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文化线路视域下的清江流域商路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题目是《文化线路视域下的清江流域商路研究》。近年来,学术界对恩施地区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少有学者以清江流域为考察的地理范围,从交通史的角度而言,也少有学者梳理考察清江流域的商路。研究“文化线路”的学者多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旅游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研究重点也偏向于介绍“文化线路”上的建筑风格或是“文化线路”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立足于历史学考察“文化线路”的历史沿革,结合文化遗产来考察“文化线路”的文化内涵的成果不多。本文上溯历史,以清江流域的民族发展史为线索,以清江流域的文化遗产为内容,依据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提出的“文化线路”的理念,从文化线路的视角,对清江流域商路的分布路线、沿途的市镇集墟的形成发展、民族分布与融合、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析研究,同时从历史学的角度解读清江流域商路,并发掘清江流域商路的当代价值。通过对清江流域商路的梳理与研究,最终揭示商路与文化的互动,评价商路对文化发展的贡献,理清商业文明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余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论述了选题的范围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通过梳理前人学者的研究成果,确定本文新的研究视野,即以“文化线路”的理念来考察清江流域商路,同时以清江流域的商路研究为基础,考察商路与文化的互动。
     第二部分从第一章到第五章。第一章通过梳理清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提出清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决定了清江流域商路的雏形,社会环境为清江商路的发展与变迁提供了契机和条件。第二章按时间顺序,梳理从原始开发时期到改土归流后的清江流域的商路,理清清江流域商路的具体路线分布,同时通过分析清江流域商路上的市镇,体现清江流域商路对文化的传播作用。第三章将清江流域的商路放置于文化线路的理论下进行考察,从空间特征、时间特征、文化特征及角色和目的四个方面来分析作为文化线路的清江流域商路。第四章通过将清江流域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清江流域的商路进行文化解读,进而分析清江流域商路在当代的价值。
     第三部分是余论。余论论述清江流域商路充当着文化交流的纽带,同时给传统深远的农耕文化带来冲击,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接受和抵制构成了这一文化线路独有的特色。
In recent years, the academia studied in Enshi area from multi-angle and multi-level, and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However, few scholars took Qingjiang River basin as the geographic scope in their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very few scholars focus on the trade routes of the Qingjiang River. Most researchers of "cultural routes" are engaged in urban plann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tourism and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focusing on the introduction of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of the "cultural routes". As a result, there are few significant findings of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routes", combining with the cultural heritage to examin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cultural routes".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route, the town of towns along the way setting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ethnic distribution and fusion, the 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Qingjiang Ri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ultural routes. Meanwhile, it aims to compare the Qingjiang River trades route and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trade routes which as "cultural routes", to analyse the Qingjiang River trade rou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tudies, to explore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the Qingjiang River trade routes, to reveal the trade routes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 to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 of trade routes to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o sort out the commercial civilization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This article boils down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 It is about the range and sense of this theme, the range and sense of i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way to study it. By combing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it intends to determine the new approach of this theme, aiming to study the Qingjiang River trade routes by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routes". It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Qingjiang River trade routes with the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rade routes and cultural.
     The second part includes the first chapter to the fifth. The first chapter is by combing the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of the Qingjiang River, to stud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s deciding the prototype of Qingjiang River trade routes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providing the opportunities and conditions to the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of Qingjiang River trade routes. The second chapter is in chronological order, to pick the Qingjiang River trade routes from the original to the bureaucratization, to distribute the specific routes of the Qingjiang River trade route clearly, and by analysis of the valleys towns along the Qingjiang River to reflect the Qingjiang River trade routes on the spread of culture. The third chapter will focus on the study the Qingjiang River trade routes by the theory of "cultural routes", and analyse the Qingjiang River trade routes which as cultural routes from the four aspects that i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time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role and purpose. The fourth is to classify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tangible historical heritage in Qingjiang River, based on it to study the Qingjiang River trade routes on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and to analysis the values of the Qingjiang River trade routes in modern.
     The last part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is to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of Restraining Commerce in Chinese farming society. The second is to the impact of commercial culture of fanming civilization. By making commercial culture as the background, the third part is to analyz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rade routes and culture.
引文
①周鸿铎主编:《文化传播学通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②王子今:《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①此类文章有付文军的《论剑门蜀道文化线路的保护》(上)(《中国名城》2009年11期), 《论剑门蜀道文化线路的保护》(下)(《中国名城》2009年12期),顾风、孟瑶谢、青桐的《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中国大运河及其比较研究》(世界遗产保护·杭州论坛暨2008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亚太地区会议),许凡的《茶马古道作为文化线路的特征浅析》(《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1年2期),骆文伟的《文化线路视域下的“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遗产探索》(《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期)等。
    ①其具体观点为:其一,浙东、江南、淮南运河,都是分裂时期的历史产物;其二,分裂时期修凿这些运河,主要是为了发展与外界的交往,而不是造成一个闭锁的地方系统以巩固分裂割据;其三,把分裂时期凿成的这些运河改造为发挥全国效益的大运河的一部分,没有国家的统一是不可能的。引自王子今:《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②论述明清漕运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万国鼎《明清漕运概要》(《政治季刊》第4卷第3期,1940年10月),方楫《明代治河和通漕的关系》(《历史教学》1957年第9期),吴缉华《明代的海陆兼运及运河的浚通》(《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9本下册,1958年),樊树志《明清漕运述略》(《学术月刊》1962年第10期),朱玲玲《明代对大运河的治理》(《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2期),吴琦《清代湖广漕运的社会功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中国历代漕运改革述论》(《中国农史》1996年第1期)、《漕运与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中国农史》2000年第4期),杨杭军《略论清朝嘉道时期漕运之弊及其影响》(《中州学刊》1998年第1期),陈峰《略论清代的漕弊》(《西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①王平:《论土家族古籍的文献价值——以思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族为例》,《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②田敏:《土家族土司兴亡史》,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③朱世学:《土司时期土家族原始婚姻形态残余探微》,《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
    ④段超:《试论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贵州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孟立军:《试论土家族教育发展的历史特点》,《民族论坛》1994年第4期。
    ⑤段超:《试论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地区的开发》,《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①雷翔:《鄂西傩文化的奇葩——还坛神》,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田万振:《土家族生死观绝唱——撒尔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施铎:《“还坛神”的社会功能初判》,《荆楚文史》1998年第1期。曹毅:《土家族的丧葬习俗及其文化内涵》,《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游俊:《土家族禁忌文化研究》,《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土家族传统禁忌的文化寻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
    ①鲁西奇:《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64页。
    ①衣俊卿: 《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①[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注:《水经注》卷37,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72页。
    ①王柏泉、艾训儒:《清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与开发》,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②黄柏权:《清江流域民族文化生成机制及其特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③第四纪的第一个世,距今约260万年至1万年。
    ④王善才:《考古发掘与早期巴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①[梁]萧子显纂:《南齐书·蛮传》卷五十八,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1008页。
    ②[唐]房玄龄等纂:《晋书·地理志下》卷十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56页。
    ③[唐]令狐德棻等纂:《周书·蛮传》卷四十九,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887页。
    ④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六月廿一日田旻如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中共鹤峰县委统战部、县史志办等编《容美土司史料汇编》,1984年内部编印。
    ①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六月廿一日田旻如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中共鹤峰县委统战部、县史志办等编《容美土司史料汇编》,1984年内部编印。
    ②[清]顾彩著,吴柏森校注:《容美纪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6页。
    ③乾隆《永顺府志》卷十二,《杂记》。
    ④乾降《鹤峰州志》卷五, 《赋役》。
    ⑤[元]完颜纳丹等纂,郭成伟点校:《大元通制条格》,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⑥[清]赵翼纂,李解民点校:《簷曝杂记》卷四,,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8页。
    ⑦[唐]刘禹锡著,卞孝萱校订:《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59页。
    ⑧[清]顾彩著,乌柏森校注:《容美纪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2-353页。
    ①同治《永顺府志》卷十,《风俗志》。
    ②同治《建始县志》卷四,《物产志》。
    ③同治《利川县志》卷三,《祭典志》。
    ④吴雪梅:《清代民族边缘地区的乡村社会秩序——以鄂西南景阳河社区为个案》,华中师范大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3页。《回归边缘:清代一个土家族乡村社会秩序的重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⑤乾隆《鹤峰州志》卷首,《文告》。
    ⑥乾隆《鹤峰州志》卷首,《文告》记载耕凿六则为:“一要高培田塍,雨水任我蓄放;二要开塘引流,庶几稍旱不妨;三要多收草粪,春耕和土为上;四要石灰暖地,辟除涧水寒凉;五要勤拔草稗,禾苗定然茂壮;六要收拦牲畜,毋许践踏田庄”。
    ⑦[南朝宋]范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南蛮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40页。
    ⑧[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页。
    ①[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52页。
    ②[唐]樊绰撰,向达校注:《蛮书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0页。
    ③[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64页。
    ④民国《湖北通志》卷九十三,《金石志》。
    ⑤[南朝宋]范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南蛮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42页。
    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贺龙元帅丰碑永存》,L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46页。
    ⑦龚发达:《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歌谣分册》,内部资料1988年,第229页。
    ⑧[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⑨[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①[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9页。
    ②[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9页。
    ③[唐]樊绰撰,向达校注: 《蛮书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0—261页。
    ④顾学颉点校:《白居易集》卷十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17页。
    ⑤[南宋]王象之撰:《舆地纪胜》卷七四,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版,第651页。
    ⑥鄂西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鄂西少数民族史料辑录》,1986年内部刊印,第391页。
    ⑦熊公哲注译:《荀子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353页。
    ⑧藏克和,王平校订:《说文解字新订》卷五,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04页。
    ⑨光绪《利川县志》卷九,《祠祭》
    ①[宋]朱熹注:《楚辞集注·九歌》,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0页。
    ②[唐]元稹撰,翼动点校:《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9页。
    ③同治《来凤县志》卷二八,《风俗》。
    ④[晋j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8页。
    ⑤[唐]魏征等纂:《隋书》卷三十,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43页。
    ⑥[后晋]刘昫等纂:《旧唐书》卷六十,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44页。
    ⑦[晋]刘昫等纂:《旧唐书》卷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0页。
    ⑧[明]李贤、彭时等纂:《大明—统志》卷六十六,天顺五年御制序刊本,第4156页。
    ⑨[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蕃夷五》,大东书局1936年版,第151页。
    ①[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一,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68页。
    ②[明]宋濂等纂:《元史·李忽兰吉传》列传第四十九,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793页。
    ③[明]宋濂等纂:《元史·兵志三·屯田》志第四十八,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573页。
    ④[明]宋濂等纂:《元史·兵志三·屯田》志第四十八,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572页。
    ⑤同治《长乐县志》卷三,《山水志》。
    ⑥[清]张廷玉等纂:《明史·兵志一》卷八十九,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75页。
    ①乾隆《鹤峰州志》卷首,《文告》
    ②湖北省来凤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来凤县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36页。
    ③咸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咸丰县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46页。
    ④[明]黄溥:《劝农台》,见道光《施南府志》卷二七,《艺文》。
    ⑤康熙《湖广通志》卷五,《山川》。
    ⑥康熙朝湖广总督《大司马张公檄》,见同治《宜昌府志》卷十,《兵防》。
    ①统计资料来自何炳棣:《中国会馆史论》,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版。
    ②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页。
    ①葛政委:《对散杂居湖北侗族的祖先崇拜的阐释》,《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②鹤峰县民族事务委员会:《鹤峰白族简介》,内部资料1999年,第20页。
    ③葛政委:《对散杂居湖北侗族的祖先崇拜的阐释》,《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①高恨非:《宣恩侗乡风情》,载王胜先:《侗族文化史料》1-10,内部资料1987年,第219页。
    ②张丽剑:《鄂西鹤峰白族的来源及其文化》,《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③陈开沛、姚祖瑞:《宣恩县民族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362—364页。
    ①张丽剑:《鄂西鹤峰白族的来源及其文化》,《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②马戎:《民族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7页。
    ③王平:《从族际通婚看武陵地区民族关系的演变》,《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①同治《来凤县志》卷二八,《风俗》。
    ②吕养正:《湘鄂西苗族崇拜“白帝天王”考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③中国各民族宗教学神话大词典编审委员会:《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第460页。
    ④同治《来凤县志》卷二八,《风俗》。
    ⑤同治《巴东县志》卷十,《风土》。
    ①[南朝宋]范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南蛮列传》卷八十六,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40页。
    ②[宋]乐史纂:《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864页。
    ③[唐]李吉甫纂:《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53页。
    ④[晋]常璩纂,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⑤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124-125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五,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2页。
    ①[晋]常璩纂,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1页。
    ②“道”在汉朝卫宏《汉旧仪》中解释为“内郡为县,三边为道”,《后汉书·百官志五》解释为“凡县主蛮夷曰道”。
    ③[南朝宋]范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41页。
    ④[南朝宋]范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41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49页。
    ⑥[元]脱脱等纂:《宋史》卷四百九十六,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243页。
    ⑦[元]脱脱等纂:《宋史》卷二百九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943页。
    ⑧[元]脱脱等纂:《宋史》卷二百六十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043页。
    ⑨[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六,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263页。
    ⑩[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九,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00页。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蕃夷五》,人东书局1936年版,第150页。
    ②同治《来凤县志》卷十七,《武备志》。
    ③[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67页。
    ④[元]脱脱等纂:《宋史》卷四百九十四,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191页。
    ⑤[明]宋濂:《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71页。
    ⑥[明]董伦等纂修:《明太祖实录》卷十九“丙午(元至正26年,1366年)二月丁卯”。
    ①[清]赵尔巽等纂:《清史稿》卷五,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6页。田吉麟即田既霖
    ②“夔东十三家”指以李来亨、郝永忠等为首的明末农民义军余部。
    ③鹤峰县史志编纂办公室,五峰县民族工作办公室编印:《容美土司史料汇编》,1984年内部编印,第4页。
    ④[清]赵尔巽等纂:《清史稿》卷五百十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208页。
    ⑤[清]赵尔巽等纂:《清史稿》卷五百十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204页。
    ⑥吴永章、田敏:《鄂西民族地区发展史》,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83页。
    ⑦道光《施南府志》卷二,《疆域志》。
    ①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四川省志·盐业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②道光《长阳县志》卷一, 《地理志》。
    ③罗家新:《浅谈夷城》, 《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二),未刊1991年本。
    ①[晋]常璩纂,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②金开诚等撰: 《屈原集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71—472页。
    ①[晋]常璩纂,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7页。
    ②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编:《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版,第72页。
    ①[晋]常璩纂,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8页。
    ②[南朝宋]范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南蛮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41页
    ③[梁]萧子显纂:《南齐书·蛮传》卷五十八,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05页。
    ④[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三,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172页。
    ⑤管维良:《宜昌前坪战国两汉墓》,《考古学报》1976年第2期,《1978年宜昌前坪汉墓》,《考古》1985年第5期。
    ⑥卢德佩,唐洪川,余波:《秭归卜庄河西汉墓简报》,《江汉考古》1991年第4期。
    ⑦吴永章、田敏:《鄂西民族地区发展史》,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⑧[后晋]刘昫等纂: 《旧唐书》卷四十八,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85-2086页。
    ⑨[后晋]刘昫等纂: 《旧唐书》卷四十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18页。
    ①[元]脱脱等纂:《宋史》卷二百八十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566页。
    ②[元]脱脱等纂:《宋史》卷二百八十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988页。
    ③[宋]范成大,齐治平校补:《桂海虞衡志·志蛮》,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33页
    ④同治《来凤县志》卷二七,《土司志》。
    ⑤[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四,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87页。
    ⑥同治《安化县志》卷三十二,《艺文志》。
    ⑦[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兵二九》,大东书局大东书局1936年版,第174页。
    ⑧[元]脱脱等纂:《宋史》卷四百九十四,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191页。
    ①[晋]常璩纂,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7页。
    ②藏克和,王平校订:《说文解字新订》卷五,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45页。
    ③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卷六百七十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712页。
    ④[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24页。
    ⑤[元]脱脱等纂:《宋史》卷一百八十六,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564页。
    ⑥[元]脱脱等纂:《宋史》卷八十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243页。
    ⑦[元]脱脱等纂:《宋史》卷一百八十六,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564页。
    ⑧田晓波:《土家族历史上的传统分配和交换制度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①[宋]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黄仁柯、朱怀春点校:《苏轼诗集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72-673页。
    ②[唐]李吉甫纂:《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53页。
    ③[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七,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55贞。
    ④[元]脱脱等纂:《宋史》卷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82页。
    ⑤[元]脱脱等纂:《宋史》卷二百五十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183页。
    ⑥[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蕃夷五》,大东书局1936年版,第157页。
    ①[明]宋濂等纂:《元史·兵志四》卷一百一,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583页。
    ②[清]毕沅编著:《续资治通鉴·元纪二》卷一百八十四,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5034页。
    ③[明]宋濂等纂:《元史·顺帝本纪四》本纪第四十一,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875页。
    ④[明]宋濂等纂:《元史·李忽兰吉传》列传第四十九,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795页。
    ⑤[明]李贤、彭时等纂:《大明一统志》卷六十二,天顺五年御制序刊本,第3828页。
    ①吴永章、田敏:《鄂西民族地区发展史》,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28页。
    ②嘉靖《湖广通志》卷二十,《兵防》。
    ③同治《建始县志》卷二,《建置志》。
    ①同治《巴东县志》卷三,《建置志》。
    ②[清]顾彩著,吴柏森校注:《容美纪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9页。
    ③同治《来凤县志》卷二十八,《商贾》。
    ④同治《增修施南府志》卷十,《风俗》。
    ⑤[清]顾彩著,吴柏森校注:《容美纪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8页。
    ⑥民国《咸丰县志》卷三,《礼教》。
    ⑦沈阳选注:《土家族地区竹枝词三百首》,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①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页。
    ②[清]张廷玉等撰:《明史·职官志四》卷七十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52页
    ③同治《宜昌府志》卷五,《赋役》。
    ④同治《建始县志》卷四,《食货志》。
    ①同治《恩施县志》卷七,《习尚》。
    ②民国《咸丰县志》卷二,《建置》。
    ③民国《利川县志》卷七,《户役》。
    ④同治《宣恩县志》卷四,《建置志》。
    ①光绪《利川县志》卷二,《疆域表》。
    ②道光《施南府志》卷六,《建置志》。
    ③王晓宁编著:《恩施自治州碑刻大观》,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页。
    ①王晓宁编著:《恩施自治州碑刻大观》,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页。
    ②光绪《利川县志》卷十,《武备》。
    ①谭其襄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年版,第35—36页
    ①同治《续修施南府志》卷二,《地域志》。
    ②道光《施南府志》卷十六,《武备》。
    ①同治《咸丰县志》卷四,《建置》。
    ①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页。图中所写“随州卫”成为“施州卫”。
    ①同治《恩施县志》卷二,《村集》。
    ②光绪《利川县志》卷七,《户役》。
    ③同治《保靖县志》卷二,《舆地志》。
    ④民国《咸丰县志》卷四,《财赋》。
    ①同治《来凤县志》卷二九,《物产》。
    ②同治《来凤县志》卷二九,《物产》。
    ③道光《鹤峰州志》卷七,《物产》。
    ④马湘泳:《唐代茶树的地理分布与贡茶》,《农业考古》1995年第02期。
    ⑤覃士才、邓士奎:《五峰茶叶史话》,《茶叶机械杂志》1995年第4期。
    ⑥同治《恩施县志》卷七,《风俗》。
    ①王晓宁编著:《恩施自治州碑刻大观》,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
    ②康熙《嘉定县志》卷一,《疆域志》。
    ③李学勤、徐吉军主编:《长江文化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57页。
    ①同治《恩施县志》卷一,《疆域志》。
    ②同治《恩施县志》卷二,《建置志》。
    ③同治《恩施县志》卷二,《建置志》。
    ④邓辉:《从宣恩庆阳古街道看十家族区域明清商业活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①同治《恩施县志》卷七,《风俗志》。
    ②民国《湖北通志》卷十一,《舆地》。
    ①CIIC.3rd Draft Annotated Revised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Madrid. Spain.2003.
    ②CIIC. Reports of Experts. Madrid, Spain,1994.
    ①丁援:《文化线路理论研究》,博士后出站报告, (上海)同济大学,2009年。
    ②丁援:《文化线路理论研究》,博士后出站报告, (上海)同济大学,2009年。
    ③姚雅欣、李小青:《“文化线路”的多维度内涵》, 《文物世界》,2009年1期。
    ①[晋]常璩纂,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①[唐]刘禹锡著,卞孝萱校订:《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59页。
    ②[唐]樊绰撰,向达校注:《蛮书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0页。
    ③道光《施南府志》卷二三,《选举》
    ①《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重修本)卷一四五,第171—172页。
    ②中共鹤峰县委统战部、县史志办等编《容美土司史料汇编》,1984年内部编印,第104页。
    ③道光《施南府志》卷九, 《典礼志》。
    ④道光《施南府志》卷九,《典礼志》。
    ①中共鹤峰县委统战部、县史志办等编《容美土司史料汇编》,1984年内部编印.第86页。
    ①[德]莫里茨·盖格尔著,艾彦译:《艺术的意味》,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49页。
    ②[英]萨缪尔·亚历山大著,韩东晖译:《艺术、价值与自然》,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78-79页。
    ①吴永章、田敏:《鄂西民族地区发展史》,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②宫哲兵:《人类学考察:寻找巴人“赤、黑二穴”》,《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③宫哲兵,何智斌:《武落钟离山在水布垭大坝一带》,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①彭振坤、黄柏权主编:《土家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②彭振坤、黄柏权主编:《土家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①王晓宁编著:《恩施自治州碑刻大观》,新华小版社2004年版,第259页。
    ②同治《恩施具志》卷七,《风俗》。
    ①[清]顾彩著,吴柏森校注:《容美记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②成臻铭:《“以内驭外”:论清代土司城市建筑布局的政治文化倾向——以土家族区域为例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①[明]李贤、彭时等纂:《大明一统志》卷六十六,天顺五年御制序刊本,第4156贞。
    ②同治《巴东县志》卷二,《地舆》。
    ③同治《恩施县志》卷九,《人物志》。
    ④同治《恩施县志》卷十一,《艺文志》。
    ①王晓宁编著:《恩施自治州碑刻大观》,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49页。
    ②[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9页。
    ③[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94页。
    ①[南朝宋]范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南蛮列传》卷八十六,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40页。
    ②任乃强:《巴族与食盐》,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522页。
    ③[唐]元稹撰,翼动点校:《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6页。
    ④同治《来风县志》卷二十八,《风俗志》。
    ①王晓宁编著:《恩施自治州碑刻大观》,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页。
    ①CIIC. Ibiza Conclusions.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Hispano-Por tuguese Bastioned Fortifications, a Cultural Route Across Five Continents".IBIZA, Spain,1999:45-48.
    ①贾兰坡:《长阳人化石及共生的哺乳动物群》,《古脊椎动物学报》,1957年1(3),第247—258页。
    ①同治《来凤县志》卷六,《地舆志》。
    ②同治《来凤县志》卷六,《地舆志》。
    ③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浮屠与佛》,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9页。
    ④谢彪:《西南丝绸之路——佛教文化最早直接传入中国的通道》,《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专刊。
    ①王晓宁编著:《恩施自治州碑刻大观》,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②光绪《龙山县志》卷十一, 《风俗》。
    ③沈阳选注:《土家族地区竹枝词三百首》,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④沈阳选注:《土家族地区竹枝词三百首》,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201页。
    ①光绪《龙山县志》卷七,《风俗》。
    ②王晓宁编著:《恩施自治州碑刻大观》,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①王晓宁编著:《恩施自治州碑刻大观》,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②王晓宁编著:《恩施自治州碑刻大观》,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
    ③王晓宁编著:《恩施自治州碑刻大观》,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页。
    ①王晓宁编著:《恩施自治州碑刻大观》,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221页。
    ①[清]顾彩著,吴柏森校注:《容美记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56页。
    ①道光《施南府志》卷六,《建置志》。
    ②道光《施南府志》卷二十七,《艺文志》。
    ③道光《施南府志》卷二十七,《艺文志》。
    ④道光《施南府志》卷二十七,《艺文志》。
    ①彭振坤、黄柏权主编:《土家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14页。
    ①恩施州志编纂委员会:《恩施州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页。
    ①彭英明主编:《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②[后晋]刘晌等纂:《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77页。
    ③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省·民族》,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
    ①同治《利川县志》卷三,《风俗志》。
    ①王因权:《陆承志,官坝苗寨活字典》,http://www.enshi.cn/20090210/ca144052.htm.
    ①光绪《利川县志》卷十二,《山水志》。
    ①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②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③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①王晓宁编著:《恩施自治州碑刻大观》,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①[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1页。
    ①沈阳选注:《十家族地区竹枝词三百首》,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80页。
    ②沈阳选注:《土家族地区竹枝词三百首》,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③沈阳选注:《十家族地区竹枝词三百首》,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①[唐]魏征等纂:《隋书》卷三十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98页。
    ①同治《保靖县志》卷二,《舆地志》。
    ①潘重规编:《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三,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341页。
    ①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①根据恩施市政协文史委、市民宗局编:《恩施土家女儿会》,谢华国、齐书清口述资料整理而成。转引自尹阳硕:《清代鄂西南地区妇女与社会研究》,华中师范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恩施市政协文史委、市民宗局编:《恩施十家女儿会》,《恩施文史》第16辑,2005年版。
    ②同治《宣恩县志》卷九,《风俗志》。
    ③沈阳选注:《土家族地区竹枝词三百首》,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④沈阳选注:《土家族地区竹枝词三百首》,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⑤沈阳选注:《土家族地区竹枝词三百首》,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⑥沈阳选注:《土家族地区竹枝词三百首》,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
    ①同治《巴东县志》卷十,《风俗志》。
    ②咸丰《长乐县志》卷十二,《风俗》。
    ③鄂西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鄂西少数民族史料辑录》,1986年内部刊刊,第398页。
    ④道光《鹤峰州志》卷六,《风俗》。
    ⑤[宋]晏殊著,吴林抒校笺:《珠玉词》,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3页。
    ①罗杰:《吃在恩施》,载2003年12月1日《恩施日报》。
    ②同治《来凤县志》卷二十八,《风俗》。
    ③沈阳选注:《土家族地区竹枝词三百首》,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①[清]顾彩著,吴柏森校注:《容美记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7页。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梳:《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6页。
    ①[南朝宋]范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冯绲传》卷三十八,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81页。
    ②[北齐]魏收纂:《北魏书》卷一百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46页。
    ③四川省博物馆编:《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0年版,第89页。
    ④[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王平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49页。
    ⑤李昉等纂:《太平御览》卷一二三,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596页。
    ⑥柏贵喜、孟凡云主编:《南方民族社会文化史论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页。
    ⑦柏贵喜、孟凡云主编:《南方民族社会文化史论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9页。
    ①柏贵喜、孟凡云主编:《南方民族社会文化史论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9页。
    ②工路平:《唐宋元时代贵州佛教述论》,http://www.fjdh.com/wumin/2009/04/23520368275.html。
    ③[元]脱脱等纂:《宋史》卷四百九十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176页。
    ④[元]脱脱等纂:《宋史》卷四百九十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183页。
    ①王晓宁编著:《恩施自治州碑刻大观》,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页。
    ②[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五十五,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48页。
    ③[清]张廷玉等纂:《明史》卷三百一十,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990页。
    ④[清]张廷玉等纂:《明史》卷三百一十,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933页。
    ⑤[清]张廷玉等纂:《明史》卷三百一十,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998页。
    ①[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②同治《来凤县志》卷十三,《食货志》。
    ①王晓宁编著:《恩施自治州碑刻大观》,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页。
    ②同治《巴东县志》卷十,《风俗志》。
    ③道光《鹤峰州志》卷六,《风俗》。
    ①道光《鹤峰州志》卷六,《风俗》。
    ②湖北省鹤峰县《田氏族谱》卷3。
    1.[明]徐溥等纂:《明会典》,《四库全书》本。
    2.[明]李贤等辑:《大明一统志》,归仁斋杨氏刻本。
    3.[明]陈子龙等辑:《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
    4.[明]谈迁:《国榷》,中华书局1958年版。
    5.[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6.[清]张廷玉:《清朝文献通考》,《四库全书》本。
    7.[清]张廷玉:《续文献通考》,《四库全书》本。
    8.[清]龙文彬:《明会要》,中华书局1956年版。
    9.[清]雍正敕编:《雍正殊批谕旨》,清乾隆年间内府朱墨套印本。
    10.[清]雍正九年编:《圣祖仁皇帝圣训》,《四库全书》本。
    11.[清]雍正九年编:《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四库全书》本。
    12.[清]乾隆五年编:《世宗宪皇帝圣训》,《四库全书》本。
    13.[清]乾隆六年编:《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四库全书》本。
    14.[清]三泰等纂:乾隆《大清律例》,《四库全书》本。
    15.[清]纪昀等纂: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四库全书》本。
    16.[清]纪昀等纂: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四库全书》本。
    17.[清]昆冈编辑:《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本影印),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6年版。
    18.[清]朱寿朋编、张静庐点校:《光绪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
    19.[清]潘锡恩总撰:《嘉庆重修一统志》,中华书局1986年版。
    20.[清]贺长龄、魏源等辑:《清经世文编》,台湾文海出版社1987年版。
    21.[清]葛士浚辑:《清朝经世文续编》,台湾文海出版社1987年版。
    22.[清]盛康辑:《清朝经世文编续》,台湾文海出版社1987年版。
    23.[清]高宗敕撰:《续文献通考》,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4.[清]章梫纂、褚家伟等校注:《康熙政要》,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25.[清]嵇璜、刘墉等:《续通典》,《四库全书》本。
    26.[清]嵇璜、刘墉等:《续通志》,《四库全书》本。
    27.[清]嵇璜、刘墉等:《清朝通典》,《四库全书》本。
    28.[清]嵇璜、刘墉等:《清朝通志》,《四库全书》本。
    29.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统考》,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30.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
    31.[清]夏燮撰:《明通鉴》,中华书局1980年版。
    32.《大清历朝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
    33.章开沅主编:《清通鉴》,岳麓书社2000年版。
    34.《钞本明实录》,线装书局2005年版。
    35.[明]黄汴:《一统路程图记》,明隆庆四年(1570年)刻本。
    36.[明]陶承庆:《商程一览》(含《华夷风物商程一览》),明万历刻本,汉学研究中心藏,影印自日本内阁文库。
    37.[明]余象斗:《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刻本。
    38.[明]周文焕、周文炜:《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万宝全书》,明万历间刊。
    39.[明]壮游子:《水陆+路程》,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刻本。
    40.[明]商浚:《水陆路程》,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刻本。
    41.[明]程春宇:《士商类要》,明天启六年(1626年)刻本。
    42.[明]李晋德:《新刻客商一览醒迷天下水陆路程》,明崇祯八年(1635年)刻本。
    43.[明]憺漪子:《士商要览》,明崇祯刻本。
    44.[清]崔亭子:《路程要览》,清康熙刻本。
    45.[清]乾隆年间赖盛远:《示我周行》,附续集,清乾隆刻本。
    46.[清]吴中孚:《商贾便览》,清道光八年(1828年)刻本。
    47.[清]王秉元:《贸易须知》,清光绪五年(1879年)刻本。
    48.[清]王秉元:《贸易指南》,民国十一年(1922年),宏在善书局石印本。
    49.[清]杨树棠:《杂货便览》,清嘉庆抄本。
    50.[清]段汝霖:《楚南苗志》,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刻本。
    51.[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
    52.[清]樊增祥:《樊山全集》,1913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
    53.[清]龚柴:《湖北考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一帙,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上海著易堂排印本。
    54.[清]龚柴:《湖南考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一帙,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上海著易堂排印本。
    55.[清]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版。
    1.(嘉靖)薛纲纂修、吴廷举续修:《湖广图经志书》二十卷,明嘉靖元年(1522年)刻本。
    2.(嘉靖)杨培之纂修:《巴东县志》三卷,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刻本。
    3.(万历)徐学谟纂修:《湖广总志》九十八卷,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刻本。
    4.(万历)李光前纂修:《巴东县志》四卷,明万历十三四年(1606年)刻本。
    5.(顺治)安可愿纂修:《远安县志》八卷,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刻本。
    6.(康熙)童峦、齐祖望纂修:《巴东县志》四卷,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刻本。
    7.(康熙)徐国相、丁思孔纂修:《湖广通志》八十卷,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刻本。
    8.(雍正)迈柱修,夏力恕纂:《湖广通志》一百二十卷,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刻本。
    9.(乾隆)王峻德纂修:《鹤峰州志》二卷,清乾隆六年(1741年)刻本。
    10.(乾隆)李拔纂修:《长阳县志》六卷,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刻本。
    11.(乾隆)林翼池修、蒲又洪纂:《来凤县志》十二卷,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刻本。
    12.(乾隆)常丹葵修、邓光仁纂:《竹山县志》二十七卷,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刻本。
    13.(嘉庆)吴熊光、吴坦修,陈诗、张承宠纂:《湖北通志》一百卷,清嘉庆九年(1804年)刻本。
    14.(嘉庆)范继昌修、张士旦纂:《竹山县志》十卷,清嘉庆十年(1805年)刻本。
    15.(嘉庆)张家檙修、罗凌汉纂:《恩施县志》四卷,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刻本。
    16.(嘉庆)佚名纂:《建始县志》二卷,嘉庆十七年(1812年)抄本。
    17.(嘉庆)章学诚纂修:《湖北通志未成稿》一卷,民国十一年(1922)《章氏遗书》本。
    18.(嘉庆)章学诚纂修:《湖北通志检存稿》四卷,民国十一年(1922)《章氏遗书》本。
    19.(道光)吉钟颖纂修:《鹤峰州志》十四卷,清道光二年(1822年)刻本。
    20.(道光)王协梦、罗德昆纂修:《施南府志》三十卷,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刻本。
    21.(道光)袁景晖纂修:《建始县志》四卷,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刻本。
    22.(同治)张金澜纂修:《宣恩县志》二十卷,清同治二年(1863年)刻本。
    23.(同治)周士桢修,黄子遂纂:《竹山县志》二十九卷,清同治四年(1865年)刻本。
    24.(同治)张梓修、张光杰纂:《咸丰县志》二十卷,清同治四年(1865年)刻本。
    25.(同治)何蕙馨纂修:《利川县志》十卷,清同治四年(1865年)刻本。
    26.(同治)郑烽林等修、周葆恩等纂:《远安县志》八卷,清同治五年(1866年)刻本。
    27.(同治)陈惟模纂修:《长阳县志》七卷,清同治五年(1866年)刻本。
    28.(同治)廖恩树修、萧佩声纂:《巴东县志》十六卷,清同治五年(1866年)修光绪六年(1880年)重刊本。
    29.(同治)熊启咏纂修:《建始县志》八卷,清同治五年(1866年)刻本。
    30.(同治)李易等纂修:《来凤县志》三十二卷,清同治五年(1866年)刻本。
    31.(同治)陶寿嵩修、杨兆熊纂:《竹溪县志》十六卷,清同治六年(1867年)刻本。
    32.(同治)徐澍楷修、雷春沼纂:《鹤峰州志续修》十四卷,清同治六年(1867年)刻本。
    33.(同治)多寿、罗凌汉纂修:《恩施县志》十二卷,清同治七年(1868年)刻本。
    34.(同治)松林修、何远鉴纂:《增修施南府志》三十卷,清同治十年(1871年)刻本。
    35.(光绪)王庭桢、李谦纂修:《施南府志续编》十卷,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刻本。
    36.(光绪)长庚、厉祥官修,陈鸿渐纂:《鹤峰州志续修》十四卷,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刻本。
    37.(光绪)黄世崇纂修:《利川县志》十四卷,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刻本。
    38.(光绪)洪良品纂修:《湖北通志志余》二十六卷,清光绪间稿本。
    39.咸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咸丰县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0.鹤峰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鹤峰县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1.来凤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来凤县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乾隆)陈宏谋修:范咸、欧阳正焕纂:《湖南通志》一百七十四卷,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刻本。
    2.(乾隆)张天如等纂修:《永顺府志》十二卷,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刻本。
    3.(乾隆)黄德基修,关天申纂:《永顺县志》四卷,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刻本。
    4.(嘉庆)缴继祖修,洪际清纂:《龙山县志》十六卷,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 刻本。
    5.(嘉庆)巴哈布等修,王煦等纂:《湖南通志》二百一十九卷,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刻本。
    6.(同治)林继钦修,袁祖绶纂:《保靖县志》十二卷,清同治十年(1871年)刻本。
    7.(同治)周来贺修,卢元勋纂:《桑植县志》八卷,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刻本。
    8.(同治)魏式曾增修,郭鑑襄增纂:《永顺府志》十二卷,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增刻乾隆本。
    9.(光绪)符为霖修,吕懋恒纂,谢宝文续修,刘沛续纂:《龙山县志》十六卷,清同治七年(1868年)修,光绪四年(1878年)续修刻本。
    10.(光绪)卞宝弟、李翰章等修,曾国荃、郭嵩焘等纂:《湖南通志》二百八十卷,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刻本。
    11.(光绪)董鸿勋纂修:《古丈坪厅志》十六卷,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铅印本。
    12.曾继梧编:《湖南各县调查笔记》五类,民国二十年(1931年)铅印本。
    1.[日]织田一著,蒋簋方译:《中国商务志》,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上海广智书局印行。
    2.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许道夫编:《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建始县地名办公室编:《湖北省建始县地名志》,1983年内部编印。
    5.鹤峰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容美土司史料汇编》,中共鹤峰县委统战部等1984年内部编印。
    6.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委编:《鄂西少数民族史料辑录》,1986年内部编印。
    7.建始县土家族简史编写组编:《建始县土家族简史》,1986年内部编印。
    8.土家族简史编写组编:《土家族简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9.“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版。
    10.建始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建始文史资料》1987年版。
    11.鄂西州民委、文化局编:《鄂西民间故事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2.建始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建始县民族志》(送审稿),1990年内部编印。
    13.利川市民族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委会编:《利川民间故事集》,利川市国营印刷厂1991年版。
    14.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年版。
    15.鹤峰县民委编:《容美土司史料续编》,1993年内部编印。
    16.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四川省志·盐业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17.建始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建始百年纪事》,1999年内部编印。
    18.一中编:《清道光版<建始县志>校注》,建始县档案馆2000年内部编印。
    19.严伯玉编注:《建始墓联墓志集成》,2001年内部编印。
    20.张兴文:《卯峒土司志校注》,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21.傅一中编:《建始县晚清至民国志略》,建始县档案馆2002年内部编印。
    22.张频等主编:《建始县交通史》,2002年内部编印。
    23.全国政协及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土家族百年实录》,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24.恩施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25.严伯玉编著:《民间挽联墓联拾存》,2003年内部编印。
    26.王晓宁编著:《恩施自治州碑刻大观》,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王倬:《交通史》,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2.袁德宣:《交通史略》,北京交通丛报社长沙铁路协会1928年版。
    3.白寿彝:《中国交通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4.全汉异:《唐宋帝国与运河》,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
    5.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浮屠与佛》,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6.四川省博物馆编:《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0年版。
    7.何炳棣:《中国会馆史论》,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版。
    8.谭宗义:《汉代国内陆路交通考》,香港新亚研究所1967年版。
    9.陶希圣:《唐代之交通》,食货出版社1969年版。
    10.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1985年版。
    11.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贺龙元帅丰碑永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2.人文丛刊编委会编:《运河访古》,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3.潘镛:《隋唐时期的运河和漕运》,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
    14.高恨非:《宣恩侗乡风情》,载王胜先:《侗族文化史料》1-10,内部资料1987年。
    15.谭其襄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年版。
    16.龚发达:《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歌谣分册》,内部资料1988年。
    17.陈小平:《唐蕃古道》,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
    18.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中国各民族宗教学神话大词典编审委员会:《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
    20.杨聪编著:《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运输史略》,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版。
    21.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2.章必功:《中国旅游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3.杨正泰:《天下水陆路程·天下路程图引·客商一览醒迷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4.王子今:《交通与古代社会》,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25.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26.黎小龙等:《交通贸易与西南开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7.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编:《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版。
    28.鲍彦邦:《明代漕运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9.彭云鹤:《明清漕运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0.李文治:《清代漕运》,中华书局1995年版。
    31.李学勤、徐吉军主编:《长江文化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2.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3.王子今:《中国古代行旅生活》,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年版。
    34.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省·民族》,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5.陆韧:《云南对外交通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36.田发刚、谭笑编著:《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概观》,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7.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论考》,中国社科出版社1998年版。
    38.蓝勇:《交通生态研究与实地考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9.吴琦:《漕运与中国社会》,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0.雷翔:《鄂西傩文化的奇葩——还坛神》,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1.田万振:《土家族生死观绝唱——撒尔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2.[德]莫里茨·盖格尔著,艾彦译:《艺术的意味》,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43.胡炳章:《土家族文化精神》,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44.朱炳祥:《土家族文化的发生学阐释》,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5.周兴茂:《土家族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转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6.林济:《长江中游宗族社会及其变迁——黄州个案研究(明清~194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张建民:《湖北通史·明清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8.[英]萨缪尔·亚历山大著,韩东晖译:《艺术、价值与自然》,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49.彭英明主编:《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50.柏贵喜:《转型与发展——当代土家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51.张海英:《明清江南商品流通与市场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2.任放:《明清长江中游市镇经济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3.王善才:《考古发掘与早期巴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4.王柏泉、艾训儒:《清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与开发》,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55.沈阳选注:《土家族地区竹枝词三百首》,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56.陈开沛、姚祖瑞:《宣恩县民族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57.马戎:《民族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8.王晓宁编著:《恩施自治州碑刻大观》,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59.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0.周鸿铎主编:《文化传播学通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
    61史念海:《河山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2.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63.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64.陈锋主编:《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史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5.吴永章、田敏:《鄂西民族地区发展史》,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66.彭振坤、黄柏权主编:《土家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67.柏贵喜、孟凡云主编:《南方民族社会文化史论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8.杨果、陈曦:《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宋元明清时期的江汉平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9赵逵:《川盐古道——文化线路视野中的聚落与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0.吴雪梅:《回归边缘:清代一个土家族乡村社会秩序的重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1.丁援:《文化线路:有形与无形之间》,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2.鲁西奇:《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中华书局2011年版。
    1.万国鼎:《明清漕运概要》,《政治季刊》,1940年第4卷第3期。
    2.方楫:《明代治河和通漕的关系》,《历史教学》1957年第9期。
    3.贾兰坡:《长阳人化石及共生的哺乳动物群》,《古脊椎动物学报》,1957年1(3)。
    4.吴缉华:《明代的海陆兼运及运河的浚通》(《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9本下册,1958年)。
    5.樊树志:《明清漕运述略》,《学术月刊》1962年第10期。
    6.管维良:《宜昌前坪战国两汉墓》,《考古学报》1976年第2期。
    7.朱玲玲:《明代对大运河的治理》,《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2期。
    8.杨正泰:《现存最早的商旅交通指南》,《历史地理》1982年第2辑。
    9.人文丛刊编委会编:人文丛刊第8辑,1985年8月。
    10.管维良:《1978年宜昌前坪汉墓》,《考古》1985年第5期。
    11.杨正泰:《略论明清时期商编路程图记》,《历史地理》1987年第5辑。
    12.杨正泰:《明代国内交通路线初探》,《历史地理》1990年第7辑。
    13.罗家新:《浅谈夷城》,《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二),未刊1991年本。
    14.卢德佩,唐洪川,余波:《秭归卜庄河西汉墓简报》,《江汉考古》1991年第4期。
    15.柏贵喜:《试论道教对土家族的影响》,《民族论坛》1992年第3期。
    16.吴琦:《清代湖广漕运的社会功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
    17.段超:《试论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贵州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
    18.孟立军:《试论土家族教育发展的历史特点》,《民族论坛》1994年第4期。
    19.段超:《试论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贵州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
    20.梅莉:《晚清湖北茶叶及其生产分布》,《湖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21.朱世学:《土司时期土家族原始婚姻形态残余探微》,《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
    22.朱世学:《土司时期土家族原始婚姻形态残余探微》,《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
    23.覃士才、邓士奎:《五峰茶叶史话》,《茶叶机械杂志》1995年第4期。
    24.马湘泳:《唐代茶树的地理分布与贡茶》,《农业考古》1995年第02期
    25.王朝辉:《试论近代湘西市镇化的发展》,《吉首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26.许檀:《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及其意义》,《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
    27.吴琦:《中国历代漕运改革述论》,《中国农史》1996年第1期。
    28.田敏:《土家族土司时期之服饰饮食风俗》,《民族大家庭》1997年第6期。
    29.彭继宽:《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5期。
    30.许檀:《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31.田敏:《从<容美纪游>看容美土司的社会经济结构》,《民族论坛》1997年第3期。
    32.曹毅:《土家族的丧葬习俗及其文化内涵》,《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33.杨杭军:《略论清朝嘉道时期漕运之弊及其影响》,《中州学刊》1998年第1期。
    34.陈峰:《略论清代的漕弊》,《西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35.施铎:《“还坛神”的社会功能初判》,《荆楚文史》1998年第1期。
    36.吴琦:《漕运与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中国农史》2000年第4期。
    37.田敏:《土家族土司兴亡史》,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38.许檀:《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39.段超:《试论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地区的开发》,《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40.朱圣钟:《明清鄂西南土家族地区民族的分布与变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3期。
    41.段超:《试论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地区的开发》,《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42.游俊:《土家族禁忌文化研究》,《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43.游俊:《土家族传统禁忌的文化寻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
    44.吕养正:《湘鄂西苗族崇拜“白帝天王”考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45.王子今:《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46.邓辉:《从宣恩庆阳古街道看土家族区域明清商业活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7.李伟俞、孔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线路》,《城市问题》,2005年第4期》
    48.姚雅欣、李小青:《“文化线路”的多维度内涵》,《文物世界》,2006年第1期。
    49.刘小方:《文化线路辨析》,《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5期。
    50.黄柏权:《清江流域民族文化生成机制及其特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51.张丽剑:《鄂西鹤峰白族的来源及其文化》,《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52.赵逵、杨雪松、张钰:《“川盐古道”文化线路之研究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2期。
    53.田澍、李勇锋;《世界遗产视野中的丝绸之路》,《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54.王平:《从族际通婚看武陵地区民族关系的演变》,《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55.田晓波:《土家族历史上的传统分配和交换制度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56.宫哲兵:《人类学考察:寻找巴人“赤、黑二穴”》,《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57.谢彪:《西南丝绸之路——佛教文化最早直接传入中国的通道》,《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
    58.李林:《“文化线路”与“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探析》,《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第3期。
    59.李林:《“文化线路”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60.骆文伟:《文化线路视域下的“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遗产探索》,《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61.单霁翔:《关注新型文化遗产——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中国名城》,2009年第5期。
    62.王建波、阮仪三:《作为遗产类型的文化线路——<文化线路宪章>解读》,《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第4期。
    63.葛政委:《对散杂居湖北侗族的祖先崇拜的阐释》,《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64.姚雅欣、李小青:《“文化线路”的多维度内涵》,《文物世界》,2009年1期。
    65.付文军:《论剑门蜀道文化线路的保护》(下),《中国名城》,2009年第12期。
    66.付文军:《论剑门蜀道文化线路的保护》(上),《中国名城》,2009年第11期。
    67.王建波、阮仪三:《作为文化线路的京杭大运河水路遗产体系研究》,《中国名城》,2010年第9期。
    68.宫哲兵,何智斌:《武落钟离山在水布垭大坝一带》,《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69.王丽萍:《文化线路与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7期。
    70.许凡:《茶马古道作为文化线路的特征浅析》,《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1年第2期。
    71.王平:《论土家族古籍的文献价值——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族为例》,《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1.巫仁恕:《明清湖南市镇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台湾大学1991年硕士学位论文。
    2.张少庚:《清代长江流域竹木商业研究》,武汉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3.张鹏伟:《清代中原商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郑州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4.尹阳硕:《清代鄂西南地区妇女与社会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5.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