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自由理想何以实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之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古代人的观念中,世界是一个有限的、肯定的世界、一个主客未分的朴素的整体。希腊人没有意识到这种有限性,因而他们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较为丰富的圆满的存在。自由被理解为一种目的在内的、圆满完善的活动。自由的实现就是投入这个肯定世界的过程。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统治时期,自然和人都需要无条件的从属于上帝。在上帝的“关怀”下世界还是一个有机整体,人还是处于那个有限的有机整体的世界之中,只不过上帝成了这个系列中最高的存在,人的全部的生存价值和自由都是由上帝赋予的。
     启蒙运动借自然科学之力驱散了宗教神学的迷雾,确立了人的理性主体性。而随着宗教神学象征性意义的退场以及人类理性作用的不断放大,古代有限的圆满被打破,一些根植于人性的分裂凸显。笛卡尔以“我思故我在”在哲学上第一个明确地表达了自我意识的自觉。近代哲学将人类有限与无限、自由与必然等一系列对立抽象地表达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出发去解决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近代早期的唯理论、经验论以及机械唯物论由于其特有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使得自由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康德首先将审美或艺术活动作为克服人与自然对立、自由与必然对立的最高形式。他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作了适当的分隔,利用判断力特别是审美判断力在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作为连接自由与必然、理想与现实的中介。诗人兼哲学家的席勒将康德纯思辨哲学引入现实。他敏锐地察觉到“拼图式”的时代状况和人“碎片”的生存状态,对“人的异化”问题的深刻觉醒使得席勒想通过“审美”来弥合现实社会中人性的分裂,塑造完整的人。不满于康德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界分,费希特将自由诉诸于一种无意识的理智直观和无限的历史过程并最终走向绝对的主观唯心主义。费希特的理论很大程度上为德国浪漫派的诗化哲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而谢林毫不犹豫地使艺术成为不仅是主观上而且也是客观上的主客体同一的最高形式。黑格尔赞同谢林的看法,也将艺术作为达到绝对的一种形式,他认为“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但是,由于美作为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和现实是没有差别,自由可以通过辨证的历史过程实现,因此,黑格尔降低了美的作用。他最终以绝对唯心主义的方式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将自由的实现归结为某种独立于人的客观精神的历史运动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又回到费希特那里,将近代理性主义认识论哲学推到了顶峰。由于其对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的绝对唯心主义的错误解决方式,最终导致对自由和必然问题的虚幻的解决。
     马克思的自由理想是在传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将作为人类终极理想的自由王国理解为人类能力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审美王国,并将这一自由理想置于现实人的历史实践中加以考察,进而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建立了关联。马克思在晚期《资本论》中明确提出了自由王国的构想,由于看到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劳动已经丧失了传统手工业的有限的艺术感,马克思最终将物质生产劳动从自由王国排除出去。在他看来,人在物质生产领域只能实现有限的自由,人类能力也只能得到有限的发展。物质生产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的王国,人类真正的自由王国只能“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透过马克思的论述,我们看到那是一个审美的艺术创造领域。
     从马克思自由理想的审美维度视角出发,可以看到,康德到席勒等人的审美自由思想在马克思哲学中得到了批判性的延续。与他们不同的是,马克思始终以现实人的现实生活作为自由实现的逻辑起点,正因为现实对于人的自由实现的种种障碍,马克思才渐具体化对自由实现的条件的规定。最终,通过对“时间”的划分重新规定了自由。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人们为生存所付出的劳动时间就会减少,这意味着,随着不自由的此岸的范围也就变小,自由的彼岸就会扩大。由此,马克思打开了一条现实通向自由的通道。马克思从早年将本真劳动理解为艺术创造活动,到以“作曲”来类比自由劳动,在马克思的心目中,艺术活动始终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典范领域。从马克思对审美活动或艺术活动理解出发去理解马克思的自由理想,可以为我们找到了马克思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理论继承关系的又一新线索,同时看到马克思早年和晚年思想的内在一致性。
     马克思之后的第二国际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无法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片面地发挥了马克思思想中的某一方面,将马克思哲学理解为经济决定论或人道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又退回到近代理论哲学的视域内,无法正确认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变革。马克思实践哲学对理想性与现实性关系的处理体现了一种实践智慧即实践辩证法,这也正是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作为现代实践哲学的超越之处。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哲学。
In the concept of the ancient people, the world itself is limited and positive, inwhich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is combined as a whole. Greeks do not realize thatfiniteness of the world, and therefore they regard their presence as a whole existencein a sense. Freedom is understood as a kind of purpose, including the successfulimprovement of activities. The achievement of freedom is to plough into this presentworld. The medieval Christian theology during the reign of natural and human tellshuman to unconditionally subordinate to God. The world under God's care is stillregarded as an organic whole, people are still a limited part of the organic wholeworld, but God has become the top-drawer of this series, the humans’ present valueand freedom would be given by God.
     Enlightenment disperses the fog of religious theology by the force of naturalscience to establish a rational subjectivity. With the existence of the symbolicsignificance of the religious theology and continue to enlarge the role of humanreason, the limited whole existence of the ancient people has been broken. Some ofthe split rooted in human nature are highlighted. Descartes’ philosophy concept of “Ithink, therefore, I exist” clearly expresses humans’ self-awareness for the first time.Modern philosophers express this concept in an abstract way, the materiality ofhuman activities and spiritual activities, limited and unlimited freedom and theinevitable confrontation. Modern rationalist philosophers have tried to constructthrough rational and logical force of human freedom and thus to bridge the division,which ultimately makes freedom become a rational fiction, completely detached fromthe person's emotional life, the problem of the freedom remaining unresolved.
     Kant regards aesthetic activity or artistic activities as the highest form toovercome the rift of the freedom and necessity. He made adequate segregationbetween ideal and reality, the judgment in particular aesthetic judgment was used as abridge between pure and practical reason, which connected freedom and necessity,the ideal and reality intermediary. Poet and philosopher Schiller put Kant’s theory into practice. Aesthetic freedom and liberation of the people are associated. Hiskeenly aware of the "jigsaw" era of the situation and "debris" of the survival status,makes a profound awakening of the "alienation" Schiller "aesthetic" to bridge thesplit of the social reality of human nature, the shape of a complete people.Dissatisfied with the boundary of the ideal and the reality in Kant, Fichte was free toresort to an unconscious, rational, intuitive and infinite historical process andultimately towards the absolute subjective idealism. Fichte's theory largely provided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poetic philosophy of German Romanticism. Schellingdid not hesitate to make the arts become not only subjectively but also objectively thehighest form of the main object of the same. Hegel agreed with Schelling's view, hebelieves that "the creation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artistic imagination." However,because beauty was regarded as the perceptual appearance of the absolute idea, whichmeant that freedom could be realized through a dialectical historical process, Hegelreduce the function of beauty. He finally resolved to absolute idealism of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thinking and being, the freedom could be achieved by thehistorical movement of the objective spirit of some kind of independent process, in away back to Fichte, which made modem rathionalism philosophy develop to its peak.
     Marx's concept of freedom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inheritance of Germanclassical philosophy predecessors. Throughout Marxist philosophy, art or aestheticactivities are regarded as a model of freedom, which will be realized in the history of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practice, thus he established a link between the ideal andreality, the aesthetic ideal and reality. In the late "on Capital", Marx clearly putforward the idea of the realm of freedom. Marx eventually changed the view that:only limited freedom in the field of material production and human capacity can onlybe of limited development, which is a natural inevitable Kingdom to mankind. Thetrue realm of freedom can only exist i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ield of materialproduction.We can see that it is an aesthetic creative field. Free time witness the freelabor, and ultimately with the people going out of the material enslavement and haveaccess to the full emancipation of their ow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leap from therealm of necessity to the realm of freedom.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of the Marxist concept of freedom, we see a continuation of the critical Kant to Schiller, the aestheticfreedom of thought in Marxist philosophy. But different from them, Marx alwaysregarded people’s "real life"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or realization of freedom,because of the obstacles they see the reality of human freedom, Marx graduallyconcrete conditions of freedom, and the ultimate division of the "time" redefinedfreedom. With the increase in capacity, the survival of the labor time will be reduced,which means that it becomes smaller as the lack of freedom on this side the scope ofthe other side of the free will expand. Thus, Marx opened a reality channel to freedom.From equating the true labor activities with art in the eayly time to drawing ananalogy between "composer" and free labor, the realm of freedom is still regarded asan art and aesthetic Kingdom. The aesthetic ideal accompany Marx from beginning toend. From Marx's understanding of aesthetic activity or artistic activities, we canmak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arxist ideal of freedom, which geives us anothernew clue to understanding the theory inherita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istphilosophy and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after Marx and Western Marxism theorist didn’t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deal and the reality.They regardedMarx’s theory either as economic determinism or humanitarian which meant goingback to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odern theory of philosophy to some extent. Theydidn’t underst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rx's practical philosophy correctly. Fromunderstanding the actualization of Maxist the realm of freedom, we can get a correctunderstanding of Marxist philosophy.
引文
[1]观点参见陈晏清、王南湜、李淑梅:《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6-217页。
    [2][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3][法]米歇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1][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2]杜书瀛:“马克思主义美学中艺术的位置”,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01期。
    [1]王国有:《哲学反思的审美维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刘小枫:《诗化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俞吾金:“美学研究新论”,载于《学术月刊》,2000年第01期。
    [4]Terry Eagleton, Marx And Freedom,Great Britain: Phoenix, a division of the Orion Publishing GroupLtd,1997.
    [5]王南湜:“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载于《现代哲学》,2004年第02期。
    [1]Gerth H&Mills, C.W,(ads), From Max Weber: Essays on Soci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Press,1946,p.342
    [2]。参见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01期;金元浦:“别了,蛋糕上的酥皮—寻找当下审美性、文学性变革问题的答案”,载于《文艺争鸣》,2003年第06期;王德胜:“视像与快感—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现实”载于《文艺争鸣》,2003年第06期。
    [3]王元骧:《审美超越与艺术精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页。
    [1][德]R.施贝曼:“现代的终结?”,载于《世界哲学》,2005年第02期。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页。
    [3][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60页。
    [1][英]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第75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5页。
    [3][德]E.卡西尔:《启蒙哲学》,顾伟铭,杨光仲,郑楚宣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1][法]柯瓦雷:《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邬波涛、张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导言1页。
    [2][法]柯瓦雷:《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邬波涛、张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导言第2页。
    [4][美]伯特:《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徐向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4][美]伯特:《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徐向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7页。
    [2][英]科林伍德:《自然的观念》,吴国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117页。
    [3][法]笛卡尔:《方法谈》,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三联书店1975年版,第152页。
    [4][法]笛卡尔:《哲学原理》,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5页。
    [5][法]笛卡尔:《方法谈》,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三联书店1975年版,第117页。
    [2][荷]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页。
    [2][荷]斯宾诺莎:《第58封斯宾诺莎致博学多闻的G.H席勒阁下》,见《斯宾诺莎书信集》,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32页。
    [3][英]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9页。
    [1][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2-53页。
    [2][德]恩格斯:《英国状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3][德]尼采:《悲剧的诞生》,李长俊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50页。
    [1][匈]卢卡奇:《审美特性》,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38页。
    [2][奥]弗洛伊德:《文明的代价》,何仲生等编著,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第42页。
    [3][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41页。
    [4][德]弗里德兰德,[美]克里格,[德]沃格林:《〈王制〉要义》,张映伟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6][英]鲍桑魁:《美学史》,张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页。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译林出版社1986年版,第392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06-307页。
    [4][波兰]塔达基维奇:《西方美学概念史》,褚朔维译,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1页。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页。
    [1][波兰]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2][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页。
    [3]见朗文当代英语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第61页。
    [4][古罗马]普罗提诺:《九章集》,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28-129页。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19—120页。
    [6][英]鲍桑魁:《美学史》,张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页。
    [1]单世联:《西方美学初步》,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2][意]加林:《意大利人文主义》,李玉成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81页。
    [3][英]鲍桑魁:《美学史》,张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5页。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26页。
    [2]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武汉大学出版2007年版,第54页。
    [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38页。
    [4][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9页。
    [1][德]康德:《致克里斯蒂安伽尔韦》(第94封),《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页。
    [1][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1]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3][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39页。
    [4][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卷,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68页。
    [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2][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70页。
    [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4][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卷,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65页。
    [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5][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96页。
    [6][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1][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70页。
    [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96页。
    [1][美]詹姆斯·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页。
    [2][意大利]齐亚法多纳:“德国启蒙的哲学文本选读与评介”,斯图加特:菲利浦·瑞克拉门出版社,1990年.第13-14页.转引自张慎:“德国启蒙运动和启蒙哲学的再审视”,载于《浙江学刊》2004年第l期。.
    [3]王炎:“成长教育小说的日常时间性”,载于《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1][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6]同上书,第78页。即“通过美把人由两条歧路上引上正路。”见《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公司出版社1984年版,第66页。
    [1][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4][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3-75页。
    [5][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1][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
    [1][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4页。
    [4][美]L.P.维塞尔:《活的形象美学:席勒美学与近代哲学》,毛萍、熊志翔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页。
    [5]刘小枫:《诗化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6][德]席勒:《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转引自:刘小枫:《诗化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36页。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81-82页。
    [2][美]L.P.维塞尔:《席勒美学的哲学背景》,毛萍等译,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104页。
    [3][德]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导言第5页。
    [1][德]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导言第7页。
    [2][德]费希特:《费希特著作选集》第一卷,梁志学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505页。
    [5]扬祖陶:《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台湾志一出版社1987年版,第159页。
    [6]J.G.Fichte,j.g.Fichete-Gesamtausgabe der Bayer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Reihe,Ⅲ,Bd.2,hrsg.von.R.Lauth, Stuttgart:Friedrich Formmann Verlag (Guenther Holzboog),1973,S,298.
    [1][德]费希特:《伦理学体系》,梁志学、李理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2][德]费希特:《费希特著作选集》第三卷,梁志学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5—56页。
    [3][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474—475页。
    [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33—135页。
    [5][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31页。
    [1][德]费希特:《费希特著作选集》第三卷,梁志学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69页。
    [2][德]费希特:《费希特著作选集》第三卷,梁志学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87页。
    [3]参见洛维乔:《理性、知性与时间》,1961年英文版,转引自刘小枫:《诗化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3页。
    [1][德]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文集》,戴晖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81—283页。
    [2]G W.F.Hegel,Werke,Bd1,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1971,S234
    [3]GW.F.Hegel,Werke,Bd1,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1971,S235
    [1]G W.F.Hegel,Werke,Bd1,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1971,S236
    [2][德]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页。
    [3][德]谢林:《艺术哲学》上,魏庆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页。
    [1][德]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78页。
    [2][德]谢林:《艺术哲学》(上),魏庆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页。
    [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71页。
    [2][德]海德格尔:《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薛华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4][德]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50页。
    [1][德]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54页。
    [1][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3页。
    [2][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9页。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2页。
    [4][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86页。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7页。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序论第4页。
    [1][德]黑格尔:《耶拿现实哲学》,转引自张世英:《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1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9页。
    [1][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94页。
    [2][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3]叶秀山:《康德的“自由”、“物自体”及其他》,见《叶秀山文集哲学卷》下,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第729页。
    [4][美]L.P.维塞尔:《席勒与马克思关于活的形象的美学》,载美学译文(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页。
    [1][德]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页。
    [1][德]马克思:《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00页。
    [2][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7页。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68—469页。
    [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73-74页。
    [1][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马克思》,李兴国、周小普、郝勤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95-196页。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3][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0页。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2—53页。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3—54页。
    [3][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2页。
    [4][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3]邢贲思:《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5页。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页。
    [6][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导论第1页。
    [1][法]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思想的起源》,王谨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54页。
    [1][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页。
    [3]张汝伦:“马克思研究”,《德国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4][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页。
    [1][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页。
    [1][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6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45-346页。
    [3]同上书,《论犹太人问题》,第448页。
    [4]同上书,《论犹太人问题》,第440页。
    [5][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页。
    [6]同上书,《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5页。
    [7]同上书,《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3页。
    [1][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荣振华、李金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35页。
    [2][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页。
    [3][德]马克思、恩格斯:《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43页。
    [4]同上书,《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6页。
    [1][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2]同上书,《德意志意识形态》,第78-79页。
    [3]同上书,《德意志意识形态》,第67页。
    [4]同上书,《德意志意识形态》,第68页。
    [1][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2]同上书,《德意志意识形态》,第92页。
    [3]同上书,《德意志意识形态》,第67-68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手稿片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75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3][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2页。
    [1]同上书,《德意志意识形态》,第68页。
    [2]同上书,《德意志意识形态》,第82页。
    [3]同上书,《德意志意识形态》,第68页。
    [1][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84-85页。
    [2]同上书,《德意志意识形态》,第84页。
    [3]同上书,《德意志意识形态》,第85-86页。
    [4]同上书,《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33页。
    [1][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页。
    [2]同上书,《德意志意识形态》,第85页。
    [3]同上书,《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29页。
    [4]同上书,《德意志意识形态》,第85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60页。
    [2][德]马克思:《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8-109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3页。
    [1][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87页。
    [2][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3页。
    [3]同上书,《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第218-219页。
    [4]同上书,《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第222页。
    [5]同上书,《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第139页。
    [6]同上书,《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第225页。
    [1][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8页。
    [2]同上书,《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第219-220页。
    [3]同上书,《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第221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927页。
    [2][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49页。
    [3][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6页。
    [4][德]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5][德]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7页。
    [1][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4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3页。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87页。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8页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3页。
    [6][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81-282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6页。
    [2]同上书,《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第532页。
    [3][德]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下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2页。
    [4]同上书,《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下册,第221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的贫困》节选第一节第五个说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6页。
    [2][法]福柯:《权利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1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26页。
    [2]王南湜:“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载于《现代哲学》,2004年第2期。
    [1][伊朗]拉明·贾汉贝格鲁:《伯林谈话录》,杨祯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116页。
    [1][英]克里斯托弗·道森:《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长川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页。
    [2][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574—578页。
    [3][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507页。
    [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理论与实践》,郭官义、李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1]转引自唐正东:《斯密到马克思》,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2][英]威廉·配第:《赋税论》,陈冬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6页。
    [3]转引自[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盛葵阳、崔妙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92页。
    [4][英]洛克:《政府论》下,瞿菊农,叶启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7页。
    [5][德]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8页。
    [2]同上书,《费尔巴哈》,第67页。
    [3][捷克]卡莱尔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傅小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149页。
    [4][法]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裴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2]同上书,《费尔巴哈》,第106-107页。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19页。
    [4参见[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70-498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2]参见王南湜:“我们能够从康德哲学学些什么?——一个并非康德主义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思考”,载于《学海》,2009年第06期。
    [3][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1]转引自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1][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2-23页。
    [1][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3-144页。
    [1][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2页。
    [4]参见衣俊卿:“一位伟大思者孤独心灵的文化守望—布达佩斯学派成员视野中的卢卡奇”,载于《求是学刊》,2010年05期。
    [1]参见衣俊卿:“一位伟大思者孤独心灵的文化守望—布达佩斯学派成员视野中的卢卡奇”,载于《求是学刊》,2010年05期。
    [2][匈]卢卡奇:《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吴勇立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
    [3]Agnes Heller,ed.Lukacs Revalued,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1983.pp2
    [4]Agnes Heller,ed.Lukacs Revalued,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1983.pp184.
    [1][美]雷纳威莱克:《西方四大批评家》,林骧华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45页。
    [2][匈]卢卡奇:《审美特性》第1卷,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43页。
    [1][匈]卢卡奇:《审美特性》第1卷,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99页。
    [1][匈]卢卡奇:《审美特性》第2卷,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2-133页。
    [3]Lukacs: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1971, London.
    [1][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2][美]马丁杰伊:《阿多诺》,张晓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1页。
    [3][德]霍克海默:《霍克海默集》,曹卫东编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页。
    [1][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2]Albrecht Wellmer,Endames:The Irroncilable Nature of Modernity,Trans,DavidMildgley,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88,p.225.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李小兵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00—101页。
    [2][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
    [3]Th.W.Adorno,The Culture Industry: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ed.J.M.Bernstein,London and NewYork:Routledge,p,103.
    [4][美]理查德沃林:《存在的政治——海德格尔的政治思想》,周宪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16—217页。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示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页。
    [2]H.H.Gerth and C.W.Mills,eds,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46),p,342.
    [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美学方面》,载《现代美学析疑》,绿原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反革命与造反》,参见《工业社会和新左派》,任立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0—151页。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59页。
    [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现代美学析疑》,绿原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7-8页。
    [3][英]布莱恩麦基编:《思想家——当代哲学的创造者们》,翁寒松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72-73页。
    [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三联出版社1989年版,第203-204页。
    [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美学方面》载《现代美学析疑》,绿原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等:《工业社会和新左派》,任立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5—156页。
    [7][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等:《文化肯定性质》,载《现代美学新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32页。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美学方面》,载《现代美学析疑》,绿原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
    [3][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美学方面》,载《现代美学析疑》,绿原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8][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否定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62-363页。
    [1][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2][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否定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54页。
    [3][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4]The.W.Adorno, Essays on Music,trans.Susan H. Gillespi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2),p127.
    [5][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1][美]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单世联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5页。
    [2][德]维尔默:《论现代与后现代的辩证法》,钦文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14页。
    [4]凌海恒:“作为解放之典范的现代艺术”,载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7年第10期。
    [1][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12—13页。
    [1][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美学方面》,载《现代美学析疑》,绿原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30-31页。
    [2][德]维尔默:《论现代与后现代的辩证法》,钦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2-183页。
    [1]参见汪行福:《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页。
    [2][美]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张国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13页。
    [3][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69页。
    [4]See David Ingram,“Habermas on Aesthetics and Rationality: Completing the Project of Enlightenment”, NewGerman Critique,53,1991,p,84.
    [1]Unmastered Past:The Autobiographical Reflections of Leo Lowenthal,ed.Martin Jay(Berkeley: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1987),pp.245-246
    [2][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383页。
    [3]陈学明、吴松、远东编:《通往理解之路——哈贝马斯论交往》,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1][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1]俞吾金等:《现代性现象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129页。
    [2][德]维尔默:《论现代与后现代的辩证法》,钦文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2页。
    [1]Albrecht Wellmer,Critical Theory of Society,Continuum Intl Pub Group (Sd),April1974,p82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2][美]弗洛姆:《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载于《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
    [1][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2][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与技术》,郭官义、李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48-49页。
    [3][德]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李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
    [4][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1]参见[美]麦金太尔:“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条未走之路”,载《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06期。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26页。
    [2]王南湜:《辩证法:从理论逻辑到实践智慧》,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81页。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9页。
    [4][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序言跋。
    [1][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页。
    [3][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75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
    [1]宋伟:“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及其当代理解”,载于《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期。
    [1]刘悦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试论生活美学何以可能”,载于《哲学研究》,2005年01期。
    [1][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10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2]同上书,《共产党宣言》,第294页。
    [3][美]理查德罗蒂:《后形而上学希望》,张国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345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3、4、5、6、13、16、23、40、42、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Ⅰ版。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9][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0][荷]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1][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管士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2]《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13][英]休谟:《人类理智研究》,吕大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4][德]鲍姆加登:《美学》,简明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15][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6][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德]黑格尔:《美学》第2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8][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4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19][德]黑格尔:《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宋祖良、程志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0][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1][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22][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见《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3][德]谢林:《艺术哲学》上、下,魏庆征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
    [24][德]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5][德]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6][德]费希特:《人的使命》梁志学、沈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7][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荣震华、李金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8][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郑一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9][美]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傅统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0][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31][匈]卢卡奇:《审美特性》第1卷,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32][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33][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34][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35][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6][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7][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曹卫东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38][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9][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40][德]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程志民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41][德]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英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42][美]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张燕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3][美]弗洛姆:《逃避自由》,陈学明译,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
    [44][美]弗洛姆:《马克思论人》,陈世夫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5][德]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胡不适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46][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47][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48][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9][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50][德]阿尔布莱希特·维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51][德]阿尔布莱希特·维尔默:《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遵循阿多诺的理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2][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3][阿]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54][英]伊格尔顿:《沃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郭国良、陆汉臻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55][英]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56]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北京:商务印馆1981年版。
    [57][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卷,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58][英]罗素:《自由之路》,李国山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59][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60][苏]阿尔森·古留加:《德国古典哲学新论》,沈真、侯鸿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61][加拿大]查尔斯·泰勒:《黑格尔》,张国清、朱进东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62][美]维塞尔:《活的形象美学—席勒美学与近代哲学》,毛萍、熊志翔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63][美]维塞尔:《启蒙运动的内在问题》,贺志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64][法]拉法格等:《回忆马克思恩格斯》,马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65][法]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思想的起源》,王谨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66][英]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7][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马克思》李兴国、周小普、郝勤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68][美]温迪·林恩·李:《马克思》,陈文庆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69][法]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共三卷),管士滨译,三联书店。
    [70][美]卡罗尔·C·古尔德:《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鲁克俭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1][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慎之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2][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73][英]费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74][英]以赛亚·柏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75][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自由四论扩充版》,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76][英]以赛亚·伯林:《自由及其背叛:人类自由的六个敌人》,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77][美]杜娜叶夫斯卡娅:《马克思主义与自由》,傅小平译,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8][美]R.L.海尔布隆纳:《马克思主义:赞成和反对》,易克信、杜章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1982年版。
    [79][美]斯金纳:《超越自由与尊严》,陈维刚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0][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1][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82][英]昆廷·斯金纳:《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李宏图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83][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84][美]安东尼·J·卡斯卡迪:《启蒙的结果》,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85][英]威尔逊:《简说哲学》,翁绍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6][法]亚历山大·柯瓦雷:《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邬波涛、张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7]伯特:《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徐向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8][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尹锐、方红、任晓晋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89][美]理查德·罗蒂:《后形而上学希望》,张国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90][美]因瓦根:《形而上学》,宫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1][法]夏特莱:《理性史》,冀可可、钱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2][德]赫费:《实践哲学》,沈国琴、励洁丹译,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3][日]广松涉:《物像化论的构图》,彭曦、庄倩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4][日]广松涉:《事的世界观的前哨》,赵仲明、李斌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5][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96][美]H.M.卡伦:《艺术与自由》,张超金、黄龙保等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
    [97][苏]M.C.卡冈:《马克思主义美学史》,汤侠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98][德]汉斯·科勒:《马克思主义和美学》,佟景韩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年版。
    [99][波]塔达基维奇:《西方美学概念史》,褚朔维译,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
    [100][英]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01][法]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孙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02][波]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王南湜:《追寻哲学的精神:走向实践哲学之路》,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王南湜:《辩证法:从理论逻辑到实践智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王南湜,谢永康:《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王南湜:《人类活动论导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陈宴清:《陈宴清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陈晏清、王南湜、李淑梅:《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阎孟伟:《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野中》,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nia年版。
    [9]孙正聿:《崇高的位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0]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杨耕:《为马克思辩护》,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孙伯鍨,张一兵:《走进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4]张一兵:《文本学解读语境的历史在场一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立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辨证法的主体向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6]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科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张汝伦:《历史与实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邹诗鹏:《实践—生存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9]张曙光:《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0]俞吾金:《实践与自由》,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1]俞吾金:《实践诠释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2]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徐长福:《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僭越与化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4]欧阳康、张明仓:《在观念激荡与现实变革之间——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5]任平:《交往实践的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6]任平:《创新时代的哲学探索—出场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7]王国有:《哲学反思的审美维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8]杨健毅:《自由的认识与实践—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9]张剑抒:《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真蕴及其当代境遇》,北京:群言出版社2008年版。
    [30]林剑:《人的自由的哲学思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1]韩志伟:《追寻自由:从康德到马克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2]王盛辉:《“自由个性”及其历史生成研究—基于马克思恩格思文本整体解读的新视角》,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3]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34]陈志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5]陈刚:《马克思的自由观》,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6]陈刚:《实践与自由》,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37]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8]倪志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9]赵仲英:《近代西欧必然与自由学说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0]陈康:《论希腊哲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41]曹亚雄:《马克思的劳动观的历史嬗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2]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上、下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陈学明:《时代的困境与不屈的探索》,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4]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5]邓晓芒:《实践唯物论新界;开出现象学之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6]陆扬:《中世纪文艺复兴美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7]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48]黄克剑:《美:眺望虚灵之真际》,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9]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50]刘小枫:《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统》,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51]刘小枫:《德语美学文选》上、下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2]冯宪光:《马克思美学的现代阐释》,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3]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
    [54]谭好哲:《艺术与人的解放:现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题学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5]童庆炳、程正民、李春青、王一川:《马克思与现代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6]陆贵山,周忠厚编著:《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7]董学文:《马克思与美学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58]周忠厚、邹贤敏、印锡华、冯宪光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9]李小兵等:《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60]朱立元主编:《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论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1]刘峰,姜哲军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与美学理论批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62]王晓升:《为个性自由而斗争—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历史理论评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63]朱立元总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苯》第一卷,张德兴卷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4]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5]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66]杜东枝:《审美自由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67]劳承万:《审美中介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68]彭锋:《美学的意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9]刘悦笛:《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美学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0]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1]彭富春:《哲学与美学问题:一种无原则的批判》,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王南湜:“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三重意蕴”,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05期。王南湜:“实践、艺术与自由”,载于《哲学动态》,2003年第6期。
    [2]王南湜:“实践观的变迁与哲学的实践转向”,载于《吉林大学学报》,2002年第06期;《新华文摘》,2003年第4期。
    [3]王南湜:“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载于《现代哲学》,2004年第01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17期。
    [4]王南湜:“实践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载于《吉林大学学报》,2004年第05期。
    [5]王南湜:“形而上学的遗产与实践哲学的发展路向”,载于《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02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4期。
    [6]王南湜:“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思考”,载于《浙江学刊》,2005年第06期。
    [7]王南湜:“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界分”,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05期。
    [8]王南湜:“从实践意图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载于《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4期。
    [9]王南湜:“我们能够从康德哲学学些什么?—一个并非康德主义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思考”,载于《学海》,2009年第06期。
    [10]王南湜:“认真对待马克思的‘历史科学’概念——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特征的再理解”,载于《哲学研究》,2010年第01期。
    [11]王南湜:“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理路之检视”,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06期。
    [12]王南湜:“我们可以在何种意义上谈论历史规律与人的能动作用”,载于《学术月刊》,2006年05期。
    [13]王南湜:“近代科学世界与主客体辩证法的兴起”,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11期。
    [14]王南湜:“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中的历史目的论批判”,载于《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15]俞吾金:“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解读”,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02期。
    [16]俞吾金:“从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到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载于《哲学研究》,2005年第12期。
    [17]俞吾金:“一个被遮蔽了的‘康德问题’—康德对‘两种实践’的区分及其当代意义”,载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0l期。
    [18]俞吾金:“美学研究新论”,载于《学术月刊》,2000年第01期。
    [19]俞吾金:“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反思”,载于《哲学动态》,2003年第06期。
    [20]徐长福:“重新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载于《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05期。
    [21]徐长福:“关于实践问题的两个第11条”,载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6期。
    [22]徐长福:“何谓实践哲学”,载于《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4期。
    [23]徐长福:“关于实践的哲学与作为实践的哲学—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范式的危机与出路”,载于《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06期。
    [24]徐长福:“求解‘柯尔施问题’—论马克思学说跟哲学和科学的关系”,载于《哲学研究》,2004年第06期。
    [25]张玉能:“实践创造的自由与美和审美”,载于《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05期。
    [26]张玉能:“实践的超越性与审美”,载于《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01期。
    [27]唐正东:“马克思物质生产概念的哲学内涵论析”,载于《学术研究》,2005年第05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22期全文转载。
    [28]唐正东:“马克思与‘劳动崇拜’:兼评当代西方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概念的两种代表性观点”,载于《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04期。
    [29]王雨辰:“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0]王雨辰:“技术祛魅与人的解放——评法兰克福学派的科技伦理价值观”,载于《哲学研究》,2006年第12期。
    [31]邹诗鹏:“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方向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载于《求是学刊》,2006年第05期。
    [32]邹诗鹏:“生存论转向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载于《现代哲学》,2002年第01期。
    [33]谢永康:“自由观念: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载于《学海》,2009年第06期。
    [34]张汝伦:“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及其实践概念”,载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第05期。
    [35]李鹏程:“到底什么是‘实践’?──兼论中国当代哲学家的思想任务”,载于《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06期。
    [36]陈学明:“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哲学—论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所给予我们的启示”,载于《复旦学报》,2006年第05期。
    [37]王元骧:“审美自由与人的解放─兼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美学的继承与革新”,载于《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03期。
    [38]王元骧:“何谓‘审美’?—兼论对康德美学思想的理解和评价问题”,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02期。
    [39]王柯平:“艺术与社会的双重关系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现代意义”,载于《哲学研究》,2006年第12期。
    [40]邓晓芒:“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载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2期。
    [41]钱广华:“开放的康德哲学—重读‘物自体’”,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05期。
    [42]《哲学动态》记者:“走向21世纪的交往实践观研究—访任平教授”,载于《哲学动态》,2000年第05期。
    [43]张汝伦:“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及其实践概念”,载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05期。
    [44]徐长福:“重新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载于《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05期。
    [45]王南湜,谢永康:“论实践作为哲学概念的理论意蕴”,载于《学术月刊》,2005年第12期。
    [46]衣俊卿:“日常生活批判刍议”,载于《哲学动态》,1989年第04期。
    [47]李文阁:“实践气势是指人的现实生活——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之反思”,载于《哲学动态》,2000年第11期。
    [48]刘森林:“实践:从主体性到社会性”,载于《哲学动态》,载于2003年第06期。
    [49]徐长福:“马克思的实践首先是一个价值本体概念”,载于《哲学动态》,2003年第06期。
    [50]俞吾金:“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兼答杨学功先生”,载于《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
    [51]尹树广:“生活世界的现实及其价值维度”,载于《哲学研究》,2003年第01期。
    [52]陆晓光:“马克思的审美情愫与社会理想”,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05期。
    [53]王晓升:“马克思思想中的意识形态批判和科学批判——评维尔默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05期。
    [54]陈学明:“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美学理论”,载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5年第08期。
    [55]李健:“审美乌托邦的现代想象:从韦伯到法兰克福学派”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05期。
    [56]李健:“韦伯与法兰克福学派:一段思想史的美学考察”,载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6年第12期。
    [57]王南湜:“马克思哲学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实践哲学”,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2期。
    [58]张一兵:“主体历史观与“无主体过程”论的二歧悖结──析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中的内在锣辑冲突”,载于《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4年第02期。
    [59]凌继尧:“谢林的艺术学理论”,载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1期。
    [60]凌海衡:“为解放实践之典范的现代艺术——哈贝马斯之后重读阿多诺美学”,载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7年第06期。
    [1] Martin Heidegger:Kant and the problem of metaphysics.translated by Riehard Taft,Indian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0.
    [2] Gilles Deleuze:Kant’s Critical Philosophy.translated by Hugh Tomlinson and BarbaraHaberja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4.
    [3] Anthony Kenny:A Brief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Blackwall Publishers Ltd.1998
    [4] Bob Cannon.:Rethinking the normative content of critical theory:Marx, Haberrmas.andbeyond. Hampshire and New York: Palgrave,2001
    [5] T. Irwin.Platops: moral theroy: The Early and Middle Dialogues.Oxford,1977
    [6] David. W iggins:Needs, Values and Truth. Oxford: Clarendon Press, third edition,1998.
    [7] Joseph Dunne.Back to the rough ground: practical judgement and the lure oftechne.University ofNortreDame Press,1993.
    [8] Eugene Garver.Aristotleps Rhetoric. The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94.
    [9] HarimanRobert (ed).Prudence. The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2003.
    [10] Arendt.H.:Between past and Future,New York: viking Press,1968.
    [11] C.J.Arthur:Dialectics of labour: Marx and his relation to Hegel. Basil Blackwell,1986
    [12] R. Bernstein:Praxis and action: contemporary philosophies of human activity,1971
    [13] Gavin Kitching:Karl Marx and the philosophy of praxis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1988
    [14] Unmastered Past:The Autobiographical Reflections of Leo Lowenthal,ed. Martin Ja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
    [15] The.W.Adorno: Essays on Music,trans.Susan H. Gillespi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ress,2002
    [16] Albrecht Wellmer:Critical Theory of Society,Continuum Intl Pub Group (Sd),April1974
    [17] Albrecht Wellmer: Endames The Irroncilable Nature of Modernity, Trans,DavidMildgley,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