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宋士大夫地方教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制度、科举制度逐步完善、士大夫阶层崛起、租佃制盛行等。宋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文的关怀及知识的普及,使礼仪文化向社会各个阶层普及,各个阶层都开始接受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根据的礼教。唐宋时期的地方管理制度从乡官制转变成职役制,地方社会的运行中士大夫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他们社会使命感、责任感空前增强,以重整社会秩序为己任,主动通过多种途径有意识的对地方民众进行宣传教化。正是由于他们的教化活动,才将儒家倡导的理念和国家倡导的意识形态深入贯彻到民众之中。
     从北宋政府对科举制的改革和士大夫的争论中可以看出对官员教化职能的重视。士大夫自身对教化行为对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也很看重,认为教化更容易使地方社会风俗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他们的地方教化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作为官方身份的兴学活动、旌表、劝谕与禁断活动、主持礼仪活动和以文学倡导教化的活动。士大夫秉承儒家传统观念,把学校看作是宣传人伦道德的重要场所,认为学校的兴废关系到风俗道德的好坏,极力兴办各种学校宣传儒家思想和政府倡导的社会主流思想。学校中将讲授内容与培养忠君、孝亲、恭敬、诚信等目标联系在一起。教学中也注重各种典礼仪式对学生的教育,使他们直接受儒家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政府通过旌表、劝谕、禁断活动张扬符合儒家道德价值观念和伦常礼教标准的行为,取缔违背儒家伦理价值的行为。劝谕百姓遵从儒家的伦理规范,使当地社会形成互相礼让、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禁断活动一方面消除了潜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另一方面又通过政府主动行为体现了政府的权威性。某些地方信仰的合法化还是对民众信仰现状的一种妥协。地方官主持各种仪式也是在宣扬教化,使民众行为符合儒家和政府倡导的主流道德和价值观念,达到息狱讼、除盗贼、美风俗的目的,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彰显了政府的权威。地方官还以文学行为写作各种文章来倡导其价值理念和教化思想。他们所倡导的行为的类似行为不断增多,教化起到了很大的效果。
     其次是士大夫在家庭、家族内的教化,主要是针对子女、家人。士大夫为了加强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往往以书信、为文作诗等方式对子弟们讲明道理,把儒家思想和政府的统治理念在家族内部进行贯彻。他们鼓励子弟读书,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行为对家人施加影响,家内教化的成效非常显着,在地方社会也产生示范性的影响。
     再次是士大夫在地方社会中也会采用各种方式教化地方民众。倡导订立乡约、乡规、协助或自己兴办各种学校、日常生活中履行博施济众的观念等行为在民众中树立起自己的威望,为人们做表率,在当地社会中发挥了很好的教化作用。地方信仰体系中也体现出士大夫的教化理念和作用,而且地方信仰体系中一直都伴随着士大夫和民众的互动关系。
     总体说来,由北宋士大夫的地方教化活动可以看出:政府在有意识的强调教化影响,士大夫在主动地、有意识地对民众进行教化。这说明地方社会管理中士大夫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民众并非完全被动,他们始终与政府和士大夫有所互动。
Important changes happened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of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aristocracy transformed into bureaucracy in the political system,Imperiol Examination System gradually improved, literati class rised, tenancy system prevailed and so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ong dynasty、the concerning of humanities and popularizing of knowledge make etiquette culture popular in all levels of society.They began to accept the Confucianism from Confucian classics. Local management system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y transformed from the village bureaucracy into zhiyi system, the scholar play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running of local community. Their social mission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creased rapidly and they wanted to restructure the social order.They enlightened local people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initiatively and consciously. Because of their teaching activities, they make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accept the concept of Confucian and national adeology.
     From the reform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literati's debate of Northern sung Dynasty we can see the government value officials'role of education. Scholar-bureaucrat themselves value their enlightenment behavior in maintaining social order.They think enlightenment can easily make local social customs clear and people live and work well. The following are their enlightenment activities
     First, official uphold education activity, commendation, advisory activities and inhibition activities, they presided over ceremonial activities and promote literary activities for enlightenment. Scholar-bureaucrat inheriting Confucian tradition, they take the school as the important place of promoting ethics and morality and think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chool is related to customs and moral.In order to promote Confucianism and the government advocacy mainstream,they set up many schools strongly. The content and training:loyalty, filial, respect, honesty and so on are taught in schools.The officials also focus on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though a variety of ceremonies so that they accept the Confucian ethics and values and behavior patterns. Government publicized the behavior that consistent with the Confucian moral values and standard of behavior in family, decency and propriety through the Commendation, advisory activities and inhibition activities and banning violation of the value of Confucian ethics. They advised people to comply with Confucian ethics and make the local scociaty develop the social atmosphere of being courteous to each other and respecting elderly people. Forbidden activities eliminated the potential social unrest and reflects the government's authority the Government's initiative. The legalization of some local belief is a compromise between the people and the government. The purpose of local officials presiding over a variety of ceremony is spreading enlightenment to the people and make the people's behavior consistent with the mainstream of Confucian ethics and values, and there's no proceedings or prison defendants, no theft and better customs in local scociaty,which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demonstrate the government's authority. Local officials also wrote articles to promote their ideas and enlightenment thought. The similar acts to the acts that they advocated increased, enlightenment produced great effects.
     Second,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ohesion of the family,the scholars cducate their children, families by letter, writing poetry etc, made them know basis and the Confucianism rule and the concept of government in the family. They encourage the children to study, and make effects on the family in their daily liv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ir behavior in the home education is significant, which produced a model in the local community.
     Third,the scholars in the local community also educated local people in various ways: promoting to formulate local rules or regulations, assisting or setting up various schools and to fulfilling the public's concept of charity extensively and other economic behavior in daily life,which fostering their own prestige in people.They set a good example for people in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played a good role in education. Local belief system also reflect the concept and role of the literati's Enlightenment. There's interaction between elite and popular in the local belief system
     Overall, from the enlightenment activities of Northern sung Dynasty,we can find:government emphasised on cultivation effects consciously, literati educate the people actively and consciously. That shows elite,the management of local social,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but people are not entirely passive, they always are interactive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the literati.
引文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刘宋)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82年。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
    (唐)萧嵩:《大唐开元礼》,民族出版社2002年。
    (唐)令孤德棻:《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
    (唐)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五代)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7年。
    (宋)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薛居正等编修:《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97年。
    (宋)谢深甫: 《庆元条法事类》,中国书店1990年。
    不着编纂人: 《宋大诏令集》,中华书局1962年。
    (宋)王应麟:《玉海》,四库全书本。
    (宋)郑居中 等奉敕撰:《政和五礼新仪》,四库全书本。
    (宋)赞宁等撰:《宋高僧传》,中华书局1987年。
    (宋)窦仪: 《宋刑统》,中华书局1984年。
    (清)徐松辑: 《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
    (宋)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92年。
    (元)脱脱等: 《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
    (宋)杨潜修 朱端常、林至、胡林卿:《云间志》,宋元方志丛刊,中华书局1990年。以下方志若非特别注明,均为宋元方志丛刊本
    (宋)宋敏求纂修:《长安志》。
    (元)骆天骧纂修: 《类编长安志》。
    (宋)程大昌纂修: 《雍录》。
    (元)于钦:《齐乘》。
    (宋)马光祖修 周应合纂: 《景定建康志》。
    (元)张铉纂修: 《至正金陵志》。
    (宋)朱长文纂修: 《吴郡图经续记》
    (宋)范成大纂修: 《吴郡志》。
    (宋)项公泽修 凌万顷、边实纂: 《淳佑玉峰志》。
    (宋)谢公应修 边实纂: 《咸淳玉峰续志》。
    (宋)杨藤纂修: 《至正昆山志》。
    (宋)孙应时纂修: 《琴川志》。
    (元)佚名纂修: 《无锡志》。
    (宋)史弥坚修 卢宪纂: 《嘉定镇江志》。
    (元)脱因修 俞希鲁纂: 《至顺镇江志》。
    (宋)史能之纂修: 《咸淳毗陵志》。
    (宋)周淙纂修: 《干道临安志》。
    (宋)施谔纂修: 《淳佑临安志》。
    (宋)潜说友纂修: 《咸淳临安志》。
    (宋)陈公亮修 刘文富纂: 《淳熙严州图经》。
    (宋)钱可则修 郑瑶、方仁荣纂: 《景定严州续志》。
    (元)单庆修 徐硕纂: 《至元嘉禾志》。
    (宋)罗叔韶修 常棠纂:《澉水志》。
    (宋)谈钥:《嘉泰吴兴志》。
    (宋)张津等纂修: 《干道四明图经》。
    (宋)胡榘修 方万里、罗浚纂: 《宝庆四明志》。
    (宋)吴潜修 梅应发、刘锡纂: 《开庆四明续志》。
    (元)冯福京修 郭荐纂: 《大德昌国州图志》。
    (宋)马泽修 袁桷纂: 《延佑四明志》。
    (宋)王元恭修 王厚孙、徐亮纂: 《至正四明续志》。
    (宋)沈作宾修 施宿等纂: 《嘉泰会稽志》。
    (宋)张淏纂修: 《宝庆会稽续志》。
    (宋)史安之修高似孙纂: 《剡录》
    (宋)黄、齐硕修 陈耆卿纂:《嘉定赤城志》。
    (宋)赵不悔修 罗愿纂:《新安志》。
    (宋)梁克家纂修: 《淳熙三山志》。
    (宋)赵与泌修 黄严孙纂: 《仙溪志》。
    (元)佚名纂修: 《河南志》。
    (宋)佚名纂修: 《寿昌乘》。
    (元)陈大震纂修: 《大德南海志》。
    (明)毛德京:《嘉靖象山县志》,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上海书店1990年。
    (明)杨渊纂:《弘治抚州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书店1990年。
    (明)萧良干:《绍兴府志》,中国方志丛书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1年。
    (周)《礼记》,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
    (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原目》,四库全书本。
    (汉)郑玄:《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宋)王舆之:《周礼订义》,四库全书本。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
    (周)管仲:《管子》,上海书店1989年。
    (元)方回:《古今考》,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
    (宋)徐铉:《骑省集》,以下文集若非特别注明均为四库全书本。
    (宋)柳开:《河东集》。
    (宋)张咏:《乖崖集》。
    (宋)赵湘:《南阳集》。
    (宋)杨亿:《武夷新集》。
    (宋)穆修:《穆参军集》。
    (宋)孙复:《孙明复小集。
    (宋)释契嵩:《镡津集》。
    (宋)黄庶:《伐檀集》。
    (宋)朱长文:《乐圃余稿》。
    (宋)华镇:《云溪居士集》。
    (宋)黄裳:《演山集》。
    (宋)李之仪:《姑溪居士前集》。
    (宋)李复:《潏水集》。
    (宋)邹浩:《道乡集》。
    (宋)刘跂:《学易集》。
    (宋)游酢:《游廌山集》。
    (宋)黄干: 《勉斋集》。
    (宋)毕仲游: 《西台集》。
    (宋)李昭玘: 《乐静集》。
    (宋)吴则礼: 《北湖集》。
    (宋)谢逸: 《溪堂集》。
    (宋)谢薖:《竹友集》。
    (宋)李彭: 《日涉园集》。
    (宋)吕南公: 《灌园集》。
    (宋)贺铸: 《庆湖遗老集》。
    (宋)慕容彦逢:《搞文堂集》。
    (宋)许翰:《襄陵文集》。
    (宋)周行巳: 《浮沚集》。
    (宋)毛滂:《东堂集》。
    (宋)刘安上:《给事集》。
    (宋)刘安节:《刘左史集》。
    (宋)赵鼎臣:《竹隐畸士集》。
    (宋)唐庚:《眉山集》。
    (宋)洪朋:《洪龟父集》。
    (宋)李新:《跨鳌集》。
    (宋)李若水: 《忠愍集》。
    (宋)陆游:《剑南诗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
    (宋)窦仪:《宋刑统》,中华书局1984年。
    (宋)司马光:《司马温公集》。
    (唐)韩愈:《昌黎文集》。
    (宋)欧阳修:《文忠集》。
    (宋)夏竦:《文庄集》。
    (宋)尹洙:《河南集》。
    (宋)宋祁:《景文集》。
    (宋)苏颂:《苏魏公集》。
    (宋)张方平:《乐全集》。
    (宋)杨杰:《无为集》。
    (宋)范仲淹:《范文正集》。
    (宋)刘挚:《忠肃集》。
    (宋)苏舜钦:《苏学士集》。
    (宋)范纯仁:《范忠宣集》。
    (宋)蔡襄:《端明集》。
    (宋)强至:《祠部集》。
    (宋)沈遘:《西溪集》。
    (宋)文同:《丹渊集》。
    (宋)王安石:《临川文集》。
    (宋)沈辽:《云巢编》。
    (宋)晁补之:《鸡肋集》。
    (宋)朱长文:《乐圃余稿》。
    (宋)晏殊:《元献遗文》。
    (宋)王禹偁:《小畜集》。
    (宋)程颐、程颢:《二程集》,台北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3年。
    (宋)司马光:《司马光奏议》。
    (宋)包拯:《包拯集》。
    (宋)陈舜俞: 《都官集》。
    (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
    (宋)刘敞:《公是集》。
    (宋)刘放:《彭城集》。
    (宋)石介:《徂莱集》。
    (宋)陈襄:《古灵集》。
    (宋)王珪:《华阳集》。
    (宋)李觏:《盱江集》。
    (宋)吕陶:《净德集》。
    (宋)赵抃:《清献集》。
    (宋)郑獬:《郧溪集》
    (宋)宋庠:《元宪集》。
    (宋)穆修:《穆参军集》。
    (宋)范祖禹:《范太史集》。
    (宋)华镇:《云溪居士集》。
    (宋)范祖禹:《范太史集》。
    (宋)刘弇:《龙云集》。
    (宋)张耒:《柯山集》。
    (宋)田锡:《咸平集》。
    (宋)金君卿:《金氏文集》。
    (宋)秦观:《淮海集》。
    (宋)周惇颐:《周元公集》。
    (宋)曾巩:《元丰类藁》。
    (宋)杜范:《清献集》。
    (宋)黄庶:《伐檀集》。
    (宋)陆游:《剑南诗稿》。
    (宋)郑侠:《西塘集》。
    (宋)祖无择:《龙学文集》。
    (宋)梅尧臣:《宛陵集》。
    (宋)苏轼:《东坡全集》。
    (宋)谢逸:《溪堂集》。
    (宋)苏辙:《栾城集》。
    (宋)王栐:《燕翼诒谋录》
    (宋)朱熹:《家礼》
    (宋)穆修:《河南穆公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以下文集若非特别注明均为此本)。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
    (宋)尹洙:《河南先生文集》。
    (宋)程颐:《伊川击壤集》。
    (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宋)苏洵:《嘉佑集》。
    (宋)苏轼:《东坡先生诗》。
    (宋)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
    (宋)陈师道:《后山诗注》。
    (宋)张耒:《张右史文集》。
    (宋)晁补之:《鸡肋集》。
    (宋)汪藻:《浮溪集》。
    (宋)张孝祥:《于湖居士文集》。
    (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
    (宋)洪适:《盘洲文集》。
    (宋)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
    (宋)杨万里:《诚斋集》。
    (宋)陆游:《渭南文集》。
    (宋)叶适:《水心先生文集》。
    (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
    (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
    (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
    (宋)陈弘谋:《训俗遗规》,齐鲁书社1995年。
    (宋)张载:《张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元)刘埙:《隐居通议》,丛书集成初编本。
    (唐)刘餗:《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年。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中华书局1996年。
    (宋)陶谷:《清异录》,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以下笔记小说若不特加说明均为此本。
    (宋)徐铉:《稽神录》。
    (宋)张洎:《贾氏谈录》。
    (宋)吴淑:《江淮异人录》。
    (宋)钱易:《南部新书》。
    (宋)黄休复:《茅亭客话》。
    (宋)杨亿:《杨文公谈苑》。
    (宋)江休复:《江邻几杂志》。
    (宋)欧阳修:《归田录》。
    (宋)张师正:《括异志》。
    (宋)张师正:《倦游杂录》。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
    (宋)刘斧:《青琐高议》。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宋)王得臣:《麈史》。
    (宋)文莹:《湘山野录续录》。
    (宋)文莹:《玉壶清话》。
    (宋)张舜民:《画墁录》。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
    (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宋)赵令畸:《侯鲭录》。
    (宋)方勺:《泊宅编》。
    (宋)惠洪:《冷斋夜话》。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
    (宋)朱或:《萍洲可谈》。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
    (宋)魏泰:《东轩笔录》。
    (宋)洪皓:《松漠纪闻》。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
    (宋)佚名:《道山清话》。
    (宋)朱弁:《曲洧旧闻》。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
    (宋)马永卿:《懒真子录》。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
    (宋)施德操:《北窗炙蝶录》。
    (宋)费充:《梁溪漫志》。
    (宋)陆游: 《老学庵笔记》。
    (宋)王明清:《挥麈录》。
    (宋)王明清:《投辖录》。
    (宋)王明清:《玉照新志》。
    (宋)郭彖: 《睽车志》。
    (宋)赵与时:《宾退录》。
    (宋)张端义:《贵耳集》。
    (宋)徐度: 《却扫编》。
    (宋)王铚:《默记》。
    (宋)王标:《燕翼诒谋录》
    (宋)袁褧: 《枫窗小牍》。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宋)陈世崇:《随隐漫录》。
    (宋)周密: 《齐东野语》。
    (宋)周密: 《癸辛杂识》。
    (宋)洪迈: 《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
    (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中华书局1993年版。
    (宋)李廌: 《师友谈记》,中华书局2002年版。
    (宋)何薳: 《春渚纪闻》,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中华书局2002年版。
    (宋)张知甫:《可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
    (宋)陆游: 《家世旧闻》,中华书局1993年版。
    (宋)岳珂: 《桯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
    (宋)范公俩:《过庭录》,中华书局2002年版。
    (宋)吴自牧:《梦梁录》,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
    (宋)四水潜夫:《武林旧事》,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曾枣庄、刘琳主编: 《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
    (宋)司马光: 《温公家范》,四库全书本。
    (宋)袁采:《袁氏世范》,丛书集成初编本。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华书局2002年。
    (宋)李元弼: 《作邑自箴》,收入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第1册,黄山书社1997年。
    (宋)胡太初:《昼廉绪论》;收入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第1册,黄山书社1997年。
    (宋)陆游: 《放翁家训》,丛书集成初编本。
    (宋)应俊辑补: 《琴堂谕俗编》,四库全书本。
    邓小南:《政绩考察与信息渠道:以宋代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大象出版社1997年。
    董建辉:《明清乡约: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
    周扬波:《宋代士绅结社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
    李才栋:《中国书院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
    林文勋、谷更有: 《唐宋乡村社会力量与基层控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邢铁:《宋代家庭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李贵录: 《北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
    刘海峰:《中国科举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
    包伟民:《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商务印书馆2004年。
    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
    瞿同祖: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屈超立: 《宋代地方政府民事审判职能的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
    方克立主编《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诠释》,商务印书馆2003年。
    谷川道雄: 《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华书局2002年。
    柳田节子:《宋代的乡老——关于宋代专制权力对农民的支配》(游彪译,载《漆侠先生纪念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陶晋生:《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0年。
    丁钢: 《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杨志刚: 《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三联书店2001年。
    张其凡、陆勇强主编《宋代历史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
    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文物出版社1999年。
    史凤仪:《中国古代的家族与身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任爽: 《唐代礼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仝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韩森著、包伟民译:《变迁之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朱瑞熙等:《宋辽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马新著:《两汉乡村社会史》,齐鲁书社1997年。
    雷家宏:《中国古代的乡里生活》,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
    庞朴主编:《中国儒学》,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陈谷嘉、邓洪波主编: 《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刘蔚华、赵宗正主编:《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山东教育出版社年1996年。
    朱汉民:《岳麓书院的历史与传统》,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郭齐家、顾春:《陆九渊教育思想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周愚文:《宋代的州县学》,台北国立编译馆1996年。
    李才栋、熊庆年编:《白鹿洞书院碑记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樊克政: 《中国书院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贾志扬:《宋代科举》,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
    秦进才:《试论秦汉时代的三老》,载《中国古史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张跃:《唐代后期儒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李弘祺:《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联经出版公司1994年;《宋代教育散论》,台北东升出版社1980年。
    乔卫平: 《中国宋辽金夏教育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李国钧主编: 《中国书院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白钢《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1993年。
    谢祥皓、刘宗贤:《中国儒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顾吉辰: 《宋代佛教史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李才栋: 《江西古代书院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白鹿洞书院史略》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
    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
    苗春德主编: 《宋代教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袁征: 《宋代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性转折》,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吴万居:《宋代书院与宋代学术之关系》,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周德昌:《朱熹教育思想述评》,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刘复生:《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陈来:《宋明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苏志宏:《秦汉礼乐教化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
    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朱瑞熙:《朱熹教育和中国文化》,燕山出版社1991年;《宋代社会研究》,中州书画社1983年。
    李邦国:《朱熹和白鹿洞书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张正藩: 《中国书院制度考略》,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
    杨慎初等著:《岳麓书院史略》,岳麓书社1986年。
    月章柳泉: 《中国书院史话—宋元明清书院的演变及其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
    陈元晖、尹德新、王炳照: 《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
    伍振鹜: 《两宋理学教育思潮》,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1978年。
    刘伯骥:《宋代政教史》,台湾中华书局1971年。
    李正富:《宋代科举制度之研究》,海天印刷厂1963年。
    孙彦民: 《宋代书院制度研究》,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1963年刻印。
    侯外卢主编:《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9年。
    宋希庠: 《中国历代劝农考》,1936年中正书局; 《中国历代劝农制度考》,南京实业推广委员会印行,1934年。
    盛朗西: 《中国书院制度》,中华书局1935年。
    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5年。
    康武刚:《论宋代基层势力和基层社会控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论蔡襄的教化思想与实践》,《兰州学刊》2007年第10期。
    张雪红:《“熙宁之争”与儒家教化主旨变迁刍议》,《兰州学刊》2009年第6期;《宋代儒学教化的文学转向》,《贵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王美华: 《礼法合流与唐宋礼制的推行》, 《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4期; 《官方礼制的庶民化倾向与唐宋礼制下移》, 《济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6卷第1期; 《唐宋时期地方官教化职能的规范与社会风俗的移易》(《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3期;《礼制演变与十国时期的南方社会——以个体家庭意识为研究中心》,《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 《唐宋礼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官方旌表与唐宋两代孝悌行为的变异》,(《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王育: 《秦汉乡里教化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吴铮强:《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结构之演变》,《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唐国军:《“亲民”与教化: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论——儒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模式研究之三》, 《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修身”与“教化”儒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论——儒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模式研究之一》, 《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谢长法:《宋元时期书院的教化功能刍议》,《山西师大学报》2008年第1期。
    陈兵:《晚唐以来的三教合一思潮及其现代意义》,《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4期。
    张新光:《论中国古代社会的“县政”之理》(《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4期;《质疑“皇权不下县”——基于宏观的长时段的动态历史考证》,《吉首大学学报》2007
    年2期; 《宋朝的乡役与乡村“行政区划”》, 《南开学报(哲社版)》。
    王静:《陆九渊论教化方法和途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年第3期。
    耿元骊: 《宋代劝农职衔研究》,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贺宾、陈伟: 《传统社会的民间组织与乡村社区的道德教化》, 《石家庄师院学报》2006年9月。
    刁培俊:《在官治与民治之间:宋朝乡役性质辨析》(《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宋代乡村精英和社会控制》(《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2期。 《宋代社会结构》,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下卷,第246—275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杨军: 《宋元时期“三教合一”原因探析》, 《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2期。
    严耀中:《试说“三教合一”的不同层面》,“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中国社会史年会论文集,2002年。
    张哲郎:《乡遂遗规——村社的结构》,载《吾士与吾民》,第204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
    张锡勤: 《试论儒家的“教化思想”》, 《齐鲁学刊》1998年第2期。
    守屋都美雄: 《父老》,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着选择》第三卷,中华书局,1993年。
    池田雄一:《中国古代社会聚落的发展情况》,龚延明、知白译,载陈奇猷主编《国外中国学译丛》(1),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池田温: 《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
    东晋次: 《东汉的乡里社会及其政治的变迁》,载《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1期。
    金滢坤:《论唐五代宋元的社条与乡约(二)——以吕氏乡约、龙祠乡社义约为中心》,《敦煌研究》2008年1期。
    杨建宏:《(吕氏乡约)与宋代民间社会控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9月。《略论宋代的淫祀政策》,《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略论宋代淫祀政策》,《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5月;《论宋代民间丧葬、祭祀礼仪与基层社会控制》,《长沙大学学报》2004年7月。
    周扬波: 《宋代乡约的推行状况》,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
    黄宽重:《从中央与地方关系互动看宋代基层社会演变》,《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
    谭景玉: 《宋代乡村行政组织及其运转研究》,山东大学博十论文2005年。
    范正义:《祀典抑或淫祀:正统标签的边陲解读——以明清闽台保生大帝信仰为例》,《史学月刊》2005年第11期。
    梁聪:《两宋时期民间祠祀的法律控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刘黎明:《论宋代民间淫祠》,《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5期。
    胡青、简虎: 《论宋元之际江南书院对社会的教化》, 《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包伟民、吴铮强:《形式的背后:两宋劝农制度的历史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
    科学版)》2004年1月。
    雷家宏:《北宋至晚清民间争讼解决方式的文化考察》,《船山学刊》2003年第4期。
    肖永明、刘平:《书院社会教化的实施途径》,《教育评论》2003年第3期。
    王立军:《宋代的民间家礼建设》,《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3月.
    黄修明:《宋代孝文化述论》,《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4期。
    梁庚尧:《士人在城市:南宋学校与科举文化价值的展现》,刘翠溶、石守谦主编《中央研究院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组—经济史、都市文化与物质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2年。
    李静:《论北宋的平民化宗法思潮》,《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4期。
    陈延斌:《〈袁氏世范〉的伦理教化思想及其特色》,《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5期。
    范荧:《宋代的民间巫术》,张其凡、陆勇强主编《宋代历史文化研究》第130页,人民出版社2000年。
    葛金芳:《宋代儒学的伦理学转向及其对传统社会近代转型的历史影响》,张其凡、陆勇强主编《宋代历史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王瑞明:《论宋代教育的主旋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7月。
    凌慧:《宋代“三教合一”思潮初探》,《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5期。
    朱瑞熙:《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宋元的时文——八股文的雏形》,《历史研究》1990年第3期。
    郭熹微: 《三教合一思潮——理学的先声》,《江海学刊》1996年6期。
    王祥堆:《读朱熹(劝农文)》,《农业考古》1995年第1期。
    钟年:《中国乡村社会控制的变迁》,《社会学研究》1994年3期。
    余保中:《宋代科举制对社会分层和垂直流动的作用探析》,《社会学研究》1993年6期。
    汪圣铎: 《宋代的功德寺观浅论》, 《许昌师专学报》1992年3期。
    王志远:《知礼与宋代“三教合一”之思潮》,《东南文化》1990年6期。
    陈显远: 《洋县南宋〈劝农文〉碑简介》,1983年《农史研究》第1期。
    金中枢:《北宋科举制度研究》(上),《新亚学报》第6卷第1期,1964年2月。
    张家驹:《宋代分路考》,《禹贡》第4卷第1期,1935年9月。
    苏莹辉:《论我国的三老制度》,载《三代秦汉晋史研究论集》
    ①《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②《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3期。
    ③《济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6卷第1期。
    ①《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
    ②《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9期。
    ③《宋代乡村行政组织及其运转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④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2003年。
    ⑤《陆九渊论教化方法和途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年第3期。
    ⑥《论蔡襄的教化思想与实践》,《兰州学刊》2007年第10期。
    ⑦《宋代乡约的推行状况》,《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5期。
    ①《〈吕氏乡约〉与宋代民间社会控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9月。
    ②《论唐五代宋元的社条与乡约(二)——以吕氏乡约、龙祠乡社义约为中心》,《敦煌研究》2008年1期。
    ③《浙江学刊》1993年第1期。
    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第4期。
    ⑤《(袁氏世范)的伦理教化思想及其特色》,《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5期。
    ⑥《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4期。
    ⑦《宋代的民间家礼建设》,《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3月。
    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7月。
    ⑨《论宋元之际江南书院对社会的教化》,《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6期。
    ①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1978年版。
    ②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③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④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⑤《书院社会教化的实施途径》,《教育评论》2003年第3期。
    ⑥中华书局1934年版。此据上海书店1996年影印的《民国从书》第三编第45册。
    ⑦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1963年刻印。
    ⑧台湾中华书局1980年版,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再版。
    ⑨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⑩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11岳麓书社1986年版。
    12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4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5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6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版。
    17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8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9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0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出版。
    21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22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3张其凡、陆勇强主编《宋代历史文化研究》,第130页,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①《论宋代民间淫祠》,《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5期。
    ②《略论宋代的淫祀政策》,《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③《两宋时期民间祠祀的法律控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06期。
    ④《史学月刊》2005年11期。
    ⑤《宋代的功德寺观浅论》,《许昌师专学报》1992年3期。
    ⑥南京实业推广委员会印行,1934年。
    ⑦《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
    ⑧《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①《宋代儒学的伦理学转向及其对传统社会近代转型的历史影响》,张其凡、陆勇强主编《宋代历史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②《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③《宋元时期“三教合一”原因探析》, 《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2期。
    ④《晚唐以来的三教合一思潮及其现代意义》,《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4期。
    ⑤《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5期。
    ⑥《知礼与宋代“三教合一”之思潮》,《东南文化》1990年6期。
    ⑦《江海学刊》1996年6期。
    ①《宋代科举制对社会分层和垂直流动的作用探析》,《社会学研究》1993年6期。
    ②《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结构之演变》,《社会学研究》2008年2期。
    ③《船山学刊》2003年第4期。
    ①班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①郑獬《郧溪集》卷十七《治具论》。
    ②尹洙《河南集》卷四《襄州岘山亭记》。
    ③尹洙《河南集》卷四《襄州岘山亭记》。
    ④尹洙《河南集》卷四《巩县孔子庙记》。
    ⑤蔡襄《端明集》卷三十三《亳州永城县庙学记》。
    ⑥蔡襄《端明集》卷三十七《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润州刘君墓碣》。
    ⑦尹洙《河南集》卷十五《故宣德郎守大理寺丞累赠司封员外郎皮公墓志铭并序》。
    ⑧陈襄《古灵集》卷二十《殿中御史陈君墓志铭》。
    ①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第66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①阎步克《阎步克自选集》第159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②许倬云《许倬云自选集》第214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③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129-13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④东洋史学会编《中国史研究的成果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⑤司马光《传家集》卷七一《闻喜县修文宣王庙记》。
    ⑥文同《丹渊集》卷二五《郭令送行诗序》。
    ①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第36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①《管子》卷十八,《度地第五十七》。
    ②(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八,《乡亭之职》。
    ①孙诒让《周礼正义》卷二十一《地官·乡大夫》。
    ②孙诒让《周礼正义》卷二十二《地官·州长》。
    ③孙诒让《周礼正义》卷二十二《地官·党正》。
    ④班固《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①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上》。
    ②班固《汉书》卷一上《高帝纪第一上》。
    ③班固《汉书》卷一上《高帝纪第一下》。
    ④班固《汉书》卷一上《高帝纪第一上》。
    ⑤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八《乡亭之职》。
    ⑥方回《古今考》卷十三。
    ⑦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十二《职役一》,历代乡党版籍职役。
    ⑧班固《汉书》卷四《文帝纪第四》。
    ⑨范晔《后汉书》卷七十六《仇览传》。
    ⑩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二十二《亭》。
    ①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八《法制》。
    ②白钢《中国农民问题研究》第134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③《唐律疏议》卷十三《户婚》。
    ④《唐律疏议》卷十二《户婚》。
    ⑤《文献通考》卷十三《职役二》,历代乡党版籍职役。
    ⑥《文献通考》卷十三《职役二》,历代乡党版籍职役。
    ①张哲郎《乡遂遗规——村社的结构》,载《吾土与吾民》,第204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五,淳化五年三月戊辰。
    ③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十二《职役一》,历代乡党版籍职役。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九,至和二年四月辛亥。
    ⑤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九,至和二年四月辛亥。
    ⑥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十二《职役一》,历代乡党版籍职役。
    ⑦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九,至和二年四月辛亥。
    ⑧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第117页,商务印书馆1935年。
    ①《周书》卷二十三《苏绰传》。
    ②《汉书》卷一《高帝纪第一上》。
    ③《后汉书》卷七十六《樊宏阴识列传》。
    ④《后汉书》卷七十六《秦彭传》。
    ⑤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第109-110页,商务印书馆1935。
    ⑥《文献通考》卷十二《职役一》,历代乡党版籍职役。
    ⑦《文献通考》卷十二《职役一》,历代乡党版籍职役。
    ⑧《文献通考》卷十三《职役二》,历代版籍职役,观察御史韩琬疏。
    ①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十三《职役二》,历代版籍职役。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五,淳化五年三月戊辰。
    ③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中华书局1996年。
    ①《贞观政要》卷七《礼乐》,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②《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第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①杜佑《通典》卷一五《选举三》历代制下,中华书局1984年。
    ②引自《中国科举史》第137页,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
    ①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46页,三联书店2001年。
    ②金中枢《北宋科举制度研究》(上),《新亚学报》第6卷第1期,1964年2月。
    ③徐松《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二。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乾德元年四月丙子条。
    ①刘壎《隐居通议》卷三十一《前朝科诏》。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八,太平兴国二年正月戊辰条,《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十八《祖宗科举取人·太宗》。
    ③脱脱等《宋史》卷二九三《王禹偁传》。
    ④脱脱等《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
    ⑤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乾德四年五月甲戌条。
    ⑥徐松《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三。
    ①司马光《司马温公集》卷三十《乞贡院逐路取人状》。
    ②脱脱等《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
    ③《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六七,苏辙《请去三冗疏》。
    ①韩愈《昌黎文集》卷十三《画记》。
    ②欧阳修《文忠集》卷六十五《七贤画序》。
    ①夏竦《文庄集》卷二十四《广农颂并序》。
    ②郑獬《郧溪集》卷八《下州县劝农诏》。
    ③尹洙《河南集》卷十七《故金紫光禄大夫秘书监致仕上柱国清河县开国子食邑六百户食实封一百户张公墓志铭并序》。
    ④宋祁《景文集》卷二十五《孝治篇》。
    ⑤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二《太子少保简公神道碑》。
    ⑥脱脱等《宋史》卷四百三十二《儒林二·周尧卿传》。
    ⑦张方平《乐全集》卷四十《故翰林学士朝散大夫行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勾当三班院纠察在京刑狱兼判 尚书礼部上骑都尉永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嵇公行状》。
    ①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八《仪鸾使银青光禄大夫任君墓志铭》。
    ②杨杰《无为集》卷十二《故武信军节度使谥康简追封循国公神道碑》。
    ③范仲淹《范文正集》卷十二《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铭》。
    ④刘挚《忠肃集》卷十三《兵部员外郎直史馆梁公墓志铭》。
    ⑤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二《太子少保简公神道碑》。
    ⑥刘弇《龙云集》卷三十二《王君章墓志铭》
    ⑦尹洙《河南集》卷十四《故朝奉郎行许州阳翟令赠太常博士赵公墓志铭并序》。
    ⑧苏舜钦《苏学士集》卷十五《大理评事程君墓志铭》。
    ⑨欧阳修《文忠集》卷一百四十九《与梅圣俞·又(庆历初)》。
    ⑩范仲淹《范文正集》卷十三《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军州事贾公墓志铭》。
    11杨杰《无为集》卷十二《故武信军节度使谥康简追封循国公神道碑》。
    ①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八《仪鸾使银青光禄大夫任君墓志铭》。
    ②范纯仁《范忠宣集》卷十四《中散大夫王公墓志铭》。
    ③蔡襄《端明集》卷三十七《尚书屯田员外郎赠光禄卿刘公墓碣》。
    ④强至《祠部集》卷三十五《将仕郎守杭州文学参军陆先生墓志铭》。
    ⑤沈遘《西溪集》卷十《上书都官员外郎江君墓碣文》。
    ⑥刘挚《忠肃集》卷十三《兵部员外郎直史馆梁公墓志铭》。
    ⑦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四《二乐陵郡公石公神道碑铭》。
    ⑧蔡襄《端明集》卷三十九《太常丞管勾河东安抚使机宜文字蒲君墓志铭》。
    ⑨刘挚《忠肃集》卷十四《陈行先墓志铭》。
    ⑩范仲淹《范文正集》卷十二《宁海军节度掌书记沈君墓志铭》。
    11范仲淹《范文正集》卷十二《户部侍郎赠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
    ①文同《丹渊集》卷三十八《秘书丞陈君墓志铭》。
    ②苏舜钦《苏学士集》卷十五《大理评事程君墓志铭》。
    ③强至《祠部集》卷三十三《记恶》。
    ④范仲淹《范文正集》卷十二《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铭》。
    ⑤尹洙《河南集》卷十六《故太中大夫右辣议大夫上柱国南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赠太傅韩公墓志铭并序》。
    ⑥文同《丹渊集》卷三十八《绵州李处士墓志铭》。
    ⑦范仲淹《范文正集》卷十二《户部侍郎赠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
    ⑧尹洙《河南集》卷十二《故中大夫守太子宾客分司西京上柱国陈留县开国侯食邑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谢公行状》。
    ⑨苏颂《苏魏公文集》卷六十二《朝请大夫太子少傅致仕赠太子太保孙公行状》。
    ①范纯仁《范忠宣集》卷十二《告家庙文》。
    ②王安石《临川文集》卷九十《太常博士郑君墓表》。
    ③沈辽《云巢编》卷十《伯少卿埋铭》。
    ④晁补之《鸡肋集》卷六十四《右朝议大夫致仕晁公墓志铭》。
    ⑤朱长文《乐圃余稿》卷九《与诸弟书》。
    ⑥晏殊《元献遗文》之《答赞善兄家书》。
    ⑦王禹偁《小畜集》卷二十六《搜访唐末已来忠臣子孙诏》。
    ⑧王禹偁《小畜集》卷二十八《谏议大夫臧公墓志铭》。
    ⑨夏竦《文庄集》卷二十一《青州州学后记》。
    ⑩石介《徂莱集》卷十五《答欧阳永叔书》。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十二,至道三年十二月甲寅。
    ②张家驹《宋代分路考》,《禹贡》第4卷第1期,1935年9月。
    ①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十五《选举志》。
    ②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十五《选举志》。
    ③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选举考四》。
    ①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三十九《议学校贡举状》。
    ②程颢《二程集》之《河南程氏文集》卷一《表疏·请修学校尊师儒取士札子》。
    ③程颢《二程集》之《河南程氏文集》卷一《表疏·请修学校尊师儒取士札子》。
    ④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七《起请科场札子》。
    ①司马光《传家集》卷四十《论贡举状(熙宁二年五月上)》。
    ②司马光《传家集》卷四十《论贡举状》。
    ①《宋史》卷一百五十七《选举志》。
    ②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十七《选举志》。
    ③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十七《选举志》。
    ④徐松《宋会要辑稿》选举十二之三六。
    ⑤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选举考四》。
    ①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十八之三十二。
    ②包拯《包拯集》卷四《论诏县令轻授奏》;《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三,《古今图书集成铨衡典》卷十九。
    ③《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五十一,许应龙奏。
    ④陈舜俞《都官集》卷七十。
    ⑤《宋大诏令集》卷一百六十二。
    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九,太平兴国三年四月戊申。
    ⑦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五十九之六。
    ①脱脱等《宋史》卷一百六十三《职官志》。
    ②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五十九之十一。
    ③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八之三。
    ④苏颂《苏魏公集》卷十五《请别定县令考课及立乡官》。
    ①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卷六十八《百官门·守令》。
    ②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卷六十八《百官门·守令》。
    ③蔡襄《端明集》卷三十三《策问》。
    ④刘敞《公是集》卷四十五《与知府密学启》。
    ⑤刘放《彭城集》卷二十一《龙图阁待制知河中府王震可知郑州制》。
    ⑥刘攽《彭城集》卷二十一《知润州朱服可知福州制》、《龙图阁直学士王克臣可知郑州制》。
    ⑦刘攽《彭城集》卷二十七《与王介甫书》。
    ①陈舜俞《都官集》卷二《敦化一》、《敦化二》、《敦化四》、《敦化五》。
    ②刘攽《彭城集》卷二十七《与王介甫书》。
    ③范仲淹《范文正集》卷十三《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军州事贾公墓志铭》。
    ④蔡襄《端明集》卷三十三《策问》。
    ①程颐、程颢《二程集》之《河南程氏文集》卷一。
    ②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卷七十八《儒学门·学校上》。
    ③苏舜钦《苏学士集》卷十五《议学校法》。
    ④宋祁《景文集》卷二十五《奏疏·本风俗篇》。
    ⑤石介《徂莱集》卷十五《答欧阳永叔书》。
    ①陈襄《古灵集》卷五《诚明说》。
    ②司马光《传家集》卷六十二《景仁再答中和书》。
    ③陈襄《古灵集》卷十五《答石长官书》。
    ④蔡襄《端明集》卷三十三《策问》。
    ⑤夏竦《文庄集》卷二十一《御书慈孝寺碑额记》。
    ⑥夏竦《文庄集》卷二十一《青州州学后记》。
    ⑦王珪《华阳集》卷五十五《寇平墓志铭》。
    ⑧周愚文《宋代的州县学》,第73页,台北国立编译馆1996年。
    ①脱脱等《宋史》卷四百三十二《儒林二·何涉传》。
    ②夏竦《文庄集》卷二十一《青州州学后记》。
    ③刘敞《公是集》卷三十六《王沂公祠堂记》。
    ④蔡襄《端明集》卷二十八《谢公堂记》。
    ⑤范仲淹《范文正集》卷十三《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军州事贾公墓志铭》。
    ⑥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六《太常博士张君墓志铭》。
    ⑦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七《承议郎集贤校理蔡公墓志铭》。
    ⑧李觏《旴江集》卷二十三《袁州学记》。
    ⑨范仲淹《范文正集》卷十三《天章阁待制滕君墓志铭》。
    ①尹洙《河南集》卷四《岳州学记》。
    ②陈襄《古灵集》卷十八《县学疏》。
    ③叶祖洽《古灵集附录·陈襄行状》。
    ④叶祖洽《古灵集附录·陈襄行状》。
    ⑤陈襄《古灵集》卷十九《知谤文》。
    ①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第2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②陈襄《古灵集》卷十八《天台县孔子庙记》。
    ③蔡襄《端明集》卷三十九《尚书职方郎中谢公墓志铭》。
    ④文同《丹渊集》卷二十三《嘉州平羌县新修夫子庙记》。
    ⑤蔡襄《端明集》卷三十七《尚书屯田员外郎赠光禄卿刘公墓碣》。
    ①李觏《旴江集》卷二十三《袁州学记》。
    ②沈遘《西溪集》卷九《丹州新学记》。
    ③陈襄《古灵集》卷二十《驾部陈公墓志铭》。
    ④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75-76页,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
    ①据明成化《宁波郡志》卷六记载,当时已经在大兴官学,对书院赐匾说明政府仍关注书院。
    ①王应麟《玉海》卷一六七《岳麓书院》。
    ②王禹偁《小畜集》卷十七《潭州岳麓书院记》。
    ③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六十三。
    ④王禹偁《小畜集》卷十七《潭州岳麓书院记》。
    ⑤同治《衡阳县志》卷五《师官传》,引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92页。
    ⑥王应麟《玉海》卷一六七《白鹿洞书院》。
    ⑦文同《丹渊集》卷三十七《都官员外郎钱君墓志铭》。
    ①石介《徂莱集》卷十九《泰山书院记》。
    ②光绪《湖南通志》卷九十四,引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104页。
    ①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十六《选举考四》。
    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七《起请科场札子》
    ③石介《徂莱集》卷十五《答欧阳永叔书》。
    ④陈襄《古灵集》卷十八《县学疏》。
    ⑤陈襄《古灵集》卷十九《杭州劝学文》。
    ①刘放《彭城集》卷四十《晓示州学榜》。
    ②陈舜俞《都官集》卷三《崇德一》。
    ①刘敞《公是集》卷三十八《师以贤得民论》、卷三十二《上仁宗请诸州各辟教官》、卷三十三《奏乞州郡辟选人为教授》。
    ②陈襄《古灵集》卷八《议学校贡举札子》。
    ③蔡襄《端明集》卷二十五《本州儒士周希孟》。
    ④刘攽《彭城集》卷四十《济宁总管府敦请武子先生主善本路学校疏》。
    ①文同《丹渊集》卷三十四《奏为乞置兴元府府学教授状》。
    ②刘攽《彭城集》卷三十二《河南府密县新作县学记》。
    ③沈遘《西溪集》卷七《上中书奏记》。
    ④沈遘《西溪集》卷下《抚州奏临川县临汝郷何彧一百七岁可本州助教》。
    ⑤吕陶《净德集》卷二十三《知渝州王叔重墓志铭》。
    ⑥文同《丹渊集》卷二十三《嘉州平羌县新修夫子庙记》。
    ①蔡襄《端明集》卷三十七《尚书屯田员外郎赠光禄卿刘公墓碣》。
    ②赵抃《清献集》卷八《奏状乞给还太学田土房缗》。
    ③石介《徂莱集》卷十九《青州州学公田记》。
    ①李觏《吁江集》卷二十三《邵武军学置庄田记》。
    ②杨潜《云间志》卷上《学校》,宋元方志丛刊本。
    ③郑獬《郧溪集》卷十五《安州重修学记》。
    ④郑獬《郧溪集》卷十五《安州重修学记》。
    ①徐硕《至元嘉禾志》卷二十三《海盐县修学记》,宋元地方志丛刊本。
    ②文同《丹渊集》卷三十六《屯田郎中阎君墓志铭》。
    ③文同《丹渊集》卷三十六《屯田郎中石公墓志铭》。
    ①蔡襄《端明集》卷二十八《谢公堂记》。
    ②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五《朝议大夫致仕石君墓志铭》。
    ③刘敞《公是集》卷五十三《上书屯田郎中提举兖州仙源县景灵宫王公墓志铭》。
    ④范仲淹《范文正集》卷十三《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军州事贾公墓志铭》。
    ⑤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七《承议郎集贤校理蔡公墓志铭》。
    ⑥文同《丹渊集》卷三十六《屯田郎中石公墓志铭》。
    ⑦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三《资政殿学士通议大夫孙公神道碑》。
    ⑧刘攽《彭城集》卷三十二《河南府密县新作县学记》。
    ⑨李觏《吁江集》卷二十三《邵武军学置庄田记》。
    ⑩朱瑞熙《宋元的时文——八股文的雏形》,《历史研究》1990年第3期。
    11梁庚尧《士人在城市:南宋学校与科举文化价值的展现》,刘翠溶、石守谦主编《中央研究院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组—经济史、都市文化与物质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2年。
    ①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三、之八。
    ②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六。
    ③蔡襄《端明集》卷十《中书试郡国察孝悌力田诏》。
    ①夏竦《文庄集》卷十九《两浙运使姚铉书》。
    ②苏颂《苏魏公集》卷十五《请别定县令考课及立乡官》。
    ③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一。
    ④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五。
    ⑤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五。
    ①赵善括《应斋杂著》卷一《上监司札子》。
    ②赵善括《应斋杂著》卷一《公荐举奏议》。
    ③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六。
    ①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一。
    ②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一。
    ③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四。
    ④范仲淹《范文正集》卷十二《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铭》。
    ⑤脱脱等《宋史》卷二百《刑法志》。
    ⑥脱脱等《宋史》卷十六《神宗本纪》三。
    ⑦脱脱等《宋史》卷二百《刑法志》。
    ⑧脱脱等《宋史》卷二百《刑法志》。
    ⑨宋庠《元宪集》卷三十四《故朝奉郎守尚书驾部员外郎上轻车都尉赐绯鱼袋济阳江府君墓志铭》。
    ①脱脱等《宋史》卷二百三十九《张藏英传》。
    ②华镇《云溪居士集》卷二十《复仇论上》、《复仇论下》。
    ③范祖禹《范太史集》卷四十七《楚州刺史本州防御使楚国公赠奉国军节度使谥良僖墓志铭》
    ①穆修《穆参军集》卷下《任氏家祠堂记》。
    ②苏舜钦《苏学士集》卷十五《大理评事程君墓志铭》。
    ③张方平《乐全集》卷三十九《朝奉郎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杭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使轻车都尉赐绯鱼袋赠尚书礼部侍郎李君墓志铭并序》
    ④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一。
    ⑤刘弇《龙云集》卷三十二《王君章墓志铭》。
    ①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五。
    ②苏轼《上神宗答诏论学校贡举之法》,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上册卷七十九。
    ①蔡襄《端明集》卷三十三《毁伤议》。
    ②脱脱等《宋史》卷四《太宗本纪》。
    ③徐松《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二。
    ①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一、之二、之四。
    ②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四。
    ③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一。
    ④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三。
    ⑤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六。
    ①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四。
    ②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三。
    ③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三。
    ④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七。
    ⑤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八。
    ⑥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三。
    ⑦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八。
    ①苏颂《苏魏公文集》卷五十九《职方员外郎郭君墓志铭》。
    ②脱脱等《宋史》卷三百二十《蔡襄传》。
    ①蔡襄《端明集》卷三十四《福州五戒文》。
    ②蔡襄《端明集》卷二十八《策问》。
    ③叶祖洽《古灵集附录·陈襄行状》。
    ④陈襄《古灵集》卷十九《杭州劝学文》。
    ①叶祖洽《古灵集附录·陈襄行状》。。
    ②陈襄《古灵集》卷十九《仙居劝学文》。
    ①陈襄《古灵集》卷十九《仙居劝谕文》。
    ②叶祖洽《古灵集附录·陈襄行状》。
    ①左祥《琴堂谕俗编原序》。
    ②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三十七《土俗·天台令郑至道谕俗七篇》。
    ③应俊辑补《琴堂谕俗编》卷上。
    ①应俊辑补《琴堂谕俗编》卷上。
    ②文同《丹渊集拾遗》卷下《移蒲江县学诸生文》。
    ③吕陶《净德集》卷二十二《朝奉大夫知洋州杨府君墓志铭》。
    ①陈舜俞《都官集》卷八《海盐李宰遗爱碑记》。
    ②蔡襄《端明集》卷三十九《太常丞管勾河东安抚使机宜文字蒲君墓志铭》。
    ③苏舜钦《端明集》卷十六《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中允天章阁待制知陕州军府事平晋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上护军赐紫金鱼袋王公行状》。
    ④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五《朝议大夫致仕石君墓志铭》。
    ⑤蔡襄《端明集》卷三十八《尚书司封员外郎曹公墓志铭》。
    ①王珪《华阳集》卷四十九《推诚保节忠亮翊戴功臣建雄军节度晋州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使持节晋州诸军事晋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渤海郡开国公食邑七千九百户食实封一千六百户累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穆武高康王神道碑铭》。
    ②王珪《华阳集》卷五十八《王懿敏公素墓志铭》。
    ③苏颂《苏魏公文集》卷五十九《职方员外郎郭君墓志铭》。
    ④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四《秘书丞赠太师刘君神道碑》。
    ⑤刘攽《彭城集》卷三十八《著作佐郎周君墓志铭》。
    ⑥陈舜俞《都官集》卷八《秀州崇德县新三桥记》。
    ①陈舜俞《都官集》卷八《杭州知府沈公生祠堂德政记》。
    ②徐松《宋会要辑稿》礼二○之二。
    ③徐松《宋会要辑稿》礼二○之二。
    ④徐松《宋会要辑稿》礼二○之二。
    ①徐松《宋会要辑稿》礼二○之九。
    ②徐松《宋会要辑稿》礼二○之九。
    ③徐松《宋会要辑稿》礼二○之九、之十。
    ④徐松《宋会要辑稿》礼二○之十。
    ①夏竦《文庄集》卷十五《洪州请断祆巫奏》。
    ②夏竦《文庄集》卷十五《洪州请断袄巫奏》。
    ③徐松《宋会要辑稿》礼二○之十二。
    ①王珪《华阳集》卷四十七《夏文庄公竦神道碑铭》。
    ②蔡襄《端明集》卷三十八《尚书主客郎中王君墓志铭》。
    ③苏颂《苏魏公文集》卷六十四《润州州宅后亭记》。
    ④苏颂《苏魏公文集》卷六十四《润州州宅后亭记》。
    ①司马光《传家集》卷七十八《缙云县尉张君墓志铭》。
    ②蔡襄《端明集》卷三十九《太常丞管勾河东安抚使机宜文字蒲君墓志铭》。
    ③蔡襄《端明集》卷三十七《尚书屯田员外郎赠光禄卿刘公墓碣》。
    ④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八《朝散大夫累赠户部侍郎赵公墓志铭》。
    ⑤吕陶《净德集》卷二十一《太中大夫武昌陈公墓志铭》。
    ⑥吕陶《净德集》卷二十二《中大夫致仕石公墓志铭》。
    ①赵抃《清献集》卷六《奏状乞勘断道士王守和授篆惑众》、《奏状乞禁断李清等经社》。
    ②范仲淹《范文正集》卷十三《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军州事贾公墓志铭》。
    ③苏舜钦《苏学士集》卷十六《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中允天章阁待制知陕州军府事平晋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上护军赐紫金鱼袋王公行状》。
    ④蔡襄《端明集》卷三十四《杭州戒弄潮文》。
    ⑤尹洙《河南集》卷十三《故龙图阁直学士朝散大夫尚书刑部郎中知河中军府兼管内河堤劝农使驻泊军马公事护军彭城郡开国伯食邑八百户食实封三百户赐紫金鱼袋刘公墓表》。
    ①张耒《柯山集》卷五十《李参军墓志铭》。
    ①李觏《旴江集》卷二十四《邵氏神祠记》。
    ①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诸神祠》。
    ②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诸神祠》。
    ③韩森著、包伟民译《变迁之神》第168-170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④陈舜俞《都官集》卷六《说教》。
    ⑤高明士《论隋唐学礼中的乡饮酒礼》2006年《唐史论丛》(第八辑);姚伟钧《乡饮酒礼探微》,1999年第1期;申万里《宋元乡饮酒礼考》,《史学月刊》2005年第2期。
    ①《礼记·乡饮酒义》第451-454页,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
    ②贾公彦《仪礼注疏·原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史》卷一百一十四,礼志十七。
    ④《旧唐书》卷二十一,礼仪志一。
    ①《大唐开元礼》卷一百四,嘉礼,皇帝养老于太学。
    ②《唐会要》卷二十六,乡饮酒。
    ③《大唐开元礼》卷一百二十七,嘉礼,乡饮酒。
    ④田锡《咸平集》卷二《请复乡饮礼书》。
    ⑤《大唐开元礼》卷一百二十八,嘉礼,正齿位。
    ①《宋史》卷一百一十四,礼志十七。
    ②《政和五礼新仪》卷一百九十七,皇帝养老于太学仪。
    ③《宋史》卷一百一十四,礼志十七。
    ④《玉海》卷七十三《淳化乡饮酒仪》。
    ⑤《宋史》卷一百一十四,礼志十七。
    ①《宋史》卷一百一十四,礼志十七。
    ②《玉海》卷七十三《淳化乡饮酒仪》。
    ③范仲淹《范文正别集》卷三《阳礼教让赋(修射崇饮民不争矣)》。
    ①吕陶《净德集》卷十三《鹿鸣燕诗序》。
    ②吕陶《净德集》卷十三《鹿鸣燕诗序》。
    ①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九。
    ①司马光《传家集》卷七十五《投壶新格(熙宁五年作)》
    ②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九。
    ③司马光《传家集》卷六十九《序赙礼(元丰六年十一月一日作)》。
    ①刘本的弟弟刘永一孝友廉谨过人。熙宁初,巫咸水入夏县城,民溺死者以百数,永一执竿立门首,有佗人物流入门者,辄擿出之。有僧寓钱数万于其室,居无何,僧自经死,永一遽诣县自陈请以钱归其弟子。乡人负其债久不偿者,永一辄毁券以愧其心,其行事类如此。有周文粲者其兄嗜酒,仰文粲为生。兄或时酗殴文粲,其邻人不平而唁之,文粲怒曰:“吾兄未尝殴我,汝何离间吾兄弟也!”有苏庆文者,事继母以孝闻,尝语其妇曰:“汝事吾母小不谨必逐汝。”继母少寡而无子,由是安其室终身。元丰中,朝廷修景灵宫,调天下画工诣京师。事毕,有诏选试其,优者留翰林授官禄,有台亨者名第一,以父老固辞,归养于田里。
    ②司马光《传家集》卷六十九《序赙礼》。
    ③脱脱等《宋史》卷一○五《礼志》。
    ①尹洙《河南集》卷四《巩县孔子庙记》。
    ②刘攽《彭城集》卷三十二《象山县西谷记》。
    ③杨潜《云间志》卷下《新建至圣文宣王庙记》。
    ④王禹偁《小畜集》卷十六《昆山县新修文宣王庙记》。
    ⑤脱脱等《宋史》卷一○五《礼志》。
    ①脱脱等《宋史》卷一○五《礼志》。
    ②石介《徂莱集》卷十九《宋城县夫子庙记》。
    ③陈襄《古灵集》卷十八《天台县孔子庙记》。
    ④文同《丹渊集》卷二十三《嘉州平羌县新修夫子庙记》。
    ⑤刘昫《旧唐书》卷二十八《礼仪志》。
    ⑥刘昫《旧唐书》卷二十八《礼仪志》。
    ⑦脱脱等《宋史》卷一○五《礼志》。
    ①《宋史》卷一○五《礼志》。
    ②石介《徂莱集》卷十九《宋城县夫子庙记》。
    ③陈襄《古灵集》卷十八《天台县孔子庙记》。
    ④司马光《传家集》卷七十一《闻喜县修文宣王庙记(嘉祐元年作)》。
    ①欧阳修《新唐书》卷十五《礼志》。
    ②脱脱等《宋史》卷一○五《礼志》。
    ③《周礼注疏》卷二十三《春官·大胥》。
    ④王舆之《周礼订义》卷四十《春入学舍采合舞》。
    ⑤陈襄《古灵集》卷十八《天台县孔子庙记》。
    ①王禹偁《小畜集》卷十六《昆山县新修文宣王庙记》。
    ②司马光《传家集》卷七十一《闻喜县修文宣王庙记(嘉祐元年作)》
    ③蔡襄《端明集》卷三十四《谕乡老诸生文》。
    ①《旧唐书》卷二十八《礼仪志》。
    ②金君卿《金氏文集》卷下《忠义堂记》。
    ③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三十二《山川十一·先贤堂》。
    ④刘敞《公是集》卷三十六《双庙记》。
    ⑤谈钥,《嘉泰吴兴志》卷十四《郡守题名》。
    ①毛德京《嘉靖象山县志》卷九《名宦》,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②毛德京《嘉靖象山县志》卷九《名宦》,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③秦观《淮海集》卷三十八《罗君生祠堂记》。
    ①范仲淹《范文正集补编》卷二《宋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文正公传》。
    ②范仲淹《范文正集补编》卷二《重建浒墅文正书院记》。
    ③刘敞《公是集》卷三十六《王沂公祠堂记》。
    ④萧良斡《绍兴府志》卷三十七《人物志三·名宦》,中国方志丛书本。
    ①《宋史》卷一○五《礼志》。
    ②周惇颐《周元公集》卷四,张拭所作《永州府学先生祠记》。
    ①姜筱婷《宋代地方官的教化活动》,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
    ②曾巩《元丰类藁》卷十八《抚州颜鲁公祠堂记》。
    ③曾巩《元丰类藁》卷十八《抚州颜鲁公祠堂记》。
    ④赵彦若《长安志》卷十六《贺若妇冢》,宋元方志丛刊本。
    ①杜范《清献集》卷十六《郭孝子祠记》。
    ①杜范《清献集》卷十六《宁国府增建韩文公祠记》。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一,大中祥符二年二月戊子,中华书局1986年。
    ③文同《丹渊集》卷三十五《奉诏祷雨祭中梁山文》。
    ①苏颂《苏魏公集》卷七十一《祭双庙祈雨》。
    ②苏颂《苏魏公文集》卷七十一《祭乔太尉庙谢雨》。
    ③苏颂《苏魏公文集》卷七十一《祭张公龙王庙祈雪》。
    ④苏颂《苏魏公文集》卷七十一《祭诸庙谢雨》。
    ⑤苏颂《苏魏公文集》卷七十一《祭张公龙王庙谢雨》。
    ⑥黄庶《伐檀集》卷下《祭神文》。
    ⑦黄庶《伐檀集》卷下《西岳祈雨文》。
    ⑧陈襄《古灵集》卷十九《祈雨祝文》。
    ①司马光《传家集》卷八十《豢龙庙祈雨文》。
    ②司马光《传家集》卷八十《诸庙祈雪文》。
    ③刘敞《公是集》卷五十《祷炭谷湫文》。
    ④曾巩《元丰类藁》卷四十《题祷雨文后》。
    ①文同《丹渊集》卷一《问神辞并序》。
    ②陆游《剑南诗稿》卷八十《湖山》
    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五、卷一八,台北,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3年。
    ④司马光《传家集》卷八十《晋祠谢晴文》、《晋祠祈雨文》。
    ⑤刘敞《公是集》卷五十《祷炭谷湫文》。
    ⑥刘攽《彭城集》卷四十《祷早文》、《太清宫旱祷文》、《中岳祷雪文》、《谢雪文》。
    ①陈襄《古灵集》卷七《选择县令札子》。
    ②文同《丹渊集》卷三十五《谢雨文》。
    ③苏颂《苏魏公文集》卷五十六《太常博士张君墓志铭》。
    ④苏颂《苏魏公文集》卷六十《朝奉大夫提点广西刑狱公事胡公墓志铭》。
    ①郑侠《西塘集》卷五《代祭社稷祈雨文》。
    ②尹洙《河南集》卷四《巩县孔子庙记》。
    ①祖无择《龙学文集》卷七《申申堂记》。
    ②梅尧臣《宛陵集拾遗》之《双羊山会庆堂记》。
    ①金君卿《金氏文集》卷下《忠义堂记》。
    ②郑獬《郧溪集》卷十五《江宁县思贤堂记》。
    ①苏颂《苏魏公文集》卷六十四《润州州宅后亭记》。
    ②刘挚《忠肃集》卷九《杨氏乐养轩记》。
    ①司马光《传家集》卷七十一《陈氏四令祠堂记》。
    ②文同《丹渊集》卷二十三《绵州通判厅伐木堂记》。
    ③刘挚《忠肃集》卷九《南岳御书阁记》。
    ①刘挚《忠肃集》卷九《郓州赐书阁记》。
    ②王禹偁《小畜集》卷十七《潭州岳麓书院记》。
    ③刘敞《公是集》卷三十六《伯父宝书阁记》。
    ④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五《太子少傅致仕赠太子太保孙公墓志铭》。
    ①李觏《吁江集》卷二十三《虔州柏林温氏书楼记》。
    ②文同《丹渊集》卷二十三《绵州通判厅伐木堂记》。
    ③刘敞《公是集》卷三十六《东平乐郊池亭记》。
    ④欧阳修《文忠集》卷四十《真州东园记》。
    ⑤刘敞《公是集》卷三十六《待月亭记》。
    ⑥刘敞《公是集》卷三十六《东平乐郊池亭记》。
    ⑦刘攽《彭城集》卷三十二《兖州美章园记》。
    ①刘敞《公是集》卷三十六《汉中三亭记》、《岁寒堂记》。
    ②文同《丹渊集》卷二十三《梓州永泰县重建北桥记》。
    ③文同《丹渊集》卷二十三《武信杜氏南园记》。
    ①欧阳修《文忠集》卷六十三《陈氏荣乡亭记》。
    ②司马光《传家集》卷七十一《谏院题名记(嘉祐八年作)》。
    ①张方平《乐全集》卷三十三《吴兴郡守题名记》。
    ②王安石《临川文集》卷八十二《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
    ③苏轼《东坡全集》卷三十七《密州通判厅题名记》。
    ④司马光《传家集》卷六十九《颜太初杂文序(宝元二年作)》。
    ①张方平《乐全集》卷四十赵(?)撰序《皇考金紫光禄大夫太子少师墓志铭并序》。
    ②杨潜《云间志》卷中《进士题名》。
    ①《淳熙三山志》卷二十六《人物·科名》。
    ②《长安志图》卷下《渠堰沿革》。
    ③司马光《传家集》卷七十《送李揆之序》。
    ①司马光《传家集》卷七十《送通山令郝献序》。
    ②文同《丹渊集》卷二十六《送朱郎中诗序》。
    ①刘攽《彭城集》卷三十四《赠医潘况秀才序》。
    ②刘敞《公是集》卷三十五《送湖南运使慎学士序》。
    ③蔡襄《端明集》卷三十八《尚书屯田员外郎林君墓志铭》。
    ④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八《朝奉郎太常博士张君墓志铭》。
    ⑤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九《国子博士陆君墓志铭》。
    ①郑獬《郧溪集》卷二十一《赠工部侍郎杨公墓表》。
    ②刘攽《彭城集》卷三十五《股朝散大夫给事中集贤院学士权判南京留司御史台刘公行状》。
    ③谢逸《溪堂集》卷八《吴德甫墓志铭》。
    ①《旧唐书》卷六十五《高士廉传》, 《新唐书》卷九十五《高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①《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九《白敏中传》。
    ②《隋唐嘉话》卷中。
    ③《新唐书》卷二百四十七《黄巢传》。
    ④《旧五代史》卷一《梁书·太祖纪一》,卷一一○《周书·太祖纪一》,卷一一九《周书·世宗纪六》。
    ⑤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七六《封建考》十七《唐末藩镇》。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六五《唐纪》八十一,昭宣帝天祐二年条。
    ②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五《杂记》。
    ③朱瑞熙《宋代社会研究》,第99页,中州书画社1983年。
    ①苏辙《栾城集》卷二一《上皇帝书》,四库全书本。
    ②张载《张子全书》卷一《宗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③张载《张子全书》卷一《宗法》。
    ①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第79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②王立军《宋代的民间家礼建设》第78页,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③朱瑞熙等《宋辽西夏金社会生活史》,第398页-41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①陈弘谋《训俗遗规》卷二,齐鲁书社1995年。
    ②穆修《河南穆公集》卷三《任氏家祠堂记》,四部丛刊本。
    ③朱熹《家礼》卷一《祠堂》,四库全书本。
    ①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四库全书本。
    ②范仲淹《范文正文集补编》卷二《宋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文正公传》。
    ③范仲淹《范文正文集补编》卷二《文正书院世德源流碑阴记》。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仁宗天圣九年十一月己卯,中华书局2004年。
    ⑤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五《田赋考五》,中华书局2003年。
    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六五,元祐八年润八月戊辰,中华书局2004年。
    ⑦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一之六一,中华书局1957年。
    ①王栐《燕翼冶谋录》。
    ②《宋史》卷一百六十七《职官七》。
    ③《弘治抚州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第47册,上海书店1990年。
    ④《云麓漫钞》卷十二《国朝州郡役人之制》,中华书局1996年。
    ①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②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七。
    ③嘉靖《汉阳府志》卷八。
    ④邢铁《宋代家庭研究》第4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⑤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卷四。
    ⑥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
    ①嘉庆《扬州方志》卷十二,转引自柯昌基《中国古代农村公社史》第124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②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七。
    ③《太平广记》卷四○一《宜春郡民》。
    ④王十朋《梅溪先生文集》后集卷十九。
    ⑤《宋史》卷四五六《方纲传》。
    ①《郑氏规范》,学海类编本。
    ②袁采《袁氏世范》卷上,分析财产贵公当条,丛书集成初编本。
    ③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五。
    ①陆游《渭南文集》卷二一《东阳陈君义在记》。
    ②陆游《渭南文集》卷三七《石君墓志铭》。
    ③《庆元条法事类》卷八十《杂门》篇“毁失官私物”条,“采伐山林”条。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三十二,哲宗元祐四年八月己未条。
    ②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第235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王利器《颜氏家训集释》,《序致》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②转引自李卓《中日家族制度比较研究》第471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③沈约《宋书》卷四二《王弘传》,中华书局1974年。
    ④颜之推《颜氏家训》卷一《治家》。
    ⑤韩愈《东雅堂昌黎集》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①欧阳修《新唐书》卷一○○《张知謇传》。
    ②王谠《唐语林》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③《西山陈氏家谱》,《义门家法》,转引自《江州义门陈氏宗谱》。
    ④《吴越钱氏宗谱》,1921年本,卷首《武肃王遗训》。
    ①《西山陈氏家谱》,《义门家法》,转引自《江州义门陈氏宗潜》。
    ②朱瑞熙《宋代社会研究》第99页,中州书画社1983年。
    ①田况《儒林公议》,引自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第382页。
    ②田况《儒林公议》,引自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第382页。
    ③徐少锦、陈延斌等编《中国历代家训家训大全》(下)第929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
    ④《无锡邹氏家乘》卷首《旧谱凡例》,光绪二十一年本。
    ⑤《浦江郑氏义门规范》,成都文伦书局宣统二年本。
    ①《宋史》卷七十五《包拯传》。
    ②司马光《温公家范》卷三《父母》。
    ③司马光《温公家范》卷三《父母·父》。
    ①《温公家范》卷三《父母·父》。
    ②《温公家范》卷三《父母·母》。
    ③《温公家范》卷四《子上》。
    ④《温公家范》卷四《子上》。
    ⑤《温公家范》卷七《兄弟》。
    ①李茂旭编《中华传世家训》第234页,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
    ②苏轼《东坡志林》卷十二。
    ③苏轼《东坡全集》卷八十四《与元老侄孙四首之三》。
    ④苏轼《东坡全集》卷八十二《与千之侄》。
    ⑤刘清之《戒子通录》卷五《江端友》。
    ①《戒子通录》卷六《戒子孙》。
    ②吕陶《净德集》卷二十三《朝请郎新知嘉州家府君墓志铭》。
    ③文同《丹渊集》卷三十六《屯田郎中石公墓志铭》。
    ①晏殊《元献遗文》之《答赞善兄家书》。
    ②晏殊《元献遗文》之《答中丞兄家书》。
    ①《戒子通录》卷五,宋祁《庭戒》。
    ②司马光《传家集》卷六十七《训俭示康》。
    ③《戒子通录》卷五《示子诗》。
    ④《戒子通录》卷五《示子诗》。
    ⑤刘清之《戒子通录》卷五《范鲁公戒从子诗》。
    ①苏颂《苏魏公文集》卷六十二《朝请大夫太子少傅致仕赠太子太保孙公行状》。
    ②夏竦《文庄集》卷二十九《故守司徒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临修国史冀国公赠太师中书令谥文穆王公墓志铭》
    ③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七《承议郎集贤校理蔡公墓志铭》。
    ④文同《丹渊集》卷三十八《绵州李处士墓志铭》。
    ⑤沈遘《西溪集》卷十《尚书都官员外郎江君墓碣文》。
    ⑥文同《丹渊集》卷三十八《荣州杨处士墓志铭》。
    ⑦郑獬《郧溪集》卷二十《赠太尉勤惠张公墓志铭》。
    ⑧刘攽《彭城集卷三十七《故将士郎郡守太子中允致仕赐绯鱼袋蔡君墓志铭》。
    ①文同《丹渊集》卷三十七《殿中丞杜君墓志铭》。
    ②王珪《华阳集》卷四十九《推忠保节翊戴功臣忠武军节度许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使持节许州诸军事行许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渤海郡开国公食邑八千七百户食实封三千户累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烈武高卫王神道碑铭》。
    ③范仲淹《范文正集》卷十三《太子右卫率府率田公墓志铭》。
    ④尹洙《河南集》卷十六《故太中大夫右辣议大夫上柱国南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赠太傅韩公墓志铭并序》。
    ⑤刘敞《公是集》卷三十六《伯父宝书阁记》。
    ⑥刘攽《彭城集》卷三十八《著作佐郎周君墓志铭》。
    ①司马光《传家集》卷六十九《诸兄子字序(皇祐二年作)》。
    ②刘敞《公是集》卷三十五《送从父弟斁序》、《送从兄赴选序》。
    ③陈舜俞《都官集》卷六《说教》。
    ①范仲淹《范文正集》卷十二《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铭》。
    ②尹洙《河南集》卷十六《故太中大夫右辣议大夫上柱国南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赠太傅韩公墓志铭并序》。
    ③尹洙《河南集》卷十二《故中大夫守太子宾客分司西京上柱国陈留县开国侯食邑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谢公行状》
    ④文同《丹渊集》卷三十八《绵州李处士墓志铭》。
    ⑤范仲淹《范文正集》卷十二《宁海军节度掌书记沈君墓志铭》。
    ⑥叶祖洽《古灵集附录·陈襄行状》。
    ⑦文同《丹渊集》卷三十八《荣州杨处士墓志铭》。
    ⑧范仲淹《范文正集》卷十二《户部侍郎赠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
    ⑨文同《丹渊集》卷三十八《荣州杨处士墓志铭》。
    ⑩范仲淹《范文正集》卷十三《尚书度支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知陕州军府事王公墓志铭》。
    11刘攽《彭城集》卷三十七《吴公墓志铭》。
    ①文同《丹渊集》卷三十七《都官员外郎钱君墓志铭》。
    ②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三《资政殿学士通议大夫孙公神道碑》。
    ③文同《丹渊集》卷三十八《荣州杨处士墓志铭》。
    ④蔡襄《端明集》卷四十《司农少卿致仕王君墓志铭》。
    ⑤司马光《传家集》卷七十九《赠卫尉少卿司马府君墓表》。
    ⑥文同《丹渊集》卷三十八《秘书丞陈君墓志铭》。
    ⑦尹洙《河南集》卷十六《故朝奉郎尚书司门员外郎通判河南府西京留守司兼畿内劝农事上轻车都尉赠绯鱼袋卢公墓志铭并序》。
    ⑧吕陶《净德集》卷二十二《朝奉大夫知洋州杨府君墓志铭》。
    ⑨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七《龙图阁待制知扬州杨公墓志铭》。
    ⑩尹洙《河南集》卷十二《故推忠协谋同德佐理功臣枢宻使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一百户食实封一千四百户赠太保中书令文康王公神道碑铭并序》。
    11尹洙《河南集》卷十六《故两浙转运使朝奉郎尚书司封员外郎护军赐紫金鱼袋韩公墓志铭公并序》。
    ①苏舜钦《苏学士集》卷十五《两者路转运使司封郎中王公墓表》。
    ②司马光《传家集》卷七十六《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
    ③王珪《华阳集》卷五十九《朝请大夫守司农少卿赠兵部侍郎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薛公墓志铭》。
    ④司马光《传家集》卷七十九《户部侍郎周公神道碑(治平四年作)》。
    ⑤刘敞《公是集》卷五十三《故尚书虞部员外郎分司南京赠光禄卿杜君墓志铭》。
    ⑥郑獬《郧溪集》卷二十一《殿中丞鲁君墓志铭》。
    ⑦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七《太常少卿致仕王公墓志铭》。
    ①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八《朝散大夫累赠户部侍郎赵公墓志铭》。
    ②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八《屯田郎中知薄州粱君墓志铭》。
    ③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四《二乐陵郡公石公神道碑铭》。
    ④蔡襄《端明集》卷三十九《右班殿直监慈湖都铁冶务程君墓志铭》。
    ⑤刘攽《彭城集》卷三十五《股朝散大夫给事中集贤院学士判南京留司御史台刘公行状》。
    ⑥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六《光禄卿葛公墓志铭》。
    ①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二《太子少保元章简公神道碑》。
    ②苏颂《苏魏公文集》卷六十一《龙图阁直学士致仕李公墓志铭》。
    ③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五《太子少傅致仕赠太子太保孙公墓志铭》。
    ④司马光《传家集》卷七十九《赠卫尉少卿司马府君墓表》。
    ⑤杨亿《武夷新集》卷六《南康军建昌县义居洪氏雷塘书院记》。
    ⑥苏颂《苏魏公文集》卷六十一《朝请郎致仕李君墓志铭》。
    ⑦陈襄《古灵集》卷二十《吴君唐卿墓志铭》。
    ①《宋史》卷四二七《张载传》。
    ②《宋史》卷四二七《张载传》。
    ③《宋史》卷四二七《张载传》。
    ①《宋史》卷四二七《张载传》。
    ②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集》第383页,中华书局1978年。
    ③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集》第384页,中华书局1978年。
    ④《宋史》卷四二七《张载传》。
    ⑤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三十一《吕范诸儒学案》。
    ⑥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二先生语二上》,第8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⑦朱熹《伊洛渊源录》卷八《蓝田吕氏兄弟·遗事十一条》,第83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⑧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三十一《吕范诸儒学案》。
    ①《宋史》卷三四○《吕大防传》。
    ②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九《别集下·吕汲公文录》,第59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③《宋史》卷三四○《吕大防传》。
    ④《宋史》卷三四○《吕大钧传》。
    ⑤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集》,第384页。
    ⑥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集》,第384页。
    ⑦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二先生语二上》,第95页。
    ⑧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三十一《吕范诸儒学案》。
    ①范育《吕和叔墓表》,陈俊民《蓝田吕氏遗著辑校》,第613页,中华书局1993.年。
    ②《宋史》卷三四○《吕大钧传》。
    ③范育《吕和叔墓表》,陈俊民《蓝田吕氏遗著辑校》,第613页。
    ④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三十一《吕范诸儒学案》。
    ⑤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三十一《吕范诸儒学案》。
    ⑥《宋史》卷三四○《吕大临传》。
    ⑦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一《程子门人》,第2556页,中华书局1986年。
    ①吕大钧《乡约》,陈俊民辑校《蓝田吕氏遗著辑校》,第563页。
    ①吕大钧《乡约》,陈俊民辑校《蓝田吕氏遗著辑校》,第563页。
    ②吕大钧《乡约》,陈俊民辑校《蓝田吕氏遗著辑校》,第564页。
    ①吕大钧《乡约》,陈俊民辑校《蓝田吕氏遗著辑校》,第565页。
    ②吕大钧《乡约》,陈俊民辑校《蓝田吕氏遗著辑校》,第567页。
    ①陈俊民辑校《蓝田吕氏遗著辑校》,《吕氏乡约乡仪》篇附《答伯兄》,第568页。
    ②《蓝田吕氏遗著辑校》,《吕氏乡约乡仪》篇附《答仲兄一》,第568页。
    ③《蓝田吕氏遗著辑校》,《吕氏乡约乡仪》篇附《答仲兄二》,第569页。
    ④《蓝田吕氏遗著辑校》,《吕氏乡约乡仪》篇附《答仲兄一》,第568页。
    ⑤《蓝田吕氏遗著辑校》,《吕氏乡约乡仪》篇附《答仲兄二》,第569页。
    ⑥《蓝田吕氏遗著辑校》,《吕氏乡约乡仪》篇附《答刘平叔》,第570页。
    ①《宋史》卷三四○《吕大钧传》。
    ②范育《吕和叔墓表》,陈俊民《蓝田吕氏遗著辑校》,第613页。
    ③吕大钧《乡约》,陈俊民辑校《蓝田吕氏遗著辑校》,第567页。
    ①王安礼《王魏公集》卷六《高唐县学记》。
    ②欧阳修《文忠集》卷三十九《吉州学记》。
    ③刘挚《忠肃集》卷九《寿州学记》。
    ④李廌《济南集》卷七《襄州光化县重修县学记》。
    ⑤朱长文《乐圃余稿》卷六《苏州学记(元祐五年岁次庚午秋七月甲子朔建)》
    ①李廌《济南集》卷七《襄州光化县重修县学记》。
    ②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第165-16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③祖无择《龙学文集》卷七《郴州学记(时为广南东路转运使)》、《蔡州新建学记》。
    ①司马光《传家集》卷七十一《闻喜县修文宣王庙记(磊祐元年作)》。
    ②王安礼《王魏公集》卷六《高唐县学记》。
    ③欧阳修《文忠集》卷三十九《吉州学记》。
    ④张方平《乐全集》卷三十三《湖州新建州学记》。
    ⑤王安石《临川文集》卷八十二《(?)州学记》
    ⑥苏轼《东坡全集》卷三十七《南安军学记》。
    ①《宋史》卷四百三十二《儒林二·胡瑗传》。
    ②《宋史》卷四百三十二《儒林二·孙复传》。
    ③《宋史》卷四百三十二《儒林二·石介传》。
    ④《宋史》卷四百三十二《儒林二·李觏传》
    ⑤蔡襄《端明集》卷二十五《本州儒士周希孟》。
    ⑥蔡襄《端明集》卷三十八《右千牛卫大将军致仕陈公墓志铭》。
    ⑦苏颂《苏魏公文集》卷六十四《扬子寺聱隅先生祠堂记》。
    ⑧文同《丹渊集》卷三十八《绵州李处士墓志铭》。
    ①范纯仁《范忠宣集》卷十《王尊道先生讲学记》。
    ②徐铉《骑省集》卷二十八《洪州华山胡氏书堂记》。
    ①范纯仁《范忠宣集》卷十《王尊道先生讲学记》。
    ②王应麟《玉海》卷一六七。
    ③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九。
    ①杨亿《武夷新集》卷六《南康军建昌县义居洪氏雷塘书院记》。
    ②韦骧《钱塘集》卷十二《上滕舍人书》。
    ①刘敞《公是集》卷三十八《博施济众为圣论》。
    ②刘敞《公是集》卷五十三《故尚书虞部员外郎分司南京赠光禄卿杜君墓志铭》。
    ③刘攽《彭城集》卷三十八《著作佐郎周君墓志铭》。
    ①司马光《传家集》卷七十九《赠卫尉少卿司马府君墓表》。
    ②文同《丹渊集》卷三十八《绵州李处士墓志铭》
    ③司马光《传家集》卷七十六《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
    ④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七《承议郎集贤校理蔡公墓志铭》。
    ⑤刘敞《公是集》卷五十三《故朝散大夫尚书刑部郎中致仕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张公墓志铭》。
    ⑥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二《太子少保简公神道碑》。
    ⑦司马光《传家集》卷七十几《故处士赠都官郎中司马君行状》。
    ①文同《丹渊集》卷三十八《荣州杨处士墓志铭》。
    ②王珪《华阳集》卷五十五《寇平墓志铭》。
    ③王珪《华阳集》卷六十《太子少师致仕上柱国天水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五百户食实封一千四百户赠太子太师谥康靖赵公墓志铭》。
    ④蔡襄《端明集》卷三十九《泉州司户参军叶君墓志铭》。
    ⑤郑獬《郧溪集》卷二十一《赠工部侍郎杨公墓表》。
    ⑥文同《丹渊集》卷三十七《殿中丞杜君墓志铭》。
    ⑦金君卿《金氏文集》卷下《程府君墓志铭》。
    ⑧刘放《彭城集》卷三十七《吴公墓志铭》。
    ①李觏《旴江集》卷三十《处士陈君墓志铭》。
    ②蔡襄《端明集》卷三十九《右班殿直监慈湖都铁冶务程君墓志铭》。
    ③刘放《彭城集》卷三十七《故将仕郎郡守太子中允致仕赐绯鱼袋蔡君墓志铭》。
    ④陈襄《古灵集》卷二十《开封府祥符县主簿陆君墓志铭》。
    ⑤苏颂《苏魏公集》卷五十七《承议郎集贤校理蔡公墓志铭》。
    ⑥李觏《旴江集》卷三十《宋故朝奉郎尚书都官员外郎上骑都尉赐绯鱼袋陈公墓碣铭》。
    ①李觏《吁江集》卷三十《进士陈君墓铭》。
    ②苏舜钦《苏学士集》卷十五《大理评事程君墓志铭》。
    ③李觏《旴江集》卷三十《宋故将士郎守太子中舍致仕宋公及夫人寿昌县君江氏墓志铭》。
    ④叶祖洽《古灵集附录·陈襄行状》。
    ⑤刘攽《彭城集》卷三十八《著作佐郎周君墓志铭》。
    ⑥司马光《传家集》卷七十八《郓州处士王君墓志铭》。
    ⑦吕陶《净德集》卷十四《眉州醴泉寺善庆堂记》。
    ⑧叶祖洽《古灵集附录·陈襄行状》
    ①吕陶《净德集》卷二十二《中大夫致仕石公墓志铭》。
    ②刘攽《彭城集》卷三十二《太原府资圣禅院记》。
    ③吕陶《净德集》卷十三《利州重建永安庙记》。
    ④李觏《吁江集》卷二十三《麻姑山重修三清殿记》、《重修麻姑殿记》。
    ①刘攽《彭城集》卷三十二《重修庐州蜀山庙记》。
    ②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崔玄亮降云鹤(赵驾仙何景冲梁威仪附)》第137页,全宋笔记本,大象出版社2003年。
    ③刘攽《彭城集》卷三十二《重修庐州蜀山庙记》。
    ①王禹偁《小畜集》卷十七《涟水军王御史庙碑》。
    ①文同《丹渊集》卷二十三《衢州龙丘县重修徐偃王庙记》。
    ②郑獬《郧溪集》卷十五《福源观大殿记》。
    ③刘敞《公是集》卷四十九《莱公祠堂碑辞》。
    ①毛滂《东堂集》卷九《湖州武康县渊应庙记》。
    ②徐松《宋会要》礼二○之二。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