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瑶歌在瑶族分布地区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意义与实施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性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开发本土少数民族音乐课程,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是个体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个体认同自己所属的群体文化,促进个体人格的全面发展。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地方性普通高校加强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将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多元文化教育和培养学生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到其它多元文化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为自己将来在多元文化社会生存与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开发地方、校本课程正逐渐受到不少地方性普通高校的关注。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地方性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本土化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着课程资源意识不够到位,理论研究不够深入,课程开发不够成熟,窄化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功能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地方性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建立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长效机制方面做得不够。那么,如何认识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如何在地方性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落实和开展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教学?这些都是迫切需要我们这些地方性普通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做出思考和研究的。因此,本文以笔者工作的湖南科技学院为例,依据“课程开发”理论和我校《关于加强公共课、垮系(部)选修课管理的规定》,通过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为在瑶族分布地区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实施瑶歌课程和开展瑶歌文化教学提供参考。
     本文是瑶歌课程在瑶族分布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开设的实验研究,全文分三个部分(三章):第一章是阐述有关瑶歌文化课程在瑶族分布地区高校中开设的基本理论;第二章阐明瑶歌文化课程在瑶族分布地区高校开设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第三章是关于对瑶族分布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以笔者所在湖南科技学院为例,通过剖析和审视瑶族分布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笔者认为:1、瑶歌课程的开发能完善瑶族分布地区高校的美育课程体系。2、瑶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促进学生的发展。3、通过开发瑶歌课程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4、在瑶族分布地区普通高校开发瑶歌文化课程使艺术教育更具本土特色和价值。
Minority music culture is an essential and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o, it has an active and long influence to develop the music curriculum of minority music culture in municipal universal college. Minority music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developing stage of individual cognition, which benefits to individuality's approval on group culture to which he belongs, and to promoting full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personality. In modern time of marketing developing rapidly,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of native minority music culture helps to enhance multi-cultur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rain their adoption of cross-culture from minority culture to multi-culture, make the foundation for hi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multi-culture. So many local universal colleges are gradually paying attention to exploiting municipal curriculum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ttitude and concrete situation. Should say tha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public art education of some municipal ordinary university in our country has obtained certain performance in the native minority music education. But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consciousness of the curriculum resources, lower research on fundamental and insufficiently mature of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narrowing the function of native minority music education and so on. Especially, it does insufficiently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with persistent effect of native minority music education in the municipal ordinary university public art education. That, how to know the teaching of native national minority music? How to carry out and develop the native minority music teaching in public art education of the municipal ordinary university? They are worthwhile to think and research for the educator in municipal ordinary universit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or example, in which the author works. In light of the theor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stipulation on the enhancement public lessons and selective lessons of cross-department" of our school,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asons, raises the practical and feasibility implemental mean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ordinary university located in the area which Yao minority distribute, making Yao songs curriculum and developing the teaching of song culture.
     This paper is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opening Yao songs curriculum in the areawhich Yao minority distribute, it is composed of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explicates the basic theory of making curriculum of Yao songs culture in the area which Yao minority distribute; the second chapter states the aim and content of making curriculum of Yao songs culture in the area which Yao minority distribute; The third chapter is an thought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located in the area which Yao minority distribute.
     The author, taking th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or example, by dissecting and examin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located in the area which Yao minority distribute, concludes as follows:
     1. Development of Yao song curriculum can improves the curricular system of beautiful education in college located in the area which Yao minority distribute;
     2.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 of Yao songs curriculum can promote student's growth;
     3. Development of Yao song curriculum can improves teacher's major growth;
     4. Developing curriculum of Yao songs culture in the area which Yao minority distribute, make the arts education have more native features and values.
引文
1 李定仁,段兆兵《校本课程开发:重建知识理论》[J]《教育研究》,2004,(8):第41页。
    2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9—10页。)
    4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5月第一版 第347—348页
    5 吴康宁编《课程社会研究》[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版 2004 第59—60页
    6 宋蜀化、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 第76页
    7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1年7月出版 第28页
    8 管建华《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主体性危机的思考》[A]《中国当代音乐评论》[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7年第103页
    9 转引自《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学研究综述》谢嘉幸,《音乐与表演》,2005年(3)第12页
    10 杨新明《万里瑶歌 同出一源》[J]民族艺术研究 2001年(3),第31页
    11 彭志敏:《枯滴、使命、融合及其它》,[J]人民音乐,1999年第2期
    12 查香云《开发隐性课程 推进素质教育》[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13 博建明《隐性课程析辩》[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8)
    14 [前苏]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2页
    15 施良方著《课程——课程、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第156页
    16 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98页
    17 洪俊、张艳红《校本课程的教师定位》)[J]《教育科学研究》2000年(4)第51页
    [1] 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钟启泉、李雁冰主编:《课程设计基础》,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 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5] 曹理等著:《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 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学研究方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7] 郑莉:《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
    [8] 郭声健:《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 管建华 编译《音乐人类学的视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 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 刘承华:《中国音乐的人文解释》,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12] 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13] 彭兆荣:《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 邓如金:《瑶族民间音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5] 苏胜兴等:《瑶族民歌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16] 蒙冠雄:《瑶族风情歌》,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7] 王安国:《从实践到决策: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广东花城出版社。
    [18]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19] 邓楠主编:《湖南科技学院教学管理文件汇编》,2006年3月。
    [20] 盘心洪主编:《零陵地区民族志》,2001年6月。
    [1] 谢嘉幸:《让每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中国音乐》,2000年第一期。
    [2] 黄小明,黄跃国:《高校艺术教育开发利用本土民族艺术艺术资源的研究》,《艺术百 家》,2005年第5期。
    [3] 杨明权,袁书卷:《关于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4] 杨海原:《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资源》,《民族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5] 冯光钰:《国民音乐教育与中华文化母语》,《艺苑》,1996年第2期。
    [6] 冯兰芳:《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艺术公共选修课程的思考》,《人民音乐》,2003年第12期。
    [7] 黄华丽:《对地方本科院校设置地域性民间音乐课程的思考》,《艺术教育》,2006年第1期。
    [8] 黄华丽:《湘南瑶歌不同族类分支的比较研究》,《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
    [9] 陆良民:《瑶族长鼓舞及其音乐特色》,《中国音乐》,2003年第4期。
    [10] 吴宁华:《瑶族音乐综述》,《中国音乐》,2004年第2期。
    [11] 梁甫基:《瑶歌与汉歌壮歌关系探微》,《黄钟》,1991年第2期。
    [12] 黄珏:《瑶族<盘王歌>初评》,《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6期。
    [13] 赵登厚:《从<盘王歌>看瑶族歌谣特色》,《民族论坛》1990年第4期。
    [14] 樊广花:《对当前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思考》,《高教研究》,2007年第1期。
    [15] 杨新明:《万里瑶歌,同出一源》,《民族艺术研究》,2001年第2期。
    [16] 李增贵:《瑶歌的整理和翻译》,《广西民族研究》,1985年第2期。
    [17] 刘保元:《瑶族古典歌谣集成<盘王歌>管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1983年第3期。
    [18] 韦瑞峰、李庆福:《瑶族传统文化与当代可持续发展观》,《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1期。
    [19] 樊祖荫:《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及其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
    [20] 张淑芳:《高校音乐公选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