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的历史逻辑与当代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永保生机和活力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既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提出适合时代要求、民族特点和实践需要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新理论的过程,也是理论范式的形成、发展和更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党带领人民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了全新的战略部署,新的实践呼唤新的科学理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怎样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这是目前摆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重大理论课题。解决这个问题,既要对创新实践的新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也要对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理论创新历史经验进行梳理和阐释。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解决“中国问题”中形成了一个个影响重大又通俗易懂的理论创新范例,形成了具有实践性、理论性、民族性、时代性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经典范式。因而,借鉴范式这个工具性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既可以解释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逻辑和实践机制,也可以解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面临的难题,更可以建构理论主体推进理论创新所直接运用的具体范式。
     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是指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实践中所坚持的世界观、建构的方法论、总结的创新规律、积累的正确经验、形成的经典范例和孕育的科学精神,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丰富和发展的表现形式,其实质是理论创新的思想方法、具体方法、价值理念、判断标准、基本战略、路径选择、检验模式、目标规划等,蕴含着世界观与方法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科学性与革命性、理论性与现实性、原则性与灵活性、历史性与逻辑性的辩证统一。
     从范式的创新特质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具有差异性与不可通约性、累积性与可持续性、优先性与先导性、优胜劣汰性与竞争性等方面的创新特性。从范式的生成机制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形成的基础准备是党和人民不断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思考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逻辑起点是党和人民运用马克思主义解答民族危机和发展难题;生成理念是党和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念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实践承诺;生成动力是党和人民不断推动的理论革命和实践革命;生成标志是中国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从范式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经历了起点、第一次成型、转型创新等三个发展阶段。从范式的变迁逻辑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经历了从部分人共享到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再到与世界人民共享的运行轨迹,并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形态转换和新旧范式的形成、选择、发展、更替、创新与并存的演变逻辑。
     毛泽东和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当代中国一切进步奠定的理论基础、物质基础、政治基础、制度基础、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当代建构的客观依据和基础优势。毛泽东推进理论创新的主要经验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当代建构的直接依据和历史优势。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毛泽东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定位,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当代建构分为要素性和整体性两个维度。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素范式主要包括主体范式、思想范式、问题范式、主题范式、动力范式和实践推进范式。主体范式是指将拥有共同的理论知识、理想信念、方法指导和价值追求的主体按照一定的理论和实践逻辑组成理论创新共同体的特定模式。思想范式是指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基于新问题与新矛盾构建的思想观点、价值理念和思维方法。问题范式是指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炼、分析和解决新老问题而形成的问题解决标准和方法。主题范式是指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把握理论创新主题变迁规律而形成的理论创新主题界定模式。动力范式是指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界定、整合和调动理论创新动力源泉的思路和机制。实践推进范式是指主体为实现理论创新既定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战略、方法和路径。建构理论创新要素范式,有利于理论主体弄清楚理论创新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和要素运行机制,有利于理论主体深入挖掘和高度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要历史经验和实现机制,有利于理论主体准确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经典范式的发展逻辑。
     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整体性建构的范式主要包括价值审视与定位范式、话语范式和顶层设计范式。价值审视与定位范式是指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实践过程与结果进行整体审视和判断定位的整体思路、价值标准和方法体系。话语范式是指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培养全社会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价值理念、思维观念和模式方法。顶层设计范式是指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程进行长远规划和总体考虑并制定理论创新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实施细则和评价机制的思维模式。建构理论创新整体性范式,有利于理论主体将理论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规划层面,有利于理论主体宏观调控理论创新推进战略和实践过程,有利于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保持高度一致。
The key to maintianing the forever vitality and vigour of Marxsim is the continuing propulsion of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The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is not only the process of putting forward the new views, theses, requirements and theories adaptive to the demands of the tim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n the basis of insisting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but also the process of forming, developing and updating the theory paradigm. After Marxism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led the Chinese people to have developed a path of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chieved the two historic leaps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The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as well as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18th Central Committee have made a brand new strategic arrangement for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eanwhile, new practice will call for the new scientific theory. What is the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how to carry it out? This is the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topic which the contemporary theoretical Marxists are fac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it is necessary to conclude the new experience of innovation practices scientifically while teasing and explaining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develop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s propulsion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The Communist Party has utilized the Marxist standpoints, views and methods and formed significant and accessibl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paradigms one after another in solving the "Chinese Problems",as well as the classical Chinese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paradigms which are practical, theoretical, national and epochal. Therefore, the reference paradigm, which is an instrumental academic view and studying method, can not only explain the historical logic and practical mechanism of the Chinese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but also solve the conundrums that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is facing. Furthermore, it can also construct the scientific paradigm used directly by the theoretical subject when propelling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The Chinese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paradigm refers to the world view that the subject of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persisted in, the methodology they established, the innovation rules they concluded, the correct experience they accumulated, the classical examples they made and the scientific spirit they developed in the process of insisting on and applying Marxist standpoint, views and methods to carry forward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s well as in the sinicized practice of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It'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China. The essence of it is the ways of thinking, the concrete methods, value idea, criterion for judgments, fundamental tactics, route choice, the verification mode and goals of theoretical innovation, which contains the dialectical unity between world view and methodology, value rational and instrumental reason, scientificalness and revolutionary characters, theoretical characters and realistic characters, principles and flexibility, as well as historical characters and logicality.
     According to the innov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paradigms, the Chinese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paradigm has innovative charaterictics of otherness and incommensurability, the accumulated character and sustainability, priority and the guiding character as well as the charater of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and competitiveness. From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paradigm, the basic preparations for the generation of the Chinese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paradigm are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s constant use of Marxism to think about the Chinese revolution,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while its logical starting point is their use of Marxism to solve the national crisis and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its developing idea is their theoretical belief of Marxism and practical commitments to thier coutry and nation, its developing motivation is the theoretical as well as practical revolution they're propelling continuously and its developing symbol is the succes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path together with the Chinese Marxist theoretical system. Viewed from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paradigm, the Chinese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paradigm has undergone Starting point, the first shap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novation of the three stages of development. Seen from the transition logic of the paradigm, the Chinese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paradigm has undergone the operation logic from the sharing of some people to the sharing of the Chines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and then to the sharing of the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It also has gone through the conversion of the historical modality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nd the evolving logic of the formation, choice, development, changes, innovation and coexistence of the new and old paradigms.
     The foundations of theory, substance, politics, system, organization and the masses laid by Mao Zedong and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collective leadership for all the improvements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 is the objective basis and basic advantage of the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paradigm. Mao's prime experience of propelling theoretical innovation is the direct basis and historical advantage of the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paradigm. In the process of propelling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Mao Zedong combin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and the facts of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all the time while persisting in the sinicization, modern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the standpoint, viewpoint and methods of Marxism, the masses' role as the subject,the academic policy of Hundred Flowers Campaign, the idea of "seek truth from facts" as well as the theoretical stud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arxism.
     The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paradigm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dimensions, which refer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lements and the integral. The elemental paradigm is comprised of the paradigm of subject, idea, problem,topic, motivation, strategy and practical propulsion. The subject paradigm is the specific pattern of making the subject with common theoretical knowledge, beliefs, methods and guidelines and value pursuit into a theoretical innovation community according to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ogics. The idea paradigm refers to the opinions and views, value conception and thinking ways based on the new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which are constructed by the subject while utilizing Marxist standpoints, views and methods. The problem paradigm is the standards and methods of solving problems developed by the subject when applying the Marxist standpoints, views and methods to refining, analyzing and solving the new problems as well as the old ones. The topic paradigm means the pattern of defining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topic created by the subject while using the Marxist standpoints, views and methods to analyze and grasp the transition laws of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topic. The motivation paradigm is about the subject's line of thinking and mechanism of defining, integrating and transferring the source of motivation by using the Marxist standpoints, views and methods. And the practical propulsion paradigm refers to the concrete methods and ways adopted by the subject for achieving the established tactic goals of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Constructing the elemental paradigm of theoretical innovation will help the theoretical subject to make the elements of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and their working mechanisms clear, unearth and summarise the main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achieving mechanism of the Chinese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deeply and highly and hold the development logic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paradigm precisely.
     The paradigms of the integral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re primarily comprised of the value examination and positioning paradigm, the discourse paradigm as well as the top designing paradigm. The value examination and positioning paradigm refers to the subject's integral thinking, value standards and method system of viewing on the whole and judg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ractical process and results of the Chinese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by using the Marxist standpoints, views and methods. The discourse paradigm is the value conception, thinking and opinions as well as patterns and methoeds of the subject while applying the Marxist standpoints, views and methods to cultivating the theoretical consciousness and confidence of the whole society to persist in, apply and develop Marxism. The top designing paradigm means the subject's thinking patterns of making the long-term plan for the Chinese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program as well as formulating the holistic line of thinking and goals, implementing rules and evaluating mechanism for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when utilizing the Marxist standpoints, views and methods. Constructing the integral theoretical innovation paradigm will help the theoretical subject to enhance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to a range of national strategic planning arrangement, regulate and control the propelling strategies and practical process of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in a macro perspective and also help in keeping the Chinese Marxism highly in line with the historical logic of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引文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1-292.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7.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0.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① 转引自:顾海良主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2-13.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1.
    ③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6.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9.
    ② 库恩本人又认为这个用词并不是完全准确。他强调:“人们将很快就会看出,许可这种合适的模型和模式的意义,并不完全是在‘范式’定义中通常包含的意义。”(《科学革命的结构》第19页。)
    ③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
    ④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
    ⑤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8.
    ⑥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7.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7.
    ③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52.
    ④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52.
    ⑤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7.
    ⑥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7.
    ① 王善博.库恩理论体系的整体论向度及其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3):2.
    ② 钱之桂,萧玲.科学发展观:社会发展的新范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3.
    ③ 赵华灵.论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范式的新发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
    ④ 武法提,李彤彤.技术视角下的教育范式变革[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2):20.
    ⑤ 吴克学,田伯伏.从革命范式到建设范式—邓小平的理论创新与社会主义范式的转变[J].理论月刊,2005,(5):16.
    ① 张国祚.关于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2):145.
    ② 许全兴.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现实路径[J].新华文摘,2012,(9):35-36.
    ③ 闫志民.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J].理论前沿,2009,(20):38.
    ④ 方世南.全球化态势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价值、宗旨和方法[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3):15-16.
    ⑤ 丁军,王承就.以整体性方法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J].理论与现代化,2008,(5):43.
    ⑥ 钟君.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方法论特征[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26.
    ⑦ 夏东民,陆扬.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及其核心要素[J].新华文摘,2012,(8):43-44.
    ⑧ 王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动力机制探析[J].理论月刊,2010,(5):38.
    ① 张森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
    ② 吴东华.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
    ③ 李捷.党的基本路线的确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3,(1):6.
    ④ 孙亮.原创法度:“面向事实”抑或“面向文本”——“中国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J].理论探讨,2009,(2):38.
    ⑤ 马凤强,吴琼,惠慧.“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高层论坛”综述[J].教学与研究,2011,(11):92.
    ⑥ 韩庆祥,张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向[J].中国社会科学.2012,(3):4.
    ⑦ 程天权.以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N].光明日报,2011-11-21.
    ① 杨瑞森.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几点新认识[J].教学与研究,2012,(1):7.
    ② 汪信砚.作为研究范式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江汉论坛,2008,(11):90.
    ③ 汪信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中国的理论范式[N].光明日报,2008-12-16.
    ④ 张正光.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范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506.
    ⑤ 姜喜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范式”问题[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5):17-18.
    ⑥ 李萍,张冬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范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5):22-27.
    ⑦ 汪信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8,(2):6.
    ① 孙正聿.三组基本范畴与三种研究范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与逻辑[J].社会科学战线,2011,(3):5.
    ② 张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范式生成与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2008,(4):19-25.
    ③ 王雨辰.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范式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J].哲学研究,2008,(1):12.
    ④ 王永崇,莫丽娟.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问题范式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66.
    ⑤ 王海滨.反思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J].理论与现代化,2010,(2):35.
    ⑥ 姜喜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范式”问题[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5):17-18.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890.
    ② 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60.
    ③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76.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04.
    ① 郭若平.概念史与中共党史研究的新视野[J].中共党史研究,2013,(5):20.
    ① 伊安.哈金.《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M]//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6.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3.
    ① 伊安.哈金.《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M]//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6.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3.
    ③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8.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8.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7.
    ② 伊安.哈金.《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M]//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
    ③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4.
    ④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5.
    ⑤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6.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2.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5.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5.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7.
    ③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9.
    ④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9.
    ⑤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0.
    ⑥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1.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0.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2.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31.
    ① 伊安.哈金.《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M]//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
    ② 伊安.哈金.《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M]//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
    ③ 伊安.哈金.《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M]//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6.
    ④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
    ① 伊安.哈金.《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M]//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3.
    ③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4.
    ④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6.
    ⑤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3.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3.
    ② 伊安.哈金.《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M]//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6.
    ③ 伊安.哈金.《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M]//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
    ④ 伊安.哈金.《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M]//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
    ① 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M].范岱年、纪树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88.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32.
    ③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32.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7.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
    ③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
    ①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4.
    ①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45.
    ②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49.
    ①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43.
    ②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43、45.
    ①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59.
    ②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60.
    ③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
    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
    ①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41.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③ 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① 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4.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26-1427.
    ②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7.
    ① 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
    ① 汪信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中国的理论范式[N].光明日报,2008-12-16.
    ② 汪信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中国的理论范式[N].光明日报,2008-12-16.
    ① 汪信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中国的理论范式[N].光明日报,2008-12-16.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9.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1.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6-537.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③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9.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7.
    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
    ⑤ “问题范式”将详细介绍,此处只简要分析问题范式的出场逻辑和变迁轨迹。
    ①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49.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②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48-49.
    ③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49.
    ①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51.
    ②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56.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6.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7.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8.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1.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20.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② 人民网.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在京召开[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0629/c1024-18413809.html.
    ① 人民网.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在京召开[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0629/c1024-18413809.html.
    ② 习近平.在2012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7-25.
    ③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41.
    ④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42.
    ⑤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3.
    ⑥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8.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44.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8.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02.
    ② 人民网.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在京召开[EB/OL].http://poltics.people.com.cn/n/2012/0629/c1024-18413809.html.
    ③ 习近平.在2012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7-25.
    ① 人民网.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在京召开[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0629/c1024-18413809.html.
    ① 习近平.在2012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7-25.
    ② 人民网.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在京召开[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0629/c1024-18413809.html.
    ③ 习近平.在2012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7-25.
    ①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2.
    ② 人民网.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在京召开[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0629/c1024-18413809.html.
    ③ 习近平.在2012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7-25.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②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5.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3.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6.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5.
    ③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0.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0-801.
    ⑤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2.
    ⑥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8.
    ⑦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7.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20.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4-815.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③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3.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2.
    ⑤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1.
    ⑥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87.
    ① 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41-142.
    ②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09.
    ③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3-1094.
    ⑤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8.
    ⑥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8.
    ① 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510.
    ②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8.
    ③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81.
    ④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81.
    ⑤ 转引自:逢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91-492.
    ⑥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2.
    ⑦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⑧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55.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3.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534.
    ③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112.
    ④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95.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3.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11.
    ③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8.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⑤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5.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98.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④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0.
    ① 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40.
    ②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892.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0.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0.
    ④ 梁树发.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6):7
    ⑤ 刘召峰.唯物史观、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一与王学典教授商榷[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4):136.
    ⑥ 梁树发.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的若干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05,(6):9.
    ⑦ 梁树发.具体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理论视野,2012,(9):5-8.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7.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8.
    ③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5.
    ① 伊安.哈金.《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M]//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6.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36.
    ① 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
    ① 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
    ② 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
    ③ 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
    ④ 梁树发.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6):9.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4.
    ②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0.
    ④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61.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3.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③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9.
    ⑤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3.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③ 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81.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⑤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7.
    ① 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7.
    ②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3.
    ③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88.
    ④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0.
    ⑤ 习近平.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A]//.赵剑英,吴波,郑祥福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2010年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3.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7.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7.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93-194.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3.
    ① 蔺淑英.“五四”前后中国先进分子选择唯物史观探源[J].中共党史研究,2009,(11):81.
    ② 李大钊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711.
    ③ 陈独秀文章选编(中)[M].上海:三联书店,1984:178.
    ④ 王刚.论中国早期知识精英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J].中共党史研究,2009,(8):67.
    ① 钟卫华.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再认识[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2):44.
    ② 参见:方松华,陈祥勤,姜佑福.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③ 柳昌清.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创新基础理论[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2,(6):40.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5.
    ② 梁树发.具体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理论视野,2012,(9):5-8.
    ③ 本刊记者.加强同西方左翼学者的沟通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访中央编译局李其庆研究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2):18.
    ④ 吴家华,储著源.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内涵”和基本体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2):91.
    ① 陈爱茹.海外一些左翼对中共十八大和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评价[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2):153.
    ②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0-231.
    ③ 任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J].新华文摘,2012.(14):35.
    ① 梁树发.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三个条件—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2):21.
    ② 本刊记者.加强同西方左翼学者的沟通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访中央编译局李其庆研究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2):18.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6.
    ① 李尚志等.伟大的实践光辉的篇章——党的十四大报告诞生记[N].人民日报,1992-10-24.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1.
    ② 参见:梁树发.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的若干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05,(6):7.
    ③ 梁树发.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的若干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05,(6):7.
    ④ 梁树发.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的若干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05,(6):7-8.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9.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9.
    ③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9.
    ④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50.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6.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6.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87.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8.
    ③ 本刊记者.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问题——访北京大学黄枏森教授[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2):17.
    ④ 新华字典(第10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54.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8.
    ②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59.
    ③ 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115-117.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7.
    ② 习近平.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A]//.
    赵剑英,吴波,郑祥福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2010年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5.
    ③ 习近平.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A]//.赵剑英,吴波,郑祥福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2010年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6.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
    ② 习近平.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A]//.赵剑英,吴波,郑祥福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2010年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7-28.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5.
    ② 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19.
    ③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4.
    ④ 习近平.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A]//. 赵剑英,吴波,郑祥福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2010年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1.
    ① 习近平.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A]//.赵剑英,吴波,郑祥福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2010年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8.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④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11:675.
    ⑤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7.
    ⑥ 吴东华.理论与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探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1):29.
    ①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30.
    ② 梁柱.方法论在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地位[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5):24.
    ③ 吴东华.理论与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探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1):29.
    ④ 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78.
    ⑤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
    ① 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37.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6.
    ③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9.
    ④ 新华字典(第10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53-454.
    ⑤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5.
    ⑥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5.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5.
    ② 中国共产党章程[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
    ③ 本刊记者.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问题——访北京大学黄枏森教授[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2):18.
    ④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8.
    ① 郑德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新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5):33.
    ②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45.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3.
    ④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7.
    ⑤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5.
    ③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3.
    ④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577.
    ⑤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3.
    ③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5.
    ④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8.
    ⑤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30.
    ① 伊安.哈金.《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M]//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6.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38.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4.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2.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9.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1.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7.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7.
    ②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54.
    ③ 罗文东等主编.坚持发展研究创新马克思主义:靳辉明教授执教50周年暨75华诞纪念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3.
    ④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⑤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7.
    ⑥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1.
    ⑦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808-809.
    ⑧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9.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4.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9.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4.
    ③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3.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9.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1.
    ② 梁树发.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题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2,(6):35.
    ③ 梁树发.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题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2,(6):36.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
    ③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6.
    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
    ③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
    ④ 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5.
    ⑤ 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4.
    ①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2-23.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② 梁树发.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题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2, (6):37.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2-163.
    ④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③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
    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① 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6.
    ② 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4.
    ③ 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3.
    ④ 伊安.哈金.《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M]//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7.
    ⑤ 本刊记者.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若干问题——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教授[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0):20.
    ① 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38-464.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
    ②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1.
    ③ 列宁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77.
    ④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7.
    ⑤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9-20.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②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③ 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39.
    ④ 中共中央宣传部等.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学习出版社等.2012:105.
    ① 伊安.哈金.《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M]//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
    ②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③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3.
    ① 侯惠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动力[J].理论视野,2008,(10):13-16.
    ② 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44.
    ③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
    ⑤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3年部门预算[EB/OL].http://www.npopss-cn.gov.cn/n/2013/0418/c351660-21188734.html.
    ①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EB/OL].http://www.npopss-cn.gov.cn/GB/219468/14820244.html.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8.
    ③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7.
    ④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91.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1.
    ② 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5.
    ③ 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564.
    ④ 伊安.哈金.《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M]//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6.
    ①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61.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3.
    ① 本刊记者.历史唯物主义与苏联史研究——访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陈之骅[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1):17.
    ②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61.
    ①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61.
    ② 任洁.作为共产主义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实践一第一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4):155.
    ① 王先俊.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关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7):36.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3.
    ⑤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12.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7.
    ③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9.
    ④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1.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32.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32.
    ①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8-259.
    ② 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9.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④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9.
    ⑤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2.
    ⑥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65.
    ⑦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6.
    ⑧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8-229.
    ① 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39.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1.
    ③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5.
    ④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3.
    ⑤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1.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②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01.
    ③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8.
    ④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9.
    ⑤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1.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9.
    ②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4.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06.
    ②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08.
    ③ 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21、422.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96-597.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③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④ 陈晋.毛泽东阅读史略(六)[J].中共党史研究,2013,(11):12、13.
    ①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5-316.
    ②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7.
    ③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8.
    ④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97.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597-598.
    ②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70.
    ③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3.
    ④ 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22.
    ⑤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032.
    ① 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6.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1.
    ③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45.
    ④ 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11.
    ⑤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78.
    ⑥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6.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4.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5.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4.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8.
    ③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6.
    ④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6.
    ⑤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4.
    ⑥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4.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9.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
    ③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2.
    ①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11.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67.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61.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3.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9.
    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6.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8.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9.
    ④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9.
    ⑤ 邓小平文选笫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4-165.
    ⑥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3.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3.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③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2.
    ④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4.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9.
    ④ 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研究出版社,2004:2.
    ⑤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902.
    ⑥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62.
    ⑦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64.
    ① 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2.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5.
    ③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9.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14.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8.
    ③ 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34.
    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0-371.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1.
    ④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3.
    ⑤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55.
    ② 论党的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93-194.
    ③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69.
    ④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6.
    ⑤ 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编.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0.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45.
    ② 李长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6-4.
    ③ 邹绍清.论意识形态主导话语权的变革——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方法论阈[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3):131.
    ④ 胡项伯,刘东浩.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的文化话语转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4):82.
    ⑤ 田鹏颖.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话语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7):28.
    ⑥ 刘华初.从《实践论》与《矛盾论》看我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4):36.
    ⑦ 詹姆斯.保罗.吉.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M].杨炳钧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28.
    ① 田鹏颖.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话语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7):28.
    ② 邱宁.论挫败“杜勒斯预言”的长期性和艰巨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3):75.
    ③ 胡项伯,刘东浩.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的文化话语转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4):82.
    ④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49.
    ⑤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49.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② 叶惠珍,杨楹.文化领导权之联动生成系统及其WWWH思维话语路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5):121-122.
    ③ 侯惠勤.意识形态的变革与话语权—再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话语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 (1):50.
    ④ 周建明.构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和世界观[J].探索与争鸣,2013,(1):8.
    ⑤ 刘华初.从《实践论》与《矛盾论》看我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4):35.
    ⑥ 刘华初.从《实践论》与《矛盾论》看我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4):35.
    ① 侯惠勤.弱化与强化:意识形态的当代走向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大理论创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 (6):5.
    ② 卢国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十大创新话语体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4):25.
    ③ 田鹏颖.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话语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7):28.
    ④ 乔纳斯.波特,玛格丽特.韦斯雷尔.话语和社会心理学[M].肖文明、吴新利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
    ⑤ 邱宁.论挫败“杜勒斯预言”的长期性和艰巨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3):81.
    ⑥ 侯惠勤.意识形态的变革与话语权—再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话语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48.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93.
    ① 叶惠珍,杨楹.文化领导权之联动生成系统及其WWWH思维话语路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5):122.
    ②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8.
    ③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8.
    ④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57.
    ①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6.
    ② 尹汉宁.问题导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动力[J].哲学研究,2012,(10):9.
    ③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84-685.
    ②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318.
    ③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
    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29.
    ⑤ 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① 转引自: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叙事结构[J].新华文摘.2012,(24):35.
    ② 郝立新.大众化的实现路径[N].光明日报,2010-4-8.
    ③ 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59-60.
    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⑤ 吴学琴.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与新中国流行语的变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3):76.
    ⑥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73.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
    ③ 王先俊.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关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7):40.
    ④ 本刊记者.《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的新进展—访武汉大学教授颜鹏飞[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7):19.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92.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93.
    ③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8.
    ④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8-89.
    ⑤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2.
    ① 余斌.学术话语的舍弃、更正、沿用与创新——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几个例子说起[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4):23、24.
    ② 田心铭.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 (10):12.
    ③ 本刊记者.《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的新进展——访武汉大学教授颜鹏飞[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7):19.
    ④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93-494.
    ⑤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⑥ 侯惠勤.意识形态的变革与话语权——再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话语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32.
    ① 参见:于施洋,王璟璇,杨道玲,张勇进.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基本概念阐释[J].电子政务,2011,(8):2-7.
    ② 转引自:搜狐财经.习近平智囊刘鹤:为三任总书记起草经济讲稿[EB/OL].http://business.sohu.com/20131101/n389402297.shtml.
    ①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党建研究,2013,(11):6.
    ① 郁滨等.系统工程理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1.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3.
    ③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6.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8-259.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③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7.
    ④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20111h/content_1825838_2.htm.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3.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8.
    ③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
    ⑤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4.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4.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
    ③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4.
    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4.
    ⑤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013.
    ⑥ 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8.
    ①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7.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2.
    ① 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11.
    ② 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2.
    ③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1.
    ④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3.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9.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① 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75.
    ① 李长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6-4.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
    ③ 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M].范岱年、纪树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22.
    ④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
    ⑤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5.
    ①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7.
    ② 袁贵仁,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J].哲学研究,2013,(1):11.
    ③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1.
    ④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147.
    ①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69.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
    ③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4.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97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文集第7-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0]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李大钊文集(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2]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13]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上、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14]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5]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7]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8]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9]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0]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2]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2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27]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8]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2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许俊达,任暟,吴家华等.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论[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2]吴家华.理解恩格斯[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3]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4]程恩富,蒋乾麟等主编.马克思主义与新中国六十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李崇富,许志功主编.新中国六十年与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
    [6]唐志龙.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底蕴[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7]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8]侯惠勤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意识形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9]顾海良主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0]郑祥福.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
    [11]罗文东,李瑞琴,王淼主编.坚持发展研究创新马克思主义—靳辉明教授执教50周年暨75华诞纪念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2]秦宣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册、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3]李惠斌,叶汝贤主编.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4]王伟光主编.科学发展观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孙正律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16]于洪生,缪开金.改革开放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7]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1.
    [18]吴汉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概论(1919—1949)(上、中、下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19]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0]陈振明.“新马克思主义”——从卢卡奇、科尔施到法兰克福学派[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
    [21]梅荣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2]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23]陈越.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4]孙显元.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5]冷溶,汪作玲主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2)[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6]肖巍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7]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
    [28]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册)[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
    [29]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0]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1]方松华,陈祥勤,姜佑福.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32]邵维正.中国共产党90年创新实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1.
    [33]赵剑英,吴波,郑祥福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2010年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4]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5]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6]张森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7]侯惠勤主编.正确世界观认识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精要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8]吴学琴主编.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39]庄福龄主编.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41]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2]王维平,庄三红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价值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3]靳辉明,李崇富主编.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4]陈运普.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5]刘强,刘滨,刘剑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6]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47]陈先达.历史唯物主义新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48]刘曙光.人的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关系[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49]张祖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0]崔建霞.七个怎么办——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51]韩振峰等.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历程研究[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
    [52]黄宗良,孔寒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理论、历史和评价[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3]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4]高放,李景治,蒲国良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55]梁柱.内在的统一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6]顾海良,梅荣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朱士群.马尔库塞的新技术观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6).
    [2]吴学琴.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与新中国流行语的变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3).
    [3]任暟.“新唯物主义”的实践精神及其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6)
    [4]陈义平.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J].政治学研究,2008,(4)
    [5]许俊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改革的基本依据[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8,(1)
    [6]李远行.哈贝马斯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与超越[J].江苏社会科学,2000,(2)
    [7]吴家华.马克思主义在推进和实现中国化过程中的若干特点[J].教学与研究,2012,(11)
    [8]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
    [9]李崇富.邓小平理论是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
    [10]郝贵生.论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性与革命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
    [11]魏书胜.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政党文化精神[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
    [12]李雅兴.辛亥革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初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
    [13]龚云.论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
    [14]吴宁,冯旺丹.资本主义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
    [15]李荣梅,陈湘舸.论马克思主义的幸福本质与幸福构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
    [16]牛玉峰.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历史经验及现实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2)
    [17]张琳.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几点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2).
    [18]金民卿.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价值和当代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2).
    [19]张志芳.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价值内涵与深刻启迪[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2).
    [20]孙熙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对象与整体框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2).
    [21]邹绍清,孙道进.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3)
    [22]刘明辉.《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全球性思想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3).
    [23]张兴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6)
    [24]胡乐明.社会主义:一个总体性认识[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6).
    [25]孔德永.当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6).
    [26]庄福龄.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治学立论的基本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7)
    [27]程美东.主体意识、时代意识、问题意识:实践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导向——关于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历史审视[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7).
    [28]金怡顺.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路径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 (7)
    [29]陈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论——以湖南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为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7)
    [30]高立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法论自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7).
    [31]陆树程,崔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7).
    [32]李捷.基本路线的确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9)
    [33]亓利.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认识[J].学习与探索,2012,(5).
    [34]罗文东.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35]刘林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原则[J].中巍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5)
    [36]辛向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四个基础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5)
    [37]肖贵清,刘玉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逻辑分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8).
    [38]贾建芳.党的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5)
    [39]陈先达.论核心价值的社会制度本质[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5).
    [40]杨奎.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几点思考[J].理论视野,2012,(9).
    [41]郭建宁.打造与中国道路相适应的话语体系[J].学术前沿,2012,9(下).
    [42]周欣平.占据国际视野: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新思维[J].学术前沿,2012,9(上)
    [43]本刊记者.创新是党和国家与时俱进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访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教授邵维正[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8)
    [44]王玉平.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维路径创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8)
    [45]程恩富,胡乐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60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2)
    [46]梁树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几个方法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2).
    [47]钟卫华.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再认识——兼释程恩富教授的定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2)
    [48]侯波,张喜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历史过程与共产国际七大[J].马克思主义研究,2102,(12)
    [49]艾四林.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2)
    [50]王树荫.再论解放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2)
    [51]陈占安.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指导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2).
    [52]梁柱.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9)
    [53]余京华.历史唯物主义之辩证批判立场及其当代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9).
    [54]王雨辰.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3)
    [55]王秀华,杜秀敏.创新的理论与理论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方法论探析[J].河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
    [56]刘红玉,彭福扬.马克思的创新价值向度论[J].哲学研究,2012,(5)
    [57]侯惠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动力[J].理论视野,2008,(10)
    [58]侯惠勤.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四大基本命题辨析[J].哲学研究,2010,(10).
    [59]高正礼.中共十七大的若干理论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60]侯惠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06, (3).
    [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4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兴、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美]詹姆斯.R.汤森、布莱克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4][法]阿尔都塞,巴里巴尔.读《资本论》[M].李其庆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5][英]迈克尔·佩罗曼.资本主义的诞生—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种诠释[M].裴达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M].吴良建译,北京:商务印刷馆,1999.
    [7][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宋建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8][美]史蒂文.卢克斯:马克思主义与道德[M].段忠桥等编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9][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0][德]海德格尔.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M].何卫平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应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12][德]科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王南湜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13][意大利]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4][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5][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16][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7][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扬,任文科,郑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18][英]G·A·科恩.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M].段忠桥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9][英]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M].段忠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0][南非]达里尔·格雷泽等主编.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导论[M].王立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1]Norman Levine.The tragic deception:Marx and Engels[M].Oxford:Clio,1975.
    [2]Ernesto Laclau.New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of Our Time[M]. Lodon:Verso,1991,
    [3]Chantal Mouffe.Politics and Passions:the Stakes of Democracy[M].London:Centre for the study of democracy,2002.
    [4]Philip Goldstein.Post-Marxist Theory:An Introduction[M].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5.
    [5]Terrell Carver.Marx and Engels:The Intellectual relationship[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3.
    [6]Terrell Carver.Friedrich Engels:His life and Thought[M]. New York:St.Martin's, 1989.
    [7]Ernesto Laclau,Chantal Mouffe.Socialist Strategy, Where Next? [J]. Marxism Today, Jauary 1981.
    [8]Ernesto Laclau.God Only Knows[J]. Marxism Today,December 19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