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经历了约80年的发展,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最有影响的学术流派;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经历了约50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的主流学派,对两者进行比较与融通,无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还是实践美学的发展创新,都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试图从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理论视点——现代性出发,对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进行比较与融通。通过对西方现代性话语的简单梳理,本文将现代性的基本内涵概括如下:现代性的两个基本范畴——感性与理性;两个基本问题——快感与政治、理性与艺术;三个发展阶段——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反思现代性,以此作为全文的结构框架和逻辑主线。全文共有六个部分。
     《导论》。从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代性的理论原点——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发,通过比较第一代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的两位代表人物——马尔库塞与李泽厚对《手稿》的解读,可以发现,马尔库塞与李泽厚都继承了康德、席勒、马克思对感性的重视,但李泽厚反对马尔库塞将感性本体化的审美主义倾向。在这种意义上,本文将实践美学理解为一种反思现代性的美学。通过考察第二代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的审美现代性批判,本文认为,作为反思现代性的实践美学与哈贝马斯的审美现代性批判有着相同的理论诉求,这就是从激进的理性批判和爱欲解放走向对审美主义的反思,并重估理性的历史价值。从这种意义上说,实践美学是一项未完成的现代性工程。
     第一章《快感与政治》。快感不仅是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也是现代消费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欲望动力。因此,本文将快感与政治作为现代性美学话语的第一个基本问题。第一节将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的理论原点,探讨席勒的美学思想对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的影响。批判理论继承了席勒的政治美学思想,形成了批判理论独特的政治美学;而实践美学高度重视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并用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对席勒的审美乌托邦思想进行了改造。第二节以马尔库塞和詹姆逊为个案,探讨快感政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文认为,从马尔库塞的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到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表明快感的政治潜能已经耗尽。后现代主义对快感的过度迷恋,导致了快感政治功能的去势。作为本章的结论,第三节以福柯为例说明批判理论快感政治学的主要局限,试图将福柯的“快感实践”引入实践美学,提出一种强调适度与节制的实践美学。
     第二章《理性与艺术》。启蒙理性与艺术审美的关系,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市场经济语境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本文将理性与艺术作为现代性美学话语的第二个基本问题。第一节通过对批判理论的重要文本《启蒙辩证法》之附录一《奥德修斯或神话与启蒙》的文本细读,描绘了启蒙精神的五副面孔:计算、实证、逻辑、禁欲、纵欲,进而分析了启蒙与神话的辩证法:启蒙理性——工具理性,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第二节以阿多诺为例探讨了批判理论关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基本观点。在自然美方面,阿多诺继承了康德的自然美学观,并对黑格尔的自然美学观进行了元批判,提出了自然美是一种意识形态概念的重要观点。在艺术美方面,本文探讨了阿多诺的音乐美学和本雅明的电影美学,将阿多诺与本雅明关于机械复制艺术的争论视为现代性问题一个硬币的两面。作为本章的结论,第三节探讨了波斯特面向“第二媒介时代”的批判理论,并通过“虚拟实践”的概念将实践美学与批判理论的最新进展联系起来。
     第三章从现代性视角解读实践美学。实践美学的现代性问题之一,是实践范畴本身的现代性。实践是一个古老的伦理学范畴,也是一个恒新恒异的现代性概念。从实践的结构看,狭义实践是指物质生产实践,广义实践包括现实的人的所有感性活动,如话语实践、快感实践、虚拟实践等等。作为主客体之间的中介,实践具有否定与批判现实的重要功能。实践美学的现代性问题之二,是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现代性。实践美学坚持实践对理论的优先性,坚持物质生产实践的第一性,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修正与改良,反对解构主义带来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实践美学的现代性问题之三,是实践美学研究方法的现代性。实践美学不仅用实践一元论解决了美学中长期以来纠缠不清的心物关系问题,而且用历史和逻辑、共时与历时相统一的方法将实验心理学与审美人类学结合起来,从而使自身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实证基础上。
     第四章探讨实践美学的现代性批判。从日常生活实践的经验现实出发,实践美学的现代性批判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美学神秘主义批判。美学神秘主义的主要命题是:审美超越的形而上性,审美经验的不可言说性,审美经验与宗教经验的同一性。实践美学将美看成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将美感视为可以理解的人的一种心理机制,反对过度夸大审美的功能,把审美当成拯救人类的新宗教而加以神秘化的倾向。二是审美个体主义批判。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对立,在西方政治哲学中,表现为贡斯当的“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以及伯林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借鉴生命哲学家倭铿对“审美个体主义”的批判,本文用自由、个人、感官、瞬间、虚假、神秘等六个关键词来分析“审美个体主义”的主要特征和局限。
     《结语》。本文的最终目的在于,借鉴批判理论的合理内核,进一步发展实践美学,凸显实践美学的现实性和批判性。这种理论动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走向“实践批判”的美学。“实践批判”的美学,既是融通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的逻辑必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要真正走向“实践批判”的美学,实现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范式转换,就必须从人的现实实践出发,从日常生活的经验现实出发,关注新的实践领域和审美活动,将实践美学发展成为直面现实的审美社会学。
Critical Theory of the Frankfurt School has become the most influential academic school of the Western Marxism from 1923 to now; Correspondingly, the Chinese Marxism Practical Aesthetics has become the main trend of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from 1956 to now, so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is two has immediate significance and academic value to the study of western aesthetics and the innovation of Practical Aesthetics.From the universal perspective of modernity, this dissertation trys to compare Critical Theory with Practical Aesthetics, and through a simple study of the complicate western modernity discourse, this dissertation generalizes the basic contents of modernity as follows: sensuousness and reason,the two basic category of modernity; pleasure and politics, reason and art, the two basic problems of the aesthetic discourse of modernity; enlightenment modernity, aesthetic modernity,reflective modernity,the three development stage of modernity.The whole dissertation comprises six parts.
     From the original point of Marxism aesthetic modernity,namely Marx's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the introduction compar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Manuscripts" by Marcuse and Li Zehou,and through which we can find that Li Zehou and Marcuse take seriously the discussions about sensuousness by Kant, Schiller and Marx,but Li Zehou opposes the aestheticism tendency of Marcuse which takes sensuousness as the ontology of Marxism Philosophy.In this sense, the dissertation concludes that Practical Aesthetics is an aesthetics of reflective modernity. There is a common theory appeal in Practical Aesthetics as reflective modernity and Habermas' critique of aesthetic modernity that is re-appraising the value of reason and rethinking the radical critique of reason and the radical eros liberation which is called aestheticism.In this sense, Practical Aesthetics is an unfinished project of modernity.
     In chapter one we consider "pleasure and politics" as the first essential problem of the aesthetic discourse of modernity on the ground that pleasure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category of the classical aesthetics but also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desire motive of the modern society of consumption. From the original point of Western Marxism political aesthetics, namely Schiller's "Letters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section one explores into the influences of Schiller's aesthetics upon the Critical Theory and Practical Aesthetics. Critical Theory develops Schiller's political aesthetics and constructs an particular political aesthetics.on the contrary, Practical Aesthetics not only attach much importance to Schiller's aesthetic anthropology thoughts but also use Marx' practical philosophy to reform the aesthetic Utopia thoughts of Schiller. Section two probes in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pleasure politics of Marcuse and Jameson.From Marcuse's Freudo-Marxism to Jameson's postmodernism cultural theory, we can find that the political potential energy of pleasure has exhausted because the infatuation for pleasure finally leads to castration of its political function.A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chapter,section three expounds the limit of the pleasure politics of Critical Theory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Foucault.On this basis,the dissertation trys to draw Foucault's concept of pleasure practice into Practical Aesthetics and put forward a practical aesthetics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temperance and moderation.
     Chapter two regards "reason and art" as the second essential problem of the aesthetic discourse of modernity on the ground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enlightenment reason and aesthetics is not only the core of Western Marxism aesthetics but also the key problem of Practical Aesthetics in the context of market economy.By the close reading of the first excursus of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Odysseus,or Myth and Enlightenment",section one dipects five faces of enlightenment spirit that is calculation,positivism,logic,asceticism and hedonism,and analyses the dialectics of myth and enlightenment:technology and science has become an ideology, enlightenment reason has become instrumental reason.Taking Adorn's aesthetic theory for example,section two illustrates the aesthetic thoughts of Critical Theory.In the respect of natural beauty,Adorn carried forward Kant's aesthetic theory and made a meta-critique of Hegel's depreciating of natural beauty,and in the respect of art beauty, the dissertation compares Adorn's musical aesthetics with Benjamin's movie aesthetics and considers the debate between Adorn and Benjamin as the double faces of the same coin of modernity promble.A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chapter, section three discusses Poster's critical theory facing the age of the second media and relates this to Practical Aesthetics through the concept of virtual practice.
     Chapter three trys to expound Practical Aesthe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ity.The first problem of Practical Aesthetics' modernity is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ategory Practice which is not only a classical ethical concept but also an up-to-date category.The structure of Practical Aesthetics can be understood in this two aspects:in its narrow sense, Practice means material production;in its broad sense,Praxis means all kinds of human being's sensuous activities including discourse communication,pleasure practice, virtual practice and so on.As the intermediary of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Practice also takes the function of negating and criticizing the real life.The second problem of Practical Aesthetics' modernity is the modernization of Marxism practical philosophy.Practical Aesthetics upholds the priority of practice to theory,the primary of material productive practice and opposes Western Marxist's revisionism tendency to reform Marx' practical philosophy. Practical Aesthetics also opposes the fashionable Deconstructionism and its by-product relativism and nihilism. The third problem of Practical Aesthetics'modernity is the modernization of its study method. Practical Aesthetics not only use practice monism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d and materials which perplex the philosophy aesthetics for a long time, but also use the integrated method of the historic and logic, the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to combine the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nd aesthetic genesis in order to make itself establish on the solid positive foundation.
     Chapter four demonstrates the critique of modernity of Practical Aesthetics which includes the critique of aesthetic mysticism and individualism.The main viewpoints of mysticism aesthetics lie in this three propositions:the transcending quality of aesthetic activities,the ineffabilit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s,and the identity of the aesthetic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s.Practice Aesthetics takes beauty as an objective social phenomenon and the sense of beauty a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which can be understood,and therefore opposes the mysterious tendency to exaggerate the function of aesthetics or take aesthetics as a new religion.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llectivism and individualism lies in B.Constant's liberty of the ancients and moderns or I.Belin's positive and negative liberty in the western politic philosophy.According to the critique of aesthetic individualism by R.Eucken, the dissertation analyses its characters and defects using six key words such as liberty, individuality, sensuousness, instantaneity,illusion,and mysticism.
     The ultimate motiv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stimulate the real significance and critical energy of Practical Aesthetics through assimilating the rational contents of Critical Theory, and this purpuse can be generalized in a word: toward a critique-oriented practice aesthetics which is not only the logic result of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ritical Theory and Practical Aesthetics but also the intrinsic attribute of Marxism Practical Aesthetics.For the purpuse of the paradigm shift from practical aesthetics to the critique-oriented practice aesthetics, we must expand the intension of Practice and put its focus on the new practice fields and aesthetic activities,and finally make Practical Aesthetics become an aesthetic sociology facing the human being's realistic activities and the basic experiences of everyday life.
引文
① 批判理论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23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的成立。同一年,卢卡奇发表了《历史与阶级意识》。
    ② 实践美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李泽厚在1956年第5期《哲学研究》上发表的文章《论美感、美和艺术——兼论朱光潜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参见李泽厚:《美学旧作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③ [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第19页。
    ④ 参见谢少波:《抵抗的文化政治学》第四章《詹姆逊的毛情结:学习60年代》,陈永国、汪民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104-120页。
    ⑤ 刘纲纪:《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与阐释的三种基本形态》,《文艺研究》2001年第4期。
    ① 阎国忠:《给实践美学提十个问题》,《吉首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② 冯宪光:《马克思美学的现代阐释》,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③ 张玉能:《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④ 张辉:《审美现代性批判——20世纪上半叶德国美学东渐中的现代性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⑤ J.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 Press, 1987,p4.
    ⑥ J.Habermas.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 Press, 1987,p16.
    ① J.Habermas.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 Press,1987,p18.
    ② J.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 Press, 1987,pxix.
    ③ 贡巴尼翁指出了现代性的五个悖论:新与旧、过去与未来、理论与实践、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否定与肯定。参见[法]贡巴尼翁:《现代性的五个悖论》,许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5页。
    ④ 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197-207页。
    ⑤ [美]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48页。
    ⑥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307页。
    ①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1页。
    ② 参见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1卷导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第38页。
    ③ J.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 Press, 1987, pxix.
    ④ 张旭春:《现代性视野中的中英浪漫主义思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第226页。
    ⑤ 张旭春:《现代性视野中的中英浪漫主义思潮》(序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① [美]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参见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第294页。
    ② [美]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参见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第314页。
    ③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第89页。
    ④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第107页。
    ⑤ [美]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参见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第312页。
    ⑥ [美]马尔库塞:《自然与革命》,参见《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124页。
    ⑦ H.Marcuse.Eros and Civilization.Boston:Beacon Press,1974, p181.
    ⑧ H.Marcuse.Eros and Civilization.Boston:Beacon Press, 1974,p183.
    ① H. Marcuse. Eros and Civilization.Boston:Beacon Press,1974, p180.
    ② [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21页。
    ③ H.Marcuse.Eros and Civilization.Boston:Beacon Press,1974, p190.
    ④ H.Marcuse.Eros and Civilization.Boston:Beacon Press,1974, p84.
    ⑤ [德]席勒:《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第202页。
    ① 参见李泽厚:《美学旧作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第44页。
    ② 李泽厚:《美学旧作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第50页。
    ③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第401页。
    ④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第395页。
    ① 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第629页。
    ②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第107页。
    ③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第402页。
    ④ 李泽厚:《美学四讲》,见《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第517页。
    ⑤ 刘晓波:《选择的批判——与思想领袖李泽厚对话》,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89,第15页。
    ⑥ 刘晓波:《选择的批判——与思想领袖李泽厚对话》,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89,第2页。
    ① 与此类似,单世联也从李泽厚美学中看到了黑格尔的影子。他认为,李泽厚在坚持历史理性和总体必然性的前提下强调个体感性,只是一种美学姿态而己;在总体理性的框架中,无法安排个人的位置。参见单世联:《告别黑格尔——从张中晓、李泽厚、王元化到顾准》,载于谢泳编:《思想的时代》,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第85页。
    ② 潘知常:《生命美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第2页。
    ③ 阎国忠:《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第469页。
    ④ 杨春时:《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第249-253页。
    ⑤ 章辉:《实践美学: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序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⑥ 章辉:《论实践美学的九个缺陷》,《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章辉:《实践美学:一段问题史》,《人文杂志》,2004年第4期。
    ① [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序言),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第5页。
    ② [美]霍克海默:《单向度的人》,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第216页。
    ③ [美]马尔库塞:《论新感性》,参见《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108页。
    ④ 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丛》,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第50页。
    ① 参见程巍:《阐释<爱情的故事>,或1968年造反学生分析》,《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本文收入程巍著《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259-286页。
    ②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第194页。
    ③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第74页。
    ④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第40页。
    ⑤ [德]哈贝马斯:《论现代性》,参见王岳川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⑥ J.Habermas.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 Press,1987,p96.
    ① J.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 Press, 1987,p106.
    ② J.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 Press, 1987,p129.
    ③ J.Habermas.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 Press, 1987,p336.
    ④ 张辉:《审美现代性批判——20世纪上半叶德国美学东渐中的现代性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225页。
    ① 张承志:《一页的翻过》,《读书》,2000年第7期。
    ② 祈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71页。
    ③ 陶东风概括了革命文化复兴的两种形式:(1)革命文化的商业化,如红色旅游、商业广告、文物收藏;(2)革命文化的大话化,如痞子文学、经典戏仿。参见陶东风:《后革命时代的革命文化》,《当代文坛》,2006年第3期。
    ④ 王逢振主编:《六十年代》,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第246页。
    ⑤ 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第524页。
    ⑥ 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第525页。
    ① 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在阐释中理解当代生命美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第116页。
    ② 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在阐释中理解当代生命美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第56页。
    ③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第81页。
    ④ 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在阐释中理解当代生命美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第56页。
    ⑤ 引自张隆溪:《乌托邦:观念与实践》,《读书》,1998年第12期。
    ⑥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第1306页。
    ⑦ 章辉:《实践美学: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145页。
    ① J.Habermas.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 Press, 1987,p49.
    ② J.Habermas.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 Press, 1987,p50.
    ③ [美]J.卡斯卡迪:《启蒙的结果》,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第188页。
    ④ 参见曹卫东:《交往理性与诗学话语——论哈贝马斯的文学概念》,《文学评论》,1998年第4期。
    ① 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② 韩德信:《“理性”的历史考察及其在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地位》,《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③ 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第521页。
    ④ 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第501页。
    ⑤ [德]哈贝马斯:《论现代性》,参见王岳川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第22页。
    ① [德]席勒:《席勒诗选》,钱春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126页。
    ② J.Habermas.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Carnbridge:Polity Press,1987,p45.
    ③ 张玉能:《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35页。
    ① [德]席勒:《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第154页。
    ② [德]席勒:《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第156页。
    ③ [德]席勒:《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第176页。
    ① [德]席勒:《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第182页。
    ② [德]席勒:《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第314页。
    ③ [德]席勒:《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第318页。
    ④ [德]席勒:《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第276页。
    ① 美学政治化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席勒的精神导师卢梭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一般认为,卢梭的审美乌托邦思想与罗伯斯庇尔的雅各宾派专政存在着因果关系。参见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② [奥]威尔海姆·赖希:《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第37页。
    ③ [奥]威尔海姆·赖希:《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第42页。
    ④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第224页。
    ⑤ [英]佩里·安德森:《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余文烈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第14页。
    ①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126页。
    ② [美]马尔库塞:《文化的肯定性质》,参见《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31页。
    ③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一稿),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第101页。
    ④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一稿),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第102页。
    ⑤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一稿),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第82页。
    ⑥ Adorno and Benjamin. The Complete Correspondence 1928-1941. Cambridge and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132.
    ① 引自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北京:三联书店,2000,第1页。
    ② Herbert Marcuse.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Toword a Critique of Marxist Aesthetics. Boston: Beacon Press, 1978, pⅸ.
    ③ Herbert Mareuse.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Toword a Critique of Marxist Aesthetics. Boston: Beacon Press, 1978, pp1-2.
    ① Herbert Marcuse.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Toword a Critique of Marxist Aesthetics. Boston: Beacon Press, 1978, p6.
    ② Herbert Marcuse.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Toword a Critique of Marxist Aesthetics. Boston: Beacon Press, 1978, pⅹⅱ.
    ③ “四大派”的美学争论,既是复杂的理论博弈,也是简单的政治抉择。朱光潜就是一个典型个案,如他在1956年写的《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这篇经典文献,以及他用苏东坡《琴诗》对“主客观统一说”小心翼翼的论证。
    ④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第44页。
    ① 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第463页。
    ② 冯宪光:《马克思美学的现代阐释:西马文论与中国新时期文论比较》,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第40页。
    ③ 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33页。
    ④ 参见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⑤ 由于80年代的“文学审美论”是从“政治决定论”、“文学工具论”中反叛的产物,就难免带有某种“矫枉过正”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偏重文学语言层面、结构层面的审美价值,而忽视了文学与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的联系,从而无法揭示文学具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如80年代致力于文艺心理学研究的鲁枢元就承认他“忽视了真正的文艺社会学拥有的价值意义,无形中犯了‘心理学沙文主义’的错误”。参见鲁枢元:《文学的内向性——我对新时期文学“向内转”讨论的反省》,《中州学刊》,1997年第5期。
    ① 徐友渔:《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读书》,1998年第1期。
    ② 陶东风:《批判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公共论丛》(第三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287页。
    ③ [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中译本序言》,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④ [德]席勒:《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第165页。
    ① [德]席勒:《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第169页。
    ② [德]席勒:《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第170页。
    ③ [德]席勒:《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第211页。
    ④ [德]席勒:《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第209页。
    ① [德]席勒:《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第214页。
    ② 张玉能:《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273页。
    ③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第52页。
    ④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张西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第96页。
    ⑤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张西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第99页。
    ⑥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张西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第155-156页。
    ① [匈]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王伟光、张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第147页。
    ② [匈]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新版序),王伟光、张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第10页。
    ③ [德]席勒:《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第155页。
    ④ T.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p26.
    ⑤ J.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7, p50.
    ⑥ J.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7, p49.译文参见《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第277页。
    ⑦ J.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7, p49.译文参见《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第262页。
    ① 冯宪光、傅其林:《审美人类学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现状与出路》,《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4年第11期。
    ② 张玉能:《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35页。
    ③ 张玉能:《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36页。
    ④ 张玉能:《席勒对于当代中国美学的价值》,《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⑤ 张玉能:《席勒对于当代中国美学的价值》,《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① [奥]威尔海姆·赖希:《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第三版序言),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第13页。
    ② [奥]威尔海姆·赖希:《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第三版序言),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第14页。
    ③ [奥]威尔海姆·赖希:《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第三版序言),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第15页。
    ④ [英]奥兹本:《弗洛伊德与马克思》,董秋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2页。
    ①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1页。
    ② [英]奥兹本:《弗洛伊德与马克思》,董秋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77页。原文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696页。
    ③ 参见(斯洛文尼亚)齐泽克:《快感大转移》,胡大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第14页。
    ④ Adomo. Freudian theory and the pattern of fascist propaganda. See.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1991, p132.
    ① H. Marcuse. Eros and Civiliza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1974, p197.
    ② H. Marcuse. Eros and Civiliza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1974, p88.
    ③ H. Marcuse. Eros and Civiliza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1974, p129.
    ④ H. Marcuse. Eros and Civiliza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1974, p205.
    ① Lorenz Jager. Adorno: A Political Biography.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208.
    ② See H. Marcuse. Eros and Civilization. Boston: Beacon Prcss, 1974, p226.
    ③ H. Marcuse. Eros and Civiliza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1974, p239.
    ④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8页。
    ⑤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11页。
    ⑥ [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399页。
    ① [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167页。
    ② [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182页。
    ③ [美]詹姆逊:《60年代断代》,载于王逢振主编《六十年代》,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第51页。60年代是一个多事之秋,仅在1968年就发生了一连串重大的历史事件:越南战争;马丁·路德·金被刺杀;巴黎“五月风暴”;罗伯特·肯尼迪被刺杀;前苏联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参见詹姆逊、史蒂芬森、韦斯特编:《一份不完全的年表》,载于王逢振主编《六十年代》,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第251页。
    ④ “摇滚”(Rock & Roll)一词中的Rock常隐喻“毒品”,很多摇滚歌手与毒品有染。这是一份非正常死亡的摇滚歌手的不完全名单,其中大部分人死于吸毒过量:艾迪·柯克兰,21岁;布赖恩·琼斯,25岁;詹尼斯·乔普林,27岁;吉米·亨德里克斯,27岁;吉米·莫里森,28岁;卡伦·卡朋特,32岁;鲍勃·马利,36岁;约翰·列侬,40岁。参见郝舫:《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之附录《摇滚大事记》,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⑤ [美]凯鲁亚克:《在路上》(译者序),文楚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第5页。
    ① [德]乔治·迪茨:《披头士与滚石》,张宏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156页。
    ② 文楚安:《垮掉一代及其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第13页。
    ③ 刘耀中、李以洪:《荣格心理学与佛教》,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第236页。
    ④ 蔡智恒:《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第104页。
    ⑤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北京:三联书店,2005,第2页。
    ① [英]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国新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第107页。
    ②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第65页。
    ③ [美]詹姆斯·吉尔伯特:《新左派:旧美国》,参见王逢振主编《六十年代》,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第223页。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第156页。
    ② [英]特里·伊格尔顿:《沃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郭国良、陆汉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第186页。
    ③ Matin Jay. Adorno. Cambridge and Massachusetts: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22.
    ④ Peter Dews. Adorno, Post-structuralism, and the Critique of Identity. See Andrew Benjamin ed. The Problems of Modernity: Adorno and Benjami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89, p2.
    ⑤ [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139页。
    ⑥ 郝舫:《噪海无边》,参见蒋原伦、史建主编:《他们很无聊,我们很焦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176页。
    ⑦ [法]贾克·阿达利:《噪音的政治经济学》,宋素凤、翁桂堂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168页。
    ① [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139页。
    ② [伊朗]拉明·贾汉贝格鲁:《伯林谈话录》,杨祯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第118页。
    ③ [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150页。
    ④ [美]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第47页。
    ⑤ [美]詹姆逊:《现代性的神话:当前时代的反动》,参见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编《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第2页。
    ① [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第506页。
    ② [美]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高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32页。
    ③ [美]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高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22页。
    ④ [美]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高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24页。
    ① [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150页。
    ②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207页。
    ③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90页。
    ④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47页。
    ⑤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53页。
    ⑥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46页。
    ⑦ [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162页。
    ①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第151页。
    ② [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167页。
    ③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第150页。
    ④ [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180页。
    ⑤ 参见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译注者序),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ⅹⅹⅳ页。
    ① [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亚里士多德诠释学的现实意义》),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第404-421页。
    ②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67页。
    ① J. M. Bernstein. the Dead Speaking of Stones and Stars: Adorn's Aesthetic Theory.参见Fred Rush编《批判理论》(英文版),北京:三联书店,2006,第141页。
    ②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38页。
    ③ Wiggershaus, Rolf. The Frankfurt School: Its History, Theories, and Political Significan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4, p324.
    ④ [美]詹姆斯·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导论),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23页。
    ① [古希腊]荷马:《奥德赛》,陈中梅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第2页。
    ②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41页。
    ③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第29页。
    ④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4页。
    ⑤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5页。
    ⑥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51页。
    ①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51页。
    ②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51页。
    ③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王伟光、张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第97页。
    ④ [古希腊]荷马:《奥德赛》,陈中梅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第367页。
    ⑤ [古希腊]荷马:《奥德赛》,陈中梅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第396页。
    ① [古希腊]荷马:《奥德赛》,陈中梅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第449页。
    ② 陈中梅:《<奥德赛>的认识论意义》,《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③ [美]詹姆斯·克拉克:《重返理性——对启蒙运动证据主义的批判以及为理性与信仰上帝的辩护》,唐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2页。
    ① [古希腊]荷马:《奥德赛》,陈中梅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第167页。
    ②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4页。
    ③ [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第60页。
    ④ [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第31页。
    ⑤ [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第140页。
    ⑥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50页。
    ①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50页。
    ②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18页。
    ③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第392页。
    ④ [古希腊]荷马:《奥德赛》,陈中梅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第224页。
    ⑤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36页。
    ①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27页。
    ② [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162页。
    ③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第123页。
    ④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28页。
    ⑤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49页。
    ① T.W. Adomo.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Edited by J. M. Bernstein. London: Routledge, 1991, p34.
    ② T.W. Adomo.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Edited by J. M. Bernstein. London: Routledge, 1991, p41.
    ③ T.W. Adomo.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Edited by J. M. Bernstein. London: Routledge, 1991, p45.
    ④ [古希腊]荷马:《奥德赛》,陈中梅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第185页。
    ⑤ 引自秦喜清:《让—弗·利奥塔》,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第70页。
    ⑥ 秦喜清:《让—弗·利奥塔》,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第83页。
    ⑦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第199页。
    ①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62页。
    ②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第128页。
    ③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第119页。
    ④ [英]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国新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第4页。
    ① [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3页。
    ② [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5页。
    ③ [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4页。
    ④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第119页。
    ⑤ [古希腊]荷马:《奥德赛》,陈中梅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第181页。
    ⑥ [美]O·瑞,C·科塞:《毒品、社会与人的行为》,夏建中、孙屹、秦海霞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第143页。
    ① J.Habermas.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 Press,1987,p5.
    ② [美]O·瑞,C·科塞:《毒品、社会与人的行为》,夏建中、孙屹、秦海霞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第256页。
    ③ [美]O·瑞,C·科塞:《毒品、社会与人的行为》,夏建中,孙屹,秦海霞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第129页。
    ④ [美]戴维·考特莱特:《瘾品与现代世界的形成》,薛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119页。
    ⑤ [美]戴维·考特莱特:《瘾品与现代世界的形成》,薛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109页。
    ① [美]戴维·考特莱特:《瘾品与现代世界的形成》,薛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123页。
    ② [美]戴维·考特莱特:《瘾品与现代世界的形成》,薛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147页。
    ③ [美]戴维·考特莱特:《瘾品与现代世界的形成》,薛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200页。
    ④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1页。
    ⑤ [美]詹姆斯·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导论),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1页。
    ① [德]马丁·威兰:《废纸捞金,或者对六个问题的六个回答》,参见(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82页。
    ② [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第60页。
    ③ [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杨照明、艾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第78页。
    ④ [德]伊曼纽尔·康德:《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什么是启蒙?》,参见(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61页。
    ⑤ [法]伏尔泰:《哲学辞典》,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92页。
    ① [法]狄德罗:《哲学思想录增补》,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346页。
    ②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55页。
    ③ [法]拉美特里:《心灵的自然史》,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238页。
    ④ [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杨照明、艾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第81页。
    ⑤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25页。
    ⑥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23页。
    ①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6页。
    ② [美]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欧阳谦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第370页。
    ③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第38页。
    ④ [美]马尔库塞:《韦伯著作中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参见《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李小兵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第106页。
    ⑤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页。
    ① [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第58页。
    ②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25页。
    ③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2页。
    ④ [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83页。
    ⑤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9页。
    ⑥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第4页。
    ⑦ Joel Whitebook. The marriage of Marx and Freud: Critical Theory and Psychoanalysis. 参见Fred Rush编《批判理论》(英文版),北京:三联书店,2006,第77页。
    ① [美]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欧阳谦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第369页。
    ② [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第18页。
    ③ [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第20页。
    ④ [德]阿多诺:《社会学与经验的研究》,转引自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北京:三联书店,2001,第39页。
    ① [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第363页。
    ② [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1966年序言),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③ See. editors' epilogue of Aesthetic Theory.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p496.
    ④ See. editors' epilogue of Aesthetic Theory.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p496.
    ⑤ [德]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第7页。
    ⑥ [德]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第10页。
    ⑦ Matin Jay. Adorno.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pp11-23.
    ① T.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p98.
    ② T.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p98.
    ③ T.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p92.
    ④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第39页。
    ⑤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第141页。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第146页。
    ② T.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p94.
    ③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第143页。
    ④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486页。
    ⑤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1页。
    ⑥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4页。
    ⑦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5页。
    ①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160页。
    ②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171页。
    ③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170页。
    ④ 彭锋:《完美的自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72页。
    ⑤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第150页。
    ①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王伟光、张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第153页。
    ② T.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p102.
    ③ T.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p102.
    ④ T.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p100.
    ⑤ T.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p101.
    ① T.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p113.
    ② [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第137页。
    ③ T.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p115.
    ④ T.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p114.
    ⑤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5页。
    ⑥ T.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p108.
    ⑦ T.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p107.
    ① T.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p102.
    ② See. editors' epilogue of Aesthetic Theory.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p498.
    ③ 引自[德]维尔默:《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遵循阿多诺的理性批判》,钦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5页。
    ④ See. translators' introduction to"Philosophy of Modern Music". London: Sheed & Ward, 1973, pⅹⅱ.
    ⑤ Lorenz Jager. Adorno: A Political Biography.Trans. Stewart Spencer,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2004, p36.
    ⑥ Max Paddison. Adorno's Aesthetics of Musi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106.
    ① T.W. Adorno. preface of"Philosophy of Modern Music". London: Sheed & Ward, 1973, pⅹⅶ.
    ② T.W. Adorno. Philosophy of Modern Music.London: Sheed & Ward,1973, p3.
    ③ [美]罗伯特·克拉夫特:《斯特拉文斯基访谈录》,李毓榛、任光宣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第155-157页。
    ④ T.W. Adorno. Philosophy of Modern Music. London: Sheed & Ward,1973, p5.
    ⑤ T.W. Adorno. Philosophy of Modern Music. London: Sheed & Ward, 1973, p52.
    ① T.W. Adorno. Philosophy of Modern Music, London: Sheed & Ward,1973, p62.
    ② T.W. Adorno. Philosophy of Modern Music, London: Sheed & Ward,1973, p132.
    ③ T.W. Adorno. Philosophy of Modern Music, London: Sheed &Ward, 1973, p129.
    ④ T.W. Adorno. Philosophy of Modern Music, London: Sheed & Ward,1973, p131.
    ① See. Max Paddison. Adorno's Aesthetics of Musi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45.
    ② T.W. Adorno. Philosophy of Modern Music, London: Sheed & Ward,1973, p3.
    ③ [美]罗伯特·克拉夫特:《斯特拉文斯基访谈录》,李毓榛、任光宣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第157页。
    ④ 参见高佳佳:《斯特拉文斯基序列音乐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① [英]伊凡·休伊特:《音乐的现代性危机及后现代状况》,孙红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190页。
    ② [美]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单世联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第214页。
    ③ [美]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单世联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第217页。
    ④ Adorno and Benjamin.The Complete Correspondence 1928-1941.Cambridge and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125.
    ①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第53页。
    ②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第66页。
    ③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第59页。
    ④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第86页。
    ① Adorno and Benjamin.The Complete Correspondence 1928-1941.Cambridge and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p127.
    ② T.W. Adorno.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Edited by J. M. Bernstein. London: Routledge, 1991, p50.
    ③ Adorno and Benjamin.The Complete Correspondence 1928-1941.Cambridge and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p131.
    ④ Adorno and Benjamin.The Complete Correspondence 1928-1941.Cambridge and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p 128.
    ⑤ [德]马克思:《资本论》,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38-139页。
    ① T.W. Adorno.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Edited by J. M. Bernstein. London: Routledge, 1991,p34.
    ② T.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p26.
    ③ Adorno and Benjamin. The Complete Correspondence 1928-1941.Cambridge and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p131.
    ④ [英]伊凡·休伊特:《音乐的现代性危机及后现代状况》,孙红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43页。
    ①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第86页。
    ②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第72页。
    ①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第143页。
    ②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第145页。
    ③ Adorno and Benjamin.The Complete Correspondence 1928-1941.Cambridge and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p130.
    ① T.W. Adorno.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Edited by J. M. Bemstein. London: Routledge, 1991, p43.
    ② T.W. Adorno.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Edited by J. M. Bernstein. London: Routledge, 1991, p43.
    ③ T.W. Adorno.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Edited by J. M. Bernstein. London: Routledge, 1991, p40.
    ④ T.W. Adorno.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Edited by J. M. Bernstein. London: Routledge, 1991, p45.
    ⑤ T.W. Adorno.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Edited by J. M. Bernstein. London: Routledge, 1991, p41.
    ① Richard Wolin.Walter Benjamin: An Aesthetic of Redemptio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2,p 197.
    ② T.W. Adorno.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Edited by J. M. Bernstein. London: Routledge,1991, p85.
    ① 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367页。
    ② 徐贲:《美学·艺术·大众文化——评当前大众文化批评的审美主义倾向》,《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
    ③ 徐贲:《影视观众理论和大众文化批评》,《文艺争鸣》,1996年第3期。
    ④ 金迈克:《阿多诺的绝望》,参见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第174页。
    ①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晔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9页。
    ②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晔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16页。
    ③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晔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6页。
    ① [美]J·米切尔:《伊托邦》,吴启迪、乔非、俞晓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第2页。
    ② [美]J·米切尔:《伊托邦》,吴启迪、乔非、俞晓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第6页。
    ① [德]本雅明:《讲故事的人》,参见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第77页。
    ② [德]本雅明:《讲故事的人》,参见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第84页。
    ① [美]米歇尔:《图像转向》,参见陶东风、金元浦、高炳中主编《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第14页。
    ② [英]约翰·杰维斯:《形象、幽灵与景象:视像的技术》,参见陶东风、金元浦、高炳中主编《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第111页。
    ① [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亚里士多德诠释学的现实意义》),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第404-421页。
    ② [德]加达默尔、杜特:《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金惠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68页。
    ③ [美]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第七章《40年代的经验性工作》),单世联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①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第350页。
    ② 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109页。
    ③ [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第49页。
    ① [匈]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新版序),王伟光、张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第11-12页。
    ② [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卷),白锡坤、张西平、李秋零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第1页。
    ③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第348页。
    ④ 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110页。
    ⑤ 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北京:三联书店,2005,第4页。
    ①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56页。
    ① 劳承万:《学派反思与蒋孔阳美学》,《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1年第1期。
    ② 彭锋:《从实践美学到美学实践》,《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2年第6期。
    ③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第209页。
    ④ [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第158页。
    ⑤ [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第157页。
    ①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54页。
    ②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75页。
    ③ 阎国忠:《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第408页。
    ④ Rene Wellek. The Main Trends of Twentieth-Century Criticism,载于朱通伯编选《英美现代文选》(英文版),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第558页。
    ⑤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2页。
    ⑥ 蒋孔阳:《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参见《蒋孔阳全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第3页。
    ⑦ 张玉能:《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307页。
    ① [匈]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张西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第2页。
    ② [匈]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张西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第1页。
    ① [英]麦基:《马尔库塞与法兰克福学派——与马尔库塞的对话》,参见麦基编《思想家》,周穗明、翁寒松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第62页。
    ② Herbert Marcuse. The Aesthetic Dimension:Toword a Critique of Marxist Aesthetics. Boston:Beacon Press,1978, p32.
    ③ [英]麦基:《马尔库塞与法兰克福学派——与马尔库塞的对话》,参见麦基编《思想家》,周穗明、翁寒松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第73页。
    ④ [德]H.贡尼,R.林古特:《霍克海默传》,任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44页。
    ① [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文贯中、魏章玲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第60页。
    ②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译者序言),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③ [美]马克·里拉:《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邓晓菁、王笑红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④ [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第l页。
    ⑤ [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第141页。
    ⑥ [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第140页。
    ⑦ [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第140页。
    ① J.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Cambridge:Polity Press, 1987, p64.
    ② J.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Cambridge:Polity Press, 1987, p67.
    ③ J.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Cambridge:Polity Press, 1987, p321.
    ④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9页。
    ⑤ 参见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
    ⑥ 参见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之附录一《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化革命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终结》,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①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55页。
    ② 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104页。
    ③ 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109页。
    ④ 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74页。
    ⑤ 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第466页。
    ⑥ 刘晓波:《选择的批判——与思想领袖李泽厚对话》,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89,第15页。
    ① [法]雅克·德里达:《多重立场》,佘碧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第48页。
    ② [法]雅克·德里达:《多重立场》,佘碧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第50-51页。
    ③ 参见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中译者序),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第9页。
    ① [法]雅克·德里达:《多重立场》,佘碧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第49页。
    ② [美]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黄勇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第119页。
    ③ [美]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黄勇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第38页。
    ④ [德]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第255页。
    ⑤ [美]乔纳森·卡勒:《为“过度诠释”一辩》,参见斯特凡·柯里尼编《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第119页。
    ① J.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7, p198.
    ② [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第163页。
    ③ [意]安贝托·艾柯:《诠释与历史》,参见斯特凡·柯里尼编《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第30页。
    ④ [意]安贝托·艾柯:《诠释与历史》,参见斯特凡·柯里尼编《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第37页。
    ⑤ [美]理查德·罗蒂:《实用主义之进程》,参见斯特凡·柯里尼编《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第113页。
    ⑥ [美]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黄勇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第147页。
    ① [美]理查德·沃林:《海德格尔的弟子》,张国清、王大林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15页。
    ② [意]安贝托·艾柯:《诠释与历史》,参见斯特凡·柯里尼编《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第42页。
    ③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73页。
    ④ [德]费希纳:《美学入门》,引自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五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第93页。
    ①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170页。
    ②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第123页。
    ① [美]E.G.波林:《实验心理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第326页。
    ② 引自杨清:《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派别》,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第156页。
    ③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619页。
    ④ [美]杜·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第354页。
    ⑤ [美]E.G.波林:《实验心理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第797页。
    ⑥ [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第37页。
    ① 引自杨清:《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派别》,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第274页。
    ② 王景和:《论斯佩里的意识观》,参见潘菽主编《意识——心理学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第215页。
    ③ 王景和:《论斯佩里的意识观》,参见潘菽主编《意识——心理学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第218页。
    ①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第20页。
    ① 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第669页。
    ② 黎乔立:《审美生理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第9页。
    ③ 刘骁纯:《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第103页。
    ④ 章辉:《实践美学: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136页。
    ⑤ [德]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第253页。
    ① 黎乔立:《审美生理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第11页。
    ②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160页。
    ③ 黎乔立:《审美生理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第15页。
    ④ [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第13页。
    ⑤ [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第7页。
    ⑥ 张玉能:《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61页。
    ① J.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Cambridge:Polity Press, 1987, p17.
    ② 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18页。
    ③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第525页。
    ④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56页。
    ①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73页。
    ②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71页。
    ③ 杨春时:《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第47页。
    ④ 章辉:《实践美学: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196-216页。
    ⑤ 易中天:《走向“后实践美学”,还是“新实践美学”》,《学术月刊》,2002年第1期。
    ① 蒋孔阳:《蒋孔阳全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第8页。
    ② 许纪霖指出,顾城用他审美的黑色眼睛,不仅没有找到光明,而且走向了黑暗和暴力:“木匠出身的诗人最大的癖好是将利斧磨得光光的”,“也许这血淋淋的报复正是乌托邦王国铁的逻辑”。参见许纪霖:《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第336页。
    ③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57页。
    ④ J.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Cambridge:Polity Press, 1987, p5.
    ①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第275页。
    ② [奥]威尔海姆·赖希:《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第三版序言),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第5页。
    ③ [匈]卢卡奇:《理性的毁灭》(1954年德文版序言),王玖兴、程志民、谢地坤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2页。
    ④ [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第102页。
    ① [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第18页。
    ② [瑞士]巴尔塔萨:《神学美学导论》,曹卫东、刁承俊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第59页。
    ③ [瑞士]巴尔塔萨:《神学美学导论》,曹卫东、刁承俊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第52页。
    ④ [瑞士]巴尔塔萨:《神学美学导论》,曹卫东、刁承俊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第76页。
    ⑤ [英]斯特凡·柯里尼编《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第40页。
    ⑥ [英]斯特凡·柯里尼编《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第9页。
    ⑦ [英]斯特凡·柯里尼编《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第32页。
    ⑧ [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杨照明、艾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105页。
    ①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第372页。
    ② [美]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种种》,唐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377页。
    ③ [美]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种种》,唐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383页。
    ④ 参见赵伶俐:《审美概念认知:科学阐释与实证》,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⑤ [瑞士]巴尔塔萨:《神学美学导论》,曹卫东、刁承俊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第17页。
    ⑥ [瑞士]巴尔塔萨:《神学美学导论》,曹卫东、刁承俊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第42页。
    ① [瑞士]巴尔塔萨:《神学美学导论》,曹卫东、刁承俊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第54页。
    ② [美]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种种》,唐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103页。
    ③ [英]唐·库比特:《后现代神秘主义》,王志成、郑斌译,北京:中国人大学出版社,2005,第18页。
    ④ J.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7, p21.
    ⑤ [英]特里·伊格尔顿:《沃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郭国良、陆汉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第3页。
    ⑥ [德]瓦尔特·本雅明:<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第260页。
    ① 朱存明:《情感与启蒙——20世纪中国美学精神》,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第310页。
    ② 第一个在中国定居的传教士马礼逊到达中国七年后才对第一个信徒施洗礼。由此可见经过几千年儒家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对西方基督教的陌生与隔膜。参见[美]卢茨:《中国教会大学史》,曾钜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第10页。
    ① [法]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27页。
    ② [法]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33页。
    ③ [法]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44页。
    ④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第869页。
    ⑤ [英]以赛亚·伯林:《两种自由概念》,载于刘军宁等编《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北京:三联书店,1995,第196-229页。
    ① 参见达巍、王琛、宋念申编:《消极自由有什么错》,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第70页。
    ② [伊朗]拉明·贾汉贝格鲁:《伯林谈话录》,杨祯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第37页。
    ③ [英]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第276页。
    ④ 参见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第143页。
    ⑤ [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第139页。
    ⑥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第316页。
    ① [美]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作者前言),万俊人、朱国钧、吴海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第1页。
    ② [美]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朱国钧、吴海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第22页。
    ③ [美]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朱国钧、吴海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第25页。
    ④ 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第633页。
    ⑤ 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第634页。
    ① [德]倭铿:《审美个体主义之体系》,参见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第194页。
    ② 张玉能:《实践的自由是审美的根本》,《学术月刊》,2004年第7期。
    ③ 杨春时:《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第128页。
    ④ 蒋孔阳:《论美是一种社会现象》,参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第2集,1957-1964),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第198页。
    ⑤ 在这一点上,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审美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看来,体格强壮的乡下美人不仅希望成为“抱小姐”,而且梦想成为芭比娃娃那样时尚性感的金发女郎。
    ① [德]倭铿:《审美个体主义之体系》,参见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第190页。
    ② [德]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第10页。
    ③ [德]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第19页。
    ④ [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213页。
    ⑤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第139页。
    ⑥ 文静:《一种与主流社会渐行渐远的亚文化》,载于2005年12月26日《中国青年报》。
    ⑦ [德]倭铿:《审美个体主义之体系》,参见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第190页。
    ① J. Habermas.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Cambridge:Polity Press, 1987, p8.
    ② 杰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的标志是四种“深度模式”的消失:一是黑格尔关于现象,本质的辩证法:二是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显意识、力必多,压抑的深层心理学;三是存在主义关于异化/乌托邦的人道主义思想;四是索绪尔关于能指,所指的符号学。参见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201-203页。
    ③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205页。
    ④ 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第56页。
    ⑤ 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第522页。
    ⑥ 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第524-526页。
    ⑦ [德]倭铿:《审美个体主义之体系》,参见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第195页。
    ① [匈]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王玖兴、程志民、谢地坤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307页。
    ② [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卷),张西平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第428页。
    ③ 张涛、满学杰、周清印:《对一名网络游戏中毒少年之死的非常调查》,《半月谈》(内部版),2005年第6期。
    ④ [德]倭铿:《审美个体主义之体系》,参见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第201页。
    ⑤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195页。
    ⑥ H. Marcuse. Eros and Civiliza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1974, p226.
    ⑦ [德]倭铿:《审美个体主义之体系》,参见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第191页。
    ① T. 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p26.
    ②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332页。
    ③ [德]倭铿:《审美个体主义之体系》,参见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第192页。
    ④ 引自毛峰:《神秘主义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8,第80页。
    ① 陶东风:《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当代文坛》,2006年第5期。
    ② [德]倭铿:《审美个体主义之体系》,参见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第192页。
    ③ [德]倭铿:《审美个体主义之体系》,参见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第202页。
    ① [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第134页。
    ② [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第232页。
    ③ [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第255页。
    ① BenAgger. The Discourse of Domination: From the Frankfurt School to Postmodernism.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92, p14.
    ② Fred Rush编:《批判理论》(英文版),北京:三联书店,2006,第139页。
    ③ 郭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批判理论》,《哲学研究》,2006年第7期。
    ④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58页。
    ⑤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75页。
    ①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12页。
    ② 刘纲纪:《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与阐释的三种基本形态》,《文艺研究》,2001年第4期。
    ③ 张玉能等著:《新实践美学论》(导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第3页。
    ④ 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4年第9期。
    ⑤ 参见刘悦笛:《生活的实践与实践的生活——从现象学解读马克思美学的经典文本》,《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⑥ 彭锋:《从实践美学到美学实践》,《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2年第6期。
    ⑦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1页。
    ① [美]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彭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352页。
    ② 冯宪光、傅其林:《审美人类学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现状与出路》,《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4年第11期。
    ③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6页。
    ④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7页。
    ⑤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6页。
    ⑥ 胡塞尔在其后期著作《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1936)中引入了“生活世界”的概念。克劳斯·黑尔德指出,对胡塞尔来说,“生活世界”是一个科学批判的概念,而不是社会哲学的概念;尽管胡塞尔对社会关系本身不感兴趣,但他的“生活世界”概念却对社会哲学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参见[德]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导言),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第28页。
    ⑦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2卷),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第165-205页。
    ① J.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7, p342.
    ② [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第83页。
    ③ 张玉能:《新实践美学的告别》,《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Adomo T W. A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1984.
    Adomo T W. Hegel: Three Studies.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1999.
    Adomo T W.Minima Moralia: Reflections from Damaged Life. London and New York:Verso, 1991.
    Adomo T W. Philosophy of Modern Music. London:Sheed & Ward, 1987.
    Adomo T W.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1991.
    Adomo and Benjamin.The Complete Correspondence,1928-1940.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Agger Ben.The Discourse of Domination: From the Frankfurt School to Postmodernism.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92.
    Benjamin Walter.One-Way Street and Other Writings.London: Verson,1992.
    Benjamin Andrew ed.The Problem of Modernity:Adorno and Benjamin.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89.
    DeNora Tia, After Adorno:Rethinking Music Sociology.Cambridge,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Gibson Nigel and Rubin Andrew. Adorno:A Critical Reader.Blackwell Publishers,2002.
    Habermas Jurgen.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7.
    Jager Lorenz. Adorno: A Political Biography.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2004.
    Jameson Fredric.The Cultural Turn: Selected Writings on the Postmodern,1983-1998. London: Verso, 1998.
    Jameson Fredric.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London: Methuen, 1983.
    Jameson Fredric.Marxism and Form: Twentieth-Century Dialectical Theories of Literatur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Jay Matin.Adorno.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Marcuse Herbert. Eros and Civilization: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Freud.Boston:Beacon Press, 1974.
    Marcuse Herbert. Hegel's Ontology and the Theory of Historicity.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 1987.
    Marcuse Herbert. Reason and Revolution: Hegel and the Rise of Social Theory.London and Henley:. Routledge & Kegan Paul,1986.
    Marcuse Herbert.The Aesthetic Dimension: Toword a Critique of Marxist Aesthetics. Boston: Beacon Press, 1978.
    Marcuse Herbert. One-Dimensional Man:Studies in the l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Beacon Press,1991.
    Nealon Jeffrey T and Irr Caren. Rethinking the Frankfurt School:Alternative Legacies of Cultural Critiqu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2.
    Paddison Max. Adorno's aesthetics of music.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Slater Phil. Origi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Frankfurt School: A Marxist Perspective. London,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7.
    Wiggershaus Rolf. The Frankfurt School: Its History, Theories, and Political Significan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4.
    Witkin Robert W. Adorno On Popular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Wolin Richard. Walter Benjamin, An Aesthetic of Redemp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2.
    Wolin Richard. The Terms of Cultural Criticism: The Frankfurt School. Existentialism, poststructur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2.
    Zuidervaart Lambert. Adorno's Aesthetic Theory: The Redemption of Illusion. Cambridge: MIT Press, 1991.
    [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英]佩里·安德森:《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余文烈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
    [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文贯中、魏章玲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英]奥兹本:《弗洛伊德和马克思》,董秋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法]贾克·阿达利:《噪音的政治经济学》,宋素凤、翁桂堂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论波德莱尔》,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德]瓦尔特·本雅明:《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
    [德]瓦尔特·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德]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德]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英]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法]乔治·巴塔耶:《色情史》,刘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杨照明、艾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瑞士]巴尔塔萨:《神学美学导论》,曹卫东、刁承俊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美]E.G.波林:《实验心理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常耀信主编:《美国文学研究评论选》,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程爱民、杨莉馨主编:《跨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文学》,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程巍:《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陈铨:《中德文学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陈永国:《文化的政治阐释学——后现代语境中的詹姆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日]初见基:《卢卡奇:物象化》,范景武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法]雅克·德里达:《多重立场》,佘碧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美]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美]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美国文化》,方晓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法]吉尔·德勒兹、费力克斯·瓜塔里:《游牧思想》,陈永国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达巍、王琛、宋念申编:《消极自由有什么错》,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美]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欧阳谦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美]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美]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
    冯宪光:《马克思美学的现代阐释》,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复旦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德]H·贡尼、R·林古特:《霍克海默传》,任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法]贡巴尼翁:《现代性的五个悖论》,许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德]黑格尔:《美学》(1-3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德]霍克海默:《霍克海默集》,渠东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1-2卷),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德]哈贝马斯:《哈贝马斯精粹》,曹卫东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德]哈贝马斯:《哈贝马斯在华演讲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德]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英]肖恩·霍默:《詹姆逊》,孙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匈]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贺翠香:《劳动·交往·实践——论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论的重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韩林和:《逻辑哲学论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郝舫:《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1-7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蒋孔阳:《蒋孔阳全集》(1-4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贾植芳、陈思和主编:《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1898-1937),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美]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单世联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德]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德]加达默尔、杜特:《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金惠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伊朗]拉明·贾汉贝格鲁:《伯林谈话录》,杨祯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英]斯特凡·柯里尼编:《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英]唐·库比特:《后现代神秘主义》,王志成、郑斌译,北京:中国人大学出版社,2005。
    [美]凯鲁亚克:《在路上》,文楚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美]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美]J·卡斯卡迪:《启蒙的结果》,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美]戴维·考特莱特:《瘾品与现代世界的形成》,薛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美]O·瑞、C·科塞:《毒品、社会与人的行为》,夏建中、孙屹、秦海霞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英]保罗·克罗塞:《批判美学与后现代主义》,钟国仕、莫其逊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美]罗伯特·克拉夫特:《斯特拉文斯基访谈录》,李毓榛、任光宣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匈]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王伟光、张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白锡坤、张西平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匈]卢卡奇:《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吴勇立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匈]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王玖兴、程志民、谢地坤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北京:三联书店,2005。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李泽厚:《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李泽厚:《美学旧作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现代性批判》,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
    刘骁纯:《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刘耀中、李以洪:《荣格心理学与佛教》,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黎乔立:《审美生理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英]M·劳恩:《奇妙的新世界》,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
    [美]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黄勇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英]H·莱斯洛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美]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李小兵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余其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马尔库塞》,邵一诞、余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英]麦基:《思想家》,周穗明、翁寒松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美]J.米切尔:《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吴启迪、乔非、俞晓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美]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高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美]罗伯特·墨菲:《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引论》,王卓君、吕乃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马海良:《文化政治美学——伊格尔顿批评理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毛峰:《神秘主义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8。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
    [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4。
    欧力同、张伟:《法兰克福学派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潘菽主编:《意识——心理学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潘知常:《生命美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在阐释中理解当代生命美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潘知常、林玮主编:《传媒批判理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彭富春:《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彭富春:《哲学与美学问题》,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彭锋:《完美的自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彭锋:《美学的感染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快感大转移》,胡大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祈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美]杜·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美]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彭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孙斌:《守护夜空的星座——美学问题史中的阿多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孙盛涛:《政治与美学的变奏——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基本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1957-1964),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
    [英]布莱思·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国新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
    陶东风、金元浦、高炳中主编:《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陶东风、金元浦、高炳中主编:《文化研究》(第5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美]理查德·沃林:《海德格尔的弟子》,张国清、王大林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英]雷蒙威·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北京:三联书店,2005。
    [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美]理查德·沃林:《海德格尔的弟子》,张国清、王大林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张国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美]林赛·沃特斯:《美学权威主义批判》,昂智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美]默罗阿德·维斯特法尔:《解释学、现象学与宗教哲学》,郝长墀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德]阿尔布莱希特·维尔默:《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遵循阿多诺的理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王逢振主编:《六十年代》,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王逢振主编:《摇滚与文化》,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王逢振主编:《视觉潜意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王逢振主编:《俗文化透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王凤才:《批判与重建——法兰克福学派文明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王守常等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文楚安:《垮掉一代及其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王震亚:《十二音序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德]席勒:《席勒诗选》,钱春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德]席勒:《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英]伊凡·休伊特:《音乐的现代性危机及后现代状况》,孙红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日]细见和之:《阿多诺:非同一性哲学》,谢海静、李浩原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丛》,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徐碧辉: 《实践中的美学——中国现代性启蒙与新世纪美学建构》,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谢少波:《抵抗的文化政治学》,陈永国、汪民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三联书店,2000。
    许纪霖:《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英]特里·伊格尔顿:《沃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郭国良、陆汉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英]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花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杨清:《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派别》,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
    杨春时:《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杨小滨:《否定的美学——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阎国忠:《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美]詹姆逊:《布莱希特与方法》,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钱佼汝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美]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美]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种种》,唐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张玉能:《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张玉能:《西方美学思潮》,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张玉能等:《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张汝伦:《莱因哲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张西平:《历史哲学的重建:卢卡奇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北京:三联书店,1997。
    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文本学解读》,北京:三联书店,2001。
    张亮:《“崩溃的逻辑”的历史建构:阿多诺早中期哲学思想的文本学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张旭春:《现代性视野中的中英浪漫主义思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三联书店,2003。
    张辉:《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章辉:《实践美学: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赵海峰:《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赵伶俐:《审美概念认知:科学阐释与实证》,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郑英烈:《序列音乐写作基础》,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朱立元主编:《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论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朱存明:《情感与启蒙——20世纪中国美学精神》,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