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借助语词(天下、极边、次边、近里、西南蕃等)、文献体例等,运用历史文献逻辑推断法,从边界、边疆空间、边疆民族、疆域等方面对“宋朝边疆地理思想”进行探讨,力图展现出宋人边疆地理思想发展演变的基本面貌。文章结构以宋人的边界观念、边疆层级地理思想、边疆民族地理思想、疆域思想为序进行安排,这主要是基于边界、边疆、边疆民族、疆域四者间的逻辑关系:边疆为靠近边界内侧地带,边疆的主体是边疆少数民族,而边界与边疆围成的区域为疆域。全文共为四章,外加绪论共五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由、选题意义、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现状、重难点等内容。
     第一章,宋人的边界观念。天下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围绕着边界的空间、形态、边界纠纷的处理,宋人的边界观念具有十分显著的特点。在边界空间认识上,呈现出多层次性:理想边界与现实边界并存,疆域的边界与直接统治区域的边界并存。在边界形态认识上,呈现出多样性:线状、带状、点状并存,自然边界与人文边界并存。在边界纠纷处理的对策上,区域性特征和阶段性特征明显。
     第二章,宋人的边疆层级地理思想。宋人往往通过特定词语的使用来表达对边疆层级的认识的,如极边、次边、近里。本部分就宋人对三个词语内涵的认识、使用情况进行了探讨,形成了如下认识:宋人对边疆空间进行了层级划分;因人因形势的不同,对边疆层级的认识呈现出差异性,或为三个层级,或为两个层级;宋人的边疆层级地理思想存在区域性特征;宋人对边疆层级的划分主要出于军事层级防御、后勤补给等军事战略目的考虑,这也是对严峻周边形势的一种反映。
     第三章,宋人的边疆民族地理思想。宋朝疆域、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决定了西南边疆民族在边疆民族中的重要地位,故该部分以宋人对边疆民族、西南边疆民族的认识为中心进行了探讨。宋人的边疆民族地理思想存在如下特点:首先,宋人华夷五方格局的民族地理思想是大一统国家形成以来,较为完整、整齐的表述,华与夷的空间界线被强化。其次,外国传的出现以及“外国”一词的大量使用体现了以疆域划分民族的地理方法。第三,“杂居中夏”成为宋人认识边疆少数民族的重要标准,同时《禹贡》中边疆少数民族聚居的要服、荒服有了明确空间范围。第四,宋人不仅对西南边疆民族有了界定,而且将其划分成三个相对独立的民族地理单元;西南蕃民族地理思想在宋代正式形成。
     第四章,宋人的疆域思想。本部分以祖宗之疆为中心对宋人的疆域思想进行探讨。宋人祖宗之疆思想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宋人对疆域空间范围的认识和对疆土的态度。在疆域空间上,宋人祖宗之疆思想呈现出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特点:既与现实疆域相符,又与之相分离。在对待疆土的态度方面,宋人经历了固守与反对开拓——固守与开拓——恢复祖宗疆土的变化。
By using these words (world, Extreme Borderland, Sub-extreme Borderland, Near center area, Southwestern vassal states and so on), and the logic inference method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frontier geographical concepts in the Song dynasty ", from border. frontier, frontier minority, territory and other aspects,and try to show it's basic development features. the structure will follow border idea,, frontier geographical degree concepts, and frontier minority geographical concepts, territory concepts to arrange。It is based on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of the border, frontier, frontier minority, territory:frontier is the area near the border, the body of frontier is frontier minority, the area that is formed by border、frontier is territory。So, this article have four chapters, including introduction are five parts. Main idea of each part are as follows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title reason, meaning, basic concepts, research objects,situation of study,Focal and difficult points
     First chapter, border ideas of Song Dynasty. Because the change of The world pattern, around the space, form and border dispute,the border idea of people in Song Dynasty has a very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the boundary spatial recognition presents different levels, ideal border and reality border coexist, the border of territory and the direct rule area coexist, The bordary form recognition shows diversity.linear,ribbon, pointlike coexist,natural boundary and humanistic boundary coexist.The treatmens of border dispute have obviou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gradual characteristics.
     Second chapter, frontier degree concepts of Song Dynasty.In Song Dynasty, people often use specific words to expresses their frontier degree concepts, like Extreme Borderland, Sub-extreme Borderland, Near center area.This part discusses the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of those three words in Song Dynasty.and forms following understandings:people in Song Dynasty have carried on the degree division to the territory space; Because of different person and situation,they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to the frontier degree, may be three levels or two; their frontier geographical concepts also hav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In Song Dynasty people indentify frontier degree is for the consider of military defence, supplies etc.This is also a kind of reflection to the stern surronding situation.
     Third chapter, frontier minority geographical concepts of Song Dynasty. The territory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minority distribution decides southwest frontier minorities have important status.Therefore this part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to the center of the definition of frontier minority and southwest frontier minority in Song Dynasty. Frontier minority geographical concepts of Song Dynasty hav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First. HuaYi five directions structure in Song Dynasty is the more complete and neat indications since universal countries forms has been build. the space limit of Hua Yi has been strengthened.Next, the appearance of Foreign biography as well as massive uses of "the foreign country" reflects the geographic method of identifing nationality by territory. Third, "lives together in ZhongXia" becomes an important standard to definite frontier minority,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Yu Gong",the yaofu, huangfu of the frontier minorities has clear space range. fourth, people in Song Dynasty didn't only define the southwest frontier, but also divide it into thre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national geographic units:The geographic concepts of the Southwestern vassal states forms officially in Song Dynasty.
     Fourth chapter, territory concepts of Song Dynasty. This part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to the center of the territory concepts of the Fathers, which have two mainly thoughts:The knowledge of territory space range and the attitude of territory in Song Dynasty.In the territory space, the territory concepts of the Fathers in this time have reality and ideal characteristics:it doesn't only match the realistic territory, but also separates.the attitude of the territory in Song Dynasty has go through three stages:defended stubbornly, the opposition of development——defends stubbornly and develops——restores the territory of the Fathers.
引文
①马大正.深化边疆理论研究与推动中国边疆学的构筑[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17(1):1。
    ②古代边疆包括陆疆、海疆两大部分,而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陆疆。
    ③(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边防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433。
    ④林恩显.中国边疆研究史概述[A].国立编译馆主编、林恩显编.中国边疆研究理论与方法,台湾:渤海堂文化公司印行,1992:115。
    ⑤马大正.深化边疆理论研究与推动中国边疆学的构筑[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1):1。
    ⑥方铁.论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2):1。
    ①章永俊.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4(3):94。
    ②边政公论社编.边政公论[A].1941,1(1):145-150。
    ③吴文藻的《边政学发凡》力图构建边政学的学科体系,其对“边政”定义为“边疆政治,系边政之广义:边疆行政,系边政之狭义。……本文为便于贯通人类学与政治学计,决定采取边政的广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其构建的边政学体系并没有跳出边疆学的范畴,只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吴文藻.边政学发凡[J].边政公论,1941,1(5、6期合刊))
    ④ 龚留柱.“王者无外”和“夷夏之防”—秦汉时期边疆思想论略[J].南都学坛,2000(4):黎小龙.战国秦汉西南边疆思想的区域性特征初探[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4);黎小龙、徐难于.两汉边疆思想观的论争与统一多民族国家边疆思想的形成[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4);陈力、陈先蕾.论中国边疆思想之“华夷之辨”观[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汪洪亮.李安宅边疆思想要略[J].西藏大学学报,2006(4);章永俊.鸦片战争前后的社会批判思潮与边疆观念[J].中州学刊,2007(3)。
    ⑤(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附录一·叙[Z].北京:中华书局,1977:1191。
    ⑥关于此问题可参见:张其凡.关于“唐宋变革期”学说的介绍与思考[J].暨南学报,2001(1);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J].史学理论研究,2003(4)。
    ⑦张其凡.关于“唐宋变革期”学说的介绍与思考[J].暨南学报,2001(1):129。
    ①(宋)邵伯温.邵氏闻见録(卷19)[Z].北京:中华书局,1997:214。
    ②(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84)[Z].台湾:学生书局据永乐十四年内府刊本版,1985:1165下。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地理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238;中国百科大辞典(第二版)[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416(第1 册);中国大百科全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353 (第2册)
    ①马正大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1-3。
    ②钮仲勋、王守春、谢天滔.中国边疆地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3。
    ③谭其骧.对历史时期的中国边界和边疆的几点看法[J].中国史研究动态,1979,(11)。
    ①蒋君章、张国均、严重敏.中国边疆地理[M].文信书局印行,1944;钮仲勋、王宝春、谢天滔.中国边疆地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②马强.唐宋时期中国西部地理认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③对于宋朝海疆边界,也有学者进行了探讨,如学者指出“海外诸国,其与中国的海域界线,是以中国之境的南海这个‘海’作为界线。”(韩振华.我国历史上的南海海域及其界限[A].韩振华.南海诸岛史地研究,北京:社会学科文献出版社,1996:9。)
    ④(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⑤林荣贵.北宋与辽并立时期的疆域格局[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3)。
    ⑥张文.论古代中国的国家观与天下观—边境与边界形成的历史坐标[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17(3).
    ⑦潘晟.宋代地理学的观念、体系与知识兴趣[D].北京: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论文,2008:163-179。
    ⑧(韩)金成奎.宋代国境问题の基本性格と国境の诸相[A].金成奎.宋代西北问题と异民族政策.东京:汲古书院,2000:13-46,转引自(日)古松崇志.契丹、宋之间澶渊体制中的国境[A].日本中国史研究年刊(200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31:金成奎.宋代之国境问题的意义与概况[J].王茂华、丁建军.“中韩‘宋辽夏金元史’学术研讨会”综述.党史博采,2005,(8):44。
    ⑨(日)古松崇志.契丹、宋之间澶渊体制中的国境[A].日本中国史研究年刊(200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69。
    ⑩李之勤.熙宁年间宋辽河东边界交涉研究—王安石弃地数百里说质疑[J].山西大学学报,1980,(1)。
    11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43-153、242-271。
    12 张家驹.沈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张雅琴.沈括与宋辽划界交涉[J].史绎,1975,(12)。
    ①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131-168;宋辽边界交涉的问题[A].张畅耕主编.辽金史论集(第6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1-45。
    ②陶玉坤.辽宋关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博士论文,2005。
    ③郭洪敏.论熙宁变法和宋辽划界[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论文,2005。
    ④[法]蓝克利(CH.LAMOUROUX).政治与地理论辩—1075年的宋辽边界谈判[A].田馀庆主编.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182-197。
    ⑤[法]蓝克利.1079年的宋辽冲突[J].马大正.慕尼黑“宋代至清代的中国与周边”研讨会记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3):115。
    (?)Klaus Tietze,The Liao-Sung Border Conflict of 1074—1076,in Wolfgang Bauer(ed.)Studia sino—Mongolica: Festschrift fur Herbert Franke,Wiesbaden,1979:.127-151.转引自(日)古松崇志.契丹.宋之间澶渊体制中的国境[A].日本中国史研究年刊(200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45页注释。
    ⑧杜建录.夏宋屈野河西地界问题[J].宁夏史志研究,1994,(1)。
    ⑨马力.宋哲宗亲政时对西夏的开边和元符新疆界的确立[A].宋史研究论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⑩漆侠、汪天顺.宋史研究论文集[G].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381-397。
    11 鲁人勇.西夏的疆域和边界[J].宁夏大学学报,2003,(1)。
    12 杨蕤.宋夏疆界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4);杨蕤.西夏地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3 李华瑞.宋夏关系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85-96。
    14 宁超.“宋挥玉斧”辨[J].思想战线,1978,(4)。
    15 刘复生.从“宋挥玉斧”说起—略谈宋代与大理国的关系[J].历史知识,1981,(4)。
    16 尤中.“宋挥玉斧”新解.思想战线[J],1985,(6)。
    17 方铁.论宋朝以大理国为外藩的原因及其“守内虚外”治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33(6)。
    18 邓昌友.宋朝与越南关系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博士学位论文,2004:45-48。
    19 赵永春.金宋关系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①邹逸麟.宋金分界考[A].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186-189。
    ②葛兆光:宋代“中国”意识的凸显—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J].文史哲,2004(1)(后收入其著.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Irene S. Leung. "FELT YURTS NEATLY ARRAYED,LARGE TENTS HUDDLE CLOSE":Visualizing the frontier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960—1127) [A]. Nicola Di Cosmo and Don J.Wyatt. Political Frontiers,Ethnic Boundaries,and Human Geographies in Chinese History. London:RoutledgeCurzon,2003,192-219。
    ④(清)杨守敬.历代舆地沿革图[Z].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影印光绪丙午九月重校订本影印,1975。
    ⑤(清)段长基.历代疆域表[Z].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6。
    ⑥童书业.中国疆域地理讲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⑦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1)。
    ⑧张博泉、苏金源、董玉瑛.东北历代疆域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
    ⑨杨旸.明代东北疆域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①刘宏煊.中国疆域沿革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
    ②林荣贵.中国古代疆域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
    ③如:毕奥南.历史语境中的王朝中国疆域概念辨析—以天下、四海、中国、疆域、版图为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2):李大龙.“中国”与“天下”的重合:古代中国疆域形成的历史轨迹—古代中国疆域形成理论研究之六[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3)等。
    ④刑玉林.1989年—1998年中国古代疆域理论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1)。
    ⑤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M].北京:三联书店,2006:294-295。
    ⑥朱小琴.宋辽“关南地之争”[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43(2)。⑦赵铁寒.燕云十六州的地理分析[A].宋史研究集.台湾: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66,(3).
    ⑧孙建民.燕云十六州与宋初宋辽的军事策略[J].河北学刊,1989,(4)。
    ⑨狄宁.浅析燕云十六州的战略价值[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宋金燕云交涉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2009。
    ⑩赵永春、厉永平.宋金“海上联盟”期间的领土交涉—以赵良嗣《燕云奉使录》的记载为中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6)。
    11 杨小敏.宋人对辽朝的畏惧心理和燕云情结[J].史学集刊,2008,(5);程兆奇.略论宋代的“恢复”情结[J].史林,2001,(3)。
    12 吴光耀.略论北宋主战、主和两派对西夏之政争[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13 滕明杰.试论灵州弃守之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6)。
    14 李华瑞.论宋夏争夺西北少数民族的斗争[J].中州学刊,1992,(1);西夏关系史[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29-39等。
    15 任树民.北宋西北国防城寨的建筑规模及其战略地位[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4)。
    16 李昌宪.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7 王庸.中国地理学史[M].商务印书馆发行,1938;王成组.中国地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8 潘晟.宋代地理学的观念、体系与知识兴趣[D].北京: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论文,2008:102-204。
    ①如:漆侠对宋辽战争的相关论述;曾瑞龙从军事学的角度解构了宋对幽蓟的经略,从而也对我们了解宋初的相关问题有了更深一层的启发(曾瑞龙.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等。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616。
    ③顾颉刚.畿服[A].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1-19。
    ④王贵民.“卫服”的起源和古代社会的守卫制度[A].中华文史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3(3):51-64。
    ⑤主要有:顾颉刚、童书业.汉代以前中国人的世界观念与域外交通的故事[J].禹贡半月刊,1936,5(3、4);陈连开.论中国历史上的疆域与民族[A]//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16-232;顾颉刚、王树民.“夏”和“中国”—祖国古代的称号[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1(1);毕奥南.历史语境中的王朝中国疆域概念辨析—以天下、四海、中国、疆域、版图为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2);李方.试论唐朝的“中国”与“天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2);李大龙.“中国”与“天下”的重合:古代中国疆域形成的历史轨迹—古代中国疆域形成理论研究之六[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3);陈玉屏.略论中国古代的“天下”、“国家”和“中国”[J].民族研究,2005(1)等。
    ⑥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⑦周振鹤.中国历史上两种基本政治地理格局的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编辑委员会编.历史地理(第二十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6。
    ②余蔚.两宋政治地理格局比较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6,(6)。
    ③温春来.从异域到旧疆域:宋到清贵州西北部地区的制度、开发与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2008:3。
    ④如张伟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意象[A].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等。
    ⑤凌纯声.中国边政之土司制度[J].边政公论,,1943,2(11、12合刊)。
    ⑥刘逖.论<禹页>畿服制—中国最古的边疆学说试探[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1):44。
    ⑦毛振发主编.边防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1、87-100.转自刑玉林.1989年-1998年中国古代疆域理论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1):95。
    ⑧许伟伟.唐代前期边州若干问题初探[D].武汉: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硕士论文,2006:19-20。
    ⑨程龙.北宋西北战区粮食补给地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70、274。
    ①李晓.宋朝政府购买制度研究[M].淡淡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05(注释)。
    ②谢国良、袁德金.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概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317。
    ③龚荫.中国民族政策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415-432;江应梁.中国民族史[M].民族出版社,1990;陈佳华.宋辽金时期的民族政策[A]//田继周等.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180-196;张文.两宋政府的少数民族赈济措施刍议[J].民族研究,2002,(2);戴建国.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归明人的政策[J].云南社会科学,2006,(2);陈武强.北宋西北边区的民族法律政策[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郭声波.试论宋·朝的羁縻州管理[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1);刘复生.宋代羁縻州“虚像”及其制度问题[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17(4);程民生.宋朝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探究[J].民族研究,2002,(3);薛政超.唐宋时期湖南的少数民族移民及其影响[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林文勋.宋代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义军[J].思想战线,1990,(1);刘建丽、赵炳林.略论宋代蕃兵制度[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14(4)等。
    ④安国楼.宋朝周边民族政策研究[M].台湾: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引言)4等。
    ⑤王钟翰.中国民族史(增定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575。
    ⑥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M].中华书局,1987:754-756、765-767。
    ⑦吴永章.瑶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
    ①施联朱.畲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畲族研究论文集[G.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
    ②蒋炳钊、吴绵吉、辛土成等著.中国东南民族关系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326-369。
    ③伍新福.湖南民族关系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④白滨.党项史研究[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33-47。
    ⑤安介生.历史民族地理[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493-528。
    ⑥李默.宋、元时期广东瑶族分布考略[J].民族研究,1985,(2):41-51;宋元广西瑶族分布考略[J].广西社会科学,1986,(4):72-76。
    ⑦刘复生.宋代“泸夷”非乌蛮集团的民族成分[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1)。
    ⑧谢重光.唐宋时期南方民族关系的新格局[J].浙江学刊,2004,(5);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⑨徐规.畲族的名称、来源和迁徙[A].仰素集.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436-442。
    ⑩陈守忠.北宋时期秦陇地区吐蕃各部族及其各居地考(上、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3(2、3)。
    11 黄正林.北宋时期环庆路的蕃族[J].西北史地,1997,(3):候爱梅.北宋时期西夏归明族帐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4)。
    12 刘建丽.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辽西夏金卷[M].民族出版社,2009。
    13 吴天墀.唃撕罗与河湟吐蕃[A].邓广铭等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470。
    14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第二部分)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黎小龙.周秦两汉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的形成与嬗变[J].民族研究,2004,(3);黎小龙、徐难于.“五方之民”格局与大一统国家民族地理观的形成[J].民族研究,2008(6);石硕.汉代的“笮都夷”、“牦牛徼外”与“徼外夷”—论汉代川西高原的“徼”之划分及部落分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邹立波.汉代西南之“徼”与“徼外”夷—从文献记载看史家对西南夷人群的区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211(3)等。
    15 吴怀祺主编.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0-52。
    16 安介生.“华夷”五方格局论之历史渊源与蜕变[J].历史教学问题,2000,(4):18。
    17 陈琼芝.从华夷到楚粤—五岭作为界的历史过程[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28(3)。
    ①陈佳华等.宋辽金时期民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488-491。
    ②史继忠.试论“东谢”、“(?)蛮”及“西南蕃”等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成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1创刊号:22。
    ③陈武强.宋代蕃法及其向汉法的过渡论略[J].青海民族研究,2006,(4):105。
    ④韩茂莉.宋代农业地理[M].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155-156。
    ⑤任树民.北宋对西北边疆舆图资料的收集和舆图的绘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3)。
    ⑥何耀华.康巴、“东蛮”与宋朝的历史关系[J].云南社会科学,2006,(6)。
    ⑦蒙默.唐宋时期“东蛮”族属的探讨[A].四川大学博物馆、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编.南方民族考古,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
    ⑧李埏.北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熟户[J].思想战线,1992,(2):60-67。
    ⑨朱瑞熙、张其凡.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宋代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74:张文.宋朝社会救济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45-346。
    ⑩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10。
    11 王涌恩等编著.中国文化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25-239。
    12 马强.唐宋时期中国西部地理认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 [日]塚田诚之著、陈伟明编译.唐宋时期华南少数民族的动向-以左右江流域为中心[J].贵州民族研究,1994,59(3)。
    14 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5 朱圣钟.历史时期谅山彝族地区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16 佟建荣.论北宋西北沿边蕃部农业生产环境的形成[J].宁夏师范学院报(社会科学),2008,29(5):宋夏沿边蕃部生存环境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4)。
    17 左鹏.宋元时期的瘴病与文化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2004,(1):马强.唐宋西南、岭南瘴病地理与知识阶层的认识应对[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22(3)。
    18 方铁.唐宋元明清的治边方略与云南通道变迁[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19(1)。
    ①张其凡.关于“唐宋变革期”学说的介绍与思考[J].暨南学报,2001(1):129。
    ②(元)脱脱.宋史(卷485)[Z].北京:中华书局,1977:13981。
    ③“……唐代以后,东北方面契丹族建立起来的辽国,和西北方面党项族的夏国,就都是如此。……对内地农业社会的军事威胁不再象过去的纯游牧部族那样只是一时性的侵扰,而是经常性的了,因而威胁也更其严重。它们比起以前的‘行国’来,实力更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多了种植业这一物质基础部分……”(王毓瑚.我国历史上农耕区的向北扩展[J].史念海等主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一辑).西安:陕西人们出版社,1981:131-135。)
    ④陈琳国.论中国古代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127(1):40。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M].北京:中华书局,2004:3640-3641。(后称《长编》)
    ⑥(宋)王称.东都事略(卷118)·隐逸传·张俞传[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82册第773页,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后所引文渊阁四库全书,皆为此本)
    ⑦(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84)[Z].台湾:学生书局据永乐十四年内府刊本版,1985:1165。
    ①(宋)欧阳修.新唐书·南蛮中[Z].北京:中华书局,1975:6295。
    ②按:对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关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成果,其中宋辽、宋夏、宋金、宋(蒙)元皆有专著问世。
    ③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5-6。
    ④(宋)李焘.长编(卷2)[Z].北京:中华书局,2004:54。
    ⑤王赓武.小帝国的辞令:宋代与其邻国的早期关系[A].王赓武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66。按:这种关系并非盟约所规定,也非宋人所认同的。
    ⑥(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卷129,边防门,辽夏一)[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416、1418。
    ①(宋)李焘.长编(卷58)[Z].北京:中华书局,2004:1299。
    ②(宋)李焘.长编(卷58,景德元年十二月癸未)[Z].北京:中华书局,2004:1290。
    ③“北宋官方对辽的平等态度,已略见前述。官方及非官方私下对辽的看法,则不如公开的态度平等”。(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102。)
    ④(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44)·(富弼)王文正公曾行状[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50册第540页。按:《长编》景德元年十二月辛丑条载较为简略,将作监丞王曾言:“是与之亢立,失孰甚焉,愿如其国号契丹足矣。”(第1299页)
    ⑤(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7)[Z].北京:中华书局,1979:92。
    ⑥(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4)[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7。
    ⑦(元)脱脱.金史(卷77)[Z].北京:中华书局,1975:1029。
    ⑧(元)脱脱.宋史(卷33)[Z].北京:中华书局,1977:629。
    ①(宋)张方平.乐全集(卷37)·推诚保德功臣正奉大夫守太子少傅致仕上柱国昌黎郡开国公食邑三千三百户食实封八百户赐紫金鱼袋累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许国公谥忠宪韩公神道碑铭[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4册第424页
    ②(宋)李焘.长编(卷123,宝元二年春正月辛亥)[Z].北京:中华书局,2004:2894。
    ③李华瑞先生对北宋朝野对西夏所属地位的看法有专论,见李华瑞.北宋朝野人士对西夏的看法[A].李华瑞.宋史论集[G].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172-179。
    ④(宋)胡宿.文恭集(卷24)·赐交趾李日尊进异兽敕书[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8册第837页。
    ⑤方铁.论宋朝以大理国为外藩的原因及其“守内虚外”治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6):50。
    ①”宋代是天下观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这种转变是基于对等实体的出现,学者关注较多,如前注释提到的陶晋生的《宋辽关系史研究》,葛兆光的《宋代“中国”意识的凸显—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文[J];Morris Rossabi. China among Equals:The Middle Kingdom and Its Neighbors,10th—14th Centuries [M]. Uniwersity of California Prss,Berkeley,1983(转自葛兆光上文):(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9-23(导言):张希清等主编.澶渊之盟新论[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王赓武.小帝国的辞令:宋代与其邻国的早期关系[A].王赓武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61-82。本部分对这些研究多有借鉴。
    ②虽然曾存在汉与匈、唐与吐蕃间的对等关系,但影响不及宋代。关于唐与吐蕃的对等关系,《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载“822年,唐朝和吐蕃在平等的基础上最终会盟,从而也加入了中国间的体系。中国从此不再是国际关系环绕的中心,尽管仍有使节和使团继续定期拜访长安。”(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剑侨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导言)。
    ③(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3建炎三年五月乙酉条)[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25册第373页。
    ④(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21)[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25册第638页。
    ⑤葛兆光.宋代“中国”意识的凸显—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J].文史哲,2004(1):7。
    ⑥(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1)[Z].北京:中华书局,1979:4。
    ①(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99)[Z].台湾:学生书局据永乐十四年内府刊本版,1985:1364。
    ②对辽金争夺正统的研究,如宋德金.辽朝正统观念的形成与发展[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1):李文军.论辽代契丹的正统化运动[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30(1);刘扬忠.论金代文学中所表现的“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念[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5)等。
    ③(宋)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卷7)·正统论[Z].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第88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宋刻本,1988:425-427。
    ④(宋)郑思肖.心史·杂文·古今正统大论[Z].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90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明崇祯十三年汪骏声林古度刻本,1988:945、947。
    ⑤(宋)吕祖谦编.宋文鉴(卷106,仲讷《议御戎》)[G].北京:中华书局,1992:1467。
    ①(宋)包拯.包孝肃奏议集(卷9)·论契丹事宜奏一[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27册第169页
    ②(宋)李焘.长编(卷470)[Z].北京:中华书局,2004:11217。
    ③(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4)·召除礼侍上殿奏剳[Z].四部丛刊初编本(据明正德刊本影印)。
    ④(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卷125)[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381。
    ⑤(宋)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0)·中国论[Z].北京:中华书局,1984:117。
    ①(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导言)。
    ①(宋)方大琮.宋忠惠铁庵方公文集(卷22)·书·广西蔡帅(范)[Z].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第89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正德八年方良节刻本,1988:597。
    ②(元)脱脱.宋史(卷119)[Z].北京:中华书局,1977:2813。
    ③(元)脱脱.宋史(卷485)[Z].北京:中华书局,1977:13981。
    ④(宋)胡宿.文恭集(卷8)·论边界守约束[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88册第678-679页。
    ⑤(宋)李焘.长编(卷58景德元年十二月辛丑条注引)[Z].北京:中华书局,2004:1299。
    ①按:日本学者古松崇志指出“在澶渊之盟的誓书中,明文所见的‘疆界’(国境),并非此时经过协议而新定,向是对此前军事紧张关系下两国实际统治疆域所作的一种现状追认。”(日)古松崇志.契丹、宋之间澶渊体制中的国境[A].日本中国史研究年刊(200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38。
    ②(宋)李焘.长编(卷156庆历五月七月壬子)[Z].北京:中华书局,2004:3793。
    ③(宋)李焘.长编(卷279)[Z].北京:中华书局,2004:6825。
    ④(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庚寅所引《绍兴讲和录》之皇朝讲和誓书节文)[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26册第906页。
    ⑤(元)脱脱.宋史(卷30)[Z].北京:中华书局,1977:556。
    ⑥(宋)李焘.长编(卷193嘉祐六年六月庚辰及注引)[Z].北京:中华书局,2004:4679。
    ⑦(宋)李焘.长编(卷3建隆三年六月辛卯)[Z].北京:中华书局,2004:68。
    ⑧(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71)[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27册第405页。
    ⑨(宋)李焘.长编(卷349)[Z].北京:中华书局,2004:8372。
    ⑩按:关于罗殿、自杞与宋的关系以及疆域可参见: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7:760-764;刘复生.自杞国考略[J].民族研究,1993(5);尤中.南宋时期西南边疆的民族地方政 权“罗施鬼国”和“自杞国”[J].思想战线,1996(3)。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蕃夷5之48、49)[Z].北京:中华书局,1957。(后简称《宋会要》)
    ②(清)徐松辑.宋会要(蕃夷5之39)[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蕃夷5之68)[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①(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卷下)·奏乞减武臣充提刑及令枢密院三班选人进呈[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②(清)徐松辑.宋会要(蕃夷5之102)[Z].北京:中华书局,1957:7817。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蕃夷5之38)[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④(宋)李焘.长编(卷3建隆三年六月辛卯)[Z].北京:中华书局,2004:7489-7490。
    ⑤按:如熙宁七年四月丁酉神宗批:“熙河路自恢复以来,征伐馈饷,人颇劳苦。今木征已降,边事宁息,宜曲赦 本路。”(《长编》卷252,第6180页);宣和五年六月一日壬午朔,蔡京进贺收复全燕表(《三朝北盟会编》卷1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120页)
    ①(宋)郑刚中.北山集(卷1)·过襄阳(该奏后所附)[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8册第28页。
    ②(宋)郑思肖.心史·中兴集(卷2)·丞相陈公(宜中)[Z].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第90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明崇祯十三年汪骏声林古度刻本,1988:915上
    ③(韩)金成奎.宋代之国境问题的意义与概况[J].王茂华、丁建军.“中韩‘宋辽夏金元史’学术研讨会综述[J].党史博采,2005,(8):44.
    ④可参见(宋)王应麟.玉海·地理·标界[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43册第618-621页。但是这样的标志物并非具有连续性,主要体现为点,即宋人所称呼的“界首”,唐与吐蕃经过划界所确定的赤岭表界碑,也不例外。
    ⑤潘晟.宋代地理学的观念、体系与知识兴趣[D].北京: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论文,2008:169。
    ⑥(日)古松崇志.契丹、宋之间澶渊体制中的国境[A].日本中国史研究年刊(200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40-143。
    ⑦(宋)李焘.长编(卷300)[Z].北京:中华书局,2004.7313。(日)古松崇志.契丹、宋之间澶渊体制中的国境[A].日本中国史研究年刊(2007).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44。
    ①(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河北奉使奉草(卷下)·乞预闻边事[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②关于禁地参见陶玉坤.辽宋关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博士论文,2005:18-25。
    ③(宋)李焘.长编(卷261熙宁八年三月辛酉条李焘引三月二十八日资政殿进呈《所争界至地名白剳子》)·[Z].北京:中华书局,2004:6368-6369。
    ④按:在《宋史》卷85《地理志》关于陕西路堡寨的地理位置中,往往也有“北至”界堠、界台、界堆的记载:《长编》嘉祐六年六月庚辰条记载麟州边界议定后以筑堠、寨以明疆界(第4679页)。鲁人勇.西夏的疆域和边界[J].宁夏大学学报,2003,(1):39。
    ⑤按:《武经总要前集》在镇戎军下载“朝廷以军境平易无扼束,利于驰突,今旁龙山而东循古长城刳大壕以隔胡骑,寨城并在壕内。”在德顺军下载“隆德、静边二寨居边壕外”。从记载来看,边壕在二寨修筑以前就已经存在了,随着疆土扩展,边壕已不再作为具有边界的意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26册第529、530页)。
    ⑥(宋)李焘.长编(卷152)[Z].北京:中华书局,2004:3706。
    ⑦(宋)李焘.长编(卷157)[Z].北京:中华书局,2004:3798。
    ⑧(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18上)[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26册第521-522册。鲁人勇.西夏的疆域和边界[J].宁夏大学学报,2003,(1):39。
    ⑨(宋)李焘.长编(卷159、193)[Z].北京:中华书局,2004:3847、4679。
    ①(宋)李焘.长编(卷228熙宁四年十二月甲寅)[Z].北京:中华书局,2004:5548、5549。
    ②(宋)李焘.长编(卷159、193)[Z].北京:中华书局,2004:5143。
    ③(宋)李焘.长编(卷349)[Z].北京:中华书局,2004:8372。
    ④(清)徐松辑.宋会要(蕃夷5之96)[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⑤(清)徐松辑.宋会要(兵29之41)[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①(元)脱脱.宋史(卷91)[Z].北京:中华书局,1977:2275。
    ②(宋)李焘.长编(卷262熙宁八年四月丙寅条注引)[Z].北京:中华书局,2004:6379。
    ③(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21。
    ④(宋)李焘.长编(卷229)[Z].北京:中华书局,2004:5579。
    ⑤(宋)李焘.长编(卷349)[Z].北京:中华书局,2004:8372。
    ⑥(元)脱脱.宋史(卷488)·交趾传[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070。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方域12之9)[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②(清)徐松辑.宋会要(蕃夷5之96)[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③(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16)·神宗朝议契丹地界[Z].适园丛书第154册。
    ④按:关于宋人边界(边疆)问题的争论的方式、频率、激烈程度可参见:杜芝明.北宋边疆问题的论争[D].重庆: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毕业论文,2008。
    ⑤按:熙宁八年三月辛酉,沈括“于枢密院阅案犊,得契丹顷岁始议地畔书,指古长城为分,今所争乃黄嵬山,相远三十余里,表论之。”关于“古长城为界”、“案牍”,李焘注引沈括《乙卯入国奏请》并《别录》“又耶律荣执到文字,内有以古长城为界,于地界第一册内签出。又萧禧执到文字,内有以古长城为界,于地界内第一册内签出。又梁颖称雪山照望牛头山文字,在河东路商量地界第五册内签出。”(《长编》卷261,第6367、6369页;(日)古松崇志.契丹、宋之间澶渊体制中的国境[A].日本中国史研究年刊(200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48)由“第一册”、“第五册”可以看出,宋人对边界文书的整理,进而反映出对地界的重视程度。
    ①(宋)李焘.长编(卷193嘉祐六年六月庚辰)[Z].北京:中华书局,2004:4679。按:该条注,李焘提到了“今安静乃上《地界图》,则是安静竟了地界,不由思道也。”《麟州屈野河界图》与《地界图》应为同一图。
    ②(宋)黄庭坚.山谷全书别集(卷8)·叔父给事行状(一)[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13册第610页。
    ③汪前进.宋代边疆管理与地图[J].转自张云.“中国历代边臣疆吏”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17(4):140。
    ④(宋)李焘.长编(卷157)[Z].北京:中华书局,2004:3798。
    ⑤(宋)李焘.长编(卷205治平二年七月辛巳)[Z].北京:中华书局,2004:4980。
    ⑥(宋)李焘.长编(卷277)[Z].北京:中华书局,2004:6780。
    ⑦(宋)谢深甫.庆元条法事类(卷78)·蕃蛮出入[Z].杨一凡、田涛主编.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第一册)[G].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865。
    ⑧(清)徐松辑.宋会要(蕃夷5之14)[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⑨(清)徐松辑.宋会要(兵29之42)[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①(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73)[Z].北京:中华书局,1974:904。
    ②按:真宗时,议关南地界的经过参见《长编》卷58景德元年十月丙午条、十二月庚辰条,第1278、1288页;《宋会要》蕃夷1之28-31。
    ③按:仁宗时议关南地界参见《长编》卷135庆历二年二月丁丑、三月己巳、四月庚辰,第3220、3229、3234页;卷137,庆历二年七月壬戌,第3283-3287、3292-3924页。《宋会要》蕃夷1之12-16。《太平治迹统类》卷8《仁宗朝契丹议关南地界》(适园丛书第150册)。
    ④(宋)李焘.长编(卷138庆历二年十月丙午)[Z].北京:中华书局,2004:3309。
    ⑤关于熙宁议地界,学者多有论述,相关研究见绪论部分。
    ①关于宋和辽对边界的主张,可见(宋)李焘.长编(卷261熙宁八年三月辛酉条李焘引三月二十八日资政殿进呈《所争界至地名白剳子》)[Z].北京:中华书局,2004:6367-6369。
    ②(宋)李焘.长编(卷256熙宁七年九月戊申)[Z].北京:中华书局,2004:6253。
    ③(宋)李焘.长编(卷265熙宁七年六月壬子)[Z].北京:中华书局,2004:6498。
    ④关于天池划界谈判的结果,文献无明确的记载,可从相关记载看出双方在以分水岭为界上最终达成了一致,参见:《长编》卷373熙宁九年二月乙末第6681页,卷283熙宁十年七月乙丑第6937页,卷371元祐元年三月戊辰苏辙上奏第8988页;《辽史》卷92《萧韩家传》(中华书局,1974,第1370页)。
    ⑤(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16)·神宗朝议契丹地界[Z].适园丛书第154册。
    ⑥(清)徐松辑.宋会要(蕃夷2之17)[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⑦(宋)李焘.长编(卷174皇祐五年春正月壬戌)[Z].北京:中华书局,2004:4194。
    ⑧(宋)李焘.长编(卷312)[Z].北京:中华书局,2004:3123。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蕃夷2之18)[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②(宋)李焘.长编(卷178至和二年二月丙午条李焘注引)[Z].北京:中华书局,2004:4317。
    ③(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河北奉使奉草(卷下)·乞令边臣辨明地界[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④宋辽夏之间的三角关系,可参见李华瑞.宋夏关系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343-382。
    ⑤(宋)李焘.长编(卷152庆历四年十月庚寅条)[Z].北京:中华书局,2004:3706。
    ①(宋)李焘.长编(卷157)[Z].北京:中华书局,2004:3798。
    ②(宋)李焘.长编(卷157庆历五年八月庚辰)[Z].北京:中华书局,2004:3799。
    ③(宋)李焘.长编(卷159庆历六年十月丁未)[Z].北京:中华书局,2004:3847。
    ④(宋)李焘.长编(卷185嘉祐二年二月壬戌)[Z].北京:中华书局,2004:4470。
    ⑤(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居士集(卷32)·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赠吏部尚书正肃吴公墓志铭[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⑥(宋)李焘.长编(卷193嘉祐六年六月庚辰及注引)[Z].北京:中华书局,2004:4679。按:《宋史·夏国传一》、《玉海》卷188也有相同的记载。关于经济手段在宋夏关系的中的作用可参见林文勋.宋王朝边疆民族政策的创新及其历史地位[Z].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18(4):李华瑞.宋夏关系史[M].石家序: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312-342
    ⑦(元)脱脱.宋史(卷486夏国传二)[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008。按:《太平治统治类》卷15《神宗经制西夏》(适园丛书本第153册)的记载却是宋因秉常新立,欲以绥州易二寨“(秉常立)于是廷议欲乘此复塞门、安远之地,邵亢以为幸人之丧,不可,请以绥州易之。亢之议与彦博之请合。诏(韩)缜与宗道(西夏使者薛宗道)议。”
    ⑧(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15神宗经制西夏)[Z].适园丛书本153册。
    ①(宋)李焘.长编(卷226)[Z].北京:中华书局,2004:5514-5515。按:文彦博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宋·文彦博.文潞公文集(卷19)·奏西夏誓诏事[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00册第697-698页。
    ②(宋)李焘.长编(卷228熙宁四年十二月甲寅)[Z].北京:中华书局,2004:5550。
    ③(宋)李焘.长编(卷228熙宁五年二月辛酉条、四月丁卯)[Z].北京:中华书局,2004:5591、5633。
    ④(宋)李焘.长编(卷290)[Z].北京:中华书局,2004:7093。
    ⑤(元)脱脱.宋史(卷85)[Z].北京:中华书局,1977:2905-2906。
    ⑥(宋)李焘.长编(卷290)[Z].北京:中华书局,2004:9496。
    ⑦按:《长编》卷429元祐四年六月丁末“夏国遣使入贡”下,李焘引《穆衍传云》“四年,夏人遣使入朝,欲以还四寨易兰州及塞门寨。命衍押伴,折之以理,夏使辞屈。”(10367页)元祐五年契约乙酉,夏国主乾顺言:“自去年契约遣使赴阙,乞换所赐城寨,蒙降诏不许。”(《长编》卷445,第10717页)因此,夏人该请求在元祐四年七月。
    ①(宋)李焘.长编(卷434元祐四年十月乙卯)[Z].北京:中华书局,2004:10468。
    ②(宋)李焘.长编(卷439元祐五年三月癸未)[Z].北京:中华书局,2004:10581。
    ③按:《简明宋史》载“熙宁九年九月,交趾进攻宋广西的古万寨。十一月,出动六万军队,号称八万·(周宝珠、陈振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09)。而《长编》熙宁八年十一月己巳、戊寅(第6621、6624页),熙宁八年十二月癸巳、丁酉(第6638、6639页):神宗《讨交趾敕榜》((宋)佚名.宋大诏令集[Z].北京:中华书局,1962:932)等记载来看,交趾入寇为熙宁八年,并非熙宁九年。
    ④(宋)佚名).宋大诏令集(卷238熙宁十年二月)·赐交趾郡王李乾德诏[Z].北京:中华书局,1962:933。
    ⑤(宋)李焘.长编(卷285)[Z].北京:中华书局,2004:6975。
    ①(宋)佚名).宋大诏令集(卷238元丰元年八月癸未)[Z].北京:中华书局,1962:933。
    ②(宋)李焘.长编(卷349)[Z].北京:中华书局,2004:8373。
    (?)(宋)李焘.长编(卷300)[Z].北京:中华书局,2004:7310.
    ④(宋)李焘.长编(卷339元丰六年九月乙巳、卷349元丰七年十月戊子条下)[Z].北京:中华书局,2004:8160、8373。
    ⑤(清)徐松辑.宋会要(蕃夷4之40)[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⑥(宋)李焘.长编(卷349元丰七年十月戊子条)[Z].北京:中华书局,2004:8373。
    ⑦(宋)李焘.长编(卷349元丰七年十月戊子)[Z].北京:中华书局,2004:8372。
    ⑧政和末年,徽宗在诏书中说“自熙宁以来,全不生事。”(元·脱脱.宋史(卷488)·交趾传[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070。)
    ⑨具体的划界经过以及界至确定、陕西段具体的界址可参见赵永春.金宋关系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邹逸麟.宋金分界考[A].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186-189.
    ①(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5建炎元年五月戊戌条、卷124绍兴八年十二月癸亥)[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25、326册第105页下、685页下.
    ②(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求(卷110绍兴七年四月丁酉)[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26册第501页。
    ③(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21绍兴八年七月戊戌)[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26册第638页。
    ④按:关于以新河为界的依据有如下两点:首先,和议签订后,“又命官吏军民愿归山东河北者听。”而山东,位于新河之北,旧河之南。其次,“初,金人之割地也,以新河为界,朔方盛传御驾北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绍兴九年春正月丙申、绍兴九年十二月己巳,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26册第709、791页)因此以次来看,宋人原先以旧河的主张并没有被金所采纳,故此时期的河南地乃新河之南。
    ⑤(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2绍兴十一年年十一月辛丑引《绍兴讲和录》)[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26册第903、907页。
    ⑥(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3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乙亥)[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27册第3页。
    ①(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4绍兴十二年年二月己卯、辛卯)[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27册第14-15页。
    ②(元)脱脱.宋史(卷30)[Z].北京:中华书局,1977:556。
    ③可参见赵永春先生的分析(《金宋关系史》第187-188页)。
    ①(宋)杨万里.诚斋集(卷69)·癸巳轮对第二剳子[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②(元)脱脱.宋史(卷85)[Z].北京:中华书局,1977:2905-2906。
    ③(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17神宗平交阯)[Z].适园丛书本154册。
    ④(宋)李焘.长编(卷237熙宁五年八月丁酉)[Z].北京:中华书局,2004:5772-5773。
    ①《国语·周语上》云“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候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4。)
    ②按:如元祐六年湖南安抚钤辖谢麟言:“……其武阳、关峡、城步等寨皆系极边……”(宋·李焘.长编(卷454元祐六年春正月壬午条)[Z].北京:中华书局,2004:10886。)
    ①(元)脱脱.宋史(卷196)·兵十[Z].北京:中华书局,1977:4900。
    ②(宋)李焘.长编(卷55咸平六年九月辛亥条)[Z].北京:中华书局,2004:1213。
    ③(元)脱脱.宋史(卷34)·孝宗二[Z].北京:中华书局,1977:661。
    ④(宋)李曾伯.可斋杂稿(卷20)·回丞相边事公剳[Z].文渊阁四库本第1179册第404页。
    ⑤(宋)张方平.乐全集(卷36)·宋故推诚保德功臣宣徽南院使安武军节度使冀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使持节冀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延路马步军都总管经略安抚使判延州军州事管内劝农使上柱国广平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二百户食实封一千六百户赠太尉谥曰康穆程公神道碑铭[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4册第408页。
    ⑥而在有的语境下,边郡继承了汉代的情况,为宋的临边州即为宋边疆的组成部分,如起纳夏税问题上“继而以河北、河东诸州秋税多输边郡,常限外更加一月。”(元·脱脱.宋史(卷174)·赋税[Z].北京:中华书局,1977:4240。)
    ⑦(宋)李焘.长编(卷57景德元年九月辛亥条)[Z].北京:中华书局,2004:1260。
    ⑧(宋)李焘.长编(卷343元丰七年三月戊辰条)[Z].北京:中华书局,2004:8276。
    ①(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1)·地理门[Z].北京:中华书局,1999:3。
    ②(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0)[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26册118页。
    ③(元)脱脱.宋史(卷34)[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201。
    ④相对于周边民族政权,宋人眼中的“省地”指称的是整个宋朝的疆域,而非“华夏”之疆,如“(淳熙)十二年春正月己丑,禁交阯盐入省地。”(《宋史》卷35,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683页)
    ⑤(宋)文彦博.文潞公文集(卷14)·奏乞主帅便行军令后奏[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0册第674页
    ⑥(宋)吕大钧.世守边郡议[Z].吕祖谦编.宋文鉴[G].北京:中华书局,1992:1745-1746。
    ①(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100)[Z].台湾:学生书局据永乐十四年内府刊本版,1985:1383。
    ②按:端平二年蒙军大举进攻四川,宋蒙展开了反复争夺,故边疆为军事实际控制区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职官48之40)[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④《说文解字注》在木部下分别对“極”和“极”二字进行了注解,二者意义迥异,本文是对“極(?)”进行探讨,故出于行文的考虑,概以“极”代之。见(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53下、266上。
    ⑤(汉)许慎撰、(消)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53下。
    ⑥按:对于“极”所表现出来的先秦时期的“天下观”,顾颉刚、童书业在《汉代以前中国人的世界观念与域外交通的故事》(《禹贡半月刊》,第五卷第三、四合期,1936,禹贡学会出版)中通过对“四极”和“大四极”的研究进行了阐述。
    ⑦(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有始览[Z].诸子集成本(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126。
    ⑧(汉)司马迁.史记(卷6)[Z].北京:中华书局,1963:243。
    ①赵尔巽.清史稿(卷54)[Z].北京:中华书局,1976:1891。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8)[Z].北京:中华书局,1973:2914。
    ③(晋)刘昫.旧唐书(卷20上)[Z].北京:中华书局,1986:737。按:同书卷200下,秦宗权传也有相似的记载,虽然表述有所差异,但所指的地理位置是基本吻合的,(第5398页)。
    ④(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75。
    ⑤陈初尘编纂.金文常用字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192。
    ⑥学者指出“边界的概念并非一开始就有,而是随着领土国家的产生以及行政区域的划定而出现的。……战国时期,地区性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出现,城邦国家的形态演变成领土国家,边界的概念完全形成。”(周振鹤.构建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设想[A].历史地理(第1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3。)
    (唐)李德裕.会昌一品集(卷4)·授石雄晋绛行营节度使制[Z].文渊阁四库本第1079册,第127页。
    ⑦(宋)欧阳修.新唐书(卷43下)·地理志[Z].北京:中华书局,1975:1150、6234。
    ⑧(宋)任广.书叙指南(卷19)[Z].文渊阁四库本第920册,第582页。按:对于“被边”,文献却没有注解,在《书叙指南》中以及《佩文韻府》(四库全书第1014册,第138页)“边”字下,都列举了《史记》 韩王信列传中的材料,“国被边,匈奴数入”。从句意来看,“被边”是被用来强调整个“国”的地理状况,而非“国”之某个区域。
    ①按:辽、金不在《宋史》外国传之例,但在宋文献中多有“外国”之称呼。
    ②(宋)苏轼.东坡全集(卷52)·登州召还议水军状[Z].文渊阁四库本1107册,第727页。
    ③(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16上)·边防·河北路(登州附见)[Z].文渊阁四库本第726本,第470、489页。
    ④(宋)李焘.长编(卷454元祐六年春正月壬午条)[Z].北京:中华书局,2004:10886。
    ⑤表中数据乃据宋人文集和《长编》、《宋史》、《三朝北盟会编》、《历代名臣奏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两朝纲目备要》、《宋史全文》、《宋会要辑稿》、《岭外代答》、《武经总要》等统计。
    ①(宋)李焘.长编(卷267熙宁八年八月丙申)[Z].北京:中华书局,2004:6545。
    ②(宋)李焘.长编(卷266熙宁八年七月辛巳)[Z].北京:中华书局,2004:6531。
    ③(元)佚名.宋史全文(卷25)[Z].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711。
    ④(宋)李焘.长编(卷146庆历四年春正月丙子)[Z].北京:中华书局,2004:3532。
    ⑤(宋)包拯.包孝肃奏议集(卷7)·请免沿边人户折变[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27册,第151页。
    ⑥(宋)李焘.长编(卷325、393,元丰五年四月甲子、元祐元年十二月庚子)[Z].北京:中华书局,2004:7820、9557。
    ⑦(元)脱脱.宋史(卷174)·食货二[Z].北京:中华书局,1977:4223。
    ⑧(宋)李焘.长编(卷395,元祐二年二月辛丑)[Z].北京:中华书局,2004:9639。
    ①(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1)·职官二·安抚使[Z].北京:中华书局,2000:228。
    ②(清)徐松辑.宋会要(蕃夷5之39、方域6之28)[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③(宋)徐梦莘.三朝北监会编(卷19,宣和六年九月)[Z].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38。
    ④(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1)·边帅门[Z].北京:中华书局,1999:53。
    ⑤(宋)李焘.长编(卷266,熙宁八年秋七月辛巳)[Z].北京:中华书局,2004:6531。
    ⑥(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3)·寨丁[Z].北京:中华书局,1999:137。
    ①(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413下。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2008:2616。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方域5之43)[Z].北京:中华书局,1957。按:原文本为“元祐三年”,而同书兵28之45为“元符三年”,结合该处内容和元祐三年的政局,应以“元符三年”为是。后引用此条材料,皆以“元符三年”为是。
    ④(宋)李焘.长编(卷470,元祐七年二月丙子)[Z].北京:中华书局,2004:11227。按:同时《宋史·地理志》卷86(第2134页)也有相似的记载。而《宋会要》方域12之5,记载的时间为“元祐六年
    ⑤(清)徐松辑.宋会要(方域5之43)[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①咸平初,秦州极边止置千人”((元)脱脱.宋史(卷190)·兵四[Z].北京:中华书局,1977:4709);“勘会秦州宁远寨在西路极边”((宋)文彦博潞公文集(卷38)[Z].文渊阁四库本第1100册,第789页。)
    ②(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3)·土丁戍边[Z].北京:中华书局,1999:133。
    ③(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1)·地理门[Z].北京:中华书局,1999:3。
    ①(元)脱脱.宋史(卷495)·蛮夷三[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214。
    ②(宋)佚名.宋大诏令集(卷159)·建易州县[Z].北京:中华书局,1962:600。(宋)李焘.长编(卷88)[Z].北京:中华书局,2004:2020。
    ④(元)脱脱.宋史(卷495)·蛮夷三[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207。按:《元丰九域志》载“安化州。本抚水州,天禧元年改。”((宋)王存.元丰九域志[Z].北京:中华书局,1984:507。)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蕃夷5之102)[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②(元)脱脱.宋史(卷285)·冯伸己传[Z].北京:中华书局,1977:9612。
    ③(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1)·边帅门[Z].北京:中华书局,1999:49。
    ④(元)脱脱.宋史(卷495)·蛮夷三[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210-14211。
    ⑤(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3)·土丁戍边[Z].北京:中华书局,1999:132-133。
    ⑥(元)脱脱.宋史(卷494)·蛮夷二[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201。
    ⑦(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80)·《朝散郎知宜州董君墓志铭[Z].四部丛刊本初编本。
    ①(宋)李曾伯.可斋杂稿—续稿(后卷8)·回宣谕奏[Z].文渊阁四库全书1179册,第734页。
    ②(宋)李曾伯.可斋杂稿—续稿(后卷9)·回宣谕奏[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9册第752页。
    ③按:《象郡志》载“(象州)连属桂林,外接交、邕,云云,往来要冲。”((宋)祝穆.方舆胜览(卷40)·象州[Z].北京:中华书局,2003:719。)
    ④(宋)李曾伯.可斋杂稿-续稿(后卷8)·回宣谕奏[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79册第730页。
    ⑤(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65)·岭南道九·象州[Z].北京:中华书局,2007:3163。
    ⑥李默.宋元广西瑶族分布考略[J].广西社会科学,1986,(4):78。
    ⑦(宋)祝穆.方舆胜览(卷40)·象州[Z].北京:中华书局,2003:719。
    ①(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1)·地理门[Z].北京:中华书局,1999:3-4.。
    ②(宋)李焘.长编(卷344,元丰七年三月戊辰条)[Z].北京:中华书局,2004:8267。
    ①(元)佚名撰,李之亮校点.宋史全文(卷27下)·孝宗八[Z].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907。
    ②(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卷下)·奏策试方略等人各与缘边差遣事[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③(宋)熊克.中兴小记(卷37)[Z].文渊阁四库第313册,第1159页;(元)脱脱.宋史(卷31)·高宗八[Z].北京:中华书局,1977:585;(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72)[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27册第420页。
    ④(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1)·地理门[Z].北京:中华书局,1999:3、53。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兵4之1、2)[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②(宋)张方平.乐全集(卷20)·郊禋赦书事目[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4册第188页。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兵4之22)[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④(清)徐松辑.宋会要(兵29之2)[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兵16之1)[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②(宋)宗泽撰、(宋)楼昉编.宗忠简集(卷7)·遗事[Z].文渊阁四库第1125册,第60页。
    ③(宋)苏轼.东坡全集(卷52)·登州召还议水军状[Z].文渊阁四库1107册,第727页。按:宗泽记载中政和五年,登州“升”为“次边”,说明登州此前应为普通州;而苏轼上奏中,登州却为“极边”,这反映了登州地位经历了极边—普通州—次边的变化,但传世文献并无法建立这样的时间序列。在传世文献无法建立这样的时间序列、疆土无扩展的情况下,两条矛盾性的记载只能反映对登州地位的认识因人因势(形势)而异。
    ④(清)徐松辑.宋会要(兵4之33)[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⑤(宋)李曾伯.可斋杂稿-续稿(后卷8)·回宣谕奏[Z].文渊阁四库本1179册,第734页。
    ⑥关于“四郡”、“六郡”具体所指的依据见本章第三节的“‘次边’地位的影响因素”部分。
    ⑦(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1、3)[Z].北京:中华书局,1999:3、133。
    ⑧资料来源:《长编》、《宋史》、《宋会要辑稿》《皇朝编年备要》、《历代名臣奏议》、《太平治迹统类》、《宋史全文》、《岭外代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及宋人文集等。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兵7之30)[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②(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128)·乙酉答真侍郎[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①(宋)李煮.长编(卷216熙宁三年十月乙亥条)[Z].北京:中华书局:2004:5257。
    ②(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河北奉使奉草(卷上)·乞置御河催纲[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③按:不同语境下,“里”的内涵是不同,固其空间范围并不固定。
    ④(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河东奉使奉草(卷上)·乞免诸州一年支移剳子[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⑤(元)佚名.宋史全文(卷27下)·孝宗八[Z].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937。
    ①(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260)[Z].台湾:学生书局据永乐十四年内府刊本版,1985:3422.
    ②(宋)李焘.长编(卷508元符二年四月癸酉条)[Z].北京:中华书局,2004:12095。
    ③(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4庚戌)[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25册第841页。
    ④按:这里的“边”与“极边”内涵同,如元丰三年七月丙戌诏“闻乞弟自归巢穴,修置战具,多结夷人,或虑非时冲突省地。王光祖以移军近里,委韩存(?)候阁道通行军马,择近日起发。至泸州,天气尚热,即分屯近郡,审度进讨。”(《长编》卷306)这里“近里”紧挨沪州(极边州)。而作为紧邻极边州军(与域内民族接壤之极边州军)的“近里”能否作为边疆的组成部分,依据文献无法得出结论,姑且据其靠近“里”之基本内涵,看成边疆的组成部分。
    ⑤(清)徐松辑.宋会要(方域5之43)[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⑥(宋)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政府奏议(卷下)·再奏乞蒋偕转官知原州[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①(宋)李焘.长编(卷139庆历三年春正月丙子)[Z].北京:中华书局:2004:3340。
    ②(宋)李焘.长编(卷216熙宁三年十月乙亥条)[Z].北京:中华书局:2004:5257。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食货63之203)[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①(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卷140)·边防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584.
    ②(宋)黄幹.勉斋集(卷30)·申朝省为巳乞祠禄申审筑城事[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8册第338页。
    ③(宋)周必大.文忠集(卷196)·潼川岳漕(霖)[Z].文渊阁四库本第1149册第235页。
    ④(宋)李焘.长编(卷309)[Z].北京:中华书局:2004:7058。
    ⑤(宋)黄(?).山谷集·山谷年谱(卷30)[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13册第956页。
    ⑥(宋)李焘.长编(卷487)[Z].北京:中华书局:2004:11562。
    ①(宋)李焘.长编(卷349)[Z].北京:中华书局:2004:8372。
    ②(宋)王之道.相山集(卷22)·乞移屯沿边札子[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2册第693页。
    ③(宋)周必大.文忠集(卷149)·总管阶墀御笔·回奏[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8册第632页。
    ④(宋)李焘.长编(卷166)[Z].北京:中华书局:2004:3996。
    ⑤(宋)李焘.长编(卷149)[Z].北京:中华书局:2004:3597。
    ①(宋)廖行之.省斋集(卷5)·论军须禁物商贩透漏乞责场务照验税物中明法禁剳子[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7册第343-344页。
    ②(宋)李焘.长编(卷326)[Z].北京:中华书局:2004:7858。
    ①(宋)李焘.长编(卷331)[Z].北京:中华书局:2004:7974。
    ②(宋)黄斡.勉斋集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25)·安庆府拟奏便民五事[Z].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第90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元刻延祐二年重修本,1988:542。
    ③(宋)赵升.朝野类要(卷5)[Z].北京:中华书局,2007:100。
    ④(宋)李焘.长编(卷157)[Z].北京:中华书局:2004:3801。
    ⑤(宋)李焘.长编(卷402)[Z].北京:中华书局:2004:9787。
    ⑥(宋)李焘.长编(卷160)[Z].北京:中华书局:2004:3871。
    ⑦(元)脱脱.宋史(卷190)·乡兵一[Z].北京:中华书局,1977:4176。
    ⑧(宋)李焘.长编(卷441)[Z].北京:中华书局:2004:10620。
    ⑨(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03)[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26册第426页。
    ⑩(宋)李焘.长编(卷316)[Z].北京:中华书局:2004:7642。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兵4之33)[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①(宋)李曾伯.可斋杂稿(卷20)·回丞相边事公剳[Z].文渊阁四库本1179册,第404页。
    ②按:如“河北便籴,沿边行三税法,内郡行四税法”(《长编》卷170,皇祐三年二月己亥条,第4081页),“(司马)光在永兴,宣抚司请增修城壁,虽内郡不被边,亦增修如边郡,光奏罢之”(《长编》卷220,熙宁四年二月辛酉条,第5338页)。文献中,河北路次边州军—祁州,非临边但被称为边郡,这样的材料在宋的文献中不多见(参见《长编》卷57,景德元年九月辛亥条,第1260页;卷344,元丰七年三月戊辰条,第8267页)。
    ③“河东道有蔚、云、代、朔、岚、忻等边州,目的在保卫太原府。……此处并无荒漠、天堑为阻,故唐朝于太原府北面设置边州6个,以作屏障,其中蔚、云两州为外层,代、朔为中层,岚、忻为内层,.以确保太原府之安全。”(许伟伟.唐代前期边州若干问题初探[D].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6:19-20。
    ④(唐)李德裕.会昌一品集(卷4)·授石雄晋绛行营节度使制[Z].文渊阁四库第1079册第127页。
    ①(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1)·地理门[Z].北京:中华书局,1999:3。
    ①按:在宋人文集、笔记小说等中,仍有较多关于“西南夷”的记载。
    ②(宋)欧阳修.新唐书·南蛮中[Z].北京:中华书局,1975:6295。
    ③关于宋“守内虚外”的国策、宋与大理关系可参考:段玉明.大理国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冉守祖.大理境内的民族及其与宋的关系[J].史学月刊,1995,(1):刘复生.“云南八国”辨析—兼谈北宋与大理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3)6;刘永生.两宋中央与大理政权关系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硕士论文:方铁.论宋朝以大理国为外藩的原因及其“守内虚外”治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6);李合群.北宋“守内虚外”国策质疑[J].史学月刊,2009,(12);刘旭东、杨晓红.南宋沿袭了北宋“守内虚外”策略吗[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5)等。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19)·惠景(?)候者年表[Z].北京:中华书局,1959:977。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Z].北京:中华书局,1959:2917。
    ③按:“外国”所指蛮夷往往随着政权统治区域的变化而变化,如《周书》、《旧五代史》到《宋史》、《明史》的变化。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123)·大宛列传[Z].北京:中华书局,1959:3160。
    ⑤(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三[Z].北京:中华书局,1974:922。
    ①(宋)乐史.太平寰宇记[Z].北京:中华书局,2007:3296、3353、3619-3620、3445。
    ②(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前集·地理门[Z].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元延祐七年圆沙书院刻本,2006。
    ① (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外集(卷9)·本论[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②关于宋人华夷之辨思想的研究,成果较多,如葛兆光:宋代“中国”意识的凸显—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J].文史哲,2004(1)(后收入其著,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Irene S. Leung. " Felt Yurts Neatly Arrayed,Large Tents Huddle Close ":Visualizing the frontier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960—1127). Nicola Di Cosmo and Don J.Wyatt. Political Frontiers,Ethnic Boundaries,and Human Geographies in Chinese History. London:RoutledgeCurzon,2003,192-219;韦兵.夷夏之辨与雅俗之分: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宋代儒家历、历家历之争[J].史学月刊,2009,41(6):马强.唐宋时期中国西部地理认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1-290。但要注意的是华夷之辨观念的强化与否受地理环境、人们认识、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可能呈现出区域性、阶段性的特征。
    ③(宋)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0)·中国论[Z].北京:中华书局,1984:116-117。
    ①(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22)·论乞诏诸帅任责处降附安反侧[Z].四部丛刊本,上海涵芬楼借乌程刘氏嘉业堂藏宋刊本影印。
    ①按:对宋朝少数民族分布的情况,文献多有记载、论述:历史文献如《宋史·蛮夷传》、《武经总要·前集》、《文献通考》、《元丰九域志》、《太平寰宇记》、《宋会要》、《岭外代答》、《桂海虞衡志》以及宋人文集等;当代著作如安国楼.宋朝周边民族政策研究[M].台湾: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5-12;安介生.历史民族地理[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493-528.陈佳华等.宋辽金时期民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489:龚荫.中国民族政策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李默.宋、元时期广东瑶族分布考略[J].民族研究,1985,(2):42-51;宋元广西瑶族分布考略[J].广西社会科学,1986,(4):72-76;刘复生.宋代“泸夷”非乌蛮集团的民族成分[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1).
    ②(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18)[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26册第535页。
    ③(元)脱脱.宋史(卷492)·吐蕃传[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151。
    ④(元)脱脱.宋史(卷491)·党项传[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137-14148。
    ⑤(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19)·奏议之被召除礼部尚书内引奏事第四剳[Z].四部丛刊本初编本,上海涵芬楼借乌程刘氏嘉业堂藏宋刊本影印。
    ⑥(元)脱脱.宋史(卷494)·蛮夷传二[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188。
    ⑦(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4)[Z].北京:中华书局,1979:44。
    ⑧(元)脱脱.宋史(卷494)·蛮夷传二[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194。
    ①(宋)方大琮.宋忠惠铁庵方公文集(卷14)·15·史丞相(嵩之)[Z].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第89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明正德八年方良节刻本,1988:469上。
    ②(宋)陈师道.后山从谈(卷4)[Z].学海类编本第80册第7页。
    ③(元)脱脱.宋史(卷496)·蛮夷传四[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244。
    ④(宋)李焘.长编(卷132,庆历元年七月乙亥条)[Z].北京:中华书局,2004:3154。
    ⑤(宋)李焘.长编(卷135,庆历二年春正月壬戌)[Z].北京:中华书局,2004:3216。
    ⑥(元)脱脱.宋史(卷322)·吴中复传[Z].北京:中华书局,1977:10441。
    ⑦按:目前学界对“徼”、“徼外”的内涵及其在两汉间的演变等问题已有一些研究,如:石硕.汉代的“笮都夷”、“牦牛徼外”与“徼外夷”—论汉代川西高原的“徼”之划分及部落分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邹立波.汉代西南之“徼”与“徼外”夷—从文献记载看史家对西南夷人群的区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211(3)
    ⑧关于域内、外民族,《南齐书》分别以“蛮”和“南夷”名之;《南史》分别以“诸蛮”和“海南诸国”、“西南夷”名之:《旧唐书》分别以“南蛮”、“西南蛮”名之。
    ①(宋)乐史.太平寰宇记[Z].北京:中华书局,2007:2(出版前言)。
    ②许怀林.乐史与《太平寰宇记》[J].争鸣,1981,(2)。
    ③(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南蛮总述[Z].北京:中华书局,2007:3353-3354。
    ①(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20)·丙寅沙平之变[Z].北京:中华书局,2000:875。
    ②(宋)王禹偁.小畜外集(卷8)·论交趾文[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③(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1)[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5册第215页。
    ①(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前集)·地理门[Z].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元延祐七年圆沙书院刻本,2006。
    ①安介生.“华夷”五方格局论之历史渊源与蜕变[J].历史教学问题,2000,(4):18.
    ②元人将辽单独列为正史,故《宋史》外国传无辽。
    ③按:《四库全书总目》载元人所撰《宋史》“以宋人国史为稿本”。(《四库全书总目》卷46《史部·正史类》第2-37页)
    ④(宋)范纯仁.范忠宣集(卷18)·附录·范忠宣公行状[Z].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543(第三册)。
    ⑤(清)徐松辑.宋会要(兵27之10)[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⑥(宋)周去非.岭外代答[Z].北京:中华书局,1999:182。
    ⑦(宋)范成大.范成大笔记六种·桂海虞衡志·志蛮[Z].北京:中华书局,2002:146。
    ⑧(宋)吴儆.竹洲集·(附)棣华杂著·宋故朝散郎知邕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田事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提举钦廉等州盗贼公事沿边溪洞巡检使兼提点买马事竹洲先生吴公行状[Z].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375(第三册)。
    ①嘉靖《钦州志》(卷6)·城池[Z].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1985:600。
    ②(宋)苏舜钦.苏学士文集(卷11)·论西事状[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③(宋)王应麟.玉海(卷153)·朝贡[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47册第44页。
    ④(元)脱脱.宋史(卷487)·高丽传[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050。
    ⑤(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16)·论事变倚伏人心向背疆场安危邻寇动静远夷利害五机[Z].四部丛刊本初编本(上海涵芬楼借乌程刘氏嘉业堂藏宋刊本影印)。
    ⑥(宋)李焘.长编(卷72)[Z].北京;中华书局,2004:1641:清)徐松辑.宋会要(蕃夷5之43)[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⑦按:杨武泉先生在《岭外代答》校注前言中,认为《岭外代答》将域内蛮夷、域外蛮夷皆列入“外国门”导致“内容编次,不尽妥当”(宋·周去非.岭外代答[Z].北京:中华书局,1999:11)。“外国”的双重内涵应较好的解释了杨先生提出的问题。
    ①(元)脱脱.宋史(卷493)·蛮夷传一[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171。
    ①(宋)李焘.长编(卷178) [Z].北京:中华书局,2004:4306。
    ②(宋)刘邠.彭城集(卷25)[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96册第257页。
    ③(宋)李焘.长编(卷70)[Z].北京:中华书局,2004:1567。
    ①(元)脱脱.宋史(卷493).蛮夷传.[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174.按:《长编》听载“至道二年”的内容无此记录:《宋会要》蕃夷五之74、75的记载前后皆同,而独缺中间的“况五溪诸州连接十洞,控西南夷戎之地。惟臣州自昔至今,为辰州墙壁,障护辰州五邑,王民安居。”《武经总要》前集卷20“南江州二十”载“富州刺史并兼都巡检使因本州向通汉上言:五溪十洞控西夷之地,为辰州墙壁。故加是名。(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26册第568页)其“控西夷之地”是否为“西南夷”之误,当再考!但从《武经总要》以及相关记载来看,《宋史》所载之“控西南夷戌之地”当有所本。
    ④(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卷13)·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军州事贾公墓志铭[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⑤(宋)李焘.长编(卷55)[Z].北京:中华书局,2004:1208。
    ⑥(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20)[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26册第571页。
    ①(元)脱脱.宋史(卷493)[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210。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0载绍兴四年九月“癸丑,废观州为高峯寨、平州为王口寨。初用明(?)奏也”(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26册第115页)但该书并无明(?)所奏内容之记载。而《广西通志》、《粤西文载》所载应本之《宋史》。
    ②(元)脱脱.宋史(卷495)[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214。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蕃夷5之23)[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④(元)脱脱.宋史(卷6、119)[Z].北京:中华书局,1977:111、2813。
    ⑤(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卷143)[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627。按:此处记载还见于《宋史》卷493,但《宋史》记载简略(?)上奏人以“议者以为”指称。对于冯檝上奏的结果,《宋史》载“乃诏悉废所至初郡。”(中华书局,1977:14182。)
    ①(宋)赵升.朝野类要[Z].北京:中华书局,2007:35、67。按,笔者认为从前后内容、文献记载来看, “归顺,谓元系西南蕃蛮溪峒头首等”的标点应为“归顺,谓元系西南蕃、蛮、溪峒头首等’
    ②(元)脱脱.宋史(卷493)·蛮夷一[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171。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蕃夷五(之94、97)[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①(元)脱脱.宋史(卷496)·蛮夷四[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223。
    ②陈佳华等著.宋辽金时期民族史[Z].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488-489。
    ③(元)脱脱.宋史(卷496)·蛮夷四[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243-14244。 ①三字中,学者较为关注“藩”字的内涵及其运用,如包汉文,清代“藩部”一词考释[J].清史研究,2000,(4);张双智.清朝外藩体制内的朝觐年班与朝贡制度[J].清史研究,2010,(3);刘志扬、李大龙.“藩属”与“宗藩”辨析—中国古代疆域形成理论研究之四[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3);李大龙.不同藩属体系的重组与王朝疆域的形成—以西汉时期为中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1)等。
    ②(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7上。
    ③(清)阮元.经籍籑诂[Z].北京:中华书局,1982:403上。按:《周礼·大行人》与《周礼·夏官·职方氏》在服事制相同的内容上分别用了“蕃”与“藩”,故两字可互换且皆为“藩篱”之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892、863。)
    ④(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50页上。
    ⑤(清)阮元.经籍籑诂[Z].北京:中华书局,1982:414上。
    ⑥王力等编.王力古汉语字典[Z].北京:中华书局,2000:746。
    ⑦(清)阮元.经籍籑诂[Z].北京:中华书局,1982:405-406。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122)·酷吏列传[Z].北京:中华书局,1959:3141。
    ②(汉)班固.汉书(卷57上)·司马相如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2547。
    ③(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1)·天文志[Z].北京:中华书局,1974:291-292。
    ④按:“蕃”并无“少数民族”的本意,但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版)中,却有“少数民族的”之意。
    ⑤(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892。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7)[Z].北京:中华书局,1975:5286。
    ⑦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民族称谓含义的演变及其内在联系[G].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237-238。
    ①(宋)李焘.长编(卷59)[Z].北京:中华书局,2004:1318。就宋的情况,学者指出:“两宋时期,一般可泛称周边少数民族为‘蕃部’,不只有西北‘蕃部’之称,‘诏陕西四路驻泊钤辖秦凤…(?)延韩则顺各管勾本路蕃部,团结强人、壮马’,而且也有西南‘蕃部’之谓:‘泸州西南徼外,……昆明,在黔、泸徼外,今西南蕃部所居地。”’(陈武强.宋代蕃法及其向汉法的过渡论略[J].青海民族研究,2006,(4):105。)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6)[Z].北京:中华书局,1975:482。
    ③(元)脱脱.宋史(卷165)·职官五[Z].北京:中华书局,1977:3903。
    ④(宋)魏泰.东轩笔录(卷15)[Z].北京:中华书局,1983:173。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7)[Z].北京:中华书局,1975:5275。
    ⑥(宋)欧阳修.新唐书(卷46)[Z].北京:中华书局,1975:1195-1196。
    ①史继忠.试论“东谢”、“(?)(?)蛮”及“西南蕃”等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成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1创刊号:19、22.
    ②陈佳华等指出:“西南番的首领及居民,大多是当地土著民族。唐时,其地首领是谢氏,有东谢、西谢、南谢之称。”(陈佳华等.宋辽金时期民族史[Z].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490。)
    ③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7:517;史继忠.试论“东谢”、“(?)(?)蛮”及“西南蕃”等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成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1创刊号:20.
    ①黎小龙.周秦两汉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的形成与嬗变[J].民族研究,2004,(3):71。
    ②(宋)周去非.岭外代答[Z].北京:中华书局,1999:50(注释12)。
    ③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编纂委员会.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34、116。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蕃夷5之10)[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②(宋)陈旸.乐书(卷159)[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11册第735页。
    ③(元)脱脱.宋史(卷496)·蛮夷四[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233。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7) [Z].北京:中华书局,1975:5276。
    ⑤史继忠.试论“东谢”、“(?)(?)蛮”及“西南蕃”等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成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1创刊号:18、19、21.
    ①按:前已经提到,《西南夷列传》中的“昆明”乃少数民族,其区域为“楚雄之西、保山东北和大理洱海地区”。从其他三方皆为地名,再结合谭骐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显示的汉代(?)(?)郡范围与可以看出:此处“昆明”应非“西南夷列传”所指“昆明”
    ②(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卷8)[Z].北京:中华书局,1984:373。按:《舆地广记》卷33(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1209)、《宋朝事实》卷19(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第299页)与《元丰九域志》记载同,但《宋史·地理志》载南平军“同下州,熙宁八年,收西番部,以恭州南川县铜佛坝地置军。”(中华书局,1977:2228)。故结合文中的论述.《宋史·地理志》中的“西番部”应为“西南番部”之误!而关于南平军建军的时间,《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为熙宁七年:《宋史》、《宋史地理志汇释》、《宋朝事实》、《长编》均以“熙宁八年”为是。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蕃夷5之20)[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④(清)徐松辑.宋会要(蕃夷5之36)[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⑤按:但文献中,以“西南蕃”称呼“西夷”的少数民族的记载较少。
    ⑥(清)徐松辑.宋会要(蕃夷5之10、22)[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⑦(宋)李焘.长编(卷59)[Z].北京:中华书局,2004:1309(小字注)。
    ①(宋)韩琦.韩魏公集(卷18)·乞筑(?)栗城奏[Z].四川大学古籍所编.全宋文(第39册卷846).上海\合肥: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后引《全宋文》版本同)
    ②按:而受到“祖宗之疆”疆域思想的影响,南宋人地理方位思想中的地理坐标是否也随统治中心东移南迁而变化乃因人而异。
    ③(宋)黄幹.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22)·汉阳条奏便民五事之五復马监[Z].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影印元刻延祐二年重修本),1988:540。
    ④(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31)·督府书·知安吉州蒋左史(重沴)[Z].四部丛刊本初编本(上海涵芬楼借乌程刘氏嘉业堂藏宋刊本影印)。
    ①(宋)范成大.范成大笔记六种·桂海虞衡志[Z].北京:中华书局,2002:106、134、146。
    ②(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28)四裔五[Z].北京:中华书局,1986:2578。
    ③(宋)吴泳.鹤林集(卷37)·西陲八议·互市[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6册第371页。按:《文献通考》
    卷160、《玉海》卷149《兵制·马政》皆为“西南诸蛮”。
    ④(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242)[Z].台湾:学生书局据永乐十四年内府刊本版,1985:3203.
    ①(宋)夏竦.文庄集(卷14)·陈边事十策[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7册第173页。
    ②(宋)李焘.长编(卷132庆历元年六月已亥)[Z].北京:中华书局,2004:3144。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蕃夷5之70)[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④(宋)范祖禹.唐鉴[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刻本,1984:311-312。
    ⑤(清)毕沅.续资治通鉴(乾德三年春正月丁酉条)[Z].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18。
    ①(宋)郭允蹈.蜀鉴[Z].成都:巴蜀书社影印明嘉靖34年刻本,1984:593。
    ②(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71)[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27册第405页。
    ③(宋)郭允蹈.蜀鉴[Z].成都:巴蜀书社影印明嘉靖34年刻本,1984:551。
    ④按:宋人以大理为“外藩”可参地方铁《论宋朝以大理国为外藩的原因及其“守内虚外”治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一文。
    ⑤(元)脱脱.宋史(卷301)·袁抗列传[Z].北京:中华书局,1977:10002。
    ⑥(宋)曾巩.南丰先生元丰类稿(卷25)·蜀转运判官制[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⑦(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内制集(卷3、7)·赐西南蕃蛮人张汉顶等敕书/赐西南蕃蛮人张光现等敕书[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⑧(宋)李焘.长编(卷178)[Z].北京:中华书局,2004:4306。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蕃夷5之57)[Z].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②(元)脱脱.宋史(卷196)·蛮夷四[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235。
    ③(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339)[Z].台湾:学生书局据永乐十四年内府刊本版,1985:4420。
    ①(宋)李曾伯.可斋杂稿-续稿(后卷3)·边报事宜乞加备奏[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9册第612页。
    ②(宋)李曾伯.可斋杂稿(卷17)·帅广条陈五事奏[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9册第363册。
    ③(宋)李曾伯.可斋杂稿-续稿(后卷3)·回宣谕并问救蜀楮缴密奏[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9册第617页
    ④(宋)李曾伯.可斋杂稿—续稿(后卷5)·再条具备御事宜奏[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9册第663页。
    ⑤(元)佚名.宋史全文(卷35)·理宗五[Z].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2329。
    ①黎小龙.周秦两汉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的形成与嬗变[J].民族研究,2004,(3):74。
    ②(南朝·梁)沈约.宋书·夷蛮列传[Z].北京:中华书局,1974:2377、2380。 第三章 宋人的边疆民族地理思想
    体现,这与南宋人“祖宗之疆”的疆域思想密切相关。其次,西南边疆民族地理思想中的地理环境因素、战略因素凸显。除了反映
    民族地理思想较为常见的地理方位因素外,地理环境因素得以凸显。宋人不仅直
    接以“溪峒(洞)”代替族称,而且“溪峒(洞)”在宋人眼中有了相对固定的地
    理空间。另外,战略因素凸显,其突出的表现为宋人以西南少数民族为“藩篱”(“蕃
    屏”)的地理思想,其虽然出现于唐,但真正的体现、丰富却是在宋。最后,阶段性特征明显。从“西南蕃传”的内容看,“西夷”的内容也逐渐
    消失;关于泸南夷的内容占据了大量篇幅,而且皆集中于仁宗、神宗时的冲突阶
    段,其他记载也相类。从“西夷”民族地理思想来看,北宋指称的是巴蜀以西的
    民族;南宋,其不仅是巴蜀之西的民族,更强调的是疆域西边的民族,如李焘“西
    蕃”的民族地理思想。从“藩篱”民族地理思想看,其是随着外来危险的增强而
    得以凸显的:北宋人更多的是基于对唐朝历史的认识,但大理并不象南诏样对宋
    构了成巨大威胁;而南宋末期,蒙古灭掉大理后转而进攻宋的后方,外来危险陡
    增,宋人以西南少数民族为藩篱的思想得以凸显。小结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发现宋人的边疆民族地理思想也具有层次性,但与边
    疆层级地理思想中层次性存在差异:前者的层次性是宋人以疆域、方位划分民族
    的地理方法的反映,而后者的层次性是对边界层次性和以国家战略划分边疆空间
    方法的反映。同时,宋人边疆民族地理思想反映了大一统国家形成以来的重大变
    化,首先,“外国传”的出现,体现了“一对一”的民族格局和以王朝疆域作为划
    分民族的地理方法,这不仅巨大的改变了“一对四”的华夷五方格局,而且彻底
    改变了“五方之民”以方位划分民族的地理方法。这也体现在宋人对“外国”
    词的使用中。其次,华与夷的地理空间界线被强化,这不仅仅体现在“外国传’
    的出现以及“外国”的大量使用上,更体现在战国人华夷五方格局大一统的国家
    政治构建变成了宋人强调华夷地理空间界线的依据。第三,“边疆民族”有了明确
    的内涵即“杂居中夏”、“徼内”民族:同时作为大一统国家疆域的五服制中,少
    数民族聚居的要服、荒服有了明确的地理空间。最后,“蕃”与方位结合的新民族
    称谓大量出现,不仅仅是宋人方位民族地理思想的表达,更凸显了宋人“藩篱’
    的民族地理思想。这是宋人对周边严峻形势的一种反映,也是“守内虚外”国策
    在民族地理认识上的体现。宋人对徼外民族、徼内民族、“外国”、“外夷”的认识,实际反映的是宋人以
    ①(元)脱脱.宋史(卷85)[Z].北京:中华书局,1977:2094、2096。
    ②(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93)·家墪策问一道[Z].四部丛刊本初编本。
    ③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成公十三年三月)[Z].北京:中华书局,1990:861。
    ④关于祖宗之法研究,可参见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M].北京:三联书店,2006。
    ①三者的概念、出现时间以及祖宗基业与祖宗疆土的关系,见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M].北京:三联书店,2006:9、61、295、290-311。从该书关于祖宗之法的形成过程来看(真宗朝山守祖宗基业到守祖宗典故,再到仁宗祖宗之法的提出),祖宗之法更多强调的祖宗基业内容中的“典故”部分,而非祖宗基业的全部。
    ②(宋)李焘.长编(卷58景德元年十二月庚辰)[Z].北京:中华书局,2004:1288。
    ③(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7)[Z].北京:中华书局,1979:92。 把从祖宗手中所继承的灵州丢弃。”(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6期第41页)但从文献来看,宋人这时并没将疆土与祖宗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这应为滕先生据宋人祖宗基业的观点而得出的认识。
    ①(宋)李焘.长编(卷51)[Z].北京:中华书局,2004:1118。按:自太宗至道二年开始,在灵州弃守问题上,统治集团内部出现长时间的激烈争论,决策上也摇摆不定。关于此时期的灵州问题,可参见滕明杰先生.试论灵州弃守之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6);罗丰.五代、宋初灵州与丝绸之路[J].西北民族研究,1998,(1);范宗兴.西夏灵州历史地位述论[J].宁夏史志研究,2000,(1);罗毛昆.李继迁攻取灵州对西夏建国的作用[J].宁夏社会科学,1983,(3);吕卓民.李继迁舍夏取灵与西夏建国的关系[J].辽宁大学学报,1991,(3)等。
    ②(宋)李焘.长编(卷53)[Z].北京:中华书局,2004:1163。
    ③龚延明.宋代官职辞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7:6。
    ④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M].北京:三联书店,2006:9。
    ⑤(宋)李焘.长编(卷76大中详符四年十月戊辰)[Z].北京:中华书局,2004:1738。
    ①(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6)[Z].北京:中华书局,1989:111。
    ②(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16)·神宗朝议契丹地界[Z].适园丛书本第154册。
    ③(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19)·奏议之被召除礼部尚书内引奏事第五剳[Z].四部丛刊本初编本(上海涵芬楼借乌程刘氏嘉业堂藏宋刊本影印。)
    ④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M].北京:三联书店,2006:294.
    ①(宋)蔡襄.端明集(卷9)·进黼扆箴状[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90册第405页
    ②(宋)方大琮.宋忠惠铁庵方公文集(卷28)·治体[Z].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第89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明正德八年方良节刻本,1988:672。
    ③(宋)李焘.长编(卷30端拱二年正月癸巳、九月戊子)[Z].北京:中华书局,2004:678、687。
    ④(宋)李焘.长编(卷32淳化二年八月丁亥)[Z].北京:中华书局,2004:719。
    ⑤按:《长编》在张泊上疏请弃灵州后载“上初有意弃灵州,既而悔之,及览泊奏,不悦,却以付泊,谓之曰‘卿所陈,朕不晓一句。”,(卷39至道二年五月壬子,第838页)。太宗朝对李继迁脱离宋的斗争采取积极的军事应对,与宋人认为其斗争为叛乱的认识密切相关,宋人也常以“贼”称之,而“贼”往往是统治者对反抗其统治的农民等的专称,对该问题可参见李华瑞.北宋朝野人士对西夏的看法[A].李华瑞.宋史论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172-179。
    ①(宋)李焘.长编(卷123宝元二年六月丙子)[Z].北京:中华书局,2004:2911。
    ②(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卷9)·答安抚王内翰书[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③(宋)李焘.长编(卷135庆历二年二月丁丑、三月己巳条)[Z].北京,中华书局,2004:3220、3231。
    ①(宋)李焘.长编(卷135庆历二年四月庚辰)[Z].北京:中华书局,2004:3234。
    ②(宋)李焘.长编(卷137庆历二年七月壬戌、九月癸亥)[Z].北京:中华书局,2004:3284-3286、3292。
    ③(宋)李焘.长编(卷137庆历二年九月乙丑,仁宗致契丹誓书)[Z].北京:中华书局,2004:3294
    ①(宋)李焘.长编(卷262熙宁八年四月丙寅)[Z].北京:中华书局,2004:6376。
    ②(宋)李焘.长编(卷265熙宁八年六月壬子条)[Z].北京:中华书局,2004:6498。
    ③(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4)[Z].北京:中华书局,1983:36。
    ④关于王安石在弃地中的责任,学界多有研究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对此可参见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43-153、242-271;李之勤.熙宁年间宋辽河东边界交涉研究—王安石弃地数百里说质疑[J].山西大学学报,1980,(1);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159-166。
    ⑤(宋)李焘.长编(卷279熙宁九年十一月丁丑条注引)[Z].北京:中华书局,2004:6825。对于韩缜弃地的责任,苏辙在元祐元年所上的弹劾奏章有详细的论述,见《长编》卷371元祐元年三月戊辰,第8986页。
    ①(宋)李焘.长编(卷381熙宁元年六月甲寅)[Z].北京:中华书局,2004:9278-9283。
    ②(宋)陈均.皇朝编年备要(卷29)[Z].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宋绍定刻本,2004。
    ③(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29靖康元年正月九日)[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16-217。
    ④(宋)李光.庄简集(卷8)·论三镇亲王剳子[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28册第516页。
    ⑤(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82)[Z].台湾:学生书局据永乐十四年内府刊本版,1985:1138.
    ⑥(宋)陈均.皇朝编年备要(卷30)[Z].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宋绍定刻本,2004。
    ⑦(宋)徐梦苹.三朝北盟会编(卷74靖康二年正月四日)[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55。
    ①(宋)李焘.长编(卷353元丰八年三月戊戌)[Z].北京:中华书局,2004:8457。
    ②(元)脱脱.宋史(卷16赞曰)[Z].北京:中华书局,1977:314。
    ③(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1)[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38册第618页。
    (?)(宋)陈均.皇朝编年备要(卷25)[Z].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宋绍定刻本,2004。按:《宋史·地理志》在会州条下载“元丰五年,熙河路加‘兰会’二字,时未得会州。元符二年,始进筑,割安西城以北六寨隶州。”(中华书局,1977,第2159页)
    ①(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140)[Z].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2357。
    ②(宋)陈均.皇朝编年备要(卷27)[Z].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宋绍定刻本,2004。
    ③(宋)晁说之.嵩山文集(卷1)·元符三年应诏对事下[Z].四部丛刊本续编本。
    ④(宋)唐庚.唐先生文集(卷16)·贺进筑表(代)[Z].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第90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宋刻本,1988:281。
    ①(元)脱脱.宋史(卷495)[Z].北京:中华书局,1977:14209。按:南宋也存在类似的记载,绍兴年间,枢密院言平州、观州之害,既而诸司交言:“平、观二州困弊已甚,有害无益,请复祖宗旧制为便。”诏从其言。(《宋史》卷495,14212页)
    ①(宋)郑刚中.北山集(卷1)·过襄阳(该奏后所附)[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8册第28页。
    ②(宋)陈傅良.止斋先生文集(卷19)·赴桂阳军擬奏事剳子第三[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③(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18)·应诏封事[Z].四部丛刊本初编本。
    ①(宋)黄震.黄氏(?)钞(卷69)·戊辰轮对剳子[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8册第671页。
    ②(宋)李昂英.文溪集(卷6)·端平丙申召除太傅赐金剳[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1册第151-153页。
    ③(宋)郑思肖.心史·中兴集(卷2)·丞相陈公(宜中)[Z].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第90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明崇祯十三年汪骏声林占度刻本,1988:915上。
    ④(宋)辛弃疾.美芹十论·详战第十[A].(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94)[Z].台湾:学生书局据永乐十四年内府刊本版,1985:1306.
    ⑤(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续集·舆地门[Z].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元延祐七年圆沙书院刻本,2006。
    ①(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156)[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131。
    ②(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10绍兴七年四月丁酉)[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26册第501页。
    ③(宋)李纲.梁溪集(卷139)·中兴至言序[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6册第582页。
    ④按:对于宋人的恢复情结,学者汉唐旧疆关注较多,如杨小敏.宋人对辽朝的畏惧心理和燕云情结[J].史学集刊,2008,(5);程兆奇.略论宋代的“恢复”情结[J].史林,2001,(3)等。按:就疆土而言,宋人的“恢复”主要存在两种内涵:北宋之恢复汉唐旧疆(北宋中后期,太宗(神宗)的汉唐旧疆思想成为宋人祖宗之疆思想的重要内容,故也有恢复祖宗土宇之说):南宋之恢复祖宗旧疆。但是宋人眼中,往往将前者与开疆拓土联系在一起,即便神宗将汉唐疆纳入到祖宗之疆的范畴:而将后者与开疆拓土联系在一起的较少。
    ①(宋)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卷9乾道六年六月张栻入对后引)[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28册第968页。按:但文献对恢复局并无较多的记载,《宋代官职辞典》也无收入,故无法窥探其具体情况。
    ②(宋)佚名.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四库末收书提要[Z].宛委别藏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③(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94)[Z].台湾:学生书局据永乐十四年内府刊本版,1985:1309。
    ④(宋)黄幹.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4)·书·与或人[Z].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第90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元刻延祐二年重修本,1988:358。
    ⑤(宋)高斯得.耻堂丛稿(卷3)[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2册第45页。。
    ⑥(宋)幸元龙.松垣文集(卷1)·论国是疏[Z].全宋文册第303卷6931(版本为国家图书馆所藏清抄本)。
    ⑦(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13)·甲午二月应诏上封事[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⑧(宋)吕颐浩.忠穆集(卷7)·送张德远宣抚川陕二首[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1册第327页
    ①(宋)辛弃疾.稼轩词(卷2)·木兰花慢[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88册第140页。
    ②(宋)郑思肖.心史·大义集[Z].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第90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明崇祯十三年汪骏声林古度刻本,1988:885上。
    ③(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9)[Z].北京:中华书局,1979:113。
    ④(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集(卷3)·直前奏事剳子[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⑤(宋)周必大.文忠集(卷54)·曾无愧三英南北边筹序[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7册第572页。
    ①(宋)黄幹.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12)·与林宗鲁司业[Z].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第90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元刻延祐二年重修本,1988:432下。
    ②(宋)吕颐浩.忠穆集(卷2)·上边事善后十策·论机会不可失[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1册第273页。
    ③(宋)陈傅良.止斋先生文集(卷26)·请对剳子(?)[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④按:对于攻伐派所主导的北伐事,可参见周宝珠、陈振主编.简明宋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17-428.赵永春.金宋关系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张其凡.宋代史[M].澳门:澳亚周刊出版有
    限公司,2004:116-149。
    ⑤(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26绍兴九年二月乙卯)[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26册第715页。
    ①(宋)廖刚.高峰文集(卷2)·漳州被诏上殿剳子[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42册第322页。
    ②(宋)陈康伯.论和议疏[Z].全宋文第188册卷4143。
    ③(宋)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卷9乾道六年六月张栻入对后引)[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28册第968页。
    ④(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21)·馆职策·荅馆职策一道[Z].四部丛刊本初编本,上海涵芬楼借乌程刘氏嘉业堂藏宋刊本影印。
    ⑤(宋)佚名.宋季三朝政要(卷1理宗)[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据上海图书馆藏元皇庆元年陈氏余庆堂刻本影印。2005。
    ①(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128)·戊寅与制帅论海州[Z].四部丛刊初编本。
    ②(宋)吴泳.鹤林集(卷18)·论恢复和战事宜剳子[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6册第172页。
    ③(元)脱脱.宋史(卷409)·唐璘传[Z].北京:中华书局,1977:12332。
    ④(宋)吴泳.鹤林集(卷20)·边备剳子[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6册第195-196页。
    ①(宋)吴泳.鹤林集(卷19)·论中原机会不可易言乞先内修政事剳子[Z].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6册第187页。
    ②(宋)李昂英.文溪存稿(行传)[Z].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第三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774-780
    ③(元)佚名.宋史全文(卷34)[Z].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2265。
    ①(宋)李焘.长编(卷221熙宁四年三月甲午,文彦博上疏)[Z].北京:中华书局,2004:5376。
    ②(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9)·西夏扣关[Z].北京:中华书局,2000:846。
    ③按:关于疆土基本价值无用之认识.始见于汉代,就该问题可参见黎小龙、徐难予.两汉边疆思想观的论争与统一多民族国家边疆思想的形成[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16(4)。
    [1].(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Z].诸子集成本(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汉)司马迁.史记[Z].北京:中华书局,1963。
    [4].(汉)班固.汉书[Z].北京:中华书局,1962。
    [5].(晋)刘昫.旧唐书[Z].北京:中华书局,1986。
    [6].(南朝·宋)范晔.后汉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3。
    [7].(南朝·梁)沈约.宋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4。
    [8].(唐)李德裕.会昌一品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唐)房玄龄等.晋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1].(宋)邵伯温.邵氏闻见绿[Z].北京:中华书局,1997。
    [1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Z].北京:中华书局,2004。
    [13].(宋)王称.东都事略[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宋)欧阳修.新唐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5。
    [15].(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宋)陆游.老学庵笔记[Z].北京:中华书局,1979。
    [17].(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8].(宋)脱脱.金史[Z].北京:中华书局,1975。
    [19].(宋)张方平.乐全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宋)胡宿.文恭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2].(宋)吕祖谦编.宋文鉴[Z].北京:中华书局,1992。
    [23]. (宋)包拯.包孝肃奏议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宋)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Z].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第88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宋刻本,1988。
    [25].(宋)郑思肖.心史[Z].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90册),北京:书目 文献出版社影印明崇祯十三年汪骏声林古度刻本,1988。
    [26].(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Z].四部丛刊初编本。
    [27].(宋)方大琮.宋忠惠铁庵方公文集[Z].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第89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明正德八年方良节刻本,1988。
    [28].(宋)郑刚中.北山集[Z].文渊阁四库全宋本。
    [29].(宋)王应麟.玉海[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0].(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Z].四部丛刊初编本。
    [31].(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2].(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Z].适园丛书本。
    [33].(宋)黄庭坚.山谷全书别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
    [34].(宋)谢深甫.庆元条法事类[Z].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本.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35].(宋)欧阳修.新五代史[Z].北京:中华书局,1974。
    [36].(宋)文彦博.文潞公文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7].(宋)佚名.宋大诏令集[Z].北京:中华书局,1962。
    [38].(宋)杨万里.诚斋集[Z].四部丛刊初编本。
    [39].(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Z].四部丛刊本初编本
    [40].(宋)陈均.皇朝编年备要[Z].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宋绍定刻本,2004。
    [41].(宋)司马光.涑水记闻[Z].北京:中华书局,1989。
    [42].(宋)蔡襄.端明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3].(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Z].四部丛刊初编本
    [44].(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3。
    [45].(宋)王明清.玉照新志[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6].(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Z].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47].(宋)晁说之.嵩山文集[Z].四部丛刊本续编本。
    [48].(宋)唐庚.唐先生文集[Z].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第90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宋刻本,1988。
    [49].(宋)陈傅良.止斋先生文集[Z].四部丛刊初编本。
    [50].(宋)黄震.黄氏日钞([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1].(宋)李昂英.文溪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2].(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续集[Z].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元延祐七年圆沙书院刻本,2006。
    [53].(宋)李纲.梁溪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4].(宋)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5].(宋)佚名.皇宋中兴两朝圣政[Z].宛委别藏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56].(宋)黄斡.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Z].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第90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元刻延祐二年重修本,1988。
    [57].黄斡.勉斋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8].(宋)高斯得.耻堂丛稿[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9].(宋)幸元龙.松垣文集[Z].全宋文以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
    [60].(宋)吕颐浩.忠穆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1].(宋)辛弃疾.稼轩词[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2].(宋)周必大.文忠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3].(宋)廖刚.高峰文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4].(宋)佚名.宋季三朝政要[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据上海图书馆藏元皇庆元年陈氏余庆堂刻本影印。2005。
    [65].(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Z].四部丛刊初编本。
    [66].(宋)吴泳.鹤林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7].(宋)李昂英.文溪存稿(行传)[Z].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第三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68].(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Z].北京:中华书局,2000。
    [69].(宋)李曾伯.可斋杂稿[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0].(宋)周去非.岭外代答[Z].北京:中华书局,1999。
    [71].(宋)任广.书叙指南[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2].(宋)苏轼.东坡全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3].(宋)包拯.包孝肃奏议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4].(宋)王存.元丰九域志[Z].中华书局,1984。
    [75].(宋)李曾伯.可斋杂稿—续稿[Z].文渊阁四库全书。
    [76].(宋)祝穆.方舆胜览[Z].中华书局,2003。
    [77].(宋)乐史.太平寰宇记[Z].中华书局,2007。
    [78].(宋)熊克.中兴小记[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9].(宋)宗泽撰、(宋)楼昉编.宗忠简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0].(宋)黄(?).山谷集—山谷年谱[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1].(宋)王之道.相山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2].(宋)廖行之.省斋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3].(宋)赵升.朝野类要[Z].北京:中华书局,2007。
    [84].(宋)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Z].北京:中华书局,1984。
    [85].(宋)王禹偁.小畜外集[Z].四部丛刊初编本。
    [86].(宋)林之奇.尚书全解[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7].(宋)范纯仁.范忠宣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88].(宋)范成大.范成大笔记六种·桂海虞衡志[Z].北京:中华书局,2002。
    [89].(宋)吴儆.竹洲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90].(宋)苏舜钦.苏学士文集[Z].四部丛刊初编本。
    [91].(宋)陈师道.后山从谈[Z].学海类编本。
    [92].(宋)刘邠.彭城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3].(宋)魏泰.东轩笔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3。
    [94].(宋)陈旸.乐书[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5].(宋)李攸.宋朝事实[Z].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
    [96].(宋)欧阳志.舆地广记[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97].(宋)韩琦.韩魏公集[Z].全宋文。
    [98].(宋)夏竦.文庄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9].(宋)范祖禹.唐鉴[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刻本,1984。
    [100].(宋)郭允蹈.蜀鉴[Z].成都:巴蜀书社影印明嘉靖34年刻本,1984。
    [101].(宋)曾巩.南丰先生元丰类稿[Z].四部丛刊初编本。
    [102].(宋)李光.庄简集(卷8)·论三镇亲王(?)子[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3].(元)脱脱.宋史[Z].北京:中华书局,1 977。
    [104].(元)脱脱.辽史.中华书局,1974。
    [105].(元)佚名.宋史全文[Z].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06].(元)马端临.文献通考[Z].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7].(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Z].北京:中华书局,1977。
    [108].(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Z].台湾:学生书局据永乐十四年内府刊本版,1985。
    [109].嘉靖钦州志[Z].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1985。
    [110].(清)杨守敬.历代舆地沿革图[Z].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影印光绪丙午九月重校订本影印,1975。
    [111].(清)段长基.历代疆域表[Z].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6。
    [11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3].(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Z].北京:中华书局,1957。
    [114].(清)毕沅.续资治通鉴[Z].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18。
    [115].钦定佩文韻府[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6].(清)阮元.经籍(?)诂[Z].北京:中华书局,1982。
    [117].(清)黄以周等辑.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z].北京:中华书局,2004。
    [118].赵尔巽.清史稿[Z].北京:中华书局,1976。
    [119].郭黎安.宋史地理志汇释[Z].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120].四川大学古籍所编.全宋文[G].上海\合肥: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121].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Z].北京:中华书局,1990
    [1].国立编译馆主编、林恩显编.中国边疆研究理论与方法[G].台湾:渤海堂文化公司印行,1992。
    [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地理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2009。
    [3].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地理学》编辑委员会.中国百科大辞典(第二版)[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4].马正大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5].钮仲勋、王守春、谢天滔.中国边疆地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91。
    [6].杨吾扬.地理学思想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7].(美)诺夫乔伊著、张传有等译.存在巨链—对一个观念的历史的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8].(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代译序)[M].三联书店,2005。
    [9].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10].王明坷.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
    [11].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2].蒋君章、张国均、严重敏.中国边疆地理[M].文信书局印行,1944。
    [13].马强.唐宋时期中国西部地理认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韩振华.南海诸岛史地研究[M].北京:社会学科文献出版社,1996。
    [15].(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6].邓广锦.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7].张家驹.沈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18].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19].杨蕤.西夏地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0].李华瑞.宋夏关系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21].赵永春.金宋关系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2].葛兆光.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3].童书业.中国疆域地理讲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24].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25].张博泉、苏金源等.东北历代疆域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
    [27].杨旸.明代东北疆域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28].刘宏煊.中国疆域沿革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
    [29].林荣贵.中国古代疆域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
    [30].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M].北京:三联书店,2006。
    [31].李昌宪.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3].王庸.中国地理学史[M].商务印书馆发行,1938。
    [34].王成组.中国地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5].曾瑞龙.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
    [36]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37].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8].温春来.从异域到旧疆域:宋到清贵州西北部地区的制度、开发与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2008。
    [39].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40].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41].毛振发主编.边防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
    [42].程龙.北宋西北战区粮食补给地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3].李晓.宋朝政府购买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4].谢国良、袁德金.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概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
    [45].龚荫.中国民族政策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46].江应梁.中国民族史[M].民族出版社,1990。
    [47].田继周等.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48].安国楼.宋朝周边民族政策研究[M].台湾: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
    [49].王钟翰.中国民族史(增定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0].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M].中华书局,1987。
    [51].吴永章.瑶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
    [52].施联朱.畲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
    [53].畲族研究论文集[G].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
    [54].蒋炳钊、吴绵吉、辛土成等著.中国东南民族关系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55].伍新福.湖南民族关系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56].白滨.党项史研究[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57].安介生.历史民族地理[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58].谢重光.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59].刘建丽.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辽西夏金卷[M].民族出版社,2009。
    [60].吴怀祺主编.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1].陈佳华等.宋辽金时期民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62].韩茂莉.宋代农业地理[M].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
    [63].朱瑞熙、张其凡.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宋代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4].张文.宋朝社会救济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5].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6].王涌恩等编著.中国文化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7].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8].朱圣钟.历史时期谅山彝族地区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69].Winichakul,Thongchai.Siam Mapped,A History of the Geo-Body of a Nation[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4。
    [70].周宝珠、陈振主编.简明宋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4].龚延明.宋代官职辞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7。
    [75].张其凡.宋代史[M].澳门:澳亚周刊出版有限公司,20。04。
    [76].木芹.两汉民族关系史[M].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77].陈初生编纂.金文常用字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78].段玉明.大理国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79].王力等编.王力古汉语字典[Z].北京:中华书局,2000。
    [80].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编纂委员会.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81].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2].杨光华、马强等编.中国历史地理文献导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吴文藻.边政学发凡[J].边政公论,1941,1(5、6期合刊)。
    [2].凌纯声.中国边政之土司制度[J].边政公论,,1943,2(11、12合刊)。
    [3].马大正.深化边疆理论研究与推动中国边疆学的构筑[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17(1)。
    [4].方铁.论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2)。
    [5].章永俊.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4(3)。
    [6].章永俊.鸦片战争前后的社会批判思潮与边疆观念[J],中州学刊,2007(3)。
    [7].龚留柱.“王者无外”和“夷夏之防”—秦汉时期边疆思想论略[J].南都学坛,2000(4)。
    [8].黎小龙.战国秦汉西南边疆思想的区域性特征初探[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4)。
    [9].黎小龙、徐难于.两汉边疆思想观的论争与统一多民族国家边疆思想的形成[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4)。
    [10],陈力、陈先蕾.论中国边疆思想之“华夷之辨”观[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
    [11].汪洪亮.李安宅边疆思想要略[J].西藏大学学报,2006(4)。
    [12].张其凡.关于“唐宋变革期”学说的介绍与思考[J].暨南学报,2001(1)。
    [13].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J].史学理论研究,2003(4)。
    [14].谭其骧.对历史时期的中国边界和边疆的几点看法[J].中国史研究动态,1979,(11)。
    [15].(英)昆廷·斯金纳.什么是思想史[J].丁耘主编.思想史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
    [16].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7(1)。
    [17].林荣贵.北宋与辽并立时期的疆域格局[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3)。
    [18].张文.论古代中国的国家观与天下观—边境与边界形成的历史坐标[J].中国 边疆史地研究,2007,17(3)。
    [19].潘晟.宋代地理学的观念、体系与知识兴趣[D].北京: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论文,2008。
    [20].(韩)金成奎.宋代国境问题の基本性格と国境の诸相[A].金成奎.宋代西北问题と异民族政策.东京:汲古书院,2000。
    [21].王茂华、丁建军.“中韩‘宋辽夏金元史’学术研讨会”综述.党史博采,2005,(8)。
    [22].(日)古松崇志.契丹、宋之间澶渊体制中的国境[A].日本中国史研究年刊(200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3].李之勤.熙宁年间宋辽河东边界交涉研究—王安石弃地数百里说质疑[J].山西大学学报,1980,(1)。
    [24].张雅琴.沈括与宋辽划界交涉[J].史绎,1975,(12)。
    [25].陶晋生.宋辽边界交涉的问题[A].张畅耕主编.辽金史论集(第6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6].陶玉坤.辽宋关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博士论文,2005。
    [27].郭洪敏.论熙宁变法和宋辽划界[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论文,2005。
    [28].[法]蓝克利(CH·LAMOUROUX).政治与地理论辩—1075年的宋辽边界谈判[A].田馀庆主编.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29].[法]蓝克利.1079年的宋辽冲突[J].转自马大正.慕尼黑“宋代至清代的中国与周边”研讨会记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3):115。
    [30]. Klaus Tietze, The Liao Sung Border Conflict of 1074—1076, in Wolfgang Bauer (ed.) Studia sino—Mongolica:Festschrift fur Herbert Franke, Wiesbaden,1979。
    [32].杜建录.夏宋屈野河西地界问题[J].宁夏史志研究,1994,(1)
    [33].马力.宋哲宗亲政时对西夏的开边和元符新疆界的确立[A].宋史研究论文 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34].漆侠、汪天顺.宋史研究论文集[G].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35].鲁人勇.西夏的疆域和边界[J].宁夏大学学报,2003,(1)。
    [36].杨蕤.宋夏疆界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4)。
    [37].宁超.“宋挥玉斧”辨[J].思想战线,1978,(4)。
    [38].刘复生.从“宋挥玉斧”说起—略谈宋代与大理国的关系[J].历史知识,1981,(4)。
    [39].尤中.“宋挥玉斧”新解.思想战线[J],1985,(6)。
    [40].方铁.论宋朝以大理国为外藩的原因及其“守内虚外”治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33(6)。
    [41].邓昌友.宋朝与越南关系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博士学位论文,2004。
    [42].邹逸麟.宋金分界考[A].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43].葛兆光.宋代“中国”意识的凸显—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J].文史哲,2004(1)。
    [44]. Irene S. Leung. "Felt Yurts Neatly Arrayed, Large Tents Huddle Close' Visualizing the frontier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960—1127). Nicola Di Cosmo and Don J.Wyatt. Political Frontiers,Ethnic Boundaries,and Human Geographies in Chinese History. London:RoutledgeCurzon,2003。
    [45].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1)。
    [46].毕奥南.历史语境中的王朝中国疆域概念辨析—以天下、四海、中国、疆域、版图为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2)。
    [47].李大龙.“中国”与“天下”的重合:古代中国疆域形成的历史轨迹—古代中国疆域形成理论研究之六[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3)。
    [48].刑玉林.1989年—1998年中国古代疆域理论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1)。
    [49].朱小琴.宋辽“关南地之争”[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43(2)。
    [50].赵铁寒.燕云十六州的地理分析[A].宋史研究集.台湾:中华丛书编审委员 会,1966,(3)。
    [51].孙建民.燕云十六州与宋初宋辽的军事策略[J].河北学刊,1989,(4)。
    [52].狄宁.浅析燕云十六州的战略价值[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宋金燕云交涉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硕士论文,2009。
    [53].赵永春、厉永平.宋金“海上联盟”期间的领土交涉—以赵良嗣《燕云奉使录》的记载为中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6)。
    [54].杨小敏.宋人对辽朝的畏惧心理和燕云情结[J].史学集刊,2008,(5)。
    [55].程兆奇.略论宋代的“恢复”情结[J].史林,2001,(3)。
    [56].吴光耀.略论北宋主战、主和两派对西夏之政争[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57].滕明杰.试论灵州弃守之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6)。
    [58].李华瑞.论宋夏争夺西北少数民族的斗争[J].中州学刊,1992,(1)。
    [59].任树民.北宋西北国防城寨的建筑规模及其战略地位[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4)。
    [60].顾颉刚.畿服[A].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
    [61].王贵民.“卫服”的起源和古代社会的守卫制度[A].中华文史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3(3)
    [62].顾颉刚、童书业.汉代以前中国人的世界观念与域外交通的故事[J].禹贡半月刊,1936,5(3、4合刊)。
    [63].顾颉刚、王树民.“夏”和“中国”—祖国古代的称号[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1(1)。
    [64].李方.试论唐朝的“中国”与“天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2)。
    [65].陈玉屏.略论中国古代的“天下”、“国家”和“中国”[J].民族研究,2005(1)。
    [66].余蔚.两宋政治地理格局比较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6,(6)。
    [67].刘逖.论(禹贡)畿服制—中国最古的边疆学说试探[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 (1)。
    [68].许伟伟.唐代前期边州若干问题初探[D].武汉: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硕士论文, 2006。
    [69].张文.两宋政府的少数民族赈济措施刍议[J].民族研究,2002,(2)。
    [70].戴建国.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归明人的政策[J].云南社会科学,2006,(2)。
    [71].陈武强.北宋西北边区的民族法律政策[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72].刘复生.宋代羁縻州“虚像”及其制度问题[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17 (4)。
    [74].薛政超.唐宋时期湖南的少数民族移民及其影响[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
    [75].李默.宋、元时期广东瑶族分布考略[J].民族研究,1985,(2)。
    [76].宋元广西瑶族分布考略[J].广西社会科学,1986,(4)。
    [77].刘复生.宋代“泸夷”非乌蛮集团的民族成分[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1)。
    [78].谢重光.唐宋时期南方民族关系的新格局[J].浙江学刊,2004,(5)。
    [79].徐规.畲族的名称、来源和迁徙[A].仰素集.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80].陈守忠.北宋时期秦陇地区吐蕃各部族及其各居地考(上、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3(2、3)。
    [81].黄正林.北宋时期环庆路的蕃族[J].西北史地,1997,(3)。
    [82].吴天墀.唃厮罗与河湟吐蕃[A].邓广铭等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83].黎小龙.周秦两汉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的形成与嬗变[J].民族研究,2004(3)。
    [84].黎小龙、徐难于.“五方之民”格局与大一统国家民族地理观的形成[J].民族研究,2008(6)。
    [85].石硕.汉代的“笮都夷”、“牦牛徼外”与“徼外夷”—论汉代川西高原的“徼’之划分及部落分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86].邹立波.汉代西南之“徼”与“徼外”夷—从文献记载看史家对西南夷人群的区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211(3)
    [87].安介生.“华夷”五方格局论之历史渊源与蜕变[J].历史教学问题,2000,(4)。
    [88].任树民.北宋对西北边疆舆图资料的收集和舆图的绘制[J].中国边疆史地研 究,1996,(3)。
    [89].李埏.北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熟户[J].思想战线,1992,(2)。
    [90].陈琼芝.从华夷到楚粤—五岭作为界的历史过程[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28(3)。
    [91].史继忠.试论“东谢”、“(?)(?)蛮”及“西南蕃”等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成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1创刊号。
    [92].陈武强.宋代蕃法及其向汉法的过渡论略[J].青海民族研究,2006,(4)。
    [93].[日]塚田诚之著、陈伟明编译.唐宋时期华南少数民族的动向—以左右江流域为中心[J].贵州民族研究,1994,59(3)。
    [94].周振鹤.构建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设想[J].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编辑委员会编.历史地理(第1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9。
    [95].王毓瑚.我国历史上农耕区的向北扩展[J].史念海等主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一辑).西安:陕西人们出版社,1981。
    [96].陈琳国.论中国古代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127(1)。
    [97].王赓武.小帝国的辞令:宋代与其邻国的早期关系[A].王赓武自选集[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98].李华瑞.宋史论集[G].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99].张希清等主编.澶渊之盟新论[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00].宋德金.辽朝正统观念的形成与发展[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1)
    [101].李文军.论辽代契丹的正统化运动[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30(1) 。
    [102].刘扬忠.论金代文学中所表现的“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念[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5)
    [103].杜芝明.北宋边疆问题的论争[D].重庆: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毕业论文,2008。
    [104].汪前进.宋代边疆管理与地图[J].转自张云.“中国历代边臣疆吏”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17(4):140。
    [105].林文勋.宋王朝边疆民族政策的创新及其历史地位[Z].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18(4)。
    [106].胡绍华.中国南方民族史研究[G].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07].谢绍鹢.秦汉边郡概念小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24(3)
    [108].陈晓明.汉代北部、西南部边郡经济开发之评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2,(11)
    [109].肖瑞玲.秦汉对北部边郡的开发[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4)
    [110].徐龙国.北方长城沿线地带秦汉边城初探[A].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2006。
    [111].周振鹤.中国历史上两种基本政治地理格局的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编辑委员会编.历史地理(第二十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6。
    [112].李合群.北宋“守内虚外”国策质疑[J].史学月刊,2009,(12)。
    [113].刘旭东、杨晓红.南宋沿袭了北宋“守内虚外”策略吗[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5)。
    [114].韦兵.夷夏之辨与雅俗之分: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宋代儒家历、历家历之争[J].史学月刊,2009,41(6)。
    [115].许怀林.乐史与《太平寰宇记》[J].争鸣,1981,(2)。
    [116].包汉文.清代“藩部”一词考释[J].清史研究,2000,(4)。
    [117].张双智.清朝外藩体制内的朝觐年班与朝贡制度[J].清史研究,2010,(3)。
    [118].刘志扬、李大龙.“藩属”与“宗藩”辨析—中国古代疆域形成理论研究之四[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3)。
    [119].李大龙.不同藩属体系的重组与王朝疆域的形成—以西汉时期为中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1)。
    [120].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G].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