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混合功能是古今中外的城市建成区的存在方式,是城市土地使用的理想状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必然结果。当前,信息社会带来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我国城市高速发展产生的问题对于以功能分区思想为指导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开发方式提出了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提出了混合功能城市的概念,探讨了混合功能城市的内涵和意义,并以上海的城市混合功能为例,从历史演变、城市规划管理和开发实践方面探讨了城市混合功能的形成与发展,初步构建了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框架。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混合功能,研究的对象是城市,主要是通过对城市混合功能的历史研究发现内在的逻辑性和规律性,作为城市开发与管理的借鉴。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共八个章节,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展开:第一部分是混合城市的理论部分,论文从信息社会、城市化进程、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问题,接着阐述了混合城市的概念,提出了步行尺度内的功能混合的理念,并进一步探讨了混合城市的历史以及相关的城市理论与研究,为下文作了理论上的铺垫。第二部分是上海城市混合功能的历史研究,根据城市混合功能的主要特征按照时间段共分为城市自然形成的功能混合(1843~1949),计划经济下的城市功能混合(1949~1978)和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功能混合(1978~至今),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混合功能表现的特征以及具体实例的分析,探讨了历史进程中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形成的内在机制,成功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为进一步研究上海当前混合功能建设相关问题的基础。第三部分是上海城市混合功能的实证研究,探讨了上海混合功能建设中的规划管理以及城市开发等相关问题。在规划管理方面,从政府对于城市混合功能控制与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入手,分析了上海市当前对城市混合功能控制与管理的现状,并比较研究了美国、英国、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管理措施。在城市的开发实践方面,则从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战略意义出发,分析了城市混合功能建设中的问题与难题,在技术层面上对于城市的混合功能开发的内容、形式以及混合功能建设的不同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在总结上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开发、动态更新的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构想,初步构筑了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体系框架,对混合功能建设的运作机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为上海城市的混合功能建设指出了方向。
Mixed use,a morphology of city,has existed in urban built-up areas at all times and in all countries.Mixed use has led to an ideal state for urban land use.Mixed use is not only a necessary approach to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but also an inevitable result of it.At present,the information society has brought us major changes in both patterns of living and mode of production.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has created many problems which pose a challenge in urban plann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mode that are using functional zoning as guidance.The research project is carried ou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ime request of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thesis brings forth the new concept of mixed-use city bo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probes into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mixed use city.With the example of the city of Shanghai this paper gives a thorough discussion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mixed use through the view angles ranging from history progress to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as well as some practical cases of such development.This study has initially established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framework of mixed use urban development for Shanghai.
     The thesis consists of following four parts,totally eight chapters,organized in the logical sequence of posing questions,analyzing questions and solving questions.
     Part one:Theory of Mixed-use City
     This part sets out to investigate the issues in different aspects of mixed use urban development:information society,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etc.It defines the concept of mixed use city and sets forth the idea of pedestrian scale in mixed-use development practice,and it also has a further deep discussion on the history of mixed use city and its relevant theories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e for the following parts.
     Part two:History research on mixed-use in Shanghai
     This part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the urban self-formed mixed use development (1843~1949),urban mixed use development in the state planned economy period (1949~1978) and urban mixed use development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s (1978~present),based upon the major features of urban mixed use in chronological order,aiming at investigating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eatured in the urban mixed use development in varying period alo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case studies.It intensively studies the intrinsic mechanism of urban mixed use formed by the history process in Shanghai as well a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some problems of mixed-use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we have got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e for current mixed-use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Part three:The mode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urban mixed use in Shanghai This part explores the issues about the management of urban mixed use and questions related to urban development.In terms of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it has analyzed the control and administration of urban mixed use development being implemented by the Shanghai government and compared it with mixed use management measures executed in the countries or areas like US,England,Germany, Hong Kong.In terms of mixed use in practice,it has analyzed the questions and difficult problems faced in urban mixed use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view angle of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mixed use development in Shanghai.In terms of technology,it has intensively examined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urban mixed use development, along with the different modes of mixed use development.
     Part four:Conclusion
     In the summary,this study proposes the mixed use conception of guiding development, dynamic renewal development in Shanghai.So it has initially established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framework of urban mixed-use development for Shanghai.It also conducts the related research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mixed-use development and has indicated the mixed-use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Shanghai.
引文
能源存量结构失衡,建筑能耗过快增长;机动化与城市化同步发生,城市蔓延趋势初显;城市化推动力失调,污染排放失控;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受到破坏,城市风貌类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社会冲突增加和城市区域化加速来临,城市间恶性竞争加剧。
    13参考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7
    14简称PSR模型,在该项指标体系中,压力是指直接造成环境问题的环境承载力,主要指新建项目、投资等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结果;状态是指因受压而改变成的物理的、可测定的环境状态;响应是指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采取的政策或投资。[日]青山吉隆编.图说城市区域规划.王雷,蒋恩,罗敏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70
    15参[英]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Green Dimensions).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3
    16[英]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Green Dimensions).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4
    17库哈斯认为中国建筑师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少的设计费在做最大的工程。中国建筑师的数量是美国建筑师的1/10,每个人在1/5的时间内做5倍的项目,获得1/10的设计费,这样看,中国建筑师的效率是美国建筑师的2500倍。
    18[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92
    19[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92
    20俞孔坚.高悬在城市上空的明镜:再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北京规划建设.2006(3):97-98
    1所谓居住隔离,是指都市居民由于种族、宗教、职业、生活习惯、文化水准或财富差异等关系,特征相类似的集居于一特定地区,不相类似的集团间则彼此分开,产生隔离作用,有的甚至彼此产生歧视或敌对的态度。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4:26
    2[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72
    4[英]理查德·罗杰斯,菲利普·古姆齐德简,小小地球上的城市(Cities for a small planet).仲德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参考吴良铺.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l:278
    7参考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6-17
    8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81
    9[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10
    10《雅典宪章》全文见本文附录。
    111984年,同济大学冯纪忠教授在哥本哈根国际建协大会的发言。转引自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194
    12同上。
    13ECTP's New Charter ofAthens,1998
    14单文慧.城市发展的内涵与内驱力.城市发展研究1998,2:19
    15汉语大词典编委会.汉语大词典普及本.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8:1085
    1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70
    17对于混合功能中混合的“功能”的数量,美国的ULI(Urban Land Institute,城市土地协会)从开发的角度提出要三种或三种以上,而实际上,两种功能同样构成了混合功能。雅各布斯更是将混合的功能分为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并规定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在服务的对象、服务的时间等多方面具有互补性。
    18邢琰.规划单元开发中的土地混合使用规律及对中国建设的启示:[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5:43
    19参见翁雷文.城市土地混合使用导论:[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1990:18
    20参见Eric Hopenbrouwer,Eric Louw.Mixed-us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Amsterdam's Eastern Dockland.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Vol.13,No.7,October 2005:968-983
    21同上。
    22拥挤的地铁车厢,拥挤的城市道路也许是很多现代城市生活的表象,但这却不是城市生活的魅力。过多的时间花在交通上也降低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2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66
    24黄鹭新.香港特区的混合用途与法定规划.国外城市规划,2002(6):49。
    25通常缩写为MXD。
    26黄鹭新.香港特区的混合用途与法定规划.国外城市规划,2002(6):49。
    27Urban Land lnstitute.Mixed-UseDevelopmentHandbooko Urban Land lnstitute,2003 pp4-5,原文为:"three or more significant revenue-producing uses(such as retail/entertainment,office,residential,hotel,and/or civic/cultural/recreation)that in well-planned projects are mutually supporting;significant physical and functional integration of project components(and thus a relatively close-knit and intensive use of land),including uninterrupted pedestrian connections;and development in conformance with a coherent plan(that frequently stipulates the type and scale of uses,permitted densities,and related items)."
    28转引自[德]沙尔霍恩、施马沙伊特.城市设计基本原理:空间-建筑-城市(Raum-Haus-Stadt).陈丽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60
    29田野、栗德祥、毕向阳.不同阶层居民混合居住及其可行性分析.建筑学报.2006,4:36
    30郑正、扈嫒.试论我国土地使用兼容性规划与管理的完善.城市规划汇刊.2001,3:11
    31土地使用兼容性实际应用中往往导致管理者无据可依,开发商打擦边球,改变土地使用性质,这种局部的功能的调整由于缺少整体的规划与控制,会导致城市新的功能的混乱与失衡。
    32参见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62-80
    33参见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113-115
    34芒福汀对片区、行政区和邻里的术语的理解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分析。见[英]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Green Dimensions).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29-140
    35见[英]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Green Dimensions).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30
    36原文为"Districts are the medium-to-large sections of the city,conceived of as having two-dimensional extent,which the observer mentally enters "inside of," and which are recognizable as having some common,identifying character." 见 Kevin Lynch.The Image of the City.Cambridge:The MIT Press,1960:47
    37[意]Aldo.Rossi.城市建筑学.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64-65
    38[意]Aldo.Rossi.城市建筑学.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64-65
    39[意]Aldo.Rossi.城市建筑学.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64-65
    40见第2章中步行尺度的功能混合的论述。
    43参见《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4月7日《CBD住宅开发该降温了》一文,作者张奕凡。
    44“街区”是从英文“block”直接翻译过来的,在中文中对应的词汇大约是“街坊”。
    45见[英]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Green Dimensions).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57
    46见[英]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Green Dimensions).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60
    47见[英]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Green Dimensions).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60
    48孙倩.上海近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及其对公共空间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8.
    51[日]芦原义信.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52钱圣豹.西方混合区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2l世纪我国城市的功能整合及其趋向.现代城市研究.1997(4):21
    53[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59
    54[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6
    55[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61
    56[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DeathandLifeofGreatAmericanCities).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59
    57详见本文导论中的论述。
    58蒋涤非.城市形态活力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89
    59[丹麦]杨·盖尔.新城市空间.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0[英]大卫·路德林、尼古拉斯·福克.营造2l世纪的家园:可持续的城市邻里社区.王健、单燕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46
    61[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66
    62[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30
    63从1996年年底到2003年,7年间中国耕地减少了l亿亩,这些土地,绝大部分被城市所占用。国土资源部曾发表过这样一个数据:现在全国城乡建设用地约24万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已经达到130多平方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人均82.4平方米和发展中国家人均83.3平方米的水平。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纽约,包括郊区在内,人均占地也才112.5平方米。陆大道院士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占用情况严重失控的倾向的描述。http://biz.163.com/06/0713115/2LUISRAC00020S2J.html
    64叶齐茂教授对著名小城镇规划师Randall Amndt先生的访谈,Randall Arcndt先生著《乡村设计--保持小城镇特征》一书。
    65孙施文.城市规划哲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2
    1Noel P.Gist and Sylvia Fleis Fava,1964.
    2沈玉麟编.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
    3Bimal Kumar,Urbanization and Land Use Conflict at Urban Fringes,A.P.H.Publishing Corporation,1998:90
    4黄志宏.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6,5:129
    5[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建于公元前2000多年的十二王朝时期。
    7建于公元前1370年左右。
    8古希腊城市建设,没有统一规划,路网不规则,多为自发形成,自希波丹姆以后,棋盘式路网的规划型 式成为一种主要典范。
    9参见沈玉膦编.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5
    10沈玉麟编.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5
    11中世纪通常指代欧洲的封建时期,一般以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欧洲中世纪的总时限。
    12[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32;1英里=1.609公里,800米左右的距离是很好的步行尺度。
    13同上。
    14参见黄志宏.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53
    1513世纪只有贵族才会把房间专门分成卧室、起居室等不同的功能使用,这种方式渗透到普通市民的生活中的速度很满,直到17世纪普通人的居住才实现了功能分区。事实上,分床睡也是开始于意大利的上层社会中,而分床睡的意愿和方法视乎发展的都很缓慢。(芒福德,1961)
    16[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01
    17[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05
    18同上。
    19现代城市则体现为经济因素带来城市中居住空间分化。
    20参见黄志宏.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37
    21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2[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30
    23[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30
    24同上。
    25同业公会的简称。
    26黄志宏.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49
    27德国城市。
    28[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24
    29[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43
    30邱建华.交通方式的进步对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规划的影响.规划师.2002(7):67
    311885年,曼彻斯特是当时非常先进的工业城市,而它的老百姓的平均寿命仅为29岁,因为人口快速聚集和糟糕的工业生产环境,没有充足的排水、排污,干净的饮水以及规划,于是造成很严重的公共卫生的问题:霍乱的蔓延,很高的婴儿出生的死亡率。29岁还算是个进步的数字,1841年,曼彻斯特的人 均期望寿命仅为24岁,当然大量年轻人(包括童工)在工业活动中死亡也是寿命短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大型纺织城镇如布拉德福德的情况更糟,期望寿命只有19岁。参见[英]大卫·路德林、尼古拉斯·福克.营造21世纪的家园:可持续的城市邻里社区.王健、单燕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8
    32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3参考[英]P·霍尔.城市和区域规划(Urban&Reginal Planning,Penguin Books,1975).邹德慈、金纪元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28-31
    34参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34参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361902年第二版将书名改为《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371英亩等于4046.86平方米。
    38[英]P·霍尔.城市和区域规划(Urban&Reginal Planning,Pengum Books,1975).邹德慈、金纪元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47
    39[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es of To-morrow).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8
    401898年第一版中扉页上的图解,第二版删除。
    41这是在霍华德总的指导下,由私人资本投资建设起来的第一个田园城市,设计者为R.翁温(Raymond Unwin,1863-1940)和B.帕克(Berry Parker,1867-1947)。
    42[英]P·霍尔.城市和区域规划(Urban & Regional Planning,Penguin Books,1975).邹德慈、金纪元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48
    43在美国,铁路工程师G.M.普尔曼1880年也开始在芝加哥外围建设自己名字命名的理想城市。
    44[英]P·霍尔.城市和区域规划(Urban&Regional Planning,Penguin Books,1975).邹德慈、金纪元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45《雅典宪章》。
    46《雅典宪章》。
    491916年,简.雅各布斯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克兰顿,高中毕业后曾在一家地方报社工作过一年。30年代初,她来到纽约,嫁给一位建筑师,在格林威治村定居,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1958年,雅各布斯写了《市中心为人民而存在》,指责由联邦政府资助的大规模旧城更新项目所存在的问题。1961年,《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问世。2006年4月26日,简.雅各布斯逝世,享年89岁。
    50[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oat American Cities).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61
    51参见[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65
    52[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85
    53[美]C·亚历山大.城市并非树形.严小婴译.建筑师.1986(总24)
    54[美]C·亚历山大等著.俄勒冈实验(The Oregon Experiment).赵冰、刘小虎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1,亚历山大将有机秩序定义为:在局部需求和整体需求达到完美平衡时获得的秩序,见该书p4
    55同上,p33
    56同上,p39
    57[美]C·亚历山大.建筑的永恒之道(The Timeless Way of BuiMing).赵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389
    58Portman J.Architectural.A+U.1993(11-12),pp37-59,转引自李志明.从“协调单元”到“城市编织”:约翰波特曼城市设计理念的评析与启示.新建筑.2004,5:82
    59新城市主义是在新传统主义规划(Neo-traditional Planning)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的。
    60蒋涤非.城市形态活力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67-68
    61彼得·卡尔索尔普是新城市主义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所著的《下一代美国大都市地区:生态、社区和美国之梦》一书是新城市主义的杰出代表作之一。该书在分析郊区蔓延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极其根源的基础上,结合保护生态环境和营造宜人社区的理念,提出了公共交通主导的发展模式(TOD)。
    64李小敏.美国+英国+日本+台湾:公众参与架构下的社区设计.北京规划建设.2005(6):66
    65翁雷文.城市土地混合使用导论:[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1990,3:14
    661988年11月8日-10日召开,为纪念世界城市规划日(11月8日)及日本第一个城市规划法令--“东京市区改正条例”颁布一百周年而举行。
    67复种是指一年内在同一耕地上种植作物一次以上,大体上可以分为:一年一熟制、一年两熟制、两年三熟制和一年三熟制。
    68参见余庆康.1988年东京国际讨论会及第三届城市规划史国际会议侧记.城市规划.1989,4.
    69这一地区的土地所有权人有四百多位,经过不断的努力与协商之后,成立了“六本木六丁目地区再开发准备组合”,与东京都政府协调再开发计划。经过17年的不断努力,在政府、民间企业、地方人士的合作下,六本木新城再开发改造计划于2000年4月开始建设施工,于2003年4月底完成。参见刘滨谊、王晓鸿.复合性都会再开发计划:以六本木新城为例.规划师,2006(1):99-101
    70由建筑事务所KPF设计。
    71由日本建筑师桢文彦设计。
    72参见刘滨谊、王晓鸿.复合性都会再开发计划:以六本木新城为例.规划师,2006,1:99-101
    73刘滨谊、王晓鸿.复合性都会再开发计划:以六本木新城为例.规划师,2006,1:99-101
    74芬兰建筑师沙里宁根据有机疏散理论主张在赫尔辛基附近建立一些半独立的卫星城。
    75半独立的卫星城与卧城不同,它有一定的工业与服务设施,可以使一部分人就地工作,另一部分人需要去母城工作,对于疏散人口的问题解决还不彻底。
    76张捷,赵民.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7参考陈友华,赵民主编.城市规划概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36
    78参见本章2.3部分.关于MK新城街区尺度的讨论。
    79钱圣豹.西方混合区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2l世纪我国城市的功能整合及其趋向.现代城市研究.1997(4):22
    80司玲.追寻20世纪城市设计轨迹:《荷兰20世纪城市设计》读后感.国外城市规划.2003(4)
    81[英]迈克·詹克斯等编著.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The Compact City:A sustainable Urban Form?).周玉鹏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
    82韩笋生,秦波.借鉴“紧凑城市”理念,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国外城市规划.2004(6):25
    83同上。
    84参考韩笋生,秦波。借鉴“紧凑城市”理念,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国外城市规划.2004(6):26
    85[英]理查德·罗杰斯,菲利普·古姆齐德简.小小地球上的城市(Cities for a small planet).仲德崑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8
    86[英]理查德·罗杰斯,菲利普·古姆齐德简.小小地球上的城市(Cities for a small planet).仲德崑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49
    87[英]迈克·詹克斯等编著.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The Compact City:A sustainable Urban Form?).周玉鹏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95
    88大约1m/s,步距大概60-75cm。频率一半1步半/s,60-100m/min,4-5km/h。
    89陈友华,赵民主编.城市规划概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299
    90[英]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Green Dimensions).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91贺从容.《考工记》模式与希波丹姆斯模式中的方格网之比较.建筑学报.2007(2):66
    92梁江、孙晖.唐长安城市布局与坊里形态的新解.城市规划.2003(1):78
    93图见本章第一节。
    94贺从容.《考工记》模式与希波丹姆斯模式中的方格网之比较.建筑学报.2007(2):67-68
    95[意]L·贝纳沃罗.世界城市史.薛钟灵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56
    96参考肖亮.城市街区尺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2:21-22
    97[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47
    98同上,p148
    99同上,p149
    100肖亮.城市街区尺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28
    101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3
    102梁江、孙晖.唐长安城市布局与坊里形态的新解.城市规划.2003(1):77-82
    103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78
    104西欧的街坊型住宅发展到现在,可以在面积为1 hm~2左右的街区以4-5层的层数实现了2.0左右的容积率。如德国柏林的比斯塔广场。
    105[英]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Green Dimensions).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06[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53
    107昌迪加尔Chandigarh是哈里亚纳邦和旁遮普共有的行政首府,位于什瓦利克山脉Shivaliks的丘陵地带,是印度第一个规划城市。昌迪加尔是一个联合领土,不属于任何邦,直属于印度政府。昌迪加尔的名字取自什瓦利克山Sivalik hill上的一座古庙的名字--Chandi Mandir。1951年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应邀来印度设计昌迪加尔首府。
    108[英]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Green Dimensions).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03-104
    109洪铁城.日本的城市道路规划.规划师.2005(7):118-122
    110[英]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60
    111肖亮.城市街区尺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12
    112[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52-153
    115[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56
    116[英]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Green Dimensions).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17[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43
    118张杰,吕杰.从大尺度城市设计到“日常生活空间”.城市规划,2003(9):40-45
    119日笠端,1977,见[日]浅见泰司编著.居住环境:评价方法与理论.高晓路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
    120参考[日]浅见泰司编著.居住环境:评价方法与理论.高晓路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2-73
    121千人指标也是重要的一个参数。
    122参[日]浅见泰司编著.居住环境:评价方法与理论.高晓路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5
    123[日]浅见泰司编著.居住环境:评价方法与理论.高晓路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6-77
    124[日]浅见泰司编著.居住环境:评价方法与理论.高晓路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0-81
    2曹聚仁.上海春秋.北京:三联书店,2007:10
    3李振宇.城市、住宅、城市--柏林与上海住宅建筑发展比较(1949-2002).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
    4参见“近代上海城市土地永租制度考源”。
    5中国国内地契是可以随便转让的,但是能否卖给外国人,将土地卖给外国人是否就相当于将土地割给外国人这些是从未碰过的问题。所以租地成了一个折衷的办法。
    6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租界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546
    7参见: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租界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8参见: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租界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9马长林主编.租界里的上海.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268
    10马长林主编.租界里的上海.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269
    11参见《上海租界志》总述。
    12参见《上海租界志》总述。
    17参见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39
    18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租界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9参见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49
    20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73
    21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55
    22《上海市年鉴》,1936年(下),“工业”,“N”,中华书局1936年编,p4
    231960年代开始,上海出现了可以随时雇唤的出租轿子,租界当局称之为“公用轿子”,1906年,公用轿子发展达到高峰,后来随着其他高效的交通工具的出现,逐渐消失。
    24又称江北车,羊角车,牛头车等。
    25这种人力车为了醒目而被漆成黄色,又被叫做“黄包车”,日本明治三年(1870年)所发明,两轮高大,有如马车,轮用木质,包以铁皮。因木轮包铁皮伤马路,后改用橡皮轮。
    26转引自陈文彬.近代化进程中的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研究(1908-1937):[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4:10
    27甘作霖.上海三电车公司之组织.《东方杂志》第十二卷,第一号.
    28薛理勇.旧上海租界史话.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119
    291937年,日军占领苏州河北岸地区,公共租界的南、北向公共交通中断,同时法租界游乐场附近被炸。公共交通一度完全停顿。这一年的公共交通运营一度下滑。
    30[美]霍塞.出卖的上海滩.纪明译.商务出版社,1962:41
    31[法]梅朋、傅立德著.上海法租界史.倪静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05
    32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租界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33土地章程中规定“如租定后并不建造可以居住贮货房屋者,即系违背条约,应由地方官会同管事查明,将其地基拨给别家租赁。”
    34《上海新报》1862年7月24日、1863年6月27日,第1册,转引自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13
    35上海市档案馆编.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06
    36上海市档案馆编.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10
    37上海市档案馆编.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61
    38上海市档案馆编.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66-667
    39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租界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565
    40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租界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566
    41《上海房地产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房地产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120
    42孙倩.上海近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及其对公共空间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8:37
    43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租界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44孙倩.上海近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及其对公共空间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
    45孙倩.上海近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及其对公共空间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8:39
    46马嘉理纪念碑,Margary Memorial,也有译作马加礼纪念碑,本文沿用上海市档案馆编的《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中的译法。租界英国资本家于1893年上海辟为商埠50周年时建造了这座纪念碑。
    47纪念碑原位于外滩和苏州河转弯处,外白渡桥南端,1909年道路拓宽时移进外滩公园北面入口处,系用大理石雕凿而成。马加礼出生于印度,1867年来华,1874年调往上海英领事馆,同年奉令赴云南迎接由缅甸入滇的柏郎探路队。1875年2月21日在云南境内被人杀死,上海英侨为纪念他的冒险精神,乃集资为他建立纪念碑。1941年被日本占领当局拆除。见钱宗灏等著.百年回望:上海外滩建筑与景观的历史变迁.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4
    491878年3月12日的纳税人大会上,86对45的多数认为纪念碑不能建在黄浦花园里。MUNICIPAL GAZETTE.1879:89
    50上海市档案馆编.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第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11-679
    51Reserve Garden
    52MUNICIPAL GAZETTE,1879:86-89
    53工部局档案U1-14-5688。
    54工部局档案U1-14-5138。
    55The 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基督教青年会。这里指Foreign 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 of shahghai.上海外人基督教青年会。
    56原文为“the building will be solely used as a club building of the sole use of the YMCA,and not as a place of public entenainmcnt inany form.”工部局档案U1-14-5766
    57原文为“this would bring the building into the category of a public building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t and an ordinary public buiIding would onIy be a matter of degree and it would be necessary to apply the Building Rules governing such public buildings.”工部局档案U1-14-5766
    58工部局档案U1-14-5769
    59工部局档案U1-14-5688“the operation of a cabaret was not intended.”
    60工部局档案U1-14-5769
    61Municipal Gazette.25 JUNE,1926.
    62[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4
    63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租界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570
    64下一节会专门论述。
    65参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租界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571
    66郑祖安.近代上海“花园洋房区”的形成及其历史特色.社会科学.2004(10):93
    67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租界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572
    68工部局档案U1-14-5769
    69孙倩.上海近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及其对公共空间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8:65-66
    70引自孙倩.上海近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及其对公共空间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8:66-67
    71公董局第490号领事署令。1938年12月29日。
    72参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租界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572
    73郑祖安.近代上海“花园洋房区''的形成及其历史特色.社会科学.2004(10):95
    74郑祖安.近代上海“花园洋房区”的形成及其历史特色.社会科学.2004(10):98
    75对于功能的描述参见郑祖安.近代上海“花园洋房区”的形成及其历史特色.社会科学.2004(10):99
    80《上海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81《上海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84《上海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85《上海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86[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83
    87熊月之、周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58
    88熊月之、周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58
    89 上海市档案馆编.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570
    90 熊月之、周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9
    91 熊月之、周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9
    91 熊月之、周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10
    93 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4
    94 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5
    95 孙倩.上海近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及其对公共空间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8:39
    96 参见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11
    97 参见《上海船舶工业志》大事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98 熊月之、周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265
    99 熊月之、周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173
    100 熊月之、周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173
    101 《上海房地产志》 编纂委员会编.上海房地产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102 参见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54
    103 1941年,T.M.Chang向工务处咨询可否将自己在虹口wayside路489号的住宅改为商店,工务处要求他提出申请时要附上改建的方案.工部局档案U1-14-5749
    104 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56
    105 参见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16-18
    106 参见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19
    107 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租界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567
    108 工部局档案U1-14-5766。
    109 《上海房地产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房地产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110 "With reference to your protest against the erection of a factory in this locality,I have to inform you that the Council has no power to restrict the location of this class of building.”工部局档案U1-14-5688
    111 "It would,however,be difficult to refuse the issue of a permit for the erection of such a building,should the plans comply with the Council's Building Rules." 工部局档案U1-14-5748
    112 工部局档案U1-14-5766
    113 马长林主编.租界里的上海.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05114 1854年8月19日第四次会议,上海市档案馆编.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571 115 上海市档案馆编.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571
    116 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租界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140 117 南京东路690号,德和洋行设计。 118 香港路59号.设计者过养默。 119 汉口路422号,陆谦受设计。
    120 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25
    121 Municipal Gazette.21st May,1925
    122 No.3 of the "Special Rules with Respect to Theatres,":Except with the consent of the Council no such premises in which a stage will be erected and in which scenery will be used,or one intended to used as a Cinematograph Exhibition,shall be constructed underneath or on the top of any part of any other building,nor shall such premises contain living rooms except as provided for under Rule 5.MUNICIPAL NOTIFICATION No.3399,Municipal Gazette.6 August,1925
    123 Municipal Gazette.27 August,1925
    124 钱宗灏等著.百年回望:上海外滩建筑与景观的历史变迁.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
    125 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47
    126 《上海县志》中说:“棋盘结,即九江路、江西路之统称也。”
    127 关于道路网密度的讨论参考孙倩.上海近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及其对公共空间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8:103
    128 C·亚历山大等著.俄勒冈实验.赵冰,刘小虎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39
    130 魏闽.思南路47-48号街坊的整体性保护研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中心区:[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1“大型、带内院的独立式花园住宅(复兴中路505号)、独立式花园住宅(思南路51-95号)、联立式花园住宅(复兴中路533-537号)、联排式住宅(重庆南路256弄4-7号)、新式花园里弄住宅(重庆南路268弄11-17号、19-22号)、新式里弄住宅(万福坊、伟达坊)、现代公寓住宅(思南路95号)”
    1 195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公布的《契税暂行条例》的第八条有“各机关与人民相互间有土地房屋买卖、典当、赠与或交换行为者,均应交纳契税”的规定。
    2 《上海房地产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房地产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3 《上海房地产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房地产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4 到1984年底,对城市私有土地的清理接管全面完成,城市土地全部收归国有,消灭了土地市场。
    5 饶漱石(时任华东局书记)如是说.转引自[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98
    6 熊月之、周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533
    7 包括失业工人、失业店员及其家属共100余万人,贫民65万人,无业游民17万人,逃亡地主10人。
    8 1951年至1954年,每年净迁入21万人。江浙两个上海临省的人民有向上海迁移的传统,在上海外来人口中占大多数,当时对人口的流动和迁徙并未有任何限制,1951年经济的恢复以及1953年“一五”计划的开工迎来外来人口大批的迁入。
    9 1958年1月5日的上海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许建国副市长做了关于“动员城市剩余劳动力支援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报告,“代表们认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让上海市常住人口逐步控制在七百万左右是完全必要的。代表们在讨论中提出各种控制人口增长的办法,如国家工作人员和广大职工带头动员可以回乡的家属、亲友回乡生产,里弄中推广家务服务小组减少雇用保姆和大力提倡节育、提倡晚婚等等。有些代表还批评至今仍有不少企业不遵守国务院规定,任意到农村去招收工人的违法行为,他们要求有关部门迅速订出具体的有效措施,杜绝这个大漏洞。”
    10 熊月之、周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534
    11 朱国栋、王国章.上海商业史.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215-216
    12[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05
    13 熊月之、周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533
    14 《上海房地产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房地产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15 1957年《城市公用事业调查报告》,见上海档案馆档案 A54-2-158。
    16 1956年私房租金一般要高出公房租金30%以上。
    17 通过套配、增配,自1953-1979年27年间共解决居住困难户41万户,人均居住面积从解放初的3.9平方米上升到4.3平方米以上。
    18 1957年《城市公用事业调查报告》,见上海档案馆档案A54-2-158。
    19 A54-2-158,西安市规划局参观小组前来学习(1957)。
    20 《上海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21 《上海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22 《上海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23 《上海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24 参见:《上海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25 即北洋桥、青浦、塘口、南桥、周浦、川沙、朱泾、枫泾、奉城、南汇、崇明、堡镇等。
    26 1958年开始,为适应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按照规划拓宽逸仙路、同济路,在吴淞新建上钢五厂;新辟龙吴路,在吴泾安排炼焦制气厂及建材等工业;改建沪闵路,在原已设立一些机电厂的基础上建设闵行卫星城,安排大型机电工业特别是电站成套设备工厂;利用嘉定城厢建设嘉定卫星城,安排科技大学、科研机构及高精尖工厂;新辟曹安路直达安亭,建设安亭卫星城,安排汽车发动机及大型机电工业;利用松江老城在城西城南辟筑道路,建设松江卫星城,安排轻工业及特种工厂。《上海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27 B257-1-2453-8 上海市城市建设局关于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的主要经验的文件(1961)。
    28 A54-1-79-160上海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关于上海市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住宅建设与旧区改建的规划意见。
    29 根据工业大跃进的形势估计制订的。
    30 《上海计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计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pp379-380
    31 房租支出在职工家庭生活费开支中的比重,从1951年的8.06%降至1989年的0.89%。
    32 B257-1-1764-21上海市城市建设局关于对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的一些意见的文件。
    33 B257-1-1764-21上海市城市建设局关于对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的一些意见的文件。
    34[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30
    35 1954年,市公安局统计,全市有爆炸、易燃、毒害性的危害工厂、仓库等6433家,其中分布市区的6135家,占95%。《上海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36 《上海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37 《上海城市规划志净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38 《上海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39 《上海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40 B257-1-2453-8,上海市城市建设局关于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的主要经验的文件(1961):19
    41 办公用房的使用执行市人民政府制订的《上海市机关使用房屋标准》。
    42 汇丰银行成为上海市政府所在地,公安局的交通管理部门安置在东方汇理银行大楼,麦加利银行大楼成为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的办公楼,[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29
    43 参见上文中“社会基本状况”部分。
    44 熊月之、周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540
    45 《上海日用工业品商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日用工业品商业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6 当时全国城镇平均每千居民有零售商业网点10.1个,上海仍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一倍。
    47 《上海日用工业品商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日用工业品商业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8 上海统计局编.新上海四十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240
    49 B257-1-2453-8 上海市城市建设局关于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的主要经验的文件(1961)p13.
    50 A54-2-150-5 上海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关于洋泾住宅规划的报告(1957)
    51 1957年《城市公用事业调查报告》,见上海档案馆档案 A54-2-158。
    52 1957年民用建筑设计指标中规定每销售人员的营业面积为:肉类20平方米,化妆、西药、日用杂货12平方米,其他15平方米;1956年城市规划暂行定额中规定:每千居民所需要的零售商店售货人员数在50万人到100万人的城市时为14-16人。每售货员所需建筑面积22平方米。1957年《城市公用事业调查报告》,见上海档案馆档案 A54-2-158。
    53 A54-2-158-198 上海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关于检送上海市城市规划定额指标修正意见的报告。
    54 A54-1-65-17国家建设委员会城市建设部关于城市规划几项控制指标问题致上海市建设委员会的通知。
    55 “大炼钢铁”“全民炼钢”是大跃进的重要内容。为了多炼钢铁,弄堂口处的大铁门很多被拆下来扔进各式的据说是可以出钢的高炉里。庆幸的是当时社会治安良好,开放的弄堂没有安全隐患,到80年代,消失了20多年的大铁门被重新装上。参见熊月之、周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537
    56 金瓯卜.建筑设计必须体现大办公城市人民公社的新形式.《建筑学报》.1958.11:34
    57 人民公社“一切公为”思想的影响下,呈现了一些类似的特征:生产和生活相结合;强化集体生活;生活供给包干。
    58 熊月之、周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539
    59 导演丁然,王丹凤、韩非等主演,根据同名滑稽剧改编,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
    60[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28
    61 Marie-Claire Bergere:Choses VUeS sn Chine,转引自[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32
    62 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城乡建筑研究室,上海市规划建筑设计院第二室.上海市居民新村实例调查1950-1962
    63 1957年5月25日,上海市规划建筑管理局《曹杨日辉新村住宅现状综合调查》,见上海档案馆档案A54-2-158-50。
    64 《普陀区志》编纂委员会编.普陀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65 当时面积106.5平方米,从业人员49人,年营业额91万元。
    66[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32
    67 上海档案馆档案 A54-2-151-24上海市建筑管理局关于检送双阳及曹杨2居住小区规划的报告及上海市建设委员会的批复。
    68 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城乡建筑研究室,上海市规划建筑设计院第二室.上海市居民新村实例调查1950-1962
    69 人们的生活内容相对比较单一,简朴。
    70 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城乡建筑研究室.上海市规划建筑设计院第二室.上海市居民新村实例调查1950-1962
    71 卧城就是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其特点是与母城间距离较近,且位于通往母城的主要交通干线上。其职能除以居住为主外,还有起码的生活福利设施,但缺乏工业职能。城内居民大多是母城的通勤职工,每天沿交通线作钟摆式流动。通常生产劳动、文娱生活和部分购物活动利用母城设施解决。卧城是初级形式的卫星城,始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距城10-20公里的郊区。由于卧城规模小,职能有限,对母城依附性强,同时增加了与市中心间的交通压力,故难以真正起到分散与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的作用。
    72 《闵行区志》编纂委员会编.闵行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73[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32
    1 上海市黄浦区志编纂委员会编.黄浦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2“土地批租制度”,英文为“The land leasehold system”或者“The leasehold system”,主要内容为:“批租只涉及土地的使用权,不改变土地的所有权.业主取得的只是某一块土地在一定年限内的使用权,以后业主之间能转让的也仅仅是土地的使用权。而当批租期限届满,承租人就要将这块土地的使用权连同附属其上的建筑物,全部无偿地归还给土地所有权人。”见刘正山《对土地批租制度批评意见的批判--与刘福垣、周其仁等学者商榷》一文。
    3 土地“招拍挂”出让方式包括以下内容: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是指出让方与受让方(土地使用者)通过协议的方式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招标出让土地使用权,是指在规定的期限内,由符合规定的单位或个人(受让人),以书面投标形式,竞投某块土地的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出让方评标决标,择优而取;拍卖出让土地使用权,是指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利用公开场合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主持拍卖指定地块的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出让人发布挂牌公告,按公告规定的期限将拟出让的宗地的交易条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场所挂牌公布,接受竞买人的报价申请并更新挂牌价格,根据挂牌期限截至时的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6:178
    4 《上海计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计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5 孙常敏著《人口转变进程对上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转引自:http://www.popinfo.gov.cn
    6 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产籍管理制度的变化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年以前,属自由迁徙期;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为严格控制期;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半开放期。
    7 《上海计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计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8 文军在《制度、资本与网络上海城市劳动力新移民的系统分析》一文中大致可以把1979年以来移民政策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Huang and Pieke,2003):第一阶段是1979年至1983年,仍然处于政府禁止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阶段;第二阶段是1984年至1988年,政府开始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槭经商务工;第三阶段是1989年至1991年,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就是“劳动力移民”问题开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甚至将其称之为“盲流”,政府也开始觉得有必要实施干预与控制;第四阶段是1992年至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是鼓励农村劳动力移民的,但1994年以后.由于城市下岗失业等问题的增多,许多大城市纷纷加强了对外来移民的控制。17直到2000年前后,随着各地户籍改革的呼声和步伐越来越大,许多省市开始放松对外来人口的管制,部分外来人口中获得合法性“移民”身份认同的人数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劳动力移民的增长。
    9 参见文军著《制度、资本与网络:上海城市劳动力新移民的系统分析》一文。
    10 见《东方早报》2006年11月09日,转引自:http://news.sina.com.cn/c/2006-11-09/024010448456s.shtml
    11 孙常敏著《人口转变进程对上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转引自:http://www.popinfo.gov.cn
    12 1986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内容参见《上海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14[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76
    15 邓小平同志认为.浦东的开发开放晚了:“浦东如果象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现在的浦东开放只能进不能退,而且你们也没有退路。浦东开发是晚了,这是件坏事,但也是好事,你们可以借鉴广东的经验,可以搞得好一点,搞得现代一点,起点可以高一点。后来居上,我相信这一点。”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邓小平与上海改革开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
    16 1992年,根据新编制的浦东新区总体规划,将浦东原周家渡、陆家嘴、高桥3个分区扩大为外高桥-高桥、庆宁寺-金桥、陆家嘴-花木、北蔡-张江、周家渡-六里5个分区.使中心城共划分为13个分区。
    17 《上海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18 100×100米的街区,对应的路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公里,100×200米的街区,对应的路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5公里,200×200米的街区,对应的路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2公里。
    19 《上海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20 《上海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21 《上海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22 最早的里弄住宅的更新实践是蓬莱路303弄的老式里弄改造。
    23 当时的斜徐路第三居委会所在地块的简称。
    24 外资企业中国海外建筑工程公司(现中海集团)组建的项目公司。
    28 上海市建委编撰.《上海建设(1991-1995)》.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610
    26 徐明前.城市的文脉:上海中心城旧住区发展方式新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172
    27 政策内容详见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编《上海市房地产管理文件汇编1996》,1997:61-63
    28 在实际操作中,开发建设的住宅类型由开发商决定,在城市中心区开发商多开发中高档住宅为主,以获得较高利润,原住民普遍难以承受高房价,大都只能选择异地安置的方式。
    29 http://house.sohu.com/news/2000-12-26/12412.html
    30[沪建城(2001)第0068号文]。
    31 缪朴.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及对策.时代建筑.2004(5)
    33 刘华钢.广州城郊大型住区的形成及其影响.城市规划汇刊,2003(5):77-80
    34 钟波涛针对目前居民选择住处所关心的问题、住区的封闭是否有利于居民的安全,能否促进居民之间的交往行为来设计问卷,随机问卷访问分别于2002年11月17日在深圳蔚蓝海岸居住小区一、二期和2003年1月6日在百仕达花园一、二期进行,调查居民对于住区封闭和相关问题的看法,共取得问卷178份。见钟波涛.城市封闭住区研究,建筑学报,2003(9):15
    35 钟波涛.城市封闭住区研究,建筑学报,2003(9):15
    36 引自钟波涛.城市封闭住区研究,建筑学报,2003(9):16
    37 同上。
    38 熊月之、周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575
    39 王志平主编.当代上海经济发展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3
    40 《上海计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计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449
    41 1990年以来,中央政府给予浦东的开放诸多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允许外国企业在浦东新区开办百货商店、超级商场等第三产业。即给外资商业企业零售权、百货商品进口权、收购出口权、外汇调剂权以及部分进口日用品内销酌情减征关税和企业所得税优惠等。熊月之、周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586
    42 参见日建设计国际部(新加坡).上海新天地.建筑创作,2002(11):18
    43 莫天伟,岑伟.新天地地段--淮海中路东段城市旧式里弄再开发与生活形态重建.城市规划汇刊,2001(4):2
    44 参见顾军.新天地修建性详细规划.北京规划建设,2004(1):158-160
    45 日建设计国际部(新加坡).上海新天地.建筑创作,2002(11):18
    46 参见同乐坊网站,www.thencwfactories.com
    4 参邢琰.政府对混合使用开发的引导行为.规划师.2005(7):78
    5 参邢琰.政府对混合使用开发的引导行为.规划师.2005(7):78
    6 Rowley,A.Planning mixed-use development:issues and practice.London:Royal Institution of Chartered Surveyors,1998
    7 候丽.美国“新”区划政策的评介.城市规划学刊.2005(3):36-42
    8 同上。
    9 参见候丽.美国“新”区划政策的评介.城市规划学刊.2005(3):36-42
    10 一个致力于促进宜居社区建设的非盈利组织。
    14 A zero lot line building is a building that abuts one side lot line of a zoning lot and does not abut any other building on an adjoining zoning lot.
    15 在曼哈顿一区Murray街以南,和东面的延长段,以及布鲁克林桥区域,1977年1月前建造的建筑也在适用范围内。
    16 Cit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New York City.NYC ZONING RESOLUTION Web Version.http://www.nyc.gov/html/dep/html/zone/zonetext.shtml,February 28,2007.
    17 候丽.美国“新”区划政策的评介.城市规划学刊,2005,3:39
    18 the City Planning Commission。
    21 "an Ml District is paired with a Residence District." 见Cit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New York City.NYC ZONING RESOLUTION Web Version。http://www.nyc.gov/html/dcp/html/zone/zonetext.shtml,117-11
    22 Long Island City Rezoning:Executive Summary- updated October2,2001http://home2.nyc.gov/html/dcp/html/lic/lic5.shtml
    23 范润生.传统区划与区划改良:浅谈美国城市开发控制机制的核心内容.规划师.2002,2:71
    24[美]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第五版).张景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44
    25 Performance Zoning,或者Performance-based Zoning,有译成示范分区,见约翰·M·利维的《现代城市规划》,有译成业绩为基础的区划,见候丽《美国“新”区划政策的评介》一文,这里译作“实效区划”。
    26 参候丽.美国“新”区划政策的评介.城市规划学刊.2005(3):36-42
    27[美]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第五版).张景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44
    28 王晓川.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的调控.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63
    29 参王晓川.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的调控.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63
    30 张俊.英国的规划得益制度及其借鉴.国外规划研究.2005(3):49-54
    31 许瑞生.赖慧芳.规划政策指引:规划控制和实施的一种工具--从英国制定“伦敦政策指引”中得到的启示.国外城市规划.1999(3):38-40
    35 亚特权是指非权力结构中生成的而是通过财富购买下来的。
    36 李振宇·城市·住宅.城市:柏林与上海住宅建筑发展比较(1949-2002).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04
    37 Baunutzungsverordnung(BauNVO),§ 4a,http://www.arch-geiger.de/html/s_baunvo.htm,原文为:"Gebiete zur Erhaltung und Entwicklung der Wohnnutzung(besondere Wohngebiete)(1) Besondere Wohngebiete sind(u|¨)berwiegend bebaute Gebiete,die aufgrund ausge(u|¨)bter Wohnnutzung und vorhandener sonstiger in Absatz 2 genannter Anlagen eine besondere Eigenart aufweisen und in denen unter Ber(u|¨)cksichtigung dieser Eigenart die Wohnnutzung erhalten und fortentwickelt werden soil.Besondere Wohngebiete dienen vorwiegend dem Wohnen;sie dienen auch der Unterbringung von Gewerbebetrieben und sonstigen Anlagen im Sinne der Abs(a|¨)tze 2 und 3,soweit diese Betriebe und Anlagen nach der besonderen Eigenart des Gebiets mit der Wohnnutzung vereinbar sind.(2) Zul(a|¨)sig sind 1.Wohngeb(a|¨)ude,
    2.L(a|¨)den,Betriebe des Beherbergungsgewerbes,Schank- und Speisewirtschaften,
    3.sonstige Gewerbetriebe,
    4.Gesch(a|¨)und B(u|¨)rogeb(a|¨)ude,
    5.Anlagen f(u|¨)r kirchliche,kultureile,soziale,gesundheitliche und sportliche Zwecke.(3)Ausnahmsweise k(o|¨)nnen zugelassen werden 1.Anlagen f(u|¨)r zentrale Einrichtungen der Verwaltung,2.Vergn(u|¨)gungsst(a|¨)tten,soweit sie nicht wegen ihrer Zweckbestimmung oder ihres Umfangs nur in Kemgebieten allgemein zul(a|¨)ssig sind,3.Tankstellen.(4) F(u|¨)r besondere Wohngebiete oder Teile soicher Gebiete kann,wenn besondere st(a|¨)dtebauliche Gr(u|¨)nde dies rechtfertigen(§9 Abs.3 des Baugesetzbuchs),festgesetzt werden,dass 1.oberhalb eines im Bebauungsplans bestimmten Geschosses nur Wohnungen zul(a|¨)ssig sind oder 2.in Geb(a|¨)uden ein im Bebauungsplan bestimmter Anteil der zul(a|¨)ssigen Geschossfl(a|¨)che oder eine estimmte Gr(o|¨)βe der Geschossfl(a|¨)che f(u|¨)r Wohnungen zu verwenden ist."。
    38[德]沙尔霍恩、施马沙伊特.城市设计基本原理:空间-建筑-城市(Raum-Haus-Stadt).陈丽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62
    39 Baunutzungsverordnung(BauNVO),§ 4a、§ 7,http://www.arch-geiger.de/html/s_baunvo.htm
    40 Senatsverwaltung f(u|¨)r Bau-und Wohnungswesen(Hg.):Wohnungsbau der 90er Jahre in Berlin,S.209
    41 参考李振宇.城市·住宅·城市:柏林与上海住宅建筑发展比较(1949-2002).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72-173
    42 Baunutzungsverordnung(BauNVO),§17,http://www.arch-geiger.de/html/s_baunvo.htm.参考《城市设计基本原理:空间-建筑-城市》一书中的相关译文。
    43 参见[德]沙尔霍恩、施马沙伊特.城市设计基本原理:空间-建筑-城市(Raum-Haus-Stadt).陈丽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65
    44 钱圣豹.西方混合区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21世纪我国城市的功能整合及其趋向.现代城市研究.1997(4):23
    45 黄鹭新.香港特区的混合用途与法定规划.国外城市规划,2002(6):50
    46 香港土地面积仅1103多平方公里,而且其中有约80%是坡度很高的山地和无人居住的小岛。
    47 Outline Zoning Plans。相当于中国内地的“分区规划”阶段,比例通常为1:5000-1:10000。
    48 法定图则共有三种,分区计划大纲图(Outline Zoning Plan,OZP)、发展审批地区图(Development Permission Area Plan,DPA Plan)以及市区重建局发展计划图(Development Scheme Plan,DSP)。
    49 说明书旨在反映图则上各类土地用途地带的规划意向和目的,虽然并非图则的一部分,但却是图则的重要元素。
    50 always permitted Uses.
    51 即R(A)用地。
    52 见OZP附件中《注释》部分对于适用范围的叙述,http://www.ozp.tpb.gov.hk/pdf/S_H6_14_sc.pdf
    53 同上。
    54 黄鹭新.香港特区的混合用途与法定规划.国外城市规划,2002,6:50
    55 港岛规划区第6区铜锣湾分区计划大纲核准图编号S/H6/14,其中仅商业/住宅与住宅(甲类)用地的第一栏、第二栏功能为完整内容,http://www.ozp.tpb.gov.hk/pdf/S_H_14sc.pdf
    62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编著.上海城市规划管理实践: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城市规划管理探索.北京:中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28
    63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编著.上海城市规划管理实践: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堀市规划管理探索.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9
    64 同上。
    65 引自《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七章。
    66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编著.上海城市规划管理实践: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城市规划管理探索.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35
    77 张仁俐,赵旭等.当前居住区公建配套标准的制订.城市规划汇刊.2001(3):44
    78 同上。
    1[美]伊利尔·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顾启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美]E·希尔斯著.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6 见《华尔街日报》2005年5月16日报道《美国城镇不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需求》。
    7 尽管有一部分老人仍愿意骑自行车,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带来的身体机能的衰退,自行车对老年人来说不是一种安全的交通方式。
    12 Urban Land Institute。Nucd-Use Development Handbook。Urban Land Institute,2003:4-7
    13 尽管两种功能也构成了功能的混合,但是由于两种功能的混合的问题相对简单,不足以反映出混合功能
    19 Urban Land Institute。Mixed-Use Development Handbook。Urban Land lnstitute,2003:28
    20 参见邢琰.规划单元开发中的土地混合使用规律及对中国建设的启示.北京:清华大学,2005,6:53;Urban Land Institute.Mixed-Use Development Handbook.Urban Land Institute,2003:37-38
    21 参考Urban Land Institute.Mixed-Use Development Handbook.Urban Land Institute,2003:38
    27 邵德华.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互动机制探析.北京规划建设.2002(3):34
    28 王昊.经营城市.再造水乡:探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方法.城市规划,2002,(11)
    29 高晓路,浅见泰司.市场学方法与城市规划研究.城市规划,2002,(5)
    30 上海法租界西区的街区尺度也比较大,道路网密度较低,但是由于街块内部的弄堂路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街区的尺度感,弥补了道路网密度不足。
    31 参见王召森.规划道路网密度指标调整之思考.城市交通,2004(3):47
    32 见赵燕菁.从计划到市场:城市微观道路--用地模式的转变.城市规划.2002(10):25
    33 赵燕菁.从计划到市场:城市微观道路--用地模式的转变.城市规划.2002(10):25
    34 规划单元开发的理念在1960年提出,主要是指在规模较大(多街区或多地块)的土地开发中,管理部门对地块的人口密度、开放空间、交通和公共设施等进行控制,而对于土地混合功能开发在区位选择、建筑形式、规划设计等方面灵活对待,更大限度的由市场条件、基地条件和开发商来做出弹性的计划。规划单元开发多用于大规模、高密度开发的城市次要区域或边缘区,与传统的区划方法相比更具灵活性和积极性,相对于单一街区和地块的开发具有更大的弹性,许多PUD条例都鼓励土地的混合功能开发,有利于促进整个地块内的功能混合的形成。
    35 C·亚历山大等著.俄勒冈实验.赵冰,刘小虎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39
    36 Jonathan Barnett.The Introduction to Urban Design,New York,1987
    37 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8 参见何子张.城市空间生产理念下的城市设计.规划师.2004(3):79
    39 何子张.城市空间生产理念下的城市设计.规划师.2004(3):78
    40 Nuisance,这里借用公共租界管理中自由裁量的“妨害”控制的说法。
    41 见第6章上海市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一节。
    42 “活性用地”的兼容范围为:居住用地、一类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公共绿地、非污染无危险的仓储用地。
    43 刘金东.试论城市用地定性的弹性模式.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128-129
    2 参见王荣顺《建筑师应该恪守职业道德》一文,原载《中国建设报》,2005年6月17日,http://www.landscapecn.com/edu/news/detail.asp?ID=25704
    3 马强.走向“精明增长”:从“小汽车城市”到“公共交通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8:254-255
    5 “增加公共绿地、公共活动空间.降低建筑容量,控制高层建筑”,
    6 参万勇.论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调谐机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5,12:140
    7 参见万勇.论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调谐机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5,12:141
    8 参邢琰.政府对混合使用开发的引导行为.规划师.2005(7):78
    1 Adrienne Schmitz,Jason Scully.Creating Walkable Places:Compact Mixed-Use Solutions.Urban Land Institute,2006
    2 Andre Sorensen,Peter J.Marcotullio,and Jill Grant.Towards Sustainable Cities:EastAsian,North American,and European Perspectives on Managing Urban Regions.Ashgate Publishing,2004
    3 Andy Coupland.Reclaiming the City:Mixed-use Development.London:E&Fn Spon,1997
    4 Angotti,T.& Hanhardt,E.Problems andprospects for healthy mixed-use communities in New York City.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2001,16(2):145-154
    5 Allan B.Jacobs.Great Streets.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95
    6 Berliner Festspiele GmbH and Architektenkammer Berlin.Berlin:Open City.Berlin:Nicolai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GmbH,2001
    7 Bryan E.Powell.LAW:Making the Most of Mixed-Use Opportunities.http://www.buildernewsmag.com/viewnews.pl?id=421,accessed June 28,2007
    8 Bristow R.Land-use Planning in Hong kong:History,Policies and Procedur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9 C.A.Doxiadis.Ekis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
    10 Chengri Ding,Richard D.Bingham.Beyond Edge Cities:Job Decentralization and Urban Sprawl.Urban Affairs Review,2000.6:837-855
    11 Cit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New York City.NYC ZONING RESOLUTION Web Version.http://www.nyc.gov/html/dcp/pdf/zone/allarticles.pdf,2007
    12 Congress for the New Urbanism.Charter of The New Urbanism.New York:McGraw-Hill Professional,1999
    13 Cox S.in association with Ordening Z & Advies.Mixed Uses in Buildings,Blocks and Quarters.Luxembourg: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1994
    14 Dan Chiras,Dave Wann.Superbia!:31 ways to create sustainable neighborhoods.New Society Publishers,2003
    15 David Harvey.The Urban Experience.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9
    16 Dirk Laubner.Berlin:aus der luft Fotografiert.Berlin:Nicolai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GmbH,2003
    17 Duany,Andres,Elizabeth Plater-Zyberk,JeffSpeck.Suburban Nation:the rise of sprawl and the decline of the American dream.New York:North Point Press,2000
    18 Eric Hopenbrouwer,Eric Louw.Mixed-use Development:Theory and Practice in Amsterdam's Eastern Dockland.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Vol.13,No.7,October 2005:968-983
    19 ECTP.New Charter of Athens:the principles of ECTP for the planning of cities.London:ECTP,1998
    20 Fred Jarvis.Site Planning and Community Design For Great Neighborhoods.NAHB,1993
    21 GarvinAlexander.The American city:Whatworks,what doesn't.NewYork:McGraw Hill,2002
    22 Gwendolyn Hallsmith.The Key to Sustainable Cities:Meeting Human Needs,Transforming Community Systems.New Society Publishers,2003
    23 Herbert Girardet.Creating Sustainable Cities.Green Books,2006
    24 Hildebrand Frey.Designing the City:Towards a More Sustainable Urban Form.London:Architectural Press,2004
    25 Jane Jacobs.The Death and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New York:Random House,1961
    26 Jill Grant.Encouraging mixed-use in practice.http://www.smartgrowth.umd.edu/IntemationalConference/ConferencePapers/Grant-MixedUs ePractice_DateNA.pdf,accessed June 28,2007
    27 Jill Grant.Planning the Good Community:New Urbanisms in 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Routledge,2006
    28 Jill Grant.Mixed use in theory and practice:Canadian experience with implementing a planning principl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2002.1
    29 Joel Garreau.Edge City." Life on the New Frontier.Anchor,1992
    30 John Barry Cullingworth,Vincent Nadin.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in the UK,14th Edition.London:Routledge,2006
    31 Jonathan Barnett,F.Kaid Benfield,Paul Farmer,Shelley Poticha,Robert Yaro,Armando Carbonell.Smart Growth in a Changing World.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2007
    32 Ketz,Peter.The New Urbanism:Toward an Architecture of Community.New York:McGraw-Hill,1994
    33 Kevin Lynch.Good City Form.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84
    34 Kevin Lynch.The Image of the City.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60
    35 Kian Tajbakhsh.The Promise of the City:Space,Identity,and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Social Thought.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
    36 Leo van den Berg,Peter M.J.Pol,Willem van Winden,Paulus Woets.European Citie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Ashgate Publishing,2005
    37 Lewis Mumford.The City in History:Its Origins,Its Transformations,and Its Prospects.Harvest Books,1968
    38 Laura Wolf-Powers.Up-Zoning New York City's Mixed-Use Neighborhoods:Property-L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Anatomy of a Planning Dilemma.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2005.4:379-393
    39 Mike Jenks and others.The Compact City:A sustainable Urban Form ?.London: Routledge,1996
    40 Mike Jenks.Achieving Sustainable Urban Form.London:Spon Press,2000
    41 Mike Jenks.Compact Cities:Sustainable Urban Form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London:Routledge,2001
    42 Mario Gandelsonas.X-Urbanism:Architecture and the American City.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9
    43 Michael Neuman.Planning,Governing,and the Image of the City.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1998.9:61-71
    44 Michael Parfect,Gordon Power.Planning for Urban Quality:Urban Design in Towns and Cities.London:Routledge,1997
    45 Michael Southworth,Eran Ben-Joseph.Streets and the Shaping of Towns and Cities.Washington:Island Press,2003
    46 Nan Ellin.Integral Urbanism.London:Routledge,2006
    47 National Capital Planning Authority-Australia and Better Cities Program-Australia.Facilitating Mixed Use Development.Canberra,Australia:A.G.ES.,1995
    48 Paul Zykofsky.Building Livable Communities with Transit.http://www.lgc.org/freepub/land_use/articles/buildcomm/page01.html,accessed May 21,2007
    49 Peter Calthorpe.The Next American Metropolis:Ecology,Community,and the American Dream.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7
    50 Peter Calthorpe,William Fulton.The Regional City.Washington:Island Press,2001
    51 Peter Jones,Marion Roberts,Linda Morris.Rediscovering Mixed-Use Streets:The Contribution of Local High Streets to Sustainable Communities.Policy Pr,2007
    52 Peter Katz.The New Urbanism:Toward an Architecture of Community.McGraw-Hill Professional,1993
    53 Peter Newman,Jeffrey Kenworthy.Sustainability and Cities:Overcoming Automobile Dependence.Washington:Island Press,1999
    54 Philip R.Berke,David R.Godschalk,and Edward J.Kaiser with Daniel A.Rodriguez.Urban Land Use Planning.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06
    55 Planning Department HongKong."Business " Zone Concept and Guidelines for Rezoning of Industrial Land,2000
    56 P.P.Karan,Kristin Stapleton.The Japanese City.Kentucky: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97
    57 Richard Bingham.Beyond Edge Cities.London:Routledge,1997
    58 Robert Brueqmann.Sprawl:A Compact Histor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6
    59 Roger Zetter,Georgia Butina Watson.Designing Sustainable Citie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Ashgate Publishing,2006
    60 Rowley,A.Mixed-use development:Ambiguous concept,simplistic analysis and wishful thinking?.Plann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11(1),1996:85-97
    61 Rowley,A.Mixed-use development:concept and realities.London:Royal Institution of Chartered Surveyors,1996
    62 Rowley,A.Planning mixed-use development:issues and practice.London:Royal Institution of Chartered Surveyors,1998
    63 Sim Van der Ryn,Peter Calthorpe.Sustainable Communities:A New Design Synthesis for cities,Suburbs,and Towns.Sierra ClubBooks,1991
    64 Smart Growth Network.About smart growth,http://www.smartgrowth.org/about/default.asp.accessed June 8,2007
    65 Sorensen,Andre.The Making of Urban Japan:Cities and Planning from Edo to the 21st century.London:Routledge,2002
    66 Spiro Kostof.The City Shaped." Urban Patterns and Meanings Through History.Bulfinch Reprint edition,1993
    67 Spiro Kostof.The City Assembled:The Elements of Urban Form Through History.Thames & Hudson Reprint edition,2005
    68 S.S.Y.Lau,R.Giridharan and S.Ganesan.Multiple and intensive land use:case studies in HongKong.Habitat International Volume 29,Issue 3,2005.9:527-546
    69 Stephe Marshall.Streets and Patterns:The Structure of Urban Geometry.London:Routledge,2004
    70 The Jerde Partnership.Building Type Basics for Retail and Mixed-Use Facilities.Wiley,2004
    71 Thomas Sieverts.Cities Without Cities:Between Place and World,Space and Time,Town and Country.London:Routledge,2005
    72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Mixed use development,practice and potential.http://www.communities.gov.uk,accessed May 8,2007
    73 Urban Land Institute.Mixed-Use Development Handbook.Urban Land Institute,2003
    74 Victor Gruen.Centers for the Urban Environment:Survival of the Cities.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Inc,1973
    75 Westminster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Committee.Unitary Development Plan.http://www3.westminster.gov.uk/udp/adopted/full/chap4/psp2.cfm,accessed June 8,2007
    76 William C.Wheaton.DISPERSED EMPOYMENT,COMMUTING AND MIXED LAND-USE IN MODERN CITIES.MIT Center for Real Estate,2002
    1[丹麦]拉斯穆生.城镇与建筑.宋伯钦译.台北:台隆书店,1972.(S.E.Rasmussen.Towns and Buildings)
    2[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Gehl,Jan.Life Between Buildings Using Public Spaces.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Inc,1987)
    3[丹麦]杨·盖尔.新城市空间.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德]R·克里尔.城市空间.钟山,秦家濂,姚远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Krier,Rob.Urban Space.New York:Rizzoli International,1979)
    5[德]沙尔霍恩,施马沙伊特.城市设计基本原理:空间-建筑-城市(Raum-Haus-Stadt).陈丽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俄]瓦西里·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李政文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7[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8[法]梅朋、傅立德著.上海法租界史.倪静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9[法]莫里斯·哈布瓦赫.社会形态学.王迪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11[加]约翰·彭特.美国城市设计指南:西海岸五城市的设计政策与指导(Design Guidelines in American Cities." A Review of Design Policies and Guidance in Five West Coast Cities).庞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2[美]A·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黄兰谷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3[美]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4[美]安东尼·M·奥罗姆,陈向明.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曾茂娟、任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5[美]彼得.卡尔索普,威廉.富尔顿.区域城市:终结蔓延的规划.叶齐茂,倪晓晖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6[美]C·亚历山大等著.俄勒冈实验(TThe Oregon Experiment).赵冰,刘小虎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17[美]C·亚历山大.建筑的永恒之道(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赵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18[美]C·亚历山大.城市并非树形.严小婴译.建筑师.1986(总24)
    19[美]城市土地协会编.联合开发:房地产开发与交通的结合.郭颖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0[美]Edward W·Soja.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1[美]Francis.D·K·CHING.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Architecture:Form、Jpace &Order).王德生、唐真真译.台北:六合出版社,1986.
    22[美]霍塞.出卖的上海滩.纪明译.商务出版社,1962.
    23[美]J·R·安德森.认知心理学.杨清、张述祖等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24[美]凯文·林奇.城市的意象.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5[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黄艳译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6[美]科林·格罗根·莫尔,谢里尔·西斯金.住宅单元规划开发与实践.董苏华,郑建民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7[美]科林·罗,弗瑞德·科特.拼贴城市.童明译.李德华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8[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9[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0[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1[美]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段炼、吴敏、子羽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2[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3[美]迈克尔·索斯沃斯,伊万·本-约瑟夫.街道与城镇的形成.李凌虹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4[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5[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6[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7[美]伊利尔·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顾启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8[美]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第五版).张景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9[美]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0[日]谷口汎邦.城市再开发.马俊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1[日]浅见泰司编著.居住环境:评价方法与理论.高晓路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2[日]青山吉隆编.图说城市区域规划.王雷,蒋恩,罗敏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43[日]日本建筑学会编.建筑企划论:建筑的软体技术.黄志瑞等译.台北:建筑情报季刊杂志社,1999.
    44[挪威]诺伯格.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45[瑞士]弗朗茨·奥斯瓦德,彼得·贝克尼.大都市设计方法:网络城市.孙晶、乐沫沫译.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46[意]Aldo Rossi.城市建筑学(L'architecture de la citta).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7[意]布鲁诺·赛维.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张似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48[意]L·贝纳沃罗.世界城市史.薛钟灵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9[意]伊塔洛·卡尔维诺.命运交叉的城堡.张宓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50[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1[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2[英]大卫·路德林,尼古拉斯·福克.营造21世纪的家园:可持续的城市邻里社区(Building the 21st Century Home:The sustainable urban neighbourhood).王健,单燕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3[英]大卫.尼科尔.中世纪生活(History of Medieval Life).曾玲玲,殷小平,张小贵译.太原:希望出版社,2006.
    54[英]伊恩·本特利等.建筑环境共鸣设计.纪晓海,高颖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55[英]F·吉伯德等.市镇设计.程里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Fredderik Gibberd.Town Design.London:The Architectural Press,1970;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Urban Design:The Architecture of Towns and Cities.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65)
    56[英]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Green Dimensions).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7[英]理查德·罗杰斯,菲利普·古姆齐德简。小小地球上的城市(Cities for a small planet).仲德崑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8[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主义与后现代主义(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9[英]迈克·詹克斯等编著.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The Compact City:A sustainable Urban Form?).周玉鹏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0[英]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Urban Planning Theory since 1945).李白玉,陈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1[英]P.霍尔.城市和区域规划.邹德慈、金纪元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62[英]史蒂文·蒂耶斯德尔,蒂姆·希思,[土]塔内尔·厄奇.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Revitalizing Historic Urban Quarters).张玫英,董卫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3[英]W·鲍尔.城市的发展过程.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1 曹聚仁.上海春秋.北京:三联书店,2007.
    2 常青主编.大都会从这里开始:上海南京路外滩段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3 陈从周,章明.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上海:三联书店,1988.
    4 陈友华,赵民主编.城市规划概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5 陈映芳主编.棚户区:记忆中的生活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 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7 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
    8 高毅存.城市规划与城市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9 葛元煦,黄士权、池志潋.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0 古儒郎,林海华.中国虚构地产(UNREAL ESTATES OF CHINA).香港:MAP BOOK PUBLISHERS,2007.
    11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7.
    12 胡俊.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13 黄承元,周振明.城市社会心理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
    14 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5 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4.
    16 黄志宏.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6,5.
    17 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城乡建筑研究室.上海市规划建筑设计院第二室.上海市居民新村实例调查 1950-1962
    18 蒋涤非.城市形态活力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9 蒯世勋等编著.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20 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1 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22 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3 李浩.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与适应:控制指标调整的制度建设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4 李强,杨开忠.城市蔓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5 李振宇.城市·住宅·城市:柏林与上海住宅建筑发展比较(1949-2002).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2.
    26 刘培哲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21世纪议程.气象出版社,2001,2.
    27 卢卫.居住城市化:人居科学的视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28 罗岗.想象城市的方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9 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
    30 马长林主编.租界里的上海.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1 马强.走向“精明增长”:从“小汽车城市”到“公共交通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8.
    32 钱宗灏等著.百年回望:上海外滩建筑与景观的历史变迁.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3 《上海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34 《上海房地产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房地产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35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组著.上海棚户区的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
    36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编著.上海城市规划管理实践: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城市规划管理探索.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7 上海市档案馆编.城市记忆:上海历史发展档案图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38 上海市档案馆编.档案里的上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39 上海市档案馆编.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The Minutes of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0 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租界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41 上海市黄浦区志编纂委员会编.黄浦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42 沈玉麟编.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3 孙施文.城市规划哲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4 唐华.美国城市管理:以凤凰城为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5 童明.政府视角的城市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6 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47 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48 王晓川.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的调控.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49 王雅林主编.城市休闲:上海、天津、哈尔滨城市居民时间分配的考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0 王雅林,董鸿扬.构建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51 王郁.城市管理创新:世界城市东京的发展战略.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52 王志平主编.当代上海经济发展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3 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54 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55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6 吴亮.老上海:已逝的时光.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57 惜珍.上海的马路.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
    58 夏军,马西恒等.人类汇聚与现代文明.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5.
    59 夏南凯主编.城市经济与城市开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7.
    60 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61 香港规划署.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http://www.pland.gov.hk/index.html,2005,1
    62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63 熊月之,高纲博文主编.透视老上海.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4 熊月之,周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65 熊月之,周武主编.海纳百川:上海城市精神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6 徐明前.城市的文脉:上海中心城旧住区发展方式新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67 薛理勇.旧上海租界史话.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68 张捷,赵民.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9 张晓春.文化适应与中心转移:近现代上海空间变迁的都市人类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70 张驭寰.中国城池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71 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72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邓小平与上海改革开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3 诸大建.管理城市发展: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管理模式,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74 诸大建.建设绿色都市:上海21世纪可持续发展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75 朱国栋,王国章.上海商业史.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76 承载,吴健熙编.老上海百业指南:道路机构厂商住宅分布图.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7.
    77 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78 张伟等.老上海地图.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10.
    79 上海市测绘院编制.上海市社区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2001,2.
    80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百年上海.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8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鸟瞰上海.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82 郑祖安.老上海十字街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8.
    1 陈文彬.近代化进程中的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研究(1908-1937):[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4,4.
    2 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1999,12.
    3 孙倩.上海近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及其对公共空间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8.
    4 田野.转型期中国城市不同阶层混合居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5,6.
    5 万勇.论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调谐机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5,12.
    6 魏闽.思南路47-48号街坊的整体性保护研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中心区:[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3.
    7 翁雷文.城市土地混合使用导论:[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1990,3.
    8 肖亮.城市街区尺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2.
    9 邢琰.规划单元开发中的土地混合使用规律及对中国建设的启示:[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5,6.
    10 徐雷.管束性城市设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4,5.
    11 于文波.城市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探寻符合社会原则的社区空间:[博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5,4.
    12 庄宇.城市空间混合使用的基础研究:行为环境和形态构成的探索:[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1993.
    1 曹传新.对《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透视和反思.规划师.2002(10):58-61
    2 陈国贲.城市的内在混合性:一项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批评.江苏社会科学.2005(3):193-198
    3 陈正书.近代上海城市土地永租制度考源.史林.2002(1)
    4 邓颖民,段川.深圳盐田区混合性居住街区更新探索.规划师.2006(6):22-24
    5 杜佳,胡争艳,王丽丹.新城市主义与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华中建筑.2005(6):116-117
    6 范润生.传统区划与区划改良:浅谈美国城市开发控制机制的核心内容.规划师.2002(2):70-72
    7 傅十和,曹振良.浅议房地产市场的政府干预和调控.中国房地产.1999(3):13-15
    8 高晓路,浅见泰司.市场学方法与城市规划研究.城市规划.2002(5).
    9 龚清宇.经济全球化语境下的紧凑发展与城市多样性.规划师.2002(2).
    10 韩笋生,秦波.借鉴“紧凑城市”理念,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国外城市规划.2004(6):23-27
    11 何子张.城市空间生产理念下的城市设计.规划师.2004(3):78-80
    12 贺从容.《考工记》模式与希波丹姆斯模式中的方格网之比较.建筑学报.2007(2):65-69
    13 黄大田.利用非强制性城市设计引导手法改善城市环境-浅析美、曰两国的经验.城市规划,1999(6).
    14 黄琲斐,肖健.以弗莱堡市为例看当今欧洲城市新区发展趋势.建筑学报.2004(2):80-84
    15 黄鹭新.香港特区的混合用途与法定规划.国外城市规划,2002(6):49-52
    16 黄毅.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开发的机遇与挑战.城市问题.2008(3):35-37
    17 黄毅.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功能混合与分区研究.山西建筑.2007(12):35-37
    18 洪铁城.日本的城市道路规划.规划师.2005(7):118-122
    19 候丽.美国“新”区划政策的评介.城市规划学刊.2005(3):36-42
    20 李长君,李永君,杨春凯.现代城市广场形态特质分析.规划师.2002(3).
    21 李麟学,吴杰.可持续城市住区的理论探讨.建筑学报.2005(7):41-43
    22 李小敏.美国+英国+日本+台湾:公众参与架构下的社区设计.北京规划建设.2005(6):66-68
    23 李志明.从“协调单元”到“城市编织”:约翰波特曼城市设计理念的评析与启示.新建筑.2004(5):82-85
    24 梁江、孙晖.唐长安城市布局与坊里形态的新解.城市规划.2003(1):77-82
    25 刘滨谊,王晓鸿.复合性都会再开发计划:以六本木新城为例.规划师,2006(1):99-101
    26 刘东洋.街道的挽歌.城市规划,1999(3):61-63
    27 刘华钢.广州城郊大型住区的形成及其影响。城市规划汇刊,2003(5):77-80
    28 刘家麒.香港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及其应用.国外城市规划,1991(4):27-31
    29 刘金东.试论城市用地定性的弹性模式.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127-129
    30 罗小未.上海新天地广场:旧城改造的一种模式.时代建筑,2001(4):21-29
    31 吕海虹,张杰.也谈城市街区:读C.莫丁《城市设计:绿色尺度》有感.世界建筑.2001(6):75-77
    32 马强,徐循初.“精明增长”策略与我国的城市空间扩展.城市规划汇刊.2004(3):16-22
    33 毛海虓,黄瑾.美国面向老龄社会的城市交通对策以及对中国的启示.国际城市规划.2006(4):90-92
    34 毛蒋兴,阎小培.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交通模式关系研究.规划师.2002(7):69-72
    35 缪朴.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及对策.时代建筑.2004(5):48-52
    36 莫天伟,岑伟.新天地地段--淮海中路东段城市旧式里弄再开发与生活形态重建.城市规划汇刊.2001(4):1-3
    37 戚冬瑾,周剑云.“住改商”与“住禁商”:对土地和建筑物用途转变管理的思考.规划师.2006(2):66-68
    38 钱林波.城市土地利用混合程度与居民出行空间分布:以南京主城为例.城市研究.2000(3):7-10
    39 钱圣豹.西方混合区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21世纪我国城市的功能整合及其趋向.现代城市研究.1997(4):20-24
    40 邱建华.交通方式的进步对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规划的影响.规划师.2002(7):67-69
    41 任春洋.高密度方格路网与街道的演变、价值、形式和适用性分析:兼论“大马路大街坊”现象.城市规划学刊.2008(2):53-59
    42 芮爱丽、李晓全.美国促进廉价住房开发的创新:商住结合开发与包含性区划.国外城市规划.1994(4):6-13
    43 单文慧.不同收入阶层混合居住模式:价值评判与实施策略.城市规划.2001(2).26-29
    44 单文慧.城市发展的内涵与内驱力.城市发展研究.1998(2):19
    45 邵德华.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互动机制探析.北京规划建设.2002(3):32-35
    46 司玲.追寻20世纪城市设计轨迹:《荷兰20世纪城市设计》读后感.国外城市规划.2003(4):56-59
    47 唐子来.英国的城市规划体系.城市规划.1999(8):38-42
    48 唐子来,李京生.日本的城市规划体系.城市规划.1999(10):50-54
    49 田莉.城市土地批租:控制与引导.城市规划.1999(8):21-23
    50 田野,栗德祥,毕向阳.不同阶层居民混合居住及其可行性分析.建筑学报.2006(4):36-39
    51 王建国.对规划的规划.城市规划汇刊,1999(2).
    52 王召森.规划道路网密度指标调整之思考.城市交通,2004(3):46-48
    53 吴志强,陈秉钊,唐子来.21世纪的城市建筑:走向三大和谐.城市规划,1999(10):20-22
    54 邢琰.政府对混合使用开发的引导行为.规划师.2005(7):76-79
    55 许瑞生,赖慧芳.规划政策指引:规划控制和实施的一种工具--从英国制定“伦敦政策指引”中得到的启示.国外城市规划.1999(3):38-40
    56 俞孔坚.高悬在城市上空的明镜:再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北京规划建设.2006(3):97-98
    57 俞孔坚,吉庆萍.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上):渊源、内涵与蔓延.中国园林.2000(1):27-33
    58 俞孔坚,吉庆萍.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下):渊源、内涵与蔓延.中国园林.2000(2):32-35
    59 于立,Jeremy Alden.城市复兴:英国卡迪夫的经验及借鉴意义.国外城市规划.2006(2):23-28
    60 余庆康.1988年东京国际讨论会及第三届城市规划史国际会议侧记.城市规划.1989(4).
    61 张杰,吕杰.从大尺度城市设计到“日常生活空间”.城市规划.2003(9):40-45
    62 张俊.英国的规划得益制度及其借鉴.国外规划研究.2005(3):49-54
    63 张仁俐,赵旭等.上海市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现状与趋势.住宅科技.2001(3):3-9
    64 张仁俐,赵旭等.当前居住区公建配套标准的制订.城市规划汇刊.2001(3):42-46
    65 张苏梅,顾朝林.深圳法定图则的几点思考:中、美法定层次规划比较研究.城市规划.2000(8):31-35
    66 张永和.关于城市研究.时代建筑.2003(2):96
    67 赵燕菁.从计划到市场:城市微观道路--用地模式的转变.城市规划.2002(10):24-30
    68 郑正,扈媛.试论我国土地使用兼容性规划与管理的完善.城市规划汇刊.2001(3):11-14
    69 郑祖安.近代上海“花园洋房区”的形成及其历史特色.社会科学.2004(10):92-10
    70 钟波涛.城市封闭住区研究,建筑学报,2003(9):14-16
    71 周俭,蒋丹鸿,刘煜.住宅区用地规模及规划设计问题探讨.城市规划.1999(1):38-40
    72 朱郁郁,孙娟.中国新时期城市空间重组模式探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53-58
    73 卓健.从步行城市到汽车城市:马克·韦尔《城市与汽车》评介.国际城市规划.2005(5):70-74
    1 复城国际,http://www.fortetime.com/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http://www.drcnet.com.cn
    3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http://economy.guoxue.com/index.php
    4 海上海新城,http://www.hi-shanghai.net/
    5 建外SOHO,http://www.sohochina.com/jianwai/index.asp
    6 幕张新都心,http://www.makuhari.or.jp/
    7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网站,http://www.shghj.gov.cn/
    8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http://www.shtong.gov.cn/
    9 上海市政府网站,http://www.shanghai.gov.cn/
    10 上海统计网,http://www.stats-sh.gov.cn/2005shtj/index.asp
    11 上海新天地,http://www.xintiandi.com/chinese/index_c.asp
    12 深圳市规划局,http://www.szplan.gov.cn/main/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http://www.cin.gov.cn/
    15 中国城市建设信息网,http://www.csjs.gov.cn/
    16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http://www.cacp.org.cn/
    17 中国政务信息网,http://www.ccgov.org.cn/
    18 香港城市规划委员会法定规划综合网站,http://www.ozp.tpb.gov.hk/
    19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规划署,http://www.pland.gov.hk/index.html
    20 六本木新城官方网站,httq://www.roppongihills.com
    21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APA),http://www.planning.org/
    22 Baunutzungsverordnung(BauNVO),http://www.arch-geiger.de/html/s_baunvo.htm
    23 Chandigarh City Guide,http://www.chandigarhcity.com/
    24 European Urban Knowledge Network(EUKN),http://www.eukn.org/eukn/index.html
    25 Embarcadero Center,http://www.embarcaderocenter.com/ec/
    26 Letchworth,the World's First Garden City,http://www.letchworthgc.com/
    27 Local Government Commission(LGC),http://www.lgc.org/
    28 Milton Keynes,http://www.mkweb.co.uk/
    29 Ministry for the Environment New Zealand,http://www.mfe.govt.nz/
    30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ome Builders(NAHB),http://www.nahb.org/default.aspx
    31 Royal Institution of Chartered Surveyors(RICS),London,http://www.rics.org
    32 The Official New York City Site,http://www.nyc.gov/
    33 The Official Site of the City of Seattle,http://www.seattle.gov/
    34 THE SMART GROWTH NETWORK,http://www.smartgrowth.org/Default.asp?res=1024
    35 The website of the Barcelona city,http://www.bcn.es/english/ihome.htm
    36 Official Tourism Site of Washington DC,http://www.washington.org
    37 ULI-the Urban Land Institute| Home(ULI),http://www.uli.org/
    38 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http://www.epa.gov/smartgrowth/sg_network.htm
    39 VIENNA Panoramic Map Guide
    40 SIENA Pianta Turistica E Monumentale
    1 U1-1-890 MUNICIPAL REPORT,1877
    2 U1-1-913 MUNICIPAL REPORT,1900
    3 U1-1-914 MUNICIPAL REPORT,1901
    4 U1-1-915 MUNICIPAL REPORT,1902
    5 U1-14-5138
    6 U1-14-5688
    7 U1-14-5693
    8 U1-14-5695
    9 U1-14-5699
    10 U1-14-5748
    11 U1-14-5749
    12 U1-14-5750
    13 U1-14-5766
    14 MUNICIPAL GAZETTE 1926
    15 A54-1-65-17 国家建设委员会城市建设部关于城市规划几项控制指标问题致上海市建设委员会的通知(1958)
    16 A54-1-79-160 上海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关于上海市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住宅建设与旧区改建的规划意见(1958)
    17 A54-2-150-5 上海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关于洋泾住宅规划的报告(1957)
    18 A54-2-151-24 上海市建筑管理局关于检送双阳及曹杨2居住小区规划的报告及上海市建设委员会的批复(1957)
    19 A54-2-158-50 上海市规划建筑管理局关于城市公用事业的调查报告(1957)
    20 A54-2-158-82 上海市规划建筑管理局关于曹杨日辉新村住宅现状综合调查报告(1957)
    21 A54-2-158-187 上海市建筑管理局关于“上海市城市规划几项重要定额指标草案”的复函(1957)
    22 A54-2-158-198 上海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关于检送上海市城市规划定额指标修正意见的报告(1957)
    23 A54-2-158-313 上海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对上海市城市规划方针任务的意见(1957)
    24 B257-1-359-1 上海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关于检送邑庙区、蓬莱区总体规划图及说明的报告(1958)
    25 B257-1-360-32 上海市闸北区人民委员会、上海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关于检送闸北新区规划图及说明的联合报告(1958)
    26 B257-1-365-3 上海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关于检送新成区总体规划图及说明的报告(1958)
    27 B257-1-1764-21 上海市城市建设局关于对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的一些意见的文件(1960)
    28 B257-1-2453-8 上海市城市建设局关于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的主要经验的文件(196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