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城市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策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发展是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的必然需求,但是如何融入城市空间体系是当前我国城市向更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难题。当前城市建筑高度与密度的不断上升与地下空间基础的支撑严重脱节,导致城市地面空间十分拥挤,交通拥堵加剧、景观绿化不足、环境污染严重、人性化空间缺失等城市问题。新世纪来临,在我国城市经济建设能力快速提高的背景下,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与利用对于消解或缓解城市地面空间紧张,提升地上空间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本文致力于如何能够开发利用好城市地下空间,优化城市高密度发展地区的空间环境,建立紧凑型、立体化、高效率的城市空间体系这一问题的研究分析。
     与欧洲城市发展地下空间起始于地铁不同,我国城市地下空间源于早期人民防空工程的平战结合需求,缺乏最初将地下空间纳入城市空间一体化开发的初始契合期,但未来走向城市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中潜力巨大的空间资源,能够满足地面、地上进一步的空间需求,地铁建设与地下建筑的快速发展使地下空间更加深入地融入城市空间体系。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愿景,探索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发展是城市空间体系优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城市人口高密度、建筑高密度、经济高密度三者交织在一起,对于城市特定地区即高密度建设地区的空间容量及需求猛增,从而产生了对城市高密度地区地上地下空间的巨大需求。另外,我国城乡结构发生转变,在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后,由注重城镇化数量向注重质量进行转型,也需要探索城市人口高密度、建筑高密度地区城市地下建筑空间、地下交通空间与地下环境安全空间三者之间的融合途径、法则、模式等问题,实现城市紧凑化、高效化、立体化、复合化的健康发展道路。
     本文围绕城市地下空间在城市高密度地区的开发特点与开发方式,通过理清我国城市高密度地区空间开发属性、空间类型、密度特征,分析高密度地区空间集聚必要性和矛盾性。分析认为城市中心区、旧城核心区及轨道(TOD模式)周边高密度开发地区的地下空间系统性开发的需求最为强烈,引导这些地区地上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开发,有利于实现土地高密度混合开发、地上地下城市空间一体化开发、城市交通立体化开发的发展目标。
     在论文内容组织安排上上,首先分析了当前地下空间在城市高密度地区的复杂性与需求的现实困境。力求通过理论发展研究、典型案例实证、实践经验总结及开展对一个特定旧城高密度商业区(北京东城区的旧城密集地区)更新改造地上、地下空间需求与矛盾的深入调研,论证高密度地区城市地上空间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提出从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入手,支撑城市地上空间开发的巨大机遇。
     其次,文章选取城市高密度开发的四种典型地区,城市CBD地区、新城中心区、旧城核心区及高密度开发的轨道站点周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类型、强度、规模与地上空间开发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地下空间在延伸城市功能、建筑空间组合、地下轨道交通与地下停车的空间组合方法及实践,论证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融合的创新策略与规划设计。
     再次,针对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在安全及环境品质的高要求,论文研究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条件、地下环境质量标准及地下空间开发宏观与微观适应性等问题。针对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环境品质要求研究如何改善地下空间的湿热、通风与除菌环境,通过地下空间生态化、艺术化、安全化设计实现建设生态化地下空间标准的策略。
     最后,论文总结并完善了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编制体系与设计方法。在城市地下空间建构方法上提出“柔性映射”、“紧凑聚合”、“网络岛链”、“捷径追踪”、“持续秩序”5项法则,在地下空间规划模式上提出“环形联结”、“脊轴带动”、“枝状生长”3种典型模式,有利于提升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层次、内容及技术方法。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in a large scale is inevitable when urban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reached certain level. Yet the trickypart is how to blend the underground space into the urban spatial system so as toimprove city quality in China. Nowadays,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cannot catch up with the fast increase of building density. This will lead to manyproblems: shortage of urban floor space, aggravation of traffic jam, insufficientlandscape planting,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lack of humanized space, etc.Our ability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has improved substantially, and under such abackgrou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ispossible. And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usage of underground space will relieve thepressure of land scarcity and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This thesis is devotedto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optimization of urbanenvironment in high-density development are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pact,three-dimensional and efficient urban space system.
     In European coun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started with theconstruction of subways. However, in China, our underground space was originallyutilized for air defense project in both peacetime and wartime. Therefore, from thevery beginning, we failed to incorporate the underground space into the overalldevelopment of urban space. The trend today is to balance the development andutilization of space overground as well as underground. The exploitation ofunderground space, which includes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subway and undergroundbuildings, has the potential to meet the increased spatial need. For a sustainable urbandevelopment, the integrative growth of overground and underground space is asignificant task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urban spatial system.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 problems of population high density,architecture high density and economic high density mix together and pose greatspatial needs for certain areas. In addition, urban and rural structure in China isundergoing changes. After30years of rapid urbanization, our focus has shifted fromurban quantity to urban quality. So in those cities, where the density of population and architecture is high, we should explore the methods, rules and modes of combiningunderground architecture space, underground transport space and undergroundenvironmental safety space together.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realize the compact,efficient, healthy, and all-around urban development.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modes ofunderground space in high-density urban areas. Space exploitation attributes, spacetypes, density numeric features will be studied in this thesis; the necessity of spatialagglomeration will also be analyzed. Urban center, core region of old city and areassurrounding the rails (TOD mode) are in urgent need of systematic spatial expansion.And the realization of such expansion is highly possible in these regions. Guiding theintegrated spatial exploitation in these places is beneficial for the mixed landdevelopment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transport development.
     Firstly,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huge demand and the complexity of undergroundspace in high-density cities. Through theoretical problem research, typical casedemonstration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summary, Beijing Wangfujing commercialdistrict (a commercial district of high density) will be investigated. And problems ofspatial demand and contradictions in this region will be thoroughly surveyed. Thisthesis expounds the complexity and dilemma of land usage in high-density areas andargue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ground exploitation for supporting the overgrounddevelopment.
     Secondly, this thesis chooses four typical regions as study focus–urban CBD,new town center, core region of old city, and areas surrounding rail station. Theunderground space exploitation type, intensity, scale, and its relation with overgrounddevelopment density will be studied. This thesis will also study the methods andpractices of underground utilization; specific research problem include: the extensionof urban function through underground space, building space organization, organizingmeasures of subway transport and underground parking. On the bases of case studiesand planning proposal, this thesis will put forward the innovative design andtechniques of the integr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the overground space.
     Thirdly, a higher environment and safety standard is required for undergroundspace. Therefore, this thesis will study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of the underground to be exploited. Both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problems will be considered.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of high quality and high security, the underground space should value the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the amelioration of underground dampnessand heat, ventilation, and sterilization. Through the ecological, artistic as well as safedesign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the underground space will be more compatible withthe overall built environment.
     At last, the thesis summarizes and perfects the planning formulation system andthe design procedures of underground space. In terms of the methods of spatialconstruction,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five principles: flexible mapping, compactpolymerization, network island chain, shortcut track, and sustainable order. It alsoproposes three typical modes: ring connection, ridge axis drive, dendritic growth.Other points discussed in this thesis include: the level, content, and techniques of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design; the methods of integrated design of undergroundspace and overground space.
引文
1[美]吉迪恩·S·格兰尼,[日]尾岛俊雄著,许方,于海漪译.城市地下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PP12.
    2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pp33
    3牛凤瑞、潘家华、刘治彦.中国城市发展3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pp11
    4巴曙松、邢毓静、杨现领.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的前景与挑战[M],改革与战略,2010.5,pp11
    5胡顺延,周明祖,水延凯.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179-182.
    6资料来源:国家测绘局网站及《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显示2000年之后,城市群崛起,2008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GDP占全国62%,城市化在国民经济中日益扮演中心角色。
    7Kyong·Park,资本主义乌托邦的终止?中国新都市特刊,AD建筑设计[J],2008(78).pp72
    8“全地下空间”指完全被深埋在土地中的空间,日本设计师对于地下空间的形式提出具有创造性和前卫思想的概念,并设想在50米甚至更深的深度空间容纳多用途的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深层次地下空间使用。
    9《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五”规划纲要》,其中提高对“九五”期间的主要成就及问题解析。
    10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11董春方,高密度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5,59~60
    19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与设计技术规程,广东省标准DBJ/T15-64-2009,广东省建设厅,2009.10.1
    20陈立道,朱雪岩.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pp20-21
    22刘皆谊,城市立体化发展与轨道交通[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1,pp34
    23陈晓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综合管理研究[D],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2010
    24苗延波,关于我国物权法中是否规定空间权的思考—兼评《物权法(草案)》中关于空间权的规定,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5(6):16-22
    25童林旭,地下建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6范文莉,当代城市空间发展的前瞻性理论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27董贺轩,城市立体化设计:基于多层次城市基面的空间结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PP26
    28郑怀德,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2.9
    30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World Energy Outlook,Paris: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2009
    33侯学渊、柳昆,现代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运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1:7-9
    34侯学渊、柳昆,多层城市的原理与应用[J],地下空间,2004.24(增):575-578
    35Robert Cervero,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M],TOD与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J]:2011.9(2),(1)
    36董贺轩,城市立体化研究—基于多层次城市基面的空间结构[D],上海: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8.3
    37董贺轩,城市立体化设计——基于多层次城市基面的空间结构,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3821世纪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战略及对策,城市规划通讯[J].1999.4.pp37
    39王梦恕.21世纪我国隧道及地下空间发展的探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7).7-9
    42海道清信,紧凑新城市的规划与设计[M],苏利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pp67
    43[英]迈克·詹克斯,伊丽莎白·伯顿,凯蒂,威廉姆斯[M],紧缩城市,周玉鹏,龙洋,楚先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9
    44MVRDV是当代建筑中大师建筑师与实验建筑师之间的分水岭,由来自荷兰鹿特丹的Winy Maas、Jacob vanRijs和Nathalie de Vries三人在1991年柏林欧洲竞赛中赢得第一名后而组建,是目前国际最成功的建筑师小组之一。是当今世界最活跃并富有影响力的建筑师群体之一,被誉为“当代建筑中大师建筑师与实验建筑师之间的分水岭”。他们广泛关注城市与社会问题,主张城市建筑密度最大化以求得维持自然生态地区的低密度。
    45海道清信,紧凑新城市的规划与设计[M],苏利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pp70
    46海道清信,紧凑新城市的规划与设计[M],苏利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pp69
    50王丽娟,城市地下开发进入高速发展期[N],中国改革报,2012年11月1日(第5版)。
    51注释,据统计,2008年以来,全球半数以上人口聚集在城市,而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增长到2/3。目前,欧洲及南北美洲均已高度城市化,非洲及亚洲的城市化速度也相当惊人,据预计,2020年亚洲人口半数将生活在城市,而非洲将有可能在2035年达到这一水平。
    52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53(英)麦迪森著,世界经济千年史[M],伍晓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20~23
    54钱七虎、陈志龙等,地下空间科学开发与利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74~75
    55欧美发达国家快速城市化后期地下空间开发巅峰主要有重建工作与经济持续发展的优势,城市高度密集化已经地下空间开发技术的突破三个部分组成。此时期出现的公共空间立体化方式有:交通枢纽综合体与立体化交通;地下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图书馆、实验室和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建筑;高架及地下步行系统;地下商场与商业综合体等大型商业设施;市政综合管廊及大型地下给排水设施、供热及废污处理设施等。
    56数据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130个城市土地市场交易情报》,2011年全国13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8634.4亿元,其中住宅类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12391.3亿元,2011年全国供应商品房用地145万亩(约合967平方公里),对土地的需求十分巨大。
    60海道情信著,苏利英译,紧凑型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欧盟·美国·日本的最新动向与事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pp109
    61罗伊斯顿·派克,蔡师雄等译,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人文实录)[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10,pp27.
    62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2年11日公布数据。
    66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峻岭译,城市发展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pp308
    67何树青,实建.中国城市十大败笔[J],新建筑,2000.6,pp30-33
    68大众网.北京老城区拆迁人迁走文化与记忆如何安置,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004/t20100429_5509208.htm
    73[日]森稔,Hills垂直花园城市:未来城市的整体构想设计[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1.6,148.
    76何朋立、郭力、王剑波,论21世纪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J],隧道建设,2005,25(3):13-17
    82朱菊燕,探索江苏省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道路,江苏省民防局工程管理处。
    83朱亮,北京市停车需求预测与公共停车设施规划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5,pp52-53
    84陈峻、周智勇等,城市停车设施规划方法与信息诱导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3,pp119-120
    85(日)G.Fukuchi著,马积新译,日本城市停车设施规范[J],地下空间,1996.(16)3,pp59-63
    86尼科斯·A·萨林加罗斯著,阳建强等译,城市结构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1,pp145
    87杨斌,综合管沟的规划设计及应用前景[J],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1,pp30-31
    88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DG/T J08-2017-2007,世博园区综合管沟建设标准[S],上海:同济大学,2007.5
    89王璇、陈寿标,对综合管沟规划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4):pp523-527
    90黄鹄等:深圳大梅沙-盐田坳共同沟简介[J],市政技术,2002,4:61-63
    91陈霖、黄鹄,共同沟设计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2(5):30~33
    92根据《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DL/T5216-2005》界定,全地下变电站(fully undergroundsubstation):变电站主建筑物建于地下,主变压器及其他主要电气设备均装设于地下建筑内,地上只建有变电站通风口和设备、人员出入口等少量建筑,以及有可能布置在地上的大型主变压器的冷却设备和主控制室等。半地下变电站(partially underground substation)变电站以地下建筑为主,主变压器或其他
    97根据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0年全球人口最稠密城市排行榜,北京核心区成为继印度的孟买和加尔各答后排名第三的人口稠密城市。《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2020)》要求“旧城居住人口控制在110万人左右”,人口密度达到1.77万人/km2。
    98引自http://news.163. com,2005年1月26日:《北京规划委主任表示疏散旧城人口与赶走穷人无关》,www.21cn. com,2005年3月24日:《中国新闻周刊:关注北京旧城改造,将造宜居城市》。
    99白滔、包晓雯,浅议上海市的旧房成套改造[J],城市开发,1998.211-13
    100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骑楼街保护与开发规划研究[R],2002.10,28
    104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CBD东扩区城市设计竞赛[R],2010.5
    108张育南,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整合发展问题研究:清华大学博士论文[D],北京:清华大学,2009
    109数据来源同上一个脚注。
    110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关村西区修建性详细规划[R],2005.10
    112彭芳乐、赵景伟等,基于控规层面的CBD地下空间开发控制探索[J],城市规划汇刊,2013.206(1):78-79
    114胡斌、向鑫、吕元等,城市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研究的实践认知—北京通州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研究回顾[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4)
    115根据广州市旧城改造规划的测算,广州市旧城区改造涉及到拟拆除老旧建筑面积约1050万m2(其中危破旧建筑973万m2,基础设施建设拆迁涉及80万m2质量较好的建筑),涉及整体拆除重建地块(旧城区-拆除重建区、旧工厂-拆除重建区、旧村)用地约5.53km2;局部拆除改造(旧城区-更新改造以及旧工厂-功能置换)的用地约3.73km2;历史文化街区用地约3.23km2,涉及建筑480万m2;其余整治更新建筑规模约7500万m2。
    116广州市规划局,广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S]、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文本[R],2011.10
    119潘海啸、任春洋等,上海轨道交通对站点地区土地使用影响的实证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7,170(4),92~97
    120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轨道站点周边地区规划研究[R],2009.10
    122申明文、彭芳乐,地铁车站的综合建设中轨道交通的“触媒”作用[J],地下空间学报,2010.6(10)增刊,1366-1370
    123刘皆谊,城市立体化发展与轨道交通[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1,54
    124叶彭姚、陈小鸿,世界级CBD合理通勤交通模式研究合理通勤交通模式研究[J],城市交通,2010.8(1):61-66
    125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轨道站点周边地区规划研究[R],2009.10
    126香港的《建筑物规划准则》将轨道站点周边列为一类住宅用地,建议高容积率开发。在都会区住宅建议容积率现有发展区为8-10,新区和综合发展区为6.5;在新市镇住宅一区建议容积率为8.0,现状容积率,在香港都会区现状商业容积率在10-15,住宅容积率在6.5-10左右;在新市镇商业容积率在8-10,住宅容
    128王京元、郑贤、莫一魁,轨道交通TOD开发密度分区构建及容积率确定,[J],城市规划,2011.35(4),30-35
    129杭州地铁一号线临平站周边地区成设计[R],柏诚工程设计顾问公司,2008.2
    130轨道交通能显著降低小汽车出行比例,据统计,在东京都市圈范围内,轨道交通构成了城市公共交通的骨架体系,特别是在连接市区与郊区及远郊区的放射线方向上,更是占据主导地位。东京大都市圈现有铁路2000多公里,其中地下铁280多km,轨道交通系统每天运送旅客3000多万人次,承担东京86%的客运量,早高峰时的市中心区,有91%的人乘坐轨道交通工具,而小汽车仅为6%。
    131新华网,2012年底北京地铁里程超上海成为世界第一长,客流将超莫斯科,世界第一[EB/OL],[2013.1.10],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100790119/1.html
    132郑文含,不同类型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开发强度探讨[A],2008年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城市规划,2008,pp93-95
    133赵鹏林、顾新,深圳围绕地铁建设而开展的地下空间利用尝试[J],民防苑,深圳市政府、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研究院,2007.6
    134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体育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地下空间规划[R],2009.2
    135扬·盖尔;杨滨章;赵春丽;适应公共生活变化的公共空间[J],中国园林,2010.8:34-39
    137童林旭、祝文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估与开发利用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24
    138祝文君,北京地下空间资源评估专题研究报告[R],2004.9
    139祝文君,北京地下空间资源评估专题研究报告[R],2004.9
    140李金湘,城市地下工程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M],西部探矿工程,2006.2
    141周宏磊、叶大华、郝庆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地质条件评估及案例实践[J],北京规划建设,2011.3,109-113
    142地下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手册编写组,地下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1983:258–319.
    143王海文,地下商场空调负荷计算与节能的浅见[J],地下空间,1988,8(3):51–55
    144杨盛旭,李刻铭,郭春信,等.地下商场空调设计问题探讨[J].暖通空调,2004,34(2):44-47
    145朱奋飞、张杰、刘沛等,人员密度设定对地下商业空间空调设计的影响[J],暖通空调,2010.40(12):33-37
    146李相然、岳同助,城市地下工程实用技术[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7:259–280.
    147注:大气微尘除以一次微粒为主体外,现代城市空气污染成份中,已经扩展到二次污染,就是由各种污染源排出的气态污染物经过冷凝或在大气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污染物,如光化学烟雾等,形成硫酸盐、硝酸盐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等,其中硫酸盐很稳定,而硝酸盐、半挥发性有机物则在气、粒之间随温度变化,如温度低于15℃时,大部分硝酸盐、硝酸氨微粒形式存在,所以秋冬天大气尘中微粒容易形成雾霾。
    148许钟麟,空气洁净技术原理(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32
    149空气洁净技术原理(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32;姚杨,城市地下空间环境质量保障关键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2.137、154;黄强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73、179
    151黄强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79
    152见GB/T18833-2002附录D。
    153广东省建设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与设计规程[R],GBD/T15-64-200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59
    154喻卫刚,浅析地下空间火灾特点及防范对策[J],Orient Fire Protection,2008(3),68-70
    155韩新,城市地下空间主要灾害特点及防治[J],建设管理,2006(3):B20
    156熊彦哲,地下空间建筑火灾成因及防灾救灾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0(8),19
    157张中天,地下空间防汛应急排险处置,上海市地下空间综合管理学术论文集[J]146-147,
    158束昱,洪水来袭地下空间如何保安全[J],生命与灾害,2011(7),7
    159周宏磊、叶大华、郝庆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地质条件评估及案例实践[J],北京规划建设,2011.3,109-113
    160郝磊,浅析地下空间与城市综合防灾[J],城市防灾减灾及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278-281
    162[美]Rem Koolhass,DeJirious New York[M]. The Monacelli Press,1994:89
    163罗佩、闫小培,高速增长下的适应性城市形态研究[J],城市问题,2006.132(4):27-31
    164金广君,论城市设计成果的特征[J],建筑学报,2005(2):12-14.
    165[加]约翰·彭特,美国城市设计指南—西海岸五城市的设计政策与指导[M],庞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66[英]露丝·芬彻、库尔特·艾夫森,城市规划与城市多样性[M],叶齐茂、倪晓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9:51-55
    167范文莉,当代城市空间发展的前瞻性理论与设计——城市要素有机结合的城市设计[M],南京,东单大学出版社,2011.7:p66
    168格哈德·库德斯著,城市结构与城市造型设计[M],秦洛峰、蔡永洁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pp1-3
    171张为平,隐形逻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5,119
    172[英]麦克·占克斯、尼古拉·丹普西,可持续城市的未来形式与设计[M],韩林飞、王一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6:118-124
    174麦克占克斯、尼古拉丹普西,可持续城市的未来形式与设计[M],韩林飞、王一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6:256
    175袁红、赵世晨、戴志中,论地下空间城市空间属性及本质意义[J],城市规划学刊,2013.1:85-89
    179古彤贞.东城区旧城风貌保护的现状和发展思路[D].北京:中国政府大学,2008.
    180《北京市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R].北京: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2011.
    181张家明.郝桂宝.朱江红.北京旧城区改造保护的模式探索[J].城市开发,2004,(12):P30-31.
    182东城区人民政府.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R].北京:东城区人民政府,2009.
    183仇保兴,提出城市“微循环”概念,包括微降解、微能源、微冲击、微更生、微交通、微创业、微绿地、微医疗、微农场、微调控。
    18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189曹灿霞,过静君,航空遥感技术应用新领域—在浅层地下空间资源调查中应用的探讨[J].国土资源遥感,1994(2):34-40
    190黄玉田,张钦喜等.北京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资源评估探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5,21(2):93-99
    191Hulme T W&Zhao J.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in Singapore the Past,Preanent and Future[J].Tunneling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1999,14(4):407
    192童林旭,祝文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估与开发利用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93董丕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需求的规模预测[J],上海建设科技,2006,2:34-37
    194陈志龙,王玉北等,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量预测研究[J],规划师,2007,10(23):9-13
    195王敏,城市发展对地下空间的需求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2006
    196田毅,陈建平等,“均衡理论”的北京市东城区城市地下空间需求分析,《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言技术论坛论文集,1-7
    197彭芳乐、赵景伟、柳昆、李佳川,基于控规层面下的CBD地下空间开发控制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3(1).78-84
    198上海市静安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静安区42号街坊(张家花园)及43号街坊东侧地块城市设计与控详局部调整方案[R],2010.7.14
    199陈志龙、蔡夏妮、张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控制与引导研究[J],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7,943-948
    200郑正.论城市设计极端内容和编制.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2期.
    201熊靖靖,刘晓东.现代城市设计理念[J].惠州学院学报.2002.6.22(3):82-85
    202蔡夏妮,陈志龙.解析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7.4.3(2):204-207
    [1] Jan Gehl L, New City Space [M].Copenhagen: The DanishArchitectural Press,2001.
    [2] Sharoiron Zukin, The Cultures of Cities[M]. London: Blackwell Publishers,1995.
    [3] Christian Norberg-Schulz, 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M].New York: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lnc,1979.
    [4] Robert P. Inman, Making Cities Work: Prospects and Policies for Urban America[M],New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9.
    [5] Jonathan Barnett. The Elusive City[M]. 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1986
    [6] Jonathan Barnett.Urban Design as Public Policy[M].New York:Architectural Record Books,1974
    [7] Sterling R. Earth Sheltered Housing: Code, Zoning, and Financing Issues[M]. UndergroundSpace Center, Univerity of Minnesota,1981
    [8] Makoto Sei.Induction Design.A Method for Evolutionary Design[M]. Birkhauser,20O0
    [9] Nan Ellin. Postmodern Urbanism[M].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Press,1999
    [10] Rauch,Jürgen.The Architecture of Underground Railway Stations[M]. Kramer,1996[12]Rem Koolhass and Bruce Mau. S,M,L,XL[M]. The Monacelli Press,1998
    [11] ULI. Mixed-Use Development: New Ways of Land Use[M]. USA:ULI,1976
    [12] Wayne Attoe. American Urban Architecture: Catalysts in the Design of Cities[M].Reprintedition.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13] ULI. Mixed-Use Development Handbook(Second Edition)[M]. USA:Urban Land Institute,2003
    [14] Levy,John M. Contemporary Urban Planning[M]. Fifth edition.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2000
    [15] Southworth,Michae.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Urban Design:A Look atAmerican Urban Design Plan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1990
    [16] Cano-Hurtado JJ,Canto-Perello J.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forUtilities.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1999
    [17] Le Corbusier.The City of Tomorrow.MIT Press.1971
    [18] Jacobs,J.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New York, Vintage Books.1961
    [19] T.Konda.Reclaiming the Underground Space of large cities in Japan.Japan Institute ofConstruction Engineering.Tokyo.Japan.2003
    [20] Kimmo Ronka, Jouko Ritola, Karl Rauhala. Underground Space in Land—UsePlanning[J].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1998,13(1):39-49.
    [21] G.Golany.Urban Underground Space in China.New York.DE:University of DelawarePress.1989
    [22] Nishi, Junji, Seiki.Planning and design of underground space use[J].Memoirs of theSchool of Engineering,Nagoya University.1997.(1):48-93
    [23] Godard, Jean-Paul.Underground Car Parks: International Case Studies.Tunneling and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1995.(3):23-26
    [24] Canto-Perello J, Curiel-Esparza.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in Utility TunnelDesign.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2001.(6):56-57
    [25] DELENBOSJ,etal.Strategic Study on The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in TheNetherlands[J]. Tunnelinq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1998,13(2).159-165.
    [26] Choi,S;Krarti,M.Thermally optimal insulation distribution for undergroundstructures.Energy and Buildings.2003.(3):251-265
    [27] Timothy Beatley.Green Urbanism:Learning from European Cities Island Press.2000:55
    [28] Bovindj.Underground Space Use and Planning in The Quebec City Area[J].Tunneling and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1990,5(1-2):69-83.
    [29] Franco Archibugi.The Ecological City and the City Effect.Ashgate Publishing Ltd,England.1997
    [30] Raymond L.Sterling,John Carmody.Underground Space Design[M].New York.1993
    [31] Duffaut, Pierre.Site Reservation Policies for Large Underground Openings[J].UndergroundSpace3.1979
    [32] Hans Wohlin,Underground Planning Tokyo[J],Urban Underground Space Center ofJapan.1991
    [33] Kenneth Labs.The Architectural Underground—Part II.Underground Space.July/Aug1976:9-35
    [34] Sanja Durmisevic.The future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Cities.1999.16(4):237
    [35] Maeda,Masahiro;Kushiyama,Kotaro.Use of compact shield tunneling method in urbanunderground construction.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2005.(3):155-159
    [36] Kojima,Keiji.Underground space use in Japan.Recent and near-future developments[J].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1990.(5):3-7
    [37] J.Edlenos,The future of civil underground space.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Technology.1998.(13):5-8
    [38] Sterling,Raymond L.Going under to stay on top,revisited:Results of a colloquium onunderground space utilization [J].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1996.11(3):263-270
    [39] Durmisevic Sanja,Sariyildiz,Sevil.A systematic quality assessment of undergroundspaces.Public transport stations.2001.(2):13-23
    [40] C.Y.Jim.Green-space preservation and allocation for sustainable greening of compactcities.Cities.2004.21(4):311-320
    [41] Roberts, Don V.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Use of Underground Space.Tunneling and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1998.(16):183-190
    [42] Vineent Seully and Rafael Moneo,(AldoRossi),NewYork,RIZZOLI,1991
    [43] Mumfordl,(The eity in history: Itsorig insitstrans formations and1ts Pros Peets,1961
    [44] C.Rowe,Collage eity Cambridge Massaehusetts and Lendon,The MIT Press,1978
    [45] JosephRy kwert, The Anthropology of Urban Form in Rome,Italy,and theAneientWorld>,TheMITPress,1988
    [46][美]吉迪恩·S·格兰尼、[日]尾岛俊雄著,许方、于海漪译,城市地下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47][日]海道清作著,苏利英译,紧凑型城市的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
    [48][美]鲍米尔著,冯洋译,城市中心规划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49][日]森稔著,Hills垂直花园城市—未来城市的整体构想设计[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1年。
    [50][美]史蒂文·法代著,张蕾、林杰文译,密度设计——住宅开发新趋势[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
    [51][法]阿兰·博里、皮埃尔·米克洛尼、皮埃尔·皮农著,李婵译,建筑与城市规划——形态与变形[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
    [52][美]麦可比著,杨至德、李其亮、李旦译,中心城区开发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53][法]Serge Salat著,城市与形态——关于可持续城镇化的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
    [54][日]松永安光著,周静敏等译,城市设计的新潮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
    [55][美]梅恩编,丁峻峰等译,复合城市行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
    [56][澳]乔恩·兰著,黄阿宁译,城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57][加]杰布·布鲁格曼著,董云峰译,城变——城市如何改变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58][英]芬彻等著,叶齐茂等译,城市规划与城市多样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
    [59][西]海拉尔德·明戈·比纳乔、海拉尔德·明戈·马丁内斯编,李婵译,垂直密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60][卢森堡]克里尔编著,金秋野、王又佳译,城镇空间—传统城市主义的当代诠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61]刘皆谊,城市立体化视角-地下街设计及其理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62]童林旭,祝文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估与开发利用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63]仇文革,地下空间利用[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
    [64]陈志龙,刘宏,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65]钱七虎,地下空间科学开发与利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66]陈志龙,王玉北,城市地下空间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67]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68]王文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69]中国市政工程协会,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中国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2011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
    [70]中国工程院课题组,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71]陈立道,朱雪岩,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
    [72]董贺轩,城市立体化设计—基于多层次城市基面的空间结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73]李显忠,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政策与标准体系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年。
    [74]牟在根,城市空间结构设计施工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年。
    [75]张季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管理机制及运营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76]陶龙光、刘波、侯公羽,城市地下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
    [77]朱合华,城市地下空间新技术应用工程示范精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
    [78]姚杨,城市地下空间环境质量保障关键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79]朱建明,王树理,张忠苗,地下空间设计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年。
    [80]童林旭,地下建筑图说100例[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年。
    [81]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地下空间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82]贺少辉,地下工程[M],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83]本书编委会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84]耿永常,地下空间建筑与防护结构[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85]耿永常,李淑华,城市地下空间结构[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86]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深圳市中心区城市设计及地下空间综合规划国际咨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87]束昱,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环境·防灾[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年。
    [88]耿永常,赵晓红,城市地下空间建筑[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89]崔京浩,地下工程与城市防灾[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
    [90]王中德,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91]陈玮,现代城市空间建构的适应性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10年。
    [92]陈纪凯,适应性城市设计:一种实效的城市设计理论及应用[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4年。
    [93]张庭伟,王兰,从CBD到CAZ:城市多元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与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
    [94]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第2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95]张在元,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96]张国全、郭雁、叶松青,城市综合体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年。
    [97]王文卿,城市汽车停车场(库)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98]王富臣,形态完整—城市设计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99]杨俊宴,吴明伟,中国城市CBD量化研究——形态.功能.产业[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0]陈一新,中央商务区(CBD)城市规划设计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101]张翰卿,“安全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8
    [102]宿晨鹏,城市地下空间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103]李鹏,面向生态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研究及实践[D],同济大学,2007
    [104]琚娟,基于特征的数字城市地下空间建模技术研究与应用[D],同济大学,2007
    [105]张芳,场框架下的城市地下空间三维数据模型及相关算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6
    [106]陈伟,城市地下空间开挖对环境的影响与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6
    [107]徐梅,城市地下空间灾害综合管理的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6
    [108]孔令曦,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及对策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
    [109]叶凌,城市地下空间热能综合利用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110]唐征征,地下商业空间声喜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111]赵丽琴,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
    [112]董贺轩,城市立体化研究——基于多层次城市基面的空间结构[D],同济大学,2008
    [113]王敏洁,地铁站综合开发与城市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6
    [114]罗小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0
    [115]张育南,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整合发展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9
    [116]姜克锦,城市用地-交通综合系统演化机理与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117]王丽,大城市交通影响分析体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
    [118]黄志宏,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
    [119]杨荣军,“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分析[D],天津大学,2010
    [120]朱东风,1990年代以来苏州城市空间发展——基于拓扑分析的城市空间双重组织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06
    [121]孙奎利,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2
    [122]李荣,从煤矿城市到山水城市——淮南城市空间结构研究[D],东南大学,2003
    [123]付磊,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8
    [124]张伊娜,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减载的经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
    [125]刘磊,上海城市圈层结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126]蔡良娃,信息化空间观念与信息化城市的空间发展趋势研究[D],天津大学,2006
    [127]姜东成,元大都城市形态与建筑群基址规模研究[D],清华大学,2007
    [128]胡玉敏,中国城市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2009
    [129]杨永春,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的发展和空间结构研究[D],南京大学,2003
    [130]卢涛,城市核心调适论[D],重庆大学,2002
    [131]韩守庆,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132]张勇强,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深圳为例[D],东南大学,2004
    [133]安筱鹏,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变迁与组织创新[D],东北财经大学,2003
    [134]王士君,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
    [135]张新长,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土地利用时空结构演变分析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3
    [136]周本顺,区域城镇结构整合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3
    [137]王志军,上海“一城九镇”空间结构及形态类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7
    [138]吴晓隽,上海大都市圈的结构及功能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6
    [139]陈瑛,特大城市CBD系统的理论与实践——以重庆和西安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2五、硕士论文
    [140]徐爽爽,济南地下商业空间系统性设计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9
    [141]赖伟明,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9
    [142]李炳帆,城市中心区地铁枢纽型地下空间规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143]李夺,长沙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
    [144]潘永峰,城市地下商业空间步行出入口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8
    [145]何智龙,城市人防工程项目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结合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9
    [146]方玉,昆明城市轨道交通近期线网沿线土地利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
    [147]赵瑞雪,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复合化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9
    [148]周雪艳,地铁空间辅助性的导向设计初探——上海地铁使用者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149]王珺,城市中心广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150]闫娥,城市综合体地下商业空间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151]李旭兰,天津响锣湾商务区地下空间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08
    [152]罗兰,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开发与交通-土地特征相关性研究[D],清华大学,2008
    [153]夏文杰,我国地下空间法律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8
    [154]巩明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2007
    [155]李学军、洪立波,城市地下管线的安全形势与对策[J],城市勘测,2011,5:166-169
    [156]张艳,城市地下管线的综合规划与管理[J],河南建材,2010,5:51
    [157]侯文俊、蒋海军、孙伟、宋丽丽,城市地下管线共同沟建设与发展[J],市政技术,2005,23(4):229-232
    [158]王存娟,城市地下管线综合隧道建设探索与研究[J],山西建筑,2011,37(29):158-159
    [159]陈政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必须与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相结合[J],中国人民防空,2010,234:35
    [160]徐纬,从规划设计角度提高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综合经济效益浅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4:202-204
    [161]骆瑞华,大型市政管廊选线规划——以广州市西江引水工程原水管(广州段)规划为例[J],中国水运,2011,11(2):207-208
    [162]朱庆余、周伟,地铁沿线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初探——以沈阳市地铁一号线沿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为例[J],建筑设计管理,2011,28(4):50-53
    [163]崔青轴、刘彦祥、李全荣,地下管线探测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的应用[J],建筑设计管理,2010,27(10):76-78
    [164]徐小红,关于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的思考[J],建筑科技与管理,2011,105、108
    [165]韦年攀,柳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以柳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总体规划为例[J],城镇规划,2011,10:52-56
    [166]徐秉章,市政综合管廊建设运营相关问题探讨[J],城市运行管理,2009,2:42-43
    [167]方世忠、李震、李寅,土地集约利用背景下的地下空间开发——“十二五”静安区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的初步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1,32(1):28-32
    [168]袁廷朋,无锡市高铁商务区综合管廊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9:254-256
    [169]冯伟民,武汉鲁巷广场综合交通规划与设计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8:101-105
    [170]朱桂春、张金涛、陈胜,武汉市地下空间合理规划和利用浅析[J],长江大学学报,2010,7(3):296-297
    [171]李迅,重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研究[J],建设科技,2004,17:36-37
    [172]苏云龙,综合管廊在中关村西区市政工程中的应用与展望[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7,7(2):24-28
    [173]王珊、杨洁如、王进,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探究[J],建筑实践,2011,11:38-40
    [174]冯小杰、何晖,“TOD”理论与城市地下空间利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3(6):1000-1005
    [175]王磊,《成都市南部新区起步区核心区地下空间综合规划》实例研究——结合城市设计方案[J],规划师,2006,22(11):39-42
    [176]唐立达,“城市地下空间”研究文献述评[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5(83):48-53
    [177]朱大明,“地下空间学”学科体系引论[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7(4):619-627
    [178]刘兰,“失落”的城市地下空间——记武汉地下商城[J],华中建筑,2008,24(8):125-127
    [179]东昱、路姗,“低碳城市”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战略[J],轨道交通,2010,4:16-17
    [180]丛威青、潘懋、庄莉莉,3D GIS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的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09,31(5):789-792
    [181]曾波、王文华、吴建华、王璇,21世纪居住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J],地下空间,2002,22(4):350-373
    [182]尹清锋、白冰,FLAC3D及其在地下空间开挖分析中的一些问题[J],西部探矿工程,2005,11:1-7
    [183]方锋,GIS支持下的广州市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平台建设[J],工程勘查,2005,4:56-59
    [184]邓建平、姚慧、王萍、郭亚涛,安钢东区花苑地下空间技术的应用[J],工业建筑,2007,37:183-184
    [185] Monique LABBE,巴黎地下空间计划——重点发展复合式基础设施的远大前景[J],地下空间,2004,24(3):406-426
    [186] Pierre Duffaut,巴黎会议审查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最佳位置”[J],地下空间,1997,17(2):116-121
    [187]石晓冬,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策略[J],现代城市研究,2005,6:23-25
    [188]石晓冬,北京城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历程与未来[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7)
    [189]石晓冬、陈珺,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构想[J],北京规划建设,2004,1:7-11
    [190]王树刚、王如竹、朱颖心,北京地铁地下空间温度的测量与分析[J],地下空间,2002,22(4):339-342
    [191]陈向东、刘民强,北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施工技术特点与对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5,21(2):100-106
    [192]马欣、张昕、王颖超,北京地下空间照明调研综述[J],照明工程学报,2011,22(3):82-86
    [193]王珊、李丽、戴俭、白宇、梁超,北京旧城文物及邻近街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5,12(3):42-45
    [194]李丽、王珊、戴俭,北京旧城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策略思考[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1(5):665-669
    [195]王军辉、周宏磊、韩煊、王法,北京市地下空间运营期主要水灾水害问题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6(4):224-229
    [196]蔡向民、何静、白凌燕、刘鸿,北京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地质问题[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6(6):1105-1111
    [197]苗冠峰、赵岚,北京市商业区地下空间评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5,21(2):88-92
    [198]陈珺、石晓冬,北京新城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探讨——以亦庄新城站前综合区地下空家开发利用研究为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7)
    [199]黄钟、陈珺、石晓冬,北京中心城重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8):1281-1286
    [200]潘斌,博物馆地下空间利用的探索[J],工程与建设,2006,20(5):417-419
    [201]王晓鹏,步行街型地下公共空间的规划和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10,36(25):29-30
    [202]申玲、张福生、王微茜,长三角中心城市水域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11):78-81
    [203]向远华、黎庶,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J],山西建筑,2007,33(31):23-24
    [204]陈朝晖,长沙市轨道交通芙蓉广场站地下空间设计[J],铁道工程学报,2011,8:96-101
    [205]李夺、朱忠东,长沙市利用地下空间的战略研究[J],中外建筑,2008,9:108-110
    [206]胡繁,成都市中心广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J],地下空间,1990,10(2):91-95
    [207]陈倬、佘廉,城市安全发展的脆弱性研究——基于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视角[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109-112
    [208]周丰峻,郑磊、周丽等,城市大跨度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增刊2):1146-1151
    [209]顾民,陈小鸿,城市道路地下空间的集约利用研究[J],城市交通,2005,3(2):56-59
    [210]陈志龙、柯桂、郭东军,城市道路地下空间竖向规划探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5(3):425-428
    [211]郭彦国,城市道路地下空间研究[J],安阳大学学报,2004,1:39-40
    [212]彭芳乐、孙德新、袁大军等,城市道路地下空间与共同沟[J],地下空间,2003,23(4):421-426
    [213]刘军义,城市的安全发展与地下空间利用[J],黑龙江对外贸易,2007,9:77-79
    [214]王秀英、王梦恕,城市的安全发展与地下空间利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5):72-74
    [215]范文莉,城市的地下开放空间设计:模式和维度初探[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4(1):6-11
    [216]童林旭,城市的集约化发展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J],地下空间,1998,18(2):75-78
    [217]王璇、束昱,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J],地下空间,1997,17(3):154-161
    [218]赵英骏,城市的立体化开发——浅析城市地下空间[J],安徽建筑,2007,3:29-30
    [219]陈志龙,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的思考[J],江苏城市规划,2010,1:18-20
    [220]赵丽琴、袁煌、刘佳,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事故隐患监控预警体系研究——以中关村大型地下空间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0,1:90-95
    [221]高琳,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形象规划设计思路研究[J],科技资讯,2011,28:72-73
    [222]郭士博、钱建固、吕玺琳,城市地下空间标准化与分类代码[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7(2):214-218
    [223]陈志龙、伏海艳,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与形态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1(1):25-30
    [224]吴亮、陆伟,城市地下空间的场所性初探[J],城市建筑,2011,5:127-128
    [225]杨莹、高治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利用及法律规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2):56-57
    [226]郭庆海、周顺华,城市地下空间的防(反)恐理念初探[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2):178-181
    [227]李英民、王贵珍、刘立平等,城市地下空间多灾种安全综合评价[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3):285-289
    [228]王海阔、陈志龙,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社会调查方法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5(6):1067-1070
    [229]周宏磊、叶大华、郝庆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地质条件评估及案例实践[J],北京规划建设,2011,3:109-113
    [230]周天、斯彩英、陈伟,城市地下空间火灾早期探测及定位技术[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26(5):544-546
    [231]许劭、王国权、李晓昭,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1999,7(1):15-19
    [232]杨进、蔡晓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交通系统——重庆市解放碑CBD地下交通系统[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7:4-7
    [233]李好、鲁玲,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规划水平评价体系研究[J],中华建设,2008,8:44-45
    [234]徐永健、阎小培,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成功实例——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地下城的规划与建设[J],城市问题,2000,6:56-58
    [235]束昱、郝磊,城市地下空间与节约型和谐社会建设——论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战略选择[J],民防苑,2006,S1:48-51
    [236]徐梅,城市地下空间灾害管理中政府行为与非政府行为[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5-58
    [237]吴立新、姜云、车德福等,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模糊综合评估与3D可视化[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36(1):97-102
    [238]彭芳乐、侯学渊、陈立道,城市地下空间综合效益评价的一种新方法——模糊(FuzzySet)评价模型[J],地下空间,1991,11(3):190-195
    [239]张海秋、唐永虎、白聚波,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利用——以石家庄市公共交通为例[J],科技资讯,2006,26:57
    [240]韩宗伟、王嘉、邵晓亮等,城市典型地下空间的空气污染特征及其净化对策[J],暖通空调HV&AC[J],2009,39(11):21-29
    [241]徐新巧,城市更新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与实践——以深圳市华强北片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0,S1:30-35
    [242]郝珺,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地下空间统一规划模式的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2:9-13
    [243]金磊、柳昆、彭芳乐,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地下空间综合体评价方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6(增刊1):1370-1375
    [244]莫栋升、彭文俊、宋飞,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下空间规划研究[J],江南城市规划,2010,1:25-29
    [245]胡斌、向鑫、吕元等,城市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研究的实践认知——北京通州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研究回顾[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7(4):642-648
    [246]杨滔,城市空间网络与大规模城市更新后的社会整合——伦敦金丝雀码头的启示[J],世界建筑,2005,11:87-91
    [247]姚文琪,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方法探讨——以深圳市宝安中心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0,7:36-43
    [248]张平、陈志龙、郑挥等,城市中心区交通枢纽站点地下空间开发功能研究——以常州“两站”地区地下空间开发为例[J],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
    [249]卢济威、孙光临、李立,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文化公园——上海文化广场城市设计[J],建筑学报,2006,7:24-25
    [250]马璇,大城市地下空间环境设计的心理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市新街口地下商业步行街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9,5:90-95
    [251]金英红、刘皆谊、路姗等,大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实践探索——以蚌埠市、盐城市为例[J],价值工程,2010,34:88-89
    [252]范文莉,当代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从附属使用到城市地下、地上空间一体化[J],国际城市规划,2007-6:53-57
    [253]卢济威、陈泳,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的旧城复兴——福州市八一七路购物商业街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学刊,2008,4:54-60
    [254]蒋蓉、陈乃志,地铁地下空间的功能与可开发商业空间研究——以成都地铁1号线南段地下空间开发规划为例[J],四川建筑,2006,26(6):11-16
    [255]朱庆余、周伟,地铁沿线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初探——以沈阳市地铁一号线沿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为例[J],建筑设计管理,2011,28(4):50-53
    [256]肖燃,地下互联中关村——中关村西区综合管廊及地下空间开发设计理念[J],建筑科技,2004,17:38-39
    [257]张永清,地下空间:现代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途径——以上海为例[J],规划师,2003,3:68-70
    [258]王满银、肖瑛,地下空间开发视角下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以皖江城市带为例[J],城市问题,2012,3:25-29
    [259]郑俊星、贾坚,地下空间开发与地铁共建中坑中坑的安全稳定性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46(1):36-41
    [260]徐正良、王炯、刘伟杰等,徐家汇综合交通换乘枢纽与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利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4:23-27
    [261]廖建三、彭卫平、林本海,影响广州市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地质因素分析及分区评价[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增2):3357-3362
    [262]傅伟,地下空间开发中面临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及对策[J],建筑施工,2004,26(2):153-155
    [263]王保勇、侯学渊、束昱,地下空间心理环境影响因素研究综述与建议[J],地下空间,2000,20(4):276-281
    [264]彭颖、夏才初、王文杰,地下空间在我国城市立体开发中的发展[J],地下空间,2003,23(2):216-219
    [265]柳昆、彭建、彭芳乐,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模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7(2):219-231
    [266]李俊华,地下自然资源的属性是地下空间资产确权的基本要素[J],民防苑,2006(S1):113-117
    [267]奚江琳、钱七虎,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社会学内涵[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1(5):651-654
    [268]赵新卫,地下快速轨道交通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J],地下空间,1992,12(3):223-225
    [269] JOHN Zacharias,地下系统推动蒙特利尔中心城区的经济发展[J],国际城市规划,2007,6:29-33
    [270]卢济威、陈泳,地下与地上一体化设计——地下空间有效发展的策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46(1):1-6
    [271]官善友、朱锐、高振宇,地质条件对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影响及分区评价[J],工程勘察,2008,9:6-10
    [272] John Zacharias,东京新宿车站地下和地面步行环境[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6):35-40
    [273]林瑾,都市综合体的地下空间开发策略——以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地下空间规划为例[J],浙江建筑,2009,26(10):1-3
    [274]张永军,复杂环境下地铁车站与周边建筑地下空间一体化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2,43(2):120-124
    [275]马国文,搞好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修建大型平战结合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体会[J],地下空间,1990,10(1):39-41
    [276]李振芳,关于地下空间规划结构体系和指标体系的研究[J],地下空间,1998,18(增刊):278-284
    [277]翁树波、卢陵江、汤国华,广州地铁1号线地下空间环境噪声分析及降低噪声的方法[J],地铁与轻轨,2002,1:29-32
    [278]夏则爱,轨道交通大型换乘节点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5:15-19
    [279]张自山、王民权、安存峰,基坑支护在城市中心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应用[J],天津建设科技,2007,5:21-22
    [280]王海刚、贾满三、杨艳等,基于GIS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质量评估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1,32(1):59-62
    [281]陈志龙、蔡夏妮,基于规划控制过程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控制与引导[J],民防苑,2006,S1:52-55
    [282]邢江江,建立地下空间建设长效机制多种综合手段开发增强城市的防护能力[J],民防苑,2006,S1:127-130
    [283]董丕灵,静安寺地区地下空间的实施性规划[J],上海建设科技,2005,3:18-21
    [284]张平、陈志龙,历史文物保护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3):354-357
    [285]郑苦苦、毛建华、伏海艳等,莲花路商业旅游步行街区地下空间规划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2):203-207
    [286]韦年攀,柳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以柳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总体规划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11,10:52-56
    [287]孙钧,面向低碳经济城市地下空间/轨交地铁的节能减俳与环保问题[J],隧道建设,2011,31(6):643-647
    [288]邹阳、苏东宾,南昌市轨道交通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2,10(2):63-65
    [289]钱七虎、程立国,人防系统工程与城市地下空间对武器防护的效费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7,3:23-30
    [290]马积薪,日本在城市发展和再开发中利用地下空间[J],地下空间,1994,2:145-149
    [291]丛威青、潘懋、庄莉莉,三维GIS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勘察,2008,增刊:289-293
    [292]缪宇宁,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地下空间规划[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6(2):243-249
    [293]徐正良、陈烨、何斌,上海市轨道交通徐家汇枢纽与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利用[J],时代建筑,2009,5:50-53
    [294]王浩、吴传波、赵琦,世脖轴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的结构设计[J],上海建设科技,2010,3:33-35
    [295]李文胜,苏州火车站站前广场地下空间出租车场内部流线设计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6:181-183
    [296]汪兆满,缩微的奇观:城市的“地下”意象——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审美研究[J],美与时代,2010,2:102-104
    [297]齐波、张一飞,天津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探讨[J],城市地质,2010,2:20-24
    [298]谭瑛、杨俊宴、黄黎敏等,土地集约利用背景下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以济南地下空间规划研究为例[J],规划师,2007,23(10):14-18
    [299]卢济威、陈泳,推进地铁站地区体系华——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四川北路站地区城市设计[J],建筑学报,2008,1:29-33
    [300]王晓川,我国大城市静态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兼论利用地下空间缓解北京静态交通问题[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29(4):451-456
    [301]汤宇卿、周炳宇,我国大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控制——以青岛市黄岛中心商务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6,5:89-94
    [302]王波、翁林敏,无锡轨道交通一号线刘潭站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J],南方建筑,2010,4:54-58
    [303]赵淳,理论迁移的三个维度:时间·空间·立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1):23-28
    [304]邢箴、冷方兴,新城市主义视角下的新城空间规划——以上海M9线大学城站地区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6,22(3):40-44
    [305]何子张,我国城市空间规划的理论与研究进展[J],规划师,2006,22(7):87-90
    [306]徐新巧,城市更新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与实践——以深圳市华强北片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0,7:30-35
    [307]束昱、柳昆、张美靓,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理论研究与编制实践[J],规划师,2007,23(10):5-6
    [308]郝杰斌,“立体城市”构想与绿色低碳价值观[J],城市开发,2010,14:72-73
    [309]林贺佳、李娜,立体城市——紧凑集约发展在中国的实践[J],住区,2012,3:50-55
    [310]刘玉民、白晨曦,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规划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建筑创作,2002,1:128-130
    [311]许浩,二战后日本城市空间的控制[J],华中建筑,2008,26(8):63-67
    [312]张剑涛,简析当代西方城市设计理论[J],城市规划学刊,2005,2:6-12
    [313]吴良镛,城市地区理论与中国沿海城市密集地区发展[J],城市规划,2003,27(2):12-16
    [314]陈纪凯、姚闻青,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多元转向及其启示[J],华中建筑,2000,18(3):77-80
    [315]王岳丽、梁立刚,地下城——芝加哥Pedway综述[J],国外城市规划,2010,25(1):95-99
    [316]殷焕焕、秦焕美、关宏志,北京市居民区停车调查[J],城市交通,2007,5(6):49-53
    [317]束昱、郝磊、路姗等,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地下空间规划理论研究[J],时代建筑,2009,5:22-26
    [318]陈志龙、姜毅、茹文,城市中心区地下停车系统规划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1(3):343-346
    [319]李小荣、戚静、杨远祥,城市中心区停车规划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8:183-187
    [320]张献峰、孟祥海,城市中央商务区(CBD)停车需求发展状况探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9:123-124
    [321]周蓉峰、马惠龄,大型地下停车库综合施工技术——城市建筑密集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技术[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7(增刊1):1442-1449
    [322]郝磊、束昱、王璇,地铁车站及周边地上、地下空间城市设计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7):1199-1203
    [323]刘莹、吴娇蓉、林航飞,轨道交通车站行人路径选择研究[J],城市交通,2008,6(6),46-53
    [324]李惠杰、郝学华、金建平等,缓解天津市城市交通问题的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1:97-101
    [325]李康,静态交通——对北京市区机动车停车问题的政策思考[J],北京规划建设,1999,4:15-17
    [326]宋传增,美日城市静态交通建设与管理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6,21(5):455-462
    [327]郭莹,青岛市地下静态交通设施发展的机遇和问题[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3(3):389-391
    [328]周智勇、陈峻、王炜,现代城市静态交通规划建设新探讨[J],交通标准化,2006,1:162-166
    [329]郑嘉轩、王超、孙银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关键性控制要素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8(5):889-895
    [330]孙艳晨、赵景伟,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及布局模式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38(4):272-275
    [331]陈志龙、王玉北、刘宏等,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量预测研究[J],规划师,2007,10:9-13
    [332]周素红、杨利军,城市开发强度影响下的城市交通[J],城市规划学刊,2005,2:75-80
    [333]王建国、张愚、冯翰,城市设计干预下基于用地属性相似关系的开发强度决策模型[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0,40(9):983-993
    [334]俞泳、卢济威,地下公共空间与城市活动指标相关性的研究[J],地下空间,1998,18(增刊):300-302
    [335]邓兴栋、甘勇华、李橘云,广州市轨道交通枢纽用地开发模式研究[J],城市交通,2012,10(2):15-20
    [336]谷一桢、郑思齐,轨道交通对住宅价格和土地开发强度的影响——以北京13号线为例[J],地理学报,2010,65(2):213-223
    [337]何建军、郑声轩、赵艳莉,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利用规划控制要素研究[J],规划师,2008,24(6):67-70
    [338]崔昆仑、周岱霖、袁媛等,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布局特征——以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J],城市问题,2011,6:24-29
    [339]王献香,交通条件约束下的土地开发强度研究[J],交通与运输,2008,12:7-9
    [340]张安、闫刚、谢瑞欣等,控规体系中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控制初探[J],城市规划,2009,33(2):20-24
    [341]刘睿、李嘉,山地城市半地下建筑容积率计算方式探讨——以重庆市为例[J],规划师,2011,27(增刊):159-161
    [342]陈颖雪、薛美根、刘志刚等,上海与东京轨道交通典型市郊线路的对比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12:18-22
    [343]顾翠红、魏清泉,香港土地开发强度规划控制的方法及其借鉴[J],中国土地科学,2006,20(4):57-62
    [344]郑猛、张晓东,依据交通承载力确定土地适宜开发强度——以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城市交通,2008,6(5):15-18
    [345]李健行、魏文术,城市重点地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探讨——以广州宏城广场周边地区为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8(3):461-466
    [346]付正惠,地下空间热环境与空气质量的评价[J],地下空间,1997,17(1):37-42
    [347]董春方,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J],建筑学报,2010,4:20-23
    [348]盛来芳、宋彦,城市土地利用对轨道交通运营的影响[J],城市交通,2012,10(2):33-39
    [349]商谦、朱文一,大型地下公共空间与当代北京城[J],建筑创作,2012,7:190-195
    [350]陈可石,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空间设计研究——香港铜锣湾商业中心与维多利亚公园的互补[J],现代城市研究,2011,8:50-56
    [351]陈弘志、刘雅静,高密度亚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香港绿色基础设施研究与实践[J],风景园林,2012,3:55-61
    [352]王晶晶,活在地下的城:东京的地下空间利用与立体化设计[J],世界建筑导报,2012,3:18-23
    [353]牟娟,江湾——五角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近期(2010年)实施规划的探讨[J],上海城市规划,2005,3:30-34
    [354]汪思彤、杨东峰,紧凑城市的系统检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1,6:49-53
    [355]赵景伟,紧凑城市形态下地上地下空间整合原则初探[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8(3):449-454
    [356]洪敏、金凤君,紧凑型城市土地利用理念解析及启示[J],中国土地科学,2010,24(7):10-13
    [357]唐若莹、林驰、何同浚等,我国高密度城市中心商务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J],现代园艺,2012,11:10-11
    [358]李嘉莉、陈汉云,影响高密度城市的城市更新因素[J],城市观察,2011,2:46-58
    [359]陈凯杰、赵建军、郑伟锋,深圳宝安区地下空间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从地质环境的角度[J],广东建材,2011,4:151-154
    [360]吴玲玲、王学军、晏克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需求与评估指标体系探讨[J],长沙大学学报,2007,21(4):12-14
    [361]马璇,大城市地下空间环境设计的心理影响因素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9,5:90-95
    [362]朱大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基本规律初探[J],地下空间,2004,24(3):365-369
    [363]李健行、魏文术,城市重点地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8(3):461-466
    [364]张建峰、杨木壮,广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与发展策略[J],现代城市研究,2009,1:68-72
    [365]夏鹏,基于日常生活的商住混合住宅类型研究[J],华中建筑,2010,12:45-48
    [366]董春方,密度与城市形态[J],建筑学报,2012,7:22-27
    [367]童林旭,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新阶段[J],城市发展研究,2002,9(1):18-21
    [368]陈辞、李强森,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8:144-146
    [369]卢培云、严文复,城市新区空间结构优化探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269-271
    [370]欧阳奎、李旭宏,城域·市域·区域——以京津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为例[J],规划师,2007,23(10):60-63
    [371]许继清,郑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与特征[J],华中建筑,2007,25(9):131-13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