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两宋时期关于五代十国史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五代十国的历史于两宋—尤其是北宋—乃近代史。这段混乱跌宕的历史,是两宋的政治高层、知识群体乃至一般民众关注的重大话题之一。两宋时期,一方面,有关五代十国的追忆、伤痛、愤懑、鄙夷、期待,种种复杂而又难以厘清的思想情感,皆在数百年间关于五代十国史的著述与议论中隐隐再现,至今读起来,仍令人唏嘘感叹:另一方面,有关五代十国的反思、考量、鉴知、比照,诸多理性提升与焦虑,又在两宋的体制架构、政治实施与意识形态取向等方面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本文就是对上述内容的系统梳理和整体研究。主要框架如下:
     第一章搜录了两宋专述或主要记述五代十国历史的著述,时间断限以五代十国诸政权各自入宋的实际时间为准,诸政权入宋之前所产生的著述不录在内。同时,简要探讨了它们所呈现出的特点。
     两宋专述或主要叙述五代十国史事的著述大约有七十余种。其中以叙述十国史事者为多,但以主要论述五代中原王朝的著述影响为大。以北宋的著述为多,南宋时期则较少,而北宋时期的著述又呈现出两个不同的阶段。十国著述中以南唐最多,多为南唐遗臣、遗民之作;其次是吴越,作者多系吴越王室子孙;再次是关于前后蜀的著述。
     第二章探讨了北宋前三朝关于五代十国的研究,分别讨论了这一时期的研究特点,有关五代十国的历史地位,政治高层以及史学领域对五代十国史的研究。其中,以宋初德运之争为重点,讨论了五代的总体历史地位,以及后梁的矛盾地位。以太祖、太宗、赵普为代表,讨论了北宋政治高层对五代十国经验教训的汲取。以《旧五代史》为中心,讨论了北宋前三朝官方对五代史的研究。以《五代史阙文》为重点,讨论了民间对五代史的研究。以《旧五代史》的十国部分、《江南录》为代表,讨论了官方对十国史的研究。以南唐、吴越、后蜀的民间著述尤其是十国遗民的作品为重点,讨论了它们的著述特点,以及与官方文本的不同。
     在不同的研究群体中,存在着不同的关注重点与价值判断。其中最高统治阶层的深度参与及认真反思,及其立国方针的极具针对性,都是历朝罕见的,也是五代史研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作为官修正史,《旧五代史》透露出诸多值得关注的信息,其讳饰与直笔、所持忠节标准、对天命与人事的态度、关于君臣之际的讨论等,均存在挖掘与探讨的空间。而且,它所描绘的五代十国史与后世的印象较为不同。由于《旧五代史》的主要目的是为宋廷提供治国的经验教训,因此政治架构、经济状况、军事体制、思想文化等均一脉相承的中原五朝便成为关注重点,加之当时尚未统一,遂造就了《旧五代史》对十国历史的漠视与贬低,呈现出浓厚的敌我意识,并突出显示了北宋的皇恩与天威。与对中原五朝相对宽容的评价标准不同,《旧五代史》对十国政权与人物的评价呈现出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特点。这与民间私著尤其是遗民笔下的十国史有明显不同。两种文本的相互对照,使五代十国的历史呈现出耐人寻味的不同面貌。在十国中,南唐史得到北宋政府的重视,并专门编修了官方南唐史《江南录》。这部史书虽然已经佚失,但在残留的片断与时人的评价里,仍然透露出不少有价值的信息。《五代史阙文》则以倡忠义、重气节的著述主旨,开后世《新五代史》等以尊王忠君为主旨的五代十国史研究的先河。
     这一时期有关五代十国史的撰著相当活跃,而有关五代十国史的思考则较为苍白和浅散,但同时也显现出朴素平实的面貌,有助于后人从中得出更为客观的认识。不同于后世人们对五代十国史的印象,这一时期的著述尚存在着对五代十国的一些正面描述。同时,由于不同阶层与群体的介入,有关五代十国的研究与后世较为统一的指导思想与论述相比,呈现出另一番多元化而活泼的生气。
     第三章探讨了北宋中后期关于五代十国史的研究状况及特点。分别就这一时期五代十国史的历史地位与研究特点、欧阳修《新五代史》对五代十国史的研究、司马光《资治通鉴》对五代十国史的研究及特点进行了探讨。
     这一时期是两宋五代十国史研究的重要转折点。随着“防弊之政”的完成,文人社会的稳固确立,武夫当道的五代受到了宋人的普遍鄙夷,五代十国的正统地位遭到强烈质疑。他们注重五代乱象与社会现实的紧密结合,防止五代乱象的重演尤其成为文人集团念兹在兹的集体意识,也有部分人开始关注由五代矫枉过正的一些弊端。新的学术思潮的涌现,又使学者以新的指导思想与研究手法重修五代十国史的热情高涨。例如,在北宋《春秋》学的巨大影响下,将五代纲常紊乱、礼崩乐坏的历史教训提到极为突出的层面,认为这是五代衰乱的重要原因。这与宋初更加注重现实政治制度的措置明显不同。除了关于五代正统地位的争论、对五代历史地位的普遍贬损外,宋人的五代史著述也呈现出从取材到评论“矮化”五代的趋向,甚至出现了否定五代正统地位的著作《唐余录》。以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为代表,开启了对五代十国史的全面否定时期。这一时期关于五代十国的代表性著作是《新五代史》与《资治通鉴》的五代部分,二者各从不同角度对五代十国的历史进行了反思。《新五代史》因以后梁为正统而受到巨大质疑,以致欧阳修不得不一再专文辩护,这与北宋前三朝有着极大不同。然而,在多年之后,欧阳修也否定了后梁乃至五代的正统地位,显示了五代地位的进一步降低。《新五代史》和《资治通鉴》的史观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人对五代十国的认识基本上来源于此。
     第四章探讨了南宋的五代十国史研究。分别讨论了五代十国的历史地位,《续资治通鉴长编》对五代十国史的研究,以及陆游《南唐书》对南唐史的研究。
     不同于北宋以中原王朝为正统所在,南宋开始为偏居一方的政权争取正统,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代地位随之彻底沦落,而十国中南唐、北汉的地位则相对上升。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以《续资治通鉴长编》的五代十国部分和陆游的《南唐书》为代表。前者的主要特点是忽视与贬低五代十国,人物刻画趋向负面与脸谱化,并突出宋朝的英明神武与仁义道德。后者则进一步提升了南唐的地位,并对南唐的历史作了深刻反思,反映了时局变化对史家的影响。
     第五章是个案研究。主要讨论了五代频繁发生的拥立帝王现象,及两宋对冯道的评价及特点。
     五代兵骄将悍,拥立新主者众。五代诸君中,李嗣源、郭威皆是黄袍加身,由无预谋的被拥立到有意识的利用,一次比一次精巧。北宋的建立亦袭其故智,经过周密计划之后,夺取了后周的江山。此类题材对宋人而言,既具有敏感性,又有一定的诱惑性,因而围绕着五代发生的若干“拥立新君”事件,形成了值得专题研究的个案。
     冯道是五代文官的标志性人物。他从五代备享尊崇,到后世饱受诟詈,其间转折正发生在宋代。两宋是冯道形象变化的关键时期,反映了深刻的思想变迁,并大大影响了后世对冯道的评价。因此,梳理宋人对冯道的研究脉络,澄清学界存在的某些理解误区,可以具体而深刻地把握宋人的五代十国观。
The history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Nations is the modern history to Sung Dynasty. And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discussed by the high-level politicians, intellectuals, and common people in the Sung Dynasty. On the one hand, we are aware of the complicated feelings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Nations in the writings of Sung people. On the other hand, the rational thinking and anxiety of Sung people were reflected in the aspect of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practical politics, and ideology in the Sung Dynasty.
     The dissertation is the systematic and overall research about the above-mentioned.
     Chapter one selects the works mainly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Nations written by Sung people, and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Chapter two is about the research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Nations in the age of the first three Northern Sung emperors. There are four sections in this chapter. The first is the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of it in this area. The second is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Nations in this area. The third is the research in the political field. And the last is the rearch in the history field.
     Chapter three is about the research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Nations in the age of middle and late Northern Sung dynasty. The period is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There are three sections in this chapter. The first is the historical status and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Nations in this area. The second is the research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Nations by Ou Yang-xiu. And the third is the research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Nations by Si Ma-guang.
     Chapter Four is about the research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Nations in the age of Southern Sung. There are three sections in this chapter. The first is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Nations in this area. The second is the research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Nations by Li Tao. And the third is the research of Southern Tang by Lu You.
     Chapter Five is the case study. There are two sections. One is to discuss the way of treating the pheonomenon of soldiers supporting someone to be the emperor by Sung people. And another is about the way of treating Feng Dao by Sung people.
引文
①陶懋炳:《五代史略·序》,人民出版社,1985年,页1
    ②郭武雄:《五代史料探源·前言》,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
    ③郑学檬:《五代十国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13
    ④陶懋炳:《五代史略·序》引熊德基语
    ⑤钱穆:《国史大纲》,页502
    ⑥陶懋炳:《五代史略·序》:杜文玉:《行远自迩,积铢累寸—研习五代史的一些体会》,收入胡戟主编《唐研究纵横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①陶懋炳:《五代史略》,页234
    ②卞孝萱,郑学檬: 《五代史话》,人民出版社,1985年,页29
    ③胡寅:《致堂读史管见》卷二十九,宛委别藏本
    ④《陈亮集》卷八,《酌古论·桑维翰》,中华书局,1974年
    ⑤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九,《五代中》,中华书局,1975年
    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四十六,“旧五代史”条,中华书局,1965年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陈尚君:《<旧五代史>重辑的回顾与思考》,《中国文化》2007年第2期
    ③陈登原:《薛氏<旧五代史>之冥求》,《东方杂志》1930年第27卷第14期,收入《新旧唐书与新旧五代史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④刘仁亮:《薛居正与<旧五代史>述论》,《河北师院学报》1991年第2期
    ⑤单远慕:《薛居正和他的<旧五代史>》,《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四十六,“新五代史”条
    ②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一,《薛居正五代史》,中华书局,1984年
    ③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九十三,中华书局,1984年
    ④章学诚:《章氏遗书》外编一《信摭》,文物出版社,1985年
    ⑤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页198
    ⑥陈寅恪:《寒柳堂集·赠蒋秉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页162
    ①石田肇:《<新五代史>的体例》,《东方学》1977年第7期
    ②林瑞翰:《欧阳修<五代史记>之研究》,宋史座谈会《宋史研究集》(十),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74年
    ③宋馥香、王海燕:《论欧阳修<新五代史>的编纂特点》,《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④杜文玉、罗勇:《<新五代史>与欧阳修的史学思想》,《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⑤王天顺:《欧阳修的<五代史记>和他的“春秋学”》,《南开史学》1984年第1期
    ①吴怀祺:《对欧阳修史学的再认识》,《史学史研究》1991年第4期
    ②姚瀛艇:《论<新五代史>的人物评价》,收入《中国古代史论丛》1981年第1辑
    ③柴德赓:《论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史学丛考》,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④蔡崇榜:《<唐鉴>与宋代义理史学》,《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32辑,1988年
    ⑤钱茂伟:《范型嬗变的宋代史学》,收入张其凡等编《宋代历史文化研究续编》,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⑥罗炳良:《从宋代义理化史学到清代实证性史学的转变》,《史学月刊》2003年第2期
    ⑦仓修良、陈仰光:《<新五代史>编修献疑》,《山西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陈光崇:《尹洙与<新五代
    史>小议》,《辽宁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⑧张金铣:《<新五代史>勘误一则》,《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4期;李勃:《<新五代史·职方考>补正一则》,《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期;杨光华:《<新五代史>、<十国春秋>正误各一则》,《文献》1995年第4期等。
    ⑨顾宏义:《<新五代史>未为韩通立传原因试探》,《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3期
    ①杨昶、姚伟钧:《欧阳修<新五代史>有关问题探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②曹家齐:《欧阳修私撰<新五代史>新论》,《漳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③张明华:《新五代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④班书阁:《五代史记注引书考》,《燕大月刊》1930年第10期:班书阁:《五代史记注引书检目》,《女师
    学院期刊》,1934年第7期
    ⑤张承宗:《<新五代史>徐无党注述评》,《文献》2001年第3期
    ⑥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宋辽金卷》第一章《欧阳修的史学思想》,黄山书社,2002年;康建强、
    余敏辉:《徐无党生平学术考略》,《淮北煤炭师院学报》2002年第4期;张明华:《徐无党辩诬与<新五代
    史>的重新定位研究初探》,《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⑦陶懋炳:《新旧<五代史>评议》,《史学史研究》1987年第2期
    ⑧何宛英:《“两五代史”比较研究》,《东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3期
    ⑨赵维平:《薛居正、欧阳修论史之比较》’《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①崔万秋:《通鉴研究》,商务印书馆,1934年
    ②张须(张煦侯):《通鉴学》,开明书店,1948年,安徽教育出版社1982年修订再版
    ③陈垣:《通鉴胡注表微》,科学出版社,1958年
    ④如宋衍申:《司马光传》,北京出版社,1990年;李昌宪:《司马光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等
    ⑤刘乃和、宋衍申主编:《<资治通鉴>论丛》,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刘乃和、宋衍申主编:《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①仓修良:《<通鉴>编修分工及优良编纂方法》,《<资治通鉴>论丛》;彭久松:《<资治通鉴>五代长编分修人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王曾瑜:《关于刘恕参加《通鉴》编修的补充说明》,《文史哲》1980年第5期等
    ②王德毅:《宋代史家的五代史学》,收入《邓广铭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
    ③郭武雄:《五代史料探源》
    ④刘兆祐:《宋史艺文志史部佚籍考》,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4年;林平《宋代史学编年》,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张兴武《五代艺文考》,巴蜀书社,2003年;Johannes L. Kurz "A Survey of the Historical Sources for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States in Song Times",见Journal of Sung-Yuan Studies 33 (2003)
    ⑤如燕永成:《今七朝本<续资治通鉴长编>探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年第5期;燕永成:《<续资治通鉴长编·神宗朝>取材考》,《史学史研究》1996年第1期
    ⑥顾吉辰、俞如云:《<续资治通鉴长编>版本沿革及其史料价值》,《西北师大学报》1983年第3期
    ⑦如蔡崇榜:《南宋编年史家二李史学研究浅见(李焘、李心传传)》,《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2期;裴汝诚:《李焘的史学成就与治史精神》,《华东师大学报》1981年第6期;周征松:《一部详实的北宋史》,《光明日报》2002年1月15日,等;
    ①裴汝诚、许沛藻:《续资治通鉴长编考略》,中华书局,1985年
    ②如张唐英著,王文才、王炎校笺:《蜀梼杌校笺》,巴蜀书社,1999年;樊一、方法林:《张唐英与<蜀祷杌>》,《成都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樊一:《<蜀梼杌>的史料价值与版本源流》,《四川文物》2000年第3期等
    ③如徐映璞:《<新五代史·吴越世家)补正》,见《两浙史事丛稿》,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邹劲风:《钱俨和<吴越备史>》,《史学月刊》2004年11期; 李最欣:《钱俨和(吴越备史)》一文补正,《史学月刊》2006年第11期等。李最欣:《钱氏吴越国文献和文学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何勇强:《钱氏吴越国史论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等
    ④李绍平:《路振与<九国志>》,《史学史研究》1984年第3期:彭小平:《路振史学著作述略》,《湘潭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岳毅平:《<九国志>丛考》,《文献》1999年第2期;彭小平:《路振史学著作述略》,《湘潭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罗威:《<九国志>的版本及学术价值》,《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张静:《<九国志>史学研究》,《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3期
    ⑤如林艾园:《<北梦琐言>的史料价值》,《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5期;胡可先:《<北梦琐言>志疑》,《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拜根兴:《<北梦琐言>结集时间辨析》,《文献》1993年第3期;庄学君:《<北梦琐言>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房锐:《对<北梦琐言>结集时间的再认识》,《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7期等。房锐:《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对《北梦琐言》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
    ⑥张友臣:《<十国纪年>存亡略考》,《齐鲁学刊》1987年第5期;燕永成:《龙衮和他的江南野史》,《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刘永明:《龙衮与江南野史》,《文史》2002年第2辑;邓锐:《尹洙<五代春秋>对《春秋》书法的继承》,《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①张邦炜:《昏君乎?明君乎?—孟昶形象问题的史源学思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②宏海: 《<新修南唐书>作者不是陆游》, 《文汇报》1982年7月26日;卢苇菁: 《<新修南唐书>作者考辨》《史学月刊》1982年第4期;朱仲玉: 《陆游的史学成就》, 《浙江学刊》1983年第4期;陈光崇:《论陆游<南唐书>—兼评<新修南唐书>作者考辨》, 《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2期;刘永翔:《<新修南唐书>陆游著祛疑》, 《华东师大学报》1985年第6期;雷近芳: 《陆放翁治史考》,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③陈光崇: 《论陆游<南唐书>—兼评<新修南唐书>作者考辨》,,《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2期
    ④朱仲玉: 《陆游的史学成就》, 《浙江学刊》1983年第4期
    ⑤雷近芳: 《论陆游的史识与史才》, 《史学月刊》1992年第4期。他如柳诒徵: 《陆放翁之修史》《国史馆馆刊》1948年1卷2号,收入《柳诒徵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肃霜:《陆游<南唐书>简论》,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1991年第1期:雷近芳: 《论陆游的史鉴思想》,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雷近芳、郭建淮:《今存南唐史著论略》,《佛山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马冰丽: 《陆游<南唐书>简论》,见《陆游论集》,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孙淑彦: 《陆游和<南唐书>》, 《汕头日报》1985年1月11日等也对该书的史学思想及治史特色做了讨论
    ⑥杨恒平: 《三家<南唐书>传本考》,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第6期;郭立暄: 《汲古阁刻<南唐书>版本考》, 《图书馆杂志》2003年第4期
    ⑦陈光崇: 《第一部<南唐书>的作者胡恢其人》, 《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3期
    ⑧张刚、孙万洁:《马令<南唐书>述评》,《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第4期
    ①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新史学·论正统》,中华书局,1989年
    ②饶宗颐《中国历史上之正统论》,香港龙门书店,1977年,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再版。此外,赵令扬:《关于历代正统问题的争论》,香港:学津出版社,1976年;内藤虎次郎《中国史学史》,日本弘文堂刊行,1949年,加藤繁《中国史学对于日本史学的影响》也讨论了中国古代史学包括宋代正统论的源流演变。
    ③如陈芳明:《宋代正统论的形成背景及内容—从史学史的观点试探宋代史学之一》,《食货月刊》1971年复刊1卷8期,《宋史研究集》第八辑,“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76年;西顺藏:《北宋その他の正统论》,《一桥论丛》第三○号,1953年;陈碧云:《宋代正统论的渊源及形成背景》,台湾:《史学通讯》1986年第6期;范立舟:《宋儒正统论之内容与特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2期;张伟:《两宋正统史观的历史考察》,《宁波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等
    ④陈学霖:《欧阳修<正统论>新释》,《宋史论集》,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
    ⑤王记录、阎明恕:《正统论与欧阳修的史学思想》,《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⑥刘连开:《再论欧阳修的正统论》,《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4期
    ⑦金鑫、曹家齐:《说欧阳修的正统论思想》,《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2期
    ⑧如柳诒徵:《国史要义·史统第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何忠礼、周方高:《论司马光民族观的继承性与创造性》,《东南学术》2004年第4期等
    ⑨陈芳明:《宋代正统论的形成背景及内容—从史学史的观点试探宋代史学之一》,《食货月刊》1971年复刊1卷8期,《宋史研究集》第八辑,“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76年
    ①刘浦江:《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收入《唐研究》第十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三编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页399
    ③王世英、金荣国:《佞臣冯道》,《延边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④缪钺:《宋代文化浅议》,孙钦善、曾枣庄《国际宋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⑤如任崇岳:《略论冯道》,《史学月刊》1985年第5期;陈忠信:《论五代的冯道》,《历史教学问题》1986年第1期;张杰:《历仕四姓十一帝的冯道》,《辽宁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秦新林:《冯道新论》,《殷都学刊》1996年第2期;郝兆矩:《论冯道》,《浙江学刊》1996年第4期;李模:《略论冯道—兼与王世英金荣国先生商榷》,《延边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等
    ⑥如葛剑雄:《乱世的两难选择—冯道其人其事》,《读书》1995年第2期,认为冯道走的是第三条道路,即以人类的最高利益和当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不顾个人的毁誉,打破狭隘的国家、民族、宗教观念,以政治家的智慧和技巧来调和矛盾、弥合创伤,寻求实现和平和恢复的途径
    ⑦如房锐:《虎狼丛中也立身—从<北梦琐言>所载史事论冯道》,《晋阳学刊》2004年第2期:严修:《重新审视冯道》,《复旦学报》2006年第1期等
    ⑧如路育松:《从对冯道的评价看宋代气节观念的嬗变》,《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傅金才:《冯道的人生之道》,《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陈毓文:《从李建勋、冯道看五代儒学的新变》,《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第5期;马军:《从冯道看五代士人的从仕心理》,《黑龙江史志》2008第22期;柴立金:《冯道现象与中央政权的衰落》,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第4期;赵望秦、张焕玲:《因陋就简结硕果,泽被后世名不朽——冯道倡议开雕<九经>的动机与效果》,唐史论丛(第十辑)2008等。
    ①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后志》卷一,“石晋陷蕃记”条,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①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序》,四库全书本
    ②陈尚君:《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前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③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六,《经籍考二十三·唐末泛闻录》,中华书局,1986年
    ④王明清:《挥麈录·余话卷之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①吴兰修: 《南汉纪》卷五, 《后主纪》,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二,后周太祖显德元年十一月戊戌引《考异》,中华书局,1956年
    ②马令:《南唐书·序》,丛书集成初编本
    ③佚名《钓矶立谈》,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十六,“江南别录”条,
    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十六,“江表志”条
    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十六,“江南余载”条
    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五十一,“五代史补”条
    ①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后志》卷二,“货泉录”条
    ②王应麟辑:《玉海》卷四十七, 《五代开皇纪》,广陵书社,2003年
    ③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后志》卷一,“十国纪年”条
    ④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卷五,“江南余载”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⑤刘晓明:《龙衮与江南野史》,《文史》2002年第2辑
    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十六,“江南野史”条
    ②王明清:《挥塵·后录卷之一》
    ③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五,“闽王事迹”条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宋仁宗天圣五年二月丙申条,中华书局,2004年
    ⑤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四,《历代一》,中华书局,1986年
    ⑥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百十六,《经籍考·闲谈录》
    ①朱弁:《曲洧旧闻》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
    ②晁说之:《嵩山文集》卷十八,《跋忠懿王草圣》,四部丛刊续编本
    ③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后志》卷一,“唐余录”条
    ④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卷四,“唐余录”条
    ⑤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卷五,“天下大定录”条
    ⑥周必大:《文忠集》卷七十五,《彭孝子墓表》,四库全书本
    ⑦陈尚君:《欧阳修著述考》,《复旦学报》1985年第3期
    ①刘兆祐:《宋史艺文志史部佚籍考》,页864
    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十六,“蜀梼杌”条
    ③张唐英:《蜀祷杌·序》,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④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后志》卷一,“十国纪年”条
    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十六,“江南余载”条
    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十六,“马令《南唐书》”条
    ③周必大:《文忠集》卷七十三,《率斋王居士墓志铭》
    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十六,“陆游《南唐书》”条
    ⑤刘兆祐:《宋史艺文志史部佚籍考》,页443
    ①《宋史》卷四百六十一, 《周克明传》,中华书局,1985年
    ②《宋史》卷四百六十一, 《周克明传》
    ①陈彭年:《江南别录》,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①《新五代史》卷六十三,《前蜀世家》,中华书局,1976年
    ②陶岳:《五代史补》卷一,见傅璇琮等《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年
    ③《册府元龟》卷二百二十八,《僭伪部·好文》,中华书局,1960年
    ④宋徽宗:《题钱氏世谱》,转引自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一百六十六册卷三六二九,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
    ⑤周必大:《文忠集》卷十九,《跋钱穆父帖》
    ①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八, 《五代上》
    ②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新史学·论正统》,中华书局,1989年
    ③曹勋: 《松隐文集》卷二十五, 《论畏天札子》,四库全书本
    ①《册府元龟》卷九十六, 《帝王部·赦宥第十五》,中华书局,1960年
    ②王溥: 《五代会要》卷十八,“修国史”,中华书局,1998年
    ③顾炎武: 《日知录集释》卷二十,“李茂贞称秦王用天祐年号”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①黎靖德编: 《朱子语类》卷八十七, 《礼四》《小戴礼·月令》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四,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九月戊戌条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五,宋太宗雍熙元年夏四月甲辰条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四,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九月戊戌条
    ①《宋史》卷七十,《律历三》
    ①《欧阳修全集》卷十七,《魏梁解》,中华书局,2001年
    ①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七,中华书局,1983年
    ②王育济:《论陈桥兵变》,《文史哲》1997年第1期
    ①王育济:《论陈桥兵变》,《文史哲》1997年第1期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宋太祖建隆元年正月乙巳引
    ③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百,中华书局,1956年
    ④陈师锡:《五代史记序》,《五代史记》卷首,四部丛刊本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宋仁宗天圣七年十一月癸未条
    ②陶宗仪:《说郛》卷三十九上引《避暑漫钞》,中国书店,1986年
    ③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二,《收兵权》
    ④王育济:《论杯酒释兵权》,《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三,宋太祖开宝五年十二月乙卯条
    ②陈寅恪:《寒柳堂集·论再生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页65
    ③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页245
    ④[德]傅海波、[英]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导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页6-7
    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宋太祖建隆二年秋七月戊辰条
    ①《苏辙集·栾城集》卷十九,《新论中》,中华书局,1990年
    ②范浚:《香溪集》卷八,《五代论》,丛书集成初编本
    ③聂崇岐:《论宋太祖收兵权》,《宋史丛考》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页268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宋太祖建隆二年秋七月戊辰条
    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宋太祖乾德元年二月丙戌条
    ⑥田况:《儒林公议》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
    ①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八,《本朝二·法制》
    ②《曾巩集》,卷四十九,《本朝政要策·军赏罚》,中华书局,1984年
    ③《苏辙集·栾城应诏集》卷三,《五代论》,
    ④袁燮:《絮斋集》卷六,《策问历代国祚》,丛书集成初编本
    ⑤何去非:《何博士备论》卷下,《五代论》,丛书集成初编本
    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二,宋太祖开宝四年十一月壬戌条
    ①《曾巩集》,卷四十九,《本朝政要策·军赏罚》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二,宋太祖开宝四年十一月壬戌条
    ③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二,《兵考四·兵制》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二十二,宋神宗熙宁四年四月癸亥条
    ⑤章如愚:《群书考索》后集卷二十一,《官门》,广陵书社,2008年
    ⑥《宋史》卷二百五十八,《曹彬传》
    ⑦《宋史》卷一,《太祖纪一》
    ⑧文莹:《玉壶清话》卷八,中华书局,1997年
    ①《宋史》卷二百七十三,史臣论赞
    ②《宋史》卷一百九十六,《兵志十》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三十八,宋仁宗庆历二年冬十月戊辰条
    ④《宋史》卷二七八,《王超传附王德用传》
    ⑤陈峰:《试论宋初武将精神面貌的转变》,《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宋太宗端拱二年正月乙未条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宋仁宗庆历四年六月戊午条,
    ②《宋史》卷二百五十八,《曹彬传》
    ③文莹:《湘山野录》卷中,中华书局,1997年
    ④陈傅良:《历代兵制》卷八,丛书集成初编本
    ⑤王夫之:《宋论》卷二,《太宗》,中华书局,1964年
    ⑥《宋史》卷四百三十六,《陈亮传》
    ⑦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二,《五代幕僚之祸》
    ⑧《宋史》卷四百三十六,《陈亮传》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宋仁宗庆历四年六月戊午条
    ②文莹:《湘山野录》卷中
    ③魏泰:《东轩笔录》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
    ④《宋史》卷二百五十六,《赵普传》
    ⑤《宋史》卷四,《太宗本纪一》
    ⑥程俱撰,张富祥校证:《麟台故事校证》卷一,《储藏》,中华书局,2004年
    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八,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春正月庚午条
    ⑧黄坚编:《古文真宝》卷一,《真宗皇帝劝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⑨陈峰:《试论宋朝“崇文抑武”治国思想与方略的形成》,收入张希清等主编《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⑩张端义:《贵耳集》卷下,丛书集成初编本
    ①《蔡襄集》卷二十二,《国论要目·任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②《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十国世家序》
    ③王育济:《“金匮之盟”真伪考—对一桩学术定案的重新甄别》,《山东大学学报》1993年1期
    ①《新五代史》卷十七,《晋家人传·重睿》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六,后梁太祖开平二年正月辛卯条
    ③《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六,后梁太祖开平二年二月甲辰条
    ④佚名:《江南余载》卷下,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⑤《苏辙集·栾城集》卷四十,《乞复选人选限状》
    ①《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后妃传上·杜太后》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宋太祖建隆二年六月甲午条
    ③田况:《儒林公议》卷上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九十三,宋仁宗嘉祐六年六月甲戌条
    ①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六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三,宋仁宗嘉祐元年七月丙戌条
    ③强至:《韩忠献公遗事》,丛书集成初编本
    ④王称:《东都事略》卷十五,《世家三》,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
    ⑤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百七十七,《封建考十八·宋诸王》
    ①《新五代史》卷十四,《唐太祖家人传·皇后刘氏》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八,后梁太祖乾化二年闰五月丙寅条
    ③《新五代史》卷十三,《梁家人传序》
    ④《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三,后唐庄宗同光二年正月庚戌条
    ⑤《新五代史》卷六十五,《南汉世家》
    ①《新五代史》卷六十六,《楚世家》
    ②刘子健:《宋太宗与宋初两次篡位》,《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1期
    ③晁补之:《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卷五十,《五代杂论》,四部丛刊初编本
    ④孔武仲:《宗伯集》卷十六,《书后唐纪后》,四库全书本
    ⑤《新五代史》卷三十七,《伶官传》
    ①王应麟辑:《玉海》卷一百三十,《官制·戚里》
    ②林酮:《古今源流至论》续集卷八,《宦官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③《宋史》卷四百六十六,《王仁睿传》
    ④赵汝愚编:《宋朝诸臣奏议》卷三十五,《帝系门·宗室》,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⑤赵汝愚编:《宋朝诸臣奏议》卷三十五,《帝系门·外戚下》
    ⑥王应麟辑:《玉海》卷一百三十,《官制·戚里》
    ⑦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
    ⑧《曾巩集》卷十,《进太祖皇帝总序》
    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宋太祖乾德三年八月辛酉条
    ⑩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中华书局,1997年
    ①李攸:《宋朝事实》卷十六,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七十四,宋仁宗皇祐五年二月丙子条
    ③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六十七,《人物传·余古》,中华书局,1990年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二,宋太祖开宝四年五月壬午条
    ⑤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八,《本朝二·法制》
    ⑥《叶适集·水心别集》卷十,《始议二》,中华书局,1983年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宋太祖乾德四年五月甲戌条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宋太祖开宝元年四月丙子条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五,宋太祖开宝七年十月甲子条,
    ①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
    ②《宋史》卷二百六十四,《薛居正传》
    ③《宋史》卷二百六十九,《扈蒙传》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五,宋太宗淳化五年四月癸未条
    ①《宋史》卷二百六十五,《李防传》
    ②《宋史》卷二百六十九,《张澹传》
    ③《宋史》卷二百六十三,《李穆传》
    ④厉鹗编:《宋诗纪事》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①《宋史》卷四百八十四,《韩通传》
    ②《宋史》卷四百八十四,《周三臣传序》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二十九,《张颖传》
    ④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五十八,《崔协传》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二十五,《王继弘传》
    ⑥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一,《薛史亦有直笔》
    ①陶懋炳:《新旧<五代史>评议》,《史学史研究》1987年第2期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七,《史弘肇传》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七,《史弘肇传》
    ④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七,《王章传》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七,《杨邠传》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七,《王章传》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三十三,《后唐庄宗纪七》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四十七,《后唐末帝纪中》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六十七,《卢程传》
    ④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六十七,《豆卢革传》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六十八,《封舜卿附翘传》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九十六,《郑受益传》
    ⑦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八,史臣论赞
    ⑧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二十七,《卢文纪传》
    ⑨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二十七,《马裔孙传》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八十九,《桑维翰传》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九十六,《陈保极传》
    ③魏泰:《东轩笔录》卷一,亦见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九
    ④王禹偁:《小畜集》卷四,《桑魏公维翰》
    ⑤司马光:《稽古录》卷十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⑥孔武仲:《宗伯集》卷十六,《书石晋纪后》
    ⑦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二十六,《冯道传》
    ⑧《新五代史》卷五十四,《冯道传》
    ⑨《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后周太祖显德元年四月庚申,“臣光曰”引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二十六,《冯道传》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太祖纪一》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三,《太祖纪三》
    ④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四,《太祖纪四》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五,《太祖纪五》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六,《太祖纪六》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四十六,《食货志》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三,《后梁太祖纪三》
    ③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旧五代史》,上海书店,2000年,页349-350
    ①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人物门第一·神品四人》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二十六, 《后唐武皇纪下》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十九,《氏叔琮传》
    ④郑学檬:《关于石敬瑭评价的几个问题》,《厦门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八十,《后晋高祖纪六》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三十四,《后唐庄宗纪八》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四十四,《后唐明宗纪十》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十三,《后周太祖纪四》
    ④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十九,《后周世宗纪六》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二十一,《王彦章传》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五十二,史臣论赞
    ⑦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五十七,《郭崇韬传》
    ⑧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六十三,《张全义传》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六十五,《李建及传》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七十,《张敬达传》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九十四,《张廷蕴传》
    ④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九十四,《高汉筠传》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八十八,《张希崇传》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七十一,《淳于晏传》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十八,《张文蔚》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十八,史臣论赞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五十八《赵光逢传》
    ④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五十八,史臣论赞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九十二,《郑韬光传》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五十八,《赵光胤传》
    ⑦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六十,《李袭吉传》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十八,《敬翔传》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六十,《李袭吉传》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六十七,《李愚传》
    ④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二十八,《王朴传》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二十七,《和凝传》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二十七,史臣论赞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六十八,《刘赞传》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六十九,《张宪传》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七十一,《马郁传》
    ④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八十九,史臣论赞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八,《李崧传》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九十三,史臣论赞
    ⑦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九十三,史臣论赞
    ⑧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九十六,《陈元传》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七十二,《张承业传》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七十二,史臣论赞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七十二,《张居翰传》
    ④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七十二,史臣论赞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十五,《李罕之传》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三十四,《后唐庄宗纪八》
    ⑦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三十五,《后唐明宗纪一》
    ⑧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四十六,《后唐末帝纪上》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九十八,《安重荣传》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九十四,《苌从简传》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七,《史弘肇传》
    ④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七,《杨邠传》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七,《史弘肇传》
    ⑥钱俨:《吴越备史》卷一,中华书局,1991年
    ⑦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二十五,《王守恩传》
    ⑧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二,《五代藩郡皆用武人》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六,史臣论赞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六《刘审交传》
    ③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二,《张全义冯道》
    ①魏良弢:《忠节的历史考察:秦汉至五代时期》,《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②《宋史》卷二百六十二,史臣论赞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九十五,史臣论赞
    ④王称:《东都事略》卷三十,《张昭传》
    ⑤《旧唐书》卷六十三《屈突通传》,中华书局,1975年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二十六,《冯道传》
    ⑦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六十四,史臣论赞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十三,《王师范传》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十五,《冯行袭传》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五十二,史臣论赞
    ④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七十,《姚洪传》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六十六,史臣论赞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九十五,史臣论赞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十四,《罗绍威传》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十五,史臣论赞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六十三,史臣论赞
    ④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九十四,史臣论赞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八十八,史臣论赞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九十五,史臣论赞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十八,史臣论赞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后周太祖显德元年四月庚申条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九,《梁末帝纪中》
    ②《新五代史》卷四十二,《赵犨传》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五十一,史臣论赞
    ④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四十八,《后唐末帝纪下》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后汉高祖纪下》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二十,《恭帝纪》
    ②《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十国世家序》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九十八,《安重荣传》
    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九,《五代中》
    ⑤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十,《五代下》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九十七,《范延光传》
    ①陶岳:《五代史补》卷三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九,《李守贞传》
    ③见徐铉:《稽神录》卷一,中华书局,1996:陶宗仪:《说郛》卷四十九,引秦再思《洛中记异录》
    ④王育济:《论陈桥兵变》,《文史哲》1997年第1期
    ⑤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一,《五代诸帝多于军士拥立》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九十八,史臣论赞
    ⑦李九龄:《读三国志》,收入《全唐诗》卷七百三十,中华书局,1960年
    ⑧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五十四,《王镕传》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十,《后梁末帝纪下》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八十五,《后晋少帝五》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三,《后汉隐帝纪下》
    ④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七,史臣论赞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三十六《僭伪列传三·刘陟》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后汉高祖纪下》
    ②《新五代史》卷六,《后唐明宗纪》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四十四,《后唐明宗纪十》
    ④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四十八,《后唐末帝下》
    ⑤孔武仲:《宗伯集》卷十六,《书石晋纪后》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八十,《后晋高祖纪六》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十九,史臣论赞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十三,史臣论赞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十九,史臣论赞
    ④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五十七,史臣论赞
    ⑤《新五代史》卷二十四,《郭崇韬传》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五十七,《郭崇韬传》
    ①戴仁柱:《伶人·武士·猎手:后唐庄宗李存勖传》,中华书局,2009年,页26
    ②《新五代史》卷四十五,《段凝传》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五十七,《郭崇韬传》
    ④苏辙:《苏辙集·栾城后集》卷十一,《历代论·郭崇韬》
    ⑤何去非:《何博士备论》卷下,《郭崇韬论》
    ⑥《张耒集》卷五十三,《书五代郭崇韬卷后》,中华书局,1990年
    ⑦陆游:《陆游集·渭南文集》卷二十五,《书郭崇韬传后》,中华书局,1976年,页2216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五十七,《郭崇韬传》
    ②《新五代史》卷二十四,《安重诲传》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六十六,《安重诲传》
    ④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六十六,史臣论赞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二十四,史臣论赞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二十三,史臣论赞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六十三,《张全义传》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六十三,史臣论赞
    ③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
    ④戴仁柱著,马佳译:《<新五代史>英文版序言》,《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①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卷一,《梁太祖优待文士》,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①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卷二,《齐王张令公外传》
    ②王禹偁:《五代史阙文·梁太祖》,见傅璇琮等《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年
    ③王禹偁:《五代史阙文·广王全昱》
    ④王禹偁:《五代史阙文·司空图》
    ①王禹偁:《五代史阙文·安重诲》
    ②王禹偁:《五代史阙文·刘铢》
    ③王禹偁:《五代史阙文·王朴》
    ④王禹偁:《五代史阙文·张承业》
    ⑤王禹偁:《五代史阙文·王淑妃》
    ⑥王禹偁:《五代史阙文·周太祖冯道》
    ①王禹偁:《五代史阙文·明宗》
    ②王禹偁:《五代史阙文·清泰帝》
    ③王禹偁:《五代史阙文·庄宗》
    ④王禹偁:《五代史阙文·晋高祖》
    ①王禹偁:《五代史阙文·世宗符皇后》
    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五十一,“五代史阙文”条
    ①程俱撰,张富祥校证:《麟台故事校证》《拾遗卷下·国史》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五,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四月乙未条
    ①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百二,《荆南三》史臣论赞,中华书局,1983年
    ②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百,《荆南一·武信王世家》
    ③《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九,后唐潞王清泰二年十月辛巳条
    ④《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九,后唐潞王清泰二年十月辛巳“臣光曰”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三十二,《承袭列传一·高季兴》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三十四,《僭伪列传一·李异》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三十二,《承袭列传一·马殷》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三十二,《承袭列传一·钱镠》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三十四,《僭伪列传一·王审知》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三十五,《僭伪列传二·孟知祥》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三十四,史臣论赞
    ④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三十五,史臣论赞
    ⑤《新五代史》卷七十一,《十国世家年谱》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三十一,《孙晟传》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九十七,史臣论赞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三十四,史臣论赞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三十六,史臣论赞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三十五,史臣论赞
    ②郑文宝:《江表志·叙》,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三十四,《僭伪列传一·李异》‘
    ④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之一》
    ⑤陈彭年:《江南别录》
    ①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十八,《殷崇义传》
    ②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三,《汤悦传》
    ③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十八,《殷崇义传》
    ④魏泰:《东轩笔录》卷一
    ⑤郑文宝:《江表志·叙》
    ⑥程俱撰,张富祥校证:《麟台故事校证》《拾遗卷下’·国史》
    ⑦《新五代史》卷六十二,《南唐世家》
    ⑧郑文宝:《南唐近事序》,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①王铚:《默记》卷上,中华书局,1981年
    ②魏泰:《东轩笔录》卷一
    ③徐铉:《徐骑省集》卷二十九,《大宋左千牛卫上将军追封吴王陇西公墓志铭》,四部丛刊本
    ④魏泰:《东轩笔录》卷一
    ⑤马令:《南唐书》卷四,《嗣主书》
    ①马令:《南唐书》卷五,《后主书》
    ②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一,《读江南录》,四部丛刊本.
    ③田况:《儒林公议》卷下
    ④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一,《读江南录》,四部丛刊本
    ⑤田况:《儒林公议》卷下
    ⑥陆游:《南唐书》卷十三,《潘佑传》
    ①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一,《读江南录》
    ②田况:《儒林公议》卷下
    ③陆游:《南唐书》卷十三,《李平传》
    ④马令:《南唐书》卷十九,《李平传》
    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四,太祖开宝六年九月丁丑条
    ⑥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百,《经籍考二十七·江南录》
    ⑦《宋史》卷四百七十八,《南唐李氏世家》
    ⑧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三,《宋史多国史原本》
    ⑨陈彭年:《江南别录》
    ①文莹:《湘山野录》卷上
    ②佚名:《钓矶立谈》
    ③陆游:《南唐书》卷十三,《潘佑传》
    ④佚名:《钓矶立谈》
    ⑤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百,《经籍考二十七·江南录》
    ⑥曾极:《金陵百咏·江南录》,四库全书本
    ⑦田况:《儒林公议》卷下
    ⑧马令:《南唐书》卷十九,《潘佑传》
    ①陆游:《南唐书》卷十三,《潘佑传》
    ②田况:《儒林公议》卷下
    ③佚名:《钓矶立谈》
    ④《宋史》卷四百七十八,《南唐李氏世家》
    ⑤郑文宝:《江表志》卷中
    ⑥龙衮:《江南野史》卷四,《宋齐丘传》,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⑦陆游:《南唐书》卷四,《宋齐丘传》
    ⑧陆游:《南唐书》卷四,《宋齐丘传》
    ⑨马令:《南唐书》卷二十,《宋齐丘传》
    ①《宋史》卷四百四十一,《徐铉传》
    ②郑文宝:《江表志》卷中
    ③《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九,后唐潞王清泰二年二月壬戌引《通鉴考异》
    ④马令:《南唐书》卷七,《宗室传·楚王景迁》
    ①陆游:《南唐书》卷四,《宋齐丘传》
    ②马令:《南唐书》卷七,《宗室传·楚王景迁》
    ①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八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十二月丙戌条
    ③文莹:《湘山野录》卷下
    ④郑文宝:《江表志》卷中
    ⑤马令:《南唐书》卷二十,《党与传·宋齐邱》
    ⑥陆游:《南唐书》卷四,《宋齐丘传》
    ①郑文宝:《江表志》卷下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三十四,《僭伪列传一·李昪》
    ②《宋史》卷四百七十八,《南唐李氏世家》
    ③《新五代史》卷六十二,《南唐世家》
    ④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十一, 《答郭纯长官书》.,四部丛刊本
    ①郑文宝:《江表志》卷上
    ②见于《钓矶立谈》、《江南野史》、《江表志》、《五代史补》等
    ③佚名:《钓矶立谈》
    ④佚名:《钓矶立谈》
    ①佚名:《钓矶立谈》
    ②郑文宝:《江表志》卷中
    ③郑文宝:《南唐近事》卷一
    ④陈彭年:《江南别录》,《钓矶立谈》也有“神彩精粹,词旨清畅,临朝之际,曲尽姿制。湖南尝遣廖法正将聘,既还,语人曰:‘汝未识东朝官家,其为人粹若琢玉,南岳真君恐未如也。’是以荆渚孙光宪叙《续通历》云:‘圣表闻于四邻。’盖谓此也”之语
    ①佚名:《钓矶立谈》
    ②郑文宝:《江表志》卷下
    ③佚名:《钓矶立谈》
    ④佚名:《钓矶立谈》
    ⑤陈彭年:《江南别录》
    ⑥郑文宝:《江表志》卷下
    ⑦郑文宝:《江表志》卷下
    ①佚名:《钓矶立谈》
    ②刘晓明:《龙衮与江南野史》,《文史》2002年第2辑
    ④龙衮:《江南野史》卷三,《后主》
    ⑤龙衮:《江南野史》卷一,《先主》
    ⑥龙衮:《江南野史》卷二,《嗣主》
    ①龙衮:《江南野史》卷二,《嗣主》
    ②龙衮:《江南野史》卷三,《后主》
    ③龙兖:《江南野史》卷二,《嗣主》
    ④龙衮:《江南野史》卷三,《后主》
    ⑤龙兖:《江南野史》卷四,《宋齐丘》
    ⑥龙兖:《江南野史》卷二,《嗣主》
    ①龙兖:《江南野史》卷四《宋齐邱》
    ②龙兖:《江南野史》卷二,《嗣主》
    ③龙衮:《江南野史》卷三,《后主》
    ④佚名:《钓矶立谈》
    ⑤郑文宝:《江表志》卷中
    ⑥陆游:《南唐书》卷七,《史虚白传》
    ⑦龙兖:《江南野史》卷八,《史虚白传》
    ①郑文宝:《江表志》卷下
    ②龙衮:《江南野史》卷三,《后主》
    ③陈彭年:《江南别录》
    ④王铚:《默记》卷下
    ⑤龙衮:《江南野史》卷三,《后主》
    ⑥钱俨:《吴越备史》卷三,《文穆王》
    ⑦《宋史》卷四百八十,《吴越世家》
    ⑧《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十六,宋真宗天禧四年闰十二月乙卯条
    ①《苏轼文集》卷十七,《表忠观碑》,中华书局,1986年
    ②刘一止:《苕溪集》卷二十四,《钱氏箕裘集序》,四库全书本
    ③陆游:《陆游集·渭南文集》卷三十,《跋<吴越备史>》,页2276页
    ④杨时:《龟山集》卷二十四,《婺州新城记》,四库全书本
    ⑤王铚:《默记》卷上
    ⑥楼钥:《攻娩集》卷七十五,《跋余姚县陈山寺碑》,丛书集成初编本
    ⑦晁说之:.《嵩山文集》卷十八,《跋忠懿王草圣》
    ⑧钱俨:《吴越备史》卷四
    ①《宋史》卷四百八十,《吴越世家》
    ②宋徽宗:《题钱氏世谱》,转引自曾枣庄等《全宋文》第一百六十六册卷三六二九,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③周必大:《文忠集》卷十九,《跋钱穆父帖》
    ④《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二,后唐庄宗同光元年二月丁卯条引《通鉴考异》
    ⑤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八十三,《钱俨传》
    ⑥邹劲风:《钱俨和<吴越备史>》,《史学月刊》2004年11期
    ⑦李最欣:《钱俨和<吴越备史)一文补正》,《史学月刊》2006年第11期
    ①《陈亮集》卷十六,《重建紫霄观记》
    ②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中华书局,2002年
    ③周必大:《文忠集》卷一百六十一,某月某日
    ④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三十二,《承袭列传一·钱谬》
    ①张唐英:《蜀祷杌》卷下
    ②句延庆:《锦里耆旧传》卷三,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①王明清:《挥麈录·余话卷之一》
    ②张唐英著,、王文才、王炎校笺:《蜀祷杌校笺·序》
    ③《四库总目提要》卷六十六,“锦里耆旧传”条
    ④张唐英:《蜀梼杌》卷下
    ⑤杨伟立:《前蜀后蜀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页147
    ⑥张唐英:《蜀梼杌》卷下
    ⑦洪迈:《容斋随笔·续笔》卷一,《戒石铭》,中华书局,2005年
    ⑧佚名:《五国故事》卷下,见傅璇琮等《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年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十五,《周世宗纪二》
    ②《宋史》卷四百七十九,《西蜀孟氏世家》
    ③《宋史》卷六十六,《五行志四》
    ④《宋史》卷四百七十九,《西蜀孟氏世家》
    ⑤《宋史》卷三,《太祖纪三》
    ⑥《宋史》卷四百七十九,《西蜀孟氏世家》
    ①《新五代史》卷六十四,《后蜀世家》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四,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三月乙丑条
    ③《新五代史》卷六十四,《后蜀世家》
    ④王腾:《辩蜀都赋》,见《全蜀艺文志》卷一,四库全书本
    ⑤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
    ⑥张邦炜:《昏君乎?明君乎?—孟昶形象问题的史源学思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⑦张唐英:《蜀梼杌》卷下
    ①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四十九,《后蜀后主本纪》
    ②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四十九,《后蜀后主本纪》
    ③《宋大诏令集》卷二百三,《贬责一·议王全斌等罪诏》,中华书局,1962年
    ④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三,中华书局,1960年
    ⑤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十六,宋太宗淳化四年二月丙戌条,中华书局,1979年
    ⑥《宋史》二百六十六,《王化基传》
    ⑦《宋史》卷二百九十八,《陈希亮传》
    ①苏洵撰,曾枣庄、金成礼笺注:《嘉祐集笺注》卷十五,《张益州画像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②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九,《事志》
    ③韩琦:《安阳集》卷五十,《故枢密直学士礼部尚书赠左仆射张公神道碑铭》,巴蜀书社,2000年
    ④吕陶:《净德集》卷十四,《成都新建备武堂记》,四库全书本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三十一,《孙晟传》
    ①佚名:《钓矶立谈》
    ②佚名:《江南余载》卷上
    ③龙衮:《江南野史》卷五,《孙忌传》
    ①龙衮:《江南野史》卷二,《嗣主》
    ②《新五代史》卷三十三,《孙晟传》
    ③《新五代史》卷三十三,《死事传序》
    ④《新五代史》卷三十二,《刘仁赡传》
    ⑤《新五代史》卷三十三,《孙晟传》
    ⑥马令:《南唐书》卷十六, 《义死传上》
    ①孔武仲:《宗伯集》卷十六,《书孙晟传后》
    ①陆游:《南唐书》卷十一, 《孙忌传》
    ①李攸:《宋朝事实》卷一
    ②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十,中华书局,1983年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宋太祖建隆元年十二月壬辰条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九,宋仁宗天圣八年二月戊子条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十七,宋仁宗景祐二年十二月癸酉条
    ②《欧阳修全集》卷四十七,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十七,宋仁宗景祐二年十二月癸酉条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宋仁宗天圣五年二月丙申条
    ⑤唐庚:《眉山唐先生文集》卷七,《三国杂事序》,四部丛刊三编本、
    ⑥见刘浦江、《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收入《唐研究》第十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⑦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卷十三,《元丰库》
    ⑧宋祁《景文集》卷二十五,《诋五代篇》,丛书集成初编本
    ①李清臣:《五代论》,收入《圣宋文选》卷十九,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②陈师锡:《五代史记序》
    ③宋祁:《景文集》卷二十五,《诋五代篇》
    ④李清臣:《五代论》,收入《圣宋文选》卷十九
    ⑤陶懋炳:《五代史略·序》引熊德基语
    ⑥李清臣:《五代论》,收入《圣宋文选》卷十九
    ⑦薛季宣:《浪语集》卷三十,《叙十国纪年》,四部丛刊本
    ①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页39
    ②《欧阳修全集》卷十六,《原正统论》
    ③《欧阳修全集》卷十六,《明正统论》
    ④《欧阳修全集》卷十六,《魏论》
    ⑤《欧阳修全集》卷十六,《明正统论》
    ⑥《欧阳修全集》卷十六,《魏论》
    ①《欧阳修全集》卷十六,《正统论序》
    ②《欧阳修全集》卷十六,《梁论》
    ③《欧阳修全集》卷十六,《梁论》
    ④《欧阳修全集》卷十六,《原正统论》
    ①《新五代史》卷二,《后梁太祖下》
    ②《苏轼文集》卷四,《正统论三首·辩论二》
    ③《苏轼文集》卷四,《正统论三首·总论一》
    ④钱澄之:《田间文集》卷三,《正统论下》,黄山书社,1998年
    ⑤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十一,《答郭纯长官书》
    ⑥《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魏文帝黄初二年四月丙午“臣光曰”
    ①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十一, 《答郭纯长官书》
    ②《苏轼文集》卷四,《正统论三首·辩论二》
    ③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十一,《答郭纯长官书》
    ④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卷七,《正统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⑤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卷二上,“纪年通谱”条
    ⑥毕仲游:《西台集》卷四, 《正统议》,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⑦饶宗颐:《中国史学上的正统论》,页42
    ①《欧阳修全集》卷十六,《正统论下》
    ②《欧阳修全集》卷六十,《正统辨下》
    ①姚铉:《唐文粹序》,四部丛刊本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后汉高祖纪下》
    ③《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七,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十一月丁丑条
    ④佚名:《新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七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⑤李攸:《宋朝事实》卷九
    ⑥范祖禹:《范太史集》卷二十二,《转对条上四事状》,四库全书本
    ⑦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⑧《曾巩集》卷四十九,《本朝政要策·训兵》
    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宋太祖建隆三年十一月甲子条
    ⑩《新五代史》卷十,《后汉高祖纪》
    ①王士祯:《池北偶谈》卷十九,中华书局,1982年
    ②《欧阳修全集》卷十六,《或问》
    ③《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魏文帝黄初二年四月丙午“臣光曰”
    ④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页43
    ①佚名:《新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八十三
    ②见《北梦琐言》卷十八:“庄宗皇帝为唐雪耻,号为中兴,而温韬毁发诸帝寝陵,宜加大辟,而赐国姓,付节旄,由是知中兴之说谬矣。”
    ③华湛恩:《五代春秋志疑》自序,见傅璇琮等《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年
    ④孔武仲:《宗伯集》卷十六,《书后唐纪后》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九,宋仁宗庆历四年五月壬戌条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三十九,宋仁宗庆历三年二月乙卯条
    ③《新五代史》卷五十二;《张彦泽传》
    ④杨杰:《无为集》卷九,《五代纪元序》,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⑤孔武仲:《宗伯集》卷十六,《书石晋纪后》
    ⑥晁说之:《嵩山文集》卷一,《靖康元年应诏封事》
    ⑦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八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⑧《苏轼文集》卷十八,《富郑公神道碑》
    ⑨张浚:《论宜谨武备选贤才修德政疏》,收入《历代名臣奏议》卷八十八
    ⑩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五,“乱华编”.条
    11 曹勋:《松隐文集》卷二十五, 《论畏天札子》
    ①《苏辙集·栾城应诏集》卷三, 《五代论》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宋仁宗天圣五年二月丙申条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二十五,宋仁宗宝元二年闰十二月壬子条
    ①《新五代史》卷七十二,《四夷附录第一》
    ②晁补之:《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卷五十,《五代杂论》
    ③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五,《宋恩荫之滥》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二十四,宋仁宗宝元二年九月丁巳条
    ⑤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五,《宋恩荫之滥》
    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宋仁宗庆历三年九月丁丑条
    ①《欧阳修全集》卷六十,《本论上》
    ②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卷八,《上执政书》,四部丛刊本
    ③《张方平集》卷六,《刍尧论之一·姑息之赏》
    ④《欧阳修全集》卷六十,《本论上》
    ⑤陈舜俞:《都官集》卷六,《说变》,四库全书本
    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宋仁宗庆历三年九月丁丑条
    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九,宋仁宗庆历四年五月壬戌条
    ⑧晁说之:《嵩山文集》卷二,《朔问上》
    ⑨王质《雪山集》卷四《梁末帝论》,丛书集成初编本
    ①王令《王令集》卷十八,《师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②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卷九,《上吕相公书二》
    ③文彦博:《文潞公文集》卷十四,《乞罢将校举留》,四库全书本
    ④《宋史》卷四百十六,《余玠传》
    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五,宋仁宗庆历三年十二月庚申条
    ⑥《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九,《论狄青札子》
    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七,宋仁宗天圣七年二月丙寅条
    ⑧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十四,《狄武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⑨王铚:《默记》卷上
    ①江休复:《江邻几杂志》,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②王铚:《默记》卷上
    ③王铚:《默记》卷上
    ④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三
    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七十四,宋仁宗皇祐五年二月丙子
    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七十二,宋仁宗皇祐四年六月丁亥条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三,宋仁宗嘉祐元年八月癸亥条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三,宋仁宗嘉祐元年八月癸亥条
    ③王称:《东都事略》卷七十二
    ④范镇:《东斋记事》卷三,中华书局,1997年
    ⑤《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九,《论狄青札子》
    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三,宋仁宗嘉祐元年八月癸亥条
    ⑦魏泰:《东轩笔录》卷十
    ⑧王铚《默记》卷上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三,宋仁宗嘉祐元年七月丙戌条
    ②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三十一,《论狄青札子》,四库全书本
    ③江懋麟:《百尺梧桐阁集》卷四,《书欧阳公论狄青札子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④昭梿:《啸亭杂录》卷二,中华书局,1980年
    ⑤魏禧:《魏叔子文集》卷十三,《书欧阳文忠公论狄青札子后》中华书局,2003年
    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三,宋仁宗嘉祐元年七月丙戌条
    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三,宋仁宗嘉祐元年八月癸丑条
    ⑧《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三,宋仁宗嘉祐元年八月甲寅条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三,宋仁宗嘉祐元年八月癸亥条
    ②王楙: 《野客丛书》附录《野老记闻》,中华书局,1987年
    ③《宋史》卷二百九十,《狄青传》
    ④王銍:《默记》卷上
    ⑤梁天锡: 《宋枢密院制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页13
    ①《宋史》卷二百九十,史臣论赞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四,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正月戊辰条
    ③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四十一,宋仁宗宝元二年五月癸卯条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七十四,宋仁宗皇祐五年二月癸未条注引刘敞语
    ①《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九,《论狄青札子》
    ②陈峰:《从名将狄青的待遇看北宋中叶武将的境况》,《中州学刊》2000年第4期
    ③昭梿:《啸亭杂录》卷二
    ④《宋史》卷一百九十四,《兵志八》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二十二,宋神宗熙宁四年四月癸亥条
    ②朱希济:《文章论》,见《文苑英华》卷七百四十二,中华书局,1966年
    ③《苏轼文集》卷十,《六一居士集叙》
    ④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页20
    ①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十三,《宋世风俗》
    ②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见《唐君毅先生全集》卷十九,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页12
    ③石介:《徂徕集》卷十九,《泰山书院记》,中华书局,1984年
    ④王东:《宋代史学与春秋<经学>—兼论宋代史学的理学化趋势》,《河北学刊》1988年第6期
    ⑤王天顺:《宋代史学的政治功利主义与春秋宋学—蠡测宋代史学成就的另一面》,《学术月刊》2008年第11期
    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十七,天禧五年五月癸未条
    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二十,景祐四年十月甲午条
    ⑧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①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五,《答客问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页252
    ②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三,中华书局,1983年
    ③王东:《宋代史学与<春秋>经学——兼论宋代史学的理学化趋势》,《河北学刊》1988年第6期
    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四十八,“五代春秋”条
    ⑤《宋史》卷三百十九,《欧阳修传》
    ①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三《韩通立传》,中华书局,2004年
    ②薛季宣: 《浪语集》卷三十, 《叙十国纪年》
    ③司马光: 《传家集》卷五十三,《乞官刘恕一子札子》,四库全书本
    ④薛季宣: 《浪语集》卷三十, 《叙十国纪年》
    ⑤薛季宣: 《浪语集》卷三十, 《叙十国纪年》
    ①刘浦江:《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收入《唐研究》第十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马令:《南唐书》序二
    ①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四,《历代一》
    ②《新五代史》卷七十一,《十国世家年谱》
    ③晁说之:《嵩山文集》卷三,《负薪对》
    ④晁说之:《嵩山文集》卷一,《靖康元年应诏封事》
    ⑤《新五代史》卷七十,《东汉世家》
    ⑥姚铉:《唐文粹·序》
    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九十四,宋仁宗嘉祐六年八月丁卯条
    ⑧《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九十六,宋仁宗嘉祐七年五月丁未条
    ①《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二十三,《晋问》
    ②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三十九,《上仁宗皇帝言事疏》
    ③《蔡襄集》卷九,《进黼扆箴别疏》
    ④佚名:《钓矶立谈》
    ⑤《张耒集》卷四十二,《平江南议》
    ⑥王应麟辑:《玉海》卷四十三,《景德群书漆板刊正四经》
    ⑦陈尚君:《欧阳修著述考》,《复旦学报》,1985年第3期
    ①张明华:《<新五代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页1—2
    ②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一,《欧史不专据薛史旧本》
    ③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二,《经籍考·新五代史》
    ④柴德赓:《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1982年,页164
    ⑤柴德赓:《论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人民日报》1965年7月2日
    ⑥《欧阳修全集》卷十六,《正统论下》
    ⑦《新五代史》卷七十一,《十国世家年谱》
    ⑧《新五代史》卷一,《梁太祖纪上》徐无党注
    ①《新五代史》卷三十四,《一行传序》
    ②《新五代史》卷三十二,《死节传》
    ③《新五代史》卷十八,《汉家人传》
    ①《欧阳修全集》卷七十,《与王深甫论五代张宪贴一》
    ②《新五代史》卷二十一,《敬翔传》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十八,《敬翔传》
    ④《新五代史》卷四十七,《皇甫遇传》
    ⑤《新五代史》卷五,《唐庄宗纪下》
    ⑥《新五代史》卷三十三,《张敬达传》
    ⑦《新五代史》卷七,《唐废帝纪》
    ①《新五代史》卷四十七,《皇甫遇传》
    ②《新五代史》卷九,《晋出帝纪》徐无党注
    ③《新五代史》卷二,《梁太祖纪下》
    ④《新五代史》卷三,《梁末帝纪》
    ⑤《新五代史》卷二,《梁太祖下》徐无党注
    ①《新五代史》卷五十四,《杂传第四十二序》
    ②《新五代史》卷三十四,《一行传》
    ③《新五代史》卷三十三,《死事传序》
    ④《新五代史》卷三十五,《唐六臣传序》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六十,《苏循传》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十八,史臣论赞
    ①《新五代史》卷五十四,《杂传第四十二序》
    ②《新五代史》卷五十四,《冯道传》
    ③《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二,后晋高祖天福四年四月癸未条
    ④《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四,后晋齐王开运元年六月辛酉条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二十六,《冯道传》
    ⑥《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四,后晋齐王开运元年六月丙午条
    ⑦《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四,后晋齐王开运元年八月辛丑条
    ⑧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八,《五代论上》
    ①《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九,后唐潞王清泰元年三月己己条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四,后晋齐王开运元年六月辛酉条
    ③《宋史》卷二百九十五,史臣论赞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十三,宋真宗咸平元年十二月丙午条
    ⑤《宋史》卷四百四十六,《忠义传序》
    ⑥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三《韩通立传》
    ①柴德赓:《史籍举要》,页168
    ②郭武雄:《五代史料探源·前言》
    ③《新五代史》卷三十六,《义儿传》
    ①《新五代史》卷十五,《唐明宗家人传》
    ②《新五代史》卷二十六,《乌震传》
    ③《新五代史》卷二十,《周世宗家人传》
    ④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五十九,史臣论赞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九十四,史臣论赞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一,后晋高祖天福三年七月己巳“臣光曰”
    ③《新五代史》卷五十一,《范延光传》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五,宋英宗治平二年六月甲寅条
    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七,宋英宗治平三年正月丙子条
    ①《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二十三,《晋问》
    ②《新五代史》卷十七,《晋家人传》
    ③《新五代史》卷九,《晋出帝纪》
    ④《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二十三,《晋问》
    ①《新五代史》卷十七,《晋家人传》
    ②《宋史》卷四百三十五,《胡寅传》
    ③《新五代史》卷二十,《周世宗家人传》
    ④薛季宣:《浪语集》卷二十七,《书周世宗家人传》
    ①杨时:《龟山集》卷九,《周世宗家人论》
    ②《朱熹集》卷四十,《答何叔京》
    ③《新五代史》卷三十四,《一行传》
    ④《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十国世家序》
    ⑤《新五代史》卷五十六,《何泽传》
    ⑥《新五代史》卷四十六,《郭延鲁传》
    ⑦张唐英:《蜀祷杌》卷下
    ⑧吴怀祺:《宋代史学思想史》,黄山书社,1992年,页39
    ①《新五代史》卷二,《梁太祖纪下》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二十五,《后唐武皇纪上》
    ③《新五代史》卷一,《梁太祖纪上》
    ④《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五,唐僖宗中和四年五月甲戌引《通鉴考异》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六,《后梁太祖纪六》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四十六,《食货志》
    ⑦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卷十,《朱梁轻赋》
    ①《旧唐书》卷二十下,《唐哀帝纪》史臣论赞
    ②《新五代史》卷四,《唐庄宗纪上》
    ③《欧阳修全集》卷十六,《梁论》
    ④《新五代史》卷五,《唐庄宗纪下》
    ①《新五代史》卷六,《后唐明宗纪》
    ②《新五代史》卷二十一,《梁臣传序》
    ③《新五代史》卷三十三,《死事传》
    ④《新五代史》卷三十五,《唐六臣传序》
    ⑤《新五代史》卷三十六,《义儿传序》
    ①《新五代史》卷十六,《唐废帝家人传》
    ②《新五代史》卷十二,《周恭帝纪》
    ③《新五代史》卷十七,《晋家人传》
    ④《新五代史》卷三十四,《一行传》
    ⑤《新五代史》卷三十四,《一行传》
    ⑥《新五代史》卷三十四,《一行传序》
    ⑦《新五代史》卷五十一,《范延光传》
    ⑧《新五代史》卷五十八,《司天考第一序》
    ⑨楼劲:《宋初礼制沿革及其与唐制的关系—兼论‘宋承唐制’说之兴》,《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2期
    ①戴仁柱著,马佳译:《<新五代史>英文版序言》,《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②《新五代史》卷三十五,《唐六臣传》
    ①《欧阳修全集》卷十七,《朋党论》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五,宋仁宗庆历五年三月丙戌条
    ③周必大:《文忠集》卷一百二十,《试宏词人赵彦中》
    ④马令:《南唐书》卷二十,《党与传上序》
    ①《新五代史》卷十二,史臣论赞
    ②《新五代史》卷三十一,《周臣传》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十九,《周世宗纪六》
    ④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卷九,《周世宗好杀》
    ⑤《新五代史》卷十二,史臣论赞
    ⑥《新五代史》卷六,《唐明宗纪》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三,宋仁宗嘉祐元年七月丙戌条
    ②《新五代史》卷四十六,《康福传》
    ③《新五代史》卷四,《唐庄宗纪上》
    ④《新五代史》卷六,《唐明宗纪》
    ⑤《新五代史》卷十七,《晋家人传》
    ①郑学檬:《关于石敬瑭评价的几个问题》,《厦门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②《新五代史》卷二十九,《晋臣传》
    ③《新五代史》卷十七,《晋家人传》
    ④《新五代史》卷五,《唐庄宗纪下》
    ⑤《新五代史》卷九,《晋出帝纪》
    ⑥《新五代史》卷五,《唐庄宗纪下》
    ⑦《新五代史》卷六,《唐明宗纪》
    ⑧《新五代史》卷九,《晋出帝纪》
    ⑨《新五代史》卷四十六,《霍彦威传》
    ⑩《新五代史》卷六,《唐明宗纪》
    11 《新五代史》卷七,《唐废帝纪》
    ①晁补之:《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卷五十,《五代杂论》
    ②《新五代史》卷七十二,《四夷附录第一》
    ③《新五代史》卷十二,史臣论赞
    ①《新五代史》卷七十三,《四夷附录第二》
    ②《新五代史》卷五十九,《司天考二》
    ③《新五代史》卷三十七,《伶官传序》
    ①《新五代史》卷六十七,《吴越世家》
    ②《新五代史》卷二十七,《刘延朗传》
    ③《新五代史》卷十三,《梁家人传·广王全昱》
    ①《新五代史》卷六十三,《前蜀世家》
    ②《宋史》卷二百八十三,《丁谓传》
    ①《欧阳修全集》卷六十,《本论上》
    ②《欧阳修全集》卷十七,《本论下》
    ③《新五代史》卷十四,《唐太祖家人传·皇后刘氏》
    ④《新五代史》卷十七,《晋家人传·高祖皇后李氏》
    ⑤《新五代史》卷四十九,《孙方谏传》
    ⑥《新五代史》卷十二,史臣论赞
    ①《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二十四,《崇文总目叙释·道家类》
    ②《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三十九,《集古录跋尾》卷六《唐华阳颂》
    ③《新五代史》卷三十九,《王镕传》
    ④《新五代史》卷六十八,《闽世家》
    ①《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十国世家序》
    ②《新五代史》卷六十七,《吴越世家》
    ③《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十国世家序》
    ④《新五代史》卷六十七,《吴越世家》
    ⑤《新五代史》卷七十一,《十国世家年谱序》
    ⑥钱伯言:《题先祖武肃王翰墨》,转引自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一百五十一册卷三二六三
    ①欧阳修:《归田录》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
    ②《欧阳修全集》卷五十二,《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③《欧阳修全集》卷八,《哭圣俞》
    ④郑文宝:《江表志》卷中
    ⑤佚名:《钓矶立谈》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三十二,《承袭列传一·钱缪》
    ⑦王禹偁:《小畜集》卷十八,《上许殿丞论榷酒书》
    ⑧杨亿:《武夷新集》卷六,《处州丽水县厅壁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⑨王士祯编:《五代诗话》卷五,丛书集成初编本
    ①《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二,后唐庄宗同光元年二月丁卯引《通鉴考异》
    ②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跋钱氏书后》
    ③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五十九,《贡赋序》
    ④《宋大诏令集》卷一百八十二,《劝栽植开垦诏》
    ⑤《宋史》卷二百四十九,《范旻传》
    ⑥《宋史》卷三百十二,《王珪传》
    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三,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十一月庚午条
    ⑧文莹:《湘山野录》卷上
    ⑨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八十七,《江景防传》
    ①胡寅:《致堂读史管见》卷二十九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七,后唐明宗长兴三年三月庚戌条
    ③《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二,后晋高祖天福六年九月庚申条
    ④《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八,后汉隐帝乾祐二年十月壬午条
    ⑤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六十五,《人物·钱俶》
    ⑥何勇强:《钱氏吴越国史论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页332
    ①倪朴:《倪石陵书·观音院钟刻辨》,四库全书本
    ②诸葛计、银玉珍:《吴越史事编年》,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114
    ③倪朴:《倪石陵书·观音院钟刻辨》,四库全书本
    ④《新五代史》卷七十一,《十国世家年谱》
    ⑤《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吴世家》
    ①《新五代史》卷六十二,《南唐世家》
    ②《新五代史》卷七十一,《十国世家年谱》
    ③《新五代史》卷十一,《周太祖纪》
    ④《新五代史》卷十二,《周世宗纪》
    ⑤《新五代史》卷十二,《周世宗纪》
    ①《欧阳修全集》卷十六,《正统论下》
    ②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三《韩通立传》
    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四十六,“新五代史”条
    ④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九十三,中华书局,1984年
    ⑤章学诚:《章氏遗书》外编一《信摭》,文物出版社,1985年
    ①蒙文通:《中国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页79
    ②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页592
    ③唐庚:《眉山唐先生文集》卷七,《三国杂事序》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六十三,宋神宗熙宁八年闰四月丁未条
    ⑤钱穆:《国史大纲》,页592
    ⑥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三,《经籍考二十·资治通鉴》
    ①范祖禹:《范太史集》卷三十七,《告文正公庙文》
    ②刘羲仲:《通鉴问疑》,四库全书本
    ③张煦侯(张须):《通鉴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82年,页75
    ①《资治通鉴》卷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臣光日”
    ②张煦侯(张须):《通鉴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82年,页76
    ③司马光:《传家集》卷六十七,《冯道为四代相》
    ④《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四,后晋齐王开运元年六月辛酉条
    ①《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后周太祖显德元年四月庚申“臣光曰”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唐昭宣帝天祐二年十一月丁卯条
    ③《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六,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四月壬戌条
    ④《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后梁太祖开平四年十一月辛亥条
    ⑤《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八,后梁太祖乾化元年七月甲辰条
    ⑥《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唐昭宣帝天祐二年二月戊戌条
    ①《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六,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四月乙亥条
    ②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二, 《五代姑息藩镇》
    ③《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唐肃宗乾元元年十二月丁卯“臣光曰”
    ①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十六,《秀州真如院法堂记》
    ②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四十五,《论风俗札子》
    ③《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九,后汉隐帝乾祐三年十二月丁酉条
    ④《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六,后梁太祖开平二年正月癸酉条
    ①《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后梁太祖开平二年九月条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二,后周世宗显德二年九月丙寅条
    ③《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三,后周世宗显德三年十一月乙巳条
    ④《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三,后晋齐王天福八年二月乙丑条
    ①《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九,后汉隐帝乾祐三年闰五月癸巳条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九十四,宋仁宗嘉祐六年八月丁卯条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九十六,宋仁宗嘉祐七年五月丁未条
    ④《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魏文帝黄初二年四月丙午“臣光曰”
    ⑤刘羲仲:《通鉴问疑》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前言》,页15
    ②曹家齐:《欧阳修私撰<新五代史>新论》,《漳州师院学报》1998年第4期
    ③曹家齐:《欧阳修私撰<新五代史>新论》,《漳州师院学报》1998年第4期
    ④《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三,唐昭宗天复二年三月丁卯条
    ①《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七,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十一月丁丑“臣光曰”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后汉高祖纪下》“史臣曰”
    ①《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二,后晋高祖天福五年六月丁未“臣光曰”
    ②晁补之:《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卷五十,《五代杂论》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三十四,《后唐庄宗纪八》史臣论赞
    ④李清臣:《议兵策下》,收入《圣宋文选》卷二十二
    ⑤孔武仲:《宗伯集》卷十六,《书后唐纪后》
    ⑥秦观撰,徐培均笺注:《淮海集笺注》卷二十二,《王朴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⑦《曾巩集》卷二十九,《熙宁转对疏》
    ⑧《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后周太祖显德元年三月已亥条
    ⑨陶岳:《五代史补》卷五
    ⑩晁说之:《嵩山文集》卷三《负薪对》
    ①《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六月丙子“臣光曰”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六月丙子“臣光日”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三,宋太祖开宝五年闰二月癸巳条
    ①《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六月癸巳条
    ②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见《资治通鉴》卷末
    ①《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八,唐昭宗大顺元年十二月引《通鉴考异》
    ②司马光:《传家集》卷五十三,《乞官刘恕一子札子》
    ③《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二,后晋高祖天福四年闰七月壬申引《通鉴考异》
    ①洪迈:《容斋笔记》卷十六,《宋齐丘》
    ①《新五代史》卷六十九,《南平世家》
    ②陶岳:《五代史补》卷四
    ③《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九,后唐潞王清泰二年十月辛巳条
    ④《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二,后周太祖显德元年十一月戊戌条
    ①《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二,后晋高祖天福四年正月乙丑条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八,后梁太祖乾化元年五月甲辰条
    ①范浚:《香溪集》卷八,《五代论》
    ②薛季宣:《浪语集》卷三十,《叙十国纪年》
    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四十五,“三国志”条
    ④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七,《礼四》《小戴礼·月令》
    ①黎靖德辑::《朱子语类》卷一百五,《朱子二》《论自注书·通鉴纲目》
    ②严衍:《资治通鉴补》自序,见冯惠民《通鉴严补辑要》,页9
    ③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八,《五代上》
    ④赵鼎:《忠正德文集》卷八,《丁巳笔录》,四库全书本
    ⑤胡寅:《斐然集》卷十,《转对札子》,中华书局,1993年
    ⑥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宋高宗绍兴元年二月癸巳条
    ①《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魏文帝黄初二年四月丙午“臣光曰”
    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四十五,“《三国志》”‘条
    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十六,“陆游《南唐书》”条
    ④蒙文通: 《肤浅小书》,转引自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资料一,页252
    ⑤王德毅:《宋代史家的五代史学》,收入《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页38
    ⑥陈鳣:《续唐书叙》,见《二十五别史》第12册《续唐书》,齐鲁书社,2000年,页1—3
    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十六,“唐余纪传”条
    ⑧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论正统》,页1256
    ①黎靖德辑:《朱子语类》卷一百五,《朱子二》《论自注书·通鉴纲目》
    ②李壁:《巽岩先生墓刻》,见《永乐大典》卷10421李壁《雁湖集》。
    ③《宋史》卷三百八十八,《李焘传》
    ④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三,《经籍考二十·续通鉴长编举要》
    ⑤李焘:《进<六朝通鉴博议>疏》,取自《宋代蜀文辑存》卷五十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①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三,《经籍考二十·续通鉴长编举要》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宋太祖开宝元年十一月癸卯条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宋太祖开宝二年十一月戊辰条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一,宋太祖开宝三年十二月癸巳条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三,宋太祖开宝五年闰二月癸巳条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六,宋太祖开宝八年五月辛丑条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五,宋太祖开宝七年三月丙子条
    ⑤《新五代史》卷六十二,《南唐世家》
    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一,宋太祖开宝三年七月丙寅条
    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宋太祖乾德三年九月乙未条
    ⑧《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八,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二月乙未条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宋太祖开宝元年十一月癸卯条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四,宋太祖开宝六年九月丁丑条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四,宋太祖开宝六年冬十月壬午条
    ④《宋史》卷四百七十八,《南唐李氏世家》
    ⑤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三,《经籍考二十·续通鉴长编举要》
    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四,宋太祖开宝六年冬十月壬午条
    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六,宋太祖开宝八年十一月丙戌条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宋太祖并宝九年三月辛未条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九,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五月乙酉条
    ①李焘:《进续资治通鉴长编表》,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首第6页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二,宋太祖开宝四年十一月癸巳条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二,宋太祖开宝四年六月壬午条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宋太祖乾德元年五月丁丑条
    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六,宋太祖开宝八年十二月甲子条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宋太祖建隆二年九月甲子条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宋太祖乾德元年二月丙戌条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十九,《后周世宗纪六》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宋太祖建隆元年十二月壬辰条
    ⑤陶岳:《五代史补》卷五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十三,《后周太祖纪四》史臣论赞
    ①《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六月癸巳条
    ②《新五代史》卷十二,史臣论赞
    ③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十
    ④田况:《儒林公议》卷上
    ⑤晁说之:《嵩山文集》卷三,《负薪对》
    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宋太祖建隆三年十一月甲子条
    ⑦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十四,《后周世宗纪一》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十六,《后周世宗纪三》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十八,《后周世宗纪五》
    ③清高祖撰,刘统勋编:《评鉴阐要》卷七,四库全书本
    ④龙衮:《江南野史》卷五,《刘仁赡传》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十九,《后周世宗纪六》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八月丁巳条注
    ①马令:《南唐书·序》
    ②马令:《南唐书》卷五,《后主书》史臣论赞
    ①陆游:《南唐书》卷一, 《烈祖本纪》
    ②陆游:《南唐书》卷十八,《浮屠契丹高丽列传》
    ③马令:《南唐书》卷一,《先主书》
    ④马令:《南唐书》卷三十,《世裔谱》
    ⑤陆游:《南唐书》卷十六,《后妃诸王列传》
    ①赵翼:《瓯北诗话》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②陆游: 《南唐书》卷二,《元宗本纪》
    ③陆游: 《南唐书》卷一, 《烈祖本纪》
    ④陆游: 《南唐书》卷二, 《元宗本纪》
    ①陆游: 《南唐书》卷十一, 《孙忌传》
    ②陆游: 《南唐书》卷九, 《李建勋传》
    ③陆游: 《南唐书》卷十五,《萧俨传》
    ④陆游: 《南唐书》卷十一, 《孙忌传》
    ⑤陆游: 《南唐书》卷九, 《李建勋传》
    ⑥陆游: 《南唐书》卷二, 《元宗本纪》
    ⑦陆游: 《南唐书》卷九, 《廖居素传》
    ⑧陆游: 《南唐书》卷三, 《后主本纪》
    ⑨陆游: 《南唐书》卷九, 《陈觉传》
    ①陆游:《南唐书》卷二, 《元宗本纪》
    ②陆游: 《南唐书》卷十五, 《魏岑传》
    ③陆游: 《南唐书》卷二,《元宗本纪》
    ④陆游: 《南唐书》卷十四, 《林仁肇传》
    ⑤陆游: 《南唐书》卷十四,《陈乔传》
    ⑥陆游: 《南唐书》卷三,《后主本纪》
    ⑦陆游: 《南唐书》卷八,《朱令赞传》
    ⑧陆游:《南唐书》卷四,《宋齐丘传》
    ①陆游:《南唐书》卷十二,《朱元传》
    ②陆游:《南唐书》卷十一,《孙忌传》
    ③陆游:《南唐书》卷十三,《刘仁赡传》
    ④陆游:《南唐书》卷十四,《郭廷谓传》
    ⑤陆游:《南唐书》卷十四,《张彦卿传》 ①陆游:《南唐书》卷九,《廖居素传》②陆游:《南唐书》卷十七,《张雄传》③陆游:《南唐书》卷八,《胡则传》④陆游:《南唐书》卷十五,《郑文宝传》⑤陆游:《南唐书》卷十,《皇甫继勋传》
    ①陆游:《南唐书》卷十五,《刘承勋传》
    ②陆游:《南唐书》卷十四,《蒯鳌传》
    ③陆游:《入蜀记》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
    ④陆游:《南唐书》卷九,《李建勋传》
    ⑤《陆游集·剑南诗稿》卷四十五,《追感往事》,页1136
    ①陆游:《南唐书》卷十八,《浮屠契丹高丽列传》
    ②陆游:《入蜀记》卷三
    ③陆游:《南唐书》卷十八,《浮屠契丹高丽列传》
    ④陆游:《南唐书》卷十六,《后妃诸王列传》
    ⑤陆游:《南唐书》卷一,《烈祖本纪》
    ⑥陆游:《南唐书》卷十五,《周惟简传》
    ①陆游:《南唐书》卷十三,《潘佑传》
    ②陆游:《南唐书》卷十六,《后妃诸王列传》
    ③陆游:《南唐书》卷七,《高审思传》
    ④陆游:《南唐书》卷十六,《后妃诸王列传》
    ⑤陆游:《南唐书》卷十四,《陈起传》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三十五,《后唐明宗纪一》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三,后唐庄宗同光三年二月甲申条
    ③晁补之:《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卷五十,《五代杂论》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三十五,《后唐明宗纪一》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后梁均王贞明四年十二月甲子条
    ③《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三,后唐庄宗同光三年二月甲申条
    ④《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三,后唐庄宗同光三年三月辛丑条
    ⑤《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四,后唐明宗天成元年正月戊辰条
    ⑥《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四,后唐明宗天成元年正月戊辰条
    ①王明清:《挥麈录·余话卷之一》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四十四,《明宗纪十》史臣论赞
    ③《新五代史》卷五,《唐庄宗纪下》
    ④《新五代史》卷六,《唐明宗纪》
    ①《新五代史》卷六,《唐明宗纪》徐无党注
    ②《新五代史》卷四十七,《张筠传》
    ③司马光:《稽古录》卷十五
    ④《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八,后唐明宗长兴四年十一月戊戌条
    ①《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四,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三月甲子条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四,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三月乙丑条
    ③《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四,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三月丁卯条
    ④《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四,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三月甲申胡三省注
    ①晁补之:《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卷五十,《五代杂论》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四十六,《后唐末帝纪上》
    ③陈尚君辑纂: 《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四十八, 《后唐末帝纪下》
    ④晁补之:《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卷五十,《五代杂论》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四十五,《闵帝纪》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十三,《后周太祖纪四》
    ①王禹偁:《五代史阙文·安重诲》
    ②《新五代史》卷二十四,《安重诲传》
    ③《新五代史》卷七,史臣论赞
    ④《新五代史》卷六,《唐明宗纪》
    ⑤《张耒集》卷三十五,《五代论》
    ⑥晁补之:《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卷五十,《五代杂论》
    ⑦《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七,后唐明宗长兴二年闰五月甲午引《通鉴考异》
    ⑧司马光:《稽古录》卷十五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十,《后周太祖纪一》
    ②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十三,《后周太祖纪四》
    ③《新五代史》卷十,《汉隐帝纪》
    ④《新五代史》卷十一,《周太祖纪》
    ①《新五代史》卷十,《汉隐帝纪》
    ②《新五代史》卷十,《汉隐帝纪》徐无党注
    ③《新五代史》卷二十,《周家人传》
    ④司马光:《稽古录》卷十五
    ⑤《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九,后汉隐帝乾祐三年十二月癸丑条
    ①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中华书局,1989年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宋太祖建隆元年正月甲辰条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宋太祖建隆元年正月乙巳引
    ④司马光:《稽古录》卷十五
    ①《新五代史》卷十二,《周恭帝纪》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后周太祖显德元年四月庚申条
    ③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二十六,《冯道传》
    ④《新五代史》卷五十四,《冯道传》
    ⑤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二十六,《冯道传》
    ①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二十六,《冯道传》
    ②《新五代史》卷五十四,《冯道传》
    ③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十七,《论语二十九》《阳货篇·乡原德之贼章》
    ④《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后周太祖显德元年四月庚申,“臣光曰”引
    ⑤《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后周太祖显德元年四月庚申条,胡三省注
    ⑥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一百二十六,《冯道传》
    ⑦《宋史》卷二百四十九,《范质传》
    ⑧《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五,宋真宗景德四年闰五月庚寅条
    ①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百十六,《经籍考四十三·闲谈录》
    ②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九
    ③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卷二,《齐王张令公外传》
    ④王禹偁:《五代史阙文·张全义》
    ⑤《宋史》卷三,《太祖本纪三》
    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四,宋太宗淳化四年闰十月丙午条
    ⑦《宋史》卷二百八十二,《王旦传》
    ⑧欧阳修:《上仁宗论包拯不当代宋祁为三司使》,《宋朝诸臣奏议》卷十四
    ⑨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三
    ⑩钱若水等:《太宗皇帝实录》(残本)卷七十六,至道二年二月,四部丛刊三编本
    11 《宋史》卷二百六十五,《贾黄中传》
    1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四,宋太宗淳化四年闰十月丙午条
    1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四,宋太宗淳化四年闰十月丙午条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六,宋真宗景德元年七月丙戌条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七十一,宋仁宗皇祐三年八月乙巳条
    ③《新五代史》卷五十四,《冯道传》
    ④章太炎:《国学讲演录·诸子略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页189
    ⑤《新五代史》卷五十四,《冯道传》
    ①司马光:《传家集》卷六十七,《冯道为四代相》
    ②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
    ③石介:《徂徕集》卷八,《救说》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四,中华书局,1981年
    ⑤魏泰:《东轩笔录》卷九
    ①文莹:《湘山野录》卷上
    ②路育松:《从对冯道的评价看宋代气节观念的嬗变》,《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③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四十七
    ④《朱熹集》卷七十,《读两陈谏议遗墨》
    ⑤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二,《记事·罢史学》
    ⑥《宋史》卷三百二十七,《王安石传》
    ⑦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
    ⑧《苏辙集·栾城后集》卷十一,《历代论·冯道》
    ⑨苏辙:《龙川别志》卷上,中华书局,1982年
    ⑩晁说之:《晁氏客语》,岳麓书社,2005年
    11 晁补之:《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卷四十,《春秋左氏传杂论》
    ①夏竦:《文庄集》卷三十一,《奉和御制读五代周史》,四库全书本
    ②文莹:《玉壶清话》卷二
    ③彭乘:《续墨客挥犀》卷八,中华书局,2002年
    ④孙觌:《鸿庆居士集》卷三十七,《宋故左朝请大夫直秘阁致仕张公墓志铭》,四库全书本
    ⑤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九
    ⑥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二,《张全义冯道》
    ①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四十七
    ②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八,“龟溪集”条
    ③《宋史》卷三百七十九,《陈公辅传》
    ④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
    ⑤范浚:《香溪集》卷八,《五代论》
    ⑥吕祖谦:《左氏博议》卷七,四库全书本
    ⑦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十七,《论语二十九》《阳货篇·乡原德之贼章》
    ①王庭硅:《卢溪文集》卷二十一,《冯道》,四库全书本
    ②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十五,《十憸·冯道》,四部丛刊初编本
    ③张拭:《南轩集》卷十六,四库全书本
    ④家铉翁:《则堂集》卷二,《节孝堂记》,四库全书本
    ⑤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
    ⑥马永卿:《懒真子》,卷一,四库全书本
    ⑦项安世:《项氏家说》卷九,《说事篇二·晏子》,四库全书本
    ⑧《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九,后唐潞王清泰元年三月己巳,胡三省注
    ⑨刘因:《冯道》,见曹学佺辑《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三十六,四库全书本
    ⑩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三编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页400
    ①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四, 《过王彦章墓》,四库全书本
    ②谢铎:《戴师文墓志铭》,见黄宗羲编《明文海》卷四百三十,中华书局,1987年
    ③冯从吾:《少墟集》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九,《五代中》
    ①王夫之:《宋论》卷一,《太祖》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宋太宗开宝九年十月乙卯条
    ①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后志》卷一,“唐余录”条
    ②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卷四,“唐余录”条
    ③王应麟辑:《玉海》卷四十三,《景德群书漆板刊正四经》
    ①《叶适集·水心别集》卷十二,《法度总论二》
    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薛居正等:《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
    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
    毕沅:《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8年
    李攸:《宋朝事实》,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86年
    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
    叶隆礼:《契丹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王称:《东都事略》,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华书局,1956年
    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
    佚名:《宋大诏令集》,中华书局,1962年
    刘羲仲:《通鉴问疑》,四库全书本
    陈傅良:《历代兵制》,丛书集成初编本
    钱大听:《廿二史考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赵翼:《廿二史札记》,中华书局,1984年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中华书局,1984年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冯惠民辑:《通鉴严补辑要》,齐鲁书社,1983年
    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
    王夫之:《宋论》,中华书局,1964年
    林駉:《古今源流至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王应麟辑:《玉海》,广陵书社,2003年
    黄虞稷、倪灿撰,卢文弨订:《宋史艺文志补》,丛书集成初编本
    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丛书集成补编本
    王尧臣等撰,钱东垣等辑释,钱侗撰附录: 《崇文总目》,丛书集成初编本
    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
    陈振孙著,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商务印书馆,1937年
    章如愚:《群书考索》,广陵书社,2008年
    郑樵:《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
    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
    王钦若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
    李防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
    王溥:《五代会要》,中华书局,1998年
    尹洙:《五代春秋》,丛书集成初编本
    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四库全书本
    刘休复:《益州名画录》,见傅璇琮等《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年
    王禹偁:《五代史阙文》,见傅璇琮等《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年
    陶岳:《五代史补》,见傅璇琮等《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年
    吴缜:《五代史纂误》,丛书集成初编本
    陈尚君辑校:《周世宗实录》,傅璇琮等《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年
    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吴任臣:《十国春秋》,中华书局,1983年
    路振:《九国志》,丛书集成初编本
    孙光宪:《北梦琐言》,中华书局,2002年
    佚名:《五国故事》,见傅璇琮等《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年
    周羽翀:《三楚新录》,见傅璇琮等《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年
    句延庆:《锦里耆旧传》,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景焕:《野人闲话》,见傅璇琮等《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年
    张唐英:《蜀祷杌》,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钱俨:《吴越备史》,中华书局,1991年
    陈纂:《葆光录》,见傅璇琮等《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年
    佚名:《钓矶立谈》,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佚名:《江南余载》,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吴淑:《江淮异人录》,四库全书本
    郑文宝:《南唐近事》,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郑文宝:《江表志》,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陈彭年:《江南别录》,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马令:《南唐书》,丛书集成初编本
    陆游:《南唐书》,丛书集成初编本
    龙兖:《江南野史》,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陈霆:《唐余纪传》,见傅璇琮等《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年
    陈鳣:《续唐书》,齐鲁书社,2000年
    吴兰修:《南汉纪》,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梁廷楠:《南汉书》,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何光远:《鉴诫录》,丛书集成初编本
    王定保:《唐摭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丛书集成初编本
    陶穀:《清异录》,元陶宗仪《说郛》本,中国书店,1986年
    钱易:《南部新书》,中华书局,2002年
    杨亿口述,黄鉴笔录,宋庠整理:《杨文公谈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孙甫:《唐史论断》,丛书集成初编本
    范祖禹:《唐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王巩:《随手杂录》,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王巩:《闻见近录》,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王曾:《王文正公笔录》,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江休复:《江邻几杂志》,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宋祁:《宋景文公笔记》,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丁谓:《丁晋公谈录》,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施彦执:《北窗炙輠录》,四库全书本
    张舜民:《画墁录》,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张耒:《张太史明道杂志》,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晁说之:《晁氏客语》,岳麓书社,2005年
    佚名:《道山清话》,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孔平仲:《孔氏杂说》,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孔平仲:《谈苑》,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徐度:《却扫编》,丛书集成初编本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王君玉:《国老谈苑》,丛书集成初编本
    王陶:《谈渊》,丛书集成初编本
    王栐:《燕翼诒谋录》,中华书局,1981年
    王铚:《默记》,中华书局,1981年
    田况:《儒林公议》,丛书集成初编本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中华书局,,1981年
    欧阳修:《归田录》,中华书局,1981年
    司马光:《涑水记闻》,中华书局,1989年
    苏轼:《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
    文莹:《湘山野录》,中华书局,1997年
    文莹《湘山野录续录》,中华书局,1997年
    文莹:《玉壶清话》,中华书局,1997年
    吴处厚:《青箱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
    苏辙:《龙川别志》,中华书局,1982年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中华书局,1983年
    彭乘:《续墨客挥犀》,中华书局,2002年
    吴曾:《能改斋漫录》,中华书局,1960年
    魏泰:《东轩笔录》,中华书局,1983年
    马永卿:《懒真子》,四库全书本
    王明清:《挥麈录》,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朱弁:《曲洧旧闻》,中华书局,1985年
    张端义:《贵耳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
    张邦基:《墨庄漫录》,中华书局,2002年
    蔡绦:《铁围山丛谈》,中华书局,1983年
    赵彦卫:《云麓漫钞》,中华书局,1996年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丛书集成初编本
    强至:《韩忠献公遗事》,丛书集成初编本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中华书局,1997年
    范镇:《东斋记事》,中华书局,1997年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中华书局,1983年
    岳柯:《程史》,中华书局,1997年
    沈括:《梦溪笔谈》,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
    陆游:《入蜀记》,丛书集成初编本
    周辉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
    赵与时:《宾退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庄绰:《鸡肋编》,中华书局,1997年
    钱世昭:《钱氏私志》,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龚明之:《中吴纪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沈作喆:《寓简》,丛书集成初编本
    叶梦得:《避暑录话》,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叶梦得:《石林燕语》,中华书局,1984年
    陈长方:《步里客谈》,丛书集成初编本
    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中华书局,2002年
    姚宽:《西溪丛语》,中华书局,1993年
    陈师道:《后山谈丛》,中华书局,2007年
    程俱撰,张富祥校证:《麟台故事校证》,中华书局,2004年
    费衮《梁溪漫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王楙《野客丛书》,中华书局,1987年
    王大成《野老纪闻》,中华书局,1987年
    周必大《二老堂杂志》,丛书集成初编本
    曾敏行:《独醒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胡寅:《致堂读史管见》,宛委别藏本
    叶适:《习学记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戴埴:《鼠璞》,丛书集成初编本
    袁褧:《枫窗小牍》,丛书集成初编本
    潜说友:《咸淳临安志》,见《宋元方志丛刊》第4册,中华书局,1990年
    陈郁:《藏一话腴》,四库全书本
    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
    谢采伯:《密斋笔记》,丛书集成初编本
    谢采伯:《密斋笔记续记》,丛书集成初编本
    赵溍:《养疴漫笔》,中华书局,1991年
    张世南:《游宦纪闻》,中华书局,1981年
    桂万荣《棠阴比事》,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袁韶:《钱塘先贤传赞》,丛书集成初编本
    罗璧:《罗氏识遗》,丛书集成初编本
    吴自牧:《梦梁录》,丛书集成初编本
    高晦叟:《珍席放谈》,丛书集成初编本
    吕颐浩:《燕魏杂记》,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周密:《癸辛杂识》,中华书局,1988年
    周密:《齐东野语》,中华书局,2004年
    张光祖:《言行龟鉴》,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刘一清:《钱塘遗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陶宗仪编:《说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
    王士祯编:《五代诗话》,丛书集成初编本
    昭梿:《啸亭杂录》,中华书局,1980年
    厉鹗编:《宋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
    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赵汝愚编:《宋朝诸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徐铉:《徐骑省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柳开:《河东先生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杨亿:《武夷新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禹偁:《小畜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夏竦:《文庄集》,四库全书本
    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范仲淹:《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四部丛刊初编本
    苏辙:《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年
    宋祁:《景文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佚名:’《新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张俞:《成都文类》,四库全书本
    石介:《徂徕集》,中华书局,1984年
    文彦博:《文潞公文集》,四库全书本
    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
    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
    张方平:《张方平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韩琦:《安阳集》,巴蜀书社,2000年
    杜大硅编:《名臣碑传琬琰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李觏:《直讲李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苏洵撰,曾枣庄、金成礼笺注:《嘉祐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蔡襄:《蔡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司马光:《稽古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司马光:《传家集》,四库全书本
    曾巩:《曾巩集》,中华书局,1984年
    苏颂:《苏魏公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陈舜俞:《都官集》,四库全书本
    吕陶:《净德集》,四库全书本
    杨杰:《无为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王令:《王令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韦骧《钱塘韦先生文集》,丛书集成续编本
    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
    范祖禹:《范太史集》,四库全书本
    孔武仲:《宗伯集》,四库全书本
    吕南公:《灌园集》,四库全书本
    毕仲游:《西台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何去非:《何博士备论》,丛书集成初编本
    秦观撰,徐培均笺注:《淮海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李昭玘:《乐静集》,四库全书本
    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张栻:《南轩集》,四库全书本
    杨时《龟山集》,四库全书本
    晁补之:《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张耒:《张耒集》,中华书局,1990年
    晁说之:《嵩山文集》,四部丛刊续编本
    周行己:《浮沚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唐庚:《眉山唐先生文集》,四部丛刊三编本
    许翰:《襄陵文集》,四库全书本
    叶梦得:《石林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刘一止:《苕溪集》,四库全书本
    黄伯思:《东观余论》,四库全书本
    孙觌:《鸿庆居士集》,四库全书本
    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四库全书本
    李纲:《梁溪集》,’四库全书本
    赵鼎:《忠正德文集》,四库全书本
    朱松:《韦斋集》,四库全书本
    胡寅:《斐然集》,中华书局,1993年
    曹勋:《松隐文集》,四库全书本
    范浚:《香溪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冯时行:《缙云文集》,四库全书本
    胡铨:《澹庵文集》,四库全书本
    洪适:《盘洲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陆游:《陆游集》,中华书局,1976年
    周必大:《文忠集》,四库全书本
    王十朋:《梅溪王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杨万里:《诚斋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倪朴:《倪石陵书》,四库全书本
    朱熹:《朱熹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叶适:《叶适集》,中华书局,1983年
    陈造:《江湖长翁集》,四库全书本
    薛季宣:《浪语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王质:《雪山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楼钥:《攻娩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陈傅良:《止斋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陈亮:《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年
    袁燮:《絮斋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叶适:《水心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洪咨夔:《平斋集》,四部丛刊本
    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王庭硅:《卢溪文集》,四库全书本
    马永卿:《懒真子》,四库全书本
    项安世:《项氏家说》,四库全书本
    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黄震:《黄氏日钞》,四库全书本
    家铉翁:《则堂集》,四库全书本
    马廷鸾:《碧梧玩芳集》,豫章丛书本
    吕祖谦:《左氏博议》,四库全书本
    曹学佺辑:《石仓历代诗选》,四库全书本
    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四库全书本
    冯从吾:《少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钱澄之:《田间文集》,黄山书社,1998年
    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佚名:《圣宋文选》,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四库全书本
    江懋麟:《百尺梧桐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魏禧:《魏叔子文集》,中华书局,2003年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中国书店,2000年
    清高祖撰,刘统勋编:《评鉴阐要》,四库全书本
    赵翼:《瓯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四库全书本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方建新编:《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傅璇琮、徐海荣、徐吉军主编:《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年
    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
    傅增湘编:《宋代蜀文辑存》,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刘兆祐:《宋史艺文志史部佚籍考》,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4年
    郭武雄:《五代史料探源》,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
    林平:《宋代史学编年》,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
    张兴武:《五代艺文考》,巴蜀书社,2003年
    王德毅:《宋代史家的五代史学》,收入《邓广铭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
    施建雄:《十至十三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柴德赓:《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1982年
    刘节:《中国史学史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年
    蒙文通:《中国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2005年
    仓修良:《中国史学名著评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仓修良:《中国古代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
    吴怀祺:《宋代史学思想史》,黄山书社,1992年
    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通史》,黄山书社,2002年
    向燕南等编:《新旧唐书与新旧五代史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王盛恩:《宋代官方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
    燕永成:《南宋史学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
    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孙立尧:《宋代史论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
    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刘子健:《欧阳修的治学与从政》,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4年
    刘德清:《欧阳修论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黄进德:《欧阳修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顾永新:《欧阳修学术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张明华:《新五代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崔万秋:《通鉴研究》,商务印书馆,1934年
    张煦侯(即张须):《通鉴学》修订本,安徽教育出版社1982年
    陈垣:《通鉴胡注表微》,科学出版社,1958年
    陈光崇《通鉴新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黄盛雄:《通鉴史论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
    宋衍申:《司马光传》,北京出版社,1990年
    李昌宪:《司马光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刘乃和、宋衍申主编:《<资治通鉴>论丛》,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刘乃和、宋衍申主编:《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王德保:《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裴汝诚、许沛藻:《续资治通鉴长编考略》,中华书局,1985年
    房锐:《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
    卞孝萱、郑学檬:《五代史话》,人民出版社,1985年
    陶懋炳:《五代史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
    郑学檬:《五代十国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沈起炜:《五代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
    杜文玉:《五代十国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
    张其凡:《五代禁军初探》,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何勇强:《钱氏吴越国史论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诸葛计、银玉珍:《吴越史事编年》,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李最欣:《钱氏吴越国文献和文学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任爽:《南唐史》,东北师大出版社,1993年
    任爽主编:《十国典制考》,中华书局,2004年
    任爽主编:《五代典制考》,中华书局,2007年
    邹劲风:《南唐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杨伟立:《前蜀后蜀史》,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
    诸葛计等:《闽国史事编年》,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徐晓望:《闽国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
    杜文玉《南唐史略》,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罗庆康《马楚史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曹书杰:《后梁太祖朱温传》,吉林人民出版社
    戴仁柱:《伶人·武士·猎手:后唐庄宗李存勖传》,中华书局,2009年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三联书店,2006年
    陈寅恪:《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4年
    王德毅:《宋代史家的五代史学》,见《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
    王育济:《论陈桥兵变》,《文史哲》1997年第1期
    王育济:《“金匮之盟”真伪考—对一桩学术定案的重新甄别》,《山东大学学报》1993年1期
    王育济:《论杯酒释兵权》,《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聂崇岐:《论宋太祖收兵权》,载《燕京学报》1948年第34期,收入氏著《宋史丛考》(上),中华书局1980年
    陈峰:《从名将狄青的待遇看北宋中叶武将的境况》,《中州学刊》2000年第4期
    刘子健:《宋太宗与宋初两次篡位》,《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1期
    陈峰:《试论宋初武将精神面貌的转变》,《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陈峰:《试论宋朝“崇文抑武”治国思想与方略的形成》,收入张希清等主编《10—13
    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张邦炜:《两宋无内朝论》,《河北学刊》1994年第1期
    楼劲:《宋初礼制沿革及其与唐制的关系—兼论‘宋承唐制’说之兴》,《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2期
    王盛恩:《试论宋代的史学政策及其实质》,《南开学报》2005年第6期
    陈垣:《以<册府>校<薛史>》计划》,《陈垣史学论文集·第二集》,中华书局,1982年
    陈垣:《<旧五代史>辑本发覆》,《陈垣史学论文集·第二集》,中华书局,1982年
    陈垣:《<旧五代史>辑本引书卷数多误例》,《陈垣史学论文集·第二集》,中华书局,1982年
    陈智超:《<旧五代史>辑本之检讨与重新整理之构想》,《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4期
    陈尚君:《清辑<旧五代史>评议》,《学术月刊》1999年第9期
    陈尚君:《<旧五代史>重辑的回顾与思考》,《中国文化》2007年第2期
    陈登原:《薛氏<旧五代史>之冥求》,《东方杂志》1930年第27卷第14期,收
    入《新旧唐书与新旧五代史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540—563页
    刘仁亮:《薛居正与<旧五代史>述论》,《河北师院学报》1991年第2期
    单远慕:《薛居正和他的<旧五代史>》,《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王东:《宋代史学与<春秋>经学一一兼论宋代史学的理学化趋势》,《河北学刊》1988年第6期
    王天顺:《宋代史学的政治功利主义与春秋宋学—蠡测宋代史学成就的另一面》,《学术月刊》2008年第11期
    徐洪兴:《宋代经学中的“尊王”思想——以孙复的《春秋尊王发微>为中心》,《中华国学研究》创刊号
    陈尚君:《欧阳修著述考》,《复旦学报》1985年第3期
    赵吕甫:《欧阳修史学初探》,《历史教学》1963年第1期
    姚瀛艇:《欧阳修的史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
    陶懋炳:《评欧阳修的史学》,《湖南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
    陈光崇:《欧阳修的史学成就》,《社会科学辑刊》1982年第1期
    陈光崇:《欧阳修的史学》,邓广铭、程应缪《宋史研究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宋衍申:《.欧阳修治史的求实精神》,《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二),岳麓书社,1983年
    王继麟:《欧阳修思想及史学评价浅议》,《宋史研究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刘德清:《欧阳修史学观简论》,《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12期
    顾永新:《欧阳修编纂史书之义例及其史料学意义》,《文史哲》2003年第5期
    林瑞翰:《欧阳修<五代史记>之研究》,宋史座谈会《宋史研究集》(十),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74年
    宋馥香、王海燕:《论欧阳修<新五代史>的编纂特点》,《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杜文玉、罗勇:《<新五代史>与欧阳修的史学思想》,《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王天顺:《欧阳修的<五代史记>和他的“春秋学”》,《南开史学》1984年第1期
    吴怀祺:《对欧阳修史学的再认识》,《史学史研究》1991年第4期;
    姚瀛艇:《论<新五代史>的人物评价》,《中国古代史论丛》1981年第1辑,页252-269
    柴德赓:《论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史学丛考》,中华书局,1982年
    钱茂伟:《范型嬗变的宋代史学》,收入《宋代历史文化研究续编》第228页
    罗炳良:《从宋代义理化史学到清代实证性史学的转变》《史学月刊》2003年第2期
    仓修良、陈仰光:《<新五代史>编修献疑》,《山西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陈光崇:《尹洙与<新五代史>小议》,《辽宁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顾宏义:《<新五代史>未为韩通立传原因试探》,《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3期
    杨昶、姚伟钧《欧阳修<新五代史>有关问题探讨》,
    曹家齐:《欧阳修私撰<新五代史>新论》,《漳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张承宗:《<新五代史>徐无党注述评》,《文献》2001年第3期
    戴仁柱:《<新五代史>英文版序言》,《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陶懋炳:《新旧<五代史>评议》,《史学史研究》1987年第2期
    何宛英:《“两五代史”比较研究》,《东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3期
    赵维平:《薛居正、欧阳修论史之比较》,《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宋衍申:《试论司马光的史学思想》,《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施丁:《两司马史学异同管窥》,《<资治通鉴>论丛》,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孙方明:《论司马光的史学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于瑞桓:《司马光的史学思想及其理学精神》,《山东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等。
    仓修良:《<通鉴>编修分工及优良编纂方法》,《<资治通鉴>论丛》第46页;
    彭久松:《<资治通鉴>五代长编分修人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王曾瑜:《关于刘恕参加《通鉴》编修的补充说明》,《文史哲》,1980年第5期
    王德毅:《李焘评传》,《宋史研究集》第三辑,台湾“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76年
    徐规:《李焘年表》、《李焘年表补正》及《李焘年表再补正》,分别见《文史》第2、4、16辑;
    徐规:《李焘》,《中国史学家评传》中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王承略、杨锦先:《李焘著述考辨》,《文史》50辑,中华书局2000年等;
    刘复生:《李焘和<续资治通鉴长编>》的编纂,《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3期;
    张孟伦:《李焘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
    裴汝诚:《<续资治通鉴长编>义例考略》,《文史》25辑,中华书局1985年;
    顾吉辰、俞如云:《<续资治通鉴长编>版本沿革及其史料价值》,《西北师大学报》1983年第3期
    蔡崇榜:《南宋编年史家二李史学研究浅见(李焘、李心传传)》,《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2期;
    裴汝诚:《李焘的史学成就与治史精神》,《华东师大学报》1981年第6期;
    周征松:《一部详实的北宋史》,《光明日报》2002-01-15;
    樊一、方法林:《张唐英与<蜀祷杌>》,《成都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樊一:《<蜀祷杌>的史料价值与版本源流》,《四川文物》,2000年第3期
    徐映璞:《(新五代史·吴越世家>补正》,见《两浙史事丛稿》,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邹劲风:《钱俨和<吴越备史>》,《史学月刊》2004年11期
    李最欣:《钱俨和<吴越备史>》一文补正,《史学月刊》2006年第11期
    李绍平:《路振与<九国志>》《史学史研究》1984年第3期
    彭小平:《路振史学著作述略》,《湘潭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岳毅平:《<九国志>丛考》,《文献》1999年第2期
    彭小平:《路振史学著作述略》,《湘潭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罗威:《<九国志>的版本及学术价值》,《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张静:《<九国志>史学研究》,《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3期
    林艾园:《<北梦琐言>的史料价值》,《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5期
    胡可先:《<北梦琐言>志疑》《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拜根兴:《<北梦琐言>结集时间辨析》,《文献》1993年第3期
    庄学君:《<北梦琐言>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房锐:《对<北梦琐言>结集时间的再认识》《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7期
    张友臣:《<十国纪年>存亡略考》《齐鲁学刊》1987年第5期
    燕永成:《龙衮和他的江南野史》,《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刘永明:《龙衮与江南野史》,《文史》2002年第2辑
    邓锐:《尹洙<五代春秋>对《春秋》书法的继承》,《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张邦炜:《昏君乎?明君乎?—孟昶形象问题的史源学思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卢苇菁:《<新修南唐书>作者考辨》《史学月刊》1982年第4期;
    朱仲玉:《陆游的史学成就》,《浙江学刊》1983年第4期;
    陈光崇:《论陆游<南唐书>—兼评<新修南唐书>作者考辨》,《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2期;
    雷近芳:《陆放翁治史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雷近芳:《论陆游的史识与史才》,《史学月刊》1992年第4期
    雷近芳:《论陆游的史鉴思想》,《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柳诒徵:《陆放翁之修史》,《柳诒徵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22—23
    肃霜:《陆游<南唐书>简论》,《长沙理工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陈光崇:《第一部<南唐书>的作者胡恢其人》,《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3期
    张刚、孙万洁:《马令<南唐书>述评》,《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第4期
    陈芳明:《宋代正统论的形成背景及内容—从史学史的观点试探宋代史学之一》,
    《宋史研究集》第八辑,“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76年
    陈碧云:《宋代正统论的渊源及形成背景》,台湾:《史学通讯》1986年第6期
    范立舟:《宋儒正统论之内容与特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2期
    张伟:《两宋正统史观的历史考察》,《宁波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陈学霖:《欧阳修<正统论>新释》,《宋史论集》,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
    王记录、阎明恕:《正统论与欧阳修的史学思想》,《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刘连开:《再论欧阳修的正统论》,《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4期
    金鑫、曹家齐:《说欧阳修的正统论思想》,《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2期
    陈芳明《宋代正统论的形成背景及内容—从史学史的观点试探宋代史学之一》,
    《食货月刊》1971年复刊1卷8期,《宋史研究集》第八辑,“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76年
    刘浦江:《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收入《唐研究》第十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魏良弢:《忠节的历史考察:秦汉至五代时期》,《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戴仁柱著,马佳译:《<新五代史>英文版序言》,《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郑学檬:《关于石敬瑭评价的几个问题》,《厦门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王世英、金荣国:《佞臣冯道》,《延边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任崇岳:《略论冯道》,《史学月刊》1985年第5期
    陈忠信:《论五代的冯道》,《历史教学问题》1986年第1期
    张杰:《历仕四姓十一帝的冯道》,《辽宁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秦新林:《冯道新论》,《殷都学刊》1996年第2期
    郝兆矩:《论冯道》,《浙江学刊》1996年第4期
    葛剑雄:《乱世的两难选择—冯道其人其事》,《读书》1995年第2期
    房锐:《虎狼丛中也立身—从<北梦琐言>所载史事论冯道》,《晋阳学刊》2004
    年第2期;严修:《重新审视冯道》,《复旦学报》2006年第1期
    路育松:《从对冯道的评价看宋代气节观念的嬗变》《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
    傅金才:《冯道的人生之道》,《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陈毓文:《从李建勋、冯道看五代儒学的新变》,《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第5期
    马军:《从冯道看五代士人的从仕心理》,《黑龙江史志》2008第22期
    柴立金:《冯道现象与中央政权的衰落》,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第4期
    侯德仁:《近三十年来的中国史学正统论研究综述》,《兰州学刊》2009年第7期
    曾育荣:《高氏荆南史稿》,暨南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徐美珍:《<新五代史>、<旧五代史>研究史论》,山东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