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空性到佛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晋宋之际的佛学由般若空性转入涅槃佛性的研究,又经由《大乘起信论》而从佛性转向心性的理论兴趣,奠定了整个中国佛教思想史的理论格局,成为把握中国佛教思想史的关键所在。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有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之间的共鸣,融合或整合,而且有佛学内部义理的发展、佛学经典的翻译与阐释。深入考察这一过程的思想流变和演化,其学术价值不言而喻。般若学、涅槃学实为晋宋之际佛学思潮的核心,考察罗什和慧远的交涉,“法性”的把握仍然有进一步推演的必要,这实际上已经暗示着般若思想中国化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暗示着道生的涅槃学转向。僧叡在思想史上的意义值得重视。竺道生是般若学向涅槃学这一重要转向过程的重要人物,考察他以般若中道实相为根基建立的包含涅槃佛性的佛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晋宋之际的佛教思想家罗什、僧叡、僧肇、道生等佛学体系演变的描述,把握般若学向涅槃学转向的思想轨迹,从而深刻地把握佛学的中国化。上述佛教思想家以及他们的思想,这些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演变趋势,考察其中的内在原因和文化背景,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鸠摩罗什的中观学派与以慧远法性论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佛教相互交涉。《大乘大义章》、僧肇与刘遗民之间的书信,罗什、僧肇与道生的《注维摩经》,包含着般若学向涅槃学转换的轨迹;罗什为代表的般若中观学与慧远庐山僧团的法性涅槃学之间的学术差异,隐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和在中印文化交流中支配性态势。般若学的消退、涅槃学的兴起与玄风的消减、儒家的重振有着很大的关系。竺道生的涅檠佛性论建构与中国心性传统尤其是儒家的内圣之学有着很大的相关性。般若学与中国老庄玄学在精神的超越性追求方面有着相似性,当僧肇以道家圣心来表述涅槃思想的时候,就已经与后来道生的涅槃佛性论的建构有着精神的呼应和契接。“六家七宗”的玄学化般若学对佛学的吸收和消化方式始终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并非罗什,而是道安、慧远、僧肇等学者的佛学路径,经过道生涅槃学阐发,吸收本土资源,继续在中国佛教思想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佛教理论从以空为导向的否定性思维转向了对有的重塑的肯定性思维,转向了对涅槃佛性思想的追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旨趣、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乃至于集体无意识共同构筑了接受和阐释印度佛教思想和经典前理解,潜在的规划了印度佛教思想在中国文化系统中的意义空间,制约着中国佛教义理流变的轨迹和演化的可能性。
     晋宋佛学论题转向在思想上产生了意义和影响。意义包括:心性论的建构、直觉思维的重建和伦理道德的凸显等三个方面。涅槃佛性思想开启了中国佛教对心性思想的探索。道生“理体”的确立成为中国佛教心性论体系构建的关键性的一环。道生直觉思维的确立,导致的个体心性的神秘体验与深植于巫史传统的通天人的神秘经验相融合,把求真的学术道路转换为心性的直觉体验。道生佛性我的提出,穷理尽性思考模式的切入,就已经意味着伦理道德之维的展开。晋宋佛学论题转向对尔后思想界造成的影响包括:随着涅架佛性说的成长,以《起信论》为理论背景的“真常唯心论”系统,如天台、华严和禅等宗派得到发展。以涅槃学为学术论题的核心,佛教学者的兴趣转向佛性问题,有关心性问题的讨论日益隆盛。考察理学与佛学的密切关系,必须从理学的基本命题的形成来思考。理学的基本命题,应该是“理一分殊”和“性即理”。
     第一章僧教、僧肇、道生等人的学术成就,构成当时思想界的基本倾向,即认为中观学派所阐释的中道思维、诸法实相的宇宙本质论与涅槃佛性学说所提倡的众生佛性思想是可以统一的,这相当于“空”与“有”的辩证统一。在他们看来,本土佛教学者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译经、义解,已经有条件建立汉语系统的佛学体系,乃至构造适应民族文化的研究范式。佛教的民族化有待于这种新型的“格义”活动。基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还可以进一步从理论上综合上述成就,创建一种新的统一的思维模式。
     第二章本章以僧肇哲学为重心,以僧叡的般若思想为参照,以《注维摩诘经》为焦点,通过分析对比,探讨罗什门下僧叡、僧肇、道生各自思想的演变。在般若到涅槃的转向中,传统文化背景决定了他们致思路径的差异。思想体系包含表述体系及其指向的意义体系,表述体系不仅仅只有表达功能,其自身也包含着一定的意蕴。当我们考察僧肇哲学时,其玄学表述体系本身也包含着哲学内涵。就僧肇本人而言,他可能运用“得意忘言”的方法,忽略玄学语言自身的意蕴而直指中观学派意义系统。僧肇哲学以中国文化系统来表述中观学派意义系统,也就意味着是“僧肇”的中观学,而非纯粹的印度中观学,因此僧肇哲学表现出二重特质。
     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僧肇的圣心的建构和道生的佛性论的思考。僧肇将玄学圣人境界理论融会于佛教涅槃观念中,从形式上来看类似于六家七宗般若学的做法,但是僧肇对玄学圣人境界理论与佛教涅槃境界的融会,是在贯彻中观般若学缘起性空原则下所作的创造性的理论发挥,它仍不脱离佛教涅槃概念的范畴,本质上仍属于佛教的解脱理论,不完全等同于玄学的圣人境界说。竺道生将涅槃理解为一种人生境界,体现了中国哲学注重内在的人生境界超越的哲学特色。道生肯定实相涅槃的实存性,顿悟佛性而得涅槃,与传统的内圣实现方式有着很大的相似性。
     第四章不论是般若中观学,还是涅槃学,都对语言采取一种批判态度。对语言的批判是对语言本身及其语言的功能都采取一种破斥态度,而中国的文化(儒家和道家)对语言的反对态度却没有消解语言的本体性特征和工具性特征。般若中观学在逻辑、概念意义上对语言本身及其内蕴的价值判断、道德判断予以彻底性解构,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要实现的是语言和道德实践的转换,表达的是一种即体即用的思维方法。
     第五章从多重文化因素和思维方式的转换考察了晋宋佛学论题转向的原因。性空之学超越于儒家道德伦理体系之外,很难真正获得儒家社会的话语空间和道德情感认同。东晋僧侣主要涉猎《老》、《庄》,而南北朝时期儒家经典重新得到重视,这一演变轨迹揭示了当时的主流学术思潮即东晋玄学盛行、南北朝经学重振与佛教学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慧远接续道安开创的佛教民族化思想路线,提倡与般若性空精神有别的法性实有思想,逐渐成为许多佛教学者的精神归依。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僧叡、道生则在融会贯通中观学派的基础上对中国佛学之中过于“实体化”的观点作了清算,为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形而上学化奠定了基础。僧肇关于般若性空的讨论在试图清除玄学范畴中的实体性因素的同时,保留了“圣心”这一主体性因素。竺道生通过般若实相说把佛性、法性、众生与佛等同起来,把佛性作为众生的本性,众生的自性即是佛。
     第六章考察了晋宋佛学论题转向的意义和影响。意义包括:心性论的建构、直觉思维的重建和伦理道德的凸显等三个方面。涅槃佛性思想开启了中国佛教对心性思想的探索。道生“理体”的确立成为中国佛教心性论体系构建的关键性的一环。道生直觉思维的确立,导致的个体心性的神秘体验与深植于巫史传统的通天人的神秘经验相融合,把求真的学术道路转换为心性的直觉体验。道生“佛性我”的提出,意味着伦理道德之维的展开。晋宋佛学论题转向对尔后思想界造成的影响。以涅槃学为学术论题的核心,佛教学者的兴趣转向佛性问题,有关心性问题的讨论日益隆盛。考察理学与佛学的密切关系,必须从理学的基本命题的形成来思考。
During Jin and Song Dynasties Buddhism from the Prajna empty into Nirvana Buddhata research, and through the "Dachengqixinlun " from the Buddha to Xinxing to lay the whol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theory pattern, became the key of Chinese Buddhism history to grasp. In this process, not only has the India Buddhism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s between chord, fusion and integration, and Buddhism internal philosophical development, Buddhism Classics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nvestigating the process of the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and evolution, and its academic value self-evident. Prajna and Nirvana school are Buddhism thoughts on core between Jin and Song Dynasties. Kumarajiva and Hui Yuan's representations,"Faxing" hold still have further inference, thouse actually imply Prajna thought Chinese localization inevitable trend, also imply that Dao Sheng 's turn into Nirvana. Sengrui, in the history of thought significance is worthy of attention.Zhu Daosheng is the important figure from Prajna into nirvana. Studying his using Prajna Nakamichi reality as the foundation to establish the Buddhism system contained Nirvana Buddhata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During Jin and Song Dynasties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Buddhism system of Buddhism thinkers such as Kumarajiva, Sengrui, Sengzao and Daosheng,we grasp the idea trajectory from Prajna to Nirvana, thus profoundly grasp the Buddhism in china. The Buddhism philosophers and their ideas, these ideas relationship, evolution trend, investigating the underlying reason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re the objects of this study.
     The Madhyamaka of Kumarajiva and Huiyuan "Faxing" theory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Buddhism interacted." Dachengdayizhang ",Sengzhao and Liu Yimin between the epistle, Kumarajiva, Sengzhao and Daosheng's " Note Vimalakirti ", contains the Prajna to Nirvana conversion trajectory; Kumarajiva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Prajna view and Hui Yuan Mount Lu Sangha "Faxing" of Nirvana school between academic differences implici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and the tremendous influence in the cultural exchange of the dominant trend. Prajna subsided, Nirvana's rised and Xuanxue cut, Confucian revival have a great relationship. Construction of Nirvana Buddha of Zhu Daosheng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Xixing traditional Confucian Neisheng especially has great relevance. Prajna and Chinese metaphysics in the spirit of the transcendent pursuit has a similarity, when Sengzhao using Taoist Shengxin to express the nirvana thought, already has mental response and wedge joint to later Daosheng Nirvana Buddhata construction. The method of absorption and digestion of Metaphysics of Buddhism Prajna of" Liujiaqizong " has powerful vitality. The Buddhism path not of Kumarajiva, but of the scholars such as Huiyuan, Dao'an, through the Daosheng's about analysis Nirvana, absorbing local resources, continue in playing a leading role of the process of Chinese Buddhism thought construction. Buddhism theory from emputy-oriented negative thinking turns on some remodeling of positive thinking, turned to Nirvana Buddhata idea quest. The 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ignificance, value orientation, mode of thinking,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and collective unconscious constitutes acceptance and interpretation of India Buddhism thought and classical understanding, potential planning India Buddhism in Chinese culture system in the sense of space, restricting Chinese Buddhism rheological trajectory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possibility.
     DuingJin and Song Dynasties Buddhism topics turn in thought has had the significance and impact of. Include:Xinxing theory construction,Intuitive thought reconstruction and Ethics highlights three aspects. Nirvana Buddhata idea opened the Chinese Buddhism Xinxing exploration. It is a key ring for Daosheng to give birth to " Liti " to establish a Chinese Buddhism Xinxing theory system construction. Daosheng giving birth to intuition thinking establishment, leads to the individual disposition mystical experience and the mystical experiences rooted in the tradition of the sorcery and the history integrated, turning the realistic and academic road into his intuition experience. Daosheng put forward" foxingwo" and the mode of'Qionglijinxing " would have meant ethics dimension expansion.
     During Jin and Song Dynasty Buddhism topics turn on and ideological circle impacts include:with Nirvana Buddhata said to grow, the "Zhengchangweixinlun " systems which "Qixinlun " as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such as Tiantai, Huayan and Zen developed. As Nirvana school for the academic core of the subject, the Buddhism scholars interested in issues related to the Buddha, discussion about "Xinxing" increasingly becoming prosperous. Investigation of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xue and Buddhism, must from Lixue basic proposition form thinking. The basic proposition of Lixue, should be " Liyifenshu " and " Xingjili".
     The first chapter,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sengrui, sengzao and daosheng et al, which was the ideological tendency, namely that Madhyamika explaining middle thinking, ontology of reality universe and Nirvana Buddhata theory advocating Zhongshengfoxing thought of Buddhism can be unified. this is equivalent to " empty " and " being " unified. In their view, the local Buddhism scholars through centuries of translation, have condi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system of Buddhism system, and to build a national culture research paradigm. Buddhism nation to be the model of the " Geyi"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ianrenheyi",it can create a new unified thinking mode,basing the above achievements theoretically.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ing on the philosophy of Sengzao, Sengrui's Prajna thought for reference," note Vimalakirti" as the focus, through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discuss respective ideological evolution of students of kumarajiva,such as Sengrui, Sengzao, Daosheng.In wisdom to Nirvana's turn, traditional cultural background determines their thinking path differences. Ideology contains the expression system pointing to the significance of system.Expression system not only the expression function, its oneself also contains certain implication. When we inspect the philosophy of Sengzao, his metaphysical representation system itself also contains the philosophy connotation. As Sengzao himself, he can use the " Deyiwangyan " method, ignoring the metaphysical language of its own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at the Madhyamaka system. The philosophy of Sengzao to Chinese culture system to express the concept significance system of Madhyamaka, also means "Sengzao's" view of Madhyamaka, rather than pure India Madhyamaka, so the philosophy of Sengzao showed double features.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Shengxin" of Sengzao and the reflection of Buddhata theory of Daosheng. Sengzao used metaphysics sage realm theory into a Buddhism Nirvana concept, like the form similar to the "Liujiaqizong" Prajna practices. Sengzao on metaphysics and Buddhism Nirvana sage realm theory of integration, in implementing Madhyamika Prajna origin empty principle the creative theory of play, it is still not from the Buddhism Nirvana concept category, essentially still belongs to the relief theory, not exactly the same in the metaphysical sage realm theory. Zhu Daosheng used Nirvana as a realm of life, embodies the Chinese philosophy pays attention to immanent life transcendence over philosophical characteristics. Dao Sheng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reality Nirvana, having the similarity with the traditional Neisheng.
     The fourth chapter,it was all to adopt a critical attitude to language,regardless of Prajna Madhyamaka, or Nirvana. On the critique of language is the language itself and the function of language is to take a refute attitude, and Chinese culture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on language opposition without digestion language ont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instrumental characteristics. Prajna view in logical, conceptual meaning of language itself and the meaning of value judgement, moral judgment be completely deconstruction,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o realize the conversion of language and moral practice, expression is "Jitijiyong" method.
     The fifth chapter, we examine Buddhism topics turn during Jin and Song Dynasties from the multiple cultural factor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 of thinking. Prajna beyond the Confucian ethics system, 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real Confucian social discourse space and moral emotion recognition. The monks read "Laozi" and "Zhuangzi", and Nanbei Dynasties period Confucian classics got attention. This evolution reveals the mainstream academic trend of thoughts that metaphysics prevailed i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Confucian revived during Nanbei Dynasties and Buddhism scholars were of the close relationship.Hui Yuan succeeded in the initiated national Buddhism ideological line, advocated "Faxing" and became a spiritual return of many Buddhism scholars.Students of Kumarajiva including Sengzao Sengrui Daosheng, criticized " entity " of the viewpoints based on Chinese Buddhism, building a foundation of Xinxing theory of the Chinese Buddhism.sengzao's Prajna discussion on Empty in the attempt to clear the metaphysics in the category of substantive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retained the " Shengxin" as the subject factors. Zhu Daosheng equated the Buddhata, Faxing, Zhongsheng and Buddha through Prajna reality.
     The sixth chapter we examines the significance and influence of Buddhism topics turn during Jin and Song Dynasty. Includes:Xinxing theory construction, intuitive thought Reconstruction and Ethics highlights three aspects. Nirvana Buddhata idea open the exploration of Xinxing of the Chinese Buddhism.Daosheng made " Li" a key ring to establish a Chinese Buddhism inwardness theory system construction. Daosheng gave birth to intuition thinking establishment, leading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ndividual disposition mystical experience and rooted in the tradition of sorcery history the mystical experience,making the realistic and academic road turn into his intuition experience. daosheng put forward " Foxingwo ", means that the ethics and morality of expansion. During Jin and Song Dynasty Buddhism topics turn impact ideological circles. As Nirvana school as the academic core of the subject, Buddhism scholars interested in issues related to the Buddha, discussion on Xinxingincreasingly becoming prosperous. To investigate of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xue and Buddhism, we must think. from Lixue basic proposition form.
引文
①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334-335页注释部分。
    ① 姚兴富、吴忠伟《耶释合论》黄山书社2009年10月,第151页。
    ① 参见赫施《解释的有效性》中文版,三联书店,1991年,第1-3页。
    ①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二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168页。
    ①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二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182页。
    ② 金观涛:《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第76页。
    ①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二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197-203页。
    ②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第51-57页。
    ① 金观涛:《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第22页。
    ② 金观涛:《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第26页。
    ① 劳思光认为,《淮南》一书恰代表《六家要旨》中所论之“道家”,亦即“杂家化之道家”,决非先秦道家之本来面目。见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二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92页。
    ②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二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15页。
    ③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二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25页。
    ④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二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29页。
    ⑤ 金观涛:《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第29页。
    ① 金观涛:《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第26页。
    ② 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123页。
    ③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434页。
    ①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466页。
    ①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46页。
    ②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24页。
    ③ 此六义为:虚理之道,形而上之存在的道体或实理,道相之道,修德之道及其他生活之道,事物及心境人格状态之道。参见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第十一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页224—234。
    ④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25页。
    ⑤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26页。
    ① 方东美:《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98页。
    ② 方东美:《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99页。
    ③ [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0页。
    ④ 本杰明·史华兹指出:“当我们转向‘存在’(有)的世界时发现,与老子相似,庄子也对自然界保持肯定的态度,但他们表现肯定态度的方式与内容却很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毫无保留、前后一贯的肯定态度。在这里不存在任何道德的偏见,……在这里,人们发现了对于自然界真正价值中立的态度。”([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7页。)
    ⑤ 牟宗三指出:在此,智的直觉之创生性与在儒家处所表现的不同,不及儒家之显明。盖儒家自道德言,其本心仁体之诚明之道德的创生性甚显,而天道亦直说为“生物不测”之道,故由诚明所发的虚明照鉴之智的直觉,其创生性亦甚显。但在道家,其心斋之道心只就消化学知之依待与追逐后之止、寂、虚、无说,并
    ①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50页。
    ② 汤用彤:《王弼大衍义略释》,《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第249页。
    ③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51页。
    ①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51页。
    ① 金观涛:《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第91-92页。
    ② 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147页。
    ③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337页。
    ④ 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155页。
    ①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4月,第135页。
    ① 杜继文主编:《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157-158页。
    ① 汤用彤先生论“格义”云:“格义是用原本中国的观念对比外来佛教的观念、让弟子们以熟悉的中国固有的概念去达到充分理解外来印度的学说的一种方法”(《理学·佛学·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83页)。
    ②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2-83页。
    ① 杜继文主编:《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158-159页。
    ② 杜继文主编:《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159页。
    ①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9页。
    ① 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第242页。
    ② 杜继文主编:《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150页。
    ① 渥德尔:《印度佛教史》,王世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348页。
    ① 杜继文主编:《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151-152页。
    ① 杜继文主编:《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153页。
    ②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23页。
    ①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51页。
    ② 杜继文主编:《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160-164页。
    ①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8月第1版,第82页。
    ② 方立天对慧远的“神”概念作过详细分析,以为它有六个要点:神是精明到极点,非常精灵的东西,即精神;神是无主、无名;神是非物、非数;神是情欲的种子,是生命流转的最终根源;神是不灭不穷的。但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他说:“慧远讲的神的概念是多义性的,它既是指精神,又是指不灭的精神——灵魂。他还从灵魂世界推衍出名目繁多、光怪陆离的鬼神世界:人或由于作恶业向变为鬼,下地狱,或由于作善业而成为菩萨,直至成为佛,上升到西方极乐世界。鬼是恶人在轮回中的神明的替身,佛则是成道者的神明的体现。”《慧远及其佛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62页。
    ①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8月第1版,第81页。
    ①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8月第1版,第84页。
    ②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8页。
    ①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04页。
    ② 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3页。
    ③ 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5页。
    ① 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5页。 77页。)2)认为思维方式和结论属印度中观学,语言文字形式、讨论的问题及论据主要是或部分是来自老庄哲学和魏晋玄学。许抗生先生的《僧肇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和涂艳秋博士的《僧肇思想探究》台湾:东初出版社,1995年)持这种看法。(3)纯属佛学范围。龚隽先生持此说。他运用福柯“知识考古学”中关于思想史的“连续性”和“断裂性”,以及“词语”、“逻辑命题”与“陈述意义”之间的复杂关系等观念,重点说明僧肇与道、玄思想之间虽然存在着词语和逻辑的相似性,而义理方面仍然存在很人的异质性。由此得出僧肇之论与道、玄思想不同属一个同质性的体系的结论。(龚隽:《僧肇思想辩证——<肇论>与道、玄关系的再审查》,《中华佛学学报》,中华佛学研究所2001年第14期,第472页。)以上见(曹树明:《肇论》思想意旨及其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7—9页。)
    ① 《大正藏》卷25,105页上。
    ① 龚隽:《禅史钩沉》,三联书店,2006年,第106页。
    ①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69页。
    ②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69页。
    ③ 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第249页。
    ④ 汤用彤:《汤用彤全集》(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50-251页。
    ⑤ 汤用彤:《汤用彤全集》(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50-251页。
    ① 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6页。
    ① 《大正藏》卷45,页208上。
    ② 《大正藏》卷45,页189上。
    ① 《大正藏》卷38,页346上。
    ② 《大正藏》卷38,页408上。
    ③ 《大正藏》卷38,页342上。
    ④ 《大正藏》卷38,页346上。
    ⑤ 《大正藏》卷38,页327下。
    ① 《大正藏》卷38,页377下。
    ② “穷理尽性,势归兼济”(《大正藏》卷38,375页上),“得理则涅槃解脱及断也”(《大正藏》卷37,533页上),“既观理得性,便应缚尽泥洹”(《大正藏》卷38,345页中)
    ③ 《大正藏》第37卷,377页中。
    ①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369页。
    ② 任继愈指出:“只见于《妙法华莲经》的译文,其它译文不见。”(《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63页。)
    ② 《佛国品》,《维摩诘经》卷上,《大正藏》第14卷537页下。
    ③ 《大正藏》第14卷,551页上。
    ④ 《大正藏》第38卷,413页下-414页上。
    ① 《大正藏》卷50,页367。
    ① 《大正藏》卷38,页354中。
    ② 《大正藏》卷38,页354中。
    ①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295-296页。
    ② 《大正藏》卷85,页443下。
    ③ 同上。
    ① 《形续藏》卷150,页800。
    ② 《大正藏》卷37,页419下。
    ③ 《大正藏》卷45,页157中。
    ①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64页。
    ② 罗安宪:《虚静与逍遥——道家心性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8-129页。
    ① 《小品经序》又云:“论其穷理尽性,夷明万行,则实不如照;取其大明真化,解本无三,则照不如实。”(《出三藏记集》卷八)
    ②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4页。
    ③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5页。
    ①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34页。
    ① 《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49页。
    ② 汤一介先生指出:庄子认为“神人”、“至人”等超现实的人和现实中的“圣人”、“圣王”(帝王)是两类人(虽然在《庄子》书中有时也把他所谓的“圣人”看成是超现实的人,这里不必详作区别)。(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32页。)
    ① 唐秀莲:《僧肇的佛学理解与格义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第183页。
    ②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365页。
    ①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0页。
    ② 同上,第306页。
    ③ 印顺:《如来藏之研究》,中华书局,243页。
    ④ 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45页。
    ⑤ 汤用彤前引书,第445页;方立天《道生评传》(《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中华书局,1982年,第166一169
    ① 姚卫群:《印度宗教哲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30页。
    ② 如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1云:善男子!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悉八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言醍醐者,喻于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善男子!以是义故,说言如来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称计。”(《大正藏》卷12)
    ③ 《续藏经》150册,页805下。
    ④ 《续藏经》150册,页806下。
    ① 《大正藏》卷30,页34下。
    ② 《大正藏》卷37,页546下。
    ③ 《大正藏》卷30,页36上。
    ④ 《大正藏》卷38,页345中。
    ① 参见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中华书局,2002年,第167-169页。
    ② 《大正藏》卷38,页354中。
    ①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88页。
    ① 邓晓芒:《哲学方法论十四讲》,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74-98页。
    ② 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① 其云:“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焉。何以得德?由乎道也。何以尽德?以无为用。以无为用则莫不载也,故物无焉,则无物不经,有焉,则不足以免其生。是以天地虽广,以无为心。圣王虽大,以虚为主。……本在无为,母在无名,弃本舍母而适其子,功虽大焉,必有不济。名虽美焉,伪亦必生。……故虽德盛业大,富而有万物,犹各得其德,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不能舍无以为体则失其为大矣,所谓失道而后德也。以无为用,德其母,故能己不劳焉而物无不理。……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则形名俱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华不作,故母不可远,本不可失。”(王弼《老子注》38章)
    ② 唐秀莲:《僧肇的佛学理解与格义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6月,第298-299页。
    ①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第57页。
    ②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第24-25页。
    ③ 王弼:“周易略例”,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8月,第609页。
    ① 《出三藏记集》卷8,中华书局,第299页。
    ② 《竺道生传》,《高僧传》卷7,《大正藏》第50卷,366页下。
    ① 《大正藏》卷38,页386中。
    ①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9页。
    ②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① 汤用彤:《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中国哲学史研究》1980年第1期。
    ② 参见唐秀莲:《僧肇的佛学理解与格义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6月,第370-371页。
    ③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99页。
    ①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8页。
    ① 参见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6-138页。
    ② 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① 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序言。
    ①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63页。
    ② 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3页。
    ③ 有放诞行为的人,不仅不被看重,反而为世俗所轻。《世说新语·品藻》注引《续晋阳秋》说,孙绰有文才,而“放诞多秽行,时人鄙之”。
    ① 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54页。
    ② 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54页。
    ①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63页。
    ② 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8页。
    ① 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72页。
    ②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92页。
    ③ 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69页。
    ① 汤用彤:《汤用彤全集》(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78页。
    ② 汤用彤:《汤用彤全集》(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78页。
    ① 对道生这一学习经历的讨论,参见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3--365页。
    ② 《大正藏》第52卷,页266。
    ③ 汤用彤:《汤用彤全集》(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60页。
    ④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05页。
    ①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404页。
    ② [日]小野泽精一等:《气的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第252页。
    ① 吕激:《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第46页。
    ②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458页。
    ③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458页。
    ① 参见[俄]舍尔巴茨基:《大乘佛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93-104页。
    ② 印顺:《中观今论》,中华书局,2010年,第35-36页。
    ①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336页。
    ②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412页。
    ①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412页。
    ①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412页。
    ②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396页。
    ③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412页。
    ①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91页。
    ②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396页。
    ③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041页。
    ①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338页。
    ① 参见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043页。
    ②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399页。
    ③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399页。
    ④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399页。
    ⑤ 李泽厚:《历史本体论·乙卯五说》,三联书店,2008年,第118页。
    ① 葛兆光:《中国古代思想史》卷1,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562页。
    ②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400页。
    ① 曾春海:《中国哲学概论》,吉林出版集团公司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第228页。
    ②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439页。
    ③ 所谓“人本化”是指中国佛教心性思想在修行解脱论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以“人”及人世间为本位的特色。·从原始佛教到中观学、唯识学,印度佛学无不将“人生”问题当作立论的出发点,而佛教心性论正是为更好地解决人生问题而产生和发展的。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444页。
    ④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449页。
    ① 曾春海:《中国哲学概论》,吉林出版年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第225页。
    ②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439页。
    ③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439页。
    ① 洪修平、陈红兵:《中国佛学之精神》,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51页。
    ②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452页。
    ③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452页。
    ①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1,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520页。
    ① 金观涛:《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第80页。
    ②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468页。
    ③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三卷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序论3。
    ④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三卷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序论3。
    ① 金观涛:《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第126-127页。
    ②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1页。
    ①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22页。
    ②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24-25页。
    ③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26页。
    ①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27页。
    ②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39页。
    ③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39页。
    ④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48页。
    ⑤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51页。
    ①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52页。
    ②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52页。
    ③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54页。
    ①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27页。
    ②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51页。
    后汉 迦叶摩腾共法兰译 《四十二章经》 《大正藏》第十七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以下所引《大正藏》皆新文丰1983年版)
    汉支谶译《道行般若经》《大正藏》第八册
    吴支谦译《大明度经》 《大正藏》第八册
    吴支谦译《维摩诘经》 《大正藏》第十四册
    吴支谦译《了本生死经》 《大正藏》第十六册
    西晋无罗叉译《放光经》 《大正藏》第八册
    西晋竺法护译《光赞经》 《大正藏》第八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大正藏》第八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经》 《大正藏》第十四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 《大智度论》《大正藏》第二十五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中论》《大正藏》第三十册
    后秦僧肇注《注维摩诘经》 《大正藏》第三十八册
    后秦鸠摩罗什《大乘大义章》 《大正藏》第四十五册东晋慧远
    后秦僧肇《肇论》 《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梁宝亮集《大般涅槃经集解》 《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陈慧达《肇论注》 《续藏》第一五○册
    隋吉藏《中观论疏》 《大正藏》第四十二册
    隋吉藏《十二门论疏》 《大正藏》第四十二册
    隋吉藏《三论玄义》 《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隋智顗《摩诃止观》 《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唐元康《肇论疏》 《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元文才《肇论新疏》 《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明憨山《肇论略注》 《续藏》第九十六册
    日本安澄《中论疏记》 《大正藏》第六十五册
    梁僧佑《出三藏记集》 《大正藏》第五十五册
    梁慧皎《高僧传》 《大正藏》第五十册
    汤用彤校注本《高僧传》 北京中华书局1997
    梁僧佑《弘明集》 《大正藏》第五十二册
    唐道宣《广弘明集》 《大正藏》第五十二册
    梁宝唱《名僧传抄》 《 续藏》第一三四册
    竺道生《法华经疏》二卷《续藏经》第150册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潘桂明:《智顗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潘桂明、吴忠伟:《中国天台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杜继文:《汉译佛教哲学经典》,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
    杜继文主编:《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姚卫群:《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姚卫群:《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
    龚隽:《禅史钩沉》,三联书店,2006年
    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何锡蓉:《佛学与中国哲学的双向构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华方田:《中国佛教与般若中观学说》,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
    徐小跃:《禅与老庄》,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吕溦:《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3年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
    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1—3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988年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3年
    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98年
    方立天:《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遍》1-4卷,中华书局,1981年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中华书局,1982年
    方光华:《中国古代本体思想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许抗生:《僧肇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方广錩:《道安评传》,昆仑出版社,2004年
    刘汝霖:《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86年
    李泽厚:《历史本体论·乙卯五说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金观涛:《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
    唐秀莲:《僧肇的佛学理解与格义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
    曹树明:《《肇论》思想意旨及其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方东美:《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董群:《三论宗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曹虹:《慧远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余日昌:《实相本体与涅槃境界》,巴蜀书社,2003年
    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麻天祥:《中国宗教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6
    张曼涛编:《三论宗之发展及其思想》,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张曼涛编:《佛教与中国思想及社会》,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张曼涛编:《般若思想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张曼涛编:《三论典籍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张曼涛编:《中观思想论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日]鎌田茂雄著,关世谦译:《中国佛教通史》二、三册,高雄佛光出版社,1998年
    [日]小野泽精一、福永光司等编,李庆译:《气的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日]山口益著,肖平杨金萍译:《般若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日]松本史郎著,肖平杨金萍译:《缘起与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日]尾山雄一著,吴汝钧译:《佛教中观哲学》,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年
    [日]高崎直道等著,李世杰译:《如来藏思想》,《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68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年
    [英]John Hick著,王志成译:《宗教之解释》,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荷兰]许里和著李四龙、裴勇译:《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美]本杰明·史华慈:《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英]渥德尔著,王世安译:《印度佛教史》,商务印书馆,1995年
    [德]瓦格纳: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从般若“空”到涅槃“有”——晋宋佛学论题转向的社会文化背景考察》,
    刘建锋,《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11月
    《涅槃“有”与般若“空”义理论争的发展》,刘剑锋,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僧叡与晋宋之际的涅槃学转向》,刘建锋,《学术论坛》,2005年第9期
    《佛教的“涅槃”观念》,姚卫群,《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坛经与般若思想》,姚卫群,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4期
    《试论道生的般若实相学说》,黄云明高颖,燕山大学学报2006年8月第7卷第3期
    《“道生革命”的“期待视界”》,杨庆杰陈艳萍,复旦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从佛学到佛教:佛教中国化的实质》,尤西林,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佛教的“中道”观念及其思想渊源》,姚卫群,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
    《佛性观念的形成和主要发展线索》,姚卫群,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2期
    《佛性述评》,方立天,求索1984年第3期
    《心性论——禅宗的理论要旨》,方立天,中华文化论坛1995年冬之卷
    《略论魏晋南北朝的佛性思想》,见湛,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2期
    《略论佛教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宋玉波,西北大学学报2004年11月第36卷第6期
    《吕澂对佛教心性论的现代诠释》,刘成有,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4期
    《如来藏本有义与空性义之关系略述》,聂伟荣,五台山研究2007年第4期
    《竺道生思想之理论基础》,刘贵杰,台湾华冈佛学学报第5期
    《竺道生思想之理论特色及其价值意义》,刘贵杰,台湾华冈佛学学报第6期
    《论竺道生佛性思想的理论特色》,郑庆田,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论僧叡的佛学贡献》,潘桂明,佛学研究2005年
    《僧肇佛教思想述评》,潘桂明,佛学研究2004年
    《竺道生的涅槃学说》,潘桂明,东吴哲学2005年卷
    《道生、慧能“顿悟”说的歧异》,潘桂明,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