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的安全博弈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基于意识形态差异、对新生共产党政权的敌视、美苏冷战的国际大背景,以及建政时便立即推行的“一边倒”对外政策,新中国成立之始便与美国确立了敌对关系。对于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言,朝鲜半岛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社会主义朝鲜的存在,对于新中国而言有着战略缓冲地带的战略价值。朝鲜战争爆发以后,因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介入,是这场战争由内战演变为局部地区的国际战争。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将战火燃至鸭绿江边,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与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为避免“唇亡齿寒”,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进行抗美援朝,遂揭开了中美两国围绕朝鲜半岛而进行的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安全博弈。朝鲜战争是中美两国间第一次的直接军事对抗。通过这次战争,中国不但保卫了社会主义朝鲜,同时也向世界显示了新生人民政权的捍卫国家主权安全的魄力与决心。朝鲜战争结束以后,东北亚地区形成了以“北三角”和“南三角”为特征的冷战结构。美国以“第一岛链”为基础,通过与韩国、日本、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同盟关系,来实现对中国的封锁。
     冷战期间,中美两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的调整,不仅受到各自国内现实需要的影响,同时也要受到中美两国关系以及冷战国际大环境的制约。中苏关系恶化以后,中国陷入四面受敌的困境,不得不开始考虑寻求同美国的关系改善。而美国也在与苏联的全球争霸中陷入了守势,也亟须借助中国的力量制约苏联。中美两国之间表现出了现实的利益需要。1972年,尼克松访华。随后,中美开始了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但改变了东北亚地区国际政治格局,同时也改变了中国周边的国际环境。中美关系正常化为中国与日本、韩国等地区内西方阵营中国家的关系缓和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美国也开始调整对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政策。美朝开始接触,两国关系出现缓和的迹象。美韩同盟也多次调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随即,中国政府开始逐渐调整对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政策,在保持与朝鲜传统友好关系的同时,积极寻求与韩国接触并拓展两国关系。冷战结束以后,中国与韩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中朝关系因此而陷入低谷。
     美国在与朝鲜保持有限接触的同时,提出了朝鲜核问题。朝鲜核问题的出现,使得本已开始缓和的地区局势,再次回到了紧张的状态。围绕朝鲜半岛分裂而形成的地区冷战结构也没有彻底解体。尽管“北三角”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南三角”的美、日、韩三角关系却以朝鲜核与导弹问题为由而不断加强。朝鲜核问题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新的威胁。这促使中国进一步密切了与朝鲜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朝鲜国内严重恶化的经济状况,加之美国的封锁与新的安全威胁,朝鲜也不得不恢复和加强与中国的传统关系。中朝关系走出低谷,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美两国围绕朝鲜半岛问题而形成的敌对和冲突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朝鲜半岛统一问题、朝鲜核问题以及朝鲜半岛安全机制等问题,成为中美两国利益冲突的新的焦点。为促进朝鲜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国主持发起了“六方会谈”。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成为中美进行交锋的平台。进入21世纪以后,中美两国围绕朝鲜半岛展开了新的安全博弈。这种博弈不同于冷战时期的敌对的零和特征,被赋予了新的合作与共赢的全新意义。
Sino-US relationship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beral relations in the world. Based on the different ideologies, the hostility to the new communist regime, the big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of the cold war, and the "one-side" foreign polices implemented immediately in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China had established the adversari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U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For the new regime of people, the Korean peninsula is of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he existence of North Korea has a strategic value of strategic buffer for the new China. After the Korean war, due to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United Station led by the American, it became a partial international war from a civil war. The US-led Untied Stated led the flame to Yalu River, which made the 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normal production and living of China be under threat. In order to avoid "the other is in danger", the Chinese people's volunteer army went to Korean to resist America aggression and aid Korea, hence the security game is revealed around Korean peninsula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The Korean war is the first military confront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Through the war, China did not only defend Korea, a socialist country, but also showed the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new people's regime to the world. After the Korean war, the north-east Asia became the structure of the cold war that is charactered by "northern triangle" and "Southern triangle". On the basis of the "first island line", America established the alliance relationship with South Korea, Japanese, Taiwan and the other country and region to implement the blockade to China.
     During the cold war, the adjustment of policy to the Korean peninsula for both China and America,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their respective domestic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but also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f cold war. With the deteriorations of Sino-soviet relations, troubled by all the sides, China start to think about improve the relation with America. At the same time, America, sinking into defense with Soviet Unions, needed China to control Soviet Union. We can see the realistic interest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In1972, Nixon visited China, after which China-US relation began to develop normally, which not only changed the politics of northeast Asia, but also changed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f China.
     The normalization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provided a platform for China to contact Japanese, Korea and some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est. Also, America began to adjust the policy of Korean peninsul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DPRK began to contact each other,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ies also eased off. The US-South Korea alliance also changed several times. In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China established the basic stat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mmediately, while maintaining the traditional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North Korea, China government began to adjust the policy to the Korean peninsula, actively seek contact with South Korea and expanded bilateral relations. With the end of Cold War, China and South Korea established formal diplomatic relations and China-DPRK relations shrunk.
     While keeping limited contact with North Korea, The United States proposed the North Korea's nuclear problems. The emerging of North Korea nuclear problem made the regional situation return to a state of tension from a state which has showed a tendency of harmony. The structure of cold war based on the division of the Korea peninsula didn't collapse completely. Although the Northern Triangle has already disappeare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outhern Triangle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South Korea and Japanese is strengthened due to the problems of North Korea nuclear problems and missile issues. The North Korean nuclear problem posed a new threat to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which lead China to keep closer communication with North Korea. Serious deteriorations of economy, Blacked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new threat of security, North Korea had no choice but to keep the old relations with China. Out of trough, China-DPRK relations got into a historical period. The relationship of hostility and conflict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en changed, due to the change of China-PPRK relations. Unification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the North Korean nuclear issue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security mechanism, etc,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benefit conflict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resolve the North Korea nuclear problems peacefully, China launched the Six-party Talks, which become the platform for China and America to exchange their opinions. In21st century, surrounding the Korean peninsula,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launched a new security gam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zero-sum character of hostility, but has been given a new meaning of win-win cooperations.
引文
1《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84年版,第62,63页。
    2《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7页。
    3 《毛泽东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0页。
    4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2页。
    5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2页。
    6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5页。
    7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573页?
    3 陶文钊, 《中美关系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3至285页。
    9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5页。
    10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288页。
    11 资料来源: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至288页、第294页:陶文钊,《中美关系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1至372页。
    12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297页
    13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313页
    14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五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55页。
    15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3页。
    16 《中央关于战争期间拒绝一切外国记者采访解放区的指示》(1948年12月23日)。转引自杨奎松,《华德事件与新中国对美政策的确定》,《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第104至118页。
    17 《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1949年1月19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八卷),第45至47页。
    18 FRUS,1949, Vol.9, pp.21-23.
    1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第55条。转引自 资中筠,《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1页。
    20 华庆昭,《从雅尔塔到板门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8页。
    21 沈志华, 《美国对中苏结盟的反应与亚洲冷战格局的形成》,载《冷战的起源一战后苏联的对外政策及其转变》,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第189页。
    22 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70页。
    23 麦金德,《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70页。
    24 麦金德,《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70页。
    25 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69页。
    26 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84-85页。
    27 刘金质,《冷战史》(上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105页。
    28 刘金质.《冷战史》(上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116页。
    29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4页。
    30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5页。
    31 曹中屏、张琏瑰等,《当代韩国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32 刘金质,《冷战史》(上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33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至155页。
    34 中国朝鲜等国没有被邀请,印度、缅甸、南斯拉夫拒绝参加,苏联、波兰和捷克斯洛巴克等三国拒绝在条约上签字。
    35 The Thirty Parallel Foreign Affairs. Jan,1951。
    36 李元烨,《中美两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演进历程研究》,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37 李元烨,《中美两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演进历程研究》,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38 曹中屏、张琏瑰等,《当代韩国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39 姜万吉,《韩国现代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91页。
    40 曹中屏、张琏瑰等,《当代韩国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41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一卷),北京:军事科掌出版社,第22页。
    42 姜万吉,《韩国现代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99至200页。
    43 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至215页。
    44 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78页。
    45 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78页。
    46 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76页。
    47 汪向荣、夏应元,《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08页
    48 田久川,《古代中日关系史》,大连:大连工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260页。
    49 陈峰君、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页。
    50 崔丕,《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2页。
    51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五卷)》(1929-1939),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52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五卷)》(1929-1939),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页。
    53 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9)》,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5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5页。
    55 薛衔天,《从并肩抗日到抗美援朝一以东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的中朝关系》,《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6期,第62页。
    56 吴殿尧,宋霖,《朱理治传》,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468页。转引自:薛衔天,《丛并肩抗日到抗美援朝—以东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的中朝关系》,《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6期,第66页。
    57 《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增刊,第62页。
    58 《辽沈决战》,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63页。
    60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一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61 约瑟夫·格登,《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第114页。转引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一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62 《美国对外关系文件》1950年,第七卷,第148至149页。转引自: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史》(第一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6页。
    63 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394页。
    64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一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65 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429页。
    66 朝鲜战争爆发之前,金日成往来穿梭于苏中之间的历史过程,沈志华基于解密的前苏联档案,在《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真相一来自俄国解密档案的新材料》一文中进行了详细论述,是中国国内研究相关课题的最权威成果。本节利用该文,截取其中的主要事件加以评述。除直接引用原文或标明原作者观点外,所截取历史事件,其出处均不再标注。关于这段历史过程的详细论述,参见:沈志华,《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真相一来自俄国解密档案的新材料》,载《冷战在亚洲一朝鲜战争与中国出兵朝鲜》,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第11至26页。
    67 参见:沈志华,《中苏条约与苏联在远东的战略目标》,载《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3至244页。
    68 沈志华,《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真相一来自俄国解密档案的新材料》,载《冷战在亚洲一朝鲜战争与中国出兵朝鲜》,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第20页。
    69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一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70 《周恩来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31页。转引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一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9至60页。
    71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页。
    72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页。
    73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一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74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一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75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8页。
    76 沈志华, 《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页。
    77 《美国对外关系文件》1950年,第七卷,第1108至1110页。转引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78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1页。
    79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页。
    80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页。
    81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页。
    82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83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0页。
    84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5页。
    85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1页。
    86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2页。
    87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3页。
    88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4页。
    89 刘金质等,《中国对朝鲜和韩国政策文件汇编》(第二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84页。
    90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91页。
    91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94页。
    92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98页。
    93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04页。
    94 李元烨,《中美两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演进历程研究》,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
    95 任晓,《韩国经济发展的政治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至19页。页。
    96 曹中屏、张琏瑰等,《当代韩国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97 李元烨,《中美两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演进历程研究》,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页。
    98 刘金质,《冷战史》(上),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40页。
    99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10页。
    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1961)》,北京:法律出版社,1962年版,第26页。
    101 关于中朝关系由“唇齿相依,,转变为”政治联姻”的观点以及对这一历史过程的评述,详见:沈志华,《“唇齿相依”还是“政治联姻”?—中朝同盟的建立及其延续(1946-196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3期,2009年3月,第147至194页。
    103 熊向晖,《打开中美关系的前奏——1969年四位老帅对国际形势研究和建议的前前后后》,载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资料》,第42辑,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70、71、74、76、84页。
    104 熊向晖, 《打开中美关系的前奏——1969年四位老帅对国际形势研究和建议的前前后后》,载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资料》,第42辑,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87页。
    105 《美国对亚洲的外交政策——美国康仑公司研究报告》,何慧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版,第20、21、233、240页,第243至244页。
    106 《美国对亚洲的外交政策——美国康仑公司研究报告》,何慧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版,第263至265页。
    107 资中筠,《缓慢的解冻——中美关系打开之前十几年间美国对华舆论的转变过程》,《美国研究》1987年夏季号,第16页。
    108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第二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5页。
    109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第二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9页。
    110 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9)》,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第223页。
    111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第二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6页。
    112 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9)》,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第223页。
    113 《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的讲话(节录)》,载《中美关系资料选编》,北京:时事出版社,1982年版,第78页。
    114 宋成有等, 《中韩关系史》(现代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03页。
    115 宋成有等,《中韩关系史》(现代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05页。
    116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十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117 李元烨,《中美两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演进历程研究》,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118 李元烨,《中美两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演进历程研究》,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页。
    119 谢益显, 《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9)》,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 第345页
    120 《人民日报》,1985年6月7日。
    122 钱其琛,《外交十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123 钱其琛,《外交十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59页。
    124 参见:中国驻朝鲜大使馆网站,http://kp.china-embassv.org/chn/zcgx/gchf/90nd/。
    125 权红,《中朝政治外交关系研究(1949-2009)》延边大学世界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 2010年 第(?)页。
    126 《中韩关系史》(现代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34页。
    127 王仪轩、许光建、阮虹访,《中韩劫机外交,》,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页。
    128 朴养春, 《论90年代中韩贸易关系的发展》,《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第70页。
    129 纪凯奇,《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131 孙茹, 《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与分歧》,《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10期,第12页。
    139 孙茹.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与分歧[J].现代国际关系,2007(10):12
    149 崔立如,《朝鲜半岛安全问题:中国的作用》,《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9期,第46页。
    150 崔立如,《朝鲜半岛安全问题:中国的作用》,《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9期,第46页。
    151 王发龙,《试析奥巴马政府的朝核政策》,《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174页。
    153 姜龙范、王晓波,《朝核危机的最新发展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太平洋学报》2009年第5期,第25至32页。
    154 《江泽民会见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一行》,《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11月23日。
    158 黄凤志、金新,《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机制探析》,《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第12期,第9页。
    159 丁诗传、李强,《朝鲜半岛和平机制及其前景》,《现代国际关系》1999年第4期,第42页。
    160 李元烨,《中美两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演进历程研究——从对抗走向协调(1945-2000)》,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255页。
    161 李元烨,《中美两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演进历程研究——从对抗走向协调(1945-2000)》,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258页。
    162 转引自:张玉国、白如纯,《朝鲜半岛永久和平机制的构建:动力与困境》,《当代亚太》,2007年第1期,第34页。
    163 李元烨,《中美两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演进历程研究——从对抗走向协调(1945-2000)》,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257页。
    164 《人民日报》,1996年4月19日。转引自:李元烨,《中美两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演进历程研究——从对抗走向协调(1945-2000)》,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258页。
    165 《人民日报》,1996年8月27日。转引自:李元烨,《中美两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演进历程研究——从对抗走向协调(1945-2000)》,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258页。
    167 李元烨,《中美两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演进历程研究——从对抗走向协调(1945-2000)》,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2262至263页。
    168 陈维斌、严明,《我代表在朝鲜半岛问题四方会谈中强调 各方应创造条件推进会谈》,《人民日报》1998年3月18日。
    169 李元烨,《中美两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演进历程研究——从对抗走向协调(1945-2000)》,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266页。
    170 李元烨,《中美两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演进历程研究——从对抗走向协调(1945-2000)》,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131页。
    171 石源华,《论中国对朝鲜半岛和平机制问题的基本立场》,《同济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77页。
    173 毕颖达,《六方会谈重启的必然性及难点分析》,《当代韩国》,2012年第2期,第40页。
    176《周恩来外长1954年4月28日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发言》,载刘金质、杨淮生,《中国对朝鲜和韩国政策文件汇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22页。
    1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8/ 25/content_1043817.htm.
    178 转引自:孟庆义,《周边大国与朝鲜半岛统一问题》,《东疆学刊》,1997年第3期,第7页。
    182 陈向阳,《中国对朝鲜半岛统一政策浅析》,《亚非纵横》,2012年第5期,第22页。
    185 张蕴玲,《未来10—15年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4页。
    186 马占稳,《美中日俄对朝鲜半岛和平统一进程的态度及影响》,《东疆学刊》,2001年第3期,第7页。
    187 陈峰君、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页。
    188 崔志鹰,《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合作构想》,《韩国研究论丛》第十辑,2006年版,第36页。
    189 《美国新军事战略是何盘算》,《入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月7日。
    190 马占稳,《美中日俄对朝鲜半岛和平统一进程的态度及影响》,《东疆学刊》,2001年第3期,第9页。
    191 陈峰君、王传剑, 《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8页。
    193 姜龙范、庞彦,《评析卢武铉“和平繁荣政策”下南北关系的发展》,《东疆学刊》,2006年第3期,第64页。
    [1]乔治·凯南.美国对外政策的现实[M].王殿宸,陈少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2]泰勒·丹涅特.美国人在东亚:十九世纪美国对中国、日本和朝鲜政策的批判的研究[M].姚曾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艾奇逊.实力与外交[M].熊友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
    [4]K·S·赖德烈.早期中美关系史[M].陈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5]海因茨·哥尔维策尔.黄祸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6]N·J·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M].刘愈之,译.内部发行.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7]华尔特·哈恩,约翰·内夫.核时代的美国战略[M].沈迈行,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
    [8]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美国对外政策的动力[M].北京编译社,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6.
    [9]亨利·A·基辛格.美国对外政策(论文三篇)[M].复旦大学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
    [10]亨利·基辛格.选择的必要:美国外交政策的前景[M].国际关系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
    [11]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M].李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4.
    [12]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M].李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4.
    [13]戴维·霍洛威茨.美国冷战时期的外交政策:从雅尔塔到越南[M].上海市五·七干校六连翻译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4]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上册[M].伍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15]布热津斯基言论选集[M].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编译组,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16]M·贝科威茨.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背景[M].张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7]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下册[M].马兖生,翟一我,杨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8]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中册[M].裘克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9]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一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M].吴继淦,张维,李朝增,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
    [20]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一基辛格回忆录:第三册[M].杨静予,吴继淦,刘觉俦,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
    [21]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一基辛格回忆录:第四册[M].范益世,殷汶祖,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
    [22]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一基辛格回忆录:第一册[M].陈瑶华,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
    [23]迈克尔·沙勒.美国十字军在中国:1938-1945年[M].郭济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4]吉米·卡特.保持信心:吉米·卡特总统回忆录[M].裘克安,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
    [25]马修·邦克·李奇微.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M].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3.
    [26]罗伯特·A·斯卡拉皮诺.亚洲及其前途一向各主要强国提出的问题[M].辛耀文,译.内部发行.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27]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回忆录[M].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翻译组,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28]迈克尔·谢勒.二十世纪的美国与中国[M].徐泽荣,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29]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实力与原则:1977-1981年国家安全顾问回忆录[M].邱应觉,梅仁毅,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30]哈罗德·布朗.美国未来二十年的对外战略[M]。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北美研究室,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86.
    [31]乔治·凯南.美国外交[M].葵阳,南木,李活,译.增订本.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32]吉姆·罗沃.亚洲的崛起:美国为什么将随着亚洲的经济繁荣而繁荣[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3]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4]吉姆·赫尔姆斯,詹姆斯·普里斯特.外交与威慑:美国对华战略[M].张林宏,周丕启,王易,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35]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36]迈克尔·H·亨特.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M].褚律元,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37]理查德·N·哈斯.“规制主义”一冷战后的美国全球新战略[M].陈遥遥,荣凌,译.北京:新华社出版社,]999.
    [38]艾什顿·卡特,威廉姆·佩里.预防性防御:一项美国新安全战略[M].胡利平,杨韵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9]伊莉莎白·埃克诺米,米歇尔·奥克森伯格.中国参与世界[M].华宏勋,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40]扎勒米·哈利勒扎德,等.美国与亚洲:美国新战略和兵力态势[M].滕建群,林治远,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41]查尔斯·库普乾.美国时代的终结:美国外交政策与21世纪的地缘政治[M].潘忠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2]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M].时殷弘,李庆四,樊吉社,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43]罗伯特·阿特.美国大战略[M].郭树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4]约翰·伊肯伯里.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M].韩召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5]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6]斯蒂芬·哈尔珀,乔森纳·克拉克.美国为什么单干?一美国新保守主义派与全球秩序[M].邵崇忠,朱玉华,黄浩,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
    [47]沃尔特·拉菲伯,理查德·波伦堡,南希·沃洛奇.美国世纪:一个超级大国的崛起与兴盛[M].黄磷,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48]斯蒂芬·M·沃尔特.驯服美国权力:对美国首要地位的全球回应[M].郭 盛,王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9]克里斯托弗·莱恩。和平的幻想:]940年以来的美国大战略[M].孙建中,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0]珍妮·克莱格.中国的全球战略:走向一个多级世界[M].葛雪蕾,洪漫,李莎,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51]哥特弗里特-卡尔·金德曼.中国与东北亚崛起:1840~2000(插图本)[M].张莹,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2]沃尔特·拉费伯尔.美国、俄国和冷战:1945-2006(第10版)[M].牛可,翟韬,张静,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
    [1]入江昭,孔华润.巨大的转变:美国与东亚(1931-1949)[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2]杨生茂,王玮,张宏毅.美国外交政策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宋成有,姜忻,王蕾,等.中韩关系史:现代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4]黄定天.东北亚国际关系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5]林利民.遏制中国:朝鲜战争与中美关系[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6]陈洁华.21世纪中国外交战略[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7]高连福.东北亚国家对外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8]陈舟.美国的安全战略与东亚—美国著名国际战略专家访谈录[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9]刘绪贻,李世洞.美国研究词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0]陈峰君,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1]刘金质.冷战史(全三册)[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12]陶文钊,杜瑞清,王旭.中美关系与东亚国际格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3]李元烨.中美两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演进历程研究:从对抗走向协调(1945-2000)[M].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14]潘锐.冷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一从老布什到小布什[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15]沈丁立,任晓.现实主义与美国外交政策[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
    [16]陶文钊.中美关系史(全三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7]李少军.国际战略报告:理论体系、现实挑战与中国的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8]汪波.美国冷战后世界新秩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19]刘静波.21世纪初中国国家安全战略[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20]孟庆义,赵文静,刘会清.朝鲜半岛:问题与出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陶文钊。冷战后的美国对华政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2]杨奎松.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3]于群.美国国家安全与冷战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4]陶文钊,姜振寰.美国与20世纪亚洲的冲突和战争[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5]王东,闫知航.让历史昭示未来一中美关系史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26]周琪.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7]朴键一,马军伟.中国对朝鲜半岛的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8]刘清才,高科,等.东北亚地缘政治与中国地缘战略[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9]汪伟民.联盟理论与美国的联盟战略一以美日、美韩联盟研究为例[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30]刘长敏.论朝鲜核问题解决中的国际斡旋与调停[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31]王帆.美国的亚太联盟[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32]张曙光.美国遏制战略与冷战起源再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3]王立新.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4]李敦球.战后朝韩关系与东北亚格局[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35]阮宗泽.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共有利益的塑造与拓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6]李庆余.美国外交史:从独立战争至2004年[M].修订版.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37]王缉思,倪峰,余万里.美国在东亚的作用:观点、政策及影响[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
    [38]韩献栋.朝鲜半岛的安全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9]祁建华,王庆东.东亚安全与驻韩美军[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40]牛军.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外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1]徐万胜,等.冷战后的日美同盟与中国周边安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2]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遏制战略解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3]杨毅.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构想[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
    [44]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第2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45]吴征宇.霸权的逻辑:地理政治与战后美国大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6]徐天新,沈志华.冷战前期的大国关系:美苏争霸与亚洲大国的外交取向(1945-1972)[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
    [1]徐红艳.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1949-1979)——案例研究[D].复旦大学,2003.
    [2]杨绪盟.朝鲜半岛危机与中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4.
    [3]马建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军事合作(1937—1945)[D].华中师范大学,2004.
    [4]陈杨.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中美关系[D].复旦大学,2005.
    [5]张丽.中美敌对关系的形成(1949-1953)[D].吉林大学,2005.
    [6]王成至.1969—1972年中美缓和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7]陈宗权.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之研究(1950年至今)[D].复旦大学,2008.
    [1]赵金龙.中美韩三角博弈中的中韩关系建构[D].青岛大学,2005.
    [2]王立梅.中美两国在朝鲜核问题中的竞争与合作[D].云南大学,2010.
    [3]李凌超.中美在朝鲜半岛上的战略博弈[D].外交学院,2010.
    [1]倪世雄.冷战后时期中美关系的现状和前景[J].国际观察,1994(2):1-6.
    [2]杨洁勉.中美关系风雨五十年[J].国际观察,1994(5):1-4.
    [3]孙宏根.世纪之交的亚太大国关系与中国的形势[J].国际观察,1996(2):26-29.
    [4]陈兴耀,陈斌.浅议美国对华政策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J].国际观察,1997(3):21-23.
    [5]丁幸豪.战略共识:中美关系发展的基础[J].国际观察,1998(3):1-4.
    [6]陈德民.90年代中美关系动荡及其原因探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10):33-37.
    [7]倪世雄,庄建中.对中美关系的再思考[J].国际观察,1999(5):10-13.
    [8]顾国良.中美两国在军控等领域的合作与分歧[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1):12-13.
    [9]塞缪尔·皮尔森.21世纪的中美关系[J].东北亚论坛,2000(1):10-11.
    [10]丁则民.当前中美关系及其走势[J].东北亚论坛,2000(1):9-10.
    [11]楚树龙.冷战后中美双边和地区战略与安全关系[J].现代国际关系,2000(05).
    [12]赵月峰,李华锋.论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关系[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6-47.
    [13]夏立平.新世纪美国全球战略与中美关系[J].现代国际关系,2000(10).
    [14]李俊江.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J].东北亚论坛,2000(1):11-12.
    [15]薄燕.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之演变[J].国际观察,2000(3):10-14.
    [16]王晓波,李华锋.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追求目标及实施政策比较[J].东疆学刊,2000(3):22-27.
    [17]吕其昌.半个世纪中美关系发展的轨迹[J].国际资料信息2002(2):30-32.
    [18]潘忠岐.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过去、现在与未来[J].国际观察,2002(3):33-37.
    [19]牛新春.2002年中美关系研究主要资料信息[J].国际资料信息,2003(1):39-42.
    [20]朴键一.北京六方会谈与朝鲜核问题前景[J].当代亚太,2003(10):42-46.
    [21]李南周,肖伟山.朝核问题的发展与东北亚的和平[J].读书,2003(11):88-94.
    [22]蔡文中.朝鲜核问题及其前景[J].和平与发展,2003(4):1-5.
    [23]杨运忠.论中美关系平稳发展的基础与特征[J].当代亚太,2003(2):3-13.
    [24]沈大伟,汪亮.美中关系的新稳定:原因与结果[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10):16-18.
    [25]黄亮新.试析中美关系对朝鲜半岛的影响[J].东北亚研究,2003(1):13-17.
    [26]沈骥如.维护东北亚安全的当务之急——制止朝核问题上的危险博弈[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9):53-58.
    [27]石源华.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对韩政策及朝鲜核问题[J].韩国研究论丛,2003(0):18-28.
    [28]王文峰.2003年中美关系研究主要资料信息[J].国际资料信息,2004(3):38-40.
    [29]林利民.朝鲜核问题的三种解决前景与中国的政策选择[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4(4):11-13.
    [30]杨光海,徐立波.接触遏制与对抗遏制——克林顿政府与布什政府对朝核政策之比较[J].国际论坛,2004(1):12-14.
    [31]李青.冷战后美国学者对中美关系的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2):36-40.
    [32]夏立平.美国对华战略及其内在矛盾[J].当代亚太,2004(2):3-11.
    [33]金强一.美日东北亚区域战略与朝鲜半岛问题[J].当代亚太,2004(9):20-24.
    [34]仇华飞.新世纪亚太安全形势分析与展望[J].国际观察,2004(6):27-3.
    [35]时殷弘.中国对美外交和战略15年:演化过程、基本经验和尚存问题[J].国际观察,2004(2):1-6.
    [36]郭忆薇,聂运麟.中美安全观比较分析[J].国际观察,2004(1):30-35.
    [37]王传剑.朝鲜半岛问题与中美关系[J].国际政治研究,2005(3):46-53.
    [38]武斌红,孟然.朝鲜半岛问题中的大国因素[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123-127.
    [39]刘彩.合作博弈:朝鲜核问题的理性选择[J].唯实,2005:116-118.
    [40]王传剑.冷战后的朝鲜半岛问题与中美政策互动[J].东北亚研究,2005(2):15-22.
    [41]朱锋.六方会谈:“朝核问题”还是“朝鲜问题”?[J].国际政治研究,2005(3):26-30.
    [42]罗纳德·塔门,亚采克·库格勒,陈琪,等.权力转移与中美冲突[J].国际政治科学,2005(03):1-20.
    [43]陈扬.在利益与协调之间:朝核问题与中美关系[J].国际观察,2005(1):53-59.
    [44]仇发华.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作用及其受局限的原因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5(2):23-27.
    [45]李大光,李格非.2005年的中美关系[J].国际资料信息,2006(3):27-29.
    [46]李丽.朝核问题的博弈[J].党政干部学刊,2006(6):47.
    [47]巴殿军,卞静.朝核问题与六方会谈——以朝美关系为主导的多方博弈[J].辽东学院学报,2006(2):200-201.
    [48]虞少华.朝美关系与朝核问题[J].国际问题研究,2006(6):21.
    [49]俞正樑.试论美国对华的对冲战略[J].国际观察,2006(1):2-8.
    [50]朱听昌,张京.中美关系的“游戏规则”及其启示[J].现代国际关系,2006(10).
    [51]滕建群.中美关系中的防扩散与反扩散因素[J].国际问题研究,2006(04).
    [52]潘蔚娟.中美核心国家利益之比较[J].国际资料信息,2006(9):9-10.
    [53]崔志鹰.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合作构想[J].韩国研究论丛,2006(0):106-107.
    [54]黄振宇,王方芳.朝核问题: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扫描[J].世界经济与 政治论坛,2007(3):90-93.
    [55]姜龙范.朝核问题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东疆学刊,2007(3):145-148.
    [56]朴键一.朝鲜半岛核问题与新世纪中国外交[J].东疆学刊,2007(2):55.
    [57]朴龙国.朝鲜核问题的症结与解决方法[J].延边党校学报,2007(1):78-80.
    [58]刘阿明,姚晓玫.朝鲜核问题与中美利益博弈[J].国际观察,2007(2):73-79.
    [59]周洪波,陈庶.冷战后东北亚大国关系与朝鲜半岛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2):27-36.
    [60]何兴强.美国对伊朗及朝鲜核问题政策[J].领导文萃,2007(3):22-26.
    [61]满海峰.美国应对朝核问题的政策选择分析及展望[J].韩国研究论丛,2007(4):31-45.
    [62]詹欣.美国与朝鲜核问题的历史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7-31.
    [63]杨文静.美国主要思想流派对华战略定位[J].国际资料信息,2007(6):1-5.
    [64]唐永胜,卢刚.中美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及其化解[J].现代国际关系,2007(06).
    [65]时殷弘.中美关系基本透视和战略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4):8-11.
    [66]袁鹏.中美关系与东北亚安全[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9):7-9.
    [67]童晋,刘强.中美韩对朝核问题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3):91-93.
    [68]余万里.中美相互依赖的结构——理论分析的框架[J].国际论坛,2007(2):52-57.
    [69]孙茹.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与分歧[J].现代国际关系,2007(10).
    [70]刘永涛.重新思考朝鲜核问题:安全与身份[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3):42-47.
    [71]雷才丽,舒锐锋.朝核问题之中国作用的双重性及策略选择[J].学术探索,2008(3):31-35.
    [72]鲁利,马娟娟.朝鲜核问题及中国的现实选择[J].华商,2008(15):72-75.
    [73]张琏瑰.申报·炸塔:朝核问题新一轮博弈[J].世界知识,2008(14):30-33.
    [74]袁鹏.战略互信与战略稳定——当前中美关系面临的主要任务[J].现代国际关系,2008(01).
    [75]王帆.中美竞争性相互依存关系探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3):25-32.
    [76]金强一.中美日东北亚战略框架之中的朝鲜半岛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与东北亚大国战略指向关联的研究[J].东疆学刊,2008(3):60.
    [77]李彬,聂宏毅.中美战略稳定性的考察[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2):13-19.
    [78]王联合.朝核问题解决路径的三个层次选择[J].现代国际关系,2009(1):20-25.
    [79]霍德兵.朝核问题与六方会谈博弈论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2009(1):97-103.
    [80]张琏瑰.朝鲜核问题:回顾与思考[J].韩国研究论丛,2009(1):124-136.
    [81]李虎,王伟和.朝鲜核问题与中国的安全利益关系[J].新远见,2009(10):81-87.
    [82]谭林茂.从均势的角度看朝鲜问题[J].济宁学院学报,2009(4):33-37.
    [83]赵雷.当前中美在六方会谈问题上立场的转变——兼论朝核问题解决机制的理性选择[J].法制与社会,2009(34):155-157.
    [84]陈积敏.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和反应[J].国际资料信息,2009(1):5-9.
    [85]王洪涛.新世纪中美关系研究与中美关系[J].现代国际关系,2009(06).
    [86]罗斯罗伯特·S.,沈鹏,周琪.中国崛起、地区权力转移与东亚安全:从1949年到21世纪[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11):36-.43.
    [87]沈丁立.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以及东北亚国际关系[J].当代亚太,2009(2):5-19.
    [88]牛新春.中美关系:依赖性与脆弱性[J].现代国际关系,2009(09).
    [89]王缉思.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与深层原因[J].当代亚太,2009(3):4-20.
    [90]仇发华.朝核问题中的美朝决策碰撞[J].山东社会科学,2010(9):155-157.
    [91]申耿焕.朝鲜与美国对核问题解决方式的同床异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11-13.
    [92]梁亚滨.从利益攸关方到战略再保证:霸权衰落下的中美关系[J].当代亚太,2010(3):2340.
    [93]阎学通.对中美关系不稳定性的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12):4-30.
    [94]邹云.建构主义安全观视野下的朝核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0(12):162-163.
    [95]潘亚玲.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转变的根本逻辑与手段——兼论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J].当代亚太,2010(3):6-21.
    [96]何晨青,代兵.冷战时期的朝鲜核问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2):73-77.
    [97]徐欢.试析朝鲜核问题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应对战略选择[J].学理论,2010(1):63-64.
    [98]杨世新.以经典现实主义视角从朝美双方浅谈朝核问题[J].改革与开放,2010(2):20-21.
    [99]何静文,沈艳杰.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中的立场和政策选择[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45-46.
    [100]牛新春.中美战略互信:概念、问题及挑战[J].现代国际关系,2010(03).
    [101]李开盛,李小方.安全结构视野下的朝核问题走向[J].太平洋学报,2011(4):8-10.
    [102]袁继贤,袁博.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回顾与思考[J].求实,2011:64.
    [103]何圆.浅析朝核问题理性抉择的新思路[J].企业导报,2011(12):88-91.
    [104]江天尧.中国调停外交的实践与分析——基于朝核问题的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21.
    [105]李熙玉.中美关系的变化和朝鲜半岛的和平[J].当代韩国,2011(1):98-99.
    [1]朝鲜问题文件汇编:第一集[G].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4.
    [2]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G].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
    [3]朝鲜问题文件汇编:第二集[G].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
    [4]国际关系研究所.美国外交研究资料:第一集[G].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
    [5]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二辑[G].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
    [6]中美关系(文件和资料选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7]冬梅.中美关系资料选编[G].北京:时事出版社,1982.
    [8]刘金质,杨淮生.中国对朝鲜和韩国政策文件汇编:1949-1994(全五册)[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9]陶文钊.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一卷[G].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10]陶文钊.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二卷[G].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11]汪熙,田尻利,傅德华.150年中美关系史论著目录(1823-1990)[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2]陶文钊,牛军.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三卷[G].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13]沈志华,杨奎松.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第八卷[G].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9.
    [14]沈志华,杨奎松.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第二卷[G].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9.
    [15]沈志华,杨奎松.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第六卷[G].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9.
    [16]沈志华,杨奎松.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第七卷[G].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9.
    [17]沈志华,杨奎松.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第三卷[G].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9.
    [18]沈志华,杨奎松.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第四卷[G].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9.
    [19]沈志华,杨奎松.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第五卷[G].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9.
    [20]沈志华,杨奎松.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第一卷[G].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9.
    [21]周建明,王成至.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解密文献选编(1945-1972)(全三册)[G].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O'Hanlon M, Mochizuki M. Crisis on the Korean Peninsula:How to Deal with a Nuclear North Korea[M]. New York:McGraw-Hill,2003.
    [2]Feffer J. North Korea, South Korea:U.S. Policy at a Time of Crisis[M]. Toronto:Hushion House,2003.
    [3]Poneman D B, Wit J S, Gallucci R L. Going Critical:The First North Korean Nuclear Crisis[M]. 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4.
    [4]Young-hoon L. Escaping the Poverty Trap:North Kore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J]. East Asian Review,2002,14(2):107-121.
    [5]Cha V D. North Korea's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Badges, Shields, or Swords?[J].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2002,117(2):209-230.
    [6]Woodward B. Bush at War[M]. New York:Simon & Schuster,2002.
    [7]Gaddis J L. Surprise, Security,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4.
    [8]Katzman K. U.S.-North Korean Relations:An Analynic Compendium of U.S. Politicies,Laws and Regulations[M]. Atlantic Council of The United States,2007.
    [9]Carlin R, Lewis J W. Negotiating with North Korea:1992-2007[M].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2008.
    [10]Jong-chun P. Impact of U.S. War against Terrorism on the Korea Peninsula[J]. Korea Focus,2002(1):61.
    [11]Harnisch S. U.S.-North Korean relations under the Bush administration:from "Slow Go" to "No Go"[J]. Asian Survey, 2002,42(6):872.
    [12]Ming L. China and the North Korean Crisis:Facing Test and Transition[J]. Pacific Affairs,2003,76(3):347-373.
    [13]Pinkston D A. Domestic Politics and Stakeholders in the North Korean Missile Development Program[J]. The Nonproliferation Review, 2003,10(2):51-65.
    [14]Kerr D. The Sino-Russian Partnership and US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 From Hegemony to Concert in Northeast[J].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2005,49(3):411-43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