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史前用龟现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用龟这种文化现象从史前至史初贯穿始终,甚至至今仍有其孑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史前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形制特殊的龟甲器资料,这对中国文明起源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中国史前出土的龟甲器资料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分析,进而对史前的用龟现象和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
     本文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对以往史前用龟现象研究状况进行了简单的评析,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中国史前用龟现象,并概述了中国古代龟卜发展的兴盛与衰落。
     第三部分:该部分简单介绍了史前出土的葬龟资料,并总结了龟甲器随葬的区域性特征。该部分还从生物学的角度对史前出土的龟甲进行了整理。
     第四部分:该部分从龟甲器的加工情况、包含物、出土位置、墓主的性别和年龄、特殊随葬品等五个方面对史前丧葬用龟的考古学材料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第五部分为中国史前用龟现象的进一步分析:该部分对史前龟甲器的用途进行了再探讨。并且主要从史前葬龟现象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1、龟卜和骨卜在史前并列存在却发展不平衡,龟灵崇拜观念在大汶口文化之后一直未曾完全消逝,商朝的龟卜是在继承了先商的骨卜技术的基础上吸取夏朝的龟灵崇拜观念产生的。2、从文字系统发展的持续性、考古环境的相似性以及文化形式一致性等三个标准入手,分析认为贾湖甲骨契刻在甲骨文形成中的作用尚不能确定,然其可能性也是存在的。3、从原始思维发展的角度,剖析贾湖时期象数思维存在的可能性。4、龟甲墓葬的随葬品和墓主的信息以及龟甲材质和用途的转变可能呈现出古礼的特征。
     第六部分为结语:简要回顾和总结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最后以表格形式附有史前各遗址出土的龟甲器资料。
In China, the cultural phenomena associated with tortoise, which have survived till now, exist from the prehistory to the beginning of history and still have an important statu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Massive special carapace materials were unearthed in Chinese prehistoric sites and have vital significance to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ven the research of the origi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Based on predecessors' research, this treatise systematically reorganizes, analyzes the unearthed carapace materials of Chinese prehistory, and proposes the preliminary view to the relation of the prehistoric culture phenomena associated with tortoise to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s well.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This part appraises the former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es on the prehistorically buried tortoise phenomena, and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purpose and method.
     The second par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hinese prehistorically buried tortoise phenomena, and outlines the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the vicissitude of the tortoiseshell auspice in ancient China.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Chinese prehistorically buried tortoise phenomena: This part introduces the unearthed prehistorically buried tortoise materials and summarizes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apaces which were buried as funerary objects. This part also arranges and classifies the unearthed prehistoric carapaces from the bi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e fourth part analyzes six aspects, including the processing situation of carapace, enclosure, unearthed position, sex and age of the grave hosts, special funerary objects, carapace carved-marks and so on.
     The fifth part is th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prehistorically buried tortoise phenomena, readdressing the use of prehistoric tortoise-shells. And some preliminary views have been obtain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prehistorically buried tortoise phenomena,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origi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First of all, the tortoiseshell auspice and the bone auspice developed parallelly but the development is unbalanced. Tortoise-spirit worship didn't disappear completely after Dawenkou culture. Shang Dynasty's tortoiseshell auspice engendered resulting from the inheritance of Xia Dynasty and the technology of pre-Shang Dynasty's bone auspice.
     In the second place, from the three standards of the endurance of writing-system development, the similarity of archaeology environment, and the communality of cultural forms, the treatise proposes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Jiahu lake bone-and-tortoiseshell carving still cannot be determined, though the possibility exists.
     In the third place, from the angle of primitive thought development, the treatise analyz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existence of Xiang and Shu Thinking in Jiahu lake culture.
     Finally, the objects in tombs with tortoise shell and information of the tombs' owners, as well as the transition of tortoiseshell materials and purpose, might indic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ritual.
     The last part is the subtotal: Brief review and summary of the content. Unearthed carapace materials forms are attached.
引文
1 吴遵霖等.中国龟鳖文化博览[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2 杨钟健,周明镇.四川中生代爬行动物的新发现[J].古生物学报,1953(1(3)):87-110.
    3 何星亮.中国的图腾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5.
    4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M].日本文求堂书店,1936:31.
    5 诸子集成·淮南子·览冥训[M].国学整理社.1935(中华民国二十四年):95.
    6 龙鱼河图,/渊鉴类函,卷440.
    7 二十五史·宋书·符瑞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3.
    8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M].北京:文版出版社,1974.
    9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贸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540.
    10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87.
    11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67-968.
    12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69.
    1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69.
    14 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11):9-10.
    15 方殿春,刘葆华.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玉器墓的发现[J].文物,1984(6):2.
    16 a.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粱第五地点一号冢中心大墓M1发掘简报[J].文物.1997(8):4-8;
    b.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粱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7(8):9-14.
    17 a.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1989(4):6:
    b.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凌家滩玉器[M].文物出版社,2001:125.
    18 王素英.凌家滩是占卜学的发源地IN].安徽商报,2007-07.13(16).
    19 J.GAndersson,"Rcsearrchcs into the prchistory of'the Chinese ",The Museun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15(1943),p.239,pl,181,2a-c;b,B,Sommarstrorn,"The site of ma-kia-yao",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c,28(1956),pp,55-138,p1,9,1-2 转引陈星灿,李润权.申论中国史前的龟甲响器[M]//桃李成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年.
    20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嘉兴南河浜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2005(6):12-13.
    21 石河考古队.湖北省石河遗址群1987年发掘简报[J].文物,1990(8):4.
    22 陈星灿,李润权.申论中国史前的龟甲响器[M]//桃李成溪香港.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
    23 吴汝祚.良渚文化礼制的形成及其影响[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1):34.
    24 a.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河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01;
    b.德州地区文物工作队.山东禹城县邢寨汪遗址的调查与试掘[J].考古,1983(11);
    c.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邯郸涧沟村古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1(4).
    25 a.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北龙富商代遗址的调查[J].文物,1985(10):34;
     b.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研室.泅水尹家城[M].1990-11.北京:文物出版社;
    c.蔡凤书.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调查[J].考古,1973(5).
    26 鉴于与史前用龟现象的联系,有关历史时期的用龟现象主要叙述龟卜的发展情况。前人对历史时期龟卜的兴衰已有较深入的研究,有关历史时期龟卜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摹本被认同,本文由于行文的需要.在此主要参考《中国龟卜文化》一书,简要概述历史时期龟卜的发展情况。参见刘建元,中国龟卜文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7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荥阳竖河遗址发掘报告[G]//考古学集刊:10集.1996:34.
    2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7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墓葬发掘简报[J].考古,1992(4):8.
    2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30 墨翟.墨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51.
    31(汉)刘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373.
    32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上、下册[M].文物出版社,2001.
    33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与阳城遗址[M].文物出版社,1992.
    3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河南柘城孟庄商代遗址[J].考古学报,1982(1):49-70.
    35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商丘地区文管会.河南夏邑清凉山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研究四,科学出版社,2000.
    36 河北省文管处台西考古队.河北藁城台西村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73(5).
    37 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研究室.泗水尹家城[M].1990.
    38 蔡凤书.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调查[J].考古,1973(5).
    39 南京博物院.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遗址发掘报告[M].文物出版社,1993.
    40 郭沫若.殷墟粹编[M]//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三卷,科学出版社,2003.
    41 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M].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
    42 铊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科学出版社,1956.
    43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M].文物出版社,1962:111.
    44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1975年.1979年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的发掘[J].考古.1983(5):440(总).
    45 北京市文物工作管理处.北京地区的又一重要考古收获:昌平白浮西周木椁墓的新启示[J].考古,1976(4).
    46 a.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岐山风雏村发现用初甲骨文[J].文物,1979(10):38-43;
    b.陕西周原考古队,岐山周原考古队.岐山风雏两次发现周初甲骨文[J].考古与文物,1982(3).
    47 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齐家村西周甲骨发掘简报[J].文物,1981(9):1.6.
    48 卢嘉兵,韩健识.琉璃河遗址1996年度发掘简报[J].文物,1997(6):12.
    49 刘玉建.中国古代龟卜文化[M].广西:广两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4):225-226.
    50 凌纯声.中国与海洋洲的龟祭文化[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之二十.台湾:南港,1971年.
    51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2 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四户镇大墩子遗址试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4[2):9-56;
    b.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四户镇大墩子遗址第二次发掘[G]//考古学集刊(第一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27-81.
    53 a.江苏省文物工作队.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次发掘[J].考古学报,1962(1):81-102;
    b.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发掘[J].考古学报1965(2):9-48.
    54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年.
    5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56 山东省博物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邹县野店[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57 山东省博物馆,聊城地区文化局.茬平县文化馆.山东茬平县尚庄遗址第一次发掘简报[J].文物,1978(4):35-45.
    58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渐川下王岗[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59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龙岗寺:新石器时代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60 常州市博物馆.江苏常州圩墩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和试撅[J].古,1974(2):109-115。
    61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1988(1):30.
    62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1989(4):6.
    63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第五次发掘的新发现[J].考古,2008(3):7-17.
    64 a.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粱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7(8):11;
    b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第五地点一号冢中心大墓M1发掘简报[J].文物,1997(8):6.
    65 方殿春,刘葆华.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玉器墓的发现[J].文物,1984(6):2.
    66 a.J.G.Andersson,"Researrehes into the prehistory of the Chinese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15(1943),p.239,p1,181,2a-c;
    b,B,Sommarstrom,"The site of ma-kia-yao",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28(1956),pp,55-138,p1,9,1-2 转引陈星灿,李润权.申论中国史前的龟甲响器[M]//桃李成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年.
    67 同上
    68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嘉兴南河浜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2005(6):12-13.
    69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58.
    70 石河考古队.湖北石河遗址群1987年发掘简报[M].文物,1990(8):4.
    71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平谷上宅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9(8):7.
    72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鲁山邱公城古遗址的发掘[J].考古,1962(11):558(总).
    73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荥阳河王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1961(2):96.
    7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商丘地区文管会.河南永城王油坊遗址发掘报告[G]//考古学集刊:第五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7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58.
    76 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大河村[M].科学出版社,2001.
    7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等.山东滕县北辛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4(2):50.
    7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山东牟平照格庄遗址[J].考古学报,1986(4):92.
    79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部.上海市松江县姚家圈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1(9):11.
    80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市松江县广富林遗址试探[J].考古,1962(9):466(总).
    81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马桥遗址第一、二次发掘[J].考古学报,1978(1):121: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遗址1993—1995年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97(2):106.
    82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上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83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嘉兴马家浜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J].考古,1961(7).
    84 龙虬庄遗址考古队.龙虬庄: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85 南京博物院.江苏海安青墩遗址[J].考古学报,1983(2):24.
    86 南京市文物局,南京市博物馆等.江苏高淳先薛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0(5):8.
    87 常州市博物馆.1985年江苏常州圩墩遗址的发掘[J].考古学报,2001(1):108.
    88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横县江口新石器时代的发掘[J].考古,2000(1):19.
    89 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古训练班等.广西南宁地区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J].考古,1975(5):301(总).
    90 a.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潮安的贝丘遗址[J].考古,1961(11):580-581(总);
    b.广东省博物馆.广东东兴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J].考古,1961(12):649(总).
    91 福建省博物馆.福建平潭壳蚯头遗址发掘简报[J].考,1991(7):22.
    92 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宁安牛场新石器时代遗址清理[J].考古,1960(4):22.
    93 辽宁省考古研究所等.大连市北吴屯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学报,1994(3):116.
    94 王文楷等.河南地理志[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95 叶祥奎.中日闭壳龟化石的发现和研究[J].两栖爬行动物学报,1986(6).
    96 张梦闻等编著.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一卷[M].科学出版社,1998.
    97 张梦闻等编著.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98 叶祥奎、刘一曼.河南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出土的龟甲研究[J].考古,2001(8).
    99 张梦闯等编著.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00 叶掸奎.藁城台西商代遗址中的龟甲[M]//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01 叶祥奎、刘一曼.河南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出十的龟甲研究[J].考古,2001(8).
    102 大英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103 张梦闻等编著.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04 叶祥奎、刘一曼.河南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出士的龟甲研究[J].考古,2001(8).
    105 张梦闻等编著.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06 张梦闻等编著.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07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69.
    108 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109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台西考古队.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79(6):37.
    110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111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540.
    112 色音.东北亚的萨满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17 汝祚.良渚文化礼制的形成及其影响[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1):34.
    118 陈星灿,李润权.申论中国史前的龟甲响器[M]//桃李成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
    119 陈星灿,李润权.申论中国史前的龟甲响器[M]//桃李成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贾湖和龙岗寺人偏爱腿部:大汶口、王因、野店、尚庄人比较偏爱腰腹部;刘林人没有特别的偏爱,似乎腰、腿、臂部都有随葬。大墩子、圩墩似乎比较偏爱臂膀,下王岗、大溪人比较偏爱手臂。”
    120 吴汝康、吴新智等.人体测量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5.
    121 陈星灿,李润权.申论中国史前的龟甲响器[M]//桃李成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贾湖人的龟甲多随葬在成年男性的墓中,女性很少,儿童更少”。由于男女合葬墓中龟甲放置位置有偏向,因此在计数中只对合葬墓中的单人进行计数,龟甲置于乱堆之上不明偏向者不计数。
    122 陈星灿,李润权.申论中国史前的龟甲响器[M]//桃李成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下王岗比较接近贾湖”。
    123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嘉兴南河浜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2005(6):12-13.
    124 陈星灿,李润权.申论中国史前的龟甲响器[M]//桃李成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79.
    12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贸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45.
    126 栾丰实.大汶口文化的骨雕筒、龟甲器和獐牙勾形器[M]//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193.
    127 陈星灿,李润权.申论中国史前的龟甲响器[M]//桃李成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根据《舞阳贾湖》457页所记载,贾湖遗址出土龟甲墓葬共23座,所以有关贾湖的龟甲墓所占比例以及龟甲墓所占平均比例上统计有所差异。
    128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89.
    129 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第二次发掘[G]//考古学集刊:第一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27-81.
    130 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四户镇大墩子遗址试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4(2):9-56.
    131 a.汪宁生.释大汶口等地出土的龟甲器[J].故宫文物月刊(台),11(12).
     b.陈星灿,李润权.申论中国史前的龟甲响器[M]//桃李成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
    c.张居中.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和骨笛[J].华夏考古,1991(2):106-107.
    132 栾丰实.大汶口文化的骨牙雕筒、龟甲器和獐牙勾形器[M]//海岱地区考古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181-200.
    133 逢振镐.论东夷埋葬龟甲习俗[J].史前研究,1990-1991:91-95.
    13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35 严文明.大汶口居民的拔牙风俗和族属问题[M]//大汶口文化讨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1:245-264.
    136 高广仁、邵望平.中国史前时代的龟灵和犬牲[C]//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57-70.
    137 贺刚.中国史前艺术神器的初步考察:中国史前艺术神器纲要[C]//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论文集.
    138 叶祥奎.我国首先发现的地平龟甲壳[M]//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159-164.
    139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渐川下王岗[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140 杨子范.山东宁阳县堡头遗址清理简报[J].文物,1959(10):61-64.
    141 宋会群,张居中.龟象与数卜—从贾湖遗址的“龟腹石子”论象数思维的源流[M]//大易集述.成都:巴蜀书社,1998.
    142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72.
    143 高广仁、邵望平.中国史前时代的龟灵和犬牲[C]//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57-70.
    144 严文明.大汶口居民的拔牙风俗和族属问题[M]//大汶口文化讨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1:245-264.
    145 俞伟超.含山凌家滩玉器和考古学忠研究精神领域的问题[J].文物研究1989(5):57-63.
    146 宋会群、张居中.龟象与数卜:从贾湖遗址的“龟腹石子”论象数思维的源流[M]//大易集述.成都,巴蜀书社,1998.
    147 李零.式与中国的宇宙模式[J].中国文化,1991(4).
    148 陈久金,张敬国.含山出土玉片图形试考[J].文物,1989(4).
    149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M].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2001.
    150 王素英.凌家滩是占卜学的发源地[N].安徽商报,2007-07-13:16.
    151 王长丰,张居中,蒋乐平.浙江跨湖桥遗址所出刻划符号分析[J].东南文化,2008(8).
    152 黄建秋.凌家滩墓地出土玉龟和龟形器研究[M]//道远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五十年文集.黄山书社,2008.
    153 a.J.GAndcrsson,"Rescartchcs into the prehistory of the Chinese ",The Museun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15(1943),p.239,p1,181,2a-c;
    b,B,Sommarstrorn,"Thc site of ma-kia-yao",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c,28(1956),pp,55-138,p1,9,1-2 陈星灿,李润权.申论中国史前的龟甲响器[M]//桃李成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
    154 陈星灿,李润权.申论中国史前的龟甲响器[M]//桃李成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
    155 吴汝祚.良渚文化礼制的形成及其影响[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1):34.
    156 陈星灿,李润权.申论中国史前的龟甲响器[M]//桃李成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84.
    157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69.
    158 宋会群,张居中.龟象与数卜:从贾湖遗址的“龟腹石子”论象数思维的源流[M]//大易集述.成都:巴蜀书社,1998.
    159 陈星灿,李润权.申论中国史前的龟甲响器[M]//桃李成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84.
    160 郭淑云.萨满教表意符号形态研究[J].艺术研究,2004(3).
    161 为避免与史前龟甲器混淆,此处对商代龟卜的概念作一界定。商代龟卜是以龟甲为载体,以灼烧为主要特征的占卜形式。
    162 容肇祖.占卜的源流[G]//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28,1(1).
    163 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64 刘玉建.中国古代龟卜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65 李济等.城予崖(山东历城县龙山镇黑陶文化遗址)[G]//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一,1934年.
    166 胡厚宣.关于殷代卜龟之来源[J].史学丛刊,1944(1).又增订收入《甲骨学商史论从》,初编第四册.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专刊,1944.转引自崔波.甲骨占卜源流探索[D].2003-05.万方期刊网博士论文数据库.
    167 李零.中国方术考[M].东方出版社,2000.
    168 张忠培.窥探凌家滩墓地[M]//凌家滩玉器.文物出版社,2000.
    169 宋会群、张居中.龟象与数卜:从贾湖遗址的“龟腹石子”论象数思维的源流[M]//大易集述.成都,巴蜀书社,1998.
    170 崔波.甲骨占卜源流探索[D].2003-05.万方期刊网博士论文数据库.
    171 艾兰.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82-123.
    172 石璋如.骨卜与龟卜的探源:黑陶与白陶的关系[J].大陆杂志,1954,8(9).又收入《先秦史研究论集》(上),大陆杂志史学丛书.台北大陆杂志社,1960,1(2):161-165.转引自崔波.甲骨占卜源流探索[D].2003-05.万方期刊网博士论文数据库.
    173 崔波.甲骨占卜源流探索[D].2003:214.万方期刊网博士论文数据库.
    174 刘玉建.中国古代龟卜文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75 崔波.甲骨占卜源流探索[D].2003:21.万方期刊网博士论文数据库.
    176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河村[M].科学出版社,2001.
    177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淅川下王岗[M].文物出版社,1989:200.
    17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考古队.甘青武山傅家门史前文化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5(4).
    179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巴林左旗福河沟门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4(3):1.
    180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河村[M].科学出版社,2001.
    181 德州地区文物工作队.山东禹城县邢寨汪遗址的调查与试掘[J].考古,1983(11).
    182 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河北邯郸涧沟村古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1(4).
    183 刘莉等.陕西临潼康家龙山文化遗址1990年发掘动物遗存[J].华夏考古,2001(1).
    184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荥阳竖河遗址发掘报告[G]╱╱考古学集刊.1996.
    185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磁县下七垣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9(2).
    186 河南省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上、中、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187 河南省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上、中、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188 同上
    189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与阳城[M].文物出版社,1992.
    190 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洹北花园庄遗址1997年发掘简报[J].考古,1998(10).
    19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河南柘城孟庄商代遗址[J].考古学报,1982(1):49-70.
    192 河北省文管处台西考古队.河北藁城台西村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73(5).
    193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北龙宫商代遗址的调查[J].文物,1985(10).
    194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等编著.垣曲商城(一):1985-1986年度勘察报告[M].科学出版社,1996.
    195 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研究室.泗水尹家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196 蔡凤书.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调查[J].考古.1973(5).
    19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年——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198 崔波.甲骨占卜源流探索[D].2003.05.万方期刊网博士论文数据库
    19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县东下冯遗址[M].文物出版社,1988年
    200 王尔俊.山东济阳刘台出士的陶文等商代铭刻[J].考古,1989(6):563-564.
    201 崔波.甲骨占卜源流探索[D].2003-05.万方期刊网博士论文数据库.
    202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四册·昭公十七年[M].中华书局,1981:1386-1389.
    203 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六)·地理志[M].颜师古注“鸟夷”曰:“一说居在海曲,被服容止皆象鸟也。”中华书局,1990:1524-1525.
    204[明]于慎行.兖州府志·帝迹志[M].齐鲁书社,1985.
    205 尚书·夏书·禹贡[M]/十三经.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10.
    206 二十五史·史记·夏本纪[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2.
    207 太平御览[M].中华书局,1960:931.
    208[东晋]王嘉.拾遗记[M].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1937).
    20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7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墓葬发掘简报[J].考古.1992(4).
    210 宋会群、张居中.龟象与数卜:从贾湖遗址的“龟腹石子”论象数思维的源流[M]╱╱大易集述.成都,巴蜀书社,1998.
    211 张居中.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动态思考[J].中原文物,2006(6).
    212 Gelb.T.I.A.Study of Writing rev.e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3,p,98.Fig 54.西方权威文字学家葛尔伯(I.J.Gelb)认为商甲骨文是苏美尼亚、埃及、赫梯文字的后裔.
    213 唐建.贾湖遗址新石器时代甲骨契刻符号的重大考古理论意义[J].复旦学报,1992(3).文中多方面论证了中国文字源于甲骨契刻符号的观点。
    214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J].考古学报,1972(1):1/5.
    215 a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M].济南:齐鲁书社.1981:86-87;
    b:[苏]B.A伊斯特林,左少兴译.文字的产生与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c: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216 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J].考古学报,1981(1).
    217 蔡运章.中华文明的绚丽曙光:论舞阳贾湖发现的卦象文字[J].中原文物,2003(3).
    218 王忠恕.汉字纵横谈[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
    219 a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J].考古学报,1972(1);
    b于省吾.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J].文物,1972(2).
    220 许进雄.中国古代社会:文字与人类学的透视[M].商务印书馆,1988;沈长云.中华文明史[M].河北教育出版杜,1998.
    221 方酉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5(5).
    222 张敏.龙虬庄陶文的发现与殷商甲骨文之源:浅谈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J].故宫文物月刊(台北)1997,15(5).102-114.
    223 同上
    224 严文明.半坡类型陶器刻划符号的分类和解释[J].文物天地,1993(6).
    22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90-991.
    226 蔡运章,张居中.论舞阳贾湖发现的卦象文字[J].中原文物,2003(3)
    227 饶宗颐.论贾湖刻符及相关问题[C]//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古文字与商周文明.台湾中央史语研究所,2002.
    228 朱琚元.贾湖刻符与中华彝族万年文明[J].文化寻根,2007(1).
    229 张居中.贾湖契刻符号的发现与汉字的起源[N].中国文物报,2003(12).
    230 唐建.贾湖遗址新石器时代甲骨契刻符号的重大考古理论意义[J].复旦学报,1992(3).
    231 王尔俊.山东济阳刘台出土的陶文等商代铭刻[J].考古,1989(6):563-564.
    232 a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二里岗[M].科学出版社,1959:38:
    b裴明相.略谈郑州商代前期的骨刻文字[C]//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
    c李学勤.郑州二里岗字骨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1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33 宋国定.郑州小双桥遗址出土陶器上的朱书[J].文物,2005(3):43.
    234 罗琨.陶寺陶文考释[J].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2001(2):13.
    235 a江西省博物馆等.江西清江吴城商代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75(7):
    b唐兰.关于江西吴城文化遗址与文字的初步探索[J].文物,1975(7).
    236 王蕴智.远古陶器符号摩记╱╱字学论集[M].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27-32.
    237 宋会群、张居中.龟象与数卜:从贾湖遗址的“龟腹石子”论象数思维的源流[M]//大易集述.成都:巴蜀书社,1998.
    238 唐明邦.象数思维管窥[J].周易研究,1998(4).
    239 史少博.周易象数思维中的矛盾现象[J].东方论坛,2003(3).
    240 春秋左传·僖公十五年//十三经[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72.
    241 周易·系辞下//十三经[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45.
    242 史少博.周易象数思维中的矛盾现象[J].东方论坛,2003(3).
    243 刘文英.漫长的历史源头:原始思维与原始文化新探[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4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84-987.
    245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跨湖桥[M].文物出版社,2005.
    246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M].文物考古出版分社,2006.
    247 严文明.半坡类型陶器刻划符号的分类和解释[J].文物天地.1993(6).
    248 张居中.舞阳贾湖出土的龟甲和骨笛[J].华夏考古,1991(2).
    249 王长丰等.浙江跨湖桥遗址所出刻划符号试析[J].东南文化.2008(1).
    250 唐明邦.周易评注[M].中华书局,1995(8):15.唐明邦先生认为张政烺1980年提出八卦由古代数卜记录符号演化而来。“这一发现对探讨八卦起源,筮数同卦象的关系,打开了新思路”
    251 宋会群、张居中.龟象与数卜:从贾湖遗址的“龟腹石子”论象数思维的源流[M]/╱大易集述.成都:巴蜀书社,1998.
    252 王先胜.八卦起源占卜(数卜)论分析.[2006-05-29].http://www.xslx.com/htm/shgc/sxzh/2006-05-29-20070.htm
    253 礼记·礼运.十三经[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79.
    254 曹建敦,郭江珍.近代以来礼制起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12)
    255 同上
    256 王建华.中国礼制起源研究的几点思考[J],绥化师专学报,2000(3).
    257 朱乃诚.龙山时代礼制问题研究的回顾反思和展望[J].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2004(8):8.
    258 俞伟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2;吴汝祚,牟有抗.良渚文化的礼制[M]//苏秉琦与当代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高炜.龙山时代的礼制[G]╱/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
    259 卜工.文明起源的中国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60 高炜.龙山时代的礼制[C]//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
    261 张震.裴李岗文化墓葬研究[D].p49
    262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
    263 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研室.泗水尹家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1).
    264 陈星灿,李润权.申论中国史前的龟甲响器[M]//桃李成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
    265 张得水等.中国史前的骨卜、龟卜和玉卜[J].中原访古,2006(6).
    266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国际良渚文化研究中心编.良渚文化探秘[M].人民出版社,2006:342.
    267 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北阴阳营第一、二次发掘[J].考古学报,1958(1).
    268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墓[J].文物,1986(10).
    269 礼记·礼运//十三经[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83.
    270 礼记·礼器╱/十三经[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86.
    271 刘玉建.中国古代龟卜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90.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凌家滩玉器[M].文物出版社,2001:125.
    吴遵霖等.中国龟鳖文化博览[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杨钟健,周明镇.四川中生代爬行动物的新发现[J].古生物学报,1953(1(3)).
    何星亮.中国的图腾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M].日本文求堂书店,1936.
    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11).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凌家滩玉器[M].文物出版社,2001.
    (汉)刘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郭沫若.殷墟粹编[M]//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三卷,科学出版社,2003.
    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M].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科学出版社,1956.
    张梦闻等编著.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一卷[M].科学出版社,1998.
    吴汝康、吴新智等.人体测量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许进雄.中国古代社会:文字与人类学的透视[M].商务印书馆,1988;沈长云.中华文明史[]M.河北教育出版杜,1998.
    唐明邦.周易评注[M].中华书局,1995(8).
    王蕴智.字学论集·远古陶器符号摩记.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
    刘文英.漫长的历史源头:原始思维与原始文化新探[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王国维.观堂集林: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国际良渚文化研究中心编.良渚文化探秘[M].人民出版社,2006.
    刘玉建.中国古代龟卜文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4):225-226.
    王文楷等.河南地理志[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色音.东北亚的萨满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朱天顺 中国古代宗教初探[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艾兰.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凌纯声.中国与海洋洲的龟祭文化[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之二十.台湾:南港,中华民国六十一年.
    陈星灿,李润权.申论中国史前的龟甲响器[M]//桃李成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年
    栾丰实.大汶口文化的骨雕筒、龟甲器和獐牙勾形器[M]//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193.
    严文明.大汶口居民的拔牙风俗和族属问题[M]//大汶口文化讨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1:245-264.
    高广仁、邵望平.中国史前时代的龟灵和犬牲[C]//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57-70.
    贺刚.中国史前艺术神器的初步考察:中国史前艺术神器纲要[C]╱/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论文集.
    张忠培.窥探凌家滩墓地[M]//凌家滩玉器.文物出版社,2000.
    叶祥奎.我国首先发现的地平龟甲壳[M]╱/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159-164.
    叶祥奎、刘一曼.河南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出土的龟甲研究[J].考古,2001(8).
    叶祥奎.藁城台西商代遗址中的龟甲[M]//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宋会群,张居中.龟象与数卜—从贾湖遗址的“龟腹石子”论象数思维的源流[M]//大易集述.成都:巴蜀书社,1998.
    俞伟超.含山凌家滩玉器和考古学忠研究精神领域的问题[J].文物研究1989(5):57-63.
    李零.式与中国的宇宙模式[J].中国文化,1991(4).
    陈久金 张敬国.含山出土玉片图形试考[J].文物,1989(4).
    王长丰等.浙江跨湖桥遗址所出刻划符号分析[J].东南文化,2008(8)
    郭淑云.萨满教表意符号形态研究[J].艺术研究,2004(3)
    容肇祖.占卜的源流[G]//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28,1(1).
    石璋如.骨卜与龟卜的探源:黑陶与白陶的关系[J].大陆杂志,1954,8(9).又收入《先秦史研究论集》(上),大陆杂志史学丛书.台北大陆杂志社,1960,1(2):161-165.
    刘莉等.陕西临潼康家龙山文化遗址1990年发掘动物遗存[J].华夏考古,2001(1).
    张居中.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动态思考[J].中原文物,2006(6).
    Gelb.T.I.A.Study of Writing rev.e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3,p,98.Fig 54.
    唐建.贾湖遗址新石器时代甲骨契刻符号的重大考古理论意义[J].复旦学报,1992(3).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J].考古学报,1972(1):1/5.
    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J].考古学报,1981(1).
    蔡运章.中华文明的绚丽曙光:论物阳贾湖发现的卦象文字[J].中原文物,2003(3).
    王忠恕.汉字纵横谈[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J].考古学报,1972(1);
    b:于省吾.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J].文物,1972(2).
    方酉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5(5).
    张敏.龙虬庄陶文的发现与殷商甲骨文之源:浅谈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J].故宫文物月刊(台北)1997,15(5),102-114.
    严文明.半坡类型陶器刻划符号的分类和解释[J].文物天地,1993(6).
    蔡运章,张居中.论舞阳贾湖发现的卦象文字[J].中原文物,2003(3).
    饶宗颐.论贾湖刻符及相关问题[C]//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古文字与商周文明.台湾中央史语研究所,2002.
    朱琚元.贾湖刻符与中华彝族万年文明[J].文化寻根,2007(1).
    张居中.贾湖契刻符号的发现与汉字的起源[N].中国文物报,2003(12).
    唐明邦.象数思维管窥[J].周易研究,1998(4).
    史少博.周易象数思维中的矛盾现象[J].东方论坛,2003(3).
    张居中.舞阳贾湖出土的龟甲和骨笛[J].华夏考古,1991(2).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
    曹建敦,郭江珍.近代以来礼制起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12)
    王建华.中国礼制起源研究的几点思考[J],绥化师专学报,2000(3).
    高炜.龙山时代的礼制[C]╱╱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
    张得水等.中国史前的骨卜、龟卜和玉卜[J].中原访古,2006(6).
    北京市文物工作管理处.北京地区的又一重要考古收获:昌平白浮西周木椁墓的新启示[J].考古,1976(4).
    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岐山风雏村发现周初甲骨文[J].文物,1979(10):38-43:
    b.陕西周原考古队,岐山周原考古队.岐山凤雏两次发现周初甲骨文[J].考古与文物,1982(3).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第五地点一号冢中心大墓M1发掘简报[J].文物,1997(8):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7(8).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1989(4).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嘉兴南河浜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2005(6).
    石河考古队.湖北省石河遗址群1987年发掘简报[J].文物,1990(8).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上、下册[M].文物出版社,2001.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与阳城遗址[M].文物出版社,199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河南柘城孟庄商代遗址[J].考古学报,1982(1).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商丘地区文管会.河南夏邑清凉山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研究四,科学出版社,2000.
    河北省文管处台西考古队.河北藁城台西村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73(5).
    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研究室.泗水尹家城[M].1990.
    德州地区文物工作队.山东禹城县邢寨汪遗址的调查与试掘[J].考古,1983(11);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邯郸涧沟村古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1(4).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北龙宫商代遗址的调查[J].文物,1985(10).
    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研室.泗水尹家城[M].1990-11.北京:文物出版社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荥阳竖河遗址发掘报告[G]╱/考古学集刊:10集.199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7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墓葬发掘简报[J].考古,1992(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1978年考古掘报告[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河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南京博物院.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遗址发掘报告[M].文物出版社,199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安阳队.1982-1984年安阳苗圃北地殷代遗址的发掘[J].考古学报,199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91年安阳花园庄东地、南地发掘报告[J].考古,1993(6).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扶风、岐山周代遗址和墓葬调查发掘报告[J].考古,1963(12).
    卢嘉兵,韩健识.琉璃河遗址1996年度发掘简报[J].文物,1997(6).
    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四户镇大墩子遗址试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4(2).
    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四户镇大墩子遗址第二次发掘[G]//考古学集刊(第一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江苏省文物工作队.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次发掘[J].考古学报,1962(1).
    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发掘[J].考古学报1965(2).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山东省博物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邹县野店[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山东省博物馆,聊城地区文化局,茬平县文化馆.山东茬平县尚庄遗址第一次发掘简 报[J].文物,1978(4).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王岗[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龙岗寺:新石器时代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常州市博物馆.江苏常州圩墩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和试掘[J].考古,1974(2).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1988(1):30.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1989(4).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第五次发掘的新发现[J].考古,2008(3).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7(8).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第五地点一号冢中心大墓M1发掘简报[J].文物,1997(8).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嘉兴南河浜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2005(6).
    石河考古队.湖北石河遗址群1987年发掘简报[M].文物,1990(8).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平谷上宅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9(8).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鲁山邱公城古遗址的发掘[J].考古,1962(11).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荥阳河王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196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商丘地区文管会.河南永城王油坊遗址发掘报告[G]╱/考古学集刊:第五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等.山东滕县北辛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4(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山东牟平照格庄遗址[J].考古学报,1986(4).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部.上海市松江县姚家圈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1(9).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市松江县广富林遗址试探[J].考古,1962(9).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马桥遗址第一、二次发掘[J].考古学报,1978(1);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遗址1993—1995年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97(2).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上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嘉兴马家浜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J].考古,1961(7).
    龙虬庄遗址考古队.龙虬庄: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南京博物院.江苏海安青墩遗址[J].考古学报,1983(2).
    南京市文物局,南京市博物馆等.江苏高淳薛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0(5).
    常州市博物馆.1985年江苏常州圩墩遗址的发掘[J].考古学报,2001(1).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横县江口新石器时代的发掘[J].考古,2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古训练班等.广西南宁地区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J].考古,1975(5).
    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潮安的贝丘遗址[J].考古,1961(11).
    广东省博物馆.广东东兴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J].考古,1961(12).
    福建省博物馆.福建平潭壳坵头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1(7).
    辽宁省考古研究所等.大连市北吴屯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学报,1994(3).
    叶祥奎.我国首先发现的地平龟甲壳[M]╱/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王岗[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县东下冯遗址[M].文物出版社,1988.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跨湖桥[M].文物出版社,2005.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M].文物考古出版分社,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