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独立学院是指普通本科高校依据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规定,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民办机制、本科层次的学校。如何深入认识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制约因素,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促进独立学院和谐、健康和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经过10年的发展壮大,独立学院已然初具规模,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在针对独立学院及其学生的特点提出的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本文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在独立学院工作的实际经验,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能为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具体如下:
     一、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二、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现状的研究;
     三、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途径的研究。
Independent Colleges refers to the regular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s based o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n the norms and to strengthe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new mechanisms and modaliti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 number of pilot observations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requirement, under the new mechanisms and modalities for the mechanism held in private, undergraduate-level schools.How to realize in-depth about the constraints of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accurately grasp the state of mind of students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o promote the Independent Iollege development with harmony, health and sustainable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urgent task which we must face at present.. After 10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growth, Independent College already begun to take shape, But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is relatively not enough,Especially in regar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ependent College and its students,it has made less relevant and practical research, in this article, I analyze form three aspects with a view to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a reference after on the basis of reading a large numb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results and combining with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working at an Independent College. as follows:
     Firs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t abroad and the enlightenment to e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
     Seco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the status research of it;
     Third, study of the way to achie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 more targeted and effective.
引文
[1]周济《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8期。
    [2]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8号文件)。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15日
    [3]中共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2004年8月26日。
    [4]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
    [5]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24号)
    [1]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出版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3]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4]张兴著《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本。
    [5][美]罗伯特.M.赫金斯著。《美国高等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薛天祥主编。《高等教育管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
    [7]胡卫主编。《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实例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王薇丹,孙晋《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6.
    [2]王剑龙,《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机制探索》,理论界,2008年12月,p247-248.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8.26.
    [4]应国良,当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及其政治功能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1998,(4):20.
    [5]鲍承模,美国的品质教育与中国的素质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1999.(9)(P83’)
    [6]王桂,当代外国教育——教育改革的浪潮与趋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7]王大龙,新加坡公民与道德教育[N],光明日报,1995.11.10,(6).
    [8]姜茂徐,《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启示》,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9月第3卷第3期(p44-47)
    [9]美国教改重要一环:品德教育[N],参考消息,1997.03.11,(6).
    [10]梅里亚姆.美国政治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28
    [11]郑启明、薛天祥《高等教育学》(修订本)1987,P240.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P243
    [13]项红雨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念阐释》,《医学心理学》,2001,11,第22卷第11期
    [1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0-111页.
    [15]任福义、路涛《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2007年第9期。
    [16]赵飞,《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在于针对性》,思想教育研究,2006.11,11期。
    [17]李立菊等,《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内蒙古民政大学学报,2007年5月第3期。
    [18]王薇丹、孙晋,《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6月。
    [19]王妹妹、童卫丰,《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建设探究》,成都大学学报,2007.5.第5期。
    [20]路淑英,《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
    [21]黄蓉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取向》,思想理论教育导刊,08年第6期。
    [22]牛凯,《论弹性学制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0月第4期。
    [23]任江林,《激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重庆山峡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24]常素梅,《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太远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4期。
    [25]宇业力等,《论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论坛,2009年第3期。
    [26]方恩升,《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理论月刊,2006年第6期。
    [27]张彦,《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转向》,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第8期。
    [28]张开芬等《论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原则》,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8.11.
    [29]卢岚,《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草根性》求实,2008年2月。
    [30]李俊,《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刍议》,理论月刊,2007年第8期。
    [31]王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与实现路径》,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月第1期。
    [32]李宪伦、章兵,《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学科建设,2008年11月。
    [33]李唯一,《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7月。
    [34]陈勇,《论心理健康疏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第2期。
    [35]王为正,《刍论新形势下如何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学术交流,2005年1月。
    [36]袁静,《传统“新瓶装旧酒”思维的超越》,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37]方恩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注重层次性的必要性论》,兰州学刊,06年第5期。
    [38]孙颖等,《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决定因素的相关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11。
    [39]陈健芷等,《大学生“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的建构》,高校教育研究,2008年第7期。
    [40]叶进、周宏彬,《改革开放三十年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沿革与探微》,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
    [41]谭志斌,《刍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创新》,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年11月。
    [42]杨婧,《当代美国德育及其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现代经济信息。
    [43]白玉,《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10月。
    [44]陈荟芳,《浅谈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前沿,2007年第4期。
    [45]张仲仁,《四大转化: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46]陈荟芳,《“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求实,2007年4月。
    [47]余斐,《论渗透式生活化的英国道德教育》,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年7月。
    [48]石开斌、宇业力,《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与社会和谐的内在关系》,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2月。
    [49]卢莉娜等,《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经济全球化不利影响的对策》,科教纵横,2009年第2期。
    [50]谭志斌,《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民主与法制,2007年第1期。
    [51]王智慧,《人的存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2008.10.
    [52]彭晓宽、武慧娟,《我国青少年网瘾问题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理论观察,2008年第1期。
    [53]王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方法研究》,职业圈,2007年16期。
    [54]沈茜,《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2月。
    [55]张耀灿、曹清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述评》,理论探讨,2008年第3期。
    [56]叶健,《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5月。
    [57]刘晓哲,《对10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类论文的综合研究与分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1期。
    [58]吴丹、赵兴宏,《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59]涂益杰等《新形势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9月。
    [60]陈茂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和发展趋势》,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年11月。
    [61]刘次林,《抛弃“美德袋”确立“三维”德育》,河北教育,2007年11月。
    [62]彭志敏,《日常生活世界对两种道德模式的克服》,广西大学梧州学报,04年10月。
    [63]朱春英,《重返生活世界:走出道德教育“灌输”的困境》,江苏高教,2005年4期。
    [64]黄瑞雄、王卉,《中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月。
    [65]周贤君,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EB加L),http://中国高等教育网。
    [66]刘慧:网络时代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总第473期。
    [67]王景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改革之我见》,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68]周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浅探》,思想教育与党建,2001年第十期。
    [69]陈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构建独立学院和谐校园》,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11月第六期。
    [65]中国知网:http://www. cnki. net
    [66]维普资讯网:http://www. cqvip. com
    [67]中国教育在线:http://www.eol.cn
    [68]中国独立学院在线:http://www.cicol.cn
    [69]万方数据库:ht tp://www.wanfangdata.com
    [70]中国民办高校网:http://www.chinambedu.co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