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转型期失业问题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仅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转型国家都存在比较严重的失业现象。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调整,大规模、突发性的失业问题逐渐出现。值得强调的是,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供给最为丰富的国家,能否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对于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不完善,并且就业压力巨大的中国而言,“高增长高失业”这种问题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的负作用更大,甚至可能是致命的。失业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等经济问题,而且会带来失业增加,人们收入增长迟缓,生活困难等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群众的不满,造成社会的不安定与动荡。因此,现阶段中国最突出的经济发展矛盾是就业问题,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社会矛盾。解决这一问题也是世界最大的发展难题,这成为本文研究主题和内容的最直接动因。
     本文以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典型特征为出发点,思维逻辑展开如下:在对失业问题进行范式归纳与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现实失业登记与统计相关数据的观察与分析,采用新的方法细致地测算了我国城镇失业率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此指出我国失业问题潜在的严重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指出我国的失业与就业问题出现了与其他国家不一样的异化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传统“奥肯定律”在中国运行轨迹的非线性性质。首先,本文在对中国经济增长情况和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进行了总体的描述,从直观的数据观察来看,中国经济对传统的“奥肯定律”模式出现了偏离状况。然后,本文在对传统奥肯定律方程进行非对称性设定的基础上,采用门限估计法和HODRICK-PRESCOTT滤波分析法,通过加入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动的滞后项,构建了一种经典奥肯方程的扩展形式,即奥肯定律修正模型。本文利用1978-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数据回归得出,无论从拟合优度还是从对原始数据所含信息的利用程度上来看,非线性模型均远远优于线性模型。可以认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间存在着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即在我国当前的转型经济下,“奥肯定律”表现出更为复杂的非线性化特点。而这种非线性的表现形式与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典型特征有关。
     第二,就业弹性系数的非规律性和强波动性。在中国三大产业的产出弹性中,第二产业产出就业弹性和第三产业产出就业弹性在很大程度上符合高增长、高就业和低增长、低就业的规律。但随着我国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资本投资带来的就业却是越来越少了,也即资本就业弹性是递减的。我国近年来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对外贸易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越来越弱,对外贸易就业弹性也是递减的。本文指出对此问题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不能进行“一刀切”式的衡量:一方面,在排除统计口径差异等干扰因素之后,中国近30年来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是存在较大程度的就业增长的,在经济不断趋向成熟的过程中,就业弹性在任何国家中都会出现逐渐减小的趋势。直接断言我国有关“高增长低就业”是失之偏颇的。应该承认,中国经济增长对就业岗位是具有显著拉动作用的。然而,另一方面,中国经济高增长过程中就业弹性在一些经济发展阶段中会显得偏低,且波动性较强。本文的相关数据分析支持了以上分析。
     在此基础上,本文依托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制度背景,尝试探究现象背后的经济学逻辑原因。在对原因进行探寻时,本文集中从经济体制改革、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相对过剩和知识性失业等方面的因素入手,尝试部分地解释我国经济增长和失业问题出现异化的原因。当然,本文所分析的几种因素可能只是部分地揭示了我国失业问题的异化特征。值得指出的还有,本文所指出的若干层面的转型特征与失业的关联分析中,各因素并不是单独地发生作用,而是作为我国复杂转型系统中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因素而对失业产生特定的影响。综合而言,我国在经济转型期出现了城镇就业增长下降、失业问题恶化的异常现象,这与我国的经济转型期的各种典型特征是分不开的。在政策建议上,我国应该从构建失业统计制度开始,建立统一有效的劳动市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非正规就业,合理开发人力资本以及建立失业风险预警机制等。当然,解决失业问题是一个涉及经济系统各个层面的复杂工程,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及各个阶层不懈的努力发展和进步。
Unemployment Phenomenon is a worldwide problem. That's true for not only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but fo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or countries, especially for the transitional countries.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 policy, the economic structure has undergone unprecedented restructuring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At the same time, large-scale unexpected unemployment problem begins to appear, which we called "flood of laid-off". It is worth to emphasize that our country has the most abundant supply of labor in the world, and it will be related to th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for a long time, as well as economic growth sustainability to put the wealth of labor resources into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possession of largest labor resources in the world, the imperfec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Chinese enormous employment pressure, the dilemma of high growth with high unemployment rate will the generate some negative effects to ou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stability. For those manpower, to be unemployed is not only a huge waste of labor resources, but also affect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increasing of people's incomes. To some extent, unemployment will give rise to the dissatisfaction and turbulence of the masses of people, which is harmful to the social harmony. Therefore, employment problem is not only a comparatively prominent economic contradiction, but also an unstable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tradiction at this stage of China.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is a challenge for each country in the world. This is also the direct driving force for me to choose this research subject.
     In this dissertation, I grasp some important and basic tran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closely to spread out the analysis. The logical sequence is as follows. Through the induc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different paradigms about unemployment research, and the considerate observation of Chinese basic data, I calculate the real unemployment rate in urban areas and the numb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s. After that I point out the potential seriousness of the unemployment problem, and then emphasize that the unemployment problem in our country is dissimilated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my opinion, the dissimilation can be illustrated by the two characteristics as follows:
     Firstly, the curve of Okun's Law performs as an orbit of non-linear nature. First of all, I make a meticulous analysi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ate and its registered urban unemployment rate in this dissertation. From the overall description of the data, I get a basic conclusion that the increasing rate of GDP is not negative with urban registered unemployment rate, which means that "Okun's Law" has deviated from its traditional track in China. Then, on the basis of the non-symmetry hypothesis, and using the threshold estimation method and the HP filter analysis, I add the lagged items into the Okun's equation to construct an extension of the classical equation of Okun's Law. To be honest, this is a new method to inspect the real performance of Okun curve. One the use of China's increasing rate of registered urban unemployment and GDP from 1978 to 2007, the regress result reveals that the non-linear model is much better than the linear model. It is reasonable to believe that a kind of non-linear relationship is the related essence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unemployment rate in China. That is to say, the Okun's Law is undergoing some stupendous distortion in our country's current economic transition.
     Secondly, the employment elasticity is irregularly and strongly fluctuant. In the three sections of our country, the employment elasticity of the secondly industry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y reflects the rule of high growth high employment and low growth low employment. However, with the capital deepening and technical progress, the capital investment brings less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han before, and it also means that the employment elasticity of the capital is declining gradually. In recent years, China's foreign direct trade has been growing fast, but its ability to provide job positions is getting weaker and weaker, and its elasticity is declining either. However,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a dialectical attitude to this problem, and I reject the stereotyped thinking pattern of one-size-fits-all. On the one hand, our country has an admirable economic growth rate accompanying with comparatively large increasing of employment rate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Each country has to confess that the employment elasticity will be getting less and les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its economy making progress and growing mature. So the dogmatic conclusion of "high growth with low employment" is too biased. We should acknowledge that China's economy growt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viding job positions.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process of our economy growing, I also have to concede the employment elasticity appears strong fluctuant in some economic period.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dissimilated mechanism of employment problem of China, this dissertation keeps a foothold of the transforming characters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unlike other countries. During the economic system reforming and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the particular factors such as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growth mode, the adjusting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he relative surplus of economy and knowledge unemployment, can explain the dissimilation between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unemployment rate to a large extent. It is necessary to note that there is much interrelation tendency among those transforming factors, which means that they are not brought into play respectively, but as a compatible entirety.
     With the two dissimilated characteristics of employment problem in China, our country should take some measures to solve and relieve. Some feasible policies are as follows: transforming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promoting the unofficial employment,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 rationally thoug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rming the unemployment warning mechanism and so on. Of course, solving the unemployment problem effectively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and it needs a long time to make progress in the growth of economy constantly.
引文
[1][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国民经济学》中译本第十六版,第三篇第168页,萧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同时,包括充分就业在内的四个国民经济政策目标也是我国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宏观调控四大目标。
    [2]梁优彩:《经济高增长缘何未能缓解就业压力》,载于《经济参考报》,2005年8月27日。
    [3]Okun,A.,1962,"Potential GNP:Its Measurement and Significance,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Proceedings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Section,98-103.
    [4]摘自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6年2月6日。
    [1]费平:《非正规就业问题研究》,载于《中国劳动》,2007年第8期。
    [2]张本波:《解读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载于《国民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
    [3]毛军:《当前我国就业弹性研究评析》,载于《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2月。
    [4]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载于《财经研究》,2003年第4期。
    [1]刘伟:《我国国民经济失衡的新特征》,载于《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1]刘铁明:《建立公共财政支持的失业治理长效机制》,载于《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1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卷第691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卷第13章。
    [3]孟捷:《技术创新与超额利润的来源——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各种解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4]李志江:《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就业的影响》,载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5期。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卷第707页。
    [6]胡若南、陈叶盛:《工资理论比较研究》,载于《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7]资本不断地把劳动人口的一部分重新变为后备军。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6卷上册,第380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6卷下册,第10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6卷下册,第108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卷,第692页。
    [4]杨丽艳:《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及其当代发展》,载于《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卷第692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卷第96-97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卷第332-33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卷第705页。
    [3]李少荣:《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及其指导意义》,载于《理论探讨》,2006年第1期。
    [4]袁志刚、陆铭:《前苏联、东欧国家转轨中的失业问题》,载于《世界经济》,1997年第4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卷第832页。
    [2]赵定东、朱励群:《1990—2000年前苏联与东欧国家失业状况与治理》,载于《东北亚论坛》,2006年第3期。
    [3]李文溥:《斯大林《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载于《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4]白平浩、沈丹:《世纪之交以来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的新进展》,载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年第4期。
    [5]程恩富、朱奎:《欧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总貌》,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6]杨宜勇:《中国转轨时期的就业问题》,第105-120页,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2002年。
    [1]田雪原:《站在人民大众立场 播撒学者正义良知》,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6期。
    [2]汤兆云:《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口政策研究》,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沈建明:《关于经济学根本范式的讨论——与经济学技术关系论者商榷》,载于《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11期。
    [2]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观点,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劳动者流动包括年老退休、年轻人进入劳动市场的新老交替;人们出于种种原因放弃原来的工作而寻找新工作;劳动者被解雇后寻求新工作;劳动者转移到新地区寻找新工作等等,这些变动都需要花费一定时间,也就表现为时间上的失业。任何有工作能力而愿意工作的人,不会因某种摩擦性的原因而遭受较长时间的失业。
    [3]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观点,自愿失业是指有工作能力的人而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或不愿降低已得的工资而产生的失业。由于他们所要求的实际工资高于现行平均工资水平,不可能为厂商雇用,这些人只要愿意减少货币工资要求就能被雇用。
    [4]庇古:《论失业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12页。
    [1]“看不见的于”是一个隐喻,亚当·斯密(Adam Smith)用来描述这样一种原理:由于个人行为的非故意的结果,一种能产生均衡结构的社会秩序出现了。
    [2]市场出清(marketclearing)是说一个市场供给和需求保持平衡。均衡是从总体上来说的,是说所有市场都要出清。
    [3]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Stagflation),在经济学,特别是国民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与高通货膨胀(Inflation),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1]罗贵发:《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研究的评述》,载于《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第5期。
    [2]迈克尔·K·埃文斯:《凯恩斯主义经济计量模型的破产》,载于《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5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71页。
    [1]凯恩斯著,宋韵声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208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2]陈祥、靳卫萍:《有效需求:马克思、凯恩斯与卡莱茨基经济学》,载于《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1]即工人愿意接受现行货币工资水平但仍然不能就业而引起的失业。
    [2]人们宁愿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股票和债券等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欲望。
    [3]充分就业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如果“非自愿失业”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磨擦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一股认为充分就业不是百分之百就业,充分就业并不排除象磨擦失业这样的失业情况存在。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此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4]辛宝海:《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在中国的局限性》,载于《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第5期。
    [1]王健、吴振球、尹德洪:《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新进展》,载于《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3期。
    [2]刘家贵:《构建国民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论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对凯恩斯经济学的完善和发展》,载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李用俊:《隐含合同理论及其对失业的影响》,载于《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袁东明:《西方失业回滞理论述评》,载于《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4期。
    [3]张德远:《关于现代西方效率工资理论的评述》,载于《财经研究》,2002年第5期。
    [1]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载于《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10期。
    [1]赵晓:《多因素作用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载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8期。
    [2]陈清泰:《企业面临的形势与改革》,载于《管理世界》,2004年第8期。
    [3]莫荣:《中国就业55年的改革和发展》,载于《中国劳动》,2004年第11期。
    [4]李佐军:《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载于《中国财政》,2004年第9期。
    [5]高辉清:《谨防产能过剩诱发第三次失业高峰》,载于《现代商业银行》,2006年第5期。
    [6]萧灼基:《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缩小社会收入差距》,载于《经济纵横》,2006年第1期。
    [7]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载于《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8]胡鞍钢:《中国正面临一场就业战争》,载于《新西部》,2002年第8期。
    [1]曾湘泉、于泳:《中国自然失业率的测量与解析》,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转引自韩忠成:《试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载于《软科学》,2001年第5期。
    [3]李培林:《中国就业面临的挑战和选择》,载于《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5期。
    [4]杨成钢:《失业属性转变论——由人口转变轨迹做出的衡量》,载于《经济学家》,2007年第3期。
    [1]李培林:《中国就业面临的挑战和选择》,载于《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5期。
    [2]张卓元:《“十一五”时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载于《国民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3]贾利军、林光彬:《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结构性失业困境与对策分析》,载于《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6期。
    [4]项光勤:《解决结构性失业是当前我国劳动就业中的关键问题》,载于《江海学刊》,2007年第6期。
    [5]王诚:《中国就业发展新论——核心就业与非核心就业理论分析》,载于《经济研究》,2002年第12期。
    [1]王诚:《劳动力供求“拐点”与中国二元经济转型》,载于《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6期。
    [2]李培林:《中国就业面临的挑战和选择》,载于《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5期。
    [3]杨宜勇:《中国转轨时期的就业问题》,第174-175页,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
    [4]杨宜勇:《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政策着力点》,载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4期。
    [1]转引自宋小川:《无就业增长与非均衡劳工市场动态学》,载于《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2]蔡昉:《实现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的政策建议》,载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1期。
    [3]袁晓辉、张丽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提升就业促进能力》,载于《中国劳动》,2006年第12期。
    [1]张车伟、蔡昉:《就业弹性的演化趋势研究》,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5期。
    [2]张本波:《解读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载于《国民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
    [3]冯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第118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4]赵建国:《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实证分析》,载于《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5期。
    [5]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载于《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10期。
    [6]张车伟、蔡昉:《就业弹性的演化趋势研究》,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5期。
    [7]赵建国:《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实证分析》,载于《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5期。
    [1]我江雪:《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就业弹性的比较——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载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2]王春雷:《促进扩大就业税收政策的路径选择——基于就业弹性方面的考察》,载于《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1期。
    [1]失业率是参考期内(一般是特定的一天或一周)特定分组的失业人数和同一时间该组就业、失业人数之和相比得出的。
    [2]依照10岁及以上人口标准计算的城镇失业率。
    [3]依照10岁及以上人口失业人口计算。
    [4]依照10岁及以上人口标准计算的城镇失业率。
    [5]依照10岁及以上人口失业人口计算。
    [6]依照14岁及以上人口标准计算的城镇失业率。
    [7]依照10岁及以上人口失业人口计算。
    [8]城镇失业率。
    [9]同上。
    [10]同上。
    11 葛正鹏:《西方经济史论》,第6章,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 王艾青:《中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原因探析》,载于《理论导刊》,2007年第2期。
    [1]王列军、丁宁宁:《有关就业问题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载于《中国劳动》,2004年第3期。
    [1]依照15岁至74岁中失业人口计算。
    [2]同上。
    [3]同上。
    [4]同上。
    [5]依照15岁至72岁中失业人口计算。
    [6]国家统计局编《国际统计年鉴2008》。
    [7]刘军华:《是回避改革,还是遵循客观规律?——关于中国与匈牙利渐进式经济转型的比较》,载于《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第3期。
    [1]丁煜:《我国失业统计制度对失业的定义》,载于《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19期。
    [2]熊祖辕、喻东:《中国失业问题的简便测量》,载于《统计研究》,2004年第7期。
    [1]王检贵、丁守海:《中国究竟还有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2]唐敏、吴本银:《农民收入增长模型:一个宏观计量分析》,载于《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8期。
    [1]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数据计算。
    [2]《人民日报》2002年4月18号。
    [1]张车伟:劳动力缺还是不缺,人民政协网。
    [2]来自国家统计局资料。
    [3]胡鞍钢:《中国就业形势分析》,参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4]指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
    [1]陈芳:《资源枯竭型独立工矿区产业转型与再就业问题》,载于《国民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2]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数据计算。
    [3]中国农业信息网:如何解决失地农民问题——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
    [4]王定祥、李伶俐:《城镇化、农地非农化与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研究——一个整体性视角与政策线性组合》,载于《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10期。
    [1]靳卫东、高波:《“知识失业”条件下的教育投资分析》,载于《人口与经济》,2007年第2期。
    [2]曾金胜:《直击“知识失业”》,载于《人民论坛》,2007-08-01,第15期。
    [1]美国和日本排名前两位。
    [2]单豪杰、沈坤荣:《制度与增长:理论解释及中国的经验》,载于《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
    [1]杨旭:《对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测算——基于二元结构奥肯定律的实证分析》,载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10期。
    [2]邹薇、胡翾:《中国经济对奥肯定律的偏离与失业问题研究》,载于《世界经济》,2003年第6期。
    [3]赵宇、周志华:《对改革反思的反思——与胡鞍钢先生商榷》,载于《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第5期。
    [1]于晨曦:《中国经济过热吗?》,载于《财政研究》,2007年第12期。
    [2]周建:《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对策研究》,载于《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4期。
    [3]黎德福:《二元经济条件下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法则》,载于《世界经济》,2005年第8期。
    [4]杨旭、李隽、王哲昊:《对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测算——基于二元结构奥肯定律的实证分析》,载于《数量经济 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10期。
    [1]Lee,J.,2000,"The Robustness of Okun's Law:Evidence from OECD Countries",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22.331-56.
    [2]Mayes,D.M.,and M.Viren,2000,"Monetary Policy Problems for Currency Unions:Asymmetry and the Problem of Aggregation in the Euro Area",paper presen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Study Group Conference,University of Sussex,September.
    [3]Viren,M.,2001,"The Okun Curve is Non-Linear" Economics Letters 70,253-57.
    [4]Moosa,I.A.,1997,"A Cross-Country Comparison of Okun's Coefficient",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4,pp.335-56.
    [5]林秀梅、王磊:《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的非线性关系研究》,载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6]Reinhold Kosfeld and Christian Dreger,2006,"Thresholds for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A spatial analysis of German regional labour markets,1992-2000,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Volume 85 Issue 4,pp.523-542.
    [1]Kowal,Pawel,2005,"MATLAB implementation of commonly used filters",http://ideas.repec.org/c/wpa/wuwppr/0507001.html.
    [2]李晓芳、高铁梅:《应用HODRICK-PRESCOTT滤波方法构造我国增长循环的合成指数》,载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
    [3]Hodrick,R.and Prescott,E.,1997,"Post-war U.S.business cycle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29(1),pp.1-16.
    [1]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载于《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2]Hodrick,R.E.C.Prescott,1997,"Post-War U.S.Business Cycle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Working Paper.printed in 1997,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29,pp.1-16.
    [3]Ravn,Morten O.and Harald Uhlig,2002," On adjusting the Hodrick-Prescott filter for the frequency of observation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84(2),pp.371-376.
    [1]引自王蕾、吴双:《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及就业弹性研究观点综述》,载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年第5期。
    [2]刘遵义:《十年回眸:东亚金融危机》,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第8期。
    [1]姚先国、盛乐:《转折关头的中国经济》,载于《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8期。
    [1]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载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1]史蒂芬·罗奇:《中国面临的全球挑战》,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第1期。
    [1]方创琳、刘海燕:《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剥夺行为与调控路径》,载于《地理学报》,2007年第8期。
    [1]赵准:《后马克思主义国民经济学概览》,载于《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12期。
    [1]安立仁:《资本驱动的中国经济增长:1952~2002》,载于《人文杂志》,2003年第6期。
    [2]张烨卿:《资本形成、内生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基于资本产出比视角的实证研究》,载于《经济科学》,2006年第6期。
    [3]姚战琪、夏杰长:《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载于《世界经济》2005年第1期。
    [4]张军:《改革以来中国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一些发现及其解释》,载于《世界经济文汇》,2002年第1期。
    [1]胡公民:《加快重点边境口岸城镇发展 构筑西部沿边向西开放格局》,载于《国民经济管理》,2008年第1期。
    [1]郑功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我国高增长低就业的困局》,载于《求是》,2007年第10期。
    [2]姚雪萍:《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的特点、成因以及反贫困的对策探析》,载于《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12期。
    [1]闫大卫:《政府控制——影响转型社会经济绩效的重要因素》,载于《经济管理》,2007年第12期。
    [2]许秋起、雎国余:《解读经济市场化的三个维度——兼论中国市场秩序完善的内在机理与基本思路》,载于《学术月刊》,2007年第9期。
    [3]如前文所述,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特定国家、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即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的多余。
    [1]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第135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刘成斌:《改革开放30年与青年就业观念的变迁》,载于《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期。
    [2]周其仁:《体制转型、结构变换和城市就业》,载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3期。
    [3]失业人员与下岗职工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已经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档案已转入户口所在街道、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而后者虽然无业,但未和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档案关系仍在原企业。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2005年6号文件《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2005年底要基本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通知具体指出,2005年底,原则上停止执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企业按规定关闭再就业服务中心。并轨人员和企业新裁减人员通过劳动力场实现再就业,没有实现再就业的,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因此,从2006年起,下岗人员已经很少,统计数据以失业人员为主。
    [1]李建民:《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载于《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2期。
    [2]张展新:《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隔与劳动人口流动》,载于《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2期。
    [1]Thurow L C.,1975,Generating Inequality.Basic Books,New York.
    [2]Doeringer P and Piore M.(1971):Internal Labor Market and Manpower Analysis,Lexington:Heath.
    [3]Piore,M.J.,1970,"The Dual Labor Marke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in R.Barringer and S.H.Beer(eds) the State and the Poor(Cambridfe,mass.:Winthrop)."Frag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Wag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y,63,1973.
    [4]聂盛:《我国经济转型期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从所有制分割到行业分割》,载于《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第11期。
    [5]王枝茂,张璐琴:《我国劳动力市场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载于《国民经济管理》,2008年第3期。
    [1]郭从彬:《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载于《教育与经济》,2004年第3期。
    [2]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第5页,上海三联书店(上海),1993年。
    [3]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从动员性扩张向市场配置的转变》,载于《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
    [1]赖小琼:《相对过剩经济条件下的失业及其治理》,载于《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2]吕炜:《转轨时期的经济增长原理——基于转轨实践、中国的样本和经济史的研究》,载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3期。
    [3]赖小琼:《相对过剩经济条件下的失业及其治理》,载于《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高伯文:《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对世界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双重超越》,载于《东南学术》,2006年第3期。
    [1]郭济:《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化行政改革,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小康努力奋斗》,载于《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期。
    [1]史及伟:《失业统计的问题比较与对策》,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2]曾湘泉:《我国就业与失业的科学测量和实证研究》,载于《经济研究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6期。
    [1]朱兆生:《二元经济模型的修正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载于《农业经济》,2007年第9期。
    [2]葛苏勤:《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最新进展》,载于《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12期。
    [1]李晓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载于《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11期。
    [2]陈潭:《公共政策创新的理论逻辑——以中国人事档案制度为研究对象》,载于《理论探讨》,2007年第5期。
    [1]胡彬:《评析转轨经济国家的十年住房制度改革》,载于《世界经济》,2001年第1期。
    [2]王永钦等:《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基于经济学文献的分析》,载于《世界经济》,2006年第10期。
    [1]徐佳宾:《中国劳动成本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载于《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11月8日。
    [2]主要是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增长。
    [1]贾海彦:《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探索》,载于《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4期。
    [1]李剑阁:《健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的若干政策建议》,载于《改革》,2007年第9期。
    [2]张红梅:《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自身存存的问题及其对策》,载于《中州学刊》,2007年第5期。
    [1]国民待遇又称平等待遇,是指政府给予公民享有的同等的民事权利地位。
    [2]王著、吴栋、胡文国:《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载于《特区经济》,2007年第12期。
    [1]马波:《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载于《旅游学刊》,2007年第12期。
    [2]引自中国经济信息报第一版,2003年10月15日。
    [3]刘帆:《劳动力市场分割: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一个新解》,载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4]单文严:《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载于《管理科学》,2008年第3期。
    [5]夏珍:《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生自愿失业》,载于《消费导刊》,2008年第5期。
    [1]参考纪韶:《支撑和谐社会的失业预警理论模型》,载于《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我国失业预警系统与就业对策研究》,载于《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34期。
    [3]王静敏:《关于失业保障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载于《税务与经济》,2007年第1期。
    [1]冯煜.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胡鞍钢等.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中国就业政策评估(1949-2001)[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3]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4]郭小聪,李业兴著.地方政府与失业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6]厉以宁,周世泰.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7]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国民经济学》中译本第十六版[M],萧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9][美]凯恩斯著,宋韵声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0]秦榛.中国失业引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1][日]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2]武献华.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注增长[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3]杨宜勇.中国转轨时期的就业问题[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2002
    [14][英]德里克·博斯沃思等.劳动市场经济学[M],中文版,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15]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6]袁志刚.上海就业报告:1995-2000[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7]曾湘泉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8]钟朋荣,跨世纪难题:谁为中国人造饭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19]蔡昉.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经济研究,2007,7
    [20]蔡昉,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国民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 2004,9
    [21]蔡昉,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1,12
    [22]陈玉宇,邢春冰.农村工业化以及人力资本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中的角色[J],经济研究,2004,8
    [23]陈清泰.企业面临的形势与改革[J],管理世界,2004,8
    [24]陈祥,靳卫萍.有效需求:马克思、凯恩斯与卡莱茨基经济学[J],南开经济研究,2004,2
    [25]陈昭,陈健.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与模型的动态演变与评论[J],经济评论,2007,3
    [26]程实,陆志明.中国经济对奥肯定律的偏离[J],经济学家,2005,4
    [27]程永宏.技术性失业:虚构还是现实[J],经济学家,2003,5
    [28]范瑞滨.劳动力市场博弈批判[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9]葛苏勤.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最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1,12
    [30]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10
    [31]郭丛彬,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J],教育与经济,2004,3
    [32]郭继强.工资伸缩性视角下的失业分析[J],学术月刊,2006,11
    [33]郭永清,雷鹏飞.我国失业原因新解:分工不足[J],经济学家,2003,4
    [34]贺伟,孙继伟.从城乡劳动力市场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J],时代经贸2008,6
    [35]纪韶.支撑和谐社会的失业预警理论模型[J],当代经济研究,2005,11
    [36]纪韶.“十一五”期间完善我国城镇失业率统计和失业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4,4
    [37]赖德胜.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J],经济科学,1996,6
    [38]赖德胜,田永坡.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J],经济研究,2005,11
    [39]赖小琼.相对过剩经济条件下的失业及其治理[J],厦门大学学报,2002,4
    [40]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我国失业风险预警系统与就业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34
    [41]李斌.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从刚性走向渗透[J],求实,2004,1
    [42]黎贵才,卢荻.技术变革、劳动压榨与失业[J],当代经济研究,2007,12
    [43]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3,4
    [44]李建民.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2,2
    [45]李培林.中国就业面临的挑战和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2000,5
    [46]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
    [47]李永杰,杨本建.中国特色的刘易斯转折点与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48]李志江.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就业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5
    [49]李芝倩.劳动力市场分割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型[J],南开经济研究,2007,1
    [50]林秀梅,王磊.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的非线性关系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6
    [51]刘成斌.改革开放30与青年就业观念的变迁[J],中国青研究,2008,1
    [52]刘俊,胡茂.我国制度变迁中的劳动力市场分析[J],经济制度研究,2008,5
    [53]刘苓玲,韩振国.就业量与劳动力市场制度安排及制度创新的分析[J],经济评论,2007,1
    [54]刘铁明.建立公共财政支持的失业治理长效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6,11
    [55]刘伟.我国国民经济失衡的新特征[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1
    [56]刘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经济研究,2006,1
    [57]罗润东.劳动力失业效应分离模型[J],南开经济研究,2005,3
    [58]毛军.当前我国就业弹性研究评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5,2
    [59]孟捷.技术创新与超额利润的来源[J],中国社会科学,2005,5
    [60]聂盛.我国经济转型期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从所有制分割到行业分割[J],当代经济科学,2004,11
    [61]蒲艳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本深化过程及其就业效益[J],经济问题探索 2008,3
    [62]钱永坤,宋学锋,董靖.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 2003,1
    [63]冉光和,曹跃群.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就业促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
    [64]单文严.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J],管理科学,2008,3
    [65]沈晓钟.完善最低工资制度的思考[J],国民经济研究,2007,10
    [66]盛仕斌.中国失业的性质与失业治理对策[J],当代经济科学,1998,11
    [67]史及伟.失业统计的问题比较与对策[J],浙江社会科学,2006,6
    [68]宋湛.“十一五”期间失业率指标体系研究[J],改革,2005,1
    [69]宋小川.无就业增长与非均衡劳工市场动态学[J],经济研究,2004,7
    [70]谭玉丹.劳动力市场的横向分割与纵向分割之比较[J],特区经济,2008,4
    [71]夏珍.劳动力市场分隔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J],消费导刊,2008,5
    [72]熊祖辕,喻东.中国失业问题的简便测量[J],统计研究,2004,7
    [73]王艾青,杨兆兰.资本深化对就业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3
    [74]王诚.劳动力供求“拐点”与中国二元经济转型[J],中国人口科学,2005,6
    [75]王定祥,李伶俐.城镇化,农地非农化与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10
    [76]王健,吴振球,尹德洪.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5,3
    [77]王检贵,丁守海.中国究竟还有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J]中国社会科学,2005,5
    [78]王永钦等.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基于经济学文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6,10
    [79]王泽填.我国失业统计改革研究[J],财经科学,2006,3
    [80]王枝茂,张璐琴.我国劳动力市场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J],国民经济管理,2008,3
    [81]杨成钢.失业属性转变论——由人口转变轨迹做出的衡量[J],经济学家,2007,3
    [82]杨彦云,陈金水.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J],中国社会科学 2000,5
    [83]杨伟国.我国的失业群集与政策选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3
    [84]姚先国,盛乐.转折关头的中国经济[J],经济学动态,2006,8
    [85]姚战琪,夏杰长.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 2005,1
    [86]易定红,张新.失业问题三种分析范式的比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
    [87]袁志刚.中国的乡—城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失业:一个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6,8
    [88]袁志刚,黄立明.国有企业隐性失业与国有企业绩效[J],管理世界,2002,5
    [89]曾湘泉.我国失业与就业的科学测量和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与经济管理,2006,6
    [90]谌新民.国有企业就业弱势群体形成原因与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1
    [91]张本波.解读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J],国民经济研究,2002,10
    [92]张车伟.失业率定义的国际比较及中国城镇失业率[J],世界经济,2003,5
    [93]张德远.关于现代西方效率工资理论的评述[J],财经研究,2002,5
    [94]张军.改革以来中国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一些发现及其解释[J],世界经济文汇,2002,1
    [95]张晓凤.非正规就业一弱势群体就业的有效途径[J],宁夏党校学报,2003,4
    [96]张展新.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隔与劳动人口流动[J],中国人口科学,2004,2
    [97]郑功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我国高增长低就业的困局[J],求是,2007,10
    [98]中国失业问题与财政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失业问题与财政政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5,6
    [99]周建安.中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00]周天勇.结构转型缓慢、失业严重和分配不公的制度症结[J],管理世界,2006,6
    [101]周业安.中国转型时期的劳动权评价[J],管理世界,2007,10
    [102]曾湘泉,于泳.中国自然失业率的测量与解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6,4
    [1]Akerlof,G.A..Labor Contracts as Partial Gift Exchange[J].Quarted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2,97
    [2]AItig,D.,Fitzgerald T.and Rupert,P.Okun's Law Revisited:Should We Worry about Low Unemployment?[C]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level and Economic Commentary[A],1997,May 15
    [3]Cai,Fang.The Consistency of China's Statistics on Employment:Stylized Facts and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Policies[J].The Chinese Economy,2004,Vol.37,No.5(September-October):74-89
    [4]Doeringer P.and Piore M.Internal Labor Market and Manpower Analysis[M].Lexington,Mass:D,C.Heath,1971
    [5]Guo,Feiand Iredale,R.The Impact of Hukou Status on Migrants' Employment:Findings from the 1997 Beijing Migrant Census[J].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2004,38(2):709~731
    [6] Hedrick and Prescott,E. Post-war U.S. Business Cycl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 Blackwell Publishing, 1997,29(1): 1~16
    [7] John Giles,Albert Park and Fang Cai. Reemployment of Dislocated Workers in Urban China: The Roles of Information and Incentives[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6,34:582~607
    [8] Johnson G. E.,and R. G. Layard.The Natural of Unemployment: Explanation and Policy[A], in O.Ashenfelter,R.Layarded.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C].Amsterdam.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1986:921~999
    [9] John KNIGHT,Shi LI.Unemployment Duration and Earnings of Re-employed Workers in Urban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6,17:103~119.
    [10] Lee,J. The Robustness of Okun's Law: Evidence from OECD Countries [J].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2000, 22:331-356
    
    [11] Leibenstein,H. Economic Backwardness and Economic Growth[M].NewYork.Wiley,1957
    [12] Lewis,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J].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 1954,22:139~191
    [13] Luigi Bonatti.Growth and Employment Differentials under Alternative Wage-setting Institutions and Integrated Capital Markets[J].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05,Volume27,lssue4:724~746
    [14] MINQI LI. Aggregate Demand, Productivity, and "Disguised Unemployment" in the Chinese Industrial Sector[J]. World Development ,2004,Vol.32,No.3:409~425
    [15] Moosa,I.A. A Cross-Country Comparison of Okun's Coefficient[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7,24:335~356
    [16] Nicholas Georgescu-Roegen.Dynamic models and economic growth [J].World Development, Volume3, Issues] 1-12, November-December, 1975:765-783
    [17] Okun,A.M.Potential GNP:Its Measurement and Significance[J].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 Section, 1962:98-104
    [18] Phillips,A.W.The Relation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the Rate of Change of Money Wage Rat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1861-1857,Economica, 1958,vol.25:283~299
    
    [19] Piore,M.J. (1970),The Dual Labor Marke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J], in R.Barringer and S.H.Beer (eds) the State and the Poor (Cambridfe,mass.:Winthrop). "Frag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Wag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3,May,63
    [20] Prachowny,M. Okun'sLaw.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Revised Estimates[J].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 1993,Vol.75
    [21] Ravn,Morten O. and Harald Uhlig. On Adjusting the Hedrick-Prescott Filter for the Frequency of Observation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2,84(2):371~376
    [22] Ray Brooks and Ran Tao. China's Labor Market Performance and Challenges[J]. IMF Working Paper,2003,No.210
    
    [23] Reinhold Kosfeld and Christian Dreger. Thresholds for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A Spatial Analysis of German Regional Labor markets, 1992~2000[A].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C],2006,Volume 85 Issue 4:523~542
    [24] Saint-Paul,G. High Unemployment from a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96
    [25] Salop,Steven.A Model of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9,69(March): 117-125
    [26] Shapiro,C.and J.Stiglitz. 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as a Worker Discipline Device[J].The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 1984,74(3)
    
    [27] Simon Appleton,Lina Song,and Qingjie Xia.Has China crossed the river? The Evolution of Wage Structure in Urban China during Reform and Retrenchment[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5,33:644-663
    
    [28] Solow ,R.M.. Another Possible Source of Wage Stickiness[J].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1979,1(1)
    [29] Staiger D.,J.H.Stock,and M.W.Wstson.How Precise are Estimates of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J]NBER Working Paper, 1996,No.5477
    [30] Thurow L.C. Generating Inequality: Mechanisms of Distribution in the U.S. Economy[M]. New York:Basic Books, 1975
    
    [31] Virén,M. The Okun Curve is Non-Linear[J].Economics Letters,2001,70:253-257
    
    [32] Walterskirchen,Ewal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wth,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in the EU[J],European Economist for an Alternative Economic Policy Workshop,Barcelona,Spain, 1999
    [33] Weiss ,A..Job Queues and Lay-offs in Labor Markets with Flexible Wag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 1980,88
    
    [34] XinMeng.Unemployment,Consumption Smoothing and Precautionary Saving in Urban China[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3,31:465~48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