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世俗性与革命性的进退浮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将1942年—1965年中国文学作为具有自身话语系统的相对独立阶段,以“革命的世俗生活”这一特定视阈为中心,在尽可能还原作品、作家与时代语境三者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考察1942—1965年中国文学中“革命性”与“世俗性”的进退浮沉。
     导论部分首先对本论文的研究视角、设想、思路与方法作必要的阐释和论析。本文的基本研究视角是革命时代中“世俗性因素”的变化、及文学作品中“革命性”与“世俗性”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表现。在简要介绍当下学界关于20世纪革命文学研究立场的分歧与争议后,提出以“世俗性”视角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尤其是20世纪中国革命文学的设想与意义。导论部分的重点是通过辨析“世俗性”及相关概念提出“革命世俗观”的研究理念:革命对世俗生活的规约、改造与重组;世俗生活对革命话语的转化、消化与承载;及这两个方面通过作家审美转化在文学作品中的呈现形态。
     第一章意识形态规约与文学世俗性演化,本章是对1942-1965年时代语境的整体性勾勒与历时性梳理。其中,第一节就与文学“世俗性”关系密切的三个问题论述时代语境对作家创作的引导、规训与惩罚。第二节分别以1942-1949、1949—1958、1958—1965三个历史时段为研究对象,通过文艺政策、作家心理、文艺运动和作品状态等方面阐析“世俗性”因素是如何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发生时段性演化的。
     第二章人性与阶级性,本章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具体解读,辨析作为“世俗性”与“革命性”相关物的“人性”与“阶级性”是如何在文学中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和相互妥协的。通过分析相关文献理论,着重辨析“人性”与“阶级性”的内在关联性。“世俗幸福的流向与分配”一节分析和阐释了文学作品中“人性”受“革命性”严格规约后自身调整、生长和实现的特有方式。
     第三章家庭、恋爱与革命话语,本章通过对革命文本中“英雄”和“大众”两类群体婚恋方式和家庭模式的阐析,考察1942—1965年文本中家庭婚恋话语在革命领地中的位置、呈现方式与独特性质,以此展现革命话语与婚恋话语的互动:一方面是革命对家庭的震荡式冲击,另一方面则是家庭婚恋借助革命所完成的两性关系新模式的重建。
     第四章社会风尚与革命仪式,本章将从风尚习俗和伦理逻辑两方面,通过文本解读,阐述革命理念如何经过仪式感的行为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演化为革命仪式下的民间风尚、世俗信仰与日常伦理。革命小说中,作者往往通过嫁接、颠覆和模拟三种模式,建立血缘伦理与阶级伦理之间的逻辑联系。革命仪式与社会风尚相互生成又相互规约,总体来说,在重大立意中穿插轻盈的风俗风尚的调和方式几乎是当时作家普遍的写作自觉。
     第五章敞开的私人场景与延伸的公共空间,本章将通过文本细读呈现革命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场景:战斗指挥部、旧祠堂里的批斗会场、新的县政府与区公所等具有新制度意味的公共空间。以此说明:私人空间的逐步缩减直至消失是1942—1965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总体走势。情理冲突、城乡冲突、知识者与劳动者这三类冲突,是叙述者转化空间冲突常用的转化方式。在此基础上,论文进而阐明这三类冲突的最后结果:日常生活本质化,这是叙述者通过“空间改造”建构意识形态整体性的最后策略。
     结语:影响文学世俗性的三个因素——受众、作者与语境,论文在意识形态规约的大语境下,在受众与作者相联系的思路中简要阐述文学作品两端的两类主体。通过引入王国维和傅雷等人的相关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阐明1942—1965年文学“世俗性”因素的来由、情状与缺失。最后,论文提出1942—1965年中国文学的世俗生活叙述外壳中“无事悲剧感”的消泯这一总体属性与艺术缺失。
This dissertation treats Chinese literature between the year of 1942 and the year of 1965 as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and sustained discourse system. Through the view of“mundane living of revolution”,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literature works、the writers and the conditions of the era, the dissertation researches the reaction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the character revolution”and“the character of mundane world”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year 1942-1965.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presents the angle of view、the arrangements of the study、and the method of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angle of view taken for the research is the variety of“the mundane elements”in the revolutionary era、and the results of reaction between“the character revolution”and“the character of mundane world”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s. After a chief introduction regarding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arguments on the view of revolutionary works of the 20 century in the study fields nowadays, the paper presents the arrangements and the method for the study view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s, especially for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works in 20 century. Then the paper presents the integral idea of the research which is the emphasis of the introduction: the idea of mundane revolution. That is: on the one hand, the revolution regulates、changes、and re-associates the mundane world; on the other hand, the mundane living transforms、absorbs and undertakes the revolutionary discourses. And the paper will find how all these elements be described by the writers through the aesthetic method.
     The title of Chapter I is“the regulation of ideology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mundane character in literature”.In this chapter,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integral appearance and the quality of each different period during the year of 1942-1965. The first part of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question that how the era conditions leads、regulates or punishes the writers’ action.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chapter, based on the three research object: the historical period of 1942-1949、1949-1958 and 1958-1965,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literature policy、the writers’psychology、the political conflicts and the quality of the works, the paper analyses how“the mundane elements”change in literatures of this whole period.
     The title of Chapter II is“the humanity and the quality of class”. In this chapter, through the concrete reading of the literature work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gulation、reaction and the compromise interactively between the humanity and the quality of class ---the humanity concerned as“the quality of mundane world”, at the same time,“the quality of the class”concerned as“the character of revolution”. By analyzing the related documents, the paper discriminates and presents the deep relationship between“the humanity”and“the quality of he class”. In the end, this chapter analyzes how the humanity conciliates、grows、realizes itself when it is regulated by“the quality of the class”.
     The title of the chapter III is“the family、the amativeness and the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In this chapter, the dissertation reviews the position、appearance、and the quality of the family and t amativeness discourse in the revolution fields, by analyzing the mode of amativeness and family of the hero and the common in the revolution works. In this way, the paper presents the reaction between the revolution’s discourse and the family’s discourse: on one hand, revolution impacts family; on the other hand, family rebuilds the relationship mode between the female and the male with the help of the revolutions.
     The title of the chapter IV is“the social fashion and the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In this chapter, based on the concrete reading of works, through the two aspects—the custom and the ethic logic. the paper defines how the revolution takes part in the common’s living building on the ceremony action, and how the revolution is evolved into the social fashion、the mundane gospel and the routine ethic, under the revolution ceremony. In red novels ,the writers generally build the log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anguineous ethic and the class ethic by three means-------inoculating、overthrowing and simulating. Revolutionary ceremony and social fashion react and regulate mutually. In a whole, the authors self-consciously inlay the lithe custom description in the grand theme generally.
     The title of the chapter V is“the open private scene and the continuous public scene”. In this chapter, the paper presents some familiar scenes of revolution routine living---the headquarters in battlefield、the council house for combat in the past clan house、and the county or district government, such public scenes which mean new system of government. The essential character and the integral trend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year 1942-1965 is that, the private scenes reduce and vanish gradually. In red novels, authors often use three methods to transform the conflict of space----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emotion and the reaso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country and the city;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worker and the intellectual. Then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results of all these three conflicts: the common routine living is generalized, which is a final way used by authors to build the integral ideology by transforming the scenes.
     The title of the conclusion part is“the three elements that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mundane living in literature-----the receivers、the authors、and the era surroundings.”With the view of connecting the receivers and the authors , the paper expounds the two groups that stay at each port of the art works, under the discourse conditions of the era which is regulated by ideology. By relating the art critiques and art theories written by Wangguowei、Fulei and the other critics, the paper explains the reason、the status and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quality of the mundane living in the literature. At last, the dissertation presents the integral character and art disadvantage of literature works of during the year of 1942-1965:that is“the character of the tragedy which conflict does not grow from the external world”has disappeared in the mundane living of literature description of this period.
引文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页。
    2阿城:《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1以“民间性”考察当代文学演变的思路,已成为学者阐释当代文学“意识形态之中的非意识形态因素”的一个重要发现和有效理念,有关当代文学的“民间”视角研究成果,可参见陈思和:《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收于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下),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1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页。
    2参见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形态机器》,见《外国电影理论文选》,李迅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29页。
    1谢觉哉:《谢觉哉日记》(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7页。
    2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
    1胡乔木:《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见《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这里转引自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页。
    2周扬:《在全国第一届电影剧作会议上关于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的报告》,《周扬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17页。
    3冯雪峰:《关于创作和批评》,《冯雪峰论文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5页。
    4冯雪峰:《学习党性原则,学习苏联文学艺术的先进经验》,《雪峰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70页。
    5邵荃麟:《党与文艺》,《邵荃麟评论选集》(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9页。
    1周扬:《在全国第一届电影剧作会议上关于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的报告》,《周扬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17页。
    2龚育之在《苏联自然科学领域思想斗争的历史情况》一文中谈到:1947—1952年间苏联自然科学领域有这样一种指导思想,即“在自然科学中,坚持布尔什维克的党性原则。人民的苏维埃科学同时是有党性的科学。党性原则在一切知识部门中,即社会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中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效果的。世界上根本没有无党性的科学。”见龚育之:《在旋涡的边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3页。
    3《中国作家协会章程》,《人民文学》1953年第11期。
     1这些批评文章包括:《必须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北京文艺社论》1957年8月号)、钱俊瑞:《大大加强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文艺报》1957年第25期)、何其芳:《保卫党的原则,保卫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文艺报》1957年10月),这些文章无论是正面立论、还是反面批评,党性问题都作为近乎唯一的评价标准。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828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829页。
    3《中央书记处办公厅关于政治局对党校组织及教育方针之新决定的通知》,收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3),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这里转引自《1942走向民间》,李书磊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2页。
     1南帆:《四重奏:文学、革命、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1《中央书记处办公厅关于政治局对党校组织及教育方针之新决定的通知》,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3),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2胡乔木:《改进出版工作的几个问题》,《胡乔木谈新闻出版》,《胡乔木传》编写组编,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62页。
    1《文化部党组关于召开地方出版社工作座谈会的报告》(1956年5月17日),见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第八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页。
    2萧乾:《‘人民’的出版社为什么会成了衙门?——从个人经历谈谈出版界的今昔》,《文汇报》1957年5月20日。
    3张羽、梁斌:《关于〈红旗谱〉的通信》,《编辑之友》1985年第2期。
    1胡光凡:《周立波评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81页。
    2杜鹏程:《〈保卫延安〉的写作及其它——重印后记》,《延河》1979年3月。
    3张羽:《萧也牧之死》,《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4期。
    4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的出版》,《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4期。
    1楼适夷:《零零碎碎的记忆——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1期。
    1胡风:《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上),洪子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2本文原载《希望》1945年第1集第1期,收入胡风《逆流的日子》,希望社1947年3月。
    1舒芜:《论主观》,《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洪子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83页。
    2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带有相对浓厚政治化立场的文论有: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1946)、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1947)、邵荃麟:《对于当前文艺运动的意见》(1948年)、和郭沫若《斥反动文艺》(1948年)等。
    3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3页。
    1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1页。
    2这段材料参考《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3月版。
    2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十年来国统区革命文艺运动报告提纲》,《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3月版,这里转引自《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上),洪子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页。
    3徐盈:《采访第一届全国文代会手记(二)》,《档案与史学》2000年第2期。
    
    
    1转引自钱伯城:《郑振铎一九五七年日纪事》,《万象》2005年5月。
    2巴金:《一封未寄的信》,《文汇报》1950年5月5日。
    3巴金:《〈巴金选集〉自序》,开明书店1951年7月。
    1冯至:《冯至诗文选集·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2楼适夷:《零零碎碎的记忆——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1期。
    3黄子平:《黑话/红话〉》,《‘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1《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文章原载于1958年2月28日《人民日报》和1958年第4期的《文艺报》,以周扬在中国作协党组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为基础,经过“和文艺界的一些同志交换了意见之后”重新整理、补充写成的,参加执笔的有林默涵、刘白羽、张光年等,文章经毛泽东三次审阅修改。
    1陈建华关于茅盾20世纪20年代末的两篇“革命小说”《虹》和《蚀》三部曲的分析很具体地阐释了“革命小说”早期的复杂性、丰沛感和生命力,并且认为比如小说《虹》中的梅女士这样的女性形象,具有“体现新民精神的小说英雄”的人物雏形意义,“其历史叙述模式也为后来进一步开展的社会运动提供了艺术形式的先例”,见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36页。
    2余英时:《中国近代史思想上的激进与保守》,《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3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74页。
    1 Robert Nisbet,History of the Idea of Progress(New York,1980),P4-5,这里转引自[美]格特鲁德·希梅尔法布:《新旧历史学》,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96页。
    2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前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827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版本同上,第827页。
    
    1巴人:《论人情》,《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上),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洪子诚编,第339页。
    2巴人:《论人情》,《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上),版本同上,第339页。
    1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上),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洪子诚编,第345页。
    2 [法]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译者前言”,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3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上),洪子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44页。
    
    1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72页。
    2张爱玲:《写什么》,《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34页。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1987年版,第62—63页。
    2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1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73页。
     1郑超鳞在他的回忆录中,也曾涉及到某些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私生活比较开放,参见《郑超麟回忆录》(下),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61—65页,这里转引自蔡翔:《青年·爱情·自然权利和性——当代文学的中国故事》,《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
    1茅盾:《幻灭》,《茅盾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1页。
    2在“文革”中,《苦菜花》等作品也“被定为……爱情至上及有黄色毒素描写的……大毒草,成为禁书”,参见冯德英:《苦菜花·写在新版‘三花’前面》,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版。
     1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1黄子平:《革命·历史·小说》,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1郝彤:《从一篇小说看文艺创作中的一种倾向》,《人民日报》1950年3月12日。
    2黄子平:《革命·土匪·英雄传奇》,《‘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
     1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94页。
    1田禾:《女英雄还是装饰品》,《北京日报》1961年6月10日。
    2李希凡:《关于〈林海雪原〉的评价问题》,《北京日报》1961年8月3日。
     1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1冯牧:《革命的战歌,英雄的颂歌》,《文艺报》1958年第21期。
    1南帆:《文学、革命与性》,《文艺争鸣》2000年第5期。
    2蔡翔:《青年·爱情·自然权利和性——当代文学的中国故事》,《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
     1张旭东:《批评与历史经验》,《批评的踪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张迅:《读〈归家〉上部》,载《大公报》1963年4月28日。
    2何文轩:《评〈归家〉的爱情描写》,载《文艺报》1963年第12期。
    
    1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梁斌研究专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4页。
    2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页。
    1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74页。
    2茅盾在1935年发表《‘革命’与‘恋爱’的公式》一文并予以批评,他指出:“革命+恋爱”的小说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类小说的基本公式为:“小说家首先着眼于革命事业和浪漫情欲之间的冲突,在小说结尾又常常高呼笔下的角色应以革命的大局为重,放弃儿女私情。紧接着这一冲突的公式之后,就是互惠公式,小说家不再把革命描写成一种阻碍,相反,革命也变成一种诱因,促使恋爱中的男女同心协力,共赴革命。最后,这一互惠公式发展成革命至上主义,革命已经不再是青年男女追求爱情的条件,革命就是爱情。
    3琼·W·斯科特:《性别:历史分析中的一个有效范畴》,刘梦译,收于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9页。
    4吉登斯在《现代性和自我认同》一书中认为:“解放政治包含了两个主要的因素,一个力图打破过去的枷锁,因而也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态度,另一个是力图克服某些个人或群体支配另一些个人或群体的非合法性统治。”吉登斯:《现代性和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48页。
    
    1李准:《李准小说选·前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周蕾:《原初的激情》,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108页。
    3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索解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叙事文本》,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24页。
    4王德威:《历史与怪兽——历史、暴力、叙事》,台北麦田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1高旭东:《论中国文化与文学的世俗性特征》,《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对梁生宝人物形象真实性的质疑以严家炎的一系列文章:《论〈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形象》(《文学评论》1961年第3期)、《梁生宝形象和新英雄人物创造问题》(《文学评论》1964年第4期)等为开端和代表。
    1李准:《李准小说选·前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李杨:《〈青春之歌〉:‘成长小说’之二:‘性’与‘政治’的双重变奏》,《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2赵树理:《关于〈邪不压正〉》,《赵树理文集》第四卷,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1438页
    1赵树理:《关于〈邪不压正〉》,《赵树理文集》第四卷,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1438页
    1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解放日报》1946年8月26日,这里转引自《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洪子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1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延河》1963年第8期。
    1费正清:《观察中国》,《费正清文集》,傅光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1李杨:《〈林海雪原〉与传统小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4期。
     1费正清:《观察中国》,《费正清文集》,傅光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第126页。
     1巴人:《论人情》,《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上),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洪子诚编,第338页。
    2刘绍棠:《我怎样写〈新式梨杖〉》,原载《河北文艺》二卷三期,1951年1月1日出版,收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刘绍棠研究专集》,重庆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
    1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胡风评论集》中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4页。
    2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这里转引自唐小兵:《我们怎样想象历史》,《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代序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林志浩、张炳炎:《对孙犁创作的意见》,载《光明日报》1951年10月6日。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827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808页。
    
    
    1赫勒:《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2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0页。
    1刘再复、林岗:《中国现代小说的政治式写作——从〈春蚕〉》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2丁玲:《生活·思想与人物》,《人民文学》1955年第3期。
    1参见丁玲为“延安文艺丛书”写的《总序》,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1参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一章《文学的“转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页。
     1以上这段关于“大众”词源与意义的考释,参照[英]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81页。
    
    1恨水:《武侠小说在下层社会》,《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上),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洪子诚编,第27页。
    2丁玲:《延安文艺丛书·总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阿城:《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184页。
     1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73页。
    1 [日本]丸山升:《从萧乾看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原载1998年《日本中国学会报》第40集,转载于《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1期。
    1孙犁:《现实主义文学论》,《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胡采主编,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卷二,第1276页,这里转引自《再解读·代序言》,唐小兵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2周扬:《文学与生活漫谈》,《学者文选·周扬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3《马恩列斯论文艺》,中央编译出版社1980年版,第28页。
    
    1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前言》,《学者文选·周扬集》,中国社科出版社1999年版,第50页。
    2张爱玲:《写什么》,《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33页。
    
    
    1李准:《李准小说选·前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2注:詹姆士·乔伊斯(James Joyce)为英国当代思想家、律师和国际活动家、讲演家,1902年出生。
    3 [英]克莱尔·霍林沃思:《毛泽东和他的分歧者》,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3页。
    4《丁玲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04页。
    
    1沈从文、张兆和:《从文家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255页。
    2沈从文、张兆和:《从文家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235页。
    1沈从文、张兆和:《从文家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286页。
    2沈从文、张兆和:《从文家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289页。
    3邵燕祥:《精神与人格的重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轨迹》,载《世纪之问——来自知识分子的声音》,李辉、应红编,大象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1冯至:《为了不辜负人民的委托》,这里转引自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页。
    2 [英]泰勒:《承认的政治》,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96页、300页。
    3胡光凡:《周立波评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94页。
     1阿城:《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1周扬:《文学与生活漫谈》,《学者文选·周扬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2迅雨:《论张爱玲的小说》,《张爱玲评说六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第56页。
    3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1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2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72页。
    
    
    1王安忆:《世俗的张爱玲》,《张爱玲评说六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版,第390页。
    2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1、谢冕、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3、冯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文学理论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4、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5、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6、阿城:《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7、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8、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9、孟悦:《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11、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3、唐小兵主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张旭东:《批评与历史经验》,《批评的踪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5、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6、[日本]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一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谢泳:《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
    19、何启治:《文学编辑四十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黄修己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21、刘金镛、房福贤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孙犁研究专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2、孟广来、牛运清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3、袁良骏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4、李华盛、胡光凡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周立波研究资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5、孙露茜、王凤伯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茹志鹃研究专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6、[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27、[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8、[英]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王杰、傅德根、麦永雄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9、[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30、[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31、[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32、[法]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3、[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34、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20世纪30—90年代的冀南农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35、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36、丁帆、王世诚:《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7、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8、贺桂梅:《转折的年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9、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0、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1、钱理群:《1948:天玄地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2、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3、《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信仰民俗卷》,苑利编,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4、《中外民俗概论》,石应平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5、周扬编:《马克思主义与文艺》,作家出版社1984年版
    46、周扬:《学者文选·周扬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至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48、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