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真实的虚构:新时期元小说叙事策略及其文化意味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暴露叙述行为是中西文学传统中的一种常用技巧,但20世纪50、60年代自西方兴起的元小说,在形式上与传统的技巧有相似之外,其内含的新质即自我意识和自揭虚构却是极为独特的。1980年代中国也有一批元小说性质的实验作品问世,马原、洪峰、格非、苏童、孙甘露等作家都参与了创作,新时期元小说以质疑成规惯例为旨归,以暴露、戏仿等形式展开叙述,不仅拓展了小说表现的新领地,形式上也有所创新。然而这一不成流派的潮流至今无人予以系统地整理和解读,80年代期刊文论中的相关文章是最早注意和评论此类作品的文字,理论的引进和批评实践也比较成功,但之后的批评发展缓慢,没有形成对话,也没有作更深一层的研究,理论的前行出现了停滞的状态。
     本文以中国新时期的元小说叙事策略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元小说文本特征和类型的梳理、形式创新和艺术效果的分析,结合元小说产生的文化语境和成长机遇,对它所蕴含的文化意味作一番探寻,希望对元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作出相对客观公允的评价。
     本文将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追溯元小说的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技巧,在基本认识上廓清这一舶来的概念;第二章详尽地分析了新时期元小说在表现领域和形式上的创新,概括了此种新技巧的使用对作者和读者产生的双重艺术效果;第三、四两章尝试从文化的角度透视元小说的内涵,第三章侧重描述元小说的产生背景和原因,即西方文化语境和中国本土的生成机遇,第四章则侧重从真实观的更新和成规的质疑两个层次来解读元小说所蕴含的文化意味。
     元小说的实验还不成熟,但其经验和不足将深刻地影响和启发未来的文学创作与批评。
The skill of exposing the narrative is common in Chinese and Westen, while the metafiction sprang up in the 1950's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 of literature. In this narrative strategy it adds two premises: self-conscious and emphasize on the fabricattion. In 1980's some metafiction appeared in China and a group of writers joined in such as MaYuan, HongFeng, GeFei, SuTong, Sun-Ganlu. The Chinese metafiction aims at suspecting the literature convention and reminds the writer and reader to realize it. In their opinion once the convention turns outmoded, it will obstruct expression.
    To this day,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metafiction is not be faced seriously, we need monograph and dialogue. Only a few people do some work about this topic in 1980's. They made some introduction on the theories of metafiction. But the research is not continued later.
    The paper will discussed Chinese metafiction from four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 we will look back at the conception, chief characters and skills. In the second, we will sum up the metafiction's types and impact in the new era. In the third chapter we analyse the culture enviroment and opportunity of metafiction. Then in the fourth chapter we talk on the culture meanings including truth, fiction and so on. The metafiction refresh the view on the truth.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metafiction is not mature enough, but its experience and inadequate will give active effect on the future literature.
引文
[1] “枯竭”一词语出约翰·巴思(John Barth)1967年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枯竭的文学》(The Literature of Exhaustion),包括巴思在内整个六十年代美国的先锋派理论家和作家都在讨论“小说死亡”的话题,在他们看来传统小说发展至今其形式已经用尽,艺术上的潜力已经枯竭。1980年他在同一份刊物上发表了《充实的文学:论后现代派虚构小说》(The Literature of Replenishment)一文,对小说的复活又充满了希望,这其中元小说占据着很大的功劳,转引自胡全生,《“乱花渐欲迷人眼——谈超小说》[J],《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2期,第34页
    [2] 罗钢,《叙事学导论》[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2页
    [3] In: William H. Gass, Fiction and the Figures of Life. NewYork,1970,p.25. In: The Lowa Review,Fall,1970,p.100.转引自江宁康《元小说:作者和文本的对话》[J],《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3期,第5页
    [4] [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M],王峻岩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页
    [5] [8]转引自金圣坤《关于后现代主义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J],《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第2期,第33页
    [6] [38] [52]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任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9页,第159页,第221页
    [7] 《现代汉语词典》[Z],2002年增补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版,第1539页
    [9] [20]洪峰,《重返家园》[M],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38页,第241页
    [10] In :David Lodge, The modes of Modem writing[M],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7,p.230
    [11]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加夫列尔·加西亚,《百年孤独》[M],黄锦炎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12] [14][15][17]王蒙,《杂色》,见:《王蒙》[M],中国作家选集丛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0页至71页;第]88页;第196页至197页;第164页
    [13] [18]王蒙,《一嚏千娇》[J],《收获》1988年第4期,第97页;第41页
    [16] 这一点童庆炳已在《隐喻与王蒙的<杂色>穂J]一文中做了详细精道的分析,参见《文学自由谈》1997年第5期
    [19] [34][35][43][45]马原,《虚构》[M],中国小说50强第3辑,长春:时代文艺
    
    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第344页,第388页,第346页,第344页
    [21] 洪峰,《瀚海》[J],《中国作家》,1987年第2期,第4页
    [22] [53][83]赵毅衡,《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00页;第206页;第207页
    [23] 李冯,《16世纪的卖油郎》,见:李冯《中国故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24] [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孟湄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42页
    [25] 瘦谷,《以梦为马》[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26] 孙甘露《岛屿》,见孙甘露《请女人猜谜》[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7] [28][46][49][50][70]孙甘露,《请女人猜谜》[M],中国小说50强第4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第318页,第304页,第405页,第271页,第267页
    [29] [30]潘军,《南方的情绪》[J],《收获》,1988年第6期,第191页:第188页
    [31] 马原,《死亡的诗意》[J],《收获》1988年第6期,第118页.
    [32] [33]马原,《小说》[J],载于《文学自由谈》,1989年第1期,第20页,第17页
    [36] 李冯,《技术兴趣》,《中国当代先锋艺术家随笔选》[C],蒋原伦编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8页
    [37] 洪峰,《重返校园话文学》[J],《作家》1999年第3期
    [39] 潘军,《想象与形式——关于<风>囊恍┗啊罚号司募?《风》[M],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40] 施蛰存,《阿褴公主》,见:施蛰存《将军底头》[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据新中国书局1932年版排印,第142页
    [41] 西飏,《树林》[J],《收获》1990年第1期,第92页
    [42] [47]洪峰,《极地之侧》[J],《收获》1987年第5期,第9页,第18页
    [44] 王安忆《纪实和虚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60页
    [48]fiction一词来源于西方的小说观,《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Z](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1988年5月第1版)对fiction的解释是:n.1[C]sth invented or imagined(contrasted with truth):虚构之事;捏造的故事(与truth 相对)。2[U](branch of literature concerned with)stories,novels and romances:(作为文学之至分支的)小说。
    [51] 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J],《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第3期,第46页
    
    
    [54] [73]李洁非,《实验和先锋小说(1985-1988)》[J],《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5期,第109页;第115页
    [55] 汪晖,《关键词与文化变迁》,见:汪晖《旧影与新知》[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页
    [56] 林骧华主编《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辞典》[G],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页
    [57] [60] In: Patricia Waugh, Metafic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NewYork,1984,p.74转引自江宁康《元小说:作者和文本的对话》[J],《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3期,第7页
    [58] 徐崇温,《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72页
    [59] 转引自王天明《后现代主义诗学与“自觉小说”》[J],《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第78页
    [6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著,《诗学诗艺》[M],罗念生、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9页
    [62] (美)雷纳·韦勒克,《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M],刘让言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9年版,见引言第1页“十八和十九世纪都曾被称作‘批评的时代’,而二十世纪却真正应该给予这个称号。”
    [63]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下编80年代以来的文学”综述了80年代相对科学、自由和民主的文学环境,和“文革”时相比,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学术思想活跃,论争不断,而西方学术文化成果也有了大规模的介绍引进。
    [64]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1-4分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822页至823页
    [65] 所谓的“黑八论”,是指“写真实”论、“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论、“现实主义的深化”论、“反题材决定”论、“中间人物”论、“反火药味”论、“时代精神汇合”论、“离经叛道”论。这些黑论是1966年林彪、江青编造的,为了全盘否定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他们阴谋炮制了《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其中“黑八论”就是主要的批判对象。见:孙书弟,《当代文艺思潮小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9页
    [66] [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小说卷)[M],王永年、陈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页:第108页;第141页
    [67] 苏童,《阅读》,选自《寻找灯绳》[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45页
    
    
    [68] 季进,《作家们的作家——博尔赫斯及其在中国的影响》[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3期,第107页
    [69] 孙甘露,《请女人猜谜》,第266页“这个有关卡略尔牌手枪的故事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一篇小说的大胆的仿作,它的喻义在最乐观的意义上是和那篇著名的小说相重叠的。”
    [71] 杨义,《纪晓岚与元小说》[J],《光明日报》,1998年2月12日第7版
    [72] 杨义,《蒲松龄与“反元小说”》[J],《光明日报》,1998年2月26日第7版
    [74] [美]马克·肖勒,《技巧的探讨》,盛宁译,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23页
    [75] 林建法 王景涛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撕碎,撕碎,撕碎了是拼贴》[G],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27页
    [76] [77]周宪,《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64页:第272页
    [78] “成规”convension,据北京商务印书馆《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G]1988年5月第1版中的解释3:[U]general(usu tacit) consent(esp about forms of behaviour);[C]practice of custom based on general consent:惯例;常规;习俗。据[美]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辞典》[G]朱金鹏、朱荔译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59-60页)将其翻译为“文学惯例”,并且有三层意思,分别为“已被观众接受的表现手法的惯例”、“指代文学作品里常用的题材、体裁和艺术技巧。这种意义上的文学惯例可以是常见的人物类型、惯用的情节转折手法、格律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法与风格”、“从广义上分析:一切文学作品无论显得多么逼真,也都完全是由文学类型、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的惯例构成的。有欣赏力的读者把这些惯例与为其文化观念视为真实与‘自然’的现实世界相联系,以将它们加以‘归化’(naturalize)”。学者王又平在《元小说:暴露虚构的话语策略》,《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4期,第68页,把艾布拉姆斯的convention翻译为“成规”:“成规的最大作用是让人们把某种人为的设定当作真实接受下来,在文学作品中就是把某种话语规范当作真实世界来理解”。
    [79] 转引自殷企平《元小说的背景和特征》[J],《杭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25卷第3期,第86页
    [80] 严锋,《现代话语》[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年版,第70页
    [81] [俄]M·巴赫金,《长篇小说话语》,见:《小说理论》[M],白春仁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4页
    [82] [美]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M],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20页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金汉,《中国当代小说艺术演变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谢冕主编,孟繁华副主编,《百年中国文学总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蒋原伦编选,《中国当代先锋艺术家随笔选》[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98年版
    5、林建法,王景涛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撕碎,撕碎,撕碎了是拼接》[G],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6、杨志今,刘新风主编,《新时期文坛风云录:1978-1998》[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8、赵毅衡,《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版
    9、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1、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3、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4、陈晓明,《解构的踪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5、严锋,《现代话语》[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年版
    16、南帆,《文学的维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7、周宪,《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
    18、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9、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20、吕同六主编,《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G],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年版
    21、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中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3、[古希腊]亚理斯多德,《修辞学》[M],罗念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1991年版
    24、[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5、[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6、[美]布斯W.C.,《小说修辞学》[M],华明 胡晓苏 周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7、[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孟湄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28、[荷]佛克马 伯顿斯编,《走向后现代主义》[C],王宁,顾栋华,黄桂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9、[美]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M],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30、[俄]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M],邓勇,陈松岩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
    31、[俄]巴赫金,《小说理论》[M],钱中文主编,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2、[美]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M],高原,董红钧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33、[美]MORRIS DICKSTEIN《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美国文化》,方晓光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34、[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5、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6、王泰来,《叙事美学》[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37、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格非,《小说叙事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9、董小英,《叙述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40、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41、柳鸣九,《新小说派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42、耿占春,《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4、赵毅衡,《后现代小说的判别标准》[J],《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J],《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第3期
    45、马原,《小说》[J],《文学自由谈》,1989年第1期
    46、江宁康,《元小说:作者和文本的对话》[J],《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3期
    47、童燕萍,《谈元小说》[J],《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3期
    48、李金凤,《论元小说叙事》[J],平顶山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
    49、殷企平,《元小说的背景和特征》[J],杭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25卷第3期
    50、朱明,《“元小说”的叙事手段及其操作策略》[J],文史哲,1998年第3期
    51、曾军,《“元小说”研究在中国》[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2000年第6期
    52、王又平,《元小说:暴露虚构的话语策略》[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1年第4期
    53、王阳,《“作者出面”和元小说》[J],国外文学,2002年第4期
    54、赵志军,《当代中国元小说的自觉意识》[J],社会科学,2002年第10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