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故事”的多重讲述与文艺化大众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十七年文学”(1949-1966)非常丰富而驳杂,许多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革命文艺工作者既是战争的目击者,又是战争的参与者,积蓄了大量的战争素材。当新中国成立后,特殊的战争经历和稳定的和平环境他们使渴望通过小说创作把昨日战争的艰难和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以及革命意义诉求表达出来。而新政权的社会主义民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急需精神文化的辅助,因此,唯有借助新文化建构才能把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信仰价值观进行普适性传播,以鼓舞新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于是,战争文艺尤其是长篇战争小说应运而生,成为一种的社会主义文化资本,进而确证社会主义新政权的合法性、有效性与优越性。
     但是,长篇战争小说文本诞生以后并不是凝固的静止状态,而是一种由生产、流通、接受、反馈组合而成的包括版本修改、艺术(包括曲艺、话剧、戏曲、绘画、音乐、连环画、影视等)改编及传播推广的运动变异的状态,笔者把这种文本演变发展的动态流变过程称为“文本发生学现象”,而本文就是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
     为此,我们必须回到文学生产、流通、消费的原初场景去梳理文本变异的历史过程,探寻革命意义重组和文化象征资本建构的各种可能性:为什么修改,怎样修改,文本修改取舍背后潜藏着怎样的社会文化心理,为什么改编,怎样改编,作家、意识形态、时代审美与编辑出版之间的复杂博奕是如何进行的。这一系列问题要求研究者不仅考察“重述”与“转述”革命意义的差异与缝隙,更要穿越表象的话语情境和历史场追问它们是如何打造知识范式,从而寻找不同艺术版本的复调对话和文本间性,挖掘出不同话语、不同文化之间摩擦互动的历史以及作家幽暗的心理书写和精神滑变,进而重新阐释文本,丰富文学史的重写。
     本文结构分为导言、上篇(三章)、中篇(四章)、下篇(四章)和余论四个部分,主要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时空场域和版本修改与艺术改编两个维度进行文本发生学现象的知识考古和演变探讨。
     导言对“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半个世纪来的文本传播、版本变异与艺术改编进行了问题归纳,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界定了核心概念“战争小说”、“版本校勘”、“艺术改编”和“文本发生学现象”及“文本发生学现象研究”的理论内核,梳理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进而确立了研究的视角、层次、方法与价值立场。
     上篇试图对文本发生学现象的起点语境进行必要的外围梳理,阐释承载革命起源与革命意义的“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不断经典化生产和通俗化传播的过程。革命作家的少共精神、军人规范、侠客梦和青年气质等生命体验和创作特质与社会舆论导向建构起战争小说的经典化生产与打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文艺报刊、艺术改编、教材教育等进行通俗化传播,由此产生了文本发生学现象。
     中篇主要以4部长篇战争小说《铁道游击队》、《保卫延安》、《红日》、《苦菜花》为个案研究对象,从半个世纪来的文本发生学现象的变迁轨迹考察版本生成、版本校勘、艺术改编和意义传播等问题。《铁道游击队》的版本修改由艺术完善的修改逐渐转向政治规范的继承,而艺术改编则从革命英雄儿女的形象塑造逐渐转向儿女情长的人性叙事,但作者刘知侠在文化与政治的夹缝中也坚守着对民间文化的认同和热爱。《保卫延安》版本修改的核心就是使艺术更加完善,使英雄群像更加生动丰满,而艺术改编则是由1950年代重基层英雄形象塑造转向新时期以降的高级指挥者形象塑造。这种重心转移是随着历史评价与文艺观念的互动而变化的。在不同时期,《红日》的版本修改与艺术改编在人性萌动与革命伦理的互为消长中进行取舍,作者及编导者的潜在写作部分消融了革命二元对立的强化。而《苦菜花》的文本发生学现象呈现出家族叙事、三角恋爱与革命伦理的多重变奏与取舍,女性情感的坚挺在政治规范裂缝中暗含着反抗男权的人格勇气,消解了逻各斯中心主义“改造”女性的单向度压抑,但1980年代以降的艺术改编重新操纵起男权话语,使得女性情感成为一种“花瓶”式的修辞。
     下篇则从“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的修辞策略、正文本修改、副文本变迁、艺术改编策略四个角度进行共时性的文本发生学现象探询,寻找这种流动叙述的背后缘由、动机以及意义,总结其文本发生规律。重点研究“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的革命伦理、历史代述、神话隐喻与审美裂隙的修辞功能,并对小说正文本的修改原因、修改内容和小说副文本的封面画、插图画、内容提要、引语、序言、繁简字、版型等进行总体考察,同时对不同时期不同艺术样式的改编策略进行了挖掘。由此发现作家与艺术改编者在特殊语境下通过文化象征符码和革命意象体系的建构去生产读者所需要的相关革命知识,尽管文化资本在不同语境中会产生意义的滑变,但本质性内核不会发生变化。
     总之,“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的文本发生学现象作为一种“真理”和“经典”的生产、实践、传播与应用的过程,在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中依然能够发挥作用,对其研究也永远是未完成状态。而且,文本艺术样态的再次转型、大众传媒的全面介入、手稿等新史料的挖掘、作家作品档案的开禁以及口述史的再现等都给该研究带来广阔的阐释空间。因此,笔者在余论中也提出了当下语境中的红色资源再利用和现当代文献学学科建构的可能与设想。
"17-year literature"(1949-1966) is very rich and heterogeneous。Many revolutionary writers,Coming from the smoke of the wars,not only were the witnesses but also were soldiers of the wars,so they collected many war materials.When the new China was founded,the special experiences of the wars and the peaceful environment motivated them to write novels,in order to express the hardships in the past,the present hard-won peace,and the aspiration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volutiona.At that time,the new government needed the spiritual aid in developing people's socialist livelihood and modernization.Therefore,the only way to encourage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hina is to build a new culture that spreads the noble morals and beliefs of the martyrs.Thus,war novels emerged at the historic moment,it became a socialist cultural capital,which guaranteed the legitimacy,validity,and superiority of the new socialist regime.
     However,the texts of the war novels aren't in a static state,but a mixture state of production, circulation,acceptance,and feedback,including reversions,adaptations(in the form of folk art, drama,opera,painting,music,comics books,film,etc.),and other variations.This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exts is termed as "the phenomenon of textual genetics" in this dissertation,which focuses on the phenomenon.
     So,we must return to the original scene of the literary production,circulation and consumption to fin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text of variation and explore all the possibilities of reorganizing the significance of revolution and restructuring the symbol of the cultural captital: Why and how to modify;the socio-cultural psychology underlying the modification:why and how to adapt;as well as how the game between the writers,ideology,the aesthetic and the editing and publishing proceeds.All the issues require researchers not only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and gap of iterating and reporting the r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but also to penetrate the surfac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discourse to enquire how they build their knowledge paradigm,to search for the dialogue and inter-textuality of different versions and represent the histor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discourse and different cultures and the writers' psych and spiritual changes,and then to re-interpret the text enrich the rewriting of the literature histor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e four parts:introduction,partⅠ(three chapters),partⅡ(four chapters),partⅢ(four chapters),and conclusion.It mainly studies the phenomenon of textual genetics and reviews its evolution from two dimisions:the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space-time field on the one hand,and of and the modifications of versions and art adaptations,on the other.
     The introduction summarizes the issues of the spread,modification,and adaptation of the "17-Year" war novels;defines the subject of the disseratation and the core concept of "war stories", "version of collation","artistic adaptation" and "the phenomenon of textual genetics" and "the research of the phenomenon of textual genetics";reviews the objective,significance,and state of the research,and then establish a research perspective,the level,method and the value of the position.
     PartⅠmakes an attempt to clarify the initial context of the phenomenon of textual genetics interpret the process through which the "17-year" war novels that carry the origin and significance of revolution are continuously produced and spread.The life experience and the creation attribut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spirit of Young Communist Party,the norms of soldiers,the dreams of paladins,and the temperament of youths,an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social opinion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building and molding the war novels into classics.And on this basis the phenomenon of textual genetics emerged by means of spreading through the literary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artistic adaptation and education materials.
     PartⅣtakes four novels,namely,The Railway Guerrillas,the defence of Yanan,the Red Sun and the Sow Thistle,as example to examine the issues like text generation,version collation, artisitic adaptation,and propagation following the track of the changes of the phenomenon of textual genetics in half a century,the modification of versions of The Railway Guerrillas is the process from artistic perfection to inheritance of political norms,while the artistic adaptation from creation of revolutionary heroes to the narrative of human nature.But the author,Liu Zhi-Xia, sticked to the acceptance and love of folk culture between culture and politics.The revisions of The defence of Yan'an centers on improvement of artistic quality to enhance the vividness of the figures,but the artistic adaptation geared to creation of grass-roots heroes in the 1950s while in later times,it gears to the creation of the high-level commanders.But the change of focus varies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istorical valuation and literature concept.In different times,the versions and the artistic adaption of the Red Sun vary with the alternative increase and decrease of humanity and revolutionary ethics.So the strengthening of revolutionary dualism had been melted by the writer and director.But the phenomenon of textual genetics of the Sow Thistile showed the multiple variations and choice of the family narrative,love triangle and revolutionary ethics.The strong female feelings implied the personality courage of revolting against male-centrism in the political norms,and it liberates the unilateral suppression when female are transformed by Logos-centrism.But the artistic adaptation again resumes male controls of discourse since the 1980s,so the women's sentiment become a "Vase"-like rhetoric.
     Part three investigates the phenomenon of textual genetics of the 17-year war novels from the four perspectives of the rhetorical strategies,the modification of the original version,the evolution of revised versions,and the artistic adaptation strategies,searches for the reasons and motivation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fo the narrative,and summarizes the regularity of the textual development. The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revolutionary ethics,historical narrative,mythological metaphor, and the rhetoric function of d the aesthetic fracture;besides,an overall investigation is made on the reasons of modifying the original version,the changes made to the original version,the cover drawings,illustrations,abstracts,prefaces,introductions,and simplified characters and version type etc.At the same time,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is made about the adaptation strategies of different artistic styles at different times.The basis of above effort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se writers and playwrights produced the revolutionary knowledge that the readers need through cultural symbols and revolutionary image system in the special context.Although the cultural capital changes in significance in the different contexts,the essential core remains the same.
     In short,"17-Year" war novels of phenomenon of textual genetics,as a process which the truth and classics are produced,practiced,spread and utilized,still has its role to play in constructing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 system.So the research will always be in an ongoing state. Moreover,the transformation of artistic forms,the involvement of the mass media,the excavation of new materials and the removing the ban on files of authors and works,as well as the reproduction of oral history will bring more interpretation space to the study.Therefore,in the concluding section,possibility and tentative plan are pointed out on the re-utilizing 'red resourc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philology in the current context.
引文
1 “重述”这个词语来自于孙先科教授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经典与经典的“重述”--“十七年”经典长篇小说的修改、续写、改编及其历史阐释》中,笔者在此引用,感谢孙老师。
    2 罗伊克·华康德:《从意识形态到象征暴力--马克思与布迪厄著作中的文化、阶级与意识》,褚思真编译,载《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3年第2卷总第3期。
    1 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184页。
    1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人民文学》创刊号,1949年10月号,《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512-513页。
    1 其它小说在后面的图表中列出,另外还有《黄继光》、《祖国的儿子黄继光》、《杨连第》、《董存瑞的故事》、《一个普通战士的成长》、《盼望》等战争传记小说,这类直接描述武装斗争的小说我称之为“主战争小说”,本文主要探讨这一类型小说。另外还有一些小说尽管穿插着武装对立的战争,但这只是为提供特定语境和出场背景的次要内容,而主要还是叙述人物生活、个体成长、越狱、地下斗争等内容,如罗广斌和杨益言的《红岩》、杨沫的《青春之歌》、高云览的《小城春秋》、梁斌的《红旗谱》、杨朔的《三千里江山》、张良孟的《儿女风尘记》、《三辈儿》、曾秀苍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李乔的《欢笑的金沙江》、碧野的《阳光灿烂照天山》、纪宁的《红心向太阳》、袁静的《红色交通线》、冀汸的《走夜路的人们》、谷峪的《石爱妞的命运》、林予的《寨上烽烟》、老舍的《无名高地有了名》、李六如的《六十年的变迁》(一、二卷)等,我把这类小说称之为“次战争小说”,或者说。它们属于革命历史小说或军旅小说。
    2 如果说黄子平把”十七年”小说定义为革命历史小说成立的话,而革命几乎意味着暴力,那么某种意义上说革命历史小说就是战争小说。
    1 任大星:《再版后记》,《野妹子》,百花文艺出版社1978年10月第2版,256页。
    2 该小说由钟廉芳、张春熙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7月初版。
    1 这个概念不仅对新文学以降直至当下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有直接的借鉴意义,还对古典小说如《封神榜》、《说岳全传》以及四大古典小说的当下研究有借鉴意义。
    2 话语是指在语言单位基础上某种陈述的内涵,“话语是关涉社会、政治和文化形成的语言的用法--它是折射了社会秩序的语言,也是形成了社会秩序,以及形成了个人与社会互动的语言。”(The Discourse Reader)(参见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批判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页脚注)
    3 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393页。
    1 这13本著作分别由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岳麓书社200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2 这三本专著分别由东方出版社1998年、巴蜀书社2005年、黄河出版社1999年出版。
    1 刚毅:《保持版本价值》,《人民日报》1962年8月10日第4版。
    2 发表于《草原》1964年第6期。
    3 这5篇文章分别发表在《人民文学》1960年7期、《读书》1960年13期、《河北文学》1964年8期、《人民日报》1978年7月20日第3版、《延河》1979年3期(后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4月出版的《保卫延安》里边)。
    1 这9篇论文分别发表在《湘潭大学学报》1980年3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3期、《复旦学报》1983年6期、《西北大学学报》1986年2期、《编辑之友》1987年1期、《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87年2期、《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4期、《江汉论坛》1989年10期、《新文学史料》1991年1期。
    2 该文发表在《文艺评论》2004年5期。
    3 孙先科:《〈青春之歌〉的版本、续集与江华形象的再评价》,《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2期。
    1 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王晓明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修订本),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205页。
    2 笔者所见的姚丹的这篇博士论文是未刊本,收藏于国家图书馆,由北大钱理群教授指导,其部分成果散见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中。
    1 马驰:《“新马克思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36页。
    1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70页。下文简称《讲话》。
    2 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当代电影》1987年第3、4期。“询唤”是西马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的概念,意指意识形态招募对其臣服的个体成为实践该意识形态的主体,以确保该意识形态产生效果或发挥功能作用。
    1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文集》(第6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216页。。
    2 陈思和:《犬耕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37页。
    3 孙犁:《谈改稿》,《孙犁全集》(第7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96页。
    1 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1月版,第255页。
    1 董之林:《史与言--“当代小说十七年”纵论》,《江海学刊》,2003年第6期。
    1 金宏宇:《新文学的版本批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50页。
    2 即跳出国家霸权话语给以个体的规训和制约,但这是很难的,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回到国家话语当中,这是当下研究者颇为尴尬的学术困境。
    3 金岳霖:《审查报告二》,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附录),中华书局1961年。
    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作家手稿或者出版社初版校样个人无法找到,因此,作为文本的研究起点就是初版本和初刊文(刊物全部登载,而非部分选载),例如《解放军文艺》1954年1、2月号只载《保卫延安》的两章《沙家店》、《潘龙镇》,《人民文学》1955年2月号只载《保卫延安》的一章《长城线上》,而非全部,那么我们就得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10月出版的初版本《保卫延安》为文本发生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但我们依然可以与初刊的部分文本进行异文对校。《解放军文艺》1953年7月号选载的《铁道游击队》的《票车上的战斗》和《解放军文艺》1957年4月号选载的《红日》的《吐丝口》也是如此。
    2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很多,然而只选取这4部当时影响最大的小说进行叙事分析和研究,实属讨巧之捷径。本来‘林海雪原》是笔者很想探讨的话题,它的文本发生学现象是很丰富而复杂的,而且还可以与姚丹的博士论文进行对话,但因时间关系没有完成。
    1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2 冯雪峰:《中国文学中从古典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一个轮廓》,《文艺报》1952年第17期(9月10日出版)。
    1 张学新:《孙犁笔名浅识》,《新文学史料》1998年第2期。
    1 “革命与启蒙的双重变奏”的观点是刘思谦教授上课时所讲的,在此转引,感谢刘老师。
    2 赵树理:《〈三里湾〉写作前后》,《文艺报》1955年第19期,《长篇小说创作经验谈》,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40页。
    3 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关于当代文艺问题的内部讲话》,内部参考材料1979年7月印,345页。
    1 周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人民日报》1953年1月11日。
    1 徐光耀:《〈小兵张嘎〉是如何写成的》,《文史精华》1994年第1期。
    2 古立高:《永远向着前面·后记》,解放军文艺社1981年4月版,430-432页。
    1 王燎荧:《我的印象和感想》,《文学研究》1958年第2期。
    2 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151页。
    3 孙楷第:《中国白话小说的发展与艺术上的特点》,《文艺报》第4卷3期。
    1 于胜白:《后记》,《王大成翻身记》,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231-233页。
    2 邵荃麟:《文学十年历程》,作家出版社1960年版,第37页。
    3 黄修己:《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下)》,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1 柳:《不要辜负了这光荣称号》,《人民文学》1953年第3月号。
    2 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1 因为《吕梁英雄传》于1945年在《晋绥大众报》发表,并在1946年开始出版前37回。
    2 当时的人民币面额大,1万元等于1955年起新发行的新人民币1元。该图表书目主要是据笔者在国家图书馆、河南大学图书馆等馆以及孔夫子旧书网的统计。
    1赵树理说:“评书是正经地道的小说。……我一开始写小说就是要它成为能说的这个主意我至今未变。”(赵树理《我们要在思绪上跃进》《赵树理全集》第4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391页)黄修己说:“赵树理要求自己的小说能‘说',像《登记》、《灵泉洞》就都是以评书名义发表的。按照这种标准,他的全部小说都可以说出是评书,或评书体小说。”(黄修己《赵树理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47页)
    1新华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周扬主编,1949年5月开始出版,主要出版1942年以来的文艺作品。
    2(1950年初文艺报社组成由丁玲负责,田间、陈企霞、康濯、萧殷等参加的文艺建设丛书编委会,一年后编委会增加了老舍、艾青、赵树理、李伯钊、厂民(严辰)等。收有徐光耀的《平原烈火》、李尔重的《领导》、陈登科的《活人塘》、郭光的《仅仅是开始》、柳青的《铜墙铁壁》、孙犁的《风云初记》等小说,由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
    3 总政“解放军文艺丛书”编辑部主编,马寒冰任编审处处长,1953年发行,主要出版解放后的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后来解放军文艺丛书编辑部逐渐转化为向各大出版社推荐军队文艺工作者作品出版的机构。
    4 人民文学出版社在1953年开始出版《文学初步读物》,“为了适应广大读者的需要,使他们有适当的初步的文学读物,并从此开始进一步接触更多的文学作品,编印了这套丛书。”第一辑20册于该年3月出版,包括柳青《铜墙铁壁》中的《沙家店战斗》、徐光耀《平原烈火》中的《周铁汉》、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火烧赤壁》、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斗争钱文贵》等。
    5 1965年,为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解放军文艺社等联合重印了一批关于抗日战争题材的作品,其中长篇小说包括《吕梁英雄传》、《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战斗的青春》、《战斗在滹沱河上》、《草原烽火》、《平原枪声》、《太行风云》、《野火春风斗古城》、《青春之歌》10部。
    6 其它的又如新时期后的丛书。1996年由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新闻出版署、团中央联合推荐的“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开始出版,其中包括《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平原枪声》、《新儿女英雄传》、《野火春风斗古城》等。1997年左右人民文学出版社和花山文艺出版社分别出版“红色经典”系列丛书如《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平原枪声》、《新儿女英雄传》、《野火春风斗古城》等。而2004年开始出版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则几乎涵盖了以上这些作品,并容纳了很多其他作品。
    1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记一次“关于小说在农村”的调查》,《文艺报》1963年第2期。
    1 李萍、祁英:《读革命书做革命者--聂口生产大队图书室建立前后》,《河北日报》1963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1963年11月27日全文转载。
    1 茅盾:《为实现文化艺术工作的更大更好的跃进而奋斗》,《人民日报》1960年4月5日。
    1 转引自周宪:《反抗人为的视觉暴力》,《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第14页。
    2 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人民日报》1960年9月4日。
    3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第3页。
    1 薛恩厚:《从改编中感到的问题》,《人民日报》1959年1月14日。
    1 郎咸芬:《粉墨春秋五十载,热血浇开苦菜花--在戏曲电视剧《苦菜花》座谈会上的发言》,《当代电视》1999年第7期。
    2 陶钝:《陶钝曲艺文选》书首“作者手迹”,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
    1 周恩来:《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周恩里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27-29页。
    2 田汉:《“真假胡彪”》(听评弹四绝之一),《曲艺》1961年第3期。
    1 金源清:《走红色文艺战士的路--记评词演员杨田荣》《曲艺》1963年第6期。
    2 郭晓惠:《郭小川、水华的倾力之作为何失败》,《炎黄春秋》2007你第6期。
    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07页。
    1 姜维朴:《周恩来与连环画书刊出版》,《出版史料》2003年第3期。
    1 沈柔坚:《谈谈连环画、年画、政治宣传画创作中的一些问题》,《人民日报》1960年11月9日。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第1版,7页。
    1 198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觉醒、连环画质量的粗制滥造以及电视、卡拉ok、卡通等大众娱乐方式的崛起,连环画逐渐开始衰落。而连环画收藏热逐渐升温,革命战争题材连环画成为收藏热点,促进了各出版社重印名家连环画的兴趣。同时,出版社在追求出版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依然要行使其配合宣传的职能。因此,为了庆祝世界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95年退出中国当代文学连环画从书,重印汪观清倾情绘制的‘红日》4100册;2007年,为庆祝建军80周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再版推出汪观清绘画的长篇连环画经典作品《红日》,为了满足连环画收藏迷的爱好,此版为汪观清签名钦印本。
    1 周扬:《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人民日报》1979年11月20日。
    2 周恩来:《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周恩来选集(下卷)》,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75843/75874/75994/5183876.html。
    3 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16页。
    1 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人民日报》1960年9月4日。
    1 张毕来:《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厚古薄今倾向》,《人民日报》1958年7月17日。
    2 张毕来:《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厚古薄今倾向》,《人民日报》1958年7月17日。
    1 张福贵:《教科书模式与多元化、个性化的学术要求》,《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2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作家出版社1963年版,第30页。
    1 华中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编著:《中国当代文学史稿》,科学出版社1962年版,334页。
    2 华中师范大学编写组:《中国当代文学》(第1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119-120页。
    1 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01页。
    1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机器》,《当代电影》1987年第3期。
    2 社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人民日报》1962年5月23日。
    1 韵真:《苏州评弹的创新工作》,《人民日报》1963年10月13日。
    1 王淑明:《也来谈谈普及与提高问题》,《人民文学》第3卷第2期(1950年12月1日出版),42页。
    2 金受申:《说新书》,《人民日报》1963年10月12日。
    1 编辑部:《许多现代题材的小说改编成曲艺》,《人民日报》1963年4月10日。
    2 如翻译成日文的作品有:冈本隆三译《林海雪原》(曲波著),松井博光译《红旗谱》(粱斌著),三好一译《苦菜花》(冯德英著),鹿地亘译《红日》(吴强著),岛田政雄译《三千里江山》(杨朔著,译作题为《跨过千百山》),伊藤克译《红岩》(罗广斌、杨企言著),石川贤作泽《战斗在滹沱河上》(李英儒著),木山舵夫、伊克译《迎春花》(冯德英著),井上隆一尺翻译《铁道游击队》(知侠著,东京龙溪书舍1980年4月出版,449页),岛田政雄、三好一译《青春之歌》(杨沫著)等。
    1 杨明:《二龙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5月第1版8月第2印,610页。
    1 该刊为《山东文学》的前身。
    1 林昕、田浩:《读者来信》,《人民日报》1952年3月12日。
    2 王希坚:《真正的战士》,《时代文学》1991年第6期。
    1 因为这次事件严重的影响了刘知侠的家庭生活、政治声誉、行政级别、工作管理和文学创作以及个人仕途的发展,这不仅是他调往上海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也成为文革被批判的一个诱因之一。而揭发文中所说的他的妻子刘苏就在1967年去参加刘知侠的批判会的路途中因精神恍惚车祸而死,刘知侠及其家人成为群众的符号暴力的牺牲品。
    1 据刘知侠的夫人刘真骅回忆。刘知侠把《铁道游击队》交给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却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这不是文艺作品,只是堆积了一些战争素材。但是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部好作品,应该立即出版。对此,刘知侠曾感慨道,一部好作品要过两关,第一关是责任编辑,碰到一位好编辑,有思想、懂作品,才能得以发表。否则一部好作品就会被扼杀在襁褓中,一位有才华的作家会就此消沉,永无天日。再也没有信心去写东西了。第二关是读者关。读者是作家的衣食父母,读者有自己对作品的见解,出版社再吹,评论家再捧,读者就是不买账,那么你的书就要在柜台里落满灰尘。(见刘宝森《风雨辉煌五十年--刘知侠和<铁道游击队>》http://www.sd.xinhuanet.com/sdsq/2004-09/20/content_2903341.htm)
    2 刘知侠:《后记》,《铁道游击队》,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8月第1版,350页。
    1 上海文艺出版社再版此书的时候也就按照这个选拔本进行印刷,如《铁道游击队》被收入上海收获创作丛书,该系列丛书由著名装帧家钱君匋进行装帧。
    1 文代会给刘知侠带来新的渴望与转机,在文代会期间他写诗一首《老兵的心愿》以表其心志:“我是个老兵/参加过两次血与火的战争,/但感到最残酷的/是十年的动乱--/伤亡惊人的惨重!/我带着满身的伤痕,/才冲出血雨腥风。/现在进军号又吹响了,/党号召进行新的长征。”(刘知侠:《老兵的心愿》,《山东文学》1979年12期。)这里显然透露出一个作家宝刀未老继续服务的愿望。
    2 刘知侠还在信中写道:“如果重印,请事先告诉我,我准备写一个后记,把我及这部作品受‘四人帮'迫害的情况谈一谈,当‘四人帮'迫害我最厉害的时候,我从被关押的三层楼上跳下逃走,东躲西藏了四个月,才幸免一死。而这次冒险出逃,掩护我的正是铁道游击队的芳林嫂。情节十分惊险,故事性特别强,有人主张我写出来,但我感到写进《铁道游击队》的重版后记中比较合适,这也是读者比较关心的。”刘知侠把文革中逃往芳林嫂家避难的事情果然写进了再版的后记中,并出版了中篇小说《芳林嫂》,当刘知侠去世后,其夫人刘真骅还将它排成电视剧《刘知侠与芳林嫂》。而且有意思的是1984年导演司徒兆敦还拍成了电影《铁道游击队》的续集电影《青山夕照》,主要内容是:铁道游击队的刘洪大队长,现在是铁道部办公室主任,他虽然身患重病,却人忙于处理部里的各项事务,继续在铁路线上拼搏奋战。1979年。他的心脏病严重。部里让他休息疗养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他还带病帮助解决鲁南机务段的问题,对新一代青工给予支持和鼓励。刘洪在返京途中,因劳累过度而猝然逝世了。遵照刘洪生前的遗嘱,王秀和老战友们送灵还乡,怀着沉痛的心情将刘洪的骨灰撒在微山湖中。这都算是《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延续。刘知侠曾还答应12集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的导演高正撰写《铁道游击队》续集,但最终没有完成。
    1 在1990年代,随着“红色经典”的流行和市场经济的复活,人民文学出版社等抓住市场机会,重新出版小说《铁道游击队》,版本包括花山文艺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共和国长篇小说经典丛书《铁道游击队》、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的中华之魂丛书《铁道游击队》、端木蕻良主编的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的中华爱国主义文学名著文库《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铁道游击队》等。同时,小说还被翻译成英文、俄文、日文等10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也是中国优秀文艺和革命意识形态输出的一种方式,如外文出版社1963年出版英文版《The railway guerrillas》。迄今为止,《铁道游击队》畅销1000多万册。
    2 上海文化出版社1955年9月第1版第1印2万册,29页,0.1元。
    3 刘知侠著,王里插图,26页,通俗读物出版社1955年9月第1版1印,45000册。
    1 董辰生做封面、插图,131页,0.29元。
    1 该评书共20回,上、下册各10回。由于文革爆发,傅太臣没有把评书《铁道游击队》下册10回整理出来。文革结束后,其弟子张立中完成了这个遗愿,把《铁道游击队》改编成山东评书114回。并全部播完。现在网络上流传的评书就是114回的张立中的评书。
    1 事实上,《解放军文艺》7月12日初刊本到1954年1月初版本将近半年的时间,印刷厂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排印。
    2 刘知侠:《票车上的战斗》,《解放军文艺》(7月12日出版)7月号,54页。
    1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出版,178页。
    2 同上,《票车上的战斗》,56页。
    3 同上,《铁道游击队》,186页。
    1 刘知侠:《票车上的战斗》,《解放军文艺》(7月12日出版)7月号,59页。
    2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出版,187页。
    3 同上,《铁道游击队》,179页。
    1 同上,《票车上的战斗》,57页。
    2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出版,180页。
    3 刘知侠:《票车上的战斗》,《解放军文艺》(7月12日出版)7月号,61页。
    1 刘金:《编辑旧事琐忆》,《编辑学刊》1993年第1期。
    2 1万元约相当于1955年人民币改革后的1元,所以22600元大致等于2.26元。
    1 刘知侠:《后记》,《铁道游击队》,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8月第1版,350页。
    1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出版,252-253页。
    1 刘知侠:《新版后记》,《铁道游击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495页。
    1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版第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页。上文中括号前黑斜体字部分为修改前原文,而括号中黑斜体字部分为修改部分,中括号中文字为修改本中添加的部分,而没有括号的黑体字则为修改本中删除的部分。因此脚注中同列两个版本。下文中未特别注释皆以此体例为标准。
    1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版,137页。
    1 从1954年初版本开始,《铁道游击队》11年间在上海就已经印刷了910310册,还不包括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优秀选拔本”系列。可见,《铁道游击队》深受读者和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因为它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在极左思潮颇为严重的1966年出版。作家出版社上海编辑所随后又被整编改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该分社1966年1月继续重印该新1版《铁道游击队》1.5万册,稳居畅销书前列。
    1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页,作家出版社上海编辑所1965年版第1页。
    2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467页,作家出版社上海编辑所1965年版第474页。
    1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83页,作家出版社上海编辑所1965年版第86页。括号前的为前一个版本,括号后的为修改后的版本,下同。
    2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29页。
    1 同上,《铁道游击队》,1959年版本第103-107页,1965年版本第106-110页。
    2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71页,作家出版社上海编辑所1965年版第177页。
    1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93页,作家出版社上海编辑所1965年版第401页。
    2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83页,作家出版社上海编辑所1965年版第189页。
    1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02页,作家出版社上海编辑所1965年版第208页。
    1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26-527页,作家出版社上海编辑所1965年版第533-534页。
    1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16页,作家出版社上海编辑所1965年版第524页。
    2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41页,作家出版社上海编辑所1965年版第141页。
    1 同上,刘知侠:《铁道游击队》,1959年版本中第449-451页。
    2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41-443页。
    1 1972年,上海所有的出版社包括上海文艺出版社等全部合并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国家出版局批复同意上海出版系统恢复“文革”前10个出版社的建制,1978年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重新划分为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书店等10个出版社。
    1 当时上海文艺出版社还没有恢复,随后1978年1月,上海出版系统正式恢复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建制。该社于1978年3月重印了上述新1版版本。
    2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作家出版社上海编辑所1965年版,第522页。
    3 同上,《铁道游击队》,1965年版,第531页。
    4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作家出版社上海编辑所1965年版,第524-530页。
    1 刘知侠:电影文学剧本《铁道游击队》,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9月版。
    2 导演分镜头剧本一般很难找,但导演已经根据它落实到电影当中,所以可以用电影来代替。
    1 刘知侠:电影文学剧本《铁道游击队》,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9月初版,16-17页。
    1 刘知侠:小说《铁道游击队》,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版,156页。
    2 刘知侠:电影文学剧本《铁道游击队》,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9月初版,26页。
    1 刘知侠:电影文学剧本《铁道游击队》,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9月初版,21-22页。
    1 刘知侠:电影文学剧本《铁道游击队》,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9月初版,38-39页。
    2 刘知侠:电影文学剧本《铁道游击队》,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9月版,47页。
    1 刘知侠:《后记》,电影文学剧本《铁道游击队》,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9月初版,68页。
    2 电影《铁道游击队》由曹会渠、秦怡、冯喆等主演。
    3 2004年,为纪念中国电影100周年,中央电视台制作电影传奇系列并重点介绍新中国以来的优秀电影,由主持人崔永元主演、解说了关于电影《铁道游击队》的电影传奇《微山湖上》,让观众再次重温艺术经典的永久魅力。
    1 傅泰臣讲述,胡沁整理:《我是怎样改编和演唱<铁道游击队>的》,《山东文学》1958年第3期。
    2 刘知侠:电影文学剧本《铁道游击队》,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9月初版,22页。
    3 同上,电影文学剧本《铁道游击队》,38页。
    4 同上,电影文学剧本《铁道游击队》,47页。
    1 刘知侠:电影文学剧本《铁道游击队》,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9月初版,67页。
    1 由芦芝、何彬词、吕其明曲的电影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成为几代人传唱的经典:“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常,/我们爬飞车那个搞机枪,/闯火车那个炸桥梁,/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哎嗨……”,悠扬的旋律、清脆的唱腔穿越历史时空而经久不衰。因为在各种以铁道游击队为素材的影视作品中,尽管风格迥异、情节各异,但是这首歌曲却依然保持初版电影的原汁原味,我们不能不惊叹原作的艺术力量。
    1 刘知侠:《后记》,电影文学剧本《铁道游击队》,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9月初版,68页。
    2 赵明导演未完成的“惊险片”在1995年拍摄的电影《飞虎队》中实现。
    3 其中1955年出版的是第1-4集《打洋行》、《飞虎队搞机枪》、《夜袭临城》、《杨集除奸》;1956年出版第5集《飞虎队打冈村》;1957年出版第6集《苗庄血战》;1958年出版第7集《二烈士》、第8集《打开微山湖》,1960年出版第9集《三路出击》、1961年出版第10集《胜利路上》。
    1 连环画《铁道游击队》先后翻译成朝鲜文版(延边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初版,126页,15100册)和英文版连环画(外文出版社1965年169页)等各种版本。甚至还编入中国当代文学连环画丛书之列,于1995年1月出版。
    2 马克:《孕育体验和再创造--访问上海几位连环画家的笔记》,《人民日报》1964年2月16日。
    1 马克:《孕育体验和再创造--访问上海几位连环画家的笔记》,《人民日报》1964年2月16日。
    1 董子畏改编、韩和平、丁斌曾绘画:连环画《飞车夺枪》,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9月版,91-97页。
    2 董子畏改编、韩和平、丁斌曾绘画:连环画《飞车夺枪》,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9月版,75-77页。
    1 董子畏改编、韩和平、丁斌曾绘画:连环画《三路出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3月第2版。
    2 同上,连环画《胜利路上》,1978年3月第2版第1印。
    3 同上,连环画《夜袭临城》,1978年2月第2版第33次印刷。
    1 该文发表于《山东文学》1958年第3期。
    2 该文发表于《解放军文艺》1957年5月号。
    1 傅泰臣讲述,胡沁整理:《我是怎样改编和演唱<铁道游击队>的》,《山东文学》1958年第3期。
    2 其内容都是来自于傅泰臣演唱的《铁道游击队》评书内容,尤其是把傅泰臣未整理出的《铁道游击队》评书下集进行了恢复,现在网络上流传的评书就是114回的张立中的评书。
    1 傅泰臣:评书《铁道游击队》,山东人民出版社1965年11月版,34页。
    2 傅泰臣讲述,胡沁整理:《我是怎样改编和演唱<铁道游击队>的》,《山东文学》1958年第3期。
    1 傅泰臣讲述,胡沁整理:《我是怎样改编和演唱<铁道游击队>的》,《山东文学》1958年第3期。
    1 冯玉(王争)编剧,《编者的话》,京剧《铁道游击队》,江苏文艺出版社1959年2月第1版,扉页。
    1 冯玉(王争)编剧:京剧剧本《铁道游击队》,江苏文艺出版社1959年2月版,6页。
    2 同上,京剧剧本《铁道游击队》,43页。
    3 同上,京剧剧本《铁道游击队》,15页
    1 冯玉(王争)编剧:京剧剧本《铁道游击队》,江苏文艺出版社1959年2月版,17-18页。
    1 电视剧《铁道游击队》由高正总导演,张甲田、王国强、张学浩、牛娜等主演。笔者无法搜寻到电视剧剧本。所以本文中只以电视剧情节与小说内容进行校勘。
    1 粱沪生、胡建新、王冀邢编剧、赵季平作曲以及王志文、陈小艺、张丰毅、刘威、李雪健、潘长江等主演,峨嵋电影制片厂1995年出品。
    2 无法得到《飞虎队》的电影文学剧本,只有根据电影情节进行比较。
    1 为怀抗日英烈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35集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于2005年摄制,李世明、王新民分别任总编剧和总导演。
    1 周昭:《<铁道游击队>欲成功夫片,经典翻拍引发讨论》http://yule.sohu.com/20051012/n227175876.shtml。
    2 曾玉:《电视剧<铁道游击队>正拍,新“飞虎队”大耍功夫》,《新闻晨报》2005年01月19日。
    1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创作经过》,《新文学史料》1987年第1期,也可见《铁道游击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7月版,513页。
    1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版,第182页。
    1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版,第81-82页。
    2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版,第466页。
    3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版,第65页。
    1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版,283页。
    2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版,第470-471页。
    1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版,第249-250页。
    1 杜鹏程:《保卫延安·重印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514-515页。
    1 《人民日报》1953年10月8日还专门配发社论《努力发展文学艺术的创作》号召各级组织关心作家,认为“缺乏作品或缺乏好作品的文学艺术战线,就如同缺乏武器或缺乏好武器的军队一样。因此,目前文学艺术界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用一切办法来鼓励创作,帮助有创作才能的作家走上创作的岗位,使作家的创作活动和作品的发表(包括出版、表演、放映和展览)得到必要的便利条件和亲切的关怀,鼓励作家和艺术家坚持经常不断的创作和表演,使好的作品和表演能够受到广大群众的欣赏和得到国家的奖励。”
    2 杜鹏程:《保卫延安·重印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523页。
    1 杜鹏程:《回忆雪峰同志》,《我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136页。
    1 冯雪峰:《五年来我国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人民日报》1954年10月1日。
    2 冯雪峰:《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宣传》,《雪峰文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月版,672页。
    3 茅盾:《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人民文学》1960年第8期。
    1 后改为上海文艺出版社。
    2 读书运动辅导丛书之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58年9月1版1印8万册,33页,0.09元。
    3 中国作协宣布了冯雪峰的“反党罪行”,并开除党籍、撤销工资、降低工资以及赶出原有住房,后1961年周恩来点名为他摘帽。
    1 因为路翎的短篇小说《洼地上的“战役”》等出来后,不认识路翎的杜鹏程写了一封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动的谦虚信。但是这件可笑的事情却引起了很大的后果。1955年12月27日,中国作协在北京就所谓的“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召开各省、市、自治区、部队文艺界、宣传部领导人和作家的传达会议,周扬作关于丁、陈反党集团斗争的传达,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作重要讲话。当陆定一谈到“丁陈反党集团”和“胡风反革命集团”互应配合之时,大声问道:“杜鹏程来了没有?”杜鹏程坐在中间应声而起,陆定一怒斥道:“你给路翎写信,说看了他的作品,恨不得把自己的作品烧了,这是什么意思?你说,现在就说!烧给我看!”而且还被拘在北京莲花池某处接受审查。
    2 编辑部:《人民文学出版社选拔优秀新创作》,《文艺报》封底,1959年第3期2月11日出版。
    3 编辑部:《建国十年来优秀创作》,《文艺报》封底,1959年第18期9月26日出版。
    1 杜鹏程:《保卫延安·重印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519页。
    2 1967年8月各种批判文章纷纷而来,《北京日报》1967年8月17日发表了三篇批判文章:张岚等的《剥下彭德怀的画皮--驳大毒草<保卫延安>的无耻谰言》、魏金水等的《保卫延安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批判为彭德怀树碑立传的大毒草<保卫延安>》、孙文起等的《清算彭德怀的滔天罪行--从反党小说<保卫延安>谈起》。同月25日《文汇报》发表了尤宜的批判文章《<保卫延安>为彭德怀唱赞歌》,《解放日报》也于同年10月25日发表两篇批判文章:韦庆生的《<保卫延安>是为彭德怀树碑立传的大毒草》、王文炳的《利用小说反党的黑样板》,其批判语言非常荒谬而滑稽,但在当时却已是罪不可赦。更为可怕的是,由“四人帮”控制的舆论阵地《人民日报》于1967年11月12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出署名为“文红军等”的《<保卫延安>--利用小说反党的活标本》。
    3 杜鹏程:《保卫延安·重印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520页。
    4 戴文华:《从彭老总的”三怕”谈起》,《报刊荟萃》2006年第6期,也可参见《彭德怀传记》。
    1 《<保卫延安>--利用小说反党的活标本》主要对《保卫延安》进行定罪。其中最大的有三条:一、所谓诽谤和贬低毛主席,“肆无忌惮地诽谤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把毛主席的光辉战略思想。完全移到彭德怀身上”。“偷天换日,将毛主席亲自指挥的延安保卫战的胜利,统统记在彭德怀的名下”;二、所谓给彭德怀贴金,“美化吹捧彭德怀”,“妄图使彭德怀贴金成佛”,“《保卫延安》的炮制者却妄图把彭德怀的反动思想打扮成光辉的毛泽东思想,把彭德怀这个小丑吹捧为我军广大指战员精神力量的源泉,从这里可以充分看出这个大军阀篡党篡军的政治野心!”三、所谓利用小说反党,“中国赫鲁晓夫在文艺界的代理人周扬、冯雪峰之流,更是老早就跳出来大捧特捧反党小说《保卫延安》。文艺黑线的另一个头目林默涵,到一九六四年还说《保卫延安》是‘好书',鼓励作者把它扩充修改成四、五部长篇巨著,妄图使彭德怀永载史册。斗争就是这样尖锐复杂,惊心动魄!这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进行生死搏斗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小说《保卫延安》是“颠倒历史、贪天之功的大骗局”,是“射向人民群众和人民军队的大毒箭”,是“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代表作”,所以必须“彻底砸烂彭德怀的黑纪念碑”。这种上纲上线的政治权力渗透下的话语暴力和思维逻辑无疑是荒谬的,断章取义成为当时批判文章的最大特色。要想平反,首先必须批驳上述三条所谓的罪状,于是发表在《人民日报》1978.12.23日的文章《彭德怀同志的光辉形象永留人间--推倒对《保卫延安》的攻击和诬蔑》开始反驳:对第一条,1978年的《人民日报》文认为:“《保卫延安》不仅热情地歌颂了毛主席,而且成功地表现了毛主席在这场保卫战中的伟大历史作用。整个西北战场的战略方针,是党中央、毛主席制订的,这在《保卫延安》的开始和最后,都有非常明确的交代。……《保卫延安》雄辩地告诉我们:没有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战略方针,就不会有西北战场的辉煌胜利;毛主席的英明决策,是延安保卫战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对第二条,1978年的《人民日报》文认为:“彭德怀同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副总司令。作为一九四七年延安保卫战的前线总指挥,对党、对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保卫延安》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生动地真实地再现了延安保卫战的历史。读了《保卫延安》,我们好象重新回到了硝烟弥漫的西北战场,仿佛又看到了彭总从容镇定地指挥作战的雄姿。……《保卫延安》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歌颂老一辈革命家彭德怀同志的历史功勋,这是杜鹏程同志的一大贡献。歌无产阶级之功,颂无产阶级之德,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树碑立传,把无产阶级的光荣革命传统发扬光大,何罪之有?”对第三条,1978年的《人民日报》文认为:“围剿《保卫延安》时,不仅对小说的思想内容任意歪曲,胡乱上纲。而且诬陷作者利用小说反党,为篡党篡军制造舆论。……在林彪、‘四人帮'一伙横行期间,强权就是真理,指鹿可以为马,林彪、‘四人帮'一伙对于《保卫延安》是这么干的,对于其他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也是这么干的。他们通过诸如此类的手段制造的文字狱,数量之多,罪名之重,情景之惨,在历史上是少见的,给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1 杜鹏程:《保卫延安·重印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523页。
    1 Tu Peng-cheng,《Defend Yenan》,林凡绘图,共404页。
    2 刘知侠著、王里插图,通俗读物出版社1955年9月第1版第1印,26页,45000册。
    3 作者吴强,作家出版社1959年12月第1版第1印。
    4 玛拉沁夫著,徐燕蓀插图,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3月第1版第1印,共35页。
    5 徐光耀撰 刘继卤绘图,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3月第1版第1印,共64页,6万册。
    6 文学初步读物,李宗津绘图,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3月第1版第1印,0.17元,3.9万字,8万册。
    7 由通俗读物出版社1955年2月出版。
    8 安林插图,通俗读物出版社1955年2月第1版1印,1.7万字,52页,1300元。
    9 如于思节编的小图书馆丛书《保卫延安》于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年1月出版,该套小图书馆丛书是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推荐给全国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红领巾书架丛书的少年版《保卫延安》则是 21世纪出版社1991年2月出版;由忠清、锡琳编文、李兆虬绘画的革命英雄主义丛书儿童绘画本的《保卫延安》(由21世纪出版社1991年10月印;由赵俊贤缩写的《保卫延安》编入中外军事文学名著缩写中国卷丛书,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6年1月印。
    1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丛书《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6月初版1984年10月印刷,525页;《保卫延安》选入《杜鹏程文集》(四册)1993年6月出版;共和国长篇小说经典丛书《保卫延安》,花山文艺出版社1995年5月一版一印,3000册469页,3000册,17元;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6月出版,1996年5月北京17印,525页,总印量达到954755册,15.3元;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保卫延安》杜鹏程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6月初版,2005年1月第1印,442页,24元;中国文库第二辑精装本《保卫延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1印,37元。
    1 李厚基:《战火中的英雄--读<延安之战>后漫笔》,《电影文学》1960年3期,80-83页。
    2 笔者未找到该版本连环画。
    1 杜鹏程:《后记》,《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469页。
    1 杜鹏程:《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276-280页。
    1 杜鹏程:《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47页。
    1 同上:《保卫延安》1956年版,15、17页。
    1 杜鹏程:《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61-62页。
    1 杜鹏程:《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9页。
    1 杜鹏程:《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74页。
    2 同上,《保卫延安》1956年版,278页。
    3 同上,《保卫延安》1958年版,258页。
    1 杜鹏程:《重印后记》,《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523页。
    2 同上:《保卫延安》1979年版,72页。
    1 杜鹏程:《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405页。
    2 同上,《保卫延安》1979年版,402页。
    1 杜鹏程:《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83-84页。
    2 同上《保卫延安》1979年版,355-356页。
    1 杜鹏程:《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332页。
    1 杜鹏程:《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209页。
    2 杜鹏程:《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3页。
    3 同上,《保卫延安》1979年版,348页。
    1 亘川:《难忘海棠树下深夜不息的灯光》,《当代戏剧》,2004年第3期。
    2 杜鹏程:《我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43页。
    3 马川:《试谈话剧<保卫延安>的改编》,《当代戏剧》1959年第2期。
    1 马川:《试谈话剧<保卫延安>的改编》,《当代戏剧》1959年第2期。
    1 鱼讯、周军等改编:话剧《保卫延安》,东风文艺出版社1959年12月版,26页。
    1 鱼讯、周军等改编:话剧《保卫延安》,东风文艺出版社1959年12月版,6页。
    1 同上,话剧剧本《保卫延安》,57-58页。
    2 鱼讯、周军等改编:话剧《保卫延安》,东风文艺出版社1959年12月版,18-20页。
    1 鱼讯、周军等改编:话剧《保卫延安》,东风文艺出版社1959年12月版,86-87页。
    2 鱼讯、周军等改编:话剧《保卫延安》,东风文艺出版社1959年12月版,76页。
    1 鱼讯、周军等改编:话剧《保卫延安》,东风文艺出版社1959年12月版,92页。
    2 即所谓的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和周小舟的“彭德怀反党集团”。
    1 鱼讯、周军等改编:话剧《保卫延安》,东风文艺出版社1959年12月版,25页。
    2 亘川:《难忘海棠树下深夜不息的灯光》,《当代戏剧》,2004年第3期。
    1 杨文改编、汪绚秋等画:《内容提要》,连环画《九里山上摆战场》,上海人美社1957年11月新1版。
    1 王暾改编、李人毅绘:《延安保卫战》(下),辽宁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版,170页。
    2 杜鹏程:《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版,50页。
    3 冯复加改编、侯德钊、赵建明绘画:连环画《保卫延安》,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上册31页。
    1 王铮:《袁阔成:请给评书留条活路》,《京华时报》2006年11月29日。
    2 金受申:《听书杂感(二)》,《曲艺》1961年第2期,27页。
    1 人民文学编辑部:《编后》,《人民文学》第2卷第1期,88页。
    1 冯雪峰:《论<保卫延安>》(代序),《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1 周扬:《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周扬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83页。
    1 吴强:《开封两年杂忆》,《河南大学学报》1984年第5期。
    1 吴强:《写作<红日>的情况和一些体会》,《人民文学》1960年1月号。
    2 作者谈到刘胜的写作时说:“但我在初稿里对这个人物写得还不足,没有使他忠心于革命和坚决、果敢的性格得到充分发展。没有写他身临前阵,为了巩固和发展胜利而牺牲于敌人枪弹之下。所以如此的原因有二:第一,在涟水城下,牺性了一个团长苏国英,孟良崮战役又牺性一个接替苏国英团长职务的刘胜,我心有不忍。我不肯让我所喜爱的人物在我的笔下死去。第二,对这一人物的认识、分析和形象创造的准备不足,对他在全局中应有的作用,思考得不充分。经过反复的考虑,主要是为的根据刘胜自已的气质和性格的要求,为的反映孟良崮战役的艰互性(实际上,在消灭蒋介石反动军的王牌部队--张灵甫七十四师的战役里,我军是付出了相当的血的代价的),我才咬定牙根,作了修改,在第十六章里重写了两节,让我所喜爱的刘胜在战斗的紧急关头负伤,死在野战医院里面。事后考察一下,觉得在这个人物身上作了补充描写,是必要的。紧接着刘胜之死,为团长复仇的口号自然地提了出来,在小山洞里,举行火线入党宣誓和追悼刘胜的仪式的时候,干部和战士们唱的国际歌的声音,就显得格外的深沉、激愤了。对第二天上午夺取孟良崮高峰。也就多了一分精神动力。……我在初稿里,对张灵甫就外貌写得多,内在写得少,没有着力于挖掘他这个反革命罪犯的精神世界的本质。检视以后,进行了修改,并且重新写了一章和两个小节。”(见吴强《写作<红日>的情况和一些体会》。)
    1 吴强:《写作<红日>的情况和一些体会》,《人民文学》1960年1月号。
    2 如对《黎明的河边》等进行评论,后在新文艺出版社1956年11月结集出版为评论专著《文艺生活》。
    3 吴强:《谈<红日>的创作体会》,《文学评论》1978年第3期。
    4 由于作品的形象刻画颇为大胆,且不同于当时的创作流俗,定稿送到出版社遭到冷遇,无人敢接手,最后把稿子递给了总政解放军文艺丛书编辑部,但是依然没有消息,吴强找到了朋友沈君默帮忙。1957年5月,沈君默找到中青社文学编辑室主任江晓天,向他讲述了吴强长篇小说稿的遭遇,并希望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吴强的小说《红日》。原本也是新四军的江晓天阅读过40万字的稿子后感到非常兴奋,尤其是对国民党军的高级将领74师师长张灵甫的形象刻画,去除了当时非常流行的漫画式描写,深入到反面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写他的顽强、狡诈和凶狠。而且,小说还用相当的篇幅写了我军高级干部的爱情,这些都具有开创性。自建国初期错误地批判了碧野的长篇小说《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以及百花小说等之后,当时的文学创作几乎清一色的摒除了爱情生活叙述。由此,江晓天感到,《红日》是一部有重大突破的军事题材作品。于是,他就把书稿交给了新四军出身的编辑室副主任陶国鉴来做责任编辑。
    1 吴强:《谈<红日>的创作体会》,《文学评论》1978年第3期。
    2 如俄文版由苏联军事出版社1959年7月出版,英文版《Red Sun》外文出版社1961年1月初版,其他如越南出版社1962年2月出版了越文译本,新日本出版社1963年1月出版了日文译本《真红四太阳》,延边出版社1964年11月出版了朝鲜文版本等。
    1 例如《人民日报》1966年5月29日发表《绝不准离毛泽东思想之经,叛人民战争之道!<解放军报>陆续发表文章,严正批判影片<红日>》,认为小说尤其是电影《红日》“替国民党反动军队谱‘光荣史',为屠杀人民的刽子手树‘纪功碑'”,“极力歪曲人民军队的本质,全面丑化我军的英雄形象”,“否定党的领导作用,诬蔑我军的政治工作”,“恶毒歪曲毛主席人民战争的思想”。《人民日报》1966年6月7日发表《不准打着“创新”的旗号,贩卖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货--从对坏影片<红日>的批判,剖析<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的反动性》,该文认为:“影片《红日》同毛泽东思想大唱反调影片《红日》,是在反党反社会主义黑线指导下精心制作出来的一株大毒草,是现代修正主义文艺的一部代表作。”“它抹煞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根本区别。”“它抹煞了人民军队和反革命军队的根本区别。”“它还抹煞了无产阶级军事路线和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根本区别。”其它还有《人民日报》1966年6月7日发表了《铲除反无产阶级建军思想的大毒草--当年在孟良崮战役中立过大功的连干部战士批判电影<红日>座谈纪要》、《人民日报》1967年10月25日发表朱兆恒的《反对人民战争思想的黑“样板”--评反动影片<红日>》和红延文的《蒋匪黑话是<红日>的蓝本》、《人民日报》1969年10月22日发表了辛文彤《彻底摧毁银幕上的反革命专政--评反动影片<红日>》、《人民日报》1969年10月25日发表了解放军某部战士刘守熙的《为哪一个阶级唱赞歌?--赞革命样板戏<沙家浜>,兼评毒草影片<红日>》等。
    2 笔者买到一本由兰州大学中文系六九级学生于1966年5月25日油印的该电影剧本,正文首页写道:“电影《红日》是一株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现在刻印这个影片的文学剧本,供大家批判之用。”
    1 并出版了电影连环画《红日》,文飘编辑,中国电影出版社1964年2月第1版,190页。2005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电影传奇《曾经燃烧的战场》,由崔永元 主演、解说《红日》。
    1 宁干:《一幅动人的战争油画--评吴强作长篇小说<红日>》,《人民日报》1958年4月5日。
    2 吴强还为1964年修改版本写了《再版的话》,然后这小说最终没有成功发行,其主要内容在1978年版本中呈现,包括1964年的《再版的话》也放在了1978年版本里边。
    1 毛泽东:《毛主席关于文学艺术的五个文件》,人民出版社1967年5月版,12-13页。
    1 吴强:《漫谈写小说》,吴强等著:《谈谈小说、散文的写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58年12月版,2页。
    1 吴强:《写作<红日>的情况和一些体会》,《人民文学》1960年1月号。
    1 茅盾:《为实现文化艺术工作的更大更好的跃进而奋斗》,《人民日报》1960年4月5日。
    1 吴强:《写作<红日>的情况和一些体会》,《人民文学》1960年1月号。
    1 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人民日报》1960年9月4日。
    2 茅盾:《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人民文学》1960年第8期。
    3 本刊记者:《首都曲艺界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曲艺》1960年10月号,13页。
    1 瞿白音:电影剧本初刊本《红日》,《电影艺术》1960年第12期,53页。
    1 同上,电影剧本初刊本《红日》,59页。
    1 瞿白音:电影文学剧本初刊本《红日》,《电影艺术》1960年第12期,32页。
    2 瞿白音:电影文学剧本初刊本《红日》,《电影艺术》1960年第12期,44页。
    1 丘赫莱依:《他们故步自封》,英国电影杂志《电影和电影制作》1962年10月号,李庄藩翻译,《电影文学》1964年1月号。
    2 瞿白音:《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自》,《电影艺术》1962年第6期。
    1 瞿白音:电影文学剧本《红日》,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9月版,35页。本文中没有特别说明的引文皆选自此版本。
    1 瞿白音:电影文学剧本《红日》,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9月版,9页。
    1 瞿白音:电影文学剧本《红日》,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9月版,16-17页。
    2 瞿白音;电影文学剧本《红日》,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9月版,18页。
    1 瞿白音:电影文学剧本《红日》,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9月,53-55页。
    1 瞿白音:电影文学剧本《红日》,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9月版,22-23页。
    2 汤晓丹:《在学习毛泽东著作中准备<红日>拍摄》,《电影艺术》1960年第12期。
    1 瞿白音:电影文学剧本《红日》,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9月,10页。
    1 瞿白音:电影文学剧本《红日》,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9月,82页。
    1 电影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瞿白音词;吕其明、萧衍作曲,任桂珍演唱,陈传熙指挥,上影乐团演奏。
    1 吴强:《红日》,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版,24-26页。
    1 王星北改编、汪观清绘画:连环画《红日》第2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110页,本小节未特别注明皆出自此版本。
    1 吴强:《红日》,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版,15页。
    2 王星北改编、汪观清绘画:连环画《红日》第1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19-22页。
    1 王星北改编、汪观清绘画:连环画《红日》第4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92-93页。
    1 由李幼斌、耿乐等主演。赵锐勇和王彪为编剧,电视剧《红日》编、导、演阵容强大,电视剧《红日》是浙江省向建国六十周年华诞、向建军80周年大庆的献礼之作,入选浙江省精品工程,同时获上海市“优秀剧本征集活动”奖。它是作家赵锐勇和王彪根据小说《红日》历时2年改编完成的,该剧及剧本被誉为“是展示孟良崮战役的一部全景式、史诗性的作品,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为国内军事题材的巅峰之作”。
    1 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27页。
    1 吴强:《写作<红日>的情况和一些体会》,《人民文学》1960年1月号。
    1 吴强:《红日》,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366页。
    1 冯德英:《我与“三花”》,《北京日报》2005年6月24日,《新华文摘》2005年第16期全文转载。
    2 冯德英:《后记》,《苦菜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8月版,524页。
    3 冯德英:《我与“三花”》,《北京日报》2005年6月24日。
    1 冯德英:《后记》,《苦菜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8月版,528页。
    2 编辑部:《解放军文艺社将出版军事斗争题材的文学作品》,《解放军文艺》1958年第1期,96页。
    1 冯德英:《后记》,《苦菜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8月版,526页。
    1 新华社报道如下:“《苦菜花》作者、任职解放军空军某部无线电排少尉排长冯德英把8000元稿费全部捐献给山东胶东地区,支援家乡的生产跃进。《苦菜花》一书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有些剧团把它改编为剧本。现在作者已经把这部小说改编成为电影剧本,不久可以开始拍摄。冯德英说,他所以能写出这一部小说,首先归功于党,和家乡人民的英勇斗争,所以他决定把稿费全部用来支援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位青年战士现在正在积极工作和学习,并且打算在近年内写出他的第二部小说《迎春花》。”(《<苦菜花>作者冯德英,捐献全部搞费支援家乡生产》,《人民日报》1958年10月5日。)
    2 张弘强;《实质上是对体力劳动的轻视》,《人民日报》1958年10月30日。
    1 冯德英:《后记》,《苦菜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8月版,528页。
    2 因《苦菜花》的成功而激起的热情的推动下,同时也为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冯德英用三个多月时间于1959年春完成了45万字的《迎春花》,《迎春花》在《收获》杂志一期全文登出,新华书店征订100万册,因三年自然灾害导致纸张紧缺,解放军文艺社第一次出版只印了40万册。然而,“与《苦菜花》的好评如潮不一样,《迎春花》很快就引起了很大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该书在男女两性关系的描写上,有严重的自然主义倾向,失于色情,有副作用。有些批评者更进一步认为,《苦菜花》也存在这个问题,值得作者警惕!于是,我在有关领导的指示下,对《迎春花》作了局部的修改,篇幅也减少了五万字,于1962年再版。‘文革'结束不久重新出书时,又对这方面的描写进行了一次修删,以期男女关系的描述更‘干净'。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原来就不赞成这种‘干净'的同志们,反对修改,编辑部便又找出第一版的《迎春花》,要按这个版本重新出书,我也同意了。”(冯德英:《我和“三花”》,《新华文摘》2005年第16期。)正是由于男女两性关系的描写受到读者批评,作者不得不进行检讨:“在我的作品中,有些缺点和错误是由于艺术修养和深入生活不够所致,但是也有的是自己世界观上的毛病造成的。……像《迎春花》里的村长江合,现实生活中本来是有这种人:中农出身,在抗日战争中入党,对民族敌人的斗争很积极;但是抗战胜利了,革命进入新的阶段,他的思想却跟不上,只顾眼前的安乐日子,不想继续前进,在党内起了作富裕农民代言人的作用。我虽看到了这一现象,却由于自己政治思想水平不高,没有很好地树立起无产阶级不断革命的世界观,所以就不能剖析他,结果在作品中回避了这场斗争的展开和深入,使他成为可有可无的人物,……流露了自然主义的色彩。”(冯德英:《创作取得成绩的根本保证》,《人民日报》1960年1月7日。)1963年11月冯德英完成《山菊花》上集,但极左化思潮使得编辑要求作者进行修改,但冯德英坚持不按照编辑意图删改人性化情节,作品也无法出版。“文革”中,《苦菜花》、《迎春花》及《山菊花》清样受到批判,被定为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阶级斗争调和论、革命战争恐怖的和平主义、爱情至上及有黄色毒素描写的三株大毒草。直到文革后平反才重新出版。尽管《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互文性,而且《迎春花》也有多次修改和艺术改编,但本文只着重探讨《苦菜花》。
    1 冯德英:《红色的苦菜花》,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
    2 中国当代文学名著精选《苦菜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8月,557页;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精品书系《苦菜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苦菜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13页,24.5元;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苦菜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8月出版2005年1月印刷,2万册,474页,24元;红色战争经典长篇小说丛书《苦菜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
    3 王音璇演唱的电影主题歌至今广为传唱。为纪念中国电影100周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电影传奇--一个母亲的成长》,由崔永元主演、解说电影《苦菜花》中的母亲形象。
    4 薛恩厚、高深改编的评剧剧本《苦菜花》由中国评剧院导演张玮、陈怀平进行编排演出,筱白玉霜等主演。筱白玉霜,幼年随养母评剧名演员白玉霜学戏,故又名小白玉霜,唱腔圆润、韵味醇厚,借鉴京剧等在中国评剧院编捧评剧现代戏。
    5 所有的艺术改编都是以母亲为第一主角的,但高深的评剧《春花曲》是以花子为第一主角的。同时魏喜奎的剧是以娟子作为第一主角的,然而笔者无法查到魏喜奎关于《苦菜花》的改编本或戏。
    1 苏州市人民评弹团集体改编:《苦菜花·除奸》,夏史编选:《弹词开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1月版,41-43页。该小节主要讲述了杏莉向母亲质疑父亲王柬芝的真实身份,她告诉母亲:“(这)大汉奸天良都丧尽,(他)今朝露出了鬼机关,(我要)无情检举在今晚”。
    2 徐建中:《昆嵛黄花分外香——写在<苦菜花>出版50周年暨冯德英文学馆开馆之际》,《威海晚报》2008年9月14日,http://www.fdywxg.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6。
    3 四集吕剧电视剧《苦菜花》、吕剧舞台表演戏《苦菜花》的剧本底本都是翟剑萍、孟令河、徐世起改编的吕剧剧本《苦菜花》。所以,下文艺术改编中主要就吕剧剧本《苦菜花》与小说《苦菜花》进行比较分析。
    1 冯德英:《苦菜花》,解放军文艺社1958年版,26页。
    1 同上,《苦菜花》1958年版,252页。
    1 冯德英:《苦菜花》,解放军文艺社1958年初版本453页,人民文艺出版社1959年修改本467页。本文设置为括号前的为原版本,括号中的内容为修改后的内容,下同。
    1 刘思谦:《女性生命潮汐》,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9页。
    2 南帆:《身体修辞学:肖像与性》,《文艺争鸣》1996年第9期。
    1 冯德英:《苦菜花》,人民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366-370页。
    2 冯德英,《苦菜花》,解放军文艺社1978年版,362页。
    1 红代会中国人民大学三红文学兵团、人民文学出版社《文艺战鼓》编辑部1967年10月编印,《六十部小说毒在哪里》,36页。
    1 冯德英:《苦菜花》,人民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54页。
    2 红代会中国人民大学三红文学兵团、人民文学出版社《文艺战鼓》编辑部1967年10月编印,《六十部小说毒在哪里》,35-36页。
    1 冯德英:《苦菜花》解放军文艺社1959年版本257页,人民文艺出版社1978年版本259页。
    1 冯德英:《苦菜花》,人民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320页,解放军文艺社1978年版321页。
    2 同上,《苦菜花》,1959年版,441页。
    3 冯德英:《苦菜花》,人民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67-68页。
    4 冯德英:《苦菜花》,人民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25页。
    1 评剧剧本《苦菜花》后列入北京市戏曲研究所编的北京市戏曲剧目选,并于北京出版社1964年4月重印。
    2 薛恩厚、高深:《改编<苦菜花>后记》,《苦菜花》,北京宝文堂书店1958年12月版。
    1 萧甲:《谈评剧<苦菜花>的改编》,《人民日报》1959年1月14日。
    2 薛恩厚:《从改编中感到的问题》,《人民日报》1959年1月14日。
    1 冯德英:《创作取得成绩的根本保证》,《人民日报》1960年1月7日。
    2 薛恩厚、高深改编:评剧《苦菜花》,北京出版社1964年4月版,20页。由于没有找到北京宝文堂书店1958年12月版《苦菜花》,只好用没有改动的北京出版社的重印本。本章涉及到的评剧皆引自此处,下同。
    1 薛恩厚、高深改编:评剧《苦菜花》,北京出版社1964年4月版,74页。
    1 高深:《春花曲》,北京宝文堂书店1959年10月版,3.7万字,11200册,62页,0.21元。
    1 冯德英:《苦菜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365页。
    2 冯德英:《苦菜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375页。
    1 高深:评剧《春花曲》,北京宝文堂书店1959年10月,20页。
    1 同上,评剧《春花曲》,52页。
    2 高深:评剧《春花曲》,北京宝文堂书店1959年10月,55页。
    1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2月重印该连环画。
    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7月和中国电影出版社1966年及1983年3月甚至还专门剪辑出版了电影连环画《苦菜花》,让读者感受革命经典的永恒魅力。
    1 冯德英:电影文学剧本《苦菜花》,《电影文学》1963年第5期,2页。
    2 同上,电影文学剧本《苦菜花》,5页。
    1 冯德英:电影文学剧本《苦菜花》,《电影文学》1963年第5期。
    1 冯德英:电影文学剧本《苦菜花》,《电影文学》1963年第5期,5页。
    2 同上:电影文学剧本《苦菜花》,8页。
    1 冯德英;小说《苦菜花》,解放军文艺社1958年版,2-3页。
    2 冯德英:小说《苦菜花》,解放军文艺社1958年版,38页。
    1 冯德英:电影文学剧本《苦菜花》,《电影文学》1963年第5期。
    2 冯德英:小说《苦菜花》,解放军文艺社1958年版,147页。
    3 冯德英:电影文学剧本《苦菜花》,《电影文学》1963年第5期,11页。
    1 同上,电影文学剧本《苦菜花》,16页。
    2 同上,电影文学剧本《苦菜花》,20页。
    3 冯德英:电影文学剧本《苦菜花》,《电影文学》1963年第5期,21页。
    1 冯德英:电影文学剧本《苦菜花》,《电影文学》1963年第5期,27页。
    1 冯德英:电影文学剧本《苦菜花》,《电影文学》1963年第5期,28页。
    1 蒋荫安:《苦根上开出的革命花--谈影片<苦菜花>中的母亲的形象》,《人民日报》1965年10月18日。
    1 冯德英:电影文学剧本《苦菜花》,中国电影出版社1966年3月版,72页。
    2 冯德英:电影文学剧本《苦菜花》,中国电影出版社1966年3月版,16页。
    1 冯德英:电影文学剧本《苦菜花》,《电影文学》1963年第5期,25-26页。
    2 冯德英:电影文学剧本《苦菜花》,中国电影出版社1965年3月版,63页。
    1 白瑞雪等:《寻找抗战经典影片幕后的故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1版,124页。
    2 冯德英:电影文学剧本《苦菜花》,中国电影出版社1966年3月版,74页。
    3 电影插曲《苦菜花开》由王音旋演唱。
    1 冯德英:电影文学剧本《苦菜花》,中国电影出版社1966年3月版,11-14页。
    2 同上,冯德英:电影文学剧本《苦菜花》,54-56页。
    3 同上,冯德英:电影文学剧本《苦菜花》,63页。
    1 郭汉城、谭志湘:《昔日的李二嫂,今日的母亲--吕剧<苦菜花>观后》,《人民日报》1997年12月20日。
    2 编辑部:《98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剧本奖获奖剧本》,《剧本》1998年第10期。
    1 翟剑萍、孟令河、徐世起:吕剧《苦菜花》初刊本,《戏剧丛刊》1996年第6期。
    2 翟剑萍、孟令河、徐世起:吕剧《苦菜花》初刊本,《戏剧丛刊》1996年第6期。
    1 翟剑萍、孟令河、徐世起:吕剧《苦菜花》初刊本,《戏剧丛刊》1996年第6期。
    1 同上,吕剧《苦菜花》初刊本,《戏剧丛刊》1996年第6期。
    2 翟剑萍、孟令河、徐世起:吕剧《苦菜花》初刊本,《戏剧丛刊》1996年第6期。
    1 同上,吕剧《苦菜花》初刊本,《戏剧丛刊》1996年第6期。
    2 翟剑萍、孟令河和徐世起:吕剧《苦菜花》初刊本,《戏剧丛刊》1996年第6期。
    3 翟剑萍、孟令河和徐世起:吕剧《苦菜花》修改再刊本,《剧本》1998年第7期,2-3页。
    1 翟剑萍、孟令河和徐世起:吕剧《苦菜花》修改再刊本,《剧本》1998年第7期,15页。
    1 同上,吕剧《苦菜花》修改再刊本,5页。
    1 翟剑萍、孟令河和徐世起:吕剧《苦菜花》修改再刊本,《剧本》1998年第7期,7页。
    2 翟剑萍、孟令河和徐世起:吕剧《苦菜花》,《剧本》1998年第7期,13页。
    3 翟剑萍、孟令河和徐世起:吕剧《苦菜花》,《剧本》1998年第7期,15页。
    1 刘江华:《扩充了感情线<苦菜花>原作者认可电视剧改编》,《北京青年报》2004年7月13日。
    1 瓦伊斯菲尔德编:《电影剧作问题论文集》(第一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61年出版,370页。
    1 转引自吴翔宇:《<保卫延安>宗教情怀与战争叙事的现代性想象》,《理论月刊》2007年第3期。
    1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25页。
    2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2页。
    1 编辑部:《编后记》,《人民文学》1955年12月号,124页。
    2 钟惦棐:《和<母亲>作者谈<母亲>》,《人民文学》1956年1月号,114页。
    1 董之林:《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 陈思和:《鸡鸣风雨》,学林出版社1994年,35页。
    1 西蒙·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231页。
    2 赵勇:《怀疑与追问:中国女性主义文学能否成为可能》,《文艺争鸣》1997年5期。
    3 孙先科:《<白鹿原>与<创业史>的“互文”关系及其意义阐释》,《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4期。
    1 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205-206页。
    1 例如对农民起义、晚清的腐败、康梁变法的失败、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失败、国民政府的腐败等进行重写,其实就是为革命正名。
    1 权力催生文艺,文艺反过来又推动权力的实施与实现。所以,朱国华在《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批判考察》认为权力是文学合法性的根本条件,权力“是文学得以兴盛的原因,因为文学构成了一种符号资本或话语权力、意识形态权力。” “那么,我们必需讨论文学自身是如何构成一种特殊形态的资本或权力的,这就必须分析文学权力的构成条件及其作用方式。这种分析无非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推论。即第一,从文学话语内部的叙事特征来把握文学作用于人的感觉知觉、影响人的意识和无意识的范围和限度。这需要论证,文学作为一种特定意识形态是如何发生功效的。第二,从文学话语外部来认识文学是如何进行话语垄断、控制表征领域的。这涉及到文学作为一种特别的权力,其符号资本是从何处获得,又是在何种层次上发挥作用的。”(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批判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3页。)
    2[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55页。
    1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1页。
    2[德]尼采:《善恶之彼岸--未来的一个哲学序曲》,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93页。
    1[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D03年,第27页。
    1[美]弗兰克·梯利:《伦理学导论》,何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1页。
    1 这似乎依然是另一种家国同构的父权制的改写和替代,因为父的形象被党代表形象置换。
    2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66页。
    3 刘思谦:《女性生命潮汐》,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96页。
    1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上海人民出版杜1999年版,第158页。
    1 吴强:《红日》(初版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第450页。
    2 孙先科:《<青春之歌>的版本、续集与江华形象的再评价》,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 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309页。
    1 曲波:《林海雪原》,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22、413、538,308页。
    1 莜敏:《成年礼》,太白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页。
    1 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16页。
    1 詹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230页。
    1 陈涌:《孔厥创作的道路》,《人民文学》1949年第1期(1949年10月25日出版)。
    2 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批判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页。
    1 李秋发:《欢迎经常举办文艺作品读者座谈会》,《人民日报》“读者来信”1951年11月29日。
    1 吴强:《修订本序言》,《红日》,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版,2页。
    1 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302页。
    2 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人民日报》1960年9月4日。
    1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76页。
    2 吴强:《修订本序言》,《红日》,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版,2页。
    3 孙楷第:《中国白话小说的发展与艺术上的特点》,《文艺报》1951年4月22日第4卷第3期。
    1 利奥塔:《后现代状态》,三联书店1997年版,14页。
    1 梁斌:《笔耕余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288页。
    2 王蒙:《人证与史证》(序言),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3页。
    3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91页。
    1 李晓明、韩安庆:《平原枪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184页。
    1 欧阳山:《苦斗》,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705页。
    2 杜鹏程:《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5-19页。
    1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94页。
    2 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京嫒译,三联书店1997年,523页。
    1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三联书店2002年版,188页。
    2 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批判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1页。
    1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三联书店2002年版,210页。
    2 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189页。
    1 董之林:《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 罗兰·巴特:《文本理论》,《上海文论》1987年5期。
    1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63页。
    1 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2页。
    2 佛克马:《中国与欧洲传统中的重写方式》,范智红译,《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
    1(瑞士)沃夫尔冈·凯塞尔:《语言的艺术作品》,陈铨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23、26页。
    1 梁斌:《复读者来信》,《梁斌文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318页。
    1 粱斌:《播火记》,百花文艺出版社1963年11月版,857页。
    2 梁斌:《播火记》,百花文艺出版社1963年11月版,867-868页。
    3 郭文静:《<红旗谱>新旧版本的比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4 罗还:《加工和修改》,《人民文学》1956年12月号。
    5(俄)查尔尼:《还是第二种版本好些-关于法捷耶夫<青年近卫军>的两个版本》,达霞等译,苏联《文学报》1957年1月12日,《保卫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第一辑,译文社编,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323页。
    1 查尔尼:《还是第二种版本好些-关于法捷耶夫<青年近卫军>的两个版本》,《保卫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第一辑,译文社编,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325页。
    2 北大荒:《仅只‘检讨'而已吗》,《人民文学》1952年第5期,79页。
    3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1 刘金:《<战斗的青春>出版的前前后后》,《编辑学刊》1987年第4期。
    1 周扬:《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人民日报》1953年10月9日。
    2 孙犁:《答<文艺学习>编辑部问》,《文艺学习》1954年第9期。
    3 老舍:《骆驼祥子·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1月北京第1版1962年10月印,214页。
    4 这是孙先科教授在研究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中提出的一个术语,在此借用,非常感谢。
    1 记者:《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电影文学》1960年9月号,7页。
    2 李英儒:《关于<野火春风斗古城>-从剧作到修改》,《人民文学》1960年第7期。
    3 李英儒:《重印后记》,《野火春风斗古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2月,527页。
    1 毛泽东:《讲话》,《毛泽东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72页。
    2 任大星:《野妹子》百花文艺出版社1978年10月第2版,256页。
    1 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2页。
    2 臧克家:《批评家要懂得生活、联系群众》,《人民文学》1950年第11期,总第3卷第1期。
    3 周扬:《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人民日报》1953年10月9日。
    4 孙犁:《左批评右创作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291页。
    1 福柯:《主体与权力》拉比诺编:《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283页。
    1 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309页。
    2 刘小枫:《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三联书店1996年,39页。
    1 刘思谦:《女性生命潮汐》,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39页。
    1 鲁迅:《答北斗杂志社问》,《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364页。
    2 罗还:《加工和修改》,《民文学》1956年12月号,45-46页。
    3 侯金镜:《一部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读<林海雪原>》,《文艺报》1958年第3期。
    1 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2 冯德英:《我怎样写出了<苦菜花>》,《苦菜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 转引自范伯群:《善于发现和开拓自已的题材新领域》,《艾煊作品研究》(徐采石主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12月版。
    4 杜鹏程:《岁暮投书》,《我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148页。
    1 杜鹏程:《生活与写作》,《我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杜1984年4月第1版,121-122页。
    1 吴强:《漫谈写小说》,《谈谈小说、散文的写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58年12月版,9-10页。
    2 金宏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7页。
    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98页。
    1 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13、14页。
    2 南帆:《文本生产与意识形态》,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10-111页。
    3 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243页。
    1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518页。
    2 李英儒:《关于<野火春风斗古城>一一从创作到修改》,《人民文学》1960年第7期。
    1 刘金:《<战斗的青春>出版的前前后后》,《编辑学报》1987年第4期。
    2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出版社1949年3月版1962年9月修订2版,42页。
    1 李英儒:《关于<野火春风斗古城>一一从创作到修改》,《人民文学》1960年第7期。
    2 雪克:《战斗的青春·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12月新3版,825页。
    1 雪克:《<战斗的青春>作了哪些修改》,《读书》1960年第13期。
    2 雪克;《战斗的青春·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12月新3版,823-824页。
    1 吴强:《红日》(初版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419页。
    2 吴强:《红日》(修订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版,421页。
    3 吴强:《红日》(重新修订本),1964年未刊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438页。
    4 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译者卷首语》,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5页。
    1 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68页。
    2 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80页。
    1 李银河:《女权主义围绕性别气质问题的争论》,载《中国女性文化》第2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16页。
    1 A·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3页。
    2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137页。
    3 竹可羽:《评<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第1卷第2期1949年12月1日版。
    4 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285页。
    1 哈华:《浅野三郎》,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2月第3印,339-344页。
    1 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113页。
    2 热奈特:《热奈特论文集》,史忠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71页。
    3 金宏宇:《新文学的版本批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8页,18页。
    1 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86页。
    1 鲁迅:《连环图画琐谈》,《鲁迅文集》(第6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22页。
    2 吴作桥等编:《再读鲁迅--鲁迅私下谈话录》,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354页。
    3 鲁迅:《“连环图画”辩护》,《鲁迅文集》(第4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390页。
    1 金宏宇:《新文学的版本批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5页。
    2 钱君匋:《钱君匋散文》,花城出版社1999年,183页。
    3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3页。
    4 丁贵池:《应注意书籍的封面装帧和插画》,《人民日报》1953年4月13日。
    1 王朝闻:《谈文学书籍的插图》,《人民日报》1953年5月4日。
    2 “文化生活简评”专栏编辑部:《改进文学书籍的插图和封面设计》,《人民日报》1953年5月4日。
    3 编辑部:《关于改进文学书籍插图和封面设计工作的座谈会记录》,《人民日报》1953年6月23日。
    1 王琦:《学习苏联插画家的创作方法》,《人民日报》1954年12月15日。
    1 丘耳:《给文学作品多画些插图》,《人民日报》1958年6月26日。
    2 时常曙:《欢迎文学作品插画》,《人民日报》1958年12月23日。
    1 洁泯:《书籍插图的百花齐放》,《人民日报》1961年8月26日。
    2 滕振声:《谈书的封面》,《人民日报》1961年10月24日。
    1 鲁迅:《“连环图面”辩护》,《鲁迅文集》(第4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8页。
    2 郑振铎:《插图之话》,《小说月报》第18卷第1号。
    3 任大星:《野妹子》,百花文艺出版社1978年10月第2版,256页。
    1 法让·拉特利尔:《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吕乃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4页。
    1 舒文扬:《历久弥新“钱封面”--记钱君匋先生和书籍装帧艺术》,《人民日报》1996年6月6日。
    2 戴慧文:《文学书籍呼唤插图》,《光明日报》1998年8月1日。
    3 若望:《也谈买书》,《人民日报》1956年11月2日。
    1 三明:《千篇一律的内容提要》,《人民日报》“读者中来”栏目,1956年7月15日。
    2 成志伟:《“内容提要”和”人物表”》,《人民日报》1962年9月21日。
    1 夏振文:《写好长篇小说的“内容提要”》,《人民日报》1959年5月12日。
    2 冯德英:《内容提要》,《苦菜花》解放军文艺社1958年1月版。
    3 冯德英:《内容提要》,《苦菜花》,解放军文艺社1978年3月第2版。
    1 金宏字:《新文学的版本批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5页
    2 1980年代出版的书都落款为“肖玉”。
    1 茅盾:《<战斗到明天>序》,《战斗到明天》,中南军区出版杜1951年版。
    1 白刃:《前言》,《战斗到明天》,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3版,2页。
    1 若望:《也谈买书》,《人民日报》1956年11月2日。
    1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96页。
    2 金宏宇:《新文学的版本批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8页。
    1 社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人民日报》1955年10月26日。
    1 吴玉章:《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人民日报》1955年10月24日。
    2 吴玉章:《中国文字改革的道路》,《人民日报》1956年1月1日。
    3 吴玉章:《中国文字改革的道路》,《人民日报》1956年1月1日。
    1 吕文:《电影文学的语言浅探》,《电影文学》1962年2月号。
    2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译:《苏联作家协会章程》,《苏联文学艺术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25页。
    3 转引自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第5页。
    1 王炎:《<战火中的青春>导演阐述》,《电影文学》1959年第10期,95-98页。
    2 陆柱国、王炎改编:电影文学剧本《战火中的青春》,《电影文学》1959年第10期,92页。
    1 崔嵬:《青春之歌--从小说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7月版,247页。
    1 贾寿禄:《杂谈电影剧本中的次要人物》《电影文学》1962年第3期,60页。
    2 戴宏森:《论曲艺的艺术特征》,《曲艺特征论》,中国曲艺出版社1989年版,27页。
    1 宋香林:《鼓足干净,说好新书,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北京宣武说唱团座谈长篇新书》,《曲艺》1961年第2期,61页。
    2 陈云:《<珍珠塔>的整理及其他》,《陈云同志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增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6月第2版,第38页。
    3 吴宗锡:《大跃进以来上海曲艺的继承、创造和革新》,《曲艺》1960年9期,32页。
    1 学农:《坚决拿好书新书支援农村--谈长篇和中篇书的整旧创新工作》,《曲艺》1963年1期,28页。
    1 李润杰、夏之冰:快板书《劫刑车》,《曲艺》1962年第5期,22-27页。
    1 邓碧霞:《清音高唱英雄歌--<江竹筠>的创作和音乐改革》《曲艺》1960年第4期,53页。
    2 陆定一:《陆定一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资料》,中国文联1960年北京编印,13-14页。
    3 《曲艺》记者:《社会主义新曲艺正在蓬勃发展》,《曲艺》1964年第1期,24-25页。
    1 王春艳:《“红色经典”研究综述》,《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杜1990年,133页。
    2 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229页。
    1 郭剑敏:《共和国初期打造红色记忆的传播策略与阐释机制》,《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5期。
    2 《林海雪原》播出以后,《林海雪原》作者曲波的夫人指责电视剧“胡编乱造”,杨子荣的父老乡亲以“家乡人民”的身份表达对电视剧的“不满”,而杨子荣的养子更是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电视剧“侵犯杨子荣名誉权”,原因在于他们一致认为电视剧改编丑化了小说《林海雪原》和革命英雄杨子荣的形象。参见人民网 http://www.people.com.cn/GB/yule/1083/2437692.html。
    1 转引自孟建:《文化帝国主义的全球化传播与影视文化反弹》,《现代传播》2001年1期。
    1 转引自金宏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29页。
    1 “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的版本修改与艺术改编主要主要集中在“文革前”十七年所产生的各种“重述”和“转述”。尽管“文革”之后也发生了“转述”,但都不及“文革”前的繁密。
    1 这9篇版本校勘的学术论文分别发表在如下刊物:《安徽师大学报》1978年4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4期;《四川大学学报》1983年2期;《文学评论》1983年6期;《贵州文史丛刊》1984年2期;《西华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2期;《人文杂志》1986年2期;《零陵学院学报》1988年4期;《贵州社会科学》1986年4期。
    2 彭林祥:《又见汇校本》,《读书》2009年第2期。
    3 四本学术专著的出版时间分别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 周立民:《<寒夜>的修改与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问题》,《巴金研究》2006年第2期。
    1 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78-194页。
    人民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人民文学、收获、读书、文学评论、新文学史料、出版史料等。
    孙先科:《颂祷与自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孙先科:《叙述的意味》,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
    刘增杰:《云起云飞--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研究透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刘思谦:《文学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耿占春:《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河大出版社2005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上下册)》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洪子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三联书店2002年。
    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洪子诚、孟繁华:《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
    姜德明:《新文学版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唐文一、沐定胜:《消逝的风景--新文学版本》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
    黄曼君:《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中国文联出版杜2002年。
    朱晓进:《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师大出版社2004年。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山东教育出版2003年。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董之林:《追忆燃情岁月--50年代小说艺术类型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陈改玲:《重建新文学史秩序--1950-1957年现代作家选集出版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李杨:《抗争宿命之路》,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蓝爱国:《解构“十七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和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李遇春:《权力·主体·话语-20世纪40-7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一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张景超:《文化批判的背反与人格》,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05年。
    南帆:《隐蔽的成规》,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
    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丁亚平:《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
    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杨守森:《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陈顺馨:《1962:夹缝中的生存》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丁帆、王世诚:《“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张学正:《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1949-1999)》,南开出版社2002年。
    王一川:《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
    涂光群:《五十年文坛亲历记》,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
    吴俊、郭战涛:《国家文学的想象和实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金宏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校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金宏宇:《新文学的版本批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朱向前:《军旅文学史论》东方出版社1998年。
    曾思广:《战争本体的艺术转化》,巴蜀书社2005年。
    房福贤:《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史论》,黄河出版社1999年。
    朱晓东:《通过婚姻的治理》,《身体的文化政治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王晓明:《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修订版),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程文超:《欲望的重新叙述》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
    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性消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
    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龚金平:《开放视野下多维对话关系的构建--作为历史与实践的中国当代电影改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
    周海波、杨庆东:《传媒与现代文学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陈顺馨著《1962:夹缝中的生存》,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杨鼎川著《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
    毛泽东:《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毛泽东:《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第1版。
    周扬:《周扬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冯雪峰:《冯雪峰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胡风:《胡风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国新文艺大系理论史料集》(1949-1966),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1-8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2001年。
    宋应离、袁喜生、刘小敏:《中国当代出版史料》,大象出版社1999年。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版。
    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法]皮埃尔-马克·德比亚齐:《文本发生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法]罗布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法]皮埃尔·布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法]波伏娃:《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
    [美]布鲁克斯:《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新星出版社2005年。
    [德]尼采:《善恶之彼岸--未来的一个哲学序曲》,华夏出版社2000年。
    [美]弗兰克·梯利:《伦理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英]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5-196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美]迈克·费瑟斯通:《消费社会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
    [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德]恩格斯·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
    [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
    [英]弗·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英]彼得·卡尔佛特:《革命与反革命》,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爱德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三联书店2002年。
    [美]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年。
    [法]莫尼克·卡尔科-马赛尔等:《电影与文学改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法]克里斯丁·麦茨等著:《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三联书店2002年。
    [德]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
    [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法]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三联书店1992年。
    [英]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92年。
    [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92年。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
    [美]王德威:《想想中国的方法》,三联书店1998年。
    [美]李欧梵:《上海摩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刘增杰:《中国解放区文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华中师院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史稿》,196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山东大学:《1949-1959中国当代文学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郭志刚、董健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2院校编写组:《中国当代文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版
    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修订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
    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张钟、洪子诚等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观》(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金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张炯编著:《新中国文学史》,海峡文艺出版社1999年。
    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孙先科:《<青春之歌>的版本、续集与江华形象的再评价》,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2期。
    刘增杰:《建立现代文学的史料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3期。
    刘增杰:《对现代文学文献问题的几点意见》,《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马良春:《关于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建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1期。
    陆耀东:《现代作家全集的编辑与文学史料学问题》,《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
    钱理群:《重视史料的“独立准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3期。
    徐鹏绪、赵连昌:《中国现代文学辑佚述略》《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7期。
    颜敏:《历史记忆与英雄传奇--“十七年”战争小说论》,《江西师大学报》2002年第4期。
    徐鹏绪、李广:《鲁迅学考证文献类型述略》》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9期。
    陈圣生:《欧美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点滴(四):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目录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2期。
    朱金顺:《辑佚·版本·“全集不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3期。
    王风:《现代文本的文献学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3期。
    张桂兴:《老舍资料研究与史料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3期。
    解志熙:《刊海寻书记--<于赓虞诗文辑存>编校纪历兼谈现代文学文献的辑佚与整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3期。
    谢泳:《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构想》,《文艺争鸣》2008年07期。
    郭剑敏文:《革命·历史·叙事--中国当代革命历史小说(1949-1966)的意义生成》(吴秀明教授指导),浙大2005年博士论。
    刘为钦:《建国初期抗日战争题材长篇小说论(1949、7-1955、12)--系统解读文本的一种尝试》(王庆生教授指导),华中师大2003年博士论文。
    陈翠平:《身体、革命与性别--”十七年”小说中的女性书写》(艾晓明教授指导),中大2004年博士论文。
    姚丹:《从小说<林海雪原>到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对当代一个文学现象的个案考察》(钱理群教授指导),北大2000年博士论文。
    逢锦波:《论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理论构成》(刘增人、徐鹏绪教授指导),青岛大学2002硕士学位论文。
    《河北学刊》2005年5期发表杨义、严家炎、王富仁、黄修己、吴福辉、刘增杰、秦弓等先生关于抗战时期战争文学的笔谈文章。
    黄发有:《中国当代文学的版本问题》,《文艺评论》2004年5期。
    《新儿女英雄传》、《保卫延安》、《铁道游击队》、《红日》、《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战斗的青春》、《烈火金刚》、《苦菜花》、《迎春花》、《平原枪声》、《风云初记·一集》、《风云初记·二集》、《风云初记·三集》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