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气候变化的发展效应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气候变化无疑是21世纪人类发展面临的一场最严峻挑战。这一挑战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可谓史无前例。由于其事关人类生存环境和世界各国繁荣与发展的根基,因此,气候变化问题一经提出,就迅速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气候变化问题并不是一种自然界自身的自在变化过程,而是与人类发展和生存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发展性问题。同时,气候变化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不仅是影响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重构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重要因素,也是许多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经济政治战略问题的中心。气候变化问题因其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之中,受制于人类社会对于自身发展方式的选择,因此,也必然要依靠发展的手段来加以解决。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就是要协调好以燃烧化石原料为基础的温室气体排放与以大工业生产为主要特征的人类发展的关系,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在发展方式上摆脱传统工业化模式的困境,实现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的良性转型。
     本文以分析气候变化的发展效应为逻辑前提,在把握气候变化和发展方式关系的基础上,从技术、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发展方式转型的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并总结了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方式转型的经验,就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实现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全文由六章内容组成。
     第一章,导论部分是一个研究铺垫。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在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研究的关键问题做了基本定位,并就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说明,概括了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第二章,气候、气候变化与发展方式。旨在从哲学层面分析气候变化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关系。主要是:气候在塑造人类历史方面一直是基础性的力量,人类发展方式的演进史也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进入以燃烧矿物燃料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工业社会以来,人类改造自然、控制自然能力日益增强,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成为影响气候系统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气候变化作为自然与人类发展实践互动产生的问题,它受人类发展方式的直接影响,也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人类的发展方式。气候变化不仅对当前能源主导的工业主义、无限制的资本主义、消费主义、经济全球化的最明显特征提出了挑战,也对我们奉为圭臬的发展理念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基础提出了挑战,迫切需要我们进行发展方式转型。
     第三章,发展方式转型的技术—经济范式分析。旨在从技术层面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发展方式转型的路径。主要是:技术本质上是人类和自然联系的工具性中介,是人类发展实践的产物,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要素,决定着人类发展方式。在现代社会,技术作用于发展方式的内在机制是技术与资本的融合,外在形态是技术革命与发展长波。人类技术水平和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却不能保证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真正提高,气候变化就是例证。从技术层面应对气候变化,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发展基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探索低碳技术—经济范式和发展道路,成为发展方式顺利转型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第四章,发展方式转型的制度分析。旨在从制度层面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发展方式转型的路径。主要是:制度是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的产物,是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人矛盾的规范性中介。制度通过其约束机制、目的机制、动力机制,调节人的行为即实践,控制冲突,增强合作,规范社会关系,形塑活动方式,整合社会力量,从而影响发展方式和人类发展。气候变化和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业已成为全球性两大危机,新自由主义在塑造制度上的意识形态力量和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受到重创,因此这也是制度大转型的世界。发展方式转型要求制度体系从实质上进行调整,不仅要对金融进行严格的管制,而且还必须进行广泛的社会制度变革即绿色新政。
     第五章,发展方式转型的文化调适。旨在从文化层面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发展方式转型的路径。主要是:文化作为人与自然联系的观念性中介,以其自然性和属人性成为社会的“精神链结物”,是维系人类发展方式的凭借条件、纽带和中间环节。在工业社会,文化作为生产力得到提升和发展,以文化产业为直接表现形态。气候变化作为生态危机的极限,充分展示了人类文化危机的症状。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文化对发展的作用直接表现为生态文明成为发展方式转型的指向和目标,把遵循自然世界永恒而神圣的生命运行规律、人与世界的和谐相处作为人类文化追求的理想境界,从而使人的内在自然、文明观念重新获得与自然生命规律的和谐统一。
     第六章,发展方式转型的世界经验与中国道路。旨在从宏观层面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国际秩序的重建,总结发展方式转型的世界经验,提出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实现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从国际来看,无论什么主义、什么制度、什么模式、什么道路,都在经历时代和实践的检验,围绕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规模和发展空间的比较和竞争更加激烈,推动发展方式转型、重建国际秩序成为历史必然和时代需要。从国内来看,中国的发展道路立足于、形成于本国国情,必须深刻认识国内外环境变化的深刻性和复杂性,更加注重学习借鉴其它国家的有益经验,更加注重研究前进道路上的新问题、新挑战,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高度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为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平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Climate change is one of the fierce challenges that we face inthe21stcentury. It has been the center of the international issues inthe recent years due to its large scale and deep influence. Climatechange is produced by the development, and it will be surelyresolv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key to resolve theclimate change is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issionsof the greenhouse gas and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mbodied bythe difficulties and tran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style of the humansociety.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effect and the transition style ofthe climate chang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ynamic mechanism andthe change route from the technical, system and culture, summarizesthe experiences of the developing mode transition of the majorcountries in the world, put forward the point about coping withclimate change, promoting the tran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realizing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green development. This thesiscomprises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a lead-in. It stat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the meaning of the research, points out the key problem afterresearching the related studies, explains the research ideas andmethods, concludes the difficult points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eresearch.
     Chapter two is about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effect ofclimate change. It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echange and development mode transition. Climate is always thebasic force in shaping the human history; the progression of humandevelopment mode represents the history of climate change. Afterentering the industrial societ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burning thefossil fuels, human beings have strength the power to change andcontrol the climate, the greenhouse effect caused by the humanactivities will b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influencing the climatesystem. Therefore, climate change, as a result of the conflict between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human being, is influenced by the human development mode, and will affect and confine themode of human development. Climate change challenges theenergy-oriented industrialism, limitless capitalism, consumerism,economic globalization. It also challenges the epistemology andontology of the development conceptions which we regarded as amodel. All these will force us to reconsider the development modetransition.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technologic-economic format ofdevelopment mode transition, the route of development modetransition with the technological analysis of climate change.Technology essentially is the tools intermediary between man andnature, product of human’s practice. It has been the factor ofproduction, deciding the human development mode. In this modernsociety, the fusion of technology and capital represents the internal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mode and the technologicalrevolu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long-wave in the external shape.The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the ability to changenature cannot assure human’s high level of environment quality. Thechange of climate is one of the examples.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climate change from the technical level, to help the smooth transitionof the development mode and to sust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t is an important choice to create ecological technology, to developthe high-efficient clean fossil energy and the recycle energy, toexplore the low-carbon technology.
     Chapter four is the systemic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modetransition. The main idea is that system is the outcome of the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a normative intermediary to dealwith the conflic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or the conflict amongpeople. System adjusts man’s deeds, controls the conflicts, strengthsthe cooperation through its normative mechanism, purposemechanism and dynamic mechanism, in order to regulate the socialrelations, to shape the activity patterns, to integrate the social force.Therefore, it will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style of human beings. Climate change and the decline of the world economy caused by thefinancial crisis in2008had been the two global crisises;neo-liberalism has been heavily destroyed in shaping ideologicalforce and the America-oriented international order. This world is fullof systemic transition. Development mode transformation requiresthe adjustment of the regulation system, which means to strictlycontrol the finance and to change the social system in a large scale(Green New Deal).
     Chapter five is about the cultural adjustment of thedevelopment mode transformation. Culture, as a conceptualintermediar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the society’s “mental linkobject” and the intermediate link. It maintains the developmentmode, due to its naturalness and the case of human nature. In theindustrial society, culture develops and upgrades as a productiveforce, with the cultural industry as its direct manifestation. Climatechange as the ultimate of the ecological crisis represents thesymptoms of the cultural crisis of the human society. With theclimate change, the role of culture development can be directlyembodied that ecological cultivation may be the direct and purposeof the development mode transformation. We should follow the holyand eternal law of the life cycle; man should live harmoniously withthe world around us.
     Chapter six stat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development moletransformatio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nd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route of development mode. It is the rebuilt of the international orderbased on a macro analysis of the climate change. The thesis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s of the development modetransformation, figuring out the way to response positively to theclimate chang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mode transformation, torealiz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green development. From theperspective of the world, all sorts of doctrine, systems, mode pathswill receive the test of time and practive. Competition about theconception, way, scale and room for development is more intense. It is a necessary and need to improve development modetransformation and to rebuild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From theperspective of China, our development patterns are formed by ournational conditions. All methods must be based on the nationalcondition. We should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difficult andcomplicated environmental change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a mustto learn from the beneficial experience from the other countries, to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ourdevelopment. The posit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should start from the sustain of the core interests of the country, topave way to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green development andpeaceful development.
引文
①Nicholas Stern. Stern Review: The Economic of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①[美]尼古拉斯·斯特恩.气候变化经济学[A].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24.
    ②[美]尼古拉斯·斯特恩.地球安全愿景——治理气候变化,创造繁荣进步新时代[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
    ③[美]威廉·诺德豪斯.京都之后的生活:全球变暖政策的另一种选择[A].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49-150.
    ④[美]威廉·诺德豪斯.均衡问题:全球变暖的政策选择[M].王少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6.
    ⑤[美]格雷厄姆·汤普森.企业的绿化?[A].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49-150.
    ⑥[英]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
    ①[澳]大卫·希尔曼,约瑟夫·韦恩·史密斯.气候变化的挑战与民主的失灵[M].武锡申,李楠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②[美]大卫·格里芬.全球民主与生态文明[A].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45.
    ③[美]乔舒亚·巴斯比.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行动议程[A].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24-354.
    ④[英]迈克尔·S﹒诺斯科特.气候伦理:全球变暖的伦理学[M].左高山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24-354.
    ①[美]史蒂文·耶利.京都之后的社会学和气候变化:社会科学在解释气候变化上的作用[A].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74-393.
    ②[美]约翰·福斯特.海市蜃楼中的资本主义[A].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11-434.
    ③[美]乔尔·科威尔.生态社会主义、全球公正与气候变化[A].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35-451.
    ④胡鞍钢,管清友.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⑤蔡林海.低碳经济:绿色革命与全球创新竞争大格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⑥王子忠.气候变化:政治绑架科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①王子忠.气候变化:政治绑架科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18.
    ②[英]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M].王毅,张学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16.
    ①[英]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M].王毅,张学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3.
    ②[英]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M].王毅,张学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2.
    ③王子忠.气候变化:政治绑架科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14.
    ①David King,“Climate change: the science and policy”,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42(2005),779-783.
    ②Spencer R. Weart,“The discovery of the risk of global warming”, Physics Today,50(1997),30-40.
    ③Spencer R. Weart, The Discovery of Global Warming,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
    ④Spencer R. Weart,“The discovery of the risk of global warming”, Physics Today,50(1997),30-40..
    ①[英]尼古拉斯斯特恩.地球安全愿景[M].武锡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1.
    ①[英]尼古拉斯·斯特恩.气候变化经济学[A].季大方译.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74.
    ①肖显静.环境与社会——人文视野中的环境问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①[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92.
    ②[美]道格拉斯·拉米斯.激进民主[M].刘元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6.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9.
    ④丁立群.发展:在哲学人类学的视野内[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15.
    ⑤刘森林.发展哲学引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5.
    ①庞元正,丁冬红主编.社会发展理论新词典[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80.
    ①[英]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M].王毅,张学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1.
    ②[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85-86.
    ①克莱夫·庞廷对西南非洲的布须曼人、加拿大哈得孙湾北部和西部的奈特西里克因纽特人所体现的人类、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做了精彩的描述,详见《绿色世界史》26-27页。
    ②[英]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M].王毅,张学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7.
    ①储昭华.大地的涌现:关于自由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
    ①[加]大卫·铃木,阿曼达·麦康纳.神圣的平衡:重寻人类的自然定位[M].何颖怡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196.
    ①[英]迈克尔·S.诺斯科特.气候伦理[M].左高山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8.
    ①[英]迈克尔·S.诺斯科特.气候伦理[M].左高山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6.
    ②[英]迈克尔·S.诺斯科特.气候伦理[M].左高山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4.
    ①[美]梅多斯.超越极限[M].赵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231.
    ②[英]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M].王毅,张学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21.
    ①孙畅.在合作与发展之间:国际气候体制构建的难题[J].河北法学,2011(6).
    ①[美]J.斯蒂格利茨.新的发展观:战略、政策和进程[A].胡鞍钢,王绍光编.政府与市场[C].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148-169.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7.
    ①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②陈凡,程海东.“技术认识”解析[J].哲学研究,2011(4).
    ①[英]大卫·兰德斯.解除束缚的普罗米修斯[M].谢怀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1.
    ②杨信礼.发展哲学引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44.
    ①[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岳长龄、李建华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82.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7-208.
    ④史云峰.略论藏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价值维度[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⑤[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225.
    ①李宏伟.技术价值系统分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1).
    ②田鹏颖.从STS视角评鲍德里亚对马克思自然观的批判[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5).
    ①[法]雅克·埃吕尔.技术秩序[A].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20-121.
    ②[法]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M].裴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45.
    ③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200.
    ④[美]郝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导言)[M].刘继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6.
    ①[美]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范岱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85-186.
    ②[美]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范岱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93.
    ③[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伍况甫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289.
    ④吴国盛.时间的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4.
    ⑤[法]雅克·埃吕尔.技术秩序[A].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20.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0.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4.
    ③[德]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宋祖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27.
    ④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版社,1996:141.
    ①[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世界历史的透视[M].齐世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745.
    ②[英]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M].田方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3.
    ③[英]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M].田方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5.
    ①[英]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M].田方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6.
    ①[英]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M].田方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8.
    ②[英]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M].田方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0.
    ①[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惠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16.
    ②葛永义,陈凡.现象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6).
    ③冯鹏志.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机制[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4).
    ①毛洪建,彭福扬.技术创新生态化——人类文明转型之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2).
    ②彭福扬等.科学的技术创新观——生态化技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6).
    ①刘大椿.在真与善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59.
    ①[美]T.S.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64.
    ②转引自鄢显俊.从技术经济范式到信息技术范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2).
    ③[英]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M].田方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
    ①鄢显俊.从技术经济范式到信息技术范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2).
    ②鄢显俊.从技术经济范式到信息技术范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2).
    ③鄢显俊.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缘起及经济特征[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4).
    ①王春法,新经济: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3).
    ②陈筠泉,殷登祥主编.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4.
    ①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②刘再起,陈春.全球视野下的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①言咏.低碳经济:金融危机的复苏引擎[J].中国三峡建设,2010(3).
    ①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4.
    ②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
    ③[英]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M].田方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81.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②邹诗鹏.实践——生存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97.
    ①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13.
    ②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18.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9.
    ①马广奇.制度变迁理论:评述与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5(7).
    ②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77.
    ③[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4.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4.
    ②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253.
    ③[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M].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87.
    ④[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10.
    ⑤[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49-150.
    ⑥[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5.
    ⑦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
    ①[美]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陈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55.
    ②[美]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陈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3.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10.
    ②[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革[M].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225.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革[M].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68.
    ②[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革[M].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3.
    ③[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革[M].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7.
    ④[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革[M].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17.
    ⑤[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革[M].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53-54.
    ⑥[美]比伦特·格卡伊,达雷尔·惠特曼.战后国际金融体系演变三个阶段和全球经济危机[J].房广顺,车艳秋译.国外理论动态,2011(1).
    ①贾根良.评佩蕾丝的技术革命、金融危机与制度大转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2).
    ②[日]高田太久吉.国际金融危机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困境[J].武萌,张琼琼译.国外理论动态,2010(7).
    ③[美]比伦特·格卡伊,达雷尔·惠特曼.战后国际金融体系演变三个阶段和全球经济危机[J].房广顺,车艳秋译.国外理论动态,2011(1).
    ①[英]迈克尔·S﹒诺斯科特.气候伦理:全球变暖的伦理学[M].左高山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08.
    ①[英]迈克尔·S﹒诺斯科特.气候伦理:全球变暖的伦理学[M].左高山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8.
    ②杨帆,齐昊.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一个马克思主义视角的批评[J].理论界,2010(1).
    ①李中.绿色金融创新与我国产业转型问题研究[M].当代经济,2011,4(上).
    ①徐再荣.环境问题:从科学共识到政治博弈[J].文化纵横,2009(5).
    ②George F.Kennan. To Prevent a Word Wasteland:A Proposal[J].Foreign Affairs,Vol.48, No.3, April1970,402.
    ③[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99.
    ④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9.
    ①孙畅.在合作与发展之间:国际气候体制构建的难题[J].河北法学,2011(6).
    ②[英]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04-106.
    ①[美]奥兰·扬.世界事务中的治理[M].陈玉刚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4.
    ②[英]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56.
    ③[英]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09.
    ①孙畅.在合作与发展之间:国际气候体制构建的难题[J].河北法学,2011(6).
    ①[英]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14.
    ②李玉娥,李高.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谈判进展[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5).
    ①葛兆强.低碳经济本质是经济和政治话语权争夺[N].上海证券报,2010-01-18.
    ②[美]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M].石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68-69.
    ③[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99-500.
    ①张海滨.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对当代国际关系的挑战[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3(3).
    ①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25.
    ②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
    ③[美]斯特斯·林赛.文化,心理模式和国家繁荣[A].塞缪尔·亨廷顿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C].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343.
    ④[美]迈克尔·波特.态度,价值观,信念以及繁荣的微观经济学[A].塞缪尔·亨廷顿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C].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60.
    ①韩民青.论文化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中介作用[J].人文杂志,2006(6).
    ②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3.
    ③[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迁[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7.
    ④[美]莱斯利·A·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M].曹锦清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325.
    ①[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王卓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52.
    ②郭凤志.论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③[美]莱斯利·A·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M].曹锦清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326.
    ①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4.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0.
    ①徐海峰.从历史发展视域解读文化生产力[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5).
    ②王天玺.论文化生产力[J].红旗文稿,2011(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5.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8.
    ③[法]F·费迪耶辑录.海德格尔晚期三天讨论班纪要[J].丁耘摘译.哲学译丛,2001(3).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77.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77.
    ③[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43.
    ①[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王宏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04.
    ②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M].薛华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62.
    ①王列、杨雪冬编译.全球化与世界[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4.
    ②王列、杨雪冬编译.全球化与世界[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6.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③转引自李金奇.全球化与我国文化安全[J].哲学研究,2005(1).
    ④[法]鲍德里亚著.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6.
    ①[英]迈克尔·S.诺斯科特著.气候伦理[M].左高山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70.
    ②[英]迈克尔·S.诺斯科特著.气候伦理[M].左高山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11.
    ①转引自王茜.生态文化的审美之维[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218-219.
    ①[美]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M].吴国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324-325.
    ①[加]大卫·铃木,阿曼达·麦康纳.神圣的平衡:重寻人类的自然定位[M].何颖怡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198-199.
    ①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M].北京:三联书店,1996:164.
    ②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M].北京:三联书店,1996:355.
    ①[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4.
    ②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0-121.
    ①王茜.生态文化的审美之维[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246.
    ②柳卸林主编.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C].董平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10.
    ①储昭华.大地的涌现:关于自由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3.
    ②王岳川.发现东方[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36.
    ①门洪华.大国崛起与国际秩序[J].国际政治研究,2004(2).
    ①[美]阿瑞吉等著.现代世界体系的混沌与治理[M].王宇洁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43.
    ②李强.全球化、主权国家与世界政治秩序[J].战略与管理,2001(2).
    ①赵晓春.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体系的变迁[J].现代国际关系,2009(4).
    ②门洪华.大国崛起与国际秩序[J].国际政治研究,2004(2).
    ①王逸舟.气候与环境:国际政治第一焦点[J].世界知识,2009(24).
    ②李欣.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国家战略[J].国家政治研究,2009(4).
    ①[英]埃里克·杜尔施米德.天气改变历史[M].吕洪艳译.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3-154.
    ①王逸舟.气候与环境:国际政治第一焦点[J].世界知识,2009(24).
    ①江凌飞.国际大乱局的11个征兆[J].世界知识,2012(2).
    ②[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M].陈锡龄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①王逸舟.国际关系的中长期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应对(一)[J].当代世界,2010(7).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C].郭忠华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15.
    ②赵晓春.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体系的变迁[J].现代国际关系,2009(4).
    ①周健.次贷危机重塑全球财富权力格局[N].第一财经日报,2008-02-11.
    ①[美]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M].徐海铭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26.
    ②秦凤鸣.“后华盛顿共识”与中国模式[J].太平洋学报,2005(6).
    ①[日]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李周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47-165.
    ②[美]S·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戴睿,易诚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7-8.
    ①[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钢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
    ①[美]弗雷德·布洛克.被隐形的美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上的重大作用(上)[J].国外理论动态,2010(6).
    ②[美]弗雷德·布洛克.被隐形的美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上的重大作用(下)[J].国外理论动态,2010(7).
    ③[美]弗雷德·布洛克.被隐形的美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上的重大作用(下)[J].国外理论动态,2010(7).
    ④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增订版)[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56.
    ①丁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方法论纲[J],甘肃理论学刊,2011(1).
    ②万俊人.如何理解中国道路的现代性[J].理论视野,2010(12).
    ③王庆五.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3).
    ④韦定广.创造与贡献:世界体系视域中的“中国道路”[J].社会科学,2010(6).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2.
    ①张维为.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的思考[N].学习时报,2008-01-21.
    ②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M].上海:三联书店,1999:265-272.
    ③[法]佩鲁.新发展观[M].张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3.
    ④[印]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
    ①[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458.
    ②姚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J].国际经济评论,2010(1).
    ③[印]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
    ④俞可平.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8.
    ①漆思.中国模式发展问题的哲学反思[J].哲学动态,2009(10).
    ②[美]大卫·施韦卡特.从这儿你到不了那儿:对“北京共识”的思考[A].俞可平等主编.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3.
    ①何建坤.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N].光明日报,2010-02-15(4).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M].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205.
    ①邓梁春,吴昌华.中国参与构建2012年后国际气候制度的战略思考[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3).
    ②言咏.低碳经济:金融危机的复苏引擎[J].中国三峡建设,2010(3).
    ①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增订版)[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150.
    ①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增订版)[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41-43.
    ②吴敬琏.转变发展方式还要靠改革来推进[J].中国发展观察,2010(4).
    ③毕文胜.波波夫谈中国发展模式[J].国外理论动态,2011(1).
    ①高尚全.凝聚发展方式转型新力量[J].浙江经济,2009(23).
    ①[美]彼得·伯特里尔.2020年的中国经济:第二次转型的挑战[J].敖文等译.国外理论动态,2009(1).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胡鞍钢,管清友.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蔡林海.低碳经济:绿色革命与全球创新竞争大格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王子忠.气候变化:政治绑架科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4]肖显静.环境与社会——人文视野中的环境问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丁立群.发展:在哲学人类学的视野内[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6]刘森林.发展哲学引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7]庞元正,丁冬红主编.社会发展理论新词典[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8]储昭华.大地的涌现:关于自由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杨信礼.发展哲学引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10]吴国盛.时间的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版社,1996.
    [12]刘大椿.在真与善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3]陈筠泉,殷登祥主编.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4]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15]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6]邹诗鹏.实践——生存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17]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18]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9]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0]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2]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3]王列、杨雪冬编译.全球化与世界[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4]王茜.生态文化的审美之维[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25]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M].北京:三联书店,1996
    [26]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7]柳卸林主编.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C].董平,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
    [28]王岳川.发现东方[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9]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增订版)[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30]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M].上海:三联书店,1999.
    [31]俞可平.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孙畅.在合作与发展之间:国际气候体制构建的难题[J].河北法学,2011(6).
    [2]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3]陈凡,程海东.“技术认识”解析[J].哲学研究,2011(4).
    [4]史云峰.略论藏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价值维度[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5]李宏伟.技术价值系统分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1).
    [6]田鹏颖.从STS视角评鲍德里亚对马克思自然观的批判[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5).
    [7]葛永义,陈凡.现象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6).
    [8]冯鹏志.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机制[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4).
    [9]毛洪建,彭福扬.技术创新生态化——人类文明转型之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2).
    [10]彭福扬等.科学的技术创新观——生态化技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6).
    [11]鄢显俊.从技术经济范式到信息技术范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2).
    [12]鄢显俊.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缘起及经济特征[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4).
    [13]王春法,新经济: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3).
    [14]刘再起,陈春.全球视野下的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15]言咏.低碳经济:金融危机的复苏引擎[J].中国三峡建设,2010(3).
    [16]马广奇.制度变迁理论:评述与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5(7).
    [17]贾根良.评佩蕾丝的技术革命、金融危机与制度大转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2).
    [18]杨帆,齐昊.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一个马克思主义视角的批评[J].理论界,2010(1).
    [19]李中.绿色金融创新与我国产业转型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2011(4)上.
    [20]徐再荣.环境问题:从科学共识到政治博弈[J].文化纵横,2009(5).
    [21]李玉娥,李高.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谈判进展[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5).
    [22]葛兆强.低碳经济本质是经济和政治话语权争夺[N].上海证券报,2010-01-18.
    [23]张海滨.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对当代国际关系的挑战[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3(3).
    [24]韩民青.论文化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中介作用[J].人文杂志,2006(6).
    [25]郭凤志.论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26]徐海峰.从历史发展视域解读文化生产力[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5).
    [27]王天玺.论文化生产力[J].红旗文稿,2011(3).
    [28]李金奇.全球化与我国文化安全[J].哲学研究,2005(1).
    [29]门洪华.大国崛起与国际秩序[J].国际政治研究,2004(2).
    [30]李强.全球化、主权国家与世界政治秩序[J].战略与管理,2001(2).
    [31]赵晓春.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体系的变迁[J].现代国际关系,2009(4).
    [32]王逸舟.气候与环境:国际政治第一焦点[J].世界知识,2009(24).
    [33]李欣.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国家战略[J].国家政治研究,2009(4).
    [34]江凌飞.国际大乱局的11个征兆[J].世界知识,2012(2).
    [35]王逸舟.国际关系的中长期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应对(一)[J].当代世界,2010(7).
    [36]周健.次贷危机重塑全球财富权力格局[N].第一财经日报,2008-02-11.
    [37]秦凤鸣.“后华盛顿共识”与中国模式[J].太平洋学报,2005(6).
    [38]丁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方法论纲[J],甘肃理论学刊,2011(1).
    [39]万俊人.如何理解中国道路的现代性[J].理论视野,2010(12).
    [40]王庆五.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3).
    [41]韦定广.创造与贡献:世界体系视域中的“中国道路”[J].社会科学,2010(6).
    [42]张维为.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的思考[N].学习时报,2008-01-21.
    [43]姚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J].国际经济评论,2010(1).
    [44]漆思.中国模式发展问题的哲学反思[J].哲学动态,2009(10).
    [45]何建坤.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N].光明日报,2010-02-15(4).
    [46]邓梁春,吴昌华.中国参与构建2012年后国际气候制度的战略思考[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3).
    [47]吴敬琏.转变发展方式还要靠改革来推进[J].中国发展观察,2010(4).
    [48]毕文胜.波波夫谈中国发展模式[J].国外理论动态,2011(1).
    [49]高尚全.凝聚发展方式转型新力量[J].浙江经济,2009(23).
    [1]Nicholas Stern. Stern Review: The Economic of Climate Chang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美)尼古拉斯·斯特恩.气候变化经济学[A].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美)尼古拉斯·斯特恩.地球安全愿景——治理气候变化,创造繁荣进步新时代[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美)威廉·诺德豪斯.京都之后的生活:全球变暖政策的另一种选择[A].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美)威廉·诺德豪斯.均衡问题:全球变暖的政策选择[M].王少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美)格雷厄姆·汤普森.企业的绿化?[A].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7](英)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8](澳)大卫·希尔曼,约瑟夫·韦恩·史密斯.气候变化的挑战与民主的失灵[M].武锡申,李楠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9](美)大卫·格里芬.全球民主与生态文明[A].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0](美)乔舒亚·巴斯比.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行动议程[A].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1](英)迈克尔·S·诺斯科特.气候伦理:全球变暖的伦理学[M].左高山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2](美)史蒂文·耶利.京都之后的社会学和气候变化:社会科学在解释气候变化上的作用[A].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3](美)约翰·福斯特.海市蜃楼中的资本主义[A].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4](美)乔尔·科威尔.生态社会主义、全球公正与气候变化[A].曹荣湘主编.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5](英)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M].王毅,张学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6]David King,“Climate change: the science and policy”, Journal ofApplied Ecology,42(2005).
    [17]Spencer R·Weart,“The discovery of the risk of global warming”,Physics Today,50(1997).
    [18]Spencer R·Weart, The Discovery of Global Warming[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
    [19](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0](美)道格拉斯·拉米斯.激进民主[M].刘元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1](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22](加)大卫·铃木,阿曼达·麦康纳.神圣的平衡:重寻人类的自然定位[M].何颖怡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23](美)梅多斯.超越极限[M].赵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4](美)J·斯蒂格利茨.新的发展观:战略、政策和进程[A].胡鞍钢,王绍光编.政府与市场[C].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25](英)大卫·兰德斯.解除束缚的普罗米修斯[M].谢怀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6](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岳长龄、李建华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27](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28](法)雅克·埃吕尔.技术秩序[A].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9](法)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M].裴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30](美)郝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导言)[M].刘继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31](美)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范岱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2](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伍况甫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289.
    [33](德)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宋祖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34](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世界历史的透视[M].齐世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5](英)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M].田方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6](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惠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37](美)T.S.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38](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39](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0](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M].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41](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42](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3](美)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陈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4](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革[M].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45](美)比伦特·格卡伊,达雷尔·惠特曼.战后国际金融体系演变三个阶段和全球经济危机[J].房广顺,车艳秋译.国外理论动态,2011(1).
    [46](日)高田太久吉.国际金融危机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困境[J].武萌,张琼琼译.国外理论动态,2010(7).
    [47]George F.Kennan. To Prevent a Word Wasteland:A Proposal[J].ForeignAffairs,Vol.48, No.3, April1970.
    [48](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49](美)奥兰·扬.世界事务中的治理[M].陈玉刚,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50](美)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M].石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51](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2](美)斯特斯·林赛.文化,心理模式和国家繁荣[A].塞缪尔·亨廷顿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C].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53](美)迈克尔·波特.态度,价值观,信念以及繁荣的微观经济学[A].塞缪尔·亨廷顿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C].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54](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迁[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55](美)莱斯利·A·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M].曹锦清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56](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王卓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57](法)F·费迪耶辑录.海德格尔晚期三天讨论班纪要[J].丁耘摘译.哲学译丛,2001(3).
    [58](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59](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王宏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60]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M].薛华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61](法)鲍德里亚著.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2](美)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M].吴国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63](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64](美)阿瑞吉,等著.现代世界体系的混沌与治理[M].王宇洁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65](英)埃里克·杜尔施米德.天气改变历史[M].吕洪艳译.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6](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M].陈锡龄,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67](英)安东尼·吉登斯.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C].郭忠华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68](美)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M].徐海铭,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69](日)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李周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0](美)S·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戴睿,易诚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71](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钢,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72](美)弗雷德·布洛克.被隐形的美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上的重大作用(上)[J].国外理论动态,2010(6).
    [73](法)佩鲁.新发展观[M].张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74](印)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5](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76](美)大卫·施韦卡特.从这儿你到不了那儿:对“北京共识”的思考[A].俞可平,等主编.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7](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M].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78](美)彼得·伯特里尔.2020年的中国经济:第二次转型的挑战[J].敖文,等译.国外理论动态,2009(1).
    [1]http://www.chinanews.com/ny/2011/11-23/3482010.shtml.2012-2-29.
    [2]http://baike.baidu.com/view/3562520.htm,2012-2-24.
    [3]http://www.common-law.com.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4.2012-3-1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