗人及剧作家》;幼雄:《法国反军国主义的文学》,1922年10月25日。其他较重要的介绍国外“革命文学”的作品还有Ida Treat Ozneil:《俄国文学与革命》,沈雁冰译,《文学周报》第96期,1923年11月12日;瞿秋白:《赤俄新文艺时代的第一燕》,《小说月报》第15卷第6期,1924年6月10日;蒋光赤:《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自《创造月刊》第1卷第2期(1926年4月16日)开始连载。
    23代英:《文学与革命(通讯)》,《中国青年》第31期,1924年5月17日,第14页。
    24参看(澳)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恭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25蒋鉴:《请知识阶级提倡革命文学》,《民国日报·觉悟》,1924年6月18日。
    26秉丞(叶圣陶):《杂谈·一·“革命文学”》,《文学旬刊》第129期,1924年7月7日。
    27许金元:《为革命文学再说几句语——第一百二十九期(文学>上一篇杂谈底读后感》,《民国日报·觉悟》,1924年7月12日,第2页。
    28泽民:《文学与革命的文学》,《民国日报·觉悟》,1924年11月6日,第3页。
    29参看本论文第一章的相关论述。
    30成仿吾:《革命文学与他的永远性》,《创造月刊》第1卷第4期,1926年6月1日,第3页。
    31郭沫若:《革命与文学》,《创造月刊》,1926年第1卷第3期,1926年5月16日,第6-7页。
    32参看王烨:《新文学与现代传媒》,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邢照华:《黄埔“血花剧社”及其社会动员功能探析》,《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程凯:《革命文学叙述中被遮蔽的一页——1927年武汉政权下的“革命文化”、“无产阶级文化”言论》,《现代中国》第7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鲁迅:《文艺和革命》,《语丝》第4卷第7期,1928年1月28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583页。
    34更深入的分析参看本论文第四章第二节。
    35参看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第168-172页。另参瞿秋白:《中国革命低落吗?》,《布尔塞维克》第18期,1928年2月20日。
    36参看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第185-189页。
    37参看杨辛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第174-175页。
    38参看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第133-137页。
    39参看《中央“八七”紧急会议记录》,《中央档案馆从刊》,1987年第2期。
    40《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原载1927年《中央通讯》第1期,收入中共中央党史征集委员会、中央档案馆编:《八七会议》,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17页。
    41《最近组织问题的重要任务议决案》(1927年1l月14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1927),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69-470页。此决议案由瞿秋白起草,参看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190页。
    42《最近组织问题的重要任务议决案》(1927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1927),第470页。
    43《最近组织问题的重要任务议决案》(1927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1927),第471页。
    44参看杨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第187页。
    45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1944年3月3日4日),《周恩来选集》(上),第180-181页。
    46参看姚金果等:《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大革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20-421页。
    47杨奎松:《向忠发是怎样一个总书记?》,收入氏著《民国人物过眼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1页。周恩来的回忆出自其《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原始稿。
    48鸣秋:《最近共产党的文艺暴动计划》,《再造旬刊》第18期,1928年9月2日,第10页。
    49在中共内部,对“杀人放火”的“小资产阶级”式质疑以及党组织对其正当性的论证,参看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第176页。
    50鸣秋:《最近共产党的文艺暴动计划》,《再造旬刊》第18期,1928年9月2日,第11页。
    51参看麦克昂(郭沫若):《英雄树》,《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1928年1月1日。
    52中共对文艺领域的活动在当时未加重视可重点参看夏衍:《懒寻旧梦录》,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4页;冯乃超:《革命文学论争·鲁迅·左翼作家联盟——我的一些回忆》,《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3期,第25页。
    53更深入的论述可参看本论文第一章第一节。
    54参看本论文第四章的相关论述。
    55鸣秋:《最近共产党的文艺暴动计划》,《再造句刊》第18期,1928年9月2日,第12-13页。
    56王独清:《展开》第1卷第3期,1930年12月30日,收入《创造社资料》第672页。
    57参看咸立强:《,寻求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204-207页。
    58许寿裳曾问及鲁迅对广州印象如何,鲁迅答说:“革命策源地现在成为革命的后方r,还不免是灰色的。”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59参看《革命时代的文学——四月八日在黄埔军官学校讲》,《黄埔生活》周刊第4期,1927年6月12日;《在钟楼上(夜记之二)》,《语丝》第4卷第1期,1927年12月17日。
    60鲁迅:《小杂感》,《语丝》周刊第4卷第1期,1927年12月17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556页。
    61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第358页。
    62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第382-383页。
    63参看本论文第五章第二节的相关论述。
    64在《从牯岭到东京》中,茅盾也说道:“我就不能自信做了留声机吆喝着:‘这是出路,往这边来!’是有什么价值并且良心上自安的。”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期,1928年10月10日。
    65参看赵璕:《(从牯岭到东京)的发表及钱杏邨态度的变化——(《幻灭》(书评))、(《动摇》(评论))和(茅盾与现实)对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5年第6期。
    66自清:《那里走——呈萍郢火柴四君》,《一般》第4卷第3期,1928年3月,第371-372页。
    67自清:《那里走——呈萍郢火栗四君》,《一般》第4卷第3期,1928年3月,第372-373页。
    68(澳)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第383页。
    69参看(澳)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第六章《一个政党,一种声音:国民党宣传部》的相关论述。不过时在毛泽东主管的宣传部任职的朱其华又指责毛洋东在掌管宣传部时无所作为:朱其华在国民革命时系激进一派,或许是有此观感的主要原因。参看柳宁(朱其华):《一个无产者的自传》,桂林:胜利出版社1941年版,第3-6页。
    70参看(澳)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第七章《唤醒的机构:政府、政党和军队中的宣传部门》的相关论述。
    71另参李一氓:《李一氓回忆录》,第51-54页。
    72郭沫若:《脱离蒋介石以后》,《中央副刊》第44期,1927年5月7日,第52-53页;《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3卷,第167-168页。
    73郭沫若:《神泉》,《小说》第1卷第3期,1948年9月,《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3卷,第267-268页。
    74《一只手》脱稿日期参看《创造月刊》第1卷第11期,1928年5月1日,第33页。考虑到作品的篇幅,很可能是前几日已经开始了创作,也有一定的补写旧稿的可能。
    75郭沫若赴港日期当在10月7日,这虽然与他在《神泉》中的回忆不相符合,但综合多种情形考虑,这是最可能的日期,最有力的证据之一是与茅盾一路同行、后又同船赴港的安琳(彭猗兰)的回忆,参看彭猗兰:《人间正道是沧桑——忆南昌起义前后的黄埔军校女生队》,《湘潮》2008年第8期。
    76宋彬玉:《郭沫若和成仿吾》,原载《四川大学学报·郭沫若研究专刊》第4集,1983年2月,引自《成仿吾研究资料》第142负。成仿吾的对收信日期的回忆参看宋彬玉、张傲卉:《成仿吾年谱简编》,《成仿吾研究资料》,第26页。
    77南昌八一纪念馆编:《南昌起义》,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561页。
    78《李立三报告——八一革命之经过与教训》(1927年10月),《南昌起义》,第94-96页。
    79《政治纪律决议案》(1927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1927),第478-480页。
    80《政治纪律决议案》(1927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1927),第483页。
    81郑伯奇:《创造社后期的革命文学活动》,引自饶鸿竞等编:《创造社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70-871页。
    82参看咸立强:《寻求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第242页。
    83参看宋彬玉、张傲卉:《成仿吾和创造社》,《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2期,第132页。
    84潘汉年:《我重回上海》,《幻洲·十字街头》,1927年9月,第2页。
    85李一氓:《李一氓回忆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86阳翰笙:《凤雨五十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27页。
    87李一氓:《李一氓回忆录》,第101页。
    88参看赵新顺:《太阳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8-29页。
    89杨邨人1925年入党,1926年武昌高师国文系毕业后即被党组织派往广州,任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教导主任。参看陈梦熊:《杨村人其人其事》,《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8年第3期。
    90孟超1924年进入共产党控制的上海大学中文系学习,五卅期间参加了沪西工人的宣传组织活动,1925年入党。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时,加入上海大学学生军。“四·一二”后赴武汉,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编辑科工作。回到上海后在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任职。参看王欣荣、卢正言:《活动在政治与文学之间的孟超》,《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91参看程凯:《革命文学叙述中被遮蔽的一页——1927年武汉政权下的“革命文化”、“无产阶级文化”言论》,《现代中国》第7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2杨邨人:《太阳社与蒋光慈》,《现代》第3卷第4期,1933年8月,第470-471页。
    93参看吴泰昌记述:《阿英忆左联》,《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第16-17页。
    94参看黄药眠:《黄药眠口述自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95又,郑伯奇为此在l1月19日再次拜访了鲁迅。参看郑伯奇:《创造社后期的革命文学活动》,《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从刊》第2辑,1962年8月,《创造社资料》第873页;《鲁迅全集》第16卷第46页、第47页。
    96《261108致许广平》,《鲁迅全集》第11卷,第606-607页。
    97《中国文学家对于英国知识阶级及一般民众宣言》,《洪水》半月刊第3卷第30期,1927年4月1日。
    98《鲁迅日记》1927年9月24日,《鲁迅全集》第16卷第37页。另参《270925致李霁野》,《鲁迅全集》第12卷,第76页。
    99《<创造周报>优待订户》,《时事新报》1927年12月3日,引自《创造社资料》第482页。
    100《(创造周报)复活了》,《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初版本,1928年1月1日,
    101此一错误不能完全排除是因创造社老成员消极抵制而产生的可能。
    102另外,在12月15日出版的《洪水半月刊》停刊号上,刊登了一篇《(洪水)停刊以后——怎样呢?》的创造社出版部启事,里面规划了创造社未来的刊物出版计划,并预告了《文化批判》的出版,但对《创造周报》的复刊只字未提,旧议之废,已然可知。参看《洪水》半月刊第3卷第36期,1927年12月15日。
    103对此一方面失误的较详细辨正参看朱时雨:《关于创造社攻击鲁迅问题的一种流行观点质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1987年第1期。
    104郑伯奇:《创造社后期的革命文学活动》,《创造社资料》第870页。
    105冯乃超:《鲁迅与创造社》,《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1辑;《创造社资料》第904页。
    106参看本论文第一章的相关论述。
    107郭沫若:《“眼中钉”》,《拓荒者》第4-5期合刊,1930年5月10日;《创造社资料》,第666页。
    108麦克昂(郭沫若):《文学革命之回顾》,《文艺讲座》第1册,1930年4月10日;《创造社资料》,第661页。
    109郑伯奇:《不灭的印象》,《作家》第2卷第2期,1936年12月,收入《郑伯奇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15页。
    110郭沫若:《跨着东海》,《今文学从刊》1947年10月30日;《创造社资料》,第829页。
    111联合鲁迅的计划自然是由郑伯奇提出,在写作于1928年的《“眼中钉”》中郭沫若尚且.承认。另外,郭沫若在40年代的回忆中,常以后见之明表示自己虽然认可创造社的理论提倡,但对于他们的批判活动(尤其是批判鲁迅)感到过于左倾,并否认自己曾参与其中。实际上,郭沫若当时的批判活动的激烈程度甚至超过后期创造社新进成员。参看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1946年10月1日;《一封信的回答》,《人世间》第2卷第1期,1947年10月1日;《跨着东海》,《今文学丛刊》1947年10月30日。
    112一般来讲,创造社可分作前、中、后三期,参看黄淳浩:《创造社分期刍议》,收入黄侯兴主编:《创造社从书·理论研究卷》,学苑出版社1992年版,第278-289页。本论文为论述方便,行文中有时会把前、中期泛称作前期。
    113王独清:《创造社——我和它的始终与它底总账》,《展开》半月刊第1卷第3期,1930年12月20日;《创造社资料》第677页。
    114王学文,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经济部毕业,师事河上肇,兴趣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领域。“四·一二”政变后在日本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回国奔赴武汉参与革命活动,7月返回日本,不久又回到上海,加入了创造社。参看王学文:《师事河上肇先生》,《人民中国》,1981年10月号。
    115后期创造社同人回国前在日本的一些活动情况可参看(日)小谷一郎:《“四·一二”政变前后后期创造社同人动向——从与留日学生运动的关系谈起》,秋实译,载刘柏青等主编:《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第2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16参看上海师大鲁迅著作注释组:《郑伯奇谈“创造利”“左联”的一些情况》,《鲁迅研究资料》(6),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2页
    117参看Julien Freund《韦伯的学术》和Wolfgang Schluchter《价值中立与责任伦理——韦伯论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中的相关论述,载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4-98页,第103-151页。
    118参看画室(冯雪峰):《革命与知识阶级》,《无轨列车》第2期,1928年9月25日,第43-51页。
    119参看何凝(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鲁迅杂感选集》,上海青光书局1933年版。
    120参看李何林编:《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1917-1937》之第二编第二章、第三章,上海生活书店1939年版。
    121参看程凯:《国民革命与“左翼文学思潮”发生的历史考察(1925-1929)》(2004),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中文系,第40-41页。
    122参看李何林:《左联成立前后十年的新文学》,收入李何林等:《中国新文学史研究》,北京新建设杂志社1951年版,第60页前后。
    123参看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1年版,第147-154页。
    124参看复旦大学中文系1957级文学组学生:《中国现代文艺思潮斗争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版,第138页前后。
    125《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1966年2月),《人民日报》,1967年5月29日。
    126参看程凯:《国民革命与“左翼文学思潮”发生的历史考察(1925-1929)》(2004),博士学位论文,北 京大学中文系,第47-48页。此一小节的综述对程凯博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对相关问题的细致梳理多有借重,特作说明。
    127孙玉石:《关于“革命文学”论争性质的一点看法》,《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77年第5、6期合刊。
    128这类例子很多,比如李何林:《冯雪峰在革命文学论争中保卫鲁迅》,《鲁迅研究月刊》,1986年第1期。支克坚:《从新的思想高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评论》,1983年第3期。
    1299比如西羽:《关于革命文学论争的若干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1979年第1期:顾农:《“革命文学”论战与鲁迅思想的变迁》,《齐鲁学刊》,1980年第2期;邵们周:《试论茅盾与“革命文学”论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
    130吴俊:《论“革命文学”与三十年代后中国新文学的发展》,《齐鲁学刊》,1988年第6期。
    131万同林:《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裂变——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反思》,《学术研究》,1989年第1期。
    132斋藤敏康:《福本主义对李初梨的影响——创造社“革命文学”理论的发展》,刘平译,程广林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1983年第3期。
    133后题名《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134秋阳:《从“革命文学论争”看文艺批评》,《南方文坛》,1991年第6期。
    135吴中杰:《“革命文学”论争简说》,《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1期。
    136张炯:《发扬革命文学的光荣传统——纪念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六十五周年》,《求是》,1995年第5期。
    137杨春时:《“革命文学”对五四文学的批判平议》,《哈尔滨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1比如卷帙颇繁的刘炎生的《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廖超慧的《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武汉出版社1997年版)对此一论争均只字未提。
    2这种表述在“革命文学”论争时期即已建立,所以因循至今,和茅盾的说法大概直接相关:“记得去年春初,《太阳月刊》和《文化批判》(创造社的)还有些互相攻汗的文字,很不能讳饰地在互争‘革命文学’的正统,或是‘发见权’……实在是很无聊的。”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第8卷第20期,1929年5月,《茅盾全集》第19卷,第204页。另外,弱水(潘梓年)在二社论争尚未结束之时,也曾对他们争夺“革命文学”的首创权提出过批评,认为是“英雄思想”作祟。弱水:《谈现在中国的文学界》,《战线周刊》第1卷第1期,1928年4月l日。其实,对首创权的争论只是整体论争极小的一个部分,只具有附属的意义。
    3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号,1928年2月15日,第13页。
    4这一问题其实颇为复杂。比如有认同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观,也认同“革命文学”,但小认同无产阶级文学可以成立的托洛茨基;也有认同阶级斗争观(非马克思主义的),但不认同无产阶级文学的无政府主义者。
    5成仿吾是贯穿前后期创造社的元老人物,1921年即从日本回国,所以他没有在日本受到过福本主义的系统训练。不过,他1928年的理论文章具有鲜明的福本主义色彩,显然是自觉学习过福本主义。
    6成仿吾:《祝词》,《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1-2页。
    7杨邨人:《太阳社与蒋光慈》,《现代》第3卷第4期,1933年8月,第473页。
    8参看《郑伯奇谈“创造社”“左联”的一些情况》,《鲁迅研究资料》(6),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9蒋光慈:《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太阳月刊》第1期,第3-4页,1928年1月1日,第3页。
    10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第2期,1928年2月1日,第1-2页。
    11郑超麟:《谈蒋光赤》,《郑超麟回忆录》(下),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340页。
    12郑超麟:《谈蒋光赤》,《郑超麟回忆录》(下),第342-343页。
    13冯乃超:《革命文学论争·鲁迅·左翼作家联盟——我的一些回忆》,《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3期。
    14《郑超麟回忆录》(上),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287页。
    15李初梨也回忆了陈独秀派对创造社成员的争取,与冯乃超回忆的情形近似,但都主要集中于六大和他们 入党之后。参看李初梨:《六届四中全会前后纪事》(李海文整理),《中共党史资料·第73辑》,中共党史小版社2000年版,第44页。
    16《郑超麟回忆录》(上),第289页。
    17瞿秋白当时对蒋光慈的态度可能已经不是很好,这主要表现在二人的交往已几乎没有(虽然瞿秋白事务繁忙可能也是重要原因)。又如瞿秋白曾在蒋刚离开他家门之后就对人说“这个人没有天才”,参看《郑超麟回忆录》(下),第343页。瞿秋白后来还曾对蒋光慈《丽莎的哀怨》(1929)十分不满,并派人和他谈话,蒋对此大发脾气。参看《冯乃超同志谈后期创造社、左联和鲁迅》,《鲁迅研究月刊》,1983年第8期。
    18参看《郑超麟回忆录》(上),第286-289页。
    19《郑超麟回忆录》(下),第181页。
    20《郑超麟回忆录》(下),第180页。
    21《编后》,《太阳月刊》第5期,1928年5月1日,第1-2页。
    22据杨邨人回忆,“批评大会”是由创造社发起。杨邨人:《太阳社与蒋光慈》,《现代》第3卷第4期,1933年8月,第473页。详下引文。
    23厚生:《知识阶级的革命份子团结起来》,《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15日。这是成仿吾第二次呼吁“团结”,在《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作于1927年11月23日,载《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一文中,他已经在结尾呼吁过“革命的‘印贴利更追亚’团结起来!”。不过上一次呼吁的“团结”,重点在强调没有中间立场的存在,号召知识分了自觉果断地站到无产阶级阵营中来,与本次呼吁重点不同。
    24《郑超麟回忆录》(下),第179页。
    25以上参看张云:《潘汉年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2-53页。李一氓的《李一氓回忆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和阳翰笙的回忆录《风雨五十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对这段历史的细节均未予涉及。
    26冯乃超:《革命文学论争·鲁迅·左翼作家联盟——我的一些回忆》,《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3期。
    27杨邨人:《太阳社与蒋光慈》,《现代》第3卷第4期,1933年8月,第473-474页。
    28杨邨人在《太阳社与蒋光慈》中说:“这样,太阳社和创造社,就在虽有开联席会议自我批判的决议而无实行的状况之下联合战线向鲁迅反攻。”《现代》第3卷第4期,1933年8月,第474页。
    29蒋光慈夫人吴似鸿追忆了蒋光慈生命最后两年交往的朋友,没有一个创造社成员。吴似鸿的回忆同时还表明蒋光慈和左联一般成员(创造社成员占了极大比重)的关系也不融洽。参看吴似鸿:《我与蒋光慈》,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3页。
    30张资平:《读(创造社)》,《絮茜》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1月15日;史若平编:《成仿吾研究资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65页。
    31两社的理论日后则日趋融合,详下文相关论述。
    32冯乃超:《革命文学论争·鲁迅·左翼作家联盟——我的一些回忆》,《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3期。
    33有研究者直接根据《太阳月刊》第5期的“编后”检讨,推断论争受到了党的干预,似乎不妥。不过他详细论证了这次论争导致了我们社的成立,并认为我们社是这次论争后党为了维护团结的局面而促成建立。参看段从学:《关于我们月刊>和我们社》,《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1期。
    34李江:《冯乃超年谱》,《冯乃超研究资料》,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5页。这一会见大概发生于1928年2月10日,参看郭沫若:《离沪之前》,《现代》第4卷第1-3期,1933年11月-1934年1月,《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3卷,第294页:王慕民:《朱镜我评传》,宁波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
    35参看《郑超麟回忆录》(上),第188-189页、第202-203页。
    36《郑超麟回忆录》(上),第290页。
    37《冯乃超同志谈后期创造社、左联和鲁迅》,《鲁迅研究月刊》,1983年第8期。
    38蔡和森从9月初开始受到党内的严重批判,虽然还担任着名义上的宣传部部长,但部长的职权显然已经开始失落,10月4日由中央决定移交给李立三。蔡和森同时被开除中央政治局常委资格,由李立三接替。参看李永春:《蔡和森年谱》,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9-320页。因而在9月时,李立三应该已经开始逐渐掌握中宣部;此时的他,无疑也需要发展自己的力量。
    39李江:《冯乃超年谱》,《冯乃超研究资料》,第95页。
    40参看《冯乃超研究资料·编后记》,《冯乃超研究资料》,第392页。后来周而复推测该地址为大西洋西餐馆,他的依据也是冯乃超年谱编撰者的话,参看周而复:《往事回首录》,《新文学史料》,1992年第1期。
    41朱时雨:《朱镜我生平琐记》,《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1期。
    42王慕民:《朱镜我评传》,第80页。
    43李初梨:《六届四中全会前后纪事》(李海文整理),《中共党史资料·第73辑》,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43页。
    44宋彬玉等:《创造社16家评传》,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312页。
    45比如《校史人物简介——彭康》,《山东大学校史资料》,1982年12月第4期;《山东大学百年史(1901-2001)》,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46比如张希仁主编:《江西教育人物》,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73页;何东等主编:《中国革命史人物词典》,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第702页;陈修良:《正气长存——深切怀念彭康同志》,《陈修良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463页。
    47陆根书、龚诞申、王文生、贾箭鸣:《彭康》,《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传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90页。此文改题《彭康教育思想与实践述略》,又发表于西安交通大学编:《彭康纪念文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0-397页。
    48参看王慕民:《朱镜我评传》,第78-79页。
    49参看刘露茜、刘新科:《为创建社会主义理工科大学而奋斗——记哲学家、教育家彭康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大学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实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百年树人——上海交通大学历任校长传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页。
    50参看宋彬玉等:《创造社16家评传》,第286页、第334-335页。
    51虽然年谱未声明彭康是和其其它四人一同入党,但大概是由于体例所限;年谱编撰者霍有光即是《彭康纪念文集》执行主编,而该文集收入了认定彭康和其它四人1月一同入党的文章《彭康教育思想与实践述略》——即上文提到的两校专家联合撰写的彭康传记,对彭康入党的说明,除年谱更简略外,二者如出一辙,参看《彭康纪念文集》,第362页。
    52《彭康纪念文集》,第24页。
    53按惯例,应该还有一人,但在各种资料中对此均未有提及。
    54郑伯奇:《创造社后期的革命文学活动》,《创造社资料》,第870页。
    55郑伯奇:《创造社后期的革命文学活动》,《创造社资料》,第874页。
    56参看咸立强:《寻求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第237-244页。上面关于创造社的背景资料也有取自本书处,同时对其其讹误做了修正。
    57郑伯奇:《创造社后期的革命文学活动》,《创造社资料》,第874页。
    58成仿吾也具备接受新理论的主观能力:他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在日本生活了12年。又具备较好的理论功底,精通英文,德文也有较高水平。参看郑伯奇:《忆创造社》,原载《文艺月报》1959年第5、6、8、9号,引自《创造社资料》,第844页。但也须说明的是,成仿吾去日本前对福本主义应该没有多少了解,他在日本的最初计划是吸收人才发展戏剧运动,大概得到了冯乃超的支持,被李初梨等其他后期创造社成员否定之后,才转向引进福本主义的批判理论。参看李初梨1980年12月27日谈话记录,载宋彬玉等:《创造社16家评传》,第304-305页。
    59参看黎活仁:《福本主义对鲁迅的影响》,载氏著《卢卡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27页。
    60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在1928年2月1日日购进了《历史与阶级意识》的日译本《阶级意识(?)何(?)》,《鲁迅全集》第16卷,第68页。
    61资料调查自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网站。从卢卡奇和柯尔施的著作1927年在日本被集中出版的情况也可看出福本主义其时在日本的影响力。
    62福本和夫的名字在他们的著作中反倒几乎没有被提及。受制于当时汉语的学术表达能力,该译本今天读来十分晦涩,正文和注释也略有删节,但意义传达在整体上仍是完整的。
    63参看《彭康年谱》、《彭康早期著作、译作目录》,载《彭康纪念文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25页、第231页。方克立主编的《中国哲学大辞典》亦把此书作者写作考茨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51-652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赵利栋亦把它误作考茨基,见其《略论20世纪2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出错之处见作者未删节稿http://jds.cass.cn/Article/20051029142823.asp.推测它们有相同的信息来源。国家图书馆则把彭康所译此书作者一处着录为考尔茨(原版),一处着录为科尔士(缩微版)。另外,收录材料比较完备的《创造社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则失收此书。
    64可重点参看彭康:《前奏曲》,上海江南书店1929年版,以及本文第二章的相关论述。
    65因彭康更擅长哲学思考,故而在创造社的分工是哲学和意识形态的介绍和批判。李初梨和冯乃超负责文艺理论和批评,朱镜我负责介绍马列经济理论。参看郑伯奇:《创造社后期的革命文学活动》,《创造社资料》,第876页。
    66参看(英)弗雷德·哈利迪:《(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英译本导言》,载(德)卡尔·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671927年7月共产国际通过《关于日本问题的决议》(《一九二七年纲领》),福本主义遭到批判,日共于年底接受共产国际这一决议,开始大规模清算福本主义。参看刘柏青:《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简史》,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60-61页。
    68参看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3-109页,第136-157页;(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177页。
    69参看《(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英译本导言》,《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第18-19页;(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上揭书,第53-54页。与卢卡奇不同的是,柯尔施更强调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的超越,因而更看重马克思的后期著作。参看《(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英译本导言》,上揭书,第25-26页。柯尔施自己认为,他超越了卢卡奇在某些方面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观点似乎完全不同的片面性。参看(德)柯尔施:《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个反批判(1930年)》,上揭书,第74页注20。
    70参看(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第70-75页。
    71国人受制于成见,常常提起福本和夫就想起激进,认为其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统。而如研究者介绍,福本和夫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已经得到日本学界的承认。参黎活仁:《卢卡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27页。
    72(日)福本和夫:《社会进化论——社会底构成及变革过程》,施复亮译,上海大江书铺1930年版,第2-3页。该译本初版作者署名北条一雄,再版即改署福本和夫。
    73参看(日)福本和夫:《社会进化论——社会底构成及变革过程》,第142-156页。
    74参看(日)福本和夫:《社会进化论——社会底构成及变革过程》,第218-219页。
    75参看(日)福本和夫:《社会进化论——社会底构成及变革过程》,第26-33页。福本和夫认为,唯物辩证法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性批判中,“具有下向和上向两种运动。所谓下向运动就是从意识形态批判下降到政治学批判和经济学批判,而上向运动就是由经济学批判上升到政治学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参看王志松:《福本和夫的“唯物辩证法”与中国的“革命文学”——(文化批判>杂志及其周边》,载《东亚人文》第1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64页。
    76卢卡奇对“具体的总体性”、“中介性”(媒介性)的论述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十分多见,比如第56-68 页,第104页,第232页,第236-254页等,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77参看(日)福本和夫:《社会进化论——社会底构成及变革过程》,第155页。
    78(日)福本和夫:《社会进化论——社会底构成及变革过程》,第26-27页。
    79朱镜我:《科学的社会观》,《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42页。
    80参看(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51页注2。另参(英)G.H.R.帕金森:《格奥尔格·卢卡奇》,翁绍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6-69页。柯尔施对恩格斯观点的类似批判参看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第17-18页,注25、26。
    81福本和夫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有直接的批判,参看贾纯:《福本哲学评介》,《日本学论坛》,1982年第3期。
    82参看(日)福本和夫:《社会进化论——社会底构成及变革过程》,第152-153页。
    83参看(日)福本和夫:《社会进化论——社会底构成及变革过程》,第168-172页。
    84参看(日)福本和夫:《社会进化论——社会底构成及变革过程》,第181页。
    85参看(日)福本和夫:《社会进化论——社会底构成及变革过程》,第179页;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8年9月15日,第7页。
    86参看(日)福本和夫:《社会进化论——社会底构成及变革过程》,第218-219页。
    87参看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8年9月15日,第12页。按,李 初梨的这幅图表去掉了福本图表中的“纯经济过程——经济的斗争”的部分,应该是以为其设计的“政治过程”已经包括了经济领域的斗争,这可以从他的图表附注“政治过程”的表现为“工会主义的政治运动”看出来;而福本也是把“纯经济过程”和“政治过程”的斗争统一归纳入“工会运动时代”。
    88参看赵璕:《“革命文学”论争中的“异化”理论——“物化”概念的发现及其对论争分野的重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5年第1期。
    89成仿吾:《全部的批判之必要——如何才能转换方向的考察》,《创造月月刊》第1卷第10期,1928年3月1日。参看王志松:《福本和夫的“唯物辩证法”与中国的“革命文学”——(文化批判>杂志及其周边》,载《东亚人文》第1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73页注22。
    90宋彬玉等:《创造社16家评传》,第302页。
    91当时仅有的一例大概是冯乃超在以词条列举的形式提及对他产生过影响的人物与事件时,提到了福本和夫的名字。冯乃超等:《我的文艺生活》,《大众文艺》第2卷第5、6期合刊,1930年6月1日。
    92参看卢卡奇为《历史与阶级意识》写于1967年的《新版序言》,《历史与阶级意识》,第26页。
    93参看(英)弗雷德·哈利迪:《(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英译本导言》,《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第20页。
    94黄楠森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五卷),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第347页。
    95(美)诺曼·莱文:《卢卡奇论列宁》,张翼星译,载张翼星:《为卢卡奇申辩》,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页。
    96(波)列·科拉科夫斯基:《作为哲学家的布哈林》,高铦译,载《布哈林思想研究(译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1贝。
    97(波)列·科拉科夫斯基:《作为哲学家的布哈林》,《布哈林思想研究(译文集)》,第32页。
    98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版,第143页。
    99《文化批判》第2期,第126页,1928年2月15日,第126页。
    100彭康:《唯物史观底构成过程》,《文化批判》第5期,第13页,1928年5月,第13页。
    101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号,1928年2月15日,第16-17页。
    102(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第129页。
    103(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第134页。
    104在写作于1930年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个反批判(1930年)》中,柯尔施对考茨基、列宁、罗莎·卢森堡的意识形态灌输理论进行了批判,参看《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第68-69页。
    105李初梨:《请看我们中国的Don Quixote的乱舞——答鲁迅(‘醉眼’中的朦胧)》,《文化批判》第4号,1928年4月15日,第5页。
    106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8年9月15日,第12页。
    107参看(英)汤姆·博托莫尔编:《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阶级意识”条目,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5-97页。
    108无疑,列宁主义也是福本和夫理论的源头之
    109郑超麟:《郑超麟回忆录》(上),第184页。另见王凡西:《双山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110参看张泽宇:《留学与革命——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联热潮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页。
    111郑超麟:《郑超麟回忆录》(上),第189页。
    112郑超麟:《郑超麟回忆录》(上),第190页。
    113关于太阳社与藏原惟人新写实主义理论的密切关系的考察,可参看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第三章《太阳社与日本“新写实主义”》,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不过艾晓明并未涉及太阳社转向藏原惟人的机制问题。
    114参看蒋光赤:《经济形式与社会关系之变迁》,《新青年》季刊第2期,1923年12月20日。
    115参看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14页。
    116郑超麟的回忆可以证明这一点,他在谈到旅莫支部压制理论学习的同时指出:“课堂学的又是极粗浅的常识”。《郑超麟回忆录》(上),第194页。
    117蒋侠僧:《唯物史观对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解释》,《新青年》季刊第3期,1924年9月17日。
    118光赤:《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民国日报·觉悟附刊》,1925年1月1日。
    119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太阳阳月刊》第2期,1928年2月1日。
    120参看蒋光慈:《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蒋光慈文集》(4),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84-128页。
    121蒋光慈:《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蒋光慈文集》(4),第123-124页。
    122(俄)亚·波格丹诺夫:《无产阶级的诗歌》,苏汶译,载白嗣宏编选:《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
    123(俄)亚·波格丹诺夫:《无产阶级的诗歌》,《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第24页。
    124(俄)瓦·波梁斯基:《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国际局致全俄无产阶级作家代表大会的贺词》,《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第115页。
    125苏联国立中央文学艺术档案馆,第1230宗,第1卷,第463件,第40页。引自《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第277页。
    126参看钱杏邨:《革命文学与革命情绪——读(幻象的残象>》,氏著《麦穗集》,上海落叶书店1928年版,第1-6页。
    127参看蒋光慈:《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蒋光慈文集》(4),第84-87页,第117页。
    128蒋光慈:《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蒋光慈文集》(4),第110页。
    129《无产阶级作家团体“十月”的思想纲领及艺术纲领》,《拉普资料汇编》(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130《关于对资产阶级文学和对中间派的关系》,《拉普资料汇编》(上),第6-7页。
    131(俄)C·罗多夫:《在射击之下》,《拉普资料汇编》(上),第29页。
    132(俄)瓦尔金:《政治常识与文学的任务》,《拉普资料汇编》(上),第10页。
    133(美)赫尔曼·叶尔莫拉耶夫:《“拉普”——从兴起到解散》,《拉普资料汇编》(上),第323页。
    134(美)赫尔曼·叶尔莫拉耶夫:《“拉普”——从兴起到解散》,《拉普资料汇编》(上),第323页。
    135这样说不代表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这样的极端的思想。
    136(俄)亚·波格丹诺夫:《无产阶级的艺术批评》,《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第42-43页。
    137(俄)亚·波格丹诺夫:《无产阶级的艺术批评》,《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第41-42页。
    138(俄)瓦·波梁斯基:《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国际局致全俄无产阶级作家代表大会的贺词》,《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第115-116页。
    139蒋光慈:《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太阳月刊》第1期,1928年1月1日。
    140蒋光慈在论述俄国诗人叶贤林(叶赛宁)时也说道:“叶贤林对于城市的文化是完全接受了。但是这种接受是他理智的接受,而不是情绪的接受。”蒋光慈:《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1928年1月1日,第84页。
    141蒋光慈:《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太阳月刊》第1期,1928年1月1日。
    142参看蒋光赤:《现代中国的文学界》第二节“粪堆里”,《民国日报·觉悟》,1924年11月23日。
    143蒋光慈:《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蒋光慈文集》(4),第57页。
    144参看汪介之:《回望与沉思——俄苏文论在20世纪中国文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页。
    145在发表于1924年的文章中蒋光慈还不点名地批判了托洛茨基的这一理论。参看蒋侠生:《无产阶级革命与与文化》,《新青年》季刊第3期,1924年8月1日。
    146参看齐晓红:《蒋光慈与“同路人”问题在中国的输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6期。
    147蒋侠生:《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新青年》季刊第3期,1924年8月1日。可注意的是,蒋光慈的理论比较欠缺自洽性,有时会有自相矛盾的论述。
    148参看李衍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介绍和传播》,载李衍柱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4448页。
    149有一个人似乎替蒋光慈察觉到了他的理论的内在张力,那就是郑超麟。他说:“一次,蒋光赤找到我,向我控告《文化批判》对于《太阳》的攻击。蒋光赤写了一篇文章,似乎说:一切知识出于经验。《文化批判》便批评他不对。我一听就知道蒋光赤是错的,他没有读过列宁反对马赫主义的著作。”《郑超麟回忆录》(下),第180页。
    150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3页。“低等动物”、“高等动物”的说法此处引文完全不含譬喻色彩和价值判断。
    151蒋光慈:《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太阳月刊》第l期,1928年1月1日,第1页。
    152(南)普雷德腊格·弗兰尼茨基:《马克思主义史Ⅱ》,胡文建等译,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页。列宁的话出自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批判》,《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0页。列宁的类似论述很多,可参看《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批判》。关于列宁批判马赫主义的背景另请参看(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
    153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第114页。列宁的话同样出自《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批判》。
    154主要指的是《反杜林论》,当时,《自然辩证法》尚未出版。——原注
    155(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第114页。
    156(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辩证法的历险》,杨大春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65-66页。
    157蒋光慈:《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太阳月刊》第1期,1928年1月1日,第4页。
    158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8页。
    159张翼星:《为卢卡奇申辩——卢卡奇哲学思想若干问题辨析》,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203页。关于此一问题,另请参看仰海峰:《重思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列宁与卢卡奇的两种阅读方式比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60(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第47-48页。
    161(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第45页。
    162(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第45页。
    163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
    164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文化批判》第3期有“读者来信”呼吁“使‘文化批判’的理论把握大众”,可见“获得大众”与“把握/掌握大众”,意思基本一致。杨而慨:《我的祝辞》,《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第131页。
    165(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第48页。
    166(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第73页。
    167(匈)卢卡奇:《历史子阶级意识》,第75页。
    168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第7页。
    169仿吾:《打发他们去!》,《文化批判》第2号1928年2月15日,无页码。
    170(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第7页。
    171载《创造月刊》第1卷第10期,1928年3月1日。
    172参看彭康:《“除掉”鲁迅的“除掉”!》,《文化批判》第4号,1928年4月15日。
    173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号,1928年2月15日,第13页。
    174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号,1928年2月15日,第5页。
    175艾晓明援引李初梨的文字时认为“表现”等于浪漫主义,“观照”等于现实主义,自然有根据,但在应用到对太阳社的批判时,则未注意到“表现”的重心发生了转移。参看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113页。
    176李初梨:《一封公开信的回答》,《文化批判》第3号,1928年3月15日,第123页。
    177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号,1928年2月15日,第16-17页。
    178(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第53-54页。
    179(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第55页。
    180(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第56页。
    181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8年9月15日,第20页。
    182参看《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的“阶级意识”条目,第96页。另参(英)G.H.R.帕金森:《格奥尔格·卢卡奇》,第72-74页。
    183参看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号,1928年2月15日,第18-19页。
    184成仿吾:《全部的批判之必要——如何才能转换方向的考察》,《创造月刊》第1卷第10期,1928年3月1日,第5页。
    185成仿吾:《全部的批判之必要——如何才能转换方向的考察》,《创造月刊》第1卷第10期,1928年3月1日,第7页。
    186杨邨人:《读成仿吾的<全部的批判之必要>》,《太阳月刊》第4期,1928年4月1日,第5页。
    187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号,1928年2月15日,第3页。
    188钱杏邨:《关于<现代文学>》,《太阳月刊》第3期,1928年3月1日,第6页。
    189“编者”:《编后》,《太阳月刊》第3期,1928年3月1口,第1页。
    190方璧(茅盾):《欢迎<太阳>!》,《文学周报》第5卷第23期,1928年1月8日。
    191华希理:《论新旧作家与革命文学——读了<文学周报>的<欢迎太阳>以后》,《太阳月刊》第4期,1928年4月1日。
    192此后蒋光慈则多次使用该笔名。据《蒋光慈著译年表》,方铭编:《蒋光慈研究资料》,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1-55页。
    193据吴腾凰、徐航的《蒋光慈评传》:“太阳社的全体成员都是共产党员。社里有自己的党组织,隶属于上海闸北文化支部(第三支部)。蒋光慈是太阳社党小组的组长。党小组的活动一般是在春野书店里进行。瞿秋白对太阳社的工作作了不少指导。”团结出版社2000年版,第324页
    194李初梨:《一封公开信的回答》,《文化批判》第3号,1928年3月15日,第126页。
    195钟员、悊:《普罗列搭利亚特意识的问题》,《文化批判》第3号,1928年3月15日。
    1966后来他们承认钟员实有其人。参看《太阳月刊》第4期和第5期的“编后”。第5期的“编后”说:“上期所说文化批判的来函问题,现在我们知道实有钟员其人,并不是该社所写,特此声明。”1928年5月1日。但这一承认可能并非出自于真心,详见本论文第三章的辨析。
    197华希理(蒋光慈):《论新旧作家与革命文学——读了<文学周报>的<欢迎太阳>以后》,《太阳月刊》第4期,1928年4月1日,第6页。
    198蒋光慈在这里依据阶级理论走向了相对主义,他说,任何观察“只是相对的‘客观的’,而没有纯客观的可能。我们不反对观察,但是我们要问一个作家当观察时,是用那一种的眼光。”所以所有人都是某个阶级立场上进行观察,因而没有“客观”的存在。
    199钱杏邨:《批评与抄书》,《太阳月刊》第4期,1928年4月1日,第11页。
    200钱杏邨:《批评与抄书》,《太阳月刊》第4期,1928年4月1日,第13页。
    201参看(苏)留里科夫:《弗·伊·列宁和文学问题》,载《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36-42页。
    202黎活仁:《卢卡契对中国文学思想的影响》,载氏著《卢卡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第17页。
    203关于卢卡奇对待列宁主义的态度变迁,可参看(英)诺曼·莱文:《卢卡奇论列宁》,张翼星译,载张翼星:《为卢卡奇申辩》,第267-285页。
    204(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辩证法的历险》,杨大春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68-69页。
    1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7页。
    2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7页。
    3朱镜我:《关于精神的生产底一考察》,《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15日,第21页。
    4马克思:《费尔巴哈论纲(9)》,《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26页。今译:“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页。
    5马克思:《费尔巴哈论纲(9)》,《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96页。今译:“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9-60页。
    6冯契、徐孝通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感性”条目,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867页。
    7(美)悉尼·胡克:《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解》,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90-291页
    8(美)悉尼·胡克:《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解》,第291页。
    9彭康:《唯物史观底构成过程》,《文化批判》第5期,1928年5月,第13页。
    10彭康:《科学与人生观》,《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40页。
    11彭康:《思维与存在——辩证法的唯物论》,《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第19页。
    12比如葛兰西,参看(英)汤姆·博托莫尔编:《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实践”条目,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71页。
    13参看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1页。
    14参看(德)K.KORSCH:《新社会之哲学的基础》之“内容目次”,彭嘉生(彭康)译,上海南强书局1929年版。
    15(波)科拉柯夫斯基:《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一),马元德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167页。
    16彭康:《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24页。
    17彭康:《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17页。
    18彭康:《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20页。
    19彭康:《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22-23页。
    20彭康:《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23页。末句出自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把它译为:“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21彭康:《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24页。
    22李铁声:《日的性与因果性》,《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79页。
    23李铁声:《目的性与因果性》,《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74页。
    24李铁声:《目的性与因果性》,《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79页。
    25李铁声:《目的性与因果性》,《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80页。
    26彭康:《思维与存在》,《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第25页。
    27彭康的这种诉诸“符合”的论五证方式和后面使用的诉诸实践的论证方式并不一致,后面会有论述。
    28参看:《思维与存存在》,《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第24-25页。
    29彭康:《科学与人生观》,《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41-42页。
    30彭康:《思维与存在》,《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S日,第22页。
    31彭康:《科学与人生观》,《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42-43页。
    32彭康:《科学与人生观》,《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43页。
    33彭康:《科学与人生观》,《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45页。
    34彭康:《科学与人生观》,《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44页。
    35李铁声也说:“一切的事象决无什么偶然,突然,都是由因果合法则性而决定的,即由因果必然性产生出来的。”李铁声:《目的性与因果性》,《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几15日,第75页。
    36彭康:《科学与人生观》,《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45页。
    37(美)莫里斯·迈斯纳:《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译组译,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146-147贝。
    38(美)悉尼·胡克:《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解》,第281页。
    39参看(美)希拉里·普特南:《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的第一章和第一章,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8-58页。
    40彭康:《思维与存在》,《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第26-27页。最后三句引文,第一句出自朱镜我:《理论与实践》,《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33页;第二句出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2)》,今译:“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8页。最后一句未详出处。
    41彭康:《思维与存在》,《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第27页。
    42彭康:《思维与存在》,《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第26页。
    43彭康:《科学与人生观》,《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44-45页。文中穿插的德语未引。
    44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9页。
    45(美)悉尼·胡克:《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解》,第283-284页。
    46(波)科拉柯夫斯基:《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一),第167页。
    47彭康:《科学与人生观》,《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46页。
    48参看本论文第六章对革命文学家认识中的小资产阶级特性研究。
    49李铁声:《目的性与因果性》,《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73页。
    50这并不是说他们不重视实践,而是说他们逐渐放弃了对实践理论意义的重视。
    51(德)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9-60页。
    52(德)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63页。
    53(德)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70页。
    54段可情:《抗争》,《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1928年1月1日,第38页。
    55段可情:《抗争》,《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1928年1月1日,第39页。
    56王独清:《编辑事项及其它》,《创造月刊》第1卷第10期,1928年3月1日,第110页。
    57张资平:《青春》,《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1928年1月1日,第50页。
    58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6页。参看本论文第四章第一节的相关论述。
    59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下),计秋枫、朱庆葆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18页。
    60郑超麟:《郑超麟回忆录》(上),第278页。
    61一位中国当代在青年中颇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左派学者曾发出如此的质问:“难道你至今还看不出来:我们的所谓殖民苦难和动乱浩劫,不正是他们的自由、平等和和平的代价?是谁在为它付着代价?”陆兴华:《你不是要那个奖么?现在你不要也来不及了!》,http://hi.baidu.com/%C0%ED%C2%DB%B3%B5%BC%E4/blog/item/6e9e0523b0a45a41935807ad.html, 2010-10-1200:01。
    62李初梨:《请看我们中国的Don Quixote的乱舞——答鲁迅<醉眼中的朦胧)》,《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15日,第5页。
    63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7-18页。
    64鲁迅:《“阱眼”中的朦胧》,《语丝》第4卷第11期,1928年3月12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64页。
    65李初梨:《请看我们中国的Don Quixote的乱舞——答鲁迅(醉眼中的朦胧)》,《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15日,第5页。
    66李初梨:《请看我们中国的Don Quixote的乱舞——答鲁迅<醉眼中的朦胧>》,《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15日,第6页。
    67参看李初梨:《请看我们中国的Don Quixote的乱舞——答鲁迅<醉眼中的朦胧>》,《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15日,第6页。
    68鲁迅“唯人主义”在“革命文学”领域最集中的体现是其“革命人”提法,参看本论文第三章第三节的相关论述。
    69鲁迅:《“醉眼”中的朦胧》,《语丝》第4卷第11期,1928年3月12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63页。
    70比如在《通信(并Y来信)》(《语丝》第4卷第17期,1928年4月23日)、《文坛的掌故(并徐匀来信)》(《语丝》第4卷第34期,原题《通信·其一》,1928年8月20日)等一系列文章中。
    71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1930年3月,《鲁迅全集》第4卷,第212页。
    72鲁迅:《战士和苍蝇》,《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第14号,1925年3月24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40页。
    73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四月八日在黄埔军官学校讲》,《黄埔生活》第4期,1927年6月12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437页。
    74鲁迅:《革命文学》,《民众句刊》第5期,1927年10月21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568页。
    75鲁迅:《狂人日记》,《新青年》第4卷第5期,1918年5月,《鲁迅全集》第1卷,第452页。
    76鲁迅:《阿Q正传》,《晨报副刊》,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鲁迅全集》第1卷,第548页。
    77冯乃超:《人道主义者怎样地防着自己》,《文化批判》第4期,第54页。
    78彭康:《“除掉”鲁迅的“除掉”!》,《文化批判》第4期,第57页。
    79彭康:《“除掉”鲁迅的“除掉”!》,《文化批判》第4期,第59-60页。
    80彭康:《“除掉”鲁迅的“除掉”!》,《文化批判》第4期,第62页。
    81楚图南:《鲁迅和党的联系之片段》,《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12期。
    82鲁迅:《三闲集·序言》(1932年4月24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6页。
    83彭康:《“除掉”鲁迅的“除掉”!》,《文化批判》第4期,第61页。
    84彭康:《“除掉”鲁迅的“除掉”!》,《文化批判》第4期,第61页。
    85彭康:《“除掉”鲁迅的“除掉”!》,《文化批判》第4期,第62页。
    86参看杜荃:《文艺战上的封建余孽——批评鲁迅的<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 1928年8月10日。
    87钱杏邨:《“朦胧”以后——三论鲁迅》,《我们月刊》第1期,1928年5月20日,第12页。
    88鲁迅:《“醉眼”中的朦胧》,《语丝》第4卷第11期,1928年3月12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63-64页。
    89鲁迅:《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未名》第2卷第8期,1929年5月25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139页。
    90马克思:《关十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9页。
    81(美)悉尼·胡克:《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解》,第282页。
    92(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304页。
    93鲁迅:《“醉眼”中的朦胧》,《语丝》第4卷第11期,1928年3月12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62页。
    94鲁迅:《“醉眼”中的朦胧》,《语丝》第4卷第11期,1928年3月12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63页。
    95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莽原》半月刊第1期,1926年1月10日,《鲁迅全集》第1卷,第228页。
    96鲁迅:《通信(并Y来信)》,《语丝》第4卷第17期,1928年4月23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99页。
    97鲁迅:《路》,《语丝》第4卷第17期,1928年4月23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90页。
    98石厚生(成仿吾):《革命文学的展望》,《我们月刊》第1期,1928年5月20日,第4页。按,“了万民”并非鲁迅的文字。
    99《“醉眼”中的朦胧》,《语丝》第4卷第11期,1928年3月12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63页。
    100参看本论文第三章第二节的论述。
    101对此段的辨析另可参看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02-303页。
    102冯雪峰:《回忆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第24页。
    103鲁迅:《通信(并Y来信)》,《语丝》第4卷第17期,1928年4月23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100页。
    104鲁迅:《铲共大观》,《语丝》第4卷第18期,1928年4月30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107页。
    105鲁迅:《太平歌诀》,《语丝》第4卷第18期,1928年4月30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104-105页。
    106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1930年3月,《鲁迅全集》第4卷,第210页。
    107鲁迅:《小杂感》,《语丝》周刊第4卷第1期,1927年12月17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555页。
    108故而李大钊极力张扬人类精神的能动性。相关论述参看(美)莫里斯·迈斯纳:《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第173-179页。
    109彭康:《除掉鲁迅的除掉》,《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15日,第62页
    110彭康:《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24页。
    111李初梨:《一封公开信的回答》,《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第124页。
    112(英)雷蒙·威廉斯:《马克思主义和文学》,王尔勃、周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8-39页。
    113(英)雷蒙·威廉斯:《马克思主义和文学》,第40页。
    114参看本论文第五章的相关论述。
    115参看冰禅(胡秋原):《革命文学问题——对于革命文学的一点商榷》,《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2期,1928年5月1日。
    116(英)雷蒙·威廉斯:《马克思主义和文学》,第55-56页。
    117另境:《时代文学的修养》,《文化批判》第5期,1928年5月1,第149页。
    1钟员:《普罗列搭利亚特意识的问题》,《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第133页。
    2《编后》,《太阳月刊》第4期,1928年4月1日,第3页。
    3《编后》,《太阳月刊》第5明,1928年s月1日,第5页。
    4钟员、悊:《普罗列搭利亚特意识的问题》,《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第136-137页。
    5参看《新辞源》,《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101页。
    6麦克昂:《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第4页。
    7(俄)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刘文飞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0页。
    8参看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日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9年9月15日。
    9麦克昂:《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文化批判》第3期,第2页。
    10麦克昂:《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文化批判》第3期,第12页。
    11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9年9月15日,第7-8页。
    12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9年9月15日,第11页。李初梨所引用的文字出自列宁的《怎么办》,参看《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323页。
    13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9年9月15日,第11页。
    14彭康:《什么是“健康”与“尊严”——(新月的的态度)底批评》,《创造月刊》第1卷第12期,1928年7月10日,第6页。
    15《新辞源》,《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15日,第156-157页。
    16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第5页。
    17开明(周作人):《十字街头的塔》,《语丝》第15期,1925年2月23日,第8版。
    18《短评——交通阻碍二件》,《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日,第2页。
    19岂明:《随感九七·爆竹》,《语丝》第4卷第9期,1928年2月27日,第44页。
    20岂明:《随感九七·爆竹》,《语丝》第4卷第9期,1928年2月27日,第44-45页。
    21孤凤、编者:《生活与思想》,《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15日,第150页。
    22参看(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第257页。
    23比如在《文化》(即《文化批判》)第5期的“卷头寸铁”中,李初梨即亲自撰文鼓动民众起来反抗帝国主义及其代理军阀的压迫。参看:李初梨《谁能打倒帝国主义?》,《文化》第5期,1928年5月。
    24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8年9月15日,第2页。
    25孤凤、编者:《生活与思想》,《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15日,第150-151页。
    26孤凤、编者:《生活与思想》,《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15日,第151页。
    27参看徐贲:《暴力革命中的隐秘群众理论》,收入氏著《在傻子和英雄之间:群众社会的两张面孔》,花城出版社2010年版。
    28麦克昂:《英雄树》,《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1928年1月1日,第5页。
    29程凯较细致梳理了留声机器观念由负面到正面的变迁、以及郭沫若提出这一观点的时代因素,参看其《当还是不当“留声机”——后期创造社“意识斗争”的多重指向与革命路径之再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2期。
    30据郭沫若后来自注,Gonnon意指工农,Baudon意指暴动。郭沫若:《英雄树》,《沫若文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26页。
    31参看程凯:《当还是不当“留声机”——后期创造社“意识斗争”的多重指向与革命路径之再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6年第2期。
    32麦克昂:《英雄树》,《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1928年1月月1日,第4-5页。
    33郭沫若:《英雄树》,《沫若文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28页。
    34麦克昂:《英雄树》,《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1928年1月1日,第6页。
    35麦克昂:《英雄树》,《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1928年1月1日,第3页。
    36参看本论文第四章的相关论述。
    37《编辑杂记》,《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36页。
    38鲁迅:《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语丝》第4卷第16期,1928年4月16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85页。
    39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8页。
    40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8-19页。
    41麦克昂:《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文化批判》第3期,第2页。
    42麦克昂:《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文化批判》第3期,第4-5页。最后一行字体大小据原文。
    43参看本论文第六章的相关论述。
    44另境:《时代文学的修养》,《文化批判》第5期,1928年5月,第155页。
    45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日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8年9月15日,第19-20页。
    46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8年9月15日,第200页。
    47麦克昂:《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文化批判》第3期,第6-7页。
    48麦克昂:《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文化批判》第3期,第6-7页。
    49参看本论文第一章第三节的相关论述。
    50麦克昂:《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文化批判》第3期,第6页。
    引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8年9月15日,第18页。
    52参看(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28-258页
    53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8年9月15日,第14页。
    54“所以无产阶级的声音,即是他自己的声音。他自己的声音,也同时是无产阶级的声音。这儿是一个直接的关系:没有主客的对立,不需媒介物的存在。”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8年9月15日,第17页。
    55参看本论文导论的相关论述。
    56关于后期创造社的彭康对绝对真理的理解可参看本论文第二章,参照彭康的论述也可更好地理解李初梨对留声机器的批判。
    57麦克昂:《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文化批判》第3期,第5页。
    58常乃惪:《越过了阿Q的时代以后》,《长夜》半月刊第3期,1928年5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编:《“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62页。
    59冯乃超:《留声机器本事》,《创造月刊》第1卷第12期,1928年7月10日,第157页。
    60冯乃超:《留声机器本事》,《创造月刊》第1卷第12期,1928年7月10日,第158页。
    61冯乃超:《留声机器本事》,《创造月刊》第1卷第12期,1928年7月10日,第159页。
    62参看本论文第二章第一节的相关论述。
    63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3页。
    64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4页。
    65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6页。
    66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6-17页。
    67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9页。
    68王独清《文艺上之反动派种种》,《澎湃》第1卷第1期,1928年8月5日,第4页。
    69麦克昂:《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文化批判》第3期,第2页。
    70麦克昂:《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文化批判》第3期,第12页。
    71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第6页。
    72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第7页。
    73后期创造社成员对成仿吾的观点亦有所批评,李初梨曾告诉采访者,他的《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一文中“有一段批评成仿吾的革命文学的观点,成仿吾看校样时给剪去了。”宋彬玉等:《创造社16家评传》,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307页注1。成仿开的革命文学界定是典型的人性论的,被批判实属正常。
    74克兴:《评驳甘人的<拉杂一篇>——革命文学底根本问题底考察》,《创造月刊》第2卷第2期,1928年9月10日,第115页。
    75克兴:《评驳甘人的(拉杂一篇)——革命文学底根本问题底考察》,《创造月刊》第2卷第2期,1928年9月10日,第124-125页。
    76克兴:《评驳甘人的(拉杂一篇)——革命文学底根本问题底考察》,《创造月刊》第2卷第2期,1928年9月10日,第121页。
    77沈起予:《艺术运动底根本概念》,《创造月刊》1928年第2卷第3期,1928年10月10日,第3页。
    78沈起予:《艺术运动底根本概念》,《创造月刊》1928年第2卷第3期,1928年10月10日,第7页。
    79另境:《时代文学的修养》,《文化批判》第5期,第154页。
    80目前查到的最接近的说法出自身份存有疑点的《文化批判》的读者钟员:“·我觉得思想上的改造比实际上的改造应该更彻底,而加紧努力。”钟员:《普罗列搭利亚特意识的问题》,《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第134页。
    81本论文中把认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产生于其它阶级之中,并灌输回无产阶级的理论,称为阶级意识分裂论。其实“阶级意识”并未分裂,分裂发生在无产阶级的实际意识和其阶级意识之间,也可以宽泛地说是在两种“阶级意识”之间发生了分裂,故称。
    82比如一位中国的康德研究专家就说:“曾经有一种来自西方的伟大启蒙,让中国人前所未有地体验子那种乌托邦所能带来的一切苦难。”参看韩水法:《启蒙的主体》,收入黄燎宇、(德)奥特弗里德·赫费编:《以启蒙的名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
    83(德)伊曼努尔·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收入氏著《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2页。
    84参看邓晓芒:《西方启蒙思想的本质》,《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韩水法:《启蒙的主体》,收入黄燎宇、(德)奥特弗里德·赫费编:《以启蒙的名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页。
    85参看邓晓芒:《20世纪中国启蒙的缺陷》,《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
    86持阶级意识灌输理论最力的后期创造社也是把自己的理论活动当作“启蒙运动”来理解的。成仿吾在《文化批判》发刊号《祝词》中即宣称:“这是一种伟大的启蒙。”《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2页。
    87鲁迅:《(苏俄的文艺论战)前记》,《鲁迅全集》第7卷,第277页。
    88鲁迅:《<苏俄的文艺论战>前记》,《鲁迅全集》第7卷,第278页。
    89对苏俄文艺论战和中国的革命文学论争之间的关系梳理,可以参看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第一章。
    90鲁迅:《拟预言——一九二九年出现的琐事》,《语丝》第4卷第7期,1928年1月28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595页。
    91 《卷头语》,《太阳月刊》第1期,1928年1月1日,第1页。
    92杨邨人:《太阳社与蒋光慈》,《现代》第3卷第4期,1933年8月,第474页。
    93参看《发刊词》,《新生命》月刊第1卷第1期,1928年1月1日,第1页。
    94鲁迅日记,《鲁迅全集》第16卷,第52页。
    95病夫(曾朴):《编者的一点小意见》,《真美善》第1卷第1期,第8页。
    96参看《鲁迅全集》第3卷,第584页,注2;《鲁迅全集》第3卷,第521-522页,注2。
    97鲁迅:《辞“大义”》,《语丝》第151期,1927年10月1日,《鲁迅全集》第3卷,481-482页。
    98鲁迅:《“醉眼”中的朦胧》,《语丝》第4卷第11期,1928年3月12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61页。
    99不管依据唐沅等编撰的《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刘增人等编撰的《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叙录》(收入刘增人等纂着:《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还是依据国家图书馆的检索引擎都是如此。另,“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因为不具备时间和出版地点同时检索的功能,未能检索到有效信息;但相信从以上两种目录和国图检索到的内容,已经较为完备。
    100鲁迅《而已集·题辞》(1928年10月30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425页。
    101两则按语为对《禁止标点符号》和《“行路难”》所加。
    102鲁迅:《文艺和革命》,《语丝》第4卷第7期,1928年1月28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583页。
    103参看张广海:《论鲁迅对托洛茨基文艺理论的接受》,《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9年第4期。
    104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四月八日在黄埔军官学校讲》,《黄埔生活》第4期,1927年6月12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436-442页。
    105“前记”作于1925年4月12日,鲁迅购进《文学与革命》在同年8月26日。参见《鲁迅全集》第15卷,第578页。
    106鲁迅:《(苏俄的文艺论战)前记》,《鲁迅全集》第7卷,第277页。
    107鲁迅:《<奔流)编校后记》,《鲁迅全集》第7卷,第173页。
    108参看鲁迅:《文学的阶级性(并恺良来信)》,《语丝》第4卷第34期,1928年8月20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128页。
    109鲁迅:《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语丝》第4卷第19期,1928年5月7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113页。
    110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四月八日在黄埔军官学校讲》,《黄埔生活》第4期,1927年6月12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441页。
    111鲁迅:《文化偏至论》,《河南》第7期,1908年8月,《鲁迅全集》第1卷,第58页。
    112参看(日)长堀佑造:《鲁迅“革命人”的提出——鲁迅接受托洛茨基文艺理论之一》,《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10期。
    113鲁迅:《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国民新报》1926年3月12日,《鲁迅全集》第7卷,第306贝。注意这里鲁迅便认可了革命文学的存在,这也表明了他并未认可托洛茨基在革命文学与无产阶级文学之间所做的区分。
    114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四月八日黄埔军官学校讲》,《黄埔生活》第4期,1927年6月12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437页。
    115鲁迅:《革命文学》,《民众句刊》第5期,1927年10月21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568页。
    116鲁迅:《“醉眼”中的朦胧》,《语丝》第4卷第11期,1928年3月12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61页。
    117鲁迅:《铲共大观》,《语丝》第4卷第18期,1928年4月30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107页。
    118在这一点上,鲁迅受到了有岛武郎的重要影响。参看(日)丸山升:《鲁迅和<宣言一篇)——与(壁下译从>中的武者小路、有岛的关系》,收入氏著《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王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9鲁迅:《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语丝》第4卷第16期,1928年4月16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85页。
    120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四月八日在黄埔军官学校讲》,《黄埔生活》第4期,1927年6月12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437页。
    121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四月八日在黄埔军官学校讲》,《黄埔生活》第4期,1927年6月12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441-442页。
    122《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语丝》第4卷第16期,1928年4月16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84页。
    123鲁迅:《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未名》第2卷第8期,1929年5月25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137页。
    124参看鲁迅:《摩罗诗力说》,《河南》第7期,1908年8月,《鲁迅全集》第1卷。
    125鲁迅:《文艺和革命》,《语丝》第4卷第7期,1928年1月28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583页。
    126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四月八日在黄埔军官学校讲》,《黄埔生活》第4期,1927年6月12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438页。
    127参看鲁迅:《壁下译从·小·引》,收入《壁下译从》,上海北新书局1929年版,《鲁迅全集》第10卷,第307页。不过,鲁迅在嘲讽创造社进入“唯心的城堡”去的时候,大概是要强调文艺的物质基础决定性。
    128仅从唯物主义(非特指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出发,并不足以推导出文学的功利性观点,相反可能只能推导出文学的非功利性观点。胡秋原在革命文学论争时期的一篇文章可为例证。参看冰禅(胡秋原):《革命文学问题——对于革命文学的一点商榷》,《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2期,1928年5月1日。唯物主义和阶级理论是两种并非必然结合在一起理论,尽管在马克思主义那里得到了统一
    129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四月八日在黄埔军官学校讲》,《黄埔生活》第4期,1927年6月12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441页。鲁迅的这种观点也有有岛武邨的影响,参看(日)丸山升:《鲁迅与(宣言一篇)》,载氏著《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王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130(俄)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第187页。
    131(日)藏原惟人、外村史郎辑:《文艺政策》,鲁迅译,水沫书店1930年版,第118页。
    132(日)藏原惟人、外村史郎辑:《文艺政策》,第112页。
    133(俄)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第179-180页。
    134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文艺新闻》第20、21期,1931年7月27日、8月3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307页。
    135(日)有岛武邨:《宣言一篇》,载《壁下译丛》,鲁迅译,上海北新书局1929年版,第168-169页。
    136(日)有岛武郎:《宣言一篇》,《壁下译丛》,第170-171页。
    137鲁迅:《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未名》第2卷第8期,1929年5月25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139页。
    138参看(日)丸山升:《鲁迅和(宣言一篇)——与<壁下译从>中的武者小路、有岛的关系》,载氏著《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王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此一问题,另参刘立善:《日本白桦派与中国作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33-341页。
    139(日)有岛武郎:《宣言一篇》,《壁下译从》,第171页。
    140鲁迅:《“醉眼”中的朦胧》,《语丝》第4卷第11期,1928年3月12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63页。
    141鲁迅:《路》,《语丝》第4卷第17期,1928年4月23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90页。
    142冯乃超:《冷静的头脑——评驳梁实秋的(文学与与革命)》,《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1928年8月10日,第18页。
    143成仿吾:《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洪水》第3卷第25期,1927年1月16日,第2-3页。
    144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5页。
    145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第5页。
    146《语丝》上支持鲁迅的作者以韩侍桁为代表,韩侍桁其时鲁迅过从十分亲密,其观点主要集中于认为文学只是个人情感和良心的产物,不能受主义的支配,即十分强调文学的个体和自律性质。鉴于这种观点比较地为现代人熟知,在“革命文学”论争中未能激发出更有意义的讨论话题,本论文会较少涉及。
    147参看陈树萍:《期刊的中间姿态与新文学的建构——以(北新>为例》,《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l期。
    148《北新》半月刊从1927年11月1日第2卷第l期到1928年5月日第12期由潘梓年编辑,而潘在此期间曾在它刊发表文章批评鲁迅在论争中的表现,参看弱水:《谈现在中国的文学界》,《战线周刊》第1卷第1期,1928年4月1日);弱水:《鼓皮》,《洪荒》半月刊第1卷第1期,1928年5月1日。不过《北新》在此期间和此后一直有文章声援鲁迅,潘在编完2卷12期后离任,应该与此也有关系。
    149甘人(鲍文蔚):《中国新文艺的将来与其自己的认识》,《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期,1927年11月1日,第64-65页。
    150甘人:《中国新文艺的将来与其自己的认识》,《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期,1927年11月1日,第62页。
    151系统地发挥了这种借助对现实真实性的阐发来规约文学创作的理论的人是钱杏邨,本论文第五章会集中论述这一问题。
    152学界普遍认同鲁迅的逻辑,认为李初梨在这次论争中自相矛盾,而这实际上并不恰当。比如王宏志:《鲁迅与“左联”》,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153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5页。
    154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5页。
    155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5页。
    156李初梨:《请看我们中国的Don Quixote的乱舞——答鲁迅<醉眼中的朦胧>》,《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15日,第9-10页。
    157鲁迅:《“醉眼”中的朦胧》,《语丝》第4卷第11期,1928年3月12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63页。
    158可以被纳入创造社外围人员的忻启介,立场较接近创造社的弱水(潘梓年)也都赞同无产阶级文学不一定要无产阶级自己来做,但他们也都无明确的阶级意识灌输理论。参看弱水:《谈现在中国的文学界》,《战线周刊》第1卷第1期,1928年4月1日;忻启介:《无产阶级艺术论》,《流沙》半月刊第4期,1928年5月1日。
    159达夫:《文学上的阶级斗争》,《创造周报》第3期,1923年5月27日,第1-5页。
    160曰归(郁达夫):《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的文学》,《洪水》第3卷第26期,1927年2月1日,第46-47页。
    161郁达夫:《在方向转换的途中》,《洪水》第3卷第29期,1927年3月16日,第185页。
    162曰归(郁达夫):《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的文学》,《洪水》第3卷第26期,1927年2月1日,第47页。
    163达夫:《对于社会的态度》,《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9期,1928年8月16日,第46页。郁达夫的这类观点在他同期的论文中所在多见,兹不赘举。
    164“代表”是现代社会一个跨越诸多学科的重要概念,相关探讨可参看应奇编:《代表理论和代议民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165曰归(郁达夫):《乡村里的阶级》,《民众》旬刊第2期,1927年9月21日,《郁达夫全集》第8卷,第36页。
    166郁达夫:《农民文艺的提倡》(1927年9月3日),载氏著《奇零集》,上海开明书室1928年版,《郁达夫全集》第10卷,第357页。
    167郁达夫:《农民文艺的实质》,《民众》旬刊第2期,1927年9月21 日,《郁达夫全集》第10卷,第359页。
    168郁达夫:《农民文艺的实质》,《郁达夫全集》第10卷,第359页。
    169郁达夫:《农民文艺的实质》,《郁达夫全集》第10卷,第360页。
    170这种对无产阶级文学的要求,归因干对无产阶级属性的想象。郁认夫比实并未有过直白的表述,茅盾则在1925年就如此说过:“无产阶级的艺术意识须是纯粹自己的,不能渗有外来的杂质:无产阶级艺术至少须是:(1)没有农民所有的家族主义与宗教思想;(2)没有兵士所有的憎恨资产阶级个人的心理:(3)没有知识阶级所有的个人自由主义。”沈雁冰:《论无产阶级艺术》,《文学周报》第173期,1925年5月17日,第12页;《茅盾全集》第18卷,第510页。小过茅盾这些观点主要编译自波格丹诺夫的文章,不能把它们完全看做茅盾自己的,参看本论文第五章的相关论述。
    171郁达夫曾对辛克莱的小说如此评价:“一九一七年,他的小说King Coal出版了,内容当然是Colorado的罢工事件。虽则没有The Jungle那么的成功,然而自会主义的观点看来,仍复足一部有声有色的无产阶级的文学。”郁达夫:《关于本书的作者》,《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0号,1928年4月1日,第37页。从郁达夫对辛克莱的高度评价,郁达夫应该会在很大程度上认同“社会主义的观点”。
    172麦克昂:《英雄树》,《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1928年1月1日,第3页。
    173麦克昂:《英雄树》,《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1928年1月1日,第4页。
    174不过郭沫若又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成了功,便是无产阶级的消灭;因为一切阶级的对立都已消灭。阶级都已消灭了,那还有阶级文艺产生呢?”则忽略了无产阶级专政阶段的存在。麦克昂:《英雄树》,《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1928年1月1日,第4页。
    175比如石厚生(成仿吾)的《革命文学的展望》一文,仅称持郁达夫和鲁迅观点的人为观念论者,并未点名批判。载《我们月刊》第1期,1928年5月20日。
    176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9年9月15日,第4页
    177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9年9月15日,第5页。
    178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9年9月15日,第6页。
    179参看沈起子:《艺术运动底根本概念》,《创造月刊》1928年第2卷第3期,1928年10月10日,第6页。
    180达夫:《(大众文艺>释名》,《大众文艺》第1卷第1期,1928年9月20日,第1页。
    181达夫:《(大众文艺)释名》,《大众文艺》第1卷第1期,1928年9月20日,第1页。
    182达夫:《(大众文艺>释名》,《大众文艺》第1卷第l期,1928年9月20日,第1-2页。
    183郁达夫还曾嘲笑后期创造社成员并无入党的勇气。不过这与事实完全不符,于此倒可以旁证动机判断法在论辩中基本没有意义,难以避免成为人身攻击。参看达夫:《对于社会的态度》,《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9期,1928年8月16日,第45页。
    184彭康:《革命文艺与大众文艺》,《创造月刊》第2卷第4期,1928年11月10日,第118页。
    185茅盾说道:“罗曼·罗兰的民众艺术,究其极不过是有产阶级知识界的一种乌托邦思想而已。他空洞地说‘为民众的,是民众的’,才是民众艺术,岂不是刚和民治主义者所欣欣乐道的For the people, of the people的政治同一徒有美名么?在我们这世界里,‘全民众’将成为一个怎样可笑的名词?我们看见的是此一阶级 和彼一阶级,何尝有不分阶级的全民众?……我们不能不说‘民众艺术’这个名词是欠妥的,是不明了的,是乌托邦式的。”沈雁冰:《论无产阶级艺术》,《文学周报》第172期,1925年5月10日,第2-3页;《茅盾全集》第18卷,第500-501页。
    186比如彭康《革命文艺与大众文艺》一文就多次提及这一问题。后期创造社的文艺观强调的是提高大众,郁达夫的理论更强调表现大众,对大众的批判性,起码在表面上后期创造社更为明显。
    187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愆期至12月出版),第2页。
    188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1930年3月1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206-207页。
    189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文艺新闻》第20期、第21期,1931年10月27日、8月3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307页。
    190鲁迅:《答国际文学社问》,《国际文学》第3、4期合刊,1934年,《鲁迅全集》第6卷,第19页。
    191郁达夫:《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过去集>代序》,《文学周报》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27年10月,《郁达夫全集》第10卷,第313页。
    192姚方仁:《文艺’与时代》,《文学周报》第339期,1928年10月14日,引自《“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699-700。关于此一问题,本论文第六章会有更深入的探讨。
    193刘剑横:《意识的营垒与革命的知识分了》,《泰东月刊》第2卷第7期,1929年3月1日.第38-39页。
    194刘剑横:《意识的营垒与革命的知识分了》,《泰东月刊》第2卷第7期,1929年3月1日,第40页。
    195刘剑横:《意识的营垒与革命的知识分子》,《泰东月刊》第2卷第7期,1929年3月1日,第45页。
    196刘剑横:《意识的营垒与革命的知识分子》,《泰东月刊》第2卷第7期,1929年3月1日,第45-46页。
    197批判“灌输论”的代表人物为马尔丁诺夫和普列汉诺夫,相关论战情形可参看李宗禹:《关于“灌输论”的一场争论》,《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第13辑,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3页。
    198马查:《论欧洲普罗列塔利亚作家》,译者和出处小详,引自钱杏邨:《中国新兴文学中的几个具体的问题》,《拓荒者》第1期,1930年1月10日,第364页。
    199在无产阶级专政时期,无产阶级文学因为阶级界限的存在,仍然是处在实现的过程之中,托洛茨基虽然 也强调了专政时间不长的因素,但显然并非其理论的关键点;他甚至在其他地方又提到无产阶级的文化建设将经过“好几个历史阶段”。关键之点在于他强调的另一方面:“新制度防止政治和军事动乱的把握愈充分,进行文化创造的条件愈便利,无产阶级就愈会消溶在社会主义的共同生活中,摆脱自己的阶级特点,也就是说,无产阶级将不再是无产阶级。”或者说:“新文化就其实质而言,将小再足贵族化的,为少数特权者服务的,而是大众的、普及的、人民的。数量在这里将转化为质量:随着文化的群众性的增强,它的水平也将提高,它的整个面貌也将改变。但是,这一过程将跨越好几个历史阶段。随着这一过程中成就的不断取得,无产阶级的阶级关系将会减弱,因而无产阶级文化的十壤也将消失。”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刘文飞等译,第172页、第179页。
    200(法)埃德加·莫兰:《人本政治导言》,陈一壮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8-19页。
    1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董乐山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译文有微调。
    2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第119页。
    3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第117页。
    4参看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第139页前后。
    5成仿开:《完成我们的文学苹命》,《洪水》第3卷第25期,1927年1月16日,第2页。
    6成仿吾:《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洪水》第3卷第25期,1927年1月16日,第6页。
    7成仿吾:《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洪水》第3卷第25期,1927年1月16日,第3页。
    8成仿吾:《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洪水》第3卷第25期,1927年1月16日,第5-6页。
    9成仿吾:《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洪水》第3卷第25期,1927年1月16日,第6页。
    10成仿吾:《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洪水》第3卷第25期,1927年1月16日,第5页。
    11仿吾:《文学革命与趣味——覆远中逊君》,《洪水》第3卷第33期,1927年5月16日,第372页。
    12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4页。
    13参看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4-5页。
    14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强调了资产阶级的对外征服“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6页。
    15冯乃超的这种言论使其在很多方面接近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的“反动的社会主义”中的一派“封建的社会主义”。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5-297页。
    16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0页。
    17彭康:《科学与人生观》,《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26页。
    18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1页。
    19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1页。
    20《文化批判》的读者何家槐在第4期《几点意见》中也认为:以国故为标准的教育“都是布尔乔亚的麻醉良药。整理国故,就是它的代言者的幔子。……我们以为古学这种东西,终非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它是封建社会之遗物,锢蔽思想的工具。其中虽有些少部分足供给我们的采取,但大部分都是糟透了的腐败了的渣滓!”1928年4月15日,第146页。提倡整理国故的也是资产阶级的代言者。在对何家槐的回应中,“编者”复又指出:“鼓吹整理国故,确是一种投降封建思想的表白,麻醉青年的毒药。”并指出欢迎探讨这方面问题的论文刊载。第147页。
    21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地2期,1928年2月15日,第11-12页。
    22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第l期,1928年1月15日,第5页。
    23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6页。张资平当时还在创造社,这样说几乎是挑明了要排挤“老人”。
    24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6页。
    25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2页。
    26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6页。
    27李初梨:《怎样地建设苹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8页。
    28参看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
    29成仿吾:《全部的批判之必要》,《创造月刊》第1卷第10期,1928年3月1日,第7页。
    30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8-9页。
    31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第3页。
    32成仿开:《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第3-4页。
    33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第4页。
    34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第4页。
    35参看咸立强:《寻求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258-259页。
    36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第1-2页。
    37成仿吾:《祝词》,《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2页。
    38成仿吾:《打发他们去》,《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2页。
    39厚生:《维持我们对十时代的信仰》,《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无页码。
    40参看宋彬玉等:《创造社16家评传》,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298页。
    41张资平:《读(创造社)》,《絮茜》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1月15日,载饶鸿竞等编:《创造社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05页。
    42在《文化批判》被封禁后由朱镜我主编的《思想月刊》(1928年8月15日创刊)便几乎完全是一本社会科学杂志,作者圈的扩大显然和他们借重共产党的宣传系统有关。在社会科学界颇有影响的《新思潮》也是由朱镜我主编(最初仍然是创造社的刊物,创造社被查封后被共产党的宣传机构吸纳)。参看王慕民:《朱镜我评传》,宁波出版社1998年版。
    43突出表现出了这一点的是林伯修,参看其《1929年急待解决的几个关于文艺的问题》,《海风周报》第12期,1929年3月23日。甚至被创造社批判的钱杏·邨也很快接受了后期创造社的基本理论前提,参看本论文“结语”部分。
    44鲁迅:《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语丝》第4卷第16期,1928年4月16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85页。
    45侍桁:《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下),《语丝》第4卷第20期,1928年5月14日,第4页。
    46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第8卷第20号,1929年5月12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204-205页。
    47载十《洪水》第3卷第29期,1927年3月16日
    48如研究者所称:“就在创造社中心人物纷纷奔向大革命发源地并先后投身具体的革命实践的同时,带有‘世纪末日’呓语色彩的文学创作在创造社内部也变得越来越浓烈:革命的实践与文学创作的实绩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发展倾向,在创造社发展历程中,这是一个比较奇特的阶段。”咸立强:《寻求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210页。
    49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3页。
    50林伯修:《1929年急待解决的几个关于文艺的问题》,《海风周报》第12期,1929年3月23日,第4-5页。
    51成仿吾:《革命文学与他的永远性》,《创造月刊》第1卷第4期,1926年6月1日,第1页。
    52成仿吾:《革命文学与他的永远性》,《创造月刊》第1卷第4期,1926年6月1日,第2页。
    53成仿吾:《革命文学与他的永远性》,《创造月刊》第1卷第4期,1926年6月1日,第2页。
    54成仿吾:《革命文学与他的永远性》,《创造月刊》第1卷第4期,1926年6月1日,第3页。
    55据李初梨晚年自述,批判文字已经成稿,但被成仿吾看校样时删去了。参看宋彬玉等:《创造社16家评传》,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307页。
    56仿吾:《文学革命与趣味——覆远中逊君》,《洪水》第3卷第33期,1927年5月16日,第372页。
    57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第8卷第20号,1929年5月12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203页。
    58参看谦弟(张履谦):《革命文学论的批判》,《现代文化》第1期,1928年8月1日。当然后期创造社的观点和无政府主义并不完全相同,基本上会把社会性缩小为阶级性。但就承认唯物史观这一方面而言,大体一致。
    59梓艺:《文学的永远性》,《泰东月刊》第1卷第6期,1928年6月1日,第1-2页。
    60梓艺:《文学的永远性》,《泰东月刊》第1卷第6期,1928年6月1日,第2页。
    61梓艺:《文学的永远性》,《泰东月刊》第1卷第6期,1928年6月1日,第3页。
    62梓艺:《文学的永远性》,《泰东月刊》第1卷第6期,1928年6月1日,第4-5页。
    63梓艺:《文学的永远性》,《泰东月刊》第1卷第6期,1928年6月1日,第2-3页。
    64梓艺:《文学的永远性》,《泰东月刊》第1卷第6期,1928年6月1 日,第4页。
    65参看成仿吾:《全部的批判之必要——如何才能转换方向的考察》,《创造月刊》第1卷第10期,1928年3月1日,第5页。
    66芳孤:《革命的人生观与文艺》,《泰东月刊》第1卷第1期,1927年9月1日,引自《“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45页。
    67芳孤:《革命的人生观与文艺》,《泰东月刊》第1卷第1期,1927年9月1日,引自《“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46页。
    68蒋光慈的革命文学思想可参看本论文第一章,此处小再详述。
    69香谷:《革命的文学家!到民间去!》,《泰东月刊》第1卷第5期,1928年1月1日,第5页。
    70香谷:《革命的文学家!到民间去!》,《泰东月刊》第1卷第5期,1928年1月1日,第6页。
    71蒋光慈的类似说法参看其《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太阳月刊》第1期,1928年1月1日,第7-8页。但蒋光慈并未像香谷那样又提出用理论来规训情感的主张。
    72香谷:《关于“革命文学”的几句话》,《泰东月刊》第1卷第4期,1927年12月1日,第27页。
    73这一观点也为鲁迅持有。参看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四月八日在黄埔军官学校讲》,《黄埔生活》第4期,1927年6月12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437页。另外甘人(鲍文蔚)在1927年11月1日出版的《北新》上也据此反对了“趋时的文艺家”提倡的第四阶级革命文学,范香谷此论或许是由甘人的文字直接触发。参看其《中国新文艺的将来与其自己的认识》,《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期,1927年11月1日。
    74香谷:《关十“革命文学”的几句话》,《泰东月刊》第1卷第4期,1927年12月1日,第28页。
    75参看本文“导论”第一节的相关论述。
    76李初梨:《普罗列塔利亚文艺批评底标准》,《我们月刊》第2期,1928年6月20日,第2页。
    77李初梨:《普罗列塔利亚文艺批评底标准》,《我们月刊》第2期,1928年6月20日,第3页。李初梨给“艺术是阶级对立的强有力的武器”一句加了引号,或另有渊源,待查。
    78冯乃超:《文艺理论讲座(第一回)》,《拓荒者》第1卷第1期,1930年1月10日,第331-332页。
    79冯乃超:《文艺理论讲座(第一回)》,《拓荒者》第1卷第1期,1930年1月10日,第339页。译文来自朱镜我,马克思的话出自《剩余价值理论》,今译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中文第一版,第296页。
    80冯乃超:《文艺理论讲座(第一回)》,《拓荒者》第1卷第1期,1930年1月10日,第338-339页。
    81冯乃超:《文艺理论讲座(第二回)》,《拓荒者》第1卷第2期,1930年2月10日,第684页。
    82顾凤城:《文学与时代》,《泰东月刊》第1卷第7期,1928年3月1日,第3页。
    83顾凤城:《文学与时代》,《泰东月刊》第1卷第7期,1928年3月1日日,第5页。
    84弱水:《谈现在中国的文学界》,《战线周刊》第1卷第1期,1928年4月1日,引自《“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282页。
    85弱水:《谈现在中国的文学界》,《战线周刊》第1卷第1期,1928年4月1日,引自《“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283页。
    86弱水:《淡现在中国的文学界》,《战线周刊》第1卷第1期,1928年4月1日,引自《“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283页。
    87黄药眠:《文艺家应该为准面战》,《流沙》第5期,1928年5月15日,第24-25页。
    88西谛(郑振锋):《文学与革命》,《文学旬刊》第9期,1921年7月30日。
    89黄药眠表现出的思想将被批判,在马克思主义中有其依据。“在马克思看来,道德观念和道德理想本身应被视为社会历史现象、应被视为意识形态、还应被视为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和反映。因此,马克思主义拒绝诉诸任何道德原则,这不仅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的考察中,同时也体现在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探讨中。”参看(英)肖恩·塞耶斯:《马克思主义与人性》,冯颜利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143页。
    90还可以举出一个佐证:鲁迅曾经讽刺过的“同情文学”,其实也是对革命文学的一种描述。录《鲁迅全集》中的一段注释如下:(1927年)“3月间,谢立献又在《现代青年》上发表《谈谈革命文艺》、《革命与文艺》等文章,称文艺‘是人类同情的呼声’,‘人类同情的应感’等等。”《鲁迅全集》第3卷,第584页。
    9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
    92参看(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93参看(英)肖恩·寒耶斯:《马克思主义与人性》,冯颜利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9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7-68页。
    9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58页。
    9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56页。
    9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57页。
    9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81页。
    9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170-171页。
    100彭康:《唯物史观底构成过程》,《文化批判》第5期,1928年5月,第14页。
    101朱镜我:《德模克拉西论》,《文化批判》第5期,1928年5月,第17页。
    102布哈林:《辩证法的唯物论》,李铁声译,《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15日,第35页。
    103德波林:《唯物辩证法精要》,李初梨译,《文化批判》第5期,1928年5月,第76-77页。
    104彭康:《唯物史观底构成过程》,《文化批判》第5期,1928年5月,第9页。
    10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第2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中文第一版,第567-568页。
    106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2-73页。
    107在论证唯物史观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诉诸文化相对主义是常见的方式。比如李铁声所翻译的布哈林《辩证法的唯物论》中便指出,人类社会不断发生着运动和变化,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都在发生着变化。其中布哈林特别提到了道德观念和习惯也在不断地变化,并举了例了说明,比如有种族吃食俘虏:有种族杀老人及女婴,而且视为“极道德而且神圣”,但都已经不被现在的道德观念认可。《文化批判》第4期,第31页。小过也可见,这种文化相对主义并不彻底,仍承认存在一个有约束力的道德观念。
    108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18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中文第一版,第410页。
    109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0页。
    110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8页页。
    111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1876-187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33-434页。
    112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1876-187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35页。
    113马克思:《对哥特沙克及其同志们的审判》(18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中文第一版,第152页。
    114胡汉民:《中国哲学史之惟物的研究》,《建设》第1卷第3期,1919年10月,第513页。
    115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新潮》第2卷第2期,1919年12月1日,《李大钊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页。
    116参看《李大钊全集》第3卷,第6-7页、第30-36页。以及(美)莫里斯·迈斯纳:《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第138-161页。
    117朱镜我:《关于精神的生产底一考察》,《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15日,第20-21页。
    118朱镜我:《关于精神的生产底一考察》,《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15日,第27页。
    119引文脱胎自《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段文字:“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8页。
    120朱镜我:《关于精神的生产底一考察》,《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15日,第28页。
    121彭康:《革命文艺与大众文艺》,《创造月刊》第2卷第4期,1928年11月10日,第120页。
    122关于新月社的成立时间问题,参看刘群:《关于新月社成立的时间、地点及相关情况的考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3期。
    123梁实秋:《忆(新月>》,原载1964年1月25日台北文星书店初版《文学姻缘》,转引自陈子善编:《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05-106页。
    124梁实秋:《(新月>前后》,原载1977年10月14日台北《联合报》副刊,转引自陈子善编:《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25页。
    125比如鲁迅下面的话可能对梁实秋不愿接受“新月派”的称号大有作用:“但于我最觉得有兴味的,是梁先生的文字里,有两处都用着一个‘我们’,颇有些‘多数’和‘集团’气味了。自然,作者虽然单独执笔,气类则决不只一人,用‘我们’来说话,是不错的,也令人看起来较有力量,又不至于一人双肩负责。然而,……既有‘我们’便有我们以外的‘他们’,于是新月社的‘我们’虽以为我的‘死译之风断不可可长’了,却另有读了并不‘无所得’的读者存在,而我的‘硬译’,就还在‘他们’之间生存……。”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1930年3月,《鲁迅全集》第4卷,第201页。
    126传统的“革命文学”论争研究,通常视“革命文学”论争为左翼内部的论争,而视左翼文学家与梁实秋的论争为敌我之争,不予包括在内。这种限制自然并无必要。不过鲁迅最初与梁实秋的论争,并没有集中围绕革命文学问题(鲁迅当时也未显示出已接受阶级文学理论),自不必归入“革命文学”论争中来。
    127参看刘群:《新月社研究》(2006),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论文,第20-22页。
    128参看成仿吾:《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洪水》第3卷第25期,1927年1月16日,第1页。
    129麦克昂:《英雄树》:《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1928年1月1日,第5页。
    130《编辑杂记》,《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35页。
    131《编辑杂记》,《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36页。
    132麦克昂:《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第8页。其中引用的徐志摩文字出自他为英国小说家“占姆士司蒂芬士(James Stephens)的小说《玛丽玛丽》所写的序言,见《玛丽玛丽》,徐志摩、沈性仁译,上海新月书店1927年8月版,序言第3页。
    133(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林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410页。
    134徐志摩关十“破人”、“败人”的言论后来又被彭康拿来嘲讽,参看彭康:《什么是‘健康’与‘尊严’——(《新月》的态度>底批评》,《创造月刊》第1卷第12期,1928年7月10日。
    135梁实秋:《忆(新月)》,原载1964年1月25日台北文星书店初版《文学姻缘》,转引自陈子善编:《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09页。
    136饶孟侃:《关于新月派》(未刊手稿),转引自王锦厚:《闻一多与饶孟侃》,成都:电了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179页。另,《新月月刊》第一期刊发的梁实秋文字不是《文学与革命》,而是《文学的纪律》。
    137参看刘群《新月社研究》(2006)第三章的相关论述,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论文。
    138梁实秋:《关于徐志摩》,原载1978年香港文学研究社初版《梁实秋选集》,转引自陈子善编:《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209页。
    139梁实秋回忆说:“创刊之初,照例要有一篇发刊词,我们几经商讨,你一言我一语的各据已见,最后也归纳出若干信条,由志摩执笔,事后传观通过,这便是揭橥‘健康与尊严’那篇文章的由来。所说的话像是老生常谈,不过对于当时文艺界的现象也不无挑战的意味。”梁实秋:《(新月)前后》,原载1977年10月14日台北《联合报》副刊,转引自陈了善编:《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26页。
    140《(新月)的态度》,《新月月刊》第1卷第1期,1928年3月10日,第4-5页。
    141《(新月)的态度》,《新月月刊》第1卷第1期,1928年3月10日,第7-8页。
    142梁实秋:《关于徐志摩》,原载1978年香港文学研究社初版《梁实秋选集》,转引自陈子善编:《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岳簏书社1989年版,第208页。
    143叶公超讲,周锦记:《关于新月》,台湾《联合报》1980年8月6日,转引自王锦厚:《闻一多与饶孟侃》,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6-177页。
    144对其纰漏的辨析可参看王锦厚:《闻一多与饶孟侃》,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页。
    145参看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月刊》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
    146梁实秋:《忆<新月)》,原载1964年1月25日台北文星书店初版《文学姻缘》,转引自陈了善编:《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11页。梁实秋又曾说过:“普罗文学是奉行苏联的文艺政策而开锣,闹哄了一阵子又奉苏联的指令而收场”。梁实秋:《(新月>前后》,原载1977年10月14日台北《联合报》副刊,转引自陈子善编:《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27页。
    147梁实秋:《忆(新月>》,原载1964年1月25日台北文星书店初版《文学姻缘》,转引自陈子善编:《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09页。
    148长期以来,学界认为梁实秋的这种说法将会对鲁迅造成生杀予夺的影响,因而性质恶劣到极点;但考虑到鲁迅在当时经常遭遇到这种攻击,对左翼的这种攻击形式也不罕见,它是否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十分值 得怀疑,尚有待更具实证性的研究。
    149此一问题可参看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教程》之第四章《梁实秋对新人文主义的接受与偏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罗钢《历史汇流中的选择——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家与西方文学理论》之第五章《梁实秋与新人文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段怀清《白璧德与中国文化》之第四章第五节《白璧德与与梁实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0张源:《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学衡)中的白璧德》,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7-48页。
    151以上对白璧德人文主义理念的描述参考r张源的梳理,参看张源:《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文”——(学衡)中的白璧德》,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6-63页,张源并且辨析了白璧德的人文主义与宗教的关系及其面临的种种挑战,参看该著第63-91页
    152此一方面的辨析可参看张源:《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学衡)中的白璧德》,北京三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91-297页。梁实秋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也也是在左右之间:“我当时的文艺思想是趋向十传统的稳健的一派,我接受五四运动的革新的主张,但但是我也颇受哈佛大学教授白璧德的影响,并不同情过度的浪漫的倾向。同时我对于当时上海叫嚣最力的‘普罗文学运动’也不以为然。我自己觉得我是处于左右两面之间。”梁实秋:《忆(新月)》,原载1964年1月25日台北文星书店初版《文学姻缘》,转引自陈了善编:《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09页。
    153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连载十1926年3月25、27、29、31日《晨报副镌》,引自黎照编:《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华龄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154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引自《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第17页。
    155林国华:《古典的“立法诗”——政治哲学主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135页。卢梭的文字出自其《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第一部分”。按,商务印书馆1962年李常山译本有时把同情译为“怜悯”。
    156参看(德)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4页。
    157参看(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158他曾说:“同情是要的,但普遍的同情足要不得的。”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引自《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第18页。
    159梁实秋:《卢梭论女子教育》,《晨报副镌》,1926年12月15日,引自《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第85-86页。
    160梁实秋:《卢梭论女了教育》,《晨报副镌》,1926年12月15日,引自《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第87页。
    161参看张源:《文化与政治:白璧德人文教育观的双重面相》,《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4期。
    162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65页。
    163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82页
    164(美)欧文·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宜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6页。
    165梁实秋:《卢梭论女子教育》,《晨报副镌》,1926年12月15日,引自《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第88页。
    166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卷(下),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6页。
    167人文主义理念作为一种贵族和精英取向的思想体系,本身也难免存在对传统尊卑等级秩序的眷恋;而且这也正可能是梁实秋迅速信服它的关键。
    168对梁实秋思想中儒家底蕴的探讨,可参看徐静波:《梁实秋——传统的复归》,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1-74页。
    169参看(英)A·L·勒·凯内:《卡莱尔》,段忠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66页前后。
    170梁实秋:《影响我的几本书》,原载《大书坊》,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4年版,引自陈子善编:《雅舍谈书》,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526页。
    171朱寿桐注意到了梁实秋的天才理论与白璧德的思想相矛盾,但未注意到卡莱尔的影响及更深层的意义,同时误认为梁实秋意中的非天才专指底层无产阶级,且,背离了阿诺德(白璧德人文主义之前驱)的原意。其实,梁实秋正是在阿诺德的意义上使用“非利士人”(“非力斯丁”)概念的。参看朱寿桐:《新人文主义的中国影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1-362页。
    172参看鲁迅:《卢梭和胃口》,《语丝》第4卷第4期,1928年1月7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578页。
    173鲁迅:《卢梭和胃口》,《语丝》第4卷第4期,1928年1月7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577页。“因积渐的人为而似自然”一句是鲁迅自撰,其余单引号内的话均出自梁实秋《卢梭论女子教育》。
    174梁实秋:《文学批评辩》,《晨报副镌》1926年10月27日、28日,引自《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第132页。
    175梁实秋:《文学批评辩》,《晨报副镌》1926年10月27日、28日,引自《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第134页。
    176梁实秋:《文学批评辩》,《晨报副镌》1926年10月27日、28日,引自《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第135页。
    177梁实秋:《文学批评辩》,《晨报副镌》1926年10月27日、28日,引自《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第132页。
    178鲁迅:《文学和出汗》,《语丝》周刊第4卷第5期,1928年1月14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581-582页。
    179鲁迅:《文学和出汗》,《语丝》周刊第4卷第5期,1928年1月14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582页。
    180梁实秋:《文学的纪律》,《新月月刊》第1卷第1期,1928年3月10日,第20-21页。
    181梁实秋:《文学的纪律》,《新月月刊》第1卷第1期,1928年3月10日,第17页。
    182梁实秋:《文学的纪律》.《新月月刊》第1卷第1期,1928年3月10日,第23页
    183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月刊》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第4-5页。
    184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月刊》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第7页
    185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月刊》第]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第1页。
    186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月刊》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第1-2页。
    187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月刊》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第5页。
    188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对群众的认识与“资产阶级”理论家对革命过程中大众的认识之间存在着隐秘的关联,对此问题的探讨可参看徐贲:《暴力革命中的隐秘群众理论》,载氏著《在傻子和英雄之间:群众社会的两张面孔》,花城出版社2010年版。
    189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月刊》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第1页。
    190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月刊》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第8-9页。
    191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月刊》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第9页。
    192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月刊》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第6页。
    193斥人道主义为“浅薄”,由来已久。比如创造社的郑伯奇在尚不认同提倡阶级文学的1923年,就发出了“新文学运动第一期”“结果只生出了几篇浅薄的人道主义的作品”的批评。《创造周报》第34期,1923年12月30日日,第5页。
    194钱杏邨:《英兰的一生》,《太阳月刊》第1期,1928年1月1日,第2-3页。
    195鲁迅:《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语丝》第4卷第19期,1928年5月7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112页。引此段不意味着要把梁实秋归入十鲁迅所指明的任何旧的派别,只意味着可以笼统地把梁实秋归十“旧”的一派。
    196《(农夫)译者附记》,《大众文艺》第1卷第3期,1928年11月,《鲁迅全集》第10卷,第509页。鲁迅曾起码三次引用“浅薄的人道主义”一语,2005年版《鲁迅全集》在其中两处均未注出确切出处。一处注为郑伯奇,显误。此语出自钱杏邨(如前所引)。鲁迅认为出诸创造社,系误记。参看《鲁迅全集》第4卷,第103页;第7卷,第180页。
    197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月刊》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第6页。
    198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月刊》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第9页。
    199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月刊》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第6页。
    200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月刊》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第8页。
    201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月刊》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第7页。
    202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月刊》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第8页。
    203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月刊》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第4页。
    204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月刊》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第10页。
    205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月刊》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第3页。
    206尽管郭沫若在一个月后的《创造月刊》上又发表了一篇《文艺战上的封建余孽》痛斥鲁迅,不过仍然是此前论争的继续爆发,不妨碍另一趋势同时在慢慢出现。
    207彭康:《什么是‘健康’与‘尊严’——(《新月》的态度)底批评》,《创造月刊》第1卷第12期,1928年7月10日,第2页。
    208彭康:《什么是‘健康’与‘尊严’——(《新月》的态度)底批评》,《创造月刊》第1卷第12期,1928年7月10日,第4页。
    209彭康:《什么是‘健康’与‘尊严’——(《新月》的态度)底批评》,《创造月刊》第1卷第12期,1928年7月10日,第5页。
    210彭康:《什么是‘健康’与‘尊严’——<《新月》的态度>底批评》,《创造月刊》第1卷第12期,1928年7月10日,第6页。
    211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连载于1926年3月25、27、29、31日《晨报副镌》,引自黎照编:《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华龄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4页。
    212冯乃超:《冷静的头脑——评驳梁实秋的<文学与革命>》,《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1928年8月10日,第8页。
    213冯乃超:《冷静的头脑——评驳梁实秋的<文学与革命>》,《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1928年8月10日,第4-5页。
    214冯乃超:《冷静的头脑——评驳梁实秋的<文学与革命>》,《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1928年8月10日,第6页。
    215冯乃超:《冷静的头脑——评驳梁实秋的<文学与革命>》,《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1928年8月10日,第8页。
    216冯乃超:《冷静的头脑——评驳梁实秋的<文学与革命>》,《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1928年8月10日,第9页。
    217冯乃超:《冷静的头脑——评驳梁实秋的<文学与革命>》,《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1928年8月10日,第10页。
    218冯乃超:《冷静的头脑——评驳梁实秋的<文学与革命>》,《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1928年8月10日,第10-11页。
    219冯乃超:《冷静的头脑——评驳梁实秋的<文学与革命>》,《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1928年8月10日,第12页。
    220冯乃超:《冷静的头脑——评驳梁实秋的<文学与革命>》.《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1928年8月10 日,第11页。
    221冯乃超:《冷静的头脑——评驳梁实秋的(文学与革命)》,《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1928年8月10日,第19页。
    222鲁迅:《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1928.4.4),《语丝》第4卷第16期,1928年4月16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78-83页。
    223《通信(并Y来信)》(1928.4.10),《语丝》第4卷第17期,1928年4月23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99-100页。
    224《文坛的掌故(并徐匀来信)》(1928.8.10),《语丝》第4卷第34期,原题《通信·其一》,1928年8月20日,《鲁迅全集》第4卷。
    225《文学的阶级性(并恺良来信)》(1928.8.10),《语丝》第4卷第34期,原题《通信·其二》,1928年8月20日,《鲁迅全集》第4卷。
    226侍桁:《文学上之个人性与阶级性·译者前记》,《语丝》第4卷第29期,1928年7月16日,第1页。
    227(日)林癸未夫:《文学上之个人性与阶级性》,侍桁译,《语丝》第4卷第29期,1928年7月16日,第5页。
    228(日)林癸未夫:《文学上之个人性与阶级性》,侍桁译,《语丝》第4卷第29期,1928年7月16日,第4页。
    229(日)林癸未夫:《文学上之个人性与阶级性》,侍桁译,《语丝》第4卷第29期,1928年7月16日,第6页。
    230(日)林癸未夫:《文学上之个人性与阶级性》,侍桁译,《语丝》第4卷第29期,1928年7月16日,第7页。
    231鲁迅:《文学的阶级性(并恺良来信)》,《语丝》第4卷第34期,1928年8月20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126页。
    232鲁迅:《文学的阶级性(并恺良来信)》,《语丝》第4卷第34期,1928年8月20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126-127页。
    233鲁迅:《文学的阶级性(并恺良来信)》,《语丝》第4卷第34期,1928年8月20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127页。
    234麦克昂:《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第11页。
    235另境:《时代文学的修养》,《文化批判》第5期,1928年5月,第155页。
    236鲁迅也多次把个人主义和“集团主义”对举,参看其《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春潮月刊》第1卷第8期,1929年8月15日;《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1930年3月1日。关十个人主义的专项研究可参看(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阎克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版;(捷)丹尼尔·色拉汉:《个人主义的谱系》,储智勇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237参看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533-534页。
    238托洛茨基关于“死之恐怖”为人所共有的论述,出自鲁迅所译的托洛茨基在俄共(布)中央召开的关于文艺政策讨论会上的发言。参看(日)藏原惟人、外村史郎辑:《文艺政策》,鲁迅译,水沫书店1930年版,第97-98贝。2005年版《鲁迅全集》关于“死之恐怖”出处的注释沿袭了1981年版的错误。
    239鲁迅:《文学和出汗》,《语丝》周刊第4卷第5期,1928年1月14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581-582页。
    240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月刊》第1卷第4期,1928年6月10日,第7页。
    241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愆期至12月出版),第5页
    242梁实秋:《文学足有阶级性的吗?》,《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愆期全12月出版),第1-2页。
    243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愆期至12月出版),第2页。
    244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愆期至12月出版),第2页。
    245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愆期至12月出版),第6页。
    246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愆期至12月出版),第6页。
    247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1930年3月,《鲁迅全集》第4卷,第201页。
    248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1930年3月,《鲁迅全集》第4卷,第200页。
    249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1930年3月,《鲁迅全集》第4卷,第207页。
    250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1930年3月,《鲁迅全集》第4卷,第209页。
    251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1930年3月,《鲁迅全集》第4卷,第210页。
    252(法)卢梭:《论政治经济学》,王运成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5页。
    253参看(英)欧内斯·巴克:《社会契约论·导论》,载(英)迈克尔·莱斯诺夫等:《社会契约论》,刘训练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6页。
    254参看(比)雷蒙·特鲁松:《卢梭传》,李平沤,何三雅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64页。
    255参看张源:《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学衡)中的白璧德》,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7-48页。
    256笔者查询的辞书,择要列举如下:吴念慈、柯柏年、王慎名合编:《新术语辞典》,上海南强书局1929年版;高希圣、郭真、高乔平、龚彬编:《社会科学大词典》,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陈绶荪:《社会问题辞典》,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版:舒新城:《中华百科辞典》,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版:邢墨卿:《新名词辞典》,上海新生命书局1934年版:顾志坚:《新知识辞典》,上海北新书局1934年版;施伏量:《社会科学小辞典》,上海新生命书局1935年版。
    257如陈绶荪:《社会问题辞典》,第759-760页;施伏量:《社会科学小辞典》,第140页
    258王云五编:《王云五大辞典》,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627页。
    259王云五编:《王云五大辞典》,第12页。
    260 梁实秋:《影响我的几本书》,原载《大书坊》,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4年版,引自陈子善编:《雅舍谈书》,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524页。
    261 2005年版《鲁迅全集》的注释称梁实秋是在“歪曲引用”卢梭的话,并不妥当。参看《鲁迅全集》第4卷,第221页。
    262鲁迅几乎从未在与“阶级”相分离的情况下使用过“资产”一词,所以不能依据其通常使用做出判断。
    263梁实秋:《卢梭论女子教育》,《晨报副镌》,1926年12月15日,引自《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第85页。
    264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愆期至12月出版),第6页。
    265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曲芽月刊》第1卷第3期,1930年3月,《鲁迅全集》第4卷第208页。
    266比如《<不走正路的安得伦>小引》(1933);《<草鞋脚>》(1934);《“题未定”草(五)》(1935)。
    267冯乃超:《文艺理论讲座(第二回)》,《拓荒者》第1卷第2期,1930年2月10日,第675-676页。冯乃超在《文艺理论讲座》中对梁实秋理论的批判逻辑和鲁迅大体一致,本论文不再专门予以论述。
    268同时,它也基于人类的理性能力,但这里只就情感和感受能力展开探讨。
    269鲁迅所言虽为“穷人决无”,似乎是在做事实判断,依据整体文意,也难免包括“体验验”的因素在内。
    27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87页。
    27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7页。
    27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8页。
    27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8页。
    274比如他在1926和1927年间曾多次感叹人性的不能相通:“呜呼,人和人的魂灵,是不相通的。”鲁迅:《无花的蔷薇之二》,《语丝》周刊第72期,1926年3月29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278页。又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鲁迅:《小杂感》,《语丝》周刊第4卷第1期,1927年12月17日,《鲁迅全集》第3卷,第555页。
    275有岛武郎:《宣言一篇》,载《壁下译丛》,鲁迅译,上海北新书局1929年版,第167页。
    276鲁迅:《壁下译丛·小引》,载《壁下译丛》,上海北新书局1929年版,《鲁迅全集》第10卷,第307页。
    277鲁迅:《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未名》第2卷第8期,1929年5月25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139页。
    278鲁迅:《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未名》第2卷第8期,1929年5月25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139页。关于此问题可参看(日)丸山升:《鲁迅和<宣言一篇>——与<壁下译丛>中的武者小路、有岛的关系》,载氏著《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王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9(美)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西方哲学史》(第七版),丁三东等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4页。
    280(美)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洋:《西方哲学史》(第七版),第55页。
    281参看(法)雷蒙·阿降:《阶级斗争:工业社会新讲》,周以光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118页。
    282郑伯奇:《国民文学论》,《创造周报》第33期,1923年12月23日,第6-7页。
    283方璧:《看了(真美善)创刊号以后》,《文学周报》第5卷第14期,1927年11月6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129-130页。
    284麦克昂:《桌子的跳舞》,《创造月刊》第1卷第11期,1928年5月1日,第8-9页
    285(法)埃德加·莫兰:《人本政治导言》,陈一壮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2-13页。
    286(法)埃德加·莫兰:《人本政治导言》,第14页。
    287(法)埃德加·莫兰:《人本政治导言》,第15页。
    288(法)埃德加·莫兰:《人本政治导言》,陈一壮译,第15-17页。
    289马克思、恩格斯:《评托马斯.卡莱尔(当代评论)》(18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第316-317页。
    290马克思、恩格斯:《评托马斯.卡莱尔(当代评论)》(18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第318-319页。
    1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5页。
    2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4页
    3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9页。
    4身份有疑点的《文化批判》读者钟员曾经批判太阳社的作品:“看了之后,反惹起人们的讨厌革命……一方面也是由于作者的艺术手腕太差,说教的态度太重,惹人讨厌。”钟员:《普罗列搭利亚特意识的问题》,《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第134页。
    5比如李初梨在谈到文艺批评所应依据的标准时,在最后的第四点以两句话简短地提及还应注意艺术表现的技巧。参看李初梨:《普罗列塔利亚文艺批评底标准》,《我们月刊》第2期,1928年6月20日。
    6成仿吾:《全部的批判之必要》,《创造月刊》第1第10期,1928年3月1日,第6页。
    7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第1思,1928年1月15日,第8-9页。
    8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9-10页。可注意的是,胡秋原正是用普列汉诺夫的这一理论说明不管哪一种艺术都是合理的,参看其《革命文学问题——对于革命文学的一点商榷》,《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2期,1928年5月1日。
    9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11页。
    10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11页。
    11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12页。
    12原刊作者“附识”署为1926年12月15日,显误,当为1927年12月15日。据“附识”,该剧应当也创作于同一时期。另参李江:《冯乃超著译系年目录》,《冯乃超研究资料》,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07页。
    13冯乃超:《同在黑暗的路上走》,《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96-97页。
    14冯乃超:《同在黑暗的路上走》,《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97页。
    15《文化批判》一直由朱镜我负责编辑,冯乃超曾经协助编辑过前三期。参看李江:《冯乃超传略》,载李伟江编:《冯乃超研究资料》,第4页。
    16《编辑后记》,《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15日,第162页。
    17蒋光慈:《光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第2期,1928年2月1日,第9页。
    18蒋光慈:《光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第2期,1928年2月1日,第13页。
    19钱杏邨:《关于<现代中国文学>》,《太阳月刊》第3期,1928年3月1日,第4页。
    20杨邨人:《读成仿吾的的<全部的批判之必要>》,《太阳月刊》第4期,1928年4月1日,第7页。值得一提的是,杨邨人在这篇文中仍然在用反映论的思考方式为蒋光慈的理论辩护,参看第2-4页。
    21参看钱杏邨:《幻灭动摇的时代推动论》,《海风周报》第14-15期合刊,1929年4月21日,第14-21页。
    22蒋光慈:《菊芬》,《创造月刊》第1卷第10期,1928年3月1日,第96-97页。
    23蒋光慈:《菊芬》,《创造月刊》第1卷第10期,1928年3月1日,第92-93页页。
    24蒋光慈:《菊芬》,《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第91页。
    25蒋光慈:《菊芬》,《创造月刊》第1卷第10期,1928年3月1日,第93页。
    26蒋光慈:《菊芬》,《创造月刊》第1卷第10期,1928年3月1日,第96页。
    27蒋光慈:《菊芬》,《创造月刊》第1卷第10期,1928年3月1日,第99页。
    28蒋光慈:《菊芬》,《创造月刊》第1卷第10期,1928年3月1日,第100页。
    29蒋光慈:《菊芬》,《创造月刊》第1卷第10期,1928年3月1日,第106页。
    30蒋光慈:《菊芬》,《创造月刊》第1卷第10期,1928年3月1日,第106页。
    31江与蒋音谐,霞与赤义通。
    32《停刊宣言》,《太阳月刊》第7期,1928年7月1日,第1页。
    33《停刊宣言》,《太阳月刊》第7期,1928年7月1日,第2-3页。
    34参看《停刊宣言》,《太阳月刊》第7期,1928年7月1日,第3-4页。
    35《停刊宣言》,《太阳月刊》第7期,1928年7月1日,第5-6页。
    36这一点印证了鲁迅的观察:“所以这革命文学的旺盛起来,在表面上和别国不同,并非由十革命的高扬,而是因为革命的挫折”。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文艺新闻》第20期、第21期,1931年10月27日、8月3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304页。
    37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5负。
    38冯乃超:《前言》,《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84页。
    39参看钱杏邨:《艺术与经济》,《太阳月刊》第6期,1928年6月1日;《幻灭动摇的时代推动论》,《海风周报》第14-15期合刊,1929年4月21日。
    40邢墨卿编:《新名词辞典》,上海新生命书局1934年版,第82页。另一部辞典在解释“宣传文学”时,也主要以辛克莱的高论为据,参看顾凤城等编:《新文艺辞典》,上海光华书局1931年版,第192页。
    41详细目录可可参考:http://en.wikipedia.Org/wik.i/Upton SinclairffWriting。
    42尼姆·威尔士:《现代中国文学运动》,文洁若译,《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1期,第242页。
    43辛克莱的译作1949之后出版的大概只有四种:(1)《屠场》,萧乾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2)《煤炭王》,刘寿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3)《屠场》(英汉对照),王静、王利译,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d 2003年版;(4)《屠场》,薄景山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版。相关传记、研究著作一本也没有。
    44较为专门地研究了辛克莱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的作品,大概只有葛中俊的《厄普敦·辛克莱对中国左翼文学的影响》(《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第1期)及其《厄普敦·辛克莱在中国的翻译及其理由——辛克莱和翻译文学系列研究之三》(《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以及李雪的《从意识形态和诗学角度看我国辛克莱译介高潮》(《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等寥寥数篇。
    45在19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界即对辛克莱加入民主党参选加州州长有了不少非议。参看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
    46辛克莱:《拜金艺术(艺术之经济学的研究)》,冯乃超译,《文化批判》第2期,第85-86页。
    47辛克莱:《拜金艺术(艺术之经济学的研究)》,冯乃超译,《文化批判》第2期,第87页。
    48辛克莱:《拜金艺术(艺术之经济学的研究)》,冯乃超译,《文化批判》第2期,第85页。
    49辛克莱:《拜金艺术(艺术之经济学的研究)》,冯乃超译,《文化批判》第2期,第88页。上述译文据原文略有修正。参看Upton Sinclair:Mammonart:An Essay in Economic Interpretation, Pasadena, CA:Published by the author,1925. P.10以下译文亦有微调处。
    50辛克莱:《拜金艺术(艺术之经济学的研究)》,冯乃超译,《文化批判》第2期,第88页。
    51辛克莱:《拜金艺术(艺术之经济学的研究)》,冯乃超译,《文化批判》第2期,第88页
    52辛克莱:《拜金艺术(艺术之经济学的研究)》,冯乃超译,《文化批判》第2期,第89页。
    53参看(日)池田德真《宣传战史》第二章和第三章的相关论述,朴世俣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54(日)池田德真:《宣传战史》,朴世俣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54页。
    55(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
    56参看(美)沃纳·赛佛林、(美)小詹姆斯·上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57辛克莱:《拜金艺术(艺术之经济学的研究)》,冯乃超译,《文化批判》第2期,第89页。
    58辛克莱:《拜金艺术(艺术之经济学的研究)》,冯乃超译,《文化批判》第2期,第90页。
    59这其中有着重要的差别。“革命文学”论争中,有很多无效的争论,即是基于对这两种观点的混淆,表现为有人说文学应该是宣传,有人则举有不是宣传的文学来反驳。
    60辛克莱:《拜金艺术(艺术之经济学的研究)》,冯乃超译,《文化批判》第2期,第91页。
    61(苏)乔.采.弗里德连杰尔:《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问题》,郭值京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415页。
    62参看鲁迅:《卢梭和胃口》,《语丝》第4卷第4期,1928年1月7日。相关研究可参看葛中俊:《厄普敦·辛克莱对中国左翼文学的影响》,《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第1期。
    63列宁:《英国的和平主义和英国的不爱理论》,《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版,第282页。
    64鲁迅:《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语丝》第4卷第16期,1928年4月16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84页。
    65鲁迅:《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语丝》第4卷第16期,1928年4月16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84页。
    66鲁迅:《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语丝》第4卷第16期,1928年4月16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84-85页。
    67辛克莱:《拜金艺术(艺术之经济学的研究)》,冯乃超译,《文化批判》第2期,第88页。
    68辛克莱:《拜金艺术(艺术之经济学的研究)》,冯乃超译,《文化批判》第2期,第89页。
    69鲁迅曾认为梁实秋认定的左翼文化界的信条是“宣传式的文字便是文学”,并称之为“自扰之谈”,原因在十没有左翼人士会持梁实秋这样的观点。参看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1930年3月,《鲁迅全集》第4卷,第210页。(其实鲁迅在昔日批判创造社时恰认为创造社所持的是“一切宣传都是文学”的观点。)同理,“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也没有人不会这样认为,当与“自扰之谈”属于同类。
    70编者(王礼锡):《读书杂志发刊的一个告白》,《读书杂志》第1卷第1期,1931年4月1日,第5页。
    71参看潘光旦:《宣传不是教育》、《再论宣传不是教育》,载氏著《自由之路》,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221-238页。
    72甘人:《拉杂一篇答李初梨君》,《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3期,1928年5月16日,第29页。
    73《怎么写(夜记之一)》,《莽原》半月刊,1927年10月10日,第18、19期合刊,《鲁迅全集》第4卷,第20页。
    74鲁迅:《“连环图画”辩护》,《文学月报》第4期.1932年11月15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458页。
    75冰禅:《革命文学问题——对于革命文学的一点商榷》,《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2期,1928年5月1日,第95页。
    76冰禅:《革命文学问题——对于革命文学的一点商榷》,《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2期,1928年5月1日,第95页。
    77冰禅:《革命文学问题——对于革命文学的一点商榷》,《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2期,1928年5月1日,第96页。
    78冰禅:《革命文学问题——对于革命文学的一点商榷》,《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2期,1928年5月1日,第99页。
    79沈起r:《演剧运动之意义》,《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1928年8月10日,第22页。
    80甘人:《中国新文艺的将来与其自己的认识》,《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期,1927年11月1日,第65页。
    81甘人:《拉杂一篇答李初梨君》,《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3期,1928年5月16日,第28页。
    82参看侍桁:《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下),《语丝》第4卷第20期,1928年5月14日,第6页。
    83侍桁:《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下),《语丝》第4卷第20期,1928年5月14日,第6页。
    84侍桁:《个人主义的文学及其它》,《语丝》周刊第4卷第22期,1928年5月28日,第2页。
    85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愆期至12月出版),第7页。
    86从文学史角度对宣传与文学之间关系所做的初步考察,可参看徐訏:《牢骚文学与宣传文学》,载氏著《门边文学》,香港南天书业公司1972年版,第76-92页;(英)乔治·奥威尔:《艺术和宣传的界限》,载氏著《我为什么写作》,董乐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97-104页;(英)托比·克拉克:《艺术与宣传》,吴霈恩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87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1930年3月,《鲁迅全集》第4卷,第210页。
    88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1930年3月,《鲁迅全集》第4卷,第210-211页。
    89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1930年3月,《鲁迅全集》第4卷,第212页。
    90这种伪装成新闻或事实的广告目前在网络上十分多见,让人防不胜防。比如最近出现的一则被广泛传播的“新闻”:《工科硕士北京三环边上建9平米胶囊别墅,挑战高房价!》(http://luo.bo/3099/,2010年11月30日,非首发网址,疑似首发网址已无效,约在11月26日),骗倒了绝大多数的网友,甚至被纸质媒体宣传报道。而实际上它是某手机厂‘商的广告。接受者在不知不觉中头脑中就被植入了该品牌的手机具有先进性能(通过它可以完美操作整个“别墅”的智能管控系统)的理念。有不少专门的策划公司靠炮制并炒作这类事件为生。这种行为在道德上无疑是恶劣的,既欺骗人们的感情,又透支本已微薄的社会信任。该“新闻”漏洞极多,最有力的虚假性证实参看《北京晨报》的一则信息:《集装箱别墅只是“传说”》,http://www.morningpost.com.cn/rxxw/96101rx/2010-12-01/86201.shtml,2010年12月1日。可惜这则信息几乎无人注意,笔者亦靠检索得来(2010年12月4日)。
    91在恩格斯论述中的巴尔扎克的情形在一定意义上可为例证。
    92辛克莱:《拜金艺术》,郁达夫译,《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6期,1928年7月1日,第54页。
    93(日)岩崎·昶:《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鲁迅译,《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1930年3月1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403页。
    94《新辞源》,《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15日,第154-155页。
    95《新辞源》,《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15日,第155页。
    96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9页。
    97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宁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版,第93页。
    98《第一次全苏无产阶级作家会议决议(根据瓦尔金同志的报告)》(1925),张秋华等编:《拉普资料汇编》(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0页。
    99有些“宣传”可能只涉及表达个人情绪或抽象的理念,并不必然需要以现实真实性为判断依据,或与之有着复杂的关联。
    100参看鲁迅:《怎么写(夜记之一)》,《莽原》半月刊第18-19期合刊,1927年10月10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23页。
    101鲁迅:《林克多(苏联闻见录>序》,《文学月报》第1卷第1期,1932年6月10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435页。
    102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第266页。
    103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第269页。
    104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第326页
    105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第331页。
    106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第358页。
    107沈雁冰:《论无产阶级艺术》,《文学周报》第173期,1925年5月17日,第10-12页;《茅盾全集》第18卷,第507-510页。
    108参看(日)白水纪子:《茅盾<论尤产阶级艺术>的出典》,日本《茅盾研究会会报》第7号,1988年6月。以及白水纪子:《关于<论无产阶级艺术>出处的说明和一些感想》,《茅盾研究》第5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513-518页。
    109茅盾:《一九二七年大革命》,作于1980年4月28日,原载《新文学史料》第9期,1980年11月。载《我走过的道路》(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2版,第377页。
    110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2版,第378页。
    111注意到了茅盾的回忆录在涉及这段时间的经历时存在不真实因素的主要有沈卫威、赵璕、余连祥等人,但他们均未提出较充分的证据。参看沈卫威:《艰辛的人生:茅盾传》,台北:业强出版社1991年版;赵璕:《<从牯岭到东京>的发表及钱杏邨态度的变化——<《幻灭》(书评)>、<《动摇》(评论)>和<茅盾与现实>对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6期;余连祥:《逃墨馆主——茅盾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本文的论证从赵璕提供的线索中获益良多,特致谢忱。
    112朱氏《一九二七年底回忆》在被南昌起义研究者广泛使用的过程中,也未被发现有多少不合实际之处,反倒显示出较为可信。张侠在其《南昌起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43万字)中对《一九二七年底回忆》的数十次引用情况可为例证。
    113参看(美)陈幼石:《茅盾(蚀)三部曲的历史分析》之第二章《(牯岭之秋):生活是如何演变成小说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2-73页;曹金林:《简评茅盾的(牯岭之秋)》,《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114在此篇回忆录之前,茅盾曾起码三次表达了这篇回忆录的主要内容,即因病而未能去南昌,但都很简略,而且也有不统一处。第一次是在他1936年应史沫特莱之请所写的自传中(该自传茅盾去世后始发表于《文献》1982年3月第11期,题为《茅盾小传》),里面他以第三人称自述道:“他是受命派往九江的,预定从九九江再往南昌。可是到九江后他就病了,没有到南昌去,而在南昌举行了‘八月一日暴动’的贺龙、叶挺的军队也匆匆向广东方面出发了。茅盾在牯岭养病半月,就秘密地回到上海。”但他在上述文字的不远处写道:“他的病足严重的失眠症。”虽然茅盾此时的叙述已经转入了回到上海的时候,但这个“病”明显仍是他在牯岭养的“炳”因而并非1980年回忆录所言的急性腹泻。载《茅盾全集》第21卷,第76页。茅盾在《几句旧话》(1933)中,对养病的问题有更直白的表述(详下“8月初”条注释)。第二次是在他1979年7月17日接受采访谈董必武和汉口《民国日报》时,在提到不能从庐山到达南昌时,茅盾说:“同时我又在庐山的一个旅馆生了病!”在淡话中,茅盾提到他是“直到8月下旬离开九江回上海”沈雁冰:《关十<汉口民国日报>的一些情况》,胡传章、程安辉记录整理,载《武汉文史资料义库》第4 辑《教育文化》,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第249页。第三次是在茅盾1979年11月24日写的一篇短文《一点回忆——为湖北省博物馆董老展览室作》中,其其中提到董必武对他说:“设法到南昌去,如果去不成,那就回上海”。接着又说:“结果我南昌未去成,但在牯岭病了,直到八月初回上海。”虽然这里茅盾并未在生病和未去成南昌之间建立明确的因果关系,但提到8月初回上海,则又暗示了这层关系。不过,8月初回上海与事实及他在别处的回忆均不符。载《茅盾全集》第17卷,第629-630页。另外,茅盾在1978年7月曾接受叶子铭的采访,在叶子铭整理出的谈话记录中,茅盾并未表达在他生病和未去南昌之间有因果关系:“我当时就停留在山上,身体也不好,在牯岭住了一段时间。”茅盾并说他“在牯岭大约住到8月底”。参看叶子铭、茅盾:《漫话早年革命风云——一九七八年七月十六日访问记录》,载叶子铭:《梦回星移:茅盾晚年生活见闻》,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16页。
    115参看《国民政府通缉共产党首要令》(1927年4月19日),载秦孝仪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二)》,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年版,第47-48页,其中的“宋云彤”当为宋云彬。在茅盾和宋云彬的回忆中,均不称宋敬卿全名,而只说“姓宋的”,未详何故。
    116刊十1927年7月29日汉口《中央日报·副刊》第125号,署名玄珠。
    117玄珠(茅盾):《牯岭的臭虫——致武汉的朋友们(二)》,汉口《中央日报·副刊》第128号,1927年8月1日,《茅盾全集》第11卷,第51贝。
    118刊于1927年8月1日汉口《中央日报·副刊》第128号,署名玄珠。
    119据《牯岭的臭虫》一文内容及标注写作日期。文中茅盾说道:“我相信游泳不是一件难事,如果我在此一个月,天天去学习,总能学会了罢?”《茅盾全集》第11卷,第52页。
    120依据有三:(1)茅盾在《几句旧话》中说宋云彬和宋敬卿上山后不满四天就都走了。载《创作的经验》,上海天马书店1933年6月版,收入《茅盾全集》第19卷,第441页;(2)《牯岭的臭虫》中对27日游览内容的规划:(3)茅盾在1980年回忆的宋云彬离开日期。
    121参看张国焘:《我的回忆》(下),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6-7
    122李一氓:《李一氓回忆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123主要据李一氓:《李一氓回忆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阳翰笙:《风雨五十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郭沫若:《涂家埠》,香港《小说》月刊第1卷第期,1948年7月,《郭沫若全集》第13卷,第209-226页。
    124茅盾接受叶子铭采访时有相同的回忆:“他(夏曦——引者)还说,郭沫若刚下山回九江了,还带了批人”。参看叶子铭、茅盾:《漫话早年革命风云——一九七八年七月十六日访问记录》,载叶子铭:《梦回星移:茅盾晚年生活见闻》,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16页。
    125茅盾接受叶子铭采访时,在谈到和夏曦的交往时补充了一句:“他后来用别的方法到南昌了”。参看茅盾、叶子铭:《漫话早年革命风云——一九七八年七月十六日访问记录》,载叶了铭:《梦回星移:茅盾晚年生活见闻》,第216页。
    126茅盾在《几句旧话》中说他在牯岭,“虽然是养病,幸而我的病不过是神经衰弱和失眠”。载《创作的经验》,上海天马书店1933年6月版,载《茅盾全集》第19卷,第441页。不过在《几句旧话》中,茅盾说宋云彬和宋敬卿上山后不满四天就都走了,与宋云彬的回忆、《牯岭之秋》不相符合。另外,对于茅盾是否曾在庐山患病,宋云彬的回忆未予提及,但这或许由于其回忆本身较简略。
    127云彬:《沈雁冰》,《人物杂志》第8期,1946年9月1日,《宋云彬杂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438页。
    128引文出自《牯岭之秋》,《文学》第3号、第5号、第6号连载,1933年9月、11月、12月,收入《茅盾全集》第8卷,第449页。
    129云彬:《沈雁冰》,《人物杂志》第8期,1946年9月1日,《宋云彬杂文集》,第438页。
    130云彬:《沈雁冰》,《人物杂志》第8期,1946年9月1日,《宋云彬杂文集》,第438页。《牯岭之秋》中所叙述与此相合。
    131在《牯岭之秋》中,云少爷质问老明:“喂,喂:老明,我就不懂你为什么不走?不走也就罢了,我又不懂你为什么不回家?我更不懂你为什么拉住了我?回家或是住在这里山上.,我倒也无可无不可,只是一天到晚守在这空荡荡的旅馆里,看看云雾,下下棋,一下棋你又故意捣乱,没有一盘下完的;可不是,我真猜不透,你是什么意思?”《茅盾全集》第8卷,第449页。在另一处,老明问云少爷:“你算算看,我们来这里几天了?”云少爷答道:“哈,谁还去记它几天呢!总之,好像很久了。单是这香烟纸壳做的旗子已经换过三副了!”《茅盾全集》第8卷,第447页。
    132参看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2版,第444页;《茅盾小传》(1936),收入《茅盾全集》第21卷,第76页:《梦想的个人生活》,《东方杂志》第30卷第1期,1933年1月1日,收入《茅盾全集》第15卷,第451页:《在公园里》,《申报月刊》第2卷第4期,1933年4月15日,收入《茅盾全集》第11卷,第151页。
    133《九江市志》(1),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134评传和译作合计约35000字,刊于《小说月报》第18卷第8期、第10期,1928年8月10 H、10月10日,署名沈余。余连祥在《逃墨馆主——茅盾传》中曾结合茅盾写作的柴玛萨斯评传论述道:“柴玛萨斯曾为报社总编辑,也曾信仰社会主义,但没有成为职业革命家,潜心创作,成了‘西班牙的莫泊桑’,是西班牙文坛的‘不倒翁’。茅盾也许从青年柴玛萨斯的人生道路中受到启示:不做职业革命家,还可以努力做一位中国的‘莫泊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135刊于1927年12月4日《文学周报》第5卷第18期,署名玄珠。
    136刊于1927年8月19日汉口《中央日报·副刊》第146号,署名玄珠。
    137对此段历程及日期的考证,参看余连祥:《逃墨馆主——茅盾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页。
    138《中央委员宣言》,南昌《民国日报》1927年8月1日,引自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编:《南昌起义》,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15-19页。
    139陈涛:《参加南昌起义的回忆(1981年10月30日)》,《南昌起义》,第369页。
    140张国焘提到曾在1927年7月27日召集夏曦等人在九江开会。参看《张国焘致中央临时政治局并扩大会议的信(1927年11月8日)》,《中央通讯》第13期,1927年,,引自《南昌起义》,第71页。
    141《牯岭之秋》,《文学》第3号、第5号、第6号连载,1933年9月、11月、12月,《茅盾全集》第8卷,第450页。
    142《我走过的道路》(上),第382-383页。
    143玄珠:《留别》,汉口《中央日报·副刊》第146号,1927年8月19日,《茅盾全集(补遗)》(上),第257页。按,《茅盾全集(补遗)》注为“署名雁冰”,误。另,茅盾在作十7月25日的《云少爷与草帽》中已经表白了自己的“幻灭”感,参看《茅盾全集》第11卷,第48页。
    144有研究者通过考察茅盾写作于大革命时期的文章,认为其“幻灭”来自“革命速胜论”“幻想”的破灭,失之于表面。更深入的分析迄未见到。参看丁尔纲:《茅盾评传》,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169-170页。
    145《茅盾小传》(1936,生前未发表),收入《茅盾全集》第21卷,第76页。
    146参看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第144-157页;姚金果等:《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大革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66-385页。
    147参看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战士周报》第35-36期合刊,1927年3月5日,第6页。
    148参看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第364-368页。
    149《幻灭》发表于1927年9、10月的《小说月报》第18卷第9、10号;《动摇》发表于1928年1至3月的《小说月报》第19卷第1至3号;《追求》发表于1928年6至9月的《小说月报》第19卷第6至9号。
    150白晖(朱自清):《近来的几篇小说》,《清华周刊》第29卷第2期,1928年2月17日。
    151钱杏邮:《(动摇)》,《太阳月刊》第7期,1928年7月1日,第1页。
    152钱杏邨:《(动摇>》,《太阳月刊》第7期,1928年7月1日1,第18页。
    153钱杏邨:《(幻灭)》,《太阳月刊》第3期,1928年3月1日,第9页。
    154钱杏邨:《(动摇)》,《太阳月刊》第7期,1928年7月1日,第5页。
    155钱杏邨:《(动摇)》,《太阳月刊》第7期,1928年7月1日,第16页。
    156钱杏邨:《(动摇)》,《太阳月刊》第7期,1928年7月1日,第16页。
    157钱杏邨:《(动摇>》,《太阳月刊》第7期,1928年7月1日,第8页。
    158钱杏邨:《(幻灭)》,《太阳月刊》第3期,1928年3月1日,第9页。
    159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期,1928年10月10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179页。
    160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1928年第19卷第10号《茅盾全集》第19卷,第183页。
    1611叶子铭曾向茅盾请教他说过的触发了他创作《动摇》的“不能披露的新闻访稿”到底是什么,茅盾通过其子回答说:“1927年沈老编《汉口民国日报》时,曾看到一些当时不能披露的来稿,主要是报导武汉附近某些县发生的一些过左行动,而这些‘左’的东西有的又是右派在背后煽动的,如所谓‘妇女解放’(分配尼姑、婶妾等)”。叶了铭:《梦回星移:茅盾晚年生活见闻》,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页。
    162参看《蚀·幻灭》,上海开明书店1930年版,第89-93页。
    163比如《动摇》在描写农军梭镖队出场时,总要伴随着描写街头野狗对梭镖队的狂吠喧嚣,明显意在以之象征反动势力,作者情绪表露无遗,完全谈不上“客观描写”。参看《蚀·动摇》,上海开明书店1930年版,第72页、第120页、第190页、第214页、第215页。
    164《蚀·动摇》,第41页。
    165《蚀·动摇》,第52页。
    166《蚀·动摇》,第52页。
    167《蚀·动摇》,第53页。
    168《蚀·动摇》,第91页。
    169《蚀·动摇》,第218-219页。
    170《蚀·幻灭》,第44页。
    171《蚀·幻灭》,第52页。
    172王仲昭所主持的报纸改革计划及其失败,可能含有茅盾的报纸编辑经验。参看余连祥:《逃墨馆主——茅盾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7-98页。
    173《蚀·幻灭》,第246页。
    174据考证,强惟力被要求去参加的战斗正是茅盾也被要求参加的南昌起义。参看(美)陈幼石:《茅盾(蚀)三部曲的历史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98-102页。
    175参看《蚀·追求》,上海开明书店1930年版,第126-134页。
    176据发表日期及《我走过的道路》,《幻灭》应该是写作于1927年的8月下旬到9月中旬。
    177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1928年第19卷第10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180页。
    178钱杏邨:《<动摇>》,《太阳月刊》第7期,1928年7月1日,第7-8页。
    179参看本论文导论部分的相关论述。
    180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1928年第19卷第10号,《茅盾全集》第19卷,第180-181页。
    181后来,茅盾解释之所以未能在《动摇》中表现革命的出路,“原因仍在于作者当时对形势的分析和认识有偏差的,不全面的。”《(动摇)法文版序》(1979年8月30日),《茅盾全集》第1卷,第430页。
    182参看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第190-196页。不过,在中共在莫斯科召开六大的时候,亦即在1928年的5到8月间,在上海的中共留守中央曾尝试利用小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发展统一战线,结果在8月即遭到共产国际和瞿秋白的批判,被视作“机会主义重新抬头”和“新的右倾”。参看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第196-198页。未详茅盾是否曾受到这种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
    183李一氓:《北伐和南昌起义》(下),《党史研究资料》第40辑,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29页。
    184李一氓(未署名):《茅(矛)盾》,《流沙》第2期,1928年4月1日,第21页。郭沫若在其1928年2 月21日的日记中写道:“留出版部,看了一篇《鲁迅论》(见《小说月报》),说不出所以然地只是乱捧。”参看郭沫若:《离沪之前》,《现代》第4卷第1-3期,1933年11月-1934年1月,《郭沫若全集》第13卷,第295页。
    185钱杏邨:《<追求)——一封信》(作于10月18日),《泰东月刊》第2卷第4期,1928年12月1日,第106页。
    186钱杏邨:《(追求>——一封信》(作于10月18日),《泰东月刊》第2卷第4期,1928年12月1日,第111页。
    187钱杏邮:《(追求>——一封信》(作于10月18日日),《泰东月刊》第2卷第4期,1928年12月1日,第106页。
    188钱杏邨:《<追求)——一封信》(作于10月18日),《泰东月刊》第2卷第4期,1928年12月1日,第112页。“从军”是笔误,当作“下笔”,参看作者收入文集中的修改稿,钱杏邨:《现代中国文学作家(第二卷)》,上海泰东书局1930年版,第156页。未详能否从这一笔误做一番弗洛伊德式的潜意识淦解。
    189钱杏邨:《<追求)——一封信》(作于10月18日),《泰东月刊》第2卷第4期,1928年12月1日,第112页。
    190上海现代书局1930年出版,之本真名不详。对太阳社和新写实主义关系的较详细考察,参看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第三章《太阳社与日本“新写实主义”》。
    191蒋光慈:《异邦与故国》,《蒋光慈文集》(2),第476-479页、第487页。
    192参看藏原惟人:《再论新写实主义》,之本译,《拓荒者》第1卷第1期,1930年1月10日,第323-324页。
    193藏原惟人:《到新写实主义之路》,林伯修译,《太阳月刊》第7期,1928年7月1日,第17-18页。
    194藏原惟人:《再论新写实主义》,之本译,《拓荒者》第1卷第1期,1930年1月10日,第324-325页。
    195参看藏原惟人:《作为生活组织的艺术和无产阶级》,载氏著《新写实主义论文集》,之本译,上海现代书局1930年版。
    196比如他曾说:“普罗列搭利亚作家,决不单以战斗的普罗列搭利亚特为他的题材。他描写劳动者,同时也描写农民,小市民,兵士,资本家——凡与普罗列搭利亚的解放有什么关系的一切东西。”藏原惟人:《到新写实主义之路》,林伯修译,《太阳月刊》第7期,1928年7月1日,第16页。
    197藏原惟人:《再论新写实主义》,之本译,《拓荒者》第1卷第1期,1930年1月10日,第328-329页。
    198钱杏邨:《(动摇)》,《太阳月刊》第7期,1928年7月1日,第18页。
    199钱杏邨:《(追求>——一封信》(作于10月18日),《泰东月刊》第2卷第4期,1928年12月1日。第106页。在作者收入文集的修改稿中,本来指的是“‘与实主义”的创作立场,被修改为“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参看钱杏邨:《现代中国文学作家·第二卷》,上海泰东图书局1930年版.第145页
    200钱杏邨:《<追求>——一封信》,《泰东月刊》第2卷第4期,1928年12月1日。第107-108页。
    201《创造月刊》第2卷第5期,1928年12月10日,第14页。
    202在此时党员身份不能绝对确定的只有傅克兴,北方左联成员杨纤如多次回忆傅克兴是中共党员,可信度较高,傅若是党员,应该是在“革命文学”论争时期加入的。成仿吾后来说傅克兴只是“同路人”,多半是以傅克兴以后的表现为判断标准。参看杨纤如:《北方左翼作家联盟杂忆》,《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第299页;杨纤如:《寿南北两“左联”六秩》,《“左联”纪念集(1930-1990)》,L海百家出版社1990年版,第28页:成仿吾:《与苏联研究生彼德罗夫关于创造社等问题的谈话》(1959年9月29日),《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2期。
    203参看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志(民族·宗教卷)·宗教志》,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403页。
    204参看成仿吾:《与苏联研究生彼德罗夫关于创造社等问题的谈话》(1959年9月29日),《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2期。
    205克兴:《小资产阶级文艺理论之谬误——评茅盾君底(从牯岭到东京>》,《创造月刊》第2卷第5期,1928年12月10日,第3页。
    206克兴:《小资产阶级文艺理论之谬误——评茅盾君底(从牯岭到东京)》,《创造月刊》第2卷第5期,1928年12月10日,第4页。
    207克兴:《小资产阶级文艺理论之谬误——评茅盾君底(从牯岭到东京>》,《创造月刊》第2卷第5期,1928年12月10日,第4页。
    208克兴:《小资产阶级文艺理论之谬误——评茅盾君底<从牯岭到东京>》,《创造月刊》第2卷第5期,1928年12月10日,第10页。
    209克兴:《小资产阶级文艺理论之谬误——评茅盾君底(从牯岭到东京>》,《创造月刊》第2卷第5期,1928年12月10日,第11页。
    210李初梨:《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底抬头,普罗列搭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文学运动底新阶段》(作于1928年12月18日),《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1929年1月10日,第3页。
    211李初梨:《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底抬头,普罗列搭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文学运动底新阶段》(作于1928年12月18日),《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1929年1月10日,第5页。
    212李初梨:《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底抬头,普罗列搭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文学运动底新阶段》(作十1928年12月18日),《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1929年1月10日,第9页。
    213李初梨:《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底抬头,普罗列搭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文学运动底新阶段》(作于1928年12月18日),《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1929年1月10日,第26页。
    214李初梨:《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底抬头,普罗列搭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文学运动底新阶段》(作于1928年12月18日),《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1929年1月10日,第22-23页。
    215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期,1928年10月10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178页。
    216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期,1928年10月10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181页。
    217潘梓年:《到了东京的茅盾》,《认识》第1期,1929年1月15日,引自伏志英编:《茅盾评传》,第244页。
    218潘梓年:《到了东京的茅盾》,《认识》第1期,1929年1月15日,引自伏志英编:《茅盾评传》,第246页。
    219潘梓年:《到了东京的茅盾》,《认识》第1期,1929年1月15日,引自伏志英编:《茅盾评传》,第248贝。
    220钱杏邨:《茅盾与现实——读了他的(野蔷薇)以后》,《新流月报》第4期,1929年12月15日。
    221钱杏邨:《从东京回到武汉——读了茅盾的(从牯岭到东京>以后》,《文艺批评集》,神州国光社1930年版,第141页。
    222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第8卷第20号,1929年5月12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202页。
    223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第8卷第20号,1929年5月12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205页。
    224方璧(茅盾):《鲁迅论》,《小说月报》第18卷第11期,1927年11月10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137页。
    225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第8卷第20号,1929年5月12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199页。
    226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第8卷第20号,1929年5月12口,《茅盾全集》第19卷,第207页。
    227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第8卷第20号,1929年5月12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208页。
    228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第8卷第20号,1929年5月12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209-210页。
    229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第8卷第20号,1929年5月12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216页。
    230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第8卷第20日,1929年5月12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216页。
    231茅盾:《写在(野蔷薇)的前面》,载于《野蔷薇》,上海大江书铺1929年7月版,《茅盾全集》第9卷,第522-523页。
    232钱杏邨:《从东京回到武汉——读了茅盾的<从牯岭到东京>以后》,《文艺批评集》,上海神州国光社1930年版,第181页。
    233钱杏邨:《从东京回到武汉——读了茅盾的<从牯岭到东京>以后》,《文艺批评集》,第184页。
    234钱杏邨:《从东京口到武汉——读了茅盾的<从牯岭到东京>以后》,《文艺批评集》,第182页。
    235钱杏邨:《从东京回到武汉——读了茅盾的<从牯岭到东京>以后》,《文艺批评集》,第185页。
    236钱杏邨:《茅盾与现实——读了他的<野蔷薇>以后》,《新流月报》第4期,1929年12月15日,第688页。
    237钱杏邨:《茅盾与现实——读了他的<野蔷薇>以后》,《新流月报》第4期,1929年12月15日,第692页。
    238鲁迅:《我们要批评家》,《萌芽月刊》第1卷第4期,1930年4月1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246页。
    239钱杏邨:《中国新兴文学中的几个具体的问题》,《拓荒者》第1卷第1期,1930年1月10日,第360-361页。
    240鲁迅:《在钟楼上——夜记之二》,《语丝》第4卷第1期,1927年12月17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36页
    241鲁迅:《(尘影)题辞》(原题《(尘影>序言》),载黎锦明:《尘影》,上海开明书店1927年版,《鲁迅全集》第3卷,第571页。
    242参看杨邨人:《太阳社与蒋光慈》,《现代》第3卷第4期,1933年8月,第474页。
    243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太阳月刊》第3期,1928年3月1日,第20-21页。
    244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太阳月刊》第3期,1928年3月1日,第22页。
    245朱彦:《阿Q与鲁迅》,《新宇宙》第1期,1928年10月15日,引自《“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701-702页。
    246常乃息:《越过了阿Q的时代以后》,《长夜》半月刊第3期,1928年5月1日,引自《“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1063-1064页
    247常乃惪:《越过了阿Q的时代以后》,《长夜》半月刊第3期,1928年5月1日,《“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1064页。
    248常乃惪:《越过了阿Q的时代以后》,《长夜》半月刊第3期,1928年5月1日,《“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1065页。
    249常乃惪:《越过了阿Q的时代以后》,《长夜》半月刊第3期,1928年5月1日,《“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1066页。
    250常乃惪:《越过了阿Q的时代以后》,《长夜》半月刊第3期,1928年5月1日,《“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1066页。
    251常乃惪:《越过了阿Q的时代以后》,《长夜》半月刊第3期,1928年5月1日,《“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1065页。
    252鲁迅:《通信(并Y来信)》,《语丝》第4卷第17期,1928年4月23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100页。
    253常乃惪:《越过了阿Q的时代以后》,《长夜》半月刊第3期,1928年5月1日,《“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1067页。
    254常乃惪:《越过了阿Q的时代以后》,《长夜》半月刊第3期,1928年5月1日,《“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1064页。
    255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太阳月刊》第3期,1928年3月1日,第2页。
    256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太阳月刊》第3期,1928年3月1日,第6页。
    257常乃惪:《越过了阿Q的时代以后》,《长夜》半月刊第3期,1928年5月1日,《“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1066页。
    258钱杏邨:《现代中国文学作家·第一卷》,上海泰东图书局1928年7月,第24页。
    259钱杏邨:《鲁迅——(现代中国文学论)第二章》,《拓荒者》第1卷第2期,1930年2月10日,第705页。
    260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战士周报》第35-36期合刊,1927年3月5日,第6-7页。按,收入1949年后《毛泽东选集》的版本通过章节标题的改动,把“痞了运动”从“革命先锋”的行列中剔除了出去;其它改动也颇多。
    261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战士周报》第35-36期合刊,1927年3月5日,第7页。
    262参看青见:《阿Q时代没有死》,《语丝》第4卷第24期,1928年6月11日,第37页。
    263参看舜生:《我们的看法》,《长夜》半月刊第1期,1928年4月1日。
    264革命文学派的蒋光慈也曾经批驳过国家主义的文学观,认为文学应该表现集体主义。参看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第2期,1928年2月1日,第12-13页。
    265可参看钱杏邨:《现代中国文学作家·第二卷》,上海泰东图书局1930年版,第145页、第155页。
    266参看克兴:《小资产阶级文艺理论之谬误——评茅盾君底(从牯岭到东京)》,《创造月刊》第2卷第5期,1928年12月10日,第3页;芳孤:《革命文学与自然主义》,《泰东月刊》第1卷第10期,1928年6月1日,第11-15页。
    167参看钱杏邨:《前田河广一郎的戏剧》,《作品论》,上海沪滨书店1929年版:钱杏邨:《中国新兴文学中的几个具体的问题》(《拓荒者》第1卷第1期,1930年1月10日。
    168“标语口号”诉诸绝对化的判断,排除推理和沉思的空间,其力量近乎符咒,社这背后是对接受者理性能力的无视,许多批评者对“标语口号文学”的抵制在深层意识的层面难免会植根十此。在另一面,“标语 口号文学”确乎对主体力量较强的知识者难以产生足够的力量,甚至作用会适得其反,这又是批评者认为它无效的根据,但这种指责显然存在思维的盲区,对“标语口号文学”的反对也往往仅植根于效用的层面。
    269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文集之九》,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7-9页。这里的论述受到了王汎森在复旦大学讲座《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2011年3月22日)的启发,http://v.163.com/special/fudanseminarsl/。
    1正如在1929年底创造社所办的《新思潮》杂志上一篇文章所言:“无论谁都不应否认或忽视小资产阶级在当来的革命中所能担当的任务,谁都应估量它底力量,审查它底特性,并决定正确的对于小资产阶级的政策。”狄而太:《小资产阶级论》,《新思潮》第1期,1929年11月15日,第3页。
    2高希圣、郭真、高乔平、龚彬编:《社会科学大词典》,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第67-68页。
    3吴念慈、柯柏年、王慎名合编:《新术语辞典》,上海南强书局1929年版,第18-19页。
    4参看(英)汤姆·博托莫尔编:《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陈叔平等译,“中等阶级”条日,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6页。
    5陈绶荪:《社会问题辞典》,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版,第360页。
    6吴念慈、柯柏年、王慎名合编:《新术语辞典》,第171页。
    7参看辞书编译社编:《新哲学社会学解释辞典》,上海光华出版社1948年版,第28-29页。
    8(英)汤姆·博托莫尔编:《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中等阶级”条目,第406页。
    9参看(英)迈克尔·曼主编:《国际社会学百科全书》,“中产阶级”条目、“资产阶级”条目,袁亚愚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13-415页、第50页。
    10(英)迈克尔·曼主编:《国际社会学百科全书》,“小资产阶级”条目,第495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2页。
    12《社会问题辞典》也认为中间阶级行将灭亡,陈绶荪:《社会问题辞典》,第111页。
    13参看(英)汤姆·博托莫尔编:《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中等阶级”条日,第407-408页。
    14高希圣、郭真、高乔平、龚彬编:《社会科学大词典》,第337页。
    15岛希圣、郭真、高乔平、龚彬编:《社会科学大词典》,第337页。
    16吴念慈、柯柏年、王慎名合编:《新术语辞典》,第349页。
    17顾志坚编:《新知识辞典》,上海北新书局1937年版,第168页。
    18顾志坚编:《新知识辞典》,第168页。
    19不过当提到所谓“出身”时,并不一定都意指“家庭出身”,而常常只代表所身处的某种物质生产环境。比如对一个出身工人家庭的资本家,在评价其作为资本家的活动时,也会说他出身资本家,这时“出身”便仅指其物质身份。
    20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即为显证,载《革命》第4期,1925年12月1日。又比如弱水(潘梓年)曾说:“中国虽说只有大贫小贫,没有悬殊的阶级,但小贫虽没有小到够得上人家资本家的资格,大贫到大到够得上人家无产阶级的资格而有余!”弱水:《谈现在中国的文学界》,《战线周刊》第1卷第1期,1928年4月1出转引自《“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第282-283页。
    21马克思主义修养较高的朱镜我便特别强调过阶级的分类取决于生产过程本身,他明确说道:“阶级的意义不是贫富的等差,不是收入的分配,也不是其它种种的俗见凡说所想象的东西;它是根据于生产手段的分配及编入于生产过程中的人员的分配。”朱镜我:《科学的社会观(续)》,《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53页。
    22比如舒新城主编:《中华百科辞典》在把知识分子纳入小资产阶级的时候,便明显把资本理解成了财产。上海中华书局1936.12增订第4版,“续编”第16页。而《社会运动辞典》在解释“小资产阶级”的时候则揭示道:“(小资产阶级)通俗是指小有钱的意义”。王伟模编著,上海明日书店1930年版,第25页。
    23新辞书编译社编辑:《新时代百科全书》,上海童年书店1936年9月版,第19-21页。
    24施伏量编:《社会科学小辞典》,上海新生命书局1935年8月版,第19页、第77页。
    25参看现代知识编译社:《现代知识大辞典》,上海现代知识出版社1937年5月版,第65页、第89页。
    26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邢墨卿编:《新名词辞典》,上海新生命书局1934年6月版。另外,有些专门论述小资产阶级问题的论文,也持有和上述辞典完全相同的观点。比如狄而太:《小资产阶级论》,《新思潮》第1期,1929年11月15日,第1-8页。
    27顾志坚编:《新知识辞典》,第31-32页。
    28顾志坚编:《新知识辞典》,第18-19页。
    29高希圣、郭真、高乔平、龚彬编:《社会科学大词典》,第203页。
    30吴念慈、柯柏年、王慎名合编:《新术语辞典》,第413页。
    31另一种解决知识分子阶级分类难题的方式是通过区分新旧社会完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知识分子属于小资产阶级,而到了新社会则阶级属性发生了变化。比如夏征农主编的《社会主义辞典》便如此说:“还有旧社会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多数,虽然不是一个阶级或阶层,也往往可以纳入小资产阶级这个范畴。”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另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辞典》也说道:“在资本主义社会,知识分了虽然不是一个阶级,但也属十小资产阶级范畴。”李士坤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第54页。但这种分类也不符合资产主义时代也有所谓无产阶级的知识分了的事实。
    32可重点参看朱镜我:《关于精神的生产底一考察》,《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15日。
    33(英)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第3版)》,郑一明、陈喜贵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84页。
    34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第2版),第133页。
    35朱镜我:《德模克拉西论》,《文化批判》第5期,1928年5月,第18页。
    36黄药眠:《文艺家应该为谁而战》。《流沙》第5期,1928年5月15日,第21页。
    37克兴:《评驳甘人的(拉杂一篇)——革命文学底根本问题底考察》,《创造月刊》第2卷第2期,1928年9月10日,第119页。
    38丙申(茅盾):《“五四”运动的检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报告》,《前哨·文学导报》第1卷第2期,1931年8月5日,第9页。
    39沈起予:《艺术运动底根本概念》,《创造月刊》1928年第2卷第3期,1928年10月10日,第5页。
    40参看本章第三节的相关论述。
    41朱镜我:《德模克拉西论》,《文化批判》第5期,1928年5月,第25页。
    42列列维奇:《关于对资产阶级文学和对中间派的关系》,《在岗位上》1923年第1期,雷光译,《“拉普”资料汇编·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出1981年版。
    43转引自张静如主编:《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3卷(1926-192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24-825页。
    44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第5页。
    45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第4页。
    46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6-7页。
    47麦克昂:《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第2页、第4页。
    48香谷:《革命的文学家!到民间去!》,《泰东月刊》第1卷第5期,1928年1月1 日日,第9页。
    49另境:《时代文学的修养》,《文化批判》第5期,1928年5月,第153页。
    50麦克昂:《桌子的跳舞》,《创造月刊》第1卷第11期,1928年5月1日,第7页。
    51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第4页。
    52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第7页。
    53厚生:《编辑后记》,《创造月刊》第1卷11期,1928年5月1日,《编辑后记》,第123页。
    54厚生:《维持我们对十时代的信仰》,《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无页码。
    55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太阳月刊》第3期,1928年3月1日,第1l页。
    56姚方仁:《文艺与时代》,《文学周报》第339期,1928年10月14日。
    57何家槐:《几点意见》,《文化批判》第4期,1928年4月15日,第146页。
    58另境:《时代文学的修养》,《文化批判》第5期,1928年5月,第153页。
    59另境:《时代文学的修养》,《文化批判》第5期,1928年5月,第147-148页。
    60冯乃超:《支那人自杀了(续)》,《文化批判》第5期,1928年5月,第118页。
    61朱镜我:《德模克拉西论》,《文化批判》第5期,1928年5月,第29页。
    62灵雨(梁实秋):《普罗文学哪里去了?》,《自由评论》第7期,1936年1月3日,《梁实秋文集》第7卷,第376-377页。
    63 S.F(冯雪峰):《小资产阶级》,《无轨列车》第3期,1928年10月10日,第105-107页。
    64对大革命之后党化思想和集体主义纪律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的论说,参看本论文“导论”。
    65参看画室(冯雪峰):《革命与知识阶级》,《无轨列车》第2期,1928年9月25日,第43-51页。
    66鲁迅:《关十知识阶级——十月二十五日在上海劳动大学讲》,《劳大周刊》第5期,1927年11月,《鲁迅全集》第8卷,第224页。
    67鲁迅:《关于知识阶级——十月二十五日在上海劳动大学讲》,《劳大周刊》第5期,1927年11月,《鲁迅全集》第8卷,第225页。
    68比如密尔便系统论证了何以自由思想是力量的保证。参看(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69鲁迅:《关十知识阶级——十月二十五日在上海劳动大学讲》,《劳大周刊》第5期,1927年11月,《鲁迅全集》第8卷,第226-227页。
    70鲁迅:《关于知识阶级——十月二十五日在上海劳动大学讲》,《劳大周刊》第5期,1927年11月,《鲁迅全集》第8卷,第227页。
    71鲁迅:《在钟楼上——夜记之二》,《语丝》第4卷第1期,1927年12月17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36页。
    72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十二月二十一日在上海暨南大学讲》,上海《新闻报·学海》第182、183期,1928年1月29日、30日,《鲁迅全集》第7卷,第121页。
    73鲁迅:《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春潮月刊》第l卷第8期,1929年8月15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150页。
    74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萌芽月刊》第l卷第3期,1930年3月,《鲁迅全集》第4卷,第209页。
    75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1930年3月,《鲁迅全集》第4卷,第213-214页。
    76鲁迅由“直译”到“硬译”的转变可参看王宏志:《能够“容忍多少的不顺”——论鲁迅的“硬译”理论》,《鲁迅研究月刊》1998年第9期。
    77曰归(郁达夫):《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的文学》,《洪水》第3卷第26期,1927年2月1日,第46页。
    78郁达夫:《农民文艺的实质》,《民众》旬刊第2期,1927年9月21日,引自《郁达夫全集》第10卷,第359页。
    79达夫:《对于社会的态度》,《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9号,1928年8月16日,第46页。
    80许杰:《我的文艺生活》,《大众文艺》第2卷第5、6期合刊,1930年6月1日,第1583-1584页。
    81自清:《那里走——呈萍郢火粟四君》,《一般》第4卷第3期,1928年3月,第374页。
    82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第2期,1928年2月1日,第10页。
    83顾凤城:《文艺与时代》,《泰东月刊》第1卷第7期,1928年3月1日,第7页。
    84麦克昂:《英雄树》,《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1928年1月1日,第3页。
    85麦克昂:《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第2页。
    86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6-17页。
    87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7页。
    88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8-19页。
    89自清:《那里走——呈萍郢火栗四君》,《一般》第4卷第3期,1928年3月,第376页。
    90自清:《那里走——呈萍郢火栗四君》,《一般》第4卷第3期,1928年3月,第374-375页。
    91杨邨人:《揭起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之旗》,《现代》第2卷第4期,1933年2月,引自《三十年代“文艺自由论辩”资料》,第358页。
    92杨邨人:《揭起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之旗》,《现代》第2卷第4期,1933年2月,引自《三十年代“文艺自由论辩”资料》,第359页。
    93参看茅盾(未署名):《第三种人的去路》,《文学》第l卷第4期,1933年10月1日。
    94夏衍:《懒寻旧梦录》,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42页。
    95高希圣、郭真、高乔平、龚彬编:《社会科学大词典》,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第337页。邢墨卿主编的《新名词辞典》则单纯把知识分子看做社会运动的领导者,上海新生命书局1934年版,第68页。
    96如施伏量主编的《社会科学小辞典》中说:“(知识阶级)这是对于知识分子的通俗的称呼”。上海新生命书局1935年版,第78页。
    97对马克思主义的基督教神学背景的探讨参看(法)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第三章《无产阶级的神话》,吕一民、顾杭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68-104页。
    98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8年9月15日,第19页。
    99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9年9月15日,第10-11页。
    100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9年9月15日,第10页。
    101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月刊》第2期,1929年9月15日,第11页。
    102参看本章第一节的相关论述。
    103彭康:《什么是“健康”与“尊严”——(新月的的态度>底批评》,《创造月刊》第1卷第12期,1928 年7月10日;王独清:《文艺上之反对派种种(在暨南大学讲演)》,《澎湃》月刊创刊号,1928年8月5日;克兴:《评驳甘人的(拉杂一篇)——革命文学底根本问题底考察》,《创造月刊》第2卷第2期,1928年9月10日。
    104参看《新辞源》,《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15日,第101页。
    105钟员、悊(朱镜我):《普罗列搭利亚特意识的问题》,《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第136-137页
    106成仿吾:《革命文学的展望》,《我们月刊》第1期,1928年5月20日,第3页。
    107王独清:《文艺上之反对派种种(在暨南大学讲演)》,《澎湃》月刊创刊号,1928年8月5日,第4页。
    108比如李初梨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中论及的都是“无产阶级文学”,《思想月刊》第2期,1928年9月15日。
    109冯乃超也多次论说知识阶级应该叫做知识无产阶级,参看其《留声机器本事》,《创造月刊》第1卷第12期,1928年7月10日:冯乃超:《冷静的头脑——评驳梁实秋的(文学与革命)》,《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1928年8月10日。
    110钟员、悊(朱镜我):《晋罗列搭利亚特意识的问题》,《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15日,第136页。
    111钱杏邨:《<幻灭>》,《太阳月刊》第3期,1928年3月1日,第2页。
    112钱杏邨:《<幻灭>》,《太阳月刊》第3期,1928年3月1日,第4-5页。
    113钱杏邨:《<幻灭>》,《太阳月刊》第3期,1928年3月1日,第9页。
    114钱杏邨:《<动摇>》,《太阳月刊》第7期,1928年7月1日,第3页。
    115钱杏邨:《<动摇>》,《太阳月刊》第7期,1928年7月1日,第8页。
    116钱杏邨:《<动摇>》,《太阳月刊》第7期,1928年7月1日,第6页。
    117钱杏邨:《<动摇>》,《太阳月刊》第7期,1928年7月1日,第9页。
    118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期,1928年10月10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179页。
    119钱杏邨后来把茅盾的这一说明视作“多少有点滑稽性”。钱杏邨:《从东京回到武汉——读了茅盾的(从牯岭到东京)以后》,《文艺批评集》,上海神州国光社1930年版,第136页。
    120《蚀·幻灭》,第14页。
    121《蚀·幻灭》,第100页。
    122《蚀·幻灭》,第101页。
    123《蚀·幻灭》,第97-98页。
    124《蚀·追求》,第84-85页。
    125参看《蚀·追求》,第179页、第193页等处。
    126方璧:《王鲁彦论》,《小说月报》第19号第1号,1928年1月10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174-175页。
    127方璧:《王鲁彦论》,《小说月报》第19号第1号,1928年1月10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168-169页。
    128参看沈雁冰:《论无产阶级艺术》,《文学周报》第173期,1925年5月17日。
    129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期,1928年10月10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187页。
    130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期,1928年10月10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189页。
    131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期,1928年10月10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168页。
    132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期,1928年10月10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190页。在《王鲁彦论》中茅盾对此也有表达,参看《茅盾全集》第19卷,第169页、第175页。
    133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期,1928年10月10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190页。
    134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期,1928年10月10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190页。
    135《政治决议案》(1928年7月9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1928),第298-300页。
    136《政治决议案》(1928年7月9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1928),第307页。
    137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期,1928年10月10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191页。
    138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第14页。
    139参看本论文第五章第二节的相关论述。
    140李初梨:《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底抬头,普罗列搭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文学运动底新阶段》,《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1929年1月10日,第3页。
    141李初梨:《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底抬头,普罗列搭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文学运动底新阶段》,《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1929年1月10日,第3页。
    142李初梨:《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底抬头,普罗列搭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文学运动底新阶段》,《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1929年1月10日,第5页。
    143李初梨:《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底抬头,普罗列搭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文学运动底新阶段》,《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1929年1月10日,第9页。
    144参看《中央通告第四十六号——关于对第三党的认识和态度》(1928年5月11日)、《政治决议案》(1928年7月9日)、《宣传工作的目前任务》(1928年7月10日)、《中央通告第六十二号——目前党的根本策略与政治宣传鼓动》(1928年8月11日),收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1928)。
    145李初梨:《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底抬头,普罗列搭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文学运动底新阶段》,《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1929年1月10日,第16页。
    146李初梨:《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底抬头,普罗列搭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文学运动底新阶段》,《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1929年1月10日,第19页。
    147李初梨:《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底抬头,普罗列搭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文学 运动底新阶段》,《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1929年1月10日,第9-10页。
    148李初梨:《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底抬头,普罗列搭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文学运动底新阶段》,《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1929年1月10日,第13页。
    149参看本论文第四章第二节的论述。
    150参看潘梓年:《到了东京的茅盾》,《认识》第1期,1929年1月15日,引自伏志英编:《茅盾评传》,第250-254页。
    151李初梨:《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底抬头,普罗列搭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文学运动底新阶段》,《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1929年1月10日,第17-18页。
    152钱杏邨:《从东京回到武汉——读了茅盾的(从牯岭到东京)以后》,《文艺批评集》,上海神州国光社1930年版,第164页。
    153钱杏邨:《从东京回到武汉——读了茅盾的(从牯岭到东京>以后》,《文艺批评集》,上海神州国光社1930年版,第127-128页。
    154钱杏邨:《从东京回到武汉——读了茅盾的<从牯岭到东京>以后》,《文艺批评集》,上海神州国光社1930年版,第133页。
    155钱杏邨:《从东京回到武汉——读了茅盾的<从牯岭到东京>以后》,《文艺批评集》,第134页。
    156钱杏邨:《从东京回到武汉——读了茅盾的<从牯岭到东京>以后》,《文艺批评集》,第135页。
    157钱杏邨:《从东京回到武汉——读了茅盾的<从牯岭到东京>以后》,《文艺批评集》,第160-161页。
    158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第8卷第20号,1929年5月12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214页。
    159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第8卷第20号,1929年5月12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214页。
    160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第8卷第20号,1929年5月12 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209-210页。
    161参看本论文第五章第二节的相关论述。
    162钱杏邨:《从东京回到武汉——读了茅盾的(从牯岭到东京)以后》,《文艺批评集》,第187页。
    163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第8卷第20号,1929年5月12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212页。
    164钱杏邨:《从东京回到武汉——读了茅盾的<从牯岭到东京)以后》,《文艺批评集》,第184页。
    165钱杏邨:《从东京回到武汉——读了茅盾的<从牯岭到东京>以后》,《文艺批评集》,第184-185页。
    166钱杏邨:《从东京回到武汉——读了茅盾的<从牯岭到东京>以后》,《文艺批评集》,第187-188页。
    167潘梓年:《到了东京的茅盾》,《认识》第1期,1929年1月15日,引自伏志英编:《茅盾评传》,第244页。
    168李初梨:《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底抬头,普罗列搭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文学运动底新阶段》,《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1929年1月10日,第12页。
    169钱杏邨:《中国新兴文学中的几个具体的问题》,《拓荒者》第l期,1930年1月10日,第344页、第351页、第366页。
    170钱杏邨:《从东京回到武汉——读了茅盾的(从牯岭到东京>以后》,《文艺批评集》,第161页。
    171钱杏邨:《茅盾与现实——读了他的(野蔷薇)以后》,《新流月报》第4期,1929年12月15日,第694贝。
    1即便在1920年代的苏俄文坛上,“革命文学”也是一个被普遍使用的说法,这或许和托洛茨基否定无产阶级文学可以成立的理论影响也有关系。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70-871页。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洋东选集》第3卷,第871-872页。
    4参看赵新顺:《太阳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7-174页。
    5钱杏邮:《一九三〇年一月创作评》,《文艺批评集》,上海神州国光社1930年版,第280页。
    6参看赵璕:《(从牯岭到东京)的发表及钱杏邨态度的变化——(《幻灭》(书评))、(《动摇》(评论))和(茅盾与现实)对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5年第6期。
    7李初梨:《一封公开信的回答》,《文化批判》第3号,1928年3月15日,第123页。
    8钱杏邮:《现代中国文学作家》(第二卷),上海泰东书局1930年版,第115页。
    9钱杏邨:《文艺批评集》,上海神州国光社1930年版,第181页。
    10李初梨:《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底抬头,普罗列搭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文学运动底新阶段》,《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1929年1月10日,第3页。
    11鲁迅:《三闲集·序言》(1932年4月24日),《鲁迅全集》第4卷,第6页。
    12彭康:《什么是‘健康’与‘尊严’——(《新月》的态度)底批评》,《创造月刊》第1卷第12期,1928年7月10日,第2页。
    13阳翰笙:《风雨五十年》,第131页。
    14参看阳翰笙:《风雨五十年》,第133页;《郑超麟回忆录》(下),第179页。文化支部即是第三街道支部,另可参看吴泰昌记述:《阿英忆左联》,《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第16页:冯夏熊整理:《冯雪峰谈左联》,《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第2页。夏衍的回忆则混淆了文化支部和文化党组,参看夏衍:《懒寻旧梦录》,第94页。
    15参看武在平:《潘汉年——屡建奇功的一代英才》,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0页。未详所据。
    16尹骐:《潘汉年传》(修订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0页。
    17《宣传工作的目前任务》(1928年7月10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1928),第416-417页。“选就”按文意当为“造就”,在旧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亦为“造就”,未详是文件原件即为“选就”,还是新版出现了印刷错误。参看该书1983年版,第254页。
    18参看荣太之:《中国著作者协会成立的报道和宣言》,《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3期。
    19吴泰昌记述:《阿英忆左联》,《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
    20参看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9-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10页。
    21同时,决议也指出存在着一种“离开组织与斗争而谈宣传工作的错误”,即“有些同志,以为党只有靠宣传工作去接近群众,只有经过宣传才谈得组织斗争”,后期创造社很可能是重要的指涉对象。
    22《宣传工作决议案》(1929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1929),第249-275页。
    23持此说的主要是依据了潘汉年未公开的自传资料的潘汉年传记,如尹骐:《潘汉年传》(修订本),第70-71页;何炎牛:《从“小伙计”到担任“文委”书记的潘汉年》,《上海党史》1989年第8期。另外,冯乃超在晚年的回忆中表示创立“左联”的筹划主要是在文化党团中进行,也可以说明“文委”和文化党团是一体化的,应该是“文委”虽然取代了“党团”,但“党团”的说法仍然被沿用。冯乃超:《左联成立前后的一些情况》,《冯乃超研究资料》,第43-44页。在晚年的另一处回忆中,冯乃超则直接说明文化党团“相当于后来的‘文委’”,其口述资料整理者更直接证明“党团”即足“文委”,冯乃超:《革命文学论争·鲁迅·左翼作家联盟——我的一些回忆》(蒋锡金笔录),《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3期,第28页、第33页注1。据李一氓回忆,“文委”的成员有潘汉年、朱镜我、冯雪峰、阳翰笙、杜国庠、彭康、钱杏邨、山汉、夏衍和李一氓。《李一氓回忆录》,第113页。不过这并非文委最初的成员名单,而且也不全面,吴黎平的回忆名单可与之互相补充:潘汉年、朱镜我、李一氓、王学文、冯乃超、杜国庠、杨贤江、彭康、彭芮生、冯雪峰、夏衍、钱杏邨、孟超、洪灵菲、郑伯奇。吴黎平:《长念文苑战旗红——我对左翼文化运动的点滴回忆》,《左联回忆录》(上),第73-74页
    24夏衍:《懒寻旧梦录》,第94页。
    25何炎牛的《从“小伙计”到担任“文委”书记的潘汉年》(《上海党史》1989年第8期)也认为“文委”成立于9至10月间。冯雪峰和吴黎平都回忆说是在1929年下半年成立,阿英则回忆是在1929年秋成立。另外,李立三的传记作者认定“文委”是10月在中宣部部长李立三领导下建立,但可能是根据的吴黎平的回忆(吴10月进入“文委”工作),倘如此则不能成立。参看唐纯良:《李立三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26页。
    26参看《阿英忆左联》,《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第15-16页、第21页。
    27据说有周恩来、李立三(中央宣传部长)、李富春(江苏省委负责人),参看夏衍:《懒寻旧梦录》,第96页;阳翰笙:《风雨五十年》,第135页:吴黎平:《长念文苑战旗红——我对左翼文化运动的点滴回忆》,《左联回忆录》(上),第75页:冯乃超:《左联成立前后的一些情况》,《冯乃超研究资料》,第40页。现载较普遍地认为,最高命令由周恩来下达,李立三和李富春负责传达。周恩来要求团结鲁迅的说法来自楚图南听人转述。参看复口.大学《鲁迅日记))注释组:《访问楚图南同志》,《鲁迅研究资料》(5),天津人民初版社1980年版;楚图南:《鲁迅和党的联系之片段》,《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12期。但周恩来即便有此意见,离变为中共政策还有较远距离,证据在十在周恩来1928年10至11月间(时间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148-149页)表达了这意见近一年之后,对鲁迅的集中批判才算中止;而且成立于1928年12月30日、由中共领导并具有统战性质的中国著作者协会,也未把鲁迅纳入统战范围。
    28据钱杏邨讲,建立一个类似“左联”的组织的动议在1929年的5、6月份就已经做出,具体实行要到大约10月份。《阿英忆左联》,《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第15页。也有推断在8、9月份的,参看荣太之:《“制止论争、清除对立、等组左联”考析》,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编:《左联研究资料集》,1991年版(内部资料),第244页。为稳妥见,本文取其中。
    29夏衍:《懒寻旧梦录》,第94页。另参阳翰笙:《风雨五十年》,第133-135页;《阿英忆左联》,《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冯雪峰谈左联》,《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
    30参看夏衍:《懒寻旧梦录》,第98页;《冯雪峰谈左联》,《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第4-5页。
    31夏衍:《懒寻旧梦录》,第99-100页。
    32潘汉年:《文艺通信——普罗文学题材问题》,《现代小说》第3卷第1期,1929年10月15日,第332页。
    33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第8卷第20号,1929年5月12日,《茅盾全集》第19卷,第214页。
    34参看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第438页;冯乃超:《革命文学论争·鲁迅·左翼作家联盟——我的一些回忆》,《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3期,第32页。
    35郁达夫是由十受到鲁迅推荐才加入“左联”可无疑问,参看夏衍:《懒寻旧梦录》,第]00页;韩侍桁当时和鲁迅过从亦十分亲密,因而应该也是得到了鲁迅的推荐,参看强英良:《韩侍桁的<关十鲁迅先生)及其他》,《鲁迅研究月刊》1987年第8期。
    36比如茅盾曾回忆道,他对“左联”也有许多意见(当时自然未发表),并和鲁迅谈过,而“鲁迅大概出于对党的尊重,只是笑一笑说:所以我总是声明不会做他们这种工作的,我还是写我的文章。”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第444页。
    37何凝(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鲁迅杂感选集》,上海青光书局1933年版,第19-20页。
    1. 《创造月刊》
    2. 《洪水》半月刊
    3. 《幻洲》
    4. 《流沙》半月刊
    5. 《日出旬刊》
    6. 《思想月刊》
    7. 《文化批判》
    8. 《文艺生活》周刊
    9. 《新思潮》
    10. 《海风周报》
    11. 《时代文艺》
    12. 《太阳月刊》
    13. 《新流月报》
    14. 《北新》
    15. 《奔流》
    16. 《长夜》
    17. 《春潮》
    18. 《大众文艺》
    19. 《洪荒》
    20. 《畸形》
    21. 《乐群月刊》
    22. 《流萤月刊》
    23. 《萌芽月刊》
    24. 《民国日报·觉悟》
    25. 《澎湃》
    26. 《泰东月刊》
    27. 《拓荒者》
    28. 《文化战线》
    29. 《我们月刊》
    30. 《现代文化》
    31. 《新月月刊》
    32. 《血潮》
    33. 《语丝周刊》
    34. 《战线周刊》
    35. 《中国青年》
    36. 《中央日报·副刊》(汉口)
    1. 《阿英全集》(并附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2006年版。
    1. 《成仿吾文集》,出东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 《郭沫若全集·文学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2年版。
    3. 《蒋光慈文集》(1-4),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988年版。
    4. 《李何林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 《梁实秋文集》,鹭江出版社2002-2004年版。
    6. 《列宁选集》(1-4),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
    8.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9. 《鲁迅译文全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0. 《茅盾全集》(并附集、补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004年版。
    1 1. 《雪峰文集》(1-4),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85年版。
    12. 《郁达夫全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 《郑伯奇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14. 《朱镜我文集》,海洋出版社2007年版。
    1. 白嗣宏编选:《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2. 方铭编:《蒋光慈研究资料》,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 吉明学、孙露茜编:《三十年代“文艺自由论辩”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4. (苏)尼·伊·克鲁奇科娃编:《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一、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5. 黎照编:《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华龄出版社1997年版。
    6. 陆梅林辑注:《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7. 马良春、张大明编:《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8. 南昌八一纪念馆编:《南昌起义》,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9. 饶鸿竞等编:《创造社资料》(上、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0.史若平编:《成仿吾研究资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1.孙中田、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上、中、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12.张秋华等编:《拉普资料汇编》(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
    14.中国人民大学编:《马克思恩格斯论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编:《“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6.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辑组编:《左联回忆录》(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1927),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1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1928),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1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1929),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
    1. (法)雷蒙·阿隆:《阶级斗争:工业社会新讲》,周以光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2. (法)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吕一民、顾杭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3. (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4. 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5. (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铦等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 (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7. (英)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 (英)汤姆·博托莫尔编:《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陈叔平等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 曹清华:《中国左翼文学史稿(1921-193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陈红旗:《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1923-1933》,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2.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 (美)陈幼石:《茅盾(蚀>三部曲的历史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4.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
    15,程凯:《国民革命与“左翼文学思潮”发生的历史考察(1925-1929)》(2004),博十学位论文,北京大学中文系。
    16. (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7.杜章智编:《卢卡奇自传》,李渚青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
    18. (澳)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恭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19. (日)福本和夫:《社会进化论——社会底构成及变革过程》,施复亮译,上海大江书铺1930年版。
    20. (南)普雷德腊格·弗兰尼茨基:《马克思主义史Ⅱ》,胡文建等译,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1. (苏)乔·采·弗里德连杰尔:《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问题》,郭值京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22.伏志英编:《茅盾评传》,上海现代书局1931年版。
    23.高远东:《现代如何“拿来”:鲁迅的思想与文学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4. (美)悉尼·胡克:《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解》,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25.黄侯兴主编:《创造社丛书·理论研究卷》,学苑出版社1992年版。
    26.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7. (英)彼得·卡尔佛特:《革命与反革命》,张长东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8. (英)A·L·勒·凯内:《卡莱尔》,段忠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9. (波)科拉柯夫斯基:《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一),马元德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
    30. (德)卡尔·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31. (英)托比·克拉克:《艺术与宣传》,吴霈恩泽,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版。
    32.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3.李辉凡:《二十世纪初俄苏文学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34.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35.李衍柱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36.李一氓:《李一氓回忆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7.黎活仁:《卢卡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出版。
    38. (韩)柳泳夏:《“革命文学”论争(一九二八至三〇年)研究》(1995),博士学位论文,香港新亚研究所。
    39.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刘柏青:《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简史》,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41.刘群:《新月社研究》(2006),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中文系。
    42.刘永明:《左翼文艺运动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早期建设》,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版。
    43.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44. (德)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
    45. (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6. (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郑一明、陈喜贵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7. (美)莫里斯·迈斯纳:《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译组泽,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
    48.美国《人文》杂志社、三联书店编辑部编:《人文主义:全盘反思》,多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49.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辩证法的历险》,杨大春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50. (法)埃德加·莫兰:《人本政治导言》,陈一壮泽,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51. (英)G.H.R.帕金森:《格奥尔格·卢卡奇》,翁绍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2.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53.邱运华:《19、20世纪之交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4.汕头大学文学院新国学研究中心主编:《中国左翼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5. (英)肖恩·塞耶斯:《马克思主义与人性》,冯颜利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56.沈卫威:《艰辛的人生:茅盾传》,台北:业强出版社1991年版。
    57.宋彬玉等:《创造社16家评传》,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58. (俄)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刘文飞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59. (日)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王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0.王凡西:《双山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61.王风编:《左翼文学的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出。
    62.王宏志:《鲁迅与“左联”》,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63.王慕民:《朱镜我评传》,宁波出版社1998年版。
    64.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65.王烨:《新文学与现代传媒》,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66. (英)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7.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8.吴腾凰、徐航:《蒋光慈评传》,团结出版社2000年版。
    69.西安交通大学编:《彭康纪念文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70.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71.咸立强:《寻求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72.徐贲:《在傻子和英雄之间:群众社会的两张面孔》,花城出版社2010年版。
    73.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计秋枫、朱庆葆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4.阳翰笙:《风雨五十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75.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6.姚金果等:《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大革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7.姚辛编著:《左联词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
    78.姚辛:《左联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79.叶子铭:《梦回星移:茅盾晚年生活见闻》,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80.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81. (日)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孙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2.余连祥:《逃墨馆主——茅盾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3. (日)藏原惟人:《新写实主义论文集》,之本译,上海现代书局1930年版。
    84.张翼星:《为卢卡奇申辩——卢卡奇哲学思想若干问题辨析》,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5.张源:《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学衡)中的白璧德》,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86.张泽宇:《留学与革命——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联热潮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7.郑超麟:《郑超麟回忆录》(上、下),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88.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89.赵新顺:《太阳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90.赵璕:《文学与阶级意识:“革命文学”论争中阶级问题的研究》(2005),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中文系。
    91.朱寿桐:《新人文主义的中国影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 陈梦熊:《杨村人其人其事》,《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8年第3期。
    2. 程凯:《当还是不当“留声机”——后期创造社“意识斗争”的多重指向与革命路径之再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2期。
    3. 程凯:《革命文学叙述中被遮蔽的一页——1927年武汉政权下的“革命文化”、“无产阶级文化”言论》,《现代中国》第7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楚图南:《鲁迅和党的联系之片段》,《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12期。
    5. 段从学:《关于<我们月刊>和我们社》,《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1期。
    6. 葛中俊:《厄普敦·辛克莱对中国左翼文学的影响》,《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第1期。
    7. 葛中俊:《厄普敦·辛克莱在中国的翻译及其理由——辛克莱和翻译文学系列研究之三》(《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8. 李松睿:《从“想象”到“现实”——论30年代初的左翼批评话语及早期革命文学》(2009),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中文系。
    9. 罗嗣亮:《阶级意识概念的流变——从卢卡奇到后期创造社》,《学术论坛》2006年第5期。
    10.钱理群:《构建无产阶级文学的两种想象与实践》,《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1.萨支出:《“革命文学”论争中的文学史叙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12.宋彬玉、张傲卉:《成仿吾和创造社》,《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2期。
    13.孙玉石:《对“革命文学”论争性质的一点看法》,《北京师院学报》,1977年第5-6期。
    14.王宏志:《翻译与阶级斗争——论1929年鲁迅与梁实秋的论争》,载氏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
    15.王欣荣、卢正正言:《活动在政治与文学之间的孟超》,《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16.王野:《“革命文学”论争与福本和夫》,《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1期。
    17.王志松:《“藏原理论”与中国左翼文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3期。
    18.王志松:《福本和夫的“唯物辩证法”与中国的“革命文学”——(文化批判>杂志及其周边》,《东亚人文》第1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19. (日)尾崎文昭:《郑振铎倡导“血和泪的文学”和费觉天的“革命的文学”论——五四退潮后的文学状况之二》,程麻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1期。
    20.吴泰昌记述:《阿英忆左联》,《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
    21. (日)小谷一郎:《“四·一二”政变前后后期创造社同人动向——从与留日学生运动的关系谈起》,秋实译,载刘柏青等主编:《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第2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2.严家炎:《评一九二八年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和论争——关于鲁迅和创造社、太阳社论争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1978年第2期。
    23. (日)斋藤敏康:《福本主义对李初梨的影响——创造社社“革命文学”理论的发展》,刘平译、程广林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3期。
    24.张福贵:《青野季吉的“目的意识”论与李初梨的“革命文学”观》,《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2期。
    25.张广海:《论鲁迅对托洛茨基文艺理论的接受》,《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9年第4期。
    26.赵璕:《“革命文学”论争中的“异化”理论——“物化”概念的发现及其对论争分野的重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1期。
    27.赵璕:《(从牯岭到东京>的发表及钱杏邨态度的变化——<《幻灭》(书评)>、<《动摇》(评论)>和<茅盾与现实>对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6期。
    28.支克坚:《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3期。
    29.朱时雨:《关于创造社攻击鲁迅问题的一种流行观点质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