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泪”世界的形成——徐枕亚小说创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国初年,小说中最热门的类型开始从“谴责小说”向“言情小说”转变。这一时期言情小说的创作,又处处弥漫着“伤心惨目”的哀伤气氛,因此,“哀情小说”成为民初文坛的一股热潮,具有独特的思想艺术特征,又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心理紧密结合。而徐枕亚作为“哀情小说”的代表性作家,创作了《玉梨魂》等一批在民初引起了极大反响的作品,成为民初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角色。同时,在中西理念互相激荡、现代与传统不断纠结的特殊历史语境中,作家本身曲折的生活经历、持续而变动的编辑生涯以及、南社社员的特殊身份及其与同时期常熟籍作家的密切关系,都影响着他的创作并在作品中有所反映,而这些因素,又是民初那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中,一个典型的传统型的“文人”作家与当时的“知识分子”作家以及后起的“通俗文学”作家所区别的重要特征。因此,研究徐枕亚的小说创作,可以探索其与同时代其他小说的区别与联系及其在近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本论文以徐枕亚的小说特别是言情小说为主体,结合晚清民初文学文化的变化轨迹来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大量文本细读,期待可以更好更全面地把握在新旧交替时代徐枕亚小说创作对传统的继承和新变。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徐枕亚的创作道路及其背景。主要介绍徐枕亚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徐枕亚的生平及其性格特色。首先论述对徐枕亚创作有重要影响的三大社会文化背景:民初的社会文化思潮、江南的文化特征和旧文人的愁怨传统,其次,介绍与徐枕亚关系密切的流派和社团有常熟作家群、南社文人团体、早期鸳鸯蝴蝶派,徐枕亚的这一交游网络赋予了他集传统文人、新思想的吸收者、职业报人、职业作家等于一身的复杂的文化身份,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徐枕亚的生平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青少年时期、无锡执教时期、民权报时期、创作高峰期、创作衰落期。最后在时代背景下揭示徐枕亚才美、情苦、多愁的性格的来源和表现。
     第二章是徐枕亚的小说理论。首先介绍徐枕亚的小说理论:徐枕亚强调小说中“情”的作用,尤其偏好于纯精神的“哀情”氛围;同时他又要求“情”与“理”的统一,以期强调小说的社会作用与审美功能的统一;他强调作家性格遭遇与文风的统一,重视感性空间的描写,以期反拨晚清小说的社会化倾向;在现代报刊市场的商业化大潮的影响下,他也十分重视对读者心理的把握。通过辨析徐枕亚小说理论,可以从中窥探到“通俗”外衣下隐藏着的“雅文学”面目,从而探讨其与鸳鸯蝴蝶派后期消闲娱乐观之间的联系和差别。
     第三章是徐枕亚小说的叙事特色。主要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语言三个方面,分析徐枕亚的小说叙事所显示出新旧杂糅的特征。在叙事结构上,一方面有传统的闲笔、客观叙事、才子佳人模式的复制,另一方面也有书信日记体和倒叙手法的采用这些具有现代特征的特点。在叙事视角上,体现了全知和限制两种视角的穿插,以及小说从古代“说话”的“说书人—听众”模式向现代报刊兴起后的“作者—读者”模式的转变。在叙事语言方面,主要是对骈文这一传统文类的重视,体现了在白话文成为小说语言主流之前,纷繁多样的中国小说创作语言探索的一种可能性。
     第四章是徐枕亚小说的文化意蕴。首先徐枕亚的小说以哀情题材为主,在小说意象上,建构了一个充满悲情的“泪世界”。其次,徐枕亚以言情为题材,实际上对“启蒙”和“革命”两大主题,都作了一定程度的延伸,尤其是《玉梨魂》和《雪鸿泪史》两部作品,开创了“革命加恋爱”小说模式的先河。
     结语论述徐枕亚小说对传统的继承和新变。相对于偏重叙事的传统小说,徐枕亚小说显示出抒情性成分加强、着重个人体验表现的特点。这种重视个体世界的建构的小说创作模式,和晚清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启蒙民智”为立场的新小说以及以《海上花列传》以及后期鸳鸯蝴蝶派创作为代表的注重文学中日常空间表现的小说一起,开创了现代小说三种现代性的可能。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an China,the most popular genre of novelsstarted changing from“the novel of denouncement”to the“the novel of sentiments”.During this period,there was extensively a sad atmosphere which was“heart-breakingand eyes-saddening”in the love tales.Therefore,“novel of sad sentiments”became afashion in the literary circle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years.The style displayed uniquecharacteristics in thoughts and artistic form,and it wa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social and cultural mentality at that time.As a typical writer of“sentimental novel”,Xu Zhenya wrote a series of novels such as Yu Li Hun (Jade Pear Spirit) whicharoused strong response,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of early Republican time.At the same time,Xu's works were influenced by themutual impac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ideas,the special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entanglement between rnodemity and tradition,the complicated life events of theauthor himself,the continuous yet changing life as an editor,the special status as amember of Nanshe (the Southern Society) and the author'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hiscontemporary writers who were also bom in Changshu.All these elements werereflected in Xu's works.In the polyphonic time of early Republican years,suchelements characterized a typical traditional“literati”writer and made him distinctfrom his contemporary“intelligentsia”writers and the next generation of“popularliterature”writers.Therefore,with study on the writing fashion of Xu Zhenya's novels,it is to explore the distinction and relation between Xu's works and theircontemporary novels and Xu's significance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of early-modem andmodem China.
     The thesis studies Xu Zhenya's novels,and mainly the“novels of sentiments”,and relates them with the changing trends of culture and literature in late-Qing andearly Republican periods.Meanwhile,through extensive close reading of texts,it is tograsp,in a better and more comprehensive way,how Xu's novel followed tradition and make innovations in a time of transition from the old into the new.
     The thesis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Xu Zhenya's track as a writer.It mainly accounts ofXu Zhenya's life and the literary schools and societies to which he belonged.Xu'sZhenya's life and writing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eriods,the adolescence,the timewhen he taught in Wuxi,the time when he worked for Minquanbao (the Newspapersfor People's Rights),the peak period of his writing,and the decline period.Theschools and societies which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Xu include the group of Changshuwriters,the group of Nanshe (the Southem Society) literati,and the early-time Schoolof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The social networks of Xu Zhenya gave him acomplicated cultural identity which combined a member of traditional literati,aleamer of new thoughts,a professional newspapers editor and a professional writer.This identity influenced his output of literature.
     Chapter Two investigates the social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Xu Zhenya's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Firstly,it points out the three kinds of social culturalbackground which had important influence on Xu's writing,the social cultural trendsof thoughts in early Republican period,the cultural features of Jiangnan (region south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old-fashioned literati's tradition of moaning sorrows andgrievances.Secondly,in light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it reveals the origins andexpression of Xu Zhenya's witty but bitter-mood,sorrowful character,.
     Chapter Three explores Xu Zhenya's theory of novel writing.It begins withthe introduction to Xu's theory.In his theory,Xu emphasized the function of“sentiments”in novels,especially preferred the“sad sentimental”atmosphere ofspiritual purity.He also commented that“sentiments”and“rationality”should beconsistent,so that the social effect and aesthetic function can be unified.He assertedthat the character and life experience of an author will be fully reflected in his writingstyle.He placed importance on portrayal of realm of sensibility,in order to refute thetendency of over-emphasis on social effect in the late-Qing novels.Influenced bycommercialization in the market of moder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he also paidmuch attention to readers' mentality.With analysis of Xu Zhenya's theory of novels,it is to discover the real face of“refined artistic literature”disguised by the“popular”mask,and accordingly explore Xu's connection to and difference from the notion of“literature as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advocated by the later School of MandarinDucks and Butterflies.
     Chapter Four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rration of Xu Zhenya's novels.In the aspects of narrative structure,narrative viewpoints and narrative language,XuZhenya's novel narration demonstrated the blend of old-fashioned and newcharacteristics.On narrative structure,while he copied the traditional casual-noting,objective narration and“gentlemen and fair ladies”format,he also adopted themodem format of letters,diaries and flashbacks.On narrative point of views,thenovels used alternately omniscient and limited viewpoints,and changed from the“story-teller to audience”mode in classical“Shuohua”(telling tales) into the“authorto reader”mode after the rise of modem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On narrativelanguage,Xu highly regarded the traditional genre“pianwen”(the prose of couplets)and manifested a possible way in the varied explorations about written language ofnovel writing before baihua (plain language) became the mainstream language usedin novels.
     Chapter Five explains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Xu Zhenya's novels.Firstly,Xu Zhenya's novels mainly focused on the subject matter of sad sentiments,and inthe aspect of imagery,constructed a“world of tears”which was full of sorrow.Secondly,Xu Zhenya's choice of sentimental love stories as subject matter actuallyelaborated the two big themes,“enlightenment”and“revolution”in a certain way.Especially,Yu Li Hun (Jade Pear Spirit) and Xue Hong Lei Shi (the Tearful History ofSnowy Wild Goose) broke new ground of the novels of“revolutionary and love”.
     Chapter Six illustrates how Xu Zhenya's novels inherited and transformedtradition.As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novels which focused on narration,XuZhenya's novel made more effort to express feelings and explore personal experience.This approach of novel writing which placed importance on construction of asubjective world,began a way to establish modernity in modem Chinese novels,along with the new novels which aimed at“enlightening the intelligence of people”in late Qing,represented by Liang Qichao;and the novels which focused on reflectingdaily life,represented by Hai Shang Hua Lie Zhuan (A Biography of the Flower onthe Sea) and the later School of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引文
①《鲁迅全集》(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31~232页。
    ②茅盾:《复杂而紧张的生活、学习与斗争》(上),《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4辑
    ③1916年8月15日《晨钟报》创刊号。
    ④《鲁迅全集》(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32页。
    ⑤郑振铎:《血和泪的文学》,《文学旬刊》第6号(1921年6月30日)。
    ⑥《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1922年7月)。
    ①山东师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史》(一)第10章第2节(1960年初版)。
    ②复旦大学中文系1956级编著《中国近代文学史稿》第5章第2节,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③魏绍昌:《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
    ④郑逸梅:《民国旧派文艺期刊丛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①魏绍昌:《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
    ②范伯群:《对鸳鸯蝴蝶—〈礼拜六〉派评价之反思》,《上海文论》1989年第一期
    ③芮和师,范伯群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①陈静:《鸳鸯蝴蝶派与言情小说模式的现代性流变》,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②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90页
    ③张光芒:《从“鸳派”小说看中国启蒙文学思潮的民族性》,《学术界》2001年第4期
    ④袁荻涌:《鸳鸯蝴蝶派小说与西方文学》,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⑤徐采石,燕玉:《鸳鸯蝴蝶派和吴文化》,《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4期
    ①王利涛:《鸯蝴蝶派与大众传媒关系探微》,《重庆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②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③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④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⑤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⑥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流变与整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①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②栾梅健主编:《哀情巨子——鸳蝴派开山祖——徐枕亚》,南京出版社,1994年
    ①何振球:《鸳鸯蝴蝶派奠基作家徐枕亚》,《常熟文史论稿》,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②《苏州杂志》1997年第1期,
    ③《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④杨联芬:洛阳纸贵的《玉梨魂》74—79《现代小说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⑤佘小杰:《中国现代社会言情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⑥陈平原《清末民初言情小说的类型特征》,见《中国小说史论》(《陈平原小说史论集》下,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第1645页。并参看第1655页。
    ⑦范伯群:《“礼拜六”的蝴蝶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04-120页。
    ①王继权,周榕芳编:《台湾·香港·海外学者论中国近代小说》,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
    ②袁进:《过渡时代的投影——论〈玉梨魂〉》,《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4期。
    ③章培恒:《传统与现代:且说〈玉梨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4期。
    ①李泽厚:《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论纲》,《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637页。
    ②梁启超:《本馆第100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清议报》第100期
    ③鲁迅:《热风,随感录54》,《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47页。
    ①璩鑫圭、唐良炎:《教育部暂准法政专门学校设立别科令》,《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664页
    ②《东方杂志》,9卷8号
    ③黄兴:《黄兴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④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2页。
    ⑤秋翁:《30年前之期刊》,《万象》第4年第3期,1944年9月。
    ⑥同④
    ①徐枕亚:《〈小说季报〉发刊弁言》
    ②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6页。
    ③龚鹏程:《中国文人阶层史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2页。
    ④同上 18页
    ①吴承学:《晚明小品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384页。
    ②马美信:《晚明文学新探》,台北:圣环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6月第1版,第121页。
    ①阿英:《晚清小说史》,第202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②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第127—13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①刘鹗:《老残游记》,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①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707页
    ②瓶庵:《中华小说界》发刊词,《中华小说界》第1年第1期,1914年版。
    ③吴仁安:《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3页
    ①徐采石、金燕玉:《鸳鸯蝴蝶派与吴文化》,《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4期。
    ②吴仁安:《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97页
    ①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 1990年11月 上海人民出版社806
    ②曹培根:《常熟出版史概论》,《吴中学刊》1997年第3期
    ③曹培根:《常熟藏书家与文学》,《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④张山明《琴川书业寻踪》政协常熟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辑存第十一辑.1984.144-157
    ⑤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编:《江苏艺文志》(苏州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①鲁迅《二心集 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第4集
    ①陆丹林:《民国初年南社社友担任各报撰述编辑一览》,《文史资料(选辑)》第43期1964年3月
    ①郑逸梅《南社丛淡》、国际南社学会主编《南社人物传》、邵迎武《南社人物吟评》、吴江文史资料第九辑《纪念南社成立八十周年专辑》
    ②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391页
    ①《民吁报》,1909年10月28日
    ②同上
    ①《民权报》,1912年7月2日第十一版
    ②徐枕亚:《子规》,《枕霞阁吟草》,《枕亚浪墨初集》,民国二十年四月十日十五版,二十六页。
    ③许鹰父:《言情小说谈》,载1923年2月16日《小说日报》
    ①刘纳:《民初小说的情感取向和文体特色》,《海南师院学报》,1996年第3期。
    ①徐吁公《枕亚浪墨初集序五》,《枕亚浪墨初集》,上海:清华书局,民国二十年(1931)五版。
    ②《古今小说评林》,民权出版部1919年版,141页
    ③《古今小说评林》,民权出版部1919年版,148页
    ④徐枕亚:《〈兰娘哀史〉序》,《枕亚浪墨初集》,上海:清华书局,民国二十年(1931)五版。
    ⑤贺根民:《旧形新质:晚清民初小说序跋的观念张力》,《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107页
    ⑥陈平原、夏晓虹编:《1897—1916年中国小说资料编目》,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①郑逸梅:《郑逸梅选集(第1、2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①严芙孙等:《民国旧派小说名家小史》,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①周浩:《本报编辑两大纲》,《民权报》,1912年3月28日。
    ②李健青:《记〈民权报〉、〈中华民报〉和〈民国日报〉》,上海市文史馆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上海地方史资料(五)》,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46—50页。
    ③李健青:《民初上海文坛》,上海市文史馆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上海地方史资料(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202-203页。
    ④许麈父:《徐天啸枕亚》,《小说月报》1922,转引自《文学界》(专辑版),2007年第11期。
    ①郑逸梅编著:《南社丛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34页。
    ②《国民党各报全灭》,《盛京时报》1913年7月27日
    ③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713-721页
    ④《南市访函》,《申报》1913年8月5日
    ①徐枕亚:《小说丛报启事》,小说丛报,1915年第6期
    ②徐枕亚:《雪鸿泪史》,《中国近代小说大系(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
    ③徐枕亚:《雪鸿泪史》,《中国近代小说大系(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
    ①徐枕亚:《碎画》,小说丛报第七期,1915年。
    ②许麈父:《徐天啸枕亚》,原载《小说日报》,1922年,转引自《文学界(专辑版)》2007年11月
    ③姚民哀:《双环记跋》,徐枕亚:《双环记》,上海中国图书公司,1916年。
    ①徐枕亚;《小说季报发刊弁言》,《小说丛报》,1918年8月。
    ①《枕亚浪墨正集》附录“清华书局出版书目提要” 清华书局 民国二十年四月十日十五版 何振球:《鸳鸯蝴蝶派奠基作家徐枕亚》,《常熟文史论稿》(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2月) 平襟亚:《上海出版界琐闻》,上海市文史馆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上海地方史资料(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229页
    ②郑逸梅:《书报话旧》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③水心氏:《枕亚浪墨序六》,《枕亚浪墨初集》,上海:清华书局,民国二十年四月十日十五版。
    ①《为徐枕亚先生夫人敬征悼词》,芮和师范伯群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②萧乾:《新编文史笔记丛书·三吴风采》,上海:上海书店,1993年,111页
    ③许麈父:《徐天啸枕亚》,小说日报,1922年。转引自《文学界》(专辑版)2007年11月。
    ④常熟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编:《常熟文史》第二十九辑,152页
    ⑤同注2
    ⑥时萌《〈玉梨魂〉真相大白》,《苏州杂志》1997年第1期
    ①《民权报》1912年6月22日。
    ②《民权报》1913年5月11日第十一版。
    ③《民权报》1913年7月16日第十一版。
    ④《民权报》1912年9月26日第十一版。
    ⑤郑逸梅:《南社从谈》,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7月第1版,第273页。
    ⑥《民权报》1913年9月20日第十版。
    ⑦《民权报》19122年6月13日,第十一版。
    ①徐枕亚:《玉梨魂》,《中国近代小说大系(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
    ②盛桨:《与徐枕亚书》,《民权报》1913年8月15日第十一版。
    ③《民权报》1912年10月15日第十一版。
    ④徐枕亚:《枕亚释名》,《快活三郎文集》,《枕亚浪墨初集 谐丛卷五》,清华书局,民国二十年四月十日十五版。
    ①水心氏:《枕亚浪墨序六》,《枕亚浪墨初集》,清华书局,民国二十年四月十日十五版。
    ②《民权报》1912年7月2日第十一版
    ③《民权报》1912年7月5日第十一版
    ④徐枕亚:《民权素序二》,《民权素》第一集,1914年8月
    ⑤吴双热:《枕亚浪墨序四》,《枕亚浪墨初集》,清华书局,民国二十年四月十日十五版。
    ①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王晓明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12页
    ②叶南客:《边际人:大过渡时代的转型人格》,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第3页。
    ①龚鹏程:《中国文人阶层史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32页。
    ②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2页
    ①吴趼人《恨海》第一回,花城出版社,1988年
    ①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23页。
    ②《〈兰娘哀史〉序》,徐枕亚:《枕亚浪墨初集》,上海:清华书局,民国二十年(1931)五版。
    ①《〉兰娘哀史〉序》,徐枕亚:《枕亚浪墨初集》,上海:清华书局,民国二十年(1931)五版。
    ②徐枕亚:《刻骨相思记》(上集)第4页,上海:大众书局,1941年。
    ③《烈妇拒奸反被刑章》,《盛京时报》,1915年11月6日,第2704号7版。
    ④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大华出版社,1971,第252页
    ①邹英:《西方古典美学导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155页
    ②袁进:《试论民初政治小说退潮与作家的抗争》,《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③徐枕亚:《小说丛报·发刊词》,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461页
    ①徐枕亚:《刻骨相思记》,上海:大众书局,1941年。第2-3页
    ②徐枕亚:《〈民权素〉序二》,《民权素》第一集,民权出版部1914年3月
    ③汤哲声:《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年。
    ④《〈霣玉怨〉序》,徐枕亚:《枕亚浪墨初集》,上海:清华书局,民国二十年(1931)五版。
    ①《〈兰娘哀史〉序》,徐枕亚:《枕亚浪墨初集》,上海:清华书局,民国二十年(1931)五版。
    ②[法]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6页。
    ①钱穆:《读文选》,《新亚学报》第三卷第二期,1958年第3页。转引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295
    ②徐枕亚:《枕亚浪墨初集》,上海:清华书局,民国二十年(1931)五版
    ①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83页
    ②朱自清:《论严肃》,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下卷),第822页
    ③张爱玲:《必也正名乎》,《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46页
    ④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14页
    ①姚玳玫:《极致言情: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叙事策略与修辞效应》,《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①《古今小说评林》,民权出版部1919年版,141页
    ②《古今小说评林》,民权出版部1919年版,148页
    ③徐枕亚:《枕亚浪墨初集》,上海:清华书局,民国二十年(1931)五版。
    ④徐吁公:《枕亚浪墨序五》,《枕亚浪墨初集》,上海:清华书局,民国二十年(1931)五版。
    ①郁慕侠:《上海鳞爪》,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66页
    ②俞长源:《雪鸿泪史序六》,《雪鸿泪史》,1915年小说丛报社版。
    ①许麈父:《周瘦鹃》,芮和师、范伯群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51页
    ②张恨水:《我的创作和生活》,《文史资料选辑》,《文史资料选辑(第七十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0年版
    ①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页.
    ②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③王平:《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①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20页
    ②邱炜萲:《挥麈拾遗〈茶花女遗事〉》,转引自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5页。
    ③徐枕亚:《雪鸿泪史例言》,《雪鸿泪史》,《中国近代小说大系(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
    ①觚庵(俞明震):《觚庵漫笔》,《小说林》1卷5期,1907年。
    ②解弢:《小说话》,中华书局版,1919年1月。
    ③徐念慈:《赘语》,《小说林》,1908年18期。
    ④周桂笙:《〈毒蛇圈〉译语》,《新小说》,1906年8月号。
    ①张竹坡:《张竹坡批评〈金瓶梅〉本》,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621页
    ②熊江梅:《中国古代叙事结构思想论》,《云梦学刊》2008年4期
    ①童庆炳:《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第376页。
    ①周桂笙:《〈毒蛇圈〉译者语》,《新小说》1906年8月号
    ①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6页
    ②武润婷:《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8页。
    ①林纾:《鱼雁抉微·序》,《东方杂志》12卷9期,1915年。
    ①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2版,第220页。
    ②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66页。
    ③同上
    ④寅半生:《小说闲评》序,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①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①徐德明:《中国白话小说中诗词赋赞的蜕变和语言转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①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6页
    ②刘麟生《中国骈文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38页
    ①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第3页
    ②刘麟生《中国骈文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3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01页
    ②赵孝萱著《“鸳鸯蝴蝶派”新论》第240、243页,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枕亚浪墨初集 民国二十年四月十日十五版,上海:清华书局 第五页 艺苑卷二
    ②郑逸梅编著《南社丛谈》第234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③郑逸梅编著《南社丛谈》第234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④高友工:《律诗美学》,《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第89页。
    ⑤李珺平《中国古代抒情理论的文化阐释》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第220页
    ①夏志清:《〈玉梨魂〉新论》,王继权,周榕芳编:《台湾·香港·海外学者论中国近代小说》,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
    ①钱钟书:《七缀集。林纾的翻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96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7-248页
    ①郓铁樵:《答刘幼新论言情小说书》,《小说月报》第六卷第四号 1915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齐鲁书社1986,第26页
    ③李剑国:《古稗斗竹录—李剑国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10第1版,引文见第423页。
    ④钟涛:《骈文与六朝审美意识》,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①杨联芬:《中国现代小说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①《枕亚浪墨初集》,清华书局,民国二十年四月十日十五版
    ②《枕亚浪墨初集》,清华书局,民国二十年四月十日十五版
    ①王德威著《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第42、43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徐枕亚:《余之妻》,枕霞阁1925年4月版
    ①徐枕亚:《刻骨相思记》,大众书局1941年2月版
    ①《民国女性自杀现象浅议》,《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科学社会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92页
    ①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1931),收入《鲁迅全集》第四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01页
    ②赵孝萱:《才子情泪,儿女愁多:民初小说的感伤特质与时代性特征》,《鸳鸯蝴蝶派新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袁进:《试论近代翻译小说对言情小说的影响》,《学术季刊》,1996年第3期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60页
    ①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见《中国近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752页。
    ①赵彦卫:《云麓漫钞》,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111页。
    ①陈亚平:《从苏曼殊到郁达夫的现代感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6期。
    ②张小平:《论郁达夫小说“零余者”的文化内涵》,《兰州学刊》,2006年第12期。
    ③沈影红:《论郁达夫小说的“零余者”形象》,《广州大学学报》,2005年7月。
    ①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10页。
    ②同上,第6页。
    ①几道、别士:《本馆附印说部缘起》,见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9页。
    ①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8页
    ①《鲁迅先生》,《现代评论》第1卷第7期,转引自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3页
    ①羽白:《〈小说旬报〉宣言》,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457页
    ②《对于本报第六年之三大希望》,《小说新报》第6年第一期(1920)
    ③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1页
    ④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第24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①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2页。
    ②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和艺术》,《国外中国文学研究论丛》,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58—59页。
    ③饮冰:《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新小说》第一号(1902年)
    ①徐枕亚:《雪鸿泪史》,《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②绮缘:《月明林下美人来》,《小说丛报》第十九期(1916年2月29日)
    ①普实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3页。
    ②西美尔:《哲学文化》,转引自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02页。
    ①范烟桥:《到那里去寻快乐》,魏绍昌《鸳鸯蝴蝶派小说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460页
    ②韩毓海:《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鸳鸯蝴蝶派告诉我们什么》,《作家》,1996年第1期
    ③郑逸梅:《梅庵谈荟》,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4页
    刘铁冷,蒋箸超编:《民权素》(1—17),上海:民权出版部,1914年—1916年。
    蒋箸超编:《民权素粹编》,上海:民权出版部,1926年。
    徐枕亚主编:《小说丛报》(1-44),上海:《小说丛报》社,1914年—1918年。
    徐枕亚主编:《小说季报》(1-4),上海:清华书局,1918年—1920年。
    徐枕亚:《枕亚浪墨初集》,上海:清华书局,民国二十年(1931)五版。
    徐枕亚:《枕亚浪墨续集》,上海:清华书局,民国二十年(1931)九版。
    徐枕亚:《枕亚浪墨三集》,上海:清华书局,民国二十二年(1933)四版。
    徐枕亚:《枕亚浪墨四集》,上海:清华书局,民国二十年(1931)四版。
    徐枕亚:《双鬟记》,上海:上海中国图书公司,1916年。
    徐枕亚:《燕雁离魂记》,上海:世界书局,1924年。
    徐枕亚:《余之妻》,上海:清华书局,1925年。
    徐枕亚:《琴心文虎》,南京:钟山书局,1935年。
    徐枕亚:《兰闺恨》,上海:中原书局,1936年。
    徐枕亚:《刻骨相思记》,上海:大众书局,1941年。
    徐枕亚:《雪鸿泪史》,《中国近代小说大系》,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
    徐枕亚:《玉梨魂》,《中国近代小说大系》,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
    吴双热:《孽冤镜》,《中国近代小说大系》,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
    吴双热:《兰娘哀史》,《中国近代小说大系》,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
    李定夷:《霣玉怨》,《中国近代小说大系》,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
    胡仪鄦、刘铁冷合编:《四十名家小说合刻》,上海:崇文书局,1922年。
    柳亚子,等:《南社丛刻》,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
    胡朴安选录:《南社丛选》,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
    于润琦主编:《清末民初小说书系·言情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
    范伯群编选:《鸳鸯蝴蝶:〈礼拜六〉派作品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吴组缃,端木蕻良,时萌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小说集》,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
    胡寄尘:《小说名画大观》,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
    袁进主编:《鸳鸯蝴蝶派散文大系》,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陆林主编;《清代笔记小说类编·言情卷》,合肥:黄山书社,1994年。
    (日)樽本照雄编,贺伟译:《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
    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编:《江苏艺文志》(苏州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年。
    丁守和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周葱秀,涂明:《中国近现代文化期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
    上海市文史馆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上海地方史资料》(四),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
    政协常熟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辑存》(第十辑),常熟:内部发行,1983年。
    政协常熟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辑存》(第十一辑),常熟:内部发行,1984年。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政协吴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吴江文史资料》(第九辑)《纪念南社成立八十周年专辑》,吴江:内部发行,1989年。
    芮和师,范伯群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
    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续编》,香港:大华出版社,1973年。
    朱孔芬编选:《郑逸梅笔下的文化名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
    郑逸梅:《近代名人丛话》,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郑逸梅:《清末民初文坛逸事》,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郑逸梅:《南社丛谈:历史与人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郑逸梅:《文苑花絮》,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
    郑逸梅:《尺牍丛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胡适:《白话文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陈伯海、袁进主编:《上海近代文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丛书》,南京:南京出版社,1994年。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范伯群、孔庆东主编:《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欧阳健:《晚清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韩南:《中国白话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
    陈大康:《通俗小说的历史轨迹》,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年。
    汤哲声:《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年。
    武润婷:《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谢庆立:《中国近现代通俗社会言情小说史》,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年。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刘麟生:《中国骈文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等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英)齐格蒙特·鲍曼著,邵迎生译:《现代性与矛盾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 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法)热奈特著,王文融译:《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英)巴斯内特,(美)勒菲弗尔:《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美)戴卫·赫尔曼,等:《后现代叙事学系列丛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韦勒克,(美)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著,李燕乔等译:《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捷)米琳娜编,伍晓明译:《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刘禾,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马睿:《未完成的审美乌托邦:现代中国文学自治思潮研究(1904-1949)》,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朱自清:《论雅俗共赏》,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童庆炳:《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
    陶冬分:《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王平:《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
    陈文新:《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栾梅健:《前工业文明与中国文学》,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栾梅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刘扬体:《流变中的流派》,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
    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吴承学:《晚明小品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马睿:《从经学到美学:中国近代文论知识话语的嬗变》,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龚鹏程:《中国文人阶层史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熊月之,熊秉真主编:《明清以来江南社会与文化论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李孝悌:《恋恋红尘:中国的城市、欲望和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姜进、李德英主编:《近代中国城市与大众文化》,新星出版社,2008年。
    陈引驰编:《梁启超学术论著集》(文学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阿英:《小说闲谈四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时萌:《中国近代文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陈平原:《陈平原小说史论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
    陈平原:《陈平原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王继权,周榕芳编:《台湾·香港·海外学者论中国近代小说》,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
    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陈伯海:《中国文学史之宏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陈伯海主编:《近400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王旭川:《中国近代小说思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本社编:《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轨迹》,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王宏志编:《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流变与整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陈平原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韩伟表:《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
    苏建新:《中国才子佳人小说演变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栾梅健:《哀情巨子——鸳蝴派开山祖——徐枕亚》,南京:南京出版社,1994年。
    栾梅健:《民间的文人雅集:南社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范伯群:《礼拜六的蝴蝶梦:论鸳鸯蝴蝶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袁进:《鸳鸯蝴蝶派》,上海:上海书店,1994年。
    赵孝萱:《鸳鸯蝴蝶派新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姚玳玫:《想像女性:海派小说(1892一1949)的叙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卢文芸:《中国近代文化变革与南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