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禁牧舍饲政策及其效应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草地资源是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对发展畜牧业、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和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大的作用和价值。但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和人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2/3以上的可利用天然草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退化、沙化,导致了生产力不断下降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这不仅极大地制约着草业的发展,还影响到广大农牧民收入的提高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国家提出了实施“退牧还草”工程。
     本文以国家“退牧还草”工程为背景,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库伦旗“退牧还草”工程的“禁牧舍饲”政策的效应作为研究对象。库伦旗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燕山余脉与科尔沁沙地的交替区域。该地区历史上也曾是牧场肥腴,水草丰美的地方,但随着气候变化和多年来的不合理利用草地,加速了草场的严重退化和沙化进程,造成了该地区植被稀疏、草原生态十分脆弱的状态。由于库伦旗启动实施“禁牧舍饲”之前没有充分论证此项政策在库伦旗自然环境和草地资源特点的适应性以及该地区草原家畜的适应性,从该政策实施几年后的效应来看,无论是生态效益还是经济效益均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为此,库伦旗应全面总结经验教训,重新选择适应本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
The grassland resources are on our country land the area biggest ecosystem, to develop the animal husbandry, the protection biodiversity, the maintenance water and soil and the maintenance ecological equilibrium has the significant function and the value. But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influenced by nature and artificial and so on various factor, our country 2/3 above may use the natural pasture all varying degree to appear the degeneration, the desertification, caused the productive forces to drop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erious worsening unceasingly.
     On the found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orrelation research results, this article takes < Draws back the herd to return the grass>the national project as a background, takes the object of study by the Khure banner policy of effect, to analyz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social economy benefit in real diagnosis.
     Because Khure banner implementing the policy < Forbid breed to stall feed> before did not have abundant proof this policy in the Khure banner compatibility, implemented several year after from this policy the effects to look, both of the ecology benefit and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had not achieved the anticipated goal.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imed at Khure banner implementation the effect of the policy < Forbid breed to stall feed> and between the anticipated goal disparity the country implementation the project, proposed some suitable should the local ecology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引文
[1]王堃.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P31
    [2]时彦敏.我国为何要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J].中国牧业通讯.P22
    [3]李建龙.草业生态工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P2
    [4]侯向阳.中国草地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P24
    [5]侯向阳.中国草地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P109
    [6]王向阳.西部牧区多功能性评价与退牧还草的政策支持[M].北京:中国农业技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P206-207
    [7]王向阳.西部牧区多功能性评价与退牧还草的政策支持[M].北京:中国农业技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P222
    [8]王向阳.西部牧区多功能性评价与退牧还草的政策支持[M].北京:中国农业技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P214
    [9]宋洪远.中国草原改良与牧区发展问题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P2
    [10]邓艾.青藏高原草原牧区生态经济研究[M]:.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5年P12
    [11]杨森林 青海近期增加农牧民收入基本思路[J]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4
    [12]邓艾 青藏高原草原牧区生态经济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P11
    [13]完颜生男 有必要在中国西部制造更多的无人区[J].发展.2001年第6期
    [14]恩和 草原荒漠化的历史反思:发展的文化维度[J].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2003
    [15]魏松.内蒙古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效与问题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
    [16]李建龙.草业生态工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P171
    [17]王毅等.2008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政策回顾与展望[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P184
    [18]李建龙.草业生态工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P173
    [19]李建龙.草业生态工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P556
    [20]王国钟.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牧区经济发展[J].内蒙古草业.2004,9:4-6
    [21]包凤兰.内蒙古牧区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 报,2003,6:33-36
    [22]魏松.内蒙古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效与问题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
    [23]李建龙.草业生态工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P199
    [24]魏松.内蒙古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效与问题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
    [25]包福舜主编.库伦旗志[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呼伦贝尔市2005年
    [26]包福舜主编.库伦旗志[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呼伦贝尔市2005年
    [27]包福舜主编.库伦旗志[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呼伦贝尔市2005年
    [28]库伦旗农牧业局.库伦旗2003年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R].2002年7月
    [29]王文化主编.库伦年鉴(2008)[M].赤峰彩世印刷有限公司印制
    [30]王文化主编.库伦年鉴(2008)[M].赤峰彩世印刷有限公司印制
    [31]库伦旗农牧业局.库伦旗2003年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R].2002年7月
    [32]郑春芳等.科尔沁草地沙漠化成因及其可持续发展初探[J].草业科学.北京:2006年第四期
    [33]包福舜主编.库伦旗志[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呼伦贝尔市2005年
    [34]刘国荣等.禁牧与放牧管理下灌丛草地植被变化[J].内蒙古草业.2005年6月
    [35]曹军.科尔沁沙地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北京:2004年3月
    [36]王宏等.科尔沁草地荒漠化现状、成因及整治措施[J].草业科学.北京:2002年第四期
    [37]包福舜主编.库伦旗志[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呼伦贝尔市2005年
    [38]任继周.草业科学研究方法[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39]库伦旗人民政府.全旗禁牧舍饲种草养畜实施方案[R].库伦旗人民政府办公室.2002年12月
    [40]库伦旗农牧业局.库伦旗2003年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R].2002年7月
    [41]李青丰.草地畜牧业以及草原生态保护的调研及建议[J].内蒙古草业.2005年第一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