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黑格尔哲学中的外化概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外化概念是贯穿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概念。外化概念既是沟通黑格尔哲学与哲学史的一个桥梁,又是通过考察黑格尔如何解决主客统一问题来理解整个黑格尔哲学的一条途径。黑格尔的外化概念针对的是近代哲学中的主客二分模式。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确立了主客二分的思想格局,其心物二元论是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典型代表。黑格尔扬弃了斯宾诺莎的实体、康德的统觉、费希特的绝对自我和谢林的客观的主体-客体等概念,提出了作为最高统一体的绝对精神这个概念,把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放到绝对精神的自身分裂和重新统一的过程中来实现,把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视为绝对精神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一环。由统一的主体-客体自身分裂为主体和客体的辩证过程就是外化。
     黑格尔的外化概念最初是在耶拿时期的体系草稿中提出来的,在该著作中黑格尔将劳动理解为一种外化。在《精神现象学》中,外化概念成为一个核心概念。外化是绝对精神的自我分裂,是绝对精神将自身设定为对象,通过这个对象来认识自身。精神的发展过程是绝对精神不断外化并返回自身的过程,而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等就是绝对精神外化出的各个形态,即绝对精神的“现象”,最后绝对精神从外化的形态中返回自身从而完全认识了自身,这种认识就是绝对知识。
     在《哲学全书》中,外化概念已具备比较完备的形态:纯概念的自身运动最后达到的绝对理念是外化的最初内核,这是逻辑学所阐明的。最初的绝对精神还不具有实在性,因此它要将自身实体化,也就是将自身在时间和空间中实现出来,达到自身的定在,这就是外化。外化的结果是自然和历史。这是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所阐明的。自然是空间中外化了的理念,历史是时间中外化了的精神。外化的过程是绝对精神的自我展开,它对应着否定之否定的第一个否定,而否定之否定的第二个否定,就是精神从外化了的形态返回自身,就是对这个环节的外化的扬弃,即内化。从整体上来看,从逻辑到自然是外化,从自然到精神是内化。经过这个外化-内化过程,绝对精神从外化了的形态返回自身,扬弃了分裂和对立,统一了主体与客体,达到了与自身同一,这种同一是经过了中介的同一,是同一与非同一的同一。
     在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外化思想的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批判、吸收和改造了黑格尔的外化概念,创立了劳动异化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将异化作为其哲学探讨的核心课题,在文化层面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
The concept of extern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through the system of Hegel’s philosophy, not only as a bridge between Hegel’s philosophy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but also as a shortcut to understand Hegel’s philosophy by analyzing how Hegel realizes the reunification of subject and object. Hegel proposes this concept as responding to the pattern of subject-object in modern philosophy. Descartes’"I think, therefore I am" establishes the pattern of subject-object. The dualism of mind-matter is just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pattern. Hegel sublates Spinoza's substance, Kant’s apperception, Fichte’s absolute selbst and Schelling's objective subject-object, proposes absolute spirit as an absolute highest concept, and achieves the unity of subject and object through the the self-disunion and re-unification of absolute spirit, regarding the opposition of subject and object as an inevitable moment of th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bsolute spirit. The dialectical process in which the unified subject - object splits into subject and object is just externalization.
     Hegel's concept of externalization first appears in Jenaer system drafts. In this works Hegel interpretes labor as a kind of externalization.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externalization is becoming a core concept. Externalization is self-division of absolute spirit, absolute spirit sets itself as object, recognizing itself by this object. The process of spirit’developing is the process of externalization of absolute spirit and return to itself, and consciousness, self-consciousness, reason are various forms of externalization of absolute spirit, as the phenomena of absolute spirit. Finally absolute spirit returns to itself from the various forms and achieves the full understanding of itself. This understanding is just absolute knowledge.
     In the Encyclo Pedia of the Philosophical Sciences, externalization gets its relatively complete form: the self-movement of pure concept at last to the absolute idea is the core of externalization,which is proved by logic. But the absolute idea is not real, therefore it has to realize its substantiation in time and space and becomes Dasein. This process is externalization. Nature and history as the products of externalization is interpreted by philosophy of nature and philosophy of spirit. Nature is the externalized idea in space, and history is the externalized spirit in time. The process of externalization is self-expression of absolute spirit,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first negation of“negation of negation”. Spirit’s return to itself from the externalized forms is the Sublation of externalization, that is the second negation of“negation of negation”. On the whole, the process from logic to nature is externalization and the process from nature to spirit is internalization. During this process of externalization-internalization, absolute spirit achieves the identity with itself by returning to itself from externalized forms, overcoming the division and confrontation and uniting subject and object. This identity is the intermediated identity, so this identity is the identity of identity and un-identity.
     Based on Feuerbach's criticism toward Hegel’s thinking of externalization, Marx establishes the theory of alienation by critizing and reforming Hegel’s externalization concept. As the core issue of Western Marxism philosophy, new theory of alienation is developed in the cultural dimension as the development of Marx's theory of alienation.
引文
①Merleau-Ponty, Sens et non-sens, Paris: Nagel, 1948, pp. 109-110.
    ②Foucault, L' Ordre du discours. Paris: Gallimard, 1971, pp. 744-745.
    ③Martin Heidegger, Identit?t und Differenz, Pfullingen, 1957, S.21.参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22页。
    ②Alexandre Kojève, Introduction to the Reading of Hegel, ed. by Allan Bloom, trans. by James H.Nichols, Jr.,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0, p.132.
    ①Jean Hyppolite,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trans. by Cherniak and Heckman,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4, p.544.
    ②卢卡奇:《青年黑格尔》(选译),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04-106页。
    ③参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40-143页。
    ④Martin Heidegger, Identit?t und Differenz, Pfullingen, 1957, S.28-30.
    ②ebd., S.109-115.
    ③参见Charles Taylor, Hege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p.49.
    ④参见Adam Schaff, Alienation as a social phenomen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0.
    ⑤参见Dieter Wandschneider, Vittorio H?sle, Die Ent?u?erung der Idee zur Natur und ihre zeitliche Entfaltung als Geist bei Hegel, in: Hegel-Studien, Bd. 18 (1983), S. 173-199.
    ⑥参见罗伯特·皮平:《黑格尔的观念——自意识的满足》,陈虎平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
    ⑦参见Catherine Malabou, The future of Hegel: plasticity, temporality, and dialectic, trans. by Lisabeth During,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pp.91-102.
    
    ①参见吴国盛:《自然哲学的历史与现状》,《自然辩证法研究》,1990年第5期。
    ②参见培根:《新工具》,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0页。
    ①参见吴国盛:《自然哲学的复兴——一个历史的考察》,见吴国盛主编:《自然哲学》(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②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39页。
    ①参见吴国盛:《自然哲学的复兴——一个历史的考察》,见吴国盛主编:《自然哲学》(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②这里的“思想”是广义上的“思想”。笛卡尔“我思”中的“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性思维,它还包括感觉、情感、想象和意欲等,是各种“意识”活动的总称,是普遍意义上的“意识”。参见周晓亮:《自我意识、心身关系、人与机器——试论笛卡尔的心灵哲学思想》,《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年第4期。
    ③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6页。
    ②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6页。
    ①笛卡尔:《哲学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57条。
    ④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89页。
    ⑥参见Hegel: S?mtliche Werke, Band 19, Vorlesungenüber di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hrsg. von Hermann Glockner, Stuttgart, 1959, S,123.
    ①Hegel: S?mtliche Werke, Band 19, Vorlesungenüber di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hrsg. von Hermann Glockner, Stuttgart, 1959, S.459.
    ②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0页。
    ③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海安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77页。斯宾诺莎长期以磨制镜片为生。
    ①该词译成“特殊状态”固然易懂,但译成“分殊”更体现泛神论色彩,亦与朱熹的“理一分殊”遥相呼应。
    ②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20页。
    ③叶秀山:《斯宾诺莎哲学的历史意义——再读<伦理学>》,《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④黑格尔哲学从19世纪初叶直到当代,反复被指责为泛神论和斯宾诺莎主义。见克劳斯·杜辛:《黑格尔与哲学史——古代、近代的本体论与辩证法》,王树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46页。
    ①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卷,第177页。
    ①黑格尔:《逻辑学》(下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187-188页。
    ②前引书,第188-189页。
    ③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29页。黑格尔对谢林早期的同一哲学有过类似的批判。
    ④Hegel, S?mtliche Werke, Band 19, Vorlesungenüber di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hrsg. von Hermann Glockner, Stuttgart, 1959, S,166.这里的“深渊”可比作天体物理学上的“黑洞”。
    ⑤ebd., S.185.
    ①Hegel: S?mtliche Werke, Band 19, Vorlesungenüber di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hrsg. von Hermann Glockner, Stuttgart, 1959, S.164.
    ②ebd., S.167.参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03页。
    ③莱布尼兹:《人类理智新论》,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页。
    ②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84页。
    ③洛克:《人类理解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58页。
    ①参见叶秀山:《斯宾诺莎哲学的历史意义——再读<伦理学>》,《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②牛顿:《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王福山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5页。
    ②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454页。
    ③海德格尔:《尼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99页。
    ④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①汉斯·约纳斯:《灵知主义、存在主义、虚无主义》,见刘小枫编选:《灵知主义与现代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38页。
    ②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58页。
    ③参见叶秀山:《哲学作为创造性的学问》,见叶秀山:《哲学作为创造性的智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7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②作为感性直观纯形式的时间和空间既具有先天性、主观性,又具有实在性、客观性,这既突破了当时科学界盛行的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也突破了当时哲学界的两种对立时空观:贝克莱的唯心论时空观和莱布尼兹的实在论时空观。此外,时空也标画出现象界与超验界、对象与“非对象”的界线:只有现象界的东西才能被时空形式所整理,成为对象,物自体不在时空中,不可对象化。
    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
    ④前引书,第263页。
    ⑤康德提出的统觉的综合统一性为黑格尔建立一个统一的体系提供了重要思路,海德格尔指出,“黑格尔在康德关于统觉的原始综合的观念中看到了‘抽象发展的最深刻的原则之一’。”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24页。
    ⑥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⑦前引书,第264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2-263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①参见叶秀山:《哲学作为创造性的学问》,见叶秀山:《哲学作为创造性的智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6页。
    ②参见邓晓芒:《论康德<判断力批判>的先验人类学建构》,见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附录,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83页。
    ③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05页。
    ①叶秀山:《古典哲学的永恒魅力》,见叶秀山:《哲学作为创造性的智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0页。
    ②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04页。
    ③叶秀山:《古典哲学的永恒魅力》,见叶秀山:《哲学作为创造性的智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0页。
    ④同上。
    ⑤参见Michael Inwood, A Hegel Dictionary, Oxford: Blackwell, 1992, p.36.
    ⑥J.G. Fichte, Gesamtausgabe der Bayer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Reihe I, Band 1, Hrsg. von Reinhard Lauth und Hans Jacob, Stuttgart-Bad Cannstatt, 1964, S.33.参见费希特:《费希特著作选集》(第一卷),梁志学主编,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3-24页。德文原文如下:“Die Idee von Gott, als Gesetzgeber durchs Moralgesetz in uns, gründet sich also auf eine Ent?u?erung des unserigen, aufübertragung eines Subjectiven in ein Wesen au?er uns, und diese Ent?u?erung ist das eigentliche Princip der Religion, insofern sie zur Willensbestimmung gebraucht werden soll.”宗教问题对于康德以后的德国古典哲学家似乎是一道“门槛”,无论是费希特,还是谢林和黑格尔,都是通过对宗教问题的探讨登堂入室,步入唯心主义哲学之境的。即便是在黑格尔之后,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对黑格尔的批判也选择了宗教问题作为突破口。有趣的是,他们对宗教问题的探讨,都或多或少地与“异化”或“外化”相关。
    ⑦梁志学:《费希特青年时期的哲学创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页。
    ①费希特:《费希特著作选集》(第一卷),梁志学主编,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73页。
    ②参见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张慎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六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2页。
    ③F.瓦格纳在《费希特和黑格尔论上帝的位格》一文中指出,费希特在这里阐述的“外化”同时又是一种与“上帝位格的拟人化”相对立的“道德法则的位格化”,即上帝的意志被视为位格化了的道德法则。参见Falk Wagner, Der Gedanke der Pers?nlichkeit Gottes bei Fichte und Hegel, Gütersloh, 1971, S. 25.
    ④参见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张慎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六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1页。
    ⑤费希特:《费希特著作选集》(第一卷),梁志学主编,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96页。
    ⑥不过,康德似乎并未受此影响。在康德1793年的《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一书中也出现了ent?u?erte这个词:“那个神性的人亘古以来,就现实地拥有这种高贵和幸福……为了全然不配享有的人,甚至是为了他的敌人而自愿地放弃(ent?u?erte)了它们”。见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可见,这里的“ent?u?erte”还是传统的用法,即在耶稣“放弃”尊贵和特权的意义上来说的。
    ⑦梁志学:《费希特青年时期的哲学创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1页。
    ①卢卡奇:《青年黑格尔》(选译),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02页。
    ②费希特:《费希特著作选集》(第一卷),梁志学主编,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580页。德文原文见J.G. Fichte, Gesamtausgabe der Bayer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Reihe I, Band 1, hrsg. von Reinhard Lauth und Hans Jacob, Stuttgart-Bad Cannstatt, 1964, S.317-318.
    ①J.G. Fichte, Gesamtausgabe der Bayer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Reihe I, Band 1, hrsg. von Reinhard Lauth und Hans Jacob, Stuttgart-Bad Cannstatt, 1964, S.318.参见费希特:《费希特著作选集》(第一卷),梁志学主编,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580-581页。
    ②ebd., S.180.参见费希特:《费希特著作选集》(第一卷),梁志学主编,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54页。
    ③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费希特的与转让相关联的外化概念如果应用在社会政治领域,就与卢梭契约论中的异化概念相去不远了。
    ④J.G. Fichte, Darstellung der Wissenschaftslehre (1801/1802),hrsg. von Reinhard Lauth, Hamburg, 1997, S. 14.
    ⑤ebd,, S. 97.
    ⑥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11页。
    ⑦前引书,第331页。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2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卷,第177页。
    ③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43页。
    ④F. W. J. Schelling, S?mmtliche Werke, Band 2, hrsg. von K. F. A. Schelling,Stuttgart/Augsburg, 1856, S.56.
    ⑤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44页。
    ③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4页。
    ④前引书,第250页。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71-372页。
    ①黑格尔:《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443页。
    ②前引书,第446页。
    ③前引书,第403页。
    ④黑格尔:《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宋祖良、程志民译,杨一之校,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9-10页。
    ①黑格尔:《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宋祖良、程志民译,杨一之校,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01页。
    ②前引书,第12页。
    ③参见宋祖良:《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44页。
    ④参见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张慎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六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72页。
    ⑤Hegel, Gesammelte Werke, im Auftrag der Deutschen Forschungsgemeinschaft, Band 5, hrsg. von Rheinisch-Westf?l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Hamburg, 1968, S. 263.
    ⑥参见Ludwig Siep, Der Weg der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Frankfurt am Main, 2000, S. 53.
    ⑦ebd., S. 54.
    ①该书内容曾被霍夫迈斯特作为《耶拿实在哲学》第2卷于1932年首次出版。
    ②Hegel, Jenaer SystementwürfeⅢ, hrsg. von Rolf-Peter Horstmann, Hamburg, 1987, S. 208.原文为Ich habe gewollt im Tausche,– mein Ding als Wert gesetzt, d.h. innerliche Bewegung, innerliches Tun– wie Arbeit, das in das Sein versenkte–dieselbe Ent?u?erung.
    ③ebd., S. 209.
    ④ebd., S. 189.原文为Arbeit ist das diesseitige sich zum Dinge Machen.
    ⑤参见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张慎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六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78页。
    ⑥Hegel, Jenaer SystementwürfeⅢ, hrsg. von Rolf-Peter Horstmann, Hamburg, 1987, S. 232.
    ①罗伯特·皮平的《黑格尔的观念论——自意识的满足》从康德的统觉出发,认为绝对精神其实就是自我意识,并将《逻辑学》和《精神现象学》中的精神发展过程表述为自我意识的满足过程。参见罗伯特·皮平:《黑格尔的观念——自意识的满足》,陈虎平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②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 80.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 81.
    ②ebd., S. 87.
    ③ebd., S. 84.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8页。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 549.
    ②ebd., S. 90.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75页。
    ③ebd., S. 100.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85页。
    ④ebd., S. 106.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92页。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 106.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 128-129.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14页。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 148.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0页。
    ②ebd., S. 149.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1页。
    ③ebd..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第163页。
    ②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 170.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51页。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 111.
    ②ebd., S.250.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27页。
    ③ebd., S.314.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344.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346.
    ②除Entfremdung外,英语alienation,法语aliénation,俄语отчуждение都来自于拉丁语alienatio,它们均有“异化”、“疏远”之义。
    ③参见Hugo Grotius, Grotius on the rights of war and peace: an abriged translation, New York: The Lawbook Exchange, Ltd., 2009, p.107.
    ④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4页。
    ①参见黑格尔:《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55-160页。
    ②关于该书的作者仍存在争议,参见Hegel, Gesammelte Werke, im Auftrag der Deutschen Forschungsgemeinschaft, Band 1, hrsg. von Rheinisch-Westf?l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Hamburg, 1968, S. 628.不过根据该文与黑格尔早期思想的吻合程度,学界已基本认可该文出自黑格尔之手,创作时间为1796年或1797年初。
    ③Hegel, Gesammelte Werke, im Auftrag der Deutschen Forschungsgemeinschaft, Band 1, hrsg. von Rheinisch-Westf?l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Hamburg, 1968, S. 234.
    ④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第六封信中指出,现代人被分割为各种官能,成为专门化的人,不能表现全体,只是人性的一个片段,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个别小部件上,本身也沦为了部件。参见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4-47页。
    ⑤Hegel, Jenaer Systementwürfe I: Das System der speculative Philosophie, hrsg. von K. Düsing und H. Kimmerle, Hamburg, 1986, S.228.
    ⑥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348.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348.
    ②ebd., S.347.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8页。
    ③ebd..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352.
    ①这里体现了黑格尔与浪漫派的分歧。浪漫派要求返回到古希腊城邦社会那种人与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相统一的状态,黑格尔虽然对这种完美的统一表示了钦羡之情,但还是坚持历史只能向前走,而不能原地踏步或往后退,只有经历过分裂的痛苦,精神才能走向真正的成熟,达到对自身更为完备的认识:“它必须继前进以至对它的直接状态有所意识,它必须扬弃美好的伦理生活并通过一系列的形态以取得关于它自身的知识。”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页。
    ②鲁埃士(Josiah Royce)对《精神现象学》的解释即以“小我”(有限之我)与“大我”(无限之我)的关系为主线。参见Josiah Royce:Spirit of Modern Philosophy: An Essay in the Form of Letters, Boston : Houghton, Mifflin, 1920, pp.213-220.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353.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4页。
    ③ebd..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74页。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382-383.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78-79页。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389.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对启蒙由于其自身内在的逻辑走向其对立面的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启蒙反对神话,但自己走向了神话;启蒙反对极权主义,自己却变成了极权主义。参见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启蒙辩证法》一般被认为是反启蒙的,但或许在黑格尔看来,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此书中对启蒙的批判仍属于启蒙,是认识到了自身的本质和异化的启蒙,是达到了成熟状态的启蒙,是姗姗来迟的启蒙之完成。
    ②这种上帝观念与费希特在《试评一切天启》中提出来的“上帝观念是我们内在道德法则的外化”以及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提出来的“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颇为类似。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黑格尔对这种观念也是赞同的。
    ③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391.黑格尔在这里所说的自我异化的信仰意识更多是指新教而不是天主教的信仰意识。
    ④ebd., S.392.
    ⑤这里黑格尔所总结的启蒙对信仰的批判与海德格尔对表象性思维的批判有相通之处。究其实,启蒙自己也未能跳出自己所批判的这种表象性思维,因为启蒙在批判过程中也对象化了并停留于对象中。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395.
    ②ebd., S.407.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5页。
    ③不过,黑格尔指出启蒙自己也难逃它对信仰的指控,“启蒙虽然提醒了信仰,使之注意其自己的那些孤立的没联系到一起的环节,但对它自己本身却也还同样是没有启开蒙昧、同样是认识不清的。”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0页。启蒙在指出信仰的孤立状况之时也进行着孤立:“启蒙呢,在它这一方面也是一样,它同样把现实孤立为一种被精神遗弃了的本质,把规定性孤立为一种固定不移的有限物”。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2页。
    ④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405.
    ⑤ebd., S.378.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73-74页。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405-406.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5-106页。
    ②ebd., S.397.
    ③ebd., S.410.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9页。
    ①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结尾处探讨了智性论和感觉论的对立,认为伊壁鸠鲁是感觉论的代表,柏拉图是智性论的代表。参见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2-643页。
    ②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410.
    ③ebd., S.409.
    ④ebd., S.408.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413.
    ②参见Charles Taylor, Hege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p.182.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399.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97-98页。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423.
    ②黑格尔:《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402-403页。
    ③黑格尔:《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宋祖良、程志民译,杨一之校,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9-10页。
    ④黑格尔:《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28页。
    ⑤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250.
    ⑥ebd., S.446.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462-463.
    ②白居易的诗句“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就表明了行为的外在性与动机的内在性之间的巨大张力。
    ③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470.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75页。
    ④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63页。黑格尔在此主要是指浪漫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诺瓦利斯,借此表达了他对浪漫派中脱离现实的倾向的批判。
    ⑤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472.
    ⑥ebd., S.471.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472.
    ②ebd., S.555.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64-265页。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478.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84页。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484.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89页。
    ②ebd., S.484.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90页。
    ③ebd., S.502.这个无自我的神是完全脱离了人的超验的实体,是此岸的纯粹自然的彼岸化,斯宾诺莎的实体一元论可以说是对这种超验实体的阐发和改造,“它以更纯粹的方式把最初的光明之神表述为广延与存在的统一(因为广延是比光明更相似于纯粹思维的简单性),并从而使东方的实体在思想中重新苏醒”。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69页。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486.
    ②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84页。
    ③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523.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524-525.
    ②ebd., S.523.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31页。
    ①伊波利特(Jean Hyppolite)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起源与结构》一书中认为精神现象学反映了一种“英雄式的努力”,要把“纵向的超越”归结为“横向的超越”。与“纵向的超越”强调永恒和彼岸不同,“横向的超越”强调在时间之内的超越,是无限精神在有限精神中的完全体现。参见Jean Hyppolite,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trans. by Cherniak and Heckma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4, p.544.
    ②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542.
    ③只有在绝对知识即真正的哲学思辨中,绝对的、神性的东西才得到了概念式的理解,这种理解是适合于“绝对”本身的把握方式,是对“绝对”的更高把握,这正是哲学高于宗教的地方。正是黑格尔对哲学与宗教关系的重新理解,才使得他在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史上构成了思辨唯心主义的新阶段。参见张慎:《黑格尔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7页。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549.
    ②ebd., S.556.
    ③ebd., S.26.
    ④参见Tom Rockmore, Before and after Hegel: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Hegel’s thought,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Inc., 2003, p.122.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558.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68页。
    ②ebd., S.560.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70页。
    ③ebd., S.37.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8页。
    ④ebd., S.560.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70页。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45.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562.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72页。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23.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3页。
    ②ebd., S.564.
    ③“纵深”对应的原文为die Tiefe,直译为“纵深、深度、深处”等,中译本译为“秘奥”,为便于形象化地理解绝对概念及其外化的意义,此处采用直译“纵深”。
    ④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562.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75页。
    ⑤参见叶秀山:《学与思的轮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2页。
    ①黑格尔:《哲学全书·第一部分·逻辑学》,梁志学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4页。
    ①黑格尔:《哲学全书·第一部分·逻辑学》,梁志学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4页。译文有所改动。
    ①叶秀山:《从康德到列维纳斯》,见叶秀山:《哲学作为创造性的智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217页。
    ②黑格尔:《哲学全书·第一部分·逻辑学》,梁志学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页。
    ③H.G. Gadamer, Hegels Dialektik: sechs hermeneutische Studien, Tubingen, 1980, S.46.
    ④参见Merleau-Ponty, Sens et non-sens, Paris: Nagel, 1948, pp. 109-110.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279.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57页。
    ②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38页。
    
    ①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543页。
    ②黑格尔:《哲学全书·第一部分·逻辑学》,梁志学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9页。
    ③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35页。
    ①黑格尔:《精神哲学》,杨祖陶译,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②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31页。
    ③前引书,第36页。
    ④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6页。
    ⑤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6页。
    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1页。
    ②前引书,第1页。
    ③同上。
    ④前引书,第21页。
    ⑤黑格尔:《精神哲学》,杨祖陶译,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页。
    ⑥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6页。
    ⑦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页。
    ①参见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②Hegel, Enzyklop?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im Grundrisse (1830), hrsg. von Friedhelm Nicolin und Otto P?ggeler, Hamburg, 1991, S.124.参见黑格尔:《哲学全书·第一部分·逻辑学》,梁志学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0页。
    ③参见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4-35页。
    ①Hegel, Enzyklop?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im Grundrisse (1830), hrsg. von Friedhelm Nicolin und Otto P?ggeler, Hamburg, 1991, S.362.参见黑格尔:《精神哲学》,杨祖陶译,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6页。
    ②黑格尔:《精神哲学》,杨祖陶译,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1页。译文有所改动。
    ③前引书,第256页。译文有所改动。
    ④黑格尔:《逻辑学》(下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553页。
    ⑤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8页。
    ①Hegel, Enzyklop?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im Grundrisse (1830), hrsg. von Friedhelm Nicolin und Otto P?ggeler, Hamburg, 1991, S.197.参见黑格尔:《哲学全书·第一部分·逻辑学》,梁志学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9页。
    ②参见Dieter Wandschneider, Vittorio H?sle, Die Ent?u?erung der Idee zur Natur und ihre zeitliche Entfaltung als Geist bei Hegel, in: Hegel-Studien, Bd. 18 (1983), S. 179.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第178页。
    ④Dieter Henrich, Hegel im Kontext, Frankfurt am Main, 1971, S. 165.
    ⑤William Wallace, Hegel’s Philosophy of Mind, Oxford, 1894, p. 12.
    ①参见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0页。
    ②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538.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46页。
    ③黑格尔在此借用了波墨的说法。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介绍波墨的道成肉身解释时指出,“这分离者就是作用者、自我区分者;他又把它……称为Lucifer〔金星或魔王〕,神的初生圣子……但是这个Lucifer陨落了,——基督代替了它的地位。”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8页。
    ④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538.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47页。
    ⑤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8页。
    ⑥前引书,第21页。
    ⑦Hegel, Enzyklop?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im Grundrisse (1830), hrsg. von Friedhelm Nicolin und Otto P?ggeler, Hamburg, 1991,S.202.参见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6页。
    ①Hegel, Enzyklop?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im Grundrisse (1830), hrsg. von Friedhelm Nicolin und Otto P?ggeler, Hamburg, 1991,S.200.参见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0页。
    ②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563.
    ③Hegel, Enzyklop?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im Grundrisse (1830), hrsg. von Friedhelm Nicolin und Otto P?ggeler, Hamburg, 1991, S.201.
    ④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1页。
    ⑤Hegel, Enzyklop?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im Grundrisse (1830), hrsg. von Friedhelm Nicolin und Otto P?ggeler, Hamburg, 1991, S.201.
    ①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17页。
    ②前引书,第617页。译文有所改动。
    ③前引书,第27页。
    ④前引书,第33页。
    ⑤Hegel, Enzyklop?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im Grundrisse (1830), hrsg. von Friedhelm Nicolin und Otto P?ggeler, Hamburg, 1991, S.211.参见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1-52页。
    ①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88页。
    ②前引书,第29页。
    ③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6页。
    ④参见卢卡奇:《青年黑格尔》(选译),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63页版,第109-111页。
    ①黑格尔认为,自然中的飞跃是质的规定性造成:“因为自然界并不把它的各个形态这样排成系列和链环,并且概念是按质的规定性分化的,而在这种情况下就一定造成飞跃。Non datur saltus in natura〔自然界里无飞跃〕这个先前的说法或所谓的规律,完全和概念的分裂过程不相容。”见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2页。
    
    ①黑格尔:《精神哲学》,杨祖陶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4页。
    ②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0页。
    ③黑格尔:《精神哲学》,杨祖陶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5页。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558.
    ②ebd., S.564.
    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52-353页。译文有所改动。
    ②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①黑格尔:《精神哲学》,杨祖陶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61页。
    ②前引书,第355页。
    ①黑格尔:《精神哲学》,杨祖陶译,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①Martin Heidegger, Identit?t und Differenz, Pfullingen, 1957, S.6.参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647-648页。
    ②ebd., S.21.参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22页。
    ③ebd., S.20-21.参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22页。
    ④ebd., S.27.参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28页。
    ①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荣震华、李金山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14页。
    ①参见卢卡奇:《青年黑格尔》(选译),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15页。
    ②前引书,第11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0卷,第23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1卷,第45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第2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31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322页。
    ②马克思:《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一般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卷,第37页。
    ④前引书,第37页。
    ⑤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①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详译,王馨钵校,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370页。
    ①Henri Lefebvre ,‘The Everyday and Everydayness’, Christine Levich Yale French Studies, No. 73, Everyday Life (1987), pp.7-11.
    ②Henri Lefebvre,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trans. by Sacha Rabinovitch and Allan Lane, London, 1971, p.19.
    ①Theodor W. Adorno, Negative Dialectics, trans. by E.B.Ash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3, p.5.
    ①参见Emmanuel Lévinas: On Escape, trans. by Bettina Berg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p.5.
    ①这个模型不适于探讨自然的情形,因为在黑格尔看来,自然只有外化过程,缺乏内化的环节:“自然,外化了的精神……无非是它的持续存在的永恒外化和建立主体的运动。”见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563.
    ①Hegel,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S.15.
    ②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2页。
    ③黑格尔:《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宋祖良、程志民译,杨一之校,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9页。
    ④黑格尔:《哲学全书·第一部分·逻辑学》,梁志学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0页。
    Enzyklop?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im Grundrisse (1830), hrsg. von Friedhelm Nicolin und Otto P?ggeler, Hamburg, 1991.
    Gesammelte Werke, im Auftrag der Deutschen Forschungsgemeinschaft, Band 1, hrsg. von Rheinisch-Westf?l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Hamburg, 1968.
    Gesammelte Werke, im Auftrag der Deutschen Forschungsgemeinschaft, Band 5, hrsg. von Rheinisch-Westf?l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Hamburg, 1968.
    Jenaer Systementwürfe I, hrsg. von K. Düsing und H. Kimmerle, Hamburg, 1986.
    Jenaer SystementwürfeⅢ, hrsg. von Rolf-Peter Horstmann, Hamburg, 1987.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amburg, 1952.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trans. by A.V.Mill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trans. by J.B. Bailie,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31.
    Vorlesungenüber die Philosophie der Weltgeschichte, Band I: Die Vernunft in der Geschichte, Hamburg, 1955.
    Wissenschaft der Logik, Hamburg, 1999.
    《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宋祖良、程志民译,杨一之校,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精神现象学》上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精神哲学》,杨祖陶译,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逻辑学》(下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哲学全书?第一部分?逻辑学》,梁志学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自然哲学》,梁志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Barth, Karl: Protestant Thought From Roussead to Ritschl, Harper. & Bros., 1959.
    Bloch, Ernst: Gesamtausgabe, Band 8, Frankfurt am Main, 1962.
    Deleuze, Gilles: The Fold, Leibniz and the Baroque, trans. by Tom Conle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3.
    Eley, Lothar (hrsg.): Hegels Theorie des subjektiven Geistes: in der ?Enzyklopèa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im Grundrisse?, Stuttgart-Bad Canstatt, 1990.
    Fichte, J. G.: Darstellung der Wissenschaftslehre (1801/1802), hrsg. von Reinhard Lauth, Hamburg, 1997.
    Fichte, J. G.: Gesamtausgabe der Bayer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Reihe I, Band 1, hrsg. von Reinhard Lauth und Hans Jacob, Stuttgart-Bad Cannstatt, 1964.
    Findlay, J. N.: Hegel: A Re-examinati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58.
    Gadamer, H.G.: Hegels Dialektik: sechs hermeneutische Studien, Tubingen, 1980.
    Guzzoni, Ute: Hegels Denken als Vollendung der Metaphysik: eine Vorlesung, München, 2005.
    Heidegger, Martin: Der deutsche Idealismus (Fichte, Schelling, Hegel) und die philosophische Problemlage der Gegenwart, Gesamtausgabe, Band 28, Frankfurt am Main, 1997.
    Heidegger, Martin: Hegel, Gesamtausgabe, Band 68, Frankfurt am Main, 1997.
    Heidegger, Martin: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trans. by Parvis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8.
    Heidegger, Martin: Holzwege, Gesamtausgabe, Band 5, Frankfurt am Main, 1977.
    Heidegger, Martin: Identit?t und Differenz, Pfullingen, 1957.
    Heidegger, Martin: Sein und Zeit, Gesamtausgabe, Band 2, Frankfurt am Main, 1977.
    Henrich, Dieter: Hegel im Kontext, Frankfurt am Main, 1971.
    Hyppolite, Jean: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trans. by Cherniak and Heckma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4.
    Inwood, Michael: A Hegel Dictionary, Oxford: Blackwell, 1992.
    Karin de Boer: Thinking in the light of time: Heidegger’s encounter with Hegel,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0.
    Kojève, Alexandre: Introduction to the Reading of Hegel, ed. by Allan Bloom, trans. by James H.Nichols, Jr.,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0.
    Kroner, Richard: Von Kant bis Hegel, Tübingen, 1921.
    Lefebvre, Henri: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trans. by Sacha Rabinovitch, The PenguinPress, 1971.
    Lévinas Emmanuel: On Escape, trans. by Bettina Berg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Lucas, Hans-Christian und Planty-Bonjour, Guy (hrsg.): Logik und Geschichte in Hegels System, Stuttgart-Bad Cannstatt, 1989.
    Lucas, Hans-Christian / Tuschling, Burkhard / Vogel, Ulrich (hrsg.): Hegels enzyklop?disches System der Philosophie: von der "Wissenschaft der Logik" zur Philosophie des absoluten Geistes, Stuttgart-Bad Cannstatt, 2004.
    Luther, Martin: Dr. Martin Luthers werke: In einer das bedürfniss der zeit berücksichtigenden auswahl, Band 8, hrsg. von H. L. A. Vent, Hamburg, 1826.
    Malabou, Catherine: The future of Hegel: plasticity, temporality and dialectic, trans. by Lisabeth During, translation funded byéditions Leo Scheer, Routledge, 2005.
    Marcuse, Herbert: Reason and Revolution, Humanities Press, 1955.
    Marx, Werner: Hegels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Die Bestimmung ihrer Idee in 'Vorrede' und 'Einleitung', Frankfurt am Main, 1981.
    Maurer, Reinhart: Hegel und das Ende der Geschichte, Freiburg, 1980.
    McCarney, Joseph: Routledge guidebook to Hegel on history, Routledge, 2000.
    Moyer, Dean and Quante, Michael (Eds.): Hegel’s‘Phenomenology of Spirit’: A Critical Guid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O’Brien, George Dennis: Hegel on reason and history: a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5.
    Quante, Michael: Hegels Begriff der Handlung, Stuttgart-Bad Canstatt, 1993.
    Rockmore, Tom: Before and after Hegel: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Hegel’s thought,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Inc., 2003.
    Royce, Josiah: Spirit of Modern Philosophy: An Essay in the Form of Letters, Houghton, Mifflin, 1920.
    Schaff Adam: Alienation as a social phenomenon, Pergamon Press, 1980.
    Schelling, F. W. J.: S?mmtliche Werke, Band 2, hrsg. von K. F. A. Schelling,Stuttgart/Augsburg, 1856.
    Schneider, Helmut (hrsg.): Geist und Geschichte: Studien zur Philosophie Hegels, Frankfurt am Main, 1998.
    Siep, Ludwig: Der Weg ? der Ph?nomenologie des Geiste?, Frankfurt am Main, 2000.
    Souche-Dagues, Denise:“The dialogue between Martin Heidegger and Hegel”, in Martin Heidegger: Critical Assessments, Edited by Christopher Macann, Routledge, 1992.
    Stern, Robert: Routledge Philosophy Guidebook to Hegel 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Routledge, 2002.
    Stiehler, Gottfried: Die Dialektik in Hegels ?Phanomenologie des Geistes?, Berlin, 1964.
    Taylor, Charles: Hege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Wagner, Falk: Der Gedanke der Pers?nlichkeit Gottes bei Fichte und Hegel, Gütersloh, 1971.
    Wallace, William: Hegel’s Philosophy of Mind, Oxford, 1894.
    Wandschneider, Dieter und H?sle, Vittorio: Die Ent?u?erung der Idee zur Natur und ihre zeitliche Entfaltung als Geist bei Hegel, in: Hegel-Studien, Bd. 18 (1983), S.173-199.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
    阿尔都塞:《黑格尔的幽灵》,唐正东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伯克富:《基督教教义史》,赵中辉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识》,吴士栋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
    邓晓芒:《论康德<判断力批判>的先验人类学建构》,见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附录,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邓晓芒:《思辨的张力》,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段德智:《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费希特:《费希特著作选集》(第一卷),梁志学主编,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本),陈嘉映、王庆节译,熊伟校,三联书店1999年版。
    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海德格尔:《林中路》(修订本),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海安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约纳斯:《灵知主义、存在主义、虚无主义》,见刘小枫编选:《灵知主义与现代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胡塞尔:《胡塞尔选集》(上、下),倪梁康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黄裕生:《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黄裕生:《真理与自由——康德哲学的存在论阐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李文堂:《真理之光——费希特与海德格尔论SEIN》,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梁志学:《费希特青年时期的哲学创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梁志学:《论黑格尔的自然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卢卡奇:《青年黑格尔》(选译),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李秋零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皮平:《黑格尔的观念——自意识的满足》,陈虎平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杜小真校,三联书店1987年版。
    宋祖良:《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泰勒:《黑格尔》,张国清、朱进东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王恒:《时间性:自我与他者——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列维纳斯》,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王树人:《历史的哲学反思:关于〈精神现象学〉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吴国盛:《自然哲学的历史与现状》,《自然辩证法研究》,1990年第5期。
    吴国盛:《自然哲学的复兴——一个历史的考察》,见吴国盛主编:《自然哲学》(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先刚:《永恒与时间——谢林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存秀、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叶秀山:《论时间引入形而上学之意义》,《哲学研究》,1998年第1期。
    叶秀山:《斯宾诺莎哲学的历史意义——再读<伦理学>》,《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叶秀山:《学与思的轮回——叶秀山2003-2007年最新论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叶秀山:《叶秀山文集》(哲学卷),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
    叶秀山:《哲学要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版。
    叶秀山:《哲学作为创造性的智慧——叶秀山西方哲学论集(1998-2002)》,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张慎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六卷:德国古典哲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赵广明:《康德的信仰——康德的自由、自然和上帝理念批判》,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张慎:《黑格尔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张世英:《自我实现的历程——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