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海洋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海洋环境监测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工具,海洋环境监测不仅为制定海洋环境保护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满足广大公众环境知情权提供了依据。但是,要想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更好地发挥海洋环境监测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仅仅靠现行环境法律中支离破碎的几条规范是不够的。我国必须尽快建立专门的环境监测立法。建立环境监测法是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管理和规范监测行为的需要,是在海洋环境保护中实现数据共享和避免重复建设的需要。建立一部完整的海洋环境监测法,有助于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发布管理,提升政府公信力,也有利于确保监测数据合理使用的需要。
     二
     海洋环境监测法显然不是在法律真空中另起炉灶的一个法律体系,而是弥补现有法律体系不足的一项补充立法。它应当是一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我国法律体系的现状看,海洋环境监测法有其立法基础。大致说来,环境法是海洋环境监测立法的根本性基础,海洋环境法是海洋环境监测立法的直接基础,而海洋管理制度性需求是海洋环境监测法的现实基础。
     三
     “海洋环境监测法”中最核心的词汇就是“监测”。“监测”由“监”与“测”两部分组成,“监”是指监督,体现管理的内涵,“测”是指测量测试,体现了技术层面的含义。明确监和测的区别,按照两者分离的原则规划监测的立法是使监测法充分发挥海洋管理手段作用的关键。当两者由两个相互独立的主体来进行行为时,监测出的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才能得到保障,才能更加有效地使用监测数据为海洋管理服务。实践中将监督与测量混为一谈的做法表现为管理者与测量者不分,而其结果常常是监测数据按长官意志产生,监测活动随管理者态度的变化而变化。
     海洋环境监测制度是海洋环境监测法的核心。我国现行法律中的海洋环境监测制度包括海洋环境监测站的管理制度、环境监测网的管理制度、环境监测报告制度、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监测数据资料的管理制度、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制度、监测人员合格证制度等。自1982年我国颁布《海洋环境保护法》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国家与地方相结合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监测管理机构和监测业务机构组成。
     海洋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是海洋环境监测管理的组织保证。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科学研究,负责全国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海洋倾倒废弃物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国家海洋局是国务院管理海洋事务的职能部门,全面负责全国的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科学研究。国家海洋局下设的北海分局、东海分局和南海分局分别负责北海区(渤海、黄海北部)、东海区和南海区的海洋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了海洋行政管理机构,负责组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洋环境调查、监测、监视和评价,监测监视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组织海洋环境观测、监测、灾害预报警报。沿海各市(地区)人民政府设立的海洋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组织本地区的的海洋环境调查、监测、监视和评价,组织海洋环境观测、监测、灾害预报警报。沿海大部分县(区、市)也设立了海洋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按照国家和上级的要求,组织实施本县(区、市)的海洋环境调查、监测、监视和评价。
     海洋环境监测业务机构是海洋环境监测的操作机构。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业务机构体系由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区环境监测中心、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环境监测总站(中心)、沿海市(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海洋局所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和海洋环境监测站等监测机构组成。
     四
     由于没有建立专门的《海洋环境监测法》,我国现有海洋环境监测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
     (1)海洋环境监测缺乏统筹规划。这主要表现在:各个环境监测专项之间缺少衔接,重复监测;基础性综合性监测少,重要资料不能进行长期积累,关键数据得不到及时更新;缺少顶层设计,监测工作长期处于应急状态。
     (2)海洋环境监测活动缺乏监管。这主要表现在:多头管理,资源浪费严重;监测设施随意布放,重要监测数据存在失密隐患;部分监测单位监测能力和人员素质不能满足监测工作的专业化要求;监测过程缺少质量监督,监测数据可靠性差。
     (3)海洋环境监测资料共享不畅。这主要表现在:监测资料统一汇交管理制度不健全,数据资源分散;在监测资料管理上没有形成协调机制,信息共享不畅;资料管理和服务水平低,社会公益服务功能不强。
     (4)监测设备、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低,支撑能力不够。这主要表现在:国产化程度低,依赖进口,关键仪器设备进口受限制;对监测设备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海洋科技条件和基础设施平台建设落后,创新基础薄弱。
     (5)监测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这主要表现在:监测标准制修订技术机构和体系尚未建立,监测标准数量偏少,更新速度慢;监测标准的数量和质量亟待提高;监测标准的执行力度不够,标准化公益服务水平较低。
     (6)监测保障水平不高。这主要表现在:监测工作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尚未列入国家财政固定科目;监测队伍规模小,特别是缺乏专业化的环境监测队伍;监测设备数量少,更新慢,功能单一等。
     要克服我国现有海洋环境监测制度存在的问题,改善海洋监测,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专门的《海洋环境监测法》,在立法中做出有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安排。
     五
     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法应贯彻公众参与原则、政府主导原则、开放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预防优先原则和协同合作原则。在具体监测制度方面,应当充分考虑:(1)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总体规划与统筹;(2)建立海洋环境监测共享体系;(3)强化海洋环境监测监管力度;(4)建立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共享体系;(5)完善海洋环境监测标准化体系;(6)推动海洋环境监测的科技创新;(7)完善海洋环境监测保障机制。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an important tool for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rovides important bases not only for making marine environmental policy but also for satisfying public the right of knowing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However, it is not enough for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further intensifying the efforts and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lays a better role in the area just depending on such few norms of our environmental law and marine protection law. Our country must establish a special legislation abou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s soon as possible, which will not only meet the needs both for intensify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anagement and the regularize behavior, but also meet the needs of sharing data and avoiding building redundant project. Establishing a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w, which will helps a lot to make sure the monitoring information used reasonable, is good for intensifying management of publishing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formation and for enhancing the cred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Ⅱ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w is obviously not a new legislation which tries to establish a totally independent legislative system in the vacuum of our legal system, but is a supplementary legislation which will cover the shortage of our legal system.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w should be an integral part of a country's legal system.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w has legal bases in our legal system. To be more precise, environmental law is the fundamentally basis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w; marine environmental law is the direct foundation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w and the system demand of maritime management is the objective basis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w.
     Ⅲ
     The key word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w" is "monitoring".In Chinese, "monitoring" is comprised of "jian" and "ce", "jian" means supervision, which contains the meaning of management; "ce" means survey and testing, which shows something in technical level. To know it has difference between "jian" and "ce" is good for designing the principle of monitoring law, which is a key point to make full use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w in the level of maritime management. When they individually controlled by two independent department, the objective authenticity of monitoring data will be ensured and the monitoring data will be better-used in maritime management. In practice, making supervision and survey as a same thing leads to those two rights controlled by one department, as a result, monitoring data produced by the will of the performers and monitoring behavior also changing along with the attitude of them.
     The regulations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re the core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w. China's existing marin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regulations including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management regulation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network management regulation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reporting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regulations, monitoring data management regula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assurance management regulation, monitoring personnel certificate regulation. In 1982, China promulgated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Since China has gradually formed a combination of state and local marin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This system is mainly consisted of administration and operational agencies.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anagement agencies are the organization guarantee. National oceanic and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re responsible for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maritime environment, whose major work is to organize the marine environment survey, marin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marine environment assessmen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o be responsible for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by national marine project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damage of poured pollutants to the marine environment.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is a functional departmen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State Council which management maritime affairs such as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he marine environment and organization marine environmental survey, monitoring, surveillanc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consists of the North Sea Branch of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the East China Sea Branch, and South China Sea Branch, each of the three has specialized in the different areas'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anagement:the North Sea area (BoHai Sea, Yellow Sea north), the East China Sea and South China Sea area. Eleven coastal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central government) set up maritime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responsible for organizing marine environment, investigation, monitoring, surveillance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own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at the same time, they also organizes monitoring or special monitoring in marine protected areas, nature reserves, marine organizations, environmental ob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disaster forecast warning.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situation,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agencies which established by coastal cities' (or regions') governments organize the region's marine environment investigation, monitoring, surveillance and evaluation and marine environmental observation,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arine environmental disaster prediction warning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requirements.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agencies also have set up in coastal counties (districts, municipalit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 and department of higher levels, they organize the marine environment, investigation, monitoring, surveillance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own areas.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xecuting agencies are operating agencies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ur marin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is consisted of the 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e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s in the coastal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the Marin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s (stations) in coastal cities, the National SOA-owned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and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s and other monitoring agencies.
     IV
     Because of the absence of Marin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Law, there are lots of problems exist in China's existing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which major include:
     (1)There is no overall plan for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is is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Lack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art leads to repeated monitoring; less basic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leads to no accumulated important information and late updated critical data; lack of top-level design leads to monitoring events are in an emergency condition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2) There is no supervising towards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ctivities. This is reflected in several aspects:multi-management, a huge waste in resources; monitoring facilities set up randomly, a hidden danger to important monitoring data safety; monitoring personnel quality does not all meet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the lack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 monitoring process directly leads to poor reliability of monitoring data.
     (3) Poor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sharing badly exists in practice. Thi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se aspects:institutional deficiencies of unified management system of monitoring material and distributed data resources; there is still no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n monitoring material management so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social welfare services are still not well.
     (4)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about monitoring equipment, technical capac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support capacity. This was reflected in following aspects:low level of localization; dependence on imports; importing of key equipments is restricted; few support in innovation investment of technological monitoring equipments; the weakened conditions of marine science and the undeveloped infrastructure of basic technology platform.
     (5)The standard degree of monitoring is still need to be improved. This was reflected in these parts:both the quantity and the quality of monitoring standards need to be improved; the standard executive strength is insufficient; the standardized public services are still in a low level.
     (6)The level of monitoring security needs further enhance. This is reflected in:because of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has not listed in the national investment program yet, monitoring are facing the difficulty of lacking of stable funds support; monitoring groups is on a small scales and there are few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rofessional; the equipments the slow renewal of the monitoring equipment, fewer demonstration and single function.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our marin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and to improve our marine monitoring, the top priority is to establish a special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w, made problems-solving arrangements in legislation.
     V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w should involved those principles:the principl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government-led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of openness, scientific principles, the principle of taking prevention foremost and the principle of cooperation. To be concrete, the monitoring system 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following things:(1) To strengthen the overall monitoring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co-ordination; (2) Establishment of shared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3)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and monitoring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4)Establishment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formation-sharing system; (5) Improv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6)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7) Improving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rotection system.
引文
1尹田:《中国海域物权的理论与实践》[J],载于刘保玉、崔凤友等:《海域使用权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24-129页。
    1 Donna R, Christie, RichardqHildreth. Coastal and Ocean Management Law in a Nutshell [M]. Minnesota St. Paul 1999。
    2贾宇:《海岸带综介管理的立法实践》[J].载于《中国海洋报》1999年6月25日,第二版。
    3张灵杰:《美国海岸带综合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载于《世界地理研究》,2001年第10卷第2期,第42-48页。
    1国家海洋局、财政部编:《国外海域使用管理立法和实践》(海域使用管理立法参考资料),1999年8月,
    1金永明:《论海洋资源开发法律制度》[J],载于《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年第6期,第32页。
    1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76页。
    1此处所谓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自然环境、人口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2参见张文显主编:《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理论与方法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148页。
    1参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著,《中国环境监测方略》[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页。
    1蔡守秋、何卫东著:《当代海洋环境资源法》[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2同上,第3页。
    1张皓若、卞耀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释义》[M],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2高益民:《海洋环境保护若干基本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1、7、9、11、90条等。
    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22条。
    5《海洋环境保护法》第2条使用的“沿海陆域内”的概念的范围是除了海水上方空间的“一定地理空间”
    1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M],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2海洋生物资源包括海洋渔业资源、海洋药物资源和珍稀物种资源。
    3海洋矿产资源包括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口。
    4海水资源包括盐业资源、溶存的化学资源、水资源等。
    5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岸带区域、港口和交通资源。
    6海洋新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差能、风能等。
    7海洋旅游资源包括海洋和滨海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休闲娱乐疗养康复及运动资源等,是基于海洋生态环境、资源和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而形成的综合性利用。
    8屈广清:《海洋法》[M],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版第268页。
    9沈国英、施并章:《海洋生态学》[M],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10张皓若、卞耀武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法释义》[M],法律出版社2000年8月版,第3页。
    1陈茂云、马骥聪:《生态法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版,第23页。
    2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是环境与生态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构成的特定边界中的统一整体,在生态系统中,任何环境因子的变化都会影响生态关系,但并非环境的任何所谓“破坏”都必然导致生态失调。
    3到二十世纪80年代,环境问题已由局部性向整体性发展。例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无不是环境问题向全球化发展的例证。
    1从经济利益和经济分析的角度看,海洋环境问题主要是一个经济问题,海洋环境退化主要是各种不适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机制的产物。
    1水俣病为环境公害的一种,1956年左右于熊本县水俣市附近发生。水俣病实际为有机汞的中毒,在污染的水体中,鱼体内甲基汞比水中要高万倍,患者手足协调失常,甚至步行困难、运动障碍、弱智、听力及言语障碍、肢端麻木、感觉障碍、视野缩小:重者例如神经错乱、思觉失调、痉挛,最后死亡水俣病发生2年后开始出现先天性水俣病。此后日本其他地方也有这种病发生
    1油轮溢油等油类污染造成海洋生物多样性锐减、不加控制的污染物排放带来的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等问题也仍在加剧,这些问题受到公众和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而类似的事件带来的环境损害显然无法仅仅通过事后处理的方式得以解决。
    2张梓太主编:《环境与资源法学》[M],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3 Richard L.Revesz:Foundations of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p3。
    4陈慈阳著:《环境法总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5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它同时包含着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环境资源保护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目标。见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等译,52页,吉林出版社,1997年。
    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末来》[M],王之佳、柯金良等泽,夏堏堡校,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页。
    2张梓太主编:《环境与资源法学》[M],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3郑少华:《生态主义法哲学》[M],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5-49页。
    4[美]H·W·刘易斯著,杨健、缪建兴译:《技术与风险》[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0页。
    1曾维华、程声通:《环境灾害学引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页。
    2主观风险通常认为“风险是心情的一种状况,其特征是有关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是在未来可能产生的“不被希望”的后果、这些后果不能完全被控制等的意义上使用的。当心情的这种状况变得更加严重时风险就增加。见Douglas.J. Crawford-Brown, Risk-based:Environment Decisions-Culture and Metho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 p9.
    3曾维华、程声通著:《环境灾害学引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页。
    Nicolas de Sadeleer, translated by Susan L, eubusher, Environmental Principles:from Political Slogans to Rul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151-155.
    1高振会、杨建强、,崔文林等著:《海洋溢油对环境与生态损害评估技术及应用》[M],海洋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1-3页,
    1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2金瑞林教授认为,现代环境法产生于工业发达国家,大体经历了产生阶段(18世纪60年代至二十世纪初)、发展阶段(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60年代)和完备阶段(二十世纪70年代至现在)三大阶段。参见金瑞林主编:《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重排本,第32-34页。蔡守秋教授认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可以将人类社会环境法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一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环境法,称为古代环境法:二是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期(1945年)的环境法,称为近代环境法: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环境法,又称现代环境法。参见蔡守秋主编:《环境与资源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1夏凌:《环境法的法典化》[D],华东政法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44-45页。
    1[美]凯斯R孙斯坦著:《风险与理性—安全、法律及环境》[M],师帅泽,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2页。
    1王曦主编:《联介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教程》[M],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82页。
    1同上,第61页。
    2柯泽东著:《环境法论》[M],台湾大学法学丛书(53),1993年二版,第31页。
    1王曦:《美国环境法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7页。
    2柯泽东:《环境法论》[M],台湾大学法学丛书(53),1993年二版,第152页。
    1同上,第153页。
    1劳伦斯·M·弗里德曼著,李琼英、林欣译:《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2在西方法理学史上,凯尔森第一次提出了以联系的观点分析法律制度中法律规范的相互关系,将法律看成系列规范的统一体的主张,认为不如此就不叫能了解法的性质。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3李桂林:《凯尔森的法律制度结构分析理论》[J],载于《法学》,1998年第3期,第12-14页。
    4遗憾的是我国从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到]954年宪法和1975年宪法,对海洋和海洋权益均未著—字。1978年宪法也仅仅规定“矿藏、水流、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海陆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1982年宪法甚至通篇没有海字,只在第9条规定滩涂作为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因而我们只能从宪法关于资源和环境的规定中推导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法律规范。贾宇:《健全、完善我国 海洋法律体系色议》[J],载于《海洋开发与管理》,]998年第]期,第64-68页。
    1 See Elisabeth Mann Borgese:The Oceanic Circle:Governing the Sea as A Global Resource.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1998:P113-114.
    1苏力:《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学重构》[J],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第57-71页。
    2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6页。
    3苏力:《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学重构》[J],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第57-71页。
    4《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为人类处理环境资源问题与人类发展的关系选择了可持续发展模式,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世纪议程》把海洋列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在海洋科学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提高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来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如果滥用这个能力造成海洋资源过度开发和破坏,将使人类不能持久从海洋资源获益(《世界自然宪章》确信,从大自然得到持久益处有赖于维持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也有赖于生命形式的多种多样,而人类过度开发或破坏生境会危害上述现象......)而持续发展,因此,人类需要明智地使用这个能力,其核心前提就是维持海洋生态过程、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命维持系统以及其它海洋洋流、海底矿物形成等基本过程(《世纪自然宪章》第一项一般原则就是应尊重大自然,小得损害大自然的基本过程),做到海洋资源持续利用,防治海洋环境污染。
    1王曦:《美国环境法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5页。
    1马智勇、马勇:《试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J],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第39页。
    1[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2页。
    2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72页。
    1 《社会科学大词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版,第315页。
    1冯亦珍:《我国初步建立海洋法律法规体系》[J],载于《中国海洋报》,2005年7月2日,第1427期,第三版。
    1孙洪、李永祺:《中国海洋高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1关继陆:《应当重视海洋制度文化建设》[J],载于《中国海洋报》,第1411期。
    1汪劲:《环境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页。
    2谢芳成:《环境监测制度探析》[J],载于《科技信息》,2006年第8期,第94页。
    3王炳华、赵明:《美国环境监测百年历史回顾及借鉴》[J],载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年第6期,第69页。
    1易晓蕾:《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的对策研究》[J],引自http://222.195.226.79/kns50/detail.aspx?QueryID=7&CurRec=1,访问日期2008年11月4日。
    2孔繁德:《环境保护通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1984出版,第116-120页。
    1范志杰,马永安:《海洋环境监测的功能》[J],载于《交通环保》,1995,5,第31页。 1《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J],国家海洋环境监测网,网址:http://www.mem.gov.cn/dots/subject/2006/20060t/snhject20060t.jsp2009年5月15日访问。
    1郭院、朱晓燕:《试论中国的海洋环境监测制度》[J],载于《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年2月,第57页。
    1曹明德:《环境资源法》,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150页。
    1姜华荣:《德国环保状况与海洋环境保护》[J],载于《海洋技术》,2004,23,第106-108页。
    1范志杰、宋春印:《地中海环境污染监测》[J],载于《海洋开发与管理》,1994,11,第72-75页。
    1姜华荣,刘永新,王珠丽:《国内海洋环境监测网络现状与发展》[J],载于《海洋技术》第22卷,2003年第2期,第74页。
    1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53页。
    1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认为,“公众的广泛参与和社会团体的真正介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条件之一”。
    1高忠文:《海洋管理的制度体系与制度建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18页。
    2夏凌:《环境法的法典化》[D],华东政法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146页。
    3董茂云:《比较法律文化:法典法与判例法》[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4页。
    1王树义:《俄罗斯生态法》[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1页。
    2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4页。
    1金瑞林主编:《环境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1页。
    1、徐祥民:《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徐祥民等:《海洋环境的法律保护》,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孙国华:《法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版。
    5、孙宪忠:《中国渔业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王利明、杨立新等:《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王曙光:《蓝色国土忧思录—中国海域使用报道集》,海洋出版社1999年版。
    9、江平:《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江平:《中国土地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
    11、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2、李挚萍:《经济法的生态化—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法律机制探讨》,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3、李永军:《海域使用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鹿守本:《海洋管理通论》,海洋出版社1997年版。
    15、马英杰、田其云著:《海洋资源法律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版。
    18、刘书剑译:《外国深海海底矿物资源勘探和开发法》,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19、刘成武等:《自然资源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蔡守秋、何卫东:《当代海洋环境资源法》,煤炭上业出版社2001年版。
    21、蔡运龙:《自然资源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2、陈德恭:《现代国际海洋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1版。
    23、陈泉生:《环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24、崔建远:《准物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5、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卞耀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7、蔡守秋:《生态安全环境与贸易法律问题研究》,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28、常纪文:《市场经济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创新和完善》,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29、陈德敏:《挑战与策略:中国资源安全法律保障》,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0、陈仁、朴光沫:《环境执法基础》,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31、褚同金:《海洋能资源开发利用》,化学上业出版社2005年版。
    32、崔胜辉:《海岸带生态安全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厦门大学2003年版。
    33、吕彩霞:《中国海岸带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海洋出版社2003年版。
    34、马英杰、胡增祥:《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思考》,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刘士国:《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6、梁慧星:《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7、黄锡生:《中美环境法律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8、徐祥民等著:《海洋环境的法律保护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39、尹田:《中国海域物权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40、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1、张宏声:《海洋行政执法必读》,海洋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42、赵理海:《当代海洋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
    43、周珂:《环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4、周珂:《生态环境法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5、周忠海:《国际海洋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版。
    46、朱连奇、赵秉栋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7、徐汝琦:《环境与资源概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杨京平:《生态安全的系统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49、张帆著:《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0、肖国兴、肖乾刚:《自然资源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1、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2、曹明德、黄锡生:《环境资源法》,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53、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上、下册),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54、江山:《法的自然精神导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55、谢彪:《现代哲学观点》,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6、傅昆成:《海洋法专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7、周忠海:《科技与海洋法》,泰山出版社1998年版。
    58、杨国华、胡雪编:《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概述》,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59、欧阳鑫、窦玉珍:《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出版社1994年版。
    60、林灿铃:《国际法上的跨界损害之国家责任》,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
    61、杜大昌:《海洋环境保护与国际法》,海洋出版社1990年版。
    62、高家伟:《欧洲环境法》,工商出版社2000年版。
    63、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64、周忠海主编:《国际法述评》,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65、史尚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6、冷罗生:《日本公害诉讼理论与案例评析》,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7、王立:《中国环境法的新视角》,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68、常纪文:《环境法原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9、肖永平:《国际私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0、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1、宋宗宇:《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徐祥民:《对“公民环境权论”的几点疑问》,载于《中国法学》,2004年第2期。
    2、徐祥民、吕霞:《环境责任“原罪”说—关于环境无过错规则原则合理性的再思考》,载于《法学论坛》,2004年第6期。
    3、徐祥民:《环境侵权与环境侵害——兼论环境法的使命》,载于《法学论坛》,2006年第2期。
    4、徐祥民:《质疑公民环境权》,载于《法学》,2004年第2期。
    5、徐祥民:《生态保护优先:制定海岛法应贯彻的基本原则》,载于《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第2期。
    6、徐祥民:《环境权论—人权发展历史分期的视角》,载于《中国利会科学》,2004年第4期。
    7、徐祥民:《荀子的“分”与环境法的本位》,载于《当代法学》,2002年第12期。
    8、徐祥民:《极限与分配——再论环境法的本位》,载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4期。
    9、徐祥民:《告别传统,厚筑环境义务之堤》,载于《郑州人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
    10、徐祥民:《关于建立排污权转让制度的几点思考》,载于《环境保护》,2002年第12期。
    11、徐祥民:《现代国际海洋法的实质及其给我们的启不》,载于《中国海洋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2、徐祥民:《从全球视野看环境法的本位》,载于《环境资源法学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利2003年版。
    13、姜华荣:《德国环保状况与海洋环境保护》,载于《海洋技术》,2004,23
    14、范志杰、宋春印:《地中海环境污染监测》,载于《海洋开发与管理》,1994,11。
    15、蔡守秋:《当代环境法的全球化和趋同化》,载于《世界环境》1999年第3期。
    16、张丽娟:《国际公约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影响》,载于《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17、汪劲:《论全球环境立法的趋同化》,载于《中外法学》1998年第2期。
    18、王灿发、于文轩:《生物安全的国际法原则》,载于《现代法学》2003年8月第25卷第4期。
    19、赵理海:《国际海洋法法庭:油轮塞加号案评价》,载于《中外法学》1998年第5期。
    20、宿涛、刘兰:《海洋环境保护:国际法趋势与国内法发展》,载于《海洋环保》2002年第2期。
    21、胡斌:《试论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载于《环境保护》2002年第6期。
    22、李耀芳:《污染转移和相关国际立法》,载于《世界环境》2000年。
    23、屈广清、陈小云:《现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研究》,载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3年第8期。
    24、李建良:《环境基本法的理念与规范取向》,载于《台湾本土法学杂志》14期,2000年9月。
    25、王曦:《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和有关机构》,载于《法学评论》1984年第3期。
    26、孙佑海:《提高环境立法质量对策研究》,载于《环境保护》2004年第8期。
    27、黄龙:《论劳动法的法典化》,载于《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6期。
    28、尹田:《民法典总则与民法典立法体系模式》,载于《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
    29、吴汉东:《国际化、现代化与法典化: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道路》,载于《法商研究》2004年第3期。
    30、张莉:《法国行政诉讼法典化述评》,载于《法学家》2001年第4期。
    31、苏力:《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载于《法学研究》1998年第1期。
    32、屈振辉:《中国环境法的法典化问题研究》,载于《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33、高富平:《民法法典化的历史回顾》,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34、李雨峰:《知识产权法典化论证质评》,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6期。
    35、冯乐坤:《民法法典化之反思》,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6、黄菊、李丽华:《当代中国环境立法评析》,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37、周红阳:《法典的建构与中国法治》,载《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
    38、吴晓锋:《法律进化论及其对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影响》,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6期。
    39、丁岩林、高虹:《对环境保护法修改的理性思考》,载《宁夏大学学报(人文 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0、冯乐坤:《从绝对理性到相对理性—民法法典化的思路》,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6期。
    41、王世涛:《行政法的法典化及其模式选择》,载《时代法学》2005年第4期。
    42、李桂林:《凯尔森的法律制度结构分析理论》,载于《法学》,1998年第3期.
    43、贾宇:《健全、完善我国海洋法律体系色议》,载于《海洋开发与管理》。
    44、苏力:《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学重构》,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45、马智勇、马勇:《试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
    46、冯亦珍:《我国初步建立海洋法律法规体系》,载于《中国海洋报》,第1427期。
    47、关继陆:《应当重视海洋制度文化建设》,载于《中国海洋报》,第1411期。
    48、贾宇:《健全海洋法律制度依法实施海洋开发》,载于《中国海洋报》,第1212期。
    49、张灵杰:《美国海岸带综合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载于《世界地理研究》,2001年第10卷第2期。
    50、金永明:《论海洋资源开发法律制度》,载于《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年第6期。
    51、谢芳成:《环境监测制度探析》,载于《科技信息》,2006年第8期。
    52、范志杰,马永安:《海洋环境监测的功能》,载于《交通环保》,‘1995,5。
    53、郭院、朱晓燕:《试论中国的海洋环境监测制度》,载于《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年2月。
    54、张灵杰:《美国海岸海洋管理的法律体系与实践》,载于《海洋地质动态》,2002年第3期。
    55、张瑞安:《油污染对渔业生态影响严重》,载于《海洋信息》,1997年第6期。
    56、赵建文:《海洋法公约对国家管辖权的界定和发展》,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2期。
    57、周祖光:《海南珊瑚礁的现状与保护对策》,载于《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年第6期。
    58、赵理海:《关十南海诸岛的若干法律问题》,载于《法制与利会发展》,1995年第4期。
    59、曲克明、崔毅等:《莱州湾东部养殖水域氮、磷营养盐的分布与变化》,载于《海洋水产研究》,2002年第1期。
    60、任宪友:《生态恢复研究进展与展望》,载于《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5年第5期。
    61、施雅风:《我国海岸带灾害的加剧发展及其防御方略》,载于国家环境保护局编著《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环境与发展理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利1996年版。
    62、田其云:《关于海洋资源法义务本位的思考——以海洋资源分割与保护为视角》,载于《学术交流》,2005年第10期。
    63、王斌:《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初步研究》,载于《海洋通报》,2002年第6期。
    64、王斌:《日本的海洋生态监测和保护》,载于《海洋信息》,2002年第2期。
    65、王森、刘晓洁等:《海洋生态资源价值研究》,载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66、王艳香:《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载于《海洋开发与管理》,1998年第4期。
    67、李少伟:《法律观念与法律制度的互动——法制现代化实现的内在动力》,载于《河北法学》,1998年第6期。
    68、刘光鼎:《中国海与现代科学技术》,载于《地球物理学进展》,1997年第4期。
    69、刘令梅:《赤潮的监测技术和防治措施》,载于《海洋技术》,1998年第3期。
    70、吕彩霞:《论我国海域使用法律制度的监督管理体制》,载于《太平洋学报》,2002年第2期。
    71、吕忠梅:《如何“绿化”民法典》,载于《法学》,2003年第9期。
    72、慕亚平、郑艳:《海洋法公约生效后的新形势和我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载于《法学评论》,1999年第3期。
    73、何宗玉:《深海采矿的环境影响》,载于《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年第1期。
    74、江航宇、王延青:《南海区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对策》,载于《海洋科学》, 2003年第9期。
    75、蓝楠:《我国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法律对策探讨》,载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2年第3期。
    76、蓝楠:《我国海域开发利用管理的法律制度》,载于《国土资源》,2003年第3期。
    77、李爱年:《生态保护立法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建议》,载于《中国人日·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5期。
    78、李桂林:《凯尔森的法律制度结构分析理论》,载于《法学》,1998年第3期。
    79、李淳:《贯彻科学发展观,人力发展循环经济—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004年年会论点综述》,载于《前进》,2005年第2期。
    80、蓝宗辉、詹嘉红等:《红树林及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载于《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Erik Franmek, Vessel-source Pollution and Coastal State Jurisdiction: The Work of the ILA Committee on Coastal State Jurisdiction Relating to Marine Pollution.
    2、Gold Edgar, Handbook on Marine Pollution, Halifax,1985.
    3、Simon Marr,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in the Law of the Sea:Modern Decision Making in International Law, Martinus Nijhoff,2003。
    4、Arie Trouwborst, Evolution and Status of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in International Law,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2.
    5、Poul Harremoes(ed), Late Lessons加m Early Warnings: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1896-2000, Luxembourg: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2001.
    6、Erik Jaap Molenhaar, Coastal State Jurisdiction Over Vessel-source Polluti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8.
    7、Colleen F. Moore, Silent Scourge:Children, Pollution, and Why Scientists Disagre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8、Julian Morris(ed), Rethinking Risk and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Butterworth-Heinemann 2000.
    9、Myron H Nordquist, Current Marine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2001.
    10、Indur M. Goklany,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A Critical Appraisal of Environmental RiskAssessment, Washington, D. C. CATO Institute; 2001.
    11、Douglas Brubaker, Marine Pollution and International Law, Belhaven Press,1993.
    12、Carolyn Raffensperger and 3oel A. Tickner(eds), Protecting Public Health & the Environment:Implementing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Island Press,1999.
    13、Francisco Orrego Vicuna. The Changing International Law of High Seas Fisher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14、Gunther Handl, Multilateral Development Banking:Environmental Principles and Concepts Reflecting General International Law and Public Policy,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1.
    15、Douglas Brubaker, Marine Pollution and International Law:Principles and Practice, London. Belhaven Press; Boca Raton, Fla. Distributed in North America by CRC Press,1993。
    16、Alan Boyle and David Freestone (eds), International Law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17、P W. Birnie and A. E. Boyle,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Environ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8、Nicolas de Saddler; translated by Susan Leubusher, Environmental Princ from Political Slogans to Legal Rul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