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古文辞通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结合清末民初的时代状况与文化背景,对王葆心的《古文辞通义》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前言》中,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文话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对《古文辞通义》的主要内容做了梳理,同时将其书置于当时的文学思潮中加以考察,试图探究《古文辞通义》长期以来被人忽视的历史原因,以引起文章学研究者对此书的重视。本文分为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两部分。外部研究就《古文辞通义》一书的作者生平、成书过程、版本信息等作了考察,共分四章:第一章为作者王葆心的生平考略。王葆心虽然博学多闻,著作等身,但知其名者却甚少,故其生平亦淹没无闻。本文通过多方的文献搜罗,考证出了王葆心的具体生卒年月日,并对其一生主要行迹进行了简要勾勒,兼及他的品德、功业、治学特点以及交游情况,由此肯定了他勤于著述、献身教育的一生。第二章为《古文辞通义》的成书过程与版本考察。《古文辞通义》的成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汉黄德道师范学堂讲义”中《文学讲义》的草创阶段,内容简略,尚无著作之体;第二阶段是《高等文学讲义》的编成阶段,其书搜罗稍广,已初具著作规模;第三阶段为《古文辞通义》的修订、定稿阶段,《高等文学讲义》于1911年初次修订完成,并改名为《古文辞通义》,于1916年由湖南官书报局刊行于世。比勘三书,颇能见出王葆心文学思想的嬗变轨迹。此章最后探究了《古文辞通义》的现存版本,并对各版优劣作了评价。第三章就《古文辞通义》的著述特点作了分析。结论认为,《古文辞通义》善于“博取众长”与“融会贯通”。其书征引博洽,凡属古代文章学范畴的资料,均在征引之列,而于此中,复能融会贯通,辩证各家矛盾之说,断以已意。第四章结合王葆心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艺背景,归纳了其编撰《古文辞通义》的三个主要目的,即:保存文献、广搜文诀、振兴古文。王葆心于晚清西学东渐的潮流之下,编纂这样一部体大思精的文话,乃以丰赡的资料、精微的论述树起传统古文之大旗,对抗西潮,捍卫传统,颇见其葆爱旧学的良苦用心。内部研究就《古文辞通义》所表现的文章学思想及其文论体系进行了探究。共分两章:第五章主要阐发了王葆心的文章学思想。王葆心的文章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入于法而出乎法”、“尚用轻文”、“推崇典雅”及“以悟论文”四个方面,王葆心由此探析我国古代文章学之精微,为古代文章学的总结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第六章主要总结了王葆心建构古代文学史的两种方式,即“地域文派说”与“三种统系说”。他将古代的文派,划分为南北两派,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历代文家的地域分布,展示出其独特的大判断与大视角。而三种统系说则兼文章的体与用两者而言之。就文体而论,分为告语、记载、著述三种;就文用而论,则告语以述情,记载以记事,著述以说理。王葆心的这两种方式,颇具卓识。除正文外,文末另附《王葆心年表》与《王葆心主要著作目录》二文,以便来哲深研。
This dissertation practices a junior research on Wang Baoxin's work:GuwenciTongyi.In the Preface,there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Chinese ancient prose talks,and also a general pectination is held.The dissertationtries to place Guwenci Tongyi under the literatural zeitgeist of that time,and find outthe historic factor for which Guwenci Tongyi has been ignored,so as to cause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of Chinese ancient prose.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exterior research and interior research ofGuwenci Tongyi,while the exterior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gives a brief verification of Wang Baoxin's living.Throughdocuments-collecting,it finds out the concrete date when Wang Baoxin was bornand dead,and also gives a brief discription of his moral character and achievementand study fruit.
     The second chapter gives a research on Guwenci Tongyi's editions,and how itwas being created.The third chapter gives an analysis on the feature of GuwenciTongyi.It concludes that the book is good at collecting others' elite and digestingthem.With wide quotation and well digestion,the book is nearly a collection ofChinese ancient prose talks.
     Based on the period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when Wang Baoxin was living,the fourth chapter concludes three purposes of creating Guwenci Tongyi,which are:preserving classical documents,searching for writing methods and renaissancingancient prose.
     The interior research,which gives an exploration of Wang Baoxin's theory ofprose,is diveded into two chapters:the fifth chapter and the sixth chapter.
     The fifth chapter analyses Wang Baoxin's theroy of prose,through which wecan see its substantive contribute to the summary of ancient prose study.
     The sixth chapter summarizes the two patterns by which Wang Baoxinconstructs a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Besides the text,two passages are appendixed,which are:Wang Baoxin'sTimelines and A Table of Contents of Wang Baoxin's Works.
引文
1 见王水照师主编《历代文话·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第一册,第3——4页。
    2 宋人王铚在作于宣和四年(1122)的《四六话序》中称“其诗话、文话、赋话各别见云”,知其所作,尚有《文话》,惜其书未能流传至今,故讨论第一部文话,仍属之于陈骙的《文则》。
    3 文话的四种形式,参考王水照师《历代文话·序》里的归纳:一,颇见系统性与原创性之理论专著。二,具有说部性质、随笔式的著作。三,辑而不述之资料汇编式著作。四,有评有点之文章选集。《历代文话》第一册,《序》,第2——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4 见王水照、慈波:《宋代:中国文章学的成立》,《复旦学报》2009年第2期。
    1 参考《历代文话·序》,其中言明清文话繁盛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受八股兴盛之影响,故“以古文说时文”或“以时文说古文”成为一时风尚。二是流派纷呈,作家群体鹊起。见《历代文话》第一册,第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2 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二十五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85-86页。
    3 桐城派信奉程朱理学,主张“道继程朱之后”,而梁启超等人则推崇西洋文化,此是在“道”上对其冲击;桐城派高自标榜文品,有所谓“雅洁”之说,而梁启超等人行文则少自检束,此是形式上之冲击。
    4 唐文治:《国文大义·序》。见《历代文话》第九册,第818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融会总结期”,借用慈波《文话发展史略》第三章的说法。见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1 关于王葆心生平的详细考证,请参读第一章:《王葆心生平考略》,为行文安排起见,此处不予赘引。有关注解亦一律免去。
    2 见《古文辞通义》篇末王葆龢跋语。收入《历代文话》第八册,第8141页。按:为行文计,此下关于《古文辞通义》之成书过程,具体请参读第二章:《古文辞通义成书过程及版本述略》,凡有引用,不详列其出处,以免繁琐。又按:此下凡引《古文辞通义》中文字,但举其页码,不再详列版本信息。
    1 蒋湘南:《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三书》,《七经楼文钞》卷四,同治九年重刻本。
    2 方苞训其门人沈廷芳语。见方苞著刘季高点校《方苞集》后附苏惇元辑《方苞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3月第2版,第890页。
    3 何焯评《文赋》语。转引自张少康主编《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219页。
    4 《古文辞通义》,P7053。
    5 如李肖聃《星庐笔记》云:“予尝于长沙书肆中,得鄂中王季芗所为《古文词通义》,采摭博而文特曼衍,意颇轻之。……季芗之为《通义》,泛取而无所裁,其博而寡要也固矣。”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25页。
    1 《古文辞通义》,P7237。
    2 《古文辞通义》,P7053。
    3 《明史·李梦阳传》,见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八十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348页。
    1 《古文辞通义》,P7675。
    1 如《通变篇》札记:“彦和此言,为时人而发。后世有人高谈宗派,垄断文林,据其私心,以为文章之要止此,合之则是,不合则非,虽士衡、蔚宗,不免攻击,此亦彦和所讥也。”即是针对桐城派而发。
    2 章太炎《文学略说》,见《国学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1 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之《寄陈独秀》一文后附《陈独秀答书》。第31-32页。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
    2 林纾撰写小说《荆生》、《妖梦》影射当时新文化中蔡元培、胡适、钱玄同等人,措辞甚为卑劣,为士论所不容。后来林纾亦颇为后悔,写文章向蔡元培等人道歉。但反对白话的声音,终于显得那么无力了。
    3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157页。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
    4 以上叙述全部引用美·周策纵著,周子平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第十一章,第283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
    1 见葛兆光:《近代·学术·名著以及中国》,原载《读书》1999年4期。收入《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讲·附录二》,第23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5月版。
    2 此处所举,皆出自璩鑫圭、唐炎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之第二章:《壬寅癸卯学制的酝酿、制定和修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3 参见陈平原:《新教育与新文学——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收入《中国大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4 璩鑫圭、唐炎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之第二章:《壬寅癸卯学制的酝酿、制定和修订》,第365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5 参见陈平原:《新教育与新文学——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收入《中国大学十讲》,第11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6 见王水照师《国人自撰中国文学史“第一部”之争及其学术史启示》,载《中国文化》第二十七期。
    7 参见林著《中国文学史》之江亢虎《序》。见陈平原辑:《早期北大文学史讲义三种》,第3页。北京大学2005年版。
    1 郑宾于:《中国文学流变史·前论》,收入民国丛书第三编,第52册。上海书店1991年12月版。
    2 陈平原:《新教育与新文学》,收入《中国大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03页。
    3 参考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第二版),北京大学2007年10月版。
    1 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一九三五年二月十二日》记:“在文雨家午饭,座间见罗田王葆心《古文辞通义》,搜罗甚备……王氏读书甚博,所引似以清人著述为多。印本嫌太大,故难流传。”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第364页。
    2 如黄侃《丁卯日记》十一月二十四号记:“阅《古文辞通义》,纷纽固胶,文亦晦鄙。”见董延祖重辑《黄侃日记》第一册,第283页。中华书局2007年7月版。此评价明显有失公允。王葆心初学文,从骈俪入手,后又习古文,故其行文散中有整,读来畅快整齐,说它“晦鄙”,我们实在不敢苟同。又如李肖聃《星庐笔记》云:“予尝于长沙书肆中,得鄂中王季芗所为《古文词通义》,采摭博而文特曼衍,意颇轻之。……季芗之为《通义》,泛取而无所裁,其博而寡要也固矣。”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25页。说《古文辞通义》“泛取而无所裁”,显然是未曾仔细阅读原书。王葆心在《例目》总明确指出:“是编以旧说证己意,以己意衷旧说。”虽然多引他人之说,但仍时时可见王葆心本人的判断与见解。
    1 青垞多有作青坨者。盖二字形近,而排印易混而为一。据王葆心弟子徐复观所作《王葆心先生事略》(收入《徐复观文录选粹》,台湾:学生书局,1980年),称“又号青坨”。而收入其所作《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王季芗先生事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则又书为“青垞”。即近出熊礼汇先生所校点之《古文辞通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中,亦云“又号青垞”,然其先前刊在《长江学术》2008年第4期封底中,则又作“青坨”。鲁鱼之讹,殊为误人。今按当以“青垞”为是。举二例可证。一:《虞初支志》为王氏所编,其子夔强校定。其书前《识语》落款即为“青垞山人”。二:王氏乡友甘鹏云《潜庐续稿》卷十二中,有《与王青垞》一文。亦作“垞”。
    2 据顾廷龙所编《清代硃卷集成》收录王葆心的族谱记载,王葆心生于同治七年十二月初七。同治七年为公元1868年,但农历十二月己跨入1869年,检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可知王葆心生于1869年1月19日。不少学者在介绍王葆心的生年时,多言王生于1868年,大概未注意到阳历跨年的问题。近出熊礼汇先生标点之《古文辞通义》,首作1869,已注意及此。
    3 王葆心的侄子王延杰所作《王葆心先生家传》(载《湖北文史资料》1992年第3辑)但言先生卒于民国三十三年二月十一日,未云阴历或阳历。然王葆心之弟子谈瀛《王季芗先生事略》(载黄德馨、傅登舟主编《中国方志学家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9月)则云先生卒于3月。两相对照,知王延杰所举卒期为阴历,而谈氏所言为阳历。检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可知王葆心卒于公元1944年3月5日。
    4 此处所述据顾廷龙编《清代硃卷集成》第379册,第237页。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
    5 王葆心《再续汉口丛谈》卷四。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06页。
    6 顾廷龙编《清代硃卷集成》第379册,第237页。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
    7 王葆龢《古文辞通义后序》,附于《历代文话》第八册《古文辞通义》之后,第814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8 王醇:《永恒的怀念》,载《罗田文史资料》1988年第2辑。
    9 《輶轩语》及《书目答问》在当时作为指导诸生治学门径,颇有启发作用,故风行天下。梁启超亦曾说 其少时“得张南皮之《輶轩语》、《书目答问》,归而读之,始知天地间有所谓学问”。
    1 王延杰:《王葆心先生家传》,载《湖北文史资料》1992年第3辑。谈瀛:《王季芗先生事略》,载黄德馨、傅登舟主编:《中国方志学家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9月版。
    2 王葆龢《古文辞通义后序》,附于《历代文话》第八册《古文辞通义》之后,第814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12月版。
    3 之前经心书院的学生,则移入经心讲舍学习。
    4 此段关于两湖书院的叙述,资料来源于张之洞《咨南北学院调两湖书院肄业生并单》,张继煦《两湖书院及其改章》,收入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第785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版。又,上列诸师中,对王葆心影响较大者有周锡恩、梁鼎芬、邓绎、姚晋圻四人。
    5 张之洞《咨南北学院调两湖书院肄业生并单》,张继煦《两湖书院及其改章》,收入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第785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6 王延杰:《王葆心先生家传》。按:《家传》并未明言王葆心何年考入两湖书院。结合王葆心所著《续汉口丛谈》卷二:“辛卯春,余初至武昌,僦宅为哲兴庄,背山构室,面文教厂。”又卷五:“今之大别山,大江之内,汉水之右,月湖之外,张文襄手创之汉阳铁厂在焉。光绪辛卯,余始游此。”又《再续汉口丛谈》卷二:“光绪辛卯,予初入鄂。”光绪辛卯为1891年,可知王葆心考入两湖书院当在是年。
    1 张继煦《两湖书院及其改章》,收入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第785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2 王葆龢《古文辞通义后序》,附于《历代文话》第八册《古文辞通义》之后,第814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3 王葆龢《古文辞通义后序》,附于《历代文话》第八册《古文辞通义》之后,第814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4 顾廷龙编《清代硃卷集成》第379册,第237页。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
    5 两湖书院的学制是五年,王葆心1891年入学,应该是1896年毕业。但是他的三兄王葆龢只提到自1898年开始,王葆心历主博通、义川诸书院。而这两年之间,其行迹则无可考见。然1903年王葆心考中举人,拣选知县。张之洞以“办学七年,成绩斐然”力荐。则知王葆心自1896年即己开始教授诸生。
    6 王延杰:《王葆心先生家传》,载《湖北文史资料》1992年第3辑。
    7 王葆心《续汉口丛谈》卷二曾记载:“光绪己亥(1899年),在汉阳南纪门内旧日试院,为余尧衢太守校府试卷,与赵伯葳、甘药樵僦此月余,赓倡甚夥。”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 据《罗田县志》(明祝珝修,王夔強輯,民国15年石印本)后所附《王夔强家传》云:“王夔强,派名家浒,字中立,一曰仲笠。……生之年,……但啜乳半载父以是年癸卯恩科捷举……”。王葆心中举在光绪癸卯(1903年),故知王夔强生于是年。又按:甘鹏云《潜庐续稿》卷十二《与王青垞》一书,意在安慰先生丧子之痛。系为甲子年(1924)。又云“甫二十一岁而下世”,两相结合,知甘氏此处所云二十一岁指实岁,而非虚岁。
    1 见王延杰:《王葆心先生家传》,载《湖北文史资料》1992年第3辑。然《家传》并未言及主纂《大清通礼》事。考王葆心《续汉口从谈》卷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忆丁未冬,余以修《通礼》征入都,梁公饯之臬廨二十七柳亭……”,方知。
    2 见《古文辞通义·识语》,《历代文话》第八册,第703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3 详见本文第二章。
    4 见《古文辞通义·识语》,《历代文话》第八册,第703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5 见刘泱泱主编《湖南通史·近代卷》第740页。湖南出版社,1994年。
    1 王延杰:《王葆心先生家传》,载《湖北文史资料》1992年第3辑。
    2 据明祝珝修,王夔強輯《罗田县志》后所附《王夔强家传》,民国15年石印本。
    3据明祝珝修,王夔強輯《罗田县志》后所附《王夔强传》,民国15年石印本。
    4见顾廷龙编《清代硃卷集成》第379册,第237页。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
    5王延杰:《王葆心先生家传》,载《湖北文史资料》1992年第3辑。
    6 甘鹏云:《潜庐续稿》卷十二《与王青垞》,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964)。
    1 王葆心、王夔强:《校印嘉靖罗田县志》,民国十五年(1926年)铅印本。
    2 此段叙述系结合王延杰《王葆心家传》及王葆心弟子谈瀛《王季芗先生事略》二文。
    3 同上注。
    4 闻惕生:《王季芗先生生平学术及其遗著》,载《罗田文史资料》,1988年第2辑。
    5同上。
    1 此事王氏诸徒记忆深刻,故回忆王葆心时多有提及。见闻惕生:《王季芗先生生平学术及其遗著》,载《罗田文史资料》,1988年第2辑。又谈瀛《王季芗先生事略》,载黄德馨、傅登舟主编《中国方志学家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9月。
    2 王醇:《永恒的纪念》,载《罗田文史资料》,1988年第2辑。
    1 王葆龢《古文辞通义后序》,附于王水照师编:《历代文话》第八册《古文辞通义》之后,第814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2 所谓汉黄德道,乃清时湖北建制,辖汉阳、黄州和德安三府。见潘新藻:《湖北省建制沿革》,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27页。又按:此讲义复旦大学古籍部藏有一部。
    3 此讲义共十三册,其字迹皆出自同一人之手笔,知当是抄工所为。
    4 王葆心:《罗田靖乱记》,民国15年铅印本。
    1 因为分为上下卷,故有人误认为其书(《高等文学讲义》)为八卷。见毛昌杰著:《君子馆类稿》,第282页。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
    2 值得一提的是,《高等文学讲义》的成书,王葆心的妻弟叶荫桐(字月舫)出力颇多,不仅代为抄稿,而且还帮助王葆心寻检书籍,编辑文稿。不料其人英年早逝,书成后不数年(1911年)即因病去世。王葆心在《古文辞通义》的“识语”中,即寄予了沉痛的哀悼。
    3 王葆心《古文辞通义·识语》。《历代文话》第八册,第703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4 同上注。
    1 王葆龢《古文辞通义后序》,附于王水照师编:《历代文话》第八册《古文辞通义》之后,第814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2 在1911年初次修订,到1916年出版印行,这5年的时间内,究竟王葆心曾否再作修订,王氏未曾明言。但1911年的“识语”中,曾提到胡玉缙建议王葆心“宜取征引各书分注条句下。”王葆心虽深以为然,但因为积书散见,难于检索,故“无从追加,祇深歉仄。”但是,通过对《高等文学讲义》与《古文辞通义》的比勘,却发现不少地方,《讲义》中没有注明篇名出处的,而《通义》中却注出了。从这一点或许可以推论出,在1911年初次修订之后,王葆心还是没有停止过对原书的修订,直到付印为止。
    1王水照先生主编:《历代文话》第八册《古文辞通义·例目》,第705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1 《古文辞通义》,P7057页。
    2 《古文辞通义》,P7091页。
    3魏际瑞《伯子论文》云:“引证古事,以对举二事为妙……盖单举,则似一事偶合;对举二事,则其理若事无不确者,而证辨之力亦厚。”收入王水照师主编:《历代文话》第四册,第360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1 《古文辞通义·原序》。《历代文话》第八册,第703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1 江绍铨《中国文学史序》,见陈平原辑:《早期北大文学史讲义三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1 《古文辞通义·例目》。见《历代文话》第八册,第705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2 吴汝纶:《答阎鹤泉》,《吴汝纶全集》第三册《尺牍》卷一,施培毅、徐寿凯点校,黄山书社2002年9月版,第142页。
    3王葆龢《古文辞通义后序》,附于王水照师编:《历代文话》第八册《古文辞通义》之后,第8140页。复 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1谈瀛《王季芗先生事略》,载黄德馨、傅登舟主编:《中国方志学家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9月版。
    2 俞樾《格致古微叙》,《格致古微》,光绪二十二年吴县王氏刊本。
    3 郭嵩焘《丁冠西〈中西闻见录选编〉序》,《郭嵩焘诗文集》,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68页。
    4 《续西学与中学异流同源论》,《皇朝经世文五编》,光绪壬寅中西译书会刊印本,第253页。
    5 胡朴安《历代文章论略》,《历代文话》第十册,第909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1 语出王水照先生《历代文话序》,见《历代文话》第一册,第3页。
    2 《古文辞通义》,P7053。《历代文话》第八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按:为行文简便,底下凡引《古文辞通义》原文,仅标出页码,不再详列版本信息。
    3 《古文辞通义》,P7053。
    1 《古文辞通义》,P7057引。
    2 《古文辞通义》,P7399。
    3 《古文辞通义》,P7054。
    4 《古文辞通义》,P7058。
    5 《古文辞通义》,P7053。
    1 《古文辞通义》,P7053。
    2 《古文辞通义》,P7064。
    3 《古文辞通义》,P7065。
    1 《古文辞通义》,P7181。
    2 《古文辞通义》,P7059。
    3 《古文辞通义》,P7090。
    4 《古文辞通义》,P7210。
    1 《古文辞通义》,P8142。
    2 《古文辞通义》,P7061。
    3 《古文辞通义》,P7062。
    4 《古文辞通义》,P7061。
    1 《古文辞通义》,P7064。
    2 同上注。
    3 《古文辞通义》,P7237。
    4 明·王鏊:《震泽长语》卷下。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5 《古文辞通义》,P7062。
    6 《古文辞通义》,P7084。
    1 《古文辞通义》,P7089。
    2 《古文辞通义》,P7122。
    1 《古文辞通义》,P7125。
    1 《古文辞通义》,P7057。
    2 《古文辞通义》,P7059引。
    3 《古文辞通义》,P7068引。
    1 梁章钜:《退庵论文》,见《历代文话》第五册,第517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2 《古文辞通义》,P7053。
    3 《佔毕丛谈》一书近年未见整理本。笔者所据为《四库未收书辑刊》本。条数亦为笔者自己所区列。原书并未分条,特此说明。
    1 《古文辞通义》,P7399。
    2 《古文辞通义》,P7254。
    3 《古文辞通义》,P7199。
    1 《古文辞通义》,P7173。
    2李肖聃:《星庐笔记》,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25页。
    1 《古文辞通义》,P7698。
    2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85页。
    3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86页。
    1 《古文辞通义》,P7811。
    2 《古文辞通义》,P7322。
    1 《古文辞通义·例目》,《历代文话》第八册,第705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2璩鑫圭、唐炎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之第二章:《壬寅癸卯学制的酝酿、制定和修订》,第365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1 《古文辞通义》卷三,《历代文话》第八册,第716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2 同上注。
    3 王葆心对于桐城派的推崇,还在于“义法”之说。又,他主张作文要熟读,而熟读之本,莫若《古文辞通义》。由此种种,皆可见出他论文倾向于桐城派之处。
    4黄遵宪《日本国志》卷三十三《学术志》二,续修四库本。
    5 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见《清议报全编》卷二十六,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本。
    1 梁启超《小说丛话》。见1903年《新小说》第2期。
    2 刘师培:《论文杂记》。见《历代文话》第十册,第948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1 参见王水照先生《历代文话·序》,第一册第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2 《古文辞通义》,第7694页。《历代文话》第八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按:为行文计,此下凡引《古文辞通义》原文,一概只标出页码,而不详列其版本信息。以免繁琐。
    3 《古文辞通义》,P7145。
    4 刘季高校点:《方苞集》卷二,第5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3月第2版。
    1 见《书(汉书)霍光传后》,刘季高校点:《方苞集》卷二,第6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3月第2版。
    2 参见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第8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2月版。
    3 钱大昕批评方苞文中用“吾桐”一词指代桐城,为疏于考证,原因是当时各省中以“桐”为县名的另有“桐庐”、“桐乡”等,仅称一“桐”字不能即代表“桐城”。但方苞是为文,而非著述,因此钱大昕之批评,并不能服桐城中人之心。(参考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第1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版。)后来吴汝纶行文时故意仍用“吾桐”一词(《姚氏谈艺图记》,《吴汝纶全集》第一册《文集》卷二,第97页。黄山书社2001年版。),即可知晓。至于蒋湘南的批评,虽然犀利,但却失之偏颇,而且他强调作文应始于通经、训诂,论调中有明显的崇尚汉学的倾向。故其批评桐城派,更多的出发点在于汉宋之争,本身已偏离了纯粹的文学批评。
    4 “卑下”一语,乃王葆心斥责蒋湘南之语,见《古文辞通义》第7304页。蒋氏论文,深非桐城文派,且及韩愈。故王葆心此处大加驳斥,以为其论不公。此书之体例,于所引他人之说,多仅一二句概括总结,并不褒贬其是非,若此处如此大篇幅之反驳,则甚为少见。盖深不以为然,且因愤于其说,而失冷静,不 免出言相驳。
    1 《古文辞通义》,P7694。
    2 《古文辞通义》,P7169。
    3 同上注。
    4 《古文辞通义》,P7569。
    5 《古文辞通义》,P7439。
    1 《古文辞通义》,P7460。
    2 《古文辞通义》,P7461。
    3 《古文辞通义》,P7458。
    4 《古文辞通义》,P7062。
    5 《古文辞通义》,P7054。
    6 《古文辞通义》,P7498。
    1 曹丕《典论》,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2 《古文辞通义》,P7139。
    3 同上。
    4 见顾炎武著,黄汝成等集释,栾保群点校:《日知录集释》卷十九。上海古籍2006年12月第一版,2007年9月第2次印刷。第1079页。
    1 清·袁守定:《佔毕从谈·谈文》。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第六辑第十二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2 《古文辞通义》,P7510。
    3 《古文辞通义》,P7511。
    1 《古文辞通义》,P7727。
    2 《古文辞通义》,P7729。
    3 包世臣:《与杨季子论文书》,见《艺舟双楫·论文》卷一。收入《历代文话》第六册,第520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1 《古文辞通义》,P7169。
    2 同上。
    3 《古文辞通义》,P7084。
    4 黄宗羲《金石要例》后附《论文管见》,收入《历代文话》第四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第3201页。
    1 《古文辞通义》,P7085。
    2 《古文辞通义》,P7810。
    1 《古文辞通义》,P7347引。
    2 《古文辞通义》,P7347。
    1 按:“吾”当作“古”。
    2 《古文辞通义》,P7139。
    3 《高等文学讲义》中无此一句,可见王葆心后期对“文之难言”尤为重视,特地在《序》中补充写出。
    4 《古文辞通义》,P7062。
    1 《古文辞通义》,P7061。
    2 梁章钜《退庵随笔》卷十八。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版。
    3 《古文辞通义》,P7064。
    4 《古文辞通义》,P7065。
    1 《古文辞通义》,P7182。
    2 《古文辞通义》,P7182。
    3 清·申涵光《聪山集》卷三。收入《从书集成续编》七十六,第765页。
    1 刘熙载:《艺概·文概》,见刘立人、陈文和点校:《刘熙载集》,华东师范大学1993年版。第86页。
    2 《古文辞通义》,P7065。
    3 《古文辞通义》,P7150。
    1 清·袁守定:《佔毕丛谈》卷五。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第六辑第十二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528页。
    2 《与友人论为文书》,见《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10页。
    3 韩愈:《与冯宿论文书》,见阎琦校注:《韩昌黎文集注释》,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292页。
    4 此处评语,转引自《古文辞类纂评注》。姚鼐编,吴孟复、蒋立甫评注,下册,第1623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版。
    1 《五百家注吕黎文集》卷十三。四库全书本。
    2 《老学庵笔记》卷八,中华书局,1979年版。
    1 包世臣《与杨季子论文书》,《艺舟双楫》卷一。收入《历代文话》第六册,第5202页。
    2 《古文辞通义》,P7101。
    3清·袁守定:《佔毕丛谈》卷五。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第六辑第十二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529页。
    1 杨慎:《升庵全集》卷五十二“陆韩论文”条。收入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第二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2 罗有高:《复彭允初书》,收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749)清代名人书札》,第50页。
    3 包世臣《与杨季子论文书》,《艺舟双楫》卷一。收入《历代文话》第六册,第5202页。
    4 刘大櫆:《论文偶记》。《历代文话》第四册,第4107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5 见《历代文话》第四册,第400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1 见清·潘永因编,刘卓英点校:《宋稗类钞》卷十九。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12月版。
    2 《古文辞通义》,P7068。
    1 按:“吾”疑当作“古”。
    2 《古文辞通义》,P7139。
    3 姚鼐:《与陈硕士书》,见《惜抱先生尺牍》,清道光三年刻本,卷八。
    4 《古文辞通义》,P7204。
    5 通行本《童蒙训》中无此条。此处据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引。康德明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6月版。
    6 《古文辞通义》,P7206。
    7 《古文辞通义》,P7182。实际上,我们若结合《古文辞通义·后序》王葆龢所说的话,便可了解此种所谓灵异之境界,王葆心本身也曾亲身经历过。王葆龢之语曰:(王葆心)自是治书作文,或一览便深,或 格则弃去,或迷闷不吐,或汩汩不能自休,往往睡梦中自幻异景。见《古文辞通义》,P8140。
    1 唐·刘蜕《文泉子集》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古文辞通义》,P7167。
    3 清·袁守定:《佔毕从谈》卷五。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第六辑第十二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521页。
    1伍涵芬《读书乐趣》卷五《论文》,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57册,第784页。齐鲁书社1995年9月版。
    2清·袁守定:《佔毕丛谈》卷五。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第六辑第十二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519页。
    3清·袁守定:《佔毕丛谈》卷五。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第六辑第十二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522页。
    4宋·陈与义《春日二首》。见吴书荫、金德厚点校:《陈与义集》,卷十,第159页。中华书局1982年10月版。
    1 《古文辞通义》,7053。
    2 《古文辞通义》,P7058。
    3 《己亥杂诗》“黄河女直徙南东”一首后龚氏自注。见《龚自珍全集》,第52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1 《古文辞通义》,P7808。
    2 《古文辞通义》,P7808。
    3 《古文辞通义》,P7762。
    4 参见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见程千帆:《文论十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112页。
    5 程千帆:《文论十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112页。
    1 魏征等:《隋书》,第1730页。中华书局,1995年10月版。
    2 《古文辞通义》,P7765。
    3 《古文辞通义》,P7766。
    1 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引程、周二人之语。刘季高点校:《惜抱轩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版,第114页。
    2 《古文辞通义》,P7332。
    1 曾国藩《圣哲画像记》云:“国藩之粗解文章,由姚先生启之。”见王澧华校点:《曾国藩诗文集》,第29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2曾国藩《送周荇农南归序》,见王澧华校点:《曾国藩诗文集》,第16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3 王葆心著、温显贵点校:《再续汉口丛谈》卷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295页。
    4 《古文辞通义》,P7147。
    1见《桐城派研究论文集》,第93页。安徽人民出版社1963年12月版。
    2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袁震宇、刘明今著:《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明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版,书前《说明》第1页。
    3 见郭绍虞:《明代文学批评的特征》,收入《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9月版,第513页。
    4 按:即《古文辞通义》中所谓“相承学古法”。见《指途篇二·文之讲法》,卷六。
    1 参见:慈波:《文话发展史略》,第二章。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2 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十六,《历代文话》第十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第9549页。
    3 《古文辞通义》,P7762。
    4 同上注。
    5 《古文辞通义》,P7766。
    6 程千帆:《文论十笺·南北文学不同论》篇后按语。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112-113页。
    1 《古文辞通义》,P7725。
    2 王水照:《历代文话·序》,见《历代文话》第一册第7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3 《古文辞通义》,P7715。
    1 《古文辞通义》,P7725。
    2 《古文辞通义》,P7734。
    1 《古文辞通义》,P7728引。
    2 《古文辞通义》,P7727。
    3 《古文辞通义》,P7735。
    4 《古文辞通义》,P7718。
    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陈平原:《文学的周遍》,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联书店,1997。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北京:中华书局,1962。
    程千帆:《文论十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慈波:《文话发展史略》,上海:复旦大学年博士论文,2007。
    方苞著、刘季高点校:《方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甘鹏云:《潜庐续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
    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葛兆光:《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北京:中华书局,2002。
    顾廷龙编:《清代硃卷集成》,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
    顾炎武著、黄汝成等集释、栾保群点校:《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2006。
    关爱和:《古典主义的终结》,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韩愈著、阎绮校注:《韩昌黎文集注释》,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胡适著、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
    胡仔撰、康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黄德馨、傅登舟主编:《中国方志学家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1989。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黄侃著、董延祖重辑《黄侃日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
    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贾文昭:《桐城派文论选》,北京:中华书局,2008。
    蒋湘南:《七经楼文钞》,清同治九年重刻本。
    李肖聃:《星庐笔记》,长沙:岳麓书社,1983。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2001。
    梁章钜:《退庵随笔》,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
    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林传甲等著、陈平原辑:《早期北大文学史讲义三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刘熙载著、刘立人、陈文和点校:《刘熙载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柳春蕊:《晚清古文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
    刘泱泱主编:《湖南通史》,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
    刘勰著、周振甫注释:《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北京:中华书局,2007。
    刘大櫆著、吴孟复标点:《刘大櫆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陆德海:《明清文法理论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陆游:《老学庵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
    马建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毛昌杰:《君子馆类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潘新藻:《湖北省建制沿革》,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潘永因编、刘卓英点校:《宋稗类钞》,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钱基博著、傅道彬点校:《现代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3。
    钱锺书:《七缀集》,北京:三联书店,2002。
    璩鑫圭、唐炎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上海书店出版社编:《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轨迹》,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王鏊:《震泽长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
    王葆心著、熊礼汇标点:《古文辞通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王葆心编、王夔强校定:《虞初支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王葆心著、陈志平等点校:《续汉口丛谈·再续汉口丛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王葆心:《方志学发微》,湖北: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4。
    王葆心:《蕲黄四十八砦纪事》,台北:大通书局,1984。
    王葆心:《高等文学讲义》,汉口:中华维新书局,1906。
    王葆心等:《汉黄德道堂师范学堂讲义十六种》,上海:复旦大学古籍部藏手抄本,1906。
    王葆心:《罗田靖乱记》,民国15年石印本。
    王醇:《永恒的怀念》,载《罗田文史资料》1988年第2辑。
    王凯符等:《古代文章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
    王气中等著:《桐城派研究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63。
    王水照主编:《历代文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王水照:《王水照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王水照:《半肖居笔记》,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王水照、慈波:《宋代:中国文章学的成立》,上海:《复旦学报》2009年第2期。
    王水照:《国人自撰中国文学史“第一部”之争及其学术史启示》,北京:《中国文化》第二十七期。
    王延杰:《王葆心先生家传》,载《湖北文史资料》1992年第3辑。
    王元化:《思辨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5。
    闻惕生:《王季芗先生生平学术及其遗著》,载《罗田文史资料》,1988年第2辑。
    邬国平、王镇远:《清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吴汝纶著、施培毅、徐寿凯点校:《吴汝纶全集》,合肥:黄山书社,2002。
    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
    徐复观:《徐复观文录选粹》,台湾:学生书局,1980。
    徐复观:《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徐志啸:《近代中外文学关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姚鼐编、吴孟复、蒋立甫评注:《古文辞类纂评注》,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姚鼐:《惜抱先生尺牍》,清道光三年刻本。
    姚鼐著、刘季高点校:《惜抱轩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袁守定:《佔毕丛谈》,《四库未收书辑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袁震宇、刘明今著:《明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曾国藩著、王澧华校点:《曾国藩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张俊才:《林纾评传》,北京:中华书局,2007。
    张少康主编:《文赋集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张方:《文论通说》,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
    赵建章:《桐城派文学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98。
    郑宾于:《中国文学流变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
    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周策纵著、周子平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1999。
    周振甫:《中国文章学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祝珝撰,王夔強輯:《罗田县志》,民国15年石印本。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