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反思与建构:中国语文教育现代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性之于语文教育,远远不是已完成的谋划,不是一段死去的历史,而是依然在向未来伸展的不断变换面孔的现实性存在。它不仅是我们的宿命,而且也是对我们的挑战。站在21世纪,面对沧桑的历史和未定的未来,思考语文教育现代性,既是思考它的历史,也是思考它的现在,更是思考它的未来。
     1904年“癸卯学制”颁行,语文单独设科,从此走上了通往现代化的不归之路。一百多年来,现代性一直是我国语文教育基本的价值追求和基本的言说背景,现代性的核心价值也从不同维度书写了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历史谱系,使这门古老的学科获得了许多现代性的新质。
     但是,置身于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语文教育现代性同时又是一个问题性、冲突性的存在。在现代性转变过程中,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功利与审美、自律与他律、“文”与“道”、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等等的对立与冲突一直缠绕着甚至拖延着语文教育现代化前进的步伐,直到今天它还远未进入成熟、自为的状态。在现代性受到口诛笔伐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反思:语文教育现代性的具体问题所在何处?根源在哪里?它的出路在何方?本论文主要围绕这三个问题依次作了回答。
     作为一个成绩与问题并存的混合体,百年语文教育既是一段需要盘点的历史,也是一个需要超越的对象。在穿越中走向更加完善的现代,这是历史和现实交付我们的重建使命。这种建构首先要寻求哲学基础的置换,实体论思维、工具论语言观和工具理性主义的禁锢始终是语文教育无法走出现代性困境的根源,将它们“连根拔起”,构筑新的基础,是我们别无他路的选择。在建构中,找回失落的“人”是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富有民族特色也是语文应有的身份标识,保持自觉的学科意识是语文不至于迷失“自我”的前提。也许克服现代语文教育的“摇摆病”,是重建语文教育现代性的当务之急,长远至今,功利与审美、理性与感性、语文与人文、现代与传统等等关系一直处于非此即彼、分离割裂的状态,造成了现代语文教育单向度发展的局面,终结这种状态需要保持它们之间“必要的张力”。
     我们所理解的重新建构,不是全盘否决和拒斥现代性的基本价值本身。现代性是一个进步和毁灭因素错杂的矛盾体。现代性给人们制造了种种磨难,但这些磨难未必不是人为将现代性的某一方面的价值绝对化的后果。功利、理性、“进步”等因素走向片面、走向独断、缺乏规约和导引,必然导致“现代”对主体的颠覆、对人性的漠视、对自然的掠夺、对传统的藐视。克服现代性危机,面向语文教育的未来,我们更赞成哈贝马斯式的“温和”态度,即语文教育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需要通过克服其缺陷来继续加以推进;语文教育现代性是一项尚未全面完成的设计,可以通过理性基础的置换等方式克服它的危机,它仍可以以崭新的姿态释放它的潜力。需要给出防止现代价值走向极端的制约因素,消解它们的霸权,从而使现代性自身归于和谐,这是我们重建语文教育现代性的基本纲领。
     当然,作为一种前瞻性的构想,本论文无法也无意于为语文教育现代性的未来勾画出一幅清晰的轮廓,提供一套强塞的话语,或一则一劳永逸的方案,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生成性或“流动性”存在,那种先于“存在”的本质主义思维恰好是我们所反对的。我们只想为母语教育走向更加完善奉献我们的思考,但愿它能为语文教育研究和实践“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Modernity in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far from being a completed plan,is not a dead history, but still a real existence to extend to the future ,which is constantly changing its face. It is not only our destiny but also our challenge. In the 21st century, faced with the tortuous history and uncertain future,what we think about the modernity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s to think of its history, its present,and even its future.
     In 1904, after“Kui-Mao Educational System”implemented, the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set up alone , and from then on it embarked on a modernization path. For one hundred years, modernity has long been the basic value pursuit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the core values of modernity have written the history landscape of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from different aspects, so that the older subjects received many of the new quality of modernity.
     However,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he modernity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s also a existence with problems, conflicts and paradoxes.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to modern,the conflic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raditional and modern, utilitarian and aesthetic, autonomy and heteronomy,"Wen" and "Tao",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value rationality and so on, have plagued and even delayed the advance of Chinese modern language education.what is more,until today it is far from a mature, self for the state.Presently,when the modernity is being criticized, we urgently need to reflect: where are the specific problems of the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What is the root caused questions? Where to go? This paper focus on these three questions and answers them in turn.
     As a result of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existing simultaneously, a hundred years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s a need to be reflected on its history, is also the object to be gone beyond. Reconstructing the more perfect modernity, is our mission that history and reality deliver us.This reconstruction should seek the replacement of philosophical basis, because the entity thinking and the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re the origin that we can not get out the plight of modernity.It is no alternative choice for us to build a new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When reconstructing it,bringing back the lost "human" is our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and fulling of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s the identit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moreover,to maintain conscious awareness of language subject is premise which Chinese language do not lose the "self". Perhaps to overcome "swing" disease that often happened in the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s the top priority to reconstruct modernity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since utilitarian and aesthetic, rational and emotional, modernity and tradition have been separated and fragmented state, resulting in fragmentation of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In order to end this state, we need to remain "essential tension" between them.
     The reconstruction what we understand is not to reject and totally negate the fundamental values of modernity. Modernity, which is a factor mixed with progress and destruction,have created all sorts of hardships to human beings, but that is not necessarily the results that some people absoluted a certain aspect of modern values.If utilitarian, rationality, "progress" and other factors lose of guidance, will inevitably lead "modern" to subver on the subject, disregard of human nature, exploitate nature, contempt the tradition. To overcome the crisis of modernity, for the future of language education, we also support the Habermas-style "moderate" approach, which is,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modernity is a concept that is not yet fully completed,and needs to overcome its deficiencies to continue to be advanced.The modernity in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s an unfinished design. We can overcome its crisis by means of replaceing its rational basis ,and then it can still release its potentiality.We need to give values which to prevent the modern extreme constraints, eliminate their hegemony, so that modernity itself attribute to harmony, which is our basic program to reconstruct the modernity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Of course, as a forward-looking imagine, we can not and do not outline a clear program for the future of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or provide a strong cypriot words, or a program that is once and for all, because it is a specific historical formation or the "mobility" exists,and that essentialist thinking which is prior to "being" is exactly what we oppose. We just want to devote our thinkings to our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for its bright future, and we also hope it can do good for prospective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引文
①[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米夏埃尔·哈勒:《作为未来的过去:与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对话》,章国锋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5页。
    ②刘正伟:《现代性:语文教育的百年价值诉求》,《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第64页。
    
    ①周宪:《主持人絮语》,《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29页。
    ②汪行福著:《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①于伟:《现代性教育观的危机与出路》,《教育科学》2004年第4期,第2页。
    ②王小章:《现代化求索与现代性反思》,《现代哲学》2005年第4期,第16页。
    ③于伟:《现代性教育观的危机与出路》,《教育科学》2004年第4期,第2页。
    ④张心科:《语文课程范式的转型:从现代到后现代》,《语文学刊》2005年第4期,第4页。
    ⑤李海林:《走向后现代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3期,第28页。
    ①马智强:《语文课的出路:回归传统》,《光明日报》2008年12月15日。
    ②杜成宪、丁钢主编:《20世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③周宪:《主持人絮语》,《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29页。
    
    ①[德]于尔根·哈贝马斯著:《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傅永军:《韦伯合理性理论评析》,《文史哲》2002年第5期,第100页。
    ③牛宏宝:《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现状与问题》,《人文杂志》2007年第4期,第100页。
    ①[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李安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9-60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46-47页。
    ③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文艺争鸣》1998年第6期,第8页。
    ④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2页。
    ⑤陈嘉明著:《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⑥陈嘉明:《“现代性”研究的回望与反思》,《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67-68页。
    ①马苗苗:《近十年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综述》,《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年第1期,第28-31页。
    ②卜玉华:《关于“教育现代化理论”从答案到问题的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23页。
    ①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起点与过程》,《教育科学》1998年第4期,第4页。
    ②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性质与分析框架》,《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第9页。
    ③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性质与分析框架》,《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第10页。
    ④褚宏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31-33页。
    ⑤岳龙:《现代性域中的传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变革中的文化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第2页。
    ⑥吴全华:《教育现代性研究的学理基础及反思向度》,《教育评论》2002年第3期。另见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4页。
    ①任海宾:《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困境及出路》,《教育现代化》2003年第6期,第4页。
    ②冯建军:《教育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相关主题的文章另见:于伟《论技术理性时代“完善的人”的消解及其对教育的负面影响》,《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于龙《现代性语境下的学校隐喻》,《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等。
    ③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序论”第3页。
    ④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序论”第7页。
    ⑤王啸著:《全球化与中国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9-123页。
    
    ①杨东平主撰:《艰难的日出:中国教育的20世纪》,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第344-345页。
    ②金生鋐著:《规训与教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于伟著:《现代性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张志公著:《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
    ②吕叔湘:《汉语文的特点和当前的语文问题》,《中国青年报》1985年1月3日。
    ③参与讨论的文章主要汇编成三本书: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孔庆东等编:《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世纪末是尴尬》,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江明主编:《问题与对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资料搜索平台有:中国知网、万方期刊数据库、百度网、中国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CNKI);时间截止于2009年12月。
    ②刘正伟:《现代性:语文教育的百年价值诉求》,《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第64页。
    ①李海林:《论语文课程的哲学基础》,《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4期,第94页。
    ①王小章:《现代化求索与现代性反思》,《现代哲学》2005年第4期,第18页。
    ②Anthony Giddens,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37.
    
    ①刘正伟:《现代性:语文教育的百年价值诉求》,《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第64页。
    ②[德]于尔根·哈贝马斯著:《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①Habermas , Modernity - An Incomplete Project ,载Interpretive Social Science : a Second Look , edited by Paul Rabinow and William M. Sullivan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87 , p. 142.
    ②陈嘉明著:《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40页。
    ①[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9页。
    ②[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9-51页。
    ③[德]于尔根·哈贝马斯著:《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何谓启蒙》,载汪晖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30页。
    ②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页。
    ③周宪:《大众语境中的现代性》,http://www.gmw.cn/01gmrb/2001-06
    ①陈嘉明著:《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②周建漳:《现代性:局限与价值》,《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70页。
    ③Habermas , Modernity - An Incomplete Project ,载Interpretive Social Science : a Second Look , edited by Paul Rabinow and William M. Sullivan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87 , p. 122.
    ①毕天云:《论韦伯的现代性思想》,《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15页。
    ①刘启春:《关于现代性的再认识再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第48页。
    ②张辉著:《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③[德]黑格尔著:《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页。
    ④[德]马克斯·韦伯著:《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9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版,第223页。
    ②[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8页。
    ③高瑞泉:《论“进步”及其历史》,《哲学研究》1998年第6期,第15页。
    
    ①[英]齐格蒙特·鲍曼著:《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4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4-37页。
    ①王明科:《现代性的悖论与中国文化语境的当下转型》,《理论学刊》2005年第1期,第11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页。
    ③苏国勋著:《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0-222页。
    ④[德]康德著:《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2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著:《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50—451页。
    ②漆思:《现代性矛盾与现代化历史批判》,《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6期,第38页。
    ③何中华:《“现代性”危机与“形而上学”命运》,《求是学刊》2003年第1期,第19页。
    ④[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页。
    ①苏国勋著:《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9页。
    ②[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页。
    ③[德]于尔根·哈贝马斯著:《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④傅永军:《启蒙与现代性的生成》,《东岳论丛》2008年第6期,第157页。
    ⑤任剑涛:《现代性、历史断裂与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59页。
    
    ①傅永军:《现代性与传统》,《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10页。
    ②姚介厚:《传统·现代性·后现代》,《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23页。
    
    ①张法:《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第11页。
    ②金耀基著:《金耀基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①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页。
    ②据2010年3月22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
    ③李猛:《论抽象社会》,《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第16页。
    ①陈嘉明:《中国现代性研究的解释框架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3页。
    ②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页。
    ③李欧梵著:《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1页。
    ④毕天云:《论韦伯的现代想思想》,《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15页。
    ⑤陈嘉明:《理性与现代性》,《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9页。
    
    ①韩克庆:《现代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4期,第99页。
    ②转引自于伟.:《现代性教育观的危机与出路》,《教育科学》2004年第4期,第2页。
    ①汪行福著:《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页。
    ②于伟:《现代性教育观的危机与出路》,《教育科学》2004年第4期,第1页。
    ③张心科:《语文课程范式的转型:从现代到后现代》,《语文学刊》2005年第4期,第4页。
    ④马智强:《语文课的出路:回归传统》,《光明日报》2008年12月15日。
    ⑤陈嘉明:《理性与现代性》,《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10页。
    ①佘碧平著:《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页。
    ②[美]伊曼努尔·沃勒斯坦:《何种现代性的终结》,成伯清译,载张一兵等主编:《社会理论论丛》(第二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51页。
    ③钱中文著:《新理性精神文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8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4-37页。
    ②张三夕:《论现代性的含义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海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版2002年第1期,第25页。
    ③沈语冰著:《透支的想象》,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①[德]思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42页。
    ②叶澜:《关于加强教育科学“自我意识”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7年第3期,第1-2页。
    ①[美]伊曼纽尔·华勒斯坦著:《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9页。
    ②在当时,“读经讲经”一科的课时量占据初等小学堂总课时数的40%,高等小学堂的33.3%,中学的25%.参见洪宗礼主编:《汉语教材研究》第2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①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①五四时期的思想家如胡适早在1917年《新青年》二卷五号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就郑重地提出了以白话代替文言的主张,认为文言文是“死的、僵化的语言”,白话文是“活的语言”,将普及白话文作为传播科学精神、民主思想的武器和工具.
    ②赵欲仁:《小学国语教学的三种新趋势》,《中华教育界》1930年第12期,见顾黄初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页。
    ③张志公著:《张志公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82页。
    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71页。
    ②例如清华大学附中特级教师韩军在他的“新语文教育”改革中,就明确表明自己的教育理念上承“五四”的“科学”、“民主”的教育思想。见韩军著:《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20—26页。
    ①杜成宪、丁钢主编:《20世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页。
    ②[德]于尔根·哈贝马斯著:《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0页。
    ③孟宪承:《初中国文之教学》,《新教育》1924年第12期,见顾黄初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6页。
    ①这一点,鲁迅先生在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生动形象的描述。
    ②沈仲九:《初中国文教科书问题》,《教育杂志》1925年第17卷第10号,见顾黄初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7页。
    
    ①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页。
    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30页。
    ③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①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②李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意识》,《思想政治教育》2009年第1期,第34页
    ③陈卫平:《“金岳霖问题”与中国哲学史学科独立性的探求》,《学术月刊》2005年第11期,第13页。
    
    ①顾黄初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②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8页。
    ③杨世明著:《语言世界观论》,香港教科文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83页。
    ④何九盈:《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语文转向》,《语文建设》2007年第6期,第7页。
    ①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83页。
    ②邢瑛、刘正伟:《世纪之建构:1956年汉语、文学分科教学综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第12期,第5页
    ③徐林祥主编:《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74页。
    ④王富仁、郑国民主编:《当代语文教育论争》,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①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83-284页。
    ②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90页。
    ①张鸿苓主编:《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大典》,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425页。
    
    ①曹洪顺著:《语文教育漫论》,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①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89—290页。
    ②张鸿苓主编:《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大典》,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27页。
    ③洪宗礼主编:《母语教材研究》第2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12页。
    
    ①[英]皮特·科德著:《应用语言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②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天涯》1997年第5期,第136页。
    
    ①《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人民日报》1958年9月20日。
    
    ①张鸿苓主编:《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大典》,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536页。
    ②王富仁、郑国民主编:《当代语文教育论争》,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①毛礼锐等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六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43页
    ②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页。
    ③费正清著:《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4页。
    
    ①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04页。
    ②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04页。
    ③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页。
    ④徐林祥主编:《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47页。
    
    ①温立三:《语文教材论争六十年》,《师道》2009年第7、8期合刊,第23页。
    ②张鸿苓主编:《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大典》,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①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23页。
    ②张鸿苓主编:《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大典》,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552页。
    ①庄文中:《1949年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轨迹》,载张鸿苓主编:《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大典》,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316页。
    ①虞和平著:《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三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1页。
    ②即毛泽东给林彪的信,也称“五七指示”,这时“文革”教育革命的思想总领。一般认为,“文化大革命”的正式全面展开是在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亦称“五一六通知”)之后。参见郑谦著:《被“革命”的教育——“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①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红卫兵:《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红旗》1966年第11期,第23页。
    ②吴忠豪、于龙:《新中国60年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上)》,《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第3期,第12页。
    ①《红旗》杂志社论:《为创办社会主义理工科大学而奋斗》,1970年第6期,第1-2页。
    ②“文革”初期(1966年—1967年)学校“停课闹革命”,到1968年“复课”之后各地乃至各学校才自行编写了一些语文教材,有的甚至将语文和政治合并,自编“政文”课本。这些课本无一例外地“以阶级斗争为纲”,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思想政治性。
    ③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32页。
    ①《中国语文》编辑部编:《语文教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9页。
    ②《中国语文》编辑部编:《语文教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87页。
    ③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58页。
    ①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载《中国语文》编辑部编:《语文教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页。
    ②刘光成等:《穿越60年历史风云》,《湖南教育》2009年第10期,第28页。
    ③洪宗礼主编:《母语教材研究》第1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21页。
    ①汪晖:《科学主义与社会理论的几个问题》,《天涯》1998年第6期,第132页。
    ②赵欲仁:《小学国语教学的三种新趋势》,《中华教育界》1930年第12期,见顾黄初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页。
    ③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人民日报》1978年3月16日。
    ①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人民日报》1978年3月16日。
    ②韦志成:《语文教改20年的科学价值》,《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98页。
    ③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见《中国语文》编辑部编:《语文教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页。
    ④张志公、田小琳、黄成稳:《语文教学需要大大提高效率——泛论语文教学科学化和进行语文教学科学研究的问题》,载《中国语文》编辑部编:《语文教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6—19页。
    ⑤叶圣陶著:《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14页。
    ①顾黄初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10页。
    ②张志公著:《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4页。
    ③转引自杨先武:《“三老”语文教育“工具论”评析》,《教育学报》2007年第3期,第56页。
    ④《中国语文》编辑部编:《语文教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4页。
    ①魏书生:《探索语文教学管理科学化的途径》,《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第12期,第22页。
    ②详请参见1992年初中语文教学大纲、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科书,另见温立三:《语文教材论争六十年》,《师道》2009年第7、8期合刊,第24页。
    
    ①刘和兴:《魏书生语文教学的程序控制》,《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7期,第9页。
    ②国家教委学生管理司编:《标准化考试简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③韩军著:《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93页。
    ①温立三:《语文教材论争六十年》,《师道》2009年第7、8期合刊,第25页。
    
    ①刘济良:《走向人文化的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7期,第8-9页。
    ②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
    ①于龙:《众声喧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语文教学争鸣》,《现代语文》2001年第9期,第33页。
    ②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③语文高考的标准化考试始于1987年,而后又从高考逐步延伸到高中会考、中考和小考。
    ④刘正伟:《现代性:语文教育的百年价值诉求》,《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第68页。
    
    ①刘光成等:《穿越60年历史风云》,《湖南教育》2009年第10期,第28—30页。
    ②刘光成等:《穿越60年历史风云》,《湖南教育》2009年第10期,第28—30页。
    ①周宪著:《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7页。
    ②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548页。
    ①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语文学习》2005年第5期,第13-14页。
    ①李明:《泛人文教育可以休矣》,《安徽基础教育》2005年第6期,第23页。
    ②黄超英:《谨防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伪圣化”》,《教学与管理》2009年第8期,第51页。
    ③黄良超:《语文课程性质“两性统一说”质疑》,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8页。
    ④倪文锦:《我看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建设》2007年第7、8期合刊,第4页。
    ⑤王尚文:《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8日。
    
    ①王尚文:《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十对关系》,《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5期,第24页。
    ②钱梦龙:《语文教育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语文学习》2004年第11期,第11页。
    ③李海林:《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2期,第4页。
    
    ①王尚文:《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十对关系》,《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5期,第27页。
    ②王朝清:《要辩证法,不要绝对化》,《语文学习》,2004年第3期,第7页。
    ③薛毅:《反思新语文观念》,《书城》2003年第11期,第34页。
    ①石勇:《解药就是毒药——“二元对立秩序”下的现代性症状》,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66/513.shtml
    ②赵汀阳:《从中国经验到中国理念》,载赵汀阳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③叶澜:《关于加强教育科学“自我意识”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7年第3期,第1-2页。
    ①傅永军:《启蒙与现代性的生成》,《东岳论丛》2008年第6期,第157页。
    ②任剑涛:《现代性、历史断裂与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59页。
    ③[美]希尔斯著:《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译序。
    ④谭好哲著:《现代性和民族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26页。
    ①谭好哲著:《现代性和民族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②王鹏伟:《汉语文教育传统和汉语文教育的民族化方向》,《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第57页。
    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87—88页。
    ①李泽厚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9页。
    ①陈独秀著:《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②本部分主要内容参见金业文:《语文课程新理念探索》,西华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2-27页;另见金业文:《汉语特点及其学习规律初探》,《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49-53页。
    ③张志公著:《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10、2页。
    
    ①张志公:《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8年第10期,第4页。
    ②张志公著:《张志公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页。
    ③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载《蔡元培全集》第八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43页。
    ①转引自谢象贤主编:《语文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7页
    
    ①周士魁:《语文教学如何走出困境》,《语文学习》1998年第12期,第5页。
    ②余彤辉:《问题之鉴》,《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1期,第2页。
    ①黄耀红:《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思想轨迹》,《教书育人》2003年第8期,第47页。
    ②孔庆东等主编:《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2页。
    ③王鹏伟:《汉语文教育传统和汉语文教育的民族化方向》,《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第60页。
    
    ①邢建昌著:《世纪之交中国美学的转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②高瑞泉:《论“进步”及其历史》,《哲学研究》1998年第6期,第17页。
    
    ①高瑞泉:《论“进步”及其历史》,《哲学研究》1998年第6期,第15页。
    ②高瑞泉:《论“进步”及其历史》,《哲学研究》1998年第6期,第13页。
    ③高瑞泉:《论“进步”及其历史》,《哲学研究》1998年第6期,第13页。
    ④高瑞泉,《在进化论传播的背后》,《学术月刊》1998年第9期,第14页。
    
    ①刘鸿鹤,《试论传统和现代性》,《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122页。
    ②高瑞泉:《论“进步”及其历史》,《哲学研究》1998年第6期,第17页。
    
    ①余应源:《语文教学科学化简论》,《教育研究》1982年第11期,第67页。
    ②吕必松:《汉语教学路子研究刍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4页。
    ①谭好哲著:《现代性和民族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②潘文国:《百年来,我们用教外语的方式教母语》,《内蒙古教育》2007年12期,第5页。
    ③吕必松:《汉语教学路子研究刍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1页。
    ④张冀健:《语文教学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载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页。
    ②李海林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页。
    
    
    ①韩愈:《答陈生书》。
    ②程颢、程颐:《二程遗书》。
    ①张鸿苓主编:《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大典》,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403页。
    
    ②李海林:《谈20世纪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1996年第5期,第51页。
    ③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建构》,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38页
    ④黄耀红:《演变与反思: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44页。
    ①郭绳武:《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载顾黄初主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4—47页。
    ①教育部颁布:《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见张鸿苓主编:《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大典》,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403页。
    ②顾振彪:《人教版1963年初中、高中语文课本介绍》,载张鸿苓主编:《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大典》,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554页。“文道之争”中不少人明确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
    ③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37页。
    ④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37—480页。
    ①[美]布卢姆等编:《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施良方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6页。
    ②郝经:《原古录序》,载《陵川集》第二十九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2003年版,第313页。
    ②傅永军:《韦伯合理性理论评议》,《文史哲》2002年第5期,第101页。
    ③[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版,第56页。
    
    ①苏国勋著:《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9页。
    ②[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版,第56-58页。
    ③苏国勋著:《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9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著:《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8页。
    ②李猛:《论抽象社会》,《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第16页。
    ③杨东平著:《人文价值的流失和重建》,西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④现代语文教育,只要没有或者摆脱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强行控制,它一般都是朝着实用主义的道路行进。
    
    ①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第3页。
    ②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③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页
    
    ①[德]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页。
    ②[德]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84页。
    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96页。
    ④阎立钦等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54页。
    
    ①杨颖著:《中国的现代性价值选择》,香港教科文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79页。
    ②苏国勋著:《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版,第89页。
    ③张凤阳:《论工具理性的社会蔓延》,《江海学刊》1995年第5期,第109页。
    ①叶澜:《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第3页。
    
    ①孙美堂:《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哲学动态》2003年第9期,第6页。
    ②[美]弗兰克·梯利著:《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葛力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30页。
    ③陈海静:《反思美学中的实体论思维》,《学术研究》2002年第11期,第114页。
    
    ①王治河著:《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0页。
    ②刘放桐等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③梁枢:《实体思维与辩证思维》,《学术月刊》1990年第9期,第26页。
    ④毛亚庆著:《从两极到中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9页。
    ①孙美堂:《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哲学动态》2003年第9期,第7页。
    ②张香兰:《从实体到过程:现代教育的思维转向》,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2页。
    ③王晓华、科布:《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共同福祉--约翰·科布教授访谈》,http://www.liufangdi.com.cn/mybbs
    ①扈中平著:《教育目的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5-88页。
    ①钱理群:《王尚文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其命运》,《语文学习》2009年第6期,第7页。
    ②[美]杜威著:《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49页。
    ③雷实在《语文学科目标的再认识》一文中慨叹道,“在我国,关于语文科性质问题争论之激烈,延续时间之长,恐怕在世界各国母语教育研究中都是少见的。”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第1期,第4页。
    
    ①Whitehed, Science nd Modern World,New York :The Continuum Publish Compny ,1999,p.123
    ②韩愈:《答李翊书》
    ①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建构》,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54页。
    ②阎学:《“工具性”与“人文性”不是两极》,《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8日。
    ③[俄]列宁著:《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7页、第103页。
    ④[德]黑格尔著:《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63页。
    ⑤[德]黑格尔著:《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0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5页。
    
    ①王富仁、郑国民主编:《当代语文教育论争》,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②苏国勋著:《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0-222页。
    ③周宪:《文化对抗启蒙现代性》,《粤海风》1998年第12期,第15页。
    ①李国俊:《现代性的技术理性批判》,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9页。
    ②冯毓云:《二元对立思维的困境及当代思维的转型》,《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第13页。
    ③[法]埃德加·莫兰著:《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7页。
    ④刘大椿编:《科学逻辑与科学方法论名释》,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4页。
    ⑤[比]伊·普里高津、伊·斯唐热著:《从混沌到有序》,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0页。
    ①孙美堂:《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哲学动态》2003年第9期,第7页。
    ①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25—735页。
    ②钟启泉:《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兼评“凯洛夫教育学情结”》,《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1期,第10页。
    ③李海林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④郜元宝:《现代汉语:工具论与本体论的交战》,《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2期,第40页。
    ②王尚文,《一弦一柱思华年—我看语文教育60年的理论争鸣》》,《人民教育》2009年第18期,第49页。
    ③关于“语言观‘工具论’必然导致语文教学中的‘工具论’”的论述详请参见李海林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149页。
    ①潘新和;《“应试”还是“应人”》,《作文成功之路》2007年第7期,第1页。
    ②黄耀红:《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思想轨迹》,《教书育人》2003年第8期,第48页。
    ①曹若愚:《语文课不是一门工具课——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情感教育问题》,《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第111页。
    ②李学:《从对立到和合——语文课程基本问题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35页。
    ③朱光潜著:《朱光潜文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79页。
    ④[俄]斯大林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6页。
    ⑤[瑞士]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57页。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著:《哲学解释学》,宋建平、夏镇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62页。
    ②周宪著:《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16页。
    ③刘淮南:《从“自律”、“他律”看“文学是意识形态”及其他》,《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43页。
    
    ①[德]康德著:《康德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164页。
    ②周宪著:《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17页。
    ③《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载《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5-36页。
    
    ①刘正伟:《现代性:语文教育的百年价值诉求》,《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第64页,
    ②H.H.Gerch &C.W.Mills,eds.,From Mx Weber:Essy in Sociolog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46,328.
    ③周宪著:《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24页
    
    ①金耀基著:《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页
    ②王尚文:《语文教学要走在“语文”的路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第10期,第11页。
    
    ①阮真:《时代思潮与中学国文教学》,《中华教育界》1932年第1期,见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
    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51页。
    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57页。
    ①李维鼎:《“无用”之“用”:文学教育的尴尬与出路》,《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104页。另见温立三:《语文教材论争六十年》,《师道》2009年第7、8期合刊,第22页。
    ②刘国正:《似曾相识燕归来——中学文学教育的风雨历程》,《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6期,第18页。
    ③洪宗礼主编:《母语教材研究》第2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④黄耀红著:《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史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6页。
    ②杨秀峰著:《杨秀峰教育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87页。
    ③“文道之争”的总结性理论成果,就是著名的‘语文工具论’的提出,这是关于语文教学本质特性的一种规定。在教学论意义上,工具性被称为“语文训练”。参见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页、第142页。
    ④王尚文著:《语文教育学导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①李顺著:《语文教学本质新探》,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4页。
    ②王尚文:《一弦一柱思华年—我看语文教育60年的理论争鸣》》,《人民教育》2009年第18期,第49页。
    ③详请参见《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载张鸿苓主编:《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大典》,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466-472页。
    
    ①王尚文:《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8日。
    ②李海林:《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2期,第4页。
    ③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语文学习》2005年第4期,第6-7页。
    ④王尚文:《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8日。
    ⑤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语文学习》2005年第4期,第6-7页。
    ⑥李斌辉:《试论<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负面影响》,《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24期,第56页。
    ⑦洪镇涛:《语文教学不能忘“本”》,《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5年第3期,第4页。
    
    ①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语文学习》2005年第4期,第6-7页。
    ②余应源:《为语文真正独立成科(课)而奋斗》,《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期,第8页。
    ①韦志成:《科学化·现代化·中国化》,《语文教学通讯》1992年第Z1期,第2页
    ②颜福双:《语文就是语文》,《南方周末》2004年3月4日;另见张建房:《当前教学中对人文性的误解》,《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6年第1期,第10页;余应源:《语文课程、教学研究的基本平台与思路——四论语文教学科学化》,《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7期,第4页。
    ①潘新和:《生活本位与伪科学化——六十年语文教育得失谈》,《语文建设》2009年第7、8期合刊,第19页。
    ③“合法”一词通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种是日常经验意义,“合法”即是“符合法律”,也即人们对社会规范的遵守;另一种是普遍意义,“合法”即“具有正当性”,即某项活动或观念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内在本质。作为教育意义上的合法性,主要是指能够提升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
    ④[法]G·米亚拉雷等著:《教育科学导论》,思穗、马兰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页。
    ⑤徐友渔等编著:《语言与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42-155页。
    ①温立三:《语文教材论争六十年》,《师道》2009年第7、8期合刊,第23页。
    ②韩军:《突破语文教学“三重困境”》,《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10期,第7页。
    ③按照石中英的观点,在“科学标准”(如客观性、系统性等)下寻求教育的独立性或自主性,实际上是一种“外在的探求方法”,是一种“形式的自主性”,因为它没有真正从教育(学)的主观性、价值性和文化性格等内在特征方面来理解教育(学)活动的自主性,因而很难解决自身的地位问题。详请参见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08—309页
    ④林丹:《学科性质、学科体系抑或学科功能》,《教育学报》2007年第3期,第16页。
    ⑤仪平策:《文艺美学定位理论批判》,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文艺美学研究》2002年第1辑,第46页。
    ①本段引用文字均见张鸿苓主编:《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大典》,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324-477页。
    ②P.Bourdieu,In Other Words:Essys Towrd Reflexive Sociology ,Cmbridge:Polity Press,1990,pp.27-28.
    ③王尚文,《一弦一柱思华年—我看语文教育60年的理论争鸣》》,《人民教育》2009年第18期,第48页。
    
    ①储建明:《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互动》,《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21期,第6-7页。
    ②李海林:《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2期,第4页。
    ③王尚文著:《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④郭为藩著:《教育的理念》,文景出版社1980年版,第122页。
    ①张楚廷著:《课程与教学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①[美]伊曼纽尔·华勒斯坦著:《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01页。
    ①佘碧平著:《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页。
    ①[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米夏埃尔·哈勒:《作为未来的过去:与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对话》,章国锋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5页。
    ②[法]J.F.利奥塔:《重写现代性》,阿黛译,《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第8页。
    ③[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米夏埃尔·哈勒:《作为未来的过去:与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对话》,章国锋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5页。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页。
    ⑤李海林:《论语文课程的哲学基础》,《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4期,第94页。
    ①施良方著:《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9、74页。
    
    ①[德]黑格尔著:《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8页。
    ②李德顺:《21世纪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趋势》,《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1期,第4页。
    ③李德顺:《21世纪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趋势》,《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1期,第5页。
    ④孙美堂:《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哲学动态》2003年第9期,第8页。
    ①王治河著:《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319页。
    ②关于实体思维所造成的“误置具体的错误”详请参见王治河著:《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孙美堂:《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哲学动态》2003年第9期,第9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译,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74、244、72页。
    ③彭虹斌:《从“实体”到“关系”》,《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第74页。
    ④张唤民:《概念说:卡西尔哲学的出发点》,《文史哲》1997年第6期,第76—78页。
    
    ①关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关系思维”倡导的更为详细的内容,参见王治河著:《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2—320页。
    ②[德]克劳斯·迈因策尔著:《复杂性中的思维》,曾国屏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Ⅲ页。
    ③孙美堂:《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哲学动态》2003年第9期,第8页。
    ④孙美堂:《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哲学动态》2003年第9期,第8页。
    ①李德顺:《人类思维面临着变革》,《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2页。
    ②高云涌,《从实体的逻辑到关系的逻辑》,《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1期,第115页。
    ③[德]马丁·布伯著:《我与你》,陈维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8页。
    ④王治河著:《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20—322页。
    ⑤罗嘉昌著:《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⑥[德]马丁·布伯著:《我与你》,陈维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1页。
    
    ①王治河著:《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320页。
    ②孙美堂:《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哲学动态》2003年第9期,第9页。
    ③孙美堂:《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哲学动态》2003年第9期,第8页。
    ④叶澜:《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教育研究》2004年版,第7页。
    ①金吾伦:《从复杂系统理论看传统思维方式的历史演变》,《杭州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24页。
    ②扈中平著:《教育目的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5-88页。
    ①钱理群:《王尚文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其命运》,《语文学习》2009年第6期,第7页。
    ②[伊朗]S·拉塞克、[罗马尼亚]G·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马胜利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1页。
    ③[奥]维特根斯坦:《札记》,转引自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①李海林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②李海林:《论语文课程的哲学基础》,《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4期,第95页。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著:《哲学解释学》,宋建平、夏镇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62页。
    ④把语言形式与其思想内容人为分割、对立起来从而强调谁主谁次乃至谁先谁后的观点,也是导致语文教育中长期存在的文/工具性与道/人文性分离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误区所在本文在上一章已有详论,在此不再赘述。
    
    ①Heidegger,Erleuterungen zu Hoelderlins Dichtung ,Frnkfurt ,Klostermnn ,1981,S.37.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诗·语言·思维》,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89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6页。
    ①转引自[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著:《哲学解释学》,宋建平、夏镇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62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语言的本质》,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册,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079页。
    ①徐友渔等编著:《语言与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42页。
    ②徐友渔等编著:《语言与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79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6页。
    ④[德]威廉·洪堡特著:《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载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7页。
    ⑤申小龙著:《语言的文化阐释》,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151页。
    ⑥伍铁平著:《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37页。
    ①[德]思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修订本,第90页。
    ③韩东晖:《马克思的语言观和现代西方哲学“语言的转向”》,《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11期,第35页。
    ④王炳书指出,交往本身就是一种实践;一般而言,交往实践区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个层面,语言交往在本质上是属于精神交往层次,它具有主体际性、中介性(即连接主体与客体、人与人的“桥梁”)、互动性等特点。详见王炳书著:《实践理性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0—51页。
    ⑤[奥] L·维特根斯坦著:《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页。
    ⑥[奥]L·维特根斯坦著:《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60页。
    ⑦[奥]L·维特根斯坦著:《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1页。
    ①兰岳兴:《论巴赫金的语文学思想》,《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6期。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诗·语言·思维》,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89页。
    ③潘新和:《珍爱言语生命》,《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7年第7期,首页。
    ④详见王崧舟《“亲情测试”课堂实录》(陆霞记录整理),《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7年第1期,第16—19页。
    ⑤作者郭宝静,http://www.ycrmlxx.net
    ①李海林:《论语文课程的哲学基础》,《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4期,第98页。
    ②Bernstein,R.J.Philosophical profiles.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86.p11.
    ①潘文国:《语言学是人学》,《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2页。
    ②Habermas , Modernity - An Incomplete Project ,载Interpretive Social Science : a Second Look , edited by Paul Rabinow and William M. Sullivan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87 , p. 122.
    ③[德]康德著:《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2页。
    ①黄成华:《实践理性:现代性道德重构的路径选择》,《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55页。
    ②杨国荣著:《理性与价值》,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页。
    ①司汉武著:《价值与工具》,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①转引自李芒:《对教育技术“工具理性”批判》,《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第57页。,
    ②苏国勋著:《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0页。
    ③邹诗鹏:《从形上理性到实践合理性》,《求是学刊》1995年第3期,第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页。
    ③沈湘平:《理性问题的实践解答》,《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61页。
    ④沈湘平:《理性问题的实践解答》,《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61页。
    ①沈湘平:《理性问题的实践解答》,《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61页。
    ②沈湘平:《“理性”的历史化与三种理性观》,《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第43页。
    ①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91-92页。
    ②[法]G·米亚拉雷等著:《教育科学导论》,思穗、马兰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页。
    ③《春秋·榖梁传·僖公二十二年》
    ④徐友渔等编著:《语言与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79页。
    ⑤[德]康德著:《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1页。另,请参见康德《论教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2页)中的相关论述。
    
    ①[法]米歇尔·福柯著:《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50—451页。
    ②何中华:《“现代性”危机与“形而上学”命运》,《求是学刊》2003年第1期,第19页。
    ①温立三:《语文教材论争六十年》,《师道》2009年第7、8期合刊,第20页。
    ②潘新和:《“应试”还是“应人”》,《作文成功之路》2007年第7期,第1页。
    ③鲁洁:《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4期,第1页。
    
    ①王娟娟:《教育学研究中“人的形象”的反思与重塑》,《教育导刊》2009年第2期,第5页。
    ②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91-92页。
    ③[法]保罗·朗格朗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88页。
    ④[法]保罗·朗格朗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87页。
    ⑤[法]保罗·朗格朗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87页。
    
    ①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91-92页。
    ②高清海著:《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①[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熊伟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3页。
    ②张守奎:《生存论视阈下的人的本质观》,《江汉论坛》2007年第12期,第42-4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页。
    ①[法]保尔·朗格朗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87页。
    ②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91-92页。
    ③刘济良著:《生命教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1页。
    ⑤彭泽平:《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转型及其知识论与人学根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45页。
    ⑥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9页。
    ⑦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建构》,《教育研究》1994年第10期。
    
    ①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54页。
    ②沈湘平:《理性问题的实践解答》,《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61页。
    
    ①康宁:《教育理念的反思和建设》,《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5页。
    ③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建构》,《教育研究》1994年第10期,第5页。
    ①刘淼:《世界综合课程视野中的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12期,第48页。
    ①吴忠豪:《关于语文训练的讨论》,《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12期,第36-41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③谭好哲著:《现代性和民族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①余应源:《语文教学科学化简论》,《教育研究》1982年第11期,第67页。
    ②吕必松:《汉语教学路子研究刍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4页。
    ③本部分内容参见金业文:《汉语特点及其学习规律初探》,《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49-53页。
    ①萧国政、吴振国:《汉语法特点和汉民族心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第27页。
    ②申小龙著:《文化语言学论纲》,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③徐静茜:《汉语的“意合”特点与汉人的思维习惯》,《新华文摘》1987年第8期,第161页。
    ①肖复兴:《汉语汉字与想象力》,《语文建设》2001年第4期,第1页。
    ①阎立钦:《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第52页。
    ②[俄]乌申斯基著:《乌申斯基教育学说》,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52页。
    ①[德]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载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88年版,第38页。
    ②阎立钦:《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第54页。
    ①沈锡伦著:《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页。
    
    ①杨雪冬著:《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2页。
    ②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载《费孝通文集》第14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167页。
    
    ①H.H.Gerch &C.W.Mills,eds.,From Mx Weber:Essy in Sociolog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46,328.
    ②张辉著:《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①李维鼎:《世纪行难题:语文教育的本体与本性》,《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114页。
    ②李海林:《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的非理性倾向》,《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2期,第4页。
    ③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语文学习》2005年第5期。
    ④王尚文:《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8日。
    ①[德]赫尔巴特著:《普通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②靖国平:《从“学科立场”到“学派立场”》,《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第77页。
    ①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②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2—54页)中指出,由于是将语言学(还包括文艺学、文章学)知识不加选择、不加整合地拼凑在语文教材中,所以语文学科经常出现“学科错位”现象——“张冠李戴”、“削足适履”、“以语言学、文艺学、文章学的内容为教学内容”。
    ①潘新和:《生活本位与伪科学化——六十年语文教育得失谈》,《语文建设》2009年第7、8期合刊,第19页。
    ②林丹:《学科性质、学科体系抑或学科功能》,《教育学报》2007年第3期,第16页。
    ①蒲蕊:《自主与开放—对教育学学科重建的思考》,《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第1期,第32页。
    ①刘小强:《走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困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第2期,第41-42页。
    ②王尚文:《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8日。
    ①“诗意”在此处表征的是教育的一种超越功利的价值追求,因为在真正的“人”的意义上,人是一种超越的存在,一种诗意的存在。请参见于伟著:《现代性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3页。
    ②[德]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页。
    ③[德]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84页。
    
    ①阎立钦等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54.页。
    ②高清海著:《人就是“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
    ③朱丹:《“介质论”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23页。
    ②王尚文著:《语文教育学导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6页。
    
    ①钱梦龙:《语文教育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语文学习》2004年第11期,第11页。
    ②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①王尚文:《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十对关系》,《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5期,第26页。
    ②王尚文著:《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50页。
    ②吕宪华:《语文,怎能不遭诟病》,《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4年第5期,第14页。
    ③斯大林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6页。
    ④[瑞士]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57页。
    ⑤Whitehed, Science nd Modern World,New York :The Continuum Publish Compny ,1999,p.123
    
    ①[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版,第56页。
    ②苏国勋著:《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0-222页。
    
    ①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9页。
    ②毛亚庆著:《从两极到中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182页。
    ③《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7页。
    
    ①胡敏中:《论理性和非理性》,《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第38页。
    ②于伟著:《现代性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页。
    ③王尚文:《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十对关系》,《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5期,第27页。
    ①沈仲九:《初中国文教科书问题》,《教育杂志》1925年第17卷第10号,见顾黄初主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69页
    ②王荣生著:《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③[捷克]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70页。
    ①傅永军:《启蒙与现代性的生成》,《东岳论丛》2008年第6期,第157页。
    ①傅永军:《现代性与传统》,《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10页。
    ②[美]希尔斯著:《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译序。
    ③姚介厚:《传统·现代性·后现代》,《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23页。
    ④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编:《文化反思与文化建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页。
    ①郑天任:《语文教学的出路何在?——关于恢复传统语文教学法的刍议》,《扬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第106—109页。
    ②马智强:《语文课的出路:回归传统》,《光明日报》2008年12月15日。2009年2月9日,马智强再次在《光明日报》发表《再谈回归传统》一文,对前文观点进行了补充。
    ③张志公:《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8年第10期,第7页。
    
    ①张志公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曾在1992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再版,并更名为《《传统语文教育教材概论》。
    ②张志公著:《传统语文教育教材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81页。
    [美]弗兰克·梯利著:《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葛力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奥]L·维特根斯坦著:《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著:《哲学解释学》,宋建平、夏镇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美]伊曼纽尔·华勒斯坦著:《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德]克劳斯·迈因策尔著:《复杂性中的思维》,曾国屏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德]思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列宁著:《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黑格尔著:《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张志伟著:《西方哲学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6年版。
    刘放桐等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赵敦华著:《西方哲学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王治河著:《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李德顺著:《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吴宁著:《社会历史中的非理性》,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见君著:《理性之梦》,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吴增基等著:《理性精神的呼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韩震著:《重建理性主义信念》,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杨国荣著:《理性与价值》,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司汉武编著:《价值与工具》,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张曙光著:《生存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韩庆祥、邹诗鹏著:《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斯大林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徐友渔等编著:《语言与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申小龙著:《语言的文化阐释》,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伍铁平著:《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海德格尔选集》下册,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德]威廉·冯·洪堡特著:《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版。
    [德]马克斯·韦伯著:《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著:《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李安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著:《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英]齐格蒙特·鲍曼著:《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英]齐格蒙特·鲍曼著:《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德]孙志文著:《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陈永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张辉著:《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周宪著:《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佘碧平著:《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汪行福著:《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周宪著:《现代性的张力》,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俞吾金等著:《现代性现象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陈嘉明著:《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凤阳著:《现代性的谱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谭好哲著:《现代性与民族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李欧梵著:《现代性的追求》,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沈语冰著:《透支的想象》,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苏国勋著:《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姜义华著:《理性缺位的启蒙》,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张宝明著:《自由神话的终结》,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高瑞泉著:《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版。
    赵汀阳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王一川著:《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中国文学的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降增玉主编:《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余虹著:《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李泽厚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李泽厚著:《乙卯五说》,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
    吴国祯著:《中国的传统》,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上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金耀基著:《金耀基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英]弗雷德·怀特海著:《教育的目的》,徐汝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论教育学》,赵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陈友松著:《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陆有铨著:《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黄济著:《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王坤庆著:《教育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楚廷著:《课程与教学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毛亚庆著:《从两极到中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刘济良著:《青少年价值观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刘济良著:《生命教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北生著:《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阈拓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杜时忠著:《人文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张斌贤主编:《外国教育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孙培青、李国钧主编:《中国教育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陈景磐编著:《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高奇主编:《中国现代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熊明安著:《中华民国教育史》,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董宝良、周洪宇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田慧生主编:《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顾明远主编:《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褚宏启著:《教育现代化的路径》,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邬志辉著:《中国教育现代化新视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杜成宪、丁钢主编:《20世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杨东平主撰:《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岳龙著:《现代性境域中的中国教育传统》,华龄出版社2006年版。
    于伟著:《现代性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李树编:《中学语文教学百年史话》,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王松泉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陈黎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语文教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顾黄初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顾黄初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顾黄初主编:《中国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张鸿苓主编:《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大典》,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
    徐林祥主编:《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张志公著:《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张志公著:《张志公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张志公著:《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叶圣陶著:《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语文》编辑部编:《语文教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杨再隋主编:《语文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杏保著:《纵论语文教育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李顺著:《语文教学本质新探》,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谢象贤著:《语文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李维鼎著:《语文教材别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李维鼎著:《语文课程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李维鼎著:《言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海林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王尚文著:《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王尚文著:《语文教育学导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王尚文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王尚文著:《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孔庆东主编:《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世纪末的尴尬》,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江明主编:《问题与对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富仁、郑国民主编:《当代语文教育论争》,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施茂枝著:《多维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余昱著:《走向学校语文》,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巢宗祺等著:《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洪宗礼主编:《母语教材研究》(第1-10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唐文明:《何谓现代性》,《哲学研究》2000年第8期。
    张三夕:《论“现代性”的含义及其与“现代化”之关系》,《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方敏:《现代性的历史进程、内涵和实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曹天予:《科学和哲学中的后现代性》,《哲学研究》2000年第2期。
    王小章:《现代化求索与现代性反思》,《现代哲学》2005年第4期。
    史少博:《现代性的理性偏向》,《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崔月琴:《韦伯对合理性悖论的反思》,《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傅永军:《韦伯合理性理论评议》,《文史哲》2002年第5期。
    陈嘉明:《理性与现代性》,《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陈嘉明:《中国现代性研究的解释框架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陈嘉明:《“现代性”研究的回望与反思》,《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陈嘉明:《现代性与现代化》,《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周建漳:《现代性:局限与价值》,《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王晓华:《现代性的中国形态与后现代主义问题》,《探索》2001年第3期。
    万俊人:《“现代性道德”的批判与辩护》,《开放时代》1999年第6期。
    张志扬:《现代性的问题意识》,《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毕天云:《论韦伯的现代性思想》,《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刘启春:《关于现代性的再认识再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
    李义天:《论现代性中的合理性》,《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刘鸿鹤:《试论传统和现代性》,《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漆思:《现代性矛盾与现代化历史批判》,《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6期。
    傅永军,《启蒙与现代性的生成》,《东岳论丛》2008年第6期。
    傅永军:《现代性与传统》,《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姚介厚:《传统·现代性·后现代》,《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张法:《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文艺争鸣》1998年第6期。
    任剑涛:《现代性、历史断裂与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高瑞泉:《现代性与中国文化精神的近代转向》,《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王明科:《现代性的悖论与中国文化语境的当下转型》,《理论学刊》2005年第1期。
    高兆明:《道德建设的现代性反思.形势、问题与对策》,《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李猛:《论抽象社会》,《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
    刘科:《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从历史分离到现实整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哈斯塔纳:《工具理性与实用主义之辩》,《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伍新林:《理性与价值的哲学审视》,《求索》2006年第5期。
    高瑞泉:《论“进步”及其历史》,《哲学研究》1998年第6期。
    高瑞泉:《在进化论传播的背后》,《学术月刊》1998年第9期。
    杨东平:《教育现代化:一种价值的选择》,《中国教育学刊》1994年第2期。
    邬志辉:《中国百年教育现代化演进的线索与命题》,《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马苗苗:《近十年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综述》,《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年1期。
    卜玉华:《关于“教育现代化理论”从答案到问题的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2期。
    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起点与过程》,《教育科学》1998年第4期。
    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性质与分析框架》,《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褚宏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任海宾:《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困境及出路》,《教育现代化》2003年第6期。
    张应强:《现代化、价值教育与大学使命》,《有色金属高等教育》2000年第5期。
    李峻:《现代性框架下教育的人文精神缺失》,《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冯建军:《教育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于伟:《论技术理性时代“完善的人”的消解及其对教育的负面影响》,《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于龙:《现代性语境下的学校隐喻》,《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于伟:《现代性教育观的危机与出路》,《教育科学》2004年第4期。
    吴全华:《教育现代性研究的学理基础及反思向度》,《教育评论》2002年第3期。
    岳龙:《教育现代性及其反思》,《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7期。
    甘剑梅:《中国现代性、技术主义迷误及其教育救治》,《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第6期。
    迟艳杰:《教育现代性与我国的教育改革》,《教书育人》2004年第10期。
    刘铁芳:《从日常生活世界的凸显到人的发现——现代性教化启蒙的历史回眸》,《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
    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
    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金生鋐:《教育为什么要培养理性精神》,《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第3期。
    石中英:《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甘剑梅:《论“关心”的教育品性》,《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2期。
    肖朗:《异源同流--殊途同归》,《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12期。
    张夫伟:《工具理性视阈中的道德教育》,《教育导刊》2007年第11期。
    叶澜:《关于加强教育科学“自我意识”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7年第3期。
    刘济良:《走向人文化的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7期。
    刘正伟:《现代性:语文教育的百年价值诉求》,《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王海东:《语文教育的生机与陷阱》,《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奚博先:《现代语文教育的主要成就和问题》,《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2期。
    谢兰荣:《新时期语文课程文化的重塑》,《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4期。
    潘庆玉:《科学主义语文教学评析》,《山东教育科研》2000年第6期。
    饶杰腾:《科学化与民族化》,《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1期。
    余应源:《西化——百年语文教学低效的根源》,《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1期。
    梁新锦:《语文教学的“混沌化”与“科学化”》,《广东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李山林:《语文教育的三种研究视野》,《益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潘新和:《语文学科呼唤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上、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李海林:《走向后现代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3期。
    马智强:《语文课的出路:回归传统》,《光明日报》2008年12月15日。
    吕叔湘:《汉语文的特点和当前的语文问题》,《中国青年报》1985年1月3日。
    李海林:《论语文课程的哲学基础》,《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4期。
    韦志成:《语文教改20年的科学价值》,《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温立三:《语文教材论争六十年》,《师道》2009年第7、8期合刊。
    刘和兴:《魏书生语文教学的程序控制》,《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7期。
    于龙:《众声喧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语文教学争鸣》,《现代语文》2001年第9期。
    黄超英:《谨防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伪圣化”》,《教学与管理》2009年第8期。
    倪文锦:《我看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建设》2007年第7、8期合刊。
    王尚文:《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内蒙古教育》2005年第1期。
    王尚文:《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十对关系》,《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5期。
    钱梦龙:《语文教育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语文学习》2004年第11期。
    李海林:《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2期。
    王朝清:《要辩证法,不要绝对化》,《语文学习》2004年第3期。
    薛毅:《反思新语文观念》,《书城》2003年第11期。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8年第10期。
    周士魁:《语文教学如何走出困境》,《语文学习》1998年第12期。
    余彤辉:《问题之鉴》,《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1期。
    王鹏伟:《汉语文教育传统和汉语文教育的民族化方向》,《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余应源:《语文教学科学化简论》,《教育研究》1982年第11期。
    吕必松:《汉语教学路子研究刍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潘文国:《百年来,我们用教外语的方式教母语》,《内蒙古教育》2007年12期。
    李斌辉:《试论<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负面影响》,《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24期。
    洪镇涛:《语文教学不能忘“本”》,《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5年第3期。
    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语文学习》2005年第4期。
    刘光成等:《穿越60年历史风云》,《湖南教育》2009年第10期。
    Habermas, Interpretive Social Science : a Second Look , edited by Paul Rabinow and William M. Sullivan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P.Bourdieu,In Other Words:Essys Towrd Reflexive Sociology, Cmbridge:Polity Press.Heidegger, Erleuterungen zu Hoelderlins Dichtung, Frnkfurt, Klostermnn, 1981.
    Nodding,N.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
    J.Dewwy,Democracy and Education,in J.A.Boydston,1980.
    Tyler,R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Chicago,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
    Dreeben,&The Nature ofTeaching:Dallas:Foresman and Company,1970.
    Whitehed, Science nd Modern World,New York :The Continuum Publish Compny ,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