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世纪之交的文学批评新潮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出现了一些新的流派,如后现代批评、后殖民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新左派批判、女性主义批评等。这些流派使文学批评更加丰富与活跃,带来了新的视界和新的话语,同时也给文坛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对这些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探讨和追问,总结其经验与教训,对于文学批评自身建设无疑是有意义的。基于此,本文对世纪之交文学批评中出现的新派别进行了比较全面地考察,对后现代、后殖民、新历史主义、新左派、女性主义五种批评进行了具体的梳理和研究,比较全面地展示了世纪之交文学批评新潮的面貌,对其不同的理论资源、批评实践、独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考察中力争贯穿一种反思的精神,提出了一些有待探讨的问题,并有意避免了以往研究中多理论阐释,少文本细读的不足。
The research that the thesis wants to do is on the new criticism situation appearing in Chinese literary world at the turning of the century. The so-called turning of the century refers to the historical stage formed by the time between the 1990's and entering the new century. The so-called new rising of literary criticism is just the new emerging criticism genre, which includes a variety of new criticizing methods and criticizing concepts .
     The origin of the topic: I’m interested in the subject, at first mainly because of all kinds of initial criticism of emerging competition brought about by the stage debut of dazzling landscape to attract, and then it triggered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posed a greater temptation. As we all know, since the 90's literary criticism is colorful, forming the most abundant and the most active landscape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Different from the 80's literary criticism, since the 90's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there have been some high-profile sectors of the emerging genre. Although some schools in the early 80's have emerged, in the 90s they have grown up like the rainbows and the new trend in some schools didn’t appear until the turning of the century, such as post-modernism, post-colonialism, new historicism, the new left criticism, feminist criticism. They and the inherent together created“the public voice of hubbub”of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 Clearly, these criticisms makes literary criticism much richer and more active, giving us a new vision, new methods and new words, and also play their own roles in guiding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and guiding readers to read and building literary theory as well as planning the future of Chinese culture, etc.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left us with a series of questions worth considering. Discussion of these issues and follow-up questions, literary criticism of gain and loss,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the survey and summa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for its construction are clearly necessary. It is precisely due to such a mind, I chose this topic.
     The value of this research: Looking back on the period of history which just passed, sorting out since the 90's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criticism, inspecting the criticism of individual schools, and finding its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it is clearly necessary not only to recognize this stage of literary criticism, but also to recognize the tim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status quo. Literary criticism of literar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status quo can make the accumulation of material for writing the literary history. As a "critical criticism", literary criticism phenomenon being analyzed and evaluated can also accumulate valuable materials for criticism history. At the world turning, literary criticism is colorful, showing a significant turning point and change, which contains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Timely study it, carding, analysis and research, should not be superfluous. As a dynastic history, this period has its own unique value. To do a special inspection on this new factor in the dynastic history has its unique natural value. In addition,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to study new schools of literary criticism can also display the mental outlook of time from one aspect. The literary criticism of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is not an isolated phenomenon. Since the 90's with the Chinese Cultural Changing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overall transition that is phasing towards exterior, it is Chinese mental changing status quo o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and one of important silhouettes on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Therefore, inspecting 90's literary criticism can not only watch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on the literature creation at the turning of century, and can recognize the art of thinking program from the way of literary criticism during this period, but also in literary criticism can see all of different concepts and thoughts fighting and from the saying a variety of spiritual care can see a hot time and depth. Therefore, since the 90's study of literary criticism, its significance lies not on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criticism to re-recognize, but also at the same time in reconsidering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 way of historical dialogue.
     The research status quo: the criticism and research about the 90’s literary criticism began in the early 1990s. In the past ten years, we have made a lot of results. These research results offered much more inspiration and help for my research, but until now we still have not seen the researching and exploring books about the 90's the face of emerging literary criticism to conduct. Such is the situation on research community that has left a more open space for my study, so it makes me regardless of my own knowledge of the primitive and I decide to conduct an overall inspection, carding and research on the new wave of the literary criticism of the turning of the century.
     The basic idea in the thesis: this paper intercepted such a paragraph that was less than twenty years since the 90’s, I paied close attention to the new trend appearing in literary criticism. Doing it looked easy but I have overcome the great difficulty to choose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At first the problem lies in that so much new situation appeared though it was a short history about ten years. Moreover, investigating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and different quality will be a new emergent. For instance, as a new trend, the media criticism is also a new phenomenon, academic criticism has many new signs, too and there are divergent views of cultural criticism and so on, but if bringing them completely into it, it’s very easy to form a messy heap and mutual cross-cutting, overlapping each other. Moreover, this article didn’t concern about everything. Eventually this article focused on a few most important new phenomenon in literary criticism since the 90's: that is, post-modern criticism, postcolonial criticism, new criticism of historicism, the new left-wing criticism, feminist criticism. It is since the 90's they that have made literary criticism more abundant and active, and brought new vision and discourse, but it also is they that have brought more questions. Thus, sorting these criticism schools, making out where they came from and development of its trajectory, and exploring their contributions and questions are the main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article.
     The basic method in the thesis: facing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literary fashion, the taken method of the article is to discuss them one by one. I attempted drawing more clear an outline of each new genre to make a concrete analysis.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was formed one of another by the appearing time of criticized genre. While sorting every criticized schools, it generally focused on the theories of the criticized schools and criticism in practice, the criticized characteristics, significance and limitations and their own contradictions and paradoxes, and some aspects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inside, from the appearance to the essence to sum, sum up, expounded and analysis, and try to show each appear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In the concrete combing, this article mainly used the following methods: 1, pay attention to explaining the text and studying a simple case,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fact, make efforts to avoid the empty discussions. While discussing every criticism of schools, made efforts to avoid vague discourse, and drew conclusions and summed up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with case study. 2, Contrasting perspectives by the time, this study was about the 90's literary criticism, the chang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of this time were in relation to the purposes of the 80's, so in the stating process, it was necessary to make the 80's literary criticism background to show its new characteristic and historical coordinates by connecting the 80's literary criticism .
     Body:
     Chapter I: This chapter carried out the combing postmodernism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w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heory of the post-modernist criticism and representative critics. Second was the practice of post-modern criticism. Third w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st-modern criticism. Forth was the significance and limitations of post-modern criticism, in which "the practice of literary criticism”of post-modernism was thoroughly analyzed, mainly from the plane of value judgments and the digestion on the modernity sorted out them from these two dimensions, basically summarized the practice of literary criticism of the post-modern criticism. Although previous research have expounded these two dimensions, only one side was discussed, seldom put them together to have a thoroughly discovery and even combined less them with special critical practice, the thesis did a mor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se two dimensions on the basic of the explanation of the text.
     Chapter II: post-colonial criticism
     At the post-colonial criticism, the term "aphasia", "Chinese" and " theory of Third World systems" constituted its important voice, this thesis launched a statement around the topics above criticism of the practice of post-colonial. And it explored the saying of the theory of these post-colonials and the collaborate of post-modern, the New Left and the cultural conservatism and investigated and questioned the trend which they commonly formed the anti-modernity, dispelling enlightenment of. When the post-colonial theory entered the theory of domestic film and criticism, in a powerful way it introduced the political dimension to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movie critics that can not take into account, providing a possible criticism for revealing the structure of power relations theory. Some award-winning films on foreign (Western)Film Festival, directed by Director Zhang Yimou, and the fifth generation directors etc. have become the targets, that is, China's post-colonial critics earned dripping to the arena to display their skill, and it also is an important aspect that post-colonial criticism of Chinese put into practice. In this regard, this paper combined the theory of "Orientalism" to make more analysis.
     Chapter III: The new historical criticism
     The thesis summed up the situation that the new history criticism’s theory spread in China on the one hand, and analyzed the significances and paradox situation of new historical criticism, on the other hand, it put emphasis on exploring the critical practice of new historical criticism in China so three areas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art: First was about the practice in the new historical novel that the new historical criticism did; Second was about the new history interpreting the text of literary history (mainly about questions on rewriting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Third was about new historical criticism critic and research on the theme of works of the films and Television of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Chapter IV: New Left critic
     About the New Left critic, the thesis did research besides on its ideological orientation, the position of opinion, background of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reality on the issue and above all put emphasis on its practice of literary critic. Since the 90's "rewriting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the bottom of writing," the excavation" of "left-wing literary tradition " reapprais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Literature" and "Seventeen Years Literature" and so on, have been a hot topic for critics, and all of them were indistinctly connected with the New Left. After the thesis combed the above-mentioned aspects, it discussed phenomenon of some sort of advocacy, "the bottom of writing," emphasize of the carrying forward "left-wing literary tradition". Chapter V: Feminist Criticism A number of monographs and papers have reflected and summarized about feminist criticism from different angles, but most of the 90's feminist criticism did not concer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ry critic enough.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comparing with the 80's feminist criticism, this article centered on the analyzing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actice of the 90’s feminist criticism. The significance of 90’s feminist criticism,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to be solved were explored in it.
     Conclusion:
     By combing the above-mentioned , we found that since the 90's the literary criticism is active, at least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 there is no other period of literary criticism has so much knowledge and methods on exploration. From the methods of post-modernist criticism getting prevalent to the rising of post-colonialism, new historicism and feminist criticism and so on , literary criticism is always looking for more effective methods and angles to mix with Chinese literature. These efforts were not without significance that the new historicism, post-colonialism and women owners’rising reintroduced the political, economic, histor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beyond the literary. And also it will save the literature from the claustrophobic of the "pure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with literary criticism given the connotation of a more massive and mor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Literature re-imported the sea by the stream. The people with the idea of post-modern, post-colonial enjoyed multi-cultural , emphasizing the open culture and opposed to a single, recognizing the difference and they also opposed to criticism of the principle of hegemony, although there were the ingredients of misreading miscellaneously and strategy, eventually people were accustomed to be willing to stay from one place to a multiple co-existing, thus offering the formation of an opportunity to have a kind of tolerance, dialogue, atmosphere. In shor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se methods and perspective not only brought us the new vision and realm to the criticism, but also made it become more diverse and rich,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questions to the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 at the turning, which makes literary criticism facing a lot of difficulties. Therefore, We also need to constantly fill correcting disadvantages, against all kinds of errors. Literary criticism is promoted by the rise of trendy toward pluralism, but pluralism is not the ultimate goal with literary criticism development. Exam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and art criticism, any one of the normal period of literary or art criticism is all multi-division and multi-general complementary dynamic process. If there were no multi-General literary criticism, there would be no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From the multi-differentiation to multiple complementary is literary or art criticism’s history of the inevitable choice literary when it is constantly evolving, and constantly increasing proliferation. In this sense, since the 90's the new rising of literary criticism is merely precondition and preparation when it goes to the complementary and multi-General.
引文
①陶东风:《告别花拳绣腿,立足中国现实——当代中国文化若干倾向的反思》,《文艺争鸣》2007年1期。
    ①谭桂林《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定位与质疑》,《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4期。
    ①陈晓明的《填平鸿沟,划清界限》,《文艺研究》1994年1期;《后现代主义:未亡人的挽歌》,《钟山》1993年1期;《历史转型与后现代主义的兴起》,《花城》1993年第2期;张颐武的《后现代与汉语文化》,《钟山》1993年1期。
    ②陈晓明:《无边的挑战?导言》,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页。
    ①毕巧林:《早产的实验——后现代批评》,中国论文下载中心,第1页,2006年1月19日。
    
    ①陈晓明:《无边的挑战?导言》,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4——31页。
    ②陈晓明:《无边的挑战?导言》,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04页。
    ③王岳川:《九十年代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批评》,《作家》1995年8期。
    ④毕巧林:《早产的实验——后现代批评》,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6年1月19日。
    
    ①谭桂林:《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定位与质疑》,《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4期。
    ②陈晓明:《文本的审美结构·自序》,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③陈晓明:《论德里达的“补充”概念》,《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1期。
    ①孙绍振:《见证中国当代文学话语变革——序陈晓明〈解构与文学的现代性〉》,《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1期。
    ②孙绍振:《见证中国当代文学话语变革——序陈晓明〈解构与文学的现代性〉》,《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1期。
    ③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①孙绍振:《见证中国当代文学话语变革——序陈晓明〈解构与文学的现代性〉》,《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1期。
    ②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1993年版,第2页。
    ③孟繁华:《英姿勃发的文化挑战——陈晓明和他的文学批评》,《南方文坛》1998年2期。
    ①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3-340页。
    
    ①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06页。
    ②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06页。
    ③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
    
    ①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
    ②陈晓明:《无望的叛逆:从现代主义到后——后结构主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③张景超:《一种新批评的文化品格——关于陈晓明现象》,《文艺评论》1995年2期。
    
    ①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序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0页。
    ②张颐武:《阐释“中国”的焦虑》,《二十一世纪》1995年4月,第132页。
    ③张颐武:《阐释“中国”的焦虑》,《二十一世纪》1995年4月,第133页。
    ①张颐武:《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98页。
    ②张颐武:《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3页。
    ②张颐武:《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4页。
    ③张颐武:《对“现代性”的追问——90年代文学的一种趋向》,《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4期。
    ④张颐武:《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07页——308页。
    ⑤张颐武:《“纯文学”讨论与“新文学”的终结》,《南方文坛》2004年3期;《大历史下的文学想象——新世纪文化与新世纪的文学》,《文艺争鸣》2005年2期;《新世纪文学:跨出新文学之后的思考》,《文艺争鸣》2005年4期。
    
    ①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第三世界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版,第13页。
    ②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第三世界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版,第23页。
    ③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文艺争鸣》1994年2期。
    ①谭桂林:《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定位与质疑》,《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4期。
    ②王宁、陈晓明:《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人民文学》1989年6期。
    ③王宁、陈晓明:《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人民文学》1989年6期。
    ①王宁、陈晓明:《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人民文学》1989年6期。
    ①谭桂林:《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定位与质疑》,《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4期。
    ②王岳川:《后现代知识转型与知识分子的危机》,《学术月刊》1994年2期。
    ③王岳川:《中国镜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87页。
    ④谭桂林:《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定位与质疑》,《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4期。
    ①贺桂梅:《批评的增长与危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73页。
    ②李万武:《看文坛后现代批评策略》,《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2期。
    ③李万武:《看文坛后现代批评策略》,《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2期。
    ④转引自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7页。
    ⑤李万武:《看文坛后现代批评策略》,《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2期。
    ⑥李万武:《看文坛后现代批评策略》,《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2期。
    ①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04页。
    ②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04页。
    ①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
    ②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
    ③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46页。
    ④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46页。
    
    
    ①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66页。
    ②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66页。
    ③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99页。
    ④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00页。
    ⑤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页。
    
    ①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89页。
    ②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89页。
    ③毕巧林:《早产的实验——后现代批评》,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6年1月19日。
    ④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89页。
    ①毕巧林:《早产的实验——后现代批评》,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6年1月19日。
    ②王岳川:《中国镜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③王岳川:《中国镜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94页。
    
    ①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55页。
    ②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
    ③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57页。
    ④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57页。
    ⑤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1993年第295、55页。
    
    ①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1993年第295、55页。
    ②张颐武:《后新时期小说:转型时刻的表证》,《生存游戏的水圈》,北大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204页。
    ③程文超:《意义的诱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①李万武:《看文坛后现代批评策略》,《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2期。
    ②李万武:《看文坛后现代批评策略》,《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2期。
    ③刑建昌:《文学批评中的后现代话语》,《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3期。
    
    ①王宁:《“后新时期”:一种理论描述》,《花城》1995年3期。
    ②王宁:《“后新时期”:一种理论描述》,《花城》1995年3期。
    ③王宁:《后新时期与后现代》,《文学自由谈》1994年3期。
    ④张颐武:《后现代性与“后新时期”》,《文艺研究》1993年1期。
    ⑤张颐武:《后新时期文学:新的文化空间》《文艺争鸣》1992年6期。
    ①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2期。
    ②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2期。
    ③张颐武:《新时期小说与“现代性”》,《文学评论》1995年5期。
    ④张颐武:《新时期小说与“现代性”》,《文学评论》1999年5期。
    ⑤张颐武:《新时期小说与“现代性”》,《文学评论》1999年5期。
    ⑥张颐武:《新时期小说与“现代性”》,《文学评论》1999年5期。
    ⑦张颐武:《对“现代性”的追问——90年代文学的一个趋向》,《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4期。
    ①张颐武:《对“现代性”的追问——90年代文学的一个趋向》,《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4期。
    ②张颐武:《后新时期文化:挑战与机遇》,《战略与管理》1994年1期。
    ③张颐武:《后现代性与“后新时期”》,《文艺研究》1993年1期。
    ④谢冕、张颐武:《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第一章:《后新时期”与文化转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⑤张颐武:《反寓言/新状态:后新时期文学新趋势》,《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4期
    ①王宁:《“后新时期”:一种理论描述》,《花城》1995年3期。
    ②张颐武:《新时期小说与“现代性”》,《文学评论》1995年5期。
    ③赵黎波:《新时期文学批评中启蒙话语研究》,博士论文。
    ④张颐武:《“现代性”的终结: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战略与管理》1994年3期。
    ⑤张颐武:《对“现代性”的追问——90年代文学的一个趋向》,《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4期。
    ①贺桂梅:《批评的增长与危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页。
    ②徐贲:《从“后新时期”概念谈文学讨论的历史意识》,《文学评论》1996年5期。
    ③洪子诚:《〈九十年代文学书系〉总序》,《九十年代文学书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①戴锦华:《突围表演——九十年代文化描述之一》,《钟山》1994年5期。
    ②戴锦华:《就赎与消费——九十年代文化描述之二》,《钟山》1994年2期。
    ③戴锦华:《奇遇与突围:九十年代女性文化与女性写作》,《九十年代文学书系·女性小说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①2003年以来,张颐武的很多文章都体现了上述观点,如《“纯文学”的讨论与“新文学”的终结》、《大历史下的文学想象——新世纪文化与新世纪文学》、《新世纪文学:跨出新文学之后的思考》。
    ②张颐武:《新世纪文化的电视文化表征》,《文艺研究》2003年3期。
    ③张颐武:《新世纪文学:跨出新文学之后的思考》,《文艺争鸣》2005年4期。
    ④张颐武:《大历史下的文学想象》,《文艺争鸣》2005年2期。
    ①张颐武:《“纯文学”的讨论与“新文学”的终结》,《南方文坛》2004年3期。
    ②张颐武:《“纯文学”的讨论与“新文学”的终结》,《南方文坛》2004年3期。
    ③张颐武:《“纯文学”的讨论与“新文学”的终结》,《南方文坛》2004年3期。
    ④张颐武:《“纯文学”的讨论与“新文学”的终结》,《南方文坛》2004年3期。
    ①张颐武:《现实的转变和中国想象的重组》,《文艺争鸣》2004年4期。
    ②张颐武:《“纯文学”的讨论与“新文学”的终结》,《南方文坛》2004年3期。
    ③张颐武:《被“转换”和被“替代”的新文学》,《文学自由谈》2004年4期。
    ④张颐武:《“纯文学”的讨论与“新文学”的终结》,《南方文坛》2004年3期。
    ⑤张颐武:《“纯文学”的讨论与“新文学”的终结》,《南方文坛》2004年3期。
    ⑥张颐武:《“纯文学”的讨论与“新文学”的终结》,《南方文坛》2004年3期。
    ①赵黎波:《新时期文学批评启蒙话语研究》,博士论文。
    ②丁帆:《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文化选择》《重回“五四”起跑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5——61页。
    ③丁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同步渗透中的文学》,《文学评论》2001年3期。
    ④丁帆:《20世纪后半叶中国文学研究的价值立场》见《《重回“五四”起跑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⑤单世联:《迟到的光——当代启蒙极其面临的问题》,《东方艺术》1999年1期。
    ①李慎之:《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书屋》1999年6期。
    ②徐友渔:《对启蒙的消解和捍卫》,《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1期。
    ①张景超:《一种新批评的文化品格——关于陈晓明现象》,《文艺评论》1995年2期。
    ①张景超:《一种新批评的文化品格——关于陈晓明现象》,《文艺评论》1995年2期。
    ②张颐武:《孤独的英雄:十年后再说张艺谋》,《电影艺术》2003年4期。
    ③张颐武:《孤独的英雄:十年后再说张艺谋》,《电影艺术》2003年4期。
    ④张颐武:《孤独的英雄:十年后再说张艺谋》,《电影艺术》2003年4期。
    ⑤张颐武:《“分裂”与“转移”——中国“后新时期”文化转型的现实图景》,《东方》1994年1期。
    
    ①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博士论文。
    ②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36页。
    ③王一川:《现代性文学:中国文学的新传统——兼谈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学研究》,《文学评论》1998年2期。
    
    ①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前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②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前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③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前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④洪子诚:《“问题的批评”》,《北京文学》1997年5期。
    ⑤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博士论文。
    ①陈晓明:《经典的焦虑与建构审美霸权》,《山花》2002年9期。
    ②何锐:《批评的趋势》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③张颐武:《家族:疲惫而狂躁的挣扎》,《文学自由谈》1996年1期。
    ④张颐武:《张承志神话:后新时期人间喜剧》,《文学自由谈》1995年2期。
    ⑤张颐武:《选择的挑战——当下批评理论发展的两种趋向》,《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5期。
    ⑥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博士论文。
    ①张颐武:《人文精神:一种文化冒险主义》,《光明日报》1995年7月5日。
    ①王岳川:《90年代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批评”》,《作家》1995年8期。
    
    ①苏勇:《后殖民批评形态研究》硕士论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②陈厚诚:《后殖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6期。
    ①《学界争说赛义德》,《文汇读书周报》1994年5月21日。
    ①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6页。
    
    ①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76页、181页。
    ②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认同》麦田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①丰林:《后殖民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响》,《外国文学》1998年1期;陈厚诚《后殖民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6期。
    ②王岳川:《后殖民主义播撒与当代中国思想回应》,《红岩》2001年2期。
    ①代迅:《中国后殖民批评中的民族主义潜流》,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4期。
    
    ①王宏图:《西方文化的霸权和东方的边缘性》,《上海文学》1992年2期。
    ②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12期。
    ③刘崇中:《中国学术话语中的“西方主义”》,《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4期。
    ④龚政文:《后殖民主义与当代中国文艺》,《理论与创作》1998年1期。
    
    ①张宽:《欧美人眼中的“非我族类”——从“东方主义”到“西方主义”》,《读书》1993年9期。
    ②王一川等:《边缘·中心·东方·西方》,《读书》1994年1期。
    ①张颐武:《全球性后殖民语境中的张艺谋》,《当代电影》1988年2期。
    
    ①王一川、张法、陶东风、孙津、张荣翼等:《中心·边缘·东方·西方》,《读书》1994年1期。
    ②颜纯钧:《经验复合与多元取向》,《当代电影》1995年5期。
    ③邵建:《谈后殖民理论与后殖民批评》,《文艺研究》1997年3期。
    ①杨乃乔:《后现代性、后殖民性与民族性——在世纪之交、艺术创作与批评应该追寻一种比较的视野》,《东方丛刊》1998年1期。
    ②陶东风:《当代中国的后殖民批评》,《中国学术论坛》
    
    ①邵建:《东方之误》,《文艺争鸣》1994年4期。
    ②邵建:《东方之误》,《文艺争鸣》1994年4期。
    ③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1——202页。
    
    ①陈洪、沈立岩:《也谈中国文论的“失语”与“话语重建”》,《文学评论》1997年3期。
    ②转引自朱履骅:《后殖民批评在中国》硕士论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①参见肖薇、支宇:《从“知识学”高度再论中国文论的“失语”与“重建”——兼及所谓“后殖民主义”批评论者》,《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6期。
    ②支宇:《对近年关于“失语症”讨论的再讨论》,《中外文化与文论》第8辑。
    ③夏中义:《假说与失语》,《文艺理论与研究》1994年5期。
    ①董学文:《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思考》《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
    ②高楠:《中国文艺学的转换之根及其话语现实》,《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1期。
    ③张法:《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页。
    ④陶东风:《解构本真性的幻觉与迷误》,《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1年11期。
    ⑤陶东风:《关于中国文论“失语”与“重建”问题的再思考》,《云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①陶东风:《关于中国文论“失语”与“重建”问题的再思考》,《云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②张少康:《走历史发展必由之路——论以古代文论为母体建设当代文艺学》,《文学评论》1997年2期。
    ③陈良运:《当代文论建设中的古代文论》,《文学评论》2000年2期。
    
    ①张颐武:《叙事的觉醒》,《上海文学》1990年5期。
    ②张颐武:《第三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学》,《文艺争鸣》1990年1期。
    ③张颐武:《第三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学》,《文艺争鸣》1990年1期。
    ④张颐武:《第三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学》,《文艺争鸣》1990年1期。
    ①张颐武:《叙事的觉醒》,《上海文学》1990年5期。
    ②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第三世界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版,第103页。
    ③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第三世界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版,第117页。
    ①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第三世界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版,第128页。
    ②张颐武:《第三世界文化:新的起点》,《读书》1990年6期。
    ③张颐武:《第三世界文化:新的起点》,《读书》1990年6期。
    ④张颐武:《第三世界文化:新的起点》,《读书》1990年6期。
    ⑤张颐武:《第三世界文化:新的起点》,《读书》1990年6期。
    
    ①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第三世界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版。
    ②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2页。
    ③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2页。
    ①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文艺争鸣》1994年2期。
    ②张宽、黔军和潘少梅:《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读书》1993年9期;陈晓明、张颐武、戴锦华和朱维:《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钟山》1994年1期;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文艺争鸣》1994年2期。
    ③张颐武:《梦想的时刻:回返与超越》,《文艺争鸣》1991年5期。
    ④肖君和:《中华民族大众文艺论纲》,《文艺争鸣》1991年6期。
    ⑤王一川、张法:《杂语共生与汉语走向——当前汉语言文化批判》,《文艺争鸣》1994年4期。
    ⑥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文艺争鸣》1994年2期。
    ⑦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⑧张颐武:《“现代性”的终结: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战略与管理》1994年3期。
    ①邵建:《东方之误》,《文艺争鸣》1994年4期。
    ②汪晖:《韦伯与中国现代性问题》,《学人》第6辑。
    ③陶东风:《“后”学与民族主义的融构——中国后殖民批评中一个值得警惕的倾向》,《河北学刊》1999年6期。
    ①汤拥华:《评当下思想界有关“中国现代性”的三种思路》,《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3期。
    ②邵建:《世纪末的文化偏执——一个关于现代性、中华性的讨论》,《文艺争鸣》1995年1期。
    ③陈伟军:《盲视与洞见——中国后现代批评的回顾与反思》,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续编)文学卷。
    ④转引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①乐黛云编:《解构本真性的幻觉与神话》,《跨文化对话》,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②陶东风:《“后”学与民族主义的融构——中国后殖民批评中一个值得警惕的倾向》,《河北学刊》19999年6期。
    ③张颐武:《第三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学》,《文艺争鸣》1990年1期。
    ①陶东风:《告别花拳绣腿——立足中国现实》,《文艺争鸣》2007年1期。
    ②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第三世界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③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第三世界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④张颐武:《第三世界文化:新的起点》,《读书》1990年6期。
    ①张颐武:《第三世界文化:新的起点》,《读书》1990年6期。
    ①张宽:《欧美人眼中的“非我族类”——从“东方主义”到“西方主义”》,《读书》1993年9期。
    ②张宽:《欧美人眼中的“非我族类”——从“东方主义”到“西方主义”》,《读书》1993年9期。
    ③钱俊:《谈赛义德谈文化》,《读书》2003年9期。
    ④钱俊:《谈赛义德谈文化》,《读书》2003年9期。
    ①张宽:《文化新殖民的可能》,《天涯》1996年2期。
    ②张颐武:《“现代性”的终结: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战略与管理》1994年3期。
    ③张法、张颐武、王一川合著《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2期。
    ①张法、张颐武、王一川合著《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2期,集中阐述了这一观点,引文均出自此文。
    ②张法、张颐武、王一川合著《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2期。
    ①陶东风:《当代中国的后殖民批评》,中国学术论坛。
    ②刘禾:《一个现代性神话的由来:国民性话语质疑》,《跨语际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75——103页。
    ③刘禾:《一个现代性神话的由来:国民性话语质疑》,《跨语际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2版,第75页。
    ④刘禾:《一个现代性神话的由来:国民性话语质疑》,《跨语际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2版,第75页。
    ①陶东风:《“国民性神话”的神话》,《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5期。
    ②刘禾:《跨语际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77页。
    ③《支那人的气质》的日文版出版于1896年
    ④陶东风:《“国民性神话”的神话》,《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5期。
    ①陶东风:《“国民性神话”的神话》,《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5期。
    ②《中国人的素质》秦悦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26页。
    ③《中国人的素质》秦悦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290页。
    ④《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页。
    ①陶东风:《告别花拳绣腿——立足中国现实》,《文艺争鸣》2007年1期。
    ①徐友渔:《“后主义”与启蒙》,《天涯》1998年6期。
    ②代迅:《后殖民批评与民族主义潜流——以中国形象为例》,《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4期。
    ①赵勇:《重建当代文论话语的基点在哪里——兼与曹顺庆等先生商榷》,《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3期。
    
    ①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2页。
    ②刘俐俐:《“后殖民主义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策略”问题笔谈》,《南开学报》,2001年3期。
    ①张炯:《关于当前文艺思潮的若干浅见》,中国艺术报,2003年8月29日。
    ①韩加明:《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兴起》,《青年思想家》1989年1期。
    ②杨正润:《文学研究的重新历史化——从新历史主义看当代西方文艺学的重大变革》,《文艺报》1989年3月4日,3月11日。
    ①杨正润:《主体的定位与协和功能——评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基础》,《文艺理论与批评》1994年1期。
    ②杨正润:《文学“颠覆”和“抑止”——新历史主义的文学功能和艺术形态轮述评》,《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3期。
    ③王一川:《后结构历史主义诗学——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述评》,《文艺研究》,1993年3期。
    ④陆扬:《关于新历史主义批评》,徐贲:《新历史主义批评和文艺复兴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1994年1期。
    ⑤毛崇杰:《论新历史主义——西方80年代崛起的新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批判》,《读书》1994年9期。
    ⑥张宽:《后现代小时尚——关于新历史主义的笔记》,《读书》1994年9期。
    ①唐欣:《甘肃社会科学》,《文化批评:新的可能性》1999年1期。
    ②唐欣:《甘肃社会科学》,《文化批评:新的可能性》1999年1期。
    ①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9页。
    ①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9页。
    ②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0页。
    ③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1页。
    ①美J·L牛顿:《女权主义和“新历史主义”》,《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12期。
    ①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博士论文2004年。
    ②洪子诚:《文本缝隙与历史深处》,《中华读书报》2000年6月14日。
    ③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7页。
    ④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2页。
    ⑤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1页。
    ①赵黎波:《先锋历史小说的历史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1期。
    ②赵黎波:《先锋历史小说的历史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1期。
    ③肖朵朵:《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人性书写与影像呈现》,《电影文学》2007年1期。
    ④肖朵朵:《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人性书写与影像呈现》,《电影文学》2007年1期。
    ⑤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1页
    
    ①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1页。
    ②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7页。
    
    ①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页。
    ②赵黎波:《先锋历史小说的历史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1期。
    
    ①刘忠:《无望的救赎与皈依》,《文艺评论》2001年4期。
    ②赵黎波:《先锋历史小说的历史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1期。
    ①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前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②韩毓海:《几度风雨海上话——新感觉派小说的败北与我们的今天》和《“民间社会叙事”的失败与张爱玲小说的意识形态性》《人文杂志》1996年3期,《上海文学》1995年5期。
    
    ①韩毓海:《几度风雨海上花——新感觉派小说的败北与我们的今天》,《上海文学》1995年5期。
    ②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页。
    ①王岳川:《中国镜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页。
    ①洪子诚:《关于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概说》香港青文出版社2000版,第21页。
    ②李杨:《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文学评论》2002年3期。
    ③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①李杨:《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文学评论》2002年3期。
    ②旷新年:《文学存在的权力与制度》,《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6期。
    ①王光东:《陈思和学术思想的意义》,《文艺争鸣》1997年7期。
    ①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2页。
    ②曾耀农和童叶富合写:《新历史主义在电影中的一次有益探索——评张艺谋影片〈英雄〉》,《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1期。
    
    ①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5页。
    ②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8页。
    ①鲁晓丽、王恒:《新历史主义电影的精神指向》,《现代语文》2006年12期。
    ①鲁晓丽、王恒:《新历史主义电影的精神指向》,《现代语文》2006年12期。
    ②鲁晓丽、王恒:《新历史主义电影的精神指向》,《现代语文》2006年12期。
    ③鲁晓丽、王恒:《新历史主义电影的精神指向》,《现代语文》2006年12期。
    ④曾耀农:《新时期影视中的新历史主义》,《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2期。
    ①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页。
    ②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0页。
    ③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0页。
    
    ①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5页。
    ②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0页。
    
    ①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3页。
    ②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4页。
    ①甘阳:《中国自由左派的由来》,见《思潮:中国的“新左派”及其影响》,公羊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②刘继明:《新左翼文学与当下思想境况》,《黄河文学》2007年3期。
    ③萧功秦:《新左派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的分化》,“世纪中国”网(http:://www.cc.org.cn)2002年1月25日。
    ④参见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①任剑涛:《解读“新左派”》,《知识分子立场》,《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页。
    ②徐友渔:《当代中国社会思想: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11期。
    ③甘阳:《中国自由左派的由来》,见“思想的境界”网(http://sixiang.com)。
    ④萧功秦:《新左派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分化》,“中国经济与社会观察”网(http//:www.dn_jun.com.cn)。
    ⑤徐友渔:《“新左”站着说话不腰疼》,《南方周末》2006年5月25日。
    ⑥任剑涛:《解读新左派》,《知识分子立场》,《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191页。
    
    ①参见赵黎波:《新时期文学批评启蒙话语研究》,博士论文。
    ②公羊编:《思潮:中国“新左派”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③公羊编:《思潮:中国“新左派”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4页。
    ①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②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
    ①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90页。
    ②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97页。
    ①赵黎波:《新时期文学批评启蒙话语研究》,博士论文。
    ②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③徐友渔:《当代中国社会思想: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11期。
    
    ①徐友渔:《“后主义”与启蒙》,《天涯》1998年6期。
    ②徐友渔:《“后主义”与启蒙》,《天涯》1998年6期。
    ③颜敏:《底层文学叙事的理论透视》,《文艺报》2006年10月12日。
    ④赵黎波:《新时期启蒙话语研究》,博士论文。
    ①赵黎波:《新时期启蒙话语研究》,博士论文。
    ②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3页。
    ③旷新年:《在亚洲的天空下思想》,《天涯》1999年3期。
    ④崔之元:《发挥文革中的合理因素》,《亚洲周刊》1996年5月26日,第47页。
    ⑤姚新勇、王世诚:《虚拟的“路线斗争”——关于“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思考》,《文艺争鸣》2000年1期。
    ①萧功秦:《“新左派”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世纪中国”网(hrrp://www,cc.org.cn),2002年1月25日。
    ②吴稼祥:《新左派,借尸还魂》,“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clies.com),2004年1月9日。
    ③任剑涛:《解读“新左派”》,《知识分子立场》,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01页。
    ④姚新勇、王世诚:《虚拟的“路线斗争”——关于“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思考》,《文艺争鸣》2000年1期。
    ①李杨:《重返八十年代:为何重返以及如何重返——就“八十年代文学研究”接收人大研究生访谈》,《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1期。
    ①汪晖:见《汪晖自选集》中有关五四启蒙的论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6一340页。
    ②李杨:《“好的文学”与“何种文学”、“谁的文学”》,《南方文坛》2003年1期。
    ③旷新年:《“重新文学史”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南方文坛》2003年1期。
    
    ①李杨:《“救亡”压倒“启蒙”?——对八十年代一种历史“元叙事”的解构分析》,《书屋》2002年5期。
    ②李杨:《没有“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何来“新时期文学”?》,《文学评论》2001年2期。
    
    ①李杨:《没有“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何来“新时期文学”?》,《文学评论》2001年2期。
    ②李杨:《没有“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何来“新时期文学”?》,《文学评论》2001年2期。
    
    ①李杨:《为什么关注文学史——从〈问题与方法〉谈当代“文学史转向”》,《南方文坛》2003年6期。
    ②旷新年:《“当代文学”的建构与崩溃》,《读书》2006年5月。
    ①旷新年:《“当代文学”的建构和崩溃》,《读书》2006年5期。
    ②旷新年:《“重写文学史“的终结和现代文学研究转型》,《南方文坛》2003年1期。
    ③旷新年:《人民文学:未完成的历史建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6期。
    ④旷新年:《人民文学:未完成的历史建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6期。
    
    ①旷新年:《“重写文学史“的终结和现代文学研究转型》,《南方文坛》2003年1期。
    ②刘晗:《反现代性与文化保守主义的学术话语》,《吉首大学学报》2007年1期。
    
    ①旷新年:《“重写文学史“的终结和现代文学研究转型》,《南方文坛》2003年1期。
    ②旷新年:《文学存在的权力和制度》,《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6期。
    ①李杨:《当代文学史写作原则、方法与可能性——从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谈起》,《文学评论》2000年3期。
    ②赵黎波:《新时期文学批评启蒙话语研究》,博士论文。
    ③赵黎波:《新时期文学批评启蒙话语研究》,博士论文。
    ④李杨、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文学评论》2002年3期。
    ①李杨: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文学评论》2002年3期。
    ②李杨:《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两种读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1期。
    ③李杨: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文学评论》2002年3期。
    ④赵黎波:《新时期启蒙话语研究》,博士论文。
    
    ①董健、丁帆、王彬彬:《我们应该怎样重写文学史》,《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1期。
    ②刘晗:《反现代性与文化保守主义的学术话语》,《吉首大学学报》2007年1期。
    
    ①陈思和:《笔走龙蛇》,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年版,第页。
    ②蔡翔:《两个“三十年”》,《天涯》2006年2期,第60——61页。
    
    ①蔡翔:《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天涯》2004年3期。
    ②刘小新:《近期文论中的底层论述述略》,《福建论坛》2006年2期。
    ③王晓明:《对现实伸出尖锐的笔》,《上海文学》2006年1期。
    
    ①季雅姬:《“底层叙事”言说的理路与歧途》,《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6期。
    ②李云雷:《如何扬弃“纯文学”与“左翼文学”?》,《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5期。
    
    ①曹征路:《“纯文学“向上了吗?》,《文艺争鸣》2006年1期。
    ②李杨:《“好的文学”与“何种文学”、“谁的文学”》,《南方文坛》2003年1期。
    
    ①李杨:《“好的文学”与“何种文学”、“谁的文学”》,《南方文坛》2003年1期。
    ②旷新年:《“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南方文坛》2003年1期。
    ③李杨:《“好的文学”与“何种文学”、“谁的文学”》,《南方文坛》2003年1期。
    
    ①蔡翔、刘旭:《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天涯2004年2期。
    ②刘旭:《底层能否摆脱被表述的命运》,《天涯》2004年2期。
    ③刘旭:《底层能否摆脱被表述的命运》,《天涯》2004年2期。
    ④蔡翔、刘旭:《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天涯2004年2期。
    ⑤王晓华《当代文学如何表述底层?——从底层写作的立场之争说起》《文艺争鸣》2006年第4期
    ⑥南帆《底层:表述与被表述》《福建论坛》2006年第2期
    
    ①刘旭:《底层能否摆脱被表述的命运》,《天涯》2004年2期。
    
    ①刘旭:《底层能否摆脱被表述的命运》,《天涯》2004年2期。
    ②刘继明:《我们怎样叙述底层》,《天涯》2005年5期。
    ③赵黎波:《新时期文学批评中的启蒙话语研究》博士论文。
    
    ①刘旭:《底层能否摆脱被表述的命运》,《天涯》2004年2期。
    ②毛丹武语见南帆等:《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上海文学》2005年11期。
    ③赵黎波:《新时期文学批评中的启蒙话语研究》博士论文。
    ④吴亮:《底层手稿》,《上海文学》2006年1期。
    ⑤旷新年:《“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南方文坛》2003年1期。
    ①颜敏:《低层文学叙事的理论透视》》,《文艺报》2006年10月12日。
    ②刘继明、旷新年:《“新左翼文学”与当下思想状况》,《黄河文学》2007年3期。
    ③季雅姬:《“底层叙事”言说的理路与歧途》,《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6期。
    ④赵园、钱理群、洪子诚:《20世纪40——70年代文学研究:问题与方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2期。
    ⑤钱理群:《20年来思想界的重大失误,就是没有认真清理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思潮》(http//www.eduww.com/dispbbs.asp?board_id=2559)
    
    ①参见《〈那儿〉讨论综述》
    ②旷新年:《〈那儿》:工人阶级的伤痕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2期。
    ①韩毓海:《狂飙为我从天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2期。
    ②参见《2004年最佳小说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③王晓明:《泡沫底下的越界之路》,《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6期。
    ④孟繁华:《中国的“文学第三世界”———新世纪文学读记》,《文艺争鸣》2005年3期。
    
    ①孟繁华:《中国的“文学第三世界”———新世纪文学读记》,《文艺争鸣》2005年3期。
    ②孟繁华:《左翼文学在当下的命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1期。
    
    ①李云雷:《如何扬弃“纯文学”与“左翼文学”?》,《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5期。
    ②钱理群:《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序,http//www.eduww.com/bbs/dispbbsasp boarded=10933
    ③戴锦华:《重写红色经典》,《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558——559页。
    
    ①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②参阅赵黎波:《新时期文学批评启蒙话语研究》,博士论文。
    
    ①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八章。
    ②刘旭:《高晓声的小说及其“国民性话语”——兼谈当代文学史写作》,《文学评论》2008年3期。
    ③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①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②赵黎波:《新时期文学批评启蒙话语研究》,博士论文。
    ③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160页。
    ④赵黎波:《新时期文学批评启蒙话语研究》,博士论文。
    ⑤赵黎波:《新时期文学批评启蒙话语研究》,博士论文。
    ⑥刘波:《有关“底层书写”的几个问题》,《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4期。
    
    ①刘继明:《我们怎样叙述底层》,《天涯》2005年5期。
    ②刘波:《有关“底层书写”的几个问题》,《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4期。
    ③刘旭:《底层与精英主义讨论》,《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2期。
    
    ①张韧:《从新写实走进底层文学》,《文艺争鸣》2004年3期。
    ②王晓华:《当代文学如何表述底层?——从底层写作的立场之争说起》,文艺争鸣2006年4期。
    ③张清华:《“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诗歌伦理》,《文艺争鸣》2005年3期。
    ④王晓华:《当代文学如何表述底层?——从底层写作的立场之争说起》,《文艺争鸣》2006年4期。
    ⑤王晓华:《当代文学如何表述底层?——从底层写作的立场之争说起》,《文艺争鸣》2006年4期。
    ⑥王晓华:《当代文学如何表述底层?——从底层写作的立场之争说起》,《文艺争鸣》2006年4期。
    ⑦孙郁:《写作的姿态》,《文艺研究》,2005年2期。
    
    ①旷新年:《沉默的声音》,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版,179页。
    ②许维贤:《谁说话了?——论〈那儿〉的书写面向及其窘境》,《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期。
    ③许维贤:《谁说话了?——论〈那儿〉的书写面向及其窘境》,《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期。
    ④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209页。
    
    ①吕正毅、旷新年:《〈那儿〉和工人阶级的伤痕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2期。
    ②刁斗:《中国经验:以“欲望叙事”和“底层表述”威力》,《鸭绿江》2006年2期。
    ①徐坤:《女性写作:断裂与接合》,《作家》1996年7期。
    
    ①王逢振:《既非妖女、亦非天使——略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1期。
    ②康正果:《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述评》,《文学评论》1987年1期。
    ③王岳川:《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女权主义批评》,《学习与探索》1993年1期。
    
    ①林树明《新时期文学批评模式研究》,《上海文论》1992年第4期。
    ②林树明:《新时期文学批评模式研究》,《上海文论》1992年4期。
    ①顿淑兰:《九十年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6期。
    ①孟繁华、杨匡汉合著:《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5页。
    
    ①徐艳蕊:《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二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页。
    ②戴锦华:《陈染:个人和女性的书写》,《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3期。
    
    ①戴锦华:《个人和女性的书写》,《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3期。
    ②戴锦华:《个人和女性的书写》,《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3期。
    ③戴锦华:《个人和女性的书写》,《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3期。
    ①贺桂梅:《个体的生存经验和写作——陈染创作特点评析》,《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3期。
    ②荒林:《林白小说:女性欲望的叙事》,《漳州师范学报》1996年3期。
    
    ①徐坤:《双调夜行船》,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②菜世连:《女权、躯体写作与私人空间——女性写作的旨趣悖谬》,《山东师大学报》1998年6期。
    
    ①菜世连:《女权、躯体写作与私人空间——女性写作的旨趣悖谬》,《山东师大学报》1998年6期。
    ②邓晓芒:《当代女性文学的误置——〈一个人的战争〉和〈私人生活评析〉》,《开放时代》1999年3期。
    ③邓晓芒:《当代女性文学的误置——〈一个人的战争〉和〈私人生活评析〉》,《开放时代》1999年3期。
    ④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6页。
    
    ①王宇:《男性文本女性主义批评不该忘却的话语场地》,《文艺评论》2003年2期。
    ②徐坤:《双调夜行船》,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版,第184——185页。
    ③王宇:《男性文本女性主义批评不该忘却的话语场地》,《文艺评论》2003年2期。
    ④陈虹:《中国当代文学:女性主义·女性写作·女性本文》,《文艺评论》1995年4期。
    
    ①荒林:《两性对话:中国女性文学十五年》,《文艺争鸣》1997年5期。
    ②戴锦华:《奇遇与突围——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文学评论》1996年5期。
    
    ①戴锦华:《奇遇与突围——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文学评论》1996年5期。
    ②戴锦华:《奇遇与突围——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文学评论》1996年5期。
    ③戴锦华:《奇遇与突围——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文学评论》1996年5期。
    ④戴锦华:《奇遇与突围——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文学评论》1996年5期。
    ①任一鸣:《台湾女性文学的现代衍进》、《香港女性文学概观》,《新疆大学学报》1996年1期,《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4期。
    ②肖菡:《徘徊在这颗文明大树之下——海峡两岸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比较考察》,《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6期。
    ③樊洛平:《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1期。
    ①陈惠芬:《神话的窥破》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页至112页。
    ②黎慧:《个人·性别·种族:90年代女性写作》,《上海文化》1996年2期。
    ③李小江:《背负着传统的反抗——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的权利要求》,《浙江学刊》1996年3期。
    ①易光:《非女权主义文学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当代文坛》1995年5期。
    
    ①唐云:《飞翔的女性神话——读林白的长篇小说〈汁液·一个人的战争〉》,《小说评论》,1995年3期。
    ②宋晓萍:《女性情谊:空缺或叙事抑制》,《文艺评论》1996年3期。
    ③钟玖英:《女性之喻的文化阐释》,《修辞学习》1997年5期。
    ④凌逾:《“美杜莎”与阴性书写》,《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3期。
    ①陈骏涛:《关于当代中国大陆三代女批评家的笔记》,《东南学术》2003年1期。
    ①参见第1辑前言
    ②屈雅君:《新时期文学批评模式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49页。
    ③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历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④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历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①谭湘、荒林主编:《花雨?飞鸟卷》,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60页。
    ②陈志红:《反抗与困境——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暨南学报》2005年1期。
    ③陈志红:《反抗与困境——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暨南学报》2005年1期。
    ①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王蒙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4页。
    ①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王蒙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37页。
    ②徐艳蕊:《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二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3页。
    
    ①陈骏涛:《夏娃言说——近年几部女性文学理论批评著作评说》,《南方文坛》2004年5期。
    ②王绯:《女性文学与商品市场》,《百花洲》2001年3期。
    ①陈骏涛:《夏娃言说——近年几部女性文学理论批评著作评说》,《南方文坛》2004年5期。
    ②崔卫平:《我的种种自相矛盾的观点和不重要的立场》,《南方文坛》1998年第2期。
    
    ①崔卫平:《我的种种自相矛盾的观点和不重要的立场》,《南方文坛》1998年第2期。
    ②崔卫平:《我的种种自相矛盾的观点和不重要的立场》,《南方文坛》1998年第2期。
    ①刘思谦:《女性,妇女,女性主义,女性文学批评》,《南方文坛》总63期。
    ②崔卫平:《我的种种自相矛盾的观点和不重要的立场》,《南方文坛》1998年2期。
    ③崔卫平:《我是女性,但不主义》,《文艺争鸣》1998年6期。
    ④崔卫平:《我的种种自相矛盾的观点和不重要的立场》,《南方文坛》1998年2期。
    
    ①乔以钢:《关于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的思考》,《南开学报》1999年2期。
    ②屈雅君:《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学术月刊》1999年5期。
    ③周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3期。
    ①陈志红:《他人的酒杯——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阅读札记》,《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2期。
    ②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①参见王金玲:《后现代主义:中国大陆女性主义面临挑战与颠覆》,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①赵勇:《怀疑与追问:中国的女性主义能否成为可能》,《文艺争鸣》1997年5期。
    1.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艾柯:《悠游小说林》,三联书店2005年版。
    3.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4.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5.R·韦勒克:《二十世纪文学批评主潮》,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6.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7.詹明信:(即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三联书店1997版。
    8.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1992年版。
    9.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0.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1.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12.马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3.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4.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5.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20.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1.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信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23.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
    24.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汪晖:《旧影与新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6.袁伟时:《中国现代思想散论》,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7.朱学勤:《思想史上的失踪者》,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
    28.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9.洪子诚:《〈九十年代文学书系〉总序》,《九十年代文学书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30.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32.洪子诚:《文学与历史叙述》,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陈思和:《笔走龙蛇》,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年版。
    34.陈思和:《谈虎谈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5.陈思和、周立民主编:《新世纪编年文选:文学批评》,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36.陈思和、张新颖、王光东主编:《无名时代的文学批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7.王晓明:《潜流与漩涡: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的创作心理障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38.王晓明:《王晓明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9.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40.王晓明:《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1.南帆:《隐蔽的成规》,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2.南帆:《理论的紧张》,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43.南帆:《文本生产与意识形态》,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4.南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45.李新宇:《走过荒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46.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
    47.孟繁华、杨匡汉合著:《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8.王岳川:《中国镜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49.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0.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1.丁帆、王世诚:《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2.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前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3.金元浦、陶东风:《阐释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年版。
    54.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5.陶东风:《后殖民主义》,台北扬智文化事业公司2000年版。
    56.韩毓海:《锁链上的花环:启蒙主义文学在中国》,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57.韩毓海:《从“红玫瑰”到“红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58.乐黛云编:《跨文化对话》,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59.蓝棣之、李复威主编:《寻找的时代:新潮批评选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0.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61.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2.张清华:《火焰或灰烬——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启蒙主义》,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63.张光芒:《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64.夏中义:《新潮学案》,三联书店1996年版。
    65.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66.戴锦华:《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67.戴锦华:《世纪之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8.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9.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70.陈晓明:《无边的挑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1.陈晓明:《移动的边界:多元文化与欲望表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2.陈晓明:《后现代的间隙》,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3.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4.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第三世界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75.张颐武:《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6.张颐武:《新新中国形象》,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77.谢冕、张颐武:《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78.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9.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0.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认同》,麦田出版社1996年版。
    81.黄曼君主编:《反思与超越: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2.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3.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84.西慧玲:《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作家批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85.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6.何锐:《批评的趋势》,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
    87.李锐:《旷日持久的煎熬》,《谁的人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88.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9.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90.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91.公羊编:《思潮:中国“新左派”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2.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3.陈志红:《反抗与困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94.林树明:《多为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95.杨莉馨:《异域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6.徐艳蕊:《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二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7.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98.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99.李银河:《性文化研究报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0.罗钢、刘向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1.屈雅君:《新时期文学批评模式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02.贺桂梅:《批评的增长与危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3.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4.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5.尹昌龙:《重返自身的文学:当代中国文学思潮中的话语类型考察》,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6.兰爱国:《游牧与栖居——当代文学批评的文化身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7.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福柯的面孔》,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108.刘禾:《跨语际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109.鲍晶编:《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10.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11.赵毅衡:《“后学”与中国新保守主义》,《礼教下延之后》,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12.王岳川:《海外汉学家看后现代主义》,文池主编:《在北大听讲座(第三辑)——思想的魅力》,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
    113.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三联书店1997年版。
    114.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15.
    1.毕巧林:《早产的实验——后现代批评》,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徐贲:《从“后新时期”概念谈文学讨论的历史意识》,《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
    3.代迅:《中国后殖民批评中的民族主义潜流》,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4.崔之元:《发挥文革中的合理因素》,《亚洲周刊》1996年5月26日。
    5.陈厚诚:《后殖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6期
    6.《学界争说赛义德》,《文汇读书周报》,1994年5月21日。
    7.张颐武:《新时期小说与“现代性”》,《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8.陶东风:《解构本真性的幻觉与迷误》,《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1年第11期。
    9.陶东风:《关于中国文论“失语”与“重建”问题的再思考》,《云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0.陶东风:《90年代中国文艺研究——文化批判的批判》,《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11.陶东风:《文化本真性的幻觉与迷误——中国后殖民批评之我见》,《文艺报》1999年3月11号。
    12.陶东风:《80年代中国文艺学主流话语的反思》,《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2期。
    13.陶东风:《现代性反思的反思》,《东方文化》1999年第3期。
    14.王岳川:《当代文化研究中的激进与保守之维》,《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
    15.李夫生:《我国后殖民批评中的几个理论迷误》,《文艺报》1999年7月31号。
    16.陶东风:《从呼唤现代性到反思现代性——90年代现代性反思与中国文学研究》,中国学术论坛。
    17.陶东风:《“后”学与民族主义的融构——中国后殖民批评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河北学刊》1999年第6期。
    18.昌切:《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汉语文学诉求的悖论》,《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19.汪晖:《韦伯与中国现代性问题》,《学人》第6辑。
    20.汤拥华:《评当下思想界有关“中国现代性”的三种思路》,《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21.陶东风:《告别花拳绣腿——立足中国现实》,《文艺争鸣》2007年第1期。
    22.李新宇:《启蒙五题》,《齐鲁学刊》2003年第3期。
    23.赵勇:《重建当代文论话语的基点在哪里——兼与曹顺庆等先生商榷》,《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3期。
    24.张炯:《关于当前文艺思潮的若干浅见》,中国艺术报2003年8月29日。
    25.美J·L牛顿:《女权主义和“新历史主义”》,《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第12期。
    26.洪子诚:《文本缝隙与历史深处》,《中华读书报》2000年6月14日。
    27.唐欣:《文化批评:新的可能性》,《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28.张颐武:《对“现代性”的追问——90年代文学的一个趋向》,《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29.李杨:《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30.旷新年:《文学存在的权力与制度》,《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31.刘继明:《新左翼文学与当下思想境况》,《黄河文学》2007年第3期。
    32.徐友渔:《当代中国社会思想: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11期。
    33.徐友渔:《“新左”站着说话不腰疼》,《南方周末》2006年5月25日。
    34.颜敏:《底层文学叙事的理论透视》,《文艺报》2006年10月12日。
    35.姚新勇、王世称:《虚拟的“路线斗争”——关于“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思考》,《文艺争鸣》2000年第1期。
    36.李杨:《重返八十年代:为何重返以及如何重返——就“八十年代文学研究”接收人大研究生访谈》,《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1期。
    37.刘晗:《反现代性与文化保守主义的学术话语》,《吉首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8.董健、丁帆、王彬彬:《我们应该怎样重写文学史》,《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9.单世联:《迟到的光——当代启蒙及面临的问题》,《东方艺术》1999年第1期。
    40.蔡翔:《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天涯》2004年第3期。
    41.刘小新:《近期文论中的底层论述述略》,《福建论坛》2006年第2期。
    42.王晓明:《对现实伸出尖锐的笔》,《上海文学》2006年第1期。
    43.季雅姬:《“底层叙事”言说的理路与歧途》,《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44.曾军:《思想与学术在当代文化中合流——2005年人文学术热点扫描》,《学术界》2006年第1期。
    45.吴亮:《底层手稿》,《上海文学》2006年第1期。
    46.许维贤:《谁说话了?——论〈那儿〉的书写面向及其窘境》,《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47.刁斗:《中国经验:以“欲望叙事”和“底层表述”为例》,《鸭绿江》2006年第2期。
    48.吕正毅、旷新年:《〈那儿〉和工人阶级的伤痕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2期。
    49.徐坤:《女性写作:断裂与接合》,《作家》1996年第7期。
    50.林树明:《新时期文学批评模式研究》,《上海文论》1992年第4期。
    51.顿淑兰:《九十年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52.王宇:《男性文本女性主义批评不该忘却的话语场地》,《文艺评论》2003年第2期。
    53.陈骏涛:《关于当代中国大陆三代女批评家的笔记》,东南学术2003年第1期。
    54.陈骏涛:《夏娃言说——近年几部女性文学理论批评著作评说》,《南方文坛》2004年第5期。
    55.赵勇:《怀疑与追问:中国的女性主义能否成为可能》,《文艺争鸣》1997年第5期。
    56.邓晓芒:《当代女性文学的误置——〈一个人的战争〉和〈私人生活评析〉》,《开放时代》1999年第3期。
    57.戴锦华:《突围表演——九十年代文化描述之一》,《钟山》1994年第5期。
    58.戴锦华:《就赎与消费——九十年代文化描述之二》,《钟山》1994年第2期。
    59.陈晓明:《经典的焦虑与建构审美霸权》,《山花》2002年第9期。
    60.欧阳江河、陈超、唐晓渡:《对话:中国式的“后现代”理论及其他》,《山花》1995年第5期。
    61.陶东风:《中国后殖民主义批评》,《学术论坛》。
    62.王一川、张法、陶东风、孙津、张荣翼等:《中心·边缘·东方·西方》,《读书》1994年第1期。
    63.邵建:《谈后殖民理论与后殖民批评》,《文艺研究》1997年第3期。
    64.王一川:《现代性文学:中国文学的新传统——兼谈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学研究》,《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
    65.邵建:《东方之误》,《文艺争鸣》1994年第4期。
    66.肖朵朵:《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人性书写与影像呈现》,《电影文学》2007年第1期。
    67.赵黎波:《先锋历史小说的历史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68.洪子诚:《“问题的批评”》,《北京文学》1997年第5期。
    69.鲁晓丽、王恒:《新历史主义电影的精神指向》,《现代语文》2006年第12期。
    70.刘忠:《无望的救赎与皈依》,《文艺评论》2001年第4期。
    71.徐友渔:《“后主义”与启蒙》,《天涯》1998年第6期。
    72.萧功秦:《“新左派”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世纪中国”网(hrrp://www,cc.org.cn),2002年1月25日。
    73.吴稼祥:《新左派,借尸还魂》,“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clies.com),2004年1月9日。
    74.姚新勇、王世诚:《虚拟的“路线斗争”——关于“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思考》,《文艺争鸣》2000年第1期。
    75.王光明等:《文学批评的文化视野》,《南方文坛》2000年第3期。
    76.胡金岱:《论作为知识分子批评的文化批评》,《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
    77.金岱:《当代文学批评:回眸与进路一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78.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79.徐岱:《文学批评的现代化转型》,《浙江学刊》1996年第1期。
    80.杨杨:《论90年代文学批评》,《南方文坛》2000年第5期。
    81.吴义勤:《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学批评》,《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
    82.吴义勤:《在反思与诘难中前行——20世纪90年代文学批评的反思》,《山东文学》2003年第6期。
    83.钱理群:《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序,http//www.eduww.com/bbs/dispbbsasp boarded=10933。
    84.刘旭:《高晓声的小说及其“国民性话语”——兼谈当代文学史写作》,《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
    85.刘旭:《底层与精英主义讨论》,《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2期。
    86.徐肖楠:《我是底层我优先》,《文学自由谈》2007年第6期。
    87.戴锦华:《个人和女性的书写》,《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3期。
    88.张景超:《一种新批评的文化品格——关于陈晓明现象》,《文艺评论》1995年第2期。
    89.张颐武:《选择的挑战——当下批评理论发展的两种趋向》,《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90.王一川:《90年代文学和批评的“冷风景”》。《文学自由谈》1997年第3期。
    91.周保欣:《贫乏而奢侈的相对主义批评》,《文艺评论》2004年第1期。
    92.王耀辉:《为了共同拥有一片蓝天——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出发点及其实践目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93.李振声:《走出“纯批评”的樊篱》,《文汇报》1998年9月11日。
    94.蔡翔:《两个“三十年”》,《天涯》2006年第2期。
    95.贺桂梅:《个体的生存经验和写作——陈染创作特点评析》,《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3期。
    96.王岳川:《90年代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批评”》,《作家》1995年第8期。
    97.谭桂林:《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定位与质疑》,《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4期。
    98.王岳川:《九十年代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批评》,《作家》1995年第8期。
    99.张清华:《十年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回顾》,《钟山》1998年第4期。
    100.毛崇杰:《关于“新历史主义批评”之再探》,《黄河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01.孙绍振:《见证中国当代文学话语变革——序陈晓明〈解构与文学的现代性〉》,《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102.孟繁华:《英姿勃发的文化挑战——陈晓明和他的文学批评》,《南方文坛》1998年第2期。
    103.王宁、陈晓明:《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人民文学》1989年第6期。
    104.李万武;《看文坛后现代批评策略》,《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第2期。
    105.邢建昌:《文学批评中的后现代话语》,《当代文坛》1998年第1期。
    106.王世诚:《现代性的溃败》,《文艺争鸣》1999年第2期。
    107.丁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同步渗透中的文学》,《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
    108.李慎之:《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书屋》1999年第6期。
    109.徐友渔:《对启蒙的消解和捍卫》,《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1期。
    110.王岳川:《中国的“后现代”文化批评检视》,《人文杂志》1995年第5期。
    111.菜世连:《女权、躯体写作与私人空间——女性写作的旨趣悖谬》,《山东师大学报》1998年第6期。
    112.刘思谦:《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
    113.刘思谦:《女性文学:女性·妇女·女性主义·女性文学批评》,《南方文坛》1998年第2期。
    114.林树明:《世妇会的契机:90年代中期以降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15.林树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大陆的传播》,《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2期。
    116.屈雅君:《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学术月刊》1999年第5期。
    117.荒林:《林白小说:女性欲望的叙事》,《漳州师范学报》1996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