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李纲福建踪迹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李纲为两宋之际的闽籍抗金名臣,历仕三朝,官至宰辅,在政治、军事以及文学上皆有建树。李纲生于上海华亭,长在江苏无锡,但祖籍福建邵武,最后又卒于福州。
     李纲一生和福建结下不解之缘,此前有关李纲的种种年谱、论文,对李纲入闽的时间、活动,虽有所载,但均欠周详,或有遗漏,或有讹误,本文详细考订李纲七次入闽的起讫时间、路线、缘由始末。
     李纲入闽后的活动范围,包括建州、邵武军、南剑州、汀州和福州。建州的松溪是他随父宦游之县、武夷山是他的钟爱之山,邵武军是他的祖籍,南剑州的沙县是他的贬谪之所,汀州是他的途次之地,福州则是他居住最久、终老的地方,福建许多山水名胜古刹,都留下他的踪迹。论文尽可能还原李纲在福建活动的状况,讨论他与黄裳、邓肃、李弥逊、陈渊、张元干、张浚、程迈、吕本中等人交游倡和的情形,尤其是沙溪倡和,称一时之盛,其溪因得名为“太史溪”。
     论文在考辨李纲入闽后的活动的同时,还纠正了前人关于长乐郡即今长乐市的错讹,辨正天宁寺、安国寺、东报国寺、丰应庙、宝峰栖云院等地点。在李纲行踪考订的基础上,论述李纲的福建诗、词、赋创作,指出李纲福建文学创作的特色及意义。
     论文藉《梁溪先生文集》及同时代文人别集、史乘、方志、金石、谱牒等文献,作者对李纲在闽踪迹进行反复多次的实地考察,大凡李纲的旧游地、宗祠、墓地以及摩崖石刻,尽可能不遗漏。如果说本文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的话,田野调查与文献考辨的结合即是其中一项。
Li Gang was a well-known patriotic official in favor of combating against Jin Nation from the last period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to the early stage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He went through three dynasties and had ever risen to the position of Prime Ministry with prominent political, military and literary achievements. Born in Huating County of Shanghai Municipality, grew up in Wuxi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and with ancestral home in Shaowu City of Fujian Province, he later died in Fuzhou City of Fujian.
     Li Gang had indissoluble bounds with Fujian. The previous chronicles and essays in different versions about Li Gang, though covered partly, but did not include comprehensively his time of visits to Fujian and activities, or had some omissions and errors in some way. However, this dissertation has a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of Li Gang's seven visits to Fujian, the routes and causes in details.
     The range of Li Gang's activities in Fujian, covered Jian State, Shaowu Prefecture, Nanjian State, Ting State and Fuzhou. Songxi County of Jian State was a place where he accompanied his father to his term of official post; Wuyi Mountain was his favorite mountain; Shaowu Prefecture was his ancestral home; Sha County of Nanjian State was a place where he was banished; Ting State was his stopover place, while Fuzhou was a city where he had been living for the longest period of time till death. Li Gang left his traces in many scenic spots and temples of Fujian Province.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its best to restore Li Gang's activities in Fujian, reveals the stories of his social associations and poem gatherings with Huang Shang, Deng Su, Li Mixun, Chen Yuan, Zhang Yuangan, Zhang Jun, Cheng Mai, Lv Benzhong etc, especially the poem gatherings they held beside Sha Stream, which was so prosperous that the stream was named after "Taishi Stream".
     In addition to examining Li Gang's activities in Fujian Province, this dissertation also makes correction on such mistake as the former Changle Prefecture was not current Changle City. What's more, it also modifies some previous errors about the locations of Tianning Temple, Anguo Temple, East Baoguo Temple, Fengying Temple and Xiyun Temple of Bao Peak. On the basis of the textual research on Li Gang's whereabouts, this dissertation expounds his creation of poems (Shi, Ci, Fu), and points out the features and significance of his literature work in Fujian Province.
     Based on Collected Works of Mr. Liangxi together with those contemporary anthologies, historic records, local chronicles, inscriptions on ancient bronzes and stone tables, and genealogical records, the author of this dissertation paid repeated on-site visits to the places with Li Gang's whereabouts in Fujian Province, trying as far as possible not to leave out his old visiting places, ancestral hall, tomb and inscriptions on precipices. If we have to mention the breakthrough of research methods applied in this dissertation, on-site investigation combining with documental study is one of it.
引文
[1] [清]郑方坤编辑;陈节,刘大治点校《全闽诗话》,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页。
    [2] [宋]朱熹《丞相李公奏议后序》,[宋]李纲《梁溪先生文集》,福建省图书馆藏清道光十四年刻本。
    [3] [宋]李纲《梁溪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91-492页。
    [4] 参谢巍编撰《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80-182页。
    [5] 参吴熊和主编;陶然册主编《唐宋词汇评》(两宋卷)第2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0至1361页。
    [1] 赵效宣《宋李天纪先生纲年谱·引言》(简称为《李纲年谱长编》),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页。
    [2] [宋]李纲《梁溪先生文集》卷一百三十五,福建省图书馆藏清道光十四年刻本。
    [3] 《李纲年谱长编》,第25页。
    [4] [宋]李纲《梁溪先生文集》卷八,福建省图书馆藏清道光十四年刻本。
    [5] [明]黄仲昭修纂;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旧志整理组,福建省图书馆特藏部整理《八闽通志》(下)卷七十八“寺观”,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5页。
    [6] 参见敬贤《对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想法》《江汉论坛》,1963(07),第45-47页;李涵《究竟应该怎样评价李纲—与王瑞明先生商榷》,《江汉论坛》,1963(10),第26-34页;王瑞明《评价历史人物应有哪一些“想法”?》,《江汉论坛》1963(10),第35-40页。
    [1] 张高宽《李纲(梁溪词>与豪放词刍议》《文学评论》,2003(02),第128-192页。
    [2] 姚惠兰《论南宋抗金领袖李纲的闲居词》《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第136-140页。
    [3] 钱锺书《宋诗选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14页。
    [1] 罗敏中《论李纲的沙县贬谪诗赋及其对屈原思想的补正》,《求索》,2003(03),第106-110页。
    [2] 罗敏中《论李纲的荆湘贬谪诗及其对屈原思想的补正》,《湖南师大社会科学报》,2000(02),第71-76页。
    [1] 张天禄总编;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州市志》第1册,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
    [2] 文稷《西湖桂斋的林则徐楹联》,福州晚报社编《福州史话丛书·凤鸣三山》第3辑,1992年版,第97-98页。
    1] 陈庆元《福建文学发展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页。
    [1]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66页。
    [1] 参何圣庠,傅唤民《李纲的乡里、出生地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02),第28-29页。
    [1] 转引自傅璇琮等主编,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第3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50页。
    [1] 李淑芳《李纲诗词研究》,台湾高雄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年版,第35页。
    [1]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39页。
    [1] 参元谱;《李纲年谱长编》,第18-38页。
    [1] 参元谱;《李纲年谱长编》,第138-139页。
    [2] 参元谱:《李纲年谱长编》,第143-156页。
    [1] 参元谱;《李纲年谱长编》,第170-186页。
    [2] 参元谱;《李纲年谱长编》,第218-225页。
    [1] [明]黄仲昭修纂;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旧志整理组,福建省图书馆特藏部整理《八闽通志》卷一“地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2] [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九)卷九十七,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445-4446页。
    [3] [明]王世懋《闽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页。
    [1] 参[宋]祝穆撰;[宋]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十,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72页;《八闽通志》(上)卷十七“地理”,第1155-1156页;余奎元《冲祐观及其观主》,陈建才主编《八闽掌故大全·胜迹篇》,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13-214页。
    [2] 《方舆胜览》卷十一,第180-181;[明]何乔远《闽书》卷十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9-313页;蔡振坚等《建瓯县志》卷一,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版,第16页;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先行的脚步:福建改革开放30年纪事》(南平篇),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3] 赖少波《建茶六绝——建瓯茶文化探微》,《福建史志》2007(06),第53-55页。
    [4] [宋]周绛《茶苑总录》,[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二九,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697页。
    [1] [宋]赵佶《大观茶论·序》,王缵叔,王冰莹编著《茶经·茶道·茶药方》,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6页。
    [2] [宋]陆游《建安雪》,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卷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51页。
    [3]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页。
    [4] [宋]黄庭坚《满庭芳·茶》,蒋方编选《黄庭坚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28页。
    [5] [宋]司欧阳修《尝新茶呈圣俞》,[宋]欧阳修;陈新,杜维沫选注《欧阳修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74页。
    [1] [宋]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82页。
    [2] 《李纲年谱长编》,第5-6页。
    [1] 参《八闽通志》(下)卷七十七“寺观”,第1150页;福建建阳地区文化局编《闽北纪略》,邵武:邵武市印刷厂,1983年版,第41页。
    [2] [宋]杨亿《武夷新集》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95页。
    [3] 《八闽通志》卷七十六、八十:1132、1257页;杨敬村《大中寺与“皇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建瓯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建瓯文史资料》第12辑,1988年版,第117—118页。
    [4] 《八闽通志》卷七十八,第1188页;潘渭水,黄芝生主编;建瓯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建瓯县志》,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722页。
    [1] [清]蒋衡《黄华山歌》,蔡振坚等纂《建瓯县志》卷七,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版,第81页。
    [2] [元]脱脱等著《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9017-9018页
    [3] [清]毕沅著《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十,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476页。
    [1] 参邓恭三《韩世忠年谱》,上海:独立出版社,1944年版,第74-82页。
    [2] 《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十,第475页。
    [3] 沈德潜选,宋晶如注释《唐宋八大家古文》(下),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版,第704页。
    [1] 朱维斡《福建史稿》(上),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87-288页。
    [2] 卓朗然主编;邵武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邵武市志》,北京:群众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
    [1] 《李纲年谱长编》,第15页。
    [2] 《八闽通志》(下),卷六十“恤政”,第559页。
    [3] 《八闽通志》(上),卷十“地理”,第277页。
    [1] 陈明考主编;建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建阳县志》,北京:群众出版社出版,1994年版,第7页。
    [1] 金凡《丰岩寺》,政协福建省三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福建省三明市宗教事务局编《三明文史资料》第13辑,1997年版,第113-114页。
    [2] 《方舆胜览》卷十二,第202页;《八闽通志》(上)卷一“地理”,第20-22页;[清]陶元藻等《延平府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版,第23-26页。
    [3] [唐]房玄龄《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76页。
    [1] [宋]刘子翠《屏山集》卷十一《涪(黯)淡滩》,《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13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43页。
    [2] 福建省南平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平县志》(上),1985年版,第115页。
    [3] [宋]周密撰;胡明伟,刘志毅选注《齐东野语》卷十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4] 《八闽通志》(下)卷七十八“寺观”,第1189页。
    [1] [宋]杜绾《云林石谱》卷下“南剑石”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9页。
    [2] [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49-550页。
    [3] 《方舆胜览》(上)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03页。
    [4]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13页。
    [5] 福建省南平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平县志》(上),1985年版,第601页。
    [1] 《方舆胜览》(上)卷十二,第204页。
    [2] 《八闽通志》(下)卷七十四“宫室”,第1072页。
    [3] [清]郭柏苍《竹间十日话》,[清]林枫,[清]郭柏苍,郭白阳辑撰;张天禄主编,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榕城考古略·竹间十日话·竹间续话》,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4] 参[宋]黄裳《演山集》卷一五《延平阁记》,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12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7页;王兆鹏,王可喜,方星移著《两宋词人丛考·张元干年谱》,南京市: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327页。
    [5] 黄裳《演山集》卷一五《延平阁记》,第117页。
    [6] 参[宋]朱熹《朱子文集》卷十五《祭蔡季通文》、《再祭蔡季通文》,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36页;蔡铭泽《南宋理学家蔡元定生平考异》,《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第153-160页。
    [1] 李之亮《宋福建路郡守年表》,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128页。
    [2] 《八闽通志》(上)卷三十八“秩官”,第1107页。
    [3] 《演山集》卷二,第37-40页。
    [4] 《八闽通志》(上)卷三十八“秩官”,第1107页。
    [5] 李之亮《宋福建路郡守年表》,第132页。
    [6] 马里扬《宋人事迹考证五则:以黄裳交游为中心》,《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04),第135-140页。
    [7] [宋]辛弃疾《稼轩长短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4、62页。
    [1] 《两宋词人丛考·张元干年谱》,第326页。
    [2] 《方舆胜览》(上)卷十二,第203页。
    [1] 《八闽通志》(下)卷七十八“寺观”,第1189页。
    [2] 梁伯荫修,罗克涵纂《沙县志》卷二“地理”,《中国地方志集成》第39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9页。
    [3] 《八闽通志》(下)卷七十八“寺观”,第1195页;《沙县志》卷四“城市”,第93页。
    [1] 《八闽通志》(上)卷二“地理”,第50页。
    [2] 《沙县志》卷三“山川”,第72页。
    [1] 《沙县志》卷三“山川”,第65页。
    [2] 《沙县志》卷四“水利”,第79页。
    [1] 《沙县志》卷四“名胜”,第90页。
    [2] 参《八闽通志》(下)卷七十八“寺观”,第1195页;统剑敏《栖云寺》,政协福建省三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福建省三明市宗教事务局编《三明文史资料》第13辑,1997年版,第83页。
    [1] 参[清]裘树荣纂修《永安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74年版,第49-51页。
    [2] 虞韶年主编:永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永安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015页。
    [3] 郑大余等主编;将乐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将乐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47-59页。
    [4] [明]徐弘祖著《徐霞客游记》卷一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0页。
    [1] 李金镇主编;顺昌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顺昌县志》,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2] 邵武,光泽,顺昌交通局编志办《富屯溪源头考查记》,政协邵武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邵武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1986年版,第29-38页。
    [3]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三十二,《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第58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90页。
    [4] 靳阳春《宋代汀州道路考》,《三明学院学报》,2010(05),第48-52页。
    [5] 参《李纲年谱长编》,第139页。
    [1] 《八闽通志》(下)卷七十八“寺观”,第1184页。
    [2] 谢重光《论定光佛信仰的形成和传播》,福建省宗教研究会编《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文集3,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38页。
    [1] 《沙县志》卷三“山川”,第69、71页。
    [2] [清]李世熊《宁化县志》卷二“寺观”,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版,第62页。
    [3] [清]李世熊《宁化县志》卷二“寺观”,第63页。
    [1] [清]曾曰瑛修;[清]李绂纂;王光明,陈立点校《汀州府志》卷十三“祠祀”,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年版,第290-291页。
    [2] 参马玉良《李纲在绍兴二年的行踪-宁化草仓祠诗碑考辨》,《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4),第138-139页。
    [3] 《竹间十日话》,第53页。
    [4] 宁化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年版,第785页。
    [1] 马玉良《李纲在绍兴二年的行踪——宁化草仓祠诗碑考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4),第39页。
    [2] 刘义《李纲佚诗考辨》,《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06),第34-35页。
    [1] 《李纲年谱长编》,第147页。
    [1] 参[清]徐景憙主修;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福州府志》卷二“建置沿革”,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2] 参《两宋词人丛考·张元干年谱》,第281-283页。
    [3] [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三十八“寺观类”,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48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64-565页。
    [4] 《淳熙三山志》卷三十三“寺观类”,第481页。
    [1] [明]王应山纂;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闽都记》卷二十五“郡东北侯官胜迹”,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页。
    [2] 转引自[清]徐景熹主修《福州府志》(上)卷五,第101页。
    [3] 参张帆《民间信仰与当代城市祀神演剧——以福州市区玄帝信仰为例》《福建艺术》,2008(02),第25-27页。
    [4] 何振岱纂;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西湖志》卷一“水利”,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5] 《闽都记》卷十五“西湖沿革”,第131页。
    [6] 《闽都记》卷二十五“郡东北侯官胜迹”,第192页。
    [1] 陈吉主编;《福州市郊区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州市郊区志》,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45页。
    [2] [宋]辛弃疾《稼轩长短句》卷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页。
    [3] 黄荣春编著《福州摩崖石刻》,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321-323页。
    [4] 参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福建省志·铁路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页。
    [1] 《李纲年谱长编》,第148页。
    [2] 蔡人奇纂《藤山志》(铅印本),福州:福建出版社,1948年版,第1页。
    [3] 《闽都记》卷十四“郡南闽县胜迹”,第125页。
    [1] 参《淳熙三山志》卷三十三“寺观类”,第499-500页;《闽都记》卷十四“郡南闽县胜迹”,第119页。
    [2] 《藤山志》,第5页。
    [3] 《淳熙三山志》卷三十三“寺观类”,第499页
    [4] 郭白阳《竹间续话》,《榕城考古略·间十日话·竹间续话》,第32页。
    [5] [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卷一《度浮桥至南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1页。
    [6] [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卷一《度浮桥至南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 31页。
    [1] 《方舆胜览》(上)卷十,第171页。
    [2] [清]林枫著《榕城考古略》卷下《榕城考古略·竹间十日话·竹间续话》,第84页。
    [3] 郑淑榕《李纲诗文创作刍议》,《龙岩学院学报》,2006(04),第70-72+74页。
    [1]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第二十八卷,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51页。
    [1] 转引自唐圭璋编著《宋词纪事》,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19-220页。
    [2] 参王兆鹏,王可喜,方星移著《两宋词人丛考·何大圭考》,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55-156页。
    [1] 《淳熙三山志》卷三十三“寺观类”,第495页。
    [2] 参福州市郊区建设局编《福州市郊区建设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137-138页。
    [3] 《淳熙三山志》卷四十“土俗类”,第583页。
    [4] 参李富华,何梅著《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197页。
    [5] [宋]蔡襄述《荔枝谱》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页。
    [6] [清]徐景憙主修《福州府志》卷十六上“寺观”,第520页。
    [1] 参张燕清《清代福建驿站考》《福建史志》,2001(02),第23-30页。
    [2] 参《竹间十日话》,第62-64页。
    [3] 福建省闽侯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闽侯县地名录》,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1986年版,第71页。
    [4] 《淳熙三山志》卷三十四“寺观类”二,第509页。
    [1] [明]徐火勃《雪峰志》卷九,杜洁祥主编《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7册,台湾:明文书局,1980年版,第131-132页。
    [2] 张天禄总编;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林伯方主编《福州市志》第7册,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614页。
    [1] 参《淳熙三山志》卷三十八“寺观类”六,第565页;《闽都记》卷二十四“湖北侯官胜迹”,第183-184页。
    [2] 参《淳熙三山志》卷三十八“寺观类”六,第567页:《闽都记》卷二十四“湖北侯官胜迹”,第186-187页。
    [3] 黄荣春编著《福州摩崖石刻》,第323页。
    [4] 转引自徐釚《游鼓山记》,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鼓山艺文志》,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版,第479页。
    [1] 参《淳熙三山志》卷三十三“寺观类”一,第493页;《闽都记》卷十二“郡东”,第94;《榕城考古略》卷下,第70页。
    [2] 参林和等编《鼓山题刻》,福州:海风出版社,2002年版,第54页。
    [3] 参《淳熙三山志》卷三十三“寺观类”一,第493页。
    [4] 黄荣春编著《福州市郊区文物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2页。
    [5] 《淳熙三山志》卷三十四“寺观类”二,第508-509页。
    [1] 《淳熙三山志》卷三十四“寺观类”二,第508-509页。
    [2] [宋]赞宁《宋高僧传》卷十二《唐福州雪峰广福院义存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88页。
    [3] 徐(?)《雪峰志》卷二,第32页。
    [4] 徐(?)《雪峰志》卷二,第35页。
    [5] 《竹间十日话》卷三,第53页。
    [6] 林璧符《雪峰枯木5000岁》,《福州晚报》,2006年12月11日。
    [1] 何振岱纂;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西湖志》卷一“水利”,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2] 参[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九十一《嗣王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21-1322页。
    [3] 参《闽都记》卷十五“西湖沿革”,第158-159页。
    [4] 《竹间十日话》卷五,第81页。
    [5] 《榕城考古略》卷下,第88-89页。
    [6] 参张赉光主编;《福州市园林绿化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州市园林绿化志》,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4345页。
    [7] 《榕城考古略》卷下,第67页。
    [1] 参《淳熙三山志》卷三十三“寺观类”一,第491页;《榕城考古略》卷下,第68页。
    [2] 孔丽《摩崖石刻找到了将成鼓岭一景》,《东南快报》,2012年7月26日。
    [3] 《淳熙三山志》卷三十三“寺观类一”,第491页。
    [4] [宋]曾巩撰;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曾巩集》(上)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27页。
    [1] 《淳熙三山志》卷第三十四“寺观类”二,第508页。
    [2] 《淳熙三山志》卷第三十四“寺观类”二,第508页。
    [3] 参《淳熙三山志》卷第三十四“寺观类”二:508;[清]徐景熹主修《福州府志》卷十六(上)“寺观”,第532页。
    [4] 《榕城考古略》,第93页。
    [5] [清]郭柏苍,刘永松纂辑;[清]黄宗彝,郭柏芗参订;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乌石山志》卷六“石刻”,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
    [6] 参《淳熙三山志》卷第三十三“寺观类”一,第486页。
    [7] 参《淳熙三山志》卷第三十三“寺观类”一,第485页。
    [1] 参《淳熙三山志》卷第三十三“寺观类”一,第484页;[清]郭柏苍,刘永松纂辑;[清]黄宗彝,郭柏芗参订;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乌石山志》卷二“古迹”,第42页。
    [2] 唐圭璋编《全宋词》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03页。
    [3] 参《淳熙三山志》卷三十三“寺观类”一,第487页:[清]郭柏苍,刘永松纂辑;[清]黄宗彝,郭柏芗参订;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石山志》卷一“名胜”,卷三“寺观”,第21,82页。
    [4] 《八闽通志》(上)卷七十五“寺观”,第1091页。
    [5] [宋]朱松《韦斋集》卷十《戒杀子文》,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113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6] 杨时《杨龟山集》卷三《寄俞仲宽别纸》,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49-50页。
    [1] 《竹间十日话》卷三,第53页。
    [2] 《淳熙三山志》卷七“公廨类”一,第171页。
    [3] 《闽都记》卷八“郡城东北隅”,第53页。
    [1] 《八闽通志》(下)卷七十七“寺观”,第1156;丘理真等著《武夷山文化丛书洞天佛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2] 参[清]董天工修撰;方留章等点校《武夷山志》卷一总之(上),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3页。
    [3] 参[明]俞策编撰;[清]施闰章修订;傅义校补《阁皂山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1] 转引自吴熊和主编《唐宋词汇评·两宋卷》第4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860页。
    [2] 王兆鹏《两宋所传词集续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第57-63页。
    [1] 《八闽通志》卷七十八“寺观”,第1188页;潘渭水,黄芝生主编;建瓯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建瓯县志》,第722页。
    [2] 《八闽通志》卷七十六“寺观”,第1147页。
    [3] 《八闽通志》卷七十六“寺观”,第1133-1134页。
    [4] 《李纲年谱长编》,第5-6页。
    [1] 《淳熙三山志》卷三十八“寺观类”六,第572页。
    [2] 位于今天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俗称“天公庙”,毁于1919年,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于原址上建起老干部活动中心。今天天宝镇珠里村后坑社玉尊宫的两根蟠龙柱即是来自玄妙观。参田丰《漳州古城首善之街——新华西路》《闽南日报》,2010年12月22日。
    [3] 李铁藩《追议刻印于福州的北宋道教总集一<政和万寿道藏)》,《福建史志》,1988(04),第61-64页。
    [4] 《演山集》黄裳自序,第27页。
    [5] 《演山集》原序,第26页
    [6] 《闽书》卷一百三十七,第4088页。
    [1] 《八闽通志》卷七十“人物”,第934页。
    [2] 参《八闽通志》卷七十“人物”,第934页;李衍池主编;建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建宁县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666页;[宋]吴会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能改斋漫录》卷十二“人物”“俞温父判语”条,北市: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56页。
    [3] 李之亮《宋福建路郡守年表》,第132页。
    [4] 另三人分别为杨时、李侗和朱熹。
    [5] 另两人为黄琮与翁谷。
    [6] 《沙县志》卷十二“存疑”云:“《宋史·李侗传》云:‘沙县邓迪尝谓朱松曰:‘愿中如冰壶秋月,莹澈无瑕。非吾曹所及。’松以为知言。’查诸邓谱并无所谓迪者,以李朱二公为之友,必邃于理学者。”第285页。
    [1] 宁化县客家研究会《闽沙邓氏族谱》,三明:三明市文化与出版局,2003年版,第544-545页。
    [2] 王兆鹏,王可喜,方星移著《两宋词人丛考·邓肃年谱》,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38-280页。
    [3] [元]脱脱等著,《宋史》卷三百七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603页。
    [1] 苏闽曙《沙县宋故殿撰罗公墓志铭考释》,《福建文博》,2011(02),第70-74页。
    [2] 王河,真理整理《宋代佚著辑考》,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3-395页。
    [1] 吴敬《试论宋代的葬期》,《华夏考古》,2012(01),第111-114页。
    [2]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秩官类”三,第324页。
    [1] 《沙县志》卷十“文苑”,《史海》作《文海》,《书讲义》作《讲义》,《芸阁秘录》作《秘阁秘录》,第232页。
    [2] 《沙县志》卷三“山川”,第76页。
    [3] 《沙县志》卷三“山川”,第64页。
    [4] 《沙县志》卷三“山川”,第64页。
    [5] [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校点本第4册)卷五十一“拾遗”“狒狒”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年版,第2921页。
    [6] 《全宋诗》第18册,第11780-11781页。
    [7] 《淳熙三山志》卷三十三“寺观类”一,第489页。
    [1] 龙兴寺在沙县十二都,邓肃尝避地居此。详见《沙县志》卷四“名胜”,第91页。
    [2] 张志哲主编《中华佛教人物大辞典》,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610页。
    [3] 湖北省嘉鱼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嘉鱼县志》,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14页。
    [1] 《闽书》卷一百二,第3075页。
    [2] [宋]陈渊撰《默堂集》卷九《邓季明挽词三首》,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44-345页。
    [1] 《沙县志》卷九“列传”,第214;《八闽通志》卷六十九“人物”,第908页;《闽书》卷一百二,第3068页。
    [2] [宋]邓肃撰《拼榈集》卷二《哭陈兴宗先生三首》其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3册影印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66页。
    [3] 《默堂集》卷四,第317页。
    [1] 《沙县志》卷三“山川”,第66页。
    [2]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福建省志·人物志》(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3页。
    [1] 《沙县志》卷三“山川”,第67页。
    [2] 曾枣庄主编李文泽,吴洪泽副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1页。
    [3] 《拼榈集》卷二十《跋李丞相赠邓成材判官诗》,第360页。
    [4] 李之亮《宋福建路郡守年表》,第102页。
    [5] 李之亮《宋两江郡守易替考》,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318页。
    [6] 《拼榈集》卷二十《跋李丞相赠邓成材判官诗》,第360页。
    [1] 参孔凡礼《陆游佚著辑存》,[宋]陆游著《陆游集》第五册附录,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550页。
    [2] 《沙县志》卷三“山川”,第75页。
    [3] 庄炳章主编;黄柏龄著《泉州文物志·九日山志》,晋江:晋江地区文化局,文管会出版,1983年版,第114页。
    [1] 《八闽通志》卷六十九“人物”,第900页。
    [2] 《八闽通志》卷六十“祠庙”,第557页。
    [3] 《竹间十日话》卷三,第49页。
    [1] 严耀中主编《论史传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41-342页。
    [1] 《拼榈集》卷二,第267页。
    [2] 《闽书》(4)卷一百十六“英旧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99页;《八闽通志》(下)卷七十“人物”,第942页。
    [1] [清]谢启昆修,[清]胡虔纂《广西通志》(9)卷二百二十“金石略”六,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708-5709页。
    [2] 《方舆胜览》卷十,第171页。
    [1] 参[清]王鹏运辑《四印斋所刻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37-444页。
    [1] 《两宋词人丛考·张元干年谱》,第424-425页。
    [2] 吴延燮撰:张忱石点校《北宋经抚年表南宋制抚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28、529页
    [3] 参《八闽通志》(上)卷四“地理”,第105页。
    [4] 参《八闽通志》(上)卷十三“地理”,第335页。
    [5] 参谢其铨主编《于山志》,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99页。
    [6]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秩官类”三,第325页。
    [7] [宋]汪藻撰《浮溪集》(附拾遗)卷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04页。
    [8] [宋]张元干撰《芦川归来集》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6页。
    [9] 祝尚书著《宋人总集叙录》附录一《散佚宋人总集考》,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3页。
    [1] 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46页。
    [2] 《淳熙三山志》卷三十三“寺观类”一,第488页。
    [3]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秩官类”三,第326页。
    [1] 《八闽通志》卷三十四“秩官”,第984页。
    [1] 武夷山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夷山市志》,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第1006页。
    [2] 曾江著《李纲陵园胜迹》,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页。
    [3] [宋]韩元吉撰《南涧甲乙稿》(附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24-426页。
    [4] [宋]朱熹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2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495页。
    [5]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方志丛刊》(4),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138页。
    [6] 方健编著《南宋农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53页。
    [1] [宋]方匀撰《泊宅编》《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页。
    [2] 卢美松编著《福州名园史影》,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38-140页。
    [3] [宋]汪藻撰《浮溪集》(附拾遗)卷二十五,第298-299页。
    [4]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五“秩官类”六,第305,347页。
    [5] [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五十九,《中华族谱集成本》,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893页。
    [1] 《八闽通志》(下)卷七十四“宫室”,第1070页。
    [2] 《乌石山志》,第182页。
    [3] 《竹间十日话》,第49页。
    [4] 王岚著《宋人文集编刻流传丛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5] 傅璇琮总主编《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宋代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页。
    [1] 《全宋诗》第24册,第16165页。
    [2] [宋]张守撰《毗陵集》(附拾遗)卷十六《送提刑刘峤解印还朝》,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3页。
    [3] 赵敏俐主编《中国诗歌研究》第6辑,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24-142页。
    [4]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秩官类”三,第325页。
    [5] 《毗陵集》卷十六《次韵李丞相园亭二首》,第228页。
    [1] 《八闽通志》卷三十四“秩官”,第983页。
    [2] 李国玲编纂《宋人传记资料索引补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01页。
    [3] 南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平地区志》第2册,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0页。
    [4]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七“人物类”二,第375页。
    [5] [元]等脱脱等著《宋史》卷三百七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697页。
    [1] 《八闽通志》卷六十“祠庙”,第552-553页。
    [2]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71页。
    [3]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66页。
    [4] [元]脱脱等著《宋史》卷三百七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696页。
    [5]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2571页。
    [1] 刘云军《(宋史·汪伯彦传)补正》,《衡水学院学报》,2011(05),第66-69页。
    [2] 陈乐素著《求是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1986年版,第297-298页。
    [3] 《全宋诗》第22册,第14955-14956页。
    [4] [宋]汪藻撰《浮溪集》卷十八《昼秀堂记》,第207页。
    [1] [宋]晁说之撰《嵩山文集》(2)卷十七《周元仲字序》,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第32页。
    [2] 《中华野史》编委会编《中华野史》卷5“宋朝卷”(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34页。
    [3] 区坚刚,陈球玉《碧落古迹越千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英德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英德文史资料·英德名胜专辑》第11期,1997年版,第54页。
    [4] 参[宋]楼钥撰《攻媿集》卷七五《跋王岐公端午帖子》;[宋]王称著《东都事略》卷八十《王硅傅》;[宋]王明清《挥麈录·馀话》卷二;[宋]李廌撰《师友谈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4-27页。
    [1] 转引自吴熊和主编;陶然册主编《唐宋词汇评·两宋卷》第2册,第1791页。
    [2] [清]陆心源著;冯惠民整理《仪顾堂书目题跋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65页。
    [3] 刘尊明著《唐宋词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207页。
    [4] [宋]晁说之《嵩山文集》卷十五《答钱申伯书》,第25-26页。
    [1] [宋]陆游著《老学庵笔记》卷四,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页。
    [2] 钱锺书《宋诗选注》,第184页。
    [3] 王兆鹏著《两宋词人年谱·吕本中年谱》,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290-308页。
    [4] 王兆鹏著《两宋词人年谱·吕本中年谱》,第33页。
    [1] [宋]吕本中撰《东莱先生诗集》卷十五《夏日深居二首》其二,四部丛刊续编(64),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
    [2] 王兆鹏著《两宋词人年谱·吕本中年谱》,第405页。
    [3] 《八闽通志》卷七十二“人物”,第1027页。
    [4] 刘琳,沈治宏编著《现存宋人著述总录》,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387页。
    [1] [宋]李弥逊撰,《筠溪集》卷二十三《祭李伯纪丞相文》,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0册影印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15页。
    [2] [宋]李弥逊撰《筠溪集》卷二十三《祭李伯纪丞相文》,第815页。
    [1] [宋]张元干撰《芦川归来集》卷九《跋了堂先生文集》,第159-160页。
    [2] [宋]张元干撰《芦川归来集》卷十附录《宣政间名贤题跋》,第206页。
    [3] [宋]张元干撰《芦川归来集》卷二《丙午春京城围解口号》,第26页。
    [1] [宋]张元干撰《芦川归来集》卷五,第71-72页。
    [1] [宋]张元干撰《芦川归来集》卷二,第35-36页。
    [2] 参《两宋词人丛考·张元干年谱》,第416页。
    [3] 参《两宋词人丛考·张元干年谱》,第297,300页。
    [4] [清]徐景熹主修《福州府志》(下)卷四十九“人物”一,曰份,字子文,第152页。
    [5] 参郑姗姗《明清侯官许氏家族文学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本集卷一百六十六《宋故龙图阁直学士许公神道碑》。
    [6] 《淳熙三山志》卷三十三“寺观类”一,第491页。
    [7] 黄荣春编著《福州摩崖石刻》,第328页。
    [8] 《八闽通志》(下)卷七十三“宫观”,第1039页。
    [1] 黄启方著《黄庭坚论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6-154页。
    [1] [宋]王明清撰《挥麈录·后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页。
    [1] 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宋元浙江方志集成》第10册,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年版,第4965-4966页。
    [2] 政协政协龙泉市文史委员会编《龙泉文史资料》第18辑《龙泉历代名人》,2000年版,第48页。
    [3] 傅璇琮主编《宁波通史·宋代卷》,宁波:宁波出版社,2009年版,第230页。
    [4] 参[清]王士祯撰《居易录》卷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9册影印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51页。
    [5] 《两宋词人丛考·张元干年谱》,第405-407页。
    [1] [宋]张元干撰《芦川归来集》卷三,第51页。
    [2] [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913页。
    [3] 王兆鹏,王可喜,方星移著《两宋词人丛考·何大圭考》,第152-158页。
    [4] [宋]韩驹撰《陵阳集》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02页。
    [5] [宋]普济著《五灯会元》(下)卷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09页。
    [1] [清]释元贤撰《鼓山志》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35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758页。
    [1] 参《李纲年谱长编》,第152-171页。
    [1] [明]释一如撰《三藏法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19页。
    [2] [宋]普济著《五灯会元》(下),第1309页。
    [3] 《淳熙三山志》卷三十三“寺观类”一,第481页。
    [4] 《竹间十日话》卷五,第87页。
    [5] 《闽都记》卷八“郡城东北隅”,第51页。
    [1] 据萨镇冰侄孙萨本珪考证,自清康熙壬子(1672)至康熙丙戌(1706),半野轩为萨氏别墅,乾隆年间(1737—1795),则归吴氏所有。参萨本硅《通贤坊与半野轩—一入闽萨氏两处寓所钩沉》,《福州史志》,2006年第15期。
    [2] 《竹间续话》卷二,第29页。
    [3] 《西湖志》卷十“园亭”,第251页。
    [4] 卢美松编著《福州名园史影》,第148-150页。
    [5] 参王兆鹏,王可喜,方星移著《两宋词人丛考·张元干年谱》,第401页。
    [6] 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鼓山艺文志》,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版,第534,535页。
    [7] 蓝吉富主编《禅宗全书》(4)史传部《文殊》,台湾:文殊出版社,1988年版,第595-596页。
    [1] 参陈静《(宋人佚简)研读零拾起——宋代舒州的地理沿革和(申禀状)考释》,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版,第18页。
    [2] 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鼓山艺文志》,第535页。
    [1] 徐自强《中国佛学文献丛刊中国历代禅师传记资料汇编》(上)《崇先真歇了禅师塔铭》,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4年版,第265页。
    [2] 宗舜《真歇清了及其黑水城本<劫外录>》,吴言生主编《中国禅学》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1-71页。
    [1] 参李淑芳《李纲诗词研究》,台湾大学硕士论文,1994年。
    [2] [清]李调元撰《赋话》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1页。
    [3] [清]浦铣撰《复小斋赋话》卷下《丛书集成续编》第204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728页。
    [1] [宋]李纲撰《梁溪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5册,第492页。
    [1] 参詹杭伦著《唐宋赋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华龄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159页。
    [2] 参许瑶丽《李纲辞赋简论》,《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第42-47+92页。
    [3] 参刘培《国运转关与文风趋新—以李纲辞赋为中心的考察》,《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第142-151页。
    [4] 参蒋皙《李纲辞赋初探》,济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 [宋]蔡襄述《荔枝谱》,第2页。
    [2] 陈植著《观赏树木学》,上海:永祥印书馆,1955年版,第280页。
    [1] 参郑淑榕《李纲诗文创作刍议》,《龙岩学院学报》,2006(04),第70-72+74页。
    [2] 《全宋词》第2册,第13,909页。
    [3] 参[清]叶申芗《闽词钞》卷一,福建师大图书馆藏清道光十四年(1834)三山叶氏刊本。
    [1] 《李纲年谱长编》,第34,38页。
    [1] [唐]元稹撰《元氏长庆集》卷十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80页。
    [2] [宋]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下)卷八“中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14页。
    [1] 参郑淑榕《李纲与福州天宁寺之考论》,《闽江学院学报》,2012(03),第28-32页。
    [2] 参郑淑榕《福州西湖李纲祠修建始末及桂斋旧址考证》,《嘉应学院学报》,2012(06),第97-100页。
    [3] 《李纲年谱长编》,第42页。
    [4] 《李纲年谱长编》,第38页。
    [1] 王鹏运辑《四印斋所刻词》,第437页。
    [1] 参姚惠兰《论南宋抗金领袖李纲的闲居词》,《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第136-140页。
    [1] [清]沈祥龙撰《论词随笔》,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057页。
    [1] [清]况周颐著;孙克强辑考《蕙风词话·广蕙风词话》下编《历代词人考略》卷二十一,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页。
    [1] 郑淑榕《李纲的武夷山水诗歌创作》,《南平师专学报》,2005(03),第91-94页。
    [1] [宋]邓椿《画继》卷三,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18页。
    [2] 参吴邦江著《宋代民俗诗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2-194页。
    [1] 吴邦江《宋代民俗诗研究》,第215页。
    [1] 曹旭主编,赵红菊著《南朝咏物诗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2] 《两宋词人丛考·邓肃年谱》,第245页。
    [1] 《沙县志》卷五“物产”,第114页。
    [2] 施蛰存著《唐诗百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80页。
    [3] 缪钺《略谈杜牧咏史诗》,文史知识编辑部编《中国文学史百题》(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06页。
    [1] [汉]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23,1527页。
    [1] 熊海英著《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71页。
    [1] [宋]苏轼撰;(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92页。
    [2] 钱锺书著《谈艺录》二十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17页。
    [1] 朱靖华著《朱靖华古典文学论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151页。
    [2] [宋]王质撰《雪山集》(附词)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7页。
    [3]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之《题未定莩草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5页。
    [4] 张高评《北宋读诗诗与宋代诗学——从传播与接受之视角切入》,《汉学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第191-223页。
    [1] 参王兆鹏著《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29-49页。
    [2] 熊海英著《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第50页。
    [1] 林正义《李纲易说研究——兼涉其易与华严合辙论》,《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2002年12月,第67-98页。
    [2] 熊海英著《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第157页。
    [1] 陈庆元著《福建文学发展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6页。
    [1] 参黄敏枝著《宋代佛教社会经济史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版,第119-149页。
    [2] 参《淳熙三山志》卷三十三“寺观”类一,第480页。
    [3] 《方舆胜览》卷十,第171页。
    [1] 《李纲年谱长编》,第221页。
    [2] 《李纲年谱长编》,第88页。
    [3] 参《宋史》卷三百六十《宗泽传》;宗泽撰《宗忠简公集》(附辨讹考异)卷七“遗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1-104页。
    [1]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一百二十;张天禄主编,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州人名志》,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55页。
    [1] 参见姚蕙兰《宋南渡词人群与多元地域文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第192页。
    [1] [清]徐景熹主修《福州府志》(中)卷二十三“冢墓”,第667页。
    [2] 曾江著《李纲陵园胜迹》,第23页。
    [3] 参来新夏编著《林则徐年谱新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4] 张天禄总编;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林伯方(册)主编《福州市志》第7册,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502-503页。
    [5] 曾江著《李纲陵园胜迹》,第67页。
    [6] [清]黄任撰《鼓山志》卷十四,杜洁祥主编《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1辑)第49-50册,台湾:明文书局,1980年版,第957页。
    [7] 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鼓山艺文志》,第240页。
    [1] [清]纪荫编纂《宗统编年》卷十七,《续藏经》第147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清]黄任《鼓山志》,卷二,卷三,第139,156;《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七,[宋]赜藏主编《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页。
    [2] [清]释元贤《鼓山志》卷十二,第876页。
    [3] 参[清]释元贤撰《鼓山志》,卷三,第754页。
    [4] 罗哲文,刘文渊,刘春英著《中国名祠·海口五公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阎道衡,羊文灿著《见证千年海南五公祠研究》,海口:海南出版社;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年版。
    [1] 牧野主编《雷州历史文化大观·十贤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
    [2] [宋]文天祥撰《文山集》卷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18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89页。
    [3] [清]秦瀛《小岘山人诗文集》文集卷五,《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46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页。
    [4] 《无锡县志》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9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17页。
    [5] [明]邵宝撰《容春堂集》卷十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 钱建栋《胶山胜迹》《无锡史志》,1992(19),第21-22页。
    [2] [明]张恺撰《正德常州府志续集》卷六,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版,第250-253页
    [3] 参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无锡市志》第4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6页。
    [4] 《小岘山人诗文集》文集卷五,第228页。
    [5] [清]沈传义,俞纪瑞修;黄舒昺纂.《祥符县志》卷十二“祠庙”,湖南省图书馆藏光绪二十四年刻本。
    [6] 魏俊,夏曾好《当涂县筹建宋代抗金英雄李纲纪念馆》,《马鞍山日报》2009年8月24日。
    [1] 蔡振坚等《建瓯县志》卷七“名胜”,第81页。
    [2] [宋]朱熹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24册,第3781-3782页。
    [1] 南平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南平市文化与出版局编《南平市文史资料》第9辑《南平文物》,2004年版,第116页。
    [2] [清]曾曰瑛修;[清]李绂纂;王光明,陈立点校《汀州府志》卷十三“祠祀”,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页。
    [3] [清]徐景熹主修《福州府志》(中)卷十四“坛庙”一,第480页。
    [4] [清]黄宗羲《明文海》卷三百七十一。杨讷,李晓明编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第13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565-568页。
    [1] 《榕城考古略》卷上“城橹”第一,第19页。
    [2] 陈寿祺等撰,《福建通志》卷二十“坛庙”《中国省志汇编》九,台湾: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版,第545页。
    [3] 《西湖志》卷八“祠庙”,第209页。
    [4] 《西湖志》卷八“祠庙”,第193-195页。
    [5] [清]郭柏苍《葭跗草堂集》(卷中),福建省图书馆藏清光绪戊子年(1888)郭氏丛刻本。
    [6] 转引自曾江《李纲陵园胜迹》,第37页。
    [1] 释本法现为天王寺方丈,释传奋为住持。
    [2] 曾江著《李纲陵园胜迹》,第129-130页。
    [3] 张端彬《吴航第一刹——天王寺》,《福州晚报》,2009年7月11日。
    [4] 张端彬《李纲与长乐天王寺》,《福州晚报》,2010年1月9日。
    [5] 林乾良主编《福建印人传》,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陈和栋《李永选先生小传》,施祖永主编;政协长乐市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长乐文史资料》第7辑,2000年版,第119-124页。
    [6] 张善贵撰辑《长乐金石志》卷二,油印本,福建师大图书馆,1998年版,第20-21页。
    [1] 《淳熙三山志》卷三十五“寺观类”三,第524页。
    [2] 参李驹主纂;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长乐县志》(上)卷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4页。
    1.[宋]李纲撰《梁溪先生文集》,福建省图书馆藏清道光十四年(1834)刻本。
    2.[宋]李纲撰《梁溪集》,《四库全书》第112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宋]李纲撰;王瑞明点校《李纲全集》,长沙;岳麓出版社,2004年版。
    4.[清]杨希闵编《十五家年谱·宋李忠定公年谱》,扬州:江苏扬州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5.(台湾)赵效宣著.《宋李天纪先生纲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汉]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2.[唐]房玄龄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3.[元]脱脱等著《宋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4.[清]毕沅著《续资治通鉴》,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版。
    5.[清]吴任臣撰《十国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6.(清)章学诚撰《文史通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7. [宋]王象之撰《舆地纪胜》,《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第58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8.[宋]祝穆撰;[宋]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9.[宋]梁克家撰辑《淳熙三山志》《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48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0.[明]黄仲昭修纂;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旧志整理组,福建省图书馆特藏部整理《八闽通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明]王应山纂;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闽都记》,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版。
    12.[明]王世懋撰《闽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3.[明]何乔远编纂;厦门大学历史系古籍整理研究室《闽书》校点组,厦门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闽书》校点组校点《闽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4.[明]俞策编撰;[清]施闰章修订;傅义校补《阁皂山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5.[明]徐火勃撰《雪峰志》杜洁祥主编《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7册,台湾:明文书局,1980年版。
    16.[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7.[清]徐景憙主修;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福州府志》,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版。
    18.[清]林枫,[清]郭柏苍,郭白阳撰;张天禄主编,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榕城考古略·竹间十日话·竹间续话》,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版。
    19.[清]郭柏苍,刘永松纂辑;[清]黄宗彝,郭柏芗参订;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乌石山志》,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版。
    20.[清]曾曰瑛修;[清]李绂纂;王光明,陈立点校《汀州府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年版。
    21.[清]裘树荣纂修《永安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74年版。
    22.[清]李世熊撰《宁化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版。
    23.[清]陶元藻等《延平府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版。
    24.[清]董天工修撰《武夷山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
    25.[宋]赞宁撰《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26.[明]凌迪知撰《万姓统谱》中华族谱集成本,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版。
    1.[唐]柳宗元著《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2.[唐]元稹撰《元氏长庆集》,四库唐人文集丛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3.沈德潜选;宋晶如注释《唐宋八大家古文》,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版。
    4.[宋]杨亿撰《武夷新集》《四库全书》第108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5.[宋]欧阳修撰《归田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6.[宋]欧阳修撰:陈新,杜维沫选注《欧阳修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7.[宋]曾巩撰;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曾巩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8.[宋]苏轼撰;(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9.[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0.[宋]黄裳撰《演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12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1.[宋]黄庭坚撰;蒋方编选《黄庭坚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12.[宋]杨时撰《杨龟山集》《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13.[宋]晁说之撰《嵩山文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
    14.[宋]宗泽撰《宗忠简公集》(附辨讹考异),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5.[宋]陈渊撰《默堂集》《四库全书》第113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6.[宋]汪藻撰《浮溪集》(附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7.[宋]韩驹撰《陵阳集》《四库全书》第113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8.[宋]张守撰《毗陵集》(附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9.[宋]张元干撰《芦川归来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0.[宋]朱松撰《韦斋集》,《四部丛刊续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34年版。
    21.[宋]刘子翠撰《屏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13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2.[宋]韩元吉撰《南涧甲乙稿》(附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23.[宋]陆游撰;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4.[宋]朱熹撰《朱子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25.(宋)朱熹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6.[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27.[宋]王质撰《雪山集》(附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28.[宋]辛弃疾撰《稼轩长短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9.[清]王鹏运辑《四印斋所刻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0.[清]叶申芗辑《闽词钞》福建师大图书馆藏三山叶氏清道光十四年(1834)本。
    31.傅璇琮,倪其心,许逸民等主编;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2.唐圭璋编《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33.唐圭璋编著《宋词纪事》,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1.[宋]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2.[清]郑方坤辑;陈节,刘大治点校《全闽诗话》,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清]李调元撰《赋话》,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4.[清]浦铣撰《复小斋赋话》,《丛书集成续编》第204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版。
    5.[清]况周颐著;孙克强辑考《蕙风词话·广蕙风词话》,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6.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7.唐圭璋编《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8.[清]陆心源著;冯惠民整理《仪顾堂书目题跋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1[宋]蔡襄述《荔枝谱》,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2[宋]杜绾撰《云林石谱》,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3[宋]方匀撰《泊宅编》《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4[宋]邓椿撰《画继》,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
    5[宋]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6[宋]吴会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能改斋漫录》,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7[宋]陆游著《老学庵笔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
    8[宋]王明清撰《挥麈录·挥麈后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9[宋]李廌撰《师友谈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10[宋]周密撰;胡明伟,刘志毅选注《齐东野语》,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
    11[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年版。
    12[明]徐弘祖著《徐霞客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1.陈乐素著《求是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1986年版。
    2.《中华野史》编委会编《中华野史》,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
    3.朱维干著《福建史稿》,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4.李之亮著《宋福建路郡守年表》,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版。
    5.吴廷燮撰;张忱石点校《北宋经抚年表南宋制抚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6.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先行的脚步:福建改革开放30年纪事》,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
    7.傅璇琮主编《宁波通史》(2)宋代卷,宁波:宁波出版社,2009年版。
    8.谢其铨,郭斌编纂《于山志》,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9.蔡振坚等《建瓯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版。
    10.何振岱纂;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西湖志》,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版。
    11.李驹主纂;长乐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整理《长乐县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2.蔡人奇篡《藤山志》(铅印本),福州:福建出版社,1948年版。
    13.梁伯荫修,罗克涵纂《沙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第39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14.张天禄总编;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州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
    15.陈吉主编;《福州市郊区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州市郊区志》,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6.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福建省志·铁路志》,北 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版。
    17.福州市郊区建设局编《福州市郊区建设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
    18.张赉光主编;《福州市园林绿化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州市园林绿化志》,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
    19.黄荣春编著《福州市郊区文物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0.黄荣春编著《福州摩崖石刻》,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21.林和等编《鼓山题刻》,福州:海风出版社,2002年版。
    22.卢美松编著《福州名园史影》,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23.福建省闽侯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闽侯县地名录》,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1986年版。
    24.张善贵撰辑《长乐金石志》(油印本),政治协商会议长乐县委员会印,1998年年版。
    25.南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平地区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年版。
    26.武夷山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夷山市志》,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
    27.潘渭水,黄芝生主编;建瓯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建瓯县志》,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28.李金镇主编;顺昌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顺昌县志》,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
    29.陈明考主编;建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建阳县志》,北京;群众出版社,1994年版。
    30.虞韶年主编;永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永安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31.郑大余等主编;将乐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将乐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
    32.宁化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年版。
    33.卓朗然主编;邵武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邵武市志》,北京:群众出版社,1993年版。
    34.李衍池主编;建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建宁县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
    35.庄炳章主编;黄柏龄著《泉州文物志·九日山志》,晋江:晋江地区文化局,文管会出版,1983年版。
    36.湖北省嘉鱼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嘉鱼县志》,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37.陈庆元著《福建文学发展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8.朱靖华著《朱靖华古典文学论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39.詹杭伦著《唐宋赋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华龄出版社,2004年版。
    40.施蛰存著《唐诗百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41.钱锺书著《谈艺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42.钱钟书著《宋诗选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43.吴邦江著《宋代民俗诗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4.曹旭主编,赵红菊著《南朝咏物诗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45.赵敏俐主编《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6辑(古诗卷),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46.熊海英著《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47.傅璇琮总主编《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宋代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8.吴熊和主编《唐宋词汇评》两宋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9.刘尊明著《唐宋词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0.王兆鹏著《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
    51.姚蕙兰著《宋南渡词人群与多元地域文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
    52.李国玲编纂《宋人传记资料索引补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3.王兆鹏著《两宋词人年谱·吕本中年谱》,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54.王兆鹏,王可喜,方星移著《两宋词人丛考》,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55.宁化县客家研究会编《闽沙邓氏族谱》,三明:三明市文化与出版局,2003年版。
    56.曾枣庄主编;李文泽,吴洪泽副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57.张志哲主编《中华佛教人物大辞典》,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
    58.林乾良主编《福建印人传》,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59.张天禄主编,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州人名志》,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60.鲁迅著《且介亭杂文二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61.陈植著《观赏树木学》,上海:永祥印书馆,1955年版。
    62.王缵叔,王冰莹编著《茶经·茶道·茶药方》,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3.福建省宗教研究会编《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文集》(3),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4.李富华,何梅著《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65.严耀中主编《论史传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66.方健编著《南宋农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7.邓恭三著《韩世忠年谱》,上海:独立出版社,1944年版。
    68.(日)铃木虎雄著;殷石臞译《赋史大要》,南京:正中书局,1942年版。
    1.唐圭璋《李纲咏诗词》,《江海学刊》,1961(06)
    2.见敬贤《对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想法》,《江汉学报》,1963(07)
    3.李涵《究竟应该怎样评价李纲》,《江汉学报》,1963(10)
    4.王瑞明《评价历史人物应有哪一些“想法”?》,《江汉学报》,1963(10)
    5.马玉良《李纲在绍兴二年的行踪-宁化草仓祠诗碑考辨》,《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4)
    6.何圣庠,傅唤民《李纲的乡里、出生地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02)
    7.李铁藩《追议刻印于福州的北宋道教总集—<政和·万寿道藏)》,《福建史志》,1988(04)
    8.钱建栋《胶山胜迹》《无锡史志》,1992(19)
    9.罗敏中《论李纲的荆湘贬谪诗及其对屈原思想的补正》,《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02)
    10.张燕清《清代福建驿站考》,《福建史志》,2001(02)
    11.林正义《李纲易说研究——兼涉其易与华严合辙论》,《台大文史哲学报》2002年12月
    12.张高宽《李纲<梁溪词>与豪放词刍议》,《文学评论》,2003(02)
    13.罗敏中《论李纲的沙县贬谪诗赋及其对屈原思想的补正》,《求索》,2003(03)
    14.许瑶丽《李纲辞赋简论》,《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15.蔡铭泽《南宋理学家蔡元定生平考异》,《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16.刘义《李纲佚诗考辨》,《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06)
    17.张高评《北宋读诗诗与宋代诗学——从传播与接受之视角切入》,《汉学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
    ]8.萨本珪《通贤坊与半野轩——入闽萨氏两处寓所钩沉》,《福州史志》,2006(15)
    19.姚惠兰《论南宋抗金领袖李纲的闲居词》,《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
    20.张帆《民间信仰与当代城市祀神演剧——以福州市区玄帝信仰为例》,《福建艺术》,2008(02)
    21.刘培《国运转关与文风趋新—以李纲辞赋为中心的考察》,《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
    22.马里扬《宋人事迹考证五则:以黄裳交游为中心》,《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04)
    23.靳阳春《宋代汀州道路考》,《三明学院学报》,2010(05)
    24.王兆鹏《两宋所传词集续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25.苏闽曙《沙县宋故殿撰罗公墓志铭考释》,《福建文博》,2011(02)
    26.文稷《西湖桂斋的林则徐楹联》,福州晚报社编《福州史话丛书·凤鸣三山》第3辑,1992
    27.刘云军《(宋史·汪伯彦传)补正》,《衡水学院学报》,2011(05)
    28.吴敬《试论宋代的葬期》,《华夏考古》,2012(01)
    29.邵武,光泽,顺昌交通局编志办《富屯溪源头考查记》,政协邵武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邵武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1986
    30.杨敬村《大中寺与“皇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建瓯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建瓯文史资料》第12辑,1988
    31.金凡《丰岩寺》政协福建省三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福建省三明市宗教事务局编《三明文史资料》第13辑,1997
    32.统剑敏《栖云寺》政协福建省三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福建省三明市宗教事务局编《三明文史资料》第13辑,1997
    33.区坚刚,陈球玉《碧落古迹越千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英德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英德文史资料·英德名胜专辑》第11期,1997
    34.《李永选先生小传》施祖永主编;政协长乐市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长乐文史资料》第7辑,2000
    35.琳璧符《雪峰枯木5000岁》,《福州晚报》2006年12月11日
    36.张端彬《吴航第一刹——天王寺》,《福州晚报》2009年,7月11日
    37.张端彬《李纲与长乐天王寺》,《福州晚报》2010年,1月9日
    38.孔丽《摩崖石刻找到了 将成鼓岭一景》,《东南快报》2012年7月26日
    1.蒋皙《李纲辞赋初探》,济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2.郑姗姗《明清侯官许氏家族文学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3.李淑芳《李纲诗词研究》,台湾高雄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年。
    4.郑芳祥《北宋中至南渡初期政论与史论演变研究》,台湾成功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