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穆藕初的实业振兴思想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近代中国历史上“新兴商人派”(毛泽东语)的代表人物,穆藕初的实业振兴思想之形成与实践,彰示这位具有开拓者精神的爱国实业家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及社会改良所做出的贡献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影响,并以此为视角作为研究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种尝试。兹将本文各章节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通过对穆藕初的家世家庭及人生遭遇和时代变迁的述评,以及对贯穿于他一生所有实践之中的实业振兴思想的概述,表明在考察和分析穆藕初毕生事功之时,有必要首先对他的思想渊源及人生轨迹做一明晰解读。
     第二章集中探讨穆藕初的以“求实学”为核心的西学观之形成过程,指出他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在求学、创业过程中对西方现代经济理念及管理方式所做的探索和应用,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也为中国经济管理学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主要分析穆藕初白美学成归来后,基于“棉业为中国最大之实业”的认识所进行的创业实践,以及他在从事实业建设的过程中,结合中国社会的现状,为振兴棉纺织业、维护经济主权、实施职业教育等所做出的理论建树。肯定他作为中国纺织业界上第一位依靠知识创业的企业家的历史表征意义。
     第四章就穆藕初实业振兴思想的两翼,实业和教育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心得,针对中国实业不发达的状况所提出的实业和教育之间具有互动共进的辩证关系,是与中国社会的客观现实基本相符的结论。同时指出,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他的某些主张实质并未脱离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论调,在许多具体措施的提倡上不可避免地带有功利性及理想化的色彩。
     第五章围绕穆藕初关于“农业为国民经济之命脉”的认识进行论述。肯定他为复兴农村在启迪农民智识、改善农作环境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他作为负责农业工作的政府主要官员,在抗战期间为大后方经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对他在不同时期的重农、兴农侧重点的差异进行分析。
     第六章对穆藕初生平思想进行综合评述,着重探讨他的经济伦理思想及社会改良思想。认为他从中西方社会在国民精神、社会风尚、文化心理诸方面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入手,对中国社会之所以滞缓落后的分析中有着若干合理的认识,同
    时指出他的思想中有着夸大道德决定作用的惟意志论倾向。
Analyzing how the "industry-based rejuvenation thought" of Mu Ouchu, a representative from "burgeoning merchant class" (referred to Mao Tzetung)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was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this thesis reveals this patriotic merchant's pioneering economic and social contribution, and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which also functions as a fresh perspective from which transitional China's society can be further researched. The main content of each chapter is summarized as following:
    Chapter one narrates the vicissitudes of Mu Ouchu and his family against the turbulence in different era, summarizes his thought of "industry-based rejuvenation" which he devoted his life in, and thus illustrates that before diving deep into Mu's achievements it is necessary to elaborate on the origins of his being, doing and thinking.
    Chapter two, following the forming process of Mu's philosophy on western thoughts, centered by "factualisticism", points out that he explored and applied modern western theorie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learning by doing. His experiences had great value for the late generations and also founded a solid base for economic management as an emerging discipline in China's soil.
    Chapter three analyzes Mu Ouchu's years of industry building after he returned from U.S. He regarded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as the biggest industry in China, and theoretically contributed to the integration of China's societal condition, rejuvenation of textile industry, vindication of economic sovereignty and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alanc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Mu is recognized as the first remarkable entrepreneur who relied on knowledge, which embodie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wings of "industry-based rejuvenation" thought —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t is argued that Mu's conclusion of a mutually beneficial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elements in the industrial underdevelopment conditions applies to the Chinese objective reality. The discussion also leads to Mu's historical limitations, which results in his bourgeois' reformist standpoints, utilitarian and idealistic in many specific implementations.
    Chapter five elaborates on Mu Ouchu's knowledge on "agriculture as the vitals of national economy", affirms his efforts in enlightening peasants' and improving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capacity of chief agricultural official, Mu contributed
    tremendously to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home front area during Anti-Japanese Wartime. Also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different priority Mu addressed for agricultural policies in various periods.
    Chapter six sums up Mu Ouchu's thoughts and life experiences, and lays an emphasis on his understanding on economic ethical issues and social improvement. It concludes that Mu's analysis of Chinese society's backwardness contains elements of rationality based on the objective differentiation of citizen spirituality, social customs, and cultural mentality.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that his thoughts also extravagate the determining force of personal morality which leans his theory towards Voluntarism.
引文
1 赵靖主编:《穆藕初文集》,第71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以下简称《文集》。
    2 孙起孟:《纪念民族工业改革先行者穆藕初》,《人民日报》1993年9月26日。
    3 马敏:《商人精神的嬗变——近代中国商人观念研究》,第16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1 参见中华全国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主编:《中国工运史料》,中华全国总工会内部刊物1958年版。
    1 《新华每日电讯》1993年9月5日。
    2 姚中利:《穆藕初的经济发展思想与现代发展经济学》,载《北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3 丁孝智:《穆藕初的商业经营管理思想》,载《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4 陈正书的论文《黄炎培与穆藕初——近代企业界与教育界携手奋斗之典范》,载《史林》1997年第3期。
    1 马敏:《商人精神的嬗变——近代中国商人观念研究》,第16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2 陈三井:《民初上海商人的现代化经营理念——以棉业巨子穆湘玥为例》,载《中央研究院中国现代化论文集》1991年3月。
    1 详见川沙县志编修委员会:《川沙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郑祖安:《“浦东”历史发展概说》,载唐振常、常恒春主编:《上海史研究》第二辑,学林出版社 1988年版。
    2 吴仁安:《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第1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3 《高审听审双穆案旁听记》,载《申报》1921年10月4日。
    1 注:为与穆藕初自述及相关文集一致,文中凡涉及年龄处,均以虚龄计。
    2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9页。
    1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0页。
    2 《藕初五十自述》,《义集》第9页。
    3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0—11页。
    4 《穆氏植棉试验场第一次报告》,《植棉改良浅说》再版附录 1917年1月。
    5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1页。
    1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1页。
    2 1890年,上海华商经营的棉纺织厂共有纱锭数35000个,到1895年华厂纱锭数增至139948个,此时尚未有外厂之创办;1897年,华厂纱锭数仅增加到145248个,而新创办的4家欧美棉纱厂的纱锭数就达到160548个;到1902年,华厂纱锭减至143592个,而此时除4家欧美棉纱厂外,又新创设了1家日本棉纱厂,外厂纱锭总数达184460个。仅仅数年时间,外商经营的棉纱生产就迅速超越华厂。——据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5年版。
    3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2页。
    4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2页。
    1 上海江海关始设于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其时海禁刚刚解除,为管理沿海贸易,在上海设立江海关,关址初设华亭县漴阙(今奉贤区胡桥镇),两年后移至上海县城宝带门内(今南市小东门),主要职能是管理外贸船舶,征收关税,检查货物,并发放离关凭证等。开埠以后,清政府以上海道台为江海关临督,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在县城北浦岸建新海关,管理外国商船税务。小刀会起义期间,租界当局趁机占领设在租界的海关,并以海关行政陷于瘫痪为由,令本国商人将其应缴纳关税,或以现金,或以期票,交于本国领事馆,即所谓“领事代征制”,实际上是企图染指中国江海关权利。1853年10月,上海道台照会各国领事馆,重征关税,纠纷遂起。1854年7月,上海道台与英、美、法三国领事达成《上海海关征税税则》,西人作为关税委员会的首批税务司参与到江海关管理中来,此后,英国以在沪侨民数量及商务最多逐为由,逐步攫取江海关大权,1857年,江海关办公大楼落足外滩(今外滩海关大楼原址)。1858年(咸丰八年)新海关设税务司,正副司长各一,均由英国人担任。上海海关行政大权至此完全落入觊觎已久的西人之手。——据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3卷“晚清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2 《穆氏植棉试验场第一次报告》,《植棉改良浅说》再版附录 1917年1月。
    3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4页。
    4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4页。
    5 《纪念穆藕初先生之黄炎培挽联》,见赵靖主编《穆藕初文集》,第59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6 《追忆穆藕初先生》,载见赵靖主编《穆藕初文集》,第60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1 《黄炎培教育文集》(一),第310页,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4年版。
    2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4页。
    3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6页。
    1 《开会抵制》,见苏绍柄编:《山钟集》,第11页,上海鸿文书局光绪三十二年版。
    2 转引自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3卷,第260页。
    3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6页。
    4 《申报》1905年6月28日。
    5 注:务本女塾是近代中国人自主创设的第一所女子学校,由南市名绅吴怀久于1902年创办,地址在黄家阙路。
    6 尤惜阴(1873-1957)无锡人,名雪行。1903年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国文教授。辛亥革命之初,兼任《民立报》编辑。1917年起应先生之邀,先后在穆氏植棉试验场及穆公正花行担任中文书记,同时在沪主编《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1932年在新加坡剃度出家,法号演本。著有《东方之科学宅运案》上下卷四册和《宅运图解全案》等。——据熊月之主编:《老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7 《申报》1905年7月20日。
    8 《申报》1905年7月31日。
    1 李长久、施鲁佳编:《中美关系二百年》,第64页,新华出版社 1984年版。
    2 关于“实业”一词内涵的探讨,详见本文第四章。
    3 沈恩孚(1864-1944),字信卿,江苏吴县人,曾任江苏铁路公司董事。辛亥革命后任江苏省民政司副司长,江苏省秘书长。1917年参与创建中华职业教育社,曾任同济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等职,还兼任鸿英图书馆馆长。为民国初年国歌《五旗共和歌》词作者。——据熊月之主编:《老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4 袁希涛(1867—1930)字观澜,江苏宝山县(今上海市宝山区)人。早年肄业于上海龙门书院。1897年任广方言馆教习,接触新学并注重教育。1903年创宝山县学堂。1904年倡议改办上海龙门师范学堂,次年龙门师范学堂创立,任校长,曾参与筹设复旦公学。辛亥革命后曾出任教育部普通司司长,1914年任北京政府教育部次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兼任国际事务委员会委员。1919年间一度代理教育总长,后辞职赴欧美游历。1923年被选为江苏省教育会会长、江苏义务教育期成会会长。晚年从事史料编审。——据熊月之主编:《老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5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6页。
    6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6-17页。
    1 王清穆(1860—1941)江苏崇明(今上海崇明县)人,字希林,号丹揆,晚号农隐老人。1900年中进士,供职于户部。1903—1904年间,王清穆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家商会——上海商会,并支持华侨修建了中国最早的铁路朝汕铁路及新宁铁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任商部右丞。因见疑于袁世凯,弃官返乡。不久出任江苏省商办铁路公司经理。1907年,创建崇明首家轮船公司,购船行驶于崇沪之间。宣统元年(1909年),监理浙江财政。1919年任太湖水利局督办,负责太湖水系治理。经实地考察,撰《太湖流域治水防灾策》、《视察浏河、七浦、白茆水利说略》等文,提出疏浚、筑堤、置闸三管齐下的防治方针。后因军阀混战,经费无着,未能付诸实施。1926年愤而离职返乡。抗战期间,拒绝与日伪合作,避居上海法租界以终。遗著《农隐庐文钞》共四卷一百十七篇。——据熊月之主编:《老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2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6页。
    1 转引自穆家修:《穆藕初年谱》未刊稿。
    2 《由旧金山致沪上诸亲友》,《文集》第241页。
    3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8-19页。
    1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20页。
    1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36页。
    2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8卷“民国政治”,第87页;据统计,从1912年到1919年,受辛亥革命的推动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中国新建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以上,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投资总额。——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选辑》。
    1 《申报》1914年7月13日。
    2 《申报》1914年7月13日。
    3 张謇研究中心编:《张謇全集》第4卷,第页码,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年版。
    4 根据《最近三十四年来中国通商口岸对外贸易统计(中部)》,第111页,商务印书馆 1935年版。
    5 《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第1表,转引自李时岳:《中国近代史》第472页,中华书局 1994年版。
    1 《申报》1915年2月2日。
    2 《申报》1915年6月22日。
    3 刘燕翼,字襄孙,浙江杭州人。1895年入翰林。1910年10月任上海道。武昌起义爆发之际,企图借帝国主义力量阻止上海起义,请求外国领事团将租界周围30至50里地方宣布为中立区。11月3日,革命军在上海起义,焚烧道台衙门,攻打机器制造局,其即逃入租界洋务局办公。上海光复后,在上海作寓公。——据熊月之主编:《老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4 注:棉纱支数的分别,是依照重量及长度的比率而定,每一磅重棉纱长840码为一支,每一磅重棉长8400码为十支,依此类推。棉纱支数越少,则棉纱的品质约粗,棉纱支数越多,则棉纱的品质越细。在中国各纱厂重,大都专纺10支、12支、14支、16支、20支等纱,以供给普通织布之用,其在32支以上,多为外商纱厂所纺,或为国外进口,华商纱厂即使纺织32支以上棉纱,也多采用美国棉花。
    5 据《申报》1915年6月22日: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料》第2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7年版。
    1 《申报》1915年7月15日。
    2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55-56页。
    3 《申报》1916年4月15、16日。
    4 《申报》1916年7月9日。
    5 《申报》1917年8月19、20日。
    6 《密勒氏评论报》创刊于1917年6月9日,是美国人在上海出版的英文周报。主办人是《纽约先驱论坛报》驻远东记者密勒(Thomas F. Millard)。初名Millard's Review of the Far East《密勒氏评论报》。1918年底由约翰·鲍威尔接办。1923上6月改名The China Weekly Review《中国每周评论》,中文名称《密勒氏评论报》始终未改。该报主要内容是报道和评论中国及远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时事。——据熊月之主编:《老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7 引自邝富灼编著《现代之胜利者》商务印书馆 1923年版。
    1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40-41页。
    2 《申报》1919年3月6日。
    3 《申报》1919年3月6日。
    4 《申报》1919年3月6日。
    1 《振兴棉业刍议》,《文集》第97页。
    2 《晨报》1926年1月29日。
    3 吴世勋:《河南》,第20页,中华书局1927年印行。
    4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48页。
    5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48页。
    6 另:抗战期间,穆藕初在重庆曾谈到创办豫丰纱厂的动机谓:“我是不赞成把纱厂多设在沿江沿海的,为什么不能设在原料的中心地带呢?我想来想去便决心作一个试验,在平汉、陇海两大铁道的交点,陕豫棉区的东端,建立一个纱厂,作为纺织业走向原料中心的初步,拿这里作为基点,一步一步的向内地拓展。”——引自《从原料中心迁出的豫丰纱厂》,《新世界月刊》1944年6月号。
    1 穆伯华《记河南省郑县设立豫丰纱厂之起因及其十七年之经过》,转引自穆家修:《穆藕初年谱》未刊稿。
    2 顾维精(1887-1958)字心一,无锡人。1911年赴美留学,获电机工程科学士、机械硕士学位。1916年回国在南京、上海等地执教。1923年又重返教育界。1939年在重庆任农产促进委员会专员等职,兼会陵大学教授。——据熊月之主编:《老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3 根据当时《申报》在《纱业发展之调查》的报道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近两年来全国十六处纱厂扩充锭子的情况。其中“郑州豫丰纱厂”一则云:该厂厂基在河南省郑州县,距该县之火车约一里许。计地近百亩,申帐房附设于厚生纱厂批发所内。该厂机锭计一万支,系美商慎昌洋行经手,向美国塞克鲁威而厂订购最新式纱线机,限阳历年内到齐,现已先到四百余箱。厂屋系一层平屋,亦由该洋行仿美国最新式打样营造……阴历年内可以动机试车。该厂现又添加资本五十万两,增购纱锭二万支。——《申报》1920年2月12、13日。转引自穆家修:《穆藕初年谱》未刊稿。
    4 《申报》1920年6月7日。
    5 《申报》1920年6月13日。
    1 《申报》1920年6月21日;《华商纱厂联合会季刊》第1卷第4期。
    2 《申报》1920年5月3日。
    3 根据汪敬虞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科学出版社 1957年版。
    1 《申报》1922年9月28日。
    2 《最后之胜利属谁?》,载《纺织周刊》第2卷第37期。
    3 《最后之胜利属谁?》,载《纺织周刊》第2卷第37期。
    4 穆家修:《继承遗志,振兴中华》,载《上海文史资料选辑》。
    1 《三年来七七棉纺机之推广》,载《农业推广通讯》第3卷第7期。
    2 虞和平:《20世纪中国企业家风云录》,第111页,青岛出版社 1992年版。
    1 《三年来七七棉纺机之推广》,载《农业推广通讯》第3卷第7期。
    2 杨显东:《穆藕初先生对抗日工作的一大贡献》,载《文集》第656页。
    1 虞和平:《20世纪中国企业家风云录》,第111页,青岛出版社 1992年版。
    2 虞和平:《20世纪中国企业家风云录》,第111页,青岛出版社 1992年版。
    3 转引自《文集》,第724—725页。
    4 据毕云程《追念穆藕初先生》一文记:“穆先生办事廉洁有能,为各方所嫉忌,当时重庆有‘穆先生自己不想发财,妨害他人发财’之传说。”
    1 转引自穆家修:《穆藕初年谱》未刊稿。
    2 附录1“纪念穆藕初先生”,《文集》,第725页。
    3 《新华日报》1943年9月21日。
    4 重庆《新华日报》1944年2月5日。
    1 《密勒氏评论报》,1923年1月6日。此次评选历时三个多月,入选前12名的人物中,孙中山得票1315票,名列第一;胡适613票,名列十二位。穆藕初得123票,仅次于汪精卫(151票)、陈独秀(148票)、张伯苓(136票)、张作霖(131票),远高于徐世昌、曹锟、卢永祥、齐燮元、蒋介石等军政显要。
    2 根据英文意译,原文为:Mr. Moh is optimistic and the optimism of such a man at such an unsettled period is like an anchor in a seething sea. We can do no better than to quote a passage of his speech that he delivered as chief Chinese delegate to the Pan-Pacific Conference in Honolulu, in October, 1922: "We need not be pessimistic in our attitude towar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 country has got to pass over trouble and difficulties of all sorts if it ever climbs an ascending road.... The future is bright indeed, and there is every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he appearance of a strong democratic governmen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peace and order are not far in the future. "A man of Mr. Moh 's caliber and character is indeed a blessing to China. We pray for more H. Y. Mohs! ——邝光林:《现代之胜利者》,商务印书馆 1923年版。
    3 关于穆藕初的介绍为:穆藕初,江苏上海人。年四十九。父业棉,家小康。幼读于私塾。年十四,入父店为伙。年二十二始学英文。越三年考入海关,供职六年,暇必考求英文,孳孳不倦。年三十一遂入学界,任龙门师范学监兼执教鞭。明年受苏路公司之聘调查警政事毕,任该公司警务处长。卒以平日节俭积有余资,年三十四遂自费留美,虽清贫年长,求学之志不为所阻。初入威士康新大学农科读二年,转入伊里诺大学受学士位,继在塔克塞斯农工专校又读棉业年余,受科学硕士位。成专才,年三十九回国从事棉业不遗余力,得乃兄杼斋之助,筹银二十万创德大纱厂,用英机锭一万,能纺四十二支纱,在上海为创举,至今资产值百五十万。又为改良棉种,俾纺细布与日人抗。先立试验场专种美棉,广散种籽,衣人多从之。继任华商纱厂联合会棉种改良委员长。即在沪、通、宁、郑、保定、唐山各设试验场,于是美棉在华大盛。 又办轧花厂,装美国锯式轧机。民国五年,富商多人慕名集资邀其创办厚生纱厂,资本初定二百万,今已加倍。用美机锭五万,机四百,可织细布为中国倡。三年后又在郑州创豫丰纱厂,资本二百万,渐亦加倍。锭五万,机二百。君在郑厂特组青年会,设阅书室以增加工人智识。九年创办中华劝工银行,资本百万。又为平准市价,办华商纱布交易所,资本三百万,已付其半。未久而他交易所十九失败,惟君所办巍然独在。君历任上海总商会、中华职业校及他纱厂董事,徐大总统实业顾问、农商部顾问、工部局华顾问与留美学生会美大学俱乐部会长。平生虽自奉甚俭,不修边幅,而派遣学生游学欧美达十余人,无吝色。此外慈善公益捐助甚多。以外貌言,无有知其为中国之棉业大王者。君为人和蔼,交友以信,举止正大,见识宏远,中西人士无不乐于相处。噫!如君之才高德备,诚可谓中国第一人物矣。——勃德主编:《中华今代名人传》,第61页,传记出版公司 1925年。
    1 附录1“纪念穆藕初先生”,《文集》第717页。
    2 《外力、军阀与革命》,载《新时代》创刊号,1923年4月10日。
    3 1923年7月11日《响导周报》。
    4 《注意吸收民族资本家及其代表参加根据地建设》,《毛泽东文集》第2卷。
    5 《新华日报》1943年10月6日第3版。
    6 参见中华全国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主编:《中国工运史料》,中华令国总工会内部刊物 1958年版。
    1 孙起孟:《纪念民族工业改革先行者穆藕初》,《人民日报》1993年9月26日。
    2 《新华每日电讯》1993年9月5日。
    3 赵靖主编:《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
    4 马敏:《商人精神的嬗变——近代中国商人观念研究》,第16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北京纪念穆藕初先生座谈会》,载《文集》第633页。
    6 刘延东:《在纪念穆藕初逝世5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载《文集》第636页。
    1 《实业界对于学生之希望》,《文集》第154页。
    2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1页。
    3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1页。
    1 《穆氏植棉试验场第一次报告》,《植棉改良浅说》再版附录1917年1月。
    2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4页。
    3 注:穆、黄二人在家世、教育、遭遇、志向诸方面颇多类似。黄炎培生于1878年,小穆藕初两岁,也出生于上海川沙,少年时代入外祖父创办的“东野草堂”,接受传统启蒙教育。父母早逝后,黄炎培入川沙县城叔父经营的小商店做工,十七岁时接触严复译著《天演论》,此后立志西学:“悟世界之日在进化与其进化之由来。观万物在天演界因优胜而生存因劣败而灭亡之可幸与可悲,而觉悟而认识我人应有之努力”。——据《黄炎培教育文集》(一),第310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
    4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4页。
    1 转引自穆家修:《穆藕初年谱》未刊稿。
    2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6页。
    3 《世界实业之一斑》,载《湖北学生界》1903年。
    4 陈正书先生也持类似观点。详见陈正书:《黄炎培与穆藕初——近代企业界与教育界携手奋斗之典范》,《史林》1997年第2期。
    5 吴玉章:《在六十庆祝大会上之自述》,转引自中共四川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吴玉章文集》,第11页,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1 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史上民间创业活动》,载《中国经济史演讲》1994年第1期。
    2 《张文襄公全集·奏稿》卷二十四,第2—4页。
    3 《李鸿章历聘欧美记》第227页。
    4 《实业与教育之关系》,《文集》,第148页。
    5 参见王运来:《清末江苏留日热潮探析》,载《江苏教育》1999年第3期。
    6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9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 《“友谊”还是侵略?》,《毛泽东选集》第1505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第72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 陈学恂、田正平:《留学教育》,第147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 《留学生年报》第1期(1910年)。
    5 转引自冯开文:《论晚清的留学政策》,载《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
    6 转引自冯开文:《论晚清的留学政策》,载《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
    1 转引自冯开文:《论晚清的留学政策》,载《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
    2 李华兴、陈祖怀:《留学教育与近代中国》,载《史林》1996年第3期。
    3 《张文襄公奏稿》卷29,第26页,转引自朱有王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下册,第957页。
    4 《留美学生年报》1910年,转引自曹欣欣:《试论清末民初的留美运动》,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 《中国实业失败之原因及补救方法》,《文集》第143页。
    2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7页。
    3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242页。
    4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26页。
    5 威士康辛大学成绩报告单复印件,转引自穆家修:《穆藕初年谱》未刊稿。
    1 伊立诺大学成绩报告单复印件,转引自穆家修:《穆藕初年谱》未刊稿。
    2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26页。
    3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35页。
    1 《中国实业失败之原因及补救方法》,《文集》第144页。
    2 《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http://ittimes.chinaunix.net/10/2005-10-06/718.shtml。
    3 《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http://ittimes.chinaunix.net/10/2005-10-06/718.shtml;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 据穆藕初:《游美国塔虎脱农场记》,载《中华实业界》第1卷第6号,1914年6月10日。
    2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第3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 穆藕初谓:塔虎脱农场获利之原因,除农学的知识固无可勉强外,余皆吾国人所素知且曾昌言者也。而吾国之实业数年以来仍无进步者何耶?盖仅言之而未尝施之于实行,或行之不力之故也。以人例我,空言无补,瞻念吾国,能无慨然?余自离祖国,倏已六年,自国体经此大改革后,社会经济必起绝大之恐慌,此余所敢断言者。欲回复国民之生活力,舍振兴实业,其道末由。而外人成绩昭著,良足为吾国之导师者,尤彰彰如是。吾实业家,其亦可以兴矣。——据《游美国塔虎脱农场记》,载《中华实业界》第1卷第6号。
    1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第21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F.W.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第24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3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第21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第21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 《列宁全集》第27卷,第237页。
    6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39页。
    1 毕云程《穆藕初先生传略》,重庆《新华日报》1943年10月6日。
    2 李玉、熊秋良:《国人传统经济意识对清末中国公司制度建设的反作用》,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3 《东方杂志》第2卷,第5期。
    4 李玉、熊秋良:《国人传统经济意识对清末中国公司制度建设的反作用》,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1 赵靖、易梦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资料选辑》中册,第355—356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2 梁启超:《敬告中国谈实业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一。
    3 转引自宫玉松、王成:《近代关于公司制的认识和思考》,载《齐鲁学刊》1995年第3期。
    4 《对于中国实业破产之感言》,载《申报》1918年9月27日。
    1 杜恂诚:《近代中国无限责任企业的历史地位》,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 转引自宫玉松、王成:《近代关于公司制的认识和思考》,载《齐鲁学刊》1995年第3期。
    3 梁启超:《敬告中国谈实业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一。
    4 据《申报》1915年4月30日的报道:在德大纱厂装配机件之际,拟在无锡创办纱厂的华商周缉之、杨翰西就慕名前来,穆藕初亲自陪同他们参观德大购进的机件设备,二人对德大的“机件精良,设备周密”赞叹不已,当场请求穆藕初协助办理纱厂所需纱锭。后周、杨二人在创建广勤纱厂时,所用的机件设备以及生产管理模式均师法德大;另据《郑孝胥日记》记载:1915年6月28日,在德大正式投产后数日,上海实业界的头面人物郑孝胥至德大纱厂参观,对穆藕初的管理方法甚是赞赏。——劳祖德主编:《郑孝胥日记》第三册,第1567页,中华书局1993年版。
    1 《申报》1919年3月6日。
    2 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第256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 《中国实业进行之滞缓》,《文集》第174页。
    4 转引自曹幸穗:《启蒙与体制化:晚清近代农学的兴起》,《古今农业》2003年第2期。
    5 《中国实业进行之滞缓》,《文集》第174页。
    1 贺水金:《从供给、需求曲线变动看1914——1925年中国棉纺业的繁荣与萧条》,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第4期。
    2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选辑》第165页,第41表。
    1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选辑》第一辑,第54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2 纺织工业包括棉纺织业、缫丝业、毛纺业三项,以棉纺织工业为主。
    3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选辑》第一辑,第5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4 纺织工业包括棉纺织业、缫丝业、毛纺业三项,以棉纺织工业为主。
    1 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109页表9,285页附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2 纺织工业包数额含棉纺织业、其它纺织业、服用品业、缫丝业四项合计,以棉纺织工业为主。
    3 《振兴棉业刍议》,《文集》第90页。
    1 《我国棉纺织业今后之出路》,《文集》第350页。
    2 《申报》1915年6月22日。
    3 文场、武场制是当时民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管理制度,文场相当于财务处,主要管理企业帐务事宜,不具有直接的经营管理权;武场直接负责生产经营,管理权集中于工头手中,技术人员权力有限,没有太多发言权;工头制是源于英国的一种早期的管理方式,是以管理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为依据,属于放任自流型的管理方式。由于中国早期的纱厂机器及雇佣技师多自英国引进,这一制度亦被华商接受,而在管理实践过程中又逐渐和中国社会特有的行会制度及官场习气沆瀣一气,成为一种带有浓厚封建主义色彩的管理制度。
    1 赵靖主编:《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2 《纱厂组织法》,《文集》第86页。
    3 《振兴棉业刍议》,《文集》第93页。
    4 虞和平:《穆藕初与近代中国棉纺织业》,载赵靖主编:《穆藕初文集》,第68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 《申报》1915年7月15日。
    1 贺水金:《从供给、需求曲线变动看1914——1925年中国棉纺业的繁荣与萧条》,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第4期。
    2 贺水金:《从供给、需求曲线变动看1914——1925年中国棉纺业的繁荣与萧条》,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第4期。
    3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4辑,第310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版。
    4 《近代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第359页。
    1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统计资料表2,转引自魏上吼:《近代中国的纺织业行业团体》,载《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2 徐金元:《近代中国纺织业利用外资简述》,载《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3 资料来源:转引自徐金元:《近代中国纺织业利用外资简述》,载《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有删节。
    4 《劝工银行与各小工业之关系》,《文集》第159页。
    1 李明伟:《论中国近代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载《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2 见《中华劝工银行有限公司章程》及《中华劝工银行招股简章》,载《申报》1919年10月3日、4日。1920年7月,上海棉纺织业界人士于香港路筹备处召开中华劝工银行创立大会,穆藕初被被公举为临时议长,后在报告银行筹建情况时称:吾国中之银行,均偏重于商,殆去年五四运动以后,余个人由工业方面实地调查,确知吾国实业所以不发者,由于工业界经济之不足,是以特创此银行。——据《申报》1920年7月18日。此外,为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及支持,穆藕初特地撰写了《劝工银行与各小工业之关系》一文,在《申报》公开发表。谓:年来我国银行事业发展颇速,固我国经济界之好现象。第前此举办之各银行,商业性质者居多,间有以实业之名义立业者,然与工业界不相接近,故工业界之获益者良鲜,而小工业则更无论矣,此则劝工银行之设立,有未可一日而缓者。间尝研究东西各国工业发达之原因,莫不仰赖银行之挹注。此类银行,大都由政府组织之以宏倡者,而在我国,则政争纷扰,一般野心家日夕孳孳以个人权利为急务,安暇为国人筹划积极进行之方案,而谋国家之富强。虽然共和国民,凡事须有自动之精神,苟政府能援助之,固属佳事,如其不能援助,则合力为谋,以求发达内国之富源,为共和国国民应尽之天职。由是言之,劝工银行之组织,亦共和国国民分内事也。自五四运动以来,民气日盛,抵制劣货,全国响应。乃为时无几,锐气骤减。呜呼!岂我国民缺乏决心与毅力有以致之乎?夫亦以家常日用品中国货稀少,故不能不仰给于外人,而作此饮鸠止渴之举耳。世不乏热心远识之士,持百年久长之计,以求国内各小工业之发达,而后外来之劣货无可乘之隙矣。其计维何,即尽力促成此劝工银行,作各小工业之补助机关,维持之而发达之,起点虽小,收效自宏焉。——《劝工银行与各小工业之关系》,载《中报》1919年11月1日。
    3 《申报》1921年11月29日。
    4 《申报》1921年11月28日。
    1 注:华商纱厂联合会成立于1917年3月,是近代中国成立最早的全国性纺织行业团体。该会由穆藕初、祝兰舫、荣宗敬、刘柏森等上海实业界人士联合浙江、江苏23家纱厂发起组建,致力于维护华商利益,联合限价限产,推广优良棉种等活动。
    2 关于华商纱布交易所的性质、责任及功效,穆藕初论述道:交易所之性质,为代客买卖,此语谅诸君已熟闻之,然代客买卖之精义,则为从事交易所必须十分注意而保守勿失者。何为精义,即于代客买卖之外,交易所之自身不做丝毫买卖是也。代客买卖,买主、卖主皆有保证金,倘遇市价高下较巨,则有追证金或特别追证金,如此,则无论市价涨跌如何,在交易所自身毫无丝毫风险,此交易所之特色,其营业非常稳妥。若以不明交易所性质之人为之,不免见猎心喜,则交易所之危机四伏;交易所之责任,与银行相同,在保管存款及谨慎放款。交易所之巨大资本,非如他种商业公司之籍以营运之资,乃所以保证买卖两方之信用,除为营业用之设备费外,其余概不动用。益以保证金之收入,为数甚巨,其保管之责任,自属非常重大,除存放殷实银行、钱庄外,不得移作别用,以防流弊,此为交易所之责任。若在不明交易所责任之人,任意放款兼营代客买卖之外事,则交易所又不免处于危险中;交易所之功效,则为保障信用,增进效率,其交易非常公正,无论何人,或买或卖,皆极可靠。以其交易成立之始,即存有保证金,一遇市价低昂,则又有追证金及特别追证金。万一有一方不能履行契约,则根据营业细则,履行违约处分。至经纪人自身,则有保证金为身份上之保障,故交易所之保障信用,除当事人不守章程外真可谓万无一失。凡因对人买卖而受损失者,咸乐交易所之稳固可靠,此交易所之所以发达。——《交易所之性质责任及其功效》,《文集》第170-171页。
    3 《组织华商交易所之释疑》,载《申报》1921年1月14日。
    1 《华商纱布交易所开幕演说辞》,《文集》第169-170页。
    2 《组织华商交易所之释疑》,载《申报》1921年1月14日。
    3 《论交易所之利弊》,载《申报》1921年6月18日。
    4 《论交易所之利弊》,载《申报》1921年6月18日。
    5 1917年5月7日,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于上海,穆藕初参与了职教社章程的起草工作,并作为发起人在宣言上签字。宣言分析中国教育最大危机在于毕业者失业,就业者所学亦不能适于用等,宣布中华职业教育社之目的在于(甲)推广职业教育;(乙)改良职业教育;(丙)改良普通教育,俾为适于生活之准备。——据《申报》1917年5月7日、8日。
    1 《申报》1920年2月23日。
    2 熊月之主编:《海外上海学》,第249页,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3 《今后东方纺织业竞争之大势》,《文集》第102页。
    4 《组织华商纱布交易所之释疑》,《文集》第165页。
    5 《振兴棉业刍议》,《文集》第92页。
    1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37页。
    2 《组织华商纱布交易所之释疑》,《文集》第165页。
    3 穆藕初后来解释自己创建植棉试验场的动机:社会需用细纱,其趋势甚亟,纱厂需用外国原料,其为数绝大。欲弭此原料上大缺憾,必须改良内国棉产。欲改良内国棉产,必须移植世界佳种。本场本此主义,移植美棉。惟试验上事,手续至繁。如种类试验,距离摘蕊及播种迟早等试验,科学上诸股之研究,非预备多数场地,牺牲绝大经济、绝大工夫不办。玥于第一年开办本农场时,正经营德大纱厂,第二年内又组织厚生纱厂。因厂事忙迫,不能每日到场亲自督率。况雇工劳作、购备农具肥料,以及开河筑路等特别工程与地租等项,在在需钱。虽开办费千余金,由杼斋家兄独力担任,更得郁君屏翰每年捐助百元,以轻负担(即本场历史中所述岁捐田租六分之五是)。然各种试验需款孔多,自问于精力、财力两者,俱患其不足。求其至简单而收效又极宏大者,则惟有选种试验之一事。以故本场移植美棉,仅集力于种类试验中选种之一部分。——据《上海穆氏植棉试验场第一次报告》,附录于1917年年1月《植棉改良浅说》中华书局新记印刷所代印版。
    4 《上海穆氏植棉试验场第一次报告》,附录于1917年年1月《植棉改良浅说》中华书局新记印刷所代印版。
    1 《上海穆氏植棉试验场第一次报告》,附录于1917年年1月《植棉改良浅说》中华书局新记印刷所代印版。
    2 详见《复总商会述美棉消毒之方法》,载《申报》1917年4月19日。
    3 《敬告种植美棉之家》公告,载《申报》1918年8月15日。
    4 《申报》1917年8月19、20日。
    5 顾炳权编:《浦东辞典》第500页,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
    6 杨思乡人民政府编:《杨思乡志》1997年版。
    7 穆藕初在中华植棉改良社发布的公报中分析到:我国人口之众多,为全球各国冠;棉产之稀少,殿产棉诸国后。世界产棉国凡四:首推北美,次为印度,又次为埃及,最次为我国……以天惠论,我与美皆拥有最大宜棉地”,“然则,就棉产言,我与美国当相为伯仲,又何至于相去如是其远哉?且不但产棉之数不足而已,而棉质且甚劣,竭其能力,但能纺二十支以下之粗纱,至欲纺三十二支、四十二支之细纱,则必仰给于印、美、埃及棉。有此绝大膏腴,有如此绝好气候,更有代价低廉之工人,起任劳作,而顾一任土产 之不竟,外棉之横溢,彼蚩蚩者氓,吾无责焉。将谓设法提倡,责在政府欤?政局纷争,一时尚无暇注意及此;抑将谓姑缓须臾,俟之后人欤?然而欧战终结,为期不远,见损于彼,势必取偿于我,自今以往,我泱泱大陆,其将为诸工业国之众矢之的乎?失今不图,悔且无及;机会难得,稍纵即逝。悉力提倡,我农、工、商、学各界开明之士,胥有责焉:我托业于棉产之诸君子,尤责无旁贷焉:当仁不让,盍兴乎来。——据《申报》1917年10月8日;《新浦东报》1917年10月15日:《东方杂志》第14卷第11号。
    1 陆诒:《悼穆藕初先生》,载《新华日报》1943年10月6日。
    2 《振兴棉业之大规划》,载《申报》1920年2月13日。
    1 据《大公报》1915年6月15日、17—20日连载。
    2 为回应函索者,穆藕初在《申报》刊登《穆藕初<广赠植棉改良浅说>通告》:世界产棉国凡四,若北美、若印度、若埃及、若我国。他产棉国,自给既无虑不足,且类能出其所余,以应世界需求。我国拥有绝大宜棉之地,如中南部诸省,在北纬三十六度以南者,皆宜广植佳棉,乃空留如许隙地,一任荒废,不知利用。年来生齿日繁,用棉之数,方且岁有加增,试一览海关历年入口棉货贸易报告,鲜有不骇然者。盖入口棉货,己占漏卮总数四分之一以上,駸駸乎达三分之一,苟长此仰给,而不早为之汁,即此入口棉货一项,已足制我全国之死命。……海内外不乏持远大眼光,作根本计划之人,利用时机,开辟荒原,增植棉产,改良种性,加强品质,对内则可以塞无限之漏卮,对外则可以吸巨大之金源。此次骤受最大之痛感,实予吾人以最大之觉悟,邦人君子,盍兴乎来。振兴棉业,非甚难事,欲知梗概,请读拙著“植棉改良浅说”。玥以时势需要,特复印万册广赠海内外有心人。欲得此书者,请向上海宁波路风鸣里豫丰纱厂驻沪办事处函索可也。——据《申报》1915年8月28日。
    3 1917年1月该书由中华书局新记印刷所代印再版,文中对先前《大公报》连载版本做了若干修改补充,书后附录《上海穆氏植棉试验场报告》等相关植棉文论。该书1917年7月三版;1919年3月附第二次报告四版;1919年11月五版;1921年12月附第三次报告六版。六版附试验场历年报告比再版、三版增加20余节,内有:本场加入第二步试验之目的、搜捕害虫之经验、入口美棉种消毒之方法、播种美国棉花之简法、植棉家成败关头、本场第三四年之收成、本场第五六年之收成、本场棉产之试验表、本场之结束及今后科学上种作之研究、本场之轧花厂及公正花行等。另附棉花进出口表、全国纱厂表及海关地址图等。——据穆家修:《穆藕初年谱》未刊稿。
    1 《报告美棉迁地之效验》,《文集》第104页。
    2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52页。
    1 《日本纱厂家拼合棉花之一斑》,载《申报》1916年7月5日、6日。
    2 《日本纱厂家拼合棉花之一斑》,载《申报》1916年7月5日、6日。
    3 《日本政府提倡棉业之远识》,载《申报》1916年7月20日。
    4 穆藕初就中国植棉条件及棉业发展分析指出:我国幅员辽阔,宜棉区域中部如江苏、陕西、浙江、两湖、河南、安徽等处,南部如福建、两广、云贵等处,气候温和,栽种棉花定能发达。年来国人鉴于洋纱进口额之巨大,内国纱业之幼稚,纷纷开设纱厂以期杜塞漏卮,而华棉销路亦较前骤增。查全中国现有纺纱锭了一百十三万二千三百六十枚,内英商在我境内设厂制纱者占去锭数三十一万零零七十二枚,日商之在我境内设厂制纱者占去锭数十四万六千三百七十二枚,其完全为我华人所有之纺纱锭子仅六十七万五千八百七十二枚,合我国境内华商及英商、日商所有锭子总数言之,亦仅占日本国境内锭子数三分之一。盖日本在一九一四年底已有锭子三百万零零五千九百四十枚,我国纺纱锭数既较日本少三分之二,而我国人口反较日本多八分之七。是增植棉产、改良棉质、推广纱业、衣被吾民,诚属刻不容缓之举。欲改良棉质,非举办植棉试验场不可。总场之设置于棉业有绝大关系。我国所产棉花以陕西洋种及江苏之通花为最优。然陕省僻在西陲,通州亦背负江干,彼陆此水,交通均不甚利便。总场之设不宜于陕与通也。可知求其水陆交通而为全国中心点,又为中国第一等流域扬子江中心点,其惟汉口乎。故植棉总场以设于汉口为最相宜。侧闻政府已聘请美国植棉专家乔勃生君,似应将乔君派在总场主任其事,并招致留学生中农学毕业者若干人,拨入总场总场实地练习一二年后,可调至分场主任其事。其植棉分场应设置地点,如江苏之通州、陕西之同朝、河南之彰德、湖南之长沙及扬子江下流各口岸等,挑选干练朴勤之农业生孜孜讲求农场管理,并处处顾惜农业经济,庶不致以益国之事转而病国。——《上农商总长书》,载《申报》1916年9月29日。
    1 《上农商总长书》,载《申报》1916年9月29日。另,当年9月29日,农商部棉业处复函穆藕初,除对他的建议表示认可外,也就植棉改良中的问题进行说明,希望穆藕初能提供改良棉花及棉纺样本。函谓:惟本国棉花纤维短少,弹力脆弱,制出成品远逊外洋,以致进口棉货充斥市场。本部前为改良棉种起见,于民国三年呈请筹办棉场,先设三处。一在湖北之武昌、一在江苏之南通、一在直隶之正定,统归本部管辖,并无总场、支场之分,开办以来渐次就绪。惟试验需时,非短期间所能收效,诚如尊论允宜持久。总之,纺织为一种重要工业,棉质影响及于棉纱,提倡改良固首赖政府,设法劝诱,经营整顿,尤赖并实业家互相研求。执事经理之厂,前据呈复关于各种棉花利弊晓然,本部拟将各厂所用花样彚集比观,判其优劣,尚祈饬厂酌选各种棉花及纺成棉纱样本送部为盼。——据《农商部复函》,附录于《植棉改良浅说》1917年年1月中华书局新记印刷所代印版。
    2 据统计,1922年洋棉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15%,产量占总产量的16%:经过植棉改良运动的推动,到1936年时,所占总面积及总产量分别上升到52%和51%。——据虞和平:《穆藕初与近代中国棉纺织业》,载《20世纪中国企业家风云录》,青岛出版社1993年版。
    1 转引自穆家修:《穆藕初年谱》未刊稿。
    1 转引自穆家修:《穆藕初年谱》未刊稿。
    1 《中国花纱布业指南自序》,《穆藕初文集》第221页。
    2 张振国:《论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华经济扩张——以棉纺织业为例》,载《日本问题研究》1994年第3期。
    3 王子健:《日本棉纺织工业》,社会调查所1933年版,第167页。
    4 王子健:《日本棉纺织工业》,社会调查所1933年版,第167页。
    5 《今后东方纺织业竞争之大势》,《文集》第102页。
    6 《振兴棉业刍议》,《文集》第90页。
    1 《今后东方纺织业竞争之大势》,《文集》第102页。
    2 《今后东方纺织业竞争之大势》,《文集》第102页。
    3 《申报》1915年5月16日。
    4 《申报》1915年5月22日。
    5 《与日本某侯爵改良华棉一席淡》,载《申报》1918年11月13日。
    1 《改良进口税则之诘问及期望》,载《申报》1918年4月10日。
    2 《改良进口税则之诘问及期望》,载《申报》1918年4月10日。
    3 《改良国际税法之平议》,载《申报》1918年12月25日。
    4 《改良进口税则之诘问及期望》,载《申报》1918年4月10日。
    5 《永久抵制劣货之方法》,《文集》第114页。
    6 《永久抵制劣货之方法》,《文集》第114页。
    1 《永久抵制劣货之方法》,《文集》第114-115页。
    2 《论国民不当纯抱悲观》,《文集》第70-71页。
    1 《论国民不当纯抱悲观》,《文集》第72页。
    2 《论国民不当纯抱悲观》,《文集》第72页。
    3 《论国民不当纯抱悲观》,《文集》第73页。
    4 《为中日商约敬告全国商人》,《文集》第298页。
    5 《为中日商约敬告全国商人》,《文集》第298页。
    6 《为中日商约敬告全国商人》,《文集》第297页。
    7 《为中日商约敬告全国商人》,《文集》第299页。
    1 引自邝富灼编著《现代之胜利者》商务印书馆1923年8月初版。
    2 马科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页。
    3 阎广芬:《近代商人捐助教育事业的动因》,载《教育研究》2001年第10期。
    4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56页。
    5 如在1914年间,穆藕初在答复山西徐沟姚启寿关于北方麦穗枯黄的问题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决其为传染病无疑,而尤以麦禾为较近”,同时强调“夫科学上之问题,非亲知灼见,实地试验,不能解决。至于救济之法,挽回之方,凭空虚拟,实无价值。莫若仍由先生函知北京农事试验场,商请派员就近研究,以除此害”。——《复山西徐沟姚启寿君函》,载《申报》1914年10月30日;1918年间,穆藕初详在复函棉业界人士徐蔚伯就其父在光绪年间试种美棉时出现棉铃枯萎现象时,详细告知种植美棉应注意之事项,并给予鼓励:“植棉社郁屏翰先生从事改良棉花已十余年矣,因无专门人才以佐之,故时有不如意处。现敝社同人敦请郁君为社长,业已一致进行,大约此后不致再有失望之处。而郁君力行改良棉质,百折不回,十余年如一日。此种迈往精神,吾辈所应仿效者也。持以恒心,继以毅力,弗得弗措,振兴棉产然,处理各事亦无不皆然。深愿先生勿以小挫而灰初心”。——《中华植棉改良社书记穆藕初复徐蔚伯函》,载《申报》1918年9月9日;1918年朱家角人钱寿椿就美棉遭虫害、烂铃诸问题求教,穆藕初为之做详细分析,谓“试种美棉,不能以一两年间所遭之失败,而下定评。失败即成功之警报,能逐步考求,逐步防止,成功之期,当必不远”,并进一步指出移植美棉失败的种种原因,鼓励他“着手试种,既遭失败,当寻其缺点之所在,再接再厉,以补救之,舍段取长,以力赴之,不能因小受挫折,而遽灰心。如改良棉种而容易,前人已先吾人而成功矣,唯其难,唯其不易得良好之结果,故直至今日,移植良棉,方在萌芽时代,或作或辍,垂诫先贤,弗得弗休,终偿初愿。”——《复钱寿椿函》,载《申报》1918年9月13日。
    1 《申报》1915年8月11日。
    2 《申报》1915年8月11日。
    3 《申报》1915年8月30日。
    4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33页。
    1 黄炎培《追忆穆藕初先生》,载《新华日报》1943年10月6日。
    2 《今日青年之任务》,《文集》第125页。
    3 《箴青年》,《文集》第124页。
    4 《今日青年之任务》,《文集》第125、126页。
    5 《惜人才》,《文集》第209页。
    6 《惜人才》,《文集》第210页。
    7 据《藕初五十自述》:1920年元旦,穆藕初在江苏省教育会年会上晤黄炎培、蒋梦麟、沈信卿、余日章等教育界人士,询问“钱财如何使用,而于国家社会得最大之利益”,众人皆认为“宜用之于教育”,穆藕初“颇然其说”,决计出资助学。——《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48-49页。
    8 《致蔡孑民》,载《北京晨报》1920年6月28日。
    9 据《穆氏奖学贮金简章》规定:(一)本贮金由穆君藕初第一次捐银一万两,以后每年续出,并委黄任之、沈信卿、蒋梦麟三君为贮金管理人;(二)贮金在上海劝工银行,由黄、沈、蒋三君共同管理之;(三)本 贮金为选派欧美留学之用,由穆君委托蔡孑民君以个人资格于国立北京大学毕业生中择优送之。并请胡适之、陶孟和、蒋梦麟三君为助理;(四)选派学生不拘年岁、籍贯,除学术、体格之外,能力与道德兼全者,由蔡孑民、胡适之、陶孟和和蒋梦麟四君随时考察而定之。——《北京晨报》1920年7月1日。
    1 据《北京晨报》1920年6月28日;穆藕初后就此与蒋梦麟谈起:“深觉中国历年派赴各国之留学生虽多,而成效实鲜,有年送数十人,而回国后绝无表现者,是虽半由于所洽之学生无学术上之自觉,且不能了解中国社会之情形,以作比较之研究,亦半由于考试方法,不足以得真正人才之所致”。因此,他主张打破旧法,以此款纯粹托付蔡元培等,请他们考核审查北大毕业生中能对学术社会确有贡献而负有希望者,不经考试,斟酌选派,以实行选派留学生之一种新实验。——转引自穆家修:《穆藕初年谱》未刊稿。
    2 《北京晨报》1920年6月28日。
    3 《北京晨报》1920年6月28日。
    4 据《实业家提倡科学之创举》:一年以来国内之思潮,已起一绝大变化,咸知静的生活不足以适应世界之潮流,是为国人第一重之觉悟。最近于大动之余,各方面始感受中国学术之缺乏,而解决现代并种问题,尤非有根本学术不为功。于是知识之饥荒大起,而文化之呼声日高,是为国人第一重之觉悟时期。今日者,正从第一重觉悟转入第二重觉悟之时期也。不特教育界学生界之倾向如此,即实业界亦有同等之感觉,是可一徵之于陈嘉庚之毁家兴学,再徵之于穆藕初之资送学生出洋。——《实业家提倡科学之创举》,载《北京晨报》1920年6月28日。
    1 据《申报》报道:昆剧之衰极于今而实远在二十年前,当时沪上戏园只有天仙、咏霓、留春诸家,皆京剧也。唯大雅为纯粹之昆剧。依常理,昆剧应受江苏人欢迎,显乃不然。虽竭力振作,卖座终不能起色。维持数载,卒以顾曲者鲜,宣告辍业。社员大半皆苏产,相率归去,或习他业,或为人曲师,贫不能自聊,全体几于墨散。又越数载,始有人鸠集旧部,组织聚福园,开演于苏垣之城隍庙前。虽不能发达,然尚可勉强支持也。迨阊门辟马路,大观、丽华等戏园接踵而起,冶游子弟趋之若骛。聚福园遂无人过问。社员则一聚而不可复散,乃易其名曰全福,而出外卖,频年落拓,转徙江湖间。旧时老伶工凋亡殆尽,继起者寥寥无几。再阅数载,恐即此硕果仅剩之全福班,亦将为历史上之一名词矣!——《申报》1917年7月1日。
    2 江上行:《穆藕初先生与昆曲》,载《江苏戏曲》1983年第12期。
    3 《敬告提倡国粹之韵学家》,载《申报》1921年3月23日。
    4 江上行:《穆藕初先生与昆曲》,载《江苏戏曲》1983年第12期。
    1 虞和平:《20世纪中国企业家风云录》,第101页,青岛出版社1993年版。
    2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20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3 虞和平:《20世纪中国企业家风云录》,第101页,青岛出版社1993年版。
    4 穆藕初在呈文中指出:为今之计,非募集钜资,厚聚实力,不足以资维持。查各国对于社会生产事业,往往合全国之力,以操纵控制于其间,银公司其最著名者也。此项公司,不受普通公司之限制,得于相当市场发行债券。在公司本身,无庸招集股本,其利一;放款专于一业,监察易周,基础自固,其利二;公司为存放两方之媒介,不至投入漩涡,其利三。敝会同人,内审各厂实情,外衡世界大势,迭经讨论,认为救济棉业,此为不二法门,并经与欧美及本国银团往复计议,拟由银公司发行债券三千万两,在国内及欧美市场分期发行。其还本付息,详定年期,务求精密。幸经英美金融界要人深加赞许,均具同情,惟对 于债券担保,要求政府主持,在关税加成项下指定抵数。查现在拟定办法,系以债券所入,专供各纱厂借贷之用。对于借款各厂,由银公司监督其营业,并责成每年归还本息,即从此各厂归还者付给到期债券,计需十八年,均可扫数清结。——《申报》1923年3月22日。
    1 据《申报》报道,穆藕初等人的倡议得到农商总长李根源的支持,在3月19日的众议院会议上,议员张国浚临时动议,要求到会就上海纱厂联合会呈请政府,设立棉业银公司以救济纱厂一事接受质询。最后以“变更议事日程”付表决,获通过。李根源当日发表《纱业公债说帖》,谓:“兹经各部处连日会议结果,因我国纱厂困难情形,已达极点。津沪一带各纱厂,白本月初三日起,已将纺纱机锭实行停止半数。现状如此,倘非即日设法维持,不但纱厂全体势将破产,即金融界亦将大起恐慌。况各厂所用劳工,约有四十余万人,一旦全数失业,影响所及尤为可虑之至”。但由于当时“政争方剧,阁议停顿”,许多阁员对于经济事宜并不热衷,穆藕初等人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申报》1923年3月23日;《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59页。
    2 据《申报》报道:德大纱厂前将所有机器、生财厂基向永丰钱庄抵借巨款,订立契约,限制清债,如逾期不理,即由债权人将抵押品变卖。此项借款早已到期,该厂未照契约履行,故债权人己向公共公廨起诉。——《德大纱厂借款准变卖全部抵债》,载《申报》1924年9月30日;另据毕云程《一个民族工业家的遭遇》记载:1922年,上海发生齐燮元、卢永祥之战,河南郑州发生了冯玉祥、赵倜之战,各钱庄对于传统习惯的信用放款有了戒心。它们决定对于原来放出的信用贷款,到期收回,并停止新放款。这样,穆藕初主办的三家纱厂都受到了影响,德大纱厂首先受到打击。德大纱厂生产品质优良,营业获利,本来不应该发生大问题。但由于总经理穆杼斋自己创办棉花交易所,亏空了数十万元,总会计私人做投机买卖,又亏空了数十万元。加上德大纱厂订购美国棉花,本来可以获利的,由于到货延迟太久,外汇飞涨,又亏损了数十万元。三者合计达一百多万元,超过了德大纱厂的资本总额。原来倚靠各钱序的信用放款,维持信用,到了军阀内战,银根奇紧的时候,就无法维持而破产了。——转引自穆家修:《穆藕初年谱》未刊稿。
    3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318-319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1 《中国经济上的危机》,《文集》第355页。
    2 《中国经济上的危机》,《文集》第355页。
    3 《统制经济与中国》,《文集》第372页。
    4 《统制经济与中国》,《文集》第372页。
    1 《统制经济与中国》,《文集》第372-373页。
    2 《敬告企业家》,《文集》第492页。
    1 《论政府急宜救济棉业》,《文集》361-362页。
    2 《救济棉业计划案》,《文集》第312-317页。
    1 《张謇全集》第1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599页。
    2 《张謇全集》第4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57页。
    3 《张謇全集》第1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16页。
    4 高俊:《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商”》,载《史林》2005年第1期。
    5 《实业与教育之关系》,《文集》第149页。
    1 《实业与教育之关系》,《文集》第148页。
    2 《实业与教育之关系》,《文集》第150页。
    3 《实业上之职业教育观》,《文集》第134页。
    4 《中国近代实业教育的产生和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载《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1 《实业与教育之关系》,《文集》第151页。
    2 《实业与教育之关系》,《文集》第151页。
    1 《实业与教育之关系》,《文集》第150-151页。
    2 《实业与教育之关系》,《文集》第151页。
    3 《实业与教育之关系》,《文集》第151页。
    4 《中国实业失败之原因及补救方法》,《文集》第143页。
    1 《中国实业失败之原因及补救方法》,《文集》第142页。
    2 《在体育场之演说辞》,载《申报》1917年4月5日。
    3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5页。
    4 《时报》1911年7月25日。
    5 《在体育场之演说辞》,载《申报》1917年4月5日。
    1 职业教育与实业教育的概念之分,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两者完全一样,仅仅是称谓上的前后不同,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将这两者仅仅看成是“正式改名”。——《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第520页;另一种认为职业教育的范围比实业教育为广,如黄炎培所谓:实业教育专指农工商诸业,而职业教育则包括律师、医生等行业。——《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载《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第431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本文兼采两者之说,即就基本功能及思想演进过程而言,职业教育与实业教育一脉相承,实业教育为职业教育的早期阶段。
    2 《申报》1917年5月7日、8日。
    3 《实业上之职业教育观》,《文集》第133页。
    4 《实业上之职业教育观》,《文集》第133页。
    5 《实业上之职业教育观》,《文集》第132-135页。
    1 《致职业教育社》,《文集》第266-267页。
    1 惠富平:《清末民初兴农思想述评》,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3页。
    3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7页。
    1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26页。
    2 《今后农业之管见》,《文集》第338页。
    3 《李馥荪氏重农说之再进一解》,《文集》第380页。
    4 《将来之农业》,《文集》第551页。
    5 《农业谈》,载《申报》1914年10月3日。
    1 《米贵之原因及其补救之方法》,载《申报》1920年7月1日。
    2 《李馥荪氏重农说之再进一解》,《文集》第380页。
    3 《农业问题序》,《文集》第225页。
    4 《李馥荪氏重农说之再进一解》,《文集》第380页。
    5 《上教育司长》,《文集》第242-243页。
    1 《李馥荪氏重农说之再进一解》,《文集》第379页。
    2 《振兴棉业刍议》,《文集》的93页。
    3 《振兴棉业刍议》,《文集》第93页。
    4 《李馥荪氏重农说之再进一解》,《文集》第380页。
    5 《将来之农业》,《文集》第551页。
    6 《将来之农业》,《文集》第552页。
    7 《将来之农业》,《文集》第553页。
    1 《振兴棉业刍议》,《文集》第93页。
    2 冯玉祥1943年10月6日在重庆穆藕初追悼会上致词,重庆《新华日报》1943年10月7日;黄俊杰编著《沈宗瀚先生年谱》
    3 穆藕初后曾言:余虽担任委员长,仅用其名而已。我国植棉事业,迄今尚有可观者,皆赖邹、过二君及东大各农学专家热诚任事之结果,与纱厂联合会诸会员热心赞助之赐也。——据《农业周报》1931年10月16日。
    4 陆诒:《悼穆藕初先生》,载《新华日报》1943年10月6日。
    5 《上教育司长》,《文集》第242-244页。
    6 朱晋卿:《穆藕初先生农业思想管窥》,《文集》第621页。
    1 《上教育司长》,《文集》第242-244页。
    2 《上教育司长》,《文集》第242-244页。
    3 《上教育司长》,《文集》第244页。
    4 《上教育司长》,《文集》第244页。
    5 《今后农业之管见》,《文集》第339页。
    6 《上教育司长》,《文集》第244页。
    7 《将来之农业》,《文集》第552页。
    8 《农业推广人员的修养》,《文集》第537页。
    1 《农业推广人员的修养》,《文集》第537至539页。
    2 《李馥荪氏重农说之再进一解》,《文集》第379页。
    3 据倪大恩《实业家穆藕初先生传略》:在工商部任内,他的努力也可使人敬佩,一切的工商法规,都是出之于穆先生的手笔,而这许多法规,并不是单为政府着想,忽略了工商界本身的利害,非但如此,同时工商界有了这种法规,既得保护,又可以纳于正轨。——载《教育与职业》第181期,1937年1月。
    1 《促进农业生产之展望》,《文集》第544页。
    2 《促进农业生产之展望》,《文集》第544页。
    3 《促进农业生产之展望》,《文集》第547页。
    1 《将来之农业》,《文集》第549—550页。
    1 《箴国民》,《文集》第121页。
    1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0页。
    2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25页。
    3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33页。
    1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33页。
    2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33页。
    3 穆伯华《先德追怀录》,载穆家修:《穆藕初年谱》未刊稿。
    4 《成功致富之秘诀》,载《申报》1920年7月15日。
    1 《申报》1920年7月15日。
    2 《箴青年》,《文集》第124页。
    1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21—22页。
    2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22页。
    1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26—27页。
    1 《论语·述而》。
    2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30-31页。
    1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31页。
    1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34页。
    1 张謇评语,见张謇:《致沈信卿函》,《张謇全集》第四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2 黄炎培:《追忆穆藕初先生》,载重庆《新华日报》1943年10月6日。
    3 《藕初五十自述》,《文集》第14页。
    1 附录1“纪念穆藕初先生”,《文集》第736页。
    2 《论国民不当纯抱悲观》,《文集》第72页。
    [1] 陈正书.黄炎培与穆藕初——近代企业界与教育界携手奋斗之典范[J].史林]1997,0(2):44—54.
    [2] 吴季令.论晚清上海地区发展民族工业的有利因素[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20(1):79—82.
    [3] 阎广芬.近代商人捐资兴学的原因及其现实意义[J].教育评论,2001,0(3):23—45.
    [4] 吴传清.穆藕初的经济发展思想述评经济评论[J].经济评论,1997,0(1):22—27.
    [5] 刘云虹.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穆藕初企业管理之特色[J].南京社会科学,1998,0(12)62—66.
    [6] 马方方.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新视角[J].史学月刊,2004,0(9):57—61.
    [7] 陈钧.传统经济伦理在近代的回归与转型[J].江汉论坛,1998,0(12):46—50.
    [8] 罗苏文.高郎桥:1914—1949年沪东一个棉纺织工人生活区的形成[J].社会科学,2006,0(1):41—50.
    [9] 沈祖烨.近代上海企业发展的特点[J].商业研究,1996,0(3):61—65.
    [10] 李玉.试析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人才思想的共性[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4,21(1):139—143.
    [11] 丁孝智.穆藕初的商业经营管理思想[J].西北师大学报,1997,34(3):50—53.
    [12] 钟祥财.穆藕初后期的经济思想[J].学术月刊,1996,0(11):79—86.
    [13] 韩红霞.民初实业家穆藕初的教育观[J].民国档案,2003,0(3):119—121.
    [14] 柳和城.穆藕初整理出版昆曲全谱始末[J].史林,2003,0(6):118—120.
    [15] 张凤.穆藕初企业管理思想及特点[J].中华文化论坛,2003,0(1):89—91.
    [16] 杨华山.中国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现代化的发生与发展[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4(1):70—75.
    [17] 华厦.民族工业改革先行者穆藕初[J].浦东开发,1997,0(3):11— 14.
    [18] 洪认清.穆藕初的农业教育思想[J].中国农史,2004,0(4):67—71.
    [19] 杜恂诚.近代中国无限责任企业的历史地位[J].社会科学,2006,0(1):34—41.
    [20] 韩芳.穆藕初的救国思想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0(2):13—16。
    [21] 周连春.观念习俗与近代中外贸易[J].当代经济研究,1995,0(1):10—13.
    [22] 马俊亚.中国传统商业与近代工业关系辨析[J].史学月刊,1997,0(3):15—19.
    [23] 单宝.论近代上海民族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思想[J].华东经济管理,1999,13(1):48—50.
    [24] 施正康.近代上海企业的自筹资金活动[J].上海经济研究,1999,0(3):67—71.
    [25] 张平.豫丰纱厂始末[J].中州今古,2002,0(5):26—28.
    [26] 郭红玲.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特点和借鉴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5(4):132—140.
    [27] 唐葆祥.昆剧“传”字辈的风雨历程[J].上海戏剧,2001,0(9):35—38.
    [28] 彭厚文.上海早期的证券交易[J].财经研究》1998年第6期。
    [29] 王永贞.近代中国证券交易市场的历史考察[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8,0(4):49—53.
    [30] 仇华飞.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研究[J].世界历史,1998,0(1):38—46.
    [31] 李一翔.近代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银行与企业关系[J].上海经济研究,1995,0(5):46—48.
    [32] 冯郦君.清末民初的中国商业银行[J].国际金融研究,1994,0(1):51—55.
    [33] 徐金元.近代中国纺织业利用外资简述[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4,20(3):137—139.
    [34] 赵明远.纺织工业在近代工业中地位的一些资料[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4,20(3):140—146.
    [35] 张振国.论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华经济扩张[J].日本问题研究,1994,0(3):62—66.
    [36] 魏上吼.近代中国的纺织业团体[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4,20(3): 56—61.
    [37] 秦鸿铝.欧战厚棉纺织业与银钱业的关系[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4,20(3):106—109.
    [38] 秦鸿铝.民族资本在近代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和作用[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4,20(3):37—41.
    [39] 李明伟.论中国近代商业银行的运作机制[J].甘肃社会科学,1996,0(5):73—75.
    [40] 孟旭.中国近代实业教育的产生和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8,0(4)50—51.
    [41] 王成海.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述评[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16(1):73—76.
    [42] 赵波.穆藕初科学管理思想及其实践论略[J].商业研究,2005,0(9):98—99.
    [43] 惠富平.清末民初兴农思想述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3,0(1):94—99.
    [44] [美]爱狄密勒.上海——冒险家的乐园[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年.
    [45] [美]弗雷德里克·泰罗.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46] [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47] [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48] [美]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49] [美]卢汉超.霓虹灯外:二十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M].加利福尼亚: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99年.
    [50] [英]阿绮波德·立德.穿蓝色长袍的国度[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
    [51] [英]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52] [德]马科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53] 赵靖.穆藕初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54]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5]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56]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57] 张仲礼.中国绅士[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58] 孔令仁.中国近代企业的开拓者[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
    [59] 郭太凤.迈向现代化的沉重步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
    [60] 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钱庄关系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
    [61] 阎广芬.近代商人教育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62]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生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63] 吴仁安.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64] 任建树.上海五卅运动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65] 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66] 易中天.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
    [67] 马伯煌.上海近代经济开发思想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
    [68] 熊月之.上海通史2—5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69] 胡晓明.近代上海戏曲系年初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70] 刘惠吾.上海近代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71] 陈伯海.上海文化通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72] 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73] 丁日初.上海近代经济史1—2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997年.
    [74] 沈宗瀚.中华农业史[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56年.
    [75] 金国宝.中国棉花业问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76] 徐鼎新、钱小明.上海总商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77] 中国近代金融史编写组.中国近代金融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年.
    [78] 马敏.商人精神的嬗变—近代中国商人观念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79] 曾业英.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80] 上海市文史馆,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上海地方史资料1—5辑[G].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1986年.
    [81] 上海市年鉴委员会.上海市年鉴:1935—1937[G].上海:上海市通志馆,1937.
    [82] 上海地方协会.上海市统计[G].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
    [83] 上海通社.上海研究资料[G].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
    [84] 上海通社.上海研究资料续集[G].上海:中华书局,1939年.
    [85]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G].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86]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
    [87]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史研究1—2辑[G].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1988年.
    [88] 陈锡根.上海农业合作经济史料[G].北京:工人出版社,1991年.
    [89] 上海工人运动史编写组.上海纺织工人运动史[G].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1年.
    [90] 上海工人运动史编写.上海机器工人运动史[G].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1年.
    [91]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方志资料考录[G].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
    [92]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1981年.
    [93]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五四运动在上海史料选辑[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1980年.
    [94]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史料丛编1—16辑[G].上海: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发行,1961,1962年.
    [95]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钱庄史料[G].北京:财经出版社,1960年.
    [96] 上海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上海公用事业(1840—1986)[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97] 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1—12辑[G].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98] 川沙县志编修委员会.川沙县志[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99] 穆藕初.致商团公会函[N].时报,1911年,7月25日:1.
    [100] 穆藕初.植棉改良浅说[N].大公报,1915年,6月15,17,20日:1.
    [101] 穆藕初.中华植棉改良社缘起[N].新浦东报,1917年,10月18日:1.
    [102] 社论.实业家提倡科学之创举[N].北京晨报,1920年,6月28日:1.
    [103] 穆藕初.选择职业之三大要点意见书[N].教育与职业,1917年,8月29日:1—2.
    [104] 韦德勒.美国棉花不合于上海棉作之报告[N].大陆报,1917年,9月17日:1—2.
    [105] 上海总商会.致政府电[N].民国日报,1919年,5月10日:1.
    [106] 毛泽东.外力、军阀与革命[N].新时代,1923年,4月1日:1—2.
    [107] 毛泽东.北京政变与商人[N].响导周报,1923年,7月4日:1.
    [108] 社论.中国名人录[N].密勒氏评论报,1925年,6月1日: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