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近代中国体育中的启蒙与娱乐(1927-1937)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主要从启蒙和娱乐两个层面关注近代中国体育。
     一方面,近代之后,当身体的意义被置于国族存亡命题之后,为摆脱病态身体的焦虑感,国人逐渐摒弃传统社会中文、静取向的养生之道,取而代之的以增强肌肉和力量为目的的体育,体育逐渐被视为重塑国人身体、摆脱“东亚病夫”耻辱的重要工具。公共体育场的修建正体现了国家、政党重塑新民的尝试和努力,同时政党也通常以全国运动会举办为契机,展示自身正统、进行政治动员、激发大众的民族主义情感。从这个角度上讲,体育可以视为近代下层社会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另一方面,对下层民众而言,体育的意义并不尽然围绕国族、启蒙展开,公共体育场和全国运动会也是大众进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在日常生活中体育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新兴的娱乐形式。
     近代体育正是在启蒙和娱乐之间呈现出不同的意义,而启蒙和娱乐既是近代体育的多元面向,也是考察近代体育的不同研究路径。
On one hand, in modern China, when the meaning of the body is placed in the destiny of the nation, to get rid of the anxiety of the sick body, Chinese aband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ife cultivation, instead, in order to enhance muscle and strength, Physical education is increasingly seen as a important tool of reshaping people body. The public stadiums reflect the state and parties'attempts and efforts of remarking New People. Political parties usually held the National Games as an opportunity to display their orthodoxy, and political mobilization to stimulate the nationalist sentiments. From this persp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can be see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lightenment in popular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For the lower cla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sport is not necessarily around the nation or enlightenment, Public Stadium and the National Games is also an important place of public entertainment, in daily life, physical education is important part of entertainment.
     Entertainment and enlightenment are not only two dimens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but also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study.
引文
①清季“民”意识的浮现,参见沈松侨:《国权与民权:晚清的“国民”论述,1895—1911》,《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2002年;柯继铭:《理想与现实:清季十年思想中的“民”意识》,《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②详见黄金鳞:《历史、身体、国家——近代身体的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年。
    ③游鉴明:《是补充历史抑或改写历史?近二十五年来台湾地区的近代中国与台湾妇女史研究》,该文详细地梳理了台湾地区妇女史研究中对女性主体性探讨的研究脉络,这里主要介绍与本研究相关的女子体育,《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13期,2005年。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者注:文中(含脚注和参考文献)所谓台湾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均应加引号。
    ①游鉴明:《近代中国女子体育观初探》,《新史学》第7卷第4期,1996年。
    ②高彦颐:《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③游鉴明:《近代华东地区的女球员(1927-1937):以报刊杂志为主的讨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2期,1999年;《近代中国女子健美的论述(1920-1940年代)》,收入游鉴明主编:《无声之声:近代中国的妇女与社会(1600—195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2003年版,第141—192页。
    ④游鉴明:《运动场内外:近代华东地区的女子体育(1893-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年。
    ⑤胡成:《不卫生的华人形象:中外间的讲述——以上海公共卫生为中心的观察(1860—191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6期,2007年。
    ①马敏:《寓乐于会:近代博览会与大众娱乐》,《史学月刊》,2010年第1期,本研究中娱乐、启蒙、运动、体育等核心概念将在稍后予以说明、厘定。
    ②将体育与国家认同作为独立研究对象,不等同于对近代以来国人寻求国际化、重塑国家认同努力的否认,而是将这种诉求置于具体的历史场景,在对前人持理解、同情态度基础之上,探讨体育与身份认同、国家认同错综复杂的关系。
    ①郎净、孟钟捷:《20世纪中国体育史研究的再反思——兼论21世纪体育史研究的发展方向》,《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第2期。相关体育史研究综述可参见,李磊:《近三十年来近代中国体育史研究综述》,《浙江体育科学》,2009年第5期;崔乐泉:《中国体育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第1期,本部分主要撷取与近代体育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著作予以评述。此外,体育研究实则从民国以来,即由程登科、郝更生等先贤开拓,但这些研究与其说是学术意义上的著作,不如说是时人对体育的普遍观点、认知,因此本研究更多地将其视为历史史实,而非学术著作,民国时期体育研究可参见:陈晴,《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和嬗变》中学术前史部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论文,2007年。
    ②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李长莉:《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近代》,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③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晚清文化、民国文化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罗苏文《沪滨闲影》,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高福进:《“洋娱乐”的流入——近代上海的娱乐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熊月之等选编:《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施扣柱:《青春飞扬:近代上海学生生活》,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楼嘉军:《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文汇出版社,2008年。
    ⑤郎净:《近代体育在上海(1840—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①许义雄:《台湾身体运动文化之建构——就台湾身体文化谈起》,见台湾身体文化学会网站,http://2009.bodvculture.org.tw/sites/faq/11
    ②关于身体史研究的综述性文章可参见,费侠丽著、蒋竹山译:《再现与感知——身体史研究的两种取向》,《新史学》,第10卷4期,1999年;侯杰、姜海龙:《身体史研究刍议》,《文史哲》,2005年第2期:刘宗灵:《身体之史:历史的再认识——近年来国内外身体史研究综述》,收入《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2009年,第287-322页。
    ① Andrew Morris, Marrow of the nation:a history of sport and physical culture in Republica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②王冠华:《近代中国体育——范畴类别与体制归属》,收入王希、姚平主编:《在美国发现历史——留美历史学人反思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85—303页。
    ③杨瑞松:《身体、集体记忆与国族认同:近代中国国族主义建构中的身体因素》,“身体、权力与认同”国际学术讨论会,2011年。
    ④沈松侨:《振大汉之天声——民族英雄系谱与晚清的国族想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第33期,2000年。将此建构论研究取向纳入近代以来国族建构的探讨,可参见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皇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28期,1997年:《江山如此多娇——1930年代的西北旅行书写与国族现象》,《台大历史学报》,第37期,2006年;《中国的一日,一日的中国——1930年代的日常生活叙事与国族想象》,《新史学》第20卷第1期,2009年。
    ①埃里克·霍布斯鲍姆等著、顾杭等译,《传统的发明》,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6—17页,第386页
    ②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0-171页。
    ③黄东治:《运动文化与国家认同初探》,施正锋主编:《国家认同之文化论述》,台湾国际研究学会,2006年11月;Alan Bairner:《运动、国家与政治认同》,《运动文化研究》,第7期。
    ④林玫君:《身体的竞逐与身份的游移——台湾首位奥运选手张星贤的身份认同之形塑与其纠葛》,《思与言》,第47卷第1期,2009年。
    ①罗志田:《理想与现实:清季民初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联互动》、《天下与世界:清末士人关于人类社会认知的转型》,收入《近代读书人的思想世界与治学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②Xu Guoqi:Olympic Dreams:China and Sport (1895—2008),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8;徐国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的国际化》,《二十一世纪》,2009年2月号,第111期。
    ①何伟亚著、刘天路等译:《英国的课业: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②李尚仁:《医学、帝国主义与现代性:专题导言》,《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五十四期,2004年。
    ③黄东治:《体育运动、帝国主义和中华帝国的衰亡(1860—1911)》,《身体文化研究》,第2期;张宁:《在华英人间的文化冲突:上海“运动家”对抗“鸟类屠杀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4期,2000年。当时在上海的大部分外国人,参加体育俱乐部不在少数,以维系其自身社群的认同,详见熊月之等选编:《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④游鉴明:《日治时期台湾学校女子体育的发展》,中央研究与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3期,2000年。
    ⑤钟俊敏:《台湾棒球、民族认同、和日本殖民主义(1895—1945)》,《国立体育学院论丛》,第17卷第4期。2006年。
    ①金湘斌:《运动庆典的形成——日治时期台湾公学校运动会(1895—1911)》,《运动文化研究》,第2期,2009年
    ②转引自刘昌德:《帝国摇旗,国族呐喊:棒球劳动国际分工与运动国族论述之转变》,《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70期,2008年6月。
    ③胡成:《不卫生的华人形象:中外间的讲述——以上海公共卫生为中心的观察(1860—191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6期,2007年。
    ④张宁:《从跑马厅到人民广场:上海跑马厅收回运动,1946—195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研究集刊,第48期,2005年。从跑马厅象征意义的流变探讨这一过程的研究,可参见熊月之:《从跑马厅到人民公园人民广场:历史变迁与象征意义》,《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①李孝悌主编:《中国的城市生活》,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8页。
    ②楼嘉军:《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文汇出版社,2008年。
    ③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页。
    ④关于近代中国“改造国民论”思想系谱,详见潘光哲《近现代中国“改造国民论”的讨论》,《开放时代》,2006年第3期。
    ⑤李孝悌:《近代大众文化中的娱乐与启蒙——以戏曲改良为例》,收入陈平原、王德威、商伟等编:《晚明与晚清:传承与文化创新》,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99-226页。
    ①汤志杰:《体育与运动之间:从迥异于西方“国家/市民社会”二分传统的发展轨迹谈运动在台湾的现状》,《思与言》,第47卷第1期,2009年。
    ①关于霍元甲等现代侠义英雄的崇拜与民族主义身体观之关联,可参见杨瑞松:《身体、国家与侠——浅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身体观与英雄崇拜》,《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10卷,第3期。
    ②梁启超:《新民论》,见张岱年主编《中国启蒙思想文库》,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7页。
    ③陈独秀:《新青年》,收入《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3页。
    ①郭希汾:《中国体育史》,收入《民国丛书》第一编50本,上海书店。
    ②王世杰:《对于勤奋“体育丛书”之赞美词》,《勤奋体育月报》,1933年第1卷第1期。
    ③《正常的娱乐方法》,《生活周刊》,1933年第2卷第1-52期。
    ④胡宜:《疾病、政治与国家建设》,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2页,。
    ①杨瑞松:《想象的民族耻辱: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东亚病夫”》,《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3期,2005年。
    ②葛凯著、黄振萍译:《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8页。
    ③孟华:《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套话了的西方人形象——“洋鬼子”浅析》,彭兆荣:《“红毛番”:一个增值的象形文本——近代西方形象在中国的变迁轨迹与互动关系》,均收入孟华主编:《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41页。
    ④王明伦选编:《反洋教书文揭帖选》,齐鲁书社1984年,第186页。
    ①转引自冯客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2页。
    ②罗志田:《西潮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再思》,《近代史研究》1995年3期.
    ③梁启超:《新民论》,见张岱年主编《中国启蒙思想文库》,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4页。
    ④毛泽东(当时笔名为二十八画生):《体育之研究》,《新青年》,1917年第3卷第2期。
    ⑤陈独秀:《新青年》,收入《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3页。
    ⑥何伟亚著,刘天路、邓红风译:《英国的课业: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90页
    ⑦陈毅:《胎内教育·序》,广智时局1902年版,第2页。
    ①胡成:《不卫生的华人形象:中外间的讲述——以上海公共卫生为中心的观察(1860—191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6期,2007年。当时西方社会或在华西人也有中国人生命力顽强等正面身体形象的言论,但此些论述在中国本土社会显然没有引起足够的回响。
    ②黄金麟:《丑怪的装扮:新生活运动的政略分析》,《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8年第30期,
    ③高彦颐著,苗延威译:《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8页。
    ①《吾国体育不振之原因》,《勤奋体育月报》,1933年第1卷第1期。
    ②陈平原:《千古侠客文人梦》,北京大学2010年;丁祥利:《枪杆、拳头和近代中国的暴力想象——读罗威廉《腥风血雨:一个中国县份七个世纪以来的暴力》,《史林》,2011年第1期。
    ③见《童蒙须知》,陈梦雷编:《古今图书集成》,册324,卷39,第12页,转引自熊秉真:《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4页。
    ①熊秉真:《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第123页。
    ②黄俊杰:《东亚儒家思想传统中的四种“身体”:类型与议题》,2006年第5期。
    ③《吕氏春秋·尽数》,收入汪茂和主编:《中国养生宝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年版,第726页。
    ④(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卷11《虚损》,收入汪茂和主编:《中国养生宝典》,第725
    ①(明)陈继儒:《养生肤语》,收入汪茂和主编:《中国养生宝典》,第722页。
    ②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收入汪茂和主编:《中国养生宝典》,第722页。
    ③孙思邀:《千金翼方》卷十四《养生》,收入汪茂和主编:《中国养生宝典》,第731页。
    ④曹廷栋:《老佬恒言》卷1《散步》,收入汪茂和主编:《中国养生宝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年版,第731页。
    ⑤(宋)蒲处贯:《保生要录》,收入汪茂和主编:《中国养生宝典》,第729页。
    ①梁启超:《新民论》,见张岱年主编《中国启蒙思想文库》,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4页。
    ②毛泽东(当时笔名为二十八画生):《体育之研究》,《新青年》,1917年第3卷第2期。
    ①《运动中目的与效果》,《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9号
    ②《深呼吸与健康之关系》,《教育杂志》,1910年第2卷第7期。
    ①易春燕:《中国近代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演变》,《史学月刊》,2011年第10期。
    ②王振亚:《旧中国体育见闻》,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③《田凫号航行记》,《洋务运动》八,第386页。
    ④丁韪良:《同文馆记》,《教育杂志》,1937年第4期。
    ①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47页。
    ②《操场上的动静与兴衰》,《国民杂志》,第3卷第4期。
    ①康有为:《大同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13页。
    ②梁启超:《论幼学》,收入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96页。
    ③李镇华:《基督教青年会在华传播竞技运动的本土化历程(1895—1928)》,台湾师范大学大学体育系系硕士论文,2003年;赵晓阳:《强健之路:基督教青年会与近代中国体育的历史考察》,收入李长莉主编《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④黄震:《言论我国体育畸形发展之原因及补救方法》,《上海体育》1937年第1卷第3期。
    ①游鉴明关于女子体育的研究指出,近代提倡女子体育的声音其实众声喧哗,存在以国家民族为中心和从健康美出发的两种体育观,女子体育并不尽然围绕家国责任展开,游鉴明:《运动场内外:近代华东地区的女子体育(1893-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年。
    ②陈咏声:《体育概论》,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40页。
    ③尹鸿训:《我国体育之我见》《体育》,1927年第2期
    ④《国民体育不振之故》,《教育杂志》,1918年第10卷第12期。
    ⑤陈云:《我国国民体育的检讨》,《国民杂志》,第六期。
    ⑥金开山:《如何使体育大众化》,《勤奋体育月报》,1937年第4卷10期。
    ①张伯苓:《今后之我国体育》,《体育周刊》创刊号,1932年。
    ②何文信:《我对于全国运动会的观察》,《申报》,1933年10月22日。
    ③《国民体育不振之故》,《教育杂志》,1918年第10卷第12期。
    ④裴熙元:《全国普设体育场之我见》,《体育研究与通讯》,1934年第2卷第2期。
    ①张宁:《从跑马厅到人民广场:上海跑马厅收回运动,1946--195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研究集刊,第48期,2005年:《是运动还是赌博?跑狗论述与现代上海的成型,1927—3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2期,2003年。关于公共租界内公共体育场的修建及其公共性意识的演变、在城市空间形态网络中的作用,可参见孙倩、伍江:《上海近代城市公共管理制度与空间建设》,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8—192页。
    ②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③《理想之运动场》,《教育杂志》,1911年第3卷第2期
    ④邵汝干、江良规:《体育场》,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6页。
    ⑤《粤垣筹备公共运动场》,《环球》,1921年第2卷第1期。
    ①《有价值的运动场标语》,《体育周报》,1930年第25期。
    ②《中国近代体育议决案选编》,《体育史料》第16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75—76页。
    ③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82页。
    ①《江苏省立南京公共体育场简章》1930年(出版社不详),第1页。
    ②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5页。
    ③邵汝干、江良规:《体育场》,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3页。
    ④《正常的娱乐方法》,《生活周刊》,1933年第2卷第1-52期
    ①邵汝干、江良规:《体育场》,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4—5页。
    ②王壮飞:《体育场指南》,上海勤奋书局出版社1931年,第8一18页。
    ①邵汝干、江良规:《体育场》,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页。
    ②周锡瑞:《重塑中国城市——城市空间和大众文化》,收入姜进、李德英主编:《近代中国城市和大众文化》。新星出版社2008年,第7页。
    ③余新忠:《防疫·卫生·身体控制——晚清情结观念和行为的演变》,收入黄兴涛主编:《新史学》第三卷,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9197页;余新忠:《晚清的卫生行政与近代身体的形成——以防疫为中心》。《清史研究》,2011年第3期。
    ①《中国近代体育决议杂选编》,《体育史料》,第16辑,第75页。
    ②《中国近代体育决议杂选编》,《体育史料》,1988年第16辑,第75--76页。
    ③《国民体育法》,收入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681页。
    ④《国民体育实施方案》,收入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81页。
    ⑤胡成:《东北地区肺鼠疫蔓延期间的主权之争(1910.11—1911.4)》,《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8年第9卷。
    ⑥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9页。
    ①李德英:《公共空间与大众文化:以近代成都少城公园为例》,收入姜进、李德英主编:《近代中国城市和大众文化》,新星出版社2008年,第43页。
    ②镇江最早的体育场即在1915年由演武场改造而成,建立篮球、足球场地,置备了简单的运动器材。见陈洪江:《镇江之最》,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74页。
    ③《粤垣筹备公共运动场》,《环球》,1921年第2卷第1期。
    ④《吴江公共体育场记》,《教育月刊》,1917年第2卷第2期
    ⑤《计划普设体育场》,《首都市政公报》1931年第88期。
    ①李德英:《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生活:以近代城市公园为例》,《城市史研究》,第19—20辑。
    ②孙和宾:《怎样办理公共体育场》,南京书店1933年,第9页。
    ①《上海特别市公共体育场简则》,《上海特别市政府市政公报》,1929年第18期。
    ②《国民体育实施方案》,收入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81页。
    ③《江苏省立南京公共体育场简章及细则》,出版社不详1930年,第12页。
    ④早期“公共体育场在一般华人民间习惯叙述中不常出现,多与跑马场混称,或有说法跑马厅。”见参见孙倩、伍江:《上海近代城市公共管理制度与空间建设》,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8页。
    ①葛元煦:《赛跑马》,《沪游杂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35页。
    ②葛元煦:《抛球场》,《沪游杂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19页。
    ③罗苏文:《沪滨闲影》,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第292页。
    ④罗时铭主编:《中国体育通史·第四卷(1927--1949年)》,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第118页。
    ①王振亚:《旧中国体育见闻》,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年,第2页
    ①李德英:《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生活:以近代城市公园为例》,《城市史研究》,第19—20辑。
    ①杨兴梅:《近代中国反缠足的努力与成效述略》,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228页,;杨秀梅:《南京国民政府禁止妇女缠足的努力及其成效》,《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
    ②高彦颐指出,反缠足运动中一开始就陷入“权力不平等问题”之中,反缠足的提倡者鲜少站在女性立场上立论,女性的声音和利益往往遮蔽在“巨型”的国族叙事中,如此所谓的“放足”实际上“无关乎妇女体现生命所存在的关乎与律动”。见高彦颐著、苗延威译:《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5—86页。
    ③游鉴明:《运动场内外:近代华东地区的女子体育(1893-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年,第390页。
    ①《国民体育不振之故》,《教育杂志》,1918年第10卷第12期。
    ①上海市通志馆年鉴委员会编:《上海市年鉴》,中华书局1936年,第2册第1页。
    ②汪朝光:《控制、监控与导向——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研究》,《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6期。
    ③《中央体育场》,《工程周刊》,第2卷第9期。
    ①《首都中央体育场建筑述略》,《中国建筑》,1933年第1卷第3期。
    ②《中央体育场筹建始末记》,》《中国建筑》,1933年,第1卷第3期。
    ③《首都中央体育场建筑述略》,《中国建筑》,1933年第1卷第3期。
    ④查尔斯·马斯格罗夫著,曲丹等译:《构筑梦想——1927~1937年南京建都经过》,《城市史研究》第23辑;董佳:《“弘我汉京”:民族主义与国民政府的现代都市认知——以1927~1937年国民政府的首都观为例》,《民国研究》第13辑。
    ⑤《中央体育场》,《工程周刊》,第2卷第9期。
    ⑥《中央体育场》,《工程周刊》,第2卷第9期。
    ⑦《中央体育场筹建始末记》,《中国建筑》,1933年第1卷第3期。
    ⑧《中央体育场》,《工程周刊》,第2卷第9期。
    ①《首都中央体育场建筑述略》,《中国建筑》,1933年第1卷第3期。
    ②《中央体育场概况》,《中国建筑》,1933年第1卷第3期。
    ③《全运会的开幕》,《中央日报》,1933年10月11日。
    ④《中央体育场》,《工程周刊》,第2卷第9期。
    ⑤董佳:《“弘我汉京”:民族主义与国民政府的现代都市认知——以1927~1937年国民政府的首都观为例》,《民国研究》第13辑。
    ①《首都中央体育场建筑述略》,《中国建筑》,1933年第1卷第3期。
    ②《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总报告书》,张研、孙燕京主编:《民国史料丛刊》,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1125本第172页。
    ①《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总报告书》(1),第68页。
    ②《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总报告书》(2),第69页。
    ①《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总报告书》(3),第68页。
    ②《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总报告书》(2),第93页。
    ③《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总报告书》(2),第93页。
    ①《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总报告书》(2)第93页。
    ②《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总报告书》(2),第106页。
    ③尹钛:《就“号”这一口——国民革命中的口号政治和政治口号》,《文史知识》,2011年第6期。
    ④上海市通志馆年鉴委员会编:《上海市年鉴》,中华书局1936年,第2册第30、31页。
    ①第五届全运会中,“为补充宣传效力起见,特印制小条标语五千,专贴本京各电灯赶上,既醒目又亚冠,使一般民众易入目也”,开幕式时航空署还特意派飞机分发标语。《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总报告书》(二),第98页。
    ②《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总报告书》(2),第98页。
    ③《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总报告书》(2),第108页。
    ④吕绍理:《展示台湾:权力、空间与殖民统治的形象表述》,麦田出版社2005年,第92、93页,转引自张仲民:《近代日本博览会的文化政治》,《东方早报》,2010年8月1日。
    ①陈蕴茜:《国家典礼、民间仪式与社会记忆——全国奉安纪念与孙中山符号的建构》,《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陈蕴茜:《谒陵仪式与民国政治文化》,《开放时代》,2008年第6期。
    ②陈蕴茜:《谒陵仪式与民国政治文化》,《开放时代》,2008年第6期。
    ③《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总报告书》(一),第173页。
    ④《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总报告书》(一),第173页。
    ①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0-171页
    ②(《吴市长欢迎词》,《勤奋体育月报》,1935年第3卷第2期。
    ③《全运会开幕》,《中央日报》,1933年10月11日。
    ④《全运会开幕》,《中央日报》,1933年10月11日。
    ①《全运会开幕》,《中央日报》,1933年10月11日。
    ②葛凯著、黄振萍译:《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72页。
    ③张仲民:《近代日本博览会的文化政治》,《东方早报》,2010年8月1日。
    ①陈蕴茜:《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②刘伟、潘大礼:《革命纪念: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的辛亥纪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朱英:《“双十节”纪念中振兴实业之呼声——近代工商界纪念辛亥革命之特点》,《史学集刊》,2011年第2期。
    ③何卓恩、周游:《“共和”与“革命”:民初“双十节”诠释之演变》,《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1期。
    ①《勤劳与救亡》,《申报》,1935年10月10日。
    ②胡适:《双十节的感想》,《独立评论》,1934年10月1日,第122号。
    ③梁漱溟:《忆辛亥革命后第一个“双十节”——一九三六国庆纪念会上的讲话》,收入《忆往谈旧录》,金城出版社2006年,第39页。
    ④《今年的“双十节”》,《中学生》,1932年10月1日,28号。
    ⑤胡适:《双十节的感想》,《独立评论》,1934年10月1日,第122号。
    ①胡适:《双十节的感想》,《独立评论》,1934年10月1日,第122号。
    ②《今年的“双十节”》,《中学生》,1932年10月1日,28号
    ③《双十节感言》,《国民杂志》,1942年,第二卷第十期
    ④《勤劳与救亡》,《申报》,1935年10月10日。
    ⑤《国庆,我们是倦了》,《申报》,1933年10月10日。
    ⑥《国庆,我们是倦了》,《申报》,1933年10月10日。
    ①《国庆与幽默》,《申报》,1933年10月10日。
    ②《感于“双十”》,《国民杂志》,1942年第2卷第10期。
    ③《明年的双十节》,《烽火》,1937年第6期
    ①《祝全国运动会开幕》,《十日谈》,1933年第7期。
    ②《我们的国庆》,《申报》1935年10月10日
    ③罗家伦:《在运动场上训练国民的政治道德》,《中央日报》,1933年10月10日)
    ④《王世杰之报告》,《勤奋体育月报》,1935年第3卷第2期。
    ⑤《对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之冀望》,《勤奋体育月报》,1935年第3卷第1期,此期杂志推出数篇展望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的文章,基本都从精神培养、普及体育及国族兴亡几个层面展开,对全国运动会的潜在娱乐元素都未曾涉及。
    ①《对于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的展望》,《勤奋体育月报》,1935年第3卷第1期。
    ②陈剑翛:《全国运动会的教训》,《现代学生》,第3卷第2期,(1933年11月),(游鉴明351—352)
    ③《益世报》,19333年1月17日。
    ④《历届全运会之追溯及本届之希望》,《勤奋体育月报》,1933年第1卷第1期
    ⑤《全运会之闹账》,《越国春秋》,1933年第39期。
    ⑥《我们所需要的运动》,《勤奋体育月报》,1933年第1卷第1期。
    ①《有望于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勤奋体育月报》,1935年第3卷第1期。
    ②戴季陶:《祝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东方杂志》,第三十卷第三十号
    ③马敏;《寓乐于会:近代博览会与大众娱乐》,《史学月刊》2010年第1期;付海晏:《《展陈·营销·娱乐:1929年无锡国货展览会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④陈平原:《城阙、街景与风情——晚清画报中的帝都想象》,《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⑤《和尚也来看》,《文华艺术月刊》,1930年第9期
    ①《第六届全运会画刊》,第2期,收入《民国体育期刊文献汇编》,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印中心,2006年。
    ②《中央日报》,1935年10月11日。
    ③《观众人数》,《申报》,1938年10月21日。
    ④《会场庄严热烈》,《申报》,1935年10月11日。
    ⑤《有力者胜利》,《中央日报》,1935年10月20日。
    ①《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总报告》(二),第11到12页,收入《民国史料丛刊》第1126本。
    ②《全运大会开幕礼》,《申报》,1935年10月13日。
    ②游鉴明游鉴明:《运动场内外:近代华东地区的女子体育(1893-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年,第242页
    ③田径场普通票价2角、4角、6角、1元、2元,长期券价8元、15元;游泳场普通券价6角、1元、1元半,长期券价6元;排球6角;棒球6角;篮球场初赛4角,决赛6角;网球场6角,见《各种门票价目种类》,《申报》,1935年10月1日。《人生旬刊》中所刊登的全运会门票种类及价格与《申报》完全相同,并指出“长期券十五元各场均可自由出入,其余限于一场不通用,另有学生券一种则按票价四分之一取费,以示优待而资提倡。”见《全运会门票价目》,《人生旬刊》,1935年第9、10期。
    ①《益世报》,1935年10月6日。
    ②《体育季刊》,第1卷第2期,收入《民国体育期刊文献汇编》,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印中心,2006年。
    ③《全运大会开幕礼》,《申报》,1935年10月13日。
    ④《第六届全运会画刊》,第2期,收入《民国体育期刊文献汇编》,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印中心,2006年。
    ⑤《老夫子叹气》,见《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总报告》(二),第8页,收入《民国史料丛刊》第1126本。
    ⑥《第六届全运会画刊》,第2期,收入《民国体育期刊文献汇编》,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印中心,2006年。
    ①转引自游鉴明,《运动场内外:近代华东地区的女子体育(1893-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年,第248页,出现在公共场所的运动女性,在民众中引起的回响及反映的两性关系,详见该书第243--251页、第351--355页。
    ②《老夫子叹气》,见《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总报告》(二),第8页,收入《民国史料丛刊》第1126本。
    ③《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总报告》(二),第7页,收入《民国史料丛刊》第1126本。
    ①《双十节与全运会》,《国讯》,1935年第109期
    ②张仲民:《近代日本博览会的文化政治》,《东方早报》,2010年8月1日。
    ③《双十节与全运会》,《国讯》,1935年第109期
    ④《祝全国运动会开幕》,《十日谈》,1933年第7期。
    ①费侠丽著、蒋竹山译:《再现与感知——身体史研究的两种取向》,《新史学》,第10卷4期,1999年。
    ②江玮平:《书评: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台湾大学历史学报》,2003年6月号。
    ③Andrew Morris:《游鉴明,<运动场内外:近代华东地区的女子体育(189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集刊,第69期,2010年。
    《大公报》
    《东方杂志》
    《教育杂志》
    《勤奋体育月报》
    《申报》
    《体育季刊》
    《体育杂志》
    《体育周报》
    《益世报》
    《中国建筑》
    《中华教育界》
    《中央日报》
    陈咏声:《体育概论》,商务印书馆发行,1933年。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主编:《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经莉主编:《民国体育期刊文献汇编》,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印中心,2006年。
    梁启超:《梁启超文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
    邵汝干、江良规:《体育场》,商务印书馆1937年。
    上海市通志馆年鉴委员会编:《上海市年鉴》,中华书局1936年,
    释永信主编:《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中国书店,2008年。
    沈寿金:《小学体育教本》(第一册),正中书局印行,出版年不详。
    舒新成:《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孙研、孙燕京主编:《民国史料丛刊》,大象出版社,2009年。
    体育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编:《体育史料》,第1—11辑,1980—1984年。
    汪茂和主编:《中国养生宝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年版。
    王壮飞:《体育场指南》,勤奋书局发行,出版年不详。
    《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民国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年。
    陈蕴茜:《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崔乐泉:《中国近代体育史话》,中华书局,1998年。
    崔乐泉、杨向东主编:《中国体育思想史(近代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费约翰著、李恭忠等译:《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三联书店,2004年。
    高彦颐:《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高福进:《“洋娱乐”的流入——近代上海的娱乐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葛凯著、黄振萍译:《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黄金鳞:《历史、身体、国家——近代身体的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年。
    郎净:《近代体育在上海(1840—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李长莉:《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近代》,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楼嘉军:《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文汇出版社,2008年。
    罗芙芸著、向磊译:《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罗苏文:《沪滨闲影》,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等译:《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2003年第3版。
    浦嘉珉著、钟永强译:《中国与达尔文》,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卜正民、施恩德编:《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
    施扣柱:《青春飞扬:近代上海学生生活》,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
    苏竞存:《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王笛著、李德英等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王振亚:《旧中国体育见闻》,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年。
    熊秉真:《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游鉴明:《运动场内外:近代华东地区的女子体育(1893-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年。
    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
    查尔斯·马斯格罗夫著,曲丹等译:《构筑梦想——1927~1937年南京建都经过》,《城市史研究》第23辑。
    崔乐泉:《中国体育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第1期。
    董佳:《“弘我汉京”:民族主义与国民政府的现代都市认知——以1927~1937年国民政府的首都观为例》,《民国研究》第13辑。
    何卓恩、周游:《“共和”与“革命”:民初“双十节”诠释之演变》,《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1期。
    费侠丽著、蒋竹山译:《再现与感知——身体史研究的两种取向》,《新史学》,第10卷4期,1999年。
    付海晏:《《展陈·营销·娱乐:1929年无锡国货展览会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金湘斌:《运动庆典的形成——日治时期台湾公学校运动会(1895—1911)》,《运动文化研究》,第2期,2009年。
    胡成:《东北地区肺鼠疫蔓延期间的主权之争(1910.111911.4)》,《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9卷,2008年。
    胡成:《不卫生的华人形象:中外间的讲述——以上海公共卫生为中心的观察(1860—191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6期,2007年。
    黄东治:《运动文化与国家认同初探》,施正锋主编:《国家认同之文化论述》,台湾国际研究学会,2006年11月
    柯继铭:《理想与现实:清季十年思想中的“民”意识》,《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郎净、孟钟捷:《20世纪中国体育史研究的再反思——兼论21世纪体育史研究的发展方向》,《体育文化导论》,2005年第2期。
    雷祥麟:《卫生为何不是保卫生命:民国时期另类的卫生、自我与疾病》,《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五十四期,2004年。
    李尚仁:《医学、帝国主义与现代性:专题导言》,《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五十四期,2004年。
    李德英:《公园里的社会冲突——以近代成都城市公园为例》,《史林》,2003年第1期。
    李德英:《公共空间与大众文化:以近代成都少城公园为例》,收入姜进、李德英主编:《近代中国城市与大众文化》,新星出版社,2008年。
    李孝悌:《中国近代大众文化中的娱乐与启蒙——以改良序曲为力》,收入陈平原、王德威、商伟等编:《晚明与晚清:传承与文化创新》,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李镇华:《基督教青年会在华传播竞技运动的本土化历程(1895—1928)》,台湾师范大学大学体育系系硕士论文,2003年。
    刘伟、潘大礼:《革命纪念: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的辛亥纪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刘宗灵:《身体之史:历史的再认识——近年来国内外身体史研究综述》,收入《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林玫君:《身体的竞逐与身份的游移——台湾首位奥运选手张星贤的身份认同之形塑与其纠葛》,《思与言》,第47卷第1期,2009年。
    刘昌德:《帝国摇旗,国族呐喊:棒球劳动国际分工与运动国族论述之转变》,《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70期,2008年6月。
    潘光哲《近现代中国“改造国民论”的讨论》,《开放时代》,2006年第3期。
    马敏:《寓乐于会:近代博览会与大众娱乐》,《史学月刊》,2010年第1期。
    吕绍理:《展示台湾:一九0三年大阪内国劝业博览会台湾管之研究》,《台湾史研究》,第9卷第2期,2002年。
    仁冉冉:《上海社会体育研究(1912—1937)》,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硕士论文
    沈松侨:《国权与民权:晚清的“国民”论述,1895—1911》,《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2002年。
    汤志杰《体育与运动之间:从迥异于西方“国家/市民社会”二分传统的发展轨迹谈运动在台湾的现状》,《思与言》,第47卷第1期,2009年。
    沈松侨:《江山如此多娇——1930年代的西北旅行书写与国族想象》,《台大历史学报》,第37期,2006年。
    沈松侨:《中国的一日,一日的中国——1930年代的日常生活叙事与国族想象》,《新史学》第20卷第1期,2009年。
    王冠华:《近代中国体育——范畴类别与体制归属》,收入王希、姚平主编:《在美国发现历史——留美历史学人反思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汪朝光:《控制、监控与导向——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研究》,《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6期。
    吴靖、云国强:《北京奥运会开幕仪式的文化批评》,《二十一世纪》,2008年12月号。
    熊月之:《张园:晚清上海一个公共空间研究》,《档案与史学》,1996年第6期。
    熊月之:《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的拓展》,《学术研究》,1998年第8期。
    熊月之:《从跑马厅到人民公园人民广场:历史变迁与象征意义》,《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徐国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的国际化》,《二十一世纪》,2009年2月号,第111期。
    杨瑞松:《身体、国家与侠——浅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身体观和英雄崇拜》,《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10卷,第3期,2000年。
    杨瑞松:《想象的民族耻辱: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东亚病夫”》,《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3期,2005年。
    易春燕:《中国近代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演变》,《史学月刊》,2011年第10期。
    游鉴明:《近代华东地区的女球员(1927-1937):以报刊杂志为主的探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2期,1999年。
    游鉴明:《日治时期台湾学校女子体育的发展》,中央研究与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3期,2000年。
    游鉴明:《近代中国女子健美的论述(1920-1940年代)》,收入游鉴明主编:《无声之声:近代中国的妇女与社会(1600—195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2003年。
    游鉴明:《是补充历史抑或改写历史?近二十五年来台湾地区的近代中国与台湾妇女史研究》,《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13期,2005年。
    游鉴明:《媒体与近代中国的女子体育》,收入游鉴明、罗梅君、史明主编《共和时代的中国妇女》,左岸文化出版社,2007年。
    余新忠:《防疫·卫生·身体控制——晚清情结观念和行为的演变》,收入黄兴涛主编:《新史学》第三卷,中华书局2009年版。
    余新忠:《晚清的卫生行政与近代身体的形成——以防疫为中心》,《清史研究》,2011年第3期。
    张宁:《在华英人间的文化冲突:上海“运动家”对抗“鸟类屠杀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4期,2000年
    张宁:《是运动还是赌博?跑狗论述与现代上海的成型,1927—3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2期,2003年。
    张宁:《从跑马厅到人民广场:上海跑马厅收回运动,1946—195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研究集刊,第48期,2005年。
    赵晓阳:《强健之路:基督教青年会与近代中国体育的历史考察》,收入李长莉主编《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周锡瑞:《重塑中国城市——城市空间和大众文化》,收入姜进、李德英主编:《近代中国城市与大众文化》,新星出版社,2008年。
    朱英:《“双十节”纪念中振兴实业之呼声——近代工商界纪念辛亥革命之特点》,《史学集刊》,2011年第2期。
    Andrew Morris, Marrow of the nation:a history of sport and physical culture in Republican China.2004.
    黄东治:Sport, Imperialism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Chinese Empire,1860-1911,《身体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
    Xu Guoqi, Olympic Dreams:China and Sport (1895—2008),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