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领导人民奋斗、创造和积累的重大成就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制度创新的实践结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三位一体的统一过程,其创新成果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看,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正是党的十八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新概括。目前学术界从制度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发展的进程和规律等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整体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还很少见。有鉴于此,本文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制度视域的学理视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理论基础、成果形态、逻辑结构和良性运行等诸多基本问题。
     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束语构成。在篇章结构上,除绪论对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核心概念等作出说明,结语对本研究作出整体总结之外,正文分为三部分,即第二、三章是“方法论与理论基础”部分;第四、五章是“历史进程”部分;第六、七章是“逻辑结构与完善发展”部分。全文共约22万字,主要观点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制度创新与建构问题的理论研究,首先要确立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包含着科学、丰富和独特的制度理论,这一制度理论立足于唯物史观,运用辩证思维,通过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元结构”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制度形态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动因。坚持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社会实践逻辑与制度观念逻辑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的显著特点,也是其从根本上优于西方制度主义理论之所在。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是解读中国社会主义框架中制度建设问题的基本范式。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方向上的制度创新与建设是一个典型的理性制度建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框架中进行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提供了制度创新与建构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制度体系创新和建构的直接理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虽然确立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大成果,但是,这一制度创新的探索历程贯穿于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进程之中,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重大成果为基础的,体现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历史逻辑。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新型国家制度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在局部执政中进行了多方面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制度成果和宝贵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性资源。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制度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飞跃。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一以贯之、不懈探索、奋力实践,以道路作为实现途径,以理论体系作为行动指南,最终形成了作为根本保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体系的生成是制度继承、制度创新与制度转型三位一体的过程,遵循了实践性、价值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逻辑。意识形态的内在一致和极具弹性、推进主体的党群合作模式、制度变迁内生与创设的相互结合等,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框架内推进制度变迁的成功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个子系统构成的。从微观要素结构看,这一制度系统包含理念、规则、组织和载体四层要素结构;从社会有机体的横向结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含经济制度系统、政治制度系统、文化制度系统、社会制度系统和生态制度系统等内容;从纵向运行层次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含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和运行机制等四个层面。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正式制度规则与意识形态、道德传统、价值观念等非正式制度规则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对其进行非正式制度视角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并不等于制度的成熟定型。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制度创新与建构的进程也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化建设的道路仍然漫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的战略任务。坚定制度自信、推进制度创新、提高制度执行力,是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历史进程的主要着力点。
The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achievement in more than90yea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ads the people fighting,create and accumulate, is the essance of practical in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Marxism is the unity of practical innovation,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system innovation of the trinity, it's achievement from the view of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open up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m the system of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is the new summarize of the achievements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nd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Eighteenth Party Congress, is also the objective basis of the path of confidence, the theory of confidence and the institution of confidence. Academic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arxism sinicization research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nd local search stage, there is few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e overall system. For this reason, this paper select theoretical system of marxism horizon of the field of vision, In the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urther study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ourse of history, the basic experience,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form and positive operationet.
     The thesis consists of introduction, text and conclusion. In the chapter structure,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research status, research contents and explain the core concepts,the second and third chapters is the "methodology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urth and fifth chapter is the "history";sixth and seventh is "logical structure and improvement" section. About22,0000words in full. Main points are:
     In the process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blems,first of all, establish the scientific methodology. Marxism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cialist system and communist system as a social ideal, thus contains science, rich and unique system of theory, the theory based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using the dialectical thinking, expound the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 economic foundation and superstructure relationship between"dual structure", reveal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uman social and intrinsic factor. Adhere to the unity of the historical logic and theory logic,the unity of the social practice logic and system logic is the most obvious feature of the marxist theory. Fundamentally is superior to the western theory of new institutionalism. Marxist theory system isbasic paradigm.interpret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framework of China's socialist, the innovation of marxism to Chinese and its achievements——the theory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guidance and theoretical basis is the research of relatively weak links. innovation of marxist sinicization is a typical system of rational construction process, this process is conduct in the frame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theory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theoretical basis.For the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theory system is the direct theoretical guidance system.
     Although the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stablished in the great practic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s the important achievement of marxism after the second historic leap. However, the system inno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marxism throughout China's communist party more than90years history, based on marxism historic leap for the first time, reflects the connect with the past an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of history. With MAO zedong as the core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leading collectiv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period of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has carried on th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new countries, and to the local ruling practice in many aspects, accumulated rich system of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for first time of the system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leap laid the basic resource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completion of three big transformations eventually established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of socialism in China, laid the political prerequisite and institutional basi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result of marxism Combination of Chinese reality and thesign of times, and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System innovation of marxist sinicization, is a major historical leap in the history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ore than30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generations of Chinese communists around the them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 consistent, unremitting exploration, strive to practice, road as way to achieve, use theory system as a guide, eventually formed as a fundamental guarantee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ts formation is the system of inheritance, system innovation and system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inity, follow the practical logic, value trend and time of unity. Consistent and highly flexible ideology, Promote the main body of cooperation mode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endogenou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creating i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socialist framework to promot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a system, is composed of mutual connection and restriction of the sub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From the micro element structure is divided into four elements:system concept、system rules、 system of organization and system carrier; from the horizontal structure of the social organism, include economic system and superstructure system, cultural system, social system and ecological system; from the longitudinal running, the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tains the fundamental political system and basic system, concrete institution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In addition, on the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l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study is very necessar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not equal to perfect, like the theory of sinicization,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system has no e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still long,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continue to push forward the system innovation, developing and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ability,this not the only goal of deepen the reform, but also the difficult strategic task that Chinese communist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actical. Finn confidence of a system, promote the innovation in system, improve the system of executive is the main focus of deepening the process.
引文
① 李君如.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形态[N].北京日报,2012-10-08.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
    ① 张艳娥.近年来国外“中国制度特色问题研究:理论框架与评析[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3(01).
    ① [法]伊利斯·埃勒.卡鲁尼.中国后社会主义转型:作为文化变迁的制度变迁[J].孟秋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04).
    ② [美]巴瑞·诺顿.中国发展经验的奇特性和可复制性,王新颖主编,奇迹的建构:海外学者论中国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27.
    ③ [法]托尼·安德烈阿尼.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是否意味着“中国模式”必然终结?,王新颖主编,奇迹的建构:海外学者论中国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07-111.
    ④ [澳]罗斯·加诺特.中国30年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经验,王新颖主编,奇迹的建构:海外学者论中国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85.
    ① [法]托尼·安德烈阿尼.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是否意味着“中国模式”必然终结?,王新颖主编,奇迹的建构:海外学者论中国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11.
    ① 林怀艺.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J],云南社会科学,2011(06).
    ② 李昆明,习裕军.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内涵[J].探索,2012(04).
    ③ 候远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探析[J].中州学刊,2011(06).
    ④ 黄书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04).
    ① 秦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J].探索2012(01).
    ② 包心鉴.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逻辑[J].理论与现代化,2012(05).
    ③ 阎树群,张艳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生成逻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8).
    ④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9.
    ⑤ 辛向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三个基本问题探析[J].理论探讨,2012(02).
    ⑥ 包心鉴.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J].新视野,2011(06).
    ① 辛鸣,制度论——哲学视野中的制度与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4.
    ② 十三经(全文标点本)(上)[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69.
    ③ 辛鸣,制度论——哲学视野中的制度与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4.
    ④ [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61.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9.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4.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④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①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2.
    ②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39.
    ③ [美]约翰·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86.
    ④ [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
    ⑤ [美]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53.
    ⑥ 辛鸣,制度论——哲学视野中的制度与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4.
    ⑦ 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0.
    ⑧ 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12.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03.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8.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1.
    ⑤ 李省龙.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制度的一般理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02).
    ①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68.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9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7.
    ③ [美]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胡庄君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72.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78.
    ① [法]亨利·列菲弗尔.论国家-从黑格尔到斯大林和毛泽东[M].李青宜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122.
    ② 叶麒麟.生产力、阶级与国家:马克思制度变迁的机理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1.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3.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0.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7.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8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89.
    ③ 卢现祥,罗小芳.两种制度范式比较[J].经济学动态2010(08).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① 列宁.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51.
    ② 列宁.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51.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
    ① 赵金锁.中国现阶段制度变迁及其区际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6.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① 崔希福,唯物史观的制度理论的当代价值[J].学术交流,2011(01).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9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③ 卢现祥.寻找一种好制度-卢现祥制度分析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39.
    ① Peter Hall and Rosemary C.R.Talor,Political Science and Three Institutionalism,Political Studies,1996 XLⅣ.
    ② [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3.
    ① W. R. Scott,the Adole scence of Institutional Theory.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32,pp.493-511.
    ② [美]B.盖伊·彼得斯.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M],王向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69.
    ① James March & Johan P. Olsen.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of Politics.The Free Press, New York,1989, pp.56-57.
    刘燕.论新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J].理论探讨,2006(03).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
    ②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5.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59.
    ② 薛汉伟,王建民.制度设计与变迁:从马克思到中国的市场取向改革[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390.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
    ②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6.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②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7.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4-215.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5.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5.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0.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
    ① 李闽榕.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6.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9.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1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1.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1.
    ① 中央编译局.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中文版第1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19.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57.
    ①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7.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41.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5.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6.
    ① 苏绍智,郭树清.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J].当代国外社会主义问题,1984(02).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29.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②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60.
    ①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15-116.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8.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7.
    ⑤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8.
    ① 林尚立.社会主义与国家建设:基于中国的立场和实践[J].社会科学战线,2009(06).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47.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86.
    ④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355.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48.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56-1057.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7.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7.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62.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3.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3.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58.
    ①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毛泽东军事文选[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81:190.
    ② 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代议制的构想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9.
    ①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773.
    ①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83.
    ② 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上)[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194.
    ③ 杨圣清.新中国的雏形-抗日根据地政权[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54-155.
    ① 陕西档案馆,中央档案馆.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1940-1941)甲2[M].北京:档案出版社,1994:304-305.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任弼时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599.
    ③ 谢觉哉.谢觉哉日记(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740.
    ① 韩大梅.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00.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09.
    ③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9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610.
    ① 梁漱溟,汪东林.访梁漱溟问答录(五)[J].人物,1986:(06).
    ①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111.
    ②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260.
    ③ 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01-302.
    ④ 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编[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319.
    ⑤ 何作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创新[J].红河学院学报,2003(02).
    ①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90.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58.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54
    ① 于光远.从新民主主义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于光远经济学文选[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3.
    ② 任晓伟,赵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学说与中国计划经济的确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
    ③ 卫兴华,洪银兴.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136-137.
    ④ 吴丰华,白永秀,周江燕.中国共产党90年分配思想:阶段划分与成果梳理[J].经济学动态2011(06).
    ⑤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92.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56.
    ①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91.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42.
    ③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92.
    ④ 蒯大申.新中国文化管理体制形成的思想理论根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02).
    ①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62.
    ②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
    ③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45.
    ① 王建华.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制度建设的逻辑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1(02).
    ② 林伯渠.林伯渠文集[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6:293.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7.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1.
    ③ 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62.
    ① 龚育之.党史札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49-53.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62.
    ③ 张希坡,韩廷龙.中国革命法制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56.
    ① 虞崇胜.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历史考察[J].党的文献,1999(05).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5.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5.
    ③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修订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376.
    ④ 杨建党.“新民主主义论”并未初步形成理论形态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J].人大研究2007(09).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6.
    ②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6.
    ③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65.
    ④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2.
    ⑤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7.
    ① 周恩来.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01.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2.
    ③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9.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40.
    ②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41.
    ③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资料(第50辑)[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10.
    ④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65.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
    ② 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41.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05.
    ④ 董必武.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111.
    ① 本书编纂组.董必武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335.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521.
    ② 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633-634.
    ③ 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民族统计年鉴[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877.
    ① 肖金明.新中国宪法政治回顾与展望[J].文史哲,2011(06).
    ②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34.
    ① 胡乔木.胡乔木谈中共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3.
    ② 高莹.论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及其历史作用[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70-171.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76.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9.
    ②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2.
    ③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5.
    ④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6.
    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86-87.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1.
    ②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3.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68-69.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69.
    ③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
    ① 李永忠,黄瑛.关于苏联解体的15种说法[J].人民论坛,2012(02下).
    ②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5.
    ① 阎树群,张艳娥.“制度-社会”矛盾的化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
    ③ 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4.
    ②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36.
    ③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9.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① 阎树群.邓小平改革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J],甘肃理论学刊,2013(01).
    ② 曹沛霖.制度纵横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95.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8.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0.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0.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4.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41.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88.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9.
    ④ 刘政,程湘清.民主的实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和运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22.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14.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9.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① 曹沛霖,杜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制度之维:纪念邓小平“8.18讲话”发表30周年[J].探索与争鸣,2010(0¨9).
    ②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5.
    ③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3-554.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495.
    ① 路爱林,史君锋.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创新与发展[J].理论与改革,2003(05).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906.
    ② 刘先春,朱延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08).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61.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②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
    ③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9.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9.
    ②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5.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0-31.
    ① 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1-3-11.
    ②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6.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
    ② 阎树群,张艳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生成逻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8).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4.
    ① 杨春风.意识形态与制度再生产[J].科学社会主义,2008(02).
    ② 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38.
    ①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366-387.
    ① 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1.
    ① 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5-7.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3.
    ① [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7-9.
    ②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6.
    ③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32.
    ①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225-226.
    ① 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① 梁碧波.潜规则的供给、需求及运行机制[J].经济问题,2004(08).
    ② 蒋传光.公民的规则意识与法治秩序的构建[J].社会科学研究,2008(01).
    ① 李汉林等.组织和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一种拟议的综合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01).
    ② K. Polanyi, The Economy as Instituted Process. In Mark Granovetter and Richard Swedberg (eds.), The Sociologyof Economical Life. Boulder, Colo.:Westview Press,1992:34.
    ① 俞吾金.马克思哲学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J].学术研究,2001(10).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6-7.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1-72.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7.
    ① 杨光斌.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22.
    ① [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①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3.
    ① 张艳娥.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理论的几个相关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2007(07).
    ② 郑杭生,杨敏.关于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兼论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时代内容[J].学海,2008(04).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4.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5.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9.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① 新制度经济学者再获诺奖意味着什么——黄少安谈诺奖新得主威廉姆森[J].光明日报,2009-10-20.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0.
    ① 赵秋生,马惠君.”二重四维”结构的社会制度体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①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8.
    ① 杨逸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达龙·阿西莫格鲁:“包容性”制度有利于释放创新潜能[J].文汇报,2013-3-4.
    ① 程恩富.和谐社会需要四主型经济制度[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3.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3.
    ① 江必新.“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的若干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3(01).
    ① 马宝成.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意识形态理论[J].新视野,2001(03).
    ② 李露亮,李露钢.制度经济学-原始积累及制度变迁问题研究[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195.
    ① 张艳娥.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制度形态[J].湖北社会科学,2012(09).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
    ① [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8.
    ① 王庆五.建构支撑制度创新的强有力的意识形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① 梅茵.古代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97.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3.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3.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7.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2.
    ⑤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0.
    ⑥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5.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3.
    ②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0.
    ③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1.
    ① 胡锦涛.切实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N].人民日报,2008-01-30.
    ② [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
    ① 胡鞍钢.治理现代化的实质是制度现代化[J].人民论坛,2013:(11下).
    ①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0.
    ① 张艳娥.论制度自信的内涵的三层维度[J].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3(08).
    ②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19.
    ③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60.
    ①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6-7.
    ②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366-387.
    ①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60.
    ② 温家宝.在2010年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讲话[N],http://www.gov.cn,201 003-23.
    ③ 麻宝斌.制度执行力探析[J].天津社会科学,2013(03).
    ④ 陈朝宗.论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与完美性-兼谈我国制度设计的缺陷[J].中国行政管理,2007(04).
    ① 陈朝宗.机制设计:提升制度执行力的唯一路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07).
    ② 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7.
    ①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4 02-22.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列宁.列宁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7、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99.
    [6]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1992.
    [7]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
    [8]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
    [10]江泽民.江泽民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胡锦涛.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 9、1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3,1994,1997.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20]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7、9、11、13、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991,1986,1987.
    [21]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7、10卷)[M]. 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1990.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3]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4]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编[M].档案出版社,1988.
    [25]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6]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民族统计年鉴[Z].民族出版社,2008.
    [27]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8]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29]谢觉哉.谢觉哉日记(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任弼时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1]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2]胡乔木传编写组.胡乔木谈中共党史[M].人民出版社,1999.
    [33]龚育之.党史札记[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34]本书编纂组.董必武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2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6]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7]曹沛霖.制度纵横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8]林尚立等.制度创新与国家成长:中国的探索[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9]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0]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1]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2]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3]邹吉忠.自由与秩序:制度价值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4]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5]王海传.人的发展的制度安排[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6]卢现祥.寻找一种好制度-卢现祥制度分析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7]高兆明.制度公正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38]杨俊一等.制度哲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39]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代议制的构想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0]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1]杨光斌.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42]刘圣中.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的比较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3]陈忠.规则论——研究视域与核心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6]李慎明.历史在这里沉思——苏联解体20周年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7]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8]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9]阎树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课题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下)[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1]王新颖主编.奇迹的建构:海外学者论中国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52]吕增奎主编.民主的长征:海外学者论中国政治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53]吕增奎主编.执政的转型: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M],北京:甲央编译出版社,2011.
    [54]周艳辉主编.增长的迷思:海外学者论中国经济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55]林刚,张宇主编.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56]杨圣清.新中国的雏形——抗日根据地政权[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57]韩大梅.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8]卫兴华,洪银兴.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论[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59]张希坡,韩廷龙.中国革命法制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0]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修订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61]编纂组.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
    [62]刘政,程湘清.民主的实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和运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3][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64][美]卡尔·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65][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66][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67][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8][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9][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刘守英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0][美]约翰·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71][美]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语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王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72][美]詹姆斯·G.马奇,[挪]约翰·P.奥尔森.重新发现制度:政治的组织基础[M].张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73][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74][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75][德]奥特弗利德·赫费.政治的正义性-法和国家的批判哲学之基础[M].庞学锉,李张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76][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77][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78][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79][美]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80][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1][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 社,2001.
    [82][美]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颐,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3][美]安东尼,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84][法]亨利·列菲弗尔.论国家-从黑格尔到斯大林和毛泽东[M].李青宜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85][美]B.盖伊·彼得斯.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M].王向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86][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87][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88][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王志安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89][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扬、任文科、郑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90][美]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1]李省龙.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制度的一般理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02).
    [92]刘建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与制度文明[J].理论探讨,2007(05).
    [93]陈书静.马克思与诺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05).
    [94]程恩富.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探讨[J].学习与探索,2009(03).
    [95]林岗,刘元春.诺斯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和制度变迁动力的比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03).
    [96]崔希福.唯物史观的制度理论的当代价值[J].学术交流,2011(01).
    [97]魏崇辉.意识形态理论的契合互补与超越-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J].理论与改革,2011(03).
    [98]江德兴,陈良斌.重返马克思的制度视域-论马克思制度分析的一般框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
    [99]秦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多层次解读[J].教学与研究,2013(01).
    [100]肖贵清.毛泽东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J].高校理论战线,2012(11).
    [101]梅荣政.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方法论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6).
    [102]周新城.怎样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04).
    [103]徐斌.从人学视角看制度的本质、功能及其局限[J].理论前沿,2009(03).
    [104]周雪光,艾云.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10(04).
    [105]吴健.论制度的需要[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04).
    [106]董建新.论制度功能[J].现代哲学,1996(04).
    [107]何颖.论制度伦理的功能与局限[J].中国行政管理,2007(08).
    [108]李景鹏.论制度与机制[J].天津社会科学,2010(03).
    [109]王海传.论制度与制度力[J].山东社会科学,2007(06).
    [110]辛鸣.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关于制度功能及其局限的哲学分析[J].哲学研究,2005(09).
    [111]辛鸣.哲学视野中的制度本质[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03).
    [112]宋增伟.制度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07(01).
    [113]李君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三个形态[N]http://theory.people.com.cn 2011-7-25.
    [114]林怀艺.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J].云南社会科学,2011(06).
    [115]李昆明,习裕军.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内涵[J].探索,2012(04).
    [116]侯远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探析[J].中州学刊,2011(06).
    [117]黄书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04).
    [118]秦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J].探索2012(01).
    [119]包心鉴.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逻辑[J].理论与现代化,2012(05).
    [120]阎树群,张艳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生成逻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8).
    [121]辛向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三个基本问题探析[J].理论探讨,2012(02).
    [122]包心鉴.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J].新视野,2011(06).
    [123]霍炜,汪彤.论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方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05).
    [124]卢现祥,罗小芳.两种制度范式比较[J].经济学动态,2010(08).
    [125]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J].复旦学报,2001(03).
    [126]杨光斌,高卫民.探索宏观的新制度主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4).
    [127]刘燕.论新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J].理论探讨,2006(03).
    [128]李闽榕.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
    [129]苏绍智,郭树清.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J],当代 国外社会主义问题,1984(02).
    [130]林尚立.社会主义与国家建设:基于中国的立场和实践[J].社会科学战线,2009(06).
    [131]童庆平.当代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132]何作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创新[J].红河学院学报,2003(02).
    [133]吴丰华,白永秀,周江燕.中国共产党90年分配思想:阶段划分与成果梳理[J].经济学动态,2011(06).
    [134]任晓伟,赵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学说与中国计划经济的确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
    [135]蒯大申.新中国文化管理体制形成的思想理论根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02).
    [136]王建华.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制度建设的逻辑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1(02).
    [137]阎树群,张艳娥.“制度-社会”矛盾的化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138]曹沛霖,杜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制度之维:纪念邓小平“8.18讲话”发表30周年[J].探索与争鸣,2010(09).
    [139]路爱林,史君锋.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创新与发展[J].理论与改革,2003(05).
    [140]刘先春,朱延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08).
    [141]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1-3-11.
    [142]杨春风.意识形态与制度再生产[J].科学社会主义,2008(02).
    [143]梁碧波.潜规则的供给、需求及运行机制[J].经济问题,2004(08).
    [144]蒋传光.公民的规则意识与法治秩序的构建[J].社会科学研究,2008(01).
    [145]李汉林等.组织和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一种拟议的综合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01).
    [146]俞吾金.马克思哲学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J].学术研究,2001(10).
    [147]郑杭生,杨敏.关于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兼论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时代内容[J].学海,2008(04).
    [148]程恩富.和谐社会需要四主型经济制度[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149]江必新.“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的若干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3(01).
    [150]马宝成.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意识形态理论[J].新视野,2001(03).
    [151]王庆五.建构支撑制度创新的强有力的意识形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152]黄少安.新制度经济学者再获诺奖意味着什么-黄少安谈诺奖新得主威廉姆森[N].光明日报,2009-10-20.
    [153]杨逸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达龙·阿西莫格鲁:“包容性”制度有利于释放创新潜能[N].文汇报,2013-3-4.
    [154]麻宝斌.制度执行力探析[J].天津社会科学,2013(03).
    [155]温家宝.在2010年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讲话[N],http://www.gov.cn,2010-03-23.
    [156]陈朝宗.论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与完美性-兼谈我国制度设计的缺陷[J].中国行政管理,2007(04)
    [157]胡鞍钢.治理现代化的实质是制度现代化[J].人民论坛,2013.(11下).
    [158]人民日报评论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2.
    [159]Charles Taylor"Cross—Purposes:The Liberal — Communitarian Debate",in Philosophical Arguments,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60]Rolston,Environ mental Ethics:Duties to and value in the Natural World,NewYork: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8.
    [161]Andrew Gree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heal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7.
    [162]Peter Hall and Rosemary C.R.Talo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ree Institutionalism,Political Studies,1996 XLIV
    [163]Eagleton,Terry,and Drew Milne,eds.Marxist Literary Critieism.Oxford:Blackwell,1996.
    [164]Douglas Kellner,Westen Marxism, in Modem Social Theory:An Introduction Austin Harrington,eds.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65]Per Evans, Dietrich Rueschemayer, and Theda Skocpo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R. Scott,the Adole scence of Institutional Theory,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32(4),1987.
    [167JK. Polanyi, The Economy as Instituted Process. In Mark Granovetter and Richard Swedberg (eds),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al Life. Boulder, Colo:West view Press,199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