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节俭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节俭,是时代的选择。从理论上讲,本论文对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节俭和作为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节俭进行论述,希冀能丰富学术界关于节俭研究的理论成果;同时对当前消费领域存在问题的原因和严重危害进行理论分析,为倡导节俭消费提供依据。从实践上讲,本论文把以必需消费、可支付能力消费、物尽其用消费为核心的节俭消费作为今后倡导的主要的消费观念,用以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同时,为全社会厉行节俭提出加强节俭消费制度建设、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节俭消费、号召全民从自身做起厉行节俭等建议。文献研究法、矛盾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和系统研究法是本论文研究中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
     节俭观是人们对节俭的观点和看法。“节俭”一词在古代文献资料中最初以“节”和“俭”两个单音词出现。在汉字演变过程中逐渐融合,形成“节俭”这一双音词。现代意义上的“节俭”属于消费的范畴,是消费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实践中,节俭体现为必需消费、可支付能力消费和物尽其用消费。必需消费,即只进行必需消费品的消费。可支付能力消费,即在可支付能力范围内进行消费。物尽其用消费,即在使用消费品时把消费品的功用充分发挥出来。消费与生产紧密相关,节俭与生产也紧密相关。消费依赖生产,生产为了消费;生产先于消费,生产大于消费。节俭能为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质资料准备,维持可持续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的生命力在于和勤劳、关爱他人、善待生态等众多美好德行紧密相关。节俭以勤劳为基础,勤劳美德和节俭美德相辅相成,实现治生、修身、齐家、治国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节俭与孝相关、与仁相关,为孝顺父母和帮助他人储备了物质力量和精神食粮。节俭体现爱物惜物,按照自然规律发展生产,取用有度。节俭在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历史上统治阶级的节俭为社会的再生产提供了充足的人力,整个社会的节俭为再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物力,维持了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节俭备荒增强了人们应对天灾的能力,维持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节俭通过缓和统治者和民众、官员和民众、民众和民众间的矛盾及构建和睦的家庭关系,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节俭使人努力不去破坏生态和谐,推动了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维护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界。
     节俭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利益,克己节俭,千方百计改善民生。中国共产党植根于人民,以身作则,率先节俭,与人民同甘共苦,共同发展。节俭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节俭培养了坚定的革命志士,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孕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等不朽的革命精神,推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节俭的倡导在一定程度上反对了官僚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使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并促成了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改革开放新时期,节俭使得人们坚持和传承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有效地抵御了享乐主义的侵袭,推进了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促进了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进程。
     与公款、公共权力相关的铺张浪费、特权消费、奢侈腐败是当前消费领域最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背离了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离了党和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优良工作作风,直接败坏了党风政风;同时误导了社风民风,加剧了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浪费,影响了人们正确思想认识的形成。这些行为还容易使国内社会公众和外部国际公众对我国形成不文明、不和谐的国家形象认知,影响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健康发展,削弱我国的综合国力。节俭消费过时论、铺张奢侈有功论、中国人传统的面子思想、西方消费主义侵袭、社会舆论监督不够等原因助长了浪费现象的日益膨胀。
     坚持和发展节俭消费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节俭美德,有选择性地借鉴国外消费文明,与时俱进地创新消费文明建设。从理论上为节俭立论,制定具体的消费指导,以说理教育、言传身教、行为导俗等方式培养节俭美德是中国传统消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力量监督制约公款消费、全社会助推节俭意识形成、各种方式促进资源节约等国外消费文明能为我们提供有益借鉴;兼容并蓄、突出实践、注重实效是我们创新消费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完善预防公款浪费的相关制度、推行公款消费全过程监督制度、完善厉行节约绩效考评制度、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调整消费税税率、确立消费行为规范、完善能源资源阶梯价格制度、建立节能设备推广制度等措施从规章制度的层面为节俭社会风气的形成提供保证,领导干部带头节俭消费能充分发挥特殊人群的示范榜样力量,全民节俭意识、节俭思维、节俭动机、节俭习惯的形成能为节俭美德的传承奠定群众基础,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手段宣传节俭消费则能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推行节俭生活方式。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人人节俭,社会就能保持节俭风尚,我们就能给后代留下一个山清水秀、资源丰富的生存环境。
Advocating thrift in the whole society is a choice of our times. In theory, thisthesis is expected to enrich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of the research on thriftthrough expounding thrift as the traditional virtue of Chinese nation and politicallydistinctive character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oreover, this thesis isexpected to provide some bases for advocating thrift through analyzing somequestions in the field of consumption and the serious harms and causes of thesequestions. In practice, the thesis is expected to guide the people’s consuming behaviorthrough defining necessary consumption, payable consumption, making the best useof consumption goods as the core of thrift. Meanwhile, some proposals, such as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umption institution, the leading cadres’ settingexamples and all the people’s practice, are put forward to advocate thrift. The mainresearch methods include documentary research method, contradictory analyzingmethod, cause and effect analyzing method and systematical research method.
     The view of thrift is a sum of views and opinions about thrift. In the ancientdocument, thrift is appeared in the form of individual jie and jian, which are graduallyfused to a double syllable word. Thrift is an inner meaning of consumption.Practically, thrift embodies necessary consumption, payable consumption, making thebest use of consumption goods. Consump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production, andthrift is closely related to production, too. Consumption is dependent on production,and production is for consumption. Production precedes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should be greater than consumption. Thrift will keep maintainable simplereproduction and expanded reproduction through providing materials.
     Thrift is a traditional virtue of Chinese nation. The life of thrift lies in its closerelationship with industry, loving others, friendly treating ecology, and etc. thrift isbased on industry. Industry and thrift can realize individual and social ideal, such asmaking a live, cultivate one's moral character, regulating a family and administering acountry. Thrift is related to filial piety and kindheartedness, which can providematerial strength and spiritual wealth. Thrift gives expression to love and protect thenature, namely, produce and consume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law. Thrift plays an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 Thrift of the ruling classprovided enough manpower, and thrift of the whole society provided enough materials,which moved the social reproduction forward. Thrift strengthened the people’s ability to deal with the natural disaster. Thrift maintained the social harmoniousness andstabilization through moderating the contraction between the ruling class and thepeople, the officials and the people, the different people, and forming good familyrelationship. Thrift made the people not to destroy the ecology, which maintained thenature.
     Thrift is a distinctive character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members ofCPC restrain themselves and keep thrif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eople’s interestsmaximally, and lead the people to work hard together. Thrif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PC. During the period of new democraticrevolution, thrift cultivated firm revolutionary soldier, expanded the politicalinfluence of CPC, fostered Jinggangshan Spirit, Long March Spirit, and Yanan Spirit,moved the revolution forward. During the course of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construction, thrift was against bureaucratism to some extent, accumulated an amountof fund for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mproved the people’ s living level and broughtgood social atmosphere. In the 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hrift makes thepeople to inherit the revolutionary spirit of struggle, and resist hedonism, and advanceanti-corruption, further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ervation-oriented society.
     Extravagance and waste relating to public power, privilege consumption, luxuryand corruption are serious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consumption. These problems ruinsthe atmosphere of CPC and the government because of deviating from the purpose ofserving the people wholeheartedly and the excellent working styles of working hardand perseveringly, maintaining close ties with the masses, running all undertakingsindustriously and thriftily. The problems mislead the social atmosphere, intensify thewaste in the daily life and influence the people’s thinking. The problems easily makethe people, at home and abroad, form the uncivilized and unharmonious nationalimage of China, and weaken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ncluding hardpower and soft power.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include the opinion of thriftbeing behind the times, the opinion of extravagance and luxury being favorable,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 of face, western consumerism invading, and the absenceof social opinion.
     For the sake of developing the thrift culture, we should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Chinese nation’s traditional virtue, draw on the experience of external consumptioncivilization and create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umption civilization with the times. In China, analyzing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rift, drawing up concrete instruction,using the way of reasoning, teaching by precept and example, leading the folk customby ruling class’s behavior are important parts of consumption civilization. In theforeign countries, there are some good methods of thrift, such as all the forcessupervising and constraining the state extravagance, all the society fostering theconsciousness of thrift, and all ways promoting saving the resource. Mixing all theexcellent culture, emphasizing the practice, stressing the practical effect are basicthoughts of cre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umption civilization. We should take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to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the socialatmosphere of thrift. These measures include perfecting related institution ofdefending state extravagance, implementing supervision system of public funds,improv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thrift performance, adjusting the range and rate ofconsumption tax, establishing the behavior standard of consumption, perfecting theprice system of energy and resource, and establishing the system of popularizingenergy-saving equipment. The leading cadres should set examples of thrift for themasses. All the people should form consciousness, thinking, motive and habit of thrift,which will establish the massive basis for the inheritance of thrift. Propagating thethrift consumption with modern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advanced technical meanswill efficiently implement the living manner of thrift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hrift is a traditional virtue of Chinese nation,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historical mission of every Chinese people. If everyone keeps thrift, the society willkeep the social custom of thrift, and we shall leave a living environment ofpicturesque scenery and rich resource.
引文
①赵修义:《试论节俭之德及其现代意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6年第4期。
    ②郑红娥:《消费发展观:社会发展的新范式》,《学术界》,2006年第2期。
    ③孙卫华:《节俭性消费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理论月刊》,2006年第2期。
    ④李雪辰:《从中庸之俭到进取之俭—兼析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节俭思想》,《宁夏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
    ①高德胜:《节俭·人性·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②武瑞娟、王承璐、杜立婷:《沉没成本、节俭消费观和控制动机对积极消费行为影响效应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2年第5期。
    ③赵修义:《试论节俭之德及其现代意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6年第4期。
    ④王向清,马文胜:《节俭:并非过时的美德》,《学海》,2000年第1期。
    ①孙卫华:《节俭性消费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理论月刊》,2006年第2期。
    ②邓志伟,成海鹰:《论节俭的消费伦理观》,《消费经济》,2002年第3期。
    ③苏洪涛:《走出节俭的误区》,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版。
    ①杨钢,蓝定香:《摒弃传统消费意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经济问题》,2000年第3期。
    ②高鸿业:《节俭的功能与过失——节俭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
    ①唐燕:《重塑物与人的关系——论学校节俭教育的缺失》,《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12期。
    ②蒋亚莉:《学校中反节俭现象的案例分析》,《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12期。
    ③周琼、盛玉萍、黄桂香、王爱勤、韦善清:《瑞士人的节俭观给我国当代青年学生消费观教育的启迪》,《广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④张丽萍:《大学生要增强节俭意识》,《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7期。
    ①朱平、苗笛:《节俭:大学生消费财商的核心价值》,《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第8期。
    ②康达华,黄铁苗:《论继续发扬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精神》,《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11期。
    ③李成远:《论传统美德与优良传统作风对当代的促进作用——以节俭意识、艰苦奋斗为视角》,《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1期。
    ④钟起煌:《崇尚节俭厉行节约领导带头点滴做起——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几点思考》,《求实》,2005年第12期。
    ①焦焕成:《以节俭效能的机关事务文化引领节约型机关建设》,《求是杂志》,2012年第6期。
    ②张艳红:《重拾节俭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12期。
    ①[法]杜尔哥:《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唐日松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②[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①[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周洁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①[英]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厦门大学经济系翻译组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②[英]西尼尔:《政治经济学大纲》,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①[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陈振骅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②[英]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廉运杰译,华夏出版社2012年版。
    ③[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①[美]萨缪尔森:《经济学》(中册),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②[美]萨缪尔森:《经济学》(上册),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①[荷]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肖聿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①[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英]塞缪尔·斯迈尔斯:《节俭:如何正确地使用金钱》,张历译,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年版。
    ②刘飞:《从生产主义到消费主义:炫耀性消费研究述评》,《社会》,2007年第4期。
    ③[美]托斯丹·邦德·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①[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②[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①[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毕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①于学仁:《于湜之小楷书三都赋》,天津杨柳青画社2007年版,第22页。
    ②房玄龄等:《晋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1页。
    ③郭象:《庄子注疏》,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66页。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2页。
    ⑤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82页。
    ①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13页。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版,第199页。
    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版,第199页。
    ④杨天才、张善文译注:《周易》,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17页。
    ⑤王弼、孔颖达:《周易正义》,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年版,第234页。
    ⑥朱熹:《周易本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8页。
    ⑦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9页。
    ⑧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6页。
    ⑨杨天才、张善文译注:《周易》,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17页。
    ⑩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87页。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4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20页。
    ②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32页。
    ③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01页。
    ④杨天宇:《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98页。
    ⑤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75页。
    ⑥孙波:《管子:注释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⑦冀昀主编:《尚书》,线装书局2007年版,第77页。
    ⑧贾谊:《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38页。
    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版,第398页。
    ⑩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版,第398页。
    ①冀昀主编:《左传》(上),线装书局2007年版,第121页。
    ②冀昀主编:《左传》(上),线装书局2007年版,第121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页。
    ④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2页。
    ⑤傅永聚:《中华伦理范畴丛书》(第1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⑥杨天宇:《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06页。
    ⑦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73页。
    ①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73页。
    ②王思平注释:《晏子春秋:注释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③司马迁:《全本史记》(第4卷),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版,第698页。
    ④白居易:《白居易集》,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30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①杨天宇:《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0页。
    ①叶葱奇:《李商隐诗集疏注》(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34页。
    ①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70页。
    ②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70-471页。
    ③冀昀主编:《左传》(上),线装书局2007年版,第214页。
    ④王晫、涨潮编:《檀几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2页。
    ⑤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79页。
    ⑥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译注:《韩非子》,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55页。
    ⑦贾思勰:《齐民要术》,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①冀昀主编:《尚书》,线装书局2007年版,第93页。
    ②贾谊:《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01页。
    ③王充:《论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0页。
    ④王充:《论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0页。
    ⑤冯梦龙:《醒世恒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744页。
    ⑥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⑦严可均辑:《全汉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36页。
    ⑧陈桐生译注:《国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82页。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1页。
    ②葛洪:《抱朴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4页。
    ③冯梦龙:《警世通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④钱泳:《履园丛话》,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01页。
    ⑤殷正林等:《中国书信精典》,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41页。
    ⑥黄进、郭豫庆:《名臣奏表八十八篇》(上册),华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67页。
    ⑦房玄龄等:《晋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3页。
    ⑧洪应明:《菜根谭》,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①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65页。
    ②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65页。
    ③孙波:《管子:注释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336页。
    ④石成金:《传家宝》(上册),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69页。
    ⑤故事大意为:苏轼被降职贬官后生活穷困,就弄了一块地耕作,并把微薄的俸禄计算出来,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月又分成30份,每天用一份。钱分好后挂在房梁上,每日取一份。使用时还精打细算,能省则省,省下的钱攒起来备不时之需。
    ⑦杨天宇:《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01页。
    ⑧杨天宇:《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00—801页。
    ⑨杨天宇:《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01页。
    ⑩杨天宇:《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00—801页。
    ①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08页。
    ②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08页。
    ③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08页。
    ④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08页。
    ⑤张志英:《唐诗宋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年版,第136页。
    ⑥杨天宇:《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01页。
    ⑦杨天宇:《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01页。
    ⑧李振林、马凯:《中国古代女子全书·女儿规》,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⑨王晫、涨潮编:《檀几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2页。
    ①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69页。
    ②杨天宇:《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01页。
    ③葛洪:《抱朴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93页。
    ④冀昀主编:《左传》(上),线装书局2007年版,第63页。
    ⑤《儒林公议》,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页。
    ⑥陈桐生译注:《国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19页。
    ⑦张霆:《历代家教宝典》,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⑧杨天宇:《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06页。
    ①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7页。
    ②陈录:《善诱文》,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页。
    ③张霆:《历代家教宝典》,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页。
    ④冯梦龙:《喻世明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29页。
    ⑤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第四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1页。
    ⑥成晓军:《名臣名儒家训》(下册),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536页。
    ⑦袁采:《袁氏世范》,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0页。
    ①范晔:《后汉书》,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
    ②冯梦龙:《醒世恒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744页。
    ③张惠民、李远、周树德:《曾国藩家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47页。
    ④谭峭:《化书》,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64页。
    ⑤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69页。
    ⑥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①邓楚栋、邓亚文:《五朝千家诗》(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②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4页。
    ③郑太和:《郑氏规范》,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页。
    ④司马迁:《全本史记》(第4卷),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版,第698页。
    ⑤桓宽:《盐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页。
    ⑥杨天宇:《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07页。
    ⑦唐甄:《潜书》,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07页。
    ⑧谭峭:《化书》,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64页。
    ①欧阳修:《新五代史》(卷1—卷74),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页。
    ②吴兢:《贞观政要》,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70页。
    ③吴兢:《贞观政要》,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④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4页。
    ⑤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8页。
    ⑥张英、张廷玉:《父子宰相家训》,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页。
    ⑦陈友冰等:《国策论辩》,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48页。
    ⑧金缨:《格言联璧》,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页。
    ⑨刘大杰编:《明人小品集》,北新书局民国23年版,第98页。
    ①王文浩辑注:《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33页。
    ②杨天宇:《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08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42页。
    ④郭璞:《尔雅注疏》,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98页。
    ⑤杨天宇:《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47页。
    ⑥杨天宇:《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47页。
    ①黄得时:《孝经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0页。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4页。
    ③范晔:《后汉书》,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第639页。
    ④范晔:《后汉书》,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第639页。
    ⑤李延寿:《南史》(卷38—卷80),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4页。
    ①《二十五史·清史稿》(下),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170页。
    ②杨天宇:《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08页。
    ③黄得时:《孝经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21页。
    ④杨天宇:《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21页。
    ⑤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07页。
    ⑥杨天宇:《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47页。
    ⑦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8页。
    ⑧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6页。
    ①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85—486页。
    ②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85页。
    ③杨天宇:《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81页。
    ④欧阳询:《艺文类聚》(下),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9页。
    ⑤房玄龄等:《晋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1页。
    ⑥房玄龄等:《晋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1页。
    ⑦刘义庆:《世说新语》,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⑧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2页。
    ⑨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2页。
    ①颜之推:《颜氏家训》,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②颜之推:《颜氏家训》,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3页。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79页。
    ⑤杨天宇:《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78页。
    ⑥范晔:《后汉书》,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第307页。
    ⑦范晔:《后汉书》,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第307页。
    ①脱脱等:《辽史》(卷1—卷116),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1页。
    ②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德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39页。
    ③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德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39页。
    ④桓宽:《盐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页。
    ⑤范晔:《后汉书》,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第762页。
    ⑥范晔:《后汉书》,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第762页。
    ⑦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德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38页。
    ①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德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38页。
    ②李延寿:《南史》(卷38—卷80),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4页。
    ③李延寿:《南史》(卷38—卷80),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5页。
    ④姚小鸥:《诗经译注》(下册),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第502页。
    ⑤黄进、郭豫庆:《名臣奏表八十八篇》(上册),华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67页。
    ①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页。
    ②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译注:《韩非子》,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09页。
    ③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译注:《韩非子》,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09页。
    ④贾思勰:《齐民要术》,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页。
    ⑤郭象:《庄子注疏》,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07页。
    ⑥郭象:《庄子注疏》,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07页。
    ①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②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47页。
    ③孙波:《管子:注释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
    ④孙波:《管子:注释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⑤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39页。
    ⑥杨天宇:《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⑦刘安:《淮南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页。
    ⑧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页。
    ①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28页。
    ②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39页。
    ③杨天宇:《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④刘安:《淮南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页。
    ⑤杨天宇:《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22页。
    ⑥杨天宇:《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⑦刘安:《淮南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页。
    ⑧杨天宇:《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⑨刘安:《淮南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页。
    ①黄进、郭豫庆:《名臣奏表八十八篇》(上册),华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67页。
    ②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56—157页。
    ③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19页。
    ④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页。
    ⑤刘安:《淮南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页。
    ①刘安:《淮南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页。
    ②黄进、郭豫庆:《名臣奏表八十八篇》(上册),华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67页。
    ③蒋伊:《蒋氏家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④桓宽:《盐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71页。
    ⑤耿相新、康华:《二十五史·宋史》(下),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582页。
    ①孙波:《管子:注释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423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页。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57页。
    ②刘安:《淮南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20页。
    ③毕沅:《续资治通鉴》(第3册),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863页。
    ④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3页。
    ⑤司马光:《资治通鉴》(第4卷),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9页。
    ⑥脱脱等:《金史》(卷1—卷61),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⑦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81页。
    ⑧杨天宇:《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02页。
    ⑨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19页。
    ①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8页。
    ②范晔:《后汉书》,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第43页。
    ③范晔:《后汉书》,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第58页。
    ④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40页。
    ⑤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40页。
    ①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45页。
    ②杨天宇:《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页。
    ③杨天宇:《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页。
    ④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1页。
    ⑤房玄龄等:《晋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6页。
    ⑥范晔:《后汉书》,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
    ⑦欧阳永叔:《欧阳修全集》(下册),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334页。
    ①《周礼》,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②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2页。
    ③房玄龄等:《晋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7页。
    ④耿相新、康华:《二十五史·宋史》(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66页。
    ⑤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1册),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24页。
    ⑥耿相新、康华:《二十五史·宋史》(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⑦张廷玉等:《明史》(卷1—卷50),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⑧《周礼》,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⑨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6页。
    ⑩范晔:《后汉书》,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
    ①陈剑注译:《孔子家语》,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16页。
    ②魏徵等:《隋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页。
    ③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德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页。
    ④司马迁:《全本史记》(第1卷),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版,第16页。
    ①冀昀主编:《左传》(下),线装书局2007年版,第579页。
    ②冀昀主编:《左传》(下),线装书局2007年版,第579页。
    ③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7页。
    ④王通:《中说》,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页。
    ⑤张廷玉等:《明史》(卷278—卷332),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34页。
    ⑥陈友冰等:《国策论辩》,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48页。
    ⑦薛应旂:《薛方山纪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页。
    ⑧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5页。
    ⑨周希陶:《增广贤文》,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⑩桓宽:《盐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7页。
    ①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2页。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2页。
    ③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9页。
    ③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27页。
    ④杨天宇:《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180页。
    ①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43页。
    ②孙波:《管子:注释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③孙波:《管子:注释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④桓宽:《盐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7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②段若鹏:《三问: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学习论坛》,2012年第6期。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②郭象:《庄子注疏》,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31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页。
    ④《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48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6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6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4页。
    ⑥《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7页。
    ⑦《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21页。
    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页。
    ⑨《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6页。
    ②《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2页。
    ③《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7页。
    ④《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7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8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0页。
    ⑦《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31页。
    ⑧《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56页。
    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5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9页。
    ③《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44页。
    ④《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7页。
    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4页,
    ⑥《李大钊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①《方志敏文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7页。
    ②《方志敏文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6页。
    ③曾火伦、梁培、唐亮、彭亮:《缅怀为国捐躯的英烈》,《解放军报》2010年9月3日,第07版。
    ④新华社、人民日报、西藏日报、大众日报四家记者专稿:《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人民日报》1995年4月7日。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30页。
    ③《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01页。
    ④《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8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1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1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0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0页。
    ④《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2页。
    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95页。
    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4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页。
    ⑧《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4页。
    ⑨《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2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3页。
    ②《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0页。
    ③《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0页。
    ①《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1页。
    ②《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1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11页。
    ④《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18页。
    ⑤《任弼时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81页。
    ⑥《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07页。
    ①《陈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6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56页。
    ③《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15—216页。
    ①数据来源: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
    ②《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41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58页。
    ④《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①《谢觉哉文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11页。
    ②《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68页。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76页。
    ④段若鹏:《改革开放正当时》,《江淮》,2008年第2期。
    ①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是2004年版,第769页。
    ②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8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0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18页。
    ③《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56页。
    ④《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人民日报》2013年1月29日,第01版。
    ⑤《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17页。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80页。
    ②《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56页。
    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4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948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4页。
    ①叶葱奇:《李商隐诗集疏注》(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34页。
    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页。
    ①徐扬,邓卫华:《室外天寒地冻,室内食冰解热》,《中国审计报》2006年1月18日,第005版。
    ②宋玲:《政府机关会议频繁浪费严重》,《人民政协报》2007年8月21日,第A03版。
    ③高小茹、王成果:《年底会议多谁在讲排场》,《河北日报》2013年1月11日,第002版。
    ④马龙、陈亚楠、王伟健、张志锋、卞民德、周志忠、朱磊、刘文波:《有些会议太浪费》,《人民日报》2014年1月28日,第001版。
    ⑤任炽越:《每天两个国际会议多还是少?》,《杭州日报》2011年9月19日,第B04版。
    ①刘宇鑫:《会议瓶装水请您签名减少浪费》,《北京日报》2011年12月24日,第005版。
    ②徐扬、邓卫华:《室外天寒地冻,室内食冰解热》,《中国审计报》2006年1月18日,第005版。
    ③《经济半小时:呼和浩特政府办公大楼赊帐三千万》,来源网址:http://news.sina.com.cn/c/2004-01-07/21262572016.shtml。
    ①《成都拍卖新行政中心赈灾幕后曾因豪华引争议》,来源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08-07/17/content_8558392.htm。
    ②《安徽阜阳市颍泉区政府大楼俨然白宫》,《深圳晚报》2007年1月19日,第A19版。
    ③《黑龙江海伦哭穷求来贫困帽子花亿元建政府大楼》,来源网址:http://news.qq.com/a/20131225/009518.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页。
    ①叶铁桥:《一个11人“北美考察团”的35万元之旅》,《中国青年报》2008年11月30日,特别报道版。
    ②沈锡权、张和平:《温州查办公款出国游,处分4官员》,《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12月5日,第001版。
    ③陈岑、萧慕寒:《公款出国游又“露馅”》,《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6月17日,第A01版。
    ④斯传:《不择手段公款出国游只违纪不违法?》,《检察日报》2010年3月24日,第006版。
    ①姜琳:《“区长公款出国游”需深度问责》,《中国财经报》2009年2月26日,第002版。
    ①刘志强:《重庆治公车先刹攀比风》,《人民日报》2011年12月20日,第11版。
    ②姜峰:《榆林拍卖超标公车曲靖公车贴标上路》,《人民日报》2012年6月4日,第11版。
    ③叶青:《沈北百余辆公务车下周拍卖》,《沈阳日报》2014年2月12日,第A05版。
    ④张娜:《我市首批20辆奥迪车公开拍卖》,《呼和浩特晚报》2014年1月27日,第03版。
    ⑤《关于对国庆节期间公车私用问题检查情况的通报》,《安阳日报》2011年10月19日,第3版。
    ⑥《关于“五一”期间公车私用情况的通报》,《许昌日报》2013年5月7日,第2版。
    ⑦高淑英:《环保局“晒”曝光者姓名引争议》,《北京青年报》2014年1月11日,第A10版。
    ⑧吴秋余:《严控公车,有办法更要有决心》,《人民日报》2013年4月15日,第018版。
    ①详见九三学社浙江委员会专题报导《九三学社中央:关于遏制公款吃喝的建议》,http://www.zjjs.org/news_show.php?ShowId=24655
    ②以上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官网: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jsessionid=87A825B2176948D63441226B02176AB9?m=hgnd
    ③高斌:《“螃蟹门”事件再现舌尖上的腐败》,《检察日报》2012年10月23日,第5版。
    ①周福益:《袁隆平:政府应将浪费当成犯罪行为加以限制》,《大江周刊(焦点)》,2013年第1期,第53页。
    ②以上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官网: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jsessionid=87A825B2176948D63441226B02176AB9?m=hgnd
    ③以上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官网: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jsessionid=87A825B2176948D63441226B02176AB9?m=hgnd
    ④陈实:《向舌尖上的腐败宣战》,《海南日报》2013年1月23日,第B02版。
    ⑤《四面镜子照贪官》,《重庆商报》2001年6月22日,第007版。
    ⑥余虎:《贪官家中搜出200多双名牌皮鞋》,《重庆日报》2009年1月16日,第015版。
    ⑦莫亚:《“天价烟”局长周久耕落马记》,《检察风云》2009年第22期,第24—27页。
    ①黄河、刘键:《一个监督失效的贪腐典型》,《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9月16日,第006版。
    ②张培元:《女贪官公款美容尽显权力滥用之丑》,《检察日报》2012年7月17日,第007版。
    ③杨昌平:《公款美容女贪官获刑9年》,《北京晚报》2012年08月25日,第03版。
    ④权义:《陕西“微笑局长”杨达才被撤职》,《东方早报》2012年9月22日,第006版。
    ⑤侯文昌:《27天:“微笑表哥”落马舆情还原》,《检察日报》2012年9月25日,第005版。
    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00页。
    ①董山峰:《“浪费把消费带进死胡同”——餐饮业热议反对浪费》,《光明日报》2013年1月26日,第003版。
    ②曾庆香:《大学生浪费粮食何时了》,《人民日报》2001年12月6日,第6版。
    ③朱伟光、杨海娣、朱伟华:《浪费惊人的学生食堂》,《光明日报》2006年1月11日,第004版。
    ①詹耘、黄英:《学生食堂,粮食浪费惊人》,《四川日报》2003年10月24日,第03版;朱思:《校园浪费知多少》,《中国妇女报》2005年11月2日,第08版;雒焕素:《学生浪费现象让人痛》,《兰州日报》2006年3月13日,第B02版;徐云鹏:《对校园食堂浪费仅说“不”有啥用》,《长春日报》2006年4月
    18日,第12版。
    ②杨眉眉、靳晓燕:《高校浪费起于无形》,《光明日报》2013年4月5日,第1版。
    ③田宇、李珍梅、杨玉丽、沈振、隋冰茹:《馒头啃一口就扔,真让人心疼》,《齐鲁晚报》2013年10月18日,第A12版。
    ①据《人民日报》的一份报道显示:同等度数同等窖藏年份的白酒,把玻璃瓶包装换成瓷瓶,再加上一个外包装盒,售价就提升了近500元;同款的简装巧克力283.5克售价37.5元,装到一个心形设计、图案花哨的铁盒里后,98克就卖到了37.2元;同类的冬虫夏草,零售420元每克,加一个雕工精细的实木方盒,8克装就售价4200元左右;绿茶御品清香,散装630元/斤,简装(笔者注:简单包装)就要卖到1260/斤,而精装(笔者注:精细包装)的要2520元/斤。以上内容来自:左娅,孙阳,王丹:《过度包装太浪费》,《人民日报》2013年4月15日,第17版。
    ②参见贾梦雨:《“美丽垃圾”:过度包装下的浮华泡沫》,《新华日报》2011年6月16日,第B07版。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4页。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页。
    ①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1页。
    ②此种观点还可见于王玉川《让我们养成节俭生活方式——写在世界勤俭日到来之际》,《江淮》,2007年第10期;禹建柏《对当代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理性思考》,《湖湘论坛》,2007年第1期;苏洪涛《走出节俭的误区:一种全新的观念、一个大胆的质疑》,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版。
    ③梁从诫:《用节俭的方式来创造小康社会》,《群言》,2005年第7期。
    ①此种观点可见于禹建柏《对当代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理性思考》,《湖湘论坛》,2007年第1期。
    ②参见黄志贵《广告传播对传统节俭观的解构》,《当代传播》,2005年第6期;孙炜《“节俭为美”何以不再美:传媒在消费文化革命中的作用》,《新闻界》,2004年第6期。
    ①此种观点可见于禹建柏:《对当代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理性思考》,《湖湘论坛》,2007年第1期;也可见于董山峰:《“浪费把消费带进死胡同”——餐饮业热议反对浪费》,《光明日报》,2013年1月26日,第3版。
    ①此种观点可见于廖逊《消费与节俭,如何兼顾》,《今日海南》,2005年第8期。
    ①卢风:《论消费主义价值观》,《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6期。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4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83页。
    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人民日报》2013年1月29日,第01版。
    ①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86页。
    ②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88页。
    ③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89页。
    ④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0页。
    ⑤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0页。
    ⑥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84页。
    ⑦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5页。
    ⑧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5页。
    ⑨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0页。
    ⑩魏徵等:《群书治要》(6—10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32页。
    ①王禹偁:《王禹偁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②王禹偁:《王禹偁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③杨天才、张善文译注:《周易》,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26页。
    ④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2页。
    ⑤李延寿:《南史》(卷38—卷80),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7页。
    ⑥耿相新、康华:《二十五史·宋史》(下),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1页。
    ⑦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页。
    ⑧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
    ⑨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
    ⑩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①王晫、涨潮编:《檀几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2页。
    ②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23页。
    ①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0页。
    ②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0页。
    ③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0页。
    ④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0页。
    ⑤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69页。
    ⑥徐梓、王雪梅:《蒙学要义》,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17页。
    ⑦董诰:《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页。
    ①李季平、杨荫楼:《全唐文政治经济资料汇编》,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7页。
    ②李季平、杨荫楼:《全唐文政治经济资料汇编》,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7页。
    ③董诰:《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8页。
    ④董诰:《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8页。
    ⑤陆游:《放翁家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页。
    ⑥陆游:《放翁家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页。
    ⑦范晔:《后汉书》,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第370页。
    ⑧魏收:《魏书》(卷1—卷65),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2页。
    ⑨李延寿:《北史》(卷1—卷45),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5页。
    ⑩耿相新、康华:《二十五史·宋史》(下),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308页。
    ①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4页。
    ②袁采:《袁氏世范》,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9页。
    ③袁采:《袁氏世范》,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9页。
    ④袁采:《袁氏世范》,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9页。
    ⑤袁采:《袁氏世范》,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9页。
    ①房玄龄等:《晋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21页。
    ②房玄龄等:《晋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21页。
    ③吴敏霞、杨居让、候蔼奇:《治家格言》,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④吴兢:《贞观政要》,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70页。
    ⑤吴敏霞、杨居让、候蔼奇:《治家格言》,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⑥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1页。
    ⑦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1页。
    ⑧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1页。
    ⑨陆林:《中华家训大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1页。
    ⑩班固:《白虎通义》,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26年,第310页。
    ①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译注:《韩非子》,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22页。
    ②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译注:《韩非子》,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22页。
    ③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4页。
    ④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页。
    ⑤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3页。
    ⑥厉时熙:《尹文子简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2页。
    ⑦沈约:《宋书》(第1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0页。
    ⑧沈约:《宋书》(第1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0页。
    ⑨沈约:《宋书》(第1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0页。
    ①荀悦:《申鉴》,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1页。
    ①段若鹏:《正确理解“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页。
    ②《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875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①段若鹏:《党的十七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启示——思想政治工作三谈》,《学习论坛》,2008年第8期。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2、4、8、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文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8]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李大钊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3]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4]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5]周恩来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6]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7]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8]陈云文选(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方志敏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0]彭真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2]任弼时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3]李维汉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4]谢觉哉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5]林伯渠文集[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6.
    [2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8]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29]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3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3]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3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3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8]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4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4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2]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43][法]杜尔哥.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M].唐日松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4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5][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周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6][英]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M].厦门大学经济系翻译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47][英]西尼尔.政治经济学大纲[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8][英]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廉运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49][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陈福生,陈振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0][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M].何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51][美]萨缪尔森.经济学(中册)[M].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2][美]萨缪尔森.经济学(上册)[M].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3][荷]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M].肖聿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4][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5][英]塞缪尔·斯迈尔斯.节俭:如何正确地使用金钱[M].张历译.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
    [56][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7][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58][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9][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0][美]托斯丹·邦德·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1][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2002.
    [62][美]诺兰等.伦理学与现实生活[M].姚新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63][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64]陈桐生译注.国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3.
    [65]冀昀主编.左传(上、下)[M].北京:线装书局,2007.
    [66]姚小鸥.诗经译注(下册)[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
    [67]杨天宇.礼记译注(上、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68]冀昀主编.尚书[M].北京:线装书局,2007.
    [69]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0]杨天才,张善文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1.
    [73]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译注.韩非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
    [74]方勇,李波译注.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5]方勇译注.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6]王思平注释.晏子春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77]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8]孙波.管子:注释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79]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80]厉时熙.尹文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81]叶葱奇.李商隐诗集疏注(上、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82]陈剑注译.孔子家语[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83]周礼[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84]黄得时.孝经今注今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
    [85]贾谊.贾谊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86]刘安.淮南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8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8]司马迁.全本史记(第1-4卷)[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
    [89]桓宽.盐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90]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9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92]班固.白虎通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26.
    [93]荀悦.申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4.
    [94]高诱注.吕氏春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95]王弼,(唐)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
    [96]郭象注;(唐)成玄英疏;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97]郭璞.尔雅注疏[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98]葛洪.抱朴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99]范晔.后汉书[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
    [100]刘义庆.世说新语[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101]沈约.宋书(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2]魏收.魏书(卷1—卷65)[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103]颜之推.颜氏家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104]贾思勰.齐民要术[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
    [105]王通.中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6]欧阳询.艺文类聚(下)[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07]房玄龄等.晋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108]魏徵等.隋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109]李延寿.北史(卷1—卷45)[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110]李延寿.南史(卷38—卷80)[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111]吴兢.贞观政要[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112]白居易.白居易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2.
    [113]谭峭.化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14]王禹偁.王禹偁诗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115]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1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7.
    [116]欧阳修.新五代史(卷1—卷74)[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117]欧阳永叔.欧阳修全集(下册)[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
    [118]司马光.资治通鉴(第4卷)[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
    [119]朱熹.周易本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120]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21]陈录.善诱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2]陆游.放翁家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3]袁采.袁氏世范[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4]脱脱等.金史(卷1—卷61)[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125]脱脱等.辽史(卷1—卷116)[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126]洪楩.清平山堂话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27]冯梦龙.喻世明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28]冯梦龙.警世通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29]冯梦龙.醒世恒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30]郑太和.郑氏规范[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31]洪应明.菜根谭[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132]唐甄.潜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33]蒋伊.蒋氏家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34]王晫,涨潮.檀几丛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35]张英,张廷玉.父子宰相家训[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136]张廷玉等.明史(卷278—卷332)[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137]张廷玉等.明史(卷1—卷50)[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138]毕沅.续资治通鉴(第3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2.
    [139]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40]钱泳.履园丛话[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41]严可均辑.全汉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42]金缨.格言联璧[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
    [143]周希陶.增广贤文[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
    [144]王文浩辑注.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45]石成金.传家宝[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146]耿相新,康华.二十五史·宋史(上、下)[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147]二十五史·清史稿(下)[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148]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第四辑[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149]陈友冰等.国策论辩[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150]成晓军.名臣名儒家训(下册)[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151]邓楚栋,邓亚文.五朝千家诗(中)[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152]黄进,郭豫庆.名臣奏表八十八篇(上册)[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2.
    [153]李季平,杨荫楼.全唐文政治经济资料汇编[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
    [154]李振林,马凯.中国古代女子全书·女儿规[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
    [155]刘大杰编.明人小品集[M].北京:北新书局,民国23.
    [156]陆林.中华家训大观[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
    [157]儒林公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58]魏徵等.群书治要(6—10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59]吴敏霞,杨居让,候蔼奇.治家格言[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160]徐梓,王雪梅.蒙学要义[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161]薛应旂.薛方山纪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62]杨知秋.历代家训选[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163]殷正林等.中国书信精典[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164]于学仁.于湜之小楷书三都赋[M].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07.
    [165]张惠民,李远,周树德.曾国藩家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166]张霆.历代家教宝典[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167]张志英.唐诗宋词全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
    [168]《“三种意识”学习读本:学习胡锦涛关于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的重要讲话精神》编写组.“三种意识”学习读本:学习胡锦涛关于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的重要讲话精神[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169]傅克诚.苏区干部好作风[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
    [170]傅永聚.中华伦理范畴丛书(第1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71]何昀.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的奢俭消费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72]黄平,莫少群.迈向和谐—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反思与重构[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73]黄铁苗等.节约型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4]李琦.毛泽东与联系群众[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75]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5.
    [176]罗国杰.中国革命道德(德行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177]罗国杰.中国革命道德(规范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178]罗国杰.中国革命道德(简编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179]罗国杰.中国革命道德(教育修养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180]罗国杰.中国革命道德(理论卷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181]罗国杰.中国革命道德(理论卷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182]罗国杰.中国革命道德(名言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183]倪瑞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84]农业部农业局.勤俭办社增产增收[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8.
    [185]欧阳卫民.中国消费经济思想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186]史全伟.毛泽东与艰苦奋斗[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87]苏洪涛.走出节俭的误区:一种全新的观念、一个大胆的质疑[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
    [188]王宁.消费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89]王寿林.权力制约和监督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190]许新芝,罗朋,李清霞.舆论监督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191]严艳.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1937—1950[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92]尹世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的消费经济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93]俞海山.可持续消费模式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94]张富良,殷安阳,洪向华.建设节约型社会学习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
    [195]张侃,徐长春.中央苏区财政经济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196]张穹,张智辉.权力制约与反腐倡廉[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
    [197]赵玲.消费合宜性的伦理意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98]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99]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性看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
    [200]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中国共产党90年主要成就与经验[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201]中国党史人物传(第57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202]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1]晏辉.作为生活方式的消费与消费主义[J].求是学刊,2007,(02).
    [2]班华.勤俭教育的反思与建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03).
    [3]本刊编辑部.革命领袖论勤俭节约[J].消费经济,1989(05).
    [4]曹前发.学习毛泽东勤俭节约的思想与风范[J].求是,2013(12).
    [5]晁瑞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温毛泽东勤俭建国的思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6).
    [6]车耳.像瑞士人那样节俭[J].经济导刊,2010(01).
    [7]陈博东.勤俭是立业之本[J].中国统计,1989(08).
    [8]陈莉.消费主义与可持续消费的困境[J].青年研究,2001,(05).
    [9]陈湘舸,解仁美.节俭生活方式与资源节约活动[J].经济学家,2005(01).
    [10]邓志伟,成海鹰.论节俭的消费伦理观[J].消费经济,2002(03).
    [11]董焱.成由勤俭败由奢——“新教伦理·犹太商法·徽商传统”杂谈[J].未来与发展,1996(05).
    [12]段若鹏.党的十七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启示——思想政治工作三谈[J].学习论坛,2008(8).
    [13]段若鹏.改革开放正当时[J].江淮,2008(2).
    [14]段若鹏.三问: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J].学习论坛,2012(6).
    [15]段若鹏.正确理解“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3).
    [16]高德胜.节俭·人性·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0(01).
    [17]高远.20世纪50年代勤俭节约社会风尚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7(05).
    [18]郭代模,杨舜娥,吴曙明.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方针——纪念敬爱的周总理百年诞辰[J].财政研究,1998(03).
    [19]何静.消费主义:一种异化的生活方式[J].学术交流,2005,(11).
    [20]洪家宁.愿勤俭之树常青[J].求是,1997(20).
    [21]胡建,董娅.西方消费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5,(04).
    [22]胡相峰,陈延斌.略论传统节俭思想的现代伦理价值[J].江苏社会科学,2005(06).
    [23]黄志贵.广告传播对传统节俭观的解构[J].当代传播,2005(6).
    [24]焦焕成.以节俭效能的机关事务文化引领节约型机关建设[J].求是,2012(06).
    [25]荆惠民,李燕.古贤论“节俭”[J].道德与文明,1992(01).
    [26]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机关后勤工作的基本原则——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焦焕成访谈录[J].中国行政管理,1997(10).
    [27]康达华,黄铁苗.论继续发扬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精神[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11).
    [28]寇宗来,石磊.互补研发、有限专利宽度和“节俭悖论”[J].经济研究,2010(06).
    [29]李成远.论传统美德与优良传统作风对当代的促进作用——以节俭意识、艰苦奋斗为视角[J].社会科学家,2008(01).
    [30]李丛昕.大节须从细处看——范仲淹的节俭清廉作风[J].江淮论坛,2006(01).
    [31]李孝纯.荣自节俭耻由奢[J].求是,2006(11).
    [32]李卓.从家训看日本人的节俭传统[J].日本学刊,2006(04).
    [33]梁从诫.用节俭的方式来创造小康社会[J].群言,2005(7).
    [34]林友华.林森勤俭救国思想初探[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01).
    [35]刘宏森.走出青少年“节俭教育”的困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05).
    [36]刘玮玮,苏煜,吕耀怀.节俭应成为大学生活的道德准则——简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基本德性之一[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01).
    [37]刘永斌.西方人的节俭及其启示[J].道德与文明,1994(03).
    [38]刘振英.要提倡节俭型消费方式[J].理论前沿,1996(17).
    [39]刘志辉.“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真言”——朱德的勤俭节约之风[J].党的文献,2013(04).
    [40]卢风.论消费主义价值观[J].道德与文明,2002(6).
    [41]罗丽艳,姚芊.从节俭悖论到消费悖论:幸福指数下降与宏观经济面临的挑战——警惕凯恩斯主义再次大行其道[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11).
    [42]马伯钧.节俭是非初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02).
    [43]马林芳,王建平.节俭与奢侈:社会发展的经典对决及其现代诠释[J].江淮论坛,2008(01).
    [44]张艳红.重拾节俭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2(12).
    [45]莫亚.“天价烟”局长周久耕落马记[J].检察风云,2009(22).
    [46]牛兆勋.提高工作质量认真贯彻勤俭办科学的方针[J].考古,1959(09).
    [47]潘胜文.由“节俭悖论”论及当前扩大内需的政策选择[J].现代财经,2000(01).
    [48]漆子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勤俭廉正的道德取向[J].科学·经济·社会,2005(04).
    [49]沈端民.简析古代“节俭”消费文化抑制消费的实质[J].消费经济,1999(05).
    [50]石成林.发展商品经济也应当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兼谈消费的适度性[J].经济科学,1987(04).
    [51]施端宁.市场经济伦理与适度节俭观[J].求索,2000(03).
    [52]苏守波.论《管子》以节俭为主、适时侈靡的消费观[J].管子学刊,2011(04).
    [53]孙大德.论勤俭建国方针[J].经济科学,1984(03).
    [54]孙炜.“节俭为美”何以不再美:传媒在消费文化革命中的作用[J].新闻界,2004(06).
    [55]孙晓娟.毛泽东关于勤俭节约、反对贪污和浪费的思想及其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2011(04).
    [56]唐凯麟.对消费的伦理追问[J].伦理学研究,2002,(01).
    [57]田成平.成由勤俭败由奢——谈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J].求是,2002(02).
    [58]王丙乾.牢固树立勤俭建国思想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J].求是,1997(08).
    [59]王楚光.小康社会还要不要提倡勤俭节约[J].中国行政管理,2002(05).
    [60]王克.勤俭建军是我军长期的指导方针[J].求是,1998(02).
    [61]王宁.从节俭主义到消费主义转型的文化逻辑[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62]王向清,马文胜.节俭:并非过时的美德[J].学海,2000(01).
    [63]王雪萍.儒家的节俭知足消费观及其现代价值[J].社会科学家,2010(02).
    [64]王贻军.坚持勤俭节约提倡适度消费[J].消费经济,1987(02).
    [65]王永平.宋武帝刘裕对节俭的倡导及影响[J].河北学刊,2010(05).
    [66]王玉川.让我们养成节俭生活方式——写在世界勤俭日到来之际[J].江淮,2007(10).
    [67]王玉生,陈剑旄.关于节俭与消费的道德思考[J].道德与文明,2003(01).
    [68]魏礼群.贯彻执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J].中国计划管理,1991(02).
    [69]吴晨映.“节俭悖论”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05).
    [70]吴慧颖.农村商品生产与新勤俭观——从《田家》和《水东流》说起[J].伦理学与精神文明,1984(04).
    [71]吴祖明.提倡节俭与鼓励消费[J].求是,2003/20
    [72]武瑞娟,王承璐,杜立婷.沉没成本、节俭消费观和控制动机对积极消费行为影响效应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2(05).
    [73]武振.从节俭悖论到适度节俭——一个循环经济的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2007(02).
    [74]夏伟东.略论中国古代的勤俭美德及其现实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5).
    [75]夏伟东.墨子的节俭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76]向东.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潞安矿务局石圪节煤矿红旗越举越高[J].经济研究,1966(04).
    [77]肖黎明.凯恩斯节俭悖论之悖论——可持续发展模式中的消费观[J].生产力研究,2004(01).
    [78]杨魁.现代消费主义文化形成中的媒体及其作用[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79]杨明辉.中国古代勤俭思想的发展[J].学海,2009(06).
    [80]杨艳琳,陈银娥.西方节俭理论述评[J].消费经济,1996(12).
    [81]易培强.关于节俭消费的几点思考[J].消费经济,2013(05).
    [82]禹建柏.对当代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理性思考[J].湖湘论坛,2007(1).
    [83]曾广开,李季山.论节俭[J].中国文化研究,2013(03).
    [84]张广林.勤俭节约是穆斯林的美德[J].中国宗教,2005(12).
    [85]张丽萍.大学生要增强节俭意识[J].高校理论战线,2007(07).
    [86]张容南.消费主义与消费伦理[J].思想战线,2006,(02).
    [87]张筱薏,李勤.消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从使用价值到符号消费的演变逻辑[J].学术论坛,2006,(09).
    [88]张雁南.唐代上层社会节俭消费方式的倡导及实践[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89]章益国.“‘勤俭’伦理与东亚发展”辨析——儒家资本主义学说与韦伯理论的纠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
    [90]赵玲.节俭还是奢侈——资本主义起源的消费精神透析[J].学海,2005(05).
    [91]赵麦茹.老子节俭消费思想解读:基于生态伦理视角[J].消费经济,2012(05).
    [92]赵麦茹.生态伦理视角下的庄子节俭消费思想探析[J].消费经济,2013(02).
    [93]赵修义.试论节俭之德及其现代意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6(04).
    [94]征勇.勤俭篇[J].江淮学刊,1963(02).
    [95]翟玉章,罗素.对节俭本体论的追求及其局限性[J].哲学研究,2011(07).
    [96]周福益,袁隆平:政府应将浪费当成犯罪行为加以限制[J].大江周刊(焦点),2013(1).
    [97]邹恒甫.积累欲、节俭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3(02).
    [98]邹恒甫.积累欲、节俭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四个例证[J].中国物资,1993(04).
    [99]祖群英.媒体发展语境下的消费文化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11).
    [100]蒋亚莉.学校中反节俭现象的案例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2(12).
    [101]周琼,盛玉萍,黄桂香,王爱勤,韦善清.瑞士人的节俭观给我国当代青年学生消费观教育的启迪[J].广西大学学报,2005(01).
    [102]朱平,苗笛.节俭:大学生消费财商的核心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2(08).
    [103]钟起煌.崇尚节俭厉行节约领导带头点滴做起——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几点思考[J].求实,2005(12).
    [1]新华社、人民日报、西藏日报、大众日报四家记者专稿.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N].人民日报,1995-4-7.
    [2]四面镜子照贪官[N].重庆商报,2001-6-22(007).
    [3]徐扬,邓卫华.室外天寒地冻,室内食冰解热[N].中国审计报,2006-1-18(005).
    [4]安徽阜阳市颍泉区政府大楼俨然白宫[N].深圳晚报,2007-1-19(A19).
    [5]宋玲.政府机关会议频繁浪费严重[N].人民政协报,2007-8-21(A03).
    [6]叶铁桥.一个11人“北美考察团”的35万元之旅[N].中国青年报,2008-11-30.
    [7]沈锡权,张和平.温州查办公款出国游,处分4官员[N].新华每日电讯,2008-12-5(001).
    [8]余虎.贪官家中搜出200多双名牌皮鞋[N].重庆日报,2009-1-16(015).
    [9]姜琳.“区长公款出国游”需深度问责[N].中国财经报,2009-2-26(002).
    [10]陈岑,萧慕寒.公款出国游又“露馅”[N].第一财经日报,2009-6-17(A01).
    [11]斯传.不择手段公款出国游只违纪不违法?[N].检察日报,2010-3-24(006).
    [12]曾火伦,梁培,唐亮,彭亮.缅怀为国捐躯的英烈[N].解放军报,2010-9-3(07).
    [13]黄河,刘键.一个监督失效的贪腐典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9-16(006).
    [14]任炽越.每天两个国际会议多还是少?[N].杭州日报,2011-9-19(B04).
    [15]关于对国庆节期间公车私用问题检查情况的通报[N].安阳日报,2011-10-19(3).
    [16]刘志强.重庆治公车先刹攀比风[N].人民日报,2011-12-20(11).
    [17]刘宇鑫.会议瓶装水请您签名减少浪费[N].北京日报,2011-12-24(005).
    [18]姜峰.榆林拍卖超标公车曲靖公车贴标上路[N].人民日报,2012-6-4(11).
    [19]张培元.女贪官公款美容尽显权力滥用之丑[N].检察日报,2012-7-17(007).
    [20]杨昌平.公款美容女贪官获刑9年[N].北京晚报,2012-8-25(03).
    [21]权义.陕西“微笑局长”杨达才被撤职[N].东方早报,2012-9-22(006).
    [22]侯文昌.27天:“微笑表哥”落马舆情还原[N].检察日报,2012-9-25(005).
    [23]高斌.“螃蟹门”事件再现舌尖上的腐败[N].检察日报,2012-10-23(5).
    [24]高小茹,王成果.年底会议多谁在讲排场[N].河北日报,2013-1-11(002).
    [25]陈实.向舌尖上的腐败宣战[N].海南日报,2013-1-23(B02).
    [26]董山峰.“浪费把消费带进死胡同”——餐饮业热议反对浪费[N].光明日报,2013-1-26(3).
    [27]厉行节约反对浪费[N].人民日报,2013-1-29(01).
    [28]吴秋余.严控公车,有办法更要有决心[N].人民日报,2013-4-15(018).
    [29]关于“五一”期间公车私用情况的通报[N].许昌日报,2013-5-7(2).
    [30]高淑英.环保局“晒”曝光者姓名引争议[N].北京青年报,2014-1-11(A10).
    [31]张娜.我市首批20辆奥迪车公开拍卖[N].呼和浩特晚报,2014-1-27(03).
    [32]马龙,陈亚楠,王伟健,张志锋,卞民德,周志忠,朱磊,刘文波.有些会议太浪费[N].人民日报,2014-1-28(001).
    [33]叶青.沈北百余辆公务车下周拍卖[N].沈阳日报,2014-2-12(A05).
    [1]经济半小时:呼和浩特政府办公大楼赊帐三千万[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4-01-07/21262572016.shtml.
    [2]成都拍卖新行政中心赈灾幕后曾因豪华引争议[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08-07/17/content_8558392.htm。
    [3]黑龙江海伦哭穷求来贫困帽子花亿元建政府大楼[EB/OL].http://news.qq.com/a/20131225/009518.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4]九三学社中央:关于遏制公款吃喝的建议[EB/OL].http://www.zjjs.org/news_show.php?ShowId=24655.
    [5]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数据[EB/OL]. http://data.stats.gov.cn/
    [1]James S. Duesenberry. Income, Saving and the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9.
    [2]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Our Common Fu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3]André Gorz. Critique of Economic Reason. Verso books,2011.
    [4]André Gorz. Capitalism, Socialism, Ecology. Verso books,1994.
    [5]GrossGary. Time and Money: The Making of Consumer Culture. Routledge,1993.
    [6]H.W.Arndt.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7]Michael Palmer. Natural Causes. Random House Publishing Group,2011.
    [1]Modigliani, Franco.“Life Cycle, Individual Thrift,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3).
    [2]Karras, Georgios.“Government Spending and Private Consumption: SomeInternational Evidence”.Journal of Mozzey, Credit and Banking,1994.
    [3]Das, Sujit, Curlee, T. Randall and Rizy, Colleen G.“Automobile recycling in theUnited States: Energy impacts and waste generation”,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Recycling,1995(14).
    [4]Thomas, Christine,“Public understanding and its effect on recycling performancein Hampshire and Milton Keynes,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01(3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