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现代自由的谱系:从卢梭、黑格尔到马克思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以政治哲学史为学理背景,展开了从卢梭到黑格尔再到马克思对自由理解的嬗变的研究。根据研究,“自由”是现代政治哲学的最高主题,现代政治哲学家从卢梭到黑格尔再到马克思都被卷入到对“自由”这一主题的探究之中。卢梭以道德自由为基础的道德共同体、黑格尔以具体自由为基础的现代国家以及马克思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在对这一主题做出不同的理论回答的过程中不断地推进这一主题的深化和发展。
     本论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卢梭对霍布斯自然状态的批评和改造为起点,梳理卢梭关于自由双重含义的理解,以及因自由的无法实现导致卢梭晚年退隐社会而成为孤独的漫步者。具体说来,为了匡正充满着奴役和不平等的现代政治社会,卢梭一方面诉诸于自然状态,重思自由和平等的自然根据。但是,由于历史的偶然性和不可逆转性导致了自然状态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因此,复归自然自由和平等的自然状态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卢梭诉诸于以公意原则为基础的道德共同体,建立自由和平等的道德根据。但是,卢梭否认历史是一个有意义的进程,否认关于历史的终点和目的的前定知识的获知是可能的,因此,这样的道德共同体的实现只能依赖于不可知的机缘,而这无异于宣告了寄希望于道德共同体这一诉求的彻底失败。既然在任何社会中都无法实现自由,卢梭只好选择了“退隐社会而成为孤独的漫步者”。这意味着,卢梭本人并不教导革命。尽管如此,卢梭的政治哲学仍充满鼓动革命的教诲,他的关于以公意原则为基础的道德自由与道德共同体的抽象构想终究导引了法国大革命的“绝对自由和恐怖”。
     第二部分对《法哲学原理》进行细致的解读,在此基础上阐释黑格尔关于自由的全新理解。黑格尔拒绝卢梭以公意原则为基础的道德自由,因为道德自由仅仅作为抽象的普遍性形式而存在,而这恰好是导引法国大革命“绝对自由与恐怖”的最根本原因。因此,与卢梭不同,黑格尔并不排斥特殊性原则,相反,黑格尔认为真正的自由乃是普遍性原则和特殊性原则相统一的自由。如是,黑格尔运用其逻辑学中的概念辩证法原则,将作为意志的根本规定性、作为意志的概念或实体性的自由演绎为纯无规定性的意志进而规定性的意志进而真正自由的意志这一缜密的体系。具体说来,黑格尔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批判了作为纯无规定性意志的自由——抽象普遍性原则主导的卢梭的道德自由,通过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反思揭示了作为规定性意志的自由——特殊性原则支配的市民社会的有限自由,最终实现了作为特殊性原则与普遍性原则相统一的现代国家的具体自由。第三部分依托马克思重要著作,深入探讨马克思对自由的独特理解和论证。黑格尔的国家观是马克思进一步推进自由思想的出发点。马克思质疑黑格尔的国家观,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国家并不是自由得到实现的国家,而是私人利益的工具,从而表现为一个“阶级的国家”。在黑格尔将特殊性原则主导的市民社会趋向作为普遍性与特殊性伦理统一的国家看作必然性的地方,马克思则看到了“国家不能挽救市民社会于自身之中”并且“国家的秘密在市民社会之中”。这是马克思与黑格尔自由理论的真正分道扬镳之处。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开始从市民社会内部探索自由的障碍以及自由的实现问题。不同时期的马克思将自由的障碍以及自由的实现分别表述为,《论犹太人问题》时期的金钱异化和扬弃金钱异化的人的解放,《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的劳动异化、私有财产异化以及造成这一异化的深层根源的交往异化和“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积极扬弃的共产主义,及《资本论》时期剩余价值的压迫性也即剥削和消灭剥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马克思理解的共产主义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自身不可避免的矛盾而必将灭亡的认识基础上的。马克思将自由的实现从天国即黑格尔的思辨国家搬到尘世即“共产主义”。
     总而言之,“自由”这一现代政治哲学的最高主题并未因政治哲学家的每一次艰辛探索而得到一劳永逸的回答。相反,政治哲学家只是在用新的方式做出新的回答,并提出新的质疑。
On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this thesis tries to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freedom understanding, from Rousseau to Hegel and then to Marx.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freedom”is supreme theme of 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which attracts some 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ers, such as Rousseau, Hegel and Marx. Rousseau’s moral community which is based on moral freedom, Hegel’s modern state which is based on specific freedom and Marx’s communism based on“the free development of every individual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free developments of all human beings”provide different theoretical concepts from each other. It is the disparities that promote the deepe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heme.
     This thesis is composed of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starts from Rousseau’s criticism and transformation on Hobbes’s natural state and further explains Rousseau’s understanding of the double meaning of freedom. It also covers Rousseau’s isolated situations later in his life as a result of the failure of freedom achievement. Specifically, in order to rectify the modern political society that is filled with slavery and inequality, Rousseau resorts to natural state and stresses on the natural foundation of freedom and equality. However, natural state has become the past because of historical contingency and irreversibility. Therefore, getting back to the natural state of freedom and equality is impossible. On the other hand, Rousseau resorts to moral community that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general will and establishes the foundation of moral freedom and equality. But Rousseau denies that history is a meaningful process and denies that acquirement of pre-knowledge of historical terminal point and destination is possible.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ral community relies on the unknown opportunity and this amounts to announcing the thoroughly failure of this appeal. As freedom can’t be achieved in any society, Rousseau chooses to retire from society and becomes a lonely roamer. It points to the fact that Rousseau himself does not instruct revolution. Nonetheless, Rousseau’s political philosophy is full of the teachings of instigating revolution. His abstract concept of moral freedom and moral community, based on the rule of the general will, eventually guides the“absolute freedom and terror”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The second section provides a brand-new interpretation of Hegel's concept of freedom on a basis of a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Elements of the Philosophy of Right”. Hegel refuses Rousseau’s moral freedom that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general will, because it exists as an abstract universal form, which is just the root reasons of“absolute freedom and terror”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Therefore, unlike Rousseau, Hegel does not repel the principle of particularity. Hegel thinks that the real freedom is the unity of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So Hegel uses the principle of conceptual dialectic in Logics and deduces freedom that is the basic prescription of will and the concept or substance of will into non-prescriptive will, and then into prescriptive will, and finally into to real free will. In specific, through the reflection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Hegel criticizes the freedom of non-prescriptive will, namely Rousseau’s moral freedom which is guided by the abstract universal principle. Through the reflection of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Hegel reveals that the limit freedom of urban society that is dominated by particular principle of the freedom of prescriptive will finally achieves specific freedom of the modern state as the unity of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Depending on Marx’s important works, the third section deeply discusses Marx’s particular understanding and argument on freedom. Hegel's view of state i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Marx to further advance the thought of freedom. Marx questions Hegel's view of state, because the state isn’t the one that freedom itself achieves in real life, but the tool of the private interests, serving as a state of class. Hegel treats that urban society that is dominated by particularity as the unity of university and ethical particularity. While in the opinion of Marx,“the state couldn’t save urban society in itself”, and“the secret of the state is in the urban society”. This is the real disparity between Marx’s theory on freedom and Hegel’s. On the basis of it, Marx begins to explore the obstacle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freedom in urban society itself. In different periods, Marx has different expressions: the alienation of money and human liberation based on the aufhebung of it in the period of“Thinking about Jewish problems”; the alienation of labor, the alienation of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corresponding underlying roots of them——the alienat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sm based on the aufhebung of“private property, namely alienation of human themselves”in“The manuscripts of philosophy and economics in 1844”; and in“Capital”, the oppression of surplus value, also known as exploitation and the elimination of exploitation,“the free development of every individual is the perquisite for that of all persons”of Communism. Marx’s understanding of communism is based on the knowledge that the capitalist society will perish due to its inevitable conflicts. Marx moves the freedom realization from kingdom, which is Hegel’s speculative state, to earth and named it as“Communism”.
     In a nutshell,“freedom”, which is the supreme theme of 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has not been yet, even with every hard exploration. Instead, political philosophers come up with new answers in new ways and put forward new questions.
引文
1施特劳斯:《现代性的三次浪潮》,见《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2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序论第1页。
    3转引自游斌:《历史终结论的新解释及其批判》,载《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第3期。
    1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页。
    2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8页。
    3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8页。
    1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6页。
    1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51页。
    2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14‐215页。
    3洞喻说是一种意象,暗指世俗世界。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就曾把现实世界比作洞穴,因此,洞喻说并非柏拉图首创。(参见马特:《柏拉图与神话之境——从黄金时代到大西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7页。)
    1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06‐307页。
    2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31页。
    3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31页。
    4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48页。
    5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42页。
    1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86页。
    2转引自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69页。
    1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7页。
    2马基雅维里:《君主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3页。
    3马基雅维里:《君主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0页。
    1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41页。
    2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67页。
    3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41页。
    1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
    2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
    3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
    1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2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第74页。
    3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第75页。
    4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第166页。
    1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第115页。
    2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第107页。
    3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第118页。
    4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第115页。
    5卢梭:《论政治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34页。
    1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同样阐释过,自然的不平等导致财富的不平等,反过来,财富的不平等又加深了自然的不平等。这一点与卢梭的观点惊人的相似。(参见本文第三章第二节。)
    2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页。
    3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页。
    1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页。
    2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页。
    3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页。
    4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页。
    5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页。
    6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页。
    7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6页。
    2施特劳斯:《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二)》,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41页。
    3施特劳斯、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下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57页。
    1阿思穆斯:《卢梭》,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4页。?
    2拉吉罗:《欧洲自由主义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3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页。
    4施特劳斯:《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二)》,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42页。
    1施特劳斯:《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二)》,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42页。
    2卢梭:《政治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1页。
    1施特劳斯、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下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67‐668页。
    2卢梭:《爱弥儿》(下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729页。
    3卢梭:《爱弥儿》(下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728页。
    4卢梭:《爱弥儿》(下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728页。
    1卢梭:《孤独漫步者的遐思》,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卢梭:《孤独漫步者的遐思》,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3卢梭:《孤独漫步者的遐思》,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4卢梭:《孤独漫步者的遐思》,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5卢梭:《孤独漫步者的遐思》,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6卢梭:《孤独漫步者的遐思》,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7卢梭:《孤独漫步者的遐思》,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1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3页。
    2布鲁姆:《巨人与侏儒》,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54页。
    1卢梭:《论科学与艺术》,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1页。
    2吉尔丁:《设计论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3此处借用的是施特劳斯对尼采的评语。(参见施特劳斯:《现代性的三次浪潮》,见《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页。)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页。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页。
    1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9页。
    2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第115‐116页。
    3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5页。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81页。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82页。
    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55页。
    4拉吉罗:《欧洲自由主义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6页。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4页。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页。
    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17页。
    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18‐119页。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0页。
    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5页。
    3泰勒:《黑格尔》,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41页。
    4泰勒:《黑格尔》,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页。
    1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21页。
    2沃尔佩:《卢梭和马克思》,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1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418页。
    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19页。
    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7页。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5页。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74页。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6页。
    1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257页。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7页。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7页。
    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7页。
    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9页。
    1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58页。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04页。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44页。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44页。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45页。
    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45页。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44页。
    2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84年版,第51页。
    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51页。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6页。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7页。
    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2页。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53页。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53页。
    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60页。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0页。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60页。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96页。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02页。
    2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9页。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11页。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21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7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8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18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5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4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
    1城冢登:《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66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
    3在初涉政治经济学领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站在劳动异化和交往异化的角度将共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1科尔纽:《马克思的思想起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7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2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2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2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0‐71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1韩立新:《<巴黎手稿>的文献学研究及其意义》,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期。
    2根据望月清司的考证,马克思本人并没有使用过“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这样的词,就连马克思经常使用的“资本家社会”一词在《资本论》中也不过出现了十次左右。关于我们毫不抵触地使用的“资本主义社会”一词,马克思的表述则是“资本家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参见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3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8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1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0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注:括号中的标识是由望月清司所加。)
    1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0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4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0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5‐86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页。
    3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29页。
    1博蒂热利:《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1页。
    2博蒂热利:《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4页。
    3张一兵主编:《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1页。
    1张一兵主编:《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1‐1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106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195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2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2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3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6页。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927页。
    1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8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2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3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1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59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3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6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2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6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5‐22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8‐21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1张盾:《现代性批判之“异常思”——施特劳斯论马克思》,载《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2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第60页。
    3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3‐194页。
    1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9页。
    2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2‐23页。
    3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9页。
    4施特劳斯:《海德格尔式生存主义导言》,见《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5施特劳斯:《海德格尔式生存主义导言》,见《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6施特劳斯:《海德格尔式生存主义导言》,见《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1]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 [古希腊]亚理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古希腊]亚理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4] [古希腊]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 [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6] [意]马基雅维里.论李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 [英]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8] [英]霍布斯.论公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9] [英]洛克.政府论(上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0][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1][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2][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
    [13][法]卢梭.论政治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14][法]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M].北京:三联书店,2007.
    [15][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6][法]卢梭.忏悔录(第二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7][法]卢梭.爱弥尔(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18][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9][法]卢梭.孤独漫步者的遐思[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20][法]卢梭.卢梭自选书信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21][法]卢梭.新爱洛伊丝[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
    [22][法]卢梭.论语言的起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3][法]卢梭.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4][法]卢梭.文学与道德杂篇[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25][苏]阿思穆斯.卢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26][比]特鲁松.卢梭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7][德]卡西尔.卢梭·康德·歌德[M].北京:三联书店,2002.
    [28][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9][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30][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2][德]黑格尔.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3]刘小枫主编.黑格尔与普世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34][加]泰勒.黑格尔[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5][意]洛苏尔多.黑格尔与现代人的自由[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6]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7]马克思.资本论(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8][美]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6.
    [49][美]施特劳斯.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
    [50][美]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51][美]施特劳斯.回归古典政治哲学——施特劳斯通信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52][美]施特劳斯.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53][美]施特劳斯、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上下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54][美]布鲁姆.巨人与侏儒[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55][美]布鲁姆.美国精神的封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56][美]普拉特纳.卢梭的自然状态——《论不平等的起源》释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57][美]吉尔丁.设计论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58][美]凯利.卢梭的榜样人生:作为政治哲学的《忏悔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59][意]拉吉罗.欧洲自由主义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60][法]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1][美]柏林.自由论(自由四论扩充版)[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62][美]伯林.自由及其背叛[M].译林出版社,2005.
    [63]刘小枫、陈少明主编.卢梭的苏格拉底主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64]刘小枫、陈少明主编.苏格拉底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65]刘小枫主编.施特劳斯与古典政治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2.
    [66][法]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M].北京:三联书店,1996.
    [67][英]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8][美]安塞尔-皮尔逊.尼采反卢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69][法]古耶.卢梭与伏尔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70][法]涂尔干.孟德斯鸠与卢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1][法]科尔纽.马克思思想的起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72][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3][德]卡西勒.卢梭问题[M].译林出版社,2009.
    [74][意]沃尔佩.卢梭和马克思[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75][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6][法]傅勒.思考法国大革命[M].三联书店,2005.
    [77][英]伯尔基.马克思思想的起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8][德]费尔巴哈.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M].北京:三联书店,1958.
    [79]孙正聿.思想中的时代[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0]张盾.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81]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2]余英时.余英时文集6: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3][苏]拉宾.马克思的青年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1982.
    [84][日]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5]张一兵主编.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6]胡大平.后革命氛围与全球资本主义:德里克“弹性生产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7]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8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89]国外黑格尔哲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90][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91][美]威廉姆·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92][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
    [2]丁三东.论黑格尔的自由谱系——对《法哲学原理》的一种解释,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
    [3]曾誉铭.自由与德性—卢梭政治哲学思想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
    [4]张琼.国家与自由—从法哲学原理透视黑格尔国家理论,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
    [5]柴杰.洞穴中的苏格拉底一一从哲学与政治关系的角度看柏拉图的“洞喻”,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9.
    [6]孙正聿.“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J].中国社会科学,2010(2):4-14.
    [7]张盾.交往的异化:马克思《穆勒评注》中的“承认”问题[J].现代哲学,2007(5):16-20.
    [8]张盾.黑格尔的“历史和逻辑统一”是如何可能的——黑格尔历史原理的案例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30-38.
    [9]张盾,田冠浩.卢梭的问题康德的回答——重思康德先验伦理学的动机[J].社会科学,2008(9):135-140.
    [10]张盾.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思想史路径——以“市民社会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案例[J].哲学研究,2010(1):23-29.
    [11]张盾.现代性批判之“异常思”——施特劳斯论马克思[J].天津社会科学,2010(2):12-23.
    [12]王南湜.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J].现代哲学,2004(2):1-9.
    [13]贺来.从“形而上学现代性”到“后形而上学现代性”——自由观的哲学反省与范式转换[J].厦门大学学报,2009(3):5-11.
    [14]韩志伟,倪娜.黑格尔与现代自由——黑格尔自由概念的三个环节[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39-47.
    [15]韩志伟,倪娜.反思的现代性——黑格尔政治哲学的一个维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67-74.
    [16]科尔纽.马克思摈弃李嘉图的价值理论批判黑格尔的劳动观念[J].哲学译丛,1978(2):9-16.
    [17]泰勒.黑格尔与现代社会[J].世界哲学,1981(2):27-30.
    [18]瓦里斯基.论马克思的自由概念[J].世界哲学,1983(1):6-12.
    [19]马奈利.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概念[J].世界哲学,1981(3):22-29.
    [20]古尔德.马克思的自由观——《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关于自由的若干问题[J].哲学译丛,1986(5):33-42.
    [21]亨特.马克思与黑格尔的自由论[J].现代哲学,2005(1):34-44.
    [22]莱文.马克思与黑格尔思想的连续性[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5):43-56.
    [23]黎冈.黑格尔不是普鲁士王国的辩护士——从《法哲学原理》中的两个观点谈起[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3):73-75.
    [24]杨寿堪,严春友.论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自由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5):68-76.
    [25]郁建兴.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J].人文杂志,2000(3):13-18.
    [26]郁建兴.黑格尔伦理实体的自由概念[J].社会科学战线,2000(3):92-98.
    [27]郁建兴.马克思与自由主义民主[J].哲学研究,2002(3):3-11.
    [28]郁建兴.马克思的政治哲学遗产[J].中国社会科学,2006(6):18-23.
    [29]蒋红.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进[J].云南社会科学,2007(6):64-68.
    [30]彭刚.施特劳斯的魔眼[J].读书,2003(7):119-125.
    [31]张汝伦.黑格尔和现代国家[J].读书,2000(10):112-120.
    [32]韩立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市民社会概念(上)[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4):40-51.
    [33]韩立新.《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马克思的转折点——马克思《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研究[J].现代哲学,2007(5):1-15.
    [34]韩立新.从国家到市民社会:马克思思想的重要转变——以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研究中心[J].河北社会科学,2009(1):14-24.
    [35]张一兵.马克思“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换的理论真谛[J].哲学研究,1994(8):17-24.
    [36]仰海峰.国家:自由与伦理的现实体现——读黑格尔《法哲学原理》[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51-58.
    [37]刘增明.论马克思对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关系的批判和重构——从《论犹太人问题》的文本解读来看[J].哲学动态,2009(3):21-2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