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长江干线—洋山港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优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为了满足长江干线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量成倍提高的需要,即将筹建的深水港区——洋山港,与长江干线组成了一个集货源、航道、港口及船舶为一体的相对独立而又相关的国际集装箱运输大系统。本文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应用运筹学方法提出了对长江干线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进行优化的设想,以实现港口布局与船舶造型运输方式的最佳组合。
     首先对长江干线国际集装箱运输现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利用可拓聚类预测模型对集装箱的生成进行预测,然后对船舶运输系统和港口泊位进行优化论证。
     其次,通过总系统优化后确定长江干线主要典型港口的集装箱港口吞吐量。
     最后,以运输系统中船舶的集装箱箱位利用率作为参数变量对最优方案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doubled and redouble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along Yangtzi River main line, Yangshan Port ?combined with Yangtzi River main line to form a deepwater port to be built will be a comprehensive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cluding source of goods, waterway, port and ship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ystem engineering and OP model, in this thesis is presented the tentative proposition of the optimization of Yangtzi River main line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system to realize the most 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port and the mode of shipping.
    The thesis, first of all, makes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 about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of Yangtzi River. Then expansible-accumulation model is used to predict port handling capacity of containers the proof of and finally tee optimization of shipping system is obtained.
    Second the thesis makes it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handling capacity of containers of major ports along the Yangtzi River main line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gener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Finally it makes the sensitive analysis of the optimization with the rate of the utilization of the containers in the shipping transportation as reference variables.
    Shen Jia Hua(Communication & Shipping Engineering)
    Directed by: Zhao Gang
引文
[1] 赵刚.国际航运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
    [2] 施欣.EDI环境下的效益识别了组织重构——来自航运业的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年3月
    [3] 真虹.港口管理学.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
    [4] 胡运权.运筹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
    [5] 张德洪,顾家骏.运输船舶船型技术经济论证方法.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11月
    [6] 蔡庆麟,胡玉奎,李荣萱.水路运输系统分析.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12月
    [7] 陆化普.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
    [8] 施欣.交通运输系统决策理论方法与应用.兰洲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
    [9] 蔡文等.可拓工程方法.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10] 蔡文.物元模型及其应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年
    [11] 李志林.物元模型在股市预策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1期.
    [12] 王义源等.远洋运输业务.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年
    [13] 李国臣.水运工程经济.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
    [14] 陈贻龙等.水运经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6月
    [15] 马宗武.港口经济学.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年
    [16]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2000年
    [17] 周在青.现代物流学.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18]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教程.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12月
    [19] 何学斌.水运经济活动分析.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89年11月
    [20] 交通部长江水系航运规划办公室.长江水系航运规划报告,1993年修订
    [21] 交通部长江水系航运规划办公室.长江干线国际集装箱系统规划,1997年3月.
    
    
    [22] 上海航运交易所.2001年水运货源调查预测报告.交通部水运司,2001年1月.
    [23] 上海海运学院.洋山港区与五号沟港区方案集装箱运输全程费用比较.1999年4月
    [24] 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洋山港区集装箱江海联运方式研究.1999年6月
    [25]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集装箱合理运输系统论证.1998年12月
    [26] 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集装箱生成量及港口吞吐量预测.1997年11月
    [27] 上海国际航运信息研究中心.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中转能力分析.1999年6月
    [28] 胡树威.上海深水港建设三部曲:海岛港、半岛港和海岸港——暨建设上海深水港中、长期规划的思考.航运商务网
    [29] 胡树威.港航业的一体化趋势锐不可挡.航运商务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