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格奥尔格·卢卡契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尽管格奥尔格?卢卡契(Georg Lukács,1885-1971)一生曲折复杂,思想历程屡经转折,但从写作生涯伊始,他便以文学批评与美学研究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撰写了卷帙浩繁的批评论著。在二十世纪,也许很难找到像卢卡契这样声名显赫、而又毁誉参半的大批评家了。他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徒,却被其他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谴责为“修正主义”进而口诛笔伐;他是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最激烈的批判者,但又被公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半个多世纪以来,围绕卢卡契所展开的论争一直都针锋相对、绵延不绝。本文将探讨卢卡契一直以来备受争议的文学批评思想,通过选取若干承前启后的关键性问题,展开对卢卡契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之间渊源关系的研究,进而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在其自身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对卢卡契文学批评思想进行收编和同化的过程。
Georg Lukács had a tortuous and complicated life,and his thoughts turned many times in his life. However, at the beginning of writing,he took the study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aesthetics as his life and wrote voluminous critical works. Rene Wellek, the famous literary theorist and critic, called Georg Lukács, Benedetto Croce, Paul Valery and Roman Ingarden as the most famous critics in the 20th century.
     Lukács had occupied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literary criticism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it seems to be an established fact without too much argument. But which thoughtS had been inherited on earth, and how his thoughts had been absorbed to construct their own system of literary theory by others? All of these need us to study deeply. In fact, the course of the literary thoughts of Lukács absorbed by the critical theory of Western Marxism was also the course of a re-constructed process of the thoughts of Lukács. Exploration in this direction should be researched continuously.
     My dissert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such as introduction, four chapters, conclusion and major references.
     A detailed review on the present studies of Lukács literary criticism has been summarized in the introduction, and some necessary prerequisites have been shown about the value,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basic contents of this research.
     Some syst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literary criticism of Georg Lukács would be done in the first two chapters of this thesis. The thoughts of Lukác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e early period and the latter period according to the time that Lukács joined the Communist Party in 1918 as the boundary. Then the dissertations would be expanded in some important issu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in deferent periods.
     Chapter 1 deals with the early literary criticism of Lukács.The intern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odernity and literary form is the consistent theme in the three important works in the early period, which is A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Darma, Soul and Form and The Theory of the Novel. By being compared with the tragedy and the epic, the position of novel in modern society was established by Lukács.Lukács believed that the only literary form to act as a form of modern mind is the novel, so he called novel the“epic of evil era”. Actually, novel reveals the shap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totality of life and searches the meaning for the life, and it is a mature male art form.Its internal form is a“problematisch”and individual self-completion.Its external form is the biography.The structure principle is the irony. According to the narrow or broad relations between the soul and the outside worlds, Lukács analyzed the typology of the novel and proposed three types under the affections of the religious typology studies of Weber. Lukács’s novel typology attempts had a full of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although there was some bias in the analysis in the special writer and special works. His totality theory, the salvation function of novel in the“absolute evil”period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iterary form and society have profoundly affected the future of the Western Marxism and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Chapter 2 discusses the latter realism literary thoughts of Lukács. There were lots of traces of Hegelian aesthetics logical reasoning in Lukács’earlier works, so the concept of history must be introduced to replace these purely logical reasoning. When he turned to be a Marxist, Georg Lukács recognized that the abstract and isolated individual was not enough to give a full meaning to the world, and only the history was the real“subject”. It was known that the traces of totality only could be found in the history. It is the mission of novel. Novel with its narrative form should be involved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tal culture.Then Lukács began a comprehensive and lasting study of the European realism literary, and gave a sharp criticism to the modern literatur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Lukács’s discussion of realism was very profound, but it was an undoubted radical approach to completely negate the modernism on the side of realism.
     Chapter 3 is ab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Lukács and Western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It shows that Lukács’s thoughts has been an organic component of the Western Marxism.His literary thoughts was incorporated and assimilated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In this chapter, some comparison between Lukács and other Western Marxist has been made to analyze the origin and interaction among them. In the fact, the process of re-construction of Lukács’s thoughts is the process that it was absorbed by the Western Marxism literary theory ,too.
     There was an intrinsic consistency between Lukács and the members of the Frankfurt School, such as Herbert Marcuse, Walter Benjamin, T.W.Adorno, and so on. Benjamin's literary theory had a strong romantic anti-capitalist tendency affected by Lukács’s The Theory of the Novel. Marcuse pointed that the art was the resistance from naturalism and desires .Art reflects existence of humans based on the assertions that Lukács endowed art with personal qualities. Adorno accepted the“reification”theory of Lukács and deduced a set of comprehensive and materialistic theory of popular literature.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Lukács, Adorno took over this form and became the master of Essay style.
     Lukács had been regarded as a spiritual mentor by Lucian Goldman. And some ideas in Soul and Form,especially the arguments in the“tragedy of metaphysics”, were directly used to explain the tragic world view of Racine and Pascal by Goldman.Goldman accepted the concept that the protagonist was“problematic”individual and he point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had gone through three phases associating with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In the view of the realism issue, the“New Realism”vision of Raymond Williams emphasized the dynamic balance of individual and social elements in realism literary, as same as the“Great Realism”of Lukács, and even some scholars regarded Williams as the“British Lukács”.The critical realism literary tradition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as also respected by Williams. However,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Lukács and Williams. Although Williams insisted realistic literature, he did not consider that the realist models of the 19th century was eternal, fixed standards. The new realism theory of Williams downplayed the“social class conflict”that emphasized by Lukács.
     Jameson inherited the ideas about totality of Lukács, and proposed an infinite totality theory under the deepened and broadened studies. Under the inspiring of Lukács, Jameson showed that how the text contained a kind of“political unconscious”, and how to explain them with literary interpretations. In the last section of Chapter 3, the attribution of Lukács is discussed.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Lukács did not abandon the classical Marxism in essence. It is not true to classify Lukács as a“Western Marxism”.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agreements in the literary theory and the criticism theory between Lukács and other western Marxism, we can not erase their differences in the deeper lever.
     Chapter 4 summarizes and evaluates the literary criticism of Lukács. His theory ha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role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Any theory would not be a ultimate truth. I believe that there are not only distinctive features but also undeniable limitations.
     Firstly, the narrow interests in literature made that the objectivity of his research had been limited mostly to narrative literature just like novel, and he apparently overlooked the other types of literature. Because of this, his literary theory and literary criticism was inevitable showed significant limitations and one-sidedness, and this also affected his appreciation and evaluation of other types of art in a certain extent. Secondly, although Lukács had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dialectics of totality, he did not find a suitable method to use this principle in his practic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His theory was only an abstract romanticism. More over, Lukács seemed too persistent even rigescent in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literary form and the reality content. On one hand, he claimed that the artistic forms should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changing social reality, and the realism should encourage a wide variety of artistic forms, on the other hand, he thoroughly denied the realism as a new artistic form, which was undoubtedly self-contradictory.
     In the end, I trace the footprints of Lukács’s literary theory which traveling in China and study the process that was more interesting and tortuous from being rejected to being accepted in china which was very different in the thinking models and ideology from the western world.
引文
①匈牙利人的姓、名顺序与我国的习惯相同,都是姓在前、名在后。国内出版的卢卡契的著作中,译自匈牙利文的一般作“卢卡契(奇)·捷尔吉”,译自德文的一般作“格奥尔格·卢卡契(奇)”,译自英文的则称为“乔治·卢卡契(奇)”。本书采用译名的是格奥尔格·卢卡契。
    ②韦勒克:《西方四大批评家》,林骧华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3页。
    ③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前言Ⅳ。
    ④E.巴尔:《乔治·卢卡契的思想》,见《关于卢卡奇哲学、美学思想论文选辑》,张伯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第119页。
     ①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选》,第1卷,范大灿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译本序第16-17页。
    ①罗伯特·戈尔曼:《“新马克思主义”传记辞典》,赵培杰等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540页。
    ①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七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391页。
    ②刘象愚:《卢卡奇早期的美学思想》,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1期,第71页。
    ③A. Arato与P. Breines的中文译名,参考刘象愚:《卢卡奇早期的美学思想》,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第70页。
     ①参见李茂增:《现代性与小说形式——以卢卡奇、本雅明和巴赫金为中心》,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221-223页。
     ①《艺术本质问题上的契合和差异——卢卡契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比较研究》发表于1992年第4期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上。《资本主义文化批判与现代主义——卢卡契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比较研究》发表在1995年第1期《外国文学评论》上。
    ②Edward W.Said,The Text and the Critic,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p.236.
     ①盛宁:《“卢卡契思想”的与时俱进和衍变》,载《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4期,第24-33页。
     ①G.H.R.帕金森:《格奥尔格·卢卡奇》,翁绍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4页。
    ②G.H.R.帕金森:《格奥尔格·卢卡奇》,翁绍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页。
     ①G.H.R.帕金森:《格奥尔格·卢卡奇》,翁绍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页。
    
    ①G.H.R.帕金森:《格奥尔格·卢卡奇》,翁绍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0页。
    ②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李自修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第20页。
    ③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七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357页。
    ④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七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358页。
    ①初见基:《卢卡奇——物象化》,范景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0页。
    
    
    ①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2页。
    ②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3页。
    ③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9页。
    ④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5页。
    ⑤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6页。
    ⑥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6页。
    
    ①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7页。
    ②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2页。
    ③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6页。
    
    ①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6页。
    ②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7页。
    
    ①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前言第Ⅲ页。
    ②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前言第Ⅱ页。
     ①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在这里,卢卡契显然是在转述康德的话。康德曾说过:“……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我无需远求它们或猜度它们,仿佛它们掩蔽在黑暗中,或处在我的视线意外的超越境界一样;我亲眼看见它们在我面前,并把它们和我自己的存在意识联系起来”。但与康德不同的是,卢卡契在黑格尔的影响下,将康德的描述历史化了。参见《实践理性批判》,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64页。
    ②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2页。
    
    ①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2页
    ②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6页。
    ③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8页。
    ④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4页。
    
    
    ①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3页。
    ②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4页。
    ③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7页。
    ④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2页。
    ⑤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2页。
    ①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2页。
    ②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2页。
    ③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8页。
    ④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2-93页。
    
    ①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0页。
    ②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0页。
    ③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0页。
    ④马丁·海德格尔:《本真存在的路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27页。
    ①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7页。
    ②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9页。
    ③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5页。
    
    
    ①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七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391页。
    ②Gyorgy Markus,Lukács Reappraised,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8,p.4.
    ③李茂增:《现代性与小说形式——以卢卡奇、本雅明和巴赫金为中心》,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5页。
     ①J.M.Bernstein, The Philosophy of the Novel:Lukács,Marxism and the Dialectics of Form, Harvester Press, 1984,Ⅷ.
    
    
    ①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李自修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27页。
    ②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0页。
    ③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0页。
     ①卢卡契:《卢卡契谈话录》,伊斯特万·艾尔希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第34页。
    ②戴·莱恩:《论卢卡契转向美学领域》,见《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陆梅林选编,漓江出版社,1988年,第101-102页。
    ①杜章智:《卢卡契和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见《关于卢卡奇哲学,美学思想论文选辑》,张伯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67-169页
    ①爱尔维修(Clauele-Adrien Aeivetius,1715-1771),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2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3页。
    
    
    ①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47页。
    ②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47页。
    ①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0页。
    ②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页。
    
    
    ①参见《古希腊罗马哲学》,北大哲学系外哲教研室编,1957年,第52页。
    ②孙伯鍨:《卢卡奇与马克思》,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7页。
    
    
    ①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76页。
    ②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页。
    ③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页。
    ①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15页。
    ②参见孙盛涛:《政治与美学的变奏——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基本问题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43页。
    ③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84页。
    ④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29页。
    ⑤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36页。
    ①张旭东:《历史与叙事——卢卡奇的现代性》,见《批评的踪迹》,三联书店,2003年,第21页。
    
    ①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第420页。
    ②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99页。
     ①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七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394页。
    
    
    ①卢卡契:《审美特性》,第1卷,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98页。
    ②卢卡契:《审美特性》,第2卷,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255-256页。
    
    
    ①卢卡契:《审美特性》,第1卷,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98页。
    ②卢卡契:《审美特性》,第1卷,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93页。
    ③卢卡契:《审美特性》,第2卷,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11-112页。
    ④卢卡契:《审美特性》,第1卷,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320页
    ①萨洛蒙·赖纳认为,艺术起源于狩猎巫术,它是作为一种控制狩猎活动的手段而发展起来的,目的在于保证狩猎的成功,因此艺术是出于巫术动机的祈求手段。
    ②卢卡契:《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卷,重庆出版社, 1993年,第576页。
    ③卢卡契:《审美特性》,第1卷,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366页
    ①安纳·杰弗森,戴维·罗比:《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概述与比较》,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年,第169页。
     ①卢卡契:《叙述与描写——为讨论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而作》,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40页。
    ②卢卡契:《叙述与描写》,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40页。
    ①卢卡契:《叙述与描写》,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56页。
    ②卢卡契:《叙述与描写》,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46页。
    ③卢卡契:《叙述与描写》,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47页。
    ④卢卡契:《叙述与描写》,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48页。
    ①卢卡契:《叙述与描写》,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53-54页。
    ②卢卡契:《叙述与描写》,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56页。
    ③卢卡契:《叙述与描写》,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55页。
    ①张旭东:《历史与叙事——卢卡奇的现代性》,见《批评的踪迹》,三联书店,2003年,第21页。
    ②参见黄力之:《信仰与超越——卢卡契文艺美学思想论稿》,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207—210页。
    ①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07页。
    ②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495页。
    ③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63页
    ④卢卡契:《〈欧洲现实主义研究〉英文版序言》,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53页。
    ①卢卡契:《〈欧洲现实主义研究〉英文版序言》,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52页。
    ②卢卡契:《德国文学中的进步与反动》,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选》,第1卷,范大灿等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86-87页。
    ③卢卡契:《现实主义辩》,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6页。
    ④卢卡契:《贝歇尔的诗歌》,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选》,第1卷,范大灿等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642页。
    ①卢卡契:《贝歇尔的诗歌》,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选》,第1卷,范大灿等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644页。
    ②卢卡契:《高特弗利特·凯勒》,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选》,第1卷,范大灿等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536页。
    ③卢卡契:《马克思、恩格斯美学论文集引言》,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292页。
    ④卢卡契:《<欧洲现实主义研究>英文版序》,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49页。
    ⑤卢卡契:《<欧洲现实主义研究>英文版序》,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48页。
    ⑥卢卡契:《马克思、恩格斯美学论文集引言》,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300页。
     ①卢卡契:《<欧洲现实主义研究>英文版序》,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53页。
    ②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1页。
    ①卢卡契:《托尔斯泰和现实主义的发展》,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322页。
    ②韦勒克:《西方四大批评家》,林骧华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87页。
    ③克劳斯·曼是作家托马斯·曼的长子。
    ④齐格勒是阿尔弗雷德·库莱拉的笔名。阿尔弗雷德·库莱拉是一位资深的德共负责人。
    ⑤该论文的译名除了《现实主义辩》之外,还有《问题在于现实主义》、《问题的实质在于现实主义》等。
    
    ①卢卡契:《现实主义辩》,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页。
    ②卢卡契:《现实主义辩》,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6页。
    ③卢卡契:《现实主义辩》,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7页。
    
    ①卢卡契:《现实主义辩》,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7页。
    ②卢卡契:《现实主义辩》,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7页。
    ③卢卡契:《现实主义辩》,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9页。
    ④卢卡契:《现实主义辩》,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9页。
    ①卢卡契:《现实主义辩》,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0页。
    ②A·赫勒:《卢卡契的晚期哲学》,载《哲学译丛》1990年第1期,第27页。
    ③Georg Lukács,“The Ideology of Modernism”, in David Lodge ed., 2Oth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 A Reader,Longman Limimited,1972,p.480.
     ①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72页注17。
    ②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铦等译,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1页。
    ①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99页。
    ②赵一凡:《阿多诺:西马之否定》,载《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五期,第54页,
    ①本雅明文艺美学与文学批评论著主要有:《德国浪漫派中的艺术批评概念》(1920)、《歌德的亲和力》(1924)、《单行道》(1928)、《德国悲悼剧的起源》(1928)、《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1936年写成,1963年出版)、《德国人》(书信集、1936)、《彩灯集》(文集,1961)、《论武断的批评》(1965)。此外,阿多诺曾编过《本雅明文集》(二卷本,1955)和《本雅明书信集》(二卷本,1965)。关于本雅明的个人资料参见《现代审美哲学新探索——法兰克福学派美学述评》,王才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6页。
    ②三岛宪一:《本雅明:破坏、收集、记忆》,贾倞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7页。
    ③刘北成:《本雅明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9页。
    
    ①刘北成:《本雅明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5页。
    ②盖欧尔格·里希特海姆:《卢卡奇》,王少军,晓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6页。
    ③J.M.Bernstein,The Philosophy of the Novel,Harvester Press,1984,p.xi.
    ①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第306页。
     ①Walter Benjamin,“The Crisis of Novel”,in Selectd Writings,vol.3. Michael W.Jennings e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p.299.
    ②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61页。
    
    
    ①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70页。
    ②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95页。
    ③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95页。
    ①王雄:《论瓦尔特·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载《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第73页。
    ②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96页。
    ①理查德·卡尼:《论瓦尔特·本雅明》,见《本雅明思想肖像》,刘北成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25-326页。
    ②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1997,第313-314页。
    ③马尔库塞的思想侧重点在一生中曾发生过重大转折。他早年曾致力于将黑格尔的辩证法、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结合起来。在这方面的论著有:《历史唯物主义现象概要》(1928)、《论具体哲学》(1929)、《文化的肯定性质》(1937)、《理性与革命》(1941)。20世纪50年代之后,马尔库塞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产生浓厚兴趣,开始尝试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方面的著作有:《爱欲与文明》(1955)、《苏联的马克思主义》(1958)、《单面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1964)、《论解放》(1968)。在晚年时期,马尔库塞又撰写了总结其一生美学思考的专著——《论艺术的永恒性——对一种特定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批判》(1977)。
    ①该书在1977年用德语出版时,题为《论艺术的永恒性——对一种特定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批判》。1978年,马尔库塞将其译成英文再版时,易为《审美之维》或《美学方面》。
    ②马尔库塞:《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李小兵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4页。
    ③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54页。
    ④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丛》,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83页。
    
    ①马尔库塞:《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李小兵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257页。
    ②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132页。
    ③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139页。
    ④马尔库塞:《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李小兵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203页。
    ①马尔库塞:《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李小兵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204页。
    ②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李自修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20页。
    ①马尔库塞:《艺术作为现实的形式》,见《现代美学新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董学文等编,1990年,248页。
    ②马尔库塞:《艺术作为现实的形式》,见《现代美学新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董学文等编,1990年,249页。
    ③马尔库塞:《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李小兵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212页。
    ①马尔库塞:《艺术和人的解放》,见《西方学者眼中的西方现代美学》,王鲁湘等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年,第282页。
    ②马尔库塞:《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李小兵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212页。
    ③阿多诺一生论著颇丰,与文艺美学相关著作主要有:《克里凯戈尔——美的制造》(1933)、《新音乐哲学》(1949)、《多棱镜:文化批判和社会》(1955)、《新音乐社会学导论》(1968)、《文学笔记》三卷(1966-1969)、《美学理论》(1970)等等。
    ④马丁·杰伊:《阿多诺》,瞿铁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0页。
    ①T.W.Adorno, Aesthetics and Politics,R.Taylor ed., NLB,1977,p.151.
    ②T.W.Adorno,Minima Moralia, Verso,1974,p.43.
    ③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2-123页。霍克海默的弟子哈贝马斯称,《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的《文化工业——欺骗群众的启蒙精神》为阿多诺所著。详见《霍克海默集》,
    ①阿多诺:《当代小说中叙述者的处境》,刘小枫译,见《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胡经之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98页。《当代小说中叙述者的处境》一文出自阿多诺《文学笔记》第一卷。
    ②阿多诺:《当代小说中叙述者的处境》,刘小枫译,见《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胡经之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99页。
    ③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页。
    ①阿多诺:《当代小说中叙述者的处境》,刘小枫译,见《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胡经之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003年,第700页。
    ②阿多诺:《当代小说中叙述者的处境》,刘小枫译,见《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胡经之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01页。
    ③阿多诺:《当代小说中叙述者的处境》,刘小枫译,见《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胡经之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01页。
    ④阿多诺:《音乐社会学引论》,见《西方学者眼中的西方当代美学》,王鲁湘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57页。王鲁湘译
     ①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0页。
    ②王才勇:《现代审美哲学新探索——法兰克福学派美学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6-67页。
    ①以上参见吴勇立:《论二十世纪二十~二十世纪“论说文主义”的兴衰史》,载《中文自学指导》,2007年,第6期,第60页。
    
    ①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9页。
    ②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1页。
    ③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3页。
    ④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3页。
    ⑤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5页。
    
    
    ①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7-138页。
    ②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9页。
    ③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0页。
    ④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4页。
    ①阿多诺:《哲学的现实性》,见《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2辑,张一兵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235页。
    ②阿多诺:《哲学的现实性》,见《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2辑,张一兵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283页。
    ③转引自吴勇立:《论二十世纪二十~二十世纪“论说文主义”的兴衰史》,载《中文自学指导》,2007年,第6期,第64页。
    ④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2页。
    ⑤转引自吴勇立:《论二十世纪二十~二十世纪“论说文主义”的兴衰史》,载《中文自学指导》,2007年,第6期,第65页。
    ⑥转引自吴勇立:《阿多诺“论说文主义”的思想来源与风格特征》,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8年,第11期,第303-304页。
     ①戈德曼的相关批评论著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学》(1950)、《人文科学和哲学》(1952)、《论拉辛》(1956)、《隐藏的上帝》(1956)、《小说社会学》(1964)、《精神结构和文化创作》(1970)和《马克思主义与人文科学》(1970)等。
    ②徐敏:《文学与资本主义——戈德曼文学思想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3页。
    ①卢卡契:《心灵与形式》,转引自《隐蔽的上帝》,戈德曼著,蔡鸿滨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6页。
    ②卢卡契:《心灵与形式》,转引自《隐蔽的上帝》,戈德曼著,蔡鸿滨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8页。
    ③Lukács,Soul and Form, Trans.by A.Bostock,MIT Press,1971,p.154.
     ①卢卡契:《心灵与形式》,转引自《隐蔽的上帝》,戈德曼著,蔡鸿滨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7页。
    ②戈德曼:《隐蔽的上帝》,蔡鸿滨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55页。
    ①参见《青年卢卡契的美学思想》,引自《马克思主义和人文科学》,戈德曼著,罗国祥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211页。
    ②戈德曼:《小说社会学问题导论》,引自《现代美学新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董学文等编,1990年,第269页。
    ③戈德曼:《小说社会学问题导论》,引自《现代美学新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董学文等编,1990年,第277页.
    
    
    ①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2页。
    ②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5页。
    ③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9页。
    ①戈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吴岳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8-19页。
    ②戈德曼:《文学艺术在先进文明中的反叛》,见《世界艺术与美学》,第六辑,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第91页。
    ③戈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吴岳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0页。
    
    ①戈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吴岳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08-209页。
    ②戈德曼:《马克思主义和人文科学》,罗国祥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59页。
    ③戈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吴岳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23页。
    ①Mitchell Cohen,The Wager of Lucien Goldman: Tragedy Dialectic and a Hidden Go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p.58-59.
    ②威廉斯的相关批评论著有:《阅读与批评》(1950)、《戏剧从易卜生到艾略特》(1952年)和《表演的戏剧》(1954)、《文化与社会》(1958)、《长期的革命》(1961)、《英国小说:从狄更斯到劳伦斯》(1970年)《乡村与城市》(1973)和《马克思主义与文学》(1977)等等。
    ③学者冯宪光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中,就认为“威廉斯表现了卢卡契的“伟大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影响。”,参见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四川大学社出版社,1988年,第280页。
    ①Raymond Williams, Politics and Letters: Interviews with New Left Review, Verso, 1979, p. 349.
    ②威廉斯在剑桥大学学习期间对利维斯的“文化至上论”十分赞赏。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威廉斯成为了新左派的领袖之一,曾经在1968年编校过《五一宣言》。在从事左派进步活动的过程中,威廉斯接触到了卢卡契、葛兰西、布莱希特、戈德曼、本雅明等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作品。他的思想也因此转向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立场。
    ③威廉斯:《现实主义和当代小说》,见《二十世纪文学批评》(下),戴维·洛奇编,葛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年,第333页。
    ④威廉斯:《现实主义和当代小说》,见《二十世纪文学批评》(下),戴维·洛奇编,葛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年,第333—334页。
    ①威廉斯所指的“双轮出租马车”出现在1835年到1915年之间,是一种供两个人乘坐的双轮马车。驾驶者手持缰绳高踞车后。
    ②威廉斯:《现实主义和当代小说》,见《二十世纪文学批评》(下),戴维·洛奇编,葛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年,第337页。
    ③威廉斯:《现实主义和当代小说》,见《二十世纪文学批评》(下),戴维·洛奇编,葛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年,第341页。
    ④威廉斯:《现实主义和当代小说》,见《二十世纪文学批评》(下),戴维·洛奇编,葛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年,第351页。
    ①威廉斯:《现实主义和当代小说》,见《二十世纪文学批评》(下),戴维·洛奇编,葛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年,第339-340页。
    ②威廉斯:《现实主义和当代小说》,见《二十世纪文学批评》(下),戴维·洛奇编,葛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第350页。
    
    ①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27页。
    ②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53页。
    ③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04页。
    ①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04页。
    ②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04页。
    ③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03-104页
    ④威廉斯:《现实主义和当代小说》,见《二十世纪文学批评》(下),戴维·洛奇编,葛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年,第336页。
    ⑤威廉斯:《现实主义和当代小说》,见《二十世纪文学批评》(下),戴维·洛奇编,葛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年,第336页。
    ①Edward W Said,The Text and the Critic,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p.241.
    ②Fred Williams, Raymond Williams, London: Routledge, 1995,p. 138.
    ③詹姆逊的相关批评论著有:《马克思主义和形式》(1971)、《政治无意识》(1981)、《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1991)、《文化转向》(1998)、《全球化与政治策略》(2000)、《全球化的形象》(2001)、《独一无二的现代性》(2002)等等。
    ④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李自修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10页。
    ①詹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06页。
    ②参见《走向一种辩证批评——詹姆逊文化政治诗学研究》,吴琼,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序言13—14页。
    ③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3页。
    ①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②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4页。
    ③Fredric Jameson,The Culture Turn: Selected Writing on the Postmodern,1983—1998,Verso,1998,p.56-57.
     ①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李自修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164页。
    ②转引自张旭东:《历史与叙事——卢卡奇的现代性》,见《批评的踪迹》,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21页。
    ①卢卡契:《〈欧洲现实主义研究〉英文版序言》,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53页。
    ②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41页。
    ③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前言10-11页。
    
    
    ①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63-64页。
    ②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277页。
    ③詹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第6-7页。
    ①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299-300页。
    ①卢卡契:《卢卡契自传》,杜章智编,李渚青、莫立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210页。
    ②卢卡契:《卢卡契自传》,杜章智编,李渚青、莫立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212页。
    ③卢卡契:《卢卡契自传》,杜章智编,李渚青、莫立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210页。
    ④卢卡契:《<欧洲现实主义研究>英文版序言》,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44页。
    ①卢卡契:《<欧洲现实主义研究>英文版序言》,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42页。
    ②卢卡契:《<欧洲现实主义研究>英文版序言》,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45页。
    ③卢卡契:《卢卡契自传》,杜章智编,李渚青、莫立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235页。
     ①卢卡契:《卢卡契自传》,杜章智编,李渚青、莫立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228页。
    ②参见E·巴尔《乔治·卢卡契的思想》,见《关于卢卡奇哲学,美学思想论文选辑》,张伯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第121—122页。《乔治·卢卡契的思想》是《乔治·卢卡契》一书的节选。
     ①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9页。
    ①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46页。
    ②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铦等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7页
    ①赵一凡:《阿多诺:西马之否定》,载《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5期,第93页。
    ②卢卡契:《卢卡契谈话录》,伊斯特万·艾尔希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第71页。
    ③盛宁:《“卢卡契思想”的与时俱进和衍变》,载《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4期,第32页。
    ④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铦等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8页
    ⑤参见黄力之:《信仰与超越——卢卡契文艺美学思想论稿》,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281页。
    ⑥卢卡契:《卢卡契自传》,杜章智编,李渚青、莫立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275页。
    ⑦卢卡契:《审美特性》,第1卷,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55页
     ①卢卡契:《马克思、恩格斯美学论文集引言》,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275页。
     ①马尔库塞:《现代美学析疑》,绿原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第4-6页。
     ①参见李茂增:《现代性与小说形式——以卢卡奇、本雅明和巴赫金为中心》,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4页。
    
    ①卢卡契:《卢卡契自传》,杜章智编,李渚青、莫立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178页。
    ②卢卡契:《卢卡契自传》,杜章智编,李渚青、莫立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304页。
    ③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七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406-407页。
    ②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七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409页。
    ①卢卡契:《现实主义辩》,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2页。
    ①黎活仁:《卢卡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6年,第16页。
     ①卢卡契:《叙述与描写》,吕荧译,新新出版社1944年,第4页。
    
    
    ①胡风:《胡风全集》,第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96页。
    ②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33页。
    ③秦泽:《“卢卡奇及其<历史与阶级意识>》”,载《红旗》1984年第18期,第34页。
     ①葛红兵:《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史论》,第一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6年,第15-16页。
     ①刘昌元:《卢卡奇及其文哲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91年,前言第4页。
    
    
    ①卢卡契:《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3页。
    ②盛宁:《“卢卡契思想”的与时俱进和演变》,载《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4期,第24页。
    1、《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吴勇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任立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
    3、《卢卡契修正主义文艺论文选译》,世界文学编辑部,1960年。
    4、《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1981年。
    5、《卢卡契文学论文选》第1卷,范大灿等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6、《青年黑格尔》(选译),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7、《理性的毁灭:非理性的道路——从谢林到希特勒》,王玖兴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8、《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下卷),白锡堃、张西平、李秋零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
    9、《审美特性》第1、2卷,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卷,1991年第2卷。
    10、《卢卡契自传》,杜章智编,李渚青、莫立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
    11、《卢卡契谈话录》,伊斯特万·艾尔希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12、《卢卡契文选》,李鹏程编,人民出版社,2008年。
    13、《关于卢卡奇哲学美学思想论文选辑》,张伯霖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1、阿多诺、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
    3、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4、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三联书店,1989年。
    5、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6、戈德曼:《隐蔽的上帝》,蔡鸿滨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7、戈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吴岳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8、戈德曼:《文学社会学方法论》,段毅、牛宏宝译,工人出版社,1989年。
    9、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程志民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
    10、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11、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12、马尔库塞:《现代美学析疑》,绿原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
    13、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14、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李小兵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15、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16、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冯建三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
    17、威廉斯:《现代主义的政治》,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
    18、威廉斯:《关键词》,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
    19、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钱佼汝、李自修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
    20、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桥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
    21、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22、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3、詹姆逊:《詹姆逊文集》,四卷本,王逢振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慎之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2、佩里·安德森:《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余文烈译,东方出版社,1989年。
    3、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銛等译,人民出版社,1981年。
    4、门罗·C.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高建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初见基:《卢卡奇——物象化》,范景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6、罗伯特·戈尔曼:《“新马克思主义”传记辞典》,赵培杰等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
    7、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8、黑格尔:《美学》(三卷本),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第一、二卷,第三卷上),1981(第三卷下)
    9、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吴岳添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10、马丁·杰:《阿道尔诺》,胡湘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11、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单世联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12、盖欧尔格·里希特海姆:《卢卡奇》,王少军、晓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13、弗朗西斯·马尔赫恩:《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刘象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G.H.R.帕金森:《格奥尔格·卢卡奇》,翁绍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5、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陈永国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6、拉曼·塞尔登、彼得·威德森、彼得·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梅·所罗门编:《马克思主义与艺术》,王以铸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
    18、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七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19、韦勒克:《西方四大批评家》,林骧华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
    20、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21、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22、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出版社,1980年。(中国学者专著)
    23、陈振明:《“新马克思主义”——从卢卡奇、科尔施到法兰克福学派》,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
    24、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25、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四川大学社出版社,1988年。
    26、冯宪光:《马克思美学的现代阐释》,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
    27、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庆出版社,1997年。
    28、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年。
    29、黄力之:《信仰与超越——卢卡契文艺美学思想论稿》,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
    30、姜哲军、刘峰等著:《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与美学理论批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31、李茂增:《现代性与小说形式——以卢卡奇、本雅明和巴赫金为中心》,东方出版社,2008年。
    32、李益荪:《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新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
    33、李衍柱:《马克思主义典型学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4、李忠尚:《“新马克思主义”析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35、刘昌元:《卢卡奇及其文哲思想》,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1年。
    36、刘纲纪主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OO1年。
    37、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
    38、柳鸣九:《二十世纪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39、刘秀兰:《卢卡契新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40、刘文斌:《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6年。
    41、马驰:《卢卡奇美学思想论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42、马驰:《马克思主义美学传播史》,漓江出版社,2001年。
    43、毛崇杰:《20世纪中下叶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44、欧力同、张伟:《法兰克福美学派研究》,重庆出版社,1990年。
    45、孙伯鍨:《卢卡奇与马克思》,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6、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47、王才勇:《现代审美哲学新探索——法兰克福派美学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48、徐崇温主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海南出版社,2000年。
    49、徐敏:《文学与资本主义——戈德曼文学思想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50、杨冬:《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1、俞吾金主编:《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52、赵一凡等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53、赵一凡:《从卢卡奇到萨义德——西方文论讲稿续编》,三联书店,2009年
    54、赵宪章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基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55、朱立元:《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56、朱立元主编:《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57、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丛》,重庆出版社,1989年。
    58、杨小滨:《否定的美学——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三联书店,1999年。
    59、唐正序等著:《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60、周忠厚等著:《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61、陆梅林主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
    62、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63、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64、张康之:《总体性与乌托邦: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范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65、张西平:《历史与哲学的重建:卢卡奇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三联书店,1997年。
    66、张西平:《卢卡奇》,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67、张翼星:《为卢卡奇申辩:卢卡奇哲学思想若干问题辨析》,云南文学出版社,2001年。
    1、陈士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历史逻辑》,扬州大学,2008年。
    2、陈乐:《把哲学变为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特点研究》,吉林大学,2006年。
    3、孙盛涛:《政治与美学的变奏——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基本问题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叶晓璐:《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复旦大学,2005年。
    5、张彭松:《社会乌托邦理论反思》,清华大学,2004年。
    1、陈振明:《工具理性批判——从韦伯、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载《求是学刊》1996年第4期。
    2、程代熙:《卢卡契的现实主义理论——读书札记》,载《文艺研究》1981年第1期。
    3、范大灿:《两种不同的战略方向——卢卡契与布莱希特的一个原则分歧》,载《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3期.
    4、范大灿:《异化·对象化·人道主义──卢卡契的异化论》,载《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1期.
    5、范大灿:《两种不同的战略方向——卢卡契与布莱希特的一个原则分歧》,载《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3期。
    6、方维规:《卢卡奇、戈德曼与文学社会学》,载《文化与诗学》2009年第1期。
    7、高继海:《心灵与形式的统一——论卢卡奇的早期文艺思想》,载《河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8、韩雅丽:《认知测绘:总体性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卢卡奇与詹姆逊思想反思》,载《外语学刊》2007年第5期。
    9、黄力之:《资本主义文化批判与现代主义——卢卡契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比较研究》,载《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
    10、黄世瑜:《现实主义的现代反思——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评析》,载《理论与创作》1991年第2期。
    11、贾婷婷:《试析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2、蒋逸民:《卢卡奇晚年对早期思想的超越》,载《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13、金永兵:《马尔库塞文艺思想研究》,载《文艺理论》2003年第2期。
    14、李遥:《马尔库塞美学思想论》,载《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15、刘金昌:《文化的“乌托邦”——詹姆逊后马克思主义文化建构》,载《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
    16、刘象愚:《卢卡奇早期的美学思想》,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17、刘秀兰:《卢卡契早期学术思想演变轨迹》,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18、M.马尔科维奇,肖木:《卢卡奇的批判思想》,载《世界哲学》1994年第3期。
    19、马驰:《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吗》,载《学术月刊》1996年第8期。
    20、潘必新:《卢卡契的美学和文艺思想》,载《民族艺术研究》1990年第6期。
    21、邱晓林:《论卢卡契的文艺意识形态观》,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2、盛宁:《“卢卡契思想”的与时俱进和衍变》,载《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4期。
    23、王有亮:《卢卡契关于世界观与创作方法关系的理论》,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24、王福生:《“总体性”与“非同一性”——论阿多诺对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批判》,载《人文杂志》2008年第3期。
    25、王齐建:《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的一次重要论战》,载《文艺研究》1985年第1期。
    26、王雄:《卢卡奇与形式美学》,载《文学评论》1996年第3期。
    27、王雄:《马尔库塞美思想中的“形式”概念》,载《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28、温潘亚:《文学史:历史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卢卡契文学史思想综论》,载《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29、扬?克诺普夫,李健鸣:《“问题的实质是现实主义”——关于布莱希特与卢卡契的论战》,载《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3期。
    30、吴康:《卢卡契:历史与叙述——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评论》,载《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年第6期。
    31、杨乐强:《反思批判与价值彰显——卢卡奇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及其价值向度》,载《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32、张本荣:《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简论》,载《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第4期。
    33、章国锋:《“否定的美学”与美学的否定》,载《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
    34、张量:《回到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卢卡奇》,载《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35、张翼星:《卢卡奇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36、张凤阳:《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先验价值构设》,载《哲学动态》1992年第12期。
    37、张鹂:《追寻闪烁着本质的瞬间——卢卡契“深度模式”文艺观在一个方面的展开》,载《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3期。
    38、张伟:《论卢卡契美学与马克思美学的关系》,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年第1期。
    39、邹之坤:《青年卢卡奇“历史辩证法”的浪漫主义因素》,载《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5期。
    40、张伟:《论卢卡契美学与马克思美学的关系》,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年第1期.
    41、袁志英:《布莱希特与卢卡契论争的由来》,载《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3期。
    42、郑敏:《从对抗到多元——谈弗?杰姆逊学术思想的新变化》,载《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
    1、Arato, A.and Breines, P., Young Lukács and the Origins of Western Marxism, Pluto Press, 1979.
    2、Arpad, Ed., The Lukács Reader,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5.
    3、Baxandall, L. and Morawski, Stephen, Ed. ,Marx and Engels on Literature and Art, Telos, 1973.
    4、Bernstein, J.M. , The Philosophy of the Novel, Harvester Press, 1984.
    5、Congdon, L., The young Lukác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3.
    6、Eagleton, Terry, Criticism and Ideology:A Study i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Schocken,1978.
    7、Eagleton, Terry, Marxism and Literary Criticism, California Unibersity Press, 1976.
    8、Gebhardt, Eike, Ed., The Essential Frankfurt School Reader, Continuum, 1982.
    9、Jay, Martin , Lucács and Heidegger: Towards a New Philosophy, Routledge,1992.
    10、Jay, Martin , Marxism and Totality, Polity Press, 1984.
    11、Kadarkay, Arpad, Georg Lukács:Life,Thought,and Politic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1.
    12、Levinas, Emmanuel , Totality and Infinity, 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1969.
    13、Lodge, David, ed., 20th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 A Reader. Longman Group Limited,1988.
    14、Lukács, Georg, Essays on Realism, Tran.by David Lawrence and Wishart, 1980.
    15、Lukács, Georg, Soul and Form, Tran.by Anna Bostock, MIT Press, 1971.
    16、Lukács, Georg, Studies in European Realism, Tran.by Edith Bone, Howard Fertig,2002.
    17、Lukács, Georg, The Historical Novel , Tran.by Hannah and Stanley Mitchell, Beacon Press, 1963.
    18、Lukács,Georg, The Meaning of Contemporary Realism., Merlin Press, 1972.
    19、Lukács, Georg, The Theory of the Novel, Tran.by Anna Bostock, MIT Press,1971.
    20、Markus, Gyorgy, Lukács Reappraise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21、Parkinson, G.H.R., Georg Lukács,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7.
    22、Parkinson, G.H.R.,Ed.,Georg Lukács:The Man, his Work and his Ideas, Weidenfild&Nicolson, 1970.
    23、Said,Edward W., The Text and the Critic,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24、Stuart, Ferguson, At the Grave of the Gentile Constitution: Walter Scott, Georg Lukács and Romanticism, Thomson Gale, 2005.
    25、Williams, Raymond,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26、Williams, Raymond. The Long Revoluti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