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社会转型视域下的个体自我认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分析框架有西方现代化理论和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两种,社会转型既是社会结构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全面转型,也是人的依赖性向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转型。处于复杂、多变的转型期中的社会陷入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个体则面临变革与守护的考验。其中,社会管理方式中的单位制与户籍制在社会转型期的变革给个体身份的确认带来了不确定性焦虑,辨认“我是谁”的重要依据受到影响,同时,网络空间的迅猛发展又将个体的“自我”推向由于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分离造成的分裂困境。
     个体自我认同是个体对“我是谁”的回答,应当从个体自我意识、个体自我评价活动及其机制以及认同体验的获得等各方面整体把握其内涵,并同时意识到自我认同在个体层面与社会层面的不同侧重,即在个体层面表现为个体对自身的理性确认,在社会层面则表现为个体对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内化。因而就一定程度而言,个体自我认同是更具特点、更富有内涵的一个整体,是在个体社会意义的确认与社会情感的生成得到共同实现的基础上形成的。换句话说,自我认同就是个体社会归属感的实现,表现为个体保持独立自主,积极参与社会变革。
     在社会转型中重塑个体自我认同,个体自身能力的增强与社会发展方式的相应转换都尤为重要。这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建构自我意识觉醒、主体性确立的反思性的个体;调整生产力发展路径、引领社会价值观念和倡导合理的社会生活方式等。尊重个体间的差异,并深刻意识到任何个体都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将为形成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提供可能,从而实现个体在社会中“安身立命”,获得社会归属感的目的。
     重视个体自我认同的实现在塑造反思性的个体,从而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中将经过重新确认和确立的价值或期望内化并反映到个体行为中的意义,能够有效应对社会转型的困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current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includes twocategories: Western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three social morphology of Marx's. Thesocial transformation is a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from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 typ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human dependenceto the human independence based on the material dependency. Society interwoventraditional with modern, and individuals are faced with the test of change withguardian in a complex and ever-changing transition. Among social transformationsare the changes of social management means. Social management means are various,system of units and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being two important forms. Thetwo systems change caused by the uncertainty of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anxiety,leading to be affected by the important basis of identifying “who am I”. At the sametim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yberspace turns individual “self” into the split due tothe separation of the virtual world and the real world difficulties.
     Individual self-identity is the answer to “who am I”, and the answer shouldgrasp its meaning as a whole from the individual self-awareness, individualself-evaluation activities and its mechanisms, as well as recognition of experienceobtained. Meantime, the answer should be aware of the different focused onself-identity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and the social dimension. Self-identity at theindividual level performances for the rational confirmation of the individual’s own,and the internalization of individual’s the social value. Therefore, individualself-identity is an overall more features and more connot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It isformed on the basis of the common achievement of individual social recognition andsocial-emotional significance generated. In other words, self-identity is the realizationof individual social belonging which expressed as individuals to maintainindependence and involve in social change actively.
     Individual capacity enhancement and corresponding conversion of the socialdevelopment approach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 remodeling of individualself-identity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s. These two factors will putforward specific requirements in two aspects: one is to construct reflection ofself-consciousness and subjectivity established individual; other is to adjust the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path, and lead the social values and advocacy reasonablesocial lifestyle, etc. It’s important to respect for differences among individuals andprofoundly aware that any individual can’t be separated from social existence. It willprovide the possibility of goo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Andthus this purpose will be realized of settling oneself down in society and getting socialbelonging.
     Emphasis on the realization of individual self-identity is meaningful for shapingreflective of the individual. The pursuit i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will reconfirm the value established expectations and reflects the individual behavior.This can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 plight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s and promote thebuilding of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引文
1李强.现代性中的社会与个人: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述评[J].社会,2000,(6).
    2Sherry Turkle,Life on the Screen——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 Simon&Schuster,1995.转引自王成兵,吴玉军.虚拟社会与当代认同危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3[美]埃里克埃里克森,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中文版译序7.
    1严强,魏姝等.政治学研究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414.
    1张洁,李慧敏.社会转型时期的自我认同与教育——解读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1[美]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09.
    2Andrej Keba:The Concept of Self-Identity and Moral Conflicts, Politi ka misao,(2004),Vol. XLI, No.5, pp.134–148
    3[英]安东尼·吉登斯,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1998:58.
    1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9,(2).
    1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1992,(5).
    2童星著.发展社会学与现代化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81.
    3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评述[J].安徽史学,2003,(1).
    1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9,(2).
    2张宪文.论20世纪中国的社会转型[J].史学月刊,2003,(11).
    3刘祖云著.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46.
    4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评述[J].安徽史学,2003,(1).
    5李钢.论社会转型的本质与意义[J].求实,2001,(1).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
    2[美]杜维明,刘德斌译.文明对话的语境:全球化与多样性[J].史学集刊,2002,(1).
    1[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56.
    2高文.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J].中国科学基金,2002,(1).
    1林默彪.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分析框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
    2贾高建.社会转型问题研究:一种立体的逻辑框架[J].新视野,2007,(1).
    1陈祖华.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哲学反思[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1.
    2[德]沃尔夫冈·查普夫著,陈黎等译.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35.
    1[德]沃尔夫冈·查普夫著,陈黎,陆宏成译.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
    2庞绍堂.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再认识[J].江海学刊,2005,(2).
    3叶克林.现代结构功能主义:从帕森斯到博斯科夫和利维——初论美国发展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J].学海,1996,(6).
    4[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杨豫,陈祖洲译.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8.
    1[以]S.N.艾森斯塔德著,张旅平,沈原,陈育国,迟刚毅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
    2陈剩勇,钟冬生.论阿尔蒙德的政治发展理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3[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郑世平,公婷,陈峰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418.
    4[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8.
    5宫承波,艾红红.试论勒纳的传播与发展理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1[美]丹尼尔·贝尔著,彭强编译.后工业社会(简明本)[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29.
    2[美]丹尼尔·贝尔著,彭强编译.后工业社会(简明本)[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152.
    3[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著,岛子译.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2.
    1郭莲.中国公众近十年价值观的变化——“后现代化理论”的验证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3).
    2[德]沃尔夫冈·查普夫著,陈黎,陆宏成译.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51.
    3[德]沃尔夫冈·查普夫著,陈黎,陆宏成译.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65.
    1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罗荣渠与现代化研究——罗荣渠教授纪念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
    2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1-102.
    3林被甸,董正华.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J].历史研究,1998,(5).
    4章开沅,罗福惠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34.
    5章开沅,罗福惠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37.
    6钱乘旦,杨豫,陈晓律著.世界现代化进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2-3.
    7钱乘旦,杨豫,陈晓律著.世界现代化进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8.
    1孙立平著.社会现代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8.
    2孙立平.论现代化的时序模式[J].社会学研究,1991,(2).
    3孙立平著.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81.
    4商红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当代中国主题——社会转型及和谐社会的基本问题[J].探索,2004,(6).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2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37.
    3袁林著.两周土地制度新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8-48.
    4王海明.五种社会形态之我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1王海明.五种社会形态之我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2俞吾金.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发展道路[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3庞卓恒.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四次论说及历史哲学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1,(1).
    4陈新汉著.自我评价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449.
    5陈新汉著.自我评价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45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2.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3.
    1赖恩明.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的现代社会转型[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32.
    2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9,(2).
    3童星著.发展社会学与现代化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91.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
    2李德顺.当前价值观新走向[N].天津日报,2002-07-29.
    3桑玉成.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出发点的再思考[J].探索与争鸣,2010,(5).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6.
    2王中汝.如何客观评价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J].科学社会主义,2007,(5).
    3杨海蛟.政治体制改革的号角[J].探索与争鸣,2010,(5).
    4[美]C·E·布莱克著,段小光译.现代化的动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3.
    5[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著,谈瀛洲译.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54.
    6李秀林等主编.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
    1刘同舫.中国语境的现代性及其现实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10,(1).
    2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2004,(4).
    3冷鹤鸣.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中的现代性问题[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3).
    1吴玉军.现代社会与自我认同焦虑[J].天津社会科学,2005,(6).
    2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2004,(4).
    3Davis J E. 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M].New Jersey:Transactions Publishers,2000.137.转引自王成兵,张志斌.认同危机:一个现代性问题[J].新视野,2005,(4).
    4张文喜.马克思的自我认同观与现时代[J].浙江社会科学,2000,(5).
    1陈新汉著.自我评价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63.
    2[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译.社会学(第5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3.
    1姚上海,罗高峰.结构化理论视角下的自我认同研究[J].理论月刊,2011,(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4[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82.
    5[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8.
    1王益明,金瑜.两种自我(ego和self)的概念关系探析[J].心理科学,2001,(3).
    2[美]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
    3[美]查尔斯·霍顿·库利著,包凡一,王源译.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第2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31.
    4[美]查尔斯·霍顿·库利著,包凡一,王源译.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第2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31.
    5[美]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07.
    1[俄]伊·谢·科恩著,佟景韩,范国恩,许宏治译.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M].北京:三联书店,1986:54.
    2[美]乔纳森·布朗著,陈浩莺等译.自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34.
    3[美]乔纳森·布朗著,陈浩莺等译.自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3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
    5[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81.
    1[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4.
    2[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94.
    3[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53.
    4[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68.
    5[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7.
    6[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41-42.
    1[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81.
    2[美]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12.
    1[美]曼纽尔·卡斯特著,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第二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6.
    2[加]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233.
    3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07.
    1[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杨大春译.哲学赞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94.
    2[加]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245.
    3[法]笛卡尔著,庞景仁译.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6.
    4[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63.
    5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69.
    6[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22.
    1[加]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43.
    2[加]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44.
    3冯平著.评价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30.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3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价值哲学[J].社会科学辑刊,2004,(2).
    4李连科著.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前言12.
    5[美]杜威著,傅统先译.经验与自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51.
    1[美]杜威著,傅统先译.经验与自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56.
    2李连科著.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04.
    3王成兵著.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6.
    4王玉樑著.追寻价值——重读杜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87.
    1陈新汉著.评价论导论——认识论的一个新领域[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10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8.
    3陈新汉著.评价论导论——认识论的一个新领域[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96.
    4陈新汉著.评价论导论——认识论的一个新领域[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286.
    1周行健,余惠邦,杨兴发主编.现代汉语规范用法大词典(上卷)[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505.
    2朱少强,张洋.科研评价的信息过程——基于“世界3”理论和“代理”假设的解释[J].科学学研究,2009,(9).
    3冯平著.评价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81.
    1[美]杜威著,傅统先译.经验与自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56.
    2冯平著.评价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81.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3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4).
    4赵汀阳.认同与文化自身认同[J].哲学研究,2003,(7).
    1[英]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王柯平等译.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K].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66.
    2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412.
    3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522.
    4张文喜.马克思的自我认同观与现时代[J].浙江社会科学,2000,(5).
    5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4).
    1[美]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429.
    2[美]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72.
    3[美]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09.
    4[美]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37.
    5[美]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7.
    1[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02.
    2[加]查尔斯·泰勒,陶庆译.现代认同:在自我中找寻人的本性[J].求是学刊,2005,(5).
    3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1Henri Tajfel,“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82,33:1-39.转引自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4).
    2S. Otten,A.Mummendey,“To Our Benefit or at Your Expense?Justice Considerations in Intergroup Allocations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sources”, Social Justice Research,1999,12:19-38.转引自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1[澳]约翰·特纳等著,杨宜音,王兵,林含章译.自我归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18.
    2[澳]约翰·特纳等著,杨宜音,王兵,林含章译.自我归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20-221.
    3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4).
    1黄楠森,夏甄陶,陈志尚主编.人学词典[K].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16.
    2陈志尚主编.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57.
    3陈志尚主编.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60.
    4陈新汉著.自我评价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23.
    1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3.
    2俞可平著.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58.
    3[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1998:58.
    1李有发.社会归属感的嬗变及其相关问题初探[J].宁夏社会科学,2008,(4).
    1[加]查尔斯·泰勒,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32.
    1王成兵著.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5.
    2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3.
    3[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译.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
    1何增科主编.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0.
    2孔伟艳.如何创新我国社会管理方式——基于社会管理方式的研究述评[J].学术界,2012,(4).
    3杨晓民,周翼虎著.中国单位制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3.
    4李汉林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
    1李汉林.转型社会中的整合与控制—关于中国单位制度变迁的思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
    2刘玲.人民公社难以为继的原因分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3).
    3刘玲.人民公社难以为继的原因分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3).
    4王立胜著.中国农村现代化:思路与出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2-93.
    5陆益龙著.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2.
    1宋蓓.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J].中州学刊,2010,(5).
    2陆益龙著.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55.
    3陈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7.
    4张雷著.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12.
    1陈潭著.单位身份的松动:中国人事档案制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91.
    2任学丽.单位制度变迁视域中的社会关系模式嬗变[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6).
    1陆益龙著.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4.
    2余佳,丁金宏.中国户籍制度的政策效应、改革取向与步骤选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1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综述[J]安徽史学,2003(1).
    2黄晓春.理解中国的信息革命——驱动社会转型的结构性力量[J].科学学研究,2010,(2).
    2[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译.社会学(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0.
    3陈新汉著.自我评价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95.
    4于文震.网络空间(Cyberspace)及其认识[J].现代雷达,2010,(8).
    5孙海峰.网络空间的三重内涵[J].国际新闻界,2006,(12).
    1祝文燕.从文化哲学看网络空间演进的虚拟性[J].自然辩证法,2007,(4).
    2[法]马克·第亚尼编著,滕守尧译.非物质社会[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63.
    3[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译.社会学(第5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5.
    1Andrej Keba:The Concept of Self-Identity and Moral Conflicts, Politi ka misao,(2004),Vol. XLI, No.5, pp.134–148.
    2[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33.
    1Sherry Turkle,Life on the Screen——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 Simon&Schuster,1995.转引自王成兵,吴玉军.虚拟社会与当代认同危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1尹岩.论个体自我认同危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1.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9.
    2陈新汉著.评价论导论——认识论的一个新领域[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81.
    3李连科著.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3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5.
    5陈新汉,邱仁富著.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123.
    6孙伯鍨著.卢卡奇与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6.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9.
    1陈新汉著.自我评价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38.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8.
    2蔡灿新,聂新军.权力、规则与秩序:一个组织分析框架[J].宏观经济研究,2010,(1).
    3刘召峰.马克思的拜物教概念考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2,(1).
    1刘丹鹤.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4.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
    2张兴海.社会转型与价值观念冲突[J].长白学刊,2010,(6).
    1张世英,杨寿堪,李运生著.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6.
    2[德]康德著,韩水法译.实践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1999:95.
    3贺来.“主体性”观念的价值内涵与社会发展的“价值排序”[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3).
    4李连科著.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65.
    5尹岩著.现代社会个体生活主体性批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93.
    1韩震.现代性与认同问题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4,(6).
    2[美]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
    3[美]罗洛·梅著,冯川,陈刚译.人寻找自己[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79.
    1王启康.论自我意识及其与自我之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2张贝拉.自我的接纳与反思——论自我意识及其意义[J].北方论丛,2011,(1).
    3王德军.人的自我及其实现[J].浙江社会科学,2006,(6).
    4王四新.表达自由与自我实现——以网络表达为例[J].现代传播,2010,(10).
    1[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21.
    2李德顺著.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1.
    1张廷干,马向真.人格自我与意志自由:康德自身意识理论的问题域[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
    3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83.
    1郑永廷.试论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主导性与前沿性[J].教学与研究,2012,(2).
    2石书臣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12.
    1商红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当代中国主题——社会转型及和谐社会的基本问题[J].探索,2004,(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0.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
    2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9.
    4张术环.低碳经济——高纬度生产力与深刻变革的生产关系[J].学术论坛,2010,(12).
    1宗寒.冷静看待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观察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的一个视角[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1).
    2马建堂.全面认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N].人民日报,2011-3-17.
    3梅宪宾主编.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题讲座[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110.
    1王霁,周延召.当代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路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3).
    1戴茂堂,江畅著.传统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331.
    1L.J.宾克莱著,马元德等译.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5.
    2刘尚明,李玲.论确立绝对价值观念——兼论对价值相对主义与价值虚无主义的批判[J].探索,2011,(3).
    3刘尚明,李玲.论确立绝对价值观念——兼论对价值相对主义与价值虚无主义的批判[J].探索,2011,(3).
    4兰久富著.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9.
    5朱力.“和谐”应成为社会转型期的核心价值观念[J].江西社会科学,2007,(2).
    1[德]胡塞尔著,倪梁康译.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0.
    3韩震.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与核心价值观念[J].中国社会科学,2009,(1).
    1韩震.中国文化上自强必须有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的核心价值观———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内涵[J].道德与文明,2011,(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68.
    1袁懋栓.科学、文明、现代生活方式的价值意义[J].北京社会科学,2009,(6).
    2李海,张艳萍.生活方式多元化对高校德育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1[美]埃里希·弗洛姆著,关山译.占有还是生存——一个新社会的精神基础[M].北京:三联书店,1988:32.
    2[美]贝尔著,严蓓雯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11.
    1梅敏君,潘于旭.论文化对生活方式的建构作用[J].浙江社会科学,2012,(5).
    1陈志尚主编.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57.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
    1冯平著.评价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207.
    1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301.
    1杨大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指向与路径[J].人民论坛,2011,(20).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95-696.
    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贡献和重大成就[J].求是杂志,2012,(18).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706.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
    1[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1998:58.
    2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81.
    1李连科著.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43.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0】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1】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2】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陈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罗荣渠与现代化研究——罗荣渠教授纪念文集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6】陈新汉著.自我评价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7】陈新汉,邱仁富著.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
    【18】陈潭著.单位身份的松动:中国人事档案制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9】陈志尚主编.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20】陈新汉著.评价论导论——认识论的一个新领域[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21】戴茂堂,江畅著.传统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22】冯平著.评价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23】高鹏程著,危机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4】何增科主编.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25】黄希庭著.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6】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7】卢汉龙等著.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8】李德顺著.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9】刘丹鹤.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30】李汉林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1】陆益龙著.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2】陆益龙著.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3】刘祖云著.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34】李连科著.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5】兰久富著.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6】刘昭东,宋振峰编著.信息与信息化社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
    【37】陆学艺,景天魁主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
    【38】李秀林等主编.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9】梅宪宾主编.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题讲座[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40】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41】秦伟,吴军等著.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42】钱乘旦,杨豫,陈晓律著.世界现代化进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3】孙伯鍨著.卢卡奇与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44】孙立平著.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45】孙立平著.社会现代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46】童星著.发展社会学与现代化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7】王成兵著.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8】王玉樑著.追寻价值——重读杜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49】许丽萍著.吉登斯生活政治范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0】《信息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著.信息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51】[汉]许慎著.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
    【52】尹岩著.现代社会个体生活主体性批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3】严强,魏姝等.政治学研究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54】袁林著.两周土地制度新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5】杨晓民,周翼虎著.中国单位制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56】俞可平著.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7】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8】张雷著.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59】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0】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1】章开沅,罗福惠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62】石书臣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63】张世英,杨寿堪,李运生著.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64】曾国屏等著.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5】[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66】[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译.社会学(第5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7】[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1998.
    【68】[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9】[美]埃里希·弗洛姆著,关山译.占有还是生存——一个新社会的精神基础[M].北京:三联书店,1988.
    【70】[美]贝尔著,严蓓雯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1】[加]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72】[美]查尔斯·霍顿·库利著,包凡一,王源译.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第2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73】[美]C·E·布莱克著,段小光译.现代化的动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74】[美]杜威著,傅统先译.经验与自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75】[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
    【76】[法]笛卡尔著,庞景仁译.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77】[美]丹尼尔·贝尔著,彭强编译.后工业社会(简明本)[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
    【78】[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79】[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80】[德]胡塞尔著,倪梁康译.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81】[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82】[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83】[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8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郑世平,公婷,陈峰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85】[德]康德著,韩水法译.实践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1999.
    【86】[美]罗洛·梅著,冯川,陈刚译.人寻找自己[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87】[美]曼纽尔·卡斯特著,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第二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8】[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杨大春译.哲学赞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9】[法]马克·第亚尼编著,滕守尧译.非物质社会[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90】[美]L.J.宾克莱著,马元德等译.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91】[美]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92】[美]乔纳森·布朗著,陈浩莺等译.自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93】[美]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94】[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著,谈瀛洲译.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5】[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著,岛子译.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96】[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
    【97】[以]S.N.艾森斯塔德著,张旅平,沈原,陈育国,迟刚毅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98】[英]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99】[德]沃尔夫冈·查普夫著,陈黎,陆宏成译.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00】[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杨豫,陈祖洲译.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01】[澳]约翰·特纳等著,杨宜音,王兵,林含章译.自我归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02】[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译.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3】[俄]伊·谢·科恩著,佟景韩,范国恩,许宏治译.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
    [M].北京:三联书店,1986.
    【104】[美]詹姆斯·S.科尔曼著,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陈伟.“从身份到契约”:学术职业的变化趋势及其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2,(4).
    【2】蔡灿新,聂新军.权力、规则与秩序:一个组织分析框架[J].宏观经济研究,2010,(1).
    【3】陈新汉.马克思社会自我批判视阈中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
    【4】陈剩勇,钟冬生.论阿尔蒙德的政治发展理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5】程泉民.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J].江淮论坛,2007,(4).
    【6】陈祖华.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哲学反思[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1.
    【7】郭莲.中国公众近十年价值观的变化——“后现代化理论”的验证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3).
    【8】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评述[J].安徽史学,2003,(1).
    【9】宫承波,艾红红.试论勒纳的传播与发展理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10】高文.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J].中国科学基金,2002,(1).
    【11】贺来.“主体性”观念的价值内涵与社会发展的“价值排序”[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3).
    【12】韩震.中国文化上自强必须有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的核心价值观——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内涵[J].道德与文明,2011,(3).
    【13】黄晓春.理解中国的信息革命——驱动社会转型的结构性力量[J].科学学研究,2010,(2).
    【14】韩震.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与核心价值观念[J].中国社会科学,2009,(1).
    【15】韩震,郑立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J].新视野,2007,(6).
    【16】何云峰,胡建.自我评价的功能和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5).
    【17】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J].求是学刊,2005,(5).
    【18】韩震.现代性与认同问题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4,(6).
    【19】姜晓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伦理意蕴[J].道德与文明,2007,(6).
    【20】贾高建.社会转型问题研究:一种立体的逻辑框架[J].新视野,2007,(1).
    【21】孔伟艳.如何创新我国社会管理方式——基于社会管理方式的研究述评[J].学术界,2012,(4).
    【22】刘召峰.马克思的拜物教概念考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2,(1).
    【23】李海,张艳萍.生活方式多元化对高校德育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4).
    【24】刘尚明,李玲.论确立绝对价值观念——兼论对价值相对主义与价值虚无主义的批判[J].探索,2011,(3).
    【25】刘玲.人民公社难以为继的原因分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3).
    【26】刘同舫.中国语境的现代性及其现实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10,(1).
    【27】李有发.社会归属感的嬗变及其相关问题初探[J].宁夏社会科学,2008,(4).
    【28】李恩来,卢珊珊.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现代社会符号异化发展的分析——从商品拜物教到符号拜物教的考察[J].学术论坛,2008,(2).
    【29】李汉林.转型社会中的整合与控制—关于中国单位制度变迁的思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
    【30】林默彪.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分析框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
    【31】冷鹤鸣.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中的现代性问题[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3).
    【32】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33】李钢.论社会转型的本质与意义[J].求实,2001,(1).
    【34】李强.现代性中的社会与个人——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述评[J].社会,2000,(6).
    【35】林被甸,董正华.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J].历史研究,1998,(5).
    【36】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1992,(5).
    【37】梅敏君,潘于旭.论文化对生活方式的建构作用[J].浙江社会科学,2012,(5).
    【38】庞卓恒.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四次论说及历史哲学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1,(1).
    【39】庞绍堂.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再认识[J].江海学刊,2005,(2).
    【40】任学丽.单位制度变迁视域中的社会关系模式嬗变[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6).
    【41】桑玉成.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出发点的再思考[J].探索与争鸣,2010,(5).
    【42】宋蓓.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J].中州学刊,2010,(5).
    【43】孙海峰.网络空间的三重内涵[J].国际新闻界,2006,(12).
    【44】商红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当代中国主题——社会转型及和谐社会的基本问题[J].探索,2004,(6).
    【45】孙立平.论现代化的时序模式[J].社会学研究,1991,(2).
    【46】唐晓清,牟广东.反腐败动力机制:内涵、理论依据及构建思路[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5).
    【47】王海明.五种社会形态之我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48】王四新.表达自由与自我实现——以网络表达为例[J].现代传播,2010,(10).
    【49】王琍.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J].理论月刊,2008,(12).
    【50】王中汝.如何客观评价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J].科学社会主义,2007,(5).
    【51】王启康.论自我意识及其与自我之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52】王德军.人的自我及其实现[J].浙江社会科学,2006,(6).
    【53】吴玉军.现代社会与自我认同焦虑[J].天津社会科学,2005,(6).
    【54】王霁,周延召.当代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路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3).
    【55】王成兵.略论合理的现代认同观念及其在生活世界中的培育[J].甘肃理论学刊,2005,(2).
    【56】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价值哲学[J].社会科学辑刊,2004,(2).
    【57】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3.
    【58】王邦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和发展路径[J].政治学研究,2003,(2).
    【59】王益明,金瑜.两种自我(ego和self)的概念关系探析[J].心理科学,2001,(3).
    【60】王友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形态说”“五形态说”解释[J].中州学刊,2000,(3).
    【61】杨大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指向与路径[J].人民论坛,2011,(20).
    【62】姚上海,罗高峰.结构化理论视角下的自我认同研究[J].理论月刊,2011,(3).
    【63】叶庆丰.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基本思路[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3).
    【64】俞吾金.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发展道路[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65】于文震.网络空间(Cyberspace)及其认识[J].现代雷达,2010,(8).
    【66】杨海蛟.政治体制改革的号角[J].探索与争鸣,2010,(5).
    【67】余佳,丁金宏.中国户籍制度的政策效应、改革取向与步骤选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68】袁懋栓.科学、文明、现代生活方式的价值意义[J].北京社会科学,2009,(6).
    【69】尹岩.论个体自我认同危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5).
    【70】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2004,(4).
    【71】叶克林.现代结构功能主义:从帕森斯到博斯科夫和利维——初论美国发展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J].学海,1996,(6).
    【72】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贡献和重大成就[J].求是杂志,2012,(18).
    【73】郑永廷.试论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主导性与前沿性[J].教学与研究,2012,(2).
    【74】宗寒.冷静看待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观察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的一个视角[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1).
    【75】张廷干,马向真.人格自我与意志自由:康德自身意识理论的问题域[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76】张贝拉.自我的接纳与反思——论自我意识及其意义[J].北方论丛,2011,(1).
    【77】张术环.低碳经济——高纬度生产力与深刻变革的生产关系[J].学术论坛,2010,(12).
    【78】张兴海.社会转型与价值观念冲突[J].长白学刊,2010,(6).
    【79】郑佳明.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80】朱少强,张洋.科研评价的信息过程——基于“世界3”理论和“代理”假设的解释[J].科学学研究,2009,(9).
    【81】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9,(2).
    【82】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4).
    【83】祝文燕.从文化哲学看网络空间演进的虚拟性[J].自然辩证法,2007,(4).
    【84】朱力.“和谐”应成为社会转型期的核心价值观念[J].江西社会科学,2007,(2).
    【85】张洁,李慧敏.社会转型时期的自我认同与教育——解读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86】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87】张宪文.论20世纪中国的社会转型[J].史学月刊,2003,(11).
    【88】赵汀阳.认同与文化自身认同[J].哲学研究,2003,(7).
    【89】张文喜.马克思的自我认同观与现时代[J].浙江社会科学,2000,(5).
    【90】[加]查尔斯·泰勒,陶庆译.现代认同:在自我中找寻人的本性[J].求是学刊,2005,(5).
    【91】[美]杜维明,刘德斌译.文明对话的语境:全球化与多样性[J].史学集刊,2002,(1).
    【92】Andrej Keba: The Concept of Self-Identity and Moral Conflicts, Politi ka misao,(2004),Vol. XLI, No.5, pp.134–148
    【93】Davis J E. 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M].New Jersey:Transactions Publishers,2000.137.转引自王成兵,张志斌.认同危机:一个现代性问题[J].新视野,2005,(4).
    【94】Henri Tajfel,“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82,33:1-39.转引自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4).
    【95】S.Otten,A.Mummendey,“To Our Benefit or at Your Expense?Justice Considerations inIntergroup Allocation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sources”, Social JusticeResearch,1999,12:19-38.转引自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96】Sherry Turkle,Life on the Screen——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 Simon&Schuster,1995.转引自王成兵,吴玉军.虚拟社会与当代认同危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97】Theodroson,G.A,&Theodroson,A.G.AModern Dictionary of Socialogy.NewYork,1969,Vol.85.转引自张向东.认同的概念辨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6,(3).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周行健,余惠邦,杨兴发主编.现代汉语规范用法大词典(上卷)[K].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4】[英]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王柯平等译.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K].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黄楠森,夏甄陶,陈志尚主编.人学词典[K].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
    【6】本书编写组.现代汉语新辞典[K].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1】雷龙乾.马克思主义社会转型理论[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0.
    【2】赖恩明.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的现代社会转型[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
    【3】王俭.基于价值尊重与价值认同的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4】李德顺.当前价值观新走向[N].天津日报,2002-07-29.
    【5】马建堂.全面认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N].人民日报,2011-3-17.
    【6】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EB/OL].http://www.gov.cn/gzdt/2012-02/27/content_2077126.htm.
    【7】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207/t20120723_32497.htm.
    【8】回顾:20世纪世界重大事件[EB/OL].http://news.sina.com.cn/world/1999-9-13/13956.html.
    【9】2011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8610亿元占GDP的1.83%[E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zgjj/2012-02-23/content_5229881.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