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尼棉兰的华人社团与社团领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选择印尼北苏门答腊省棉兰市的华人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该市的华人社团和社团领袖。本人曾前往棉兰进行田野调查,走访了一些当地华人并整理了访谈录,收集了一些当地华人社团的第一手资料,它们构成了本文论述的重要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苏哈托政府对华人限制政策的逐渐放松,华人社团开始缓慢复兴。1998年苏哈托政府在金融危机和社会动荡冲击下垮台,印尼开始了其民主化进程,华人社团重新获得发展机遇。那些此前即已实际存在的华人团体,为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不仅在名称,甚至在功能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和调整。那些此前尚不存在的团体,也以和传统社团全然不同的面目出现。笔者试图探讨的是,在历经长期的文化同化和社团禁锢之后,棉兰华人为什么要重建社团?在经历一系列的反华、排华打击,华人社团的基础遭到严重削弱后,他们建立社团的目的和意义何在?这些重获生命力的社团,其结构与功能有什么变化?其领袖又具有何种特质?作为领袖的个人又有哪些类别?掩盖在纵横交错的社团网络下的领袖个人关系又是怎样的?棉兰华人社会、华人社团、社团领袖三者的关系如何?与印尼其他地方相比,棉兰华人社团及其领袖有什么特点?所有这些问题,都将在本文中得到回答。
     全文主要围绕社团与社团领袖两个中心,共分六章展开分析论述,然后在此基础上有所总结。
     第一章绪论,阐明了本文的问题意识、研究思路、采用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研究的意义,并对本文所使用的概念与术语进行了界定和说明。
     第二章学术史回顾,对相关领域的学术史与学术动态进行了回顾,并予以简单的评论。
     第三章概述印尼华人与棉兰华人的历史。第一节主要是对印尼华人历史脉络的分析。第二节是对本文所要研究的棉兰华人历史的概述,指出棉兰华人作为印尼华人的一部分,它的发展演变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本节针对其个性亦即独特性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论述了棉兰华人社团自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最初几年的发展演变历程,探讨了它们的结构与功能,指出了它们在结构、功能上的新特点,以此说明华人社团的与时俱进。
     第五章着重分析棉兰华人社团领袖的类型、所具有的历史与地域特征,以及领袖间的个人关系。本章采用“内关系”与“外关系”的概念,论述了社团领袖对一系列关系的建构与运用。
     第六章对棉兰华人社会、华人社团、社团领袖三者的互动进行了阐释,其时间范围涵盖了历史与现实,并对未来作了预测。在全文总结的基础上,本章还对印尼华人研究提出了一些值得深究的问题。
     学术界尚未对印尼棉兰华人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图对这一课题有所开拓和贡献。
This dissertation looks at the Chinese community of Medan in the Province of North Sumatra, Indonesia,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associations and their leaderships. The author conducted field interviews in Medan and collected a number of first-hand data about the Chinese associations that constitute a very important basis for this study.
     With the gradual relaxation of the Suharto government's restriction policy towards the Chinese in Indonesia since the 1980s, the Chinese associations in Indonesia started to revive slowly. In 1998, the Suharto government stepped down for its failure to deal with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social unrest. This accelerated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zation in Indonesia. Meanwhile, the Chinese associations gained th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Those old Chinese associations have changed their names and function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social environment in Indonesia, and the new-born Chinese association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former completely.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 trie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y do the Chinese need to reorganize their associations after they experienced long-time cultural assimilation and prohibition of association, in particular, when the Chinese society has been too weakened to establish the associations after a series of anti-Chinese movements? What are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reorganizing the Chinese community? What change did the new-born associations have in thei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What trait do the leaders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s have? How are they classified? What are the leader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 networks of various associations? What a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ty, the Chinese associations, and their leaders? What characteristic do Medan's Chinese associations and their leaders have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in other regions of Indonesia?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with a summary.
     Chapter One explains the reason for research,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and the definition and explanation of relevant conceptions.
     Chapter Two gives a retrospect of previous research and makes some comments on them.
     Chapter Three analyses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society in Indonesia and then in Medan. It pointes out that the Chinese in Medan, as a part of the Indonesian Chinese, developed its own special characteristic, by maintaining a common feature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s in Indonesia.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its uniqueness.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s in Medan from the 1980s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nd describes the new features of thei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t argues that Chinese associations are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Chapter Five focuses on the types of Chinese association's leaders, their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as well as their 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 "internal relations" and "external relations" are used to describe how the leaders of the associations build a series of relationships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m.
     Chapter Six discourses the interac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the Chinese associations, and their leaders in Medan in the past and at present, and makes a prediction about its future. In addition, some questions worthy of exploring further are put forward.
     So far there is no systematical study on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Medan, and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make a contribution on this subject.
引文
[1](美)奥尔森,董安琪译:《集体行动的逻辑》[M],台北:允晨文化实业有限公司,1984年。
    [2](美)阿瑟.S.雷伯著,李伯黍等译:《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3](美)彼得.邝,杨立信、寿进文等译:《新唐人街——当代美国华人社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4]毕监武:《社团革命:中国社团发展的经济学分析》[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5]陈碧笙选编:《华侨华人问题论文集》[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6]蔡宏进:《社会组织原理》[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7]陈烈甫:《东南亚洲的华侨、华人与华裔》[M],台北:正中书局,1979年。
    [8]蔡仁龙:《印尼华侨华人概论》[M],香港:南岛出版社,2000年。
    [9]陈祥水:《纽约皇后区新华侨的社会结构》[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5年。
    [10]陈衍德、彭慧等:《全球化进程中的东南亚民族问题研究——以少数民族的边缘化和分离主义运动为中心》[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
    [11]陈衍德:《集聚与弘扬——海外的福建人社团》[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2]曹云华:《变异与保持——东南亚华人的文化适应》[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
    [13]曹云华:《东南亚华人的政治参与》[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年。
    [14]杜季良:《同乡组织之研究》[M],(渝)正中书局,1943年。
    [15]《读书》杂志编:《亚洲的病理》[Z],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16]方金英:《东南亚“华人问题”的形成与发展——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案例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年。
    [17]范丽珠主编:《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8]广东海外交流协会编:《第二届世界广东同乡联谊大会侨情交流文集》[C],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年。
    [19]龚咏梅:《社团与政府的关系:苏州个案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20]黄昆章:《印尼华侨华人史》(1950至2004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1]黄书海主编:《忘不了的岁月》[Z],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22](日)横山宁夫,毛良鸿等译:《社会学概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23]黄枝连:《东南亚华族社会发展论——探索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和东南亚的关系》[M],上 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24](澳)J.D.莱格(J.D.Legge),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翻译组译:《苏加诺——政治传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25]金耀基:《中国社会与文化》[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
    [26]金耀基:《金耀基自选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27]康晓光:《权利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28]柯木林、吴振强编:《新加坡华族史论集》[C],新加坡: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1972年。
    [29]李春辉、杨生茂主编:《美洲华侨华人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0年。
    [30]李恩涵:《东南亚华侨华人史》[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31]刘焕然:《荷属东印度概览》[M],新加坡南洋报社,1930年。
    [32]廖建裕,崔贵强译:《爪哇土生华人政治运动(1917-1942)》 [M],台北:正中书局印行,1985年。
    [33]林开忠:《建构中的“华人文化”:族群属性、国家与华教运动》[M],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1999年。
    [34]刘宏:《战后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嬗变:本土情怀·区域网络·全球视野》[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35]刘宏:《中国——东南亚学——理论建构.互动模式.个案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6]梁丽平:《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37]李明欢主编:《福建侨乡调查:侨乡认同、侨乡网络与侨乡文化》[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
    [381李明欢:《当代海外华人社团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
    [39]梁敏和、孔远志编著:《印度尼西亚文化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0](美)林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行动的理论》[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41]刘权:《广东华侨华人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42]刘少杰主编:《国外社会科学理论》[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3]林水檺、何启良、何国忠、赖观福合编:《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三册)[Z],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出版,1998年。
    [44]娄胜华:《转型时期澳门社团研究——多元社会中法团主义体制解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4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梁漱溟全集》第3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46]林万亿:《团体工作理论与技巧》[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47]李文主编:《东亚社会的结构与变革》[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8]吕伟雄主编:《海外华人社会新透视》[C],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
    [49]吕伟雄主编:《海外华人社会新观察》[C],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50]吕伟雄:《龙腾四海:侨团百年》[C],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51]李威宜:《新加坡华人游移变异的我群观、语群、国家社群与族群》[M],台北:唐山出版社,1999年。
    [52]李学民、黄昆章:《印尼华侨史》(古代至1949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53]李亦园、郭振羽主编:《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上、下册)》[C],台北:正中书局印行,1985年。
    [54]李亦园:《一个移植的市镇:马来亚华人市镇生活的调查研究》[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70年。
    [55]李亦园:《李亦园自选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56]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57]梁英明:《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变化研究》[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年。
    [58]李熠煜:《关系与信任:中国乡村民间组织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
    [59]李志贤主编:《海外潮人的移民经验》[C],新加坡: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3年。
    [60]刘钊、王日根等主编:《厦大史学(第一辑)》[Z],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
    [61](澳)梅.加.李克莱弗斯,周南京译:《印度尼西亚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62]麦留芳:《方言群认同—早期星马华人的分类法则》[M],台北南港:中央民族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出版,1985年。
    [63](美)曼纽尔·卡斯特,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64]毛起雄主编:《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法律条例政策卷》[M],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
    [65]Michael R.J.Vatikiotis,林若雩译:《东南亚的政治与发展》[M],台北:台北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1999年。
    [66]潘翎主编,崔贵强编译:《海外华人百科全书》[M],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8年。
    [67]潘明智编著:《华人社会与宗乡会馆》[C],新加坡:玲子大众传播中心,1996年。
    [68](美)乔纳森.特纳,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69]世界知识年鉴编辑委员会:《世界知识年鉴2003-2004》 [Z],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70]世界知识年鉴编辑委员会:《世界知识年鉴2003-2004) [Z],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71](美)宋瑞芳,朱永涛译:《美国华人的历史与现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72]宋平:《承继与嬗变——当代菲律宾华人社团比较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
    [73]唐慧:《印度尼西亚历届政府华侨华人政策的形成与演变》[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74](美)T.帕森斯,梁向阳译:《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
    [75]谢成佳主编:《华侨华人百科全书·社团政党卷》[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
    [76]谢剑:《香港的惠州社团——从人类学看客家文化的持续》[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1年。
    [77]许天堂,周南京译:《政治漩涡中的华人》[M],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78]萧新煌主编:《东南亚的变貌》[C],台北:中央研究院东南亚区域研究计划,2000年。
    [79](印尼)游禄中:《印尼华人之命运》[M],香港:香港时代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
    [80](澳)颜清煌,栗明鲜等译:《新马华人社会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
    [81]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的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82]姚新光主编:《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节资料集》[Z],马来西亚华总——全国华团文化咨询委员会出版,2001年。
    [83](日)星野昭吉,刘小林、梁云祥译:《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世界政治的行为主体与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84]温北炎:《印度尼西亚经济与社会》[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85]吴凤斌主编:《东南亚华侨通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
    [86]温广益、蔡仁龙等编著:《印度尼西亚华侨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年。
    [87]温广益、郑一省:《后苏哈托时代的印度尼西亚》[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88]王建芹:《从自愿到自由:近现代社团组织的发展演进》[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年。
    [89]王日根:《中国会馆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90]吴元黎等,汪慕恒、薛学了等译:《华人在东南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
    [91]王颖、折晓叶、孙炳耀等:《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
    [92]吴泽霖总编:《人类须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
    [93]郑赤琰、吴伦霓霞编:《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亚洲之海外华人》[C],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1989年。
    [94]朱东芹:《冲突与融合:菲华商联合总会与战后菲华社会的发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
    [95]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
    [96]庄国土等:《二战后东南亚华族社会地位的变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97]赵和曼主编:《东南亚手册》[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98]赵红英、郝时远主编:《海外华人研究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99]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外一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100](美)周敏,郭南译:《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101]周南京、陈文献等编著:《印度尼西亚华人同化问题资料汇编》[Z],北京:北京亚太研究中心,1996年。
    [102]周南京:《印度尼西亚华侨华人研究》[M],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
    [103]曾少聪:《漂泊与根植:当代东南亚华人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04]朱英:《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印尼)巴拉达斯.戈沙尔,詹向明译:《苏哈托后时期印度尼西亚的民主转变和政治发展》[J],《南洋资料译丛》2005年第4期。
    [2]程民选:《社会资本:定义与内涵》[J],《天府新论》2004年第4期。
    [3]陈庆德:《海外华人经济与传统社会组织》[C],《华侨华人历史》编辑部:《中国华侨历史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
    [4]陈衍德:《印尼棉兰华人社会考察记》[C],刘钊、王日根等主编:《厦大史学(第一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
    [5]高崇:《族群与族群性:两个概念的再认识》[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5月第21卷第3期。
    [6]黄昆章:《印度尼西亚华人社团的现状和前景》[J],《世界民族》2003年第6期。
    [7]胡庆亮:《全球化与东南亚华人经济的互动与影响》[J],《东南亚》2005年第2期。
    [8]黄英湖:《血缘地缘文化与华侨华人及其社团》[J],《八桂侨刊》2004年第6期。
    [9]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华人文化认同问题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
    [10](菲)洪玉华:《菲律宾华人的参政、融合和认同》[J],《融合》,马尼拉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1995年。
    [11]何友晖、彭泗清:《方法论的关系论及其在中西文化中的应用》[J],《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12]黄枝连:《全球化中的“世界潮汕体系”:探索新千年-新世纪华人宗乡社团的“跨越时空-跨越产业-跨越文化”发展方向》[C],李志贤主编:《海外潮人的移民经验》,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3年。
    [13]贾都强:《印度尼西亚华人社会转型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C],李文主编:《东亚社 会的结构与变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4]金耀基:《关系和网络的建构》[M],金耀基:《中国社会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
    [15]刘崇汉:《独立前华人乡团组织》[C],林水檺、何启良、何国忠、赖观福合编:《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三册),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出版,1998年。
    [16]梁纯菁:《客属会馆是创业者的温床》[J],《东南亚区域研究通讯》(中央研究院,台北)1999年4月第7期。
    [17](美)李.E.威廉斯,康涛译:《东南亚华人的过去与现在》[C],陈碧笙选编:《华侨华人问题论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18]李明欢:《当代海外华人社团领导层剖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
    [19]李明欢:《群体效应、社会资本与跨国网络——“欧华联会”的运作与功能》[J],《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2期。
    [20]林其錟:《文化认同与华人社会》[C],《华侨华人历史》编辑部:《中国华侨历史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
    [21]李伟民、梁玉成:《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J],《社会学研究》 2002年第3期。
    [22]李兴、刘权:《东南亚华人社团的复兴于重新定位》[J],《东南亚纵横》2002年第5期。
    [23]李亦园:《马来西亚华人社区领袖之研究》[C],李亦园、郭振羽主编:《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下册),台北:正中书局印行,1985年。
    [24]刘志玲:《社团-重塑国家和社会关系的枢纽》[J],《怀化学院学报》第25卷第9期,2006年9月。
    [25]刘镇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团制度的思考》[J],《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26](印尼)廖章然:《扎根当地创基业情系母邦作桥梁》,广东海外交流协会编《第二届世界广东同乡联谊大会侨情交流文集》[C],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年。
    [27](美)迈克尔.舒德森,李贝贝译:《文化与民族社会的整合》[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5年第1期。
    [28]温北炎:《印尼华人社会的发展与前景》[J],《八桂侨刊》2001年第4期。
    [29]温北炎:《试比较印尼与马来西亚华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程度》[J],《东南亚纵横》2003年第1期。
    [30]温北炎:《印尼问题国内外近期研究述评》[J]《东南亚研究》2002年第2期。
    [31]王苍柏:《也谈华人》[J],《读书》2004年第10期。
    [32]文崇一:《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变迁》[C],李亦园、郭振羽主编:《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上),台北:正中书局印行,1985年。
    [33]王赓武,钱江译:《从历史中寻求未来的海外华人》[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9年第4期。
    [34]王赓武,王望波译:《社会纽带与自由:移民社会的选择问题》[J],《南洋问题研究》2001年第1期。
    [35](菲)吴文焕:《华人文化的二重性和发展》[C],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世界华商经济年鉴:1998-1999》,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
    [36]吴文华:《试论战后印度尼西亚华人社会的变迁》[C],郭梁主编:《战后海外华人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年。
    [37]戎抚天:《泰国华人同化问题研究》[C],李亦园、郭振羽主编:《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下册),台北:正中书局印行,1985年。
    [38]任娜、陈衍德:《一个华族社团的结构与功能演变——新加坡福建会馆的历史轨迹》[J],《南洋问题研究》2002年第2期。
    [39](新加坡)苏秉苓:《会馆中的叶氏父女》[J],《源》,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出版,2000年第2期。
    [40]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41](菲)施振民:《菲律宾华人文化的持续——宗亲与同乡组织在海外的演变》[C],李亦园、郭振羽主编:《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上册)》,台北:正中书局印行,1985年。
    [42]邰利亚:暨南大学硕士论文《西欧华人社团的现代化及其特征》[J], 2006年。
    [43]项飙:《跨国华人》[J],《读书》杂志编:《亚洲的病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44]谢剑:《东南亚华人认同问题:对J.R..Coughling双重认同理论的再思考》[J],《台湾东南亚学刊》2006年3卷2期。
    [45]谢剑:《试论战前新加坡华人志愿社团的发展模式及其意义》[C],郑赤琰、吴伦霓霞编:《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亚洲之海外华人》,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9年。
    [46]谢剑:《文化融合抑或文化内衍?——以吉隆坡客家社团的发展为例》[C],萧新煌主编:《东南亚的变貌》,台北:中央研究院东南亚区域研究计划,2000年。
    [47]谢剑:《志愿社团的组织原则:新加坡华人社团的个案研究》[C],郭振羽、李亦园主编:《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下),台北:正中书局印行,1985年。
    [48](印尼)许天堂,龙力译:《华人参政与印尼政治文化革新》[J],《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2期。
    [49]于海:《行业协会与社会中间结构》[C],范丽珠主编:《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0]杨进发,陈万发译:《19世纪新加坡华族领导层》[C],柯木林、吴振强编:《新加坡华族史论集》,新加坡: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1972年。
    [51]叶江:《解读安东尼.D.史密斯相关著述中的几个关键性术语》[J],《世界民族》2006年第5期。
    [52]杨连峰:暨南大学硕士论文《转型时期美国华人社团的嬗变》[J], 2006年。
    [53]印尼雅加达中华学校、巴城中学广州校友会:《印尼华人社团的复兴及其前景》[C],广东海外交流协会编:《第二届世界广东同乡联谊大会侨情交流文集》,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年。
    [54]杨启光:《路在何方:21世纪的印尼华人——对当今印尼华人分离分治的一种文化学思考》[J],《东南亚研究》2003年第2期。
    [55]杨启光:《雅加达华人新生代的考察分析——兼论各次文化群体在“印尼华人文化”建构中的整合》[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56]杨启光:《后苏哈托时代印尼华人窥探——世纪之交印尼华人发展、演变的微观分析与宏观把握》[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
    [57]杨启光:《后苏哈托时代的印尼华人新型社团》[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58](澳)颜清煌,陈瀚译:《新马早期客家方言组织(1800至1900) 》 [C],潘明智编著:《华人社会与宗乡会馆》,新加坡:玲子大众传播中心,1996年。
    [59]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3月第23卷第2期。
    [60]朱浤源:《印尼华人社团与文化活动》[C],朱浤源主编:《东南亚华人社团与文化研究》,台北:文艺复兴运动总会出版,1994年。
    [61]周建国:《社会转型与人际关系结构的变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62]张新华:《菲律宾华裔慈善家李逢梧》[J],《中华儿女》(海外版)1998年第11期。
    [63]翟学伟:《关系研究的多重立场与理论重构》[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64]周聿娥、刘建林:《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东南亚华人结构性权力》[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
    [65]《印尼焦点》[J](香港)2006年12月第19期。
    [1]《棉兰早报》2004年6月19日。
    [2]《棉兰早报》2004年10月20日。
    [3]《马来西亚雪隆庄严宗亲会访问棉兰,推动成立印尼庄严宗亲会》,《棉兰早报》2004年12月7日。
    [4]《棉兰早报》2005年1月3日。
    [5]《马来西亚“海啸无情,人间有义”筹委会捐50万元予苏北华社联合赈灾委员会》,《棉兰早报》2005年1月20日。
    [6]《棉兰早报》2005年2月21日。
    [7]《苏北印华百家姓协会主席希望政府地方议会应有代表华社心声的位置》,《棉兰早报》2005年3月20日。
    [8]《棉兰早报》 2005年3月23日。
    [9]《棉兰印华百家姓协会声明敦请政府市长热爱人民》,《棉兰早报》2005年7月22。
    [10]《棉兰早报》 2005年11月1日。
    [11]《棉兰早报》2005年11月17日。
    [12]《棉兰早报》 2005年11月21日。
    [13]《棉兰早报》2006年2月5日。
    [14]《棉兰早报》2006年6月29日。
    [15]《棉兰早报》 2006年8月5日。
    [16]《棉兰早报》 2006年8月8日。
    [17]《苏岛福州中房陈氏宗亲会庆祝杨太公节度使暨周与柳两将军千秋寿诞联谊晚会》,《棉兰早报》2006年9月21日。
    [18]《澳门红十字会捐建亚齐孤儿院07年初竣工,苏北华贩全程监助受人信赖》,《棉兰早报》2006年11月11日、17日。
    [19]《棉兰早报》2006年11月20日。
    [20]《棉兰早报》 2006年11月21日。
    [21]《印尼电视台的大众话题:华族社团对本省建设贡献显著》,《棉兰早报》2006年11月22日。
    [22]《棉兰早报》2006年12月6日。
    [23]《棉兰早报》 2007年1月6日。
    [24]黄蜂:《苏北华联的成立是苏北华社天大的喜讯》,《棉兰早报》2007年2月9日。
    [25]《日里昔梨冷豪华坟墓课税条例不公平,望华族各界人士拒绝》,《棉兰早报》2007年2月13日。
    [26]《棉兰早报》2007年2月16日。
    [27]《棉兰早报》2007年2月17日。
    [28]《棉华社组成“联合委员”,协助民事局完成国籍登记工作》,《棉兰早报》2007年9月20日。
    [29]《华族理念,入乡随俗,千岛族情,共谋幸福——苏北印华百家姓协会》,《棉兰早报》 2007年9月25日。
    [30]椰成:《异国的精神家园——苏北华社》,《棉兰早报》2007年10月5日。
    [31]何成:《“服务社会,爱国爱群”的福州精神——棉兰福州三的慈善基金会》,《棉兰早报》2007年10月5日。
    [32]《棉兰早报》2007年10月6日。
    [33]唐仔:《应正确看待印尼华社的崛起和成长》,《棉兰早报》2007年11月1日。
    [34]《棉兰早报》2008年1月9日。
    [35]《棉兰早报》2008年2月19日。
    [36]《印华总会与波罗岭区民众感谢市府听取民意修复通道》,《棉兰早报》2008年2月28日。
    [37]《亚齐冷沙印华百家姓协会举行补习班开班典礼》,《棉兰早报》2008年3月27日。
    [38]《百家姓协会:未来苏北省长应具招揽投资能力》,《讯报》2008年3月8日。
    [39]《火水山思思旅棉同乡暨师生逾800人春节联欢》,《讯报》2008年3月11日。
    [40]《第四届世界惠州同乡恳亲会在合艾举行,棉兰接办07年下届世界恳亲大会》,《国际日报》(印尼)2004年10月5日。
    [41]]《印尼华人要塑造怎样的后代?》,《国际日报》(印尼)2006年5月19日。
    [42]《国际日报》(印尼)2006年6月1日。
    [43]《苏北与棉兰百家姓协会举行国庆升旗爱国主义教育行动》,《国际日报》(印尼)2006年6月19日。
    [44]《国际日报》(印尼)2006年8月14日。
    [45]《国际日报》(印尼)2006年8月19日。
    [46]意如香:《华族的事华族办》,《国际日报》(印尼)2006年10月10日。
    [47]《国际日报》(印尼)2007年2月27日。
    [48]《苏北实林泮旅雅同乡会欢庆两周年,团结乡亲开展福利活动》,《国际日报》(印尼)2007年7月16日。
    [49]沈明信:《印尼华人生机重现之三——政治前景亟待突破》,《星洲日报》(马)2000年3月15日。
    [50]沈明信:《文教社团一印尼华人寻根处》,《星洲日报》(马)2000年3月18日。
    [51]沈明信:《印尼华族华语的迷思印尼人眼中的“负面”华人》,《星洲日报》(马)2000年3月18日。
    [52]李卓辉:《积极参政反排华印尼华人推动希望工程》,《星洲日报》(马)2001年3月17日。
    [53]《星洲日报》(马)2007年3月13日。
    [54]《印度尼西亚日报》1986年3月17日。
    [55]《联合早报》(新加坡)1999年5月15日。
    [56]《联合早报》(新加坡)1999年10月25日。
    [57](印尼)陈贤伟,赖松溪译:《全球化与印华社团的态度》,《印华双周刊》(棉兰)2008年3月15日。
    [58]张少凌:《荷属概观及华侨实况(下)》,《侨务月报》南京,1936年第9号。
    [59]刘为义:《半世沧桑印华路:印尼华人思考异国他乡生存之道》,中国侨网www.chinaqw.com.cn, 2008年2月5日。
    [60]《“海洋亚洲”构成中国移民走向世界的关键性桥梁》,中国侨网www.chinaqw.com.cn,2008年8月4日。
    [61]《海外华人迎来横向互动新时代》,福建侨联网www.fjql.org, 2002年5月13日。
    [1]2008年2月13日对据陈保安随机采访资料整理。
    [2]2008年2月14日于棉兰随机采访陈保安记录整理。
    [3]2008年2月17日拜访棉兰茶艺社与马来西亚槟城紫云阁阁长、拿督斯里周荣吉随机访谈记录。
    [4]2008年2月20日在原棉兰茶艺会主席李远方先生公司办公室采访记录整理。
    [5]2008年2月24日于黄印华家里的访谈记录整理。
    [6]2008年2月23日于棉兰《讯报》报社采访叶选雄编辑的记录整理。
    [7]2008年2月23日于棉兰《讯报》报社采访林荣胜社长记录整理。
    [8]2008年2月25日于陈明宗办公室采访记录整理。
    [9]2008年2月26日拜访棉兰江夏公所由副主席黄宗南提供资料。
    [10]2008年2月27日笔者拜访棉兰颖川宗亲会会所时由陈其仁提供资料。
    [11]2008年2月28日笔者采访棉兰张洪钧及苏北客属联谊会会所时,由张氏所提供资料。
    [12]2008年3月4日拜访棉兰鹅城慈善基金会会所时与廖章然访谈记录整理。
    [13]2008年3月5日晚于林来融所属餐厅采访记录整理。
    [14]2008年3月7日于《印广日报》报社采访吴奕光总编辑的记录整理。
    [15]2008年3月9日对苏北卓氏宗亲会理事主席卓铭成采访记录整理资料。
    [16]2008年3月17日于棉兰鹅城慈善基金会采访董事成员卢萌德记录整理。
    [17]2008年3月18日笔者于黄印华公司办公室对其采访记录整理。
    [18]2008年3月19日笔者于庄钦华公司办公室采访中由其所提供的资料。
    [19]2008年3月21日笔者拜访棉华校友会会所时由其秘书提供资料。
    [20]2008年3月21日笔者拜访棉兰龙岩公会时由邓中联秘书提供资料。
    [21]2008年3月21日拜访棉兰夕阳红剧艺社练习场所所收集的资料。
    [22]2008年3月26日笔者与苏北潮州公会人员座谈时由吴福胜提供资料。
    [23]2008年3月27日对棉兰陈瑞忠的随机采访资料。
    [24]2008年3月29日拜访苏北苏氏宗亲会会所时的访谈记录整理。
    [25]2008年4月1日笔者拜访苏北王氏宗亲会会所时由王亚辉、王金亮提供资料。
    [26]2008年4月3日于苏钢集团办公室采访苏用发记录整理。
    [27]2008年4月4日于黄印华公司办公室采访时所提供的资料。
    [28]谢则直:《当代事业大家张公鸿南传略》,《张耀轩博士拓殖南洋三十年纪念册》,未刊稿。
    [29]《旧档案行政报告稿》,《侨务廿五年》1957年4月。
    [30]《慈善福利部2003年到2006年会务报告》由棉兰鹅城慈善基金会秘书林文裕提供,未刊稿。
    [31]《鹅城慈善基金会奖助学金发放情况》由棉兰鹅城慈善基金会秘书林文裕提供,未刊稿。
    [32]《陈明宗写给宗亲会的私人信件》由陈衍德教授提供资料,未刊稿。
    [33]《江夏公所章程》由棉兰鹅城慈善基金会秘书林文裕提供,未刊稿。
    [34]《苏北华联》相关资料由苏北华联秘书长陈民生提供资料,未刊稿。
    [35](印尼)戈樱:《芒果树下》,未刊稿。
    [36]《旅苏瀛洲同乡会章程》由印尼苏北民礼市作家晓星提供资料,未刊稿。
    [1]《第六届世界惠州同乡恳亲大会纪念特刊》。
    [2]《走过光辉二十年——鹅城慈善基金会》。
    [3]《第六届世界惠州同乡恳亲大会纪念特刊》。
    [4]《江夏百年公所纪念特刊》。
    [5]棉华香港校友会编辑委员会:《情怀集》,香港:棉花香港校友会出版,2006年。
    [6]《第九届世界六桂堂恳亲大会纪念特刊》。
    [7]《印尼苏北西河九龙堂林氏宗亲会世纪纪念特刊》。
    [8]《棉兰茶艺社纪念特刊》。
    [9]《第十三届亚洲象棋个人锦标赛纪念特刊》。
    [10]《第九届世界六桂堂恳亲大会纪念特刊》。
    [1]Anthony Reid, Early Chinese Migration into North Sumatra[M], in Jerome Chen, et al.eds.Studies in the Social History of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Essays in Memory of Victor Purcell,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0.
    [2]Bourdieu,Pierre, The Forms of Capital.in John G Richardson(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C],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85.
    [3]Bryna Goodman, Native Place, City and Nation: Regional Networks and Identites in Shanghai, 1853-1937[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4]Edgar Wickberg, Notes on Some Contemporary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Manila Chinese Society[M], China, Across the Seas/The Chinese as Filipino, Philippine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 Manila, 1992.
    [5]G William Skinner, Chinese Society in Thailand: An Analytical History[M], 1957 by Cornell University.
    [6]G William Skinner, Leadership and Power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of Thailand]M], Published for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b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58.
    [7]John Clammer, Disapora and Identity: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in Southeast Asia[M], Published by Pelanduk(M) Sdn Bhd ,2002,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8]Leo Suryadinata, The Culture of the Chinese Minority in Indonesia[M], 2004 Marshall Cavendish International(Singapore) Private Limited.
    [9]Leo Suryadinata, Chinese Politics in Post-Suharto's Indonesia: Beyond the Ethnic Approach?[M], Asian Survey, 41:3, 2001 by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0]Leo Suryadinata, Chinese and Nation-Building In Southeast Asia[C], Published 2004 By Marshall Cavendish International(Singapore) Private Limited.
    [11]Leo Suryadinata, The Culture of the Chinese Minority in Indonesia[M], 2004 Marshall Cavendish International(Singapore) Private Limited.
    [12]Milton M.Gordon, Assimilation in America[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13]Mona Lohanda, Growing Pains: the Chinese and the Dutch in Colonial Java, 1890-1942, Yayasan Cipta Loka Caraka, Jakarta, 2002.
    [14]Tengku Luckman Sinar, SH, The History of Medan in the Olden Time[M], Printed by Percetakan PERWIRA Medan. Eighth Edition: 2005.
    [15]Thee Kian Wee, Plantation Agriculture and Export Growth: an Economic History of East Sumatra, 1863-1942[M],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1969.
    [16]Twang Peck Yang, The Chinese Business Elite in Indonesia and the Transition to Independence 1940-1950[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7]Yen Ching-hwang, Ethnic Chinese Culture in Southeast Asia: Continuity and Change[M], Edited by Yu Chunghsun, Ethnic Chinese: Their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Published by: The Japan Times, Ltd. ,2000.
    [18] David Bourchier and Vedi R. Hadiz, Indoesian Politics and Society: A Reader[Z], First published 2003, by RoutledgeCuzon, 11New Fetter Lane, London EC4P 4EE.
    [19]Book Reviews[J],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36(2),June 2005,Printed in United Kingdom;
    [20]Christopher A. Airriess. Global Economy and Port Morphology in Belawan[J], Indonesia. Geographical Review,Vol.8l,No.2 (Apr., 1991)
    [21]Christopher Airriess, Port-Center Transport Development in Colonial North Sumatra [J],Indonesia,Vol.59,(Apr.,I995)
    [22]Maurice Freedman, Immigrants and Association: Chinese in Nineteenth Singapore[J], Comparative Study in Society and History, 3(1), 1960.
    [23]Diane de Terra, The Effects of Language Planing on a Penang Hokkien Kampong: People Separatd by a Blade of Grass Cloud Not Understand Each Other[C], Edited by L. A. Peter Gosling & Linda Y. C. Lim,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Vol.2, Inentity, Cultural & Politics, Printed by Koon Wah Printing Pte. Ltd.,Singapore, 1983.
    [24]Edward M. Bruner, Urbanization and Ethnic in North Sumatra[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63,1961.
    [25]Gordon C.K.Cheung, Chinese Diaspora as a Virtual Nation: Interactive Roles Between Economic and Socail Capital[J], Political Studies: 2004, Vol .52,.
    [26]J.Bruce Jacobs, A Preliminary Model of Particularistic Ties in Chinese Political Alliance: Kang-ching and Kuan-his in a Rural Taiwanese Township[J], China Quarterly(June) 1979.
    [27]Jeremy Hein, Ethnic Organizations and the Welfare State: The Impact of Social Welfare Programs on the Formation of Indochinese Refugee Associationsp[J], Sociological Forum,Vol.12.No.2, 1997.
    [28]Kuah Kun Eng, As Local and Global Cultural Brokers: A Fujianese Territorial-based Association (Fujian Tongxiang Hui) in Hong Kong[C], Edited By: Teresitia Ang See, "Inetercultural Relations,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Identity: The Ethnic Chinese", Kaisa Para Sa Kaunlaran, Inc. Manila, 2000.
    [29]L. A. Peter Gosling, Changing Chinese Identities in Southeast Asia: An Introductory Review[C], Edited by L. A. Peter Gosling & Linda Y. C. Lim,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Vol.2, Inentity, Cultural & Politics, Printed by Koon Wah Printing Pte. Ltd.,Singapore, 1983.
    [30]Lawrence W. Crissman, The Segmentary Structure of Urban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J], Man, New Series,Vol.21,No.2, (June .,1967).
    [31]Leonard Blusse, The Role of Indonesian Chinese in Shaping Modern Indonesian Life[C], Cornell University, July, 1990.
    [32]Maurice Freedman, The Emergence and Social Function of Chinese Religious Associations in Singapore[J],Comparative Study in Society and History, 3(1), 1960.
    [33]Moli Soiw, The Problems of Ethnic Cohesion among the Chinese in Peninsular Malaysia: Intraethnic Divisions and Interethnic Accommodation[C], Edited by L. A. Peter Gosling & Linda Y. C. Lim,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Vol.2, Inentity, Cultural & Politics, Printed by Koon Wah Printing Pte. Ltd.,Singapore, 1983.
    [34]Raymond. Berton, Institutinal completeness of ethnic communities and the personal relations of immigration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0,1964.
    [35]Robert T. Anderson, Voluntary Associations in History[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73,1971.
    [32]Tim Lindsey, Reconstituting the Ethnic Chinese in Post-Soeharto Indonesia: Law, 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Reform, Edited By Tim Lindsey&Helen Pausacker,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Singapore,2005.
    [36]R.William Liddle,Indonesia's Democratic Past and Future[J], Comparative Politics, July 1992.
    [37]W.E.Willmott, Congregations and Associations: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Phnom-Penh, Cambodia[J],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11 (3):1969.
    [38]Sarah Turner and Pamela Allent, Chinese Indonesians in a Rapidly Changing Nations: Pressures of Ethnicity and Identity[J], Asia Pacific Viewpoint, Vol.48, No.1, April 2007.
    [39]Sharon A. Carstens, Pulai Hakka Chinese Malaysian: A Labyrinth of Cultrual Idengtities[C], Edited by L. A. Peter Gosling & Linda Y. C. Lim,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Vol.2, Inentity, Cultural & Politics, Printed by Koon Wah Printing Pte. Ltd.,Singapore, 1983.
    [40]Stephanie Po-yin Chu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an Overseas Chinese Family-Three Generations of the Eu Tong Sen Family, 1882-1941 [J], Modern Asian Studies39,3(200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1]Tan Chee Beng, Comments, Leo Suryadinata, Ethnic Chinese as Southeast Asians, Singapore[J],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1997.
    [42]Wing Chung NG, Urban Chinese Social Organization: Some Unexplored Aspects in Huiguan Development in Singapore, 1900-1941[J], Modern Asian Studies, 26,3(1992), Printed in Britain.
    [43]Yow Cheun Hoe, Weakening Ties with the Ancestral Homeland in China: The Case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Singapore and Malaysian Chinese[J],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39, No.3,200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