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与文化传统关系再认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化传统是民族立身之基。中国文化传统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曾经成为批判和摒弃的对象,但由于文化传统自身所具有的浸漫性特征和中国文化系统自身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它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历经摧折而不灭,直到今天仍然是缭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底色。
     文化的构成既有表层的,又有深层的。表层文化以可见、可感的载体充满人类生存的空间,并以浸漫的方式通过个体的活动内化成个人的精神存在,氤氲成民族生活中深层的心理结构。文化通过物的载体和人的载体不断地进行着与人类生活之间的转换,在持续的转换中实现更新,成就了文化自身特具的内源性、稳定性和更新性。
     中国文化传统在封建时代的发展过程中,统一的语言、绵长的科举考试传统和中国传统士人“平天下”的理想以及因此而形成的“教化”传统,使大、小传统之间存在高效的沟通渠道,使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广泛地被精英和大众阶层接受,表现出强大的生命活力。
     儿童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个性化占有主要通过家庭和基础教育。在儿童文化图式形成的过程中,中国式的独特的“缘”形成了围绕儿童的不同层次和性质的文化环境,其中的影响既有直接的、显性的,也有间接的、浸漫的。在当代儿童的家庭生活和基础教育生活中,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依然巨大,其中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
     在当代社会转型背景下,基础教育的使命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为社会新文化建设做出贡献。通过改变学校日常生活的方式,通过儿童主动、积极、自主地参与学校生活,形成他们看待世界、自身、群体、他人的新的方式,形成新的学校文化。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的新文化建设应该建立在中国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新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它通过班级建设实现儿童品格发展中群性与个性的整合,通过开发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改变师生参与课堂生活的方式实现成人之学与成事之学的整合,为当代基础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条融通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需求的理论与实践之路。
The cultural tradition is the basis of a nation. In more than one century, the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was once the aim which was animadvert on and that part of the nation even tried to slam the door of our life to it. However, as a result of the penetrating pervading character of culture and the inimitable open character of Chinese culture, our cultural tradition is still with us today.
     The structure of culture contains surface and deep-seated layers. People are always surrounded by the surface layer that can be easily seen and felt, and which penetrates every part of people's life. Through life practice,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m will become the spiritual part of life gradually, and thus forms the mental construct of a nation. The transition between culture and life engenders the culture's characteristics of endogenesis, stability and creativit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feudal era makes it widely accepted by both elites and the masses on account of using the same language, the long-la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tradition and the intelligentsia's pursuit of making ancient China a peaceful and wealthy country, which made it more energetic to assimilate cultures of different characters.
     In social life, children possess the culture mainly by way of his family and the school. In the developing of children's cultural skema,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ldren and the people who are related to them influence the childre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obviously or latently, among which are negative factors and positive facto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transform, basic education should not only transfer the knowledge accumulated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race, but also give contribute to the innovation of culture. By changing children's way of school life, we can help them find new ways to view the world, themselves, the groups they are related to and the others. "New Basic Education" has tried to integrate individuality with collectivity through children's class-activities and integrate learning knowledge with moral growth through the students' active involvement in class-teaching, both of which are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引文
[1]《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十四条中对于课程作了如下规定:“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的教科书一律禁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并避讳抬头字样,应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呈送样本于本部及本省民政司教育总会存查。如学校教员遇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亦可指出呈请民政司或教育部,通知该书局改正。见申晓云主编:《动荡转型中的民国教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4-45页。
    [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0页。
    [1]袁世凯以大总统的名义于1915年7月公布这两个法令。
    [2][美]费正清、赖肖尔著,陈仲丹等译:《中国:传统与变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15页。
    [3][美]费正清、赖肖尔著,陈仲丹等译:《中国:传统与变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16页。
    [4]蒋纯焦:《近现代教育史上的读经问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8年第3期。
    [1]《教育当局复古思想之实现》,《教育杂志》第18卷第12号,1925年。
    [2]汪懋祖:《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中华教育界》第22卷2期,1934年。
    [3]章太炎:《论读经有利而无弊》,《大公报》,1935年6月15日,第16版。
    [4]蒋纯焦:《近现代教育史上的读经问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8年第3期。
    [5]尤小立:《“读经”讨论的思想史研究——以1935年〈教育杂志〉关于“读经”问题的讨论为例》, 《安徽史学》2003年第5期。
    [1]黄新宪主编:《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台湾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2]以台湾中学标准教科书编委会编订的一套初中国文教材为例,其选文内容大致有三方面:(1)传统的名家名篇,这类课文在教材中占多数。(2)有关台湾史迹、典故、历史文物、传说和风俗民情的乡土教材。(3)有关劝学、立志、修身、处世的课文。这类课文充满了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台湾高中的国文课程还包含《中国文化基本教材》,选授《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高中社会学科另组另授《国学概要》,内容包括文字的构造与演变、修辞种类与方法、文学种类与源流、史学略说、子学略说。同时,台湾的国文教材突出文言文的教学。从数量上来看,初中国文教材中文言文约占35%,高中约占70%;初中三年分别为40%、50%、60%,高中三年分别为60%、70%、80%。见黄新宪主编:《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台湾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27-229页。
    [1]张宁:《读读经书又何妨?》,《中学语文》2006年第11期。
    [2]薛涌:《走向蒙昧的文化保守主义——评蒋庆的读经运动》,《南方周末》2004年7月8日。
    [3]徐友渔:《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国学热和文化保守主义》,《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2期。
    [4]贾岩:《儿童读经活动与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年第5期。
    [1]邹娟:《孟母堂拒不整改面临强制停学》,《东方早报》2009年2月13日(A6)。
    [2]早在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培养革命骨干、宣传革命思想而创办的学校如爱国学社、爱国女校、中国公学、大通师范学堂等教育机构中,传统的读经内容与教学方法已经不复存在。
    [3]鲁迅:《十四年的读经》,顾明远、俞芳、李恺著:《鲁迅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11页。
    [1]陈独秀:《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1、678-679页。
    [2]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5、264页。
    [3]1934年《教育杂志》主编、著名历史学者何炳松向全国教育界以及关注教育的专家学者发信100余封,征询有关“读经”的意见,并把收回的70余篇文章(意见)编成专辑,于1935年5月10日作为《教育杂志》第25卷第5期出版发行。见尤小立:《“读经”讨论的思想史研究——以1935年(教育杂志)关于“读经”问题的讨论为例》,《安徽史学》2003年第5期。
    [4]梁漱溟著:《勉仁斋读书录》,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67页。
    [5]贾万刚:《民国读经思潮的文化反思》,《教育评论》2007年第5期。严复认为“读经”不能废除,西方国家让儿童学习背诵的《圣经》并没有因为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废除。儒家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经典的诵读应另立一科,而所占时间不宜过多,宁可少读,不宜删节,亦不必悉求领悟。儿童在读经时虽然有些语言不容易明白,但读经的目的并不是要他们句句字字都明白,先背诵记住,以后长大了就自然领会其中的含义。他认为,如果因为国民不读经书,造成了没有人格,没有国性,那是不应该的。因此,儒家经典不可不读。这是严复等不同于康有为等人提倡尊孔读经的真实用意之所在。严复关于读经的基本观点在世纪末的“读经热”中被倡导者广泛采用。
    [1]刘梦溪著:《传统的误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03-304页。
    [2]雷雨:《读经问题及中小学读经现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董阳:《让读经不再“主义”》,《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
    [4]曹筠武:《“孟母堂”及其引发的风波》,《基础教育》2006年第8期。
    [5]尽管“读经”倡导者在与反对者的论战中把“经”的外延拓展到古今中外的一切经典,但在探讨经典价值的时候,他们所指的常常是儒家经典。此处所谓“经”即指儒家经典。
    [1]姚海涛:《关于读经的反思》,《管子学刊》2006年第2期。
    [2]潘一禾:《当前国家体系中的文化安全问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期。
    [3]纪宝成:《重估国学的价值》,《南方周末》2005年5月26日。
    [4]蒋庆:《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前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段崇轩:《“读经热”的冷思考》,《现代语文》2002年第10期。
    [6]钟辉龙:《不能不读经典》,《语文天地》2006年第22期。
    [1]蒋庆:《从心性儒学走向政治儒学——论当代新儒学的另一发展路向》,《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1年第1期。
    [2]成庆:《读经运动与政治保守主义》,《天涯》2005年第1期。
    [3]见成庆:《读经运动与政治保守主义》,《天涯》2005年第1期:徐友渔:《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国学热和文化保守主义》,《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2期;薛涌:《走向蒙昧的文化保守主义——评蒋庆的读经运动》,《南方周末》2004年7月8日等。
    [4]见萧宗六:《要求少儿读经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年第1期;刘晓东:《“儿童读经运动”:违背科学的主张,复古倒退的教育——对王财贵先生答〈光明日报〉记者问的质疑》,《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任剑涛:《读经、儒家立场与文化屈从》,《学术界》2007年第2期等。
    [5]姚海涛:《关于读经的反思》,《管子学刊》2006年第2期。
    [1]申晓云主编:《动荡转型中的民国教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2]“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坚决地全盘否定态度的出现和持续。1915-1927年的五四运动和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的特点,都是要对传统观念和传统价值采取嫉恶如仇、全盘否定的立场。”见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蒋广学,赵宪章:《二十世纪文史哲名著精义》(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634页。
    [1]郑家栋:《列文森与〈儒教中国及其命运〉》(代译序),[美]列文森著,任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1页。
    [2]郑家栋:《列文森与〈儒教中国及其命运〉》(代译序),[美]列文森著,任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3]列文森的《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三卷本(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分别出版于1958年、1964年和1965年。
    [4]史建国:《读经是一个不散的阴魂》,《粤海风》2005年第1期。
    [5]祝沛章:《对当前“读经运动”的思考》,《科教文汇》2007年1月下半月刊。
    [6]于丹:《道不远人——今天如何读经典》,《中华遗产》2007年第1期。
    [1]江净帆:《读经”运动:是“文化自觉”还是“文化自尊”——兼与蒋庆先生商榷》,《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
    [2]丁辉:《读经缘起》,《中国文化》2005年第7期。
    [3]段崇轩:《“读经热”的冷思考》,《现代语文》2002年第10期。
    [1]黄波:《读经与儿童的权利》,《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0期。
    [2]杨东平:《读经之辩:回到常识和现实》,《师道》2007年第2期。
    [1]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9-420页。
    [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简编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页。
    [2]顾明远著:《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5页
    [1]Kwok-fai Ting and Stephen W.K.Chiu,Leaving the Parental Home:Chinese Culture in an Urban Context,Jour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Vol.64,No.3;Frank N.Pieke,Chinese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and“Folk Theories of Success”,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Vol.22,No.2;Chin-Yau Cindy Lin and Victoria R.Fu,A Comparison of Child-Rearing Practices among Chinese,Immigrant Chinese,and Caucasian-America,Child Development,Vol.61,No.2,Special Issue on Minority Children(Apr.,1990);Ruth K.Chao,Beyond Parental Control and Authoritarian Parenting Style:Understanding Chinese Parenting,Child Development,Vol.65,No.4(Aug.,1994);Peggy J.Miller,Angela R.Wiley,Heidi Fung and Chung-Hui Liang,Personal Storytelling as a Medium of Socializatio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ies,Child Development,Vol.68,No.3(Jun.,1997);Kuhlen,Raymond G.,The interests and attitudes of Japanese,Chinese,and White adolescents:A study in culture and personality,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Political,Racial and Differential Psychology,Vol.21,No.1。
    [2]钟敬文:《传统文化随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4期。
    [3]见赵洪恩:《中国传统文化通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顾明远主编:《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 代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郑金洲:《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页:钟敬文:《传统文化随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4期。
    [1]虞云国:《“国学热”与“经典热”之我见》,《文汇报》2007年7月15日第8版。
    [2]谢桃坊:《我看当前的读经热》,《文史杂志》2008年第2期。
    [3]刘述先先生把儒家思想分为三种,即精神的儒家、政治化的儒家和民间的儒家,其中精神的儒家指孔孟、程朱、陆王的大传统,是当代新儒家通过创造性的阐扬与改造力求复兴的大传统。参见刘述先著:《儒家思想开拓的尝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4]鸣谦:《国学院的定格问题》,《社会科学报》2005年6月30日。
    [1]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科学中国人》2003年第4期。
    [2]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科学中国人》2003年第4期。
    [1][英]艾略特著,卞之琳译:《艾略特诗学文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3页。
    [2]冯增俊:《论亚太教育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变革》,《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
    [3]顾明远主编:《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1]参见杨丁桥:《素质教育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王志修:《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人才培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杨春霞:《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价值》,《新闻爱好者》2006年第9期;陈友庆:《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9月;胡金文:《传统文化与新时期的美德教育》,《湖南教育》2005年第14期;王文永:《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中国教师》2005年第6期。
    [2]参见杨毅春:《学会关心——传统文化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1999年第11期;郝文清:《个人·社会·集体——试论传统文化与集体主义教育》,《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5期;朱术:《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胡金文:《传统文化与新时期的美德教育》,《湖南教育》2005年第14期;吴昌顺:《爱国主义教育三题——浅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学教育》,《中小学管理》1995第3期。
    [1]参见武云香、毕风华:《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与实践》,《山东教育》2003年1、2月;蒋雪艳、杜晓霞:《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教育》,《山东教育》2000年第26期;朱安义:《传万世而铸人品 荡正气而震四海——论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青少年》,《昭通师专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朱琳:《从传统节日谈传统文化教育》,《贵州教育》2006年第18期;耿朝宁、宋宏雄:《因文解道 注重情感教育——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年第6期;沈虹:《中学生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尝试》,《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教育文化版;程翔:《母语教育:构建和谐的文化人格》,《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16日第6版;张怀宇:《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东北师范大学05年硕士学位论文等。
    [2]参见严万跃、刘德华:《反思科学教育——论科学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6期;郭光志:《论传统文化对生物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负面影响——再评(为什么实验失收)》,《中学生物教学》2003年第5期;杨智敏:《论新时期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若干问题》,《学术探索》2005年第6期。
    [3]程翔:《母语教育:构建和谐的文化人格》,《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16日第6版。
    [4]王炳照:《克服对待传统文化的冷热病》,《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4期。
    [5]黄书光主编:《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与前瞻》,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1]露丝·本尼迪克特著,王炜等译:《文化模式》,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3-24页。
    [1]许纪霖著:《智者的尊严——知识分子与近代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256-257页。
    [2][法]卢梭著,方华文编译:《社会契约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1]费孝通著:《费孝通九十新语》,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264页。
    [1]王海龙:《对阐释人类学的阐释》,[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2][美]E.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7、283-284页。
    [3][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王炜等译:《文化模式》,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14页。
    [1]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0页。
    [2][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97页。
    [1][荷]C.A.冯·皮尔森著,刘利圭、蒋国田、李维善译,苏晓离校:《文化战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出版社,1992年版,第17、2页。
    [2][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3][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2页。
    [1]转自余英时著:《内在超越之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56页。
    [2]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0页。
    [3]李建中:《中国传统人格与人的现代化》,马敏、张三夕主编:《东方文化与现代文明》,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4页。
    [1][美]菲利普·巴格比著,夏克、李天纲、陈江岚译:《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5-116页。
    [1][美]E.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导论》第16页。
    [1]叶澜著:《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218页。
    [1][美]E.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导论》第21页。
    [2]张立文:《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37页。
    [3]张立文:《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9页。
    [4][美]欧·奥尔特曼、马·切默斯著,骆林生、王静译:《文化与环境》,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5-6页。
    [1][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页。
    [1][美]克莱德·M·伍兹著,何瑞福译:《文化变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2][美]克莱德·M·伍兹著,何瑞福译:《文化变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1][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当代人类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568-569页。
    [2]“语法结构”指一种文化或观念的基本框架、基本理念以及受其影响的人们在生活中的真实心态。
    [1][美]E.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版,第62页。
    [1]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这个时期即称为“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但又相通的文化传统。这些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会回头从轴心时代的先哲那里寻求精神资源。
    [2]Robert Redfield,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pp42-43.
    [3]刘梦溪:《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刘梦溪教授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讲演》,http://theory.people.com.cn/GB/41038/3933793.html。
    [1]“内繁”(involution)是一种创作方法,指在已经凝化了的一定的框架限定内,通过少数几个复杂而纤巧的图案设计叠床架屋而构成复杂的内部勾勒,从而使画面丰富并力图在视角上突破外在框架的限制。见陈其南著:《文化的轨迹》,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1]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页。
    [1]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
    [2]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1]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120页。
    [2][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60页。
    [3]梁振华:《可爱的文字古代居多,可恶的文字今时小少——横论“GRE”与“读经”》,《艺术评论》2006年第8期。
    [1]贾非著:《中国古代考试与学校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页。
    [2]“制举”或制科,是朝廷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目的是选拔特殊人才,考试由皇帝特诏举行。虽然“制科”后来也成为科举考试中的“常科”,但参与者多为“有异才”之人,它是统治者用来罗致非常人才的一种手段。
    [1]贾非著:《中国古代考试与学校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4页。
    [2]王安石出于维护统一皇权的目的,强调“一道德”,颁定“三经新义”,主张在科举考试中以“经义”代替宋以前科举考试中的诗赋、墨义、贴经诸科,以实现其“崇本务实”的改革目的。所谓“经义”即根据经书原文,摘出句子或段落作为论题,要求考生阐发其精神要义,考察考生对其内含、实质的理解程度,其主要目的在于推演、论证经书的合理性,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为学方法。由于
    [1]贾非著:《中国古代考试与学校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页。
    [1]贾非著:《中国古代考试与学校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5页。
    [2]两汉时,为了保证察举选人的质量,还对举荐的人才辅以考试,“以文试才”,考试方法主要有射策(抽签考试)和对策(命题考试)两项,这种考试限于部分科目,并无定制,方法也比较简单,整体上说仍处于考试的雏形阶段,但为以后隋唐科举考试开了先河。
    [3]贾非著:《中国古代考试与学校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1]在中国古代,蒙学阶段的教育一般由私学完成;在科举制度下,在私学中接受教育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考试进入官学系统。而且,在中国古代社会,地方官一般都兼有教化民众之责,名儒、学者门下常有大量的追随者为门徒,这些学生一般兼有公、私学校学生的双重身份。
    [2]贾非著:《中国古代考试与学校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页。
    [1]于述胜:《中国的教育传统与教育创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清臣逃遁一空,联军统帅瓦德西在金台书院也悬榜设科举,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考试之日竞“人数溢满”,考上者个个喜形于色。
    [2]金生鈜著:《规训与教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1]贾非著:《中国古代考试与学校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页。
    [1]转自贾非著:《中国古代考试与学校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6页。
    [2]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新版序第5页。
    [1]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2]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50页。
    [1]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2][美]列文森著,任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着重号为原文所加。
    [3][美]列文森著,任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36页。
    [1]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1-98页。
    [2]费孝通先生把绅士定义为“退任的官僚或是官僚的亲亲戚戚。他们在野,可是朝内有人。他们没有政权,可是有势力,势力就是政治免疫性。”见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3]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1]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1]这只是士的理想典型,其实在中国历史上,由于“道”缺乏形式约束,“枉道而从事”或“曲学以阿世”者更为方便而且也大有人在,但这并不能否定知识分子理想追求的价值。
    [2]钱穆著:《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修订版,第127页。
    [1]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
    [2]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172页。
    [3]万义广:《汉代“乡三老”身份再探讨》,《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5期。
    [4]黄今言:《汉代三老、父老的地位与作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5期。
    [5]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155、159页。
    [6]刘梦溪著:《传统的误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40页。
    [1]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3页。
    [2]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8页。
    [3]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中通行双轨政治,自上而下的皇权的一轨到知县为止,它与百姓日常生活之间存在一个自下而上的自治单位,负责民众的公共事务,诸如水利、自卫、调解、互助、娱乐、宗教等,这是一个民众生活与政府权力的缓冲地带。其主要负责人物是当地的地方领袖,一般由退任的官僚或官僚的亲戚担任,他们可以借助与政权的关系把来自民间的要求和压力渗透到政权的上层。参见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8-280页。
    [1][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98页。
    [2]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0-281、295页。
    [3]这种“亦官亦师”的身份与春秋战国以前“官学合一”“官师合一”的身份不同,他们的授徒意识和行为是出自古代读书人的社会使命和自我的学术传承,而不是“官师合一”中的官赋职责。前者为私人性质,后者为官方性质。
    [1][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42-143、144页。
    [2][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40页。
    [1]刘梦溪著:《传统的误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63页。
    [2][美]列文森著,任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页。
    [1]辜鸿铭著,黄兴涛、宋小庆译:《中国人的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6页。
    [2]丁钢、刘琪著:《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68页。
    [3]余英时著:《内在超越之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7-8页。
    [1]顾明远主编:《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2]黄新宪主编:《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台湾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2页。
    [1][美]杜维明著,钱文忠、盛勤译:《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1]夏乃儒:《儒家群体价值观评析》,中华孔子学会编辑委员会:《传统文化的综合与创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4页。
    [2]黄光国著:《儒家关系主义:文化反思与典范重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3]黄光国著:《儒家关系主义:文化反思与典范重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页。
    [1]舒可文谈地震流行词“在一起”,摘自《读者》2008年14期第17页。
    [1][美]杜维明著,钱文忠、盛勤译:《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2][美]杜维明著,胡军、于民雄译:《人性与自我修养》,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34-35页。
    [1][美]理查德·尼斯贝特著,李秀霞译:《思维的版图》,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1]露丝·本尼迪克特著,王炜等译:《文化模式》,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页。
    [1]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05-506页。
    [1]乐国安:《图式理论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影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1期。
    [2]所谓维持作用,指即使面临矛盾的信息,信仰和图式依然保持不变的倾向。
    [3][美]R·A·巴伦,D·伯恩著,黄敏儿,王飞雪等译:《社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8、99、101页。
    [1][英]马克·J.史密斯著,张美川译:《文化——再造社会科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2]杜维明:《探究真实的存在:略论熊十力》,傅乐诗等著:《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台北: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0年版,第327页。
    [3][美]E.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7-228页。
    [4][美]克莱德.M.伍兹著,何瑞福译:《文化变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9-40页。
    [1][美]大卫·理斯曼等著,王菎、朱虹译:《孤独的人群》,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1]刘梦溪著:《传统的误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1]杨国枢著:《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2]见李亦园著:《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64-67页。
    [1]柳士彬、杨启亮:《“三喻文化”与家庭教育》,《教育评论》1996年第1期。
    [2][美]哈定斯著,许苏明编译:《人·文化·生境》,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1]Kwok-fai Ting and Stephen W.K.Chiu,Leaving the Parental Home:Chinese Culture in an Urban Context,Jour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Vol.64,No.3(Aug.,2002).
    [1]周红五:《儿子为何泼伤父母?》,《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21日第7版。
    [2]杨吴鸥:《我和父亲的战争》,《人间方圆》2004年第23期。
    [3]杨伟:《不打不成才》,《读者》2007年第12期,第63页。
    [1]黄新宪主编:《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台湾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19页。
    [2]教师在以此为主题的班会课的教学分析中提到的现实依据,是“家人为孩子做了许多,付出了很多,但孩子似乎总觉得是天经地义的,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渐渐地开始变得会顶撞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所起到的作用也不是很大。家长们觉得孩子不太懂事,不大会体谅父母的心。”
    [1]《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有多少——来自“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调查”课题组的数据》,《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6日第9版。
    [1]曹杰、贾冬梅、李增强、刘余勤:《价值,穿越舆论的围墙——研究生学历解读》(调研报告),《华东师范大学报》2008年3月11日第7版。
    [2]见黄新宪主编:《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台湾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253页。
    [1]顾明远著:《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07页
    [2]在江西、安徽、陕西等地的一些学校发现,初三、高三学生 几乎全是早6点前起床,晚12点半后睡觉,周末补课现象更为普遍。http://news3.xinhuanet.com/edu/2007-09/25/content_6784941.htm这种现象在其他地区也同样存在。
    [3]李雪萍:《他为什么总是紧锁眉头?》,《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5日第7版。
    [4]摘自一位初三女生写给父亲的信,见刘云杉著:《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3页。
    [1]摘自一位初二男生的随笔,见刘云杉著:《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223页。
    [2]摘自上海市某小学四年级一位家长写给孩子的信。
    [1]黄向阳著:《德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2]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107页。
    [1]指1956年人教社的《初级小学课本》与《高级小学课本》,1978年人教社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和1992年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三套教材。
    [2]刘云杉著:《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页。
    [1][英]艾略特著:《艾略特诗学文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30-131页。
    [1]转自肖川著:《教育与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3页。
    [2]刘云杉著:《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页。
    [3]本资料来自笔者对上海市某中学七年级一堂班会课的观察整理。
    [1][美]约翰·I·古得莱得著,苏智欣、胡玲、陈建华译,《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页。
    [2]本资料来自对上海市某中学六年级一节语文课的课堂观察记录。
    [1]万明钢、王平:《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击与文化适应问题》,《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2][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66-167、211页。
    [1]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4-35页。
    [2]杨国枢著:《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6-97页。
    [3]当代中西文化对比研究中,研究者把个人言行在不同社会情境间的一致性,称为“个人一致性”或“自我一致性”:而把个人言行在同类社会情境下的一致性,称为“社会一致性”或“角色一致性”。
    [1][美]理查德·尼斯贝特著,李秀霞译:《思维的版图》,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2]杨国枢著:《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5页。
    [3]杨国枢著:《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4]杨国枢著:《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1]黄光国、胡先缙等著:《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5-126页。
    [1]顾明远主编:《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
    [2]黄新宪主编:《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台湾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9页。
    [1]张文翰、杨国平:《对我国传统教育弊端的思考》,《集宁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第82-84页。
    [2]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41页。
    [3]唐芬芬:《教师文化的课堂透视》,陈向明主编:《在行动中学做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145、69页。
    [1]胡美琦著:《中国教育史》,台北:三民书局,1978年版,第10页。
    [2]根据笔者的了解,由于在升级时学生重新分班,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位老师并不熟悉,但这位老师在学校里比较有名,口碑不错,加上一个多星期的接触,学生普通对老师印象很好。
    [3]该地中小学班额普遍比较大,这个班共有99位学生。
    [1]刘云杉著:《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页。
    [2]陈桂生著:《教育实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3][英]迈克·彭等著,邹海燕等译:《中国人的心理》,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186页。
    [4]何东:《教师课堂上体罚学生被网友视频曝光》,《成都商报》2008年11月21日。
    [1]刘云杉著:《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4-326页。
    [1]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82页。
    [2]吴康宁教授指导的对67名幼儿园大班儿童及113名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访谈结果显示,小学二年级学生中已有不少人初步形成了“地位分等”、“上级与上级”、“少数人权力大”的观念,与幼儿园大班儿童形成鲜明对照。见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83页。
    [3]数据来自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83-284页。
    [1]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4页。
    [1]E.Z.Fridennberg,Coming of Age in America:Growth and Acquiescence.New York:Random House,1963,p.43.
    [2]社会文化传递并非教育所独有的功能,在人类历史上,家庭、邻里、社区、教会、学校都有传递社会文化的客观作用,形成了社会文化的“传递结构”;在现代社会里,尤其在中国,处于这一“传递结构”核心的无疑是体制化的学校教育。因此,本章在没有特别注明的情况下,教育与学校教育两个概念交替使用。
    [3]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373页。
    [1][荷]C.A.冯·皮尔森著,刘利圭、蒋国田、李维善译,苏晓离校:《文化战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2][荷]C.A.冯·皮尔森著,刘利圭、蒋国田、李维善译,苏晓离校:《文化战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3][荷]C.A.冯·皮尔森著,刘利圭、蒋国田、李维善译,苏晓离校:《文化战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4][荷]C.A.冯·皮尔森著,刘利圭、蒋国田、李维善译,苏晓离校:《文化战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页。
    [5]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5页。
    [1]杨叔子:《高等教育的五重五轻》,《中华读书报》,2002年10月9日。
    [1]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4页。
    [1]林毓生著:《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51页。
    [2]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15页。
    [1]叶澜:《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理论与实践——“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结题报告》,载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入社,2004年版,第21-22页。
    [1]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295页。详细界说参见该书第292-297页。
    [2]叶澜主编:《教育学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16页。
    [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4]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5页。
    [1][美]Elkhonon Goldberg著,洪兰译:《大脑总指挥:一位神经科学家的大脑之旅》,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145页。
    [1]张洁宇:《我们今天怎样做中国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反思》,张旭东著:《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序》第1-2页。
    [2]刘祖云主编:《社会转型解读》,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1]肖川,王文宝主编《打破神话——解读〈学习的革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52,264页。
    [2]黄书光、王伦信、袁文辉著:《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2-53页。
    [3]陈独秀提出的“伦理的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标,其核心内容在于倡导青年人抛弃传统儒家的旧伦理,建立以自由、平等和独立的近代人格为核心的新道德,以国民道德、伦理思想的改变作为新世界建立的基础。它所谓的新、旧对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等同于中、西对立。伦理的革命期望以西方的新伦理,代替中国传统的旧伦理,陈独秀断言,“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只有达到“伦理的觉悟”,中国才有希望创造一个新世界。应该说,人的改变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在这个意义上说,陈独秀的主张无疑是正确的,但他把“伦理的觉悟”放在政治、社会基础的变革之首,以“文化运动”带动政治运动和社会运动,则表现出中国传统的“道德决定论”的特征。见徐国利:《陈独秀“伦理革命”思想的再认识——兼论新文化运动的首要目标和中心内容》,《安徽史学》2005年4期。
    [1]张洁宇:《我们今天怎样做中国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反思》,张旭东著:《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序》第1-2页。
    [1]杜维明著:《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85页。
    [2]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1页。
    [1]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2-208页。
    [2]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0页。
    [3]顾明远主编:《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参考》1997年第4期。
    [1]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页。
    [2]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3]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0-211页。
    [1]叶澜:《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关于“教育”是什么的多维审思》,2006年11月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对本科生的报告。
    [1]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页。
    [2]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页。
    [3]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142页。
    [1]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3页。
    [2]叶澜主编:《教育学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16页。
    [3]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叶澜主编:《教育学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17页。
    [2]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6页。
    [1]叶澜:《我与“新基础教育”——思想笔记式的十年研究回望》,载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七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1]叶澜著:《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1页。
    [2][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黄正东、唐少杰译:《文化与价值》,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9页。
    [3]郭齐家、毕诚:《试论儒家教育哲学的基本特点》,中华孔子学会编辑委员会:《传统文化的综合与创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8页。
    [1]郭齐家、毕诚:《试论儒家教育哲学的基本特点》,中华孔子学会编辑委员会:《传统文化的综合与创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1页
    [2]“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劝学》)。
    [3]蔡仁厚著:《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台湾:文津出版社,1987年版,第294页。
    [1]李兴华等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68页。
    [2]李兴华等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页。
    [1]叶澜:《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关于“教育”是什么的多维审思》,2006年11月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对本科生的报告。
    [2]叶澜:《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关于“教育”是什么的多维审思》,2006年11月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对本科生的报告。
    [3]叶澜:《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关于“教育”是什么的多维审思》,2006年11月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对本科生的报告。
    [1]关于“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价值观的重建,参见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9-258页。
    [1]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271页。
    [2]关于“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过程观及实践重建,参见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8-29页。
    [1]郑世兴著:《中国现代教育史》,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81年版。
    [2]王登峰:《王登峰:一位执著的传统文化复兴者》,《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3日第6版。
    [3]叶澜:《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学科立场”的寻问与探究》,2008年7月8日在华东师范大学暑期研究生班的报告。
    [4]刘梦溪著:《传统的误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73页。
    [1]蔡仁厚著:《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台湾:文津出版社,1987年版。
    [2 蔡元培:《蔡元培选集》(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陈独秀:《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陈桂生著:《教育实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陈其南著:《文化的轨迹》,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6]陈松岑著:《社会语言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7]陈向明主编:《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9]申晓云主编:《动荡转型中的民国教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丁钢、刘琪著:《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1]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2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7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杜维明著:《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4]费孝通著:《费孝通九十新语》,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15]费孝通著:《费孝通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6]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7]傅乐诗等著:《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台北: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0年版。
    [18]辜鸿铭著,黄兴涛、宋小庆译:《中国人的精神》,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19]顾明远、俞芳、李恺著:《鲁迅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0]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简编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1]顾明远主编:《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2]顾明远著:《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3]胡发贵著:《儒家文化与爱国传统》,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24]黄光国、胡先缙等著:《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黄光国著:《儒家关系主义:文化反思与典范重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黄光国著:《社会科学的理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黄书光主编:《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与前瞻》,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8]黄书光、王伦信、袁文辉著:《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黄向阳著:《德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黄新宪主编:《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台湾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1]贾非著:《中国古代考试与学校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2]蒋广学,赵宪章编:《二十世纪文史哲名著精义》(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33]蒋庆编:《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前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4]金生鈜著:《规训与教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劳凯生主编:《班主任工作实用全书》,北京:开明出版社,2000年版。
    [36]李大钊著:《李大钊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7]李伟胜著:《班级管理新探索:建设新型班级》,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8]李晓文著:《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9]李兴华等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0]李亦园著:《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4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42]梁漱溟著:《东方学术概观》,成都:巴蜀书社出版,1986年版。
    [43]梁漱溟著:《人心与人生》,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44]梁漱溟著:《勉仁斋读书录》,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45]林毓生著:《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46]刘长林著:《中国系统思维——文化基因透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7]刘汉民著:《毛泽东谈文说世实录》,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48]刘梦溪著:《传统的误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9]刘述先著:《儒家思想开拓的尝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0]刘云杉著:《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1]刘祖云主编《社会转型解读》,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2]马广海著:《文化人类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3]马敏、张三夕主编:《东方文化与现代文明》,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4]马振铎著:《仁·人道——孔子的哲学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5]庞朴著:《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
    [56]钱穆著:《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修订版。
    [57]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8]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9]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0]吴亚萍、王芳编著:《备课的变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1]吴遵民、李家成著:《学校转型中的管理变革——21世纪中国新型学校管理理论的构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2]箫宗六著:《学校管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3]肖川著:《教育与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64]肖川,王文宝主编《打破神话——解读〈学习的革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65]许纪霖著:《智者的尊严——知识分子与近代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
    [66]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士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7]叶澜主编:《“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二辑《立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8]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69]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70]叶澜主编:《教育学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71]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2]叶澜著:《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3]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4]叶启政主编:《当代社会思想巨擘》,台北:中正书局,1992年版。
    [75]余英时著:《内在超越之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76]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7]余英时著:《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8]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9]张君劢著:《新儒家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0]张立文著:《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81]张旭东著:《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2]赵洪恩著:《中国传统文化通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83]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84]郑金洲:《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5]郑世兴著:《中国现代教育史》,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81年版。
    [86]中国孔子基金会编:《儒学与廿一世纪——纪念孔子诞辰2545周年暨国际儒学研讨会会议文集》(下),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87]中华孔子学会编辑委员会:《传统文化的综合与创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曹杰、贾冬梅、李增强、刘余勤:《价值,穿越舆论的围墙——研究生学历解读》(调研报告),《华东师范大学报》2008年3月11日第7版。
    [2]曹筠武:《“孟母堂”及其引发的风波》,《基础教育》2006年第8期。
    [3]陈友庆:《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9月。
    [4]程连:《试论传统文化对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6期。
    [5]成庆:《读经运动与政治保守主义》,《天涯》2005年第1期。
    [6]程翔:《母语教育:构建和谐的文化人格》,《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16日第6版。
    [7]杨智敏:《论新时期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若干问题》,《学术探索》2005年第6期。
    [8]丁红玲:《教育创新中传统文化的制约作用》,《太原师范专科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9]丁辉:《读经缘起》,《中国文化》2005年第7期。
    [10]董阳:《让读经不再“主义”》,《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
    [11]杜丽艳:《小筛子私塾”点燃读经教育的明灯》,《新闻世界》2007年第1期。
    [12]段崇轩:《“读经热”的冷思考》,《现代语文》2002年第10期。
    [13]房立:《审视传统教育构建新型师生关系》,《青少年研究》2005年第2期。
    [14]高瑞泉:《开拓考察中国经验的新境界》,《文汇报》2007年12月16日第6版。
    [15]耿朝宁、宋宏雄:《因文解道 注重情感教育——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年第6期。
    [16]郭继东:《走出学校管理科层化的误区》,《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17]郭齐家:《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2期。
    [18]郭光志:《论传统文化对生物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负面影响——再评〈为什么实验失败〉》,《中学生物教学》2003年第5期。
    [19]郝文清:《个人·社会·集体——试论传统文化与集体主义教育》,《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5期。
    [20]何东:《教师课堂上体罚学生被网友视频曝光》,《成都商报》2008年11月21日。
    [21]胡金文:《传统文化与新时期的美德教育》,《湖南教育》2005年第14期。
    [22]黄波:《读经与儿童的权利》,《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0期。
    [23]黄济:《关于传统教育现代化的几点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5期。
    [24]黄今言:《汉代三老、父老的地位与作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5期。
    [25]纪宝成:《重估国学的价值》,《南方周末》2005年5月26日。
    [26]纪连海:《儒家文化的破坏与重建——纪连海在上海“文庙讲堂”上的讲演》,《文汇 报》2007年2月4日第六版。
    [27]贾万刚:《民国读经思潮的文化反思》,《教育评论》2007年第5期。
    [28]贾岩:《儿童读经活动与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年第5期。
    [29]蒋独见:《谈谈传统文化对语文创造教育的负面影响》,《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30]江净帆:《读经”运动:是“文化自觉”还是“文化自尊”——兼与蒋庆先生商榷》,《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
    [31]蒋纯焦:《近现代教育史上的读经问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8年第3期。
    [32]蒋庆:《从心性儒学走向政治儒学——论当代新儒学的另一发展路向》,《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1年第1期。
    [33]蒋雪艳、杜晓霞:《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教育》,《山东教育》2000年第26期。
    [34]乐国安:《图式理论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影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1期。
    [35]雷雨:《读经问题及中小学读经现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6]李磊:《孩子“官念”根在父母》,《中国教育报》2008年2月21日第1版。
    [37]李雪萍:《他为什么总是紧锁眉头?》,《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5日第7版。
    [38]李英:《剖析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创新教育的因素》,《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39]李政涛:《追寻“生命·实践”的教育智慧——叶澜与“新基础教育”》,《中小学管理》2004年第4期。
    [40]梁振华:《可爱的文字古代居多,可恶的文字今时不少——横论“GRE”与“读经”》,《艺术评论》2006年第8期。
    [41]凌云志:《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教育的阻却及对策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第4期。
    [42]刘梦溪:《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刘梦溪教授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讲演》,http://theory.people.com.cn/GB/41038/3933793.html。
    [43]刘晓东:《“儿童读经运动”:违背科学的主张,复古倒退的教育——对王财贵先生答〈光明日报〉记者问的质疑》,《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44]柳士彬、杨启亮:《“三喻文化”与家庭教育》,《教育评论》1996年第1期。
    [45]骆舒洪、周卫红:《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教学与管理》2001年第6期。
    [46]鸣谦:《国学院的定格问题》,《社会科学报》2005年6月30日。
    [47]潘一禾:《当前国家体系中的文化安全问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期。
    [46]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科学中国人》2003年第4期。
    [49]屈戎:《校园读经献疑》,《党史文汇》2002年第5期。
    [50]任剑涛:《读经、儒家立场与文化屈从》,《学术界》2007年第2期。
    [51]沈虹:《中学生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尝试》,《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教育文化版。
    [52]石中英:《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1期。
    [53]史建国:《读经是一个不散的阴魂》,《粤海风》2005年第1期。
    [54]万义广:《汉代“乡三老”身份再探讨》,《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5期。
    [55]王炳照:《克服对待传统文化的冷热病》,《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4期。
    [56]王登峰:《王登峰:一位执著的传统文化复兴者》,《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3日第6版。
    [57]汪懋祖:《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中华教育界》,第22卷2期(1934)。
    [58]王宁:《谈当代的传统文化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4期。
    [59]王文永:《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中国教师》2005年第6期。
    [60]王志修:《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人才培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61]冯增俊:《论亚太教育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变革》,《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
    [62]吴(?)顺:《爱国主义教育三题——浅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学教育》,《中小学管理》1995第3期。
    [6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班级:事实分析及其价值选择》,《教育研究》1999年第7期。
    [64]武云香、毕风华:《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与实践》,《山东教育》2003年第1期。
    [65]吴祚来:《大学生不读经就是不爱国?》,《成长之路》2007年第14期。
    [66]武守志:《关于传统文化与教育的若干问题答客问》,《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67]萧宗六:《要求少儿读经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年第1期。
    [68]谢桃坊:《我看当前的读经热》,《文史杂志》2008年第2期。
    [69]徐国利:《陈独秀“伦理革命”思想的再认识——兼论新文化运动的首要目标和中心内容》,《安徽史学》2005年4期。
    [70]徐友渔:《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国学热和文化保守主义》,《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2期。
    [71]许纪霖:《读经运动不要搞成哗众取庞》,《南方都市报》2004年7月30日。
    [72]许子东:《不要对“读经”泼冷水》,《内蒙古教育》2005年第8期。
    [73]薛涌:《走向蒙昧的文化保守主义—评蒋庆的读经运动》,《南方周末》2004年7月8日。
    [74]严万跃、刘德华:《反思科学教育——论科学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6期。
    [75]杨春霞:《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价值》,《新闻爱好者》2006年第9期。
    [75]杨丁桥:《素质教育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77]杨东平:《读经之辩:回到常识和现实》,《师道》2007年第2期。
    [78]杨昊鸥:《我和父亲的战争》,《人间方圆》2004年第23期。
    [79]杨叔子:《高等教育的五重五轻》,《中华读书报》,2002年10月9日。
    [80]杨伟:《不打不成才》,《读者》2007年第12期。
    [81]杨毅春:《学会关心——传统文化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1999年第11期。
    [82]姚海涛:《关于读经的反思》,《管子学刊》2006年第2期。
    [83]叶澜:《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第1期。
    [84]叶澜:《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学科立场”的寻问与探究》,2008年7月8日在华东师范大学暑期研究生班的报告。
    [85]叶澜:《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关于“教育”是什么的多维审思》,2006年11月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对本科生的报告。
    [86]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87]叶澜:《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以“新基础教育”研究为例》(2006年11月10给山西太原市校本教研进修团的报告)。
    [88]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参考》1997年第4期。
    [89]叶澜:《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8期。
    [90]尤小立:《“读经”讨论的思想史研究——以1935年《教育杂志》关于“读经”问题的讨论为例》,《安徽史学》2003年第5期。
    [90]于丹:《道不远人——今天如何读经典》,《中华遗产》2007年第1期。
    [91]于述胜:《中国的教育传统与教育创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92]虞云国:《“国学热”与“经典热”之我见》,《文汇报》2007年7月15日第8版。
    [93]张怀宇:《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东北师范大学05年硕士学位论文。
    [94]张宁:《读读经书又何妨?》,《中学语文》2006年第11期。
    [95]张文翰、杨国平:《对我国传统教育弊端的思考》,《集宁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96]章太炎:《论读经有利而无弊》,《人公报》1935年6月15日第16版。
    [97]赵玉泉:《传统教育“三中心”的终结——论终身教育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11期。
    [98]钟辉龙:《不能不读经典》,《语文天地》2006年第22期。
    [99]钟敬文:《传统文化随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4期。
    [100]周国平:《轻松读经典》,《阅读与写作》(高中版)2004年第6期。
    [101]周红五:《儿子为何泼伤父母?》,《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21日第7版。
    [102]朱安义:《传万世而铸人品 荡正气而震四海——论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青少年》,《昭通师专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
    [103]朱琳:《从传统节日谈传统文化教育》,《贵州教育》2006年第18期。
    [104]朱术:《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05]朱晓斌:《从我国三种小学语文课本看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教育研究》1994年第10期。
    [106]祝沛章:《对当前“读经运动”的思考》,《科教文汇》2007年1月下半月刊。
    [107]邹娟:《孟母堂拒不整改面临强制停学》,《东方早报》2009年2月13日(A6)。
    [108]万明钢、王平:《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击与文化适应问题》,《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109]郑金洲:《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世纪走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0年第3期。
    [110]《华报评京剧进课堂:中华民族崛起必有文化做后盾》,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2008年03月03日。http://www.jyb.cn/xwzx/jcjy/sxkd/t20080303_145663.htm。
    [111]《教育当局复古思想之实现》,《教育杂志》,第18卷第12号(1925)。
    [112]《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有多少——来自“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调查”课题组的数据》,《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6日第9版。
    [1][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于晓等译:《语言与神话》,三联书店,1988年版。
    [2][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3][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4][法]维多克·埃尔著,康新文、晓文译:《文化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荷]C.A.冯·皮尔森著,刘利圭、蒋国田、李维善译,苏晓离校:《文化战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出版社,1992年版。
    [6][加]迈克尔·富兰著,北京教学科学研究所译:《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美]杜维明著,胡军、于民雄译:《人性与自我修养》,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
    [8][美]杜维明著,钱文忠、盛勤译:《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美]费正清、赖肖尔著,陈仲丹等译:《中国:传统与变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0][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王炜等译:《文化模式》,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11][美]马维·哈定斯著,许苏明编译:《人·文化·生境》,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2][美]E.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3][美]Elkhonon Goldberg著,洪兰译:《大脑总指挥:一位神经科学家的大脑之旅》, 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
    [14][美]F.普洛格D.G.贝茨著,吴爱明、邓勇译:《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5][美]R·A·巴伦,D·伯恩著,黄敏儿,王飞雪等译:《社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美]博依德、金著,任宝祥、吴元训译:《西方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7][美]大卫·理斯曼等著,王菎、朱虹译:《孤独的人群》,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美]菲利普·巴格比著,夏克、李天纲、陈江岚译:《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9][美]哈罗德·J.莱维特著,李维安、周建译:《自上而下:永恒的层级管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20][美]克莱德·M·伍兹著,何瑞福译:《文化变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1][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22][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3][美]理查德·尼斯贝特著,李秀霞译:《思维的版图》,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24][美]列文森著,任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5][美]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6][美]欧·奥尔特曼、马·切默斯著,骆林生、王静译:《文化与环境》,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
    [27][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当代人类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28][美]约翰·I·古得莱得著,苏智欣、胡玲、陈建华译,《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英]艾略特著,卞之琳译:《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诗学文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30][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1][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黄正东、唐少杰译:《文化与价值》,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2][英]马克·J.史密斯:《文化——再造社会科学》,张美川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3][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34][英]迈克·彭等著,邹海燕等译:《中国人的心理》,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
    [1]Robert Redfield,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2]Michael Walzer,Thick and Thin,Moral Argument at Home and Abroad.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94.
    [3]Linton.R.The study of man.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Inc.1936.
    [4]Spindler,G.D.(ed).,Education and Culture Process.Waveland Press,1987.
    [5]E.Z.Fridennberg,Coming of Age in America:Growth and Acquiescence.New York:Random House,1963.
    [6]Arthur Kleinman,Tsung-Yi Lin,Normal and Abnormal Behavior in Chinese Culture,London: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1981.
    [1]Kwok-fai Ting and Stephen W.K.Chiu, Leaving the Parental Home: Chinese Culture in an Urban Context, Jour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Vol.64, No.3 (Aug., 2002).
    [2]Seymour B.Sarason, A "Cultural" Limitation of System Approaches to Educational Reform,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VoL 5, No.3, 1977.
    [3]Frank N.Pieke, Chinese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and "Folk Theories of Success", 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 Vol.22, No.2.
    [4]Chin-Yau Cindy Lin and Victoria R.Fu, A Comparison of Child-Rearing Practices among Chinese, Immigrant Chinese, and Caucasian-America, Child Development, Vol.61, No.2, Special Issue on Minority Children (Apr., 1990).
    [5]Ruth K.Chao, Beyond Parental Control and Authoritarian Parenting Style:Understanding Chinese Parenting, Child Development, Vol.65, No.4 (Aug., 1994).
    [6]Jenny Yau and Judith G.Smetana, Adolescent-Parent Conflict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in Hong Kong, Child Development, Vol.67, No.3 (Jun., 1996).
    [7]Charles C.Helwig, Mary Louise Arnold, Dingliang Tan and Dwight Boyd , Chinese Adolescents' Reasoning about Democratic and Authority-Based Decision Making in Peer,amily, and School Contexts, Child Development, Vol.74, No.3 (May - Jun., 2003).
    [8]Richard R.Pearce, Effects of Cultural and Social Structural Factors on the Achievement of White and Chinese American Students at School Transition Point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Vol.43, No.1 (Spring, 2006).
    [9]Peggy J.Miller, Angela R.Wiley, Heidi Fung and Chung-Hui Liang, Personal Storytelling as a Medium of Socializatio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 Vol.68,No.3 (Jun., 1997).
    [10]Marston Wood, Diana, Bringing Chinese Culture Alive through Language, Social Studies, Vol.73, No.4 (1982:July/Aug.).
    [11]Tang, Zongli, Confucianism, Chinese Culture, and Reproductive Behavior,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Vol.16, No.3 (1995:Jan.).
    [12]Kuhlen, Raymond G, The interests and attitudes of Japanese, Chinese, and White adolescents: A study in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Political,Racial and Differential Psychology, Vol.21, No.l (1945:Feb.).
    [13]Bell, Catherine, Religion and Chinese Culture: Toward an Assessment of "Popular Religion", History of Religions, Vol.29, No.l (1989: Aug.).
    [14]Barbara Schulte, Social Hierarchy and Group Solidarity: The Meanings of Work and Vocation/Profess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Vol.49, No.1/2 (Mar., 2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