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成因及控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选择了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作为研究对象,因为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相比,操作风险的研究刚刚起步,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管理都不成熟,本文从理论上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研究进行了尝试,主要论述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操作风险的对策。
    论文首先界定了操作风险的定义和内容,着重指出,传统认为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实质上属于操作风险,而且管理银行各种风险过程中的风险都属于操作风险的范畴。这样的界定使操作风险的研究内容变得非常广泛,从而将操作风险管理提到一个重要的地位之上。
    本文并没有对所有种类的操作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而是抓住了操作风险中最重要的与“人”相关的因素,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进行了剖析。首先从监管腐败和银行内部腐败两个角度讨论了金融腐败这种显而易见的导致操作风险的原因,之后又分别从银行和银行雇员两个角度讨论了道德风险对操作风险产生的作用,随后进一步深入到有限理性与操作风险产生的关系,最后深入分析了非理性行为倾向与操作风险产生的因果关系。每一部分都用相关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说明。由于在风险管理中非理性行为倾向历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花了大量的笔墨阐释了其与操作风险的密切关系(第二章第四节)。
    随后,论文针对操作风险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操作风险的方法:设计有效的反金融腐败机制控制金融腐败、设计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控制道德风险、完善用人机制控制有限理性、完善内控机制来控制非理性行为倾向。在完善内控制度方面有了较多的篇幅,主要考虑到完善内控制度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最现实也是最重要的手段。该部分与第二章的内容是一一对应的,在逻辑上也比较清晰。
This paper studies the operational risk of commercial bank. Because the study on operational risk is lagged compared to the study on credit risk and market risk. The paper tried to do some useful academic research on it. An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operational risk origination and gives some advice to control them.
    In Chapter 1, the paper defines what is operational risk and what it includes. What the paper wants to point out is that some risks, which used to be thought as credit risk or market risk in traditional conception, are actually operational risk. What’s more, the risk occurring in the process of manage all kinds of other risk is also operational risk. Such a definition enriched the content of operational risk and accordingly operational risk management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n Chapter 2,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conducing operational risk origination. This paper didn’t analyze the reasons of all kinds of operational risks, however did it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analysis of reason concerned with “human beings”.
    First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 between financial corruption, including banking regulation corruption ship and employee corruption, and operational risk, and then analyzes the relation between moral hazard and operational risk, bounded rationality and operational risk, non-rational behavioral intentions and operational risk.
    In Chapter 3, the paper gives the advices to control the operational risk based on the analysis in Chapter 2. These advices are:
    To establish effective anti-corruption mechanism to defend corruption;
    To establish effective incentive mechanism to control moral hazard;
    To establish effective human resources mechanism to control bounded rationality;
    To establish effective internal-control system to control non-rational behavioral intentions.
引文
1.Rose-Ackerman,1978,Corruption: A Study In Political Econom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转自《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大辞典》,皮特·纽曼,法律出版社,2003.1,P586
    2.Crokett, 1996,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inancial Stability. De Economist Vol. 144(4),转自刘士余著《银行危机与金融安全网的设计》
    3.魏建,2003,《行为经济学与行为法经济学:一个简单介绍》,《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4.李林、耿世忠,2003,《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监管框架设计》,《金融研究》,2003年第5期
    5.韩剑峰,2003,《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机制》,《上海金融》,2003年第4期
    6.樊欣 杨晓光,2003,《操作风险管理的方法与现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70071045)
    7.谢平、陆磊,2003a,《资源配置和产出效应:金融腐败的宏观经济成本》,《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8.谢平,陆磊,2003b,《金融腐败:非规范融资行为的交易特征和制度动因》,《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9.马克·洛尔,2002,《金融风险管理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10.谢晓非、谢冬梅等,2003,《SARS危机中公众理性特征初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34009,转自《心理学》2003年第8期
    11.蒋自强,史晋川,2003;《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12.余永定,张宇燕,郑秉文,1997,《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2版
    13.盖瑞.J.米勒,2002,《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14.丁际刚、兰肇华,2002,《前景理论评论》,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9期
    15.黄少安、王鲁华,2003,《史蒂文·莱维特法经济学思想评述》,《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16.段晨菊,2003,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设计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金融研究》,2003年第11期
    17.蒲勇健、宋军,2004,《剩余索取权对银行代理人激励机制的博弈研究》,《金融研究》,2004年第1期
    18.张维迎,2000,《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2000年4月第5次印刷
    19.巴塞尔银行委员会,1997,《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20.谢荣、钟凌,2004,《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21.李扬、刘华、余维彬,2003,《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技术和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其它参考文献
    
    
    22.巴曙松,论操作风险管理在金融机构中的引入,国研信息网,转自http://www.quant.com.cn/news/content.php?newsid=3082
    23.刘士余,《银行危机与金融安全网的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24.宋清华、管斌,《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变革及其启示》,《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4期
    25.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P270-P276
    26.《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文献汇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9月
    27.吴喜之:《现代贝叶斯统计学》,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28.谢志刚、韩天雄:《风险理论与非寿险精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29.陈元:《美国银行监管》,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30.蒋树宽:《银企信用风险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31.约翰B考埃特、艾德华I埃特曼,《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2.陈学华、杨辉耀、黄向阳:《POT模型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衡量中的应用》,《管理科学》,2003年第2期
    33.蒋建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稽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34.黎洪义:《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内控评价体系的思考》,《广西金融研究》,2003年第7期
    35.谢济全,《FSA对操作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及给我国的启示》,《新金融》,2003年第7期
    36.嵇尚洲、陈方正:《金融风险中的新领域——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上海金融》,2003年第1期
    37.何德旭:《新巴塞尔与我国银行监管》,《上海金融》,2003年第7期
    38.罗杰W弗格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强化风险管理的范例》,《中国金融》,2003年第13期
    39.王延科:《商业银行引入操作风险管理的意义与策略分析》,《中国金融》,2003年第13期
    40.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操作风险管理与银行的稳健做法》,《中国金融》,2003年第13期
    41.杨家才,《当前中国银行业十大风险苗头解析》,《金融研究》,2002年第4期
    42.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操作风险衡量与资本金约束》,《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2期
    43.《使用损失分布测量操作风险》,http://www.chinafinrisk.com/
    44.《操作风险管理方法》,http://www.chinafinrisk.com/
    45.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http://l586266.html.533.net/flfg/0199GZ046.htm
    46.夏德仁、王晔:《新资本协议、银行内部评级与激励机制》,《金融研究》,2003年第3期
    47.夏国储、李选举:《新巴塞尔协议的风险新理念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金融研究》,2003年第1期
    48.刘明华,2003,《银行监管与风险管理》,《金融与保险》,2003年第6期
    49.高盛公司:《风险管理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50.易宪容:《走出理性误区:行为金融学》,国研网
    52.李成瑜、杨正:《行为经济学及其理论创新》,《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3期
    53.张圣平、熊德华、张峥、刘力:《现代经典金融学的困境与行为金融学的崛起》,《金融研究》,2003年第4期
    54.黄少军:《行为金融理论的前沿发展》,《经济评论》,2003年第1期
    
    55.Daniel Kahneman and Amos Tversky,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行为金融学网
    56.Daniel Kahneman and Amos Tversky,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行为金融学网
    57.Jeffry S. Abarbanell and Victor L. Bernard, "Tests of Analysts' Overreaction/Underreaction to Earnings Information as an Explanation for Anomalous Stock Price Behavior", Journal of Finance, Vol. 47, No. 3, 行为金融学网
    58.Andrew B. Abel, 2001, "An Exploration of the Effects of Pessimism and Doubt on Asset Returns", August 1997; revised, December 2000; 行为金融学网
    59.Spence, A.M., Job Market Signal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